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2024-09-17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精选12篇)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1

2010年卫生部下发“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 我院在通化市率先开展, 儿科作为我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病房, 我们根据科室特点, 把“贴心妈妈”式护理, 作为优质护理核心理念, 把亲情式服务与相应配套措施相结合, 通过一年的不断摸索实践, 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真正扎实有效地在我科开展起来, 受到患者普遍欢迎,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院、科领导重视护理改革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护理学科一个质的飞跃, 是一个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深化整体护理、带动专业发展的护理改革。院、科领导非常重视支持此项工作, 认真听取在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 召开专项会议, 组织、布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确保各部门积极配合。委派护士长、骨干护士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 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鼓励护理人员大胆工作, 勇于开拓, 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使护理人员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树立了必胜的信心。

2 更新观念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

长期以来, 功能制、责任制护理在每个人心里根深蒂固, 护理模式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及临床工作体会, 认识到以往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阻碍护理事业长足发展, 应该从“让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1]。要通过加大健康宣教深度与广度, 注重临床护理效果, 让患儿和家长满意, 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

3 优质护理服务的配套措施

为确保优质护理工作能顺利进行, 我们召开科室统一会议,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护理过程中树立“贴心妈妈”品牌。将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及项目做成宣传版, 张贴于疗区醒目位置, 将各种温馨小提示、健康小常识做成卡通画装点病房。制作了《儿科护理健康宣教服务手册》包括儿科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病的宣教知识、护理常规, 以及护士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礼仪规范。制定了《奖金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与优质护理质量紧密挂钩。

每个病房都设有报刊架, 放置各种健康宣教资料, 疗区新配备沐浴盆、洗头车、电吹风、各种玩具、微波炉等, 选择孩子们喜欢的亮丽颜色做成窗帘、床单、被罩、这些统一换成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图案, 整个病房被装点的非常漂亮、童趣、温馨, 让患儿倍感亲切和温暖, 减少孩子的恐惧和不安, 让孩子们在院如家。

4 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实施方法

4.1 护理弹性排班制

首先按1∶0.4比例配置护士, 改革了以往传统式的护理排班, 把病房护士分为A、B两组, 每组四人, 组长为有20年护龄的主管护师, 2名护师、1名护士。每天早晚增加2名生活护士, 增加夜间对患儿的服务, 根据住院人数随时可调整人员, 做到人尽其才。

4.2 简化表格书写, 把时间还给患者。

以往的护理表格书写内容多, 包括范围广, 占用了护士大量时间,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中, 我们摸索制定了一套新的儿科护理表格, 删除和医生重复的内容, 增加儿科专科项目, 并多用打对号的方式完成, 大大节约了护士的时间, 节约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健康宣教传授家长。医患之间, 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互相促进已形成一体, 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医患关系。

4.3“贴心妈妈”的优质护理服务

我们护理组要求每名护士都要向妈妈那样呵护孩子.对每名患儿入院时都要做到六个一:一声问候、一杯水、一个健康小手册、一个热煲、一个消毒小玩具。在患儿入院、在院、出院时我们会做好各段健康宣教, 给家长们讲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出院时指导如何预防疾病, 进行电话随访等。 (1) 在新生儿病房开展新生儿抚触, 穴位按摩, 在孩子睡醒的时候看颜色鲜艳的玩具, 听摇动玩具的声响, 每天多次逗引新生儿与其对视和说话, 促进亲子间感情交流。 (2) 在小婴儿病房, 为了减少输液时的哭闹和恐惧, 使患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 在病房内挂色彩鲜艳的、能发出声响的玩具, 并经常更换, 使患儿对看和听感兴趣转移注意力。 (3) 在普通年长儿病房通过做游戏、讲故事, 和他们做朋友, 取得孩子的合作。配合家长为患儿剪指甲, 喂饭、洗脸洗脚等。这些措施都深得家长的喜爱。

4.4 加强专科知识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 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每月2次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专科知识、疾病护理常规, 常用药理知识、新药说明书、急救药、各种疾病应急预案等考试和考核。全年培训24个基础护理操作, 并进行考核, 结果和奖金绩效挂钩, 使护士们的专业水平及急救应急能力大幅提高, 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新的优质护理模式中。

4.5 管理到位保证优质护理服务扎实开展

护理安全是保证优质护理工作的前提, 是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 针对低年资护士观察病情不到位, 我们制定了《护士巡视观察病情流程》、针对节假日、夜间易出现隐患、制定了《夜间、节假日护理安全制度》[1], 规范了《各种仪器、设备的程序及保养》, 实行每日小总结, 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每天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总结前一天工作, 对新生儿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各种查对制度的落实情况、分管病人的满意度, 消毒隔离执行情况、重病人护理和观察是否到位、进行效果评价, 不足之处分析原因, 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早发现, 早解决不留任何死角, 建立护理投诉箱, 与奖金绩效挂钩, 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5 讨论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迅猛增长, 人均营养水平大幅提高, 又因我国国情一对夫妇一个孩子, 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国家, 人们对医疗水平和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是于国于民的一件大事, 有着长远的意义。自优质护理在儿科实施以来, 领导重视, 配套设施到位, 疗区环境改观, “贴心妈妈”式护理理念、亲情式护理、奖金绩效机制、这些措施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给患儿提供了优质、安全、专业、全方位的护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全年满意度由原来的92.4%提高到99.%, 护理投诉率为0, 感谢信增加23封, 住院人数增加426人。门诊静点增加4317人, 创历史新高, 护士素质不断提高, 医患关系更加亲密, 满足了患儿及家长们的需求, 达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深入系统地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方法 以亲情式服务为患儿提供全程优质护理。结果 “贴心妈妈”式护理理念、奖金绩效机制, 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 给患儿提供了优质、安全、专业的护理, 达到患者满意。

关键词:亲情微笑,更新观念,配套措施,奖金绩效,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1]蒋纯.温馨护理微笑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7 (4) :232.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2

做为全院第二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我们儿科全体护理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

为了顺应二级医院评审要求,为了很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2012年10月12日起,护士分工、排班进行了相应的变动,排班取消各班次的名称,统称为责班。根据科室护士职称、工作能力等情况将全科护士分两组。责任总组长:努汗(副主任护师),负责解决科室护理中出现的各类疑问,两责任组具体分工如下:责任一组 组长:吴媛媛(负责八、九病室)成员:阿娜尔(负责五、六病室)李亚红(负责三、四病室)陈雨婕(负责二十一、二十二病室)徐婷婷(负责一病室)包美娇(负责二病室):责任二组 组长:王建梅(负责七、十病室)成员:李小玲(负责十一、十二病室)张梅(负责十三、十四病室)郭湘(负责十五、十六病室)热依拉(负责十九、二十病室)、杨继英(负责十七、十八病室)

责任到人,由个人负责自己所管病人的一切工作。包括患儿的晨午间护理、入院宣教、健康宣教、危重护理记录单的书写、病历的质控(包括出院病人病历,如果当班时,本人不在班上则由各组护理组长代做,按各组顺序以此类推。)确保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到位,提高患者满意度。

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岗,微笑着来到病房做晨间问候和护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真挚的问候,并为每位患儿整理床单位、病房等。因为患儿私人物品特别多,床上床下、床头柜、窗台上到处都是,为此我们一遍遍地帮助他们整理,尽量保持病房整洁。

为确保医疗安全,特要求中、夜班改变以前的上班工作模式。夜班与中班同时在18:30接班。由中班护士当面点清物品及相应床头接班后,夜班护士协助中班护士完成雾化吸入、时间针穿刺、医嘱查对等工作后。在21:30左右(不忙的情况下)去值班室休息。到凌晨1:30由中班护士叫醒夜班护士接班,中班护士去值班室休息至早上8:00由夜班护士叫中班护士协助准备输液袋、抽血、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如痰培养等)。如夜间有紧急情况则由中夜班护士共同完成。

上午是治疗最繁忙的时候,我们由过去的呼叫器响了、患儿家长呼叫后才能见到护士,转变成现在的护士不断巡视病房,主动及时的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患者们越来越信任护士了。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们增进了医患感情,减少了矛盾,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儿科病房走廊的墙上贴有卡通画、通俗易懂的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栏等,。

开水房24 h提供热水,为患儿家长提供了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

当然,创建活动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精心指导。护理部制定了争创优质示范病区的方法和措施,为我科增添了2名护士,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大家分工合作,明确岗位职责,全科护理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创新、人性化服务。创建活动不仅得到科主任和全科医生的大力支持,还与不断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全科护士的支持密不可分,大家积极响应,练习基础护理技术,争创技术能手,开展文明用语和微笑服务,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患儿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重要,把心理护理也渗透在对患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服务流程,提倡全程护理服务。实现了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心理护理主动开展。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3

【关键词】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14-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服务观念的改变,社会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积极响应2010年1月,全国护理工作会议马晓伟部长就务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发表重要讲话。伴随着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水平,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而且护理的服务观念也不断的更新。许多医院响应国家的号召,遵循护理精神,尝试“护士落实各自护理工作模式”以及“护士分级管理制度”等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加强管理从而进一步满足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而且有利于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取某医院1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向该医院的全体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让他们更新自己的护理服务观念,了解和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任务要求。首先制定相应的优质护理服务执行计划,创新护理人员的上班以及值班制度,确保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及时性、高效性、优质性以及全面性。观察记录相关的指标和得分情况,用专业的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方差以及标准差的计算。

二研究结果

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前,護理人员被表扬的人数为13人,护理纠纷的投诉次数为29次;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后,护理人员被表扬的人数为91人,护理纠纷的投诉次数为5次。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后,接待入院、按时治疗、疾病知识宣传、用药、响铃应答以及巡视病房等方面的评分远远高于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前。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的满意度也由(63.21 ±3.35)分提高到(98.51 ±0.89)分。

三结论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本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在医院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几点策略和方法:

1.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激发护理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以及求知欲,促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业务能力以及管理组织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护理人员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属的指正和建议要虚心耐心的接受和正确对待,转变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确保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医院可以通过比赛等方式培养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以及整体意识;护理人员要保证办公环境以及病房环境的清新和整洁,这样可以增进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患儿护理治疗工作的有效性。

2.改善护理工作

医院要适当地改善护理服务工作,要留给患者最大化的护理时间,减少在儿科护理过程当中进行不必要的走动,要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回应家属以及患者的要求,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在保证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理人员要掌握简化书写格式与书写内容的技巧,及时快速地记录患儿的患病状况以及治疗措施,避免出现漏记以及错记等现象的出现,促使记录达到预期的效果;调整查房的时间,在换班前15分钟左右进行查房,这样可以避免以往晨会后查房而耽误对患儿的治疗,保证护理基础的扎实性;医院要做好医疗查房工作,通过实施医疗查房及时了解和掌握患儿的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医疗方案的改进,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紧抓儿科优质护理工作的重点,确保儿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3.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要及时地巡查病房,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护理隐患,把患儿以及家属的相关需求放在首位,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树立“我要做”的护理理念;要保证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在患儿外出检查的时候要及时的了解患儿的病情发展变化状况,并做好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及时连续地的观察以及了解,并且做好相关的病情评估工作;要保证急救所用的相关物品处于备用的状态,细致地保养和管理医院的设备和仪器,注意患儿静脉注射的时间,提高患儿治疗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医院可以建立“责任制”,避免以往一个护理人员面对多个家长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在患儿的入院时要提高接待的热情度,及时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办理相关的入院手续,缓解家属的消极情绪,合理地控制以往在入院接待过程中可能出现医患纠纷的环节,减少患儿及其家属的纠纷投诉次数,同时要尽早处理病重患儿争取最佳抢救时间。

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为了让当前医院的护理质量能够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应,全面的提高护理质量,就责任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贯彻落实讲话的内容和精神,在医院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建立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海霞 谭丽君 张丽娜 李博;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2]刘红锐;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04期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4

1 一般资料

本科开放床位38张, 护士17名, 床护比1∶0.45;护士年龄24~48岁, 其中副主任2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护士4名;本科4名、大专9名、中专2名。

2 方法

2.1 统一思想认识, 深化优质服务理念。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 把优质服务理念深入每一位护士的内心, 深刻理解护理服务内涵, 彻底转变思想观念, 并充分认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全体护理工作者必须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满足患儿的护理需求, 拉近与患儿的距离, 让患儿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安全的, 不会有恐惧和焦虑, 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消除抵抗情绪[2]。在服务过程中, 坚决杜绝态度冷、硬、顶、推、拖等现象, 要主动关心患儿, 多抚触、拥抱、夸奖患儿, 和家属多沟通, 让家属多配合,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3]。

2.2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计划, 实行弹性排班和责任制护理。

儿科不同成人科室, 针对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 对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不配合, 病情复杂变化快, 家长心情焦虑、期望值高的特点制订了符合本科室特色的工作计划。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 实行弹性排班, 增加节假日、双休日、午夜间值班的护士人数, 各班各组做到新老搭配, 护士有什么意愿可以提前一周向护士长提出, 护士长根据临床需要, 兼顾护士意愿, 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 科学管理人性化。护理模式上采取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 安排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沟通能力强的护士做责任组长, 每位责任护士分管6~8名患儿, 责任组长固定上白班, 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 做到热情接诊、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到位, 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提高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2.3 营造温馨病房, 加强基础设施。

白色庄严肃穆易让人产生恐惧感, 为给患儿增加亲切感, 医护人员统一着粉色工作服, 患儿的被服也选用粉色。病区走廊上贴满各样卡通可爱图案, 及各种彩色健康宣教栏。在病区的楼梯台阶旁置有“小心台阶”, 开水间置有“小心烫伤”、“防止滑倒”等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 给患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安全、浪漫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护理部给我们配备了生活服务车、沐浴盆、吹风机、便民服务箱、雨伞等生活用具, 极大的方便了患儿及家属住院期间的生活需要。

2.4 强化护理人员三基训练, 提升护士优秀的内在素质[4]夯实基础护理。

护士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技术水平是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 只有提高了护士的技术水平才能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每月针对现住患儿疑难病历分别两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 进行一次理论和技术考试, 并进行有关文件和相关知识培训, 规范仪容、仪表和基础护理操作。针对儿科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 家属期望值高的特点, 加强各种较难技术操作的培训和学习, 以老带新, 提升每一名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强化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夯实基础护理, 使责任护士从以往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 把护士还给患儿, 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 保持病房整洁、干净, 床单、被罩随脏随换。每周一为科室基础护理日, 由责任护士落实, 给患儿剪指 (趾) 甲, 协助家属给患儿更换尿布、衣裤、翻身排背、脐部、臀部护理等。做好健康宣教, 给家属讲解康复和健康指导相关知识, 帮助照看患儿, 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和认可。

2.5 加强质控检查, 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

科室建立由技术水平高, 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的质控小组, 并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每天检查护理质量, 每月总结, 及时反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化、细化, 把护士完成临床工作数量、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考核重要指标[5]。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 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在病区显著位置摆放意见箱, 采取多途径广泛征求患儿家属意见, 对服务不优, 患者不满意的护士, 按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惩罚, 并与护士晋升、评先挂钩, 对工作责任心强、效率高、基础护理服务规范、技术操作过硬的护士给予奖励, 充分调动了全体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 结果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96%提升到98.5%, 综合护理质量平均分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的96分提升到99分。患儿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总结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 强化基础护理, 深化护理内涵, 提升管理水平。本科室采取了边学习, 边思考, 边实践, 边整改, 边对照的方法, 切实转变了护理人员重专业、重技术的观念[6]。

为患儿实施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养和品格, 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 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社会地位, 展示了护士的技术水平、沟通能力[7]。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促进了医患和谐, 取得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领导满意、医务人员满意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燕红.适应新形势锐意进取促使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5) :305-307.

[2]王秋杰, 曹萌.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 2012 (5) :166-167.

[3]朱雅芝, 姜冬九.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10 (5) :10-11.

[4]张跃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J].当代医学, 2011, 17 (35) :124-125.

[5]华玉珍.如何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质量[J].医护论坛, 2011, 8 (8) :154-155.

[6]徐美娣, 朱凌云, 蒋燕.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11) :76-77.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5

2013年4月修定

为切实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尽全力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现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措施如下:

一、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执行床位包干,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所分管患者病情的治疗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

二、夯实基础护理,积极开展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基础护理,亲情式的生活护理。每天病房开窗通风,扫床,打开水,送热水,每周更换床单。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提供专业清洁护理等。(具体内容参照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三、100%加强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的的有关知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四、保证护理服务的及时性,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接待患者,进行入院告知,解答患者相关问题。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输液,尽量减少患者的铃声呼叫。

五、保证患者安全,力争护理质量 “零缺陷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规范,加强“三查八对”;对存在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评估,加强宣教和警示,提供适当防护。陪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确保患者安全。

六、保障患者的各项权利: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凡有创性操作、检查向患者告知,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保守医密。

七、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尽全力提高患者满意度达90%以上。对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患者提出的意见、问题及时给予答复,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八、提供生活便利措施:如微波炉、针线盒、雨伞等。

我们的服务理念:“三心服务 ”,即热心、爱心、耐心。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6

【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科;优质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尤其对于基层综合医院,儿科经常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多发的部门[1],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势在必行,同时,医疗市场的竞争促使我们必须改变护理理念,去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我科也在院领导的支持、监督下,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通过在不长的时间里谈谈一点心得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科室床位与护理人员资料我科开放床位56张,每年收治住院患儿约3500多人,平均住院日3-4天,每日出入院量大,工作量大。我科在岗护士18人,护士17人,护士长1人;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3.5岁;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士16人;文化程度:本科2人,大专12人,大专在读4人;工作年限:工作10年以上:2人,工作3-10年:4人,工作2-3年:1人,工作不足2年:11人。

1.1.2科室住院患儿情况因我院正在改建住院综合大楼,住院条件相对简陋,大多数住院患儿补液完后请假回家休息,第二日返回病房接受治疗,返院时间参差不齐,护理难度增加。

1.2方法

1.2.1加强学习从资料可以看出我科护理人员年轻,资历短,临床经验不足。将第七版儿科学及本科教材儿科护理学整理复习资料,人手一册,制订详细的学习及考试计划,严格实行闭卷考试,对考核不合格者,要求重新学习、补考,直至合格。

1.2.2扁平化排班

1.2.2.1根据护士级别分组管理分甲乙2大组,由2名年资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每组分别配2-3名组员,每人平均分管8名患儿。

1.2.2.2排班方法因每日临时医嘱较多,入出量大,排一名经验丰富、细心的护士担任总务工作处理医嘱,办理入出院。根据病房布局将左右病区分为甲乙2组,每周7名责任护士,甲组小婴儿多,共32张床位,由1名主管护师担任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本组工作完成情况,并解决本组的穿刺难题,与3名组员各分管8张床位。乙组24张床位,由1名高年资护师担任责任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本组工作完成情况,与2名组员各分管8张床位。排班表上注明互助组,互相协助。其余9名护士轮流上中夜班,每日2名中班护士,2名8-15护士担任配药班。除责任组长外,责任护士每2月与中夜班护士轮换。

1.2.2.3彈性排班我科具体情况:工作量不确定,随时可能因抢救新生儿等加大工作量,尤其出现在中午、晚上;住院患儿大多每日输液完毕后请假外出休息,下午工作量相对较小;低年资护士中夜班穿刺困难等。为解决上述具体问题,实行弹性排班:每日确定1名责任护士担任机动班,负责中午的加班工作;2名责任组长每周轮流担任穿刺二线班;值休护士担任应急二线班。

2讨论

2.1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后改善了服务态度加强服务态度是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作为一名护士表情亲切微笑,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敏捷,做到接待病人要有问候声,操作配合要有感谢声,不足之处要有道歉声。

2.2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拉近与患儿及家属的关系,儿科素称“哑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2],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

2.2.1首先,亲切的称呼患儿,表现出对患儿无比的关爱,与家属对患儿的关爱产生共鸣是做好护患沟通的关键。其次,在关键环节多交流,比如穿刺静脉时多交流,一方面可以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尤其在家属提出要求一针见血时,多向患儿家属讲解可能会造成不能一针见血的原因,并表示尽可能一针见血,即便穿刺失败,患儿家属会在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过激的语言或行为发生。

2.2.2掌握好沟通时机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通过简单的交流及观察掌握家长急需满足的需求,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了解到患儿入院时,家长通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急切满足的需求:患儿病情较重、急需优先满足抢救或治疗的,如病情危重需要进行基本生命支持的,一边熟练地进行抢救,一边安慰家长与其交流。

2.2.3情感交流的形成与技巧

2.2.3.1语言性情感交流,语言是护士与患儿交流思想和磨合感情的最佳载体,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倡导护理人员提高语言艺术,自觉加强素质修养,不断探索并灵活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3];注重针对性,适时引导。

2.2.3.2非语言性情感交流,即使用体态语言进行交流。它包括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眼神,仪表等。它对语言性交流起形容和强化作用,①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随着护士角色功能的延伸,护士与患儿的交流也越来越重要[4]。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可以直接影响语言交流的效果。护士站或坐的姿势应该自然文雅、庄重,这样才能使患儿及其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② 目光与表情要和谐、自然,护士与患儿及家长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目光平视对方,同时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以便及时掌握其心理活动,护士的目光柔和,给病人以慈善与亲切的感觉。

2.3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熟练的技能操作及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容。我科自计划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起,通过有计划地培训考试,在短期内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同时低年资护士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塑造了护士形象。

总之,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患儿的基础护理做得大有进步,患儿及家属非常满意,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起步较晚,而且硬件、软件设施相对落后,只能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工作,边评估、边改进、边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力争护理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红.儿科护士的沟通技巧[J].齐鲁护理杂志,2002,(12).

[2]孙爱芳,徐超.浅谈儿科护患沟通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

[3]白静娴,袁欣可,高丽英.体态语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4,(04).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患儿, 其中男127例, 女73例, 患儿年龄6个月~3岁, 平均 (1.5±0.3) 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这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10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100例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 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2.1准备工作

1.2.1.1物资准备根据不同的小组对物资进行合理分配, 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最大化的发挥物资作用, 同时定制专门的责任组护理服务车, 这样就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

1.2.1.2理念准备在儿科内多开展几次优质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培训, 尽量打破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模式, 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使其能明白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同时敦促护理人员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1.2.2人员分组将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分为两个责任组, 归在同一个护理组长下进行管理, 且护理组长下安排两个小组长, 再往下则是管床护士, 采用这种分级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能够使得护理人员之间更加了解自己的责任和工作[1]。

1.2.3制定计划根据卫生部下达的文件作为参考依据, 对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都进行重新规划和制定, 找出目前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常规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 在实施过程中确保计划内的各项内容能够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护理中, 真正做到护士把时间还给患儿。

1.3评定标准

对患儿家属各项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具体内容包含入院宣教、呼叫铃应答、按时治疗、巡查病房和健康教育这五项, 每项各占20分, 总分为100分。此外, 对出院患儿家属电话随访进行满意度调查,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这三个级别。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字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入院宣教、呼叫铃应答、按时治疗、巡查病房与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 (P<0.05) , 见表1。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均显著高 (P<0.05) , 见表2。

3讨论

自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护理工作就出现了重大改变,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护理工作的改变

3.1.1参加医疗查房通过参加医疗查房, 能够对患儿的病情有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 通过和医生的交流, 更加了解护理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3.1.2调整查房时间通过调整护理人员的查房时间, 能够更加有效增强基础护理, 使得患儿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1]。

3.1.3减少跑动时间增加护理人员的床边护理时间, 增加与家属沟通和相关知识宣教指导时间, 减少护理人员跑动时间, 能够把更多时间留给患儿, 更加有效的减少患儿家属等待时间, 使得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3,4]。

3.2护理质量的提高

(1) 改变一个护士面对多个家长的情况, 使得患儿在初入院时就能够得到热情的接待及指引, 消除家长紧张、疑虑的负面情绪, 大大降低了投诉及纠纷的发生概率。同时, 一旦患儿出现危重情况, 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2) 有效提前静脉输液的治疗时间, 及时留取并督促家长留取标本。同时, 对仪器的保管和保养也更加精细, 及时添加日常所需物品。 (3) 有效地实现了病情观察的连续性, 使得患儿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评估, 大大降低患儿外出检查时病情变化的风险[5,6]。 (4) 主动巡视病房, 能够充分满足患儿和家长的需求, 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降低患儿危重情况的发生率。

3.3护士自身的提高

3.3.1服务思想转变能够正确对待患儿及家属意见, 提供个性化护理, 将所管床患儿的问题看作自己的问题, 有效转变服务思想, 使得整体服务意识得到提高[7,8]。

3.3.2管理能力提升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均得到了有效提升。护士的求知欲、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都得以提升。新护士也有了很大改变, 从以往的害羞腼腆转变为及时、主动地向患儿和家长介绍自己, 增强信任感, 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均得到全面提升[9,10]。

在本次研究中,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及其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应更加注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患儿,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100例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 对患儿家属各项满意度和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其质量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因此应注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荣, 艾素梅, 高新.打造特色服务专科以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28-29.

[2]闫海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全科护理, 2011, 9 (7) :1947-1948.

[3]陈子江, 陈浪.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9) :1485-1486.

[4]李建平, 刘小文.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0) :19-20.

[5]王海霞, 谭丽君, 张丽娜, 等.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11, 30 (18) :16-17.

[6]吴丽芬, 张焕梅.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6) :411-413.

[7]何晓君, 金玉梅.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 21 (1) :99-101.

[8]邓寿建, 廖永生, 刘慧.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2, 10 (5) :1412-1413.

[9]贺夕芬.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9 (22) :89-90.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8

1 临床资料

1.1 积极的筹备

(1) 用物筹备:用物按组进行分配, 定制专用的护理服务车。 (2) 思想准备:科内开展护理服务理念转变的培训多次。使每位参加优质护理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认识。优质服务就是以优质的基础护理和护理技术为核心, 从根本上理解护理服务的真谛及宗旨。

1.2 人员的分组

整个病区分为2大组, 设立一个总的护理组长, 下设小组长, 再到管床护士, 形成了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管床责任护士, 三级护理模式, 每位管床护士分管3~5张床。

1.3 制定活动计划

进行护理流程再造[1]及各班职责的重新制定。以卫生部的文件精神为准绳, 找差距, 找不足, 抓整改, 抓落实[2],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细化基础护理内容, 并落实基础护理质量, 以确保患儿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1.4 工作时间的调整

上班时间实行APN三班制的连续排班方法[3]。A班上班时间7:45~16:00;P班上班时间16:00~22:00;N班上班时间22:00~次日8:30。交接班时间分别为8:00、15:30、21:30。保证每个时间段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

2 评价标准与方法

采用我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总分100分, 单项为20分。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表1) 。

由表1可见, 实施大包干前后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开展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前 (表2) 。

由表2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 患儿家属点名表扬的护士人数及护理投诉纠纷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 (表3) 。

由表3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满意度调查有显著性差异。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

3 讨论

3.1 护理工作的改变

(1) 参加医疗查房:通过医疗查房能够动态的了解患儿的病情, 医生的治疗方案, 对护理的要求。通过与医生的现场交流沟通, 达成共识, 抓住护理的重点, 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患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 调整查房时间:为了更好的加强基础护理, 使患者的治疗能够及早地进行。我们的查房时间由晨会交班后, 改到了晨会交班前, 利用交班前15min, 进行护理查房。 (3) 简化书写:专用的护理服务车的使用, 真正形成了, “流动的护士站”, 护士可以随时记录病情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切实做好实时记录, 大大减少漏记现象的发生, 达到了我们做到了就能记录到的效果。 (4) 减少跑动:留下更多的时间给予床边护理。真正做到把病人的时间还给病人。患儿及家属可以随时找到护士, 纠纷减少了, 满意度提高了。在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护士也能够按时下班, 不拖班了。

3.2 护理质量的提高

(1) 改变了以往护士站一个人面对多个家长的局面, 使患儿及家长在入院之初就能得到管床护士热情的接待, 及时给予入院评估、指引。消除了家长焦急的情绪, 大大减少了投诉及纠纷。从入院开始就控制容易出现纠纷的环节。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重患儿, 及早给予处理。 (2) 静脉输液治疗时间提前, 标本的留取及时, 能够做到及时督促家属留取。仪器设备保管及保养更精细, 添加日常所需治疗用物及时。急救用物齐全并处于备用功能状态。 (3) 实现了病情观察的连续性, 外出检查的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评估。大大规避了危重患儿外出检查时病情变化的风险。从而体现护理连续性、及时性。 (4) 主动巡视病房, 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要。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做到没有呼叫, 也去巡视的转变。在服务的过程实现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4]。

3.3 护士的提高

(1) 服务思想的转变:能够正确对待患儿及家属的意见, 提供主动的个性化护理, 把患儿看做是自己的, 所管床患儿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的思想转变。改变了难以接受医院工作是服务行业的观点。护理整体服务意识均有提高, 各小组间开展了比赛, 树立竞争意识。 (2) 组织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技术操作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护士的责任感、求知感、成就感增加, 主动性和独立性增加。新护士有很大的改变, 从很腼腆不好意思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己, 到能够自如的工作, 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全面增强。

3.4 医生的体会

病房环境及办公的环境更整洁了, 和护士的沟通更密切了, 医护能够携手更合理有序的安排患者的治疗护理。护士能更准确及时的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

4 小结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是一场运动, 而是优化医院服务,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及发扬, 达到提高患儿护理质量的终极目标。

摘要:目的 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 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 (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 的总满意度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 (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 总满意度比较, 开展前后各项细化评分比较,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开展后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 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梦, 任珍, 包志英.优化护理文化创建护理品牌[J].医院院长论坛, 2009, 9 (5) :49.

[2]周新风, 张红光, 吕美英, 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16) :89~90.

[3]包永兰.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0) :882~883.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据,将20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儿58例,女性患儿42例,年龄4—11岁,平均(7±1.2)岁;对照组男性患儿60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3—11岁,平均(6±2.0)岁。两组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予观察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根据患儿的心理特点布置病房,为患儿营造安全、活泼的住院环境,减轻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设置方便快捷的传呼方式,并在病房墙壁或病房外走廊张贴信息提示,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护理人员以亲切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鼓励患儿勇敢接受治疗,并实时监测患儿的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做出相应处理;予患儿家属出院指导,内容包括用药情况、饮食调整、疾病防治、运动指导等,并嘱咐患儿家属按时携患儿返院检查,患儿出院后,以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儿的恢复情况、用药情况、病情反复情况等[1,2]。

1.3 护理评价:

于患儿出院前方法护理质量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档,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数据比较以x2检验;且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为(95±3.6)分,对照组为(86±4.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6.270。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表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54例、40例、6例,总满意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院于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如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为患儿营造安全、活泼的住院环境,监测患儿的体征变化,以亲切态度鼓励患儿勇敢接受治疗等。通过实行优质护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均有所提高,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芳,沈燕,周玉峰.综合儿科优质护理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57.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10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为明确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将我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的整个病区分为2组, 2组都归同一个护理组长管, 而在护理组长下面又有小组长, 小组长下面则是管床护士, 这样三个级别的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更加清楚, 而每一位的管床护理人员则是管理大概3~5张病床。

1.2 护理方法

1.2.1 准备工作

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筹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品筹备:根据不同的组别, 对物品进行分配, 定制专门使用的护理服务车, 使得服务更加全面快捷[1]; (2) 思想准备:我院儿科之内多次展开护理服务理念的相关培训, 培养护理人员能够打破以往传统的护理方式, 明白在当前情况之下展开优质服务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促进护理人员配合优质护理工作的展开, 对这项工作有深入而全面的认识[2]。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白优质服务, 本身的核心就是优质的基础护理还有护理技术, 让护理人员可以在本质上对于本身的工作所蕴含的内容以及宗旨来进行认识[3]。

1.2.2 方法

对于护理工作以及每个班当中所负责的内容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定。我院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以卫生部的文件作为依据, 将我院当中护理工作所存在的不足找出来, 明白与理想状态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进行整改, 保证制定的管理能够落实到所有护理工作当中。将我院的基础护理内容再次进行细化, 基础护理的质量也有所要求, 从而保证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是优质高效的。

1.3 时间调整

我院护理人员上班时间按照APN的连续排班方法进行。早上上班的时间是7:45到16:00;下午上班的时间为16:00到22:00;晚上上班时间为22:00到第2d的8:30。通过合理的安排让我院每一个时间段都能够对患者的需求有所满足。

1.4 评价标准

以我院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调查的依据, 总分为100分而单项则为20分。

1.5 统计学方法

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各项评分对比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后, 各项评分对比之间存在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2.2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总满意度评分比较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我院总满意度, 经过调查和开展优质服务之前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之后, 我院的护理工作主要出现了以下改变: (1) 参加医疗查房:对于患儿的病情发展, 通过医疗查房能够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认识, 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都是通过医疗查房来得到。在和医生的交流过程中明白护理的重点, 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保证患儿的健康; (2) 调整查房时间:对于查房时间的调整能够让基础护理得到更好的增强, 也可以使得患儿的治疗有更好的保障; (3) 减少跑动:这样是为了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床边护理。我院护理工作的改变使得病人的时间不会被浪费, 患儿的情况都在护理人员的掌握之下, 满意度自然就能够提高[4]。变化不但对于患儿, 而且护理人员也能有很大的好处, 在严格的要求当中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这是我院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后最大的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展开, 并不只是一场运动这么简单, 更加重要的是它起到了优化医院服务的质量, 使得医院内部管理更加系统科学, 提高医疗的护理质量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新风, 张红光, 吕美英."优质护理服务师范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6 (16) :189-190.

[2]包永兰.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 2010, 23 (10) :882-883.

[3]杨翠云, 郝芹华, 聂春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 防范护患纠纷[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 43 (1) :272-273.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11

护理服务套餐的内容

我科制订的护理服务“套餐”涵盖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

套餐一为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服务套餐:雾化吸入指导、雾化药物名称、药物作用、雾化时间及次数、雾化时体位、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套餐二为药物指导:输液用药指导,药物名称、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液体滴速,口服药物指导方法及注意事项。

套餐三为疾病指导套餐: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急性期患者休息活动指导,肺部疾病拍背指导,肾病综合征患者出入水量服务套餐,发放患者2个量杯及胶筒1个,笔、本各1个,教会患者家属测量记录方法。

套餐四为饮食指导服务套餐:婴儿期添加辅食,腹泻患儿急性期暂停辅食,可进食者给予米湯喂服。肺炎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过敏性紫癜患者禁鱼虾、蛋白饮食,肾病患者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

护理服务套餐的应用

培训: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工作情况制定护理服务套餐内容,对服务套餐业务学习形式进行培训,要求全员掌握。

应用:“套餐一”的应用保证了患者家属对雾化吸入操作了解,配合治疗,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套餐二”的应用使住院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减少了住院紧张、恐惧心理反应,利于疾病恢复。“套餐三”的应用保证了家属在患儿住院期间,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保证了治疗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套餐四”的应用在疾病的恢复中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体 会

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12

1 实践过程

1.1 营造轻松和谐的就医环境

1.1.1 在液疗区的布置上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 根据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 使用防滑地板, 墙上悬挂各种健康宣教画, 增加2台饮水机和微波炉便于患儿和家属饮水、热饭, 自动出水的洗手池方便家属清洗。在液疗区一角增加了书报栏, 另一角放置儿童玩具供孩子玩耍, 让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

1.1.2 小儿便溺比较多, 护士勤巡视发现床单污染或弄湿及时更换, 保持患儿床铺干净舒适, 指导家属共同保持环境的整洁。室内每日用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清扫, 拖把专用, 桌面、门把手用氧化电位水擦拭, 房间紫外线循环消毒机消毒2次, 每月做1次空气细菌监测[2], 做好消毒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 使患儿舒适。

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确保护理安全。

1.2.1 首诊接待登记的护士须认真核对病历和药物, 打印输液卡时做到病历与药物、输液卡三者相符一式两份, 1份挂于床头牌上, 另1份输液卡连同患儿的病历、药品放入一个篮子交配液室护士。同时向患儿家长简单告知输液天数及输液的部数, 避免漏输, 并指导其在相应区域等待。嘱其不要随意更换床位避免出错。

1.2.2 配液室设2名护士, 药物配制前2人再次核对患儿信息与药物信息, 准确无误后方可配制, 每配好一部就在输液卡上勾掉一部并双签名。1例患儿的液体配好后方可配制下1例, 配制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院内感染。

1.2.3 静脉穿刺前, 负责穿刺的护士呼叫患儿的姓名, 当患儿来到护士面前时, 反问患儿的姓名、年龄等信息[3], 确定无误后把挂于床头牌上输液卡的液体部数勾掉并签名。告知患儿家属发现不适及时呼叫护士[4]。

1.2.4 续瓶时, 护士反问患儿姓名[3], 确定无误后勾掉输液卡上部数后签名并告知家属输液的内容。同时查看患儿输液情况, 如穿刺点有无渗漏, 点滴速度是否合适, 确定无误方可离开。

1.2.5 输液结束时, 护士反问患儿家属今天共输几瓶液体[3], 查看输液卡上的排号部数是否前后一致, 再次查对后收回输液卡, 这样层层查对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

1.2.6 费用审核, 派专人对每位患儿的计价费用进行审核, 如有疑问要立即询问当事医生, 避免多收、错收而发生纠纷。

1.3 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

1.3.1 规范护理行为。护士衣着整洁, 举止文雅, 言谈礼貌, 待人真诚, 善于沟通, 敬业求实。仪容仪表符合护士规范, 熟练应用“十字文明用语”, 护士工作中要做到“四轻”, “四声”, “三贴近”。细化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1.3.2 加强管理,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士工作站保持干净、整洁、安静, 护士在工作时不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不能相互闲聊, 严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护理差错。

1.3.3 优质护理服务的进行离不开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 护士长实行了人性化弹性排班, 大家分工合作, 明确岗位职责, 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激励机制, 增加护士福利待遇, 重视护士的贡献, 为护士提供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 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

1.3.4 强化技能训练, 针对小儿输液难度大, 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的问题, 科室评选穿刺技术高的护士与年轻的护士结成对子, 实施“一帮一”的指导, 年轻的护士穿刺时有老护士指导, 老护士穿刺时年轻护士跟着学习。同时, 在排班时注意“老少搭配”, 保证每班均有1位高年资的、穿刺技术一流的老护士在岗。穿刺时如不能“一针见血”先要向患儿家属道歉, 征得家属同意方可重新穿刺, 如再次失败则必须换人穿刺。这样可减少纠纷的发生。

1.3.5 安排专人巡视, 观察静脉输液的速度、用药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护士发现肿胀、渗漏现象后及时处理并安慰患儿及家属, 通过巡视提高护理安全, 减轻患儿痛苦, 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巡视过程中主动提供疾病、药物相关知识, 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1.3.6 加强生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 我们主动帮助家属照顾患儿, 帮患儿热饭、打水、清扫大小便, 这样做刚开始家属很不好意思, 护士就微笑着说“我们也是孩子的妈妈, 不用客气”, 次数多了家属见我们态度诚恳又真诚, 他们就接受了, 一人带孩子来输液完全放心。陪护少了既利于液疗区的安静又减少交叉感染, 还利于患儿康复, 同时纠纷的发生也相应减少。也为家属节省了人力, 让家属真正得到实惠,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使家长满意, 社会满意。

1.4 自纠自查警钟长鸣

1.4.1 为改进工作不足, 接诊护士向每位来输液的患儿家属发放服务问卷评价表, 对提出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 对于科室自己不能解决的上报院后勤办公室和护理部给予解决, 尽一切可能满足家属提出的要求。

1.4.2 在发生护理纠纷或有纠纷苗头时, 护士长于当天下班及时召集全体护士开会, 请发生问题的护士向大家说明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就发生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 相互吸取教训以有效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 统一处理意见, 确保护理安全。

1.4.3 患儿的整个输液疗程结束后, 有专职护士为其提供疾病康复资料, 如停液后的用药、饮食、复诊等情况。并告知病区联系电话, 随时解答家长咨询问题。

2 结果与体会

经过半年多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高到96%。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显著减少, 实现护理零投诉。通过随访患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家属能够给患儿合理饮食自觉复查, 遵医嘱合理用药与身体锻炼, 还减轻了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经济负担, 提高社会效益。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 护理纠纷也相对较多, 这就需要护士在关注疾病的同时, 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 根据患儿的需求,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只有贴近患儿, 才能贴心为患儿服务, 才能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理解患儿家属。护士倾注全力, 心系患儿, 心系工作, 才能确保护理安全, 做到6方面满意, 即患者、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护士满意[5]。

参考文献

[1]单金颖.门诊输液室护士安全用药的监护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8) :867-868.

[2]王桂芝, 李秋云, 刘荣芬.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3) :321-322.

[3]曹梅娟, 姜安丽.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3 (1) :89-90.

[4]高钰琳, 陈佩云.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存在争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39-240.

上一篇:中职会计课程下一篇:4G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