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

2024-10-25

生物药剂学(精选11篇)

生物药剂学 篇1

摘要:口服药物相对更加的方便、快捷, 并且患者更加容易适应这种用药方式, 但是药物在口服之后经过胃肠道的吸收, 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药物在吸收的过程中, 除了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以外, 胃肠道和肝脏中的各种运转蛋白的陈述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药性, 所以药剂在临床使用中经常出现药性不明显的情况。本文综合分析了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以及对药物口服吸收造成的具体影响, 显示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会对口服药物的吸收产生明显影响, 因此在药物的组织结构设计、药剂处方设计、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口服用药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做重点评测。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性质,口服药物,膜通透性

怎样在制剂处方前研究准确取得预测药物体内的动态生物药剂学研究基础性质, 是现如今药学工作者遇到的一项重点、难点问题。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学的发展对转运蛋白介导膜转运的认识发展到了更高的分子基因水平上, 了解转运蛋白的相关信息能够对生物药剂学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1 口服药物吸收的过程和方式

1.1 吸收过程

口服制剂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再经过三个不间断的过程共同构成:开始, 药品要从释药体系中放松进入到消化液中, 之后溶解在消化液中的药物经过胃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进入门静脉中, 最后药物再从门静脉进入到肝脏中, 剩下未被肝代谢消失的药物才能够进入到体内循环系统中发挥出具体的治疗效果[1]。

1.2 吸收方式

药物被吸收进入到肠黏膜能够透过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跨细胞渠道、细胞旁路渠道、载体或受体介质导入的转运。因为载体介导的吸收是需要依靠特殊的蛋白分子进行, 但是经过细胞之间密切联系的旁路渠道多是让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有通过的权限, 并且吸收的面积不大, 大约是吸收表面积的0.001左右, 因此大部分的药物都是通过跨细胞渠道吸收的。

2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描述

药物的膜通透性、稳定性、溶解性以及首过效应等生物药剂学性质为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中溶解性影响的主要是药物从制剂中释放的速度, 药物胃肠道稳定性决定的则是药物在胃肠道吸收过程中的降解情况, 对药物的吸收影响主要是透过合理的制剂技术完成优化操作。膜通透性决定的是药物穿透消化道上皮组织细胞的转运速度以及药物吸收浓度的依存性等。首过作用包含了消化道和肝系统的代谢, 会对吸收的程度有较大影响。胃肠道和肝脏之中存在转运蛋白和药物代谢酶体系对药物的膜通透性以及首过效应的影响明显, 所以在临床用药和口服制剂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这些因素对药物吸收造成的影响, 对药物的生物学药剂学性质做重点分析[3]。

3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障碍

3.1 化学障碍

主要是通过胃肠黏膜上皮分泌的黏液和消化液共同构成, 其中包括了胃酸和胰蛋白酶以及凝乳蛋白酶等各类消化酶。假设蛋白多肽等类型的药物容易被胃酸和酶损坏, 并且相对分子的数量较大, 脂溶性能力不强, 很难透过生物膜真正对人体发挥药效。

3.2 物理障碍

组织结构、操作功能完整的肠黏膜上皮和覆盖在其表面的黏液组成了肠黏膜的物理障碍。黏液层能够良好的保护上皮细胞微绒毛受到机械和化学的损害, 与此同时也是药物吸收的障碍。但是细胞膜和细胞之间的密切联系对药物的通透性是制约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

3.3 生化障碍

肠上皮细胞的代谢酶以及药物的外排泵共同组成了生化障碍的重要环节。肠道上皮细胞中的多数代谢酶, 如细胞色素P450酶和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 能够把进入到细胞中的药物完成代谢性操作, 也就是循环之前的代谢。透过一些外部排出体系把细胞中的相应药物从细胞中排出, 从而稀释药物浓度。

4 结语

对于口服药物制剂吸收最开始的过程, 释药体系的控制药物释放技术现如今已有较为成熟的发展, 但是药物跨胃肠道黏膜的转运和系统前的代谢现在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但这两种对释药体系中药物吸收和发挥的治疗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3]。设计口服用药之前, 需要对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有全面把握, 特别要重视的是药物的膜通透性以及首过作用等性质对药物的跨膜转运体系前代谢产生的影响, 以此为基础对口服用药进行合理设计, 并且良好的预计制剂的生物使用程度。

参考文献

[1]Caldwell GW.Compound optimization in early-and late-phase drug discovery:Acceptable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utilizing combined physicochemical, invitro and in vivo screens[J].Current Opinion in DrugDiscovery&Development, 2010, 3 (11) :30-41.

[2]高坤, 孙进, 何仲贵.肠道转运蛋白在药物吸收中的重要作用[J].药学学报, 2012, 7 (22) :97-102.

[3]郁丹红, 刘丹, 张振海.基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中药组分剂型的设计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 2012, 19 (37) .

生物药剂学 篇2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及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吸收(absorption)/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of drug):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3、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4、代谢(metabolism)/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药物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5、排泄(es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6、药物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7、处臵(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统称为处臵。

8、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9、膜转运(membrance transport):物质通过生物膜(或细胞膜)的现象称为膜转运。

10、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是指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顺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两种形式。

11、膜孔转运(membrance pore transport):药物通过含水小孔转运的过程。

12、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是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程成为载体媒介转运。

13、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14、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15、膜动转运(membrance mobile transport):是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

16、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膜动转运中摄取的物质为大分子或颗粒状物称为吞噬作用。

17、胃空速率(gastric emptying rate):用来描述胃排空快慢的物理量。

18、肝首过效应(liver first pass effect): 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19、溶出速率(dissolution rate):是指一定溶出条件下,单位时间药物溶解的量。20、注射给药(parenteral drug delivery):注射给药或称注射给药法是指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1、肺部给药(pulmonary drug delivery)/眼部给药(ophthalmic drug delivery)

思考题

一、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内容:(1)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的关系;

(2)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3)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4)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5)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7)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目的:正确评价药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生产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二、生物药剂学与制剂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关系(同上目的)

生物药剂学为正确评价制剂质量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生物药剂学与制剂质量的关系:质量评价,处方筛选

生物药剂学与临床用药的关系:合理用药,保证药效,安全。

三、何为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四、试述生物膜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模式对药物吸收的关系。组成:生物膜由膜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三种类型。

结构:液体镶嵌模型。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连续主体,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深度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功能:使活细胞与周围环境间有选择地进行物质交换。

对吸收的关系:大部分药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被动扩散。小分子水溶性物质通过微孔途径吸收,大分子通过类脂途径吸收。

五、人体哪些部位给药兼有局部及全身两种作用? 口服给药:靶向制剂(局部),普通制剂(全身)肌肉/皮下注射:局麻药(局部),皮试(局部),青霉素G(全身)口腔粘膜给药:溃疡膜(局部),舌下片(全身)皮肤给药:皮炎平(局部),肛泰(全身)肺部给药:地塞米松(局部),全麻药(全身)直肠与阴道给药:甘油栓(局部),阿司匹林栓(全身)眼部给药及鼻粘膜给药一般用于局部,极少用于全身。

六、各举例说明之。药物以何种方式和途径透过下列部位生物膜(胃肠道、口腔、鼻腔、皮肤、眼角膜)胃肠道:细胞通道转运、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口腔:以被动扩散为主,低分子量的水溶性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通道穿过口腔粘膜,一些脂溶性药物也能经细胞间透过黏膜吸收;

鼻腔:经细胞的脂质通道和细胞间的水性孔道; 皮肤:被动扩散;

眼角膜:角膜渗透和结膜渗透。

七、影响为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

(一)生理因素:

1、消化系统因素:

(1)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2)胃排空和胃空速率;(3)肠内运行;(4)食物的影响;(5)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

2、循环系统因素

(1)胃肠道血流速度;(2)肝首过效应;(3)淋巴循环;

3、疾病因素

(二)物理化学因素

1、解离度与脂溶性;

2、溶出速率;

3、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三)剂型因素

1、制剂处方;

2、制备工艺。

八、药物转运机制中以被动转运为重要,何故?

1、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

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

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竞争抑制现象。

九、何类药物在小肠转运过程中出现饱和现象,及部位特征,使此类药物在服用中应注意什么? 主动转运的药物会出现饱和现象,部位特征为小肠上端。

服用此类亚欧应注意饭后服用,一次剂量不宜过多,经吸收部位是速度应慢,不宜制成缓释制剂。例如:维生素B2和胆酸。十、一般药物以何种形式透过生物膜,进入血浆后主要以何种方式起作用?、一般药物以脂溶性较高的未解离型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浆后主要以游离型起作用。

十一、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值不宜过大对吸收的意义何在?试举胃肠道与皮肤吸收为例。

通常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大,说明该药物的脂溶性较好,吸收率也大,但油水分配系数与药物的吸收率不成简单的比例关系。因为溶于脂质膜的药物对体液的亲和性很弱,难以从类脂膜中游离入水溶性体液中,使药物吸收率下降。胃肠道:脂溶性太强的药物可因难以从类脂膜中游离入水溶性体液中,使药物吸收率下降,而且药物不可能在水溶性的胃液中溶解,故无法吸收。

皮肤:脂溶性强的药物容易透过角质层屏障,但脂溶性太强的药物难以透过亲水性的活性表皮和真皮层。

十二、影响胃排空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哪些药物饱腹服用吸收反而好?

影响因素:

1、食物理化性质;2胃内容物粘度、渗透压;

3、食物的组成;

4、药物的影响;

5、其他因素。

一些在特定部位吸收的药物,胃空速率大反而吸收不好,如维生素B2在十二指肠主动吸收。还有某些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及在胃中吸收较多的药物。

十三、药物的溶出速率对吸收有何意义?有哪些影响溶出速率的因素?

意义:对难溶性药物而言,药物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很慢,尽管崩解分散过程很快,其吸收过程往往受到药物溶出速度的限制,溶出是难溶性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药物在胃肠道内的溶出速度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药物的溶解度;粒子大小;多晶型;溶剂化物。

十四、对溶解缓慢或难溶性药物为增加其吸收,可采用减小粒径(微粉化)的方法,但不适合于那些性质的药物?

1、引起胃部刺激的药物;

2、突释引起中毒的药物(及治疗窗窄);

3、药效剧烈的药物;

4、粉碎或研磨使晶型改变的药物;

6、粉碎后易吸水、氧化等性质不稳定的药物。

十五、药物的首过效应发生在体内哪些主要部位?何故?各举一例说明之,有何克服法?

首过效应发生在肝脏、胃肠道。因为药物在进入全身循环前,首先在胃肠道和肝脏进行代谢。胃肠道中胃酸,各种消化酶和肠道中菌群产生的酶对药物的代谢反应,会导致部分药物在肠道中代谢失活。进一步吸收入体内的药物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部分药物又被肝脏药酶转化与组织成分结合,或随胆汁排出,是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更加减少。

胰岛素经胃肠道会被水解,故制成注射剂;硝酸甘油的肝首过效应极强,故舌下含服。克服:制成药物的衍生物或前体药物,提高药物稳定性。

利用制剂包衣技术也是防止药物胃酸中不稳定的有效措施。

改变给药途径,以避免首过效应,例如直肠给药等。

十六、何类药物选择淋巴系统吸收?药物淋巴转运有何特点及缺点? 大分子及不溶性颗粒。

特点:单向循环,大分子的脂溶性的药物可被吸收,不受肝首过效应的影响,通透性大。缺点:淋巴管内淋巴液流速慢,吸收慢

十七、影响肌注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肌肉注射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血流速度越快洗手越快;

2、药物的理化性质:油水分配系数适当,分子量小;

3、剂型因素: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型乳剂>W/O型乳剂>油混悬液;

十八、有哪些因素影响药物的透皮吸收?角质层水合作用,吸收促进剂及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吸收的方法,机制如何?

影响因素:

1、生理因素;

2、剂型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2)给药系统性质;

3、透皮吸收促进剂

4、离子导入技术 角质层水化能够改变皮肤的渗透性。当皮肤覆盖塑料膜或具有封闭作用的软膏后,水分和汗液在皮肤内积蓄,是角质层水化。细胞自身发生膨胀,结构的致密程度降低,药物渗透性增加,水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皮肤水化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与水化的程度和药物的性质有关。

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作用于角质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干扰脂质分子的有序排列,增加脂质的流动性,有助于药物分子的扩散。有些促进剂能溶解角质层的类脂,影响药物在皮肤的分配,或促进皮肤的水化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

十九、对眼部药物吸收,粘度的作用是什么?

增加水溶液粘度,可以延长保留时间,减少流失,有利于药物与角膜接触,有利于药物透过。

二十、药物在肺泡部位吸收的速效性有哪些特征?(肺部是血液与气体进行交换的部位,肺泡是半球状囊泡,成薄膜束状,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厚度仅0.1~0.5μm,细胞间隙存在致密的毛细血管。肺泡腔至毛细血管腔间的距离仅约1μm,是气体交换和药物洗手的良好场所。)巨大的肺泡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决定了肺部给药的迅速吸收,而且吸收后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肝脏首过效应。二

十一、何为分布?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二

十二、表观分布容积表示什么?其上限值为何不能固定?

表观分布容积表示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体积。如果药物基本上不与血浆蛋白或组织相结合,则他们的表观分布容积接近于其真实的分布容积,并且不超过总体液。但这种理想状态几乎不存在,大多数药物与血浆蛋白和组织蛋白,或者于两者都有显著结合。导致表观分布容积具有不同的量值。所以没有上限。二

十三、影响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一)血液循忧患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1、血液循环的影响(越快越好);

2、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分子量越小越好);

(二)药物与血浆代白结合率的影响:

1、蛋白结合影响体内分布;

2、蛋白结合影响药效;

(三)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四)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

(五)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二十四、影响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因素有哪些?

1、体内循环和血管通透性;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3、药物的理化性质与透过生物膜的能力;

4、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5、药物相互作用。

二十五、为什么说药物的蛋白结合是药物储存的一种形式?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是一种可逆过程,有饱和现象,血浆中药物的游离型和结合型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关系。当游离型药物随着转运和消除使其浓度降低时,一部分结合性药物就转变成游离型药物,使血浆及作用部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浓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药物与蛋白结合也是药物储存的一种形式。二

十六、为什么说药物的蛋白结合能影响药物的分布、转运速度以及作用强度等方面?

进入血液中的药物,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一部分在血液中呈非结合的游离型状态存在。通常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透过毛细血管向各组织器官分布,因此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是影响体内分布的重要因素。

因为血管外体液中蛋白质浓度比血浆低,所以药物在血浆中的总浓度一般比淋巴液、脑脊液、关节腔液以及其他血管外体液的药物浓度高,血管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与血浆中游离型浓度相似。因此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是影响转运速度的重要因素。

黄瓜霜霉病生物药剂筛选试验总结 篇3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

(1)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延边春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2)农抗120水剂(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3)腐殖酸铜水剂(有限公司)

(4)20%井岗霉素百丁溶性粉剂(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5)72%克露可湿性粉剂(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

2.供试作物

黄瓜品种祥云金棚宝(结瓜初期)

防治对象是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

3.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土质为栗钙土,肥力中等,pH7.5~7.8,栽培管理措施一致,黄瓜长势均匀。试验设计4种药剂处理,设常用药剂杜邦克露处理和清水处理2个为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18 m,随机排列,小区间设l行保护行。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喷雾。以后第7~10d喷一次,连续喷3~4次,

4.调查方法

药前调查病情基数,药后3d、10d分别调查防治效果,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5株挂牌调查全部叶片,以每株每一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按照分级标准记载各级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分级标准如下: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E(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一CK×PTl/CK×PTo)×100

=(1一对照药剂药前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后病情指数/对照药剂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100

显著性测定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PT)法.

二、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农抗120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10d后的防效

为88.6%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6.9%、83.8%与杜丰区克露的86.0%防效相一致,无显著差异。腐殖酸铜的防效与其他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从药后3d到l0d的防效看,除腐殖酸铜的防效有所下降外,其他试验药剂处理防效均呈逐渐上升趋势。

三、结与讨论

1.试验证明4种生物药剂对作物安全。除腐殖酸铜外,农抗120、井岗霉素和春雷霉素与常用药剂杜邦克露的持效性一致。

2.农抗120、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对作物安全,耐冲刷,药效持久,能明显减少施药次数。表现出非常高的保护、治疗效果。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显著,适时用药1次,药后l0d的防病效果均达80%以上,是防治黄瓜霜霉病较为理想的药剂。与常用药剂杜邦克露的防效无明显差异性。最佳用药适期为发病期初期,用药过迟,影响防效。

3.腐殖酸铜防治效果虽与常用药杜邦克露的防效有明显差异性,但防治效果也在70%以上,可在黄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4.建议:用农抗120或井岗霉素800~1000倍液或春雷霉素倍液1500~2000倍液或腐殖酸500~600倍液或杜邦克露800~1000倍液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以后每隔7~10d再用药,连续用3~4次左右,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生物药剂学 篇4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次课,教学体会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 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组成, 其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新药设计、制剂开发、药品质量评价和临床合理用药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为今后从事药学及临床药学的科研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在整个药学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理论知识抽象, 还有难懂的数学公式推导, 相对比较枯燥乏味, 很多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第一堂课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好的第一堂课能让学生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增加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决心。因此, 上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次课至关重要。笔者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多年, 就如何讲好第一堂课, 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在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及其所教学科的心理趋向, 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1]。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他们心理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 要想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 老师应该下功夫做好功课。首先要求任课老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同时也应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这门课程尽管内容抽象, 但却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其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 而反过来又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在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科研一线工作的老师, 才可能真正地精通课程的所有内容, 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了如指掌, 并且能够跟踪学科前沿, 获取大量科研案例。这样, 在课堂上才能胸有成竹, 游刃有余。当然, 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还要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但要了解教学方面的内容, 还要了解教学以外的事情。不仅如此, 老师端庄的仪态、得体的衣着和幽默风趣的言谈能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 专业任课老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精心准备PPT课件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可以将文字、图片、色彩、声音等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通过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来使其接受课堂信息[2]。PPT课件还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生动、重点突出等优点。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能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学生不曾接触的知识点, 亦可以通过图片展示, 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我们可以收集到很多有用的素材。比如下载各种给药途径的制剂的图片, 如片剂、各种注射剂、透皮贴剂、喷雾剂、滴鼻剂、栓剂、舌下片等, 还可以下载到研究药物吸收的各种模型及其本课程所要涉及的各种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图片。借助于这些图片, 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本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 从而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深入浅出介绍课程内容,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 是对资料的兴趣。”因此, 在做好以上两点的基础上, 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上面的疑惑。对于一门全新的课程, 学生最关心的还是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这门课。

1. 让学生弄清为什么学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老师可以以这门课程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进行讲解。这里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药物在人体内的疗效呢?”然后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自己找到影响药物疗效的三大因素:第一, 药物化学结构;第二, 剂型因素;第三, 生理因素。通过多选题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哪些因素属于剂型因素, 哪些因素属于生理因素, 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属药物化学的范畴, 在前期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过, 不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内容。然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定义:生物药剂学为人体药剂学, 主要研究已知药理作用的药物及制剂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定性地描述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理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生物药剂学研究的目的是为我们正确评价制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及处方工艺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最终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如左旋多巴胺与维生素B6不能同时服用, 维生素B2要饭后服用等就是通过生物药剂学研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实例。而药物动力学主要是研究体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通过建立体内药物剂量或者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可以定量地描述药物在体内的ADME过程。通过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求算药物的生物半衰期, 药物的清除率, 稳态血药浓度等等, 可以制定临床给药方案,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利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新药研究的重要内容。药物动力学性质是非常重要的新药筛选的指标。据文献调查, 在中止开发的药物中, 40%是由于不合适的药代动力学性质造成的, 而对于抗感染药物, 不合适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几乎是中止开发的唯一因素[3]。总而言之, 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可为今后从事新药的研究开发、药物剂型的设计、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让学生弄清学什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药学专业课程, 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理念。应使培养的学生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能够达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目标。

首先, 搞清楚影响药物体内疗效的因素, 并能利用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剂型设计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生物药剂学主要分5个章节分别讲授口服药物的吸收、非口服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和药物的排泄。作为本科生学习的重点是搞清楚药物的剂型因素和机体的生理因素是如何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在掌握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比如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 影响其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是溶出速率, 所以根据影响溶出速率的公式很容易找到增加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

其次, 找到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指导临床给药方案的确定, 并利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制剂的质量。药物动力学的重点是利用单室模型如何建立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以及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求算方法。进一步搞清楚重复给药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以及相关参数的求算。在此基础上, 学习如何应用药物动力学原理和药动学参数制定临床药物的给药方案, 包括通过治疗药物检测来实施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并利用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来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熟悉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再次, 实验课教学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 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有在体小肠吸收实验、血管内及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及尿药法测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等经典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查阅文献拟定实验方案, 由教师审核确定方案可行后, 学生即可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将制剂的设计、质量标准的制定到动物体内生物等效性评价串联起来, 让学生初步了解新药研制的过程。通过实验课的学习, 一方面能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让学生弄清怎样学

其一, 回顾已学知识, 预习未学知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交叉和综合性的学科, 涉及药剂学、生理学、药理学、数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多门学科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复习相关学科的某些知识。如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都涉及到跨膜转运, 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 需要先复习一下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转运机制等。在学习药物动力学时, 涉及到微分、积分和拉氏变换等高等数学里面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应该提前复习。同时也要做好课后复习, 要学会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提纲挈领, 勾勒出知识的框架结构。另外每次上新课之前, 学生应该提前做好预习, 这样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 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去听课, 从而增加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避免盲目被动的状态。

其二, 要理论联系实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涉及的内容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和抽象性,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能够消化所学知识, 做到运用自如, 就必须多找实例去练习。如在临床用药方面左旋多巴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而维生素B6可以抑制这些副作用, 但是两种药物确不能合用。又如安眠药苯巴比妥中毒时可以服用碳酸氢钠和甘露醇来解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制剂设计和临床用药的实例, 找到它们的理论依据, 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的知识。在学习药物动力学章节时, 因为涉及到很多数学公式, 学生更应该多做习题, 通过计算演练, 可以更好地掌握各药物动力学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除此以外, 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课的学习, 在实际操作中去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通过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在医院临床药学科室的学习,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药物治疗浓度监测、抗生素的给药方案设计、特殊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以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中, 通过实实在在的操作来更深刻地认识本课程所学知识。

其三, 课堂上专心听讲, 积极跟老师互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4]。听讲是学习的中心环节,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 认真思考问题, 积极参与互动, 不仅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自己不懂的也应该多问。因为大学课堂每一次教学内容比较多, 为了方便复习和记忆,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手脑并用, 在动脑的同时还要动手, 做好课堂笔记。记笔记要抓住重点, 分清主次。

总之, 作为药学本科生的专业课程, 我们应立足于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让学生在第一堂课的学习当中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对药学生以后从事药学工作的实用性, 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做好铺垫。

[编辑:苏慧]

参考文献

[1]王梅, 朱晓林.教师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J].基础教育研究, 2010 (7) :50.

[2]李纪红, 李良洪, 胡云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视窗, 2012 (5) :91.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品技术评价文集 (第三辑) [C].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70.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案 篇5

一、名词解释

1、稳态血药浓度

2、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3、坪幅

4、达坪分数

5、蓄积系数

6、波动度

二、单选题

1、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静脉注射给药 D等剂量,等间隔 E血管内给药

2、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D增加给药频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 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

三、多选题

1、以下关于重复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累计总是发生的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

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注维持剂量 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E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

2、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重复给药的前提是 A一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 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

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 D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 E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

3、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缓控释制剂的质量 A血药波动程度

B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 C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 D AUC E给药剂量

四、问答题

1、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各有何特点?为什么?

2、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临床给药方案设计中有何意义?

3、什么是达坪分数?静脉注射给药达坪分数与血管外给药达坪分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4、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5、叠加法预测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的原理何特点是什么?

6、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求算公式有何不同?为什么?

7、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参数有哪些?在评价缓控释制剂研究中有何意义?

8、什么是负荷剂量?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求算有何不同?

9、已知氨苄青霉素胶囊剂F为0.5,吸收半衰期为0.25h,消除半衰期为1.2h,V为10L,若每隔6h口服给药500mg,试求多剂量给药从开始给药治疗38h的血药浓度?(Cn=10.269μg/mL)

生物药剂学 篇6

摘 要:为了使生产上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更有针对性,对采自宜宾市烤烟种植区的具有典型赤星病症状的烟叶样品进行了组织分离、培养和形态特征观察。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致病力的菌株xs-k-1(较强)、xz-k-1(中)和xf-y-1(弱)的生物学特性及4种杀菌剂对较强致病力菌株xs-k-1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1个菌株均属于链格孢菌,但各菌株间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平均病情指数为18.75~71.25,其中以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主,占测试菌株的61.9%,弱致病力类型和较强致病力类型的菌株所占比例相当,未发现强致病力和不致病力菌株。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烟草赤星病菌在7~35 ℃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宜的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1~28 ℃;高湿度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产孢,当湿度为100%时,病菌生长和产孢量最高,分别为5.83 cm和4.18×105 个·mL-1;在pH值4~10的范围内该病菌均能生长和产孢,适宜pH值范围为7~8.5,其中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8.5,产孢量最大的pH值为7 。供试药剂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为:10%多抗霉素>60%唑醚·代森联>50%氯溴异氰尿酸>40%菌核净,10%多抗霉素的EC50为15.182 μg·mL-1。

关键词:烤烟;赤星病;致病性;生物学特性;药剂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0.022

Abstract: To control Alternaria alternata with strong points, pathogen was isolated from the tobacco leaves with typical brown spot symptom. And the pathogen was cultured and the characters was observed. The pathogenicity of isolates was evaluated by mycelium block traumatic inoculation method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presentative isolates xs-k-1 (relatively strong), xz-k-1 (moderate) and xf-y-1 (weak) with various pathogenicity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hyphal growth rate method. Moreover, the inhibition of 4 fungicides for relatively strong pathogenicity isolate xs-k-1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the 21 isolates were A. alternata, but the pathogenicity wa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strains, and average disease index varied from 18.75~71.25. And the moderate virulent isolates distributed dominantly, accounting for 61.9%, the proportion of weak and relatively strong virulent type was the same, neither strong nor nonpathogenic. On PDA medium, mycelial can grow and spor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7~35 ℃, with the optimum growth and sporulation occurring between 21~28 ℃. The high humidity was favorable for mycelial growth and sporulation, the growth and sporulation reached the highest under 100% RH, 5.83 cm and 4.18×105 individual·mL-1, respectively. Mycelial can grow and spore in the pH range of 4~10, and the suitable pH was 7~8.5, with the optimum growth pH 8.5, the optimum sporulation pH 7.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on A. alternata were 10%polyoxin> 60%pyraclostrobin & metiram> 50%chloroisobromine cyanuric acid> 40%dimetachlone, and 10%polyoxin EC50 values was 15.182 μg·mL-1.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 Alternaria alternata; pathogenicit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dicaments

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是烟草生产上对烟叶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属真菌性病害,具有潜育期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1-3],在我国各烟区均有发生,以黑龙江、河南、山东、贵州、安徽、四川等省发生为害较重[4-6],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宜宾是四川的重要烤烟产区之一,种植烤烟面积6 000 hm2左右,其烟叶风格独特,在主要卷烟品牌的主辅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然而,地处高温高湿的宜宾烟区由于多年且大面积种植感赤星病的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等[8]原因,烤烟赤星病发生严重,一般烟田病株率为20%~60%,重病田可达90%以上,致使烟叶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制约着烤烟生产的发展。为了生产中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更有针对性,急需明确宜宾各产烟县此病害的致病力、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药剂的抑菌效果。鉴于此,对宜宾烟区的烤烟赤星病菌致病力、生物学特性和不同药剂的抑菌效果进行试验,旨在为宜宾烟区赤星病的高效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在烟草成熟期,从宜宾筠连、兴文、珙县、屏山、长宁5个县烤烟种植区采集具有典型赤星病症状的烟叶样品,置于4 ℃冰箱保存,待分离。

1.2 供试药剂

根据中烟叶生[2015]24号文件及中国农药信息网(http://www.chinapesticide.gov.cn/)选择供试药剂。10%多抗霉素WP(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40%菌核净WP(浙江斯佩斯植保有限公司);60%唑醚·代森联WG(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50%氯溴异氰尿酸WP(河南银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赤星病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在采集样品的病健交界处切取边长约0.5 cm大小的组织块,用75%酒精消毒30 s,再用3% NaClO消毒约2 min后,用无菌水清洗3遍后用灭过菌的滤纸将组织块表面吸干,移植于PDA平板上,28 ℃培养,待培养3 d后对菌落进行纯化并单孢分离。将纯化的菌株在PDA平板上常规培养,记录菌落形态学特征,并挑取少许菌丝制成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形态。参照关博元[9]的方法进行菌株产孢表型观察,并按具短分枝的孢子链,支链一般长1~5个孢子为链格孢和形成10~15个孢子长的分生孢子链,孢子链通常不分枝,个别分枝形成l~3个孢子的侧链为长柄链格孢。

1.3.2 赤星病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将保存的赤星病菌株在PDA平板上28 ℃培养5 d后,用5 mm内径的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菌饼。采摘宜宾烟区主要栽培品种K326(感赤星病)中下部健康老熟叶片(叶片部位、叶色均匀一致),用75%的酒精棉球对烟叶表面消毒,用无菌水冲洗3次,晾干。每片烟叶以叶脉为分界,用灭菌针将烟叶表面对称的刺10个位点,每边5个位点。将有菌丝的饼面朝下轻贴于烟叶表面的针刺位点上,以无菌PDA培养基(直径5 mm)接种作对照,每菌株接种2张叶片。接种的离体叶片放在瓷盘(经紫外线灭菌)中的纱布(用灭菌水浸湿的四层灭菌纱布)上,然后用保鲜膜将盘口封严并置于28 ℃恒温箱内培养3 d。按病斑大小统计各接种位点的发病严重度,参照易龙等[10]的分级标准(表1),并根据公式A计算病情指数,确定各赤星病菌株致病力的强弱。

1.3.3 赤星病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1) 温度对赤星病菌生长的影响。将分离纯化的赤星病菌移植到PDA平板上,培养3 d后,用无菌打孔器在菌落生长边缘处打取直径为5 mm的菌饼。将病原菌菌饼移植于PDA平板上,分别置于7,14,21,28和35 ℃ 5个温度条件下培养,每个处理重复3次。5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分别测量菌落直径增长量和不同处理产孢量;(2) 湿度对赤星病菌生长的影响。参考Winton等[11]的方法,将不同饱和盐溶液倒入大培养皿,并用封口膜密封,造成不同相对湿度(RH,40%,60%,80%和100%)的试验环境。将PDA平板在50 ℃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将赤星病菌饼(直径5 mm)移植于PDA平板中央,除去皿盖置入各不同RH的大培养皿中,在28 ℃下培养,每个处理3个重复。5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分别测量菌落直径增长量和不同处理产孢量;(3) pH值对赤星病菌生长的影响。用1 mol·L-1和1mol·L-1 NaOH调节PDA培养基pH值分别为4,5.5,7,8.5和10。将病原菌菌饼(直径5 mm)分别接种于不同pH值的PDA平板上,置于28 ℃恒温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5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分别测量菌落直径增长量和不同处理产孢量。

1.3.4 不同药剂对赤星病菌株抑制效果 试验以生长速率法(琼脂平板法)测定各药剂对赤星病菌株(xs-k-1)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所用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各化学药剂药液浓度分别为200.0,100.0,50.0,25.0和12.5 g·mL-1。在预培养3 d的菌落边缘打取5 mm直径的新鲜菌饼接种于不同药液浓度梯度的PDA培养基上,每皿1块,3次重复,以不加药剂的PDA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置于28 ℃培养箱中培养,5 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取平均值,计算抑制率。

1.4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7、DPS7.05和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星病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从采集烟叶样品上分离获得21个菌株(表2),其中兴文13株,筠连2株,长宁3株,珙县 1株,屏山2株。在PDA培养基上,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呈现灰黑色或暗绿色同心轮状菌落,菌落绒毡状,平整,扩展较快,与于莉等[12]报道基本一致。经显微镜观察发现,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倒棒锤形或椭圆形,淡褐色至褐色,具2~6个横膈膜和1~3个纵、斜隔膜,孢身10~45×5.5~18 μm;在分生孢子梗上形成具短分枝的孢子链,支链一般长1~5个孢子,表现出链格孢菌的典型特征。

2.2 赤星病菌株致病力的测定

根据严重度分级标准和致病力强弱分化标准对21个菌株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鉴别烟叶(K326)上的平均病指为18.75~71.25,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差异(表3),其中较强致病力菌株4个,占测试菌株的19.05%,中等致病力菌株13个,占测试菌株的61.9%,弱致病力菌株4个,占测试菌株的19.05%。上述结果表明,在宜宾烤烟种植区,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占有主导地位,弱致病力类型和较强致病力类型的菌株所占比例相当,未发现强致病力和不致病力菌株。

2.3 赤星病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3.1 温度对赤星病菌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赤星病菌生长和产孢均具有显著性影响。试验结果(图1)表明,病菌在7~35 ℃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病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是21~28 ℃;在28 ℃温度下,病菌生长最大,产孢最多,分别为4.72 cm和4.2×105 个·mL-1。

2.3.2 湿度对赤星病菌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图2)表明,赤星病菌的生长和产孢均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病菌的生长随湿度增加逐渐增大,当湿度达到80%后病菌增长缓慢,且与湿度在100%时差异不显著;病菌的产孢量随湿度增加而显著增多,且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病菌产孢量差异达极显著,当湿度达100%时,孢子数达到最大值,产孢量为4.18×105 个·mL-1。

2.3.3 pH值对赤星病菌生长的影响 在不同的酸碱度环境下,病菌的生长和产孢均具有明显差异。测定结果(图3)表明,赤星病菌在4~10的pH值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病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pH值为7~8.5,在pH值为8.5的PDA培养基上病菌生长最大,pH值为7的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

2.4 不同药剂对赤星病菌株的抑制效果

从表4可以看出,各药剂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随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不同药剂的抑制效果有差异。比较EC50,10%多抗霉素对赤星病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15.182 μg·mL-1;40%菌核净对赤星病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50.818 μg·mL-1。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宜宾植烟区采集的具典型赤星病症状的烟叶样品上分离赤星病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1个菌株在分生孢子梗上形成具短分枝的孢子链,支链一般长1~5个孢子,表现出链格孢菌的典型特征,但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明显,其中以中等致病力类型的菌株为主,占测试菌株的61.9%,弱致病力类型和较强致病力类型的菌株所占比例相当,未发现强致病力和不致病力菌株,这一现象可能与宜宾高温高湿的环境因素有关,也可能受样品采集的限制,宜宾地区烟草赤星病有无其他致病力菌株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有关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报道较多。本文通过对宜宾地区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在7~35 ℃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最适宜的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1~28 ℃;高湿度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产孢,当湿度为100%时,病菌生长和产孢量最高,分别为5.83 cm和4.18×105 个·mL-1;在pH值4~10的范围内该病菌均能生长和产孢,适宜pH值范围为7~8.5,其中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8.5,产孢量最大的pH值为7 ,这一研究结果与杜雷等[4]对安徽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较一致。该试验结果可为宜宾烟区赤星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室内平板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为:10%多抗霉素>60%唑醚·代森联>50%氯溴异氰尿酸>40%菌核净。10%多抗霉素和60%唑醚·代森联对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效果显著,EC50值分别为15.182 μg·mL-1和19.828 μg·mL-1;40%菌核净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50.818 μg·mL-1,这可能是由于40%菌核净积年累月的使用导致赤星病菌对其产生了较强的抗性。

参考文献:

[1] SHEW H D, LUCAS G B. Compendium of tobacco disease [M].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APS), 1990:110-121.

[2]曾琛,陈庆园,刘洋,等.贵州省兴义市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调查[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99-101.

[3]马志远,李金岭,冯志珍,等.一株烟草赤星病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与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40(3):117-125.

[4]杜雷,张乐,高智谋,等.安徽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9,15(1):39-43, 48.

[5]孔凡玉. 烟草赤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烟草科技,2002(6):40-42.

[6]赵振山.中国烟叶生产实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7]向金友,谢冰,袁继超,等.宜宾烟区初烤烟品质构成特点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6):604-608.

[8]胡荣海,邵岩,白永富,等.云南烟草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57-159.

[9]关博元.重庆烟草赤星病菌种级地位及致病力分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0]易龙,肖崇刚.重庆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培养性状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3,16(3):34-37.

[11] WINTON P W,BATES D H. Saturated solutions for the control humilities in biological research[J]. Ecology, 1960, 41:232-237.

生物药剂学 篇7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合理设计药物剂型、科学评价制剂质量、科学制订给药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为今后从事药品研发、质量评价及指导临床用药打下良好的基础[1]。为达这一目标,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并重, 由于西安医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开设本课程时间较晚, 所以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尚处于摸索阶段, 在实验教学方面相对比较薄弱, 因此, 有必要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立足于药学类专业需求, 探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构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属于药物临床应用学科的范畴, 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能验证、巩固和扩展理论教学内容, 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但如何利用有限的实验课达到这一目标,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新时期药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由于我院药学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一些医疗单位, 故我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把握了这一大方向的基础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具体目标,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优化实验项目, 精选实验内容,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建设, 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应用, 强化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设计, 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进行高质量教材及配套实验教材的建设[2,3,4]。

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针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由两门独立的学科组成这一特点, 确定实验体系应涵盖这两个学科的内容, 即生物药剂学部分中有药物的溶出度实验、组织分布实验、血浆蛋白结合率等内容, 药物动力学部分则开设了血药法和尿药法实验求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等内容。为逐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结合本课程的特点, 将实验体系分为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教学3个层次[5,6,7,8]。

2.1 实验项目的设置原则

2.1.1 实验项目应“新”

由于该实验体系的建立仍在摸索阶段, 通过网络以及与兄弟院校的联系, 根据确定的实验内容方向和层次需求, 初步确定一些实验项目, 合理设计实验, 并在实验中融入新科学、新技术、新方法, 来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并有机会及时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实验研究,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2.1.2 实验内容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我院办学定位, 坚持“为基层一线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适应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 因此设定实验内容时针对临床需求和大家关注的药品安全问题, 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1.3 实验课应密切联系理论课

实验课内容应能很好地配合理论教学中的知识点,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且使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做到协调统一, 故实验课的开设应充分注意到理论课的教学阶段。首先开设验证性实验, 紧密衔接理论教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在相关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出, 使实验课与理论课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 完成共同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课来巩固所学知识, 从而强化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抓住每个操作步骤用理论知识点来解释每一步所做的原理, 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不再是茫然, 而是对于每一步每一过程都了然于心。

2.2 综合、设计性实验体系

综合性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及相关课程的知识贯穿起来,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将一些常规指标的测定及各种实验手段组合在一起, 组成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完成的任务是可以在一个实验中研究多个问题, 或者利用多种实验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如复方阿司匹林片剂的处方设计、工艺筛选及质量控制, 使学生初步了解新药研发的过程, 又将学过的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设计性实验:以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 并将所学的药学相关课程知识应用于实验的设计, 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和研究项目, 实验室提供条件, 学生通过查阅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 拟定实验过程, 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写出注意事项, 最终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 做出具有一定精度的测试结果, 最后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科学地总结失败和成功的经验[2]。

3 新实验体系的实施

3.1 配套教材与大纲的建设

由于在我院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时间比较短, 尚未建立系统的实验体系, 建立并实施该实验体系需要依赖于一套好的实验教材, 因此, 编写一套高水平的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完善的基础。在参考兄弟院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特点, 教研室自行编写了实验教材。其中生物药剂学中包含实验3项, 药动学包含实验3项, 共6项实验, 实验教材中将每一项实验的给药方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取样技巧等内容以图表等多种方式详尽罗列, 图文并茂使学生能结合理论内容很快理解这些实验的目的及期望达到的目标。教研室所编写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 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内容详实、联系问题广泛, 经多年使用广受学生好评, 并得到同行认可。

除了一套好的实验教材, 与此相匹配的还有相应的实验大纲, 大纲明确每节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实验目标;重点内容是每节课的灵魂所在, 既是教师要重点讲述的内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消化理解的内容。实验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明确每节课的精髓及期望达到的目标, 这样授课教师在内容讲述时都会将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明确的指出, 提示学生本节课的内容, 做到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

3.2 开放实验室

为配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 使其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我院大胆开放实验室。于学期初根据教学安排制订开放时间表, 拟定开放实验内容范围, 采取预约登记的进行方式, 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推动了学生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思维的发展, 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3.3 实验考核方法

根据我院课程要求, 实验教学学时在40学时以下的不单独进行实践考试, 那么实验考核的方式就是以实验报告的方式体现的, 其中实验表现 (30%) 、实验报告 (70%) , 学生们往往是根据实验讲义内容、依照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地做实验, 撰写实验报告后由老师批阅。但是存在的问题是, 由于实验设备有限所以在进行实验分组时是8~10人一小组, 再根据实验内容分步骤完成, 最后统一进行数据处理, 那么存在的问题就是这8~10个人的实验报告就是一样的, 这样就难免出现一些学生偷懒, 在实验过程中持观望态度不动手, 最后照别人的实验报告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改革后, 如果仅凭实验报告则无法客观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对实践考核采用多指标综合考核的方法, 主要由考勤及操作 (10%) 、课堂提问 (20%) 、实验结果与报告 (70%) 这三部分组成, 其中课堂提问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新实验预习情况, 另一部分是上次实验的总结与体会;实验报告则要求除了数据处理及结论之外, 应有类似论文的讨论部分, 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突出了实验考核的重点, 还可以全方位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实践技能, 在考核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实验的积极性[9,10,11,12], 对于该实验体系的建立及执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新实验体系的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果

4.1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 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性, 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许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方法和结论提出质疑并有所思考, 对实验中有些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经授课老师检验后, 部分科学合理的建议已向实验室提出并被采纳, 充实了实验内容。同时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己制订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面对各种挑战与挫折, 允许学生实验失败, 只是最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心得体会分析失败原因, 通过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10]。

4.2 改进传统实验, 逐步开发新实验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最初于2008年我院开设实验课, 实验内容仅有3项, 而且内容仅局限于生物药剂学这部分内容, 药动学实验部分一直是个空白, 为使本课程的实验更具有综合性、系统性, 本研究对传统实验项目进行综合改进, 在生物药剂学部分增加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与竞争性研究一项, 药动学部分通过预增加实验内容3项, 随着实验内容的扩充, 实验仪器设备随着更新换代, 提高了实验水平,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本研究还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3 对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产生的新学科, 对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及实验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教师及实验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应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 将这一领域中新的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中, 这样既保证学生接受了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又接触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前沿的发展动向。

5 新实验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药剂学 篇8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涉及高等数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同学往往反映“难学懂、难记忆、难应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国内多所学校已对该学科进行了多元教学法、多学科交叉法、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PBL-LBL结合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4,5,6]。发生认识论是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提出和建立的。其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认为学生是认知行为的主体,新的知识必须与学生的经验和思维产生联系,并内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导,在知识建构活动中发挥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的作用,其传授的知识要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目前,尚未见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建构。本文拟应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进行建构,为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支撑。

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基本思想

发生认识论最初来源于对儿童数学学习等的研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不是现实的简单复制,获得的唯一途径是动作,动作是获得知识的源泉和基础;思维发展根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经主体内化了的动作进一步协调而形成认知结构。皮亚杰据此提出了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四个最核心的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是指动作结构,是个体认识事物的基础;同化是客体对主体的适应,是个体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之中的机能;顺应是主体过去已经形成的反应对客体的适应,是个体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体的机能。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人对知识的学习是逐步从简单发展为复杂,不断促进认识的发展,其主要动力就是认识过程中的平衡。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向另一种更高级状态过渡的过程。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先以已有图式去同化客体,若获得成功即得到认识结构的暂时平衡;若不成功,则做出顺应,改变现有图式,再去同化客体,直至达到认识结构的平衡[7,8,9,10]。

2 发生认识论适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学习依赖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基础学科,同时又与高等数学密切相关。该学科的本质是用数学方法和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为合理用药和合理制药提供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发生认识论具有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应用的天然基础。

2.1 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主要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研究通过口服、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的量变规律,以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是一门用数学分析手段来处理药物在体内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药学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机械记忆,对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较少,造成了药学专业学生思维往往拘泥于具体的对象,注重对其特征、形态、功能的观察和描述,不善于开展抽象思维活动。而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依靠已有的数学现实空间,将当前的知识纳入已有经验,进行归属或验证,通过新旧知识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新的数学空间。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和深化。发生认识论是在研究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与本学科学习的共通性[11]。本学科的学习就需要学生从生物现象和临床特征出发,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活动,经过多次知识融合,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完成认识过程中的平衡化。

2.2 依赖于已有图式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活动,并在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认识的图式[12]。人们总是用自己已经具有的图式去认识事物,具有累积性、交织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特性。成功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现有的图式为基础,充分适应了学生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前,已学习过高等数学、药剂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现有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上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已有的图式和当前教学活动的联系,使学生将新知识尽可能纳入已有经验,进行归属或验证,直至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经过多次的反复和深化,完成原有图式和本课程知识内容重新建构的顺应过程。

2.3 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

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人是在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中,逐步从简单结构发展为复杂结构,并发展自己的认识的。人的认识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其发展阶段具有连续性,各个阶段按顺序发展,没有某个阶段会突然出现,也不会发生跳跃和颠倒。认识发展就是一个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不断往复提升的过程[1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既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承前启后上,又体现在“先生物意义后数学模型”“先单室后多室”“先线性后非线性”等学科内在逻辑方面。

2.4 体现认知的个体差异

发生认识论认为,人认识的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动地建构对客体的认识。由于不同个体现有图式的不一致,导致其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也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每个人的学习背景都是有差异的,从而导致了不同主体最终学习的效果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前对高等数学和药学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显著影响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对动力学指标生物学意义的数学抽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数学公式在药物动力学实践中的准确应用。只有充分认识和考虑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体现不同个体认知活动中同化、顺应和平衡活动的不同,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发生认识论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的建构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头脑中的图式可以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一般图式,其代表着主体某一时期的智力程度和认知水平;他还用同步性实验证实,人如果达到某种智慧水平,就能够完成同样水平的问题[14]。而且人的认识图式不是一成不变,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这就是图式的建构过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根据该学科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将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化到现有图式之中,改变原有的高等数学图式以适应药物动力学的理论、公式和应用,使学生的认知发展达到更高的平衡状态。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模式都不相同,每个人的现有图式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过程中对思维过程的展开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活动,而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中不断地开展合理的图式准备,以利于新的图式平衡的达成。图式的发展演进情况最终体现在教学效果的好坏上。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参考和引导作用,其编写要求为知识框架逻辑清楚、内容详实全面、公式及推导准确完整,但直接使用不一定适合于学生的思维展开。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发生认识论的原理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

3.1 开展图式准备

首先,开展基础学科图式准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该非常重视导入性的复习基础知识,比如:学习药物的跨膜转运和吸收,需要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性质、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皮肤和黏膜的结构与功能等生理学基础;学习药物的分布,需要了解循环系统、淋巴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学习药物的代谢,需要了解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代谢反应的生物化学基础;学习药物的排泄,需要了解肾脏排泄、胆汁排泄、其他途径排泄的生理学基础和疾病对其影响的病理学基础;学习药物动力学的各个模型,需要掌握动力学原理和高等数学的处理方法。

其次,完善学科内部图式准备。在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之前,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勾勒出本学科的基本框架,对后期各章节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生物药剂学时,要让学生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剂型、配伍等药物因素,以及年龄、性别、生理、疾病、遗传等生物因素有明确认识;学习药物动力学时,要让学生知道动力学的研究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而线性方法又包括单室模型和多室模型,同时还需要知道剂量、浓度、表观分布容积、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和清除率等关键参数。

通过上述图式基础的准备,调整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使之处于准备接受、处理新知识的状态,使本学科的新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易于找到可对应内容,以便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实质性的融合。而且教师在图式基础的准备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哪些知识准备是必须的,以便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针对性地补齐自己的短板。如果图式基础的准备到位,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容易事半功倍。

3.2 促进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生物药剂学的学习更多是需要同化过程,药物动力学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顺应过程。(1)生物药剂学部分主要从药物的体内过程出发,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因素以及机体的生物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其中,药物的吸收、转运、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及影响因素,已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学习,而且其内容具体直观、易于理解。由于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先以已有图式去同化客体,如果获得成功,就得到认识结构的暂时平衡;因此在此部分的学习中,学生主要将本学科的知识内容纳入已有的图式中,实现同化过程。(2)通过药物动力学的学习,可以计算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等,开展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研究,并据此制订临床给药方案,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药物动力学教学内容中的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对药学生而言往往不是强项,在理解和应用上都存在一定难度,不能直接将其纳入已有的图式,需要调整改造自身已有的图式。比如:吸收和排泄的基本理论已为学生所熟悉,但如何将关键参数速率常数k的数学含义与其生物学意义联系起来,就不能直接纳入现有图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画出线性模型中的单室模型示意图,先让学生获得药物体内过程的直观印象,再分析、讲解单室模型中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让学生掌握速率常数k等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再开展双室模型、多室模型、非线性模型的学习:对于其中与单室模型相同的部分,通过同化过程吸收掌握;对于其中与单室模型相异的部分,通过顺应过程,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最终,在掌握基本概念速率常数k的基础上,可以理解和应用ka、ku、k12、k21、k10、k0、kr、kb等复杂的相关概念,最终达到顺应平衡。

生物药剂学 篇9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教学法,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药学分支交叉学科, 也是药学、临床药学及生物药学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由生物药剂学 (Biopharmacertics) 与药物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组成。该课程涉及到生命科学、高等数学、分子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生物化学、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以及药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1]。近年来,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对医药科学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综合能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特别是对所培养人才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变化尤其明显。这一变化, 也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 笔者在近几年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教学中, 对多学科交叉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1 多学科交叉教学体系

当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 并有着交叉综合性课题领先并带动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界定没有统一标准[2]。我国学者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表述不一, 综和学术界对其定义的不同看法, 可以给出多学科交叉教学法的概括性定义[3,4]:多学科交叉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在科学分化的基础上, 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 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 多种学科或由不同的领域交叉渗透、彼此结合、相互作用, 交流、互补, 使参与者的知识得到多元更新, 知识结构得到改善, 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 参与者的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于优化。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技术相互碰撞将会产生出新的火花和富有创造性的结果, 具有学科交叉性、综合协调性、自主创新性等特点。

近些年来,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性发展越发明显, 教育研究不再单纯是一门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学, 而是从多维视角以多种方法对教育的全方位整合。具体体现在[5,6]:其教学内容不是某个单一学科, 而是涉及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综合技能;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是多种知识结构、多种教学手段交织的、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建立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而不是单一学科知识人才。因此, 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建立更加贴近当今社会的需要,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趋势, 符合高等教育培养具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及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多学科交叉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目标定位

在多学科交叉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育人观, 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设置要做到“厚基础、重实践、宽专业、强能力”, 因材施教, 既要重视个性特点, 更要抓好共性教育。完善选修课体系布局, 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通过选修课进行知识交叉、融合提供条件。又要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将知识传授与加强能力素质培养并举, 通过学科交叉教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2.1 完善知识结构, 夯实专业基础

对于学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 除了应继续重视加强传统的基础药学理论课程之外, 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基础。虽然以上相关课程在本科初期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设, 但由于这些课程在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属于基础课, 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早, 课程前后衔接较差, 学生对于这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知识掌握的也不是很牢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年级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有所遗忘, 所以还需要在学习专业课阶段加强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有关理论知识的交叉基础学科的学习。因此, 在强调夯实相关基础课程的同时, 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 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基础学科, 还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进行实习、见习, 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进而加强多学科交叉教育的效果。同时, 要通过增加选修课比重, 给学生创造更宽阔的学习空间,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更加丰富。

2.2 加强专业素养教育, 体现创新育人理念

当前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多学科交叉两者唇齿相依, 密不可分。凭空想象无法创新, 创新需要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然后不断放大和升华直至达到目标[7]。要求教师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型学习, 全面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相关交叉学科发展动态与基本理论内核, 主动了解与交叉学科间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 强化学生专业素养。通过跨学科知识, 帮助学生通观全局,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知识的精髓和相互联系, 学会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培养科研意识, 锻炼科研能力, 学会科研方法, 激发创造性, 将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交叉应用,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打破传统专业固化, 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中, 学科专业间的知识壁垒鲜明, 常常导致单一学科知识体系被固化, 不利于具有较宽学术视野的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的培养。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应考虑进行多学科渗透交叉教学, 科学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有目的的进行专业学习拓展空间。这种打破传统专业固化的做法, 可以很好地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学科间的渗透、交叉、融合,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 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实践能力, 培育学生创新性思维, 包容学生的不同见解, 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常规教学中, 再辅之高等数学、生物化学、药剂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学、药物治疗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以及药物化学等多门基础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教育,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 多学科交叉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的实施

多学科交叉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中具体的应用, 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 要有系统性的实践,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最后给予实践效果评价, 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1 改进教学方法, 强化学生学习技能训练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涉及学科多, 具有知识面广、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众多、公式抽象难懂、内容繁杂等特点, 在传统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下, 以讲授法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只局限于死记硬背, 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 枯燥乏味, 不易理解, 学习效果不理想。必须从改变常规教学方法着手,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学习实际, 引入药剂学课程、新药研制与开发课程、药物分析学课程、药理学课程等多门课程理论知识, 进行交叉渗透教学, 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学习, 教学中注重其能力培养, 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3.2 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 灵活应用多学科知识

在教学内容上, 将生物药剂学部分与相关交叉课程如细胞生物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课程紧密衔接。归纳制剂处方、制备工艺等在体内各个过程的设计原则, 并引用自身科研实例讲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 使学生对药物在体内过程的相关机理认识更加清晰, 对生物药剂学相关知识在新药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 在药物动力学授课中, 运用其他交叉学科知识加强对本学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如药物动力学研究中需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运算, 像药动学参数的求解、设计给药方案等问题, 学生如果采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会很繁琐, Excel软件可以方便地处理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指导学生利用Excel表格处理数据和绘制图表, 教学中帮助学生设计统计矩的Excel计算模板, 学生只需输入时间和血药浓度的数据, 就可以很快求得各种参数和相应的药时曲线图, 这对于探讨药物体内动态变化规律, 既非常简单又特别快捷。

近年来,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在理论上、实验方法上和应用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推动了药物动力学的发展和应用。但是, 由于经费和条件有限, 现在本科药物动力学教学中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介绍的很少。因此, 教学过程中, 作者将3P87/3P97、DAS等药动学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讲解给学生, 通过具体教学范例对软件使用方法进行细致演示,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巩固练习, 输入具体实验数据, 判断房室模型, 计算药物动力学相关参数, 这样进行教学, 既能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又能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在课堂专题讨论课中促进知识交叉融合

在常规教学中改变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方式, 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等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8]。例如, 在讲授药物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这一节时, 对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做专题讨论, 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 课下以组为单位集体查阅文献资料, 共享相关信息, 互相取长补短, 形成统一观点, 从剂型、药物结构、微粒表面特征、生物学性质等方面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在课堂上,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总结该小组自学成果, 其他小组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和质疑, 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方向, 客观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 最后简要进行概括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性思维;既让学生自主获取了新知识, 又在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从多个视角和知识点理解这个问题, 这对学生毕业后的知识深化和从事开创性工作至关重要。

3.4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训练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

课后作业训练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形式,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训练, 可以更好地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教师应选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 学生定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 从多个选题中选取较好的作业集中汇报给教师, 介绍完成作业过程中, 自己阅读书籍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学习文献发现的闪光点。任课教师可以尝试着组织小范围的作业总结汇报会, 一般以学生作业内容分组, 并邀请相关学科教师或涉及到的交叉课程的教师参加。不同学科的教师, 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切入点不同, 专业研究方向不同, 可以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和启迪。将课后作业训练这种融启发式教学与开放式能力训练为一体的知识巩固模式落到实处,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

3.5 在科研活动中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

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自己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并将教学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积极进行科研实践, 将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专业的科学研究上[9,10]。以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 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同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将科研实践活动变成学生进行学科交叉学习的载体。学生在具体的科研过程中, 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有目的性的增长交叉学科知识。既丰富了自身知识体系, 又培养了科学研究能力, 积累了科研经验, 接触到了解学术前沿问题, 更容易引起思考, 进行创造性学习。

3.6 强化教学过程考核, 增加平时成绩比重

教学是一个动态持续过程, 教师要强化教学过程考核, 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 要防止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60分万岁”现象发生, 要通过考勤、提问、课堂讨论、小测验、习题及课后作业等方式强化过程管理, 并大力增加平时成绩比例, 鼓励素质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学生创造性学习过程的考核, 将成绩考核变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杠杆, 不仅要做到公平公正, 更要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学习中主动思考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和奖励, 适当做出成绩奖励。

总之, 多学科交叉教学法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与综合能力培养, 实现了师生课堂中良性互动,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情景性与应用性,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可为技能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平.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4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管晓霞, 钟书华.国内“高校多学科交叉研究管理”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2) :85-87.

[3]谷晓红.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设置的转变与发展路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4) :140-142.

[4]金吾伦.跨学科研究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5]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6]宋观礼.高等医学院校针灸学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12 (9) :1679-1681.

[7]李薇, 崔久嵬, 袁长吉, 等.多学科协作式肿瘤学教学团队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9 (3) :69-70, 137.

[8]张丽平, 程远征, 秦骁强, 等.多学科融合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4) :720-722.

[9]张辰.药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17) :2711.

生物药剂学 篇10

1 生物学特性

1.1 生活史

该虫在河南林州1年发生2代, 以2龄幼虫在树干基部老翘皮缝隙、粗皮缝及土块石块下越冬[1]。翌年4月上、中旬杨树展叶时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 5月下旬开始化蛹, 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 6月中旬化蛹基本结束。越冬成虫6月上旬开始出现, 6月中下旬为盛期, 7月上旬为末期[2]。成虫6月中旬开始产卵, 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出现, 7月上中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高峰。幼虫8月中旬开始化蛹, 8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 9月上旬化蛹基本结束。8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 9月上旬为出现高峰。8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 9月上旬为成虫产卵高峰。第2代幼虫9月中旬开始出现, 9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幼虫于10月上中旬在树干基部老翘皮缝隙、粗皮缝及土块石块下越冬。幼虫危害期40 d左右[3]。

1.2 生活习性

1.2.1 成虫。

成虫羽化多集中在18∶00—22∶00, 尤以21∶00最多。白天静伏叶背、小枝、杂草中, 受惊时飞走, 18∶00开始活动, 以2∶00—5∶00活动最盛, 特别是雄蛾, 到处飞翔交尾, 5∶00—6∶00逐渐停止活动。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雌蛾比雄蛾明显。交尾多集中在3∶00—5∶00, 交尾时间长达16~20 h。雄蛾有重复交尾现象, 雌蛾只交尾1次。交尾后当晚产卵, 以夜间产卵者为多。卵产于树冠下部枝条的叶背面、小枝和树干、杂草, 甚至建筑物上, 以树冠下部枝条的叶片背面及枝干树皮上为多。雌蛾可连续产卵2~3 d。单个雌蛾产卵61~535粒, 平均产卵329粒。雌成虫寿命4.4 d, 雄成虫寿命8.5 d。

1.2.2 卵。

卵初产呈灰褐色, 孵化前黑褐色。成块状, 上面覆盖银灰色胶状物。卵期13 d, 孵化率为96.8%[4]。

1.2.3 幼虫。

初孵幼虫多静伏或藏于隐蔽处, 20 h后开始活动取食, 幼虫多于嫩梢取食叶肉, 留下叶脉, 受惊扰时, 立即停食不动或迅速吐丝下垂, 随风飘往它处。老龄幼虫少有吐丝下垂现象, 受惊也不坠落。4龄后能食尽整个叶片。每龄幼虫在脱皮前停食2~3 d, 脱皮后停食1 d。幼虫有强烈的避光性, 老龄幼虫更为明显, 晚间上树取食, 白天下树于落叶下、树洞内、石块下及土壤缝隙处潜伏。初龄幼虫4∶00—5∶00开始下树, 15∶00上树取食;老龄幼虫2∶00即停食下树, 18∶00上树, 以20∶00上树最多。幼虫有强烈的群集性, 在树下潜伏时常成团聚集在一起, 并喜阴湿。幼虫老熟后钻入树干基部老翘皮内、枯枝落叶层下、石块土块下及土壤缝隙处吐丝作茧, 幼虫在茧中身体渐渐收缩, 进入预蛹期, 约3 d蜕皮成蛹。

1.2.4 蛹。暗红色, 有光泽, 密生黄褐色长毛, 往往数头由臀棘缀丝联在一起。蛹期10~14 d, 平均12 d。化蛹率为80%。

2 药剂防治试验

2.1 试验方法

2.1.1 试验地点。

防治试验在林州市林石公路两侧杨毒蛾危害较重的杨树林内, 树龄4年, 株行距3 m×4 m, 共选100株, 每处理10株, 以喷清水为对照 (CK) 。2008年7月中旬喷药防治, 此时为1~2龄幼虫期, 防治器械为机动喷雾器。

2.1.2供试药剂及方法。

药剂为25%灭幼脲3号悬浮剂 (安阳林药厂生产) 、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南京红太阳集团生产) 、20%除虫脲悬浮剂 (安阳林药厂生产) 。其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及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采用1 000、1 500、2 000倍液喷雾, 20%除虫脲悬浮剂采用2 000、2 500、3 000倍液喷雾。

防治试验前详细统计每株试验树幼虫数量, 喷药后分别于第5、10、15天统计幼虫活虫及死虫数量, 计算幼虫死亡率, 取得防治效果。由于杨毒蛾幼虫白天下树潜伏, 晚上上树危害, 采取树下直接调查。

2.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 采用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 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 20%除虫脲2 000、2 500倍液防治杨毒蛾幼虫, 效果均在80%以上。但以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除虫脲2 500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从药剂速效性来看, 以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最好。灭幼脲、除虫脲速效性较差, 主要原因是灭幼脲3号及除虫脲通过抑制害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 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 其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作用, 因此前期作用较慢。

2.3 结论

7月上、中旬是杨毒蛾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 1~2龄幼虫期是防治最佳时期。通过试验表明, 以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除虫脲2 500倍液防治最为经济有效。灭幼脲3号、除虫脲是无公害仿生物制剂, 其药效期长, 是防治杨毒蛾幼虫的理想药剂。

参考文献

[1]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马玉英, 王念平, 程祖强.杨毒蛾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5) :157.

[3]李书洁, 张玉晓, 张丽.杨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河南林业科技, 2007 (2) :25, 48.

生物药剂学 篇11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为26%阿维灭幼脲 (武汉青山绿水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3%高渗苯氧威 (河南金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5%甲维盐 (河南中威高科技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和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 (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667m2林地常规使用量分别为40g、40g、5g和2炮。

1.2 试验地概况及虫情

试验地选择在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白河边, 杨树片林面积100hm2, 树龄8年, 平均树高20m, 平均胸径8~12cm, 667m2种植44株, 郁闭度0.9。该林地为杨小舟蛾常发区, 2012年7月15日防治前杨小舟蛾平均虫口密度16.5头/百叶, 虫株率为100%。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时间

为2012年7月16日, 为杨小舟蛾第3代4、5龄中老熟幼虫发育期。

2.2 试验设计

试验前, 将试验区分为北部Ⅰ、西北Ⅱ、正西Ⅲ、西南Ⅳ、东部Ⅴ5个区域, 区域间隔50行树, 每个区面积6.67hm2, 分别在Ⅰ区用26%阿维灭幼脲1500倍液、Ⅱ区用3%高渗苯氧威1500倍液、Ⅲ区用5%甲维盐8000倍液、Ⅳ区667m2施放2个白僵菌粉炮、Ⅴ区不用药作对照。在每区域内设置1块标准地, 面积1.33hm2以上, 同时在每个标准地内随机选择30株标准样株。

2.3 施药时间及防治方法

根据试验设计, 药液防治最佳时间为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 粉剂使用时间安排在早晨和傍晚。喷雾用高射程喷药机分别向各试验区叶面喷洒药液, 粉炮由人工点燃操作。

2.4 效果检查

试验采取样地标准株调查法。对各试验小区标准株, 防治前在其东、南、西、北4个方向用高枝剪剪取长50~80cm枝条, 调查百叶虫口密度, 调查情况记入调查表1。防治后第1d、3d、5d、7d和第9d再分别调查各标准地标准株虫情, 再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表1知, 施药后第1d已有杀虫效果, 3%高渗苯氧威、5%甲维盐试验区虫口减退率达35%左右, 而阿维灭幼脲胶悬剂、白僵菌粉炮杀虫效果不太明显;防治后第5d, 3%高渗苯氧威、5%甲维盐试验区防效达到了高峰, 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87.7%和86.4%, 防治效果达到了87.6%和86.2%, 而阿维灭幼脲胶悬剂、白僵菌粉炮试验区虫口减退率只有41.1%和41.5%;防治后第7d, 整个林区幼虫平均虫口密度只有1.6头/百叶, 害虫已下树化蛹。调查树冠下地面, 用3%高渗苯氧威、5%甲维盐试验区有少量蛹和待化蛹的老熟幼虫, 平均2.3头/m2, 而用阿维灭幼脲胶悬剂、白僵菌粉炮试验区大部分幼虫已老熟下树化蛹, 平均20.2头/m2。

4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4种药剂中高渗苯氧威、甲威盐能够杀灭大部分害虫, 防治效果达到了85%以上, 是防治杨小舟蛾大龄幼虫的适宜施用药剂。

高渗苯氧威是一种无公害高效杀虫剂, 具有很强的内吸性, 杀虫速度快, 施药后第5d就达到87.7%, 可作为防治杨小舟蛾的主要首选药物。5%甲维盐用药量少, 药物快速击倒害虫能力强, 施药后第2d就有杀虫效果, 第5天杀虫效果达到高峰。

阿维灭幼脲、白僵菌粉剂药效发挥慢, 持效期长, 对于杨小舟蛾4、5龄幼虫, 因其发育速度快, 抗药力强, 缓慢发挥的药效, 还未将害虫全部杀灭, 部分幼虫已经完成了虫态发育, 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效, 不宜在这一虫期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晓安等.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不一样的华为下一篇:校园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