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教师工作计划

2024-12-08

思修教师工作计划(精选5篇)

思修教师工作计划 篇1

一、孤独跟寂寞不是一回事。(孤独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它是自成体系的一种完整状态,好像禅者一样,他是处在一种圆融状态下,他们都没有缺失的情况,他是娴静而淡定的。孤独者对于环境没有刻意的要求,无论何种环境,他都可以做到和静清寂—日本茶道的精神。人是需要孤独的,人的一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是非常非常少的,我们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自如的生活。寂寞是迫于无奈的这种虚无,这是一种无从状态的可怜。寂寞是一种病,寂寞最需要的是社交—也是很廉价的。社交的动机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处于利益关系,社交是为了将来能互助,搭建人脉;第二个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寂寞者的全体,是逃不出寂寞本身的,就好像一句无意义的话,重复一千遍,还是无意义的一样。)只有到了国外,你才知道你的跟深深的扎在了中国;

二、浪漫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乌托邦、虚伪。浪漫一种罕见的美丽、崇高、甚至是一种神圣的情感;

三、对方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而是你自己一直想说却无从表达的话;

四、朋友不是为了索取,朋友相反是为了朋友不是为了索取,朋友相反是为了奉献,你之所以要交那样多的朋友,是因为你有那么多的爱要奉献;

五、感恩的心不只是要给一个人,我们要把我们的感恩之心奉献给全世界需要我们帮助的所有人;

六、当你在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时候,前途的时候,再多的慎重的思考,都不是多余的;

七、关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关怀是在你的生命当中,能让你感觉到快乐的事情(老师讲的关怀心,在几天之内会产生效果。但是循序渐进才能赢得时间,细水长流才能直达永恒,助人为快乐之本。如果你关怀别人,动机是发自内心的处于良知的快乐的驱动,那你一定要大胆去做;如果你只是处于无所谓,她要求我这样去做,那我就这样做吧,那你在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生命的时间,是最不理智的行为,不管你用何种理由去解释;同时,如果你去帮助别人只是为了在别人心目中营造一个善的氛围,给别人的一个印象你是一个大好人,那我劝你也放弃吧,因为这种自我牺牲背后,一定会有更为严重性的要求;要关怀别人之前,先要把自己的事业,异性处理好了,天助自助者,首先自己处在一个快乐的,圆满的状态,因为关怀是一种付出,只有富足的人你才可能付出;

八、自爱和自私不是一回事。自爱是对自己的一种保重,是对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发展的一种认可(关爱别人之前,首先学会关爱自己);

九、包容他人之前,一定要学会包容自己。包容自己就是原谅自己以前应该做而没有去做的事情,同时要学会包容自己的命运,包容你的生活,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的不幸,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苦难,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处于烦躁和对抗的状态,一旦对抗,就会出现不自由,因为对抗本身已经对你造成了一种束缚;而当你和一个对象去和解的时候,你才真正的达到自由了;

十、人和人走得太近,看到的只是他夸张的优点或者是缺点,你却永远看不到真正的他的全貌,所以距离产生美!适当的距离能让一个人成为一个完美而独特的风景。如果看得见她,我仅用了眼睛;而看不见的时候,我会动用全身的细胞,去怀想她,去惦记她,去思念她。

十一、人只有在清幽、安静之中才能去体会闲情之美,生活之美;只有不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才会跟自己打交道;人只有不跟别人交谈的时候,才会跟自己交谈;自己交流的方式,就是自我反思;而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的时候才产生了智慧,人在自我评判的时候展示了自己的勇气;

十二、孤独者唯一依托的就是自己的思想。人在宇宙当中,是一颗小小的微粒,而比这个微粒更小的头脑,却思考着整个宇宙;真正的孤独者一定热爱思想,热爱读书;

十三、人在面对自我的时候,还在乔装打扮的话,那你已经是 无可救药了;

十四、我们经常用相互的恭维来表现自己的谦虚;我们常常用闲聊来表达自己的和蔼可亲与平易近人、温和;我们取悦对方,从而来表达自己好像也快乐;这些都是一种矫揉造作。真实的才是真正的美!美只有真与假之分,没有领域之分。

十五、真、善、美。真是善和美的前提;

十六、孤独者不是没有朋友的人。反之,只有懂得反观自我的人,才有弥足珍贵的朋友!

十七、朋友不是酒友;朋友不是玩伴;朋友不是你寂寞时候的慰藉者(这反衬出你自己是非常自私的一个人,应该鄙视你自己!因为别人不一定愿意成为你的情感垃圾箱,语言垃圾桶。);朋友不是你精神的庇护所;朋友不是为了你任何的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人桥;朋友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人群;朋友不会对你的任何观点都表达出迎合和赞同态度;朋友对你可能非常严厉,朋友可能比你的敌人对你更加严格,因为他不忍心看着你继续堕落;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的;

十八、朋友是无用的。无用—无功利之用!朋友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朋友并不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爱她就不要给她制造麻烦,爱她就不要让她为你更担心。朋友如水,朋友如空气,没有太大的用处却无处不在。朋友的前提是真诚,不会相互的错误的影响,在一起是很满足,没有一切都需要的伪装。跟朋友在一起,语言的交流是最低的档次,声音的交流越大,证明两个人的距离的更远。和朋友在一起,安静而不冷清。

十九、理解的同情和同情的理解。同情不是可怜。同是感同身受,情是指情感。

二十、友情之美乃是人的灵魂之美,而灵魂之美必然是需要时间啊的磨练,必然是需要生活的考验。朋友必须要了解他心中的道德底线是什么,他在生活当中的价值观是什么?他的品性、个性是什么?真正的朋友是在同步的变化和成长的,彼此相互的成长和成熟,两个人是否能成为朋友,是时间来考证的。朋友和朋友都必须是头脑清醒的人。朋友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

二十一、一切的友谊都会毁于虚伪。成为朋友之前,相当程度的是怀疑是必须的。没有思想的人,是不能孤独的,用烟、酒来表达的孤独不叫孤独,而只是寂寞。

二十二、感恩的心。人是近视眼,因为他们都缺乏远见;人也是远视眼,忘记了自己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是多么的美。要有感恩的心对待爱自己的人。人习惯于别人对自己好。脑海中只闪现的是这个人对你有一点的不好,而以往的众多的好,你都会觉得是理所当然,而有一次的不好,你就会感觉到了两个人的距离和深深的记住,其实人应该享受到自己幸福的同时,要懂得感恩对自己好的人。

二十三、外国人在感恩节的时候,会做的一个仪式是:闭上眼睛、手牵着手,想想自己应该感恩的人,一个一个的说出来。而中国人认为这个是他自己的心扉,也就不愿意说出来,其实好多时候是自己连自己该感恩的人都不知道,或者是没有去想过谁谁谁对我好,我应该感谢他,该怎么感谢。

二十四、忏悔心,每一次悔过都是你灵魂的重生,悔过是一种自杀的过程。当你的心灵为之一振的时候,证明你已经重生和复苏了。我们要面对现实,错了就是错了,你做错了事情就是错了,不代表你的解释能把这个错的事情发生任何的改变。同时,错了就要改,错了不改那不代表你有忏悔心,你只是一个虚伪的人在做虚伪的事情。

二十五、人要不迁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的不开心与痛苦,牵连给无辜的人;人要不二过。也就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两次,不然这个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忏悔过。一个不断在犯同样错误的人,是无可救药的。

二十六、学习:学的意思是模仿和效法,习的意思是操练和实践。如果你没有发现生活当中的榜样,那是因为你不够关心自己的生活;你之所以生活不堪忍受,是因为你根本一点也不美,真正的美是和善有关的。

二十七、如何保持自由的思想,出于禅宗的话语: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扪心自问;少一点自高自大,多一点自我俭省;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踏实践行;少一点偏听偏见,多一点海纳百川(当你自己产生偏见的时候,也要学会破除它)。二

十八、自由不等于放纵。自由是一种取舍,取我们所要的,舍弃我们所不要的。法律,道德底线,身体本身的需要都是被动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那不叫自由,只能说是兽性;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去做,这叫理性。二

十九、学会生存:我要活,也要让别人活。

思修教师工作计划 篇2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0年10月, 笔者对我院的国经、物流、法学等专业的300名同学作了问卷调查。总体上, 独立学院学生能够珍惜时间, 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但由于主客观因素, 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理想缺失, 丧失了奋斗目标。

很多同学在由高度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到大学生活时感到无所适从。据问卷资料显示, 有79%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失去了奋斗目标, 感到彷徨、茫然。在问及现在是否有明确的学习计划时, 有50%的同学还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 有17%的同学有计划但不是很清晰, 只有33%的同学有明确的学习计划。

2、学习纪律松散, 违纪现象屡见不鲜。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7.4%的同学上课时从不开小差, 不做小动作, 不讲悄悄话。有69%的同学平时上课开过小差, 部分同学不认真听讲, 趴桌子睡觉, 戴耳机听音乐、看杂志。有的同学干脆不上课——花钱找人替课!16%的学生只在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 在课余时间的利用方面, 49.1%的同学用来上网, 21%的同学谈恋爱, 19.3%的同学逛街, 18%的同学用来打牌、闲聊、下棋打扑克等, 只有17.5%的同学用来上自习。对于作业, 有43.3%的人能够独立完成, 16.4%的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 37.3%的同学偶尔抄袭, 2.9%的学生经常抄袭。在被问及“在过去的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时”, 有8.3%的同学担心考试不及格, 经常设法作弊, 13.3%的同学有过作弊行为。

3、学习效果差, 不及格率高。

据调查, 有的独立院校中每年因成绩不合格或者违纪退学的学生高达1.5%, 不及格率达到48%, 个别课程考试通过率不到40%。2010年全院不及格的学生人数竟然达到7000人次, 几乎平均每人有一科不及格。四、六级考试通过率56%, 但有的班级30多名同学中没有一个通过英语四级, 有的只有3、4个同学通过, 仅仅10%左右, 计算机过级率仅仅达到15%。

二、独立学院学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原因与结果相互依存, 独立学院出现这样的学风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生自控能力差, 动力不足。

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家泰瑞·莫菲特和艾弗谢罗姆·凯蒲赛称:“自我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 它能让人评估自身所处的环境, 准备好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设想好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等待那些值得等待的好东西, 而不沉迷于短期的诱惑” (2) 。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失利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是“二等公民”, 也丧失了对于未来的种种美好憧憬, 因而从主观上放弃了努力。据问卷资料显示, 51.7%的学生目前学习的困难在于自我控制能力差, 容易随波逐流。另外, 受客观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学习动力不足。

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责任心不强。

据调查, 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中年轻教师占绝大多数, 他们虽然有潜力, 但是经验不足,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显得有些单一, 因而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被问及逃课的主要原因时, 有38.8%的学生逃课是因为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另外, 有少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 讲课应付了事, 特别是有的外聘教师在教学对象转变为三本院校学生时, 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不能因地制宜, 导致同学们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

三、思修课教师加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探索

思修课是在大一新生中开设的必修课, 对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往事已矣, 信心重拾。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 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没有方向, 就没有生活。目前我院学生中存在的学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信心。坚定的信心, 积极的心态, 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有信心就有力量,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第一步, 用故事启迪心灵。故事重现——“这也会过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得意时应该有得意的豁达, 失意时应该有失意的人格。决定我们命运的, 并不是一时失意和得意, 而是在面对失意和得意时的一种心态和所采取的态度。

第二步, 用实例唤起自信。实例展现——“他们行我也行”。开学初课题组的教师精心准备了几个本校学生考上研究生的案例, 同学们很有兴致, 听得聚精会神, 之后讨论案例, 同学们自己得出了结论:三本院校的学生仍然可以比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强, 但是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

第三步, 用尊重培养自尊。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被人尊重才能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老师对学生们的尊重, 不是体现在某“一”句话上, 也不是体现在某“一”件事上, 而是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只有老师真正地爱自己的学生, 才能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出被尊重, 才能让学生“爱其师, 信其道”。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 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虽然这会有一个过程, 但是每一次的引导都会使学生们找回自信。

2、专题演讲, 学会感恩。

在中国教育报上有一篇文章这样说, “‘我要做’胜于‘要我做’。‘我要做’是主动的, 内动力更足, 更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十一放假前, 课题组的老师经过研究给同学们留了一次作业:“感悟”。可就国庆期间发生的事或社会现象即兴演讲。要求每人演讲3分钟左右, 要有感而发。有的同学比较被动, 但在老师的诱导下, 终于走上讲台, 迈开了第一步。事后, 有同学说:“老师, 如果不是您的鼓励, 我肯定会退缩的……”其实, 很多时候, 同学们就需要用实践证明和发现自己的实力!

同学们畅所欲言, 多数围绕亲情, 友情、爱情及社会现象发表感想。其实亲情, 比如说父辈及祖辈的爱一直都没有变, 为什么这一次大家都感受到了?我觉得是学生们思考的结果与走向成熟的表现。这一次的活动, 让同学们学会感恩不是最终目的, 目的是学会思考怎样来回报!回报社会也好, 回报父母也好, 至少同学们有了学习的动力!

3、目标教育, 合理定位。

目标对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目标就是动力, 目标就是方向。

首先, 明确确定目标的原则。目标要实事求是。所设定的目标应是在了解和把握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规律之后设定, 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且, 目标要具体 (包括任务和时间) 。目标一定要量化, 否则不容易实现。

其次, 目标细化。设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小目标, 这么多的目标并非处于同一个位置上, 它们的关系就像一座金字塔。向小目标出发, 一步一步, 最终水到渠成达到最终的目标。

最后, 定期检验, 坚持不懈。对于每一次的小目标的实现, 给予适当的自我奖励。目标的最终实现, 需要持之以恒。目标一旦中途搁浅, 再继续难上加难。

4、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真正的教育, 表达只是其中一部分。用行动去影响别人, 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风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做好教风建设工作, 就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注重师德建设、实施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对学院自聘教师加强师资培训和岗位培训, 提高授课教师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 树立起以教风促学风的思想观念, 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4)

学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除了思修课教师从微观的角度作出努力之外, 还需要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符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各项制度落实得公平、公正、公开, 做到按劳取酬, 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要科学化、人性化等, 因而加强学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我们大家协手共建!

摘要:在教育多样化的今天, 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与其他高校竞争的重要砝码, 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试从思修课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加强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世平、王飞宇:《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5月第3期, 324-326。

[2]何凌霄:《浅议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年1月第1期。

[3]刘爱萍、王晓莹:《浅析独立学院学风现状与对策》, 《中国高教研究》, 2004年第8期。

[4]孙成行、赵玉梅:《从教辅角度论独立学院学风特色建设创新机制》, 《价值工程》, 2010年第22期。

思修题库 篇3

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知情意和人格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D.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 ②冲动性与爆发性 ③情绪的心境化 ④情绪的掩饰性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 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 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A.主观体验 B.态度体验 C.情感体验 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喜、怒、哀、乐 B.喜、恶、爱、恨 C.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B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A表示()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9、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C表示()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10、人的情绪情感变化的外部变现模式叫()A.激情 B.表征 C.应激 D.表情

11、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叫()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气场

12、人们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互动过程,是指()

A.人际交往 B.人际互动 C.人际沟通 D.人际关系

13、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是中无处不在、时刻发生的社会现象。A.社会关系 B.人际交往 C.寻求归宿 D.社会联系

14、英国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可见,人际交往是()A.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B.是人们信息沟通的基本途径 C.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D.是人们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15、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有赖于双方的满足、相互强化,人际关系就是个体或团体彼此寻求满足的需要状态。它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个规律?()A.互惠定律 B.互补定律 C.相似性定律 D.霍曼斯效应

16、人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随着交往的频率、沟通不断深入,双方的心理领域逐渐扩大,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和融合是,人际关系就进入了()阶段。A.表面接触 B.友谊建立 C.亲密关系 D.恋爱关系

17、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时,呈现的是()心态。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18、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的想法是……你考虑考虑……”时,呈现的是()心态。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19、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猜想……我不知道……我不管……”时,呈现的是()心态。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20、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心理特点是()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1、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对象特点是()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2、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方式特点是()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3、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动机特点是()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认知方面的问题是()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5、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情感方面的问题是()。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6、心理危机发生时,个体常常有无能为力、失控感,因此在应对行为上常常失常甚至会发生极端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必须确立()基本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尽早有效参与 C.专业干预原则 D.生命高于一切

27、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态度方面的问题是()。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8、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是()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9、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从时间维度来看,在爱情初期,()因素会发挥很大的作用。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30、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密感不断地增加,心与心的交流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到爱情后期,()因素让关系进入稳定的状态。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31、大学生心理危机比较多样。其中当出现罕见或超常的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出现的危机,属于()危机

A.境遇性 B.病理性 C.发展性 D.存在性

32、()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A.发展性 B.病理性 C.境遇性 D.存在性

33、深入认识自我是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不少。其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积累方法、提高能力;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策略、锻炼自我”是()方法 A.比较法 B.经验法 C.内省法 D.借鉴法

3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

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B.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C.本我、自我、超我 D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A.动机 B.认知 C.情绪情感 D.意志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①合理的自我认知 ②坚强的意志 ③积极稳定的情绪 ④健全的人格 ⑤和谐的人际关系 ⑥良好的适应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以上都对

3、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实施自我调节 B.向爸爸妈妈求助 C.求助心理咨询 D.勇敢面对问题

4、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不成熟的标志?()A.解决问题 B.求助 C.退缩、逃避 D.自责、幻想

5、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成熟的标志?()A.解决问题 B.求助 C.退缩、逃避 D.自责、幻想

6、正确认识自我和积极悦纳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偏差。下列哪些是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呢?()

A.自卑与自负 B.自我中心 C.追求完美 D.从众心理

7、耶鲁大学沙洛维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哪几种能力:()A.清楚认识自己的情绪 B.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C.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 D.认识他人的情绪—同理心、关心、体贴 E.安抚他人的情绪

8、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正常心理还是异常心理的三标准是:()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 B.情绪稳定 C.心理过程(知、情、意)相一致 D.人格稳定

9、人格包括()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情感

10、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概括起来,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A.独特性与共同性 B.稳定性与可塑性 C.整体性与统一性 D.社会性与功能性 E.超越性与联系性

11、表情包括()等几种

A.面部表情 B.体态表情 C.言语表情 D.内在表情

12、学会情绪管理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方法哪些是属于情绪管理的方法。()A.转移注意力 B.发泄情绪 C.积极自我暗示 D、改变认知

13、矫正自我中心这种人格偏差,可以从哪些反面入手呢?()A.正确对待名利 B.谦虚豁达 C.换位思考 D.发现自己有点

14、人际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哪个阶段()A.互不认识 B.开始注意 C.表面接触 D友谊建立.E.亲密关系

15、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的互动。为了是人际互动顺畅、有效,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遵守哪些交往原则?()A.互惠互利原则 B.平等尊重原则 C.能力相当原则D热情真诚原则 E.宽容大度原则

16、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认知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为了提高交往效果,我们在交往中要努力克服认知偏差。下列哪些属于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呢?()A.第一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E.刻板印象

17、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构成爱情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18、挫折和压力引起的适度紧张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的心理健康意义。主要可以体现为:()A.增强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B.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C.提高大学生的耐受力 D.磨砺大学生的意志

19、下列哪些属于压力管理的原则:()

A.觉察原则 B.平衡原则 C.处理原则 D.宽容原则 E.心态原则

20、各种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不及时疏导和缓解,会导致情感上的极度苦闷,严重影响其个人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常见方法有()A.消除压力源 B.远离压力源 C.控制压力后果 D.建立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

21、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有分为:()

A.发展性危机 B.病理性危机 C.境遇性危机 D.存在性危机 E.竞争性危机

22、歌德曾说过:“一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境地,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是认识他自己。”可见,深入认识自我是有助于促进个体人格形成和健全发展的。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A.比较法——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B.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C.内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D.观察法——从他人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E.借鉴法——从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23、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健全发展的核心。它的完善和提升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深入认识自我 B.积极自我暗示 C.有效调控自我 D.不断自我超越

2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

A.心理自我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调控 E.社会自我

25、心理危机包含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重大改变、无能为力、心理失衡。心理危机发生时,常常伴随着以下哪些方面的改变和不适?()A.情绪 B.躯体 C.认知 D.行为

三、是非判断题

1、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的顺序,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心理特点,因此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是一样的。(F)

2、根据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心理健康不只是强调“没病”,更强调个体身体潜能。(T)

3、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T)

4、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F)

5、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幻想。(F)

6、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指那些有某种心身疾病的人,以及有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所困扰的正常人,或是残疾人员。(F)

7、互补是指人际关系中双方在需求方面能够互相取长补短。(T)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F)

9、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F)

10、情绪协调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T)

11、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否正常只要看个体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相统一,即便其心理过程(知、情、意)并不一致,也可以判断其心理正常。(F)

12、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识别、挖掘、激发和调动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并不能达到实现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的效果,还需要心理专业人士的积极介入。(F)

1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健康人格的理解,重视人的自由、勇气、责任、潜能等方面的自我实现,倡导个体用积极的态度,努力挖掘生命中潜在的积极力量,塑造健康人格。(T)

14、虚荣在当代大学生身具有普遍性。它是对自己内在而真实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与维护,只不过是不顾实际的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而已。(F)

15、根据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到爱情后期维持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亲密的不断增加。(F)

16、挫折和压力能增强学生的聪明才智。(T)

17、“我们的生命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罗杰斯的这句话说明:生命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成就他人的过程。(F)

18、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最根本的是教育干预,最重要的便是心理咨询教育、生命教育、死亡教育。(F)

19、尽管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所具有的这种唯一性和有限性,正是生命神圣与尊严的依据。(T)20、人活着是需要意义支撑的;人活着也是需要创造价值的。我们领悟生命的意义并创造生命的价值时,需要把死亡当生命的老师。(T)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D.爱自己的国家

2、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3、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除了需要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践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外,还需要()。

A.拒绝接受其他国家的一切东西 B.全面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C.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4、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

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5、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总是站在弘扬爱国精神的时代先列。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喊出了著名的爱国口号。这个充分体现他们爱国情怀的口号是()。

A.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D.爱我中华,从我做起

6、以下关于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的说法,是针对()的基本要求。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全体中华儿女

C.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国公民 D.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一切人

7、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骨肉同胞的热爱上 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C.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 D.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上

8、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一些观念,其中不包括()。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顺应经济全球化,适时改变爱国主义立场

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9、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是灵魂。

A.情感 B.思想 C.行为 D.意志

10、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淡泊名利 D.务求实效

11、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B.时代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C.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D.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2、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B.维护国家文化利益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维护国家政治利益

13、真正的爱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放在第一位,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A.维护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 B.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C.维护集体和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D.维护个人利益

1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15、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今中外爱国主义的含义是一致的 B.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不同

C.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 D.爱国主义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要求很低

16、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为维护国家主权,要坚决抵制经济全球化

B.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必要的

C.可以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世界 D.经济全球化是机遇,更是挑战

17、国防教育的核心是()。

A.军事理论教育 B.爱国主义 C.近现代史教育 D.法律意识教育

1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包括()。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 D、民主法治

19、“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对“爱祖国”的要求集中体现为()。

A.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B.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C.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D.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取利益和财富

2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

21、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民族主义

2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高尚品质的是()。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3、在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A.以趋利避害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明荣辨耻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4、在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 B.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C.实现祖国统一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这是指爱国主义内涵中的()。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2、下列关于爱国主义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B.在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阶级性

C.是历史的 D.是具体的

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一种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包括()。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4、公民的()行为就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A.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 B.勤俭朴素

C.认真学习和深入了解自己国家基本知识 D.依法纳税

5、增强国防观念的重大意义()。

A.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B.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C.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D.是大学生提高军事爱好的主要途径

6、爱祖国这种深厚的感情集中表现为()。

A.对祖国的河山、文化、历史、优良传统以及人民的热爱

B.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C.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D.为争取祖国的独立、统一、富强而英勇奋斗乃至牺牲的精神

7、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

A.人身安全 B.经济安全 C.科技安全 D.文化安全

8、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9、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

A.道德要求 B.政治原则

C.内心信念 D.法律规范

1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要处理好()。

A.把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结合起来 B.把爱国主义和拥护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C.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D.抵制外国资本和商品的进入

11、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学生应该()。

A.要有献身精神 B.要有真才实学 C.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D.要有健康的身心

12、关于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B.古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创建文明统一的中国

C.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D.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4、关于改革创新说法正确的是()。A.改革创新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

B.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C.是中国共产党永保蓬勃生机的法宝

D.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

1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的总和。

A.价值取向 B.道德规范 C.精神气质 D.思维方式

16、以下属于改革创新的是()。

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文化创新 D.生活方式创新

17、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8、()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表现。

A.北京奥运精神 B.抗震救灾精神 C.愚公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19、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理想信念,努力做到()。

A.迎接机遇与挑战 B.立报国之志 C.增建国之才 D.践爱国之行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B.爱国思想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C.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D.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三、是非判断题

1、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将趋缓。(F)

2、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首先要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T)

3、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难以统一起来的。(F)

4、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要自觉做推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T)

5、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爱国主义已经趋于过时,我们要逐步提倡爱球主义。(F)

6、当前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与人才上。(T)

7、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跨;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跨。(T)

8、爱国无小事,公民的爱国行为表现在公民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只要对祖国和人民有利的,公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何种事,都包含着爱国主义的成分。(T)

9、中华民族精神是最伟大的,足以之为尺度衡量其他民族的精神。(F)

10、爱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情感。(F)

11、国防观念是指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存在的。(F)

1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因此,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大同小异的。(F)

13、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T)

14、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T)

15、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着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着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T)

16、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T)

17、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在近代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F)

18、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的统一,是纯粹的情感和道德要求。(F)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执法为民”理念 B、“依法治国”理念C、“公平正义”理念 D、“服务大众”理念

2、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

A、“公平正义”理念 B、“依法治国”理念C、“服务大众”理念 D、“执法为民”理念

3、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

A、公平正义 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

A、公平正义 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

5、社会主义法治的的根本保证是()

A、公平正义 B、依法治国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6、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7、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 B、执法是公平正义的保障

C、守法是公平正义的前提 D、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8、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又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思想元素和文化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法治理念直接延续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

B、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诸多有进步意义和合理价值的思想已融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呈现出民族特色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批判吸收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坚决反对和摒弃封建人治思想

9、下列有关法律的观点错误的是()。

A.法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

B.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C.法律产生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D.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0、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宪政制度 D、义务本位

11、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

A、权力至上的原则 B、严刑峻罚的原则 C、法律至上的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12、法律的重要使命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一个国家直接反映人权保障状况的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司法救济 D、行政保护

13、法律的重要使命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是()

A、宪法保障 B、立法保障 C、司法救济 D、行政保护

14、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向和性质 B、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D、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同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

15、法治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治的理念、()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更改思维方式。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6、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7、()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A.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8.保障法律权威的重要机构是()

A.立法 B.司法 C.执法 D.公安

19、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机关是()。

A.公安部门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国家行政机关

20、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是的机关是()。

A.公安部门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国家行政机关

21、下列有关法律知识的观点错误的是()。

A.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

B.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

C.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

D.只要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就能领会法律精神

22、下列有关法律权威的观点错误的是()。A.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B.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C.只有依赖外在强制力,才能形成真正的法律权威

D.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形势下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

A、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 B、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

C、有利于了解法律制度 D、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行为习惯

2、依法治国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3、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其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法律主体地位,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B、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C、全民守法 D、文明执法,执法的过程和方式符合法定要求

4、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 B、执法是公平正义的保障

C、守法是公平正义的前提 D、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5、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其基本要求包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

C、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D、以人为本,保障人权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政为民、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7、法律、权力、权利、程序是所有治国理政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四个基本要素,法治思维对待和处理这些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包括()

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人权保障 D、正当程序

8、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9、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无约束地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C.权力义务相对等的观念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10、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11、培育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有()。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维护法律权威

12、对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至少应做到()。

A.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B.掌握法律方法

C.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3、下列有关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有()。A.自由与平等是对立的

B、自由与平等之间既存在相容和一致的方面,也存在对立和冲突的方面

C、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

D、平等的观念是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和改选法律义务。

14、下列有关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观点正确的有()。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

B.法律通过规定义务,使人们承受某种约束或负担

C.每项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法定界限

D.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不等值的

15、按照法治思维,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A、权力来源于权利 B、权力服务于权利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16、按照法治思维,实体与程序之间的关系是()

A、重实体,轻程序 B、实体法与程序法是法律体系两部分不可或缺的内容 C、重程序,轻实体 D、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法律公正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

三、是非判断题

1、法治理念是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思想基础、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T)

2、“法治”与“法制”,从内涵上讲,没有区别。(F)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T)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T)

5、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所以为了国家的利益,应当牺牲人民的利益。(F)

6、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又为社会主义理念提供了思想元素和文化资源,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续和对其的继承。(F)

7、国家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为人民而行使,因此权力的运行不必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F)

8、法律程序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程序问题较实体问题更重要。(F)

9、权利源于权力,即权力创造和批准了权利。(F)

10.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T)

1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T)

1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是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F)

13.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义务就是指不作为义务。(F)

14.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F)

15.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T)

16.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F)

17.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思维方式的重点与关键。(F)

18、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感性思维方式。(F)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在阐述“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时指出: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这种现象表明人类的公共生活()。

A.正在变得越来越窄小B.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 C.正在变得难以控制D.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教材这段话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丰富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虚拟性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没有秘密可言。”教材这段话阐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普遍性 4.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不确定性 5.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这就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普遍性 B.活动内容的复杂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6.“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这里讲的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具体是指()。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7.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商场对于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是销售商品、实现利润的场所,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商品、满足生活需要的地方;网络不仅成为人们通讯、娱乐、休闲的工具,而且也成为现代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都表明了,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性之()。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8.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以不断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作为保障。这表明了,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性之()。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9.教材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应当看到,依然存在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不爱护公物、随地吐痰、排队加塞、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文明风尚,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这里是在阐述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意义之()。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0.在现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A.风俗和习惯 B.道德和法律 C.党纪和国法 D.道德和纪律

11.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这决定了社会公德具有()的基本特征。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12.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以,社会公德具有()的基本特征。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13.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无论具有何种身份、职业和地位,都必须在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这就是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14.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也就说,社会公德具有()的基本特征。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15.社会公德中的()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养。

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16.以下各句格言中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是()。

A.赠人玫瑰,手有余香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远亲不如近邻D.君子之交淡如水

17.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状态,是使公共生活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有利于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之一。

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18.社会公德中的(),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19.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的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这就需要用纪律和法律来维护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所以()就成了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之一。A.文明礼貌

B.爱护公物

C.保护环境

D.遵纪守法

20.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学雷锋、“三下乡”、抗震救灾以及其他形式的()和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式。

A.献爱心活动 B.青年志愿者活动 C.助人为乐活动 D.希望工程活动

21.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

A.道德修养 B.道德发展 C.道德认知 D.道德规范

22.按照教材的理解,在公共生活秩序的维护中,法律的首要作用是()。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

23.《治安管理处罚法》专设“处罚程序”一章对调查、决定和执行程序作了规定。其中,在传唤时间上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情况复杂,依照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24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被处罚人对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

A.进行逐级上访 B.提起行政诉讼 C.提起民事诉讼 D.提起宪法诉讼

25.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该主管机关是()。

A.当地公安机关 B.申请者所在单位

C.申请者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 D.当地法院

26.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的()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A.1日

B.3日

C.5日

D.10日

27.作为环境管理基本制度的“三同时”制度,其具体含义是指对环境资源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资源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的法律制度。

A.同时申请、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申请、同时论证、同时设计 C.同时设计、同时论证、同时施工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8.《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交通警察赶赴事故现场后,应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这些规定体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原则。

A.依法管理 B.以人为本、与民方便 C.预防与惩罚相结合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29.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7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其中不包括()。

A.多次违反交通法规且不及时接受处罚的 B.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营运车的

C.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D.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30.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变为节制、勇敢的人。”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形成高尚的品德,成为合乎道德的人,在自我修养中必须()。

A.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C.常思己过,日省己身

B.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D.认真读书,虚心求教

31.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生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A.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三准则 C.职业守则

D.职业道德 32.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33.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的“做人准则”、“立人之道”的是()。A.爱护公物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34.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

A.奉献社会

B.服务群众

C.诚实守信

D.爱岗敬业

35.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是()。

A.服务群众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36.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37.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

3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公平地对待每位顾客,服务热情,不以貌取人,欺叟骗童。这是()。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39.依《公务员法》规定,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是()。A.申诉 B.调解 C.仲裁 D.控告

40.下列选项中不是劳动者的权利的是()。

A.平等就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提出申诉和控告权 D.取得劳动报酬权 41.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42.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10日 B.15日 C.30日

43.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44.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A.爱岗敬业 B.保护环境 C.服务群众 D.邻里团结

45.“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A.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

4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 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47.男方可以提出离婚的情形有()。

A.女方怀孕期间 B.女方分娩后一年内; C.女方中止妊娠后 6 个月内 D.结婚后一年内

48.结婚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双方均自愿 B.双方父母均赞同 C.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 D.符合一夫一妻制

49.结婚登记的程序不包括()。

A.申请 B.审查 C.批准 D.登记

50.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B.恋爱应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C.恋爱应尊重对方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D.一方能够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51.“远亲不如近邻”说的是家庭美德中应该做到()。

A.尊老爱幼 B.勤俭持家 C.邻里团结 D.男女平等

5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情况属于直系血亲()。

A.养子女与养父母 B.继子女与继父母 C.孙子女与祖父母 D.自己的兄弟姐妹

53.按照我国法律,能够结婚的是()。

A.某女与其表兄 B.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的某男与其女友

C.年龄刚满18岁的周某与吴某 D.年龄未满18岁的周某与吴某

54.判决离婚须以()为条件。

A.法院判决书 B.法院调解书 C.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D.事实和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的区别在于()。A.公共生活是多个人行为,私人生活是一个人的行为 B.公共生活具有封闭性和隐秘性 C.公共生活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

D.公共生活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A.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D.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4.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包括()。A.风俗

B.道德

C.纪律

D.法律

5.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A.继承性

B.基础性

C.广泛性

D.简明性

6.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包括()。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7.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中包括()。

A.遵纪守法

B.保护环境

C.爱憎分明

D.见义勇为

8.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以下几种行为中属于讲社会公德的有(A.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

B.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

C.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 D.在自家墙壁上随意刻画

9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A.生来就有的

B.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 C.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D.在一次或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

10.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地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个人品德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A.广泛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稳定性

11.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方法主要有()。A.学思并重 B.省察克治 C.慎独自律 D.闭门思过

12.《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体包括()等四大类。

A.扰乱公共秩序

B.妨害公共安全C.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D.妨害社会管理 13.《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有期徒刑

14.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15.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界定的“环境”包括()。A.大气、水、海洋 B.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C.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 D.城市和乡村 16.《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优先发展经济,兼顾环境保护原则 B.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D.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17.《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下列道路通行规则()。A.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B.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C.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D.机动车、非机动车均应在规定地点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18.《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行人的下列道路通行规则()。A.行人在道路上行走可以选择方便部位通行

B.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C.行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D.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19.下列行为根据《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B.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C.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D.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20.下列行为根据《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B.盗窃少数民族居民的计算机设备,数额较大,影响民族团结 C.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

D.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从业者在下列职业活动中,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有()A.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B.诚实劳动,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平等待人,秉公办事,不违章犯纪,不滥用职权 D.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22.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了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业责任

23.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包括()。

A.职业性和规范性 B.调节的有限性 C.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 D.纯洁性与持久性

24.不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A.爱岗敬业 B.爱护公物 C.诚实守信 D.文明礼貌

2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C.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D.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26.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需要着重抓好的环节有()。A.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B.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C.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D.努力培养健康的人格

27.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A.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 B.就业机制有待完善 C.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D.劳动者整体素质较差

28.近年来,我国采取的积极就业政策的就业方针包括()。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加大技能培训

29.在择业者创业问题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是()。A.自由择业

B.主动创业 C.安排就业 D.推荐就业

30.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待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31.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A.“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D.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32.下列不属于家庭美德的内容有()。

A.邻里团结 B.诚实守信 C.助人为乐 D.尊老爱幼

33.恋爱中的道德包括()。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禁止婚前性行为 D.文明相亲相爱

34.无效婚姻的情形包括()。

A.重婚 B.未到法定婚龄 C.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D.未领取结婚证而同居在一起的

35.离婚的方式有()。

A.协议离婚 B.长期分居 C.诉讼离婚 D.仲裁离婚

36.婚姻自由包括()。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 B.结婚自由 C.离婚自由

37.构成爱情的三大基本要素是()。A.性爱

B.理想

C.尊重

D.责任

38、法律上的证据具有以下特征()。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合法性 D.关联性

39、加强法律修养,重在增强法律思维。大学生应做到()。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理

三、是非判断题

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T)2.分散经营、彼此独立的小农经济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紧密的社会联系,社会交往受到很大限制。(T)

3.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拓宽了个人的生活空间,从而使人类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F)

4.排他性是现代公共生活的一大特性。(F)5.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T)

6.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不但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而且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T)

7.公共生活秩序与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没有必然的联系。(F)8.在现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靠道德,其次是靠法律。(F)

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社会公德既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涵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T)

10.社会公德的“基础性”特征意味着社会公德就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F)11.我国继承法规定,直系亲属是第一顺序继承人。(F)

12.网络是虚拟世界,所以网络不文明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比较小。(F)13.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T)

14.约束个人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很多,其中,法律是最权威的规则。(T)15.依照教材的观点,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中最首要的作用是制裁违法行为。(F)

16.《治安管理处罚法》既规定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也规定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的法律程序和要求。(T)

17.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T)

18.《环境保护法》特别强调,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T)

19.《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车辆在道路上的通行规则,没有规定行人在道路上的通行规则。(F)20.在互联网上传播淫秽图片、影视作品,不会构成犯罪。(F)

2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职业成为体现人际平等、人格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要舞台。(T)2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保证。(T)23.职业道德除了体现社会公德要求,还体现了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他律意识。(F)24.家庭中赡养和尊敬父母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职责。(T)

25.“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婚姻法的男女平等原则。(F)

26.调节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F)

27.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F)28.依《公务员法》规定,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途径是申诉。(F)29.经济基础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F)

30.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这样的人错置了爱情的地位。(T)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F)

32.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是婚姻关系。(F)33.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程序是举办婚宴。(F)

34.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的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自然属性。(F)

35.女方怀孕期间男方可以提出离婚。(F)

36.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男女双方在结婚前订立的婚约不受法律保护。(T)

37.婚姻家庭法所规定的男女平等原则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平等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T)

38、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T)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观要统一,宿舍同学与我意见不一致,我一定要说服他

B.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C.世界观完全来自书本,尤其是教科书

D.世界观仅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

2.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信仰

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

A.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B.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C.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D.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4.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

A.人生观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

5.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

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7.下列不属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是()

A.拜金主义 B.享乐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8.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

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 B.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

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D.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你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为你服务,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

A.“利己不损人” 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10.人的本质属性是()

A.自然属性 B.业缘属性

C.地缘属性

D.社会属性

1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

A.世界观 B.自然观

C.人生观 D.价值观

12.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

D.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不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13.下列关于协调自我身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B.一个人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C.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D.社会环境的影响,这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14.人生态度主要回答()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15.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16.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

A.人的性格和特征 B.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C.人生的道路和命运 D.人生的责任和使命

17.对“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一人生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18.在人生旅途中,有的人旗开得胜,有的人屡屡败北;有的人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也往往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对于逆境,正确的人生态度是()

A.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B.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C.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玩世不恭,虚度光阴

19.深圳歌手丛飞生前身患癌症,生活艰难,却捐赠上百万元资助很多失学儿童。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

B.人生价值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自我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20.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说明()

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

B.人可以有限制地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21.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为人民服务 B.为个人谋福利

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22.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美好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化为现实

B.人在自然天赋上存在差异,所以人的主观努力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目标不起作用

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D.人生价值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23.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凌驾于自然之上 B.人能征服和战胜自然

C.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D.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24.下列不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的有())A.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 B.较高的自身能力

C.立足现实,坚守岗位 D.自强不息的精神

25.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

A.人与物的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人与环境的关系 D.人与气候的关系

26.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理想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对人生态度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心理要素有()

A、认知 B、体验

C、情感 D、意志

2.下列选项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人为什么活着 B.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如何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3.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联。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

A.自我身心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D.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4.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5.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

A.选择正确的做人标准 B.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

C.调节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D.形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

6.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因素,是培养交往能力,获得交往成功的前提,也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所在。下列选项中,能增强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B.加强道德修养,塑造良好品质

C.增进心理健康,培养生活情趣

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积极实践,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7.人生态度大致可分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因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A.容易使人好高骛远 B.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C.有助于达到人生目的 D.有助于承受困难和挫折

8.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A.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D.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9.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A.使人有不需原则,有求必应的朋友

B.使人保持乐观的态度,轻松、平稳的心境 C.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D.使人获得更多的幸福

10.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

A.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实力

B.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二者相互伴随、相互统一

C.竞争是击败对手,无须也无法合作

D.合作则双赢,竞争则两败

1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奉献

C.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和给予 D.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1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不可能一致

B.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D.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13.下列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正确的有()

A.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B.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C.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4.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B.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

C.评价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

D.个人能力强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比个人能力弱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大

15.下列关于个人与他人关系中的宽容原则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所谓宽容,就是容忍别人与自己的差异,这是最重要的

B.所谓宽容,就是大方,即与他人一起吃饭时,尽量自己掏钱

C.宽容不应该排除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无原则的妥协不等于宽容

D.宽容与自由有关,相互宽容,彼此就有更多的自由

16.下列关于竞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所谓竞争,就是弱肉强食,强权即是真理

B.所谓竞争,就是在任何学校,任何工作单位,都要把人排出先后顺序,让凡是没有拿到第一的人感到自卑

C.所谓竞争,就是允许争胜,允许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以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为人们服务

D.所谓竞争,是要讲一定的游戏规则的,游戏规则应该公平

三、是非判断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T)

2.人生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是说谁掌握的知识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F)

3.决定人的本质的诸多社会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同的。(F)

4.“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F)

5.服务祖国和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是统一的。(T)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价值观念存在多种多样性,那么价值导向也应该是多元的。(F)7.重视友谊就要搞好关系,保持一团和气。(F)

8.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产劳动为中介。(T)

9.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F)

10.任何个人的个体性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性”的烙印。(T)

11.享受个人权利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F)

12.所谓反对拜金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道德,鄙视金钱,因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F)

13.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T)

14.反对享乐主义,就是要勒紧裤带,把钱存到银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F)

15.反对个人主义,就是任何时候都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F)

16.社会需要是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的。(F)

17.心理有困扰的人,都会在精神上有问题。(F)

18.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T)

19.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T)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B.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C.劳动的产生和发展 D.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A.传统 B.语言 C.公有制 D.劳动

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是()。

A.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D.动物的一种本能

5.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A.调节功能 B.导向功能

C.教育功能 D.评价功能

6.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

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

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

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

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 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

8.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思修 篇4

对女方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离婚的特别规定。所以《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婚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我国婚姻法列举了五种具体情形:

一、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二、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五、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未成年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请求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关系 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辫证关系。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具有精神动力功能、评价功能、指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道德在虚拟网络上的延伸或再现。但是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网络道德也可以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催生出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而墓于二者的这种辫证关系,加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规范约束网络行为,是促进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现实道德对网络道德的主导作用。网络道德对现实道德的反作用。

如何加强网络道德

思修答案 篇5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5、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塑造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2、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1、二者是调解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4.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涵的理解.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思想上认可的,心理认同的道德观念,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此外还有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许多,都是把一个特定的范围词加在“素质之前”,从而确定所指素质的范围或方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b.法律素质是社会评价中的一个理性范畴,它不仅包括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等,还包括对法学和哲学问题的理解、领悟及理性思维的能力。简单的说,法律素质是一个人对法及法律的认识深度和实践能力,是法条规定的,尽管有不认可的方面,但是这是强制性的,不能违反的。

5.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p18)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4)引领大学生做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5)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6)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是相互孤立的存在,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3)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立志高远和始于足下的关系。(p31)

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要树雄心、立壮志。)

(2)立志做大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工作做起)

8.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p33)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容易犯错误,走弯路。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如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任何一种理想都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我们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么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奋斗,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

(2)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3)大学生要肩负时代众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

10、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科学内涵: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

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和文化的挑战必须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自己的国家】 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①人报效祖国之心【无差别】;②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③ 经济全球化,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2.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内涵: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团结统一 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 ⑤自强不息

13.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如何弘扬&培育:

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伟大民族精神。

②要【立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请联系实际谈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那些方面做出努力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自己的国家】

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①人报效祖国之心【无差别】;②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③ 经济全球化,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5、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人生观?如何理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关系?

答: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3.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16、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提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有意义吗?为什么? 答:有意义。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解决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真确对待人生中的坎坷,从而事业有成。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积极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从而获得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17.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一种表现方式,人生观决定认识人生态度,端正的人生态度是在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下才有的。人生观是最早就有的,人生态度是在人生观出来之后才变现出来的。

要端正人生态度,就要看到自己的人生观,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有肯定的选择。

18、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关系:(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2)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9.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评判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0.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答: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其次,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奋斗精神。第三,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第四,要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奋斗过程中不断总结,更新自己的目标。第五,要有实现的平台

21、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含义:

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怎样: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c.合理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e.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他人: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23、什么是道德?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的基本观点。定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起源:

马克思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a.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b.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c.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

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a.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d.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e.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

2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⑴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利益&责任&奉献)

⑵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⑶讲求谦让礼让,强调克骄防矜。⑷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⑸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⑹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做到:

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⑵要按照【“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转化。

⑶【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⑷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⑸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⑹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25、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c.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金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原则: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 为什么:

a.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27、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8、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1)以诚实守信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2)对于个人,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对于单位,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社会,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对于国家,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结合实际怎么做: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④向道德模范学习

29、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应如何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怎么做:①要提高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②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④自身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0、请结合实际谈谈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1、结合现实谈谈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十分必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当做到: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应当做到: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2、如何认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妥善处理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当代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第一,不能把友谊 当爱情;其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

位;第 三,不

爱;第 四,不

果,避

性行为。

【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是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二是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三是恋爱与关 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3、简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4、简述结婚的条件和法定程序、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方式。必备条件有三个:

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二、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三、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有两个:

一、禁止直系血亲火热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二、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②结婚的法定程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结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③离婚的原则有两个:

一、保障离婚自由。

二、反对轻率离婚。④离婚的具体方式有两个:

一、协议离婚。

二、诉讼离婚。

35、什么是法律?如何理解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量保障实施的,反应由特定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法律的的规范体系。

经历了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36、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本质: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作用:

(一)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二)社会作用: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7、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哪些国家机构享有立法权,立法的法定程序有哪些环节? 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程序: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

38、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哪些环节?应如何全面理解法律的遵守? 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力,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

39.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4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3、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1、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就体现为对待和处理法律、权利、权力和程序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1、法律至上。

2、权力制约。

3、人权保障。

4、正当程序。

培养方法:

a.(通过书本,收听收看法制广播电视节目,阅读法律类报纸杂志等)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解释、推理、填补漏洞等)方法。

c.参与法律(立法讨论、法律监督或者司法审判等)实践。

42、什么是法律权威?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意味着:法律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和习俗等社会规范代替法律;社会主体的一切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1、树立法律信仰。

2、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3、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3,我国宪法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基本特征:

①.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②.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基本原则:

①.党的领导原则。②.人民主权原则。③.公民权利原则。④.法治原则。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4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制度有哪些?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平等权】——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②【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具体方面:第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

⑤【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⑥【社会经济权】⑦【文化教育权】

⑧【特定主体权利】:具体指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

基本义务(宪法义务)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⑥其他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6.民商法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我国民法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任制度都有哪些具体规定?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民事主体制度: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主体有两方面的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

我国民法规定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民事权利是民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因为民法是“权利本位”的法,民事权利是民事立法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民事权利的内容:(1)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2)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3)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民事权利的特征:(1)利益性:民事权利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中心内容,是权利主体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享有或获取一定利益的资格。民事权利所体现的利益,既包括财产利益(物权),也包括非财产利益(人身权)。(2)法定性:权利主体所享有和获取利益的范围和限度由民法加以规定,并在这个范围和限度内由民法加以保护。(3)依赖性:与民事义务密不可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④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以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为标准,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存在过错。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7.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对于所有的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4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体系包括:犯罪构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的形态和共同犯罪,它们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犯罪构成 :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要件:

1,犯罪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3,犯罪客体,4,犯罪客观方面。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构成犯罪的事由。《刑法》明文规定了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

犯罪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形为;(3)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49.试述我国刑罚制度的具体内容。

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主刑:指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附加刑: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判处。具体的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50.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上一篇:少年游·并刀如水诗歌鉴赏下一篇:《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