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风险评估工具(共6篇)
VTE风险评估工具 篇1
VTE风险评估量表总结
目前VTE风险评估有2种方法,群体风险评估和个人风险评估。群体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广泛的风险类别,个人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分方法来确定个人的风险。
群体风险评估:
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VTE 指南根据患者年龄、手术类型及额外的危险因素,将 VTE风险划分等级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该风险等级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患者的 VTE 风险等级,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然而有研究者认为该评估方法缺少对个体特征的评估,不能对患者的 VTE风险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个人风险评估:包括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JFK医学中心血栓评估表、Caprini血栓评估表、Padua预测评分表、RAP评分法。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适用于内外科住院患者,其优点包括:①危险因素涵盖全面,根据目前可得的危险因素评分,并可根据危险因素变化及时调整患者危险分级;②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VTE风险评分,有利于指导个体化的预防治疗,便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操作性强;③适合专科和非专科医生、护理工作者及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使用。其缺点在于暂缺乏大量前瞻性验证研究。Padua预测量表
2012年ACCP9中采用此量表来评估非手术住院患者发生VTE的基线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推荐预防干预措施。适用于非手术住院患者,前瞻性验证研究证实能有效预测内科住院患者的VTE发生风险,并且简单易操作。但其纳入危险因素较少,仅在内科住院患者中进行了验证研究,风险程度二分类不便于根据风险等级选择相应的预防。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该量表的发展基于骨科患者,更多地体现了骨科患者的特点,如卧床、活动能力等。目前针对 Autar 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和预测能力评价的研究不多。德语版Autar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国内虽然较多研究应用了Autar 评估量表,但尚未报道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数据。RAP 评分
简明血栓栓塞风险评分,用于创伤患者的 VTE 风险评估。目前RAP在临床的应用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评分法能够对创伤患者的VTE风险进行有效的分层,另一种观点认为其分层界点欠妥,能否以该评分法作为创伤患者VTE风险评估需作进一步研究。JFK医学中心血栓评估表
此评估工具目前较少被其他研究者验证。
将临床上目前使用的VTE相关量表进行分类,用于评估VTE风险,用于VTE预防的量表有:Padua评估量表、Caprini评估量表、Rogers评估量表、门诊Khorana评估量表。用于怀疑已存在DVT/PE的患者,评估临床可能性,用于VTE诊断的量表有:Wells评估量表、RAP评估量表、Geneva评估量表。
Wells量表
是目前临床上运用最为广泛的临床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Wells DVT评分和 Wells PTE评分两个独立的量表。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和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将Wel量表作为VTE诊断指南中预测VTE可能性的评估方法。
适用于疑似DVT或PTE患者,主要用于VTE的早期诊断和排除,仅需要病史和体征,不用辅助检査即可分层。不足之处在于其中一个变量对“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较其他诊断可能性大”的估计具有很大的主观性。Wells量表可能更适合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结合DA聚体等辅助检查资料应用。
Geneva评估量表
是一个评估肺栓塞临床可能性的评估量表。适用于疑似PTE患者,采用了年龄、手术及既往栓塞病史、心率等客观指标作为评分标准,准确性较高,不易受评价者主观因素影响。不足之处在于注重对PTE的早期诊断,而非VTE发生风险的评估,不适合用于指导VTE预防措施的使用。
小结:国外对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以期获得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我国研究较少,尚缺乏系统、有效的VTE风险评估体系,对VTE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分散状态。除了自行编制的量表外,多是借用从国外直接引进评估量表。由于不同的人群特征和疾病谱,会有偏倚的产生,并且存在人种、体质、文化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其危险因素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在国内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相关研究者应从实际出发,考虑我国人群疾病特点,研制适宜我国人群的VTE风险评估工具,并进一步进行临床验证。
音乐治疗中的评估与音乐评估工具 篇2
在音乐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治疗师都需要进行评估,没有评估的音乐治疗是不科学的。治疗师对来访者基本信息的采集、治疗策略的制定与修正、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治疗的有效性等,都需要依靠详尽的评估内容并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来完成。但国内的文献缺乏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本文尝试从评估内容、评估环节以及评估工具这三个方面做出较为完整的分析。
一、音乐治疗评估的基本内容
评估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作为一个过程贯穿在音乐治疗中。“通过对来访者信息的收集,以达到对治疗有效性的监督。”评估能确定个体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治疗师设计的具体活动,系统观察来访者的相关技巧和能力。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要发现相比接受治疗之前,来访者能否出现有效的意识、行为和观念。来访者的有效行为是指,能够在肢体的机能、技能方面出现运用能力提高和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在涉及与认知相关的行为方面,能够有更加利于自我发展,提高人际的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内容是围绕着观察来访者的行为、收集来访者的活动信息、引导来访者参与访谈或者对来访者生活中重要的人(诸如父母、教师等)进行访谈。评估的有效性可以通过量表统计数据的变化来证明,也可以通过建立基线、文字描述等方式进行。音乐治疗是围绕来访者状态的完善和发展而实施的,又是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笔者认为,“案例研究和过程评估相联系”的方法更适用于音乐治疗的评估。下面的案例体现了治疗师对7岁的自闭症儿童劳拉的评估。治疗师对劳拉的评估内容是通过记录她在治疗中的音乐反应,说明她在交流、身体能力等方面的状态。“劳拉的父母希望音乐治疗能帮助她发展能力。她在音乐治疗中的表现如下:
1.交流
治疗师问劳拉她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她只是用简单的词或短语回答。按照音乐治疗师的要求选择正确的乐器时,她只犯了一个错误。
2.身体能力
劳拉能适当地握住鼓槌敲鼓。
3.心理、社会和情感上的技能
劳拉只喜欢独自弹奏,而不愿和治疗师一起演奏。在治疗结束时,她对治疗师有了更多的回应。”
劳拉在音乐治疗中的表现,反映出她的优势与弱项,她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评估的内容是记录她在治疗中的音乐反应,以说明她的能力状态。治疗师通过提问、让她选乐器的方法评估她的交流能力,她用简单的词回答治疗师的问题,说明她的词汇单一、自发语言少;她能够根据治疗师要求选择乐器说明她的语言接受能力很好;治疗师通过让劳拉敲鼓评估她的身体能力,劳拉能握住鼓槌敲击,说明她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精细动作协调性较好,具备行为能力;独自演奏说明劳拉的情感比较单一,她对治疗师有回应说明音乐治疗将促进劳拉与治疗师的相互关系,也潜在地促进她和周围人的关系。这个案例中的评估可以形象地说明音乐治疗师是通过做什么来影响来访者的,有力地说明和解释了音乐治疗师的工作。
二、音乐治疗评估的分类
虽然每位来访者需要评估的项目各有千秋,但是总体而言,评估还是分为两种:“一种是阶段性评估,另一种是目标性评估。阶段性评估分为初期评估、中期评估、结束期评估。”其中,初期评估指治疗师在治疗初期,根据来访者的人口学等相关资料,或自己在初次治疗中对来访者的特点所进行的评估。初期评估做的是否准确、充分,将会对后续的治疗产生方向性和策略性的影响。中期评估是指在治疗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治疗师为了确认来访者的问题,发现新的问题,以及测查前期治疗是否有效而进行的评估。治疗师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对自己的治疗策略进行修改或调整。结束期评估是指治疗师在一个治疗单元结束时,或整个治疗阶段结束时,对来访者问题的解决或改善情况进行的评估。这个阶段的评估,对于治疗是否有效具有较大的支持作用。从评估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治疗与评估是紧密结合的。治疗为评估提供了内容,评估对于治疗的方向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帮助治疗师不断加深对来访者问题的认识,逐步调整治疗的内容与方向,使评估与治疗呈动态化发展。
目标性评估是治疗师需要了解和判断来访者的问题程度所进行的评估,主要是根据来访者的问题特性而定。目标性评估的对象,通常是认知或身体机能受到限制,不适合采用其他评估方法的来访者人群。所以,目标性评估是以音乐治疗的形式进行的。在评估过程中,音乐治疗师需要避免的是:根据自己想要评估的内容对来访者进行暗示、提醒或者任何鼓励与支持的言行。所有对于可能影响评估结果的言语与行为,治疗师都要主动回避。
三、音乐评估工具
在音乐治疗中,可以使用的评估工具有标准化的心理量表、自评式问卷、影像等。但是,很多评估工具都具有非音乐的性质。其实,音乐本身就是有效的评估工具,对来访者的评估可以根据其在音乐中的反应进行。本文提出的音乐治疗评估工具即源自音乐,从来源上可以分为音乐元素、声乐与器乐、音乐相关的投射三种。
(一)音乐元素的运用
音乐元素包括音乐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和声、旋律、调式等。观察来访者对音乐元素的反应,可以评估出来访者的音乐反应能力,显示出来访者的注意力、敏感度、听觉反应能力(包括知觉、记忆、辨别力等)、听觉一运动神经的配合能力以及大动作、精细动作等肢体机能状况。使用音乐元素进行评估,不仅适用于“知”“情”“意”三方面均正常的来访者,对于最不容易治疗的个体(在语言表达、肢体技能方面具有表达障碍的来访者),也可以通过音乐元素的运用了解他们的细微感受,帮助治疗师做出评估。这种评估工具的运用可以通过案例体现出来。
“在为一位八周大的重症婴儿进行音乐治疗时,音乐治疗师使用音调的变化评估患儿的刺激点范围。第一次评估时,治疗师选择在高音区用降调开始说话,声音轻柔。患儿表现得惊奇而紧张,说明患儿不适应这个音调的刺激点。治疗师将音调节奏放缓后,患儿逐步适应。在12天之后的第5个疗程中,治疗师第二次评估患儿的刺激点。治疗师将音调降低应对患儿的声音。患儿开始注意倾听治疗师的声音。治疗师将短语句转化为旋律句,找到了刺激的平衡点。既能引起他的注意,让他体验歌唱,又不会造成他的紧张。几分钟后,患儿的表情和身体就放松了。为避免中断,音乐治疗师又开始了那段主题旋律,声音异常轻柔,短句之间有停顿。患儿立即看着治疗师,明显地更配合了。随后,治疗师又加入了一些熟悉的关键词,如问候语、患儿和治疗师的名字。他淘气地慢慢眨着眼睛,双手和右脚画着小圆圈。endprint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音调、节奏、旋律等单一的音乐元素都可以作为工具用来评估来访者。治疗师第一次运用高音区轻柔的音调做评估工具,发现患儿的刺激点不稳定,没有接受新体验的心理准备。在第二次运用音调进行评估时,治疗师将音调降低、短语句转化为旋律句。患儿的表情与动作显示他正分享治疗师的歌唱。这种步调一致的互动,是治疗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表明患儿与治疗师开始了平等互动、共同调整的新阶段,是两人可以进行话语交流的前兆。从中也可以看到,在应用音乐元素作为评估工具时,治疗师需要具备根据来访者的反应随机转换评估项目的能力。由此可见,具备设计和选择评估项目的能力,是对治疗师研究能力的一大考验。这种能力只能从实践中磨练出来。
(二)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
音乐的体裁包括声乐与器乐两大类。在治疗活动中,歌曲的演唱与创编,乐曲的选择与演奏,乐器的选择与学习演奏等相关事项,都可以作为评估工具。可以用来评估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根据来访者的音乐能力,可以评估来访者在歌曲演唱、演奏时的气息、咬字、弹奏等涉及肺活量、呼吸系统机能、言语发展、手指灵活性等情况;从来访者对歌曲、乐曲的选择、创编、改编,可以评估来访者的创造性、互动能力、与治疗关系相关的自由表达能力等;来访者对乐器的演奏反映了其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灵活性、运动能力,以及整体协调等能力。所以,声乐与器乐的演唱和演奏是评估来访者的身体机能与技能的良好工具。
以下4个步骤不仅显示了演唱与演奏的评估工具的运用,而且也展示出评估项目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1.治疗师要求:
唱歌:“唱一支你会唱的歌给我听”;键盘:“在键盘上弹奏任何旋律”。
2.提高活动的难度:
唱歌:“像我一样唱”;键盘:“把我弹的在键盘上弹出来”。
3.用独立的活动评估来访者能够做什么,治疗师鼓励说:唱歌:“创作一支(特别有趣)的歌”;键盘:“在键盘上创作一段旋律”。
4.请来访者参加即兴演奏的合作活动中。
唱歌:“我们一起来创作歌曲”;键盘:“我来弹旋律,你跟着我的旋律弹些什么。”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治疗师可以根据来访者在唱歌、键盘中的各项反应,评估其歌曲演唱与键盘乐器演奏的能力;通过依次提高活动的难度,可以评估来访者的学习能力,气息、手指灵活性等身体机能状况以及注意力、观察力、反应力等技能情况;通过要求来访者独立的创作,可以评估来访者的创造力、自由表达能力、体态和动作的协调性、自信心等情况i通过请来访者共同参与活动,治疗师可以评估来访者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互动等人际——社会方面的情况。
(三)音乐相关的投射
乐器的选择与演奏、音乐的聆听与讨论等活动可以作为投射,是评估来访者的情绪情感等治疗相关问题的有效评估工具。投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治疗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绕过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对来访者的相关问题获得较为真实的了解与判断。
来访者对乐器的选择与演奏,为治疗师的评估提供了多种信息,这是由乐器所具有特征与作用决定的。首先,从乐器的形态和音色上而言,对乐器的选择能够反映演奏者的一些人格特质。其次,在演奏乐器时,人们用嘴、手指等部位使乐器发声,乐音的强弱、演奏的方式能够投射出来访者的自我,使其变得更为清晰。而且,乐器的演奏过程体现了来访者把握自我、他物的努力,也象征着挣脱他人强加的影响与控制的努力。可以说“乐器是人们用音乐实现自我对话的媒介,真正做到了信息的接发一体,把人们的思想用音乐表达出来。”根据乐器的特征与作用,治疗师可以观察来访者对乐器的选择与应用情况,以此来评估与治疗相关的来访者的状态及变化。
来访者由音乐聆听唤起的意象,可以投射出来访者对一些问题的感受、愿望,对自我和生活中重要他人的看法。投射出的意象,可以作为来访者经验的一部分,是治疗师评估来访者经验的内容和制定治疗计划的参考。“意象是有象征性的,它可以表达意义,反映人意识中或者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有些意象是来访者自己也不能清晰认识到的问题。经过治疗师的分析,意象使来访者的感受与认识自然显现,成为评估来访者状态的有效工具。
例如:当聆听治疗师提供的无标题音乐之后,一位药物成瘾的来访者在谈到他的意象体验时说:“音乐响起时,我觉得自己坐在一条小溪的岸上,四周古木参天,没有什么其他植被。大树挡住了光线,看不见太阳,非常黑暗。周围没有任何标志,我一定会迷路的。我想离开这里,我必须离开这里。”这位来访者感受到的意象和他的成瘾是一致的,他体会到大树挡住了光线,就像他的成瘾阻挡了他人的接近一样,他就这样挡住了自己生活的阳光。从来访者讲述的聆听体验中,治疗师了解到来访者对药物成瘾的看法以及希望摆脱现状的想法,对进一步的治疗方向有了基本的把握。
结话
由于每位来访者都有各自的求助问题,而且他们具备的音乐反应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他们需要评估的项目与内容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所以,准确地选择评估工具,充分地运用评估工具,是治疗师开展音乐治疗的关键能力。另外,在评估的记录方面,音乐治疗师对评估过程的描述,需要体现出具体的情境或情节。这种描述不仅是对现象的尊重,也是治疗师反思的过程,可以避免自己想当然的判断和解释。
杜丽丽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方平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规避汇率风险的8种工具 篇3
工具1:外汇期权买卖
外汇期权买卖是一种权利的买卖。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汇率向期权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外币,同时期权的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买卖合约。为取得上述权利,期权的买方必须向期权的卖方支付一定费用——期权费。通过期权费的支付,期权的买方获得了今后是否执行买卖的决定权,而期权的卖方则承担了今后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例如:出口企业将要收一笔欧元,可以向银行支付一笔期权费,并与银行约定将来有权宜约定价格1.33欧元兑1美元卖出欧元。如果到期市场欧元价格低于1.33,企业可以行使权利,用比市场高的价格卖出欧元;但如果到期欧元价格高于1.33,企业可以不行使期权,转而到即期市场上去卖欧元,只需要支付少量期权费用。这虽然增加了成本,但也给企业创造了选择的灵活性。
适合:适合那些使用欧元、日元等非美元外汇结算的进出口企业。
提示:外汇期权业务既为客户提供了外汇保值的方法,又为客户提供了从汇率变动中获利的机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期权比远期更灵活。
工具2:借款保值
通过借款来保值的方法比远期结售汇更具有灵活性,特别是小额合同。借款可以有较灵活的期限,变化而非固定的利率以及到期续借的灵活规定。申请美元贷款,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如果客户购买美元还贷的话,无疑能减少不少风险。方法是出口企业在国内质押人民币贷美元,其海外关联企业在境外进行卖出人民币,购入美元的NDF(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交易。
适合:大型企业,在进出口贸易公司中是常用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手段,相当于“提前结汇”。也就是说,当一段时间之后公司需要还清美元贷款时,公司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来支付。
提示:这对于小型外贸企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必须注意的是,此种方法操作下,会增加人民币存换和美元贷款,降低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增加资产负债率。此方法的风险还在于,假如人民币未来升值幅度不能弥补存贷利率差价,则将造成损失。
工具3:出口商业发票贴现
出口商业发票贴现,是对出口企业锁定短期汇率风险的一种有效工具,主要是针对自货物装上船到收到外商贷款这段时间内,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出口商带着报关发票等有关材料到银行办理出口商业发票贴现时,银行给企业等量美元贷款,然后将美元即期结汇成人民币使用,等收到外商货款时,再用美元归还贷款。
适合:这种方式适合对人民币资金短期需要,又不想规避短期(2~3个月)人民币汇率风险的企业。
提示:首要条件是出口企业产品出口装船以后才能办理贴现锁定。
工具4:利用海外关联企业
有境外公司的企业,可以考虑合作。如购买国际市场上的NDF产品,用未来更低的价格付现在的钱。
出口企业应该主要融外币,而不要融本币,这样可以将外汇应收帐款质押给银行贷外汇,以后还外汇规避人民币兑换风险。
适合:跨国公司。在实际业务操作中,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就是通过其跨国公司的地理多元化分布,来避免布局单一所带来的单一货币汇率变动风险,这对于大型公司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汇率避险方法。
提示:对于上市企业和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财务指标的要求相对严格,可能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
工具5:平衡摊销
平衡摊销,即在同一时期创造一个与存在风险的货币相同币种、相同金额及相同期限的反方向资金流动。
例如:某出口企业受到国外进口商支付的出口贷款800万美元,该企业须将货款结汇成人民币用于国内支出,但同时该企业需进口原材料并将于3个月后支付800万美元的货款。此时,该企业可以与银行办理一笔即期对3个月远期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即期卖出800万美元,取得相应人民币,3个月远期以人民币买入800万美元。通过上述交易,该企业可以添平其中资金缺口,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适合:同时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
提示:出口数额等同或低于进口数额的企业方能运用此方法得到资金的平衡摊销。
工具6:利率掉期交易
除了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效益,海外的利率波动也是企业需要面对的又一重大风险。在2005年和2006年美联储连续升息的情况下,美元利率的节节攀升让不少目前持有美元长期债务的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根据市场惯例,企业所持有的一般为浮动利率贷款,对应的基本指标往往是国际市场上的LIBOR利率,而一旦美元升息后,LIBOR利率也将相应提高,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贷款成本也随之增加。
通过利率掉期交易,企业可将原有的浮动利率贷款转为固定利率贷款,从而避免在美元加息过程中企业可能增加的贷款成本。此外,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现在企业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市场判断,在基本利率掉期交易中加入一定结构性条款,在锁定贷款利率的同时,降低财务成本。
例如:目前中行上海市分行就有不少这样的金融服务,除基本的利率掉期产品外,该行还推出了企业锁定最高付息成本的“利率封顶”产品,为企业节约若干点数利息支出的“浮动利率补贴”和“挂钩指标收入保底”等各种利率掉期产品及方案。
适合:有美元贷款的企业。
提示:利率风险的危害要低于汇率风险,但也不可轻视。
工具7:保理业务
保理业务是指出口商需要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出售商品时,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保理商,即可取得大部分贷款,日后一旦发生进口商不付或逾期付款,则由保理商承担付款责任(保理商承担第一付款责任)。
适合:更适合资金需求急、频、少的中小型外贸企业。
提示:保理业务费用比远期合同高,不常作为保值方法。
工具8:从优使用计价货币
在市场都看好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可以选择以人民币做为计价货币,进口业务则可选择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或者选择两种货币各半的办法计价。
适合:使用美元交易的企业。
VTE风险评估工具 篇4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
自2010年11月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以来,它在中国推行已经二年。这个由在西方国家变种而来产品在中国却未能享受其在西方“登陆”之初产生的强大效应。一言以蔽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似乎只是银行之间小规模范围之内的“自娱自乐”,外界似乎并不为关心。登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首页,笔者发现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板块只有关于定期披露材料的信息,以及零碎的关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研讨的信息。笔者在百度上搜索一下,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的新闻寥寥无几,并且从时间上而言都是集中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刚刚推出之时,从内容上而言则多以介绍性为主。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困难,业界关注比较小,影响力非常有限。
但是笔者认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有其独到且无法被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缩小银行的风险敞口,使得银行的信用风险降到自身可以承受的一个程度。因为我国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每年他们都要从银行支取大量借款。中国股市的总市值约27万亿,而上市企业的负债率达到51%,这些为CDS提供了丰富的市场。以其中1%为作为CDS市场,那么CDS已有1350亿的承保数额。如果得到正确使用,它不仅可以使得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更为良性的状态。更是可以成为一个总量上千亿的市场。但是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目前的发展却是难以让人满意的。总的来说笔者认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试点单位并非我国的金融监管实权机构,直接导致其影响力有限。以及能够采取的措施有限。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究竟是何种组织?根据其首页上的协会简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参与者共同的自律组织,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协会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于2007年9月3日成立,为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其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国人民银行。翻可见,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只是一个中介自律组织。根据经济法的一般原理,中介自律组织是一类重要的市场主体,并且在监管机构的授权下承担一部分的监管职责。但是,它的监管权限毕竟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这意味着以“分散和降低银行间交易商信用风险”为目的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出面进行推行才有可能实现。因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出台几乎涉及中国金融体系中全部重要的主管单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至少这些“老大哥们”对这个“晚辈”的设想是有所保留的。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在去年年底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高端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毫不掩饰,在明年货币政策转为稳健、信贷规模收缩的背景下,其对企业债务工具风险管理创新工具CRM的厚爱。但是银监会和证监会,基于CDS在西方国家引起的巨大风险,表达了自己的保留和担忧。例如在同一场合,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理黄直却表达了对信用衍生品工具的慎重态度,“CRM的信用缓释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其信用风险、定价基础和定价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证监会机构部一位人士也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证监会仍未决定是否允许证券期货机构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参与信用衍生品市场,“仍然在观望”。缺乏主管机关的认可和推广,导致其相应的影响力有限,是笔者认为阻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良性发展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难以在中国发展,源于中国独特的债权市场体系。简言之,中国的债权市场并未形成从优质债券到“垃圾债权”的层次分明的债权体系。鉴于垃圾债权的高违约性,旨在对冲风险的CDS在美国有了“大行其道”的土壤。在我国,绝大多数债券的风险都比较低。这是因为在我国发行的债券主要有两种:国债和企业债。国债因为以国家信用做担保,其安全程度自不待言;而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受我国《证券法》的约束和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发行债券的公司本身受到相应的财务指标的约束。因此,那些在国外可以发行垃圾债权的主体在我国目前的监管体系之下根本不可能获得发行垃圾债券的机会。结果是市场上发行的债券质量普遍“有保证”。既然债权本身的风险很小,那么针对债券违约风险而发展的工具,自然也就不存在太大的市场风险。市场需求自然也就不会太高。
根據笔者与交通银行相关交易部门交易员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其实银行方面对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出台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认为如果好好使用,的确可以产生相当不错的效果。但是,银行方面表示,目前对于该等工具的需求量的确不是很大,因为对于企业债,银行并非存在相当大的违约风险,因此银行本身也就没有太大的动机进行风险对冲。因为如此,该交易员指出,虽然在推出CRM之后已经发生了几笔交易,但是这些交易实际上都是试探性的,没有真正的风险对冲需求。
但是,银行方面表示有很大的兴趣将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的进行风险对冲。即按照美国投行的模式,将其打包成相应的“资产池”进行进一步的交易,从而分散相应的风险。原因在于相较于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他们认为个人银行贷款的违约风险更大。他们很期待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出台这方面的细则。
再次,笔者认为理论界对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这个“新生儿”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其法律性质没有做一个很准确的定性。这个问题看似与实践无关,但是笔者认为,正是因为理论上无法正确定性,从而导致实践中这个工具归哪个金融监管部门管辖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乎各大金融监管部门认为既然无法确定谁管,只能就先把这个事情搁置一下了。
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上的困境实际上是源于其交易现金流的等量化,即出售特定标的债券的CDS的收益等同于融资购买该标的债券的收益,即两者是等效的。这样进行信用风险对冲交易究竟是与特定主体签订相关交易合同还是投保。换言之,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似乎游走于证券——合同——保险三者的界限之间,不属于任何一者但似乎又他们有些联系,令人捉摸不定。
最后。笔者认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不能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针对它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实际上证券发行并不是简单的公司与投资者之前的事情,需要很多其他的主体为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否则证券发行也会寸步难行。而现在信用风险工具碰到的正是这样的问题,限于篇幅,笔者仅例举若干比较重要的配套措施使得读者对该问题又形象的认识。
其一,定价方式。其实这个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也是所有类型的证券发行所不可避免的问题,无论是股票、债权、期货。在之前提到的采访中,银行方面就表示,鑒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新颖性,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统一的且有说服力的定价方式。并且在定价过程中,交易方必须掌握基础资产借款人的违约率、信用衍生工具交易对手的违约率以及它们两者之前的违约相关性和在每一种违约状态下的损失信息。目前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企业的信用信息库,但历史比较短,信息涵盖也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于企业违约方面可获取的信息仍比较少。同时,投资者本身对工具的认识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达致统一。这些信息的不明确都是影响银行方面继续投资的重要因素。
虽然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委员会给出了以“违约模型为基础,构建强度违约曲线,进行对CRM进行定价”的方法。但是因为其过于理论化而未能得到市场的首肯。同时,因为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此作出的反应也比较慢,因此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定价方式也很难得到实施。
其二,履约保障机制。究竟何种主体可以想银行出售信用风险工具,需要设立怎样履约保障机制来保障合约得到履行。虽然目前工具尚处在试点阶段,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要大规模的推广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话,还是需要建立完善的履约保障机制。尤其是对出售信用风险工具的金融机构(银行或者是保险公司)设定严格的资金保证,以保障以后能有有足够的资金履行赔付能力。
其三,清算机制。一个良好的证券市场都必须要有一套完成的交割清算机制来面对巨大的交易量。但是由于目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交割都是以一笔一笔为单位,还是存在以现金结算的方式进行。但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的做法都是以拍卖结算方式进行。目前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仍然没有推出相关的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配套措施,因为篇幅原因,笔者无法一一赘述,比如:信用事件决定机制即退出拍卖机制。但是,通过上述分析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推出之后没有获得太多的政策方面的配套支持,这是它在目前陷于困境的比较重要的原因。
同时,笔者认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是美好的,究其原因就是中国还是有相当大量的信用债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产市场的信用债。如果能在这样方面做些文章,那么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一定可以发展的比较成熟。有鉴于此,笔者针对上文例举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VTE风险评估工具 篇5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 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其本质是一种交易发生在未来的合同,合同的标的物均为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工具本身存在的风险比传统金融工具更大,其主要风险在于以下三个:
(一)市场风险
在金融衍生工具所有的风险中,市场风险是最常见的,存在于每一个衍生产品中。由于其交易价格随着市场不断变化所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当合同到期时实际价格与预测价格如有巨大的差别,就很可能为交易者带来损失。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为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负责任的完成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而造成另一交易方的经济损失。信用风险主要发生在交易行为之外,再加上在场外交易的信息不能保证及时畅通和真实性,信用风险极其容易爆发。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合同确认书不充分,对方是不合法授权或合同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法院宣布该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本身不具有法律效益。
二、金融衍生工具产生风险的原因
众所周知金融衍生品本身是具有风险的,而且它的交易涉及因素较多且具有复杂性。所以我认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监管体制的缺失
目前在我国,乃至于国外经济组织在监管机构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从而依旧无法真正了解怎样对其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其所具有的特征就决定了它的风险客观存在并且贯穿始终。从合约的签订到交易结束,很多不可控因素如经济、市场、天气等很容易引起最终的实际价格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该合约的最终交易也是无法控制的,因此,对其风险的监控有很大的难度。
三、控制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制
银行管理层应当建立起严密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时有序的审查分析各项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并及早诊断出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巴林案中,里森用虚假的神秘账户进行衍生品草种,以造成大批交易的假象,但作为巴林银行管理层并没有及时发现这一虚假交易并进行核实。
(二)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资格审查和提高从业者的道德素质
监管金融衍生工具需要多个领域相互协调,对于不可控因素如何做好预测、预防,这不仅需要对金融衍生行业的本质有所了解,更需要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知识背景。同时也需要从业者熟悉与衍生工具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
(三)明确企业内部职門间的职责划分
明确的职责划分能够有效的进行系统控制,是防止不规范或者越权交易风险的第一道防护线。对于金融业务而言,职责划分尤为重要。巴林银行倒闭最大的教训就是对各个职位的职责不加划分,从而为里森从事未经授权的业务并操纵交易数据提供了方便。
(四)建立内部审计评价机构
由于缺乏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导致里森能够顺利从巴林银行总部拿走大量资金并且独自决定资金的使用,管理者不了解资金的去向和用途就不能及时审查出其中的蹊跷,这一因果关系就进一步导致巴林银行最后的损失,知识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加以应对
在内部审计机制提出问题之后,管理层必须在一定时限内作出及时反应来进行补救,防止危机进一步的扩散而影响整个金融机构的运行。如果管理层和业务部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将风险情况报给企业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责令企业的管理层和业务部门进行补救或整改。
(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信息纰漏
良好的信息沟通是风险控制中重要因素。它可以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各部门互相沟通,可以获取相关的真实信息来实现风险的控制。在巴林案中,虽然衍生产品市场已经逐步发展全球化,但是整个市场并没有统一的交易规则,巴林总部、巴林新加坡期货部、东京股票交易所却受制于机构和部门。
四、小结
目前,我国衍生工具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十八大提出加大经济改革,我国金融市场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管理体制对促进国家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修改<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已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01次主席会议通过,已于2011年1月5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来进行衍生工具市场的完善,这不仅是对衍生工具交易行为的合理化监管也是对交易市场和交易者双方的保护,其最终目的旨在促使我国金融市场总体健康发展。这些法规条款如能得到有效实施,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企业的衍生工具风险内部控制。所以不仅仅要针对衍生工具业务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更重要的是强有力的进行贯彻和实施,并在整个交易市场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秩序,谨防类似于巴林银行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尼克.里森.《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1996.10.
[2]李明辉.《衍生工具的风险内部控制:国外经验及其启示》.2007.
[3]燕文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研究》.2009.10.
[4]李明辉.《从巴林银行案和中航油事件看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J].当代经济管理,2006.4.
[5]卫青.《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及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启示》[J].金融纵横,2008.
VTE风险评估工具 篇6
摘要: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吞噬着我国的中小企业。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的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了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系统风险不容低估,不少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汇率危机,中小企业纷纷不同程度地运用了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本文旨在介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汇率危机,并对其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分析,提出面对人民币升值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汇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总体上来看,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呈现小幅上扬态势,对欧元汇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国将会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将进一步加大。对于从事涉外经营活动的经济主体来说,汇率的不确定性加大了企业的决策难度,对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产生影响,由此带来的潜在市场风险不容低估。
一、进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及汇率危机对其产生的影响
1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成本。随着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人民币对外币汇价将更富弹性,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汇率变化是否对商业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不得不思考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市场。这势必不同程度地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2直接产生汇兑损失。从长期来看,美元主导的地位不可能根本改变,美元汇率主导作用依然存在,市场份额与资金分配中美元的主导性不可能根本改变,但汇率价格风险将加大。可能导致尚未收回的外汇账款和必须履行的合同产生相应幅度的损失,若汇率上升则给应收外汇账款多的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应收外汇帐款越多,企业在结汇时损失就越大,反之亦然。
二、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根据贸易收支理论,一国货币升值在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的情况下,会引起本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水平改变,出口商品的外币计价升高,进口商品的本币计价降低,从而抑制了出口,促进了进口。
2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人民币快速升值一方面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影响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进口的价格效应降低其产品的成本。同时,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润分配及分配利润的汇出也会产生影响。总的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未来外商直接投资起抑制作用。
3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理论上,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进出口相对价格,进而降低货币供应、生产成本、海外收入、预期等,从而对国内产生类似于货币政策紧缩的效果,降低国内通胀水平。但在实践中,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物价水平一直不断地上涨,在我国出现了升值和通胀并存的局面。
4对就业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影响到多个相关行业,导致其就业机会的减少。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这会对国内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这部分的就业人群。人民币升值,也会使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这会让国内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
三、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所运用的金融衍生工具
1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现状。以上世纪90年代初少数机构开展地下期货交易为起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先后出现了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指数期货及配股权证等交易品种。1992-1995年间,上海和海南的交易所曾推出过国债和股指期货;2004年推出的买断式回购,2005年推出的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远期产品、人民币互换和远期结算的机构安排等,意味着中国衍生品市场已小荷初露。此后,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而创立的各式权证使衍生品开始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权证市场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拉开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大幕。黄金期货于2008年1月9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鸣锣上市,使得期货市场品种体系进一步健全,除石油外,国外成熟市场主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基本上都在我国上市交易。
2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所运用的金融衍生工具。(1)外汇远期交易避险。这是指企业利用远期外汇市场,通过签定抵消性质的远期合同来防范由于汇率变动而可能蒙受的损失,以达到保值的目的。常用于保守型管理策略。(2)货币互换避险。货币掉期交易是指双方按固定汇率在期初交换两种不同货币的本金,然后按预先规定的日期进行利息和本金的分期交换。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客户根据外汇汇率和各种货币的利率变化情况,不断调整资产和负债的货币结构,使其更加合理,避免外汇汇率和利率变化带来的风险。(3)外汇期货避险。避险原理与外汇远期交易相似,即为了使实际或预期的外汇头寸免受汇率的不利影响,进行与现货头寸相反方向的外汇期货交易。其可满足持“中庸型”或“保守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要。(4)外汇期权避险。又称外币期权,是一种选择契约,其持有人及期权买方享有在契约届期或之前以规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额某种外币资产的权利,是外汇远期合同和外汇期货的延伸。这种避险工具可适用于持“积极进取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要。
四、面对人民币升值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1改变通过人民币快速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策略措施。要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不应只在国内的框架之内,也不能过重的依赖人民币汇率政策,而应在更广的视角下,采取多种的政策措施综合治理。
2采取措施引导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加速升值缩短了升值预期的周期,容易引起外资的集中撤离,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3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我国应尽快出台有关的管理办法,细化流动性资本跨境移动的监管,必要时采取跨境资本交易税和无息存款准备金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
【VTE风险评估工具】推荐阅读:
需求评估工具05-31
金融工具风险控制10-21
风险管理工具05-22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06-21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09-29
风险评估风险管理05-19
风险评估08-26
风险联合评估10-18
风险识别评估06-11
风险概率评估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