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做到

2024-09-02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做到(精选8篇)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做到 篇1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做到“五要”和“十不准”

“五要”包括:教师要在学校做到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语言规范,举止文雅,礼貌待人;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有基本了解,能亲切、和蔼、平等地交流;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接纳自己,积极取得学生的亲近、喜欢和信任;教师要对学生耐心施教、宽严适度、方法得当,精心实施有效教育;教师要主动与每一个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合作。

十不准包括: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有歧视、侮辱学生的言行;不准违规向学生收费或对学生罚款;不准从事有偿家教或未经批准私自在校外兼课;不准向学生推销报刊、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不准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及有以教谋私的行为;不准将异性学生单独带到宿舍或其他不适当的地方;不准在课堂和考场上使用手机电话;不准在工作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上网聊天及下棋、打牌、玩电脑游戏;不准在工作时间饮酒、吸烟;不准涉赌、涉黄、涉毒及有败坏教师声誉的失德行为。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做到 篇2

一、观察者

观察是为进行教育的需要, 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需要的表现。需要可以成为人们积极行动的巨大动力, 是个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的过程中, 常常要产生成熟性需要、情感性需要、自尊性需要。体育教师如能及时观察, 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要, 适时进行教育教学,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当好“观察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课堂表现行为符合常规, 能完成规定的任务, 无厌学感。

(二) 能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没有孤独感。

(三) 课堂情绪状态良好, 欢乐如常, 无忧郁感。

(四) 日常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角色, 对环境变化适应度, 没有冷漠感等。

所以,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观察”, 掌握学生心理需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分析者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人的心理发展也是由不成熟——成熟——衰老,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受到遗传因素, 教育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对于不成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 尤其重要。

新世纪的中学生心理发展变化非常急剧, 心理活动非常活跃, 心理现象特别丰富多彩, 又加上急剧的社会文化和生活变迁, 直接影响和冲击着中学生的精神生活。所以, 没有健康的心理, 就会产生众多的心理障碍, 出现健康失调, 诸如感情脆弱、焦虑过度、固执己见、居傲自信、离家出走等不良的心理表现。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随时在体育课堂上出现, 如不及时的进行观察和分析, 对病症进行教育指导, 把学生引向健康心理轨道上发展, 所以,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导中应做好“分析者”。

三、教育者

我们体育教师同其它学科教师一样, 担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 在教学中所要完成“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的同时, 还要根据每堂课的教材内容、教法, 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苏霍姆林斯说:“精神生活的这样一方面的心理素质与一个人的道德素养以及政治积极性, 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的。”作为一名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体育教师, 首先应是进行观察、分析学生各自的心理差异和状态, 更好地把握好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兴趣爱好、情绪、志向等表现。比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 同道德品质严格区分开来。学生的心理障碍, 心理疾患是可以转化的, 逆反心理可转化为求知欲、嫉妒可转化为向上, 使学生“厌学”变为“好学”, “要我练”变为“我要练”。与此同时, 对一些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 可有目的给他们设置逆境, 让他们经受挫折磨炼, 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反, 对那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 一是抓时机, 给以鼓励;二是动真情, 语重心长, 态度诚恳, 开发学生非智力的因素, 培养学生远大理想, 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融洽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从情感上和心理上得到满足。以近几年来,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重大作用。因此, 我们把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同样放在重要位置。

四、指导者

“授之以渔, 终身受益无穷。”在体育教学中, 除了向学生言传身教外, 还要特别注重学法上的指导, 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自学、自练的能力, 科学地煅炼方法和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 终身受益无穷。

在新学期开始或在某一新的教学内容开始, 学生会产生“重新开始, 争取进步”等心理需要, 这时教师要应及时抓住学生心理需要的特点, 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需要和满足, 产生积极、稳定的情感和愉悦的心境, 从而使学生对学好体育项目或某一动作技术产生信心和希望。当学生在学习某一动作取得进步时, 会产生“我的动作很优美, 老师会表扬”的想法和等待, 希望得到赞扬。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做到认真的观察、分析、教育和正确的指导, 同时指出应该在心理上和动作技能上要努力的方向, 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就会更加树立信心去学去练习, 切忌教师对学生的进步视而不见, 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特别会产生厌学、消极情绪或表扬优等生而对差等生不闻不问, 也会产生“老师看不起我”, “学好学坏无所谓”的想法, 形成心理障碍。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动作做不好时, 学生会产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 “不要把事情扩大化, 不要把错误转告班主任”等心理, 他们总希望老师的个别谈心, 说服教育和指导, 错误暴露在同学们面前怕丢面子, 这时, 教师掌握学生心理需要后, 课后进行心平气和地说教和开导, 就会取得好的效果。相反,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或消极情绪等……

搜索国家队要履行国家职责? 篇3

4月14日,国内媒体消息称,曾在谷歌总部数据中心担任工程师的王江,已出任人民搜索副总经理一职。这是继刘骏之后,第二位拥有谷歌技术背景的人民搜索高管。今年2月,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长刘骏,加人人民搜索并出任首席科学家。

2月22日,另一位国家队员登场。由新华社和中国移动联手打造的搜索引擎——盘古搜索正式上线,覆盖了新闻、网页、图片、视频、音乐、时评搜索,提供过滤的内容。

入口争夺战剑指百度

“国家队”的出场使得搜索引擎老大百度的日子开始变得不那么好过了。自从谷歌退出中国之后,在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呈现一家独大之势,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人民网搜索引擎的上线显然酝酿已久,这或许将会成为百度国内最大的劲敌,而此前争议已久的百度‘一家独大’局面的改变也或将由此而加速。”

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迅猛势头显然已经引起了多方的重视。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网民总数达4.57亿,网民规模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已达3.74亿人。很显然,搜索引擎已经成为网民最重要的入口,自然其也就成为多方争夺的焦点。就连搜狐也表现出了争夺地盘的野心,“现在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百度基本上是垄断的,其他搜索引擎有没有机会?”张朝阳说,“我看到了一些希望的曙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从李彦宏被推上中国大陆首富的位置之后,百度的麻烦似乎一下子接踵而至。CNZZ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率高达78%,位居国内第一,其次为谷歌10.16%、搜狗4.86%、腾讯SOSO3.43%,必应、有道、雅虎紧随其后。自从当当、京东和敦煌网等相继停止在百度投放广告之后,目前百度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多了。

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对于人民搜索未来突破百度等市场对手的封锁胸有成竹。“百度现在是众矢之的,地位和我那时候打球的感觉一样,第一和第二差距比较远。”她认为对百度不光是嫉妒,更重要的是学习。她说,百度应该学习中国乒乓球队的养狼计划,让对手强大起来再去打败,“我们本身代表的是国家,你不用打败我们,你应该多帮助我们,多给我们出主意。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履行国家职责”。

事实上,作为以索引技术为核心技术之一的搜索引擎,不应该偏离其本质。搜索引擎技术解决的只是用户在信息海洋中查找信息的需求,搜索中,用户体验始终应该被放在第一位。用户并不会关心你是不是在履行国家职责,如果这个搜索引擎不好用,不强大,那么就会被用户抛弃。这就如同失去受众的媒体,无法达到传播效果,会失去传播价值一样,失去用户的搜索引擎,自然也会失去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背靠大树好乘凉?

事实上,人民网强大的产品服务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是人民搜索一大优势。另外,此次人民网推出的搜索口号是“面向华人,成为全球华人工作与生活的实用信息平台”,这与之前百度一直坚持的做最了解华人的搜索引擎似乎有着直接竞争叫板的含义。

今年年初,传闻称人民网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额最多达8亿元。显然,背靠大树,人民搜索确实充分具备叫板百度的底气。

尽管希望能够成为搜索领域的第一,但人民搜索刚刚经历了一场人事的变动。被视作人民搜索创始人之一的官玉国曾负责人民搜索最初的一系列运营事务。2月21日,刘骏正式加入人民搜索并全面领导公司技术相关部门,这也意味着人民搜索完成了业务高管层面的迭代。巧的是,人民搜索高层换帅的第二天,盘古搜索正式上线。

在邓亚萍将新闻搜索作为突破口的战略下,人民搜索一度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默认搜索都是“网页”,盘古搜索和人民搜索则是“新闻”。不管是盘古搜索首页的“新闻进行时”,还是人民搜索首页的“正在发生的事”,都是新闻的聚合,且其搜索结果都来源于主流媒体,也就是说,是主流媒体新闻的聚合。

事情在不断变化。来自人民网内部的消息表示,人民搜索大规模招募研发人员,希望在新闻搜索之外,继续对搜索业务进行丰富和完善。在回归主攻网页搜索主线的同时,人民搜索推出口号:要在搜索引擎竞争中以技术取胜。

事实上,在搜索引擎领域打天下者,西方有Archie、Altavista、Inktomi、Google等,国内有百度。不管是人民网还是新华网,要想做好搜索引擎业务都需要向前辈们学习。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总经理王永东认为,搜索引擎需要注意实时性、社会性、地域性,同时还要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跟传统搜索不一样,未来搜索引擎不仅仅要理解用户的意图从而给出回答,还要帮助用户有效地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搜索引擎会变得更加智能。

找到搜索的出口

业内人士认为,本地搜索、移动搜索、社交搜索、垂直搜索,这是未来搜索引擎发力的四个主战场。目前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已经修改了界面以便能够包含更多的社交网络功能,从而使必应搜索引擎与谷歌搜索引擎呈现出不同。市场研究公司IDC和Forresterresearch的分析师都认为必应搜索引擎的社交搜索功能已经胜过了谷歌。

必应搜索引擎抓住了社交搜索,许多人都在利用这种搜索结果并且给予积极的评价。

而在国内,百度虽然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这并不代表其搜索引擎就能尽善尽美。CNZZ数据显示,百度尽管在搜索结果总量、检索结果页面的打开速度、检索结果即时性等方面比较突出,但是对于检索结果竞价广告、检索结果下载效果、微博搜索、购物搜索等方面的控制却落后于谷歌和SOSO等其他搜索引擎。也就是说,即便在最为核心的搜索领域,百度也不得不面临着来自谷歌、搜狗、SOSO等其他国内搜索引擎的挑战。

目前国内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竞争已日趋白热化,百度之外、谷歌、腾讯搜搜、搜狗等诸强环伺的局面已经形成,竞争门槛已经很高,新品牌想要生存必须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认为,媒体和舆情之间的变化,不仅仅要从内容观点去考虑,还要从技术平台、从营造共同的治理方式、从产业的市场规则去推动,其中也包括搜索引擎。“人民搜索承担着国家队的角色,要把国家利益放在最前面,这与其他搜索引擎有所区别。”熊澄宇说,但是不管是哪种技术,它的发展,主要动因之一都是人的需求。正像百度首席科学家威廉姆·张所说的,搜索引擎每天都要创新,微博搜索、社交网站等这些互动平台给搜索带来了新的挑战。

教师要做到求真务实[范文模版] 篇4

我利用下午输液的时间和星期天挤出的空闲时间,终于将第三单元试卷阅完了。望着那一份份试卷,我的心情特别沉重。

这次考试不太理想,分析试卷发现有些学生不认真审题,把“要求划掉错误读音”的题做成了“给正确读音划对号”,做阅读凭空想象,不去认真体会。

星期一到校后,我拿着试卷走进教室,首先,我对这次考试情况作了总结评价,然后分发了试卷,让学生自己检查错题,分析错因,并自主改正。

其间,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对我说:“老师,乃的部首是撇,我在字典中查到了。”我听了,让其他同学也查查字典,一定要用正规字典查。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结果真是撇部。唉!是我错了,我凭自己的想象把“乃”的部首按“乃”处理了。于是,我郑重地给这个同学更改了批阅,加了一分。其他阅错的同学,我也都进行了更改,该加的加,该减的减。虽然在这一加一减中浪费了点时间,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从中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也让我明白了教学一定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做到 篇5

“说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研活动形式,始于1987年河南省新乡市的教改。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说课”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的认同,“说课”也由最初的单一“说课”形式发展到现在的融“说课-听课-评课”为一体的健全模式。应该说,广大教师对教改中的这一概念术语已相当熟悉,但在“说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鉴于此,就“说课”活动中应明了的几点试进行阐述,以帮助广大教师在参加“说课”活动时做到“心中有数”。

一、“说课”的基本概念

“说课”是教师在一定场合面对自己的同行、领导或他人,分析教学内容,陈述教学目标,讲述教学方案和教学设想及依据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研活动。“说课”与“备课”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上好课,但它不同于“备课”。“说课”不仅要说准备好的教学方案怎么教,而且要说教师在备课中的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比“备课”要求更高。

二、“说课”的具体内容

照近几年来较一致的看法,“说课”的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四个步骤。具体分析如下:

1、说教材。即:说教学大纲对教材所要求完成的任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中知识、技能、情感训练的目标、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疑点,还要说教材的实质、教材的前后联系以及学习类型的分析。

2、说教法。即:说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结构、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方式的选择,训练练习的目的、内容和组织,为了配合教学需要而准备的教具及教具的使用,学生学习的评价与反馈的措施,以及教学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3、说学法。即:说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说明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要这样学”的道理。要说清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说清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4、说教学程序。主要说明根据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教学。即:说如何导入新课,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采用何种方式小结、利用哪些练习做到当堂巩固,等等。

三、“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从内容上看,“说课”与上课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说课”为上课服务,上课内容的展开是在“说课”所述的教学理论、原则指导下进行的。但从教学工作的过程来看,“说课”属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衔接阶段,应该说,“说课”仍是处于准备阶段,而上课则是教学工作的实施阶段。二者的区别是显著的。

1、目的不同。上课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说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2、内容不同。上课多是具体教学过程的罗列,它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要这样教的问题。

3、形式不同。上课是执教者面对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在现阶段它采取班级授课制,在时间、场所、人数上都有所限制,并带有强制性。“说课”是执教者面对同行或评委的一种单边活动,它一般不受场所、人数的限制,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

4、评价标准不同。上课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即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说课”是以教师的整体素质作为评价标准,包括教师钻研教材,选择教法,以及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

四、“说课”的基本要求

1、目标要准。课堂教学目标一般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目标。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应始终围绕这三类教学目标,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

2、内容要深。阐述教学内容要做到确切、清晰、正确无误,要能对重难点做深入分析,做到既重点突出,又难点突破。

3、方法要新。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方法的选择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任务,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基本条件,并努力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4、程序要优。说好一堂课,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妥善安排各项活动,使教学每一步骤和每一环节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要象备教案一样备“说课”讲稿,而不可凭借教师的语言优势想当然地打腹稿。以免临场丢三落四。

5、效果要实。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落到实处,并使之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教师只要对“说课”的上述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并切实加以运用,就不难在教研活动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柘城高中教务处选编

小学骨干教师履行职责工作总结 篇6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回顾一学期的事情,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我将自己这一学期的事情总结如下:

一、自我调整,重新定位。

作为骨干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教研要带头、教育传授教养成绩要凸起……跟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候感触自己的不足。因此,我必要学习,必要提高,为此我读了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黄爱华与聪明课堂》。他提高先辈的传授教养理念和几十年传授教养经验的概括总结,每一个章节都渗透渗出了黄老师在传授教养研究中所总结出来的聪明课堂。特别是在给门生充分的探究、讨论和表达的机会中给我的传授教养匡助最大,他点出了传授教养的实质,不是俭朴的教会门生学会知识大概是会学知识,更重要是教会门生在学习中学会思索,充分的发挥门生本身的`潜能。还有黄老师的传授教养机智和传授教养幽默也是我特别佩服的。

二、聆听名师课堂,促我发展。

如今是信息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资源。电脑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你的任何题目都能解决。因此我在网上听了不少特级教师的优秀课,如黄爱华、吴正宪等等。有时也会抽时间听各种教研流动上的课。无论你听谁的课也有我学习的地方,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任何一堂课都有它自己的闪光点。只需我去学习必然会有收获,在学习听课的历程中让我熟悉到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我要对自己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奇迹才能很快的发展,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传授教养事情中不断进取,才能让自己快乐发展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

三、锤炼课堂,重塑自我。

新的教育传授教养理论我已读过,理论必要理论证实。因此本学期我参加了几回教研流动,起首我通过参加市体育康健优质课评比流动,失掉了教研员杨波和唐霞老师的指导,后来又失掉我校教务主任李雪梅老师的辅导,让我圆满的讲完了课。再次我又参加了电教课,上完一次改一次教案,真是让我快速发展的好机会。最后又上了一次名师评比的课,他更能熬炼自己,从接到通知到讲课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的课能多上几回,肯定对我们的传授教养进步良多,同时更好的熬炼了老师自身的生理素质。

初中物理教师要做到“八知” 篇7

“一知”知识所处位置

教师要熟知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 知道某节知识在本章中所处的位置, 有的内容是新知识的引入, 例如“力”;有的是承上启下, 例如“压强”;同时也要知道它在整个初中物理中所起的作用, 例如“滑轮”, 开始学习, 它是作为一种机械, 一种杠杆的变形, 但它又是后面机械效率的一个重要基础内容。教师在知道其位置后, 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重难点方面, 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调整, 以便在教学中, 有的放矢, 在巩固本节知识同时, 合理设计, 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打好基础。

“二知”学生认知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是主要目的。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在上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等, 寻找新知识切入点, 认真设计, 针对不同内容, 安排教学思路。有时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日常现象, 有时可以利用信手拈来的生活经验, 有时可以追寻已有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有时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验, 继而设置适当的启发, 还可以应用合理的想象和推理, 让学生从中感知即将学习的内容等。例如在“压强”的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况发生改变, 也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而物体发生形变有大有小, 它的明显程度如何衡量, 在物理学中引用“压强”这个物理量,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新知识来得过于突然, 同时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总之, 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 给学生合理的认知过程, 顺理成章, 让他们在不经意间感知新知, 而不是一种思维上的跳跃, 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扫清思维上的障碍, 这样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 同时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

“三知”知识应用范围

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有的学生能力较强, 一点就通, 学以致用, 更多的学生需要教师去指导, 去启发, 如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减少学生负担, 教师在教学时, 要熟知课程标准对知识的要求, 要熟知知识在应用, 尤其是在中考中的应用。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引导、启发, 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应用的范围, 从而在实际解题中, 不至于感到陌生而无从下手, 这样可以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不断地

教育公平之浅析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思考

刘清

(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当今社会, 新农村建设处于非常重要的时期, 同时更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尤其是一些农业大市, 其农村中小学教育显得特别重要。从目前情况来看, 全国范围内, 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不公平的体现, 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公平;教育改善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

公平即为公正, 一般指的是参与者 (人或团体) 的各项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43-0127-03

属性 (包括收入、获得等) 机会平均、合理。社会公平体现的

———————————————————————————————————————————————

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例如在“密度”的教学中,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密度自身, 可利用它来帮助测量物体的密度, 以间接地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还可以用它来辨别物质种类等。

“四知”知识拓展空间

现在的物理对学生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记忆和直接使用, 而是在此基础上, 迂回贯通, 由此及彼。例如在“控制变量法”的教学中, 学生不仅要知道这种方法在本节内容的应用, 还要帮助学生剖析它的依据和科学性, 让学生去掌握这种探究的方法, 把握其精髓, 利用此方法不仅会设计实验完成其他物理知识的探究, 还会应用到其他学科。例如在“光学”相关内容教学时, 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民谚、俗语:“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一滴水可见太阳, 一件事可见精神”等。

“五知”学习过程难易

教师在教学中, 要留意学生对每堂教学的内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状况, 并作为以后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种经验。教学中, 不能完全只按资料中说的来区分难易程度, 人云亦云, 其实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状况, 随着学生所在的环境、生活背景变化, 学生实际学习和理解状况是不尽相同的, 同时一定要依据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例如: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教学中, 表面似乎是非常简单的, 但我却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竖直向下”记忆成“垂直向下”;二是没有把“竖直向下”和“指向地心”相结合;三是有的同学把物体在不同运动状况下的重力方向画成与运动方向相同等。类似这些看似简单, 但容易出错的问题, 如果教师熟知, 在教学中只要点到, 错误就可能大大地避免。

“六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的程度来体现的。一节课教学的结束, 并不是教学的终止,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 例如作业, 去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师弥补教学的依据。我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每节课结束后, 要认真回顾, 今天的物理课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不清楚的;做习题时, 对自己没有确切把握的或不会做的习题做上标记,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 也可作为教师在后期弥补的依据。在教师讲解后, 要求学生继续反思:自己不会做或做错的原因出在哪里?总结经验和教训, 从而在挫折中得到提高。多年来, 我感觉一般同学, 不会做题或做错题的原因不在于自己的知识不足, 而是因为自己没有仔细读题、认真审题, 所以我给学生释疑时, 往往让学生大声地把题目读出来, 有时会出现学生还没有读完就说“老师我会做了 (这是学生读题缺少耐心) ”的情况;读完后, 学生还不会的, 我会把涉及解题的重点“字眼”说出来, 让学生分析它在题目中所隐含的意义和内容, 学生往往会恍然大悟 (这是学生不会审题) 。其实这些方法, 对于每门学科都是适用的。

“七知”如何弥补不足

学生中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是多样的,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 区别对待。有的是学生对知识断章取义, 造成概念模糊不清, 甚至错误, 例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往往把它记成“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强调, 有针对性地进行概念区分。有的学生遇题不敢动笔, 见到题目, 看了半天, 无从下手, 这是由于学生练习少, 知识应用能力不够,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有的学生审题不透, 理不清各种数据间内在的关联, 机械地套用公式, 生拼硬凑地把数据代入, 这是学生对公式物理意义没有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式, 突出其使用的条件和应用范围。

“八知”如何点面结合

中考是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情况的最终检查和总结,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始终抓住物理中考命题的方向和特点。分析中考试题, 单一知识考查比例越来越少, 更多的是一种综合。而我们日常新课教学的每节内容相当于一个个点, 一章内容的结束, 相当于把这些点就连成了一条线, 相关的章节知识在一起就构成一条更长更结实的线, 而中考需要我们把这些线有机地组合起来, 构成一个面, 构成个综合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所以物理教师在点的教学中, 要时时想到线, 既要抓住前面的点, 又要让学生连着后面的点, 这样才能把这些似乎独立的点连成一条线, 在复习时, 要根据中考物理的特点, 把这一根根线进行横向联系, 慢慢地, 有目的地把这些线有机地网成一个面, 这个面上的线联系越紧密, 这个面就越结实, 也就是学生在物理方面, 漏洞就越少, 中考中越能发挥好成绩。例如:例如“密度和物体的比热容”, “机械功和电功”, “声音、热机和环保”等, 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 它们相对独立, 有的是力学, 有的是热学, 有的电学, 有的是声学, 但在中考习题中, 会利用各种情境把它们进行组合, 对学生进行考查。

教师观课要做到“三心二意” 篇8

观课是教师的一门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观课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遗憾的是,尽管当下学校的观课活动如火如荼,但是效果并不好,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教师的观课态度和观课方法不当有关。笔者以为,教师有效观课要做到“三心二意”,就是精心、用心、重心,以及培养两种意识。

一、 准备要精心

笔者注意到一种现象: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才抓起观课笔记匆匆忙忙地走进教室,慌慌张张地找位置,更有甚者,开课几分钟后才姗姗来迟。可见,教师观课如果缺乏准备意识,课前不去充分了解教者、开课内容、上课班级学生情况,那么观课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效果甚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如此,观课亦然。如果没有准备,我们就听得稀里糊涂,没有目的,没有问题,没有思考,效果自然不佳。上课要备课,观课也要“备课”,就是要有充分的准备。观课之前,我们要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最好能找教材和教师用书读一读,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目标、重难点,清楚该课在本单元、本册书以及学段目标中所处的位置;浏览名师教学此课的实录,或观摩名师的教学视频,为观课作铺垫;自己希望听到哪方面的内容,甚至设想自己来讲的话会如何构思教学,如果讲过此内容,可以回味自己在教学此课时有什么精彩或不足之处。课前做了这样一番功课后,我们就会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储备,就会带着自己的思想走进别人的课堂,观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收获自然更多。教师只有带着思想进课堂,才会从被动的旁观者变成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构建者,把大脑中的思考与所观内容进行比较,促己深思、辨别、取舍、加工、提炼,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学水平。

二、 观察要用心

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观课教师“仪态万千”,或心不在焉,或交头接耳,或恹恹欲睡,或嘻嘻哈哈,或谈笑风生……殊不知,这既是对上课教师和学生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既影响教者上课,又影响学生听课,还影响别的老师观课。诚然,所观之课或许不够精彩,不能吸引我们的眼球,但如果我们去思考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以避免自己在今后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让自己少走弯路,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凡事需要用心,观课也不例外,要仔细观察,洞察课上的万千气象。首先观察教师,把目光聚焦于“教”。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如普通话标准与否,板书是否恰当美观;观察教学目标是否适切,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观察教学流程是否清晰,导入能否激发兴趣,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拓展是否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空间,情境创设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的评价语能否起到点拨作用,让学生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教学呈现柳暗花明的佳境;课堂小练笔切口是否准,教师点评是否到位具体,让学生练有所得;“三维目标”是否落实,水乳交融。教师的“教”最终为学生的“学”服务,观课要关注从“教”到“学”的转变,真正落脚点应该是学生。

我们要多角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热情是否高涨,精神是否饱满,情绪投入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怎么样,是否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等学习方式,是否认真倾听教师授课,能否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的参与面是否很广,是几个尖子生唱独角戏,还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参与;观察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思考问题是否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含金量高还是低;学生情绪是否愉悦,课堂气氛是否融洽;是否能看到学生知识上的拔节,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发展与提升,等等。观课时最好坐在教室两侧,以不挡住学生的视线为佳,也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全体学生的神情、眼神、表现,从而获得全面、客观、真实的课堂情况,为研究课例取得第一手素材。

此外,如果是研究课或者具有主题的公开课,我们可以根据其主题观课,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或最近感兴趣的内容来观课,让观课具有针对性。

三、 记录有重心

观课中除了要用心观察,还要认真记录,而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则颇有讲究。现实中,很多教师观课时习惯埋头奋笔疾书,认真记录每个教学环节,如实记下师生的每句话,生怕漏掉哪个词、哪个字。殊不知,这样会让我们手忙脚乱,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关注课堂,从而忽略对教师和学生的观察,更没有闲暇去思考教学现象背后的理念,难以在观课中获得顿悟与启迪。一节课忙于记录,记录完毕,观课活动也戛然而止,这是很多教师的观课状态。而有的教师记录较为随意,东记一句,西抄一点,把框框填满了事。

的确,一堂课需要记录的东西很多,倘若什么东西都记,一直做“录像”式的记录,必定忙不过来,反而忽视用眼睛观、用大脑思考。因此,观课记录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录。我们可以记录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或记录某个精彩的教学片断,记录导入、情境创设、结课、教师评价、提问等。如果是关于课题研究的公开课,可以根据课题主题内容来记录,也可以根据自己最近感兴趣的或是研究的方向去重点记录我们想要的内容。只有有所选择地记录,我们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课堂、洞悉教学,有时观察课堂比记录更重要。当记录有所选择时,我们在某个点上获取素材才充分、详尽,思考才会更深入透彻。比如,笔者最近一直在思考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每次观课我就重点观察教师的随文练笔环节,重点记录练笔的实录,并及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思考和灵光乍现的思维火花。通过观摩几十节公开课,从练笔的切口、内容、情境创设、教师的评价与交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自己深入思考研究“随文练笔”做了扎实的铺垫与积累。

观课除了记录,还要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会催生智慧,思考教学现象背后蕴含的理念,或者是出现这样那样的教学现象的原因。我们要一边观课一边思考,所观内容与自己大脑中储备的思想、理念、经验进行碰撞与交锋,就会产生新的思考。除了记录课堂教学,还要及时记录自己在观课中的思考、困惑、灵感,以便在课后及时与教者交流,评课时与大家分享、探讨。记录不限形式与篇幅,随性而发,真实即可,或用三言两语,或是几句话、几个词来表达,重在让记忆留下清晰的痕迹,之后再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及时补充完整内容,挖掘更深的感受体会,让三言两语变成一段话,甚至是一篇文章。

四、 要有及时梳理、完善观课笔记的意识

平时,很多教师听完课都喜欢在办公室与同事分享、交流、探讨,但是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或者没能及时用笔记下自己的思考,致使宝贵的教学感受和经验转瞬即逝,悄然溜走,实为可惜。现实中,有不少教师的观课活动随着下课铃响而结束,听课笔记被放置一边,不再问津和思考。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由于观课时间有限,很多想法只是一种碎片,甚至是灵感乍现,思考不够深入,甚至有失偏颇。因此,我们有必要马上整理听课笔记,补充笔记上的教学流程分析和完善听课意见,把尚有余温的思考细化、深化,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隐形“财富”。刚走出教室,课堂上的很多教学环节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如果我们此时不趁热打铁,不及时凭借回忆整理观课笔记,完善思考,那么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就会转瞬即逝。时间久了,记忆模糊了,即便再想整理,也无能为力了。因此,课后及时整理就显得颇为重要。

笔者的经验是观课后利用空堂时间及时整理,如果很忙就把听课笔记带回家完善,一般要在当天内完成,绝不让“思考”过夜。正是这种好习惯让笔者收集了不少教学案例,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写出了很多教学反思。

五、 要有全面反思、分享思考的意识

教师观课后应及时梳理完善听课笔记,将听课中零散的感性认识与思考进行归纳,从一般的经验中提炼出普遍的理性规律,得出较为系统的理性思考。如果我们的思考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的某个方面,难免会有失偏颇,为了更为客观全面地反思别人的课,有必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思考。为此,我们可以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堂评价、情境创设、拓展延伸、课堂提问、教学智慧、课堂调控等方面进行反思,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兴趣、态度、习惯,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思考回答、学生学习参与度是广还是窄、教学是否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等各个层面去反思,这样才会全方位、多视角地呈现课例,从而获得客观理性的思考。

时下,不少教师观课思考往往停留在对现象的堆砌和问题的罗列上,只是把现象或问题平铺直叙地呈现出来,所谓反思也仅仅是停留在粗浅的感性经验上,缺乏教师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深度思考,更不能将其上升到学科的理论高度。这样的反思仅浮在问题的表面,得不到质的飞跃,自然于教师教学益处不大。观课反思要深入透彻,不能仅仅拘泥于教学现象,就事论事,而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去伪存真,同时要结合学科理论知识进行阐释,把教学现象和问题放在广阔深邃的学科背景的视野之中进行审视和思考,这样无疑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还更容易触摸到问题的根本,那么解决教学问题的方式就可能呈现多元化。

这样的观课思考把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能让零星散碎的教学思想串连成完美精致的教学链条,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使教学达到一种自由之境,同时让自己的思想经历从实践到认识的萃取和锻造过程,进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产生质的飞跃。成功经验我们得之借之用之,失败教训我们警之避之改之,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助我教学,促我成长。

当我们的观课思考成形时,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积极与身边的同伴,乃至更多的同仁分享交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种思想。”思想因为交流而更加丰富深刻,智慧因为碰撞而更加博大精深。我们的思考或许能给别人带去启迪,让同仁借鉴或少走弯路,碰撞出更多思想,衍生出更好的办法,这岂不是教师的一种幸福?我们完全可以借助QQ、博客等分享教育智慧、传播教学思想,实现“零距离”交流。

实践证明,教师观课前精心准备,课中用心观察,学会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课后及时梳理完善听课笔记,全面深入反思观课内容,积极把观课思考与更多的同仁交流分享,真正做到“三心二意”,且教且观,且思且写,就容易步入专业发展的快车道,成长为教学名师。

上一篇:美文阅读大学里的第一课下一篇:名师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