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体会

2024-07-26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体会(精选11篇)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体会 篇1

新生儿护士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院领导及护理部这次给我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在重庆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眼界,还大大提升了我对危重新生儿护理能力,丰富了我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在半年的进修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实践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在此我把半年进修学习所获与各位老师分享,为这次难得的培训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人性化管理

1.首先是良好的团队协作,多元的护理人员梯队。重医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实行责任制管理排班模式,实行分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病区分为4个护理小组,每一个小组有3名不同年资的护士组成,有分管组长,中午以轮休的的方式休息(11:00-13:00, 12:00-14:00,13:00-15:00),让责任护士有效保证患儿护理无缝隙,优护得到有效保障 ,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互相协作,确保病房的护理质量。另外为提高工作效率,有专门的配药班,早上7:30负责药物的配置,保证患儿的及时用药治疗,配药工作结束后下午负责患儿的抚触,促进患儿脑的恢复。还配有整理班,负责仪器常规管理、调试、清洁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2.新生儿病区的各分区都非常明确,病房的各类使用物品均使用五常法(常组织、常清洁、常整顿、常规范、常自

律),定点定标签,每位患儿床前均备急救盒、推注泵及心电监护固定使用,不得随意搬动,出院后终末消毒,在所有仪器上都标示有上限制,下限制,挂牌标志,开关标志,操作流程图,插管车旁墙上挂有插管的型号选择标示图,抢救车旁也可见抢救流程图及各抢救药物的用途及副作用,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

3.先进的设备及科学有效的器械设置,以病床为中心,床旁则是吊塔,吊塔设有负压吸引器、氧源、压缩空气和电源等嵌入式装置。复苏急救管道均标准放置在仪器架上的固定位置,使用起来一目了然得心应手。除此外,新生儿病房还有资深的医生及护士,他们掌握着先进的医疗水平,如固尔苏的应用,动脉血压监测,脐动静脉插管,picc等等。

二、温馨细致的护理服务

在使用CPAP时,会用一个人工保护膜垫在鼻子和鼻塞之间防止压伤,头部包上脱脂棉再用弹力绷带固定管道,避免压痕,撕脸上的胶布时,先用石蜡油润滑后再撕,每天洗澡,都会用石蜡油清洁全身所有皮肤皱褶处,动作非常轻柔。每个暖箱上都放置有薄膜手套,接触患儿前戴手套查看患儿,避免交叉感染,对每位患儿运用“发展性照顾”模式,促进患儿身心发展。既1铺垫鸟巢模拟子宫环境。2保持病区环境安静,减少噪音。3所有暖箱上都会有一个卡通罩布,主要减少光线和外界的刺激。4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必要操作集中进行。使每一个患儿都感到舒适。

在那么多优秀老师的带领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护士不仅是要打针发药,更重要的还要具备爱伤观念和思考能力,我们要用母亲的心,科学的脑,灵巧的手带给儿童安全舒适,做好临时好妈妈。

另外科室接代室装有播放各类新生儿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视频,备有各疾病的医护知识小册子,供人们自由取用。还为出院病人设置了热线咨询电话,24 h负责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使患者与医院保持热线联系、随时获得医疗服务的专业指导。

三、服务系统的完整性和无限延伸性

在儿童医院,在门诊看病的很多新生儿病人都是经过预约的,出院后的新生儿在出院前科室与门诊直接预约。如果是早产儿出院,就会联系准备出院的孩子家长到科室接待室学习护理知识,比如洗澡、喂养、换尿布等日常工作,护士会在现场示范,直到他们的父母完全掌握才将宝宝放心的交到他们的手里。这样很自然就把护理的工作延伸到了家庭中。

四、规范培训

在进修期间老师要求很严格,无菌观念特别强,必须做到开工前要洗手,接触患儿前戴手套查看患儿,脱手套洗手

关门。对于新分配的学生和进修护士由专科护士带教,先了解病房的环境和各类物品的存放地点,学习各个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所应用的各项护理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才指定带教老师带教。每月安排护理查房和护理讲课,用幻灯片的形式大家共同学习,每周一早上晨交班都会有护理提问,一月一次护理操作抽考。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当前护理领域的飞速发展,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值得我学习的内容重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进修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临床中,为医院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们医院的护理事业添砖加瓦,为患者安康不遗余力。最后再次感谢医院的领导给了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思索,希望它可以渗透进我的思想,为我的人生赋予新意。

新生儿科:王平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体会 篇2

1 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 护理管理对象包括;护士、患者、家属和医生, 在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人性化管理。

1.1 关心体贴护士

现在儿科患者多为独生子女, 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 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 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 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 护士如果稍一不慎, 就会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 “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 再加上幼儿患者病情变化快, 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 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 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 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 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 尊重护士, 体贴护士, 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 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 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 关心体贴他们, 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安心在儿科工作。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 而管理过程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是正确处理护、患关系,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 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两个责任心强, 静脉穿刺技术过硬, 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 专门上白班, 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 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 健康宣教全面, 治疗护理及时, 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 除做好健康宣教外, 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 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 并且在病人多时, 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 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及时, 减少护患矛盾。

1.3 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 病情变化快, 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 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 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 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 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 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 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 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 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 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 造成护理工作忙乱, 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 对于这些矛盾, 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 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 并向医生解释道歉, 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 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4 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过硬的技术, 开拓创新的意识。

2 灵活使用管理策略, 加强病房管理

2.1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 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 如果问到哪位护士, 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 不推给其他护士, 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 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2.2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 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 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 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 我科由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 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 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 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单已经得到普遍使用, 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护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 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2.4 加强病区经济管理

儿科由于病人多、周转快、临时处置多、工作忙乱琐碎等特点, 一直存在设备资金投入不足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专门制定了收费管理办法, 早上查对医嘱时, 由下医嘱者检查。同时护士长每周查架上病历两次、责任班下午负责长期医嘱处置的收费管理, 过医嘱者负责检查医生的医嘱是否按收费标准要求书写及有无漏写医嘱, 遗漏现象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与效益工资挂钩。儿科耗材大盈利小, 所以一定要做好增收节支, 严抓经济管理。

3 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

(1) 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 (2)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 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 (3) 工作不到位, 遗漏液体; (4) 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 (5) 患儿皮肤娇嫩, 液体外渗, 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 (6) 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 (7) 病人多, 治疗、护理不能及时; (8) 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 (9) 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 (10) 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3.2 纠纷的防范措施

(1) 加强“三基”训练, 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2) 护士实行弹性排班, 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 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3) 强化法律意识, 进行责任心教育, 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 如实记录护理文档, 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 (4) 严格查对制度, 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 (包括临时液体) 都要认真查对, 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 责任到人; (5) 严格执行告知制度, 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 (6) 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 小儿镇静后及时送检查; (7) 执行纠纷预警制度, 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 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 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 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 使各班谨慎对待, 防止事态恶化。

3.3 护士长的应对策略

新生儿科整体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新生儿科整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86-01

1 新生儿科整体护理要点

1.1、合理排班,实施弹性排班。 合理的人员配备,是确保整体护理开展的基本要求,一是增加全院護理人员数,二是护理部经常深入临床一线,根据治疗、护理工作量,随时调配护士,同时要求各科室实行弹性排班,星期天、节假日应有较充足的护理人员数,以保障系统的护理程序为病员服务。实行病房护士分组管理,将病房护士分成 5—6个小组[1],由学历高的或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任组长,每组负责一定数目的病人(根据床位数而定),为病人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宣教,主动做好各种护理。

1.2、按病人病情实施分层管理。 严格按患儿病情轻重,进行分工,对危重症及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高的患儿由护理组长或执行护士进行护理,病情平稳及恢复期患儿由助理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以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护理安全。做好科内护士的临时调配及调配登记工作,严格按护理部要求合理排班,做好弹性排班工作,做到护理组长责任制,根据科内实际情况,下半年进行护理组长竞聘。人员到位的情况下,增加中夜班护士人数,保障护理安全并提高夜班工作质量,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关心护士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保证同工同酬,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为护士工作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2]。

1.3、加强护理质量监控。 加强质量控制与评价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以整体护理质量标准为依据,建立护理质控组,护理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检查时注意患儿的实际效果,反映护理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询问,听取患儿家属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

1.4、注意护理工作实效。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接受完整的健康教育,完善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护理工作程序、质量评价标准、健康教育计划、规范护理记录,设立健康教育答询护士,让护士有限的时间用在患儿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上。

1.5、组织管理落实。,在原来整体护理小组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医院整体护理实施方案,指导和督促科室的工作,协调解决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加强节假日及晚夜班查房力度。护士长参加每日晨间护理,参加晚夜班值班,节假日值班,督导薄弱环节护理工作质量,确保节假日安全。

1.6、运用激励机制,提高护士素质。 将整体护理的内涵落实到对护士的素质评价、护理诊断率、护理措施以及病人的满意率等方面,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让病人评选“最满意的护士”,使护理人员看到自身价值体现,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新生儿科整体护理体会

2.1 促使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病房要求护理人员为病人解决各种护理问题,对病人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休息、饮食、服药、特殊检查前及出院指导,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就无法做好这项工作;护理人员认识到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积极学习整体护理相关知识及专科理论,提高了理论水平,,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于临床。

2.2 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每天进行两次以上护理查房,检查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促使责任护士全面了解患儿病情、治疗情况,主动观察病情,及时解决护理问题,技术操作精益求精,不断地改善服务态度,主动关心和体贴病人,加强了责任护士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3 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护理查房能够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程序的失误或遗漏,便于及时纠正或弥补,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2.4 提高了护士长的自身素质 护士长检查护理程序运用情况及病房管理,促使她们需运用新的思维方法,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更新知识,掌握更多的现代医学及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使护理工作更加正规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小梅.新生儿整体护理实施方案[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50):560.

儿科护理实习心得体会感悟 篇4

总之,实习就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地去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得到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成为一个社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的护士。下面,我就自己在20__ 年_个月的毕业实习得到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对于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士来说,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就是怎么样更好地做好护士工作,为病人服务。首先,我们应该树立爱职业,爱医院,爱护理工作的正确思想,以做护理工作为乐,以做护理工作为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无限的护理工作中去发扬好的医风,医德。在毕业实习前,我对为病人服务的体会还不够深,还只是停留在概念上,通过实习,通过做实际的护理工作和病人广泛地接触,看到病人从虚弱的病体走向康复,并者以健康的体魄回到工作岗位,真真切切的情况,使我感觉到我们的工作价值和意义的所在,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它是一项有益于人类健康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崇高的工作。基于此因,更加深了我更好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2: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作为一名护生,我们的护理工作都是围绕病人入院到出院来展开,人是一个生物体,时时刻刻有着他(看准职场)各种生活的需求和社会需求。病人则在此基础上还有疾病治疗护理的要求,护理工作除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外,其他大量工作都是根据病人需求去做的。因此,如何满足病人的各种正当需求,就囊括了我们所有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解病人之所难。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为病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舒适的住院环境,耐心细致的入院宣教,温馨和蔼的语言沟通,体贴入微地生活护理,高度负责的人文关怀等等,都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均会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反映出来,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满足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就做好了。

二、工作方面收获

1、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在护理的工作制度中,有“查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等,各项操作规程都有明确地规定。护理工作中,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就会一盘散沙,工作无序,正常的工作就无法准确地保证和完成。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都是我们的医学前辈在数百年的护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凝结了他们宝贵的经念和教训,这些都是血和泪,甚至用生命换来的,违反了这些制度和规程,轻则延误病人的检查和治疗,重则可能给病人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细心谨慎避免少犯和不犯这样的错误,限度地地确保医疗质量。

在这方面,实习中,我就有深刻的体会,医院中,一天最忙的有时要数注射室,特别是季节发病高峰,来打针的的病人流量很高,群如蚁涌,医院增派了护士仍然忙不过来,在这样一个工作场面,如果我们不严格地遵守和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张冠李戴”的错误都可能发生。

2、工作中要做到“四勤”

、我们是“初出茅庐”的实习生,很多知识都停留在理论上,特别在护理的实际操作上,我们还不很熟练,有些东西我们甚至没有接触过,是我们知识中的盲区,因此,我们工作中必须做到“四勤”,即“勤观察”,“勤开口”,“勤走动”,“勤动手”,克服生活中的惰性行为。俗话说:“勤能补拙”,工作中的“勤奋”能受到带教老师和有工作经念老同志的赏识,“勤奋”给我们争取到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勤奋”能使我们掌握的护理技能更娴熟。

(1)勤观察

a、认真观察和学习带教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安排和周密性,计划性。

b、认真观察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和。而我们只要在实践中把握机会,认真观察,就会悟出真谛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会很快得到提高,例如:在帮病人打针这点上,我的带教老师做的既快又好,经常得到病人的夸奖,我经常反复观察,其绝招有二:其一是她进针的角度把握好,且进针快,其二是她采用主动和病人交谈,分散了病人对打针的注意力,故病人不感到疼痛,她进针的“妙法”我实践了几次,果有成效。

(2)勤问

在我们实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还要勤问,敢于问,不要不懂装懂,只要我们谦虚好学,勤开口,不耻下问,老师都愿意把好的操作方法,好的操作经念传授给我们,此外:对同学,对同事,我们也要勤开口,彼此交谈,作言语沟通,做到互相帮助,另外对病人我们也需笑口常开,慰语安抚,宣传科普知识,拉近医患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进步,渐入佳境。

(3)勤走动

常言道:动一动,全身轻吗,勤走动,不仅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勤走动也有利于我们做好护理工作。;我们每天手上工作完毕后,不妨多在病区多走走,其好处有三,其一,有利于我们观察病人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其二可以知道病人需要什么及时可以给予必要的,正常的帮助,其三,由于天气,医疗设备和某些病人特殊的原因,在护理工作上会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时我们可以及时纠正和补上,总之,勤走动便于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4)勤动手

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且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用手来完成,例如:给病人打针,抽血,量体温,血压,作心肺复等等,这些工作操作都讲究方法,手法和熟悉程度。另外,还有些操作不是一两天能做好的,还需“百日之功”。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持之以恒,多做,反复练,常言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我们护理实习工作,只要我们坚持“四勤”,就会学到很多东西。例如:在内科实习,我基本掌握了各种铺床法,各种注射法,口服药法和雾化吸入操作,懂得了常见疾病:胃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的护理,懂得了常用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在外科和手术室,我了解了危重病人的抢救及配合护理,懂得了外科系统常见疾病,多发病和临床表现,懂得了术前术后护理,学会手术物品的准备,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护理和手术无菌操作,在妇产科:我基本懂得了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例如: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学会了阴道冲洗,会阴冲洗的操作和产褥妇女,新生儿的护理。

在儿科,我们懂得了儿童童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懂得了沐浴法,更换尿布和配奶的操作,懂得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等的护理,在急诊科,我们熟悉了急诊科和ICU的布局,设置和管理制度,懂得了值班护士的职责以及药品怎样消毒,使用和设置。基本熟悉了对休克,大出血,急性中毒,一些病情的评估,另外也得到了如何使用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护士的的综合素质。在护理文书中,可以看到你对病人整体状况的了解程度:看到你对医嘱的诠释和理解程度:看到你根据病情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和方法:看到你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所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规范性。同样,护理文书也是病人住院过程的文字档案和法律依据。因此,护理文书一定要容观,实事求是,规范的书写,做到楣栏,内容填写完整,字迹工整清晰,文字,语言流畅,使用医学术语正确,记录真实准确。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体会 篇5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方法通过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新生儿病房发生的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落实营造安全文化、实践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抓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等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通过管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缺陷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从而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通过安全管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新生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

【关键词】 新生儿病房;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48-03

新生儿无陪病房采取24小时护士全程护理,新生儿病情相对危重及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在无患方监督的情况下工作,且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而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安全管理在整个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减少新生儿病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的健康安全,特将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病房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将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总结。

1临床资料

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新生儿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共16例,通过对这15例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分析,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业务素质不高3例,占18.75%,工作责任心不强7例,占43.75%,制度执行不严4例,占25%,设备器械意外2例,占13%。

2原因分析

2.1业务素质不高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牢固,专科操作技能不熟练引发的不良事件。外周全自动换血时入血端输红细胞的三通管未处于正确位置,使病人动脉出血端泵出的血大于输入量,致病人出现早期失血性休克表现。未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未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致抢救不及时。对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操作技能培训不够,护士对专业应急预案流程不熟练,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差,对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使用不当,这些都是引起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2.2 责任心不强,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对核心制度落实未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在工作中往往违背了基本操作规程,简化流程,执行走过场,观察不仔细。如交接班不仔细,不进行床边交接班;探视卡上的性别与事实不符,引起家属质疑,而引起身份识别的纠纷;静脉输入钙剂时未遵守流程,致局部外渗坏死;微电脑泵输入静脉营养液时,未核对确认输液速度,造成输入速度过快,致高血糖发生;喂奶不当引起呛奶、误吸甚至导致窒息及吸入性疾病;奶温过高导致口腔黏膜损伤;蓝光治疗哭吵躁动时未及时安慰致皮肤破损;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发生坠床等。

2.3 护理人力配置不足新生儿科护士除要完成大量常规的治疗、护理工作外,患儿的一切生活护理(如沐浴更衣、喂奶、更换尿布等)均由护士来完成,护士的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倒班频繁,往往会感到情绪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工作热情下降、责任心缺乏,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

2.4 管理因素 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管理监督不严等因素而影响护理安全。

3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3.1营造安全文化

安全行为是受一个机构的社会信仰及对安全的态度所影响的,而这些信仰和态度可约束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1]。医院内所有员工对待医疗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取向才是至关重要的2]。因此,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去,即在日常工作中着力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才是一种最可靠的管理策略[1]。

因此,营造科室安全文化应做到:(1)将护理安全诠释为全科护士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努力营造一个以质量和安全为导向的文化;(2)将“安全”整合到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注入到每一个操作规范中,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3]。视护理安全为第一优先,使安全在科室永远是第一优先,甚至以牺牲部分生产和效率为代价;全体护士在“安全是1,其他皆为0,将安全置于护理工作首位”方面达成共识;(3)公开对待缺陷和问题,建立非惩罚性的报告制度,使安全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4)崇尚学习型组织,对待问题的态度着眼于改进系统而不是惩罚个人;(5)医院内科室间的协作和交流可有效防止缺陷的发生;分析学习其它医院、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并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件发生;(6)提供必要的物资条件、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使安全承诺可以付诸实施。

3.2 实践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

安全管理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不应是救火式的事后补救[4]。

3.2.1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对本科室护士的年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要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配、新老搭配,工作中根据护理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因新生儿病房患者时多时少,病情变化快,不定时入院高峰导致当班人员工作超负荷而工作不到位且常有特殊抢救治疗,因此每天安排二线班,实行弹性调配,确保工作量大、抢救病人时人力充足。

3.2.2 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护士素养

3.2.2.1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保证护理质量

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审慎、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增强责任感。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和认可,保证医疗安全,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3.2.2.2 重视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新生儿病房护士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根据科室培训考核计划从法律法规、抢救技术、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要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等方面对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考核。如对护士抢救技术的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理论、操作培训、考核,邀请科主任、二级医生进行授课。培训考核时模拟病房突发患儿病情变化时的应急抢救处理,能使护士有效掌握并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将培训的制度、专科资料、操作示范拍摄制成视频资料上传至科室QQ群,便于护士定期复习、掌握。为护士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参加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认证、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参加学术活动等。

3.2.3 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新生儿科要建立各项安全管理评估标准,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科家属探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身份识别制度、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制定新生儿科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安全防范预警机制,建立科室各项安全管理评估标准,统一护士思想,认真学习标准并落到实处。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应变能力,利用各种形式对护士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只有知法、懂法,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依法、用法,工作中遵循慎独原则,自觉避开安全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5]。特别注意的是新护士是发生护理差错的高危人群,是护理安全培训的首要对象[6],必须对新护士实施临床规范化培训,其中护理安全是新护士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新护士的护理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使其更快地进入护士角色,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7]。

3.2.4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对于医疗设备,要充分了解其性能,制定、悬挂张贴醒目的操作规程及安全警示说明。如在辐射保暖台张贴防烫伤醒目标识及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申领医疗设备时注重以预防为主的系统管理意识:如新生儿沐浴中心采用具有恒温功能的专业医疗洗浴池,热水源采用中央空调加热器供应的热水,洗浴时任何时候打开水龙头流出的热水都自动恒温于41℃左右,当万一热水温度≥45℃即报警断水,从而根本上防止洗浴烫伤事件的发生。每台抢救设备设施均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落实相关责任,制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新仪器使用前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掌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仪器设备时,护士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多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3.3抓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

安全管理要特别注意抓好关键环节,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识别这些关键点,并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1)抓关键病人:急重症病人、疑难病人、接受各种特殊治疗的病人等;

(2)抓关键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

(3)抓关键时间:节假日、晚夜班、人员少工作忙时、交接班时等;(4)抓关键人员:技术骨干、新上岗护士、工作粗心易出现问题的护士、进修实习人员等。

4小结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通过对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实行效果进行追踪,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化、规范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切实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2]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29-131

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 篇6

二、对常见疾病的护理通过和家长进行沟通,宣教、回访与检查,做好有图文并茂的卡通为主的健康教育特色,强化健康教育的有效率。

三、强化三基训练,提高新生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拟定全年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三基知识培训、核心制度培训、新生儿专科护理知识培训、新生儿科护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做到每次培训均有考核。

四、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增加护士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

五、加强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提高对危重患儿的评估和紧急处理能力。

六、科室安全管理设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七、进一步落实护理核心制度,通过情景模拟演绎,提高护士警惕性,加强对高危时段、高危环节、高危人群的管理。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 篇7

1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课程设置问题

儿科护理学的课程目标中未突出现代护理理念, 每章节标题均为“疾病患儿的护理”, 体现的是生物医学模式, 不能适应现代整体护理的要求[1]。学分和课时设置偏少, 导致学生对儿科护理产生轻视心理, 同时见习时间过少, 学生不能及时消化理论知识。

1.2 护生自身

大多数护生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 自尊心强, 个性十足[2], 加之儿科病房环境嘈杂, 社会不良事件时有发生, 家长心疼孩子, 护生不敢进行临床护理操作, 部分护生对专业缺乏兴趣, 带着“混完实习”的心态, 缺少学习的动力, 同时理论知识欠缺, 对于专科护理操作无从下手。同时部分性格内向的护生沟通能力欠缺, 种种原因导致护生在儿科的临床实习期间态度懒散, 也给临床带教带来挑战。

1.3 带教老师

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采取的“传、帮、带”模式[3], 带教老师个人水平对带教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高年资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强, 但理论知识及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需要传授的知识不能及时有效的传达。同时在病人较多、临床护理任务较重的时候, 部分带教老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拒绝为护生讲解及提供实践机会。同时各带教老师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不能给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

1.4 患儿家属

现如今,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中心, 往往一个孩子生病会有至少两个家长陪同, 所以儿科病房给大部分护生的印象是脏、乱、吵, 这样会增加其心理负担, 加之家属的知识盲区及焦急心情, 往往会有部分家属态度恶劣, 甚至会有家属拒绝护生为患儿进行任何护理操作, 这些进一步增加护生的恐惧心理, 这也是护生在儿科缺少实践机会的原因之一。

1.5 带教方法

本科室曾经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结合护理部统一要求的临床实践教学标准, 对于每月的理论授课、技能培训、病例讲解及出科考核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但由于带教老师不仅需要完成繁琐的临床护理工作, 还要利用个人时间准备和完善教学资料, 久而久之会使很多标准的实施流于形式, 这样不利用临床护生的个性化、合理化带教。本科室儿科包含新生儿病房和普通儿童病房, 而工作人员相对固定, 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儿科临床带教的需要。

2 对策

2.1 加强理论知识培训

由于课程设置和高校考试局限性等一些问题, 在护生正式进入临床实习之前, 学校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以督促学生系统复习所学知识, 为进入临床实习做准备。同时进入儿科实习后, 科室每周安排时间进行理论培训, 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除指导实践操作外, 还需要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提问和讲解, 举一反三, 强化记忆, 督促护生在实习之余不断巩固理论。

2.2 加强入科宣教

在护生进入儿科实习时, 可以先由护士长或带教组长带领护生熟悉整个病区环境、儿科工作特点、工作流程等, 同时应讲解医院和科室的相关规章制度、自我保护措施、法律常识及儿科沟通特点, 让护生对即将进行的工作有初步了解, 消除护生的紧张及恐惧心理。

2.3 提高护生沟通及抗压能力

护士工作压力大, 作息不规律, 儿科护士的工作尤为复杂和琐碎, 没有强大的内心很难坚持下来。在儿科面对的是缺乏沟通能力的小儿和情绪焦躁的家属, 护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要指导护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提供成功沟通的案例供护生学习, 成功有效的沟通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减少护生和患儿之间的陌生和恐惧感, 增加家属的信任, 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有积极作用。同时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沟通失败时, 带教老师要帮助其积极疏导不良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须的。

2.4 选拔和培训优秀的带教老师

护生的临床带教需要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 带教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生的心理和行为, 护生初次步入社会, 思想还不成熟, 带教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4]。因此通过自我推荐, 同事推选选拔理论知识丰富、工作认真负责、专科技术娴熟、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带教老师。在护生进入临床之前, 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儿科常用专科技术操作, 带教流程及详细的带教内容, 实习大纲, 考核形式及标准等。带教老师认真负责高效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沟通技巧、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护生学习的榜样。

2.5 探索新的带教方法

传统的带教方法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代护理教学的需要, 结合科室带教任务和带教老师特点, 首次尝试了技能操作同步实训法、应用“双师”带教模式、典型案例讨论学习法等。

2.5.1 技能操作同步实训法

是将操作动作分解后, 在教师示范讲解和统一口令引导下, 全体学生通过模仿操作, 在矫正与重复中循序渐进形成技能的教学过程, 它是比较典型而稳定的教学方法, 已成为在多课程技能实训教学中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范式[5]。护生进入科室, 护士长完成入院宣教后, 由专科操作技术熟练的带教老师先进行技能操作同步实训, 使护生在反复的学习与摸索中对儿科操作技术有直观认识, 对缓解护生紧张、恐惧心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能促进护生迅速进入角色。

2.5.2“双师”带教模式

通过评价带教老师的工作年限、临床工作能力、理论基础、沟通能力等, 两两分组, 合理搭配, 取长补短。然后根据护生的学历及实习大纲要求安排合适的两位带教老师轮流进行临床带教, 以保证带教质量。

2.5.3 典型案例学习讨论法

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6]。护生在进入临床前对于如何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患儿、如何在工作中避免职业暴露、如何观察病情等是无从知晓的, 因此应提供典型病例供护生讨论学习。案例学习讨论法的关键是选编案例, 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7]。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讨论, 更好地促进了护生理论运用于实践。

3 小结

临床护理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 如何带好一个护生直接影响到今后护理队伍的质量[8]。儿科的护理特点决定了护理带教的艰巨性,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提高护理水平, 取得家属和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才能有机会更好地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关键词:儿科,临床带教,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蒋文慧, 辛霞.探索儿科护理学课程设置新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7) :504.

[2]石镁虹, 章桦.实习前后护生护理风险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14, 10 (10A) :3704-3706.

[3]黄红友, 黄慧根.德尔菲法在标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设计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4, 10 (10A) :3702-3704.

[4]张丽雁, 陈若冰.儿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8, 10 (27) :384-385.

[5]刘振义.操作技能实训同步教学法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7 (6) :70-71.

[6]李胜琴, 饶和平, 姚水洪, 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13) :55-56.

[7]安宝荣, 钟秀宏, 赵莹莹.多种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1 (14) :67.

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篇8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8-01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至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感风寒而致肺气不宣,生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新儿期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按病因可分为产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两种,由于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征,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对于促进病情转愈十分重要。现将宁陵县妇幼保健院2011-10至2012-12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男52例,女48例;其中早产儿14例,足月儿84例;过期产儿2例。年龄最小者出生后lh发病,生后72h内发病者66例;最长者29d。吸入性肺炎30例,感染性肺炎70例;合并心衰26例,窒息12例,低体温20例,败血症2例。诊断标准均参照《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通过采用维持体温,维持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患儿痊愈76例,好转2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8%,疗效满意。

1.2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由于新生儿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年长儿有很大的差别,加之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平均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同时测周围体温与肛温,因新生儿体温上升多不明显,部分表现为体温不升,应区别发热是由环境因素还是疾病所致;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的变化,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出现青紫、呻吟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2护理措施

2.1维持正常体温病房温度应在22-28℃之间,室内空气要新鲜,湿度50%以上、通风良好。针对患儿体温不升、四肢厥冷、低体质量儿或体温为30℃及以下患儿,均予远红外线暖箱复温。体温大于30℃的患儿放人预热至30℃的暖箱内,根据体温恢复情况将箱温调至32-34℃。使患儿在6-24h之內恢复正常体温。护理人员应注意温箱调节,切忌加温过速,复温过快可因耗氧量突然增加,可导致毛细血管突然扩张血液循环重新分配,发生心肺功能不全及肺出血等。

2.2吸氧对有呼吸节律明显增快,口周发青,鼻翼扇动、口唇、甲床紫绀等症状时及时给予吸氧,因为低氧血症使新生儿肺血管阻力增加,机体组织缺氧,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特别是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2]。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或呼吸困难偶有暂停,颜面出现青紫或苍白,立即给氧气吸入,氧气应预先湿化并加温到32-35℃,一般采用鼻导管鼻前庭吸入法,氧流量约为0.5L/min;病情严重呼吸困难、青紫明显时用面罩吸氧法,氧流量为1-1.5L/min,对少数患儿病情轻,无呼吸困难及明显乏氧症状患儿,每次给患儿吃奶前后或哭闹时给予鼻导管低流量吸氧,以减少患儿氧的消耗。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肺炎时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加之新生儿的咳嗽反射弱,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应及时清除呼吸道,用细小棉签浸湿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要用消毒棉签擦净。行超声雾化吸入,定期湿化气道以稀释痰液,使之易排出,发现呼吸道梗阻应迅速吸痰,做好气管插管,呼吸机供氧等准备工作。吸痰时轻轻拍背部,使痰液易于吸出,吸痰时负压一般为3-6kPa,吸管要细,柔软,吸痰时间不能过15秒,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4输液护理患儿入院时一般病情较重,为保证药物及营养的快速摄入,一般采用静脉输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头皮静脉表浅,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输液时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量及速度,滴速一般为6-8滴/min,在输液过程中,应避免因输液过快而导致的肺水肿、心力衰竭。

2.5合理喂养肺炎患儿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维持热卡供生长及消耗所需。喂完奶后应轻拍背部,以利胃内空气排出,不会吃奶或呛奶者用硅胶胃管鼻饲,同时做好鼻饲护理。发热、出汗、呼吸快其失去增多,要多喂水使咽喉部湿润。

2.6其他对症护理发热新生儿发热时多使用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反而造成不良影响;腹胀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并发症,因便秘、低钾、咽下大量的空气、中毒性肠麻痹所致,采用清洁灌肠后留导管排气、腹部热敷等方法,严重腹胀者可禁食;烦躁患儿适当使用镇静剂,减少氧耗量,并可预防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体会 篇9

那么,春天新生儿护理就要考虑温度护理、皮肤护理、衣物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春天新生儿护理很多的细节都需要妈妈多加留心,这样才能保证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具体新生儿护理如下。

一:温度护理

新生儿护理最先要考虑的是要进行温度护理,让新生儿处于适宜的温度下成长。所以在新生儿护理的时候,新生儿周围的温度能够保持在24摄氏度左右最好,室内的温度不能过高,因为这样导致宝宝的体温随室温的升高而升高,同时出现缺水的现象。

如果室内的温度达不到20摄氏度的时候,新生儿是很容易感冒的,在低温环境下对新生儿是不利的,这时应该尽量将室温升高,或者是使用热水袋将新生儿睡觉的小被子捂热,防止新生儿受凉。

二:皮肤护理

新生儿肌肤是十分柔嫩的,在宝宝皮肤褶皱的部位也是非常容易出现炎症、糜烂的现象,所以在新生儿护理的时候,皮肤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春季不能给新生儿勤洗澡,但是也应该时时的为新生儿擦拭身体。一般父母们都会为新生儿使用尿不湿,所以在为新生儿擦拭身体的时候,也需要及时为新生儿清洗小屁屁。

在给新生儿擦完身体之后,还可以使用润肤油或者是乳液来保持新生儿皮肤的湿润,妈妈们在为新生儿涂抹宝宝专用的润肤乳时需要级将润肤乳倒在手心中均匀的抹开之后,再将其涂抹在新生儿身体的褶皱出和小屁股上。

三:衣物护理

新生儿对于温度的选择还是很重要的。在24摄氏度的室温下,新生儿只需要穿着棉衣和小棉衫,这样既能避免新生儿受冷,也能让新生儿不会感到过热。新生儿盖的被子不能过紧,很多妈妈害怕新生儿的被子漏风,很多时候再给新生儿盖被子,这样会将新生儿捂得过于严实,对新生儿的健康不好。

新生儿盖的被子要适当的宽松和透气,这样才能避免新生儿因为被子唔得过于严实而导致呼吸不畅。妈妈在带新生儿出门时,需要给新生儿穿厚实一些,带上帽子,不论是手还是脚都要保证不会受凉才可以。

四:环境护理

很多妈妈在进行春天新生儿护理的时候,害怕新生儿受凉,总是将房间关闭的严严实实的。其实,新生儿生活的房间中是需要进行通风换气的,室内空气的流通,不仅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坏处,还有助于新生儿呼吸的顺畅。

房间在进行换气的时候,妈妈和新生儿可以暂时离开通风的房间,等到室内的空气更换之后再回来,如果长时间房间内部的空气得不到更换,房间中的空气就会变得异常的浑浊,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利用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爱吸烟的爸爸也需要注意不能在房间中吸烟,这样容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的感染。

新生儿肚脐护理常见错误千万不要犯

1、清理肚脐

每天在宝宝洗澡的同时也要清理宝宝的肚脐,有些妈妈担心宝宝的肚脐伤口没有长好,不敢清洗,这是不对的。

清洗后,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于肚脐处擦拭,由脐带根部(或凹处)开始向外擦至皮肤后停止;并可于每次更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若脐部潮幔则重覆以上的动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2、防止尿液污染肚脐

尿布不宜过长,避免尿湿后污染伤口。最好选择可以留出脐部空间的尿不湿,为了防止尿液污染脐部,做好隔离措施。及时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尿布勤更换。

3、保持干燥

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是帮助痊愈的重中之重,一旦脐部潮湿,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引发脐炎。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干燥是护理的首要原则。

4、让肚脐通风

在保持干燥的同时,还要注意肚脐的通风,不要盖得过厚,防止产生水气;一旦发现肚脐有潮湿状况,应立即用棉布轻轻吸干。还应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衣裤减少局部摩擦。

5、擦爽身粉

千万不要把爽身粉撒在肚脐周围,不利于脐部的正常呼吸,不利于肚脐干燥,而且有感染的危险。

6、涂抹护肤品

2016年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10

1、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全科护士与科主任签订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确保护理安全。

2、继续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满意服务。

3、做好新生儿科搬迁工作,确保病人、仪器安全搬运。

4、搬至老大楼5、6楼分成新生儿内

一、内二科,做好搬迁后的病房消毒,床位摆放,物品整理,仪器准备工作。

5、要增加护士8—10名,增加护理队伍。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重点今年新聘护士,每周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理论由护士长负责,操作由带教骨干负责,课后考核,严格带教,每周晨间提问,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定期开护办会,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配合护理部做好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7、成立新生儿护理专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两期,每期半年,每期接受5—10名进修护士,加强对进修护士的带教培训工作。

8、撰写并发表护理论文3—5篇。

9、争取申报护理科研课题。

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篇11

【关键词】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60-01

由于儿童患者年纪小,且对于治疗过程充满恐惧感,惧怕疼痛等,极易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为治疗过程带来影响[1]。因此,在儿科病房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及生活指导,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患儿家属对于此种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病房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患儿,本科室中共7名护士,1名护士长,年龄在23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岁,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組,每组各40例。两组护理人员年龄及学历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开展护理人员培训班

根据院内具体情况开展适当的优质护理相关培训,针对儿童头皮针及股静脉穿刺等儿科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强化培训,并对其培训情况给予不定期的抽查与考核,对于培训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求继续进行强化培训。在培训期间向护理人员灌输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其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注意态度友善,以此建立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感。

1.2.2改善传统护理模式

通过改善以往护理人员单纯配合的传统护理模式,制定新型优质护理措施,改变排班模式,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可对于表现优异的护士给予考核奖励,绩效加分,从而鼓励护理人员自主提升自我业绩,加快护理任务完成进度。另外,可通过安排合适的护理小组,以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动新护理人员,提升培训速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达到提升整体护理服务团队质量的目的。

1.2.3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面对情绪低落,甚至出现抵抗情绪的患儿给予心理护理服务,包括开设院内游戏,给予患儿语言支持与鼓励,从而保证患儿在住院期间均有开朗心态面对疾病治疗过程。入院时责任护士对患儿风险的告知,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加了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同时需注意与患儿玩耍时需注意其健康安全,并做好儿童间传染的防护工作,降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1.2.4营造和谐的护理氛围

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周围环境干净舒适清洁,保证病房内通风顺畅,以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同时注意避免过多人流在儿科病房走动,避免对患儿正常休息带来影响。另外,科室在走廊内张贴卡通图片,并在病床上配备安全标识,从而为患儿营造舒适安全的病房环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发放由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表中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服务技术、护理人员态度、院内健康宣传教育、病房环境、护理服务进展等方面,满分为100分,按照调查表中得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四个等级。以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作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对比

基础护理组满意度为70.0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为92.5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较基础护理相比明显增高(P<0.05)。

3讨论

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随着社会水平的进步而不断提升,这就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进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优质护理服务更成为了诸多患者的迫切需求[2]。儿科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特殊的科室,患者年龄较小,耐受性较差,情绪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对于儿童患者提供高校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至关重要[3]。以往临床上所采用的常规护理仅能满足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基本需求,而优质护理则一种充满人文关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有效减少患儿在病房期间的痛苦,同时使其感受到温暖,能够积极参与到疾病救治过程中[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基础护理组满意度为70.0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为92.50%,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较基础护理相比明显增高(P<0.0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显著提升儿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不仅保障了患儿的健康安全,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住院分为,可将其作为目前护理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广泛推广于儿科病房中。

参考文献

[1] 崔燕.探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2011, 4(1):89 -90.

[2] 王正英, 刘晓芳.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J].护理学杂志, 2008, 23(11):7 -9.

[3] 王洪玲, 江红霞. 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28(14):332 -333.

上一篇:家长防溺水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学质量管理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