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学生

2024-10-26

药剂学学生(精选12篇)

药剂学学生 篇1

药剂学是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涉及学科广、应用性强。药剂学实验设置课时较多, 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一般为1:1, 但长期以来, 在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思想观念, 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 教学质量不高,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脱离实际, 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差。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严峻, 如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个薄弱环节使其更好地适应药学科研生产的实际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药剂学实验教学建设中, 加大投入, 改进方法,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做一简要介绍。

一、引进综合型人才, 改进教学方法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我们的药学实验指导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且具有药品生产企业、医院药房和医药科研单位等药学相关的工作经验。在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将自身的工作和科研经验融入到实验教学中, 增加药学应用方面的讲解, 如制剂的用途、临床用药情况、工业生产中采用的工艺设备、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另外, 采取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 实验中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学生自行规划实验过程,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觉得简单的实验也变得生动有趣, 有利于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实验任务, 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适应药剂学发展

实验内容编排分成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大部分, 每部分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 要求突出实践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内容, 由教师提出小课题, 学生尝试进行制剂处方和工艺设计。另外, 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实验的教学效果、学生要求和专业发展等相应调整实验内容。例如: (1)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药剂学发展的趋势, 增加了固体分散体、包合物的制备等新技术和新剂型的实验。 (2) 我们鼓励学生做每个药剂学实验时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对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深入了解, 优化实验条件, 加深学生对处方设计、制药工艺的理解。

三、加大实验经费投入, 购置先进仪器设备

药剂学实验中各种剂型实验所占比重大, 而剂型制备依赖于各种仪器设备, 齐全的实验室设备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加大经费投入, 尽量选购一些功能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新型设备。除了教材要求的实验制备和检测设备, 还购置了一些小型制药生产设备, 即可供实验指导老师演示教学, 学生也可动手操作。如片剂制备实验, 学生实验采用单冲式压片机, 又可同时操作旋转式压片机;还有如小型生产用胶囊填充机、包衣机、制粒机等供学生参观学习。实验教学做到紧跟药品生产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尽量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规范实验操作

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各种药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很多, 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药房质量保证体系 (QAP) 等等, 对保障药品的生产和使用安全十分重要, 但标准条文内容多, 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且难记。药剂学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药物制剂的配制, 我们在药剂学实验中融入标准化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 学生普遍觉得更容易理解接受。我们指导老师本身有的是执业药师, 有的具有G M P审核员资格, 对标准化管理规范都比较熟悉, 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 要求整个实验流程都参照标准化规范。例如:实验开始前学生对实验方法、试剂、设备都应有一个整体了解, 实验步骤清晰;实验报告应详细反映制剂配制的各个环节, 实验现象特别是实验中发现的异常现象需详细记录, 原始数据及时记录, 不得任意涂改;实验报告要求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实验室应维持一个整洁、安静的工作环境, 对仪器设备、桌面、地面及整体环境有清洁的要求等。另外, 鼓励学生在预习实验内容时, 查阅新版中国药典和药品标准的相关内容, 如制剂处方、质量标准和制剂通则等, 让学生知道药品生产从原料、制备到质量控制的各个步骤都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不能有丝毫马虎。因此, 应该从现在的实验训练开始, 谨慎、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实验。

五、结束语

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普遍反映感到实实在在学到东西, 促使我们在今后的药剂学实验教学中不断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实践学习内容, 培养既掌握药剂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摘要:本文从引进综合型人才、优化实验内容、加大实验经费投入、规范实验操作四方面, 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药剂学实验,实践能力,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建青, 成红, 应晓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药学教育, 2008, (24) 2:28~30

[2]陈钢, 胡巧红.药剂学创新型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及开展[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2

药剂学学生 篇2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实践:社会兼职,勤工助学等令我积累了一定的经历,暑假社会实践更让我获益良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药剂室,我学习和掌握了众多药剂学只是;而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华东药业中药研究室,我更是协助参与了新药的研发工作,熟练的操作及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有谨慎的性格,令这里的工作人员及指导老师对我寄予厚望。

担任药学0502班班长及药学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我,参加了不少校内活动,有着广大的交际圈,同时也时常发动班级干部及党支部成员组织过不少活动:带领全部成员参加省卫生厅主办的“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大型宣传活动的志

愿者活动,担任着宣传防艾抗艾知识的任务;参加政府“四免一”政策调查活动及组织“西湖环保之行”等活动。种种表现之下,我党支部荣获创新党支部二等将及本人获个人工作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及社会工作一等奖。

药剂学学生 篇3

工作过程中职药剂冠名班学业评价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和江西友邦医药有限公司、江西青峰医药集团、赣州昌盛零售连锁医药有限公司开展了企业冠名班合作,该冠名班学生毕业后会定向到企业就业,有关专业课由企业教师授课。学生的学业评价由企业、学校共同组织实施。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业评价方法,又称“典型工作任务”评价法,是基于行动体系的评价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评价体系。它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对学生的评价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对员工的评价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业评价是基于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评价,下面概述我们的做法。

一、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学生学业评价目标

1.中职药剂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本次调研涉及江西友邦医药有限公司、赣州昌盛零售连锁医药有限公司30家门店店长及江西青峰医药集团生产、质量主管30名。发放调研问卷60份,回收60份。就目前企业对于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的素质需求情况进行问答调研(见表1)。用人单位对中职药剂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排在前3位的是敬业精神、动手能力、吃苦耐劳。

2.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药剂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熟练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从事药品调剂、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岗位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药剂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目前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就业单位为医院、医药经营企业、制药企业。针对各岗位名称不同,目前冠名班主要是2大类(药剂专业暂未和医院举办冠名班)。

3.企业冠名班学生未来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

(1)药品经营与营销工作领域包括收银员(能正确收银)、西药调配(按规定销售药品,按方取药,做好用药审核,不出差错,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中药调配(能对中药进行识别和真伪判断及调剂)

(2)药品生产与检测中药制药(对中药进行前处理、提取、中药制剂生产),药品生产(会使用各种制药设备进行制剂生产),药品检测(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检测设备开展药品质控与检测)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学业评价必然要求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药剂专业教学内容的项目化,要求我们以药品营销、药品生产中工作任务为基础,把任务或者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要加强调药学职业技能和药学职业态度的学习。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确定本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药学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需求和标准。教学内容的设计来源于药学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每一个项目都包含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并融合了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内容,强调职业行动过程的完整性,体现理论和实践、药学职业道德和态度的高度统一。

三、企业积极参与,推动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学业评价积极发展

我校与赣州本地的医药企业有长期的合作,我们提出让企业先期介入到部分药剂专业课的讲授中来。我们通过与赣州本土的几家医药企业的磨合,合作企业都参与到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这样可以避免以前仅仅依靠学校教师的单方评价,避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

冠名企业在参与学业评价前还必须参与课程建设,我们将与药剂专业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的课程《药品市场营销》、《药剂学》、《GMP指南》交由企业方授课。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学生未来职业规划而设置。在企业参与课程教学前,学校教师讲授《药品市场营销》课程基本就是照本宣科,无生动的案例及各种营销分析。现在由各个医药公司授课,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能热情参与。营销课的各种案例和未来工作岗位接轨,学生实习后完全可以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考核评价内容需要多样化,注重考核学生具有的药学职业道德,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评价需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学生完成相关实践课即可获取证书,实现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

1.档案袋记录法。档案袋收集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和课外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包括各种药剂成品照片,项目小结,教师评语。现在计算机及手机信息技术发展使得该项材料的整理更加便捷。且移动通讯设备可以随身携带。使得这项传统的学业评价方法得以继续发挥作用。

2.观察法,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方法,具有直观性,是班主任常用的工作方法。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搜集药剂专业同学的表现。特别是在药学职业道德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3.测验法,是一种量化的学业评价方法,也是传统学业评价方法之一,可以选择性用于职业学校学业评价。包括传统的理论考试,章节测验、口头提问等。

4.交谈法。师生可以一边交谈,一边将交谈的结果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教师在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可以得出当时的评价结论。交谈相对于各种卷面评价更加易被学生接受。及时地交流,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岗位工作任务。

5.任务法,这是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评价方式,很多时候需要对学生的一个作品进行综合判断,特别在各种药物制剂成品的综合评判方面较为合适。

五、结语

药剂专业在2012-2014年参加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我们加强了企业冠名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进行了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部分专业课聘请了企业教师授课。学校、企业共同参与核心课程的教学。共同测评各药剂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的学习效果,并要求冠名企业专家进行示范课的讲解和行业专题讲座,学校药剂专业教师借此机会与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共同制定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我们对首批药剂企业冠名班的80名同学进行了学业评价,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陈群,王彬,周彬.中职学生的学业评价现状与建议[D].苏州大学,20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2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药剂学学生 篇4

执业药师制度是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措施,已经是药品安全管理不可或缺、 不可忽视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合格的执业药师人才也是药学高等教育体系中制药工程专业和药学专业本科教学目标之一2013年6月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把执业药师制度作为硬性要求[3],规定企业中负责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的相关岗位人员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在《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执业药师的配备和发展目标也做出刚性政策要求,执业药师已成为药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4]。 截至2014年6月,已注册执业药师为12.2万人,但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刚性政策中对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等应配置近百万执业药师人数的要求[5]。 对已注册的执业药师学历和专业背景统计,其中有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占注册人数的38.2%;大专及以下学历、非药学或中药学类专业占注册人数的61.8%。 这意味着执业药师需求量大,同时执业药师的素质与能力有待提升,这就需要高等药学教育在专业设置、 课程与实习内容、招生规模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发展,为执业药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资源[6]。

重要的学科专业课程“药剂学”同时也是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素质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7]。 在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药剂学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培养药物生产方面人才的同时也培养出具有执业药师素养的后备人才? 这意味着重点专业课———药剂学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原有思路上,应增加和完善课程体系,针对社会需求合理安排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形式,增强专业基础知识与指导用药方面的内在联系。 本文从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现状、 关键问题及药剂学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执业药师专业素养的影响进行探索,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适应市场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1我国执业药师队伍的现状和关键问题

1.1执业药师数量不够

我国执业药师队伍从无到有, 截至2013年12月底,国家食药监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的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有277 940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 我国目前有零售药店总量达37万家、医疗机构32万家、药品批发1.7万家、药品生产企业4000多家,根据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必须有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否则取消售药资格[4]。 2013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GSP对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规定的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应当具备执业药师资格, 这将导致药品流通领域包括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对执业药师的需求激增,使得目前存在的执业药师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虽然近5年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人数和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执业药师配备和发达国家公众药学保健水平, 需要90多万名高素质的执业药师配套,而现有执业药师队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获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数有较大增加,但注册率偏低。截至2014年5月,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认证中心的数据显示执业药师注册率仅43.7%,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水平。

现实的需求才是拉动供给实际增长的基本动力, 随着执业药师发展相关的形势变化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我国众多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执业药师的巨大潜在需求正在转化为现实的需求。 高等药学教育机构应重视执业药师政策变化带来的药学技术人才市场变化,适应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招生规模、课程设置、 专业知识和实习内容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执业药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实力,使其职业规划和发展更具潜力,为执业药师队伍建设提供人才资源[8,9]。

1.2现有执业药师分布不均衡

我国现有执业药师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分布在药品生产、检验和研发部门,分布在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执业药师十分稀缺[10]。 这种分布的不合理不利于药品生产、 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的协调发展也不适应人民群众对药学保健服务的需要;分布不合理的另一方面是执业药师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差异我国的执业药师约70%以上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边远省区、西部地区的人数少。

1.3执业药师的能力和执业水平偏低

我国执业药师的能力和执业水平偏低,分析原因其一,以往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课程设置以生产、研发和质量保证为主,培养目标重点围绕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往往忽略药物在应用环节中的专业知识培训,如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在使用时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等,所以这部分药学人员在药学实践及指导用药等专业知识方面显得不足;其次,由于历史原因现有执业药师中学历不高,非药学技术人员如卫生、保健护士、药政等走上执业药师岗位,使执业药师队伍的执业水平和能力偏低;其三,我国对执业药师能力的考核存在缺陷,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侧重药学基础知识的记忆,缺乏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缺乏对应试者真实能力的检查;最后,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过于形式化, 不同学历层次的执业药师学习内容相同没有针对性;侧重于记忆基本理论的教育形式,继续教育学习效果不理想。 因此药学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面向医疗,保证药学专业毕业生离校后有能力指导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11]。 我国执业药师执业水平和能力的保证应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药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 增加药品应用方面的临床药学知识,建立执业药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2药剂学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执业药师专业素养的影响

2.1优化药剂学课程体系,建构系统药学知识体系

传统高等药学教育以“化学模式”为主,偏重药物的生产技术方面和实验研究学习,忽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所需要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培养,同时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学习缺乏联系,造成了执业药师面对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时专业知识不系统、欠缺的现象。 高等药学教育的这种偏差,对于我国执业药师的素质和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12]。 目前高等药学教育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四门专业课因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同步、 教师教学方法各异学生归纳能力相对欠缺导致各专业学科条块分割现象比较明显,造成学生药学专业知识零散,没有足够的为公众提供药学和保健服务的执业药师素养[13]。

药剂学课程是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药剂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种药物剂型及制备方法、熟悉处方设计的理论依据、质量标准和合理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在公众药学服务和指导合理用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药剂学课程主要由调剂学和制剂学内容构成,理论体系单一,缺乏药物体内行为与治疗关系的知识,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医药产业对药学人才综合能力的基本要求。 根据药剂学学科发展现状,结合国内药学人才培养要求,参考沈阳药科大学崔德福教授提出的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课程体系改革方案[14],我们完善药剂学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普通药剂学(必修)课程为基础、药用高分子材料学选(选修)、生物药剂学(选修)等延伸课程和相关实验训练(必修) 为辅助的分阶段模块式药剂学课程体系,四模块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同时相互联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提高的需要选择几个模块学习,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执业药师专业素养的药剂学课程体系,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在授课内容安排中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围绕着某药物的不同制剂及制备方法有层次、 深入浅出地展开一系列相关知识的探讨。 韩翠艳[15]在药剂学教学中构建了“五位一体”思维模式值得借鉴, 其中“五位”指药剂学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这五个方面,“一体”是指这五个方面统一于同一药物剂型。 如钙拮抗剂硝苯地平,作为临床广泛用于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的药物,其在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讲述,在药剂学教学中借鉴“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基于其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详细介绍临床常用剂型及处方设计原理, 阐述重点剂型制备方法, 涉及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可以简单介绍,而药理学中硝苯地平的药理作用为其临床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提供理论依据;生物药剂学知识体系中涉及体内代谢过程及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的介绍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 经过这样的综合讲解, 学生在掌握硝苯地平不同剂型特点的前提下,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为指导合理用药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2.2执业药师考试对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药剂学”在执业药师考试中,主要体现在 《药学专业知识(二)》部分中的9个方面的内容,如药剂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常用剂型的处方设计与制备、 质量要求与检查,常用辅料的分类、性质、特点和应用,新剂型的应用和特点,新技术的应用与特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配伍、生物药剂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同时《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科目中,药剂学也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作为一个国家对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指导性文件[16], 在 “ 药剂学”教学中,应注意课程教学内容与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的药剂学知识体系和重点保持基本一致。

通过对《药学专业知识(二)》和《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的分析,能够看出执业药师考试在药剂学中应当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生产和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突出对药物制剂全局的掌握; 同时重视2个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地位,2个规范集中体现了理论和实际工作的联系,是制药行业进行生产和流通时质量控制的重要的行业标准,从大纲的要求和样题来看都体现了按照规范的要求实施制剂生产和应用的原则,因此在“药剂学”的教学中,规范的内容应贯穿至药剂学教学内容中。 通过对大纲的解读对药剂学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未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2.3引入临床合理用药案例教学,提高执业能力

执业药师直接面向药品的流通和使用领域,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其执业能力需要丰富的临床药学及医学方面的知识。 为了适应执业药师的这一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可引入合理用药等临床用药具体案例[17],针对典型药物从适应证、 使用方法、剂量及疗程、禁忌证、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讨论,以药剂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也为学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联合用药的指导教学中,由于一种药物可能影响另一种药物的体内过程甚至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因此对于需要联合用药的复杂病例要注意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剂量。 例如36岁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现胃溃疡症状,医嘱在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口服, bid控制血压的同时,给予奥美拉唑20 mg,口服,bid治疗胃溃疡,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加用奥美拉唑后出现血压波动控制不好的问题,作为临床药师,请你审核这一处方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奥美拉唑作为H+泵抑制剂强烈抑酸造成胃内偏碱性环境,硝苯地平缓释片受p H值升高影响导致溶出加快,药理作用增强,造成患者血压波动、控制释药不好。 另一关于用药方法不当的案例,由于药物剂型和生物因素会影响药物药效,患者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需要选择适当药物制剂、剂量和使用方法,确保用药有效、安全。例如,68岁女性高血压患者, 医嘱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30片,用法:10 mg,口服,tid。 该医嘱中选用20 mg/片规格的硝苯地平缓释片, 而每次给药剂量为10 mg服药时需掰开给药破坏药物的缓释结构,造成瞬间药物浓度高,缓释作用丢失使体内作用时间减短,出现血压波动、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对治疗不利;选择的缓释制剂作用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可达12 h,应该减少给药次数,2次/d给药即可。 在类似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药剂学知识的前提下,找出导致药物药效减弱、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设置药剂学综合性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药剂学实验可以集中2~3周推广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剂型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检验、大鼠在体小肠吸收等各实验环节。 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18]。 另外,药剂学实验课主要包括基础性实验和专业综合性实验等模块,内容很少涉及到药学服务方面,为提高学生应用药物的整体水平,建议增设模拟药房、用药咨询、处方分析等社会药学类实验教学,让学生切实学到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 为以后从事执业药师工作、提供药学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结

针对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现状中人员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执业能力偏低的现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与教育部高等药学教育协商设置更符合时代需要和社会需求的药学专业学位[19]。 从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开展合作,培养满足公众药学服务需要的药学专业人员,提升执业药师专业素质。 应关注高等药学教育中应用性强、对未来执业素质起重要作用的药剂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注重各专业学科内容之间的协调和系统性, 强调临床药学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求,有执业药师素养的药学服务型人才[20]。

摘要:从我国执业药师的发展现状、关键问题及药剂学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学生执业药师专业素养的影响进行探索,根据药剂学课程的特点优化药剂学的课程体系,注重各专业学科内容之间的协调和系统性,引入临床案例教学、设置药剂学综合性实验,强调药学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有执业药师素养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药剂学 生物药剂学下 篇5

第三节 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

一、注射部位吸收

位周围一般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循环。药物吸收路径短,影响因素少,故一般注射给药吸收速度快,生物利用度比较高。

肌内注射后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药物以扩散和滤过两种方式转运,通过生物膜速度快。脂溶性药物可扩散通过毛细血管内皮吸收,水溶性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壁上的细孔进入血管。一般吸收程度与静注相当,但少数药物吸收不比口服好。如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可发挥长效作用。

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更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动脉内给药可使药物靶向特殊组织或器官。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血管外注射药物的吸收受药物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以及机体的生理因素影响,主要影响药物的被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影响药物吸收,如混悬型注射液中药物溶解度可能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非水溶剂注射液遇水性组织液析出沉淀时,药物溶解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体液中蛋白质等大分子可与某些药物结合,结合物不能透过生物膜,可能影响药物吸收。混悬液>油溶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二、肺部吸收

肺由气管、支气管、末端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组成。正常人肺部总表面积约100~200m,与小肠的有效表面积很接近。肺泡呈薄膜束状,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存在致密的毛细血管,并与某些血管紧密相连,从肺泡表面至毛细血管间的距离仅约1μm,是气体交换和药物吸收的良好场所。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影响。

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大于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O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三、鼻黏膜吸收

鼻黏膜给药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其优点有:①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②可避开肝脏的首过作用、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③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④鼻腔内给药方便易行。激素类,多肽类和疫苗类药物已有鼻黏膜吸收制剂上市。

可溶性药物以溶液剂或气雾剂给药吸收良好.不溶性药物的粒子大小与其在鼻腔中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大于50μm的粒子一进入鼻腔即沉积,不能达到鼻黏膜主要吸收部位,小于2μm的粒子又可能被气流2第1页

带入肺部。研究表明气雾剂中约有60%粒径范围为2~20μm的粒子可分布在鼻腔吸收部位的前部,并能进一步被气流,纤毛或膜扩散作用引入吸收部位,药物在转运过程中被鼻黏膜吸收。

四、口腔黏膜吸收

口腔内不同部位的黏膜结构、厚度和血液供应均不同。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着复层鳞状上皮,依其结构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黏膜:①咀嚼黏膜覆盖在硬腭和齿龈表面。黏膜表面为与皮肤结构类似的角质化上皮,通过胶原样组织与下层结构紧密相连;②内衬黏膜覆盖在除舌背部以外的口腔组织表面,不同区域上皮厚度有明显差别。黏膜上皮未角质化,上皮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下为疏松的结缔组织,渗透性能较强;③特性黏膜具有咀嚼黏膜和内衬黏膜的共同特性,表面既有角质化上皮也有未角质化上皮,分布于舌背部。

口腔中咀嚼黏膜约占25%,特性黏膜约占15%,内衬黏膜约占60%。流经口腔黏膜的血液经舌静脉,面静脉和后腭静脉进入颈内静脉,可绕过肝脏的首过作用。

硬腭黏膜。另外,唾液的冲洗作用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口腔中的酶、pH和渗透压也会影响药物吸收。

五、阴道黏膜吸收

药物通过阴道黏膜以被动扩散透过细胞膜的脂质通道为主,同时阴道吸收也可通过含水的微孔通道。与鼻腔、直肠黏膜比较、药物从阴道吸收速度较慢,时滞较长。原因主要是阴道上皮具有多层细胞,形成了吸收屏障。一般药物很难从阴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激素类药物能有效地通过阴道黏膜吸收,经阴道给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造成的肝脏首过作用和胃肠道副作用。

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一、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组织)中的过程。

(一)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将全血或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它是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其单位通常以

大多数药物由于本身理化性质及其与机体组织的亲和力差别,在体内的分布大致分三种情况:

(1)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几乎相等的药物,即在各组织内均匀分布的药物。如安替比林均匀分布在全身体液,其表观分布容积等于36L。

(2)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低,则V将比该药实际分布容积小。水溶性药物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例如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有机酸类药物,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故它们的V值通常较小,大约为0.15~0.30L/kg。

(3)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则V将比该药实际分布容积大。脂溶性药物易被细胞或脂肪组织摄取,血浆浓度较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低,但是V值常超过体液总量,如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为600L。一般表观分布容积大药物,从体内排出较慢,比那些不能分布到深部组织中去的药物药效要强,毒性要大。

(三)淋巴系统转运

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共同构成体循环,由于血流速度比淋巴流速快200~500倍,故药物主要通过血液

循环转运。但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在以下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①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②传染病,炎症,癌转移等使淋巴系统成为靶组织时,必须使药物向淋巴系统转运;③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作用。

(四)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脑和脊髓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被一层致密的神经胶质细胞包围,形成了连续性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神经胶质细胞富有髓磷脂(脑磷脂),脑血管的这种结构形成了较厚的脂质屏障,能够有效地阻挡水溶性和极性药物透入脑组织,脑组织这种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功用在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环境。

在母体循环系统与胎儿循环系统之间,存在着胎盘屏障。大部分药物以被动转运通过胎盘。非解离型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透过。分子量600以下的药物,容易透过胎盘,分子量1000以上的水溶性药物,已

二、药物的代谢

(一)药物代谢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的转化,又称为生物转化。药物代谢是伴随着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的同时发生的。药物的代谢产物通常比原形药物的极性大,更有利于药物向体外的排泄,但是也有一些药物代谢产物的极性降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或活性降低:代谢可以使药物作用钝化,即由活性药物变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使药物失去治疗活性;代谢物活性明显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局麻药普鲁卡因,在体内被水解后,迅速失去活性;氯丙嗪的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代谢产物去甲氯丙嗪,其药理活性比氯丙嗪差。

(2)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或使药理作用激活: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比其原药的药理作用更强,如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在体内转化为对乙酰氨基酚,其解热镇痛作用比非那西丁明显增强;还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通过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即所谓的“前体药物”,如左旋多巴在脑内经酶解脱羧后生成多巴胺,而发挥治疗作用。

(3)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有些药物经代谢后可产生毒性物质,如异烟肼在体内的代谢物乙酰肼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应该指出,并非所有药物进入体内后全部都经过代谢,有些药物在体内基本不代谢,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大部分药物部分发生代谢。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内约90%以原形药物经肾排泄,肝代谢的比例很少。

(二)药物代谢酶和代谢部位

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是在细胞内特异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的,这些药物代谢酶主要位于细胞的内质网、线粒体、胞液、溶酶体以及核膜和胞浆膜中。通常把药物代谢酶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两大类,微粒体酶系主要存在于肝脏的内质网膜,后者在肝脏、血液及其他组织中均有存在。

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肝脏具有高血流量,并含有大部分药物代谢酶,是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口服制剂在吸收过程和吸收后进入肝转运至体循环过程中,部分药物被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脏,在肝细胞内,有的药物随胆汁排出,有的药物被酶转化为代谢产物。

这种在肝细胞内随胆汁排出和由药酶转化成代谢产物的药物比例称肝提取率,它是指药物通过肝脏由门静脉血清除的分数,肝提取率介于0~1之间。肝提取率0.5表示从门静脉进入肝后有一半量被清除,其余通过肝进入大循环。

除肝以外最常见的代谢部位是胃肠道,小肠黏膜上很多药物代谢酶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肠道菌丛产生的酶类也对药物代谢起作用,因此肠道代谢也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及其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代谢反应的类型

即药物及代谢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内源性的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等结合生成结合物,进一步增加了药物的极性和水溶性,使其更容易排泄。

(四)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1.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由于肝脏和胃肠道存在有众多的药物代谢酶,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明显,而其他给药途径可完全或部分避免首过效应。

2.给药剂量对药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物代谢的影响 由于药物代谢酶的量是有限的,当给药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药物代谢酶的最大代谢能力时,代谢反应会出现饱和现象,须引起重视。

3.剂型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剂型对代谢也有一定影响。口服不同剂型(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的水杨酰胺后,发生硫酸结合反应的程度不同。服用颗粒剂后,硫酸结合物尿中排泄量最多,混悬剂次之,溶液剂最少。这是由于混悬剂和溶液剂口服后,大量药物迅速到达胃肠吸收表面,很容易出现吸收部位药物代谢酶的饱和现象;而颗粒剂中的药物需要溶出后逐渐到达吸收表面,因而不易出现硫酸结合反应饱和的现象,最终导致尿中硫酸结合物排泄量较高。

4.药物的光学异构特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许多药物存在光学异构现象,不同的异构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和副作用,主要原因认为是体内的酶具有立体选择性,因此不同的异构体显示出明显的代谢差异。

5.酶抑制和酶诱导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许多药物能对药物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其他药物代谢减慢,导致药理活性及不良反应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酶抑制作用。还有些药物重复应用或在体内停留较长时间后,可促进酶的合成、抑制酶的降解,使酶活性或量增加,促进自身或其他合用药物的代谢,这种现象称为酶诱导作用。

6.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年人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常常明显低于成年人,特别是胎儿及新生儿的药物代谢酶活性低,甚至缺乏某些酶,所以胎儿、新生儿用药时,容易产生毒性。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代谢表现为速度减慢,耐受性减弱。一般

7.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饮食中的糖、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三、药物的排泄

排泄是指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次是胆汁排泄。还可经乳汁、唾液、呼气、汗腺等排泄,但排泄量很少。

(一)肾脏排泄

肾脏是人体排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全套课件讲义加QQ480190997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最重要器官。药物的肾排泄是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的总和。

(二)影响肾排泄的因素

1.血浆蛋白结合率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经肾小球滤过,只有未结合型药物才可以从肾小球滤过。

2.尿液pH与尿量

加;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当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而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

3.合并用药 合并用药可能影响尿液的pH,也可能竞争肾小管的主动分泌过程,故而会影响药物的肾排泄。

4.药物性质 药物的脂溶性大小直接影响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弱酸、弱碱性药物的pKa与药物的解离程度有关,因而会影响肾排泄。

5.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会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管主动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都显著下降。

(三)胆汁排泄

《药剂学》课程说课设计 篇6

摘要: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向对专家和同行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程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高职院校开展的课程说课,有利于深化高职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更新,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章基于我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药学专业《药剂学》进行课程说课设计。

关键词:药剂学;课程说课;课程设计

R-4

1课程设置

1.1本课程在我院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性质:药剂学在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是面向三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专业课程。

(2)地位:药剂学是高职药学专业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3)作用:通过药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见剂型生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在第三学年开展药品生产、销售、药房实习工作打好前期基础。

1.2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药剂学是在学生完成了基础课(基础化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部分专业课(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今后学生的专业实习打好技能基础;为药学专业职称资格考试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打好理论基础。

1.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质量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熟悉药剂工作的任务、工作制度及药学基本知识;了解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制备方法。

(2)能力目标:能进行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用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正确调配药物及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

(3)素质目标:具有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助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课程设计

2.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以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实用、够用”为原则, “教、学、做一体化”为出发点, “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培养药学专业技能。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根据学生工作岗位的需要,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生产车间参观;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增强本课程行业、企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突出技能培养的主线。

2.2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以我院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为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2.3教学模块分配

教学内容主要分2大部分:理論教学(54学时),实验实训(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2.4重点、难点的确立及解决办法

2.4.1重点、难点的确立:以药品生产企业中常见的、使用频率高的、效果明显的剂型、各类国家资格考试中所占分值较重的内容为依据;把液体药剂、软膏剂、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片剂、丸剂等的制备工艺、制备方法及质量要求确立重点内容,把工艺复杂、剂型新颖、质量要求较高的注射剂、缓控释制剂、脂质体、气雾剂等剂型作为难点内容。

2.4.2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

(1)突出重点:

①设计教学过程时,紧紧围绕重点进行,设置问题、演示实验、指导阅读、分析讲解、启发探究都应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

②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将最佳时间用于重点内容的教学,把握好调控好教学节奏。

③通过训练、小结、复习,及时了解和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突破难点:

根据教学原理和学生知识结构,借助实验手段、教学媒体、教育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①对抽象内容形象化,使之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水平。

②对于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难点,可突出主要因素并将理论问题具体化,分出层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③对于知识跨度大的,可用有关的“中介”知识作铺垫。

④对容易混淆的内容,可利用横向比较,找出相近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和联系。

3 教学实施

3.1教学方法

3.1.1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教学视频让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重难点。

3.1.2职业体验法

组织学生到药厂参观见习,观察药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生产条件,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3.1.3网络学习法

利用网络资源介绍学生一些学习网站,通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让理论得以延伸。

3.1.4案例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5岗位模拟法

组织学生到我院的GMP模拟车间,把学生按照工作岗位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比如片剂的制备可以分成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质检、包装等若干环节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岗位操作,熟悉操作流程,为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考核方式

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随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

理实一体化的评价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从药品的剂型、制备、质控、包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总评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占50% )+实验、实训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

4 教学资源

4.1教材选用及教辅资源

选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张琦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剂学》,本教材强调理论,重视实验;针对岗位,课证融合;联系实际,突出案例。

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案、网络资源。

4.2实践教学条件

我院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室两间188.3㎡,模拟制剂车间138.6㎡,校外岗位见习、实践教学基地3个: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个旧市云河药业制药有限公司、一心堂滇东南分部。

4.3教师队伍

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互为补充。

5 教学效果

5.1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12级、13级两届药学系学生成绩合格率均在90%以上,实习及就业用人单位反馈药学专业的两届学生药剂学基础良好,能满足岗位要求,并在岗位实习与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職业素质,能用专业的思维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5.2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二级督导制度、领导评价、社会调查、行业问卷、研讨交流,以实现课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6 课程特色与创新

6.1教学模式

项目驱动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6.2实训

校内实验室实训及校外就业岗位的参观见习相结合,更贴近职业、贴近岗位、贴近药品,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6.3师资

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积极创造机会让教师到一线岗位工作,加强专业实践,同时要求教师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6.4课程

结合医院、药企岗位需求及国家各类资格考试制定《药剂学》课程标准,突出职业针对性

7 改革思路

7.1丰富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验

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不仅为专业教育积累实践经验,也能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7.2加强院校合作

引进医院、企业的专家、优秀技术人员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指导校外见习、校内实训,开展专题讲座,让职业体验走进校园,让岗位标准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7.3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建立药剂学精品课程网站,内容涵盖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实验和实训指导、习题库、案例分析、虚拟实验、教学录像等。

参考文献

[1]戴世明,刘洋,王慨. 高职院校开展说课活动的意义和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0(5):132-133.

药剂学学生 篇7

1 药剂专业社团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对中职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 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1.2 中职卫校教育教学的要求

专业学生社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对上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下能通过与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密切接触及其影响和辐射作用, 对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和保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 不仅能提高个人专业水平, 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中职学生的需求

兴趣爱好是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稳固和持久的动力, 参加社团的学生有共同的专业、共同的兴趣爱好;我校学生均为住校生, 远离父母, 害怕孤独和寂寞, 希望获得友情和支持, 通过参加社团来获得安全感;有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示个人才华、增加就业机会而参加专业社团的。

2 药剂专业社团的功能

2.1 药剂专业知识拓展功能

我校药剂专业社团有中药炮制社团、中草药种植社团和中药标本社团。通过参加中药炮制社团活动, 学生知道了通过炮制可使有的中药降低或消除毒性或副作用、有的中药改变或缓和药性、有的增强药物疗效、有的利于储藏和保持药效、有的提高药物净度而确保药材质量;参加中草药种植社团的学生通过在中草药种植园的劳动, 了解了新疆常见中草药, 如甘草、罗布麻、薄荷、艾、小茴香、枸杞、麻黄、合欢、芍药、菊花、无花果等药材的栽培技术, 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 生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常用生药的来源、鉴别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和功效等内容;参加中药标本社团的学生能够为来我校参观中药标本馆的人群解说中药材的分布、蜡叶标本和浸制标本、生药的种类和性状等。

2.2 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 学生社团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我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社团的各项活动, 可以让我校药剂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在社团活动中, 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 这些积极的作用必然会带动我校整体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2.3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在社团活动中, 学生为着相同的活动目标团结协作、集思广益、相互配合、齐心协力, 拧成一股绳, 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形成一种群体优势, 成功的社团活动就是在这种群策群力下圆满完成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 培养了关心团队、关心学校的责任感。

3 药剂专业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社团建设政策制度不完善

学校没有把学生必须参加社团的要求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制度中, 学生可参加也可不参加, 自由性较大。我校社团挂靠在校团委, 团委书记承担全部社团管理工作, 但团委活动也较多, 造成其组织社团活动时力不从心。

3.2 社团建设指导教师相关知识、经验及工作动力不足

药剂专业社团活动均与我国传统中草药有关, 而现配的指导教师均为医学院校药剂专业毕业, 西医西药知识丰富, 而中医中药知识欠缺;指导教师对社团的日常管理经验不足;社团指导教师均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 却没有一定的劳动报酬, 导致指导教师动力不足。

3.3 社团建设经费欠缺

中药标本社团和中草药种植社团在活动中花费很少, 而中药炮制社团花费较大, 药材和辅料的消耗、燃气的使用均需一定经费, 校团委经费有限, 不能满足活动需要, 中药炮制社团不是不想搞活动, 而是搞不起活动。

3.4 社团活动设施不完善

中药标本社团场地和设施较完善;中药种植社团主要活动场地在中草药种植园, 而我校中草药种植园面积较小, 种植品种较少, 随着活动次数增加, 学生兴趣逐渐减小;中药炮制社团炮制设备只有一套, 不能满足活动需要。

药剂学学生 篇8

1 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对于刚进入职校的药剂专业学生来说, 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 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要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 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同时了解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让学生从入学就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 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比如, 一年级为试探期, 这一时期要初步了解医药行业及职位要求;二年级为定向期, 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课余时间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 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三年级为实习期, 选择适合自己的实习方式, 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 准备是否充分,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

2 端正就业心态是提高药剂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

受政策的限制, 比如说资格准入制, 只有很少的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将来能到医院的药剂科工作, 绝大多数的毕业生只能在医药行业的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而且, 根据现阶段的发展趋势, 主要以从事药品销售为主。为了提高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应当培养其良好的择业心态, 帮助其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毕业时应本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态度来进行就业, 这是提高药剂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保证。

3 培养综合素质及能力是增强药剂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 要求药剂专业学生应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销售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对药剂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应以此为主, 这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

3.1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要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 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它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 展示了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任何一种工作都很辛苦, 但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争取、去创造的。有多少付出, 就会有多少收获。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经过奋斗和努力, 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时甚至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利用班级舆论、学校舆论营造一个人人都应吃苦耐劳的氛围, 在班级活动中激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在活动中挑重活、苦活、累活做, 要乐于吃苦, 自觉地向学习中、生活中、劳动中、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困难作斗争, 向自我挑战。还可以利用往届学生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

3.2 练就扎实的专业知识

以笔者所带的班级为例, 为了使学生对药物的性能有足够的了解, 特别要求学生分别收集中药标本, 并制作说明书, 最后共收集到中草药400多种, 要求学生记笔记, 把临床上常用的中药熟练掌握。为了使学生对中草药有更直接的接触, 开展了学生种植中草药的活动。学生一共种植中草药100多种, 虽然在数量上不是很多, 但通过亲自种植, 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更加深刻。

另外,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依据连锁药店以药品销售为主的特征, 让学生充分了解药物的性能, 便于在销售过程中正确介绍药品的有关知识, 保证用药安全。同时, 引导学生多阅读相关的药学书籍, 如《新编药物学》, 拓展专业知识。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 为了让学生充分接触药品, 达到熟练的程度, 笔者收集了临床上常用中西药数百种空瓶或空盒, 让学生对药物的成分、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熟记, 这样就为后面就业时业务的开展储备了更多的能量。

3.3 培养熟练的销售技能

尽最大能力去销售药品是连锁药店的终极目标, 因此, 要想在销售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 销售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怕”和“心里没底”的心理, 邀请往届学生回来做创业报告, 介绍经验, 让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岗位有更感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指导学生经常到药店去“取经”, 获取直接的经验。引导学生不断补充课外知识, 推荐学生阅读《药店零售技术》、《药店营销管理》等相关书籍, 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

3.4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有针对性地让学生看一些关于人际沟通的书籍, 在班上开展演讲比赛,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学生的沟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一个销售团队, 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也难以让销售业绩达到极致。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对药店的选址等进行市场调查并商讨方案, 练就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就业打下基础。

3.5 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 其运行规则和社会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 往往使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由于刚毕业的药剂专业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 角色转换慢, 适应过程长。而用人单位在挑选和录用毕业生时, 同等条件下, 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药剂专业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 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凭借社会实践平台, 可以提高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4 倡导顶岗实习是提高药剂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

由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岗位以药品零售为主, 所以, 对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来说, 顶岗实习有着重要意义。就学生而言, 进行顶岗实习, 不仅接受指导,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同时,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实习生有1年的实习培训期, 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损耗, 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具有充足时间实现技能的转换, 完成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过渡。学生也可以在顶岗实习中发现自身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他们在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创新思维, 明确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这是提高药剂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蒉

药剂学学生 篇9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我校三年制药剂专业4个班随机抽取86名学生作为学生观察组, 抽取45名教师作为教师观察组;在桂林医学院五年制本科药剂专业抽取4个班86名学生作为学生对照组, 抽取45名教师作为教师对照组。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内容有: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生学习行为、学生学习意志、学校和专业选择5个方面。其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方面按极厌、讨厌、一般、不厌4个等级对师生观察组和师生对照组进行对比调查统计;学生学习行为、学生学习意志、学校和专业选择则按调查意向分为同意、不同意、说不清3项针对中专药剂专业86名学生进行选择登记调查。

1.3 资料统计

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将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和教师, 按不记名方式填写, 填写完后当场收回。分析中专药剂专业86名学生每项调查意向人数并计算构成比;同时, 对师生观察组和师生对照组分别按厌教和厌学程度进行资料统计, 并采用对比法对2组等级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及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调查结果

2.1.1 学生厌学调查结果 (见表1)

注:*μc=4.262 1, P<0.01

由表1可见, 中专药剂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 其厌学等级要明显高于桂林医学院本科药剂专业学生, 2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2.1.2 教师厌教调查结果 (见表2)

注*μc=3.466 3, P<0.01

由表2可见, 中专卫校教师厌教等级明显高于桂林医学院教师, 2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2.2 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2.1 学生观察组学习行为方面的影响因素 (见表3)

2.2.2 学生观察组学习意志方面的因素 (见表4)

2.2.3 学校和专业选择对学生观察组的影响因素 (见表5)

3 讨论

3.1 厌教、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中专生为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弱势中学生, 且多为初中生。这一群体在中、小学时, 因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备受学校和教师的冷落。当踏入中专大门时, 均带有严重的自卑感, 感到自己前途暗淡, 于是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不思进取、不愿勤奋努力, 对所学的专业也兴趣不高, 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2]。由表1可见, 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厌学程度明显高于桂林医学院本科药剂生 (P<0.01) ;同时, 由表4可见, 86人有66人 (76.74%) 缺乏学习兴趣, 这种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中专药剂生的学习动力。另外, 由表2可见, 教师观察组的厌教程度明显高于教师对照组 (P<0.01) , 大部分卫校教师面对素质差的生源, 教学积极性下降, 且认为没有什么成就感, 这种厌教情绪又严重地影响了教学, 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已成为影响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3.2 学习意志和学习行为对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影响较大

笔者观察到, 进入中专卫校的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缺乏思想准备, 再加上原来基础差, 跟不上教学进度, 感到学习吃力。调查发现, 各种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导致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由表4可见, 体现在学习意志方面:有75人 (87.2%) 同意自制力差、缺乏努力是造成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 有51人 (59.3%) 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低下与缺乏信心有关, 66人 (76.7%) 则认为与缺乏学习兴趣有关。由表3可见, 体现在学习行为方面,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其学习能力不高与不爱提出问题、不爱回答问题、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预习习惯等因素有关。上述结果说明, 中专药剂专业学生缺乏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行为, 无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使学习上的问题越积越多, 即使想学也感到无从入手, 从而导致灰心、焦虑, 失去学习信心。

3.3 学校和专业选择对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学习上的影响

由表3可见, 非本人意愿来卫校学习的中专药剂专业学生有34人 (39.5%) , 不喜欢药剂专业的有23人 (26.7%) , 不知今后是否从事药剂工作的有76人 (88.4%) 。学校和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需要的期望度, 如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则会影响学习动力[3]。因此, 中专卫校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所产生的困惑也会影响到学习主动性, 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校是否喜欢都说不清, 这说明, 多数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尚不明确, 学习被动,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外, 中专药剂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的焦虑较大, 许多学生感到前途没有多大希望, 而导致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 于是在思想上对学习产生厌倦, 笔者认为, 这种对未来无明确想法的倾向是严重影响中专生学习的潜在因素。

参考文献

[1]代林远, 陆曙梅.高职护理学生学习水平下降原因的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 (1) :14~15.

[2]王健, 越海平, 于艳秋, 等.临终关怀的情景教学[J].护理学杂志, 1999, 14 (6) :370~371.

药剂学学生 篇10

1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 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

方剂学是一门以理论授课为主的中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按照章节对方剂进行讲解, 学生按要求理解和记忆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和组方原理等内容。初学时, 由于需要记忆的方剂数量不多, 学生尚无厌烦感,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会逐渐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如烦躁、恐慌、无助、迷惑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在方剂学课堂授课中适当引入相关方剂的科研成果以优化教学内容, 将大有裨益。如在讲授补阳方剂肾气丸和右归丸时, 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两方的配伍特点, 可以引入相关的科研成果进一步解释。有研究[2]显示, 用粗糙集的方法可评价肾气丸和右归丸等补肾阳类方的疗效, 探究药物间的配伍规律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利用肾阳虚大鼠模型研究发现, 山药与肉桂、山药与附子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证实了两方在药物配伍时使用“阴中求阳”的必要性。基于对两方“阴中求阳”研究成果的介绍, 学生继而提出了“肾气丸中配伍丹皮、茯苓、泽泻与方中其他5味药有无协同作用?”等问题,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通过引入方剂的现代研究成果, 激发了学生探究方剂配伍规律的兴趣, 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2 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锻炼实践能力

科研化教学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UROP) , 目前已被美国和欧洲诸多学者誉为“21世纪的教学法”[3]。通过科研化教学, 从本科生阶段开始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训练, 能锻炼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方剂配伍规律和方剂效用机制研究是方剂学科的重要科研方向, 许多方剂学教师围绕此方向开展了一些实验和文献研究, 并获得了经费资助, 这些课题的研究设计能为学生提供科研思路, 又能在课余时间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另外, 进入方剂学学习阶段的本科生已经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中医诊断学相关知识, 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 有助于学生对方剂学中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在科研化教学的实施中, 首先要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其次需要全体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课题方向查阅文献资料;再次教师应对学生解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学生在课余时间按次序轮流跟随教师完成部分研究内容;最后总结分析各部分研究结果。此外, 教师还可以协助学生发现方剂学理论中需要深入探讨的具体问题, 鼓励他们以科研实践小组为团队, 自由申请各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争取获得立项支持。由此, 学生由科研课题研究的参与人变成了负责人, 他们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多种科研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3 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比赛, 树立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活动, 也就是教师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思维意识。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意识, 才有开展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善于想像、思维活跃, 既遵循科学规律, 又不为传统思想所束缚, 对已知领域有强烈的探求兴趣和创造欲望, 对已知领域能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研究问题[4]。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科研实践活动的锻炼。通常学生在学习方剂学这门课程时, 教师会提供一些方剂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 课余时间会带领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同时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经过半学期的锻炼, 学生往往会在课程结束后拥有学术论文或专利等科研成果, 说明此时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已经初步建立, 为今后创造性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的科研成果是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绩, 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适当帮助和鼓励。可以根据作品情况, 推荐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天堰挑战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创意设计竞赛等比赛。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 既能开阔视野, 看到自身作品的不足之处, 又能获得一定的自我认同感, 是创新思维的动力。由此也可以看出, 即使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结束了, 也不意味着这门课程学习的结束, 正是由于将科研融入教学, 才带给了学生持续的影响。

4 结语

众所周知, 科学研究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开展的, 教学是一种传播理论知识的活动, 将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融入教学活动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 科研与教学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题, 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5]。近年来, 我们将科研适当引入到方剂学教学中, 因材施教, 增强了学生学习方剂学和进行科研的兴趣, 使学生在多次创新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将科研融入教学的实践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健全合理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完善深化该方面的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方剂学课程特点, 将科研融入方剂学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体方式包括3个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研成果, 激发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二是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比赛, 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在方剂学授课中, 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方剂学,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加强科研训练, 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3 (4) :24-26.

[2]王秀凤, 伊丽娜, 张磊, 等.基于粗糙集的肾气丸、右归丸、右归饮3首补肾阳类方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 (1) :114-118.

[3]张瑛.论本科生科研与教学之融合[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6 (2) :87-90.

[4]王萍玉, 谢书阳, 许金花.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6 (5) :341-342.

药剂学学生 篇11

关键词:高职大专药剂学教育改革

引言:

高职大专《药剂学》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特点,然而目前《药剂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药剂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对《药剂学》的改革途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索,主要归纳以下为四个大的方面。

一、高职大专《药剂学》教学特点

高职大专《药剂学》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特点。《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包含药品的研发制造和药品成分,功效的检测等,涉及面广,需要的知识面广。理论来源于实践,《药剂学》知识琐碎,基础理论众多,但是专科学校的学生一般基础薄弱,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强,例如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需要通过亲自操作实践来理解和应用理论。在《药剂学》中,医院药剂学与实际联系紧密,临床药学和调剂学都直接关乎病人身体能否如期康复。

二、高职大专《药剂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大专《药剂学》的教学一方面是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题材陈旧,随着科技的发展,《药剂学》理论知识内容已不符合实际的需要;而且教学的方法少,内容量大,专业性强,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十分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上课睡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错失了学习时机。

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药剂学》与实际联系紧密,实践性强,但是一些学校限于自身条件或者其他原因,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而是对着课本、对着黑板讲实验。例如在讲溶出仪的使用时,只是照本宣科地说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没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学效果显然就要差很多。

三、高职大专《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通过对高职大专《药剂学》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药剂学》的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离通过教育培养真正实用的技术型人才还有一定距离,要想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应该对《药剂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体现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双向双边活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填鸭式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导致知识脱离实际,这已不符合现代学习的规律,应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大专教育是专科教育,教师因材施教,在讲解一些实验理论时,不必长篇赘述,过于深入,要给学生留出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讲片剂的时候,老师事先通知学生课下通过资料查阅,材料收集等方式做好准备,课上老师在对片剂进行简单的基本介绍后,由学生对片剂的优缺点并结合实物去展示片剂的分类。这种双向的合作,仅老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优于往常。

2、凸显药剂课程特点,兼顾相关学科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教材多数按概念,分类,优缺点,具体剂型编排。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以具体的剂型分析引领实践教学。例如在讲粉碎工序时,先解释粉碎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物料粉碎成适宜程度的碎块和细粉的操作过程,再介绍粉碎的优缺点,粉碎的具体分类:干法粉碎,湿法粉碎,单独粉碎,混合粉碎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延伸拓展到生物、化学等其他学科,增强知识的关联性;也可以利用GMP仿真模拟实训车间,教师带领学生使用GMP仿真模拟实训车间,使学生对制药车间的设置和制药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以后更顺利的开展工作。

3、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带着任务去学习,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能够更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但都以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每次教学都布置相应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令教学效果更明显。任务驱动可以一人完成任务,也可以多人完成任务。例如,教师在讲注射剂的时候,可以按照给药部位的分类,把学生分为皮内注射剂,皮下注射剂,肌肉注射剂,静脉注射剂,脊椎腔注射剂五组,让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去实验室实践,上网查阅资料等,纸质记录这几种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和使用时的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下次上课时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为大家讲解,教师可以纠正和补充,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同学们对各类注射方法的区别一目了然,记忆也深刻,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共赢意识与竞争意识,一举多得。

4、实验内容设计合理化,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药剂学》有实践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因此实践教学的课程量应多于理论教学的课程量。在设计实验内容的时候,可以增加常用型的制备实验,例如中药注射液、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滴眼剂等等。新剂型的制备实验也可以开展,例如脂质体的制备。

预习报告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保证,在上实验课之前,学生应根据预习内容写好预习报告,写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操作(包括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实验结果;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适当的指导,并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实验小结,以便更好的反思。例如乳剂的制备实验中,要详细的记录实验结果,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用稀释法、染色镜检法鉴别乳剂类型。实验内容设计合理化,才能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结语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在高职大专《药剂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力求改变传统的教育现状,根据教育改革探索的途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多实践,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高等专科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杰英.现代物理药剂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邓树海.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药剂学学生 篇12

一、目前我校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

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学业评价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客观记录学生在校和企业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药学职业素养。目前,我校中职药剂专业在校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成绩评价,一般有期中考试、课堂表现、日常实验、期末考试,然后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由成绩软件生成综合成绩。结果是学生日常的综合职业能力无法准确衡量。很多学生依靠考试前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也能获得一个很好的期中、期末卷面成绩。该传统评价过度重视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工作岗位中关键的药学职业道德评价,其结果是只有少数学生获得表扬,大多数学生变成了不被重视的群体,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打击了职业学校教师授课的积极性,让很多学生体验不到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快乐。

二、发展性评价研究的由来及其特点

发展性评价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教育评价理论的延伸,其主要思想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的评价经验,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力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它是西方心理学与教育学等理论的综合体现。因为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就业教育,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等级考评划分。发展性评价制定每个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职业学校学生建立成才的自信。发展性评价不但重视学生在校评价,更能着眼于学生工作岗位的未来,还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感受,促进学生自我提高,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分数,还重点考察学生对具体岗位能力的掌握,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关注。

三、药剂冠名班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及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1. 药剂冠名班学生工作任务和能力分析

任何评价都离不开标准的建立,冠名班发展性评价也需要学校和企业制定评价标准,对于药剂专业学生来说,离不开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想品德、专业、科学文化、身心素质的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想得到冠名企业的认可,必须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我校在冠名班建立之初,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冠名企业、行业专家对冠名班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进行了研讨分析,结果见表1。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我校教师一直仅仅依赖校内的评价方式,教师对部分药学岗位的新技术不太熟悉;而教学是师生互相促进的过程,我们的教师在分析工作岗位任务和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这是因为:(1)教师需要对真实的工作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开发出符合教学需要的课程;(2)教师需要了解真实任务中问题解决阶段及全部过程,才能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过去的学生学业评价研究和实践中,对于评价主体,我们过多依赖在校教师的评价,而企业评价的积极性不高,这可能导致评价信息收集不真实,评价结论不全面、不科学;企业冠名班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企业是为自己定向培养人才,所以我们的冠名企业都会主动参与我们的学业评价。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导致教师下医药企业实践动力减少,教师的专业知识也会逐步与行业脱轨,这也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业评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多元化评价需要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学生共同参与,大家为了一个培养目标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真实的评价项目和任务。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冠名班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对于岗位技能评价,我们给了企业较大的评分比重,占到60%。

3. 重视评价过程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将其培养成研究型人才,而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发展性评价更要重视评价过程。过程评价适用于定量的评定标准,也适用于定性的打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药学职业道德行为的评定)。每次授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上课态度、学习的积极性、完成作业等情况进行打分;班主任对学生在校行为规范进行量化评价。实习单位对冠名班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评价还可以形式多样,可以有课堂观察、成长记录、个别交流、态度调查、辩论演讲、药物制剂制作,等等。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既能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能获得学生全面发展的信息。有利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共同提高。

四、结语

我校药剂专业企业冠名班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把每个学生都作为成材的对象进行培养。它不同于传统的奖惩性评价。更注重对整个教育过程的控制和评估,评价更加符合未来工作岗位实际,将静止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动态的过程性评价,将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其进步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充分尊重他们成长的差异性,为每一位企业冠名班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空间。

摘要:从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了发展性评价的由来及特点,分析了我校药剂企业冠名班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介绍了药剂冠名班多元化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期待为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药剂,企业冠名班,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沈玲.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以A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个案[D].湖南师范大学,2012,6.

[2]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6,(06):18-22.

上一篇:整合财务管理下一篇:抚州市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