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2024-07-26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精选12篇)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1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医疗体制的改革已经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医院由于面临着不同的病人患者需要准备不同的药品, 但是过多的药品保留在库房中难免会增加医院的存货管理成本, 进而增加医院药品的销售价格。因此, 医院有动力去加强自身的药品存货管理, 降低药品价格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这需要医院制定最优的采购计划、保证药品的质量不受损, 提高医院药品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这是医院进行药品管理的主要思路。

一、医院存货管理的定义及其管理的目标

在工业企业中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 它包括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产成品、商品等。对于医院来说, 它不涉及到药品的研发和生产, 因此在医院中的存货是指库存商品, 它已经是成形的产品。如果医院能够在满足患者需要的情形下随时购入商品就能满足零库存的要求, 但是这对于医院现实来说不具有可操作性, 实际上医院需要储备大量的存货, 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在医院储存一定水平的药品主要是出自于下面的原因:

首先, 保证医院供给药品的需要。在现实社会活动中, 很少有医院能够做到随时购入药品用于患者的需要, 这不仅是因为不时出现某种药品的物资短缺, 还因为企业距供货商较远的运输可能引起的运输故障。一旦医院缺乏相应的药品可能导致病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这需要医院考虑存货的相关成本, 比如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其次, 出于对采购价格的考虑。医院采购药品需要进行相应的招投标过程, 大批采购药品对于医院来说能够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 在价格上常有优惠, 但是过多的存货需要占用较多的资金, 并且会增加仓促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同时, 过多地占用资金还有机会成本。

因此, 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在存货成本和存货效益之间进行权衡, 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的存货管理水平。

二、医院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

医院药品存货管理是医院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品占用了医院大量的资源, 比如人力、财力等, 因而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成为了药剂科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效地降低药品库存成本, 改善医院的资金管理情况, 保证药品质量是我国大部分医院药剂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医院药品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药品存货管理意识不到位

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在药品管理上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 长期存在药品账实不符的情形, 这主要是因为药剂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方面出了问题, 他们大多数都认为药品种类多, 管理环节多而杂, 只能要求保证药品盈亏金额不超过上级规定的比例, 而要求保证实地盘存数和账面数相一致就觉得非常困难, 自由放任, 形成了不良风气。因此, 在大多数管理不规范的医院都是采取金额管理的方式, 只要实际盘存的金额大于账面金额就认为实现了管理的目标, 数量的多少与存货管理不重要, 也不对其关心。其结果就遮掩了药品可能被工作人员偷盗的行为, 滋养了一些不法行为。

2. 缺乏科学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

目前, 国内的医院大多数都实现了药品使用的信息化管理, 在门诊、住院部、药房等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信息快速传递, 库存中相应药品的减少能够很快地反映到采购部门, 这样采购部门也脱离了以往凭借经验制定计划的阶段, 摆脱了计划和实际需要相差甚远的情形, 医院自身管理系统的加强能够减少缺货成本、断货的发生。但是, 医院外部的药品配送不能够满足医院的需要, 采购部门在进行药品的招投标中往往浪费大量的时间, 还可能存在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程度不够, 造成临床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再者, 采购部门没有应用科学的采购决策系统, 采购部门员工素质偏低, 他们可能不是专业的采购人员, 而是从医院其他部门调动过来的, 对采购的相关理论知识不甚了解。因此, 采购部门作为外部连链接供应商的部门, 必须做到自身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对库存进行科学规划和采购。

3. 医院库存信息化管理数据不可靠

在我国, 大部分医院都应用了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技术, 药品的库存管理人员对药品的购销存状况能够做到及时了解, 并做好分析的记录, 反映出各种药品的入库、出库等信息, 对短缺的药品及早做好采购的准备。以上这些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这些库存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但是在现实经营活动中, 很多的药品信息化设备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 导致接触信息化设备的工作人员自行篡改数据, 为自己谋利, 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又不能做出反应, 最终使得传递过来的库存管理部门的数据是虚假的, 那么在虚假的数据基础上做出来的分析结果就是不可靠的, 严重的可能导致仓库存量过多, 存货的储存成本极高, 不利于医院扩大市场份额。

四、加强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政策建议

1. 实现医院药品科学的存货管理目标

存货管理的最高目标是零存货, 即医院有某种药品的需要, 供应商能够快速地满足需求进行供货。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这就要求我们权衡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间的关系, 即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总和最小。在实务中我们常常应用一定的存货管理模型, 根据概率算出每一天的药品平均需求量, 设定一个保险储备水平, 然后再根据不同保险储备水平算出每种情形下的总成本, 比较分析做出适合自身的保险储备水平。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缩短了药品的采购周期, 保证了药品的质量, 从药品环节上减少了医疗安全隐患。根据这种库存管理模型, 医院也可以事先设定好采购周期, 然后不断地根据医院自身对药品的需求修订采购周期, 这样才能把药品库存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但是, 这种模式需要医院具有相当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 要求医院加大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 这是实现库存管理的前提条件。

2. 充分应用库存管理中的ABC分析方法

ABC分析法就是把医院药品按照其价值分类, 分类的标准由其年总费用占总的采购成本来决定, 将医院的管理资源集中于重要的“少数”。而不是价值便宜的“多数”。比如说, 在医院药品中的A类就是占库存总数的10%, 库存成本占总数的60%, 价格比较昂贵的药品, 主要涉及到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 像这种药品, 存货管理部门可以每天进行存货盘点, 严格控制库存。B类药品可以是占库存数量大约30%左右的药品, 库存成本占总数的20%。C类药品的数量占60%左右, 库存成本占20%左右。对于那些新老品种交替过程中的药品, 应该特别注意用量可以对新品种的供应进行严格管理库存, 防止药品过期带来的损失。对于周转率大于30天的药品应该确保合理库存量, 这是减少医院资金挤压的重要手段, 同时合理库存量也是减少降价造成损失的重要方法。

3. 加强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随着医院计算机应用的普及, 以及挂号处、收费处、门诊部等部门之间进行了联网, 使得药库中的药品能够很快地反映在管理者手中, 他们能够依靠计算机的数据结果进行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但是这些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计算机所提供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因此, 加强工作人员的监督就成为了医院管理层的主要工作。要求药库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好药品的进出库账目, 岗位设置两人, 他们相互之间形成制约机制。另外要做到金额相符必须对调价药品做到实时监控, 并及时做好金额亏盈表, 完善的数据查询系统可以随机对某个时间段的药房销售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同时, 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业务培训, 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才能上岗, 采取淘汰制度, 建立内部管理的激励机制, 对表现较好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 对表现较差的, 甚至具有偷盗行为的员工开除或更有效的处罚措施。

总而言之, 医院的药品占据了医院大量的流动资金, 对药品进行科学的库存管理工作就是对医院进行财产保护。因此, 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存货管理模式, 把存货管理的相关成本降到最低, 这样才能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虽然目前我们大部分医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笔者相信强化和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医院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 是提高药品质量, 保证医院临床用药, 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这样的医院才能基业长青, 不断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

摘要:我国医院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范发展的阶段, 大大小小的医院拥有自己的优势, 但是惟一不变的是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财务管理中的存货管理是医院重要管理活动之一, 减少医院存货成本过高的现状能够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在国际先进企业的库存管理中, 他们的理念是“零库存”, 比如沃尔玛, 它已经成为了存货管理的经典案例。如何借鉴国际先进医药企业的存货管理方法提升我国医院存货管理水平成为了目前我国医院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介绍了存货管理的定义及其加强医院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医院药品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给出了笔者对于加强医院药品存货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药品,库存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蔡芒.也谈医院药品收支核算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 2004, 12, (4) :14.

[2]何爱云.浅谈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J].西藏科技, 2009, 7, (6) :64~66.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2

一、概述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均属于国家特殊强制管理的药品。特殊药品是否得到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安全用药、身心健康能否得到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否得到提高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疾病种类排位的变化,尤其是肿瘤病例以倍数增加等现状对特殊药品的需求和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对特殊药品管理,尤其是给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1985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一九六一年麻醉品单一公约》和《一九七一年精神药物公约》,国务院先后于1987年和1988年颁布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以便加强毒、麻药品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国家对药品管理的加强,国务院于2002年2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行了修订,并于同年8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从而使我国的药品管理走上了更加规范化的历程。但是,很多权威专家认为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特殊药品的管理、法律责任、罚责与旧的管理办法力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于是,国务院又制定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并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 格;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未按照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 醉、和追踪,必要时可以及时查找或者追回。

医院药房药品盈亏管理探讨 篇3

一、医院药房药品盈亏的影响因素

(一)盘点不准确 在进行药品盘点工作时,有三个时段容易导致盘点不准确。一是盘点前清库不彻底,存在临时从药库借入药品未作药房入库处理、药房借药单没有出库,而造成账物不符。二是在盘点中出现由于盘点人员对于药品的单位规格、包装规格、摆放位置不熟悉而引起的漏盘、误盘,漏盘导致盘点数量有误,而误盘使不同品种和规格的药品账务出现差错。三是盘点数据输入不准确在数据录入时,因疏忽出现输入数量错误出现差错。

(二)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还有待加强药房药品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是医疗业务工作中的物资保证和重要手段。很多医院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时,忽视医院药房药品数据与医院收费项目相互间的对应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医院门诊科室的组合项目收费里含有药品收入,此类药品并非从药房领用,而是直接从药库领用,但此类药品在收入分类里列入药品收入,导致在结转药品成本时多结转药品成本,每季末盘点时出现门诊药房虚增盘盈。此外,医院信息系统在药房做退药后未增加库存,或者在药品分装时价格产生变化也会造成账物不符。不够完善的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造成药品管理上的诸多隐患。

(三)药房药品实物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一是住院药房存在病房结余药品。有些医院在科室出现结余药的情况下,允许科室将药品结存在住院药房中,需要用时可以多次领用,但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和实务管理中并无分开管理科室结余药品和住院药房药品,科室结余药品仅是账上结余,而不是实物结余,不但在实物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风险,也造成住院药房药品库存管理混乱,账务不清,无法监督,容易导致药品的流失。二是药房与药房或科室之间借药。各药房之间借药没有办理药品调拨手续,造成各药房药品库存不准确;有的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科室借药频繁,借药手续登记不全,期末盘点前无清理借药情况,导致药品盘点数据有误。内控管理不严、借药等均是造成账实不符、药品盈亏的原因。三是各门诊药房未单独核算收入。很多大中型医院为方便病人,都设置了多个门诊药房,但医院信息系统只提供全院的门诊药品收入,不能提供按各门诊药房统计的准确的药品收入,导致无法准确结转各门诊药房的成本和正确核算门诊药房药品库存。

二、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领导要重视药房药品管理工作,协调医院各部门间的工作配合 医院领导大多是医疗专家,比较重视医疗工作,对药品工作的重视一般只体现在用药安全上。但要做好医院药品管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不能为了给临床方便就违反药品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原则和制定的流程。另外,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医院药剂科、电脑信息中心和财务科三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最为重要,当然也需要医务科、护理部的配合和支持。

(二)提高盘点准确度 主要体现在:重视盘点工作,认真组织,建立专人负责制度,提高责任心,将账物的查对工作分类分柜责任到人,药剂科建立抽查、巡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科学安排盘点时间,盘点时间应考虑选择与医院财务部门的财务统计同步;将盘点安排在领药前一晚进行,因此时货架和库存的药品最少,可大大减轻药品盘点的难度,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打印盘点单前做好清库工作,检查所有单据上账情况,确保盘点前账目清楚;盘点过程中采取两人负责制,一人清点药品,另一人严格核对(包括编码、规格、数量、单位、效期),防止错点、误点、漏点;输入电脑的盘点数据采取两人负责制。一人负责数据输入,另一人严格校对(包括规格、数量、单位),保证数据全部无误。

(三)重视医院药房药品数据与医院收费项目间的对应关系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进行收费项目分类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只有通过药房发出的药品才可以列入药品收入的收入类别。经常和电脑信息系统软件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一些电脑系统上的问题、缺陷及时反映,及时更正,保证盘点的准确性。

(四)药品结余采用实物结余方法 住院药房定期下到病房清点回收结余药品,同时办理入库手续将药品入库到住院药房,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交科室,一联住院药房,一联交财务。住院药房每月定期汇总结余药品的单据交财务做账。如科室当时领用时就有结余,不想领回科室的,可以当时按上述方法办理入库手续将药品入库到住院药房。

(五)严格控制借药、换药、退药现象 各药房之间发生借药行为需办理药品调拨手续,开具药品调拨单,双方签字确认,定期交财务做账。

(六)建立严格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药品管理与财务制度、账物处理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对账,定期盘点,经常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电脑系统按各药房提供药品收入报表,领药、结转成本按药房分开核算,各药房分清责任。

药品盘点结果是衡量药品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药品的核算管理与监督,对保证医院药品的安全与完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医院各级有关部门和科室的共同努力,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及时发现领、用、存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和及时报告,防患于未然,从而促进医院药品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4

1 定义

“四级管理模式”指责任区责任人、部门质检员、部门负责人、科质质控室四级人员,在科室药品管理与检查中,对药品效期实行“责任区级、部门级、质检员级、科质控室级”四级管理的模式。该模式对药品效期把关具有重要意义。

2 适用范围

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心药房等。

3 内容与流程

3.1 责任区级

分别于门诊及住院药房进行人员责任区划分,各责任区悬挂责任区人员名单、负责内容、人员相片、职称、药品检查反馈表等,每月14日前上报各责任区内药品效期检查表于部门负责人处。报表内容涵盖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厂家、失效时间、批号、拟采取措施等信息。要求药品检查认真、细致,细化到最小单位。若检查存在漏查、填定错误,则对部门负责人进行内部处罚。

3.2 部门级

部门责任人根据责任区人员上报结果,对所有药品复检。复检结果与责任区报表一致,则在报表处复核并签字,交部门质检员。

3.3 质检员级

门诊与住院药房设立兼职质检员,负责药品效期管理。每月将各部门责任区填定报表汇总处理,对药品进行2次复核,确认无误并上报科室质量控制室。

3.4 科质控室级

科室设药品质量控制室,配负责人,每月底科室质控负责人成立质量控质组对全院、各科各部门药品,对包括效期、数量、登记、管理、贮存设施与环境进行综合质量检查与评价,并做专题会议讨论,根据各部门存在问题发出整改通知,对各部门近效期药品编制近效期提示标牌,方便各部掌握近效期药品信息。

4 意义

医院药品效期“四级管理模式”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药品管理中效期管理难题,保障药房药品效期安全与患者的用药安全。

医院药品管理制度 篇5

一、西药管理

(一)采购药库管理人员负责全院的药品采购供应工作,根据每月由微机输出各类药品消耗动态,按时编制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研究批准后方可采购,在供应政党情况下库存量一般为2~4个月,特别注意解决药品紧缺与积压两方面矛盾,摸准用药规律,把握药品市场动态,掌握供求信息,严把质量关,不进“三无”及伪劣药品和非药品,畅通购药渠道,坚持按主渠道进药,健全外部调整网络和内部流通体系,预见药品前景,把握最佳购入时机,对抢救急用药品积极组织进货,保证医疗需要。

(二)验收购进、调进或退库药品,由药库管理人员、采购人员严格验收。对品名、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注册商标、有效期限、外观质量、包装情况、进价等项进行验收核对,全部合格逐项填写药品验收入库记录本,经与原始单据核对无误,采购、保管人员双签字后方可入库,交有关领导签字办理专帐付款。

(三)保管药剂人员要认真执行药政法。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自费药品,必须按其有关规定严格管理。保管药品库房建筑必须坚固、干燥、通风。易燃易爆药品需保管入危险品库内。防火安全设施要齐备。库存药品按性质、剂型分大类、再按药理作用系统存放,注意药品要求温度低温保存药品需冰箱内存放,需避光药品注意放在非光照处,效其药品及时登记,定期检查。做好防霉、防虫、防鼠措施。有完善的药品帐、卡进行统计,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四)调配配方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收方后执行查对制度,核对处方内容无误后,方可调配。处方调配要细心、迅速、准确,核对双签字。对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类药品的调配必须按其有关规定审方、调配。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更改后再调配,药剂人员不得私自更改。对急救抢救用药随到随配随发,不得延误。

(五)使用门诊药房供门诊病人使用,病区药房药品供住院病人使用。药剂人员必须把好使用关,对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类药品、贵重药品的使用,必须依据有关规定、专方、限量使用,消耗要逐日统计。自费药品要严格管理,不得用于公费处方。杜绝滥开方,开大方,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药剂人员可拒绝调配。药剂人员应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介绍国内餐新药及其药理作用、性能、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有关资料,使临床用药不断得以

二、中药管理

(一)采购根据本院业务性质和工作范围,参考微机输出药品消耗动态及不同季节用药情况,编造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批准后进行采购,正常情况下库存量限定2~4个月。采购药品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执行。不得购进伪劣、变质和非医用药品。采购人员自觉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廉洁(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严把药品质量关。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严禁从私人手中购药,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二)验收严把验收关是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步骤,中药的真伪、优劣、霉变、虫蛀、掺假问题比较突出,要求验收人员根据原始凭证进行品名、规格、产地、质量、数量、价格等方面的验收。中成药需按规定验收核对。验收合格后按原始凭证填写入库单及时入帐。要求帐物相符。

(三)保管中药保管视药物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贮存方法,按药物性质,入药成分或帐号次序集资保管,注意室内干燥、通风、掌握好室温与光线对药物的影响。不具芳香性的根茎叶花宜放木箱阴凉处,气味芳香及贵重药品宜密闭于瓷器内,易生虫又不易爆晒的需熏蒸;果实、种子类需密闭于瓷罐及缸中防鼠;动物脏器及胶类药品需保存于盛石灰装置的瓷罐中;对毒性药品、麻醉药品需专人专柜加锁保管。

(四)调配中药调剂室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所用中药的调配,调剂人员根据本院医师签名处方进行调配。调配人员要严格按调配制度进行调配。称量要准确,如一方多剂者分包要等量;如需“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应单包,并注明煎服方法。调配毒性药品需经二人核对,调配后量具应及时清洗干净,处方调配后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实行双签字再行发出,急症处方随到随配方发药,不得延误。

(五)使用调配毒性中药及精神类药物必须遵守《医疗用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管理使用,贵重药品都应有专人、专柜保管。建立登记、逐方销存、定期检查、帐物要相符。紧缺药品的使用只应用于配方中,不得以单味药出售,并注意向临床介绍其代用品性能以弥补配方上的缺药。更新。

三、特殊药品的管理特殊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药品管理法》规定对上述药品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

(一)麻醉药品麻醉药品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信赖性且能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用,麻醉药品的采购,保管、调配、使用必须按照《麻醉药品管理办法》执行,麻醉药品处方权由医师以上职称,经医务科审批方可执行、签字字样由药房备查。药学科对麻醉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橱加锁、专册登记、专帐消耗、专用处方和专人负责管理。控制针剂二日常用量,片、酊剂不超过三日常用量。杜绝滥用、防止流痹。对晚期癌症病人执行申领麻醉药品专用卡的暂行规定,管好“专用卡”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处方书写要规范并注明病情。处方计价、调配、核对、发出必须签全名,班班交接,逐日登记消耗。科主任定期检查,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二)医疗用毒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药理作用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用量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收购、供应、使用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必须建立保管、验收、领发、使用核对制度、须有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中级以上药师负责保管,专柜加锁,专帐登记。毒性药品包装容器及存放专柜必须印有毒药标志。医疗用毒性药品凭医师规范处方进行调配,每日不超过二日极量,配方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称量准确,中级以上职称药师复核、签名盖章发出。对未注明“生用”中药,应当付炮制品,调配毒性药品用具必须随时清洗干净,技工炮制毒性药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执行,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浅议医院药品的核算与管理 篇6

药品是医院为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手段。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应把对药品的核算与管理,作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来抓。笔者就医院药品的核算与管理问题,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观点及操作方法,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一、药品的管理

为加强药品的管理,堵塞药品采购环节的漏洞和不正之风,应成立药事委员会,由一名院长具体负责医院的药事管理,成员由采购员、药房主任、主管业务院长组成,药品管理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价格政策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有关规定,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与管理,并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为了管理与方便患者,设药库与开架式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

(一)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要按规定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须设立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及未付款进药明细表等。对特殊药品管理实行单独保管重点统计。建立处方管理,药房每天设专人统计药品处方消耗,实行实耗实销。月底编制“药品处方与金额汇总表”,作为消耗、内部核算及考核工作量的依据。药房坚持月底进行药品盘点,倒挤消耗,编制“药房药品消耗统计表”,并保证处方统计消耗与实物盘点消耗一致。如遇不一致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做出处理。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

(二)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

药剂科应根据历年药品消耗情况,在保证需要以及掌握市场供应的情况下,编制药品采购预算,实行计划控制,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并实行药品有效期管理。适时监控药品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及失效期。

(三)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制度

购入药品必须验收入库,填制一式三联验收单,药房支领药品要填制支领单。严格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采购人不能同时担任验收人。财会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对账并盘点,因为盘点是发现管理漏洞的有效途径。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对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通过少量、多次的药品采购来减少药品库存,加速药品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药品会计核算办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房药品统一按零售价计价。

(一)购入药品时

采购员将发票与验收单一同交财务审核、付款。按当月付款进药进行核算。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银行存款,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让利部分贷记:其他收入。对于赊销药品业务,月底由保管员将当月购进未付款的药品验收单按供药单位分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进行汇总,填制“药库未付款进药明细表”与验收单一并上报财务部门。格式如下:

会计对验收单与明细表复核无误,在验收单上签章返回药库,按零售价借记:药品——药库药品,按进价贷记:应付账款——某医药公司,按差价贷记:药品进销差价。待付款时,会计核对发票与验收单后,借记:应付账款——某医药公司,贷记:银行存款,让利部分贷记:其他收入。这样,财务可以随时与药房、各医药公司进行外欠款对账,也控制了进药环节的不正之风,形成了财务结账与采购员的互相牵制。

(二)药房支领药品时

财务部门根据药房支领药品汇总表及支领单,核对无误,借记:药品——药房药品,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三)月末结转销售药品成本时

财务根据药房上报的两张药品消耗统计表核对无误,计算药品综合差价率、结转药品销售成本,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费,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房药品。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第二种,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四)药品的价格调整

如遇药品价格变动,应由药剂科根据调价文件,先清点调价药品的库存数量并编制“药品调价表”,调整药库、药房药品库存,并上报财务据以调账。药品价格上调,以上调价格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品价格下调,以下调价格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7

1 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问题

1.1 人员问题

本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人员问题主要来自部分医护人员和药师。其中,部分医护人员对病区药品管理风险的认识不足,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从而造成对病区备用药品管理重视度不够,管理力度不足;由于病区药品品种众多,部分医护人员不但不能正确掌握病区备用药品的详细情况,对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的要求不熟悉,且更新药品知识意识薄弱,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新药品的药理知识、不良反应以及储存条件不清楚等。另一方面,本院药师未参与到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工作中,对药事管理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的宣传度不够,进一步增加了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的风险。

1.2 药品管理的客观问题

本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的客观问题主要是备用药品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不支持备用药品的基数管理,给备用药品的现代化合理科学管理带来阻碍。另外,病区使用的节余药品与备用药品无法分开,存贮与管理混乱;备用药品的供应不及时,致使某些备用药品基数长时间无法得到补充。

1.3 环境问题

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等与药品质量存在密切关系,药品若不能严格按照储存要求保存,可能会导致药品疗效降低或失效变质,会减低临床疗效甚至出现毒副反应。本院药品储藏条件基本符合要求,存在主要问题是无静配中心,从而导致部分静脉输液药品配置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部分科室药柜少,储存备用药品空间不足,导致储存过程不符合要求。

1.4 管理制度问题

目前医院病区药品的管理并未按照备用药品管理制度来执行,且管理以护理部为主,药剂科人员参与较少;医院药事管理部门的药师管理工作不合格,药事执行力不足。

2 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2.1 加强对医护人员与药事管理人员的培训

定期安排培训讲座,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及药事管理人员学习病区备用药品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各类药品存贮要求,提高所有医护人员的药品安全管理意识和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增强医护人员及药师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增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新药药理知识、用药知识以及储存要求,不断更新自身药学知识储备,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用药风险,做到安全用药。将备用药品存贮注意事项、安全用药基本知识、新药知识等制定成册,发放到各科室,方便各科室随时组织学习,并起到警示与督促作用,定期对全院医护人员的药品管理相关知识及风险意识进行考核,从而从思想上提高医护人员及药师对备用药品管理的认识。

2.2 提升药品管理的客观条件

应不断对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必要时进行更新换代;制定节余药品管理规范,设置节余药品独立存贮空间,标准化节余药品的管理与储存,避免混淆节余药品与备用药品的储存与管理;在药品供应方面,药剂科应与各临床各科室协商制定合理的备用基数药品的范围与数量,并加强对药品供应渠道与供应数量的控制,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备用药品能及时得到补充。

2.3 提高药品存贮条件

根据各科室对药柜的要求,合理分配或重新配置药柜,针对性规划药品分类分区摆放方法;有需要低温或冷冻保存的药品,应予配备冷藏冷冻设备,对于已有不能准确控制温度的设备加配温度计,护理人员需每日两次测量并记录温度,确保存贮温度适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或划分静配中心,确保静脉输液配置过程的温度、光线及卫生状况符合要求。根据药品说明书保存药品,对于需避光保存的药品,不但在存储过程中要严格避光,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采取避光措施。对拆零后补充片剂、胶囊剂等,不同批次时,不应与原有药品混合储存,另用原装最小容器储存。

2.4 建立健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

建立健全药事管理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将工作责任具体到个人,并明确赏罚制度(包括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根据已存在问题完善本院已有备用药品管理制度,药剂科与护理部共同成立质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病区备用药品的储存、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备用药品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后进行整改,以此循环不断实现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3]。

3 讨论

综上所述,本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问题,药品管理客观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管理制度问题。根据以上问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药学知识及风险意识培训,提升药品管理的客观条件,提高药品存贮条件,建立健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从而推进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以期为本院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做出贡献。方法:对于本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并提出建议对策。结果:本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问题,药品管理客观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管理制度问题。结论:病区备用药品在临床工作中有重要作用,针对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而推进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备用药品,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亚玲,吕波,朱本淑.加强病区药品贮存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4):44-46.

[2]杨春莲,郭全萍.加强病区备用药品管理降低护理风险[J].中国医学创新,2013(6):153-155.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8

关键词:药品管理,成本核算,制度完善

1 药品管理中现存问题

医学科学近年来发展迅猛, 为全世界患者疾病的康复带来希望。医学药品日益丰富的同时也使得药品种类不断增多, 药物相互之间的联用也日益复杂;医学药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促使对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药品管理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 其意义重大, 同时也成为医院自身提高服务水平, 在医疗改革过程中稳健转型的关键点之一[1]。现今, 考察的国内大多数医院, 在药品管制方面存在很多弊端,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药品存放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首先表现在多家医院的药房没有对各类药品进行系统准确的分类, 外用药, 内服药混合摆放;处方药, 非处方混合摆放, 甚至感冒药, 退烧药, 抗生素等明细分类的药不归类排列。有些医院虽然按照某一规律分类, 当标识不清, 规则不明, 导致取药时的时间耗费。同一医院内还常出现不同部门的药房存货不一致的情况, 如门诊药房配备的阿莫西林规格为1.2, 住院部虽然也有阿莫西林但是规格为0.6, 当临床医师在需要使用1.2规格的阿莫西林时需要联系门诊部, 这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拿药时耗去不少时间, 影响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2]。

1.2 特殊紧急用药管理不到位。

有些医院因为考虑到某一类药品使用频率不高, 或是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事先不配备某一类药, 而当急诊需要用药时, 直接联系供应商。突发的情况很可能导致药品在未入库就使用了, 虽然事后可以补办入库手续, 但是药房很可能出现负库存的情况。更严重的是, 对一些不常用到的药品, 医院没有预先配备, 临到用时出现无法供应的情况。在存放麻醉药等医院处方药品时未进行专柜加锁, 在取用时缺乏复核人员签名或盖章。

1.3 管理设备配套不足。

药品的存放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基于其特殊性, 对存放环境有很大的要求, 如库存地的温度, 湿度甚至光照度都要适当, 一般情况下药房还要求有良好的通风设计。但是, 考察的大部分医院药房狭小, 设备不齐, 硬件条件较差, 难以保证药品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另一方面有些医院在药品管理上还停留在传统阶段, 主要依靠人工控制, 网络技术等计算机应用相对落后, 药品进出没有录入电脑等管理系统, 造成药品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程度低, 降低了工作效率, 甚至导致其他部门的领导和医师不能及时了解到库存信息, 储存过程中药品遗失等问题[3]。

1.4 药品盘点核算不清晰。

有些医院未建立药品定期盘点制度, 导致药品短少或遗留大量过期药品, 给管理增加了成本, 造成大量损失。有些医院或者存在药品收入与发出不及时记账, 药品破损或过期不及时报损, 内部人员滥用药品的情况, 导致药品数量账实不符。

在患者提前出院, 或临时改停用药而医师未来得及通知药房, 出现剩余药品的情况下, 有的药房擅自处理剩余药品。没有将数据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 对剩余药品的处置不当, 造成药品成本核算的不规范。

2 完善医院药品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药品存放管理制度。

首先必须根据药品在医院流通的各个环节, 从进货到保管到取用或销毁等, 制定完备的, 具体的规章制度, 做到工作过程中有证可查, 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在储存过程中做好药品的分类保管, 在领用时遵循“先进先出, 按批出库”的原则, 可有效避免遗留前期药品而导致过期的现象发生, 提高取用效率。根据医院的统计和参考《基本药品目录》做到常用和主要药品品种要备齐, 保证不断货[4]。

这一过程中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学习, 以提高工作人员对药品保管和使用的知识, 增强其工作胜任能力和责任感, 使药品管理更佳科学规范。同时, 不断加强对药品管理人员的业务训练, 对其进行法律培训, 避免药品采购和管理等环节的违法行为发生, 使得工作人员的素质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需要。完善考核制度, 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能力和表现进行考核, 完善奖惩制度,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2 保证特殊药品的管理安全。

对于保存方式要求特殊的药品需要装备空调, 冰箱, 温湿等药品所需的储存条件, 严格根据药品的说明书来进行保管。比如胰岛素, 生长抑素每次取用后要立即放入冰箱冷藏。对要求避光保存的药品应该存放在有色瓶中。对贵重药品存放时要保留原包装, 需要使用时做到现拆现用。对不常用的或者性质特殊的药品, 如麻醉药物等建立特殊药品使用登记本, 使用登记本上注明床号, 患者姓名, 药名的批号, 使用量及使用时间等, 并加上医师护士的签名;以备日后核对统计管理[5]。

2.3 完善药房硬件设施。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扩大药房面积, 将药品存放的区域和员工休息工作的区域划分开来。增加药房点, 做到门诊的药房和住院部的药房配备药物种类统一,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药品取用时的效率。使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医院的药品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 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后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使之熟悉系统操作, 提高工作效率, 为更好地管理药品库存提供技术支持。配备良好的硬件设施, 为方便患者到药房前开药的同时, 合理选择药房的位置, 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配备存放药品需要的设备, 如空调, 制冷箱, 湿度计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引入设计完善的放置架, 高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等。

2.4 健全财务核算制度。

在核对药品成本方面, 做到规范药品采购, 保管, 使用各环节的运作。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 对药品的采购, 验收, 领用, 处置过程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 做到有明确的凭证可以在以后检查过程中参考。重视药品成本会计的核算, 减少管理中的成本耗费, 但又不失去管理的安全可靠性。对药品的整个运作流程进行决策, 规划和控制。制定科学的药品采购方案, 降低采购的成本, 保证采购过程的安全, 公正性。控制药品库存量, 既不累积特殊药品使得管理成本增加, 也要防止需用药时供应不足, 负库存的情况发生。定期检查药品的摆放情况及其有效期, 对所有药物做好核算, 盘点等工作, 保证记录中账物相符, 妥善保存原始凭证。定期检查使用次数多的药品, 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需要做报损处理的药品, 要按照规定的程序从申报处置到领导审核批准再到有管部门领导签字, 每个步骤都做好内部风险控制。药品处置过程需要统一公开, 授权进行, 避免徇私的行为出现。使用经济核算的方法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

3 小结

药品的管理关系到医院用药的效率, 准确性和安全性, 关系到患者取药的便利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医院服务于民众的质量, 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在药品科学不断发展, 医疗改革深化的今天, 做好药品管理对医院的发展, 患者就医的质量与效率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穆尼拉·塔西买买提.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1, (4) :246-247.

[2]林芬.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 2011, 20 (12) :12-13.

[3]陈志军.医院药品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 :279-280.

[4]聂靖云.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14) :50-51.

[5]彭永红.加强医院的药品管理及对策[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2) :703.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9

战备药材保障是军队医院药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战备药材分类分组复杂、品种和数量多、使用效率相对较低、药品质量和效期管理要求严格,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1]。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以及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对野战方舱医院药品的管理,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使用“军卫一号”信息系统,对战备药材高效管理,有效解决药品种类多、数量多的问题,确保野战方舱医院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执行任务时,减少药品的更换、发放和补充的劳动力,提高准确度,减少浪费[2]。

2 野战方舱医院药品管理现状

(1)野战方舱医院平时储备的药品种类多、数量多,分组分箱存放,查询更换药品工作量大。野战方舱医院药品是在野战医疗所药品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品种和数量,种类多、数量多,平时按照组别存放在战备库的野战医疗箱内和药房的专用药箱内。因为每个医疗箱的功能不同,大部分医疗箱内或多或少地存放着药品,每次换药时,须由药械科派出专人利用1~2周的时间,逐箱核对近效期的药品,逐箱更换近效期的药品。更换完药品后,还须逐箱核对药品,即使1年换2次药,也存在着部分药品因过于接近效期无法利用从而造成过期现象,不但浪费人力,还造成药品不必要的浪费。

(2)野战方舱医院到达现地后,发放和补充药品不及时,登统计不准确。野战方舱医院到达现地展开后,接收大批量伤病员[3],伤员来得突然而集中,且伤情重、救治工作紧迫,须立即展开药房发放药品,而药品储放在医疗箱组内,发放药品时须依靠装箱单逐个查找发放,并且发放药品不能自动完成登统计,对于药品箱储存数量不足时,没有自动提醒报警,从而造成药品补充不及时,影响野战方舱医院救治任务的开展。野战方舱医院在野战医疗所基础上增添部分药品,在救援任务中,经常发生部分药品多,而部分药品又严重紧缺的现象,导致药品保障不及时。对于不足的药品,野战方舱医院须与保障单位和驻地有关部门协商请领药品,请领补充后的药品,目前野战方舱医院通过手工记录登记,一线工作人员不知请领药品的目录,用药时受限,药房需要不断提供更新的药品目录,从而既导致药房工作量增大,又导致各种药品登统计不准确[4]。

(3)野战方舱医院执行完任务归建后补充药品工作量大。野战方舱医院在执行务时,根据任务需要,有时需要调整部分医疗箱组的用途,从而导致医疗箱组不能按照装箱单存放物品。请领补充的药品,有的与装箱单不符,但是可以代替使用,执行任务期间,需要放在医疗箱内发放,从而造成执行完任务归建后,在补充医疗箱内的药品时,医疗箱内存放的药品与实际装箱单差别很大,并且医疗箱组内药品消耗依靠手工登统计,造成查询极为不方便,查询的结果不准确,回到医院后补充时,需要把所有医疗箱逐箱核对,逐箱补充,从而增加了工作量。

3 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野战方舱医院药品

3.1 系统初始化

首先在医院“军卫一号”数据库环境下安装“药库管理子系统”。将野战方舱医院药材库作为二级药库,由信息科分配科室代码,给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分配系统的用户使用权限,并注册用户名和密码。

3.2 系统参数设置

应用程序正常运行后,管理人员登录“药材管理子系统”,对子系统中相关参数进行设置。我院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如下:在“药品入/出库分类字典维护中”设置“轮换入/出库”;在“库房类别字典维护中”设置“战备药品”、“战备器材”等子库类别。

3.3 使用计算机和手持POS机,利用条形码管理野战方舱医院药品

使用信息化管理野战方舱医院药品,利用条形码技术,通过条形码对野战方舱医院药品统一编码,条形码的内容须包括药品的名称、型号、种类、出厂年月、使用年月和装载时的车辆位置,日常存放的库房位置,条形码在制作时材料要达到防水的要求,且粘贴性要强,粘贴条形码时须贴在药箱的明显部位。开发研制管理软件,软件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与野战方舱医院各部门计算机联网使用。独立使用时,对于医疗箱内达到近效期的药品有报警功能,执行任务时,与门急诊、病房联网可提供野战方舱医院药品目录,能够自动完成统计查询功能,能够自动生成医疗箱组内剩余药品的详细目录。

3.4 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药品使用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管理药品分平时、执行任务和归建后3种情况。平时利用“军卫一号”管理药品时,把野战方舱医院各个医疗箱组编码,各个医疗箱的信息系统全部录入计算机,查询时,打开医疗箱的目录,对于达到近效期需要更换的药品,计算机自动报警。执行任务时,药房与门诊病房联网,通过手持POS机扫码,可迅速查询医疗箱内盛放何种药品,对于新补充的药品,立即录入系统,给一线工作人员提供药品目录。执行完任务归建后,通过POS机扫描医疗箱上的条形码生成医疗箱内剩余药品的目录,替换和补充相关药品[5]。

4 使用信息化管理野战方舱医院药品分析

(1)利用信息化管理药品,实时监控药品效期,减少人力,避免浪费。通过信息化管理野战方舱医院药品,定好查询时间,每月或者每季度查询医疗箱组系统,查询时只需要打开计算机,对野战医疗箱内药品数量可随时登统计查看,对近效期药品可提前周转更换,达到对药材实时监控的目的,从而减少人力,减少药品浪费。

(2)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自动生成药品保障目录,确保一线医务人员查询使用方便快捷。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使用野战方舱医院药材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自动管理,将所有战备药材目录列入到管理软件数据库中,实现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缩短报表编制、计算和传递时间,实现药品消耗实时掌控、药材储备库存高低限量、药品补给自动报警等功能,到达任务地域后,立即生成药品目录,确保一线医生及时掌握药品目录,顺利完成救治任务。

(3)利用信息化,实现药品出入库管理。出库类别根据实际情况选为发放出库、退药入库、轮换出库,发往选为接收药材的科室,库房选为野战方舱医院药品或战备器材。在药品列表中,选择所要出库的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厂家、批号和有效期。入库根据实际情况选为采购入库、请领入库、轮换入库,供货方选为提供药材的科室,库房选为野战方舱医院药品或战备器材。在药品列表中选择所要入库的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和厂家,然后填上批号、有效期、数量和货位[6]。

(4)利用信息系统,自动统计药品数量,确保有效补充。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于野战方舱医院药品数量随时查询,对于药品数量少,在有效时间内不能完成补充或替代的药品随时报警提醒,以确保药品补充及时。充分利用现代通信和条码技术,在野战医疗箱组外包装或集装箱组上加条形码,通过扫描实现对战备药材的自动识别、采集和更新;对野战方舱医院药品统一制作条形码,执行任务时,保障人员通过手持POS机,可立即查出医疗箱内存放药品的品种、数量及效期,满足快速发放的需要。

5 结语

目前在医院的战备药材管理中,传统的方法是用手工账目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单机版数据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从而造成注明批号、有效期和数量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且容易造成浪费。野战方舱医院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药品,在平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查询更换药品,执行任务时,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药品,归建后利用信息化手段更换补充药品,极大地满足了野战方舱医院药材保障的时效性、有效性,以及野战方舱医院药品管理与使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揽月,孙亚莉.IDEF信息建模方法在“军字一号”药品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6):55-57.

[2]朱兴喜,胡新勇,杨国斌,等.伤员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17.

[3]王军.浅谈方舱医院抗震救灾持续保障力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9):377.

[4]王军,刘建军.野战方舱医院抗震救灾药品耗材保障供应畅通的做法及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112.

[5]王军,刘建军,曹敏.浅谈野战医疗所装备信息化管理及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80.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分析 篇10

关键词: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医院药房,应用价值

医院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机构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具有强大的社会公信力。一旦医院出现不良事件将极大的损害医院信誉[1]。因此,对于医院管理中潜在的风险,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控制将有助于医院发展。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也不断进步,药品种类逐渐增加,医疗保障等体系有待完善[2]。目前,药品质量风险成为医院管理最大的潜在风险。据报道,对医院药房采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模式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用药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3]。基于此,本研究对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2月、2015年1月-12月药房药品管理资料共235例,并分别作为对照组(117例)和试验组(118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品管理对策。试验组采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策:(1)收集近3年药房中的药品资料,并对不良事件进行归纳总结。(2)制定相应的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策,严把药品采购、验收和入库保存等环节,杜绝不合格药品流入药房;严格处方药的抓取制度,必须严格按照处方要求的剂量取药、用药。(3)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并完善药房药品从入库到储存、出库的规范管理系统。尤其加强对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的储存、流通管理。定期监测药房药品的安全性。2014年末、2015年末分别取117例和118例医护人员对药品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比较2组安全问题发生率。调配出错率、药品变质失效和过期等安全问题发生率低的,应用价值较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药品变质失效、药品过期和药品调配出错率等安全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尽管医药行业的秩序和医药市场逐渐规范化,但我国医院药房药品的安全问题时有报道,引起恶性事件的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升级[4]。对于医院管理中潜在风险,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控制将有助于医院的发展。由于药品的安全性不受法律的监督,公众对药品的安全性问题缺乏专业知识和信任。因而,医院药房加强对药品安全性进行监控意义重大。目前,利用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药房进行管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此外,更高的服务质量及提高医疗行业的工作效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5]。

常规的药房药品管理采取的是人工取药分药的方法,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加大医院成本,还会增加出错率。据报道,对医院药房采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模式,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用药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6]。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相比于常规药房药品管理,其优势不仅在于强大的药品管理系统,对药品的调配、药品储存方式和保质期的监测及时到位,还能大大提高发药的效率,医院人力得到节省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7]。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策的使用会随着医疗机构改革而逐渐完善。通过应用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可加强对药品流通的全程监控,对药品的储藏方法和条件进行随时监测检查,发现药品过期、变质等质量问题立即处理。通过建立药品管理系统提高发药流程的质量、调剂和生产日期等情况的掌握,这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空间利用率,调剂质量也不断上升,还可提高患者对医院药师药品的信任程度[8]。

本研究对常规药品管理和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试验组药品变质失效、药品过期和药品调配出错率等安全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因而,采取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对策能有效避免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由药品质量引起的医患纠纷,提高医院药房药品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勇,叶红梅,方贺斌.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2):189-190.

[2]姚洁文,陈燕鸿.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89-190.

[3]陈曦.药品质量的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1(45):23-25.

[4]郭景仙,周京燕,唐嫚,等.我院2006-2013年中成药用药失误分析与药房风险管理[J].中国药房,2014,12(19):1796-1799.

[5]裴丽,罗艳,李翔,等.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贮藏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价[J].中国药业,2014,10(18):16-18.

[6]康恺,梁毅.浅析药品风险产生的原因及药品风险管理实施要点[C].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12.

[7]解冬千,李芳,祁宏伟.浅谈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的管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3,25(52):376-377.

医院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刍议 篇11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502-02

中图分类号:R 95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73

麻醉药品系指吗啡、可待因、阿片之类的毒剧药品,它们与临床应用的乙醚、普鲁卡因等具有麻醉作用的麻醉剂不同,因为此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对其生产、运输、出售、管理、使用等均有明确的规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吸毒贩毒又有兴起之势,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严格的整治措施,禁毒力度不断加大,阻断市场毒品的来源,吸毒贩毒人员就将麻醉药品视为毒品的替代品,麻醉药品流失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肿瘤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运用麻醉药品镇痛的几率也在增加。因此,麻醉药品成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保证临床用药合理、安全,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失,现结合医院实际,浅谈麻醉药品管理实践和规范的使用流程。

把好麻醉药品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关

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医院安全医疗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为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的贯彻落实,首先把好专业人员素质关,一是对麻醉药品管理相关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强化法律观念,更新药品知识;制定本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把麻醉药品管理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使麻醉药品进入规范化管理。二是医院的麻醉药品统一由中心药房调配,由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药学专业人员负责,要求具有药师资格,接受麻醉药品管理培训,经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得从事麻醉药品管理工作。本院药师以上药学专业人员均通过培训考核,持有麻醉药品调配的合格证。三是强化麻醉药品处方权资格,开方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规定对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必须在《麻醉、精一药品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本》上签字备案,以便查询核对,强调书写麻醉药品处方规范,准确无误。

认真落实麻醉药品“五专”管理

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五专”管理指的是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在“五专”管理原则指导下,各医院的实施都有各自的经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专人负责。按要求指定具有药师资格,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药学专业人员,具体负责麻醉药品年度的购药申请,入库的登记,科室配备基数、补充的审核,签字备查等等,这些过程都要双人核对,防范失误。②专柜加锁。为确保麻醉药品储存安全,防范坏人行盗的事件发生,存放的库房或药房要安装防盗装置,设有专用的保险柜存放,实行双人双锁,互相制约,杜绝药品无故流失。有条件最好安装报警装置,联入医院安全网络。③专用帐册。中心药房通过微机管理,在麻醉药品专用账册中,录入麻醉药品名称、规格、批号、储存数量等资料,并实行双人复核,对药品入、出库房,每日消耗记录盘点清楚,做到账目与药品相符,同时打印一份存入麻醉药品专柜中,微机存档与账目相符,确保安全。④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印制处方用纸的颜色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有“麻”字样,以区别于普通处方。专管麻醉药品的药师必须严格审核,处方上签字的医师姓名应与处方权医师签字留样相符,查看处方前记、正文药品书写合格后方予以调配,发出药品,并行使职责,做到双签字,杜绝差错事故发生。⑤专册登记。专册登记与专用处方都是麻醉药品使用的重要文书,是评价麻醉药品使用是否合理,判断是否滥用及成瘾的重要参考依据[3]。因此登记必须详细,内容包括:日期、用药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等一般情况,以及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开方医师、处方编号、发药人、核对人、取药人姓名及其身份证号。处方的管理,遵循处方计数管理,每日按顺序将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编号。

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的管理措施

管理的目的是切实保障药品的合法、合理和安全使用,避免患者直接接触麻醉药品,消除中间环节的不安全隐患[4]。我们的管理流程是:①严格审方:接到麻醉药品处方后,药师必须按照专用处方和专册登记相关项目逐一审查,如处方书写项目齐全、规范,开方医师处方权确认,调配人员可按程序给予调配,否则拒绝发药。对于夜间值班又无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在急需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下,可暂凭其开具的处方取药,事后由所在科室的主任补签处方,由相关护士来药房换取原处方。②处方限量:门(急)诊处方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3日量;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镇痛,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7日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要注明理由并在剂量处签名。住院患者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③调配程序:按《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剂人员不得直接把药品实物发给患者,而是交给领药护士,本院规定,门(急)诊注射用药由注射室护士领取,住院病人由科室护士领药,护士收到实物后在处方背面签收,并在麻醉药品使用记录本的取药项签名。护士注射完毕后及时将空安瓿及残余量处理登记表一同交回药房,并再次在处方背面签字,以确认返还。其他剂型门诊病人可以直接到药房取药,但必须确认取药人姓名和身份证明,住院病人则由科室护士领取并记录签名备查。④科室用药:手术室用麻醉药品由手术室直接从药房领取,根据临床需要,手术室配备一定基数,每次补充基数时由科室专管人员根据实际消耗,凭处方及使用过的空安瓿到药房办理补充手续。至于余量的消匿,按“五专”管理的相关内容依次登记处理,以备追踪检查。手术室建立有残余量处理登记本,由药师定期核查。临床科室基数的配备,由科室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管理,并协助科室负责人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通过上述规范化管理,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条理有序,出现良性循环,杜绝了浪费和流失现象,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S].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7.

[3]吴晓放,蒋 李.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01):127-128.[4]侯庆源,刘建荣,王际传.加强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25):1962-1963.

(收稿日期:2009-07-21 修回日期:2009-08-15)

医院药品供应管理体会 篇12

1药品采办

1.1 基本用药目录的确定

根据《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实施方案 (试行) 》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我院成立了选标专家组和监督委员会, 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监督委员组确定选标工作组, 制定选标原则和选标实施方案, 规范地组织实施选定我院《基本用药目录》。对临床必需的非中标药品, 且在中标药品目录中又没有可以替代的同类品种的药品, 根据公司采办文件要求, 在合格供货商中查询, 通过询价比价标准及比价评分确定。

1.2 特殊药品的采购

特殊药品指临床因抢救或治疗需要临时使用的药品, 不进入《基本用药目录》, 不作日常备药, 如一些特殊肿瘤用药等。此类药品的采购由临床科室根据治疗计划填写《特殊药品使用申请单》提出申请, 交药剂科审核, 报主管院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

1.3 新药引进制度

由临床科室提出新药申请, 药剂科对临床科室申请的新药进行登记。药剂科负责收集新药信息资料, 并定于每月最后一周二下午为接待日, 认真审核药品资料, 并进行登记汇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新药的审批, 在每季度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药剂科将准备好的新药资料制成表格印发给每一位委员, 委员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审, 包括与原有的同类产品进行对照分析, 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经充分讨论和论证, 最后集体决定购进哪些新药。中标挂网的药品及广东省医保目录的药品可优先讨论。药剂科根据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决定, 严格按照进货渠道对新药小量购进试用, 3个月后把用药情况反馈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决定该药是否作为我院基本用药。

1.4 药品采购计划

1.4.1 用ABC分类法对我院药品进行分类

ABC分类法法源于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多数”分开的布雷托定律[2]。医院使用药品存在着资金占用高、使用量大但品种数不多, 资金占用小、使用量小但品种数占大多数的结构特点, 所以借鉴ABC分类法对我院药品进行分类管理, 有利于在管理中区分主次, 提高效率。以总价值约占75%、库存品种总数约占15%的药品定为A类;约占总价值的20%、库存品种总数约占25%的为B类药品;约占总价值的5%、库存品种总数约占60%的为C类药品;D类药品为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抢救药品等, 此类药品所占比例均不高。

1.4.2 药品采购计划的编制

药品采购计划编制虽有计算公式可用, 但要结合经验和医院资金政策, 编制符合医院实际的可行计划[3]。库房管理员每月底参考上三个月药品使用动态和库存情况制定下月采购计划, 并根据ABCD类别不同采取不同策略。A、B类药品品种不多, 但占用资金大, 流动快, 总计划量以一个月为宜, 可根据库房空间情况分1-2次采购;C 类药品品种多, 但占用资金少, 一次采购以1.5~2个月为宜, 这样可以减少采购和入库验收频数, 降低供货商的运营成本, 降低库房管理员、药品会计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我院用量不大, 但采购、入库验收手续要求繁琐, 一次采购量可以3个月用量为准;抢救药品作为必备品种, 用量随临床抢救变化, 应结合库存、效期、抢救用量进行备用性采购, 降低过期报损风险。

2药品管理

2.1 库存控制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 也应遵循商品流通性的规律, 加速周转, 减少库存, 保证药品供应, 确保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对用量大、使用频率较高、市场供应充足的A、B类药品实行<10 d用量的低限库存管理, 以保证供应又不致于占用过大资金, 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一些用量较小, 供应不足而可能导致高昂成本, 如在抢救失败或由于缺货引起的纠纷的品种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库存, 最低库存保证15 d用量, 如C、D类药品;对于专科用药, 在相对稳定的时间里用量稳定, 供货正常的品种实行药库零库存, 减少在库品种, 节腾仓位空间, 提高保管效率, 如一些肿瘤药品和妇科用药。从2008年开始, 我院对中药饮片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 撤掉了中药库, 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2.2 药品储存与养护

2.2.1 药品储存

药品储存过程中质量稳定与否, 除与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工艺技术以及包装容器有关外, 储存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对其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库存药品的质量, 应对药品按其质量要求分库管理。按照各种药品的贮藏要求, 分别储存于常温库 (0℃~30℃) 、阴凉库 (20℃以下) 、冷藏库 (2℃~10℃) 。在我院现有药品品种中, 大约70%的品种要求在阴凉处保存, 医院对库房进行行改造, 根据要求扩大阴凉库面积, 增加空调设备和抽湿机, 以保证温度、湿度 (45%~75%) 处于正常范围。

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 库房管理员对药品严格分区、分类管理。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黄色。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 我们对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统一的标准: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区、待发药品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区为红色。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 文字可以白色表示, 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 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 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 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 (房梁) 的间距不小于30 cm, 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 cm;仓间主通道宽度不少于200 cm, 辅通道宽度不少于100 cm。

2.2.2 药品养护

药品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 研究药品储存养护技术和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 防止药品变质, 保证药品质量,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实用性技术科学。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库管人员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2:00-2:30做库房温、湿度检测, 并做好检测记录;定期对在库药品进行质量检查,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及时整改。为提高工作效率, 把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发生过质量问题、药监局重点监控的品种设为重点养护品种, 进行重点养护。

建立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并根据药品效期作药品养护计划。有效期长的药品 (1年以上) 每季检查一次;对有效期短的或接近效期的 (半年至1年) , 应逐月检查;对效期在半年内的和即将失效的, 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并写出报告单。采购药品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原则上拒绝验收入库, 在库药品效期低于6个月应进行预警, 与临床沟通使用, 并与供货商联系是否可以调配新批号, 效期接近3个月, 预见能用完的即留用, 否则考虑办理退货。

3药品发放

利用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 药品的出库由领用药品的部门编写领药计划, 上传提交药库, 库房管理员在库房管理系统确定出库数量, 并打印出库单, 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 对照出库单上的数量和规格、产地, 认真核对发放。计算机的运用, 使得库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更好地投身到药学报务中去。

良好流畅的信息沟通为有条不紊地开展好药库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因住院药房、各门诊药房面对患者结构不同, 各品种使用量也不同, 药库加强与各药房之间的沟通, 协助做好各药房之间滞消药品、近期药品的调拨, 可有效防止过期报损造成的资金损失和医药资源浪费。

4统计分析

为有效控制药品收入在医疗收入中所占比率, 规范合理用药, 有必要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对全院、各病区药品用量、使用频率、使用强度等进行统计排序、分析, 并进行公布,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的自律性, 并为医院对临床用药的管理提供必要依据,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5结论

医院通过参加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 制定推行相应实施方案和政策制度, 有效杜绝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公开、公正, 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 获得物美价廉的药品, 降低医疗支出, 有效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院药品支出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率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46%以下。在采购计划编制过程中结合实际, 对不同类别的药品采取不同采购策略, 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遵循药品的商品流通管理规律, 兼顾医院救死扶伤的职责, 区别对待控制库存量, 既提高了库存周转率, 且减少了断药率, 满足了临床抢救治疗需求。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体积大, 保存要求较西药、成药更高, 保管过程中极易造成发霉、虫蛀、腐烂等问题, 特别梅雨季节, 保管人员常需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如日晒等, 势必造成一定量的损耗。考虑到我院中药饮片用量不大, 且目前市场供应充足, 我们撤消了中药饮片一级库, 在中药房傍设小药库, 交由中药房人员兼职管理, 按需采购。这样一来, 不但节约了人工成本和保管过程的损耗成本, 且节腾出了约100 m2的库房空间用于西药库房改造, 成效显而易见。通过加强规范药品存储和养护, 在库药品完好率达100%。除个别小量必备抢救药品会因过期报损外, 其他药品基本达到零报损。通过定期向医院管理部门提供用药分析, 使医院及时对临床不合理用药作出对策, 制定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医生开大处方现象, 提高医生的自律性。总之, 在药品供应管理中通过采取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的方法, 达成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6讨论

优化药品供应管理, 体现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最大化。药品供应管理是一项动态、复杂的实践性工作, 通过完善主要环节的管理, 做到政策化、专业化、经济化, 可以有效降低断货率, 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和减少药品积压失效造成损失具有重要意义[4]。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 药品加成率的降低, 药品收入在医院经济效益中的影响日益淡化, 我们要通过有效管理, 提高效率, 使药师从单一的保证药品供应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 从以药品 (物) 为中心向以患者 (人) 为中心的转变[5], 从传统药学阶段向药学服务阶段过渡, 从而提高药师的价值, 为医院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药品供应管理办法。方法 对医院药品供应管理中药品采办、药品管理、发放、统计等环节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规范药品供应管理, 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老百姓获得物美价廉的药品。结论 通过采取政策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管理方法, 可以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药品供应,管理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璐华, 宋钟娟.索适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药库的实际管理模式.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 10 (2) :159-160.

[2]冯运, 朱珺, 顾嘉钦, 等.采用ABC库存结构分析法和订货点技术优化贵重药品管理.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9, 9 (4) :268-271.

[3]吴永佩, 张钧.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分册.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16.

[4]谈瑄忠, 丁毅.医院药品库存的最佳控制探讨.中国药房, 2005, 16 (10) :22-23.

上一篇: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下一篇:教案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