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24-06-20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共8篇)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1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材料

点”成为百姓生活中的“痛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把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凝聚群众、引领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城市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城市基层党的建设是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工程,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有的地方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联动不高效、条块结合不紧密,对城市基层党建形成瓶颈制约,导致党建区域化、碎片化难以整体推进。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莫让“小马拉大车”,而要强化系统和整体建设,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新格局。

上下联动抓实党建责任。“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不能仅靠基层来抓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在工作体制机制上做好“攻略”。以北京市“吹哨报到”为例,其经验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在充分认识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之后,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以上带下,强力推动,取得实质突破。因此要通过强化四级联动,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制度,统筹好党组织上下一盘棋,使得工作能够协同推进,实现工作效能最优化。

明责赋权优化街道职能。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要重点在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做文章。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工作的基础,是区域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因此,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使其成为联结辖区内党组织的“轴心”。但在实际工作中,权责不清导致街道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统筹协调能力弱,难以发挥其“轴心”的作用。要明责赋权,制定街道工作事项清单,依据清单对街道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经济创收等任务,积极推动街道减压减负增效,实行街道事务准入制度,使街道能够聚焦主责主业。同时赋予街道相应的职责职权,使其进一步统筹资源、强化引领、凝聚力量。

互联互通增强整体效应。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要在充分发挥街道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将各领域党组织充分激活,打破壁垒,拆除藩篱,构筑城市基层党建“朋友圈”,各领域党组织与街道唱好“大合唱”,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从而形成在街道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相互贯通、相互连结的“党建联盟”。同时适应城市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让城市基层党建与时代“同呼吸”,填充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中出现的“空白点”。

共建共享提升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通过做实网格党建,精细化治理,建设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下移,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也要推动工作力量下沉。干部深入一线,走进社区,走近群众,看清治理“堵点”,感受百姓“痛点”,共同解决“难点”,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形象,从而带动群众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2

一、统一思想, 明确建设活动的意义

通过“三会一课”等党内活动, 加大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 统一党员思想, 让“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思想观念植根于党员心中。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 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 就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党与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基层党支部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其服务群众的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如何, 直接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直接关系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否稳固。基层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理念, 强化服务功能, 有利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夯实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是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落实目标, 发挥好支部服务职能

1. 服务党员, 让党员有责任感

一是提供党务工作政策咨询及党务公开。提供可公开的党内文件资料查询;提供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工作的各类政策咨询;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二是党建知识教育传播。提供有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书籍和刊物, 供党员和群众阅读;发放党内有关宣传资料等活动, 使党员统一思想, 增加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三是提供党员活动场所。为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和党员活动提供场所;广泛吸纳党员和群众定期组织开展专题性活动;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教育培训讲座。四是帮扶困难党员。以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为重点, 广泛开展党内关怀活动, 协调有关单位和组织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 服务员工, 让员工有归属感

员工的归属感来源于企业对员工的信任和依赖。只有落实好“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同分享”理念, 才能调动好员工工作热情。引领员工思想, 让员工跟上企业发展的节拍。引领员工行为, 让员工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通过规范化手段, 将性格不一、文化修养不同、身份来源有别的各类群体融为一体, 形成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整体。凡是党和国家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 都要精准、全面、深刻、清晰地向员工讲明白, 让员工了解宏观经济走势、明淅企业发展阶段, 从而把握机遇、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实现完善自我。

3. 服务企业, 让企业有幸福感

笔者认为要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 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要寻找一条把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把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工作职能定位, 使党委做到在企业发展方面能够参与决策, 在创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节点上能够稳定局面, 形成“企业需要, 客户支持, 员工拥护, 党员欢迎”的服务型党建工作新局面。

三、承优创新, 策划创建活动载体

载体的承载力取决于载体的本身的全面性、层次性和兼容性, 策划工作内容是提高载体承载力的核心, 必须将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内容放在大局工作上去谋划, 工作内容要有机结合质量、效益和特色, 才能确保载体的全面性、层次性和兼容性。

1. 提高载体质量

载体的创新与深化落实如何, 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因此, 必须不断完善载体的运作机制, 丰富载体内容, 提高载体的运作质量, 扩大载体的影响力。

2. 兼顾社会效益

创新工作载体必须树立强烈的效益意识, 以良好的社会效益, 提高工作的知名度, 调动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激情, 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以载体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 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基础。

3. 打造特色品牌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内容繁多, 各种载体层出不穷, 特色不突出就会拾人牙慧、步人后尘, 丧失发展空间。因此, 创新载体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突出发挥优势, 找准切入点,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转, 要人未思我先思, 人未行我先行, 才能创造特色, 形成品牌效应, 提高工作水平。

四、建章立制,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党内关怀制度, 及时对生活困难的员工实施救助;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切实完善和拓展支部服务中心功能, 为员工提供组织工作关系办理、党内文件查阅、政策法规答疑、党报党刊或远教课件借阅、理论或技能教育培训、利益诉求收集反馈、流动党员联络等服务, 营造出学习、活动、交流、互助的良好环境。形成党员干部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良好氛围。

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是新时期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 应该成为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要不断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不断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更加紧密地依靠群众, 更加广泛地团结群众, 更加勤勉地造福群众。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肩负着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

推进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篇3

方法: 查阅资料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方法问题和内容问题;探讨教职工和学生不同服务型建设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教职工和学生创设良好的适合的平台。结合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预计突破哪些难题,探索从细致入微的工作入手抓,学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有效方法的研究。结果:“服务型”的主题是服务,具体措施是通过建立上下连贯的服务体系,整合党务政务资源,提高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一系列利民、便民活动,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和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使命的履行提供坚强保障。结论: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顺应高校师生的新期待,满足高校师生的新需要,坚持以党员为主体。不断拓展和丰富服务高校师生的渠道和载体,真正做到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忧师生所忧,乐师生所乐,坚持不懈地用优质服务树立党在高校师生中的良好形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1]。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以学习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追求,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办学治校能力。在研究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方略中服务是关键,我院在创建三型党组织建设中,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一些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一、重视思想建设,创新服务理念

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首先要解决“愿不愿”服务的观念问题,这是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2]。而要真正解决服务观念的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教育。我们进一步丰富了教育形式,采取党课教育、专题报告等方式,创新现场交流、课题调研等学习载体,强化党员的理论学习,深化党员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教育。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服务型党组织有别于其他服务组织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充满感情、真心实意、不计任何私利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贴心服务,自觉把服务当成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要注意把集中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深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改变重对上负责轻对下服务、重工作任务轻人文关怀的做法,下移工作重心,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贯穿在服务的全过程,增强高校党组织的亲和力与归宿感。

二、加强队伍和服务保障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打造一支理念先进、服务能力突出的队伍,解决“会不会”服务的问题,是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关键[3]。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我院着力于实践锻炼,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和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广开进贤之路,把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同志选配到服务工作岗位上来。健全党员干部管理体制,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党的纪律观念,优化各行政部门、教研室配备和党员服务队伍结构,帮助落实各项政策待遇,保障高校二级学院服务型党员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延续性,提升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

高校二级学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拥有一支“愿服务,会服务”的精干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负责人一定要适配得当,不能搞个人专权,组织领导意识要浓厚;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这支队伍的成员一定是真心热爱党务工作、讲党性、讲原则、业务能力过硬;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工作一定要到位,决不能疏于管理,必须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健全服务于高校发展的人才工作机制。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保障。首先,需要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资源广泛而深人地宣传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方式方法,营造人人讲服务、校园更和谐的浓厚氛围。再次,资金保障要到位,确保高效地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规范地、可持续地发展。

三、創新载体建设,拓展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

载体合适,基层党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成效大[4]。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要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创新经验,积极探索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医疗团队、项目团队、学生工作上的新形式新举措,深入开展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与班级寝室结对共建、“五个好”党支部建设等工作,创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形成一批贴近师生需求、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全面深化以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的阵地建设,推动党员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的有机整合,搭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多元综合性平台,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零距离服务。把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二级学院学术文化、课外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等的载体优势,增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生动性和创造性。构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二级学院网络、党建微博、建qq群等建设,增强党组织宣传政策、服务群众、引导舆论的能力,保证高校二级学院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推进。创建广大师生利益诉求、权利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切实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搭建服务工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整的服务工作体系[5]。第一,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亟待完善。为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动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势在必行,具体要求全体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党、政、工、团紧切配合,相互协调,目标责任明晰,建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拓宽服务工作的辐射面。第二,服务党员的工作体系亟待完善。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示范岗”、政风行风建设月、民主评议等活动载体,有效改善工作作风,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创建党内服务机制,保障党员应有的各项权利。第三,师生服务工作体系亟待完善。我院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维护广大师生利益、满足广大教师要求的基础上构建服务师生党员的“党内关怀体系”,积极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工程和团队建设。

四、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服务机制。

加强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建立一套科学长效、直面需求的服务工作机制,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保障[6]。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构建相关协调组织机构,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部分“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创新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完善岗位责任、服务承诺和定期走访交流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心往下沉、人往下走,开展经常性的联系服务活动。建立健全收集、办理、反馈、规范问题处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参照社会同行业标准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基层党组织日常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将服务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评体系,科学设计考评指标,建立现代管理学理念的绩效考评模式,突出对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业绩的考评,努力把各项创建要求转化为师生最关心、可感知、好评价的指标体系。

五、服务标准与服务评价的确定。

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评价标准的确立,应以其服务对象——广大师生员工的满意度为准,他们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始终应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指南针[7]。在此根本标准指导下,我院制作了调查问卷,满意率高。今后我们将建立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的服务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赋值,做好信度和效度检测,确保评估更科学。

全力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9月5日至6日在上海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时强调,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工作,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9月6日 新华网)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导基层党建工作,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职责,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加快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式转型、活动方式创新,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加强队伍建设。从领导班子到干部成员再到普通党员全力打造一支全方位服务型队伍,并加强整支队伍教育管理机制,推行党员评分制、设岗定责等措施,并把党性强、能力强的人集中起来加强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做到有群众的地方都有党组织的服务,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后进党支部担任驻村干部,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员的选派力度,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帮助基层党组织提高工作水平。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激发党员队伍的奉献活力和服务动力。

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基层党员干部要大兴亲民为民、求真务实、探索创新、民主团结和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广大群众信任党组织,依靠党组织,自觉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建好便民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网络,突出服务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帮助老百姓把钱袋子鼓起来,把就业、上学、看病、养老、住房等实际问题解决好,把矛盾纠纷调解好、地方稳定维护好,并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渠道,使服务活动体现出多样性、特色化。

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加强制度建设。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强化党员的执行力和服务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5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 人民日报 》(2014年05月29日01 版)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见第六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意见》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意见》强调,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达到“六有”目标,即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要强化服务功能,健全组织体系,找准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提供服务。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广机关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等做法,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整合各类组织、各种力量参与服务,广泛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类志愿服务,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格局。

《意见》指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任务十分繁重。要积极探索实践,改进方法措施,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落实。精心谋划设计,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突破重点难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坚持上下联动,整合各级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困难和问题。强化典型带动,为基层党组织树标杆、作样板。跟踪督查考核,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制度,实行分类考核、动态管理。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6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所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我们认为,就是要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四个方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基层党组织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对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肩负着重要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盘活党的组织资源,引导基层党组织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牢牢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社会、促进和谐的重要举措。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为民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转变服务观念,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主、促进民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服务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全力做好通达民意、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工作,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安定有序、团结和顺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基础工程。基层党组织是党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整合服务资源,引导基层党组织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好群众希望的事,尽心竭力办好群众关心的事,坚持不懈办好群众满意的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与群众的深厚感情,赢得群众的持久拥护,夯实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四)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服务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现实需要。基层党组织是组织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党员的基本单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健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工作上关注党员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组织关爱服务党员、党员关爱服务群众格局,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需要一个持续过程。近年来,**县各级党组织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的要求,始终把创建“零距离”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与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相结合,积极探索完善,不断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了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服务优质化水平,有力推动了“生态**、宜居**、富裕**、诚信**、和谐**”建设。

(一)优化组织设置,注重构建覆盖全面、功能齐全的“零距离”服务网络。健全科学合理、覆盖全面的组织体系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县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化的需要,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有利于协调管理的原则,创新突破行政和地域界限,不断扩大、优化和延伸党组织设置,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管理组织网络。一是创新“产业型”党组织设置促发展。围绕培育草畜、蔬菜、林果、菌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采取“支部+实训基地”、“支部+基地园区”、“支部+产业协会”等方式,在基地园区、专业合作社、产业链上建立产业型党组织56个、设置党小组356个,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覆盖到特色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红河乡宽坪村采取“支部+协会”的形式,在设施农业示范园建立联合党支部,帮助群众解决蔬菜种植中遇到的技术、管理、销售等难题,达到了亲情服务心贴心、技术管理面对面、互利共赢促增收的效果。二是创新“区域型”党组织设置促和谐。坚持以灵活划分党建区域为主要抓手,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城乡联建、村社联建等方式,建立区域型党组织26个,充分发挥区域型党组织的“兜底”作用,实现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全覆盖。王洼镇李寨村与宁夏王洼煤业有限公司机关成立联合党支部,加强地方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先后解决占地补偿、塌陷区移民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等问题24个,实现了党组织、企业和服务“三对接”。三是创新“功能型”党组织设置促服务。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在流动党员集聚区、党员志愿服务区、生态移民安置区,建立功能型党组织15个,推动基层党组织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亲情化服务。草庙乡针对外出劳务人员多、分布广、管理难的实际,在长江三角洲成立劳务管理站,建立临时党支部,把管理融入服务中,为流动党员和务工群众提供信息、维权、援助等服务,成为农民工在外地的“娘家”。

实践证明,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形式,是新时期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利于激发广大党员的服务热情,有利于增进党员与群众的亲和力,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提振党员动力,注重建设能力突出、敢于担当的“亲情化”服务队伍。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重点在服务,关键在党员。*县各级党组织突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强化党员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和能力。一是加强党性教育,着力培养党性强、责任强、能力强的“三强型”党员队伍。始终把党性教育与作风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思想理论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采取举办专题培训、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网络教学等形式,加强党员党章党史教育、爱国信念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是党员就要为群众服务,是干部就要给群众办事”的理念。古城镇创建了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室,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接受为民务实清廉教育,促使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二是加强亲民教育,培养善为民、能惠民、真爱民的“三民型”党员队伍。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先后选派150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千名百日宣讲调研”、“下农村送政策促发展”、“三同六送六帮”实践教育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进村组、进社区、进楼宇、进家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推动党员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工作力量聚在基层、民生实事办在基层。城阳乡针对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方法不多、作风不实等问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六访六问六寻”活动,先后收集村情民意122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86个。三是加强作风教育,培养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三干型”党员队伍。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和固原市干部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八办要求”,制定出台了全县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推进年”,扎实开展“六个一”主题教育,即开展一次作风自查自纠活动、开展一次说国情讲县情话乡情活动、召开一次联系群众民意恳谈会、召开一次作风建设民主评议会、建立一套密切联系群众制度、表彰一批作风务实的先进典型,下大力气整治党员干部“慵懒散软奢”问题,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群连心、干群齐心、踏实干事、激情干事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正能量,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主体活力,有利于提供持续坚强的动力支撑。

(三)突出领域特点,注重搭建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实效性”服务载体。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组织的特点,结合实际明确服务重点,是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的现实需要。**县各级党组织以建设生态**、宜居**、富裕**、诚信**、和谐**为主题,积极探索找准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一是突出“加快发展”创建农村载体。积极探索项目化党建工作路子,建立农村党员“双带”发展基金,深入实施以“扩基金规模、扩扶持范围、扩覆盖面、选树‘双带’标兵”为主要内容的“双带”能力建设“三扩一树”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目前,基金总额已扩大到3000万元,覆盖全县所有乡镇80个村2378户党员和群众,受益群众11028人,选树“双带”标兵1280名,带动培育经济林示范基地30个,养殖示范村42个,养殖园区6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0个,形成了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二是突出“引领发展”创建机关载体。坚持以服务承诺制、目标管理制、全程代理制“三制”为载体,不断深化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形象,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组织考评、群众测评,创岗位奉献先锋、创群众满意窗口、创优质服务品牌、创先进党群团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比学习态度、比大局意识、比亲民作风、比发展实绩、比帮带群众,真正让群众见到实效。县公安、工商、税务等单位,全面推行延时下班、提前预约、委托代理等服务方式,设立“回访复查”、“网上审批”等服务窗口15个,带动提升了机关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责任和能力。三是突出“和谐发展”创建社区载体。坚持以“争创星级社区和党建示范社区,争当和谐社区带头人和服务之星”为载体,采取“社区党支部+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的形式,实现了党支部领导、社区自我管理、居民依法自治的有机结合,推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服务、特殊群体的救助服务、辖区居民的全面服务。白阳镇友谊街社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3个、居民自愿联谊队5个,广泛开展维护好一小区、管理好一栋楼、办好一件实事、帮助一户困难居民“四个一”活动,有效延伸了服务触角,推动了温馨、文明、平安、和谐、幸福“五型”示范社区建设。

实践证明,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实际和党员特点,分类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分类指导,有利于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有序推进,有利于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

(四)强化服务支撑,注重完善措施具体、支撑有力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服务职能作用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县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全力保障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物质支撑。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惠民生。注重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健全服务功能、发挥服务作用上,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搭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体六功能”服务平台,形成了“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大厅、村有服务室、组有服务点”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创设群众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等,为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信息发布、受理诉求等“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开通组织工作手机报,在乡镇搭建起“农信通”服务平台,及时向党员群众发布政策法规、防灾减灾预警信息等,党员群众通过“农信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建言献策,架起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直接对话的窗口,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古城镇店洼村依托群众工作室,建立了民事代办、民情代诉制度,形成了“群众办事、干部跑腿”的服务方式。二是健全保障机制增动力。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的实施意见》,从2012年起,县财政每年列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30万元,重点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任职报酬由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提高到2倍,并对累计任职1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按任职年限补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在全市率先为所有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村干部轻装上阵办好群众的事、干好村上的事。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强堡垒。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制定实施了《**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本经营、服务创收、管理服务等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使全县90%以上的村有了稳定的创收项目和增收路子。村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后,有的维修村组道路,有的补贴务工人员路费,有的奖励“少生快富”户,村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增强了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冯庄乡小寺村党支部流转土地种植紫花苜蓿1100亩,年创集体经济收入8万多元,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的问题。

实践证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体现党性民心的基础工程,建立健全覆盖全面、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作用,有利于彰显服务型党组织的价值取向。

(五)创新方式方法,注重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全方位”服务格局。前置服务力量,下移服务重心,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县各级党组织不断深化拓展领导联系点、城乡党员“手拉手”、结对帮扶、后进党组织集中整顿等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接受锻炼,提高能力。一是领导联系基层抓引领。建立机关干部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县级领导干部结合联系乡镇、部门(单位)和分管工作,每年至少确定1个村(社区、学校、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党建联系点,坚持每月至少两次到联系点宣传政策法规、调研社情民意、结对帮扶服务、进村入户劳动、帮建基层组织、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通过县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各级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工作对上负责、对下服务的有机统一。二是干部联带群众抓帮扶。全面推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结一联五”制度,“结一”即每名党员干部与1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联系,每名非党员干部与1个村(居)民委员会结对联系;

“联五”即每名干部至少与1户农村贫困户、1户城镇困难户、1户“双带”标兵户、1户致富典型户、1户村组干部户结成“1+5”帮扶对子。目前,已建立党员干部与群众直接联系、结对帮扶、定点服务关系9830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2000多个,促使服务工作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城市联帮农村抓共建。采取基层组织联建、发展大计联议、富民产业联抓、惠民实事联办、党员干部联管、党群关系联促“六联”措施,建立城乡党建统筹推进、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机制,广泛开展机关和农村结对帮扶、互助共建活动,机关党组织注重从政策、人才、技术、物资、信息、资金等方面对基层组织进行重点扶持,先后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组织建设、信息指导等问题2300个,促进了城乡基层党建资源优化配置、相融互促。四是先进联促后进抓示范。建立“双挂一联”集中整顿后进党组织责任制,每个乡镇每年至少确定1个后进党组织,从乡镇选派1名党员领导干部挂任“第一书记”、从乡镇机关选派1名党员干部挂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从县直部门(单位)选派1个整顿工作组,直接联系和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后进变先进,先进向前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实践证明,建立健全形式多样、切合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途径,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走在前、作表率,有利于党员干部下移重心接地气、转作风、帮发展、解民忧、促和谐。

(六)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健全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长效化”服务机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健全有效的服务机制。**县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来推进,促进党员干部与群众保持最紧密联系,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建立服务承诺制。按照“热情、周到、细致、耐心”服务承诺要求,年初,全县各级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和要求,党员干部根据岗位职责和自身特长,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向广大群众和服务对象作出岗位工作承诺、服务事项承诺、廉洁自律承诺,由基层党组织书记审核把关,签订承诺书,并采取适当方式公开公示,督促引导党员干部讲文明、讲礼貌、讲信用、讲效率、讲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建立目标管理制。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乡镇、部门(单位)结合中心工作,根据党员干部工作岗位和服务对象需求,确定服务目标,明确服务事项,细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程序,并以目标管理书的形式确定下来。积极推行全程代办、延时下班、提前预约、委托代理、电话咨询、网上解答等服务模式,实现了服务受理“零推托”、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对象“零投诉”目标。三是建立全程代理制。整个办事流程分受理、承办和回复三个环节。各基层党组织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计生服务、宅基地审批、低保申办、救灾申请、林权登记等36个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代理范围,群众办事只需提出办事申请,提供有关材料,代理员负责全程办理,对办理不了的,将材料直接转交相关办理单位,并按承诺时限办理并通知申请人。四是建立办事公开制。深入开展以党务公开促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完善公开栏公开、网上公开、电子显示屏公开、会议公开、文件公开、政策咨询员公开等“六公开”平台,将工作职能和范围、服务承诺事项、办事流程和程序、办事时限和结果等进行公开,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群众监督。

实践证明,健全科学规范、完整配套、务实管用的服务机制,有利于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责任制落实,有利于促进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有利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契合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需要,符合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根本要求,必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抓手和主攻方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一)提高服务意识,解决好“谁提高、提高谁”的问题。党员既是党组织的服务对象,又是服务群众的主体,党员形象和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效果。问卷调查显示,34.6%的被调查者认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党员干部要有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为此,一要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综合运用学习研讨、座谈交流、外出观摩、考核评议等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坚定性、自觉性、能动性,做到用真心服务群众、用真意打动群众、用真情感染群众。二要提高党员干部服务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向群众请教学、向生产实践学,通过总结分析、专题调研、岗位提高、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增长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处置突发事件、服务基层群众、强化群众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三要转变党员干部服务作风。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出单位,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让党员干部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接地气、受锻炼、转作风。

(二)创新组织设置,解决好“谁服务、服务谁”的问题。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服务功能的先决条件。问卷调查显示,31.2%的被调查者认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着眼于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针对性”。为此,一要实现党组织设置“无死角”。在进一步完善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城乡联建、村居联建等现有组织设置的基础上,加大在专业合作社、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链和专业市场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将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渗透到项目、融入到产业、覆盖到党员、辐射到群众。二要实现党组织活动“无空白”。积极探索构建更加精简、扁平、弹性的组织框架,构筑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实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活动方式从“偏于形式”向“发挥作用”转变。三要实现党组织发挥作用“无缺位”。深入推进项目化、区域化、开放式基层党建工作,根据不同领域、不行业中心工作和党员群众需求,构建灵活高效、贴近需求、符合实际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拓展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统筹资源、协调利益的功能,推动各领域服务资源有机整合、服务链条无缝衔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三)优化运行机制,解决好“谁监督、监督谁”的问题。群众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问卷调查显示,29.5%的被调查者认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渠道不畅,为民办事的公信度和透明度不高”。为此,一要寓民主监督于服务中。建立健全民意收集、民事反映、民情分析、民声回应等制度,畅通公平的、开放的、多向度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动员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具扎实的群众基础。二要寓民主管理于服务中。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积极推行“开放式党委会”、党内事务民主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党群联席会议等制度,形成党员群众民主参与服务全过程的有效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基层群众中的公信力。三要寓民主决策于服务中。不断完善重大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为群众提供公平有序的利益表达平台,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切实保障社情民意上传下达渠道的多样化,使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真正建设在科学、民主、开放的基础上。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7

关键词:“三基”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了要创建基层工作,稳固党的执政组织的目的和方针,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组织下的工作任务,要积极地推进党组织的转型和创新,对基层党组织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这也加强了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性质

1.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要加强基层服务型的党组织建设最根本也是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服务于人民,例如:近几年销售量逐渐上升,获得大量好评的宝鸡烟草企业就是以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主导思想,维护稳定的服务方针等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同时也说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其次要做到的是提升党组织建设的能力,从目前的发展角度上来看,党组织建设要具备有能力领导班子,能力强的骨干队伍,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以及完善的服务机制等等。对于基层的党组织建设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要确立标准,做到让群众满意。无论是大、中、小国家企业,还是个人的私营公司,都要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做任何事情都要首先想到人民群众,把他们的满意程度作为评判基层党组织服务的标准和目的。

2.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班子建设,规范权力运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通过不断完善班子成员内部分工,明确职责和义务。利用召开队干部会和队伍公开等方式,健全议事及决策程序,规范权力运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创建“四好”班子,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落实管理重心下移,预防问题,认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党务公开,在支部决策,经费使用,评先优选等方面实行党员“评议”,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党组织建设的认识不够深刻

如今,我国虽然把更多的经历放在了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研究上,但是对于党组织的认识和党员思想上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很多企业存在着重经营,轻党建的思想,只为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没有真正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2. 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晰

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着经验不丰富,思路不清晰的现状,这主要表现在领导及员工的视野不够开阔,眼光不够长远等,这种根本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

3. 党建工作缺乏科学化水平

目前,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部分党员也仅仅满足于当前的政治学习,不能够自主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这样导致了党建的工作发展不平衡,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企业的科学化水平不高等状况。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建议

1. 依托“三基”建设夯实服务基础

党员干部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和方针,将人民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深入基层,依托“三基”建设,夯实服务基础,做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党组织就要尽全力给予帮助。要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做到扬长避短,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的服务本领和技能。

2. 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要突出学习教育水平,理论的学习就是为实践做基础和保障,也是为改革创新之路做铺垫。党组织要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适当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检测,切实的保证组织生活的严密性,加强“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将理论知识与交流互动相结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好的促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发展。其次要突出阵地建设,通过党建的工作座谈会,完善制度和工作方针,开展各项学习交流活动,让党员干部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最后要突出管理队伍,党建的管理制度会严重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要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严抓违规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全面增强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将党建工作的活力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从而改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面貌。

3. 丰富服务载体

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不可缺少的任务,加强创新意识,将其思想投入到工作及生活中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经济建设,并且要进一步找到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创新的结合点,丰富党组织的内容及方针,通过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去完善党建工作平台,从微信和微博等公众平台上加快党建的传播,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1世纪,国家对于青年人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青年员工也成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要提升青年人的素养,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增添活力。

四、总结

本文从三大方面对依托“三基”建设为目标,加强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目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问题所在,从而加以改善,提出建议。现如今,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任务逐渐加重,这就要求企业要把服务于人民群众,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相结合起来,从而为企业转型发展凝聚强大的合力。希望不久的将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会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大利益。

参考文献

[1]任军岐,孙君浩,杨智.新时期加强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23-25.

[2]刘继勇.对加强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点认识[J].赤子(上中旬),2015,(23):1.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篇8

【摘 要】依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结合高校实际,提出高校院(系)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应遵循“三个有利于”原则,构建社区服务与学生服务结合、校企合作与技术服务结合两种高校院(系)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探讨高校院(系)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

【关键词】高校 服务型 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29-03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兴起,高校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校党组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因此,创新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服务社会功能也就成为当前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践,就如何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进行初步探索。

一、高校院(系)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高校院系的实际,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指导思想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依托系部专业优势,积极探索系部党建新模式,建立高校基层党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和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建设原则

1.有利于提升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战斗力。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应当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加强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调查研究的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先锋作用。党员要区别于普通群众,党员要注意自身形象。党员不仅要密切联络师生,而且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真正树立起良好形象,从而发挥好模范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先锋作用。

2.有利于提升高校各项工作水平。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科研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因此,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应当有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学生的成人成才,有利于推进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有利于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对象在校内是师生员工,在校外则包括学校所在地的社区和学校开展对外交往活动,如教学实习、科技研发、服务社会时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和各行业人民群众。因此,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当有利于提升师生员工、地方社区群众等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建设模式探索与成效

(一)社区服务与学生服务结合模式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学生,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是高校系部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高校虽然与当地社区没有隶属关系,但作为城市社区一分子的高校,是人才富集地,具有智力优势,可以在提高所在社区的文化品位、建设精神文明方面有所作为。因此,应将教书育人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构建服务学生成人成才与服务社区提升文化品位相结合的党建设工作模式。主要有两种方式。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校园文化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提升本社区文化品位的舞台。各系党总支根据学校党委部署,坚持“以艺兴学”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品位高雅,融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形成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龙头,包括主题班团日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体育运动会、社团文化节、美食文化节、职业技能竞赛、宿舍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节庆活动以及系部特色文化活动等在内的彰显“艺术兴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大力加强“道德讲堂”的建设,根据桂林市文明办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道德讲堂”进行环境营造和活动开展,规范流程、注重实效,通过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宣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具体规范要求,激发师生道德感悟和道德追求,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心中的刘三姐》大型音乐剧、中文系话剧节和教育系儿童剧展先后荣获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为桂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辉添彩。教育系学生党支部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为目标,通过抓好思想建设,提高党性意识,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党建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着力锤炼党员党性、规范党内生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学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初见成效。近两年来,教育系学生党员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7人次,获得自治区级表彰的奖项有6人次,获得其他级别表彰的奖项有354人次,2013年学生党支部“毕业生党员求职经验交流会”荣获自治区级高校基础党组织支部活动创新案例三等奖,2014年教育系学生党支部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依托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民生。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与专业实训基地的联系,政治经济与管理系党总支组织民政专业的党员师生与民政部门领导、社区工作人员、老年人代表一起举办重阳节座谈联欢会。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总结和探讨,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提出提升居家养老工作的建议。学生还通过小品、歌舞等节目表演的方式,把居家养老的有关知识呈现给老年人代表,既增强了活动的观赏性,也增添了活动的知识性和教育性。教育系学生党支部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理论付诸实际的重要途径。引导和鼓励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教育系党总支组织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专业师生,通过开展“党员劳动岗”、“美丽校园·青春行”、“中国梦·青春行——红色足迹我追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用双手共筑中国梦”、“关注家乡变化·寻找身边的中国梦”等活动为桂林市兴安县界首小学、宝峰小学捐助了一大批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并与当地小学老师开展了科研课题调查和座谈慰问活动。儿童节前夕到桂林市全州县贫困村聚贤小学开展慰问活动,为贫困村的孩子们带去书籍、文具、体育用品和文艺演出,与孩子们欢度儿童节。关爱留守儿童,到桂林市飞凤小学、桂林市聋哑学校开展辅导农民工子弟和残障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把欢乐带给他们。积关爱老人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各项实践活动,在假期“三下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们有的参加家乡的山路修建工作,有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协助当地政府组织春节慰问活动,有的下到家乡的幼儿园,帮助他们进行环境创设等,大家尽其所能,积极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二)校企合作与技术服务结合模式

1.校企合作开展科技研发模式。立足行业、地方特点,着眼社会需求,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协同创新”平台,与政府、其他院校、行(企)业等合作,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化学与药学系党总支与桂林市相关企业开发罗汉果甜甙、银杏黄酮等30多个产品,为桂林天和药业有限公司、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等多家企业进行了60多个药物产品的中试生产,近两年获得桂林市和广西科技进步奖各1项。物理与工程技术系党总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与平果百合铝棒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并获资助立项区级千亿元产业科技攻关项目1项,制备了一种基于6061-T6高约16%高强铝合金,经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行业实验室检测,抗拉强度达342Pa,比国际6061-T6高约16%,延伸率仍达13%,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2012年与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两家光伏企业联合申报并获资助立项的高级科技攻关项目1项;2013年联合进行横向攻关项目3项,在联合攻关中发明了两种太阳能电池背电场材料,经多次实验证明,使用这种电子材料可使同等硅太阳能电池热稳定性更好密切电转换效率提高1.5%~2.0%。2010年至今,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获授权4项,与企业签订了发明专利技术产业化1项,企业已利用该项专利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2.技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模式。教育系党总支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举办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培训班,为桂林市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政治经济与管理系党总支通过广西农村科技特派员创新示范项目,近3的来,对桂林市竹农进行毛竹林生态经营技术培训500多人次,在兴安县、临桂县建立毛竹生态经营示范林2000多公顷,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传播科技,普及推广林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1000多万元。化学与药学系党总支根据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面向社会企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近五年来为社会提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训达600多人次,协助企业完成多种成新产品的开发,不断加强自身在行业中的社会影响力。化学与药学系党总支在过去的五年中,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圆满地完成了“2211工程”即“两个提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提升专业水平)”、“两个服务(服务地方企业技术培训和服务企业技术开发)”、“一个构建(构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体系)”、“一个特色(‘教学、科研、技术产业化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

三、问题与讨论

(一)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问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是党政联席会制。院(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业务工作由院长(系主任)负责。人财物的调配、使用通常也是由院长(系主任)负责。院长(系主任)是党员则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展起来则比较顺畅,如不是则存在着如何协调的问题。此外,系教师党员占教师比例大小对开展服务工作也有所影响。因此,构建高校院(系)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长效工作机制就成为关键。目前,经过几年探索,我们在决策层面采用“党政联席会”,在执行层面采用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等)。这一围绕教学中心构建长效机制的探索,基本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作保障机制问题

高校院(系)的党组织没有专项经费。目前,开展服务活动所需经费多是结合专项活动进行,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经费也是该活动提供;科技服务则是依赖科技项目经(下转第38页)(上接第30页)费。如此,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缺失,不利于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向更高层次。建议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保障机制中经费保障的意见,将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单列,并将一些服务社会、服务农村、服务企业的项目作为单项立项,如科技项目一样进行管理。

(三)考核监督机制建设问题

建立和完善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考核监督机制,对于引领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发挥党员先进作用、彰显战斗堡垒功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建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将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与院(系)工作考核结合起来,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办发〔2010〕15号文《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Z].2010-08-13

[2]中共中央.中办发〔2014〕6号文《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 2014-05-28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厅科技项目(桂科能14121007-3-5);桂林市科技项目(20120115-4);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建课题(GLSZDJ201403)

【作者简介】刘代汉(1956- ),男,广西临桂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经济与管理系教授。

上一篇:局环境卫生工作汇报下一篇:新西兰留学行李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