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电气化工程工程管理考试总结(共9篇)
铁道电气化工程工程管理考试总结 篇1
1铁道电气化工程项目的内容及特点以
及建设顺序答:(1)铁道电气化工程项目的内容包括新线电气化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2)特点:规模大、工期长、风险多、管理难;(3)建设顺序:(3个阶段8个程序)①前期阶段: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3个程序,②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和施工组织2个程序,③竣工投产阶段:包括竣工校验、生产准备、后评价3个程序。
2铁道电气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答:(1)内容:“五控三管一协调”。五控: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环境控制;三管:合同管理、资料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人财务计划协调。(2)方法:激励机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调动组织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提高工作的绩效。
3铁道电气化工程管理组织的确立原则、建立步骤答:
(一)原则“两个关系,四项原理”:(1)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的关系,(2)部门职能与部门划分的关系,(3)要素有用性原理,(4)要素相关性原理,(5)要素能动性原理,(6)运动规律性原理;
(二)建立步骤:(1)确定合理的工程目标,(2)确定工程工作内容,(3)确定组织目标和组织工作内容,(4)组织结构设计,(5)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确定,(6)人员配置,(7)工作流程与信息流程,(8)制定考核标准。4 铁道电气化工程设计的目标机内容答:
(一)设计目标可概括为:满足业主对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二)设计的内容包括工程的总平面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安装设计3部分,也可分为总平面设计和各单项工程的建安工程设计2部分。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何绘图、时间参数如
何计算以及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如何确定答: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符号是箭线、圆圈及编号。其中圆圈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箭线的交点,称为节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时刻,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时刻。在网络中贯穿起始节点与终止节点的一条链叫线路。在所有线路中,完工时间最长的那条链决定了整个工作的完工时间,称为关键线路。当然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关键线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6.铁道电气化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有哪些?
答:有关键日期表,甘特图,垂直图,网络计划技术等。
7.简述铁道电气化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和任务。答:铁道电气化工程进度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在既定工期内监控工程的进度情况,及时,定期将实际进度情况与计划进度相比较,及早发现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工期的影响程度,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更新进度计划。实施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工程的既定目标工期实现,或者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因此增加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工期。
8.简述铁道电气化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答: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9.费用进度质量三目标的控制关系?
答:这三项管理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在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投资的控制关系中,进度控制是中心环节,质量控制是根本,投资管理控制是关键。而对进度计划实施的全面控制,是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实施的根本保证。10.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包括制定和贯彻各种定额,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意义:(1)工程成本管理是工程成功的关键,是贯穿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重要工作。(2)不确定性成本的存在,需要施加全面的管理和控制。(3)工程成本管理可以合理的补偿施工消耗,保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11.价值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意义。
答:价值工程(VE)又称价值分析(VA)
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管理技术,他是研究产品功能之间关系问题的管理技术。功能属于技术指标,成本属于经济指标,价值工程要求从技术经济两方面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价值工程事宜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的工作,寻求以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着重功能分析,以求推陈出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的一种分析研究活动。
12.简述工程质量管理的原理 答:工程质量管理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三大类(1)PDCA循环原理:计如—执行—检
查—处理
(2)三阶段控制原理:事前控制原理,事中控制原理,事后控制原理
(3)三全控制原理:全面控制原理,全
过程控制原理,全员控制原理
13.简述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措施。答:工程质量管理包括在质量体系中,是与决定质量工作的策略,目标和责任的全部管理功能有关的各种活动。措施:1)事前控制措施:抓教育,抓设计,抓优化,抓规划,2)事中控制措施抓开工,抓培训,抓样板,抓难点,抓设备,抓材料,抓工法,抓环境,抓特点,抓整治,抓通病,抓变更,抓检查,抓科研,抓工期,抓投资,抓监理,3)事后控制措施抓验交,抓临管。14.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和任务
答:作用:施工组织设计为文明施工提供条件,对于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各专业工种之间,各种资源之间以及平面布置与工期安排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顺利进行,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取得较好的施工经济效益等,必将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
任务:电气化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实施设计的方案和建设单位的目的与要求,按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办法》,认真执行有关标准,规程及规范,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最优的经济效果,达到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的综合目的。15.铁道电气化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答:(1)施工准备工作,(2)施工过程管理,(3)施工调度管理,(4)施工生产组织 16.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冲突管理的方法 答: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组织人力资源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管理。外在因素主要指数量方面。对外在因素进行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进行适当的调配,满足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要,做到不多也不少。内在因素指心理和行为等质的方面。冲突管理的方法是:(1)解决问题/面对(2)妥协(3)调和(4)退让(5)强制。17.材料管理的内容及库存管理方法 答: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编制材料计划,采购订货,组织运输,库存保管,合理供应,材料领发,回收等工作内容。
方法: ABC分类法,供应商管理库存VMI.18工程索赔的依据和程序
(一)依据1 构成合同的原始文件2 工程师的指示 3来往函件 4 会议记录 5施工现场记录6工程财务记录 7 现场气象记录 8市场信息资料 9 政策法令文件
(二)程序提出索赔意向通知--------报送索赔资料--------索赔处理19安全管理方法
工程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及各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生产管理,数理统计和安全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从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平面设置等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到施工的各个阶段,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活动全过程的安全保证体系,采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和教育等手段,有效地控制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0施工管理与验工计价
施工监理中的监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对承包商质量自检系统的监督
承包商应当有健全的质量自检系统。每道工序完成后要由承包商自身进行检查,在整个过程中承包商要有专门的质量人员负责质量管理,监理工程师的首要任务是对承包
商的质量自检系统进行监督,使它充分发挥作用,对各项工程活动的监督 2 验工计价
施工监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验工计价,即计量支付的主要工作。监理工程师按照合同对承包商呈报的完成工程量,进行检验,确定其数量是否真实,其质量是否合格。21.风险防范与对策
一.采用风险控制措施来降低企业的预期损失或使这种损失更具有可测试性,从而改变风险。这种手段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隔及风险转移等
二.采用财务措施处理业务经发生的损失,包括购买保险,风险自留和自我保险 22工商的认定与事故处理原则
原则:(1).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4)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认定:下列情形;(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3 各类工程项目的共同特征:工程的单
件性、功能的特定性、工程的系统性、目标的明确性、约束性(时间约束、资源约束、质量约束、空间约束)、影响长期性、投资风险性、管理的复杂性。工程组织的基本形式:职能式、工程
式、矩阵式及复合式“项目”的概念更为广泛,“工程”是
特指某类专门的项目。
铁道电气化工程工程管理考试总结 篇2
作为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工程制图与Auto CAD》以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和空间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按照国家最新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就目前高职工科院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 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不够, 导致学生就业后不能满足岗位需求,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门课程的良性发展。因此, 必须结合企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革,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2. 我校《工程制图与Auto CAD》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在《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等课程之后开设《工程制图与Auto CAD》, 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 学生能够掌握绘图、看图的方法, 同时应具有零部件具体测绘的能力和正确的测绘方法与技巧, 需要通过实践来熟悉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细致的工作态度、正确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基础。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 如《电气控制》、《综合布线》、《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课程及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这些课程均涉及到读图与绘图。
3. 课程的整体设计
在充分分析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后, 对于《工程制图与Auto CAD》课程的内容设置, 我们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 然后结合学生的整体情况, 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课程设计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强调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 淡化理论, 够用为度, 加强应用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课程的实施以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 采用教-学-做结合的方式, 将学习内容重新构建和组织, 包括课程体系、项目选择、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方法等, 使学生掌握工具绘图、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熟悉制图标准与规范。
3.1 学情分析
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在学生入学第三个学期开设《工程制图与Auto CAD》, 学生对专业有了一定认识, 就学习本课程而言有以下特点:
3.1.1 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学习兴趣较差, 而对图形表达、动手操作感兴趣, 愿意进行技能训练;
3.1.2 对标准没有概念, 国家标准的制图概念和规范能够理解, 但很难做到;
3.1.3 平面图与立体图转换能力较差, 制图的严谨性不足, 有时候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
3.1.4 专业知识有限, 对该门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还没有清晰认识, 专业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表面认识阶段;
3.2 教学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 采取以下教学对策:
明确学习目的与目标:阅读分析并绘制工程图纸, 认识制图的意义与作用及其在就业岗位中的重要性。
调动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从绘制熟悉事物入手, 掌握制图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利用多媒体及典型模具加强学生平面图与立体图的转换理解。
掌握绘图与读图相关的技能:任务驱动, 完成平面图、机械图纸、建筑平面 (水、电、暖通) 、电气控制原理图与接线图等绘制,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法使学生掌握与制图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3 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
根据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过程采取任务驱动式, 其内容与课时分配见下表1。
3.4 教学方法手段与实施
根据学生情况与教学内容, 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 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技能。
3.4.1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4.2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3.4.3 教师边演示边讲, 学生操作巡回指导
3.4.4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4.5 示范、引导、练习、总结、再练习
对所要求的每项任务, 分别完成手工绘图、工具绘图、Auto CAD软件绘图, 并进行合理尺寸标注。整个项目实施分为以下五步完成:
(1) 手工绘制草图并标注尺寸;
(2) 用绘图工具完成图纸绘制并合理标注尺寸;
(3) 对零件图 (轴承盖、轴承) 手工绘制机械零件的立体草图, 加强平面与空间的转换能力;
(4) 用Auto CAD软件绘制各项目图纸并合理标注尺寸;
(5) 作品点评, 先由学生互评, 然后教师点评;
(6) 总结修改完善。
最后, 组织学生讨论, 选取典型作品分析点评, 点评内容从国家制图标准、表达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图纸的整体布局等几个方面考核。
3.5 课程考核
整个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60% (30%工具绘图+30%Auto CAD绘图) +结果考核40% (CAD中级绘图员考证) 的考核方式, 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考试成绩相结合。
4. 课程改革的特色与成效
4.1 特色
4.1.1 真正贯彻“能力培养为基础, 就业为导向”的精神, 在具体任务实施中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一张图纸, 分别进行手工绘制、工具绘制、Auto CAD软件绘制, 在手工绘制时学生已经能分析总结出绘制的方法和技巧了,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工具绘图和Auto CAD软件时, 学生精力更多地放在绘图标准和工具及软件使用上, 学生对理论的依赖减小了, 工具绘图和Auto CAD软件绘图的速度、标准就高多了。
4.1.2 学生“边学边做”, 教师“边引边教”, 融教、学、做于一体。
4.1.3 借助视频、动画、图片、软件、模型等教学素材辅助教学活动, 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
4.1.4 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学习, 取得国家Auto CAD中级操作员证书, 历年来通过率100%。
4.2 成效
以电气自动化1302班 (35名学生) 为例进行教学改革, 与1301班 (35名学生) 不进行教学改革进行对比, 两班在开设该课程以前处于同样状态。以SPSS软件为工具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建立虚无假设H0:μ1=μ2, 即先假定两个间没有显著差异, 即有无教学改革对两个班级成绩没有影响, 本实验假定显著水平α=0.05。
T检验表明, 未进行教学改革的1301班35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79.11分, 标准差6.159, 标准误1.041。而进行教学改革的1302班35名同学的成绩平均85.74, 标准差4.931, 标准误0.833。相关系数为0.955, 说明教学改革对13级两个班的成绩有明显影响。两个班成绩差异为-6.629, 双尾P为0.000, 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拒绝原假设, 即教学改革对13级两个班的成绩有明显影响, 采用教学改革的1302班比未改革的1301班平均成绩提高了6.6分。
结论
《工程制图与Auto CAD》教学改革实践证明, 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不再是为了应付作业和考试学习该课程, 其工程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们将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探索高职大学生工程制图应用能力提高的途径。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工科类院校《工程制图与Auto 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就该课程如何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电气自动化就业岗位对学生读图、绘图的工作任务要求为依据, 按照项目化教学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与优化, 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改革, 从课程定位、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手段、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 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班级平均成绩比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平均成绩有明显提高, 学生读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课程定位及作用,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做,配对样本,T检验
参考文献
[1]朱科钤等.大学生工程制图应用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统计与管理, 2014 (11) :179-180.
[2]曾德惠.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 2009 (6) :131-132.
[3]边加敏.高职院校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181-182.
[4]郝淑艳.“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反思和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8) :5247-5248.
铁道电气化工程工程管理考试总结 篇3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进行升级、扩容建成为铁道建设再次提速的基础。因此,在施工中加强技术与管理措施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是铁道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前提。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工程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我国长距离交通过于依赖铁路的状况下,铁路交通运输承受了越来越大的运输压力,铁道提速成为必然。然而,在多次提速之后,原有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提速要求,对其进行大范围的更新升级换代以及扩容成为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出行需要的客观要求。
一、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扩建工程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指的是对现有电气化铁路运营的接触网进行改造、扩容、升级、更新零部件等施工,是铁路运输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提速需求的基础保障工程。因此,其工程施工的周期、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多方面的管理将极大的影响到铁道交通运输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交通运输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目前,就我国现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改扩建工程施工现状来看,其工程特点主要有:
(一)与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调度、经济等相关专业的交叉干扰较多,施工程序过于复杂;
(二)施工作业环境一般在外部工作路段,导致其与正常的铁道交通产生相互影响,且野外作业容易受到天气、地理等自然因素影响,施工外部条件变化较多;
(三)世界范围内的电气化铁路建设起步较晚,其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缺乏足够的国内外施工经验,在政府层面也没有相应的专业规范、技术准则予以规范、指导等。
因此,在对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扩建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从技术和施工作业管理等多方面对施工进行全面、全天候、多层次的管理与指导,及时纠正施工中出现的偏差与隐患,切实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二、施工管理要點及注意事项
工程施工一般包括工程施工准备、工程施工作业与工程施工竣工交付等几个阶段,以下就从技术、成本、安全等角度对其进行施工管理重点的探讨。
(一)施工准备阶段
在对某电气化铁道进行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前,需要对该铁路区段(指的是施工作业段)进行详尽的交通运力数据与需求容量(未来一定时间段范围内)的计算。这是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的技术基础。改扩建工程的施工设计需要一方面满足实际需求的交通运力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尽可能的降低实际施工成本和远期维护管理成本。若容量过小,则会造成改扩建后的接触网不能提供所需的容量导致铁道运力不足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若过大又会造成施工成本的过于昂贵,而且在施工作业时会增加施工技术要求,拉长施工工期,增加施工费用,竣工后的服务中,该铁道的接触网维护也相对复杂,费用较高。
另外,对施工方案的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工程施工对现行铁道交通运输的影响。如工程施工应尽量避开五一、十一、春节等客、货流高峰期,在大规模的接触网改扩建项目中,可以通过分段施工、分批次施工的方式进行,避免施工与现行交通运输的相互干扰影响。
工程施工方案还应该考虑到接触网施工作业环境的干扰,特别是对于野外接触网改造工程,应该注意避免在多雨、大风的时间段进行施工作业。如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野外接触网施工常受到降雨的影响,既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也使得施工作业面临着施工作业人员发生高空坠落及触电伤亡事故的风险,无法保证其施工作业安全。
施工材料的采购与运输、保管需要进行特别的检查与管理。需要对施工所用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设计需要,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质量以及数量上的)需求,材料价格是否可以承受等,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零部件需要对其采购、保管、使用建立起严格的进出库台账,以避免材料浪费以及人为损坏带来的损失。
(二)施工作业阶段
施工作业阶段的管理主要包括对施工安排、施工作业、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管理。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结合交通调度安排以及实际施工需要进行实际施工作业的安排。如临时工程、过渡工程、交叉工程的施工安排等,需要放在全局管理的综合考虑中,不能因为某一方面的问题影响到其他工程施工的进行。
施工作业现场需要注意对劳动纪律、施工作业进度、施工作业方式、施工作业技术、施工作业机械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尽量避免工程施工与现行交通相互间出现的影响和干扰,尽量保证工程施工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技术故障等。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作业对周边环境、现行交通运输等的安全管理。施工作业时需要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护,并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上报和改正,避免工程施工出现安全事故。
施工作业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材料的使用与机械的维护保养上,特别是对于关键零部件的保养与使用需要进行严格的台账管理制度,以避免材料机械过多的浪费带来的成本压力。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协同监理单位合作进行,对阶段施工竣工后的工程进行验收并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满足预期设计要求。
(三)工程施工竣工交付
工程施工竣工交付阶段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竣工工程的验收以及工程款交付等方面。其中,就目前我国现有的电气化铁道改扩建工程来说,竣工工程验收一般由业主及接管单位验收并出具书面验收意见,与工程监理验收意见共同构成竣工验收文件。其工程款交付一般按照合同约定方式支付,但在这一过程中,对施工中发生的自购材料费用、工程施工费用、费金等需要进行严格准确的计算,以防止由于概算及合同的漏项或量差带来的对施工双方的经济损失。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涉及范围较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在未来的工程施工中应加强计算机化管理方式的运用及推广,如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可以将施工区段进行分段处理,把分段内交通运输容量需求、实际施工时间、实际施工需要基础条件、现行交通调度、施工所需专业各自所需条件等换算为几个节点变量,对各分段内的节点变量进行计算比对,选取施工与交通运输相互干扰影响最小、施工周期最短、施工质量控制相对简单的施工方案。
结语: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相对复杂,涉及专业覆盖面相对较广,施工所需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对其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各专业、各部门密切配合,在施工方案设计与实施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的交通运输需求与基础施工条件等,将各分段内的施工放在全铁道的施工中进行考量,才能真正实现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科学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曲玉林.浅谈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J].铁道建筑技术,2010(S1).
[2]索卫平.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网改造施工探讨[J].发展,2010(05).
[3]鲍叔仁.浅析既有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的方法[J].电气化铁道,2009(03).
[4]赵海峰.铁道改扩建工程接触网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4(13).
铁道工程总结(土木工程专业) 篇4
2.轨道由 钢轨、轨枕、道床、道岔、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主要部件组成。3.轨道的作用: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荷载,并把它传布给路基或桥隧建筑物。
4.钢轨的作用:①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②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将所承受的荷载传布于轨枕、道床及路基;③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④在电气化铁道或自动闭塞区段,钢轨还可兼作轨道电路之用。
5.我国标准轨距尺寸为1435mm。
6.游间: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游间。7.水平:是指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 相对高差。
8.轨向:是指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9.前后高低: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称为前后高低。10.轨底坡: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因此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应形成一个横向坡度,称之为轨底坡。堑,不填不挖路基或零断面。12.基床的作用及对基床的要求: ①强度要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列车
荷载产生的动应力而不致破坏;能抵抗道砟压入基床土中从而防止道砟陷槽等病害的形成;在路基填筑阶段能承受重型施工车辆走行而不形成印坑,以免留下后患。
②刚度要求:在列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塑性累积变形要小,以避免形成过大的不均匀下沉造成轨道的不平顺,增加养护维修的困难。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基床的弹性变形应满足高速走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同时能保证道床的稳固。
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额外阻力,如:坡道阻力,曲线,隧道;③ 起动阻力:列车起动时的阻力。
20.机车的三种工况:牵引运作C=F-W; 惰力运行C=—W; 制动运行C=—(W+B)。
21.牵引质量: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在新线设计以及运营线上,一般情况下均是按列车在限制坡度上以机车的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快速线上按列车在平直道上以最高速度运行,并保有一定的加速度余量为条件确定。
22.按限制坡度上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为条件。:
23.列车制动距离Sb是制动空走距离5.我国铁路的钢轨类型主要有75kg/m、60kg/m、50kg/m、43kg/m 6.钢轨的断面形状采用工字型断面。钢轨断面由 轨头、轨腰、和轨底组成。7.钢轨断面的四个主要参数:钢轨的头部顶面宽(b)、轨腰厚(t)、轨身高(H)、轨底宽(B)。
8.我国有缝线路轨道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
9.接头的连接形式按其相对于轨枕位置,分为 悬空式、承垫式;按两股钢轨接头相互位置,分为 相对式、相错式。我国一般采用 相对悬空式。10.构造轨缝:是指受钢轨、接头夹板及螺栓尺寸限制,在构造上能实现的最大缝限值。11.轨枕的作用:①承受来自钢轨的各向压力;②弹性的传布于道床;③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特别是轨距和方向。
12.轨枕依其构造及铺设方法分为 横向轨枕、纵向轨枕、短枕。
13.混凝土枕长度一般在2.3~2.7m之间,我国Ⅰ、Ⅱ型枕长度均为2.5m,Ⅲ型轨枕长度有2.6m和2.5m两种。14.我国铁路规定,对枕木轨道,每公里最多为1920根,混凝土枕为1840根;每公里最少均为1440根。当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时,轨枕间可按60cm等间距均匀布置,每千米实铺1667根。
15.道床的功能:①承受来自轨枕的压力并均匀地传递到路基面上;②提供轨道的纵横向阻力,保持轨道的稳定;③提供轨道弹性,减缓和吸收轮轨的冲击和振动;④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及减少基床病害;⑤便于轨道养护维修作业,校正线路的平纵断面。
16.我国铁路正线轨道类型分为 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轻型。
二、1.轨道的几何形位:是指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2.从轨道横断面上来看,轨道的几何形位包括 轨距、水平、外轨超高、轨底坡。从纵断面来看,包括 轨道的前后高低。
3.全轴距:同一车体最前位和最后位的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上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车辆定距:车辆前后两走行部分上车体支承间的距离。
4.轨距:是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11.外轨超高的计算:h = 11.8V的平方/R
12.缓和曲线平面上是 三次抛物线形。超高---直线顺坡型。直线顺破的三次抛物线!
三、1.道岔:是机车车辆从一股轨道转入或越过另一股轨道时必不可少的线路设备,是铁路轨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单开道岔由 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岔枕 组成。
3.尖轨与基本轨的贴靠方式:贴尖式、藏尖式。
4.有害空间:从辙叉咽喉至实际尖端之间,有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道岔号数愈大,辙叉角愈小,有害空间愈大。
5.岔枕布置方式?
①铺设在单开道岔转辙器及连接部分的岔枕,均与道岔的直股方向垂直; ②辙叉部分的岔枕,应与辙叉角的角平分线垂直;
③从辙叉趾前第二根岔枕开始逐渐由垂直角平分线方向转到垂直于直股方向。岔枕的间距,在转辙器部分按直线上股计量,在导曲线及转向过度段按直线下股计量;
④为改善列车直向过岔时的运行条件,提速道岔中的岔枕均按垂直于直股方向布置,间距均匀一致,均为600mm。
七、1.路基面:在路基本体的顶面铺设轨道的面。
2.路肩:在路基面上,未被道砟覆盖的那部分路基面。
3.路肩的作用:它起到加强路基稳定性、保障道床的稳固,以及方便养护、维修作业的作用。
4.路基基床:路基面以下受到列车荷载作用和水文、气候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
5.路堤的地基系:指天然地面以下的路堤基底,路堑地基系指基床面以下的土体。
6.路基高度:路基中心线的地面高程与该处的路肩高程之间的竖向距离。7.边坡高度:坡顶与坡脚的高程差。8.路基高程:在纵断面图上,线路中心线的高程
9.路肩高程:同上。10.路基工程特点?
①材料复杂;②路基受环境影响大;③路基同时受轨道静荷载和列车动荷载作用。
11.路基横断面几种基本形式: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路堤半路
③优良的排水性:能够防止雨水侵入软化和冻融等危害。
十二、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可按(等距离的原则)划定吸引范围。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原则)确定。3.铁路运量:包括货运量和客运量。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客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4.运输周转量:包括货物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
5.货物周转量:设计线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客运周转量:设计线计算时间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6.货运密度:设计线1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7.货流比: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8.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月份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9.客流波动系数:高峰日最大客流量与平日平均客流量的比值称为月客流波动系数。10.设计:初期---交付运营第5年;近期---第10年; 远期---20年。11.铁路运输能力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来表示。12.通过能力: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双线为每一方向的列车数)。
13.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或旅客人数。14.单线铁路通过能力: 15.机车牵引力:以轮周牵引力为计算标准,即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16.机车车钩牵引力: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17.黏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黏着牵引力。
单位阻力ωo=a+bV+cV方
18.列车运行阻力W: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是机车阻力W’和车辆阻力W’’之和。
19.根据阻力的性质将阻力分为三类:①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遇到的阻力,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②附加阻力:列车在Sk和有效制动距离Sc之和。24.我国根据运输性质的不同,将铁路分为 客运专线铁路、客货共线铁路、货运专线铁路三类。(三类7级)。25.到发现有效长度:是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到发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26.我国客货共线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工程)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技术类)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机车交路和闭塞类型。客运专线…有 最大坡度、最小曲线半径、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动车组类型、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挥方式和追踪列车最小间隔时分。
十三、1.最小曲线半径:是一条铁路干线或某区段允许采用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2.曲线半径选取原则?①因地制宜由大到小选用;②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③慎用最小半径曲线。3.限制坡度: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车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
4.加力牵引坡度:两台及两台以上机车牵引规定牵引吨数的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后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5.设置竖曲线限制条件:
①我国铁路规定:对于设计速度小于160km/h的铁路,Ⅰ、Ⅱ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0.3%,Ⅲ级铁路大于0.4%时,需设置竖曲线。对于设计速度大于等于160km/h的铁路,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等于0.1%时设置竖曲线,即在路基面上做出竖曲线线形,长度不宜小于25m;
②竖曲线不与缓和曲线重叠 ③竖曲线不应设在明桥面上 ④竖曲线不应与道岔重叠设置
⑤设计速度为160km/h及以上的区段,竖曲线与平面曲线不宜重叠设置。
十四、1.紧坡地段定线原则:①紧坡地段通常应用足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②为使线路达预定高度,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称为展线。③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在坡度设计上适量留有余地,以便在线路详细改善时便于局部改善④展线地段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⑤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⑥概括:用足坡度,适量展线,留有余地,不设反坡,有难到易。
铁道电气化工程工程管理考试总结 篇5
2015年施工思路: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市场、管理创名牌,一套先进适用的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是当代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基石!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市场(工程任务)的竞争,而竞争的精髓就是先进管理办法的实施,而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最大化的赢得经济效益是先进管理办法竞争的结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在思想上:首先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理念”根据《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结合工程实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计划和施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项目经理部依据GB/T19001-2008ISO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体系,形成项目程序文件,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以运行、实施、保持。以生产过程控制为主线,以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信息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不合格/不符合/事故/事件控制、监视和测量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为辅线,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为重要推动手段,建立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不断改进的管理机制,以推动项目管理绩效的不断提高,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风险,增进业主满意,满足相关方和法律法规要求。
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是指按照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检查项目,用国家规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并和质量标准的规定相比较,确定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工作主要包括工程的隐检、预检、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验收、工程分阶段结构验收、单位工程竣工检查验收几个部分。在工程施工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以下质量检查制度。
1、开工前检验制度
开工前检验的内容及要求: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经审核并依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施工前的工地调查和复测已进行,并符合要求;各种技术交底工作已进行,特殊作业、关键工序已编制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新技术、机具设备、原材料能满足工程质量需要。
2、施工过程中检验制度
施工中应对以下工作经常进行抽查和重点检验:施工测量及放线正确,精度达到要求;按照图纸施工,操作方法正确,质量符合验收标准;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完善,记载真实;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砼、砂浆试件及土方密实度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实验和验收,试件组数及强度符合要求;工班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有交接记录;工程日志薄填写要符合实际。
3、定期质量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月、工程队每周组织一次定期检查,由项目总工主持,质检部门和有关部门的人员参加。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4、检查程序
自检→互检→班组长检查→队内技术人员、专检人员检查→项目部工长检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理工程师
施工队提前两小时申报,同时要说明申报部位和施工队自检情况,然后向专业工长报验,合格后向安质部申报,专职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申报监理。
5、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及各种加工预制品的检查制度:订货时应依据质量标准签订合同,必要时应先鉴定样品,经鉴定合格的样品应予封存,作为材料验收的依据。产品的进货验证由专业工程师、质检员(试验员)和材料员三方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6、班组的自检和交接检制度:完成或部分完成施工任务时,应及时进行自检,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使其达到合格的标准。经工长组织质检员和下道工序的生产班组进行交接检查,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隐蔽工程验收的主要项目有:主体结构各部位钢筋、现场结构焊接和防水工程等。
(2)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检查合格并签证后才能覆盖;(3)工程检验签证,除执行国家、总公司颁布的规定外,还应执行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并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明确职责分工,由指定的质量检验人员办理;
(4)隐蔽工程未经质量检查人员签认而自行覆盖的,应揭盖补验,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负;隐蔽工程验收后,要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列入工程档案。
(5)对于隐蔽工程验收中提出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要认真处理,处理后要经复核检查并写明处理情况。未经隐蔽工程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检由专业工程师主持,质检员、业主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参加隐检验收。
8、预检制度:预检项目由工长主持,质检员和有关班组长参加。预检的项目主要有:建筑物位置线、基础尺寸线、模板、结构轴线等。预检后要办理预检手续,列入工程档案。对于预检中提出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要认真处理,处理后要经复核检查并写明处理情况。未经预检或预检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配套工程、主体工程检查验收制度:结构验收单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代表签证后,由质量监督站进行核验。
10、混凝土开盘申请及拆模申请制度:浇筑混凝土前均须办理浇筑申请手续,若不办理此手续不得进行浇筑。混凝土拆模时间必须按照技术要求,不得随意拆模,拆模时必须现场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必须在场。
11、建立样本制:各分项、各工序按设计要求、规范要求质量标准做样板,以样板引路,无样板的分项或工序不得展开施工。施工中如达不到样板的质量,视为不合格产品,要进行返工处理
12、建立三检制度:自检,分操作人员自检和班组自检。工班长在每日收工前对班组完成工作量进行一次自检,做出记录,工作讲评。
互检,指同一工种或多工种之间,有工程队组织不定期相互检查,主要是互相观摩,交流经验,推广先进操作技术,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交接检,指同一工种的多班制上下班之间或工种的上下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由队(跨队由项目部)组织交接,各工班应做到不合格的活不出手、不出班组,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各分包单位、外包对、施工班组在施工中均要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工序自检,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凡无“三检”记录、上交不及时或不上交的均按该项目未完成论(不予工程结算)专职质检员可行使令其停止下道工序施工的职权。
13、工序交接检制:各工序在进行自检的基础上,工序之间进行交接检查,并办理交接手续。上道工序如达不到质量要求或未办理交接手续,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接受,并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耽误的工期和试件由上道工序承担。
工程施工项目开工前技术人员向作业队和班组交底。交底的内容主要是:作业条件和作业机具;作业内容和作业顺序;作业方法和操作要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特殊作业的质量要求以及工序间协调事项等。
电气工程师考试习题 篇6
1.采用公式△ 计算三相平衡负荷流经三相变压器的电压损失损失百分数。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P为三相负荷的有功功率,kW;
B. P为一相负荷的有功功率,kW;
C. SrT为三相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
D. Q为一相负荷的无功功率,kvar。
(2) 当 、计算单位取为%,P、Q、SrT的计量单位的正确组合应是( )。
A. kW,kvar,kVA; B. MW,Mvar,MVA;
C. kW,kvar,MVA; D. MW,kvar,kVA。
(3) 当要求计算结果所得△ 的计量单位为%,P、Q、S计量单位分别为kW、kvar、kVA,则 、应代入的计量单位是( )。
A. 标幺值;
B. 有名值;
C. 以变压器额定容量和额定电压为百分之百表示的百分数。
(4) 有一台三相1000kVA变压器,短路损耗10kW,阻抗压降5%,输送三相平衡负荷有功功率500kW,无功功率500kvar,取阻抗压降无功分量近似为阻抗压降,即 ,则变压器电压损失百分数约为( )。
A. 0.9%~1.0%; B. 2.9%~3.0%; C. 4.9%~5.0%; D. 9.9%~10%。
(1) A,C。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P254式 (6-6)。
(2) A,B。依据同上。
(3) C。依据同上。
(4) B。依据同上。
有一台10/0.23~0.4kV,1000kVA,阻抗压降10%,短路损耗10kW的三相变压器,带有三相平衡恒定负荷S=P+jQ=800kW+j600kvar=1000kVA。
(1) 变压器阻抗压降的有功分量,以变压器额定电压百分数表示应为( )。
A. 0.001%; B. 0.01%; C. 0.1%; D. 1%。
(2) 如近似认为变压器阻抗压降的无功分量等于阻抗压降,则变压器的电压损失百分数应约为( )。
A. 0.06%~0.07%; B.0.6%~0.7%; C. 6%~7%; D. 16%~17%。
(3) 如欲将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从0.8提高到0.91,已查tan(arccos0.8)=0.75,tan(arccos0.91)=0.46,假设平均负荷系数 =1,需安装电容器容量约为( )。
A. 100~150kvar; B. 230~250kvar; C. 300~350kvar; D. 400~450kvar。
(4) 若安装电容器容量为500 kvar,补偿后负荷的功率数(不含变压器损耗)约为( )。
A. 0.99; B. 0.95; C. 0.90; D. 0.85。
(5) 补偿500 kvar后,变压器的电压损失百分数约为( )。
A. 0.8%; B. 1.8%; C. 2.8%; D. 3.8%。
(1)D。
(2)C
(3)B。
(4)A。
1.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2.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条件
3.关于全国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4.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5.2017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6.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7.一级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8.电气工程师考试备考常见问题
9.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
SVG技术在电气化铁道应用探讨 篇7
至2008年底, 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7.96万公里, 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为2.81万公里。按国家最新规划是到2012年建成铁路运营里程11万公里, 电气化率达到50%。在电气化铁道带来优势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由于电气化铁道使用单相供电方式为列车提供电能如图1所示, 使电力系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三相不平衡, 并且我国目前运营的大部分机车采用交-直单相晶闸管半控整流制式, 典型如SS4、SS8以及SS9型机车, 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 此外, 电力机车在启动终止时对于电网来说属于大的冲击性负载, 对于电网电能质量, 无功功率的平衡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牵引变电所供电技术指标和经济性能均与无功、谐波和负序有关, 建立有综合补偿作用的补偿装置就十分重要。其综合补偿作用应主要体现在:
(1) 补偿无功, 提高功率因数;
(2) 降低负序;
(3) 降低母线电压损失, 提高网压水平;
(4) 降低牵引变压器功率损失和网损 (降损) , 提高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利用率 (增容) , 并由此提高运输供电能力等。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绝大部分采用并联电容器固定补偿模式。但是, 这种固定补偿装置由于采用分级补偿, 由于牵引负荷的剧烈变化, 便造成轻载无功的过补偿和重载无功的欠补偿, 无法达到月平均功率因数0.90的国家标准, 因而造成罚款, 有的变电所罚款甚至达到百万之巨, 增加运营成本。而且, 这种补偿装置一般采用机械开关投切电容器, 响应速度慢, 无法满足对牵引负荷进行动态无功补偿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天津地铁供电系统、石太高速客运专线供电系统、包兰铁路万吨改造工程都采用了动态无功补偿的方法。本文对静态无功发生器 (SVG) 的原理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SVG系统引入电气化铁道的可能性。
1 SVG原理简介
1.1 SVG系统构成
SVG的基本原理就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在电网上, 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 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其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
1.2 SVG工作原理
SVG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设系统电压时Us, 输出的电压为Ui, 电抗器的电流为IL, 连接电抗器上的电压为Us和Ui之差, 而电抗器上的电流IL是可以通过改变其上的电压而控制的, 因此, 改变SVG交流侧输出电压Ui的幅值及其相对于Us的相位, 就可以改变连接电抗器上的电压, 从而控制SVG从电网吸收电流的相位和幅值, 也就控制了SVG吸收无功功率的性质和大小。在空载运行时SVG不吸收或者不发出无功功率, 这时Us=Ui;当系统运行在容性负载情况下, Ui>Us时, SVG调节电抗器上的电流IL使其产生一个超前的电流, 从而吸收多余的无功;当系统运行在容性负载情况下, Ui
2 补偿容量的计算
2.1 按提高功率因数计算方法
本方法以补偿功率因数到一个基准值为标准, 首先确定电网最大负荷日的平均有功功率pav, 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φ1,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φ2, 则补偿容量可由式 (1) 确定:
undefined
式中:Qc为所需补偿容量;
2.2 按降低线路损耗确定计算方法
线路损耗是电网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网络参数一定的条件下, 与通过导线的电流平方成正比。设补偿前的线路损耗为Δp1, 补偿后的线路损耗为Δp2, 则补偿后线路损耗降低的百分值为Δps:
undefined
根据线路损耗降低的百分值为Δps反算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φ2, 补偿容量可由式 (2) 确定:
undefined
2.3 按提高网压确定计算方法
在装设补偿电容前, 网络电压可用式 (3) :
undefined
装设补偿电容后, 电源电压u1不变, 变电所母线电压U2升到U′2, 且
undefined
即需要补偿无功容量为:
undefined
由于牵引负荷属于非线性负荷, 采用方法一中根据全日平均有功功率推算出的补偿容量, 很难满足时刻变化的牵引负荷的补偿要求, 会出现过补偿或者欠补偿现象的发生。第二种方法中线路损耗是一个很难实时监测的物理量,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补偿容量, 难以达到实时监测的效果。方法三中所选取的电源电压、母线电压等都是实时监测的数据且容易获得, 在工程实践中有良好的应用, 所以本文对第三种计算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 其计算流程如图4所示:
3 SVG在电气化铁道应用的探讨
山西中南部铁路北韩牵引变电所安泽方向上供电臂, 经过供电计算全日平均需要补偿无功量为6400kvar, 在母线侧介入两组补偿电容, 分别为3200kvar和6400kvar, 这样就有了四种补偿容量:补偿容量为0kvar、补偿容量为3200 kvar、补偿容量为6400 kvar、补偿容量为9600 kvar。补偿装置采用定时检测法每隔30分钟检测一次母线上的无功量, 然后确定补偿容量, 切投相应的电容器。这种补偿方式存在明显缺点:补偿容量不能动态调节, 采用定时检测, 不能对牵引网情况实时处理, 这样都会出现过补偿和欠补偿的情况。
引入SVG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牵引网运行情况, 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 能够发出连续的补偿电流补偿无功, 可以明显弥补上述不足, 改善电能质量。对北韩牵引变电所进行了仿真。牵引变电所原理接线图如图5所示。
试验条件:由于牵引供电系统的两供电臂的相互独立性, 为了简化牵引供电模型, 我们可以假设仅在一条供电臂上有牵引负荷, 另外一条供电臂的负荷为零, 负荷电流由落后系统电压0度切换到落后90度, SVG随即发出1000A补偿电流, 动态响应时间15ms左右。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4 结论
随着电气化铁道技术的进步, 如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重载铁路的工程应用中, 对于动态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 SVG可以较好的解决因系统无功功率波动问题带来的过补偿和欠补偿的问题, 改善了电能质量。从经济角度讲, 避免了牵引变电所每个月的巨额罚款, 同时SVG本身具有滤除谐波的功能, 节省了谐波治理装置的用地, 减少牵引变电所占用土地面积。
本文对SVG原理进行分析, 并分析了适合电气化铁道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 对北韩牵引变电所引入SVG技术做了探讨, 结果表明SVG是一种很有发展无功补偿技术, 很适合电气化铁路负荷波动大等特点, 但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 靠仿真难以模拟出实际运行情况, SVG技术在电气化铁路中应用还需要实践来检验, 需要做很多更深入工作。
参考文献
[1]魏宏伟.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初探[C].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客运专线技术研讨会, 西安:中国铁道学会, 2006:153-156.
[2]李群湛.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析及综合补偿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3]粟时平, 刘桂英.静止无功功率补偿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科目 篇8
注册电气工程师分二个专业:发输变电、供配电。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分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基础考试上午为统一试卷,下午为分专业试卷(发输变电专业和供配电专业试卷相同率在95%以上,有些题目侧重点不同)。
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专业考试均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成绩上、下午合并计分。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专业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考生应在一个考试内通过全部考试。第一天为客观题,上、下午各70道题,其中单选题40题,每题分值为1分,多选题30题,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200分;第二天为案例题,上午25道必答题,下午25道必答题(对于有选择作答的25道必答题,如考生在答题卡和试卷上作答超过25道题,按题目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作答的前25道题评分,其他作答题无效),每题分值为2分,试卷满分100分。
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工程经济、材料力学.相关专业还有学习电子模拟技术基础教程,信号与系统传输等课程。
专业基础:电路与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基础。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 篇9
一.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1.2微分学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1.3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1.6线性代数
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1.7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分布;分布;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二.物理学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自由度;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致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维简谐波表达式;描述波的特征量;阵面,波前,波线;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驻波;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和光程差;薄膜干涉;光疏介质;光密介质;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射光栅与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喇格公式;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
三.化学
3.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四.理论力学 4.1静力学
平衡;刚体;力;约束及约束力;受力图;力矩;力偶及力偶矩;力系的等效和简化;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摩擦力;摩擦定律;摩擦角;摩擦自锁。
4.2运动学
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3动力学
牛顿定律;质点的直线振动;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周期;振幅;衰减振动;阻尼对自由振动振幅的影响—振幅衰减曲线;受迫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幅频特性;共振;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质心;动量定理及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及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达朗贝原理;惯性力;刚体作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刚体的对称面)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
五.材料力学
5.1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指标。
5.2拉伸和压缩
轴力和轴力图;杆件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变形计算。
5.3剪切和挤压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挤压面;剪切强度;挤压强度。
5.4扭转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
5.5截面几何性质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公式;形心主轴及形心主惯性矩概念。
5.6弯曲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
5.7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5.8组合变形
拉/压--弯组合、弯--扭组合情况下杆件的强度校核;斜弯曲。5.9压杆稳定
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柔度;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
发输变电考试大纲
1.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
1.1 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的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1.2 熟悉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的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
1.3 了解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项目建设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招标与投标、项目承包与分包等基本要素;
1.4 了解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设计依据、内容深度、标准设计、设计修改、设计组织、审批程序等的基本要求;
1.5 熟悉我国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的基本概念;
1.6 掌握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的主要构成、造价控制的要求和在工程勘察设计中控制造价的要点;
1.7 熟悉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定;
1.8 掌握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的基本概念;1.9 了解计算机辅助程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10 了解我国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权利和义务;
1.11 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2.环境保护
2.1 熟悉我国对工程项目的主要环保要求和污染治理的基本措施;
2.2 掌握我国工程建设中电气设备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
2.3 熟悉我国工程项目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环境评价审批的基本要求;
2.4 了解我国清洁能源的基本概念。
3.安全
3.1 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的有关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
3.2 了解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电气安全的概念和要求;
3.3 掌握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电气安全保护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3.4 掌握我国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设计要求;3.5 熟悉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的措施;
3.6 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
4.电气主接线
4.1 熟悉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含接入系统设计要求);
4.2 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设计;
4.3 了解各种电气主接线型式设计;
4.4 掌握主接线设计中的设备配置;
4.5 了解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5.短路电流计算
5.1 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5.2 了解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
5.3 熟悉限制短路电流的设计措施。
6.设备选择
6.1 熟悉主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6.2 熟悉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的选择;
6.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
6.4 了解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6.5 了解成套电器的选择;
6.6 了解高压电瓷及金具的选择;
6.7 了解中性点设备的选择。
7.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
7.1 掌握导体设计选择的原则;
7.2 熟悉电缆设计选择的原则;
7.3 了解硬导体的设计选择;
7.4 了解封闭母线和共箱母线的设计选择;
7.5 了解软导线的设计选择;
7.6 掌握电缆敷设设计。8.电气设备布置
8.1 熟悉各级配电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
8.2 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布置设计;
8.3 了解特殊地区的配电装置设计;
8.4 掌握配电装置带电距离的确定及校验方法。
9.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9.1 熟悉电力系统过电压种类和过电压水平;
9.2 掌握雷电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9.3 掌握暂时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9.4 掌握操作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9.5 了解防直击雷保护设计;
9.6 了解输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方法及绝缘水平的确定。
10.接地
10.1 熟悉A 类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10.2 了解A 类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要求;
10.3 了解A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
10.4 了解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设计和对B 类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要求;
10.5 掌握B 类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以及保护线的选择;
10.6 掌握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计算方法。
11.仪表和控制
11.1 熟悉控制方式的设计选择;
11.2 了解控制室的布置设计;
11.3 掌握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11.4 了解二次回路的设备选择及配置;
11.5 掌握五防闭锁功能的要求及相应的装置;
11.6 熟悉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监控的设计方法;
11.7 了解设备及控制电缆需要抗御干扰的要求;11.8 了解电能测量及计量的设置要求。
12.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调度自动化
12.1 掌握线路、母线和断路器继电保护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计算;
12.2 熟悉主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及设备选择;
12.3 了解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及配置;
12.4 了解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及配置;
12.5 了解远动、电量计费的功能及配置。
13.操作电源
13.1 熟悉直流系统的设计要求;
13.2 掌握蓄电池的选择及容量计算;
13.3 了解充电器的选择及容量计算;
13.4 了解直流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设计;
13.5 了解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选择及配置要求;
13.6 掌握UPS 的选择。
14.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自用电
14.1 熟悉自用电负荷的分类和自用电电压的选择;
14.2 掌握自用电接线要求、备用方式和配置原则;
14.3 掌握自用电系统的设备选择;
14.4 了解自用电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
14.5 熟悉保安电源的设计;
14.6 了解自用电系统保护设计;
14.7 了解自用电系统的测量、控制和自动装置。
15.输电线路
15.1 熟悉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
15.2 掌握输电线路导、地线的选择;
15.3 掌握输电线路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
15.4 了解杆塔塔头设计及导、地线配合;15.5 了解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的影响及防护;
15.6 掌握电线比载、弧垂应力的计算;
15.7 熟悉各种杆塔荷载的一般规定及计算;
15.8 了解杆塔的定位校验;
15.9 了解电线的防振。
16.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16.1 熟悉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16.2 熟悉电力需求预测及电力供需平衡;
16.3 掌握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稳定标准以及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
16.4 了解电源规划设计;
16.5 了解电网规划设计;
16.6 了解无功补偿型式选择及容量配置;
16.7 掌握潮流、稳定及工频过电压计算。供配电考试大纲
1.法律法规与工程管理
1.1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的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1.2熟悉了解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的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
1.3了解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项目建设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招标与投标、项目承包与分包等基本要素;
1.4了解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设计依据、内容深度、标准设计、设计修改、设计组织、审批程序等的基本要求;
1.5熟悉我国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的基本概念;
1.6掌握我国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的主要构成、造价控制的要求和在工程勘察设计中控制造价的要点;
1.7熟悉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定;
1.8掌握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的基本概念;
1.9了解计算机辅助程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10了解注册电气工程师的权利和义务;1.11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2.环境保护
2.1熟悉我国对工程项目的主要环保要求和污染治理的基本措施;
2.2掌握我国工程建设中电气设备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
2.3熟悉我国工程项目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环境评价审批的基本要求;3.安全
3.1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的有关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
3.2了解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电气安全的概念和要求;
3.3掌握电流对人体的效应及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
3.4掌握低压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设计和等电位联结的有关规定;
3.5掌握我国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特殊设计要求;
3.6了解安全电压选择的有关规定;
3.7了解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3.8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
4.节能
4.1熟悉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节能措施;
4.2掌握节能型产品的选用方法。
5.负荷分级及计算
5.1掌握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
5.2掌握负荷的计算方法。
6.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6.1熟悉供配电系统的一般规定;
6.2掌握电能质量要求及电压选择原则;
6.3熟悉供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及特点
6.4了解无功补偿设计要求;
6.5熟悉谐波电流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6.6了解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限值;
6.7了解抑制谐波的措施及滤波器设置原则。
7.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及电气设备布置
7.1熟悉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7.2熟悉变配电所布置设计要求;
7.3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布置设计;
7.4了解特殊地区配电装置设计;
7.5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带电距离的确定及校验方法。
8.短路电流计算
8.1掌握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8.2熟悉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应用;
【铁道电气化工程工程管理考试总结】推荐阅读:
电气化铁道06-06
防污闪技术在电气化铁道中的应用05-13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09-22
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05-29
铁道安全管理工程建设07-08
电气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大纲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