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o库存管理分析

2024-12-23

mro库存管理分析(共3篇)

mro库存管理分析 篇1

基于供应链的一个MRO企业库存处理分析

系部(院):

信息系物流系 专 业:

物流管理 课 程:

MRO供应链数据分析 班 级:

物流管理二班 组 名:

焦雨丰 学 号:

2014410203

教 师:

孙林

摘要

MRO库存目标是使库存处于某种合适状态,用于满足企业需求及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应付各种情景时的不确定性,如需求未知、订货期不确定、运输超时及采购时间变化等。传统的库存理念不适用于MRO企业的库存管理,这是由MRO物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为此,文中提出一种供应商、MRO物流配送中心和需求企业三方共同库存管理的TPIM库存控制策略, ,使库存总成本最低,收益实现最大化,以提高MRO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MRO库存;TPIM策略;鲁棒优化模型, 库存分类;库存控制;HIJ 法;流动性

Abstract

MRO inventory goal is to make inventory in some suitable condition, to meet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s and reduce the unreasonable capital takes up, cope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various scene, such as demand for unknown uncertain transportation timeout and purchase order time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inventory is not applicable to MRO inventory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MRO items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kind of MRO supplier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demand enterprise tripartite joint inventory management TPIM inventory control strategy, and using the 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PIM strategy, the purpose is to make inventory the lowest total cost,profits maximiz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RO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rom inventory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ast analysis of inventory control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consider unconventional gas to EFG management request, EFG multidimensional class and control model was set up “first according to the liquidity of slow and fast EFG classification, and th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iquidity EFG HIJ value with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key after the most!Fault significant!Supply agility!Classified maintenance agility”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FK inventory classification is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inventory control strategy “research results for unconventional gas project in maintaining high service lev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ducing inventory investment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MRO inventory;TPIM strategy;Robust optimization model,inventoryclassification,inventorycontrol,ABC classification,目录

1.引言.............................................................................................................................................5 2.MR0库存控制策略...............................................................................................................6 3.项目库存控制方法...............................................................................................................10.4库存控制策略研究..............................................................................................................13 结束语..........................................................................................................................................17

1.引言

1.从会计角度定义,MRO 物资是一种“间接材料”,而“直接材料”实际是指成品产品组成部分。从生产角度定义,MRO 物资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资”。如何在保持较高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MRO 库存投资将变得非常重要。

MRO 库存控制需要根据MRO 的不同分类来进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库存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单标准ABC 分类法、多标准 ABC 分类方法、快速和慢速流动备件分类方法、设备维修模式分类方法!多维分类法、关键因素分类法,等等。MRO 分类控制或在整个项目期间都采用一种方法分类控制都是不合理的。本文将综合考虑各种库存分类方法和库存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考虑设备不同期间的技术特性、历史数据的可获得性、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领域来构建非常规MRO分类库存控制模型,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库存之间的平衡。

2.MR0库存控制策略

2.1 “分散”库存控制

MR0物品“分散”库存策略,是一种MR0物流的三方共同库存管理的创新思路。MR0需求企业对物品的需求量通常是很难预测的,因而使MR0库存变得更加复杂及对物品库存管理更加困难。这里,“分散”指物理上的物品分散存储,逻辑上的信息统一管理,做到“分”而不散;“散”而有阶,“散”而有序的有效库存管理。分散”库存模式的总成本为:nY = X ^Pi + Fi + li + di)⑴i = l其中,Pi为!VIR0企业的采购成本;1^为库存成本;^为运输费;d,为装卸费;Y为库存总成本;n为供应商数。从(1)式可以看出,dit Pi为可控参数,而A为可变参数,前面提到的“物品库存管理更加闲难”就是指这个^参数。由于MR0企业要面对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而MR0企业对物品的需求量通常是很难预测的,因此使得MR0库存ri参数变得更加复杂,导致MR0物品供应商对物品原材料采购、生产及库存控制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为此,MR0物品供应商、MR0物流配送中心应加强与需求企业的融合,不断了解需求企业的现状、变化和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对需求企业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方能保障最小成本满足企业需求的库存控制来逐渐提升MR0企业的竞争力。达到Min=f(Y)。

2.1.1 MR0配送中心“供需存一体化”三维库存控制库存供需存一体化管理是指在MR0企业配送中心的服务过程中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对供需维度、供存维度及需存维度三个不同维度资源的整合,实现分散库存一体化管理

1.1.2 MRO库存管理控制的优化处理

MRO库存采用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需求企业共同库存控制的 TPIM(Three Party Inventory Man?agement)策略。TPIM库存控制策略的定义为:MR0物品库存信息由配送中心统一管理,MR0物品三方有限分散存储。这种策略的优点:一是,及时满足用户需求;二是,降低运输成本。为此,MR0库存管理应在有限库存控制方面做出最佳策略,这一策略的关键技术是:最大程度保障需求企业运行收益前提下的最小库存成本支出。MR0物品的库存控制优化处理还应考虑四个方面的环境因素:物品需求为确定性的,物品需求为不确定性的,物品需求量稳定及需求量波动较大情景。为此,MR0物品配送中心需要确定合适的库存量来应对客户订单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使得损失最小。MRO库存优化的基本控制策略,就是要确定物品的需求时间和需求数量,需要在物品的库存费用与缺货损失之间的进行权衡,甚至要更多付出库存成本以保障有限库存数量,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且需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保障历史记录以来的有限分散库存;条件二 :对MR0企业的需求做到及时满足;条件三:合理调度,优化配送路径 2.2.1库存分类实施步骤

库存分类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按流动性划分。依据年需求率和消耗的不确定性,把MRO分为慢速流动和快速流动件;分类的依据为每年的MRO消耗使用记录,计算宜于实现。第二步,按价值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流动性的 MRO 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 ABC 价值分类,对于快速流动 MRO,按历史消耗值进行ABC分类管理;对于慢速流动,库存资金占用是需要重点管理对象,选择按现有库存值进行ABC 分类管理。第三步,按关键管理属性进行划分。综合非常规项目的库存管理特性,分别从设9

备关键性,部件/零件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进行多维分类。分类基本思路

MRO 库存 3.项目库存控制方法

3.1库存控制思路

MRO库存控制受很多条件制约,包括需求的不确定性、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运输的不确定性、资金的制约、库存管理水平的制约。MRO库存控制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是对库存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过量库存、积压库存、缺货,称为MRO库存的三大弊病“库存控制核心是根据MRO的使用寿命、消耗速度以及年消耗量,确定订货点、订货周期、订货数量、最低库存水平、最高库存水平。在充分考虑库存控制的要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库存分类方法,MRO多维库存控制思路为:第一步,按流动性进行慢速与快速MRO分类,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制定初步的库存管理策略,如连续检查库存、周期检查库存。第二步,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 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分出 ABC类 MRO制定相应的库存管理方式,包括管理重点、订货量订货方式、检查方式、记录、统计方法、保险储备量等。第三步,最后按照关键性属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分

3.2流动性不同的MRO库存控制策略

3.2.1慢速流动MRO库存控制策略慢速流动MRO是指年需求率小于1(在过去 12个月内未有周转),需求不确定的MRO物资。其库存控制策略包括:(1)对于周转缓慢(如在过去12个月内未有周转)的MRO物资,与终端用户组沟通,确定材料是否仍然可用;对最低/最高水平或过剩材料的周转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用库存申请流程记录最低/最高水平的变动。(2)对于呆滞(在过去36个月内未有周转)的物资,除采用(1)中提到的方法外,任何设备报废时,维护部门应就报废设备向供应链管理小组进行通知,而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向维护部门提供库存报告,说明该设备的剩余库存量,以供审查。根据该报告,可以确定是将该物资重新部署用于其他类似设备还是进行废弃处理。(3)对于价值较高的慢速流动MRO需要定期(每半年)对其可用性进行评估,也可在采购时考虑采用虚拟联合库存的方式和其他同类企业共享库存

3.2.2快速流动MRO库存控制策略对于快速流动MRO也就是年需求率大于1(在过去12个月内有周转),需求基本确定的物资。需要掌握其消耗规律,根据历史消耗数据进行需求预测。采用周期检查库存的方式进行定期采购,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库存,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实现本地采购的尽量采用本地采购,实现“零库存”。对于用量较大的标准件可与供应商协商采用供应商寄售库存的方式。

3.3成本不同的MRO库存控制策略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于快速流动的MRO,每年有固定消耗或消耗规律是可预知的。因此对其按历史消耗值进行ABC分类。对不同消耗规律的MRO选择不同的需求预测模型。对于慢速流动的MRO由于年消耗低或几年都没有消耗,因此按现有库存值进行ABC分类”对于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ABC分类实施不同库存控制策略。A类物资需要重点管理,经常检查和盘存,按品种规格详细统计,保险储备量低;B 类物资普通管理由于比较贵重,一般检查和盘存,按大类品种统计,保险储备量一般;C类物资一般管理,低值易耗,一般检查和盘存,按年=季度检查盘存,保险储备量允许较高。

3.3.1库存关键影响因素的库存控制策略通过对MRO进行流动性划分和ABC分析之后,还可以根据MRO库存管理的不同影响因素(包括关键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返修敏捷性),决定不同MRO的库存控制参数,库存控制参数主要包括订货点、订货数量、订货周期、维修策略,其定义描述如下:(1)订购点:MRO 物资进行订货的库存控制数量点,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订货采购过程启动。(2)订货数量:单次购买的物资数量,购买的多少主要由采购周期以及订货点决定。(3)订购周期:相邻两次采购的间隔时间。(4)维修处理方式:对故障器件的维修方式,维修时间等。通过对MRO管理过程的研究发现,任何其它库存控制参数都可以用这几个控制参数表示。.4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3.4.1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的必要性物流企业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物流网络结构和顾客服务期望的水平。从理论上讲,企业会储备每一种需求产品,以致力于为每一位顾客服务。但是,因为这种存储会增加总成本,而且对企业来说也有一定的风险,因而很少有哪种经营作业能承担得起如此耗资的存货义务。存货的目的是要以始终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义务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库存控制的基本目的是要在满足对顾客所承担的交付货物义务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流通量。良好的库存控制策略是在四项要求基础上形成的,即产品要求、运输一体化、时间要求以及竞争表现。

2.运输一体化

在特定的设施中选择哪些种类的产品进行储备,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表现,绝大多数的运输费率是以具体的装运数量和规模为基础的。因此,在一个仓库里储备充足的产品,以便向某个顾客或地理区域安排统一的装运也许是良好的策略。这是因为,运输中相应节省的费用往往会抵消,甚至超过为维持存货的增加费用。许多物流企业认为,在配送中心仓库里维持慢运输或低利润的产品项目是比较经济的,而实际的交付表现则可以在收到订单时再根据顾客的重要性程度做出适当的安排。对于核心顾客,可以通过可靠的航空运输提供快速服务,而对于其他的次要顾客的订单,则可以通过较便宜的地面运输交付货物。

3.时间要求承担快速交付产品的义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是物流服务的重要驱动力。要按市价需要做出安排,针对制造企业或零售顾客的明确需求迅速做出反应,减少总的存货。维持安全储备的方法是要在所需要的时候获悉存货的准确数量,虽然这种按时间要求做出的规划可以将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储备的货物减少到绝对小的程度,但是必须将这种节省的费用与其他在对时间敏感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平衡。例如,如果按时间的需求做出的规划趋向于缩小装运规模,将会使装运的次数、频率和费用增加,必然会导致更高的运输成本。因此,要有效和高效地做出物流安排,就必须实现交易平衡,在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所期望的顾客服务。4.竞争表现在一个与市场竞争隔绝的空间里是无法产生存货管理策略的。实际上,企业更期望去做的业务是它能否承诺和履行迅速而又一致的交付。因此,即使这种承担将增加总成本,它也有必要在一个特定的仓库中进行存货定位,以提供物流服务。良好的存货管理策略可以获得顾客服务优势或抵消其竞争对手当前所形成的压力。不过,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材料和零部件存货的理由与制成品存货不同。因此,每一种存货以及所承担的水平必须从总成本的角度来观察。对设施、网络、运输以及存货等策略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库存管理所应遵循的基本思想方法

3.4.2 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的策略

1.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库存控制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进行库存控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实现适合企业的最优控制。若采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业务准确进行;另一方面可以确保科学的库存控制方法的有效应用,最终实现企业库存的最优控制。

2.现代化物流设备的引进目前,我国在仓储设备上还处于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状态,各企业所拥有的设备状况不一,有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而有却还处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原始管理状态。众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在现代物流中,机械化操作与传统的手工化操作相比,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利润。现代化的仓储设备主要有自动牵引车、自动化高架仓库、自动分拣设备、各式货架、条形码设备等。当前,射频技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采用射频技术的相关设备也会在仓库中广泛应用。

3.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现有人员培训,或者引进物流专业人员来负责企业的相关物流工作,提高物流企业的库存控制水平。如果仓储业务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水平就不可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服务质量就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前进发展。4.企业联合,物流共享为了在满足顾客需求、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库存成本降低、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可以将一定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实现仓库共享,共同投资

建立共享的物流配送系统。同时,也可以实现设备共享,例如叉车之类的贵重设备,可以与联合企业共同置办,共同使用。这样有利于各个企业克服自身的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也可以将一些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完全外包给其他物流企业,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够致力于核心业务更好的发展。

3.4.3物流企业库存控制的具体方法

1.ABC库存控制法

ABC控制法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提出的,以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管理、存货管理和成本管理等许多领域。它的基本原理是,处理事情要分清主次、轻重,区别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特别是大的物流企业来讲,存货的种类繁多、规格齐全、数量庞大,面对这种繁杂的存货情况,管理人员如何能够管理得井井有条,又不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呢?ABC控制法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的存货管理方法。在存货控制中,运用ABC控制法就是要将存货分为3类,针对3类存货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对策。其存货控制原则:①对A类库存进行重点计划和控制。因为A类库存品种较少,资金占用大,是库存管理的重点。应经常检查这类存货的库存情况,将存货量控制在定额之内,努力加速这类库存的周转。②对B类存货可以作为次重点进行控制。它的重要性介于A类与C类之间。③对C类存货以采用比较简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因为C 类存货品种比较繁多,资金占用量不大,不必因此花费较多的管理费用。

2.EOQ库存控制法 EOQ(economic order quality)称为经济订购批量,即通过费用分析求得在库存总费用最小时的每次订购批量,用以解决独立需求物品的库存控制问题。EOQ库存控制方法认为,库存物品是一种用来使供、产、销系统免受过度摩擦润滑剂,它使各环节分离并独立工作,可以吸收预测误差的冲击,并在需求量发生波动时,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EOQ 库存控制模型中的费用主要有:存储费,包括货物占用资金应付的利息以及使用仓库、保管货物、货物损坏变质等支出的费用;订货费,包括手续费、电信往来、派人员外出采购等费用;缺货费,当存储供不应求时所引起的损失。如失去销售机会的损失、停工待料的损失以及不能履行合同而缴纳的罚款等。在不允许缺货的条件下,在费用上处理的方式是缺货费用为无穷大。EOQ库存控制的原理就是在于控制订购批量,使总库存费用最小。3.MRP库存控制法

MRP 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 planning system)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的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在20世纪60年代对20多家企业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MRP被看作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系统。MRP依据最终产品的总生产进度计划,并按照产品结构确定所需零件的总需求量,然后根据已有的库存资源及各种零件的前置时间与最终产品的交货期限形成零件的生产进度日程和材料与外购件的订购时间和订购数量。在情况发生变化后,MRP能根据新的情况调整生产的优先次序,它保证在需要的时间供应所需的物料,并同时使库存保持在最低水平。

4.“零库存”控制法“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的含义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甚至可以为“零”,即不保持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避免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零库存是在有充分社会储备保障前提下的一种特殊形式。零库存不是宏观的概念而是一个微观的概念。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可以把零库存的控制区域从一个车间延伸到一个工厂再延伸到相关的社会流通系统,但是在整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只是一种理想,尤其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供应链物流、第三方物流和其他的新型物流系统,都把零库存服务作为对客户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形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自己组织物流系统时,也把零库存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整个经营水平的一项工作。资源计划方法可以实现零库存的计划,但是,零库存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物流系统来完成,只有计划方法是不够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电子看板是实施零库存的有效手段。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电子文档为凭证,由下一环节根据自己的需求,向上一环节指定供应,从而协调关系,做到准时同步。采用这种方法,使物流企业尽可能实现零库存

结束语

有效进行库存控制需要在项目建设阶段就开始重视MRO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的实现在项目实施单位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前期可通过EXCEL库存控制仿真模型简单实现,后期可通过库存控制的信息系统实现,在建立库存管理相关系统基础上,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库存控制管理过程,包括建立清晰的库存决策过程;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流程;进行详尽的库存数据收集;供应商的合理选择;采购方式的合理选择;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推行;集中储备库存控制策略的推行。本研究将进一步针对不同分类研究库存控制计算模型,同时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学燕,文士豪,蔡春华,非常规天然气备件多阶段分类模型构建[J] 物流科技,2012(12):43-45 [2] 沈歆星,基于采购流程的MRO物料分类体系的构建CED1 中国集体经济,2011(31):109-120 [3]胡啟军,尹迪,罗兵.基于ABC分类的备件多阶段多类别分类法[J]物流技术,2009(11):246-248 [4] 崔荣春.备品备件“4-ABC”正交完备控制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8(4

mro库存管理分析 篇2

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维修与大修是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于提高设备综合利用效率、减少设备全生命周期费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设备维修业务主要由设备使用企业 (以下简称企业) 承担, 企业需为此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培训技术人员, 从整体上看综合效率不高、经费投入较大。另一方面, 设备制造企业 (以下简称制造厂) 虽然对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设备拥有强大的技术和人员优势, 但极少能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广泛的维修服务, 在设备维修服务方面的投入和收益比较低。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制造厂、企业基本上是各干各的, 其相互之间还未能实现有效的技术、人力和信息共享。随着我国物流、信息、金融等产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 设备制造和使用企业之间完全有可

记者:MRO与目前国内企业已经运行的EAM、ERP等有什么异同?

王建民副院长:这是许多企业和设备管理高层领导会提出的问题, 非常有必要讲一下。EAM、ERP广泛应用于企业设备资产管理领域, 而且也日趋完善, 又有很多成功案例。它们和MRO不仅不相互排斥, 在某些环节上还相互重合, 产生的作用十分相近。MRO服务设备生命中期MOL, 但突出的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贯穿于初期BOL、中期MOL和末期EOL, 而EAM、ERP则主要集中体现在中期MOL阶段。MRO有先进的理念和模式, 但目前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的阶段, 根本谈不上谁替代谁的问题。同时EAM、ERP还在继续发展, 还在深化, 对MRO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历来认为:对于企业来讲, 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这要看企业的实际需求。

能实现技术、人力和信息等各方面的资源共享。在这种情况下, 制造厂可以将自己的技术和人员优势变成一种服务直接提供给前者, 应用到设备的运行监控、维修和大修中, 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加专业化的设备维修服务, 并可减少在设备维修管理方面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 从而能够降低设备维修成本。这种由制造厂延伸到企业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制造服务, 而服务于制造服务的一整套支持系统就是MRO (Maintenance, Repair, Overhaul and Operation) 。MRO的核心理念就是面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MRO的相关概念

设备全生命周期可分成初期 (BOL) 、中期 (MOL) 和末期 (EOL) 三个阶段。初期以设计和制造为主, 中期以使用和维修为主, 而末期则以回收和再利用为主。

MRO是设备生命中期阶段所进行的各种维护、维修、大修和运行等制造服务活动的总称, 它也可称之为MRO2, 其意义在于不仅关注设备的维修, 而且也关注其运行, 因为很多故障诊断的依据和维修的决策取决于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这样就可以把设备中期所有与维修相关的信息管理起来, 从而为设备维修服务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因此, MRO是产品生命中期一个重要的业务内容。

MRO概念早已存在, 但与本文中的含义有所差别。目前对于MRO概念主要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将MRO定义为设备的维护、修理与运行, 主要特指工厂或企业对其生产和工作设施、设备进行保养、修理, 保证其运行所需要的非生产性物料。对MRO概念的另一种定义是:设备的维护、修理与大修, 是指设备在使用和维护阶段所进行的各种维护、修理、大修等服务, 这种定义目前普遍应用于航空维修领域。本文将运行管理纳入到MRO业务范畴。

三、MRO的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革命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使世界制造业的价值曲线发生改变, 如图1所示。同传统制造业相比, 现代制造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和产品中后期管理上。改革开放后, 我国制造业已占据全球重要份额。但总体来看, 当前中国制造业只是占据着世界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 需要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

从制造业的价值曲线可以看出, 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有两个方案:一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需要更多的关注设备创新设计, 掌握更多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知识和方法;二是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的制造服务业。二者的关键都在于实现真正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制造厂而言,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MRO就是要从生产型的制造向服务型的制造转变, 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从盈利模式来看, 设备在三个生命周期阶段都可以创造价值。在初期阶段显然是通过设备的销售来获取利润, 在末期阶段是通过回收再利用体现其价值。在生命阶段, 获得利润的方式主要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售后服务:供给设备备品配件收入, 需承担召回成本。资金回笼快, 效益低。二是租用服务:长期租金收入, 承担维修成本。资金回笼慢, 需要贷款, 效益高。三是直接服务:长期运行、服务和维修收入。资金回笼较快, 需要贷款, 效益更高。企业在采购了设备以后, 制造厂可根据其需求提供安装、培训、维修、备件供应以及大修等一系列服务。

直接服务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设备全生命周期中期还有很多的利润空间, 其根本是对最终用户减少使用成本, 对制造企业增加服务利润。由此可见, 在全生命周期中期的制造服务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越大, 那么给制造企业带来的价值也更大。

对企业而言, 在MRO模式下, 设备维修服务主要由制造厂提供, 这能使企业减少在维修管理、维修技术人员编制、维修专用设备投入与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支出, 从而能减少企业的设备维修成本, 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对制造厂来讲, 从制造服务中可以获得利润, 增加了自身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直接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 就必须掌握设备运行的详细技术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除直接用于企业的设备健康状态监控、技术诊断、维修与大修以外, 也可以直接反馈到设计与制造部门, 用于修改设计、改进制造手段和工艺、提高新设备的质量。这也就形成了制造厂和企业互利双赢的局面。

四、MRO支持系统项目

1. 中国MRO项目的立项

鉴于制造业服务化的国际趋势, 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在“十一五”末期启动了“大型装备MRO支持系统”的重点项目 (以下简称MRO项目) , 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MRO项目的参与单位包括清华大学等五所大学、三家企业和一个软件开发公司。

2. MRO项目的研究目标

针对大型装备的MRO业务需求, 综合运用现代设备维护、信息和企业管理等先进技术成果, 突破制约我国MRO软件开发及应用的技术瓶颈, 研制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覆盖完整MRO业务的大型装备维护、维修和大修支持系统。在轨道交通、发电设备、航空运输和军用飞机等重点行业进行工程应用, 推动我国制造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3. MRO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 弄清楚研究项目参与单位所在行业的大型设备MRO的需求, 这是首要的任务。

(2) 研究MRO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支持海量数据和复杂关联的MRO信息模型;BOM驱动的MRO计划与过程管理技术;支持资源优化配置的精益MRO管理方法;MRO过程中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技术;大型设备故障分析技术;大型设备健康状态评估和预测技术;基于历史的MRO知识表达与获取方法;可扩展的MRO支持系统结构。

(3) 开发具有行业特点的大型装备MRO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可伸缩性和可配置性的MRO基础平台;MRO核心业务构件集, 包括运行信息管理、维修计划和执行管理、维修物料及寿命管理、维修业务分析与报告、维修过程可视化、应用系统集成;与典型行业和领域相关的MRO行业应用构件集;具有行业特征的各种MRO分析工具、决策工具和应用支持工具。

mro库存管理分析 篇3

国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因起步较晚,经验技术不足,因此多以产品合作分成模式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如中石油与荷兰皇家壳牌合作开发的长北天然气项目,富顺永川页岩气项目,金秋致密气项目;中石油与雪佛龙合作的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合作项目。非常规天然气项目运营风险高,设备技术工艺要求复杂,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维护、维修、运营)作为一种有效实现复杂设备管理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需要得到重视[1,2]。从会计角度定义,MRO物资是一种“间接材料”,而“直接材料”实际是指成品产品组成部分。从生产角度定义,MRO物资通常是指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不直接构成产品,只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资。随着非常规天然气项目开发建设运营,如何在保持较高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MRO库存投资将变得非常重要。

MRO库存控制需要根据MRO的不同分类来进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库存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单标准ABC分类法、多标准ABC分类方法、快速和慢速流动备件分类方法、设备维修模式分类方法、多维分类法、关键因素分类法,等等[3,4]。国内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包括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最小最大订货法、双堆和三堆系统、物料需求计划。由于不同分类方法各有其侧重,其适用场合及对历史数据、物料数据、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管理方式等都有较大关联。同时不同库存也需要根据分类特征调整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仅仅按照某种方法进行MRO分类控制或在整个项目期间都采用一种方法分类控制都是不合理的。本文将综合考虑各种库存分类方法和库存控制方法的优缺点,考虑设备不同期间的技术特性、历史数据的可获得性、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领域来构建非常规天然气的MRO分类库存控制模型,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库存之间的平衡。

1 非常规天然气项目MRO库存分类方法

1.1 MRO库存分类基本思路

非常规天然气MRO库存分类是指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根据MRO的关键性、价格、采购周期、维修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的技术分类。库存分类的目标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有迫切需求的地方,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MRO的分类管理同样也是制定库存策略的基础。分类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库存影响因素,同时需要兼具可实施性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周期的特点进行库存分类的调整。本文以“ABC”库存控制法和三维库存控制方法为基础,从MRO物资特性出发,提出MRO动态多维库存分类法,分类思路如图1所示。

1.2 MRO库存分类实施步骤

MRO库存分类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按流动性划分。依据年需求率和消耗的不确定性,把MRO分为慢速流动和快速流动件;分类的依据为每年的MRO消耗使用记录,计算宜于实现。

第二步,按价值进行划分。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于快速流动MRO,按历史消耗值进行ABC分类管理;对于慢速流动MRO,库存资金占用是需要重点管理对象,选择按现有库存值进行ABC分类管理。

第三步,按关键管理属性进行划分。综合非常规天然气项目的库存管理特性,分别从设备关键性,部件/零件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进行多维分类。

2 非常规天然气项目库存控制方法

2.1 MRO库存控制思路

非常规天然气项目MRO库存控制受很多条件制约,包括需求的不确定性、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运输的不确定性、资金的制约、库存管理水平的制约。MRO库存控制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是对库存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过量库存、积压库存、缺货,称为MRO库存的三大弊病。库存控制核心是根据MRO的使用寿命、消耗速度以及年消耗量,确定订货点、订货周期、订货数量、最低库存水平、最高库存水平。在充分考虑库存控制的要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库存分类方法,MRO多维库存控制思路为:

第一步,按流动性进行慢速与快速MRO分类,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制定初步的库存管理策略,如连续检查库存、周期检查库存。

第二步,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分出ABC类MRO制定相应的库存管理方式,包括管理重点、订货量订货方式、检查方式、记录、统计方法、保险储备量等。

第三步,最后按照关键性属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分别确定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

2.2 流动性不同的MRO库存控制策略

2.2.1 慢速流动MRO库存控制策略

慢速流动MRO是指年需求率小于1(在过去12个月内未有周转),需求不确定的MRO物资。其库存控制策略包括:

(1)对于周转缓慢(如在过去12个月内未有周转)的MRO物资,与终端用户组沟通,确定材料是否仍然可用;对最低/最高水平或过剩材料的周转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用库存申请流程记录最低/最高水平的变动。

(2)对于呆滞(在过去36个月内未有周转)的物资,除采用(1)中提到的方法外,任何设备报废时,维护部门应就报废设备向供应链管理小组进行通知,而供应链管理部门应向维护部门提供库存报告,说明该设备的剩余库存量,以供审查。根据该报告,可以确定是将该物资重新部署用于其他类似设备还是进行废弃处理。

(3)对于价值较高的慢速流动MRO,需要定期(每半年)对其可用性进行评估,也可在采购时考虑采用虚拟联合库存的方式和其他同类企业共享库存。

2.2.2 快速流动MRO库存控制策略

对于快速流动MRO,也就是年需求率大于1(在过去12个月内有周转),需求基本确定的物资。需要掌握其消耗规律,根据历史消耗数据进行需求预测。采用周期检查库存的方式进行定期采购,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库存,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实现本地采购的尽量采用本地采购,实现“零库存”。对于用量较大的标准件可与供应商协商采用供应商寄售库存的方式。

2.3 成本不同的MRO库存控制策略

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对于快速流动的MRO,每年有固定消耗或消耗规律是可预知的。因此对其按历史消耗值进行ABC分类。对不同消耗规律的MRO选择不同的需求预测模型。对于慢速流动的MRO,由于年消耗低或几年都没有消耗,因此按现有库存值进行ABC分类。对于不同分类标准得到的ABC分类实施不同库存控制策略。A类物资需要重点管理,经常检查和盘存,按品种规格详细统计,保险储备量低;B类物资普通管理由于比较贵重,一般检查和盘存,按大类品种统计,保险储备量一般;C类物资一般管理,低值易耗,一般检查和盘存,按年/季度检查盘存,保险储备量允许较高。

2.4 库存关键影响因素的库存控制策略

通过对MRO进行流动性划分和ABC分析之后,还可以根据MRO库存管理的不同影响因素(包括关键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返修敏捷性),决定不同MRO的库存控制参数,库存控制参数主要包括订货点、订货数量、订货周期、维修策略,其定义描述如下:(1)订购点:MRO物资进行订货的库存控制数量点,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订货采购过程启动。(2)订货数量:单次购买的物资数量,购买的多少主要由采购周期以及订货点决定。(3)订购周期:相邻两次采购的间隔时间。(4)维修处理方式:对故障器件的维修方式,维修时间等。

通过对MRO管理过程的研究发现,任何其它库存控制参数都可以用这几个控制参数表示。MRO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关键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可以实现和控制参数集的一一映射,映射关系及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如表1所示:

3 总结

目前,非常规天然气MRO库存控制在石油行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石油企业为保证安全生产往往订购较多的备件,导致多年无动态备件较多。有效进行库存控制需要在项目建设阶段就开始重视MRO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的实现在项目实施单位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前期可通过EXCEL库存控制仿真模型简单实现,后期可通过库存控制的信息系统实现,在建立库存管理相关系统基础上,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库存控制管理过程,包括建立清晰的库存决策过程;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流程;进行详尽的库存数据收集;供应商的合理选择;采购方式的合理选择;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的推行;集中储备库存控制策略的推行。本研究将进一步针对不同分类研究库存控制计算模型,同时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摘要:从国内外库存分类和库存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着手,考虑非常规天然气对MRO管理的要求,建立了MRO多维分类控制模型。首先按流动性进行慢速与快速MRO分类,然后针对不同流动性的MRO采用不同分类标准进行ABC价值分类,最后按照关键性、故障显著性、供货敏捷性、维修敏捷性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MRO库存分类给出了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成果对于非常规天然气项目在保持较高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库存投资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库存分类,库存控制,ABC法,流动性,关键性

参考文献

[1]钟学燕,文士豪,蔡春华.非常规天然气备件多阶段分类模型构建[J].物流科技,2012(12):43-45.

[2]沈歆星.基于采购流程的MRO物料分类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2011(31):109-120.

[3]胡啟军,尹迪,罗兵.基于ABC分类的备件多阶段多类别分类法[J].物流技术,2009(11):246-248.

上一篇:学校关于特岗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那记忆深处的声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