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创新(共10篇)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 篇1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举措
Idea 1 沙袋固定器
本科室造影病人较多,手术病人下来,怕沙袋掉,一直用手扶着,甚至不敢睡觉,可以用粘扣固定,方便又实用
Idea 2 鼻饲小量杯
科室鼻饲病人,家属对于鼻饲的量的多少没有概念,为鼻饲的病人提供300ml的小量杯,避免浪费,大约3.3元一个,如下图:
Idea 3 测血糖倒计时器
本科室老年病人比较多,糖尿病病人相对较多,很多老人会忘记测血糖。护士忙起来,也难免会忘记,使用测血糖倒计时器,如下图: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 篇2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服务,流程优化
随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原有急诊服务流程与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求。我科结合急诊岗位特色和急诊患者需求,积极探索实施优质护理的实现形式,以更好地达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优质护理目标。对急诊患者来讲,无论从哪个角度,急诊科第一要务都是“快”字当头,分秒必争[1]。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急诊科针对急诊服务流程薄弱点和隐患环节进行规范、优化与创新,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安全、温馨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良好。
1 评估原有急诊服务流程
医院业务流程可分为核心流程、增强流程和支持流程3类[2]。医疗服务流程属于核心流程,是与患者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流程。评估原有急诊服务流程,发现存在以下弊端:(1)急诊患者就诊过程手续繁多,患者和家属在挂号、交费、辅助检查、取药和处置等环节需反复多次排队,影响患者就医便捷性及抢救时效性。(2)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护士出迎120急救车不及时、语言态度生硬、健康教育指导不具体、护理技术操作告知义务未完全履行、隐私保护未完全落实、完成护理措施缺乏系统性等问题。(3)工作流程和职责未能体现分层级管理,对现有护士人力资源没有从急救患者需要的角度优化组合,年轻护士所占比例较大,在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宣教、风险预见、护理操作技能、急救流程规范执行等方面存在不足。每日交班频繁,环节增多,缺乏护理连续性。(4)急诊预检信息登记不全、手工登记速度慢,延长分诊过程,有延误危重患者诊治隐患。急诊抢救患者相关资料记录未实现信息化,需护士手工繁琐记录;仍沿用手工处方与计费单,不能给患者提供便捷,同时工作效率低。
2 服务流程优化与实施
2.1 创新就诊服务模式实行“先诊疗后结算”
2.1.1 开发急诊留抢信息系统,实行“先诊疗后结算”。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将患者就诊流程简化和合并,开发急诊留抢信息系统,对所有抢救患者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具体流程为:患者家属收费处挂号或紧急情况下护士可在患者未付费的情况下完成挂号,患者信息进入急诊留抢信息系统,在患者未交费的情况下,医生护士即可在信息系统中下达与执行药品医嘱、检验申请等,并全面运用标本和输液标签条码化处理;检验申请单和处方实现无纸化和计费自动化,患者不必再接受每项诊疗服务时单独缴费。当患者紧急急救处理结束后,医生或护士根据病情开具预缴款单,患者缴纳一定数量的预缴款,对暂时无法缴纳者系统默认为借费治疗。待本次所有急诊救治流程结束后,患者一次结算总费用并取得发票。
2.1.2 使用“特急”图章,实行“先诊疗后结算”。
由于急诊“先诊疗后结算”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开展需要和医院所有辅助检查科室进行信息对接,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尚有MRI、CT等未完成信息自动化传输,需要纸质检查单人工排队计费,一定程度影响急救的时效性,尤其是对特别紧急及危重患者。针对这一现象,急诊科取得医院的支持,使用“特急”专用章,凡遇到急诊危重患者,急诊护士在检查单上加盖此章。各辅助科室见加盖“特急”图章的检查单,一律“先检查后付费”。
2.2 分析护理服务流程关键点建立关键点服务标准化方案
2.2.1 根据急诊服务流程,结合服务体验进行分析。
分析认为急诊预检分诊、接待入观、特殊检查转运、治疗护理操作、术前准备、患者住院及患者出观等环节为急诊护理服务关键点。
2.2.2 从“怎么说”、“怎么做”及“服务标准”三方面标准化服务规范。
“怎么说”主要包含各关键点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指导、护理技术操作告知等各方面的人性化语言规范;“怎么做”主要用以规范各关键点完整有序的专业护理措施;“服务标准”主要明确各关键点“说”和“做”所期望达到的服务目的。
2.2.3 急诊全体护士全面执行标准化方案。
护士长和护理组长负责检查督促,结合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标准化方案执行情况。
2.3 改革护理工作流程实行急救小组责任制
2.3.1 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
除护士长外,将抢救室护士分为三个层级;设立白班大组长、夜班大组长及各小组责任组长。白班组长和夜班组长由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三级护士担任;各组小组长由工作责任心及急救技能较强的三级或二级护士担任。
注:☆1:观察组1与对照组比较,P=0.037;☆2:观察组2与对照组比较,P=0.001;△1:观察组1与对照组比较,P=0.035;△2:观察组2与对照组比较,P=0.001;△3:观察组2与观察组1比较,P=0.002。
2.3.2采取小组责任制分管急救患者。
根据抢救室患者的病重程度分成3个急救护理小组,按适配原则,由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三级护士担任病情最重、急救要求最高的1组责任组长,由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较强的二级或三级护士担任病情相对略轻、急救难度相对略低的2、3组责任组长。
2.3.3 明确小组工作流程和职责。
护理组长在临床服务中是最能以丰富经验、随时贴近患者并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力量[3]。根据护士长的分工安排,责任小组组长带领由2~3位不同层级护士组成的急救小组,分管一组患者。责任组长在对分管的危重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同时,指导组内护士完成对患者的治疗护理需要。特别是对接待入观、特殊检查和治疗、术前准备、患者住院及患者出观等关键点实施护理评估,规范完成关键点的健康教育、知情告知及护理操作等。实行8小时连续工作制,减少护理工作交接环节。
2.3.4 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
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全体护士充分讨论,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从护士的工作量、岗位分级、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4 急诊信息流的建立
信息流是流程管理的基础[4]。基于信息与知识的流程重组已成为流程重组的主流[5]。我科积极引入信息流理念,联合信息科开发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和抢救患者信息系统。患者就诊时,分诊护士根据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及时准确分诊,和挂号处共享患者信息,并进一步完善患者资料信息栏,如患者入院方式、生命体征、专科就诊去向等。患者进入抢救室,抢救护士将患者信息接收入急诊留抢信息系统,按“先诊疗后结算”流程就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抢救信息系统及已有的输液信息系统均具有自动录入、查询、检索、信息汇总等功能。
3 效果
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实施前的91.5%提高至实施后的97.8%;患者投诉率下降了71.9%。将我院急诊抢救室2011年5~6月“先付费后诊疗”患者190人次作为对照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新流程患者198人次作为观察组1;2011年11~12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新流程患者192人次作为观察组2。三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三组计量资料如用药时间、化验报告时间等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4 讨论
4.1 急诊流程优化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转变临床护理工作模式[6]。通过采取连续性排班及小组责任制急救护理模式,将护理服务流程按患者的需求进行优化改组,使护士由简单地完成急救任务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全程护理。护理服务流程关键点标准化方案的建立和实施强调了人文精神,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促进护士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运用专业知识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护理服务,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4.2 急诊流程优化顺应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7].利用HIS信息系统,将急诊患者就诊流程中的部分资料自动读取,在不影响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简化就诊流程和工作程序,减少了患者反复排队交费、取药等环节,建立起“先诊疗后结算”就诊服务模式。研究显示,新流程患者首次用药时间与化验时间均较流程优化前提前,为急救患者及时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有效地满足了急诊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护理服务流程的规范化,使患者感受到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提升,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4.3 顺应公立医院改革大局不断持续优化急诊流程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急诊的发展应当顺应形势,借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不断持续优化急诊流程,避免只是形式上的改革护理模式,应在强调尊重患者需求和人文关怀的同时,结合急诊岗位特色,充分突出急救护理的专业价值,进一步体现急诊急救的时效性,促使急诊服务流程更加科学规范化,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实际。
参考文献
[1]武秀昆.我国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室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8):763-765.
[2]王仁红,陈家应,唐立健.流程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39-1141.
[3]刘云,潘凌蕴,孙琳,等.护理人员分级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设立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24-826.
[4]余艳.护理管理中的流程再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A):57-59.
[5]周庆逸,梁万年.以患者为中心优化门诊流程[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91-493.
[6]郭燕红.实施优质护理促进护理改革[J].中国医院,2012,16(5):2-5.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 篇3
【关键词】优质创新;星级服务;模式病房;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52-01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我院于2013年4月启动在全院内开展“优质创新星级护理服务模式病房”创建工作,通过竞聘考核,在全院选出4个创建模式病房,通过一年的创建,再次进行考核评比。通过模式病房创建,探讨优质创新星级护理服务病房的评星标准,拟2014年全院各病房均参与创建和评星,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通过竞聘考核,我科成为创建模式病房,通过一年的创建,2014年2月考核评比中,我科获得“创建星级护理服务模式病房优胜科室”。现将这一年的创建收获分享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家拥有开放床位1790张的地市级综合三甲医院,我科开放床位68张,配有各级护士30名(含特检特治护士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5名,护士 9名,护士平均年龄29.7岁。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24人。
2.制定创建方案并实施
2000年至2005年,全国多家医院通过开展星级护士评选[1],将星级服务理念引入护理管理,推进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宗旨。通过给科室护理团队评星的管理模式开展不多,围绕我院“抓基础、懂规范、提品质”的创建宗旨,结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分析科室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实施方案。
我们的星级病房取名为“康乃馨病房”,创建主题是尊重与关爱,目标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建设成医患之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和谐家园。创建共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营造创建氛围,包括打造文化墙做好宣传,开辟了光荣榜公示每季度的星级护士,我们设了服务之星、技能之星、道德之星、创新之星,制定并公示评星细则。第二阶段是创建实施阶段,主要内容有①梳理并规范各种工作流程,力争标准化。②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护士的业务能力,如组织晨间提问、重点病人查房、分层级讲课比赛、开展等级评审标准自查等。③探索并实施适合我科病人的慢病管理管理模式,推进我院慢病管理工作。④推进品管圈活动,改进并提升科室护理质量与品质。⑤进一步完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根据护理部、内科部目标任务,创新、优质完成各项工作。第三阶段是自查和巩固阶段,对照护理部创建标准进行自查,已经有成果的要形成标准化进行推广,不足的进行分析和整改,达到预期目标。在创建期间,每月进行一次阶段小结,有护理部领导或大科部护士长参与。
3. 实施效果
3.1 星级护士带来正能量
每季度评出星级护士并在光荣榜进行公示,星级护士每月有绩效奖励,是年终评优必备条件。“创新之星”护士有提出并完成《康乃馨病房健康教育手册》制作的,一个病房一本的健教手册深受患者喜欢;有设计并完成《康乃馨病房护士服务礼仪》VCR的,年轻护士自编自演的服务规范让科室充满活力;有策划并完成制作《康乃馨病房护理实操手册》的,一本详实的小手册为大家随时学习掌握核心制度、护理常规带来方便。“服务之星”有患者及家属点名、留言表扬的,有在护理问卷调查中得票最多的。“技能之星”有参加护理部三基三严考试第一名的,有参加护理部、大科部操作比赛获奖的,有病人多次赞扬技术好的。“道德之星”有常常加班加点踏实工作的,有踏实做好传帮带的老同志。
3.2 梳理护理工作流程,部分流程达到标准化
学习并利用管理工具,梳理护理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流程更加优化和规范。通过学习TPS管理模式,我们把患者入院流程、出院流程、治疗流程进行分析,合理删减了无价值的流程,合并优化工作价值流,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规范了集体交班时护士的站位、交班内容及顺序要求,让集体交班显得严谨、规范、有序。流程梳理優化过程中,全员参与,不断改进,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3.3 推行精细化管理,体现科室护理文化
科室68张床位,分3个护理小组运行,每季度轮转一次。小组组员按工龄、能力进行搭配,责任组长每年竞选一次。护士长监管责任组长,责任组长管理本组成员。责任护士每日分管8个病人,责任组长根据病人病情、护士能力进行协调。科室的治疗车分病房固定使用,用物规范化放置,每个责任护士有固定的床旁治疗及护理记录本。每日有治疗护士负责配液和管理药品。科室的治疗室、办公室用物均定位放置,有规范的标签标识,病房使用的设备、实施均定位并有标识。总务护士每日清理补充,每月进行全面整理。护士长每日落实5检查,责任组长每日做好4看,即看危重病人、看新入出院病人、看医嘱执行情况和看记录书写。层层负责,规范细节,体现认真、严谨、规范的护理文化。科室的护理满意度也不断提升,患者在评议薄上表扬到很多护士。
3.4 提高护士素养,提升团队能力
通过晨间提问、护理查房讨论提问、业务学习、讲课比赛等途径,提升护士的知识水平、讲课能力,也通过这些活动,发现护士的其他特长,如善于做PPT的、演讲好的、会讲课的、会拍照的等。护理讲课由低年资护士讲质量标准、核心制度,高年资护士讲疾病治疗护理新进展、管理工具应用等,护士长年初布置方向和计划,人人必讲,每次讲课进行点评,全年进行评比。分层进行本专业疾病知识讲课比赛,全面复习了本专业常见疾病知识。要求低年资护士每月写工作反思,读书笔记。通过培养,科室的团队凝聚力得到提高,科室年轻护士自发组成品管圈并开展工作,减少了护理缺陷,改进了护理质量,在慢病管理方面已搭建信息平台,组成延伸管理小组并开展工作。科室护理全年无护理部督办事件
4.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卫生部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各家医院每年都在以不同的活动主题推动此项工作。我院开展“优质创新星级护理服务模式病房”创建活动,围绕“抓基础、懂规范、提品质”的创建宗旨,通过制定目标、有计划按步骤实施、定期分析和总结的创建,提升了科室的护理品质和团队凝聚力,取得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医院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 篇4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汇报材料:做好优质护理守护精神
家园
来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汇报材料:做好优质护理 守护精神家园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号角在全国吹响,陕西省友谊医院精神心理科荣幸地成为该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之一,从
2010年5月至今,我们结合精神心理专科疾病特点,坚持优质护理工程的服务宗旨,从管理创新和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发
挥护理人员的最大潜力,使优质护理服务在不断地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院优质护理工程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协调护理人力资源、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精神心理科卧床病人少,陪护率低,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科室结合实际住院人数及危重病人数调整配置护
理人员12人,达到卫生部1:0.4的床护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了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弹性排班,设立长期责任班,使护患关系
更加和谐;工作高峰时增加两头班,以缓解责任护士的工作压力;实行了双夜班制,保证夜间护理需求,使夜间护理质量明显
提高。节假日根据病区患者情况增减护士,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和高效。目前每个责任护士负责病人8—10人。负责病人的生活
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的整体化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有效的
护理服务。
公示护理服务项目、夯实基础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活动开展后,科室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分级护理标准》在病区走廊公示,不仅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服务内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容,也让广大医护人员掌握基础护理服务的项目和要求,并接受患者及家属的监督。活动以来护士长多次组织全科护士对《基
础护理服务规范》进行系统学习,细化了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依据病人病情,确定护理级别,设立固定的病人卫生日,基础
护理纳入夜班工作职责。要求责任护士对病人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病人的护理安全。基础护理项目如:面部清洁,口腔护理,指(趾)甲清洁护理,协助更衣护理,定期洗澡理发、刮胡子,病人进食的护理,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等贯穿于科室常规护理
工作之中。晨晚间护理细致周到,认真的整理床单位、翻身让患者感觉舒适,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洗头、擦浴,尤其是晚间
护理也能保证仔细清扫,保持每个床单位整洁干净并协助患者取得舒适的卧位,督促患者洗漱、协助患者更衣等等。基础护理
服务的落实增加了护患沟通的途径,融洽了护患关系,大大降低了陪护率,减轻家庭负担,规范了病区管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5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方式不是简单的工程,表面的肤 浅的技巧远远不够,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自觉自愿地改善和 病人的关系,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病人满意 只需要简单的微笑技巧训练”是错误的。仅有微笑还不够,还必须学习如何作个好听众,学习在病人“不讲道理”的 时候仍然耐心倾听,学习如何满足病人的需要。据美国一 家保险公司调查,入院治疗的病人中有百分之一的人完全 可能就医疗事故或医疗疏忽向医院起诉,然而真正采取诉 诸法律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人却不到千分之一。为什么呢? 该公司发现,答案就在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系里,病人对 医患关系相当满意的话,往往不会动不动就告上法庭。
1、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 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2、要有基本礼仪 首先是礼,礼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素养。而仪是在内在文化素养的支配下的一种外 在表现形式。比如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次满意的解答等,礼仪之事,说起来容 易做起来难。首先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 的修养,用自身的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礼仪应该写进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里,每天实行,每天监督,使它成为工作职责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问候
病人进入医院或疗区后,护理人员起立与病人说 “您好”,热情地和病人打招呼,要微笑着看着 病人,请病人坐下。告诉病人可以怎么称呼你,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如“我是办公室护 士。”热情地问一下患者“您需要什么帮助?”
病人大多带着紧张害怕的心情来求医,而护士的 一个微笑、一声你好、一个请坐,这些小小细节 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甚至消除紧张,使病人感觉医 院欢迎他的来访,病人对医院立即产生好感和信 任。在信任的前提下,病人在讲述病情或在接受 体检时才能完全解除警戒。相比之下,病人到达 和离开医院时,若没有得到医护人员面带笑容的 口头上的迎送,或很长时间没人理睬过问,病人 会感觉“这个医院不欢迎我,”“既然不欢迎我,我当然不信任它。”
4、自我介绍
如果在医院门口调查病人是否知道刚才给他看病 的医生、接诊的护士叫什么名字,病人十有八九 不知道(专家门诊可能例外)。? 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务必自报姓名和职务,并 告诉病人可以怎么称呼你,比如:我是您的责任 护士ⅩⅩ,这样一来,彼此两个人之间再建立进 一步的信任关系就比较容易。
5、保护隐私
要尊重病人,就要维护他的尊严,保护他的隐私。保护隐私表现在为病人保守医密。不得把病人的 故事在院外乱讲,不得当着病人的面与不相干的 人议论病人,这种议论是指非医学专业的嚼舌头。不要在过道等公共场所与病人讨论其病情,比如 说“如果下次肛门还疼,再来找我”之类的话,在医生来看是司空见惯,病人却会觉得难为情。
6、交流方式 与病人交流需要技巧,大多数人需要通过学习来 掌握这门技巧。改善交流技巧的一个好方法就是 观察其他人如何与病人打交道,从中得到暗示和 启发,从中发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尊重 病人,做个好听众,言简意赅,自然而不矫揉造 作,千万别吝啬你的微笑,你就会成功地与病人 交流。
7、面带笑容
哪怕遇上非常不顺心、不愉快的事,医护人员也 必须面带笑容接待病人。不能把自己不愉快的情 绪带进医院,更不能向病人发泄。微笑代表热情、自信和友好,给病人以温暖和关心,让他们体会 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不妨经常试一试:只要你有意识地面带笑容,你 的不顺心和不愉快就会乖乖地回避,使你能够由 衷地同情、关心、体贴你的病人。
8、诊室与电话
接电话时,让声音也充满笑意!看到你的笑容,任何碰巧 走进来的人都会受到感染,而你可以用一个笑脸迎接这位 刚巧进来的人,不必再做第二个笑脸。? 在和病人交谈时,你的时间属于病人,你不能接任何电话。若有重要电话非接不可,要先对病人说一声“请稍等”或 “对不起,我接一下电话”,不可通话太久而冷落病人。无论来电对方的职务高低,你的对话要简短,告诉对方你 现在有病人,告诉对方你稍后再打回去。这些小小的举动 会感动病人,让病人感觉他在你眼里确实很重要,让他感 觉受到尊重。
9、学会倾听
如何倾听?如何当个好听众?这也需要一点技巧。要面对病人,眼睛看着病人。如何倾听是有效交 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必须认真地倾听才能 了解病人的意图。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的需求,不 要打断病人,让他全面描述症状,然后才能从善 对答。一边听一边不时地正视病人眼睛,不时点 点头或说些“哦”、“嗯”之类的感叹词,或者 鼓励病人说“接着讲”。这样表明你对病人的事 情很感兴趣,病人知道你在认真听。
10、如何说话
说话方式是交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调、声调高低、以及节奏。语调非常关键;同一句话,语调不同的意思就不同。用特别的声调强调某一 个词会改变整句话的意义。注意节奏不要太快,稍慢的说话节奏会帮助我们清晰准确地表达思想。
11、避免说“不” 因为身在病痛中,病人精神状态大多不太好,医 护人员要尽量避免言语中使用否定式,要努力营 造乐观向上的气氛。? “我不知道”改成“让我跟某某谈谈,过一会儿 告诉您结果。/我会问问某某,下午再电话给你。/ 某某是这个问题专家。”“我们这里不做这种检 查”改成“某某医生或医院可以做这个检 查,”“我现在不能告诉您”改成“让我核实后 再打电话给您,以免对您造成误导。”“您那样 做不对”改成“我当然理解您为什么会那样做。/ 如果是我也会这样想的。”
12、注意眼睛和眼睛的交流
很多时候护士只顾埋头填写病历表格而不和病人 说话,或是一边填表一边和病人说话。这些都是 不正确的作法。正确的作法是直视病人的眼睛交 谈。这样一来也许问诊记录的进展慢些,但是病 人会感觉良好,病人不会有被护士匆匆忙忙应付 的感觉。护士切忌当着病人的面和其他医护人员 指指点点、耳语或聊天;更不允许一边给病人检 查、处置,一边和同事、熟人说笑。
13、注意肢体语言
眼睛与眼睛的交流属于非语言的交流,有时又叫做“肢体语言”,其 它肢体语言包括触摸、手势、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双方彼此间站 立的距离等等。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在变换肢体动作,只不过很 少意识到。? 作为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需要随病人肢体语言的 不同做调整。我们的头、手、身体的不同姿势可以传达各种正面或负 面的讯息:和病人一边说话一边点头表示你很专心致志;一个亲切友 好的护士对病人会采取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姿态,无论站着或坐着,他会面对病人,不会双臂抱胸而立,不会双腿交叉而坐。? 人们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交流,即语言、说话方式、和无声的肢体语言。交流过程中,词句只占百分之十,说话方式占百分之四十,肢体语言 占百分之五十。可见,所说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 说话的时候,我们的脸、我们的手和我们身体在传达着信息,就像常 言道:行动比声音响亮。
14、注意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反映人的喜怒哀乐,是肢体语言的另一方面。通 过病人的面部表情,护士可以判断病人的感受如何;同样,通过护士的面部表情,病人可以判断护士在想什么、有什 么感受。作为护士,尽量保持一种中性的表情;确保面部 表情所传达的信息和言语传达的信息一致。当我们见到病 人时,因为生病他的情绪可能千变万化,他可能等了好半 天才见到护士结果又被护士几分钟就打发了,他可能搞不 懂护士说的话,弄不清为什么要用药,用的什么药,是什 么诊断,诊断结果让他既不懂又害怕;如果我们设身处地 体谅病人的感受,我们的脸上会自然地流露出关心和同情,交流起来会更有效。
15、做到不厌其烦
病人大都没有医学知识,病人不懂才去求医,所 以再简单的问题护士也必须耐心重复讲解,直到 病人弄懂。对同一个病人重复讲解,对不同的病 人重复讲解,哪怕每天重复几次,也应该面带关 心的神情,不厌其烦。这是对护士最基本的职业 要求,就像航空小姐必须含笑而不厌其烦地向每 一位登机的乘客说“您好,谢谢您乘坐× × 航空公 司的班机”一样。道理很简单,如果病人什么都 懂的话,还需要护士讲解什么呢?
16、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也是一种“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初次 见面时,长相举止早在言谈话语之前给对方留下 深刻印象。要小心第一印象,不要以偏概全,不 要预先假定,不要因为第一印象对病人产生偏见。记住,第一印象是相互的,病人的仪态举止给护 士留下第一印象,反之亦然。作为护士,切忌不 要留下你不想留的印象。有句话说得好,你没有 第二次机会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可见第一印象 有多么重要。
17、两句必须说的话
因个人的需求、关心、教育、年龄等因素的不同,患同一 个病的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对护士来讲,意味着对 每个个体进行调查。查房时护士必须问病人,“您今天有 什么不舒服?”病人临走前,护士必须问病人,“今天还有 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对每个病人都如此。这两句看似简 单却很重要,因为病人因此得到两次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或表述自己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病人想说的话和想问 的问题通过两次机会可以说完或问完,得到如此全面充分 的照顾,病人会非常满意,这两句话对护士的意义还在于 不会漏掉任何可疑的病症、确保了解到最准确的信息、增近护患距离。了解病人的需求,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
18、为病人处置时
护士在进行每一项处置前,需简单告诉病人要做 什么动作及用什么辅助工具或仪器,告诉病人可 能感觉什么样的不适等,让病人身体和思想上有 所准备。在检查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告诉病人 你将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有 没有别的选择、下一步准备做什么以及为什么。? 时时牢记,任何检查项目对护士来说都是司空见 惯,可是对大部分病人却是第一次。要从言语态 度各方面尽量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使病人对 环境感觉舒
19、使用治疗仪器时
在使用“直接接触性”仪器时,因为仪器会触及 病人的皮肤或者进入病人体内,必须向病人讲解 操作过程,不要让病人产生“被突然入侵”的感 觉。在使用仪器检测过程中,在不影响仪器功能 的前提下,护士尽可能与病人保持简单的交谈,减少仪器带来的冰冷生硬气氛,对病人也是宣传 教育的机会。
20、病人教育
行医不仅仅是诊断治疗的过程,它越来越成为病 人教育的过程,医生、护士是病人最好的老师。病人早已不再是被动接受治疗的对象,在治疗过 程中病人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充分尊重他们的权 利,病人的满意度才会提高。病人教育是尊重病 人知情权的一种体现。充分与病人沟通,对病人 进行教育,将用药、手术前后须注意相关知识全 面告诉病人,病人才会遵守医嘱配合治疗和护理。
过去,病人或病人家属常常因为缺乏知识而对治 疗效果抱太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因期望值太高 而产生的各种医患纠纷,经常困扰医患双方,不 少时候,还产生暴力相间的悲剧。相反,全面知 情、受过医学相关知识教育的病人对治疗效果的 期望就会变得比较客观,各种纠纷和诉讼就会减 少,这无疑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而无弊的。
21、了解病人的需要
优质护理服务目录 篇6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内涵 ·················责任护士工作内容及二十二知道 ··············骨一科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
···········
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进度表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细则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 篇7
认识到位、组织健全, 行动迅速全面
根据《湖南省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 医院第一时间就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 业务院长为办公室主任的“创优”领导小组, 设立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组、医德医风考核管理组、行政保障支持管理组, 确定了各管理组的人员和工作职责, 明确了创优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和细则, 召开了动员会, 并以“全面铺开, 评选典型”的方式在全院推行。
随即, 医院多部门联动, 调动全院力量支持临床护理工作。成立了物业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库房配送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 紧急器械维修随叫随到, 一般器械维修2小时到位;库房领物由以前科室到库房领, 变为护士长通过网络申领, 库房主动将所需物品送到病房;消毒供应中心, 实行下收下送, 所有物品集中消毒供应;购进了多功能护理车及治疗车等设施;确立了基础护理职责落实、质量与安全、患者满意度和新技术开展等15项阶段性考核评估的客观指标。同时, 加强信息渠道畅通, 通过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 优化服务流程。门诊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手续实行“一卡通”和二代身份证充值挂号付费服务;并实行了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形式的预约服务;门诊各楼层设立了分诊护士及导诊, 对有急诊指征或特殊情况的患者, 由门诊医师、护士、导诊等护送病人住院或留观, 凡需要住院的病人, 及时与科室联系, 科室将安排护士接待。
2012年3月, 医院全面启动了“无假日门诊和无假日检查”的服务。
创新制度、改革模式、措施有效得力
为更好地打造公立医院“三好一满意”服务, 2011年8-10月, 医院举办了首届“爱心杯”基础医疗、基础护理与基础服务竞赛活动, 让来自流动奖杯获得者的科室护理骨干分别就如何转变理念深入开展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如何贴近患者、责任护士一天的工作要点、科内绩效分配如何体现优劳优酬、年轻护士的培养、提高科内凝聚力等多方面进行经验交流, 对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此次竞赛活动中, 全院各科对照标准不断改进工作, 促进了基础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三个阶段的考核评选, 全院共有七个大组, 七十二个集体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医院分别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为完善和规范制度, 护理部根据卫生部《临床合理实践指南》2011版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 修订出版了《临床护士工作规范》、《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三本书, 制定和完善日常工作和各科常用仪器设备的SOP51个。医院每季度召开了一次优质护理服务与护士长管理经验交流会;每月对全院各科按标准进行考核。
为规范围手术期用药, 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医院下发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指导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和《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等, 明确了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选择品种、给药方法和时程, 要求护士严格掌握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 注重术前用药和Bid、Q8h抗菌用药的间隔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达100%;手术前用药时机合理率100%;介入治疗100%未使用抗生素;I类切口感染预防用药使用率﹤30%;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月下降, 已控制在60%以下。
为更好地把时间还给护士、还给病人, 促进护士贴近患者, 取消了不必要的护理书写, 并结合医院实际, 对文书进行了3次修改与简化, 将危重病人抢救、特殊检查、特殊处理、特殊治疗, 按病情、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的记录方法, 合并为一张总的记录表格, 缩减了不必要的记录。经全院调查, 护士每班书写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009年3月, 在全市率先开展APN排班新模式, 建立并执行了护士分层次使用制度, 各护理单元每天均排有二线、三线待命班, 解决了因病人增多、工作量增大带来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也确保了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 在APN排班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施了“包床到护”, 责任到人: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 让每位护士承包4~8名患者, 病人所有的治疗护理全部由这名护士承担, 真正实现了住院患者的全程管理、全程服务、全程把关的无缝隙连续护理服务;并于今年3月开始探索医护一体化的专科护理工作模式, 把护理质量关口前移, 责任下沉, 结合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等原则组成固定的医护工作小组, 共同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此工作模式主旨在于促进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患者满意度。
为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 护理部完善了岗位层级管理。将临床护理岗位确定为N1-N4级 (N1~一级护士, N2~二级护士, N3~三级护士, N4-助理护士四个层级) , 制订了各级各类岗位职责与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5个, 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2个。将基础护理作为创优重点, 强调高年资护士对危重病人的管理;强调人人参与生活护理, 要求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制定了“能自理的患者鼓励做, 部分自理患者协助做, 不能自理患者护士做”的原则。成立了“护理部基础护理工作日”, 每周五护理部全体人员分片参加各大科基础护理的落实督查, 保障患者生活护理, 从整体上规范了临床基础护理服务, 患者自聘护工率2010年较2009年下降26.7%, 2011年较2010年下降16.1%。
预见性管理、细节管理、打造专科优质服务特色
为严抓护理质量与安全, 提高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护理部针对31个病种分别制定了护理临床路径, 达到缩短住院日, 降低医疗费用, 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同时, 对照“医疗质量万里行”标准, 针对住院患者外出留宿多, 存在安全隐患, 制定了劝阻患者“离院告知制度”及应对措施。实施临床“现场管理式”的护理质控模式, 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和指标, 对危急重症和特殊病人及时组织护理查房或会诊, 进行前期干预, 对压疮、坠床、跌伤、窒息进行了风险评估。为强化质量与安全, 护理部成员每天分片区到各临床科室,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及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实时记录和实时管理, 使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质量监控力度增强。
尤其是在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上, 护理部做到了督查与指导相结合, 设立了急诊、手术、ICU患者交接记录表, 要求患者100%佩戴腕带, 并将腕带作为治疗、护理、检查、手术核对的重要项目, 在导管护理、气道护理、专科护理方面更为规范。科室标识注重特色, 如患者的安全标识、高危药品的警示标识等。为保证用药安全, 确保三查八对到位, 将原来的手写输液瓶签改为电脑打印瓶签, 解决了护士手写字迹不清、难以辨认带来的安全隐患, 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 加大了节假日与晚夜班的督查力度, 由原来的每周6名护士长增加到10名护士长负责晚夜班与节假日质量督查, 使督查更细、更全, 频率更高, 使各环节的护理质控得到了落实和提高。
为将护理服务向更深、更广、更细的方向发展, 护理部调动全员力量, 倡导“一科一特色, 一科一品牌”的服务, 安排全院各科二级护士到综合ICU轮训;组织院内监护培训班;派出护理骨干到协和、湘雅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使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各临床科室结合各自专科特点, 优化服务流程, 完善服务细节, 提升专科品牌。如, 心血管病房提出了“热情接、耐心讲、细心观、诚心帮、温馨送、爱心访”的护理链服务;普外科护士长、二级护士每天对手术、危重、新入患者进行2次以上、每次时间不少于15分钟的交流沟通和健康宣教;内分泌科应用食物模型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宣教;急诊科“三先三后”绿色通道;血液净化中心的“三专服务”, 为长期透析患者固定专区、专机、专门护士进行透析治疗等等, 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护理部还制定了一整套贯穿病人入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回访全过程的体系, 制定了系列健康教育SOP (包括入院、出院、术前、术后等) , 使健康宣教工作有章可循。从病人入院后开始宣教, 住院期间将健康教育渗透在良好的沟通和深入的基础护理当中, 当患者即将康复出院时, 负责护士为患者讲解出院后饮食、用药及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并给患者留下联系电话, 建立短信平台, 通过短信进行健康教育和节日问候, 并于出院后2周内进行回访, 了解患者出院康复情况并予以指导。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长沙市中心医院将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护理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岗位职责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陪检人次逐年增多, 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自理能力符合率明显上升, 患者自聘护工人次逐年下降, 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知晓率明显上升, 红灯呼叫率明显下降, 护理缺陷逐年下降。感谢信增加了38.7%, 满意度达到了97.6%, 与此同时, 医护患关系融洽, 专科护理与临床诊疗学科都得到了同步、协调发展。
2011年4月, 在接受湖南省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阶段性检查中, 通过听汇报、看资料、现场抽查, 暗访患者和家属、抽考医务人员等方式, 长沙市中心医院获得了湖南省卫生厅授予的“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 篇8
【关键词】急诊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07-01
急诊科是我院的重要科室,其护理工作的实施直接反应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水平及管理水准,优质的护理服务工作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的一种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可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基于此,分析我院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5.5±2.3)岁;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5.9±2.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律、血压、呼吸等指标监测)及开放静脉通路等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包括:①学习文件: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20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及《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2],充分掌握基础护理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针和举措。②开展无缝隙服务: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常规制度及规范流程等提供服务,特殊情况下,以患者健康为中心来提供服务,直至患者满意为止。③开展APN排班模式:按照A班(8::0-16:00)、P班(16:00-0.00)、N班(0:00-8:00)三班的原则安排班次,并对护士进行层级管理,在均有1~2名高年资护士担任A班和P班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把关,尤其是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护理安全。④加强护理管理:参照医院护理人员考评体系,结合临床需要,加强护理人员专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等急诊技术的培训,并进行绩效考核,包括护理满意度、日常护理工作质量等,奖金分配由绩效和岗位来决定,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理念及应急急救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患者入院后,主动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就诊的相关流程;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主动热情为患者安排就诊,以消除患者不安的情绪;为发病急、病情较重的患者开设绿色通道,获得最佳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3]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护士知识指导、护理质量、病区整体环境、服务主动性及人文氛围等6个方面,1~2分为差,3分为基本满意,4分为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及投诉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 +S)单位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单位以百分比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顯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投诉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差错发生率为0,投诉率为1例(2.33%),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3例(6.98%),投诉率为4例(9.30%),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诊科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医院的急危重科室,其护理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加强护理管理和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的临床路径[5]。在急诊科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以提高急诊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对提高医院的服务形象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首先必须开展优质护理知识的培训和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急救处理能力,只有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开展考核评价体系,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表现、病人满意度等内容进行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使护理人员主动热情地为患者提供服务。通过本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投诉率为2.33%;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6.98%,投诉率为9.30%。可见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缓解了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对患者给予及时的抢救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护患关系得到了增进。
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理念,不仅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进而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秀春,黄妹,招婷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4):1325-1326.
[2]赖淑芬,肖春燕,饶海冰等.危机管理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18(3):242-243.
[3]陈祥莺,陈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72-273.
[4]郭晓英.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244-245.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 篇9
儿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做好细节管理是规避护理风险的关键,是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科护理需求已成为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我科始终把细节管理放在第一位,体现在工作中方方面面,使儿科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现报告如下。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
1.1 细化规章制度 结合我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儿科护理工作流程”等多种护理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为护理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管理依据。有效的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1.2 实施动态质量监控 建立严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规章制度是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保障的前提。而在保证管理制度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基础上,紧接着实行对整个护理工作的动态监控也是保障儿科护理工作关键。在对儿科护理工作实行动态监控的过程中,要培养细节管理的思想,要随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出
现的纰漏,不能忽视任何细节,并及时地处理问题
1.3 强化服务意识 转变护理模式,体现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在儿科护理中要多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护理需求,主动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以患者的满意为最高护
理目标,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不断完善护理服务。强化护
理人员安全意识,培养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2.1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学习《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做到警钟长鸣。对平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尤其是对刚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在正式的上岗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根据制度对新护士进行知识考核,确保每位护士都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2 培养风险意识 在整个儿科护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风险,稍有疏忽都有可能带来重大的伤害,因而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儿科风险管理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减少风险的办法,并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引导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控制风险,关注患儿家长的意见,及早发现隐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补救,将
伤害降低到最小。
2.3 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护士的职业素质在护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名合格优秀的护士,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一颗为患儿无私奉献的爱心。科室加强了对护理礼仪、护理伦理的学习,培养护士的职业道德。护理人员在对待患儿及家属时,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有真诚。多为护理人员营造各种学习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开阔视野,不断完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文化素养,树立赶超的信心。
2.4 加强护士正确是非观的培养 引导护士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的善意批评与指正,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如是护理工作的共性问题,应在护士例会上提出,强调改正方法;如是个别的问题,采取个别谈话,共同分析;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作,使整个医疗流程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链,一环扣一环,紧密连接,避免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3 细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内涵
3.1 细化服务措施 在住院期间,护士长、责任护士给患者宣传安全措施,为患儿增加有防滑、防坠床措施,病房的开水锅炉有安全防护措施与警示标志等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努力为患儿提供便捷、优质、满意的服务。
3.2 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护患沟通
难度大、家属情绪波动大,科室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从细节服务上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工作中要做到“七声”,即患儿进科室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与患儿合作有谢声,遇到患儿家属询问有应声,接到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一切本着方便患儿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
3.3 强化过程管理 儿科护理管理不是一种目标管理、而是强调过程管理,因此必须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检查管理体制、工作程序的科学性,以及工作落实的每一个细节是否达到标准。为了强化过程管理必须细化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并给每人发放工作手册,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位。对于医疗器械、护理药品等物品要具体划分摆放位置,并注意交接工作登记。小结
实施细节管理后,避免了科室出现的严重护理差错事故,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增强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确保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患儿安全、方便、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证。细节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途径,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根本,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是创建护理品牌的关键。
优质护理服务论文 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优质 护理服务模式。作为一个90后我对优质护理的概念还很模糊,但经过在医院实习的近一年中让我对优质护理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它在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上都有巨大的变化。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旨在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以“夯实基 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工程”活动。
(一)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护生意识方面、、临床护理方面、)
一、临床护理方面
1.1入院前的护理服务
门诊导诊护士提前30分钟上岗。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前来就诊的患者,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其提供轮椅、平车等便利条件,做好导诊工作。以亲切热情的服务减少患者的陌生感.解决困难,以细致周到的介绍降低因不熟悉环境而发生往返周折、耽误时间。
1.2入院时的护理服务
病房护士接到接诊患者通知后。整理并备好床单元以迎接新患者。病房接诊护士即是该患者的责任护士。接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负责把患者带到病区安置好床位,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作息时间、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主治医生等。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测量生命体征且告知主治医生,并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和医务人员联系。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1.3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
1.3.1创建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环境和设施尽显人性化。
1.3.2工作流程注重细节。技术水平提升根据患者病情、护理级别及自理程度每日动态调整基础护理内容和时间,切实满足患者的需求。将工作流程进行主次分明,重点强调主要环节的人性化服务.治疗和护理尽量在睡前完成。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制。患者在医院期间的任何检查都有专人联系与陪同(患者服务中心),降低了患者的不安全感。另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
1.3.3护患沟通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及时的沟通将对患者病情的治疗起到的巨大作用。由于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都不熟悉甚至感到非常的陌生,严重的会产生恐惧心理闭。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基础网。护士应学习掌握多种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1.3.4加强健康教育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随时都会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利用床头交接班,做治疗护理的同时,抓住点滴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3.5出院护理服务
护士为患者作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服药,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发放联系卡,记录患者联系电话,以便随访。
二、护生意识方面
在护理团队中的另一个群体,80、90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实习生,下临床前正值开展优质工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生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然而作为一个庞大的护生群体,其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创优成效。因此要强化护生的创优服务意识,对其加强引导,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创优的最终目标“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做法:
1、全体思想动员,根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开展“优质工程”的重要性,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既是服务医改大局的需要,也是护理事业自身发展与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2.加强护生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护理工作安全“优质丁程”提出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这是实现创建优质工程、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3、强化护生礼仪,塑造良好形象,提高护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人员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生端正的仪表、文雅的举止、规范的行为,都给患者以美感,都能赢得同行的尊重和信任。
4、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中,要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过程中。
化的护理服务。
5、开展床边工作制,指导护生积极参与管床,实行责任包干制度,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
(二)落实优质护理需各方努力(护生方面管理方面临床方面)
一、护生方面作用:
让护生懂得: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要提供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让患者身心社会灵魂全方位得到关怀.使护生在踏入护理之路就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了优
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强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使护生职业形象内在美和外在美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二、、管理方面作用:
创建优质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各科室管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对诊疗与服务效果的整体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实力与品牌形象:“。针对个别护理人员思想不到位,通过科主任或科务会进行强化,进行再动员,再学习,提高了认识;通过对创优服务知识的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创优服务的认知程度,强化创优理念,提高其主动参与的意识;针对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成立应急分队,护理部统一分配,资源共享,成立二线、三线班的值班制度,缓冲人力资源的不足,确保临床安全。.创建优质服务使护理人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得到提高,真正做到了“一切为患者着想”的人性化服务。而医院“一切为了患者”的优质形象鲜明地体现出来。
三、、临床方面作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内涵认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使护士改变了旧服务观念,主动意识增强.能够更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学习、长期积累,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作为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身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贯穿于护理工作中.让我们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1.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只是一场“运动”。国家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医政司王羽司长和郭燕红副司长都明确表示.。优质护理服务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布置,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改革。
1.2“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就是“洗头、洗脚工程”。实际上,优质护理服务是要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病人提供全程、整体的护理服务,履行护士职责,提供专业照护。
1.3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就是为了“提高护理费”。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护理费所能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提升,部分收费标准进行了合理的调整。然而,开展护理服务与提高护理费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并非为了提高护理费。
1.4优质护理服务阻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为护士展示护理技术水平、理论水平、沟通技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成为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的载体,使服务病人的落脚点放到了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上。
1.5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零陪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住院病人“无陪护”管理,是要扭转病人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病人生活护理的局面。是要求医院没有非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住院病人“无陪护”不是绝对不允许家属或护工陪护,而是家属或护工不在时,病人都能得到护士的照护。
(四)小结
总之,创建优质服务是护理体制和结构的彻底变迁,任重而道远,须真抓实十地全面推进。在工作中要永不满足,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改革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要求护理人员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实践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耐心和爱心的服务,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l】温雪霞.浅谈如何搞好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130.
【2】黎月英.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5B):23.
【4】陈红宇,彭慧丹,李娟.护理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18-20.
【5】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里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推荐阅读:
优质护理服务;认知05-29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10-22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08-18
优质的护理服务09-02
优质护理服务演讲09-04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体会08-29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08-30
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0-22
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2-15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