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简介

2024-10-27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简介(精选9篇)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简介 篇1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简介

By愚速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依据基本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溶解性和肠道通透性特征,将药物分成四种类型:Ⅰ型(高溶解性、高通透性)、Ⅱ型(低溶解度、高通透性)、Ⅲ型(高溶解性、低通透性)和Ⅳ型(低溶解性、低通透性),为预测药物在肠道吸收及确定限速步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吸收数(An)、剂量数(Do)和溶出数(Dn)这三个参数,是药物理化性质和胃肠道生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可以用来定量描述药物吸收特征,对药物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的划分有重要指导意义。

不同类型的药物有以下区别:I型药物具有高溶解性、高通透性、溶出速度快等特点,表现为低Do值、高Dn值、高An值,吸收的主要限速步骤是胃排空;II型药物具有低溶解度、高通透性、溶出速度慢等特点,但由于剂量、溶解度大小不一,表现为低Dn值、高An值,Do值大小不一,主要限速步骤是药物的溶出;Ⅲ型药物具有溶解度大、通透性差、溶出速度快等特点,表现为低Do值、高Dn值、低An值,吸收的限速步骤是跨膜转运;IV型药物具溶出速度慢、通透性差等特点,但由于受剂量、溶解度差异影响,表现为低Dn值、低An值,Do值大小不一,吸收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BCS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有利于判断药剂是否可以申请生物学实验豁免;BCS还可以应用于筛选候选药物,有效降低新药开发危险;指导剂型设计、剂型选择,有针对地解决影响药物吸收的关键问题,有效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解释了固体制剂溶出度试验与体内外相关的可能性;预测并阐述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简介 篇2

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作为强氧化剂的高锰酸钾对环境污染物质的去除具有独特的功能.通过对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组合工艺的`应用评述,表明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在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除藻、除臭、除色、控制致突变物质和强化混凝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异的表现,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氧化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 者:顾晓扬 汪晓军 陈思莉 宋扬 万小芳 Gu Xiaoyang Wang Xiaojun Chen Sili Song Yang Wan Xiaofang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刊 名:无机盐工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年,卷(期):38(5)分类号:X701关键词:化学氧化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 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联用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篇3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

第一文库网

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3.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生物药剂学复习小结 篇4

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不仅指片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药剂中的剂型概念,而且包括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和药物的剂型、用药方法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及遗传因素

4.转运指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

5.处置指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6.消除指代谢和排泄过程

7.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8.被动扩散指脂溶性药物从高浓度一方透过生物膜向低浓度一方扩散、渗透的过程

9.主动转运指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10.胞饮:摄取的药物为溶解物或液体成为饱饮

11.吞噬作用:摄取的物质为大分子或颗粒状物成为吞噬

12.pH-分配学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解离状况(随pH值而变)以及油/水分配系数(衡量脂溶性程度)的学说。

13.分布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官的过程

14.血脑屏障: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存在屏障,这种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地能力

15.胎盘屏障:在胎儿毛细血管与母体之间,存在厚约3.5μm的屏障层称为胎盘屏障

16.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而药理活性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17.首过效应指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18.药酶:参与药物代谢的酶称为药物代谢酶或药酶

19.肝提取率:肝的首过效应导致进入大循环的药物明显减少,其减少的比例可用肝提取率来描述。

20.肝清除率:单位时间内肝脏清除药物的总量与血浆浓度的比值。用ml/min或l/h表示

21.药物对代谢的双相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往往呈现抑制和诱导的两种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药物对代谢的双相作用

22.排泄指体内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3.肾小球滤过率(GFR)指单位时间内肾脏形成的原尿量

24.肠肝循环指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回肝门静脉血的现象

25.联合用药:治疗疾病有时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称为联合用药

26.药物相互作用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复合效应。

27.累积作用指联合使用的效果为分别使用的效果之和

28.协同作用指联合使用的效果大于单一药物的使用效果

29.拮抗作用指联合使用的效果小于单一药物的使用效果

30.竞争性拮抗作用指联合使用的效果小于单一药物的使用效果

31.非竞争性拮抗作用:拮抗剂不和激动剂竞争同一受体

32.药物动力学亦称药动学,系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式,定量地描述与概括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ADME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33.单室模型指药物进入体内以后,能迅速向各个组织器官分布,以致药物能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34.双室模型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很快进入机体的某些部位,但对另一些部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分布。

35.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6.表观分布容积指体内药物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

37.清除率指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38.药峰时间指用药以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

39.药峰浓度又称峰值,即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

40.单室模型药物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在体内的分布符合单室模型的药物

41.坪浓度指经静脉滴注后,血管内血药浓度在一定时间内始终保持着一个恒定的浓度值,此值称稳态血药浓度即坪浓度

42.达坪分数指静滴给药时,任何时间的血药浓度与坪浓度之间的比值

43.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指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设计的以最优良的药物制剂、最佳的给药途径、最适宜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使药物治疗达到即安全又有效、即经济又副作用小的符合用药目的和要求的给药方案。

44.个体化给药指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制定的给药实施方案

45.治疗药物监测指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

46.生物利用度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数量),通常比较的是AUC

47.生物利用的程度指与标准制剂比较,供试制剂被吸收的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

48.生物利用的速度指与标准制剂比较,药物从供试制剂中被吸收的速度的相对比值

49.生物等效性指药物制剂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毒性的一致性,是药物制剂的内在质量。

50.绝对生物利用度指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占总给药剂量的分数

51.相对生物利用度指同一受试者不同时期服用两种制剂后,受试制剂的AUC与标准参比制剂的AUC比值

二、问答题

1.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答: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2.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答:a.固体药物的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b.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c.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d.新的给药途径、给药方法;e.研究中药制剂的的溶出度、生物利用度;f.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3.生物药剂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答:(1)生物药剂学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它与生物化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物动力学、药物治疗学等有密切关系,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2)生物药剂学作为药剂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的是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在研究重点上有所区别。它既不像药理学那样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某些部位的作用方式和机制,也不像生物化学那样把药物如何参加机体复杂的生化过程作为中心内容;(3)生物药剂学测出的任何指标不能单独用来判断某药在临床上“有效”,还是“无效”

4.胃肠道的药物吸收机理

答: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载体转运(主动,易化);胞饮和吞噬;离子对转运

药物可以以一种形式运转也可以多种形式运转。大多数以单纯扩散的被动吸收形式为主

4.主动与被动吸收的区别

特点主动被动

扩散方向低浓度计到高浓度 高浓度到低浓度

载体需要不需要

能量需要不需要

饱和和竞争现象有无

结构和部位特异性有无

6.肠胃道的解剖生理(药物吸收相关的结构特点)

答:胃粘膜上缺少绒毛,且停留时间较短,不是药物主要的吸收部位。

小肠在构造上最大的特征是有绒毛,绒毛在小肠表面的环状皱壁上,还有很多微绒毛在绒毛上,因此增加了吸收总面积。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结肠:多肽类药物的口服吸收部位;直肠:栓剂、灌肠剂用药部位,无首过效应

7.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答:(1)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胃排空速率(指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胃排空速率快,到达小肠部位所需要的时间短,有利于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肠内运动;循环状况;药物在胃肠的代谢;疾病因素

(2)影响药物吸收的药物理化性质:解离度和脂溶性;溶出速率

(3)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 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

8.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

答:血液循环状况;生物膜的透过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与通过生物膜的能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的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

9.淋巴系统运转的意义

答:体内的部分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靠淋巴循环;淋巴循环中的药物可以避免首过效应;在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或其外围产生病灶时,药物的淋巴循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淋巴液的组成与组织间液相似,可以由药物向淋巴液的转运特性推测其向组织转运的特性

10.药物代谢与药理活性的关系

答: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代谢使药物减低活性;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代谢使药理作用激活;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

11.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答:(1)性别:雌雄大鼠对某种药物的反应往在有显著差异;

(2)年龄:临床上经常出现药物对新生儿和乳幼儿的药效和副作用比成年人大;

(3)个体差异:人种及同种人中的不同的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反应常常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大多数,情况由于药物代谢酶活性差异引起的;

(4)饮食: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来自糖、蛋白质、维生素和金属元素等;

(5)疾病:许多疾病会对药物代谢产生影响,如肝硬化、糖尿病等;

(6)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7)给药途径对代谢的影响: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与是否有首过效应有关;

(8)给药剂量对代谢的影响:机体内代谢几乎多由酶反应进行,因此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主要取决于体内各种药物代谢的活力和数量。

12.其它部位的药物吸收特点和影响其它部位的药物吸收的因素

答:

(一)静脉注射的特点: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

100%。肌内注射的特点:有吸收过程(药物→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及淋巴管→体循环);注射剂量小;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中药注射液均可作为肌内注射

(1)生理因素

a.注射部位血流状态的影响: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

b.淋巴液的流速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溶媒注射液药物的吸收。

c.促进吸收因素:按摩,热敷,运动

(2)药物理化性质

a.分子量大的药物,可以以淋巴系统为主要吸收途径

b.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可能是吸收的限速因素 如混悬剂

c.非水溶媒注射液的溶媒被吸收或有沉淀时,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

d.药物与体液蛋白相结合 当结合物的解离速率<药物扩散透膜速率时,蛋白结合影响吸收

(3)剂型因素: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

a.溶液型注射液 渗透压:低渗溶液比高渗溶液易于吸收

b.难溶性药物:非水溶媒注射剂,混合溶媒注射剂,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可能是吸收的限速因素。溶出速度: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水包油乳剂>油包水乳剂>油混悬液

(二)肺部的药物吸收特征:吸收速度快,没有首过效应

(1)生理因素

①纤毛运动 气管到支气管上皮细胞主要由纤毛细胞组成,纤毛节律性运动能将异物带至咽部。纤毛运动弱,使粒子停留时间延长

②呼吸道直径;③病人的使用方法;④呼吸的深浅

粘液层的存在对难溶性药物的吸收,电荷、酶亦可能影响。

(2)理化性质

呼吸道上皮细胞为类脂膜,药物从肺部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

①脂溶性;②分子量;③粒子大小:可影响粒子到达的部位

(3)制剂因素

①装置的结构影响气雾粒子的大小和性质

②初速度 影响停留部位 ;③药物的分散状态 溶液型吸收好于混悬型、乳剂型

(三)口腔和舌下的药物吸收

特点:药物通过口腔粘膜吸收,后经过颅内静脉进入全身循环,避免肝首过作用;

(1)生理因素:角质上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口腔粘膜的渗透性: 舌下粘膜>颊粘膜>牙龈和腭粘膜;味觉;唾液的冲洗作用,缩短吸收时间;酶,口腔损伤与炎症,渗透压

(2)剂型因素

a.舌下用药要求溶出速度快,剂量小,作用强。如:软胶囊、喷雾剂

b.颊粘膜用药受唾液的冲洗作用小,一般制成生物黏附帖片。

c.透皮促进剂: 金属离子螯合剂,脂肪酸,胆酸盐。

d.药物在口腔的渗透能力与药物本身的脂溶性、解离度和分子量相关,故受PH的影响。但是水溶性的药物不受PH的影响,而受分子量大小的影响,〈75易吸收。〉2000吸收下降。

(四)直肠给药

特点:血流较充分,但吸收面积小,直肠液少,因此药物吸收慢,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1)生理因素:栓剂用药部位;脂溶性药物易透膜吸收;直肠液无缓冲能力 直肠部位的pH由溶解的药物决定;粪便的存在可影响药物的扩散及与直肠粘膜的接触

(2)剂型因素:a.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 遵循PH-分配学说;b.药物的溶解度和粒度; c.基质的影响

(3)吸收促进剂:直肠吸收差的药物如抗生素和多肽或蛋白质药物可适当加入吸收促进剂,种类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类、羧酸类、胆酸盐、氨基酸类、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五)眼部给药

特点:局部作用如缩瞳,散瞳,降低眼压

影响眼部吸收的因素:角膜的通透性;角膜前影响因素(眼用制剂角膜前流失是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渗透促进剂的影响;给药方法的影响

13.药物代谢对指导临床用药意义

14.肾脏排泄药物的机理

答:肾脏排泄药物的机理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a.肾小球滤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水和小分子物质滤过进入囊腔形成原尿的过程,特点:通透性高、滤过面积大、滤过速度快、量多 ;

b.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重吸收主要发生在近曲小管区,重吸收有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两种机制,药物重吸收以被动扩散居多;

c.肾小管分泌:分泌过程是主动转运机制,需要载体的参与,需要能量

15.影响药物由肾排泄的因素

答:(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分子量<2000g/mol的小分子药物容易通过,蛋白未结合药物易通过;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

(2)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药物脂溶性,尿中pH值和药物的pKa值,尿量;

16.胆汁排泄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答:药物向胆汁转运机制可分为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主要过程)。

影响因素:a.胆汁流量:苯巴比妥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b.分子量:分子量小于300趋向尿中排泄,大于300则在胆汁中排泄;

c.种族差异:分子量大于300的药物存在种族差异;d.肠肝循环

17.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答:(1)疗效减弱的作用机制

a.理化拮抗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由于化学反应形成复合物或物理作用产生的b.转运过程的蛋白质结合作用: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过程,当第二个药物竞争同一位点时会将第一种药物置换下来,加速其代谢和排泄

c.酶促作用:一些药物可促进药物代谢的酶的合成,从而使药物的代谢加快,疗效减低 d.受体位置上的拮抗作用:

e.肾清除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会因不同药物的同用而发生干扰和变化,另外肾小管的重吸收会受到尿PH的影响,肾小管的分泌存在酸、碱的竞争机制,两种以上的酸、碱药物同时存在会影响肾小管的分泌。

(2)药物活性增强的作用机制

a.相加或协同作用

b.转运过程的蛋白质结合作用:同上

c.酶抑作用:一些药物可抑制药物代谢的酶的合成,从而使药物的代谢减慢,使药物维持高的血药浓度和持久的活性。

d.生化作用: 一种药物的存在可改变另一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e.肾清除作用:尿PH的变化能减低药物的肾清除率

18.药物在不同体内过程的相互作用特点

答:(1)药物在胃肠道内的相互作用

a.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速率和血药浓度b.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吸收局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以产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药物在分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

(3)药物在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在药物相互作用中,一种药物可以影响另一种药物的代谢,使后者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活性增高或降低。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主要是药物对生物转化酶系统诱导和抑制的结果,即药物的酶诱导作用和酶抑制作用。

(4)药物在受点和肾上腺能神经末梢的相互作用

a.药物在受点的相互作用: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产生效应

b.肾上腺能神经末梢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氨基酸类是递质;乙酰胆碱和单胺类既是递质,又是调质,主要视作用于何处的受体而定;而肽类少数是递质,多数是调质或神经激素。

(5)药物在排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a.在肾小球滤过上的相互作用:游离型及低分子量的药物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腔中,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仍存留在血液中

b.肾小管分泌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一主动转运过程,需要特殊的转运载体,即酸性药物载体和碱性药物载体。

c.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时的相互作用:主要是被动吸收,因此药物的解离度对其有重要影响。

19.如何根据药物相互作用来指导临床用药

20.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答:建立药物动力学模型;探讨药物动力学参数与药物效应间关系;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规律的关系,开发新型给药系统;以药物动力学观点和方法进行药物质量的认识与评价; 应用药物动力学方法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21.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

22.应用尿药浓度法的前提条件:必须有较多的原形药物从尿中排出;药物的肾排泄过程属一级过程。尿排泄数据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速度法和亏量法

23.尿药速度法与亏量法的比较

答:速度法亏量法

(1)集尿时间较短(3~4个t ½)较长(7个t ½)

(2)尿样丢失的影响小大

(3)数据点散乱规则

(4)参数准确度误差较大较准确

24.静注负荷剂量的原因

答: 静滴之初,C距Css的差距很大.如果t1/2>0.5h,则达95%Css需要2.16h以上。达稳态的时间很长(7个半衰期)。如快速静注一个负荷剂量 ,可使C迅速达到或接近95%或99%,再以静脉滴注来维持该浓度。负荷剂量亦称为首剂量

25.哪些药物和患者(或情况)需要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答:①治疗指数小的药物;②治疗剂量下出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③中毒症状与疾病症状不易区分的药物;④生理活性很强、而患者体内过程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⑤患者的病生理状态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情况等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点 篇5

1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状况,将血液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它是指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单位为L或L/kg.3肝肠循环:是指经胆汁中排入肠道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肠道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4药物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其化学机构可发生改变,这一过程即为药物代谢,又称生物转化。

5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之后再按给药周期给予维持剂量,使血药浓度维持恒定,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6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应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7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8单室模型:某些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组织与液体之间达到分布动态平衡,即动力学上的“均一状态”。这种将整个机体视为一个隔室而建立的药动学模型称为单室模型。

二、简答

1、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

(1)血药浓度法(最常用)(2)尿药浓度法(3)药理效应法

2、药物转运机理

(1)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2)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3)膜动转运(胞饮与吞噬、胞吐)

3、新药药物动力学实验取样时间点安排时间点确定要求?

取样点的设计应兼顾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根据研究样品的特性,取样点通常可安排9-13个点,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Cmax;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药物的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20-1/10.4、药物代谢与疗效关系

(1)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2)代谢使药物活性降低(3)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4)代谢使药理作用激活(5)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

5、当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β)高时,解释为什么患者患有肝硬化时,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总血浆药物浓度下降

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血浆蛋白量、游离型药物量有关。肝硬化患者由于体内蛋白质总浓度降低,会导致药物蛋白结合率β降低,使蛋白质结合很快出现饱和现象,随剂量的增加使游离型药物浓度急剧上升,出现中毒现象,而总血浆药物浓度下降。

6眼部吸收,混悬剂为什么生物利用度高

平板简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6

活动1 平板电脑简介

1.1平板电脑简介

平板电脑简称Tablet,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如果该机型配备的话)进行输入。目前平板电脑主要有三大系统,分别为谷歌安卓系统、苹果IOS系统、微软Win8系统。平板是集成了多种设备特性的多媒体移动设备,它集合了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有线设备、手机以及电子相框等诸多功能。1.三星平板

三星平板电脑的型号有好多,包括三星 GALAXY Tab系列,三星p系列,三星(SAMSUNG)XE500T1C-A01CN,三星 N8010,三星N8000等等,三星平板用的是安卓系统。

2.苹果平板电脑

苹果平板电脑是由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名为“iPad”的触摸屏平板电脑。iPad的功能,包括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操作表单文件、玩视频游戏、收听音乐或者观看视频。

从外观上看,iPad就是一个大号的iPhone,运行的是iPhone OS的操作系统,支持多点触控,内置了地图、日历、youtube、itunes store等应用,同时还可以运行所有App Store的程序。

3.Microsoft surface

Surface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全新硬件品牌。这款平板电脑采用镁合金机身10.6英寸显示屏,配备USB 2.0或3.0接口,使用Windows 8操作系统。微软官网将其称为“全高清显示屏”,屏幕比例为16:9。

iPad虽然比笔记本小,但是它同样拥有强大的处理器,同时它的屏幕也够大足以与纸质书本以及其他课程材料相媲美,而且更具交互性。除此之外,iPad还提供一些其他辅助工具,例如录音功能可以帮助有视力障碍的人,可以调整字体大小以满足那些有听力缺陷的人,在未来,一些iPad app甚至可以让我们创造自己的媒体。

1.2平板如何运用于课堂上及怎样实现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

1.平板如何运用于课堂上

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如今,我们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从笨重的台式电脑到轻便的可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到现在我们可以用平板真正的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平板已逐步走入我国中小学课堂。那么平板如何运用于课堂上呢?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使用讲台前的电脑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因为要控制电脑课件,所以离不开讲台,这就导致了教师缺少走下讲台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为了让教师彻底解放双脚,真正的走到学生中去,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软件让教师通过ipad控制电脑,就像在电脑前面操作一样,而且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操作方式如触摸以及缩小或放大的手势来操作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幻灯片。试想一下,教师在讲课同时既要兼顾学生的感受又要操作电脑,往往会顾此失彼。如果教师使用ipad控制电脑,在播放幻灯时轻轻点击一下ipad屏幕就会显示下一页,浏览网页时手指滑动屏幕就可以让页面滚动,如果学生看不清屏幕上的文字,教师可以双指滑动屏幕缩放显示内容,学生演示课件,教师可将ipad交于学生,利用虚拟键盘可以进行填空作答等。

在教学中可以用的遥控软件有百变遥控器,向日葵,将其受控端装在要控制的电脑上,主控端装在平板上,根据要求设置,便可以进行控制。2.平板怎样实现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课堂中的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一台可交互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那么平板怎样运用于课堂上呢?PAD不仅仅可以安装与课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书籍,供学生阅读学习,还可以主动给学生出题目、改作业、提出学习建议等。(1)课堂上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中,电子白板取代了传统的粉笔、黑板,学生的课桌上摆放着一台台平板电脑。课件可在授课教师的电子白板和孩子手中的平板电脑上实现同步;孩子们用平板电脑完成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探讨解题方法、完成习题;习题讨论结束,随堂测验开始,通过教师点击电子白板上的功能按键,考试题下发到孩子们的平板电脑上;十分钟后测试完成,孩子们通过互联网将“考卷”上传;教师可选择性地将“考卷”展示出来。传统印象中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完全没有出现在这堂短短40分钟的数学课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参与者无不兴致盎然。

老师们上课所使用的书和传统的纸质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说他的教学方案,他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他的课件,全部以一种电子书的学习输入到学习终端中,在一对一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电子书讲授,学生用电子书学习,这既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又改变了学生的赏析方式、课件的演示方式,最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学生人手一机,动态的教学过程用iPad来承载,它同时就记录了按照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学习轨迹,它包括了预习的轨迹、赏析的轨迹、作业的轨迹,以及评价的轨迹等等。当然学生也可以用平板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找专家帮忙解决,也可以找同学共同探讨等等。这种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主动的、个性化学习,在保留了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充分注意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点。(2)教育App 教育App简单来说就是指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一些教育类软件。IPad针对学生开设的教育软件种类繁多,有色彩亮丽的画面和图片,实现人机交互,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比如思维导图软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使用iPad进行辅助学习时,会面临各种信息要进行选择。如何从众多的软件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一款,则要我们通过不断的试验和验证。例如,苹果的iTunes U汇集了世界各地教育机构发布的350 000多个教学资源,想要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就要求学习者有足够的辨别和选择能力,需要教师或家长对其进行指导学习,在最短的时间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3.学校的wife环境

网络的便利让老师可以更加轻松和快捷地引入信息,和学生做网络的互动等等,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有好处的。因此,在将平板用在课堂上之前得考虑到,为了保持整堂课顺利进行,整个教室的wife环境是否具备一个班的所有平板都能连网。能连网后,网速怎样?会影响学习吗?这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因此希望学校可以加强无线网络建设,让大家都能用上稳定的网络。

1.3平板给教学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平板电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对QQ和网络游戏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单调枯燥的课堂,甚至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对学习提不起半点兴趣,因此,平板电脑走进课堂势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参与度,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们玩游戏的心理,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一种游戏,让学生们在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过关升级,那么学生们就会逐渐地回归课堂,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有效的激发。iPad走进课堂,给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人手一个学习终端,每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配合专门开发的软件,教师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合作学习方面,相比传统个人电脑,iPad大小合适的屏幕、多点触控技术、及时的信息反馈、海量的资源应用等优点能够比较好的支持合作学习。借助iPad丰富的功能,教师也能准确方便地记录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与学生一起对其进行评价,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了一些变化,成为课堂作业的评价者。在学生投入学习方面,iPad良好的交互界面让学生更投入,学生对iPad最初的新鲜感会随着时间而消退,但当正确认识学习工具的作用后,不会影响他们的使用兴趣。

2.平板电脑的移动便捷性

平板电脑的出现,以其简易的触摸屏使用,图像和声音兼备等特点,成为最佳的电子书包。学生只要用手轻轻触摸点击屏幕,即可找到需要的电子教材资源。家长也不必再担心学生每天要背沉重的书包上学,也不用担心忘记带课本的学生丢三落四,而且,这样也节省了一大笔的教材费用开支,不存在出现教材破旧和过时的问题。

3.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可以完成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自然有快有慢,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主张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随着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分层教学会得到很大的完善。比如我们可以将练习题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题、重难点题、拓展题,为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习题,学生直接在触摸屏上答题,任课教师在后台系统上能够看到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掌握全班答题情况的分析数据,并根据实时反馈进行辅导和讲解。因此,采用平板电脑教学可以得到学生们对学习情况的直接反馈,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完善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在教学应用方面,高年级最常用浏览器、ibooks功能,在数学科目中使用game应用;低年级以游戏应用为主。

综上所述,iPad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改变传统课堂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看客;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随时准备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iPad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移动平台,将进一步推进教学信息化,使教与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而且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教学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活动2 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

2.1 IPAD如何连接投影仪

如何用ipad连接投影仪来演示PPT?

Ipad连接投影仪,需要使用专用的VGA连线方可连接显示输出设备。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先说在投影机上显示照片或视频的方法。

直接连接投影机是不出图像的,要想在投影机上看到iPad上的照片或视频,必须播放它们才会显示。

第二步来说把教学常用的PPT通过iPad显示在投影机上的方法。

首先还要在软件上再下功夫。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才可把iPad的PPT文件在投影机上显示。

1.你要先下载一个苹果的类似PPT的制作工具Keynote,安装在iPad上。有了这个软件,可以把电脑上的PPT等转到iPad上。当然也可以用Keynote来制作幻灯片,功能也很强大,只是开始不大熟悉。

2.连接投影机后,打开Keynote上的演示文稿,包括从电脑转来的PPT,此时投影机依然无图像,只有点播放才会看到投影机的图像,只是这时iPad上没有图像,代之的是个简单的操作界面,可以滑动或点击换片。

【扩展】平板中的PPT哪里来?——云盘。如果有事先已经做好的PPT,可以放在云盘里,在连网的状态下直接下载就可以,既方便又安全。云盘是互联网存储工具,是互联网云技术的产物,它通过互联网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的储存,读取,下载等服务。具有安全稳定、海量存储的特点。比较知名而且好用的云盘服务商有360云盘、百度云盘、金山快盘、够快网盘等。是当前比较热的云端存储服务。你只需要百度这些网盘名称,打开登录界面,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用了。

2.2手写记录软件showme

Showme软件可以将平板变成交互式白板,可以记录屏幕的内容转换为视频,并可以将视频发布到网站上供人学习,是交互式视频教学的好工具。Showme是一个由用户产生内容、用户消费内容的开放学习社区,在Showme中,用户通过iPad上的客户端App,采用录屏方式创作教学内容,再经由社区分享到需要这项学习资料。Showme的愿景是将世界上各个领域优秀的专家和教师链接起来,为学习者提供优秀学习资源。Showme的特点是产生知识、浏览知识的成本都比较低。Showme主要有以下功能:(1)在白板上画图并录制

Showme的iPad客户端白板功能极其简单,只有7个颜色画笔、橡皮擦、图片三项功能。点击开始录制按钮后,在屏幕上的所有记录和语音都会被录下来。用户可以随时停止时间线,并用充足的时间来完善白板上的内容。

(2)发布

录制好之后,iPad可登陆社区,并将保存的录屏片段上传至社区,分享方式可分为私密(他人可通过URL直接访问)、朋友(推送至订阅时间线)和公开三种方式。当然,发布任何内容都是不需要审核的。

(3)基于话题和用户订阅

Showme提供基于话题和用户的订阅功能,学习者来到社区之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订阅,之后如果他人制作的学习资源被标记为这个话题,那么这个资源便会出现在订阅时间线上。除了话题,还提供关注某个用户发布的学习资源。

2.3 IPAD教育软件应用

1.bContext软件简介

bContext是苹果里的一款应用软件,它主要是通过将静态的文本(PPT、PDF、静态的图像)与音频、写作和绘画等相结合来呈现的一个应用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让任何人将视觉与语言元素添加到复杂的想法中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要使用bContext,只需从App打开一个标准文件(PDF格式,PPT,JPG,或gif)。然后,音频记录的同时在屏幕上绘制一个会话。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记录的“语音幻灯片”,友情链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共享,可以在带有HTML5兼容浏览器的任何电脑或移动端观看。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Twitter,Facebook,LinkedIn,YouTube或电子邮件分享他们的语音幻灯片。语音幻灯片也可以嵌入到博客或免费的网站上。

它有以下特点:(1)语音记录(2)添加音乐曲目

(3)绘制时五颜六色的笔和荧光笔的选择(4)添加文本/网页截图

(5)编辑您的语音幻灯片单独更改符号或语音(6)搜索照片

(7)公共嵌入HTML代码

(8)导入PPT、PDF和Dropbox的或GDrive的图像(9)创建和管理私有组

(10)文件转换为MP4或上传到YouTube(11)提词器(12)上下文评论 在教育方面,此款软件可以用于翻转课堂实录课,解释难懂的概念,通过创建引人入胜的内容并分享在网站或博客上与大家共享,是一款很实用的应用。2.Explain everything简介

随着移动学习终端的普及,微课程也越发受欢迎。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某个课题或学科知识点进行知识讲解、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这种教学过程或相关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那么怎样制作微课程?

Explain Everything是一款简单易用的能够让您在演示文档上做注释和旁白的设计工具。运用Explain Everything灵活多样的设计工具,您可以创造出动态交互式的课程,活动内容,评价和教程。用Explain Everything把iPad变成交互式的电子演示白板。

Explain Everything的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它的功能明显强出很多:能导入各种文件甚至视频、能缩放、可以插入一些简单的图形、有激光笔/鼠标、以及页面内对象的分层叠放等等。而且它允许用户将成果发布到各种场合。它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平时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其实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记不住老师所讲的东西,而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老师总是需要把讲过的东西重讲一遍。经常这样做,作为老师会觉得比较失落,因为会觉得作为老师没有启发学生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而仅仅是在唤起他们的记忆而已。有了Explain Everything,就不用反复讲相同的内容。它录制的内容跟课堂录像绝对是不一样的,课堂录像的观众感觉是在旁观一个课程,而Explain Everything则是把老师的板书呈现给学生。3.思维导图imindmap简介

思维导图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习中,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记课堂笔记以及课后复习,在平板上运用思维导图会更加便捷,可以自由缩放整个图。思维导图这款软件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老师,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案的篇幅减少了相当大一部分,并且教案变得更容易修改,方便老师回顾。下面我们来介绍imindmap思维导图工具。Imindmap界面如下图所示,(小编在下图简单做了一个学习理论的概要,红色椭圆部分是根据需要增加的导图框)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编辑:

思维导图的优势:

(1)关键词、线条、色彩、图像并用,促使学生使用个人的联想能力,增加知识回忆的可能性;(2)思维导图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老师、学生都方便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3)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形成学习和思维的习惯,能更快的学习新知识和整合旧知识。

2.4Ipad中演示文稿软件keynote和slideidea.现如今PC上单调的 PPT 演讲模式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凸显的移动办公、移动演讲的需求,下面给大家介绍两款演示文稿软件,让幻灯片与众不同!1.keynote

Keynote 是一个演示幻灯片应用软件,不仅支持几乎所有的图片字体,还可以使界面和设计也更图形化.Keynote还有真三维转换,幻灯片在切换的时候用户便可选择旋转立方体等多种方式。借助预演幻灯片显示功能,能让演示的节奏更自然流畅。观众在主屏幕上欣赏你的演示的同时,你可以在次屏幕上看到当前和下一张幻灯片、讲演者注释、以及时钟和计时器。Keynote的功能:

(1)主题,提供统一风格的配色格式,包括文字,图,表格等;OpenGL-通过3D技术幻灯片切换动画,立方体旋转效果,卡片切换效果,溶解效果等等。(2)支持双显示器: 使用者可以在大屏幕上进行演示,同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看提示等。

(3)导出文件格式有PDF, QuickTime, Flash, JPEG, TIFF, PNG, html(和 jpeg图片)和微软PowerPoint。

(4)幻灯片支持所有QuickTime视频格式(包括 MPEG和 DV)。Keynote的演示方式:

将Keynote Remote添加到你的iPod touch上,你便可以自在地在房间的任何角落进行演示,Keynote Remote通过Wi-Fi将iPod touch变成无线遥控器。在使用肖像模式显示时,你可以看到幻灯片和演讲者注释。无论你在房间的任何角落,手指轻点iPod touch即可开始播放,轻扫则可向前浏览幻灯片。即使你无法亲自上台,也不会影响演示的正常进行。你可以利用Keynote内置的旁白工具录制画外音,并设定好时间以配合幻灯片中的动画、以及幻灯片之间的过渡效果。Keynote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2.让枯燥的PPT起死回生:移动幻灯片slideidea SlideIdea 是一款云端演示平台,可以通过简单的触控操作完成幻灯片制作,演讲者可用平板进行演讲操作,并且可实时和听众发起投票等互动环节,还能在演讲结束后把 PPT 直接分享到听众的移动设备。

Slideidea支持三种平台:ipad,Android和win8.iPad 版的亮点功能要数“幻灯片广播”,该功能使听众能够将演讲者的 PPT 同步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播放(画笔也可同步),方法是在浏览器上输入 时,即可进行投票或提问,投票结果或问题会实时显示在演讲的 Slide 中,便于现场的互动。

分享:演讲 Slide 可以通过手机预览、展示参考资源等。SlideIdea 是为移动设备而生的,所以演讲者和观众都可以通过移动端直接预览 Slide,演讲者也可以在平板上进行操作,比如高亮、画笔等功能.移动:可以通过手机遥控,通过移动设备投影。SlideIdea 可以在移动端实现遥控功能,甚至如果移动设备支持投影或和投影连接的话,就可以直接投影演示。播放:触摸手势,投影仪本身在变革。SlideIdea 正在改变传统的投影播放方式,它把平板的操作方式搬到了投影上,同时支持联网数据实时显示,在线播放等功能。

组件:Slide 未来将开放组件市场,让用户可以创建各种组件来实现更多的功能。Slideidea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简介 篇7

第七节

药动学概述

一、A11、关于药物动力学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B、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C、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路要走

D、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E、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有重要作用

2、通常情况下药动学中经常作为观察指标的是

A、给药剂量

B、血药浓度

C、尿药浓度

D、唾液中药物浓度

E、粪便中药物浓度

3、关于药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与病理状况无关

D、在任何剂量下固定不变

E、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

4、对于一级过程消除的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与生物半衰期的关系是

A、t

1/2=0.693/k

B、t

1/2=k/0.693

C、t

1/2=1/k

D、t

1/2=0.5/k

E、t

1/2=k/0.55、对于清除率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清除率Cl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

B、清除率的单位是L/h或L/(h?kg)

C、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kV

D、体内总的清除率是各种途径清除率之和

E、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6、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

A、AUC

B、Cl

C、k

D、t

1/2

E、V7、药物的半衰期是指

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时间

D、药物的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E、以上都不是

8、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A、4h

B、1.5h

C、2.0h

D、0.693h

E、1h9、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效应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A、t

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t

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

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t

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t

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10、以下可决定半衰期长短的是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消除速率常数

D、剂量

E、吸收速度

11、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百分之几所需要的时间

A、25

B、50

C、63.2

D、73.2

E、9012、下列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是

A、治疗窗窄

B、治疗窗宽

C、生物利用度高

D、生物利用度低

E、半衰期长

13、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形状是

A、斜直线

B、不规则曲线

C、锯齿状曲线

D、抛物线

E、凹型曲线

14、下列药动学参数具有加和性的是

A、AUC

B、峰浓度

C、表观分布容积

D、半衰期

E、消除速度常数

15、下列关于隔室模型叙述错误的是

A、室模型的划分是没有客观的物质基础的B、一室模型又叫做单室模型

C、是人为假设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

D、分为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多室模型

E、室模型的隔室数一般不多于三个

16、某药物的t

1/2为1h,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度常数kb约为

A、0.05h

B、0.78h

C、0.14h

D、0.99h

E、0.42h

-117、静脉注射某药1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5L

B、20L

C、75L

D、100L

E、150L

二、B1、A.一级速率过程

B.零级速率过程

C.非线性速率过程

D.一室模型

E.多是模型

<1>、多数药物在常规给药剂量时的体内过程通常符合A、B、C、D、E、<2>、体内药物的变化速率与该部位药量或血药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

A、B、C、D、E、<3>、米氏方程用来描述

A、B、C、D、E、2、A.Cl=kV

B.t

1/2=0.693/k

C.MRT

D.V=X0/C0

E.AUC

<1>、生物半衰期

A、B、C、D、E、<2>、药时曲线下的面积

A、B、C、D、E、<3>、表观分布容积

A、B、C、D、E、<4>、清除率

A、B、C、D、E、3、A.肠肝循环

B.生物利用度

C.生物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单室模型药物

<1>、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的药物

A、B、C、D、E、<2>、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A、B、C、D、E、<3>、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A、B、C、D、E、<4>、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

A、B、C、D、E、4、A.吸收速度

B.消除速度

C.药物剂量大小

D.吸收药量多少

E.吸收与消除

达到平衡的时间药-时曲线各部分反映了

<1>、升段坡度

A、B、C、D、E、<2>、降段坡度

A、B、C、D、E、<3>、达峰时间

A、B、C、D、E、<4>、曲线下面积

A、B、C、D、E、答案部分

一、A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4】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液中游离药物浓度常与总浓度保持一定的比例,药动学中常以血液中的药物总浓度作为观察指标。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5】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消除半衰期也是药物的固有性质,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对于健康人来说也是个常数,而与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无关。而如果是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半衰期在不同血药浓度下是有变化的。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6】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7】

5、【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8】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09】

7、【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半衰期。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0】

8、【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通过公式t

1/2=0.693/k既可计算。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1】

9、【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2】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指标;血浆蛋白结合率主要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消除速率常数决定药物从机体消除的快慢,因此它决定半衰期的长短;剂量与药物作用强弱有关;吸收速度决定起效的快慢。因此答案选C。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3】

1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药动学的统计矩分析中,一阶矩与零阶矩的比值即为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63.2%所需要的时间。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4】

1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治疗窗窄的药物,其治疗浓度相对较难控制,易发生治疗失败或不良反应,常需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5】

1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内给药的药时曲线通常为曲线;而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一般为抛物线。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6】

1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消除速度常数具有加和性,体内总的消除速度常数k是各种途径消除速度常数之和。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7】

1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隔室模型仅仅是为了数学处理方便,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人为假设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不过,室模型的划分仍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通常可以根据组织器官的血流情况,将其归属于其中的某一个隔室。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8】

16、【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先求出总的消除速度常数:k=0.693/t

1/2=0.693,然后生物转化的速度常数kb=60%*k=0.6*0.693=0.42

h

-1。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19】

17、【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0】

二、B1、<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一级速率表示药物在体内某一部位的变化速率与该部位的药量或血药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多数药物在常规给药剂量时的体内过程通常符合一级速率过程。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2】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零级速率表示体内药物的变化速率与该部位药量或血药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恒速静脉滴注的给药速率,理想的控释制剂的释药速率都符合零级速率过程。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3】

<3>、【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符合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的速率过程通常以米氏方程描述。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4】

2、<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6】

<2>、【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7】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8】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29】

3、<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1】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2】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3】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4】

4、<1>、【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6】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7】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00138】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药-时曲线中升段为吸收相,其坡度(斜率)大小反映吸收速度的快慢;降段为消除相,其坡度大小反映消除速度的快慢;当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时药物浓度达到最高峰值;曲线下面积反映的是药物的吸收程度,即吸收了多少药量;而药物剂量大小与达峰浓度有关。

【该题针对“药动学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MOS管的分类简介 篇8

场效应管分为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场效应管(MOS管)两大类。按沟道材料型和绝缘栅型各分N沟道和P沟道两种;按导电方式:耗尽型与增强型,结型场效应管均为耗尽型,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既有耗尽型的,也有增强型的。

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结场效应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而MOS场效应晶体管又分为N沟耗尽型和增强型;P沟耗尽型和增强型四大类。5.1 结型场效应管(JFET)

1、结型场效应管的分类:结型场效应管有两种结构形式,它们是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和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结型场效应管也具有三个电极,它们是:栅极;漏极;源极。电路符号中栅极的箭头方向可理解为两个PN结的正向导电方向。

2、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为例),N沟道结构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符号,由于PN结中的载流子已经耗尽,故PN基本上是不导电的,形成了所谓耗尽区,当漏极电源电压ED一定时,如果栅极电压越负,PN结交界面所形成的耗尽区就越厚,则漏、源极之间导电的沟道越窄,漏极电流ID就愈小;反之,如果栅极电压没有那么负,则沟道变宽,ID变大,所以用栅极电压EG可以控制漏极电流ID的变化,就是说,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5.2 绝缘栅场效应管

1、绝缘栅场效应管(MOS管)的分类:绝缘栅场效应管也有两种结构形式,它们是N沟道型和P沟道型。无论是什么沟道,它们又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两种。

2、它是由金属、氧化物和半导体所组成,所以又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简称MOS场效应管。

3、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以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它是利用UGS来控制“感应电荷”的多少,以改变由这些“感应电荷”形成的导电沟道的状况,然后达到控制漏极电流的目的。在制造管子时,通过工艺使绝缘层中出现大量正离子,故在交界面的另一侧能感应出较多的负电荷,这些负电荷把高渗杂质的N区接通,形成了导电沟道,即使在VGS=0时也有较大的漏极电流ID。当栅极电压改变时,沟道内被感应的电荷量也改变,导电沟道的宽窄也随之而变,因而漏极电流ID随着栅极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台风业务应用和预警系统简介论文 篇9

摘 要:在上海市防汛部门现有的多个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基于 RESTful 架构,运用 JSON,WCF,ArcGISServer 10.1 等技术构建台风路径发布系统,为防汛指挥决策、气象水情分析及社会公共服务提供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并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并有效降低建设运维成本。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上海防汛信息系统中得到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台风;RESTful ;WCF;ArcGIS10.1.

0 引言。

上海市水务局现有各单位的信息系统由于建设时间、设计理念和施工单位不同,技术路线、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等各不相同:存在 C/S 与 B/S 多种系统架构,Java,.Net 与其他工业组态软件多种技术路线,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Foxpro 多类数据库等,数据多源异构、技术路线差异极大[1],许多通用功能尤其是获取台风数据和 GIS平台部分都各自开发,造成无法重用,甚至是资源争用,使得后续维护更新的工作量加大,更容易产生数据发布不统一的问题。

在上海市防汛部门积累的大量数据基础上,主要对台风路径发布、数据分析及基础底图等进行整合研究,采用基于 RESTful 架构的面向服务的方式实现功能模块的重用,以达到数据发布的统一及系统运维的简化,为防汛指挥决策、气象水情分析及社会公共服务提供多层次及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并整合资源降低建设运维成本。

1 RESTful 架构。

REST 是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的简称,是 Roy Fielding 博士于 年提出来的一种软件架构风格。REST 从资源的角度观察整个网络,分布在各处的资源由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确定,而客户端的应用通过 URI 获取资源的表征,获得这些表征致使这些应用程序转变了状态。随着不断获取资源的表征,客户端应用不断地在转变着状态,所谓表征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Transfer)。设计良好的网络应用表现为一系列的网页,这些网页可以看作虚拟的状态机,用户选择这些链接导致下一网页传输到用户端展现给使用的人,而这正代表了状态的转变[2].

RESTful Web 服务是一个使用 HTTP 并遵循REST 原则的 Web 服务,对比目前主流的 Web 服务实现方案,RESTful 的 Web 服务比复杂的 SOAP 和XML-RPC 简洁。具体实现应该遵循 4 个基本设计原则:显式地使用 HTTP 方法;无状态;公开目录结构式的 URI;传输 XML,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或同时传输这两者。

J S O N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采用完全独立于语言的文本格式,但是也使用了类似于 C 语言家族的习惯,包括C, C++,C#, Java,JavaScript,Perl,Python 等, 这些特性使 JSON 成为理想的数据交换语言。JSON 建构于 2 种结构:1)“名称/值”对的集合,在不同的语言中,它被理解为对象、纪录、结构、字典、哈希表、有键列表或者关联数组;2)值的有序列表,在大部分语言中,它被理解为数组。这些都是常见的数据结构。事实上大部分现代计算机语言都以某种形式支持它们。这使得一种数据格式在同样基于这些结构的编程语言之间交换成为可能[3].相对于传统的 XML 数据格式,JSON 由于省略了冗余标签,使得编码更为简单清晰,极大地缩减了数据量。并且 JSON 数据格式作为 JavaScript 程序语言规范的一个子集,能为客户端浏览器直接解析,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步骤,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总体来说JSON 能够对 XML 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压缩,压缩率由 XML 数据的内容而定,有一定的浮动。考虑到对于 XML 编码的数据在客户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码处理,而对于 JSON 编码的数据则可以直接被客户端识别为 JavaScript 对象,因此 JSON 在提高服务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4].

2 基于 WCF 技术的 RESTful 架构数据服务构建。

2.1 WCF 技术。

WCF 技术是由微软发展的一组数据通信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是 .Net 框架的一部分,由 .NetFramework 3.0 开始引入,为适应面向服务架构而设计的一套统一的程序开发模型。借助 WCF,可以将数据作为异步消息从一个服务终结点发送至另一个服务终结点。服务终结点可以是由 IIS 承载的持续可用的服务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应用程序中承载的服务[5]. 终结点可以是从服务终结点请求数据的服务客户端。简单消息可以是作为 XML 发送的单个字符或单词,复杂消息可以是二进制数据流。WCF 的体系结构如图 1 所示。WCF 的功能包括:1)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使得在任何平台上创建的任何客户端均可连接到所有服务;2)WCF 实现了Web 服务互操作性的现代行业标准;3)多种消息模式如单工、双工模式交换信息;4)发布服务元数据,可用于自动生成并配置客户端,以便访问 WCF 服务;5)数据协定的代码友好方法;6)可对消息进行加密以保护隐私,而且可以要求用户对其自身进行身份验证,然后才允许接收消息;7)支持多种传输和编码方式如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发送文本编码的SOAP 消息;8)支持 REST 及 AJAX.

2.2 WCF 技术与 RESTful 架构。

WCF 技术很好地支持了 RESTful 架构服务的开发,首先通过数据契约(DataContract)标记创建一个类来定义服务返回的对象结构。然后通过服务契约(ServiceContract)标记创建一个表示服务契约的接口,其中通过 WebGetAttribute 属性定义获取数据的 GET 方法,UriTemplate 定义调用 RESTful 服务的调用方式 URI,并且可以通过占位符实现路径中的动态部分与参数之间的映射,通过 WebMessageFormat 属性(Xml/Json)定义消息传递的格式。最后通过在 svc 的标记中加上 Factory = “System. ServiceModel. Activation.WebServiceHostFactory” 属性将该 RESTful 发布到寄宿程序中。

2.3 数据服务。

基于 WCF 技术开发并对外发布基于 RESTful架构的台风路径,以及全市气象、水情、雨情、工情、灾情等实时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采用简单、直观、可预测且易于理解的 URI 命名,例如 域名或 IP/dataservice/jsonservice.svc/gettaifenglujing/{taifengname},开发人员无需解释或者参考资料,一看便能了解此服务是用于获得台风路径资源的。

数据服务提供了 JSON 数据格式,使得服务可由运行在不同平台和设备上的采用不同语言编写的各种各样的客户端所使用,最小化与使用服务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耦合。台风路径服务提供的台风路径数据如表 1 所示。

除了台风、水位等基础信息的数据服务之外,数据服务还提供台风相似路径计算、雨量时段统计及最大小时雨量计算等服务。台风相似路径计算服务应用 Hausdorff 距离匹配法计算出路径相似的台风,并提供 Hausdorff 距离(DMHD)和路径相似度(SAB)2 个量化指标。以 年 11 号台风“海葵”为例,系统自动查找出与其路径相似的台风,192208,194906,195411,0008 杰拉华,193309,195612,0216 森拉克,相似度依次为 89.8%,89.3%,88.2%,87%,85.9%,85.7%,85.7%.

基于 WCF 技术 RESTful 架构的数据服务在不改变原有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优化了对多源异构数据的跨库表访问方式,简化了数据共享与交换的难度,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程度,实现了对原有系统的零改造;同时考虑了跨部门、行业数据共享的访问权限控制,用户须经过系统身份验证、具有访问权限才可获得相应的.数据资源。

3 基于 ArcGIS Server 10.1平台的 Restful架构地图服务构建。

3.1 ArcGIS Server 10.1平台及部署。

本系统采用 ArcGIS Server 10.1平台软件提供GIS 资源服务。ArcGIS Server 10.1 是基于 SOA 架构的 GIS 服务器,通过它可以以服务形式共享二三维地图、地址定位器、空间数据库和地理处理工具等 GIS 资源,并允许多种客户端(如 Web 端、移动端、桌面端等)使用这些资源创建 GIS 应用[6].

ArcGIS Server 10.1 架构模型的逻辑关系简单概括为以站点(Site)为架构单位,集群(Cluster)为GIS 服务的逻辑单位,GIS 服务器(Server)为实际处理单位。

ArcGIS Server 站点的用途是接收对服务的请求、执行请求,然后将结果发回到需要这些服务的客户端应用程序。以下组件构成了 ArcGIS Server站点:

1)GIS 服务器。GIS 服务器用于执行对 Web 服务的请求,可绘制地图、运行工具、查询数据,以及执行能够通过服务执行的任何其他操作。GIS 服务器可由 1 台或多台一起工作的计算机构成。这些计算机都具有访问相同数据和配置信息的权限,因此,整个 ArcGIS Server 10.1平台是个具有弹性的、可伸缩的平台。GIS 服务器通过 Web 协议 HTTP 公开服务。安装 GIS 服务器后,即会获得 1 组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的 Web 服务。GIS 服务器可按组组织成集群。按照服务器管理员的配置,每个集群都运行 1 个专门的服务子集。例如,可以创建一个集群运行所有地图服务,然后创建服务器的另一个集群运行地理处理服务。

2)Web 适配器。负责将 ArcGIS Server 站点与IIS,WebSphere,WebLogic 等 Web 服务器相集成,通过 Web 服务器地址及普通 URL 接收 GIS 服务请求,并将这些请求发送到站点上的各个 GIS 服务器计算机。

本系统在 VMWare 虚拟化平台上分 3 个部分安装部署 ArcGIS Server 10.1平台。底层为数据服务器,包含 1 台部署了 MSSQLServer 和 ArcSDE 的地理数据库服务器及 1 台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夹提供雷达及卫星云图数据的服务器,对核心层统一提供地理数据。核心层为在 6 台服务器中安装 ArcGISServer 作为 GIS 服务器,并将这 6 台 GIS 服务器组织成 1 个 ArcGIS Server 站点统一管理,并根据业务需求创建 2 个计算集群(Cluster)分别处理已有缓存的瓦片和动态地图服务;同时将 SDE 地理数据库服务器及雷达、卫星云图共享文件夹成功注册。顶层洪敏慎等:基于 RESTful 架构的台风路径发布系统研究为在对外提供服务的 3 台 Web 服务器的 IIS 中安装部署 Web 适配器并注册 ArcGIS Server 站点,对外统一提供基于 RESTful 架构的地理服务。

在本系统中,还结合使用 F5 应用负载均衡器对公开服务进行负载均衡设置。配置步骤如下:首先创建 GIS 应用池并设置虚拟 IP,然后设置该 GIS 应用池映射的 GIS 服务器 IP 地址,最后在映射的 GIS服务器中部署 F5 监测程序,同时应用 TCP 连接复用、内容缓存、TCP 缓冲、HTTP 压缩、SSL 加速等设置;创建 Web 服务应用池,设置虚拟 IP.后台由多台虚拟 Web 服务器构成,同时应用了 TCP 连接复用、内容缓存、TCP 缓冲、HTTP 压缩、SSL 加速等设置。

3.2 地图服务的发布。

ArcGIS Server 从 9.3 版本就开始原生地支持RESTful 架构,通过 ArcGIS 的 REST 服务目录可以看到当前所有的服务及这些服务支持的操作。

结合本系统的业务需求及空间数据的类型,创建和发布的地图服务主要包括瓦片和动态地图服务2 类。对于数据量巨大、更新不频繁,以系统背景底图为主要应用,不涉及属性查询的基础地图数据,预先制作瓦片缓存,并在相应的 ArcGIS Server 集群中创建静态的缓存服务。创建地图缓存时,配置不同的参数将影响地图服务的显示效果,这些参数包括起始点坐标、比例尺分级、切片格式(png,png24,jpg 等)、压缩比、图片高、图片宽、DPI、缓存类型、区域范围、比例尺和更新方式等。结合本系统的需要,为了使创建后的地图服务能够与其它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熔享,本系统中提供了上海地方、Web Mercator 等坐标系统的地图服务。基础地形图瓦片,参数设置为格式 png8,图片大小为 256 px×256 px,96 DPI,采用紧缩方式;影像图则采用 Jpg格式,压缩质量为 85%.对于数据更新频繁,有查询统计、地图定位需求的工程设施和监测监控数据等制作为动态地图服务。

4 应用系统构建。

在基于 RESTful 的数据和地图服务的支持下,利用 ArcGIS 提供的各种客户端 API 及各种客户端的编程接口开发了适用于各个平台的台风路径图系统。

4.1 网页版台风路径图系统。

采用 HTML+CSS+javascript 的传统网页技术开发台风路径图系统,用户只需要浏览器,即可访问系统,无需另外安装诸如flash等插件,使系统能获得最大的兼容性。GIS 接口使用了最新的ArcGISAPIfor JavaScript,通过 ArcGISTiledMapServiceLayer 对象调用 ArcGIS Server 10.1 发布的瓦片地形图、地图及卫星遥感图;通过 Graphic 对象动态绘制台风实况路径和 7 家机构的预报路径,并按照 6 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通过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符号直观表达台风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变化过程。鼠标悬停在各节点可以查看台风位置、中心气压、最大风速、移动速度、移动方向、风圈半径等信息。同时由于该套API 构建在 Dojo 框架的基础之上,因此该网页版台风路径图系统也使用了 Dojo 框架及 Dijit 小部件库。通过 Dojo 中的 request.get 方法实现异步获取 WCF发布的各种数据服务,使用 dGrid 表格控件展示台风表格及雨量、水位等信息。此外为了丰富系统的显示效果,还运用 ArcGIS JavaScript Viewer 框架,开发了地图切换、卫星云图等小部件。

4.2 安卓版台风路径图系统。

基于当前较为流行的安卓系统,采用 ArcGISAPI for Android 技术开发了安卓版本的台风路径图系统,将台风的运行轨迹描绘在电子地图上;对台风的未来运行轨迹进行显示;台风运行的每个点通过触摸设备屏幕可以调出该位置的时间、气压、风力、风速和风圈半径等信息。安卓版台风路径图系统。

5 结语。

研制的基于 RESTful 架构的台风路径发布系统,综合应用 JSON,WCF,ArcGIS 等技术,实现了一种灵活可复用的信息系统架构,有效支撑了防汛保安工作。目前研究成果已在上海水务信息化中得到推广应用,在快速构建水资源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2012 年“海葵”和 “菲特”期间,研究成果分别经受了 17 万次和 5万次的访问量,较好地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强化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而且降低了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成本。研究成果中使用的架构风格、技术路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推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集约化建设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岳松,李静芳,吕文斌,等。 上海水务数据中心建设规范的设计与研究[J]. 水利信息化,2012 (6): 54-60.

[2] Roy Thomas Fielding,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he Designof Network-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s[D].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IRVINE, 2000: 41-57.

[3] Introducing JSON[EB/OL]. [-12-05]. www.json.org.

[4] 陈玮,贾宗璞。 利用 JSON 降低 XML 数据冗余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 (9): 188-190.

[5] 什么是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EB/OL].[2013-12-05]. 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ms731082 (v = vs.110)。 aspx.

上一篇: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下一篇:“综合治理靠大家、做文明体院人、共创和谐校园”题班会报告及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