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2024-10-16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共8篇)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篇1

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

(二)作者:党委组织部 文章来源:党委组织部 点击数:

10908 更新时间:

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路

(二)三、具体工作思路

1、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首先要加强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选好党支部书记。建立一个有战斗力的支部集体,让党性强,作风正派,工作负责,能联系群众,能深入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受到支部党员拥戴的党员教师或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支部建设的关键。

其次,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提高支部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倚赖于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赖于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大学生党员由于年龄小,党龄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础知识明显缺乏,因此学生党支部要经常性地把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作为加强党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另外,要严格党内生活,发挥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能。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抓好民主评议党员环节。

2、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使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好的机制是管理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高校学生具有周期性流动的重要特点,因此,不稳定因素较强,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也受到影响,所以只有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工作机制,才能保证所发展的党员的质量,保持大学生入党工作的连续性,也才能保证大学生周期性流动而不使学生党员数量大起大落。

1)队伍建设环节

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固本强基”有关文件指示,在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下,2005-2006年学年末,在校本科生党员比例力争达到13%。为建设我们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学生特点抓“三早”。

在校大学生各年级特点不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政治方面,大多数学生未脱尽中学的幼稚和单纯,但他们政治热情高,上进心强,可塑性大,因而他们在思想政治上有待于党组织逐步教育引导。根据低年级学生进校时间短的特点,要着力抓启发性教育,由“坐等上门,变主动登门”。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在培养教育工作中紧紧抓住“三早”,即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在新生入学后,利用“党课”,讲党的基础知识,对新生进行积极引导,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党史,讲解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阐明大学生的历史地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初步规划大学生成才的必要途径,启发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不断改进培养方法,积极探索新路子。

首先,要重视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培养教育,做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

第二,把培养、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目标,把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一项目标进行考核。各支部定期分析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不断调整充实,并指定专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鼓励并帮助其积极上进,端正入党动机。

第三,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讨论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入党宣誓仪式,参加优秀党员报告会以及党内组织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受到党内生活的实际教育。

第四,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如担任学生干部,分配给一定的社会工作,组织其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接受锻炼和考验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政治觉悟,增加知识和才干,逐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新的飞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第五,坚持分层次培养。从新生一入校门,就主动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在班组建立学马列、学党章小组。同时,提供学习场地、学习资料,保证学习效果。

(3)做好“推优”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我们按照上级有关“推优”工作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了“推优”工作制度和程序,把“推优”工作列入团支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布置发展党员工作时,对“推优”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支部要支持和指导本部门团组织开展“推优”工作,帮助团组织解决“推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院党委在审批学生团员入党时,没有推荐材料不予审批,确保了党员质量。在党团组织共同努力下,“推优”工作成为培养、发现政治素质好,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青年的重要渠道,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

2)教育、培养环节

(1)组织学习党章。党章是为实现党的纲领所制定的根本法规,是党赖以建立的准则,是党的思想的结晶。学生的入党思想基础一定要紧紧围绕抓住党章这一根本。因此,我们积极组织广大同学学习党章,掌握基础知识,为培养积极分子打下基础。

(2)开展“主题教育”。每学期开学,党支部都强调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发展党员和教育管理党员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提出坚持一个信仰即信仰马列主义的口号,同时要求积极分子写心得和思想汇报,并把思想汇报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发展党员的一个考察细节。

(3)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革命活动纪念日或重大活动纪念日进行演讲、征文、歌咏比赛,瞻仰烈士陵园等,使积极分子在活动中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坚定对党的信念。

(4)党课学习班。为了让有入党意愿的同学了解党的有关知识,了解党的历史,关注时事,使他们能走近党,了解党,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同时也有助于预备党员和党员增强党性。每个月一次的常规活动,学习的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结合时政,全部由大一预备党员授课,不仅对听课的同学,对授课的同学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3)考察、发展环节

一味的着眼于“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显然是行不通的。要坚持标准,严把入口关,这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指示,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总结我们在发展学生党员中的一些经验,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我们坚持做到“六不发展”原则,即,未被列入发展对象的不发展;不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的不发展;未经入党前培训,对党的基本知识不了解的不发展;政治素质不高,学习退步,模范作用不突出的不发展;未经考察、政审的不发展;入党材料不齐全的不发展。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我院发展党员和提高新党员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具体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坚持党章规定的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既不搞突击发展又反对形式主义,严格组织发展程序,严格手续和审查考核办法。

3、加强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和考察

青年大学生入党后,如果党支部不重视和注意对其进行严格而深入细致的培养教育,他们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上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松一口气”的松懈思想;实际行动中产生较入党前积极主动性有所下降,进取心有所减退,前进动力不足,前进方向不明,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自我要求不严等消极现象,从而不仅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较坏的负面影响,削弱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党的形象,给支部工作带来被动局面。同时由于大学生党员的年龄较小,思想尚未完全成熟,“三观”尚未完全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因此,学生党支部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增强党性修养,在各方面自觉以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先锋模范的突出作用。我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从几个方面下功夫。

1)重视学习,坚定信仰。学习理论的目的是提高政治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2)严格要求,明确方向。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对青年大学生党员要制定严格的标准来规范和约束,使他们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明确奋斗目标。

3)树立良好形象。学生党员和广大同学朝夕相处,广大同学往往通过他们的表现了解认识党组织,他们的形象影响着广大同学对党的认同度、信任度。因此,必须引导和教育学生党员时刻重视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4)提高实践能力,可适当分配学生党员做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外国语学院本科学生党支部已经策划并实施的几项规章制度及活动:

1、党支部公约

目的:使党支部内部工作规范化,将好的传统以公约的形式保存下来。

宗旨:公约贵在遵守,自我约束是党员的基本要求

制定过程:

(1)对党支部成员进行分组

(2)各组组长与组员分别就各组负责制定的项目组织讨论,制定出初稿

(3)交由支委会审查并整合后在组织生活会议上表决通过。

预计效果:使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进行得更加顺利和规范。

已得成果:在公约制定的过程中,已经使各位党员加深了对一名学生党员应有的素质的思考,明确了自身的职责。而公约的出台则规范了党支部内部的工作。由于本公约刚出台不久,对其它方面的影响暂未显示出来。

2、党支部流动日记

目的:加强党支部内各成员间的联系,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为党支部各成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的平台。

宗旨:形式活泼多样,重在思想交流。

流通方式:日记在党支部书记及大一,大二党员之间流动,以三天为一时间单位,让各成员可以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的同时,了解他人的思想并作出一定的评论。

内容:各抒己见,可记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学习的心得,时事的评论,也可以介绍一些好书美文等。

效果:自上学期党支部流动日记推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家在思想上交流和探讨增多了,大一,大二成员间的沟通了解大大增强,大家在流动日记这个平台上互诉心声,共解疑惑,得益匪浅。

3、党支部特刊——《海外音》、《导航》

目的:新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有责任也有义务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有意愿入党的同学,党支部也希望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此,党支部结合外国语学院的特点,制作党支部特刊,为广大同学开辟了一个学习的空间,提供一个既能提高政治素质,又能扩充知识面的平台。

宗旨:结合学院特点,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党,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在党员和其他同学之间架起一个交流的桥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外院党支部的途径。

《海外音》:一本 “十六大”外电报道专刊,发行于2002年12月。本刊物尽展外院特色,共用了中、英、日、德、法五种语言来报道有关内容。其中收录了从外国报纸、网站上摘录的关于十六大的文章,和党员们尽自己所能,用所掌握的外语能力和作为党员的政治素质翻译的译文。该刊物的发行为各位同学开辟了另一个学习十六大的空间,得到广大好评。

《导航》:本学年,党支部筹划出版了新的党支部特刊《导航》。第一期的《导航》已于2003年12月24日与外院的广大同学见面了。第一期的内容主要是对外院党支部基本情况以及入党程序的介绍。第二期的《导航》正在筹备中,相比第一期,本期的内容更为丰富了。它将“海外音”作为一个特色专栏,融入到刊物中并增加了许多新的栏目,让大家在了解外院党支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外院,了解党。

4)党支部组织生活话题讨论

目的:通过话题讨论,为各个同志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加深支部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并借此互相了解各自近期的思想动态,方便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共同进步。

宗旨:畅所欲言,互助互勉

实行方式:组织生活前发下通知,告知每位党员本次话题讨论的主题,以便准备发言。每次组织生活完成工作内容后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大家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常规发言完后有自由发言时间,人数、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主持人和支部书记总结发言。

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包括时政,支部、学院、学校的重大活动等。如上个学期,支部曾对“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日本人珠海集体买春事件,西北大学事件),“如何发展党员,如何在校园内宣传党”等话题进行了讨论;这学期,支部又针对学院开展的干部组培,开展了“我们一起走过组培”的讨论。

效果:通过讨论,大家更清楚地认识了一些事件的本质,使自己的思想时刻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或者较好地总结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同时也增进了同志们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

另外,日常性的工作如下:坚持和完善“五个一”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上一次党课,每半年研究一次发展党员工作,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坚持开展最佳党支部活动日活动;坚持优秀党员论坛、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坚持党员接待日,解答同学们对入党程序和条件的疑问;下学期,外院学生党支部拟推出“党员成长手册”,详实记录学生党员的成长轨迹。

(出处:组织部)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篇2

高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遵循党的执政理念、加强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思想觉悟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仅有利于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 也有助于我国各高校内部优良学风的形成, 从而从整体上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一系列教育形式改革的切实推进。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 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党建工作为突破口, 促进学风建设。

高校中的党员学生掌握知识多, 思想观念新, 富有青春朝气, 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 多元文化和追逐物欲等不和谐因素浸染着学生。部分学生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 理想信念失落, 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薄。通过高校党建可以引导学生思想, 消除迷惑, 使其健康成长。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开展和有效落实, 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更可以增进共识, 指导协调师生的行动以实现双方共同的价值目标, 建设和谐校园。

因此, 在高等院校寻求良好学风建设有效途径的过程中, 务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重视并认识到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使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真正成为“学风”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院风形成, 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

二、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 树立“五好”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战略目标。

围绕“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 推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党总支所部署要求的目标任务才能高效顺利地达成。此外, 学生党支部还应该在党建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 “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的新情况, 适应学校科学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形势, 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良好学风形成的坚强堡垒。基层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应体现时代性, 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突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高校要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不断巩固学风建设阶段性成果, 必须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习榜样作用, 在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对高校自身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与要求的提出, 提升学生党员立足于本校发展要求下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 使之成为抓“学习”的典范;同时加强党员管理制度的建设, 通过健全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 实施党员承诺制度、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党员任班主任助理制度及一对一帮扶制度等, 使党员成为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 团结广大学生深入推进学风建设。

(三) 锤炼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

以学生基层党支部为载体, 加强对党员学生发展目标的引导, 要求学生党员在英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学习方面, 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能力培养方面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对于正式党员, 结合个人特点的基础上, 鼓励党员承担一些社会性职务, 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中去。有意识安排一些学习场景, 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增强其发挥学生“三自”作用的本领, 提升学生党员干部工作水平, 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三、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 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为重点,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应按照各本科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 以专业年级为单位设置党小组, 完善支部和党小组设置。依据自身各党支部发展建设情况确立团支部、班委会和党小组充分交流合作的“四位一体”的班级学风建设工作模式, 将此模式推广至各专业班级。发挥党组织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深入推进优良学风集体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四进社区”, 探索完善在学生社团和生活社区建立学生党员服务站, 探索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毕业生流动党员中建立支部的有效形式。此外, 在学风建设中应该通过依托各级党支部,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等手段来完成学生党建工作, 使其与学校各级党支部紧密结合, 从而使学生党建组织在各个领域里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促进学生群体建立良好的学风。

(二) 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六大工程中的示范作用。

标榜的力量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必要途径, 高校党总支应充分认识到基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风建设各方面的示范作用, 通过认真的分析与研究为标榜队伍模范带头作用的起效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在目标引领工程中, 对高校党员学生在英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级、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及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等方面提出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发挥学生党员在学习中的带动作用。二是在基础管理工程中, 落实党员担任班主任助理制度, 要求每个正式党员要协助一名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管理一个行政班级,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在实践中发挥榜样作用。三是在实践成才工程中, 要求学生党员带头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及创新能力培养活动, 同时结合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三下乡”活动, 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一些专题社会调查研究, 让党员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四是在帮扶助困工程中, 一方面各党支部要主动关心困难党员, 帮助其解决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为其完成学业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 大力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 动员党员帮助有困难同志, 培养党员同学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五是在就业促进工程中, 各支部要关心党员学生的就业情况, 一方面要教育党员同学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先就业后择业,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荐优秀党员, 提高党员的就业质量。同时, 在毕业生工作中, 要教育学生党员带头遵章守纪, 争做文明毕业生, 协助学校搞好毕业生工作。六是在环境营造工程中, 党员要带头推进示范集体建设、和谐社区建设, 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作贡献。在高校学风的六大工程建设中, 要将对党员率先垂范的要求落到实处, 真正体现出党员的带头作用、带动作用, 体现出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 切实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增强对优秀学生党员的激励作用。

高校党支部在完善递交申请书学生的档案登记管理制度的同时, 应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遴选考核办法, 通过严格的把关和学习成绩、德育素质等多方面的考核把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 同时以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理想目标,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库, 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管理。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开展党课培训, 经过党课学习、撰写党课培训心得以及党课结业考试等环节, 使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每期按递交入党申请书总人数的10%左右推荐优秀分子参加学校党校培训, 对培训合格人员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库进行培养和管理。

在党员发展方面, 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搞好组织发展工作, 使党员比例保持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的8%左右。规范组织发展程度, 健全入党联系人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制度、入党公示制度、群众考察制度和政审制度、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制度、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报批制度等, 规范入党材料填写, 提高组织发展质量。通过加强组织建设, 真正将优秀学生吸纳到组织中来, 增强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推动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 党建工作是学风建设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而学风建设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平台。本文浅析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建设所普遍面临的目标任务, 提出如何依据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党支部,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陈子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篇3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作用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进一步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高校基层组织,是联系党员学生和非党员学生的基础,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战斗堡垒,是实现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当前党建工作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党支部的基本情况

蚌埠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系部的党总支目前一般下辖教工和学生两个党支部。系学生党支部是在学生中主要针对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开展宣传、培养、教育、管理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层组织,学生党建是其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我系学生党员发展严格执行《蚌埠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试行条例》,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按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采用“一年级重点发展,二、三年级加快发展,四年级适当发展”的工作模式,坚持抓实、抓早、抓严,目前已经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工作态势,目前在校学生递交申请书比例达到70%,有的班级在90%,确定建党积极分子比例超过20%,发展、转正党员每年上半年统计结果达到6%。党员发展经过支部评议、总支复核、组织部把关、党委审批的程序,保证了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在校学生党员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

在这些数据、成绩的背后,笔者作为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结合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也对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这么一个工作过程进行了反思。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培养考察不够细致。近几年,我院学生党建已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大大增强。进校新生经过学院育人环境的感召、日常教育的引导,在军训期间纷纷递交申请书,经过选拔,参加业余党校的学习,在第一学期末确定为建党积极分子,第三学期末作为发展对象批准为预备党员,第五学期末转为正式党员。作为新建本科学校,新生党员名额较少,学生正式党员多为毕业班学生。而目前被考察的对象人数远远超出总支现有正式党员、预备党员的人数,目前两名教师党员要负责几十名考察对象的教育管理,培养考察工作难度加大,日常教育的规范、细致难以达到。

2.学生党支部缺少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由于目前还未设置专职学生支部书记岗位,学生支部书记由年级辅导员兼任。但由于年级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负责几百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行为管理,同时承担评先评优、奖助贷减、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大量事务性工作,再兼顾学生党建工作,多重角色的身份使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应付面上管理,缺乏管理的专业性、规范性、可持续性。这势必影响学生党建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3.教育管理缺乏创新。一是由于管理力量、能力的不足,使得管理上处于应付状态,满足于过得去,缺乏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深入研究,党员活动缺乏新意,缺少载体,党员教育缺乏深度和效度。二是入党前重视发展,入党后忽视教育,导致了部分党员“入党之前积极,入党之后松懈”。

4.社会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影响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新挑战。部分学生入党动机由过去的荣誉型发展到今天的功利型。有的把入党作为提高就业竞争力、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外在条件。入党前被迫能严格约束自己,入党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文明行为不抵制、不说服教育,将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学生,缺乏共产党员的角色意识,存在“积极分子积极干,预备党员干一半,正式党员不想干”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三、加强和改进学生支部建设的几点建议

继续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切实推动党支部的自身建设,促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1.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在努力构建“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以及“把支部建在班上”等学生党建新格局的目标下,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专业学科的特点,纵向设置了食品、生物、环境3个专业党小组,准备在条件成熟时申请设置多个学生党支部,使党的基层组织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学生支部管理重心下移,扩大学生支委比例,共同搞好党支部工作。

2.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要求,我们应考虑建立专家型和专职型相结合的学生党务工作队伍,真正重视思考和解决学生党务工作者业务上的可持续提高问题、政治待遇上的发展出路等实际问题,使学生党员工作队伍干得放心、干得舒心、干得用心。

3.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应该说这些年,学生党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功不可没。但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需进一步扩大和增强。目前学生党支部工作重点还局限在党内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党员的一般教育管理的层面上,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读报纸、念文件,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在形象展示、服务学生、凝聚人心、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等作用上还不够突出。我们可借鉴一些成熟本科院校开展的以一年为周期进行的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根据支部特点,围绕学院中心工作,选准切入点,以社会实践、参观学习、课外科技活动、志愿者服务、帮困助学、争先创优等校园文化活动为基本形式,突出活动主题,在学院范围内进行项目申报立项、资助和评比,开展特色支部活动,百花齐放。通过灵活新颖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的作用,扩大党支部在学生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展示,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学生中的先进力量的代表,成为联系普通学生的桥梁纽带,使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扩大学生党支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篇4

党员建立两个小组:

考研小组:设立组长一名,组长带领组员为班级同学考研方面做一些实事,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就业小组:设立组长一名,组长带领组员为班级在就业方面做一些实事。制定学期计划。

支部建设:支部建立宣传委员:支部书记:1;1;组织委员:1。宣传委员负责平时安排会议记录,工作材料整理等;组织委员负责组织活动,制定计划,副书记1全程协助书记。

QQ群:平时一些材料会上传到支部群里,有些通知也会上传。大家不要屏蔽群消息,多关注。

工作量表:支部每个人的平时工作量会都会记录下来,这样有些工作大家可以轮流做。

党员一帮一:针对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党员需要主动给与帮助和关注。可以一对一,或者多个对一个,毕竟需要帮助的同学不是很多。制定一个计划,和需要做的事项,一段时间开会进行总结。

例会制度:一般一个月开一次支部会议,特殊情况例外,暂定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开。会议内容,主要是这段时间自己的工作表现,主要进步的地方,特别是党员一帮一的进展,和自己所做的实事。

···我们支部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多提宝贵意见。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研究 篇5

胡安定

[摘要]本文从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党支部设置、干部配备、工作机制创新与工作方式改进等方面研究和论述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认为每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学生党建必须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来进行,应遵循“七个步骤”,“四个必须”,抓好“一个重点”、“两个环节”,注意“两个特点”,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支部建设 工作规律 研究

一、引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探索和研究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为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在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二、研究与实践

(一)党员发展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起点。在一定意义上,没有一定质和量的学生党员,就没有建立学生党支部的前提,有学生党员才有学生党支部,有学生党支部才有学生党支部建设,所以学生党支部建设首先是抓党员发展工作。我们认为党员发展工作应遵循“七个步骤”壮大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党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做细做实。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努力实现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尤其是要努力实现大学新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率达到100%,预备党员培训率达到100%。提高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据统计,2003年,全校共有1960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超过学生总数的40%,其中物理系二、三年级达学生总数的90%,化学系达学生总数的60%,美术系达学生总数的50%。第二,抓培训,发挥党校的阵地与熔炉作用。培训是提高积极分子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基本理论武装积极分子,使之明确入党目的,端正入党动机,观点和方法,解决思想入党问题。2001年以来,在各党总支(党支部)培训积极分子的基础上,学校党校举办了8期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1976人,合格率达98%,优秀率超过25%,提高了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三,抓“推优”,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校团委结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

推优力度,扩大推优覆盖面,2003和2004年共推荐1256名优秀学生作为发展对象,为“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关口前移逐步实现,“三少三多”(低年级积极分子少、推优人数少、发展党员人数少和高年级积极分子多、推优人数多、发展党员人数多)格局逐步改变,党员分布不平衡状况及党员结构逐步改善。第四,抓衔接,做好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工作。这是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中“一年级有党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发展党员不可忽视的环节。新生录取入学之后,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出在中学已入党的预备党员数和正式党员数,已列为培养和发展对象的人数,已递交申请的积极分子人数。同时做好新生入学后递交申请的积极分子人数,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为一年级党员发展工作提供资料,奠定基础,把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发展工作衔接起来,保持持续性。第五,抓培养考察,发挥联系人的作用。培养考察是培养对象确定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落在联系人肩上,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发挥联系人的作用。联系人应从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入手,工作要增强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实效,做好登记。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翔实而准确的第一手培养考察资料,提出明确具体的发展意见。第六,抓发展,严把质量关。发展工作必须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我们围绕高年级“支部建在班上”和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加大发展力度,党员逐年递增,比例逐年提高,队伍不断壮大。1999年以来,发展党员572人,其中2003年111名,2004年193名。2003年学生党员达学生总数的4.6%,其中小学教育系达到全系学生总数的9.3%。2004年全校党员500多人,其中学生党员300多人,超过学生总数的5%。第七,抓继续教育,保持连续性。优秀大学生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后,教育考察工作并没有结束。党员教育具有长期性,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继续做好预备期教育考察工作,进行先进性教育和更高层次培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党性锻炼机会,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使之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期转正,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支部设置工作。学生党支部设置工作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支部设置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合理不合理,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影响到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我们认为学生党支部设置工作应遵循“四个必须”。其一,必须纳入设置范畴,创新模式。学生党支部是学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学校党组织设置范畴。我们在调整组织设置过程中,根据全校党员的构成与分布情况,组建13个党总支,设置36个党支部,其中学生党支部15个,把学生党支部建在年级或班级,实现了学生党支部设置零的突破。革新原有党委—教工党支部—党小组旧模式,创新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党小组新模式,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其二,必须对照条件,遵守规定。学生党支部是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设置学生党支部必须对照党支部设置的条件,遵守《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办法》的规定,坚持便于管理的原则,做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大学生“零距离”接触的优势及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独特作用。我们根据学生党员的构成和分布情况,对照条件按照规定设置的学生党支部,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其三,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党员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情况不同。党员比例、党员人数、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说,低年级发展得少,高年级发展得多;年级越低党员人数越少,年级越高党员人数越多;低年级党员人数少且预备党员多,高年级党员人数多且正式党员多,呈现倒金字塔结构。设置学生党支部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和各种情况,才

能真正做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同时,要改善党员的分布结构,为学生党支部设置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全面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其四,必须及时调整,保持连续性。学生党员人数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有的新生班级党员数是从零开始的;一年一届的毕业生党员就业,走向社会,学生党员数就会减少,呈现非连续性。必须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做到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可见学生党支部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三)干部配备工作。学生党支部干部配备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干部选配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党支部班子力量的强弱,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因而必须慎重。我们认为学生党支部干部配备工作应抓好“一个重点”、“两个环节”,注意“两个特点”。抓好“一个重点”,就是要抓好支部书记的选配工作。支部书记的选配是学生党支部干部配备的关键,支部书记是学生党支部的班长和支部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务必抓住这个关键,务必配强、配好支部书记。支部书记配得越强,配得越好,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得越好,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就越能充分地体现。抓好“两个环节”,就是要抓好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选配环节和培训环节。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支部书记和支委岗位上来。同时,对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把学生党支部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注意“两个特点”,就是要注意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和结构分布特点。学生党员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有创新精神,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经验不足,不够成熟,党性锻炼需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分布结构是不平衡的,低年级党员人数少,预备党员多,正式党员少,高年级党员人数多,正式党员多,相对成熟。支部书记的选配,在一般情况下可由学生党员担任,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特殊情况下,可由教师党员担任。支委成员的选配,可由学生党员担任。同时,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和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工作。

(四)工作机制创新。学生党建在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和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更加需要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学生党建必须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

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应创新“三个工作机制”。第一,联动机制。就是纵向关系入手,落实党委班子成员和系(部)党总支成员的学生党支部联系点,建立党委、系(部)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的上下联动机制,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纵向联系。构建畅通快捷的信息平台,使学生党支部能及时把党的声音、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传达落实到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全面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及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上下联动,不断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第二,互动机制。就是从横向关系入手,建立党支部互动机制,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横向联系。一是建立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的互动机制。教工党支部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及学生群众最接近,易建立沟最熟悉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最掌握舆情信息,所以学生党支部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工党支部,利于化解矛盾,解决系(部)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教工党支部建设,发挥教工党支部在党

通常是共性的问题或同样的问题,加强各学生党支部的横向联系,形成互动,取长补短,可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第三,监督机制。就是从制度入手,依据党内法规建立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监督机制。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每项工作都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党支部应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内在要求,结合党支部的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作监督机制,确保党支部及其党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党的形象,维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变单一方式为多种方式。首先,改进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各学生党支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座谈会、个别交谈、问卷、听汇报等多种形式听取学生党员和变纵向工作方式为纵横结合方式。各学生党支部在过去重视纵向联系的基础上,加强党支部之间,以及与教工党支部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工作交流,沟通信息,取长补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三,变内部工作方式为内外结合工作方式。各学生党支部在加强内部工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加强与当地基层党组织、兄弟院校学生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向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借鉴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同时,把学生党员形成内外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第四,变自上而下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方式。各学生党支部在过去偏重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又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在学生中开展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力所能及地解决学生关注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条件不成熟的,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反馈给上级党组织,在上情下达的基各学生党支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改变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的被动的工作方式,要沉下去,主动出击,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化解矛盾,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一方式的转变使各学生党支部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三、结论

我们在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探索性研究与实践中,纵观党员发展、支部设置、干部配备、工作机制创新及工作方式的改进等各项工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每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来进行,在工作中应遵循“七个步骤”,“四个必须”,抓好“一个重点”、“两个环节”,注意“两个特点”,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

本文系广西高校2004年党建和德育工作立项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研究”成果论文之一

课题负责人 陆文戈;课题组成员 陆文戈 胡安定 吴江萍 伍国祥 聂增荣 罗家才 张红烽 周永俊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篇6

学生党委、学生党总支:

根据我校《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支部积极配合所属党总支,即时召开党务会议,参照学生党支部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严格进行了自我评定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总分88分,较好: 一.领导班子建设方面:

1.我支部书记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并兼任辅导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亲和力,深得同学们的认可与肯定。

2.支部委员会成员职责明确,工作认真负责,积极配合支部书记,能较好做好党的各项工作。

3.领导班子人员会定期更换,既给领导力量注入了活力,也给更多党员锻炼的机会。二.党员队伍方面:

1.我支部现有党员38名,其中正式党员13名,预备党员25名。

2.多数党员总体素质较好,在各方面均能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3.党员发展程序严格,党员质量有保证,入党积极分子名额较多,从而给更多学生学习的机会。

三、工作机制方面(总分20分,得分18分):

1.我支部能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等各项党务会议,严格有序地开展会议,并及时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

2.我支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务公开,党员民主参与,形成良好的会议氛围。

3.我支部党员发展制度比较完善,从发展积极分子到发展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尤其是在撰写发展材料时,非常严格。总体上,我支部做到了坚持党员发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我支部关心支部成员学习和生活,经常在党员大会上让党员对自我学习和生活做出交流,支部书记会适当提出建议。

四.工作业绩方面:

1.我支部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2.我支部党员在各方面均有带头模范作用,充分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

3.我支部每年定期开展实践活动,活动中党员积极参加,表现突出,收效显著。

五。群众反映方面:群众对本支部认可度高,对党员评价普遍较高。

失分原因:

1.在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缺乏长效的管理制度和对党员的教育制度,以致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足。

2.活动开展较少,形式有些单一。

努力方向:

1.今后应更加注重党员的多级培养体系,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和对党员的教育制度,以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在开展活动方面,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培养党员的主观积极性,使活动重实质,而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多开展一些促进党员同志互相了解的活动,使支部成为凝聚力更强的组织。

3.进一步完善党支部的监督制度,使我支部建设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理科部学生第五党支部

探索学生党支部的品牌建设 篇7

一、探索的足迹

上学期末, 课题研究人员在桂林航院发放问卷, 了解近几年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效果。对学生党员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3份。其中男同学88人, 女同学105人。对普通同学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其中男同学81人, 女同学62人。

问卷显示, 从总体上看, 学生党支部建设效果是良好的,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同学反馈。

(1) 在问到“你觉得在哪方面党员的模范榜样作用对你的影响最深? (多选) ”的问题时, 46%的同学回答是“学习方面”, 32%的同学回答“生活方面”, 29%的同学回答“思想修养方面”。

(2) 在问及“你对身边的大学生党员的评价是什么?”的问题时, 11%的同学回答是“模范带头作用明显”, 40%的同学回答“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威信较高”。

(3) 在问到“你怎样看待党员先进性的标准?”的问题时, 22%的同学回答是“以党章对党员的各项要求为标准”;59%的同学回答“以为群众服务为参照”。

(4) 在问到“你认为你周围党员与普通同学的关系如何?”的问题时, 20%的同学回答是“融洽”;46%的同学回答“比较融洽”。

(5) 在问及“你对共产党员身份与先进性之间的看法是什么?”的问题时, 15%的同学回答是“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永远具有先进性”;66%的同学回答“党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保持和增强先进性”。

2.学生党员反馈。

(1) 在问到“你入党后思想、学习上的进步程度”的问题时, 29%的同学回答是“进步很”;62%的同学回答“有进步”。

(2) 在问及“促成你入党愿望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时, 74%的同学回答是“共产党是最具先进性的政党”;11%的同学回答“共产党是执政党”。

(3) 在问到“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你会怎么选择”的问题时, 69%的同学回答是“集体、国家利益第一位”;25%的同学回答“尽可能服从集体利益, 也要兼顾个人利益”。

(4) 在问及“你认为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哪些措施最关键?”的问题时, 41%的同学回答是“强化学习”;59%的同学回答“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批评和自我批评”, 22%的同学回答“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纯洁党员队伍”。

(5) 在问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多选) ”的问题时, 76%的同学回答是“提高党员服务意识”;71%的同学回答“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55%的同学回答“学习成绩与工作能力”;54%的同学回答“党员的行为举止”。

二、品牌打造的理念与措施

1.提升意识教育, 寻求精神的结合点。

一个先进的学生党支部必须是一个思想过硬、作风正派、业务精炼的群体,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在思想意识教育上下工夫。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对全体党员提出“两个五”的要求, 即“五个树立”和“五个意识”。“五个树立”即树立虚心好学的思想、树立勇攀高峰的决心、树立踏踏实实的作风、树立持之以恒的精神、树立立志成才的目标;“五个意识”即增强政治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提高意识。

思想意识教育是打造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在教育中我们鼓励学生党员寻求精神的结合点。首先从思想上树立品牌, 始终保持个人思想的先进性, 并在个人意识与党的发展中寻求与群体观念相融合的有机联系, 使整个支部的思想意识体系统一发展。

2.严肃纪律作风, 培养协作精神。

一个代表性的品牌, 没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是无法立足的;一个进步的品牌, 没有集体的协作是无法运转的。学生党支部毕竟不同于其他组织, 这是一个有着严谨的组织纪律性和生动的组织协调性的党组织。因此要求我们在组织建设上有“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由此我们创建了较有特色的组织制度。

(1) 推优入党制度。

“品牌”的优劣取决其内部成员的先进与否, 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支部建设中首先要把好入党关口。我们确定了“培养—考察—发展”的思路, 形成“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合格成员”、“学习成绩良好”、“重点培养对象”、“重点发展对象”这样的“梯队建设”模式, 逐层选拔, 层层深入, 保持“品牌”的先进性。

(2) 培养联系人制度。

一个优秀的集体如果没有团体的意识、协作的精神, 则是无法在长时间内维持自身品牌的持久性的。我们在入党这一环节上就已经开始注重对协作精神的培养。我们用培养联系人制度对培养对象加以引导, 组织谈心活动, 审查思想汇报的内容, 完善写作格式。为了掌控新党员入门关我们还增加任课老师认可等把关环节。同时, 培养联系人制度充分调动了培养人的责任感, 督促他们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起到了双向优化的作用。这一制度在抢占大学生思想阵地、激发入党积极性、培养团体协作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也保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3) 强化个人素质, 树立整体形象。

个性与共性的发展在支部建设中应该是相得益彰的, 只有在激励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共性的发展, 才能使学生党员保持不断更新的精神面貌和独具特色的整体形象。

学生党支部的组成人员是学生党员, 在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强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狠抓个体素质的提高成为重要的工作。我们通过校内外实践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培养典型个人和优秀党员以激励学生党员的个性发展, 同时抓好个支部良好的学风建设, 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党员的个人素质。

有了先进的个体, 就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集体, 个体与集体的结合是有机的组合。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动作用, 通过每学年的春季、秋季学期及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还有迎新工作及辅导员助理的工作, 培养他们在团队中协作的精神, 树立学生党支部“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创新独立, 团结协作”的外部形象, 成为学生群体的带头人, 促进学生群体的整体健康发展。

多年来, 桂林航院党委在抓好其他工作的同时,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意见的精神, 始终重视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 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做, 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12月, 桂林航院机关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信息工程系党总支部、汽车与动力工程系党总支部学生党支部等3个基层党组织被自治区高校工委授予“全区高等学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2年11月, 工商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经济与贸易系学生党支部被自治区高校工委授予2011年度广西高校优秀学生党支部。

这些品牌党支部不仅是战斗堡垒, 也是大学生的旗帜, 是典型, 更是示范。他们的先进模范作用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 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 还带动了其他的学生党支部学习先进, 追赶先进, 激发积极性, 对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要:文章提出通过学生党支部品牌建设工程, 打造一批工作先进、特点鲜明、名声响亮、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优秀学生党支部。这些品牌党支部不仅是战斗堡垒, 更是大学生的旗帜, 是典型, 更是示范。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问卷调查,品牌建设

参考文献

[1]吴荣胜.大力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J].北京支部生活, 2010 (10) :34-35.

[2]李宗玲.在实践中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教育与职业, 2011 (29) :178-179.

[3]刘建光.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9) :18-19.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党支部 先进性建设 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林天翔(1969- ),男,广西平南人,广西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德育工作研究。(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081-02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否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一、影响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的不利因素

1.党支部设置不尽合理,党建队伍力量相对薄弱。目前,高校按系(院)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来设立学生党支部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支部党员人数偏多,党员分布过散的局面,不利于组织活动,也不利于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与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的“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尚有不少的差距。近几年来,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参加党校学习的学员、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不断增加,高校学生党建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规模和水平亟需扩充和提高。这样,长期以来一直以辅导员或班主任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就显得力量薄弱,势必影响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2.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学习教育效果欠佳。党的组织生活是对党员实施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现状总体上是有序和规范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活动缺乏创新,内容单调,形式单一,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思想性不强等问题。学习和教育多以听报告、读文件、念报纸等为主的单向灌输方式来进行,很少有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缺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生活、生动活泼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致使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效果不好,降低了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的向往程度和参与热情。

3.党员后续教育抓得不紧,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近几年,高校学生党支部尤为重视抓青年大学生入党前的教育,但对入了党以后的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不足。高校学生党支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党员表现出“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行为,党的先进性表现有所减弱。一些学生党员思想麻痹,行动松散,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观念不牢固,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大大损害了党在学生中的形象。

4.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战斗堡垒作用有待加强。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已建立了一套党员发展管理体系和制度,但在细节上和执行的环节上做得还不够好,部分学生党支部工作随意性较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并不突出。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学生党支部往往习惯于文件精神的宣传教育,以思想教育代替制度管理,以纪律约束代替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有尚需完善的地方。如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评价机制,学生党员服务、联系群众制度有待加强,党支部的民主评议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党支部委员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贯彻得不够理想,未能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措施。

上述问题说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亟需加强方法和内容方面的创新,亟需建立健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构建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

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建立长效机制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現实性原则。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应该是一个立足现实的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应该既符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要求,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共产党员的现实要求,它必须和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相适应,紧密联系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党员,长效机制的制度设计应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现实特点,把青年学生的特点同发展变化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

2.可操作性原则。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应该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机制,必须实用、可用、好用,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既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又有可执行的刚性规定。制度设计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防止脱离学生党员的实际。党支部提出的要求要具体明确,处罚的措施要切实可行,重要的概念关键词要有科学规范的界定,尽量不使用空洞、口号式的语句,力求简单明了,容易操作。

3.实践性原则。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应该立足于广大学生党员的具体实践,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具体实践中去检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只能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彰显出来,只能同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复兴的宏伟大业共辱共荣,只能在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突出问题和矛盾的客观进程中经受考验和磨炼。因此,党支部先进性建设不能脱离学生党员日常的具体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

4.以人为本原则。党支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样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党支部先进性建设要尽可能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握学生党员心理规律,走出简单化、强迫灌输的怪圈和误区,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学生党员个人的需求愿望和价值追求。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党员都有“受到尊重”的潜在需要,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在追求,如果机制的设置能给学生党员带来预期的进步和精神的满足,他们就会对之产生强烈而普遍的认同心理,从而使机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维护。

5.与时俱进原则。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任务、动态过程,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制度建设只有紧跟时代,才能管用,管根本,管长远。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长效机制的建立既要着眼于“长”,又要着力于“效”,达到“长”与“效”的统一。党支部在建立机制、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所建立的长效机制应该体现时代要求,既是立足现实的机制,又是动态开放的机制,真正体现长效机制与时俱进的先进性本质。

三、建立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路

1.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为此,高校学生党支部要从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高度出发,积极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促使广大党员自觉成为学习型党员。第一,要合理设置学生党支部,努力实现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同时要选好配强支部班子成员。第二,要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在增强学生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下工夫。第三,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党员学习制度,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活跃学习形式,增强党员教育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学习的效率。第四,要紧密联系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勇于探讨广大学生党员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帮助青年学生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思想,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长效机制,把优秀大学生吸引到党的组织中来。要把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团结、吸引到党的事业中来,关键是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久进步,建立和完善对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党员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普及教育,坚持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在大学生中全面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通过听党课、参加理论学习小组、接受党校教育培训、与联系人谈话等方式,有效保证所有在校大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一次普遍的理想信念教育,加深其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激发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團组织“推优”入党工作,及时把优秀的青年团员推荐到党组织中来。三是要建立大学生入党公开答辩机制和公示制度,进一步规范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各个环节,增强党员发展工作的透明度,把好入口关,确保发展工作的质量。四是要改善结构,突出工作重点,把发展学生党员的重点放在二、三年级,实现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

3.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建立党员管理监督机制,强化党员入党后的教育与管理,促进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建立党员责任落实制度,加强党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要求党员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二是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改进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切实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三是要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学生党员履行义务和目标管理做出评价。四是要建立党员进出制度。严把“进口”,通畅“出口”,并加强对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及时有效地做好违纪学生党员的处理工作,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4.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实践基地建设机制,搭建党支部和党员发挥先进作用的平台。党员先进性向来都是具体的,不能脱离实践,要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体现。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积极构建大学生党员实践基地建设机制,为大学生党员搭建党性锻炼的平台。一是要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二是要以大学生社团、理论学习小组为载体,给大学生党员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条件。三是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建进学生公寓、进社区,通过设立大学生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成立大学生党员服务队,建立党员挂牌上岗制度,创建党员之家,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四是要建立党员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增才干,并在实践中展现大学生党员及党支部的先进性形象。

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高校各级党组织理应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切实认识加强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积累的新鲜经验,积极探索建立高校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运行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先进性,发展先进性。

[参考文献]

[1]罗映光,杜春华.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

[2]曹钰娟,向波涛,杜嘉,邱显清.关于建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长效机制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

[3]苗国厚.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思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上一篇:课题成果自我鉴定下一篇:幼儿园有趣的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