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2024-07-25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精选12篇)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1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过程中病人未发生法定或法律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包括机体器官、心理上的损害及各种缺陷, 甚至死亡[1]。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基本, 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将护理安全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 并善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及阻止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现场管理是通过应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及管理制度对现场中各要素包括人、环境、制度及信息等进行合理的整合, 达到高效、优质、方便、低耗的质量管理目标[2]。对护理部门实施现场管理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部门形象、保障人员品质, 提高人员素养,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3]。本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引进现场管理理论, 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拥有固定床位628张, 护理人员333人, 年龄23.7岁±2.2岁;学历:本科150人, 大专154人, 中专29人;高级职称9人, 中级职称94人, 初级职称213人, 护士17人;编制内人数160人, 编制外人数173人。在现场管理实施前后1年分别各抽取200例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纳入标准:意识清醒, 具备一定的听、读、写及理解能力, 能进行简单交流。排除心、肝、肾、肺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史及恶性肿瘤晚期的病人。实施前选取的病人:男112例, 女88例;年龄18岁~72岁 (48.3岁±3.8岁) ;学历:小学32例, 初中68例, 高中56例, 大专或以上44例。实施后选取的病人:男110例, 女90例, 年龄18岁~75岁 (49.2岁±4.3岁) , 学历:小学30例, 初中65例, 高中55例, 大专或以上50例。两阶段病人性别、年龄、学历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院未引进现场管理前实施常规性管理, 于2013年3月起引进现场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分析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 由护理部对病人就诊及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事件进行调查, 并及时将安全隐患事件上报及统计。 (2) 结合护理安全隐患及调查结果, 运用反馈方法分析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 并加以改进。 (3) 成立现场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现场管理小组长, 由科室副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担任副组长, 由护理骨干担任组员, 共组成8人小组。小组成员负责讨论及制定现场管理实施方案, 明确责任人及责任区域, 并在科室公告栏中公布结果。实施现场管理前后提出整改意见, 肯定管理效果, 并在公告栏上公示。 (4) 现场调控:现场管理小组成员每天于早上、下午、晚上对病房进行巡视, 掌握每间病房基本情况, 调节及控制各环节的运作, 护士长每天对病房管理效果进行考核, 记录潜在可能影响病人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 (5) 制定具体化改进措施:明确护士长职责, 合理运用资源, 降低护理成本;精细化管理, 为病人营造良好而温馨的病房环境, 在各室物品处贴上标签, 对物品进行整理, 培养医护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 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加强与病人沟通, 尊重病人知情权;定期对本院护士进行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涵养;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6) 在岗检查:护士长监督各科室护士是否在无特殊事情下擅自脱离岗位, 对于上班期间必须离开岗位的护士必须由其本人向护士长请假, 并安排其他护理人员顶替。 (7) 突发情况处理:对病人出现的突发情况, 如药物过敏、用药错误、各种并发症等, 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并上报不良事件至护理部。

1.3 观察指标

(1) 护理质量:实施现场管理前后1年分别应用由科室护士长参考《医院护理质量评分标准》设计护理质量调查, 问卷内容共包括22个条目, 6个维度, 分别为一级护理 (3个条目) 、特级护理 (3个条目) 、病房管理 (4个条目) 、文书管理 (4个条目) 、重点环节管理 (4个条目) 、急救药品管理 (4个条目) 。采用Likert 4级评分方式, 1分~4分分别为差、一般、良好、优, 总评分为各维度之和, 评分越高, 护理质量越好。 (2) 病人满意度:实施现场管理前后1年分别应用《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问卷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含仪表举止、文明用语, 共计15分) 、护患沟通 (含入院接待、入院指导, 共计25分) 、业务水平 (含技术水平、巡视情况、整体水平, 共计20分) 、健康教育 (20分) 、解决问题的能力 (20分) , 总分为100分。 (3) 记录两阶段安全隐患事件发生情况。

1.4 调查方法

分别于病人出院时向其发放《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 问卷填写前向病人讲解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 让病人当场填写。两阶段均发放问卷200份, 有效回收200份, 有效率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组间计数资料率分析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标志, 护士长作为护理质量的直接责任人, 对质量持续改进及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4]。现场管理强调运用科学的管理标准、制度及方法, 从而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引、指导、培训、监督、检查, 并最终提高护理质量[5]。相关研究指出, 临床上大部分不良风险事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发生与众多环节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改变引起的[6]。因此, 加强护理监督,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指出,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护理操作不规范、管理不严谨是引起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7]。本院为了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于2013年3月起引进了现场管理理论, 与实施前相比, 实施后一级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 (P<0.05) , 从而提示现场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改善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现场管理引进后, 规范了各种操作流程, 对各类物品摆放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 加强了对病房巡查力度, 提高了护理人员安全管理及主动服务意识, 因此提高了本院护理质量[8]。实施现场管理后病人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患沟通、业务水平、健康教育、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总体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 这可能与现场管理规范了护理服务流程及用语标准, 培养了护士良好的工作习惯及沟通方式, 促进了护士与病人的关系, 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9]。通过引进现场管理后, 本院住院病人坠床、跌倒、意外伤、非计划性拔管、给错药、文书记录错误等安全隐患事件显著下降 (P<0.05) , 研究结果与陈璐等[10]一致。这可能与引进现场管理后, 提高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了各种规章制定的建设, 完善及规范护理监督制度, 设定安全防护措施, 防患于未然, 因此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通过引进现场管理, 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久的改进护理措施, 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管理, 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 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有助于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新辉, 刘翔宇, 谌永毅, 等.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3) :23-25.

[2]毛慧萍, 张卫红, 卢群, 等.7S现场管理法在降低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14) :1724-1727.

[3]毕东军, 张春斐, 金文扬, 等.“5S”现场管理在急门诊管理中的实践体会[J].护理与康复, 2013, 12 (3) :260-261.

[4]陈林锋.护士长现场管理控制在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3) :115-116.

[5]张丽, 谭丽萍, 蒋银芬, 等.工作日志在护士长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9) :1745-1746.

[6]孔彩霞, 杨芳.走动式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4) :65-66.

[7]郭素萍, 冯国琴, 顾巧萍, 等.护士长现场质量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2) :93-94.

[8]李民, 沈爱宗, 姜玲, 等.自动化药房6S现场管理的探讨[J].安徽医药, 2014, 18 (1) :165-168.

[9]胡纪文, 熊建辉, 陈卓诚, 等.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1) :1479-1480.

[10]陈璐.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6) :365-366.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2

一:入院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备好床单元。护送至床前, 妥善安置,并通知医生。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通知师傅送第一瓶开水.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6 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二 晨间护理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衣。2 腹部手术半卧位(护士摇床至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活动能力.三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健教.2 根据季节开窗通风或紫外线灯管病室消毒1次/周,出院后.四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肠内营养患者护士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知识。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3

【关键词】 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成效;分析

优质护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本院为二级医院,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病人渴望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医院的形象与效益,以至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院于2011年4月开展优质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具体做法及成效分析如下:

1 开展优质护理的具体做法

1.1 实行责任制,落实整体护理 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护士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护理也不仅是对病人机体的护理,而是强调心身整体护理,要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全面了解,以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1.2 深化整体护理 深化整体护理做到全面、全程护理患者,注重心理支持,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指导思想,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1.3 夯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新病人入院后責任护士接待领至病床,进行入院宣教和环境和入院制度宣教。办公护士为其办理入院手续通知医生责任护士处理,并上传下达医嘱,责任护士进行分管护士宣教和疾病宣教,落实各项医嘱,负责手脚指甲,胡须,头发,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处理,负责术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术后护理,翻身叩背,进行术后活动指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出院前的宣教。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管道护理等晚间督促病人洗脸洗脚。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同时还在深化护理内涵,增进护患和谐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1.4 强化健康教育 我们继续规范了出院疾病指导与饮食指导。在出院指导中把病人需要尤其注意的给予强化醒目的提醒如:切忌,切宜把饮食具体到哪一种食物并列出名单等。术前术后宣教我们采取集中宣教配以实物如:胃管,镇痛泵等,配以动作演示取得了良好的宣教效果。为病人术后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开陪人会宣教洗脸洗脚,剪指甲,为病人擦身,洗头的好处倡导能自理的病人进行自我卫生处置,能家属协助的家属积极协助,护士需要督促协助的护士及时督促与协助。

2 成效分析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单是一种形式,而应加强考核评估,把责任制护理、基础护理等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让患者切身感受到优质护理的明显改进与变化。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懂得了怎样服药,管道护理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饮食治疗与预防等,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另外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均有所改变。通过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深入分析了优质护理带来的护理成效,总结优质护理在二级医院中的具体做法,从而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努力使护理工作做到“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田风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01).

[2] 白金玉.民营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06).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4年开始, 在医院有关部门的领导下,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针对转变服务质量和如何在工作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了专项活动。借助于重视服务细节, 提倡主动服务等措施,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也为医院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1.2方法

1.2.1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对于卫生管理部门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文件,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 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相互讨论。在日常工作人员, 服务人员应为临床提供礼貌细致的服务, 对临床科室的意见耐心听取, 不能够及时解决临床科室的实际问题, 对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中的支持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按月发放服务意见调查表, 针对调查情况来改进护理服务工作。

1.2.2重视专科人员规范化培训: (1) 制定并落实优质服务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了主动服务、消毒和灭菌物品的供应质量、临床问题的处理等内容。护士长每月发放考评表, 并交由各个临床科室来评价护理服务人员。同时, 根据服务人员在消毒供应中心科室的表现, 综合评价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并与绩效考虑相挂钩。 (2) 主要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了熟练服务技能、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国家行业标准等。培训老师由护士长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岗位组长担任, 对护理服务人员实行计划性、分层次的培训。在专科人员培训上, 强调优质服务意识、高标准质量意识以及团队意识, 并注重服务人员执行能力和应急能力的培训。 (3) 灭菌员的培训。依据相关规定,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必须通过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考核, 而且要持证上岗。对于消毒供应中心, 应当重视灭菌员的教育与学习, 对灭菌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科学制定, 与灭菌人员签订安全责任, 提高灭菌人员的责任意识, 促使其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借助于专科规划化培训, 促使灭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1.2.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消毒灭菌物品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 将外来器械管理制度、沟通联系制度等纳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中, 推动医疗安全和本专业的进步发展。同时, 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增强考核力度, 构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为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提供保障。对操作人员工作质量检查考评表予以细化, 以预防问题的发生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严格执行国家保准, 规划化落实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检测工作, 保证其质量合格。

1.2.4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 推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构建与实施专科精细化管理体系, 需要重视细节服务, 开展全方位的下收下送。设立温馨提示窗口, 与各个临床科室加强交流沟通。比如, 对收送器物时间合理安排, 促进临床科室的使用;落实“首问负责制”, 对于临床科室的需求,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解决;设立继续物品快速通道, 调整排便模式, 将服务质量与个人考评相挂钩。通过以上多项措施的实施, 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整个消毒供应服务中。如果发现服务中存在缺陷, 应当及时通知相应的临床科室, 及时收回物品并采取补救措施, 促使临床以及患者获得满意的服务。另外, 对缺陷资料予以收集, 科学分析其中的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结果

2013年,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服务满意率、消毒物品合格率、灭菌物品合格率分别为92.3%、98.4%、100%, 2014年提高到97.1%、100%、100%。通过本次学习活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服务人员的知识面得到扩大, 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明显增强, 科室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为医疗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讨论

近年来, 我院响应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号召, 不仅对临床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重视医院支持保障部门工作的改进。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保障支持部门, 该科室工作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健康。自2014年开始, 在医院有关部门的领导下,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针对转变服务质量和如何在工作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了专项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指引下,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了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活动, 具体措施包括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专科人员规范化培训, 构建优质服务长效制度,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消毒灭菌物品质量, 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实施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等[1,2]。通过本次活动,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满意率和消毒物品合格率得到提高, 而且,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服务人员的知识面得到扩大, 专科理论与操作技能明显增强, 科室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总而言之, 在优质护理模式下构建与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 有助于专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促进医院消毒灭菌供应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保障医疗安全,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发展。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 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了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活动, 具体措施包括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专科人员规范化培训, 构建优质服务长效制度,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消毒灭菌物品质量, 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实施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等。结果 2013年,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服务满意率、消毒物品合格率、灭菌物品合格率分别为92.3%、98.4%、100%, 2014年提高到97.1%、100%、100%。结论 在优质护理模式下构建与实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 有助于专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 促进医院消毒灭菌供应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保障医疗安全,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参考文献

[1]黎月英.消毒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协调性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8 (7) :55-56.

医院优质护理工作报告 篇5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报告

自2010年以来,医院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制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使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形成一把手、一盘棋工程。同时护理工作以等级医院评审、“三好一满意”、“平安医院创建”等活动为依托,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整体发展。我们坚持开展 以“用心服务,创造感动”为核心理念的团队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团队目标明确、组织架构健全、团队作风优良、具有航医特色的护理工作模式。从刚起步时的一知半解、浮于表面到现在的做出实效、稳步推进,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现将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学习动员,接受新思想新理念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创建活动动员会,明确了职责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护理部组织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活动目标,细化工作任务。

副院长亲自带队先后参观了**总医院、中航**、**医院、陕西**医院、成都**医院和河南**医院等,选派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到**市中心医院、中医院进修培训,及时汲取上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宝贵经验,为创建活动科学统筹、有序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下发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年版)》进行解读并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度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完善规章制度与质量管理标准,分步实施,逐项推进。先后制定了《中航364医院护理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口袋书》,涵盖了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责任护士、执行护士以及助理护士岗位职责、修订完善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健全了制度、明确了职责、规范了流程。

二、落实层级管理,打造优质服务护理队伍

创建一支层次分明、训练有素、业务精湛、富有创造精神的护理队伍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护士梯队的建设采取采取了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和工作中悟等形式,着力在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业务素质方面下功夫,护理部管理人员赴北京、上海、江苏、四川、陕西、天津等地等参加各种管理培训班和实地参观交流;护士长参加院内、外培训班100余人次,护士长的综合素质能力较先前有了显著提升;各科室推选出2名骨干护士进行重点培养,护理部搭建平台,参加各种类型培训班、协助护士长管理和教学、参加护士长会议等方式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根据每位骨干护士的特点,帮助定位好骨干护士职业发展规划,培养护士长候选人、专科护士、教学护士。去年8月至12月,以卫生局组织的“岗位大练兵”活动为契机,强化全院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水平,整体护理专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5.12”护士节之际,组织全院N0—N3级护士举办“静脉穿刺一针率”竞赛活动,活动中每名护士穿刺10个病人,从护士素质、护患沟通、操作流程、护理效果等方面考核,经过层层选拔,选出6名“穿刺能手”。开展“星级护理站”、“星级护士长”“星级护士”的评选。通过创“星”活动,让同行评护士、让患者评护士,营造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提升护士素质。

护理部为打造学习型护士团队,坚持每周提问14项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内容,每月进行2次“全院性护理业务讲座,每月一次护理基本技术操作、护理业务查房,每季度一次“三基考试”,鼓励护士撰写护理论文。进一步强化了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感动服务

去年医院邀请北京吴春荣管理咨询中心的吴教授为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四期《核心理念与技能培训班》,并开展一系列优质服务活动举措,在医院掀起“用感动创造口碑”的热潮。一是结合吴教授讲课成果,5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区,开展了护理人员“见面问好、微笑服务、双手接递”、护士首问负责制、三主动:“主动与患者交朋友,主动关爱、主动服务”,护士站设置温馨服务盒,发放健康教育册,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单到床头,帮助患者购买生活用品,代交住院押金,全程陪护患者做检查。二是改进和完善护理服务工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做到“一笑”(微笑服务)“二多”(多巡视病房,多和病人沟通)“三问”(见面问好,详细询问病情,询问病人有何需要)“四心”(接诊病人热心,呵护病人有爱心,治疗观察护理细心,听取意见虚心)“五到位”(就诊有人引,检查有人陪,手续有人办,困难有人帮,出院有人送)。三是强化服务规范培训,对护士进行从服务理念、服务规范、礼仪妆容包括坐姿、站姿、走姿、各种护理操作姿势、化妆、服饰等在内的礼仪与形体培训,更换护士装款式和颜色,使护士将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语言和整洁的服饰融为一体。四是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做实电话回访,随时拨打,建立QQ群、微信群,宏伟分院和江汉分院还开设家庭病床。让病人真正感受到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舒心、周到的服务。在服务效果上,护士从规范化服务到个性化服务,使病人从满意到感动。护士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用感动创造口碑,用口碑塑造品牌。

四、完善质控体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不断强化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一是加大护理质量督查力度,做到了全面检查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垂直检查与循环检查交互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互补。每月汇总并通报各科室的护理质量缺陷,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重点讲评,使护理质量稳步提高。二是将临床科室和重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作为质控的核心内容,制成10个专项检查表,有的放矢,并引用PDCA管理工具,达到质量持续改进。三是质量管理创新,成立了“护理管理决策组、健康教育组、压疮管理专业组、静脉输液专业组及航医天使才艺队”,各个组织制定计划并开展工作。四是借力客服部和考核办,整合所有职能部门每天联合查房,主要查新入院、危重、治疗效果不好、沟通不良的病人,每天查找漏洞,反馈到科室限时整改,考核办负责督导整改落实并与科室绩效挂钩。系列举措使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患者安全有了根本保障。去年,住院患者逐月攀升,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全年未发生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

五、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见成效

一是基础护理质量逐步提高,管理更趋科学顺畅,病人安全得到保障,护患纠纷降为零。二是病人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和谐了护患关系,为医院发展增加核心竞争力。在被感动的患者中,介绍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来院就诊。三是护理工作得到院领导、科主任、医生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落实,科主任和医生感受到病房环境和病人情绪明显变化,尤其健康教育路径单的实施,医生再不用担心人在手术台上其他病人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医生觉得把病人交给护士很放心。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患者满意度达98%。四是护理人员安全感、价值感提升。因护理人员的增加、绩效改革、班次调整,培训到位,在治疗和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护士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帮助别人,成就自己,一面面锦旗、感谢信,病人热情地打招呼和聊天,病人出院后都变成了朋友,护士职业认同感明显增强,自身感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六、存在问题、困难及建议

1、年轻护士扎堆结婚生子,病人数量增多时,护士编制仍然不够。

2、还需要医院各部门更进一步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支助保障系统不完善。

3、护士劳动价值不能得到适当体现。建议:

1、卫生行政部门规范优质护理病房的收费标准,缓解医院成本压力。

2、护理质控中心的老师搭建平台,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及到二级医院予以实地指导。

3、医院加大对临床科室支持力度,减少护士非护理性事务的时间,把护士还给病人。

护理部

一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6

2010年1月,卫生部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 会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发表了《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报告,并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在全国卫生系统掀起了一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借此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使护理工作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1]。在这场护理工作改革中,作为一级医院的我们也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 从被动到主动,从主观排斥到欣然接受的过程,最终迈出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步。现仅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1我院护理工作现状

我院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床位80张,护理人员84人,设有4个护理单元,3个住院病区,根据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要求,我院首批选择妇产科及内儿科作为试点病房。

2 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

2.1 传统理念根深蒂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现阶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而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服务,规范行为,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又是此重中之最。然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初期宣传阶段,受传统理念影响,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阻力重重,很多护士对基础护理内涵不理解,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完成打针、发药以及相应的健康宣教等工作,至于为病人洗头、洗脚等服务项目,应由家属来完成,护理是一门技术性强的专业学科,不同于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我们提供的是护理技术而不是服务,由护士来做这些会降低护士的社会地位,有失一名经过国家正规教育培训出来的护理人尊严,大家对整个行业前途感到从所未有的彷徨。

2.2 科室护理管理者思路不清,畏难情绪

作为一级医院的护理管理者,由于受到医院经济、规模等制约,缺少系统的学习、培训机会,影响工作思路的扩展,未能及时领悟新的护理工作理念,无法理清工作思路,对于作为试点病房感到不安、排斥。

2.3 人力资源不足

试点病区内儿科、妇产科床护比分别是1:0.37、 1:0.38,均低于最低标准1:0.43,医院很难在没有家属、陪护协助下高质量的完成病人住院过程的护理工作,为优质护理开展再添荆棘。

2.4后勤支持系统不到位

一級医院人力、财力均受到效益影响,未配置强大的后勤支持体系,护理人员仍然要从事药品、消耗品领取、财务结算、医嘱电脑录入及检验标本传送等大量非护理工作。

2.5患者层次多样,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医院辖区内建有多家工厂,我们为之服务人群有初中未毕业的青年城市建筑者,也不乏本科、硕士、博士等尖端人才,而这些地域不同、文化迥异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3 采取的对策

3.1.1大力宣传,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在全院范围内召开动员大会,阐述优质护理工作内涵,引述成功典范,在试点科室针对我们护士的各种困惑,及时进行动员教育,反复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新修订各种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理顺核心制度及各岗位工作流程指引,注重环境质量控制,确保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3.1.2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基础护理的三方面含义:一是提供医疗服务基本平台,二是《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涵盖的专业内涵型护理技术和服务,三是为病人提供生活性照顾。充分认识到做好基础护理是全面了解病人,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促进护患和谐的途径,通过不断向护士灌输新的服务理念,转变护士陈旧观念,由最初的患者要我服务变为我为患者服务。

3.2 努力提高护理管理者及护士素质 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方式,增长学识,理清思路。我们安排有经验老师到医院讲座,为大家做知识普及;在经济条件允许下,选派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学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方法,再经言传身教,带动科室护士共同进步。另外,医院针对对试点科室及表现突出护士设有奖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3.3 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合理争取人力配置实行弹性排班、护士分层管理,把护士分成A、B组,每组均由高中低不同层级护士组成,每组再由组长将患者分给具体管床责任护士,每班均有两组的护士上班落实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这样就可以为各组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称的护理服务。随着优质护理的开展,护理满意度稳步提升,社会反响良好,病人数量增加,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带来了社会效益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领导高度重视,我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半年内增配护理人员5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临床压力,为优质护理的开展、基础护理的落实铺好道路。

3.4 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后,领导高度重视,为了减少护士非临床工作量,成立了后勤服务组,主要服务于临床各科室,负责科室消耗品配送、每日领药。尽管我们的护士还要从事财务结算、医嘱电脑录入及检验标本传送等工作,但后勤服务组的成立明显减轻了护士的负担,使我们的护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贴近患者。

3.5 因地制宜,因人施护,注重沟通,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对入院患者除了认真宣教入院须知外,完善护理安全告知内容,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内与患者见面进行自我介绍并提供相应护理服务,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可采取面授、发放书面资料等有关疾病宣教知识。对不认字的患者,管床护士采取口授、观看录像等方式,针对患者的接受能力实施分阶段的进行沟通、宣教。并组织同病种的患者进行集体的宣教、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还建立了“爱心卡” 及“联系卡”,分别记录患者各治疗阶段主要护理问题、注意事项及患者心声,内容可以是批评,也可以是鼓励,让患者感到护士的用心,使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4、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也赋予护理工作新的内涵,过去护理人员注重的是技术,而现在注重的是服务,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既是对护理工作的发展既是的重大变革,也是契机。作为基层医院,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细节,这条路会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7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优质护理,认知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1]。为提高护理水平及社会满意度, 2010年初原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本院也在全院范围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想患者所想, 急患者所急, 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理念。本文调查了目前本院在职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状况,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14年12月我院在职护理人员128人为调查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男11人, 女117人;20~30岁16人 (12.5%) , 3 1~4 0岁8 1人 (63.2%) , 4 1~50岁2 5人 (19.5%) , 5 1~6 0岁6人 (4.7%) ;正高职称1人 (0.8%) , 副高7人 (5.5%) , 中级82人 (64.1%) , 初级38人 (29.7%) 。

1.2 方法

用问卷的形式调查所选护理人员的文化程度、职称及年龄, 同时采用自制的优质护理服务评测表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进行评价。评测表内容包括6个方面[3]:对护理工作态度, 关于基础护理的认知,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前提条件, 护士分层与合理使用, 护理服务的主动性,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为保证调查质量,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 各组认知状况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的总体认知状况

结果显示, 对护理工作的态度认知率为82.8% (106/128) , 基础护理的认知率为85.2% (109/128) ,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前提条件认知率为83.6% (107/128) , 护士分层与合理使用为84.4% (108/128) , 护理服务的主动性为85.9% (110/128) 。

2.2 不同职称间认知度比较 (表1)

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工作态度认知率、基础护理的认知率、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前提条件、护士的分层与合理使用和护理服务的主动性等方面认知度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工龄护理人员间认知度比较 (表2)

不同工龄护理人员间护理工作的态度、基础护理的认知等5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20年组和>20年组在以上5方面的认知度均优于<10年组。

3 讨论

护理工作涉及范围广, 管理难度大, 医院护理团队需要进行紧密合作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4]。以往, 我们仅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常忽略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 将可能导致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和医源性感染率提高,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甚至引发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内容琐碎繁杂, 要降低护理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护理人员必须保持慎独意识, 做好全程护理工作[5]。优质护理管理是以患者利益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要求护理人员以患者舒适入手, 重视患者感受,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使患者在环境舒适、心理放松的氛围中接受治疗, 医护人员、家庭及社会给予患者关心爱护, 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因此, 提高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水平, 防止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要想解决此问题, 必须了解目前护理人员的认知状况[6]。本文结果显示, 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有较好的认知度, 均在80%以上。工作年限是影响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认知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 其认知状况也呈现增加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工作时间越长, 护理人员获取的有关优质护理知识越多。对于工作年限较短的护理人员, 要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其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薛秀丽, 胡亚妮, 陈淑云, 等.临床护士优质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22) :9.

[2]唐晓红.临床护士优质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护理 (综合版) , 2012, 4 (11) :30.

[3]颜雪梅.临床护士的优质护理认知现状调查研究[J].大家健康 (下旬刊) , 2013, 7 (4) :181.

[4]郭青, 李昱婷, 赵苏惠.医生与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12, 26 (12) :3377.

[5]梁会, 王志凡.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全科护理, 2012, l0 (6B) :1604.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一年能够接待患者8000人次, 共有床位400张, 有医生250人, 护理人员23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 年龄24~48岁, 平均 (34.47±5.66) 岁, 平均工作年资 (4.63±1.52) 岁。学历水平:本科及本科以上的122名, 大专的90名, 中专及中专以下的18名;职务:护士123名, 护士165名, 主管护师27名, 副主任护师15名。

1.2 方法

本院自2011年1月开始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并以此为基础尝试了柔性护理管理模式, 开展后与开展前对此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柔性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了解柔性管理的定义

定期以讲座、视频录像的形式给全科护士展开教育, 让她们认识到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两者之间的差别, 刚性管理主要通过组织职权进行硬性管理, 然而柔性管理体现出的是人性化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 领导与员工之间是朋友和导师的关系[4]。

1.2.2 营造良好的管理平台, 促进“以人为本”氛围的形成

柔性管理具有自主的特点, 对人具有高度的信任;自主管理是柔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标是促使护理人员按照指定的方案, 进行自我的管理、控制与完善[5]。创造机会使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质量的管理之中, 精心挑选出消毒隔离质控员、病房管理质控员与护士急救技能考核和质控员, 根据护理人员的表现及时分权授权, 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潜能与积极性, 真正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效果。

1.2.3进行岗位的更换, 实现工作的丰富多样性

护理人员进行岗位的更换能够给予她们新的挑战和尝试, 给予护理人员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和获取成就的机会, 不仅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同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满足感[6]。急诊科室主要存在抢救室、急诊病房、EICU、观察室、输液注射室等, 不同科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各有差别, 通过了解护理人员的能力、资质、性格实施工作岗位的更换, 通常更换时间为3个月~12个月不等, 从而让护理人员能够应付处理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

1.2.4 实施柔性的激励手段

为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实施一系列的激励手段十分有必要[7]。激励的手段主要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激励, 前者属于最基本的激励手段, 仅仅能够满足低层次需求, 而后者能够满足自尊心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激励的效果好坏与激励对象亦存在联系, 因此需要掌握护理人员的生活、工作习惯以及情感生活, 针对性地实施激励, 满足不同护理人员的需求。护士长应拥有善于发现护士优点的锐眼, 及时进行激励, 比如与患者的交流能力好、交接班规范、善于发现安全隐患;给予优秀的人员外出进修、免费培训的机会。

1.3 评价项目

本临床研究的评价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护理质量的评定选用的是百分制护理质控标准, 在实施的前后均选用同一个评价标准。观察的指标主要为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撰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与器材的管理等方面[8]。患者满意度分项目进行评价, 具体指标包括:健康教育 (15分) 、服务态度 (20分) 、业务水平 (30分) 、满足需要的及时性 (20分) 、护患沟通 (15分) 等5个维度, 总分为100分。应用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与护士的离职率来评价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9]。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统计软件与版本为SPSS20.0, 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以 (±s) 进行描述,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对比

实施后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等临床护理质量检查均较前显著改善 (P<0.05) , 见表1。

2.2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实施后患者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满足需要的及时性、护患沟通等5个维度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07%, 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0.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离职率为5.85%, 较实施前的19.54%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3 讨论

现代社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渐增加, 医院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职责也越来越重要[10]。医院提供护理服务的目的是患者的舒适, 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成为提供护理服务质量的标准[11]。

为了提高护理的质量, 应该对医院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再做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12]。现在医院里护理工作人员的临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加之护理人员在医院的人事管理中处于流动性较大的状态, 从而形成了医院护理人员临床业务不熟练, 导致患者不满意甚至出现医患纠纷[13]。另一方面, 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缺乏主人翁意识, 导致了在护理文书的工作整理与工作记录方面出现缺憾, 甚至纰漏, 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14]。

基于以上分析, 医院护理部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建立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履行护理规范, 从制度层面规范患者的护理行为[15]。另外, 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每周至少举行一次学术讲座与护理技能培训, 并且定期进行考核, 对优秀者进行奖励, 对不及格的护理人员组织再次培训并补考, 对补考再不合适者给予处罚甚至辞退[16]。经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多处培训,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规范了各项护理操作, 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17]。

再次要加强沟通, 管理工作者应该要加强与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 使得管理效率提高[18]。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是现在企业采用的管理模式, 在此引入到护理管理工作中来, 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行之有效的先决条件, 但是柔性管理却可以达到刚性管理不能实现的管理效果, 通过将两者的联合应用, 具有较好的互补效果。所以, 管理者以制度、规则管理的同时必须结合柔性管理的应用, 激发潜能与工作的积极性, 方可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19]。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 通过柔性管理方式的实施, 实施后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等临床护理质量检查均较前显著改善, 实施后患者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满足需要的及时性、护患沟通等5个维度的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改善, 均有统计学差异, 实施后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07%, 显著高于实施之前的70.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离职率为5.85%, 较实施之前的19.54%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通过对本院护理人员给予实施柔性管理的措施, 结果发现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得到激发、团队意识得到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患者的满意度得到增加, 表明了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2012年1月—12月住院5 d以上患者为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4个科, 其中内外科各2个为试验组;普通病房抽取4个科, 其中内外科各2个为对照组。共调查患者233例, 其中男126例, 女107例, 平均年龄52岁~63岁, 均能自行完成表格填写。医生73名, 其中男52名, 女21名;学历水平:研究生2名, 本科生61名, 大专生10名。护士128名, 平均年龄26岁;其中本科生2名, 大专生40名, 中专生86名。见表1。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 采用主班、治疗班、药疗班、中班、大小晚班的排班方式。试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实行分床到护、1名护士分管患者不超过8例, 排班采用APN连续性排班, A班即早班, 08:00~15:00, P班即中班15:00~22:00, N班即晚班22:00~8:00, 并对护士进行分层管理, 为患者实行全程、连续、无缝隙服务。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满意度调查表均由护理部制订,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问卷共有18个方面, 医生满意度调查表由医生关注的6个问题组成, 护士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关注的8个问题组成。发放情况见表2。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 见表3。

2.2 2组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 见表4。

2.3 2组护士满意度调查比较 见表5。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1]。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全程的护理服务, 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拉开了帷幕。其改革了以往医院护士工作模式, 护理工作不再只是以护士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分工护理模式, 而是对患者实行责任包干, 全面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健康教育、指导等各项护理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患者、家属按铃找护士的模式, 实行了护士站前移, 减少了响铃的次数与时间, 患者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指导与帮助;改变了传统的排班模式, 实行APN排班, 减少了交班次数, 增加了中午、夜班护士人力, 保证了该时段的工作质量, 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患者。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科室, 包床到护, 每名护士都有所负责的患者, 同时与单病种临床路径同步进行, 所有责任护士与医生一起参加所分管患者的查房, 医生管治疗、护士管护理及保健, 各负其责, 互为补充。医护配合更加融洽、默契, 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

结合医院实际, 我院于2010年5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建小组, 成员除了示范病房的主任护士长外, 还有后勤、人事科、财务科、护理部组成, 全院多部门合作, 医院也加大了示范科室的护理人力资源配备和经费的投入, 增加的人员成本与基础护理设施 (洗头车、晨间护理车) 由医院统一配置, 不计入科室成本。同时每人每月100元划拔到科室进行二次分配, 每季度还会对示范病房进行评比, 评比奖金每人在100元以上, 这些举措都反映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护士们在领导的积极关注下, 激发了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 同时护理工作内涵的改变与护士角色观念的转变及护理分工模式的改变, 使护士从单一的某项工作到对管床患者的整套服务流程, 护士在工作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从中获取了快乐, 幸福指数提高, 自觉地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床旁时间的增加自然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整个科室都呈现出积极向上、快乐和谐的气氛。

总之,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开展, 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 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 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提高了护理质量[2], 提升了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全面开展。

摘要:目的 通过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及普通病房的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调查, 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 为患者提供优质全程的护理服务。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 (试验组) 患者120例, 医生38名, 护士68名;普通病房 (对照组) 患者113例, 医生35名, 护士60名, 进行问卷调查, 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病房,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适合在全院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满意度,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冯毅种, 潘华峰, 程宾, 等.广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4 (3) :160-163.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方法:

我院大内科病区主要面对农村病员, 现有病床72张, 病床使用率100%以上, 自优质护理实施以来, 健康教育被提升到重要地位, 它的优劣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优质护理的效果, 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每周二上午随机对4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住院患者进行效果观察, 共抽查960例, 其中男性474例, 女性486例;50岁以下96例, 50~60岁272例, 60~70岁298例, 70岁以上294例;文盲98例, 小学学历258例, 初中学历314例, 高中或中专学历188例, 大专以上学历102例。通过询问、交谈、发放问卷调查表, 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及对宣教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接受程度。

1.2 调查结果:

通过对以上人群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发现:目前健康教育覆盖率已达100%, 但对于所宣教的内容掌握参次不齐, 并未完全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完全理解与接受的患者有463例, 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48.23%;部分理解与接受的患者有348例, 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36.25%;不能理解与接受的患者有149例, 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15.52%。

2 现状分析

2.1 医院管理现状分析

2.1.1 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经费紧张, 医院面临“保增长、求生存、谋发展”的严峻形势, 受环境、条件、人员、资金的制约, 对健康教育投入少, 设备器材简陋, 支持系统缺乏, 限制了健康教育的实施。由于考虑病员及控制成本等原因, 分科不精细, 病种多, 患者周转率快, 危重患者比例大, 探视陪伴人员多, 健康教育难度增加。

2.1.2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 基层医院患者不断增多, 床护比<1∶0.4, 为了给患者提供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 如出入院指导、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工作都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 经常加班、拖班, 一些非护理性工作如催费、更换氧气瓶、设备管理、被服保管、取药仍由护士完成, 加剧了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

2.2 患者方面现状分析

2.2.1 对健康知识的获得不够重:

多数患者生活在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文化层次偏低, 90%以上患者是农民, 许多不良行为根深蒂固, 如吸烟、饮酒等, 缺乏保健意识, 需求仅限于求医治病, 解除病痛, 对宣教漠不关心, 接受能力差, 记忆力差, 边听边忘, 护士反复多次讲解, 仍达不到预期目标, 无法互动, 常常事半功倍。

2.2.2 社会偏见, 重医轻护:

由于社会偏见, 护理工作长期以来处于从属地位, 在基层医院尤为突出。患者认为护士只会打针发药, 干一些简单琐碎的小事, 医师才是值得尊敬的救命恩人, 愿意接受来自医师的信息, 对护士开展健康教育不理解, 提供的疾病相关知识不信任。

2.2.3经济拮据, 家庭负担重:本地区经济欠发达, 青壮年多外出打工, 老少留守家中, 患者病情稍有好转就边住院边忙家务, 输液治疗时不顾护士劝阻, 自行调节静脉输液滴数快速输液完毕, 擅自离开病房回家种地、带小孩, 或者因经济困难尚未痊愈提前出院, 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获得较系统的健康教育。

2.3 护士方面现状分析

2.3.1 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缺乏:

我院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还处于探索阶段,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行为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大部分护士第一学历为中专, 虽然掌握了不少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知识, 但仍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更缺乏有关心理学、伦理学、人文学、美学、社会公共学等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 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新型护理模式的要求, 不能有效的与患者沟通及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致使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2.3.2护理观念滞后:长时间在基层医院工作, 进修学习机会少, 目光短浅, 逐渐安于现状, 工作中缺乏朝气, 缺乏进取意识、竞争意识, 主动学习意识差, 观念更新慢, 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够自觉和主动, 不愿改变延续多年而习惯的功能制护理模式, 对高标准严要求的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不能适应, 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都是被动式, 完成任务式, 缺乏热情, 以至于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2.3.3 健康教育形式简单:

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多数以口头解释为主, 不规范、随意性大[3], 千篇一律, 不能将专业的医学语言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 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经济状况、宗教信仰、情绪状态等方面来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心理反应及具体需求不够了解, 缺乏针对性, 泛泛而谈, 灌输的多, 反馈的少, 单向传播多, 双向交流少。

3 对策

3.1 医院加大投入:护理部要争取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在健康教育方面给予人力、资金、管理等必要的保证, 设置健康教育室, 增加必要的设备, 根据不同病种制作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 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张贴画, 定期更换文字板报, 对住院患者进行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后勤保障支持到位, 总务、设备、药剂下收下送, 把时间还给护士, 保证护士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健康教育。

3.2 保障护理人力资源:

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各科室工作量、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情况确定招聘人员数量,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护理岗位;在医院每年增加招聘护士数的同时, 努力缩减非护理岗位人数, 将护士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广大护理工作者回归护理队伍, 回到患者身边;各病区充分实行弹性排班, 对各班职责进行合理的调整, 避免忙闲不均的状况, 体现层级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3.3转变护理观念, 提高认识: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 为患者提供连续、及时、有效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服务, 是实施优质护理的主要措施。护理人员要强化角色意识, 履行职责,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积极适应现代护理模式,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来配合治疗。针对专科知识及护理相关知识缺乏, 医院领导要重视、支持护士进修学习, 创造条件, 举办各种学术讲座, 组织护理查房, 加强岗位练兵, 不断拓宽知识面, 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的培训, 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内涵。

3.4 根据不同的个体, 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分析患者基本情况及需要, 合理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分阶段把握时机,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根据患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职业、学历、家庭背景等可能对宣教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利用交接班、晨间护理、巡视病房、治疗操作等时间, 采用口头讲解、书面文字、示范性方式, 进行随时随地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把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统一结合, 把健康教育贯穿到住院全过程。

3.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沟通技巧:

患者入院时, 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患者, 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师、科室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自我介绍, 多与患者接触, 消除陌生感, 在健康教育过程注意患者的感受、情绪、需求, 关心、同情、体贴患者, 与患者建立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 从而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依赖性,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4]。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 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便利的诊治方案,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医疗费用, 使之主动参与健康教育全过程。

4 结论

健康教育作为优质护理的重要内容, 贯穿于患者入院、出院、住院的各个环节, 由于种种原因, 基层医院患者缺乏卫生知识, 自我保健意识淡薄, 健康教育存在着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 医院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和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加大培训力度, 注重护理队伍梯队建设和人员结构配置, 切实提高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能力, 持续有效地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摘要:分析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优质护理试点内科病区住院的96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 通过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 优化工作流程, 注重实效, 结合患者个体差异, 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 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知、信、行能力,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谭自然, 金良玉.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8:183.

[2]李玲, 邹海英.医院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8 (3) :8788.

[3]陈玲霞.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 2005, 1 (7) :8384.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11

【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科;优质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尤其对于基层综合医院,儿科经常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多发的部门[1],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势在必行,同时,医疗市场的竞争促使我们必须改变护理理念,去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我科也在院领导的支持、监督下,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通过在不长的时间里谈谈一点心得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科室床位与护理人员资料我科开放床位56张,每年收治住院患儿约3500多人,平均住院日3-4天,每日出入院量大,工作量大。我科在岗护士18人,护士17人,护士长1人;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3.5岁;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士16人;文化程度:本科2人,大专12人,大专在读4人;工作年限:工作10年以上:2人,工作3-10年:4人,工作2-3年:1人,工作不足2年:11人。

1.1.2科室住院患儿情况因我院正在改建住院综合大楼,住院条件相对简陋,大多数住院患儿补液完后请假回家休息,第二日返回病房接受治疗,返院时间参差不齐,护理难度增加。

1.2方法

1.2.1加强学习从资料可以看出我科护理人员年轻,资历短,临床经验不足。将第七版儿科学及本科教材儿科护理学整理复习资料,人手一册,制订详细的学习及考试计划,严格实行闭卷考试,对考核不合格者,要求重新学习、补考,直至合格。

1.2.2扁平化排班

1.2.2.1根据护士级别分组管理分甲乙2大组,由2名年资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每组分别配2-3名组员,每人平均分管8名患儿。

1.2.2.2排班方法因每日临时医嘱较多,入出量大,排一名经验丰富、细心的护士担任总务工作处理医嘱,办理入出院。根据病房布局将左右病区分为甲乙2组,每周7名责任护士,甲组小婴儿多,共32张床位,由1名主管护师担任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本组工作完成情况,并解决本组的穿刺难题,与3名组员各分管8张床位。乙组24张床位,由1名高年资护师担任责任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本组工作完成情况,与2名组员各分管8张床位。排班表上注明互助组,互相协助。其余9名护士轮流上中夜班,每日2名中班护士,2名8-15护士担任配药班。除责任组长外,责任护士每2月与中夜班护士轮换。

1.2.2.3彈性排班我科具体情况:工作量不确定,随时可能因抢救新生儿等加大工作量,尤其出现在中午、晚上;住院患儿大多每日输液完毕后请假外出休息,下午工作量相对较小;低年资护士中夜班穿刺困难等。为解决上述具体问题,实行弹性排班:每日确定1名责任护士担任机动班,负责中午的加班工作;2名责任组长每周轮流担任穿刺二线班;值休护士担任应急二线班。

2讨论

2.1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后改善了服务态度加强服务态度是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作为一名护士表情亲切微笑,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敏捷,做到接待病人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

2.2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拉近与患儿及家属的关系,儿科素称“哑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2],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

2.2.1首先,亲切的称呼患儿,表现出对患儿无比的关爱,与家属对患儿的关爱产生共鸣是做好护患沟通的关键。其次,在关键环节多交流,比如穿刺静脉时多交流,一方面可以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尤其在家属提出要求一针见血时,多向患儿家属讲解可能会造成不能一针见血的原因,并表示尽可能一针见血,即便穿刺失败,患儿家属会在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过激的语言或行为发生。

2.2.2掌握好沟通时机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通过简单的交流及观察掌握家长急需满足的需求,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了解到患儿入院时,家长通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急切满足的需求:患儿病情较重、急需优先满足抢救或治疗的,如病情危重需要进行基本生命支持的,一边熟练地进行抢救,一边安慰家长与其交流。

2.2.3情感交流的形成与技巧

2.2.3.1语言性情感交流,语言是护士与患儿交流思想和磨合感情的最佳载体,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倡导护理人员提高语言艺术,自觉加强素质修养,不断探索并灵活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3];注重针对性,适时引导。

2.2.3.2非语言性情感交流,即使用体态语言进行交流。它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仪表等。它对语言性交流起形容和强化作用,①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随着护士角色功能的延伸,护士与患儿的交流也越来越重要[4]。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可以直接影响语言交流的效果。护士站或坐的姿势应该自然文雅、庄重,这样才能使患儿及其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② 目光与表情要和谐、自然,护士与患儿及家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目光平视对方,同时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以便及时掌握其心理活动,护士的目光柔和,给病人以慈善与亲切的感觉。

2.3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熟练的技能操作及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我科自计划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起,通过有计划地培训考试,在短期内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同时低年资护士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塑造了护士形象。

总之,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患儿的基础护理做得大有进步,患儿及家属非常满意,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起步较晚,而且硬件、软件设施相对落后,只能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工作,边评估、边改进、边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力争护理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红.儿科护士的沟通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2,(12).

[2]孙爱芳,徐超.浅谈儿科护患沟通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

[3]白静娴,袁欣可,高丽英.体态语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4,(04).

医院优质护理管理分析 篇12

关键词:护理服务,护理管理,医院管理

卫生部于2010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我院作为卫生部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医院之一, 以加强护理工作做为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切入点, 把这项工作做为促进和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契机, 稳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1 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强调:“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我院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和《北京市“规范护理服务, 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标兵”工作方案》, 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内涵进行解读。针对我院护理工作的特点, 在全院中层干部会及全院护士长会上进行动员, 医院主要领导统一思想, 明确提出要求, 制定扎实地开展此项工作的明确目标、活动方案和要求。

医院成立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的三级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小组、护理专项办公室和科室主要管理者组成的领导小组。以护理为切入点, 促进医院各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我院将此项工程做为协调、统筹、推进全院各系统间良性循环的有力契机。在部门组成的系统中, 积极调动人事部、医务部、后勤保障部、经济管理部和保卫部等处室间的系统的资源, 发挥作用, 保证医院协作运转。在人员组成的系统中, 注重医院管理者、科主任、医生、护士长、护士等之间相互合作的协调和配合。

2 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临床护理改革

2.1 转变护理理念, 深化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病人身上的实践, 需要有新的理念与临床护理工作结合, 要让大家认识到这项活动不是一场运动, 不是单纯强化基础护理, 而是要建立和完善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模式, 是我们促进护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3]。针对临床护理管理调研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试点病房护士长、护士的院内、院外培训, 使试点病房的护理人员转变护理理念,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建立主动服务的意识。

2.2 以竞聘方式确定医院试点病房

以点带面, 保证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的理解和实践, 根据卫生部文件精神及我院实际情况, 我院制定标准和条件, 以竞聘方式, 按医院临床护理单元比例及竞聘得票数量, 确定以病区总数的10%为第一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试点病房。

2.3 医护合作, 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科主任重视、配合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保证, 一方面, 科主任与护士长联合召开医、护座谈会, 要求各级医生充分配合护理工作, 医生和家属沟通交代病情时间相对集中, 为家属探视管理提供保障。另一方面, 科主任还与护士长联合召开病人座谈会, 征求病人意见, 与病人有效沟通, 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

2.4 转变临床护理模式

真正落实责任制护士管理病人, 对护士根据能力、知识实行分层管理。以弹性排班的方式体现人性化管理, 按需安排护理班次和人员力量, 保证临床护理安全。

2.5 以试点病房为平台, 深入推进临床护理工作

以试点病房开展各项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为平台, 逐步在全院各病区推进, 以点带面, 形成统一、规范的整体。

2.6 平稳启动第二批试点病房

在第一批试点病房开展工作的基础上, 为保证第二批试点病房开展工作的质量, 采取科室自愿申报的方式, 同时对科室进行护理人员数量、科室管理质量、管理水平等内容的评估, 召开护士长会议, 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的问题及困难, 按主次顺序排序进行逐项分析, 为有效地在院内启动第二批试点病房、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此又确定40%的病区为第二批试点病房。召开全院科主任及护士长大会, 宣布了第二批十个试点病房名单。同时组织第二批试点病房护士长到第一批试点病房观摩、交流, 深刻领会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工作的内涵和实质。

3 加强护理保障体系的建立, 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3.1 建立集中静脉配液中心

为了减少护士的劳动强度, 缩短间接护理用时, 使临床护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病人的直接护理, 回到患者身边, 医院建立了集中配液中心, 完成全院住院病人静脉输液药物的配制工作。同时也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减少病人输液反应的发生, 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提高医疗质量。

3.2 建立护理移动信息系统

为缩短护士文件书写的时间, 同时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今年4月, 我院在住院病区的护理单元分批安装护理移动信息系统。从利用腕带, 手持PDA开始, 将护士采集到的病人的各种资料信息实行电子化, 自动生成体温单等表格, 并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给病人用药等实施现场核对。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3.3 购进自动摆药机

为了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我院新购进自动摆药机, 该设备具有准确、便捷、高效的特点。自动摆药机的应用实现了摆药的自动化、数字化, 由以前的开放式摆药方式, 变为注明病人信息、服药方法和时间的密闭袋装方式, 减少了工作环节, 避免开放式摆药反复污染;减少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3.4 建立外送物流、人流中心

为了改变传统的医院护士承担送取标本、后勤物品领取、送病人做检查等非护理工作, 我院建立自动化物流系统, 完成院内检验标本自动传送。同时建立配送中心, 负责对住院患者各种标本的送检、陪同患者做各项检查, 药品、后勤保障用品的领送, 检修医疗器械器等外出项目, 用外送中心来完成。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又能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回到患者身边。

3.5 建立现代化集中型管理的供应室

按照卫生部规范要求, 医院将多年来分散在全院的多个供应消毒物品的地点, 建立为一个现代化、数字化、集中型管理的供应室。实现医疗器械的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全程清洗。并对临床所用各种诊疗器械集中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和配送。减少了病房护士用于器械清洗、打包的时间。

3.6 实行表格化护理记录, 减少护理病历书写

按照卫生部要求[3], 我院合理规范一般护理记录单的内容和记录规范, 修订表格化的护理记录单, 减少了文件书写时间。

以上保障体系的建立, 减少了护士的非直接护理时间, 降低了临床护士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安全性, 为把护士还给患者提供了保障, 间接解决了护理人力不足的问题。

3.7 实施护理绩效考核措施, 调动、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

合理调整分配机制, 对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绩效考核, 是改变护理人员岗位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与护士收入不成正比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建立了护理效率评价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和效益与成本核算评价指标等顶目和内容。应用科学统计程序和信息采集工作, 以数据为依据将绩效考核与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相结合。从而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使高年资、高职称、高素质的护士留在病人身边, 担任护理病人的重要角色。扭转护理人员不愿从事直接护理工作, 一线护理人员大量流失的局面。为使护士合理流动打下基础。

4 影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瓶颈因素

护理人员的配置是影响工作负荷及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护理人员绝对、相对数量不足或配置不合理都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 同时是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的瓶颈。针对此问题, 我们首先进行医院护理人力分析, 进行临床护理人力与配置、监护床位设置、临床护理管理能力、外送护工工作量的调研。针对数据进行全院统筹科学分析。通过调研发现, 我院床位数与全院护士绝对数比的比例较高, 却存在临床护理人力相对不足。主要原因为: (1) 护士来源不足。培养护士需3~5年的基本周期, 目前北京各大医学护理院校每年培养的护理人员数量有限, 造成护士来源相对不足。 (2) 护士离岗率高。近几年由于社会大环境, 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对护理队伍有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使部分护士离开护理岗位。 (3) 护理收费项目及标准与护理服务内容相背离。 (4) 行业薪酬分配对护士在临床工作发挥的作用缺乏实际意义的激励机制。造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没有真正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5 科学开发医院综合资源, 是解决瓶颈的途径

5.1 测算临床护理工作工时

对临床护士每日从事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用工、用时测算, 从治疗性护理工作、基础护理工作、文件书写、健康教育、外出性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计算, 分析数据中医院可以开发的资源。

5.2 多渠道提高试点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工时测算结果, 适当调整试点病房的护士编制。使非护理岗位护士归队, 严格限制护士向非护理岗位流动, 保障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力。制订三年护士招聘数量规划, 逐年分步到位, 仅2010年新招收护士151人。满足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需要。

通过上述措施的开展, 把护士还给患者, 强化了护患沟通, 改善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我院试点病房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同时, 试点病房科主任、医生满意度及临床护士自身的满意度也高于非试点病房。试点病房的各位护理人员得到了患者、家属及科主任、医生的一致好评。

从我院的实际工作实践,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一把手工程”, 我院从院长层面对此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协调全院多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共同努力把此项工作做扎实, 把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基础护理和高水平的专科护理作为全院职工的长期工作目标。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 全面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 打造友谊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10-01-19) [2010-07-26].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2/79/fbdd973242b92a7a34cf77c1de25ff34_0.html.

[2]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E B/OL]. (2010-01-26) [2010-07-26].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 u s iness/html files/mohyzs/s7659/201001/45756.htm.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确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及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 (2010-03-19) [2010-07-26].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12/81/70be4d5275f62f2e8c4742fe4a34e696_0.html.

上一篇:新型电视节目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