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

2024-10-01

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共12篇)

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 篇1

《美丽的西双版纳》导入新课:

带有原始森林气息的台湾阿里山风光如画;隐于山石之间的永州小石潭水清境幽;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更是别具魅力,自有神韵。今天我们则要跟随作者李舵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去游历一番,那里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苏州园林》导入新课

在江苏有这样一句俗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究竟有多美,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了解苏州园林的美。说到园林,你们应该都不知道吧,我来告诉大家:园林,就是利用并改造天然的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玩或居住的环境。你们想像一下你心中的园林是什么样子的?

《都是精灵》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对“与狼共舞”的画面有怎样的感受?(恐怖、惊悚、难以想象等)但是,有一位作家就提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听似荒诞却很漂亮的人居生活状态——“与狼共舞”的生活,里面充斥的是刺激或是和谐?我们一起来走入这篇课文——《都市精灵》(板书)。《幽静悲剧》导入

老师讲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北大新学伊始,一位外地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进入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学者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

名言导入: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在北大燕园,一条幽径发生的这一场悲剧,使得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明天不封阳台》导入新课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用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姿态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欢乐。还记得小时候每天都是伴着清脆的鸟鸣声起床的,那时候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如果你们家忽然飞进了一只小鸟,你将如何对待它?现在,有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一户人家的阳台,引起了一对父子的关注,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体验他们的这段心路历程。(出示课件标题、作者)

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 篇2

1.《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代表作《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

3.《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 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其文章风格清拔有古气, 被称为“吴均体”。

4.《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 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5.《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 字希文,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6.《醉翁亭记》选自《文忠集》, 作者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 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古文运动”领袖,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识记下列字词

三、文言现象归类

1.通假字

固以怪之矣 (通“已”, 已经) ·

为天下唱 (通“倡”, 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 身披) ·

便要还家 (通“邀”, 邀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通“俱”, 详尽) ·

蝉则千转不穷 (通“啭”, 婉转地叫) ·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通“返”, 返回) ·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 嘱托)

2.一词多义

(1) 之

辍耕之垄上 (动词, 到) ·

·怅恨久之 (语气助词, 无实意)

二世杀之 (代词, 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结构助词, 的) ·

闻之, 欣然规往 (代词, 这件事)

永州之野产异蛇 (结构助词, 的)

悍吏之来吾乡 (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 指自己)

(2) 为

为屯长 (担任)

为天下唱 (替)

士卒多为用者 (被)

为坛而盟 (修筑) ·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做)

故为之说 (写下)

或异二者之为 (心理活动)

(3) 数

广故数言欲亡 (多次)

卒数万人 (几, 概数词)

(4) 以

以数谏故 (因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把)

祭以尉首 (用)

蕲以东 (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 (来)

而吾以捕蛇独存 (靠)

今以蒋氏观之 (根据)

(5) 其

欲穷其林 (那片)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自己的)

(6) 绝

天下独绝 (独一无二)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

(7) 者

有蒋氏者 (……的人)

貌若甚戚者 (……的样子)

(8) 若

若毒之乎 (你)

更若役, 复若赋 (你的)

貌若甚戚者 (好像)

(9) 食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吃)

谨食之 (通“饲”, 喂养)

(10) 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 (语气词兼代词的用法)

今其室十无一焉 (用在句末, 表示估计的语气)

时而献焉 (代词, 代指蛇)

(11) 于

吾祖死于是 (在)

积于今六十岁矣 (到)

苛政猛于虎也 (比)

(12) 而

黑质而白章 (表并列)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承接)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修饰)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转折)

(13) 名

名之者谁 (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有仙则名 (出名)

3.古今异义词

等死 (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等候。)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中。今义:间隙)

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比方。)

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

三老、豪杰皆曰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人。今义:三位老人。)

三老、豪杰皆曰 (古义:当地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无论魏晋 (古义:更不要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配偶的称呼。)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

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今义:分隔开。)

经纶世务者 (古义:筹划、治理。今义: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则久已病矣 (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生病。)

以尽吾齿 (古义:岁月。今义:牙齿。)

可以已大风 (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能够。)

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则有去国怀乡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非丝非竹 (古义:弦乐器。今义:蚕丝, 像丝的物品。)

4.词类活用

大楚兴, 陈胜王 (名词用作动词, 称王)

尉果笞广 (名词用作动词, 用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苦于)

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用作动词, 用网捕)

乃丹书 (名词用作状语, 用丹砂)

固以怪之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皆指目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 用眼睛注视)

欲穷其林 (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尽)

处处志之 (名词用作动词, 做标记)

而乡邻之生日蹙 (名词用作状语, 一天天)

·殚其地之出 (动词用作名词, 地里的收成)

竭其庐之入 (动词用作名词, 家里的存粮)

时而献焉 (名词用作状语, 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名词用作状语, 在……之前)

第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篇3

一、识记下列字词

亘古 钦佩 筹资 驳回 蹒跚 凌厉 吞噬 铠甲 伫立

遗憾 玛瑙 冰碴 蹙眉 诞生 粗犷 审视 舷窗 俯瞰

警戒 舰艇 下锚 停泊 潜艇 荧屏 雀跃 军衔 浩瀚

蕴含 溃退 签订 歼灭 击溃 沧桑 框架 镶嵌 噙泪

媒体 襁褓 号啕 遗骸 氤氲 脚髁 孪生 蹴蹋 经纬

妖娆 烂漫 驿站 可汗 鞍鞯 辔头 金柝 云鬓 扑朔

饷田 岁晏 麾下 糜子 青荇 漫溯 斑斓 笙箫 烙印

澎湃 炊烟 抽穗 梳妆 狂澜 屏障 惊心动魄 呕心沥血

翩跹起舞 融为一体 问鼎苍穹 锐不可当

举世瞩目 自怨自艾

二、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亘古:自古以来。亘,(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

翩跹:形容舞姿的轻盈。

粗犷:粗率豪放。

舷窗:飞机或某些船体两侧密封的窗子。

俯瞰:俯视。瞰,从高处往下看。

雀跃:像小鸟那样跳来跳去,形容高兴的样子。

问鼎苍穹:意思是征服太空。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退却。溃,败逃、散乱。

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今多指自悔自恨。

莽莽:无边无际的意思。

分外妖娆:形容景色格外艳丽多姿。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文采:和下文中的“风骚”,指的都是文学才华。词中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烂漫:色彩鲜明而美丽。词中形容盛开的样子。

零落:凋谢。

戎机:军机、军事,这里指战争。

策勋:记功勋于策书之上。

强:有余。

扶将:搀扶。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傍地走:贴着地面并排跑。

刈:割。

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秉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悬:挎着。

敝筐:破篮子。

输税: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岁晏:年底。晏,晚。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八百里:指牛。《世说新语》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人以“八百里”指牛。

麾下:指部下。麾,军旗。

炙:烤肉。

翻:演奏。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之事。

招摇:炫耀,张扬。

漫溯:漫游的意思。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九曲:迂回曲折。也特指黄河。

三、掌握下列文学常识

1.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2.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新闻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3.《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4.《卜算子 咏梅》的作者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5.《木兰诗》是北朝的一首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6.《观刈麦》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

7.《破阵子》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8.《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他和丁毅等共同执笔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回延安》这首诗借鉴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9.《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新月派诗人。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10.《我的中国心》的作者是黄霑,香港词作家,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词。《我的中国心》是其代表作。

11.《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作者是晓光,即陈晓光,词作家。代表作包括《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 篇4

21.伟大的悲剧

角逐 拽(zhuài)坚持不懈(xiâ)热情高涨 荒无人迹无垠(yín)颤栗.......

不可思议 癫狂(diān)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jiã)闷闷不乐 夜不成眠 毛骨悚......然(sǒng)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步履(lǚ)怏怏不乐(yàng)姗姗来迟(shān)小心翼翼 .....

凛冽(lǐn)贮藏 储存 忧心忡忡(chōng)与其„„毋宁(wú)冰凌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钦.......佩 载重吞噬(shì)鲁莽大胆(lǔ mǎng)雪橇销蚀(shí)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

细算 厄运 吗啡 踉踉跄跄.......

羸弱(lãi)告罄(qìng)遗孀(shuāng)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二、词语解释

1.吞噬:吞食。2.羸弱:瘦弱。3.告罄:财物用完。

4.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5.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6.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7.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8.鲁莽大胆:轻率而大胆。9.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无条理

22.在沙漠中心

辐射(fú shâ)筛糠:(shāi kāng)遮蔽:(zhē bì)宁可 碘酒 乙醚

幻影:(huàn yǐng)疲倦:(pí juàn)协奏(xiã zîu)乱窜 硌着

躯壳:(qū qiào)脐带(qí dài)犁铧(lí huá)真谛(zhēn dì)

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ïng lái)芸芸众生:(yún yún zhîng shēng)

死得其所:(sǐ dã qí suǒ)虫豸 噎住

23登上地球之巅 峰巅(diān)勇往直前 缭绕 冰镐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昏眼花 腰酸背痛砭骨(biān)履践 崔巍(cuīwēi)滞留(zhì)窒息(zhì)匍匐(pú fú)斩钉截铁

24真正的英雄

哀悼 余暇(xiá)阴霾(mái)疆域(jiāng)锲而不舍(qiâ)孜孜不倦(zī)梦寐以求(mâi)迫不及待 刚毅不屈

25短文两篇

颛顼 水潦

第五单元探险

第二十一课《伟大的悲剧》

1.文体:人物传记。

2.《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3.理清故事情节。

4.关注令人难忘的细节及人物体现的精神。

5、如何理解“伟大的悲剧”。

第二十二课《在沙漠中心》

1.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体会课文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学习快速默读抓要点,理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与作用。(重点)

3、通过学习主人公在绝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探索精神,正确对待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

折。(难点)

4、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对刻划人物的作用。

5、第一人称的作用。

6、主题:

第二十三课《登上地球之巅》

1.文体(通讯)。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郭超人,高级记者。

2、掌握按时间发展顺序和地点的转移来写人记事的写法。

3、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对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

4、领会课文所体现的思想精神。

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

1.文体(演讲词、议论文)。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里根,出生于美国。美国第49、50届

(1981——1989)总统。

2.理清课文的感情线索、段落划分及段意的概括、主题。

主题: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

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崔巍(wēi)作践(zuō)沮丧(jǔ)哀悼(dào)

B、砭骨(biān)羸弱(lãi)弥补(ní)不朽(xiǔ)

C、阴霾(mái)匍匐(fú)告罄(qìng)战栗(lì)

D、无垠(yín)毋宁(wù)俄勒冈(gǎng)拽(zhuài)

2、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四个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言简意赅 词不达意 称心如意 出其不意

B、精益求精 老当益壮 相得益彰 多多益善

C、义不容辞 仁至义尽 顾名思义 舍生取义

D、平易近人 移风易俗 改弦易辙 轻而易举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 维护 显现B、检测 维护 显见

C、检测 维持 显现D、监测 维持 显见

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意顺畅。(3分)

①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②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③

我们又一次认识到,④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⑤我们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

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⑥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

正确顺序:(只填序号)

5、能反映下面文段的全部内容的一个句子是(2分)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

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

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创

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答:

6、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我们要让全世界了解北京,向往北京。请你拟一则广告语,向天下

游客介绍北京。(2分)

7、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写出一条有关“成功”、“幸福”、“奋斗”等方面的名言警句。(2分)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老人与海(节选)

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

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

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

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

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

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④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

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⑤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

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

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

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⑥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

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⑦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

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

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

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

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⑧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⑨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老人虽然终于杀死了前来抢夺他的战胜品的鲨鱼,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大鸟林鱼)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这个结局,你是不是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3分)

2.所选的文段中,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你能简单地归纳吗?(至少三点)(3分)

3.本文中老人与鲨鱼搏斗,采用的武器是什么?(2分)

4.第③段写老人与鱼搏斗的情景,很为生动。请你指出此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试各举一例。(3分)

5.文章中最有哲理,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是哪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6.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说出令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

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二)一个记不住儿子名字的父亲 秋冬之交的风萧瑟中带着凌厉。

我遇见他的时候,银杏树金黄色的叶子正打着旋儿在风中劲舞。他站在银杏树下,看见我过去,满脸谦卑地问:“你是这里的老师吗?”

我没停步,“嗯”了一声。

他赶紧跟过来,又问:“高三十七班在哪里?”

听到这话,我停下来。我带十七班的语文课。学生家长问话,我不能不回答。

“你有事?”我边问边打量他。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上面留有一块块云彩似的盐渍,看样子他刚赶了远路,汗渍还留在脸上。也许是汗水浸透了内衣,每一阵秋风掠过,他浑身就一阵轻

微的颤抖。

我说:“你跟我来吧。”

他有些拘谨地跟在我后面,边走边说:“俺想等下课再去找他,怕上课时影响了学习。”到了

办公室,我一边拉把椅子让他坐下一边问:“你找谁呀?”

“李小牛,俺儿子!”他自豪地说。

“李小牛?十七班好像没有这个学生。”我转过头问带化学的丁老师。丁老师想了想,摇摇头。

他赶忙说:“李小牛是小名,这大名„„”他抹了一把有些干焦的短发,满脸歉疚地说,“俺还

真记不起来了。”

我惊讶地问:“记不起来了?”“记不起来了!”他脸上沁出一层汗,红晕也随着汗氤氲到脸上,像熟透了的桑葚。

我带着不满说:“这可就难了。每个班姓李的学生都很多,没名字可不好找。”

他一听这话,搓着手说:“你看俺糊涂的,临来的时候想着带上他的一张奖状,好看上面的名字,没想到一着急就全忘了。”

我问:“你找他有什么急事吗?”

他急忙站起身来,说:“没什么事,没什么事„„就是想看看他。”

我们学校是半寄宿制,远路的学生一个月回家一次。

他望了望我,犹犹豫豫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蓝布小包,打开,里面装着几个石榴。石榴都已经熟得

裂开了,满肚子的石榴籽红玛瑙般晶莹剔透。

他挑出一个大个的,掰开递给我,说:“你吃,甜着呢!”然后把剩下的那一半剥成几小块,分

给办公室里的其他人。

我拈起一粒放进嘴里,一股特别的清凉和甘甜霎时传遍了全身,感觉很特别。

他看着我说:“甜吧?”

我问:“你家种了很多石榴?”

他摇摇头说:“家里只有一棵石榴树,是俺小牛出生那年栽的,已经十八年了。你别说这棵石榴

树还真帮了俺家大忙了。每年它都疯结,那果子坠得整棵树都歪了,树枝快拖到地上了。俺用大竹竿

撑着呢!”

十八年一棵石榴树,肯定有不少故事。我用眼神鼓励他往下讲。

“每年中秋节,俺就把大个的、品相好的摘下来,拿去卖。每年卖的钱差不多就够李小牛的学费

了。”

我这才记起李小牛的问题还没解决呢!就问:“你能确认李小牛就在十七班?”

他想了想,说:“肯定在十七班。奖状上的名字没记清,那数字是记死了的!”

我问:“你找他就是为了送石榴?”

他“嘿嘿”笑了两声,有点腼腆地说:“对,就是送几个石榴给他吃。”

我摇摇头,叹口气,心想瞧这父亲做的。

他也叹口气,说:“这孩子到现在还没吃上今年的石榴呢!”说这句话时,他的眼角有点湿润,见我们没吭声,接着说:“每次石榴熟了的时候,俺就想让他先尝个新鲜。他就说:‘摘去卖了吧。’

没经过霜打的石榴有点涩,不好吃。我就把那些小个的留着,让它继续长,秋霜一打,涩味就去了,到时再吃,才真甜呢!”

听到这里,我们沉默了。他说:“俺娃懂事呢,不然整个村子咋能就他一个考上你们这样的学校

呢?眼见天冷了,广播说明天大幅度降温,要上冻呢。石榴不能冻,一冻就烂成水了。俺这就匆匆忙

忙送来了„„”

整个办公室一片沉寂,沉寂得有些肃穆。

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赶忙说:“老李,走,我带你去找李小牛!”

李小牛的确在十七班,叫李克歆,上次全市联考,考了全校第三名。他家住在山左口,一个偏远的乡村,离我们学校约有35公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2.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从后文找出与“看样子他刚赶了远路”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4.“老李,走,我带你去找李小牛!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5.本文以“一个记不住儿子名字的父亲“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第五单元课文知识点 篇5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下英语第五单元知识点|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试题附答案4,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

二.比较阅读

(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2分)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

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

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2)()(3)()(3分)

(1)A、期在必醉B、君问归期未有期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B、怅恨久之C、楚人怜之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B、其两膝相比者C、以彰其咎D、其真无马邪

2、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4、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作者:

人物形象:

(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有会意(2)性嗜酒(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句子(3分)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

2.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3分)

3.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3分)

3.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4)执策而临之

2翻译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分)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二)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2)才美不外见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5)执策而临之执: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它们有着怎样的命运?(3分)

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

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②③

八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答案

1.与朱元思书一、答案:1.B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一)1.B2.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4.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二)20、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21、C

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2.五柳先生传答案:(一)1、(1)A(2)B(3)D。2、(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4、略

(二)1.(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2.B

4.略5.(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三)1.C2.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3.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3.马说一、答案1、(1)顿(2)通“饲”,喂(3)用鞭子打(4)面对

2略3、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二.答案1.(1)或:有时(2)见:显现(3)等:等同(4)安:怎么,怎能(5)执:拿着,举着2.(4分)(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2)千里马鸣叫,喂马的人却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分)4.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

4.《送东阳马生序》答案:22、①跑(赶快)②等待③浸泡④气味香气(2分)

23、A(2分)

24、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

25、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3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篇6

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1米=100厘米或1m=100cm

1米=10分米或1m=10dm

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七(上)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篇7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不耻下问:语出《论语》。 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 也不感到羞耻。 指人好学。 耻, 以……为耻。 问, 请教。

孜孜不倦:意为勤奋努力,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定, 不容易动摇。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 把事情办好, 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形容一次把事情做好, 以后就不用再做。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斜塔上的实验 》选自 《中国学生必读文库·科学卷 》, 作者是美国作家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选自 《中外母语教材选粹 》, 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 曾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

3.《宇宙里有些什么》选自《飞出地球去》, 作者郑文光, 科普作家。

八(下)第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篇8

情愫 驾驭 惆怅 憬悟 贻误 颟顸 渊薮 滞涩 分歧 屹立 铸就 香醇

黝黑 积攒 要谛 钦佩 抑郁 谦恭 强悍 堕落 敬慕 同僚 雄辩 反诘

博爱 承诺 盈余 赤字 衷心 永恒 授予 届时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万无一失: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痛失良机:错过了对自身有利的机会。

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良机。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不阿谀别人。

片言只语:简短零碎的话语、文字。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下车伊始:官吏初到任所。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法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离经叛道: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多。

血气方刚:形容青壮年精力旺盛。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攻击。

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打抱不平:帮助受欺压的人说话或者采取某种行动。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

三、积累下列文言知识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

(3)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辨”同“辩”,辩论)

2.词类活用

(1)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2)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

3.古今异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古:借;今:多指不真实)

(2)尝趋百里外

(古:曾经;今:品尝,尝试)

(3)持汤沃灌

(古:热水;今:多指烹饪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

(4)主人日再食

(古:两次;今:又一次)

4.一词多义

无从致书以观(连词,来)俯身倾耳以请(连词,相当于“而”) 以衾拥覆(介词,用)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撰长书以为贽(介词,把)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助词,的)录毕,走送之(代词,书)当余之从师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忧虑)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

益慕圣贤之道(名词,学说)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说出)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到达)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者”表判断)

(2)省略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余)游 (代词作宾语省略)

(3)倒装句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即“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②弗之怠(即“弗怠之”)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篇9

(1)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What were you doing at 8:30 this morning ?

When I called him , he was having dinner .

(2) 过去某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

What were you doing from seven to nine yesterday ?

I was reading the whole morning yesterday .

(3) when while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过去进行时的使用:

----- when while 当……的时候

While引导的从句中, 动词用过去进行时或表示状态的延续性动词

when引导的从句中, 动词用过去式

Mary was having dinner when I saw her .

While we were swimming , someone stole our clothes .

The weather was fine while we were in Beijing .

While were talking ,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

--------while 然而, 可是

He likes reading while I like dancing . 他喜欢看书而我喜欢跳舞.

Tom is very confident while Mary is shy and quiet .

Tom很自信可是Mary既腼腆又文静.

2.过去进行时的构成:

(1)肯定句:主语 + was were +动词ing形式 + 时间状语。

(2)否定句:主语 + was were + not + 动词ing形式 + 时间状语。

(3) 疑问句:was were + 主语 + 动词ing形式 + 时间状语 ?

肯定回答:Yes , 主语 + was were . 否定回答:No, 主语 + was were + not .

3. 根据例子, 和词组提示,构成类似对话。

What were you doing last night ? I was working in the office .

Were you working in the office last night ?

Yes, I was . No , I wasn’t .

(1) Mr Zhang , make a model plane

(2) Wei Hua , play the piano , at 8:00 this morning

(3) the twins , play computer games , last night

五年级语文上第7单元课文知识点 篇10

21.《圆明园的毁灭》 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怨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读句子,说说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写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写出侵略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残暴。)

2、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样写是为了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圆明园曾经拥有的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而这样的辉煌被毁灭了更能引起我们的愤怒。)

22.《狼牙山五壮士》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的事。

中心思想: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1、课文的叙述顺序: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2、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决定果断。)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课文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二次作为重点写,因为第一次虽然完成了任务,但敌人还没有彻底摆脱,紧跟在后面,群众和大部队还是有危险;为了保证群众和大部队的绝对安全,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牺牲自己,保护群众。写出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顽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4、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顶天立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舍生取义。

23.《难忘的一课》

主要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24.《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主要内容:记叙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八(下)第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篇11

一、识记下列词语

贻误 渊薮 情愫 驾驭 侥幸 硕果 咀嚼 惆怅 憬悟 叱咄 皲裂 媵人

绮绣 烨然 谒见 屹立 矢志 磅礴 悼念 钦佩 真挚 抑郁 妥协 谦恭

强悍 醒豁 堕落 厌腻 包袱 重荷 寥寥 同僚 衷心 授予 精辟 睿智

热忱 精湛 晦涩 景慕 胡髭 反诘 舐干

洗耳恭听 炉火纯青 离经叛道 卷帙浩繁 趁热打铁

二、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法达到纯熟、完美的地步。

2.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课文中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3.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多。

4.失之交臂:形容错过当面的机会。

5.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6.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粼粼,水十分明净。

7.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三、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

莫怀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等。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作品有《宋学士全集》。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宋濂和刘基、高启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臧克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著名作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左拉: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一生创作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为《萌芽》。

莫泊桑:法国作家,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代表作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福楼拜: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老师,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第五单元自测题 篇12

1.阅读下面的语段,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宿迁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 这里人文荟cu (ì) , 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闪shuò () 着智慧的光芒, 深厚的文化底蕴哺 () 育着勤劳善良的人民, ·浓郁的酒乡文化酿造出了醇 () 美的生活佳酿。

·2.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 大家随波逐流, 纷纷表示赞同。

B.这处旅游胜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 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杂技演员们在空中飘来荡去、潇洒自如, 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让人触目伤怀。

D.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3.下列句子中, 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世博园里, 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 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 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我省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 三年内将为1.2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D.在本届世乒赛上, 经过我国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 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4.默写。 (9分)

(1) _______________, 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2) 芳草鲜美, 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

(3) 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4) 悍吏之来吾乡,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

(5)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_________________,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

(6)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

5.下面是《水浒》和《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 请分别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6分)

(1) 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 偷出右手来, 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 尽平生之力, 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 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 都迸出鲜血来。__________

(2) 拽开步, 迎着猛虎, 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 伏在尘埃, 动也不敢动动, 却被他照头一棒, 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 牙齿喷几珠玉块。__________

(3) 在窝里看得仔细, 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 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 正中那母大虫粪门。_________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个字。 (2分)

北京时间3月11日13点46分, 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8级地震, 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源深度1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目前, 灾区附近余震不断。日本气象厅认为三天以内发生里氏7级以上、最大震度为6的地震的概率超过70%。13日, 日本气象厅将东日本大地震震级上修为里氏9.0级, 为世界地震观测史上的最高震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 (34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问题。 (4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何特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后人称此名句为千古妙笔。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9~12题。 (14分)

[甲]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 广故数言欲亡, 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 广起, 夺而杀尉。陈胜佐之,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 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 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 收而攻蕲。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 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 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 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 会稽守 (1) 通谓梁 (2) 曰:“江西皆反,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 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 人莫知其处, 独籍 (3) 知之耳。”梁乃出, 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 与守坐, 曰:“请召籍, 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 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 佩其印绶。门下大惊, 扰乱, 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于是梁为会稽守, 籍为裨将, 徇下县。

(乙段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 (1) 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2) 梁:项梁, 项羽的叔父。 (3) 籍:项籍。项籍字羽, 所以又称项羽。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 吴广素爱人_________ (2) 比至陈_________

(3) 将兵徇蕲以东_________ (4) 桓楚亡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1) 广故数言欲亡, 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闻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甲][乙]两文所叙述的事件中, 可以看出陈胜和项梁分别是怎样的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 完成13~16题。 (16分)

醉翁之意, 不在山水

郭成杰

(1) 名作的魅力在于什么?在于它内容的丰富性。而丰富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就是理解的多层次。正是这种多层次, 因此每一遍阅读名作, 都给我们新的感觉。这正是名作让我们久吟不烦的魅力所在。

(2) 《醉翁亭记》正是这样的名篇。可能很多人认为我们已经把它看懂了、看透了, 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好像欧阳修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其实, 《醉翁亭记》的第一层内容应该是“醉”, 是因酒而醉;“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是《醉翁亭记》内容的第二层。在它下面还有两层。第三层是“与民同乐”, 这一层的意思在文中有很明确的文本表现, “民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但是, 第四层内容, 作者就秘而不宣了。可是, 读者不能不知, 不知你就诵读不出文中的23个“也”字的奇妙韵味;不知, 有些疑问你就没有办法解决。

(3) 例如, 以现代人的眼光读《醉翁亭记》, 你可能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为太守, 欧阳修写文章渲染自己的喝酒、游山, 不怕人怀疑他忘情山水、不够勤政吗?我们从来见不到我们的哪一位官员写过一篇游记, 更何况像欧阳修那样大玩特玩还喝酒而且喝醉的, 这可是个态度问题!我们中国人向来可以原谅你笨, 但最不能原谅的就是“你很聪明可是你不认真”, 即使你做得比笨人要好得多!

(4)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欧阳修简直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更何况他正当贬官下放、政治上失意, 一切谨慎还怕人找麻烦呢!他倒好, 自扬自丑, 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真的是这样吗?不然!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不是在自扬自丑, 而是在吹嘘自己的政绩, 是自鸣得意。

(5) 这不是故弄玄虚。我们知道, 对于同一个事物, 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评价。事实也正是这样。汉代的文帝和景帝都是无为而治的皇帝, 却形成了“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京师之钱累巨万, 贯朽而不可较”的国富民安局面;汉武帝雄才大略, 伐匈奴, 封泰山, 求长生, 忙碌异常, 却把大汉朝推向了衰落。其实, 所有的国家或者地方管理者的奔忙, 都必然造成一种结果, 那就是“扰民”;除非他忙的目的是“使百姓不忙”。因为, 管理者只负责“忙着想”, 而他们想到的一切却无不需要百姓“忙着做”。所以, 管理者有“一忙”, 老百姓就有十忙、百忙、千忙、万忙。有一些朝代崇尚“政清事简”, 这种思想类似于现在的“小政府、大服务”观。所以, 欧阳修才会在《醉翁亭记》里大肆地宣扬自己的悠闲。因为政清事简嘛, “事简”也就表明“政清”。试想, 如果境内盗贼蜂起、民乱频生, 离百姓近一点儿, 就有可能挨黑砖, 太守还能与民同乐吗?即便是不以民生为恤, 也要顾及自己的安全。如果治下一无盗贼、二无民乱, 四境清平, 太守不就悠闲了吗?闲来无事, 那就游游山、喝喝酒吧。别太多, 所以“饮少辄醉”, “饮少”是真, “辄醉”是假;别扰民, “临渊而渔”“酿泉为酒”, 足矣;别腐败,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 足矣;别霸道, 自己玩也要让“滁人游”。于是, “禽鸟知山林之乐”“民知从太守游而乐”, 太守则乐民之乐, 滁州境内一时全乐大乐盛乐, 乐翻了天。

(6) 当官当到了这个境界, 当然是值得高兴的。让百姓做人, 自己也痛痛快快潇潇洒洒地做人, 欧阳修当然有得意的资本。得意则“鸣”, 于是, 《醉翁亭记》的第四层意思就是“自鸣得意”。

(7) 但是, 这层意思欧阳修自己不好意思明说, 所以, 我们就不太容易看到。可是看不懂看不透就会有疑问, 就没有办法体会23个“也”字所传达出的自得自美的妙处;尤其是最后一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谁能如此轻松地把滁州治理得这么好啊?那就是我欧阳修啊!除了我庐陵欧阳修还会有谁呢?哈哈哈, 我欧阳修是天下第一能人第一好官啊!

(8) 朋友, 请你以“自鸣得意”的心情把《醉翁亭记》吟诵一遍, 那23个“也”字必将给你全新的感受。

(选自《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本刊有删改)

13.作者认为内容的丰富性、理解的多层次是名作的魅力之一。其实, 名作的魅力还有很多, 请就你的读书感受谈谈《醉翁亭记》还有哪些魅力。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 (5) 段中画线的句子说:“我们知道, 对于同一个事物, 时代不同或者地域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评价。”你能从《岳阳楼记》中举一个例子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一句最能体现欧阳修的自鸣得意。请你也从原文中找出2~3处能体现欧阳修自鸣得意的、带“也”字的句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作者不拘泥于教材和传统认识, 经过认真钻研, 从《醉翁亭记》中挖掘出了第四层意思,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 (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本单元中, 我们欣赏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美景, 跟随吴均领略了富春江到桐庐一带的“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 和范仲淹一起神游了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和江南名楼岳阳楼, 还同欧阳修一道陶醉在秀美的琅琊山风景中……其实, 我们身边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些美丽的风景让我们流连, 让我们品味。

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要求: (1) 题目自拟, 文体不限; (2) 600字左右;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上一篇:备案审查平台下一篇:初中常用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