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2024-09-30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精选9篇)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1

据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 (Association of Children’s Museums) 的数据, 目前全世界有儿童博物馆341家, 分布在22 个国家, 其中有23%处于新建设阶段。2007 年, 有超过3000 万儿童及家长参观了儿童博物馆。儿童博物馆收集藏品不在于藏品的稀缺性, 而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在阐释或教育中发挥作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 (The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简称TCM)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印第安纳州州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 创建于1925 年, 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它占地面积117400 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52000 多平方米, 以其丰富多元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被广泛赞誉为最好的儿童博物馆。TCM拥有藏品12 万多件, 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共11 个, 每年向公众提供超过4000 场次教育活动, 年度财政预算2700 万美元, 博物馆基金2.75 亿美元。印第安纳波利斯这座城市没有大自然留下的丰厚遗产, 历史上也没有祖先留下的大量文物, 城市周边亦没有一流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2015 年州生产总值位居全美50 个州的第16 位, 属于中等水平, 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市人口84 万多人, TCM的年观众量超过120 万人次。近日, 美国《洛杉矶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晨》栏目相继报道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 称其为全美最好的儿童博物馆, 推荐家长带孩子前去参观和体验。笔者在该馆研究和工作了3 个月, 发现游乐园展厅和幼儿园是该馆早期教育实践的最突出体现。

一、游乐园展厅

美国每家博物馆都有“建馆宗旨”, 很多博物馆还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使命和目标。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秉承“家庭学习”的教育理念, 即人在孩童时期会为将来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家庭成员在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乐趣和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J.H. Falk & L.D. Dierking, 2002) 。TCM的教育使命与“家庭学习”息息相关, 即创造艺术、科学、人文等领域卓越的学习体验, 改变儿童和他们的家庭的生活。此外, 他们认为, 家庭学习既关乎知识和应用等感知能力, 也与关系和态度等情感能力相呼应, 当家庭成员间在动作或语言上产生互动的时候, 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TCM总结了45 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行为, 并将其归纳到“家庭学习”的三个范畴——参与、合作与解决问题和提高, 从而在展览设计、教育体验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和评估, 使得“家庭学习”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得以在全馆贯彻, 并体现在展览和教育活动中。比如, 参与类行为包括用手指向展品、使用互动装置、遵循教育员指示等;合作与解决问题类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提供线索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等;提高类行为包括描述家庭记忆或传统、家庭成员问开放式的问题等。当评估员在展厅中计时或跟踪一个家庭收集他们利用展品和参与教育活动的数据时, 他 (她) 会用到相关的一些代码进行记录, 这些代码的来源是可量化和观察的家庭行为。基于数据基础的评估报告可以评量展览和教育活动的效果, 以及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在普通的博物馆, 6 岁以下的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参观体验项目, 那些陈列展览对他们来说可能艰涩难懂, 博物馆也没有针对他们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专门设计合适的阐释讲解方式。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除了在馆内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符合他们年龄和认知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外, 还于2013 年8 月推出了游乐园展厅, 用于向0~5 岁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发育特点的学习体验, 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玩耍和亲子互动。儿童在这个安全的游玩场地可以发展运动技能, 学习社交技能, 提高动作敏捷度和平衡感, 接受音乐和美术的启蒙教育。游乐园展厅秉承当下美国博物馆界推崇的儿童教育理念, 如约翰·杜威的“经验是所有学习的中心, 知识是通过人与环境互动而获得的”, 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的“学习开始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等各种感官经验”, 玛丽亚·蒙特梭利 (Maria Montessori) 的“孩子们具有‘吸收性的心灵’, 因此早期对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是至关重要的, 并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意大利瑞吉欧教学方法 (Reggio Emilia) 认为的“孩子们是社会性的、有能力且积极的学习者, 他们有无尽的方式和机会表达他们自己”。

孩子们在展厅内玩各种动手动脑的游戏, 他们在小溪里捞“鱼”, 开模型船, 玩机械装置与积木, 触摸沙子, 爬攀登塔。音乐室每天有2 场音乐启蒙课, 当上课时间到, 教师用歌唱的方式召集孩子和家长一同体验音乐的乐趣。在艺术室, 父母与孩子可以共同创作蜡笔拓片, 用蜡条做出可爱的兔子。据TCM的评估报告, 相比其他展厅, 游乐园展厅观众有更长的停留时间, 达到了37 分钟;家庭成员参与、合作和对话等学习行为发生频率远高于其他展厅, 达到了35:17;家庭重复参观率高, 达到了48%, 有37%的观众年参观6 次以上;家长对展厅的设计评价积极, 认为适合孩子体验, 满意度达到98%。

二、博物馆幼儿园

目前全美有35 家博物馆幼儿园, 它们主要建立在历史、艺术、科学类博物馆和儿童博物馆。博物馆幼儿园是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在早期教育方面的另一项有益的实践。TCM的幼儿园于2009 年开园, 它不同于一般的公立幼儿园, 它借助博物馆向孩子和家长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有大、中、小三个年级6 个班, 每个年级分别有一周2 天或3 天班, 大班为全天, 中班和小班为半天, 目前共有学生108 名, 为收费制。师资包括有教师执照的教师、助教和志愿者等, 幼儿园园长是有着近30 年执教和管理经验的老师。TCM幼儿园秉承蒙特梭利和瑞吉欧教学方法, 遵循印第安纳州幼儿教学课程标准, 并以史密森尼早教中心的“博物馆魔法课程” (the Museum Magic Curriculum) 为蓝本结合馆藏陈列与特色进行改编, 以实物为基础开展教学。博物馆幼儿园最值得称道的是小朋友可以每天接触不同的展览和实物, 接受自然、科学、历史与人文等方面的熏陶。TCM幼儿园的孩子在博物馆10 点钟向观众开放前可以在展厅里触摸展品、体验各种动手动脑活动、观察展品的形状、色彩和功用, 他们甚至在展厅里玩过家家游戏。教师借助展厅环境、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从而成长。

TCM有11 个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 幼儿园的展厅学习内容每周不重样, 幼儿可以在“带我去中国”展厅的中餐馆展区体验当厨师和服务员, 学习使用筷子, 认识中国不同的房屋和家居, 体验怎么用毛笔和学习书法。他们也可以在“地球宝藏”展厅像考古学家一样尝试进行挖掘体验, 或者在《恐龙星球》展厅触摸恐龙化石, 向古生物学家提感兴趣的问题。在展厅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会将当天的新词汇贯穿其中, 并通过一些实践和动作帮助孩子们理解。

幼儿天生富于好奇心, 并且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充满了兴趣, 通过动手动脑的体验, 他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 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听讲和阅读等被动学习只能保存5%~10%的学习内容, 而实践和教授给他人可以让学习者记住75% ~90% 。TCM幼儿园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 认为知识要从“做中学”中获取。他们运用瑞吉欧教学法, 认同在孩童的世界里, 模仿与感知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只有学会了观察、模仿, 才能够使用、创作, 成为孩子认识世界而积累的感性经验。同时在幼儿园教室, 重视环境与教育者的作用, 他们运用蒙氏教学法, 注重社会、文化对幼儿的影响, 馆藏的艺术、自然和文化藏品被教师用来做艺术课程临摹的对象和科学课程实验的教具, 棉、麻、毛、丝等不同质地的材料被作为触摸与感知的教具。通过教具和师生互动、家庭学习日等, 幼儿园鼓励学生发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技能, 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审美意识, 增强自信, 变得更自立, 并从同伴和成人那里获得“社会化”的能力。

根据TCM通过对父母的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教案检索等形式完成的幼儿园评估报告, 不管哪一年龄段的学生, 通过在TCM幼儿园的学习, 其社会、情感、身体和知识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通过幼儿园主导的“家庭学习日”等活动,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和家庭学习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家长对TCM幼儿园的教学满意度高达98%, 家长理解并认可TCM幼儿园的教学理念、资源和教学安排。可以说, TCM幼儿园与社区实现了双赢, 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实践有助于孩子提高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而以实物为基础, 充满丰富语汇且具有多样性的社会环境情境的博物馆幼儿园正是高质量早期教育的模范。

博物馆拥有大量的馆藏品和陈列展览, 是非正式教育的集大成者。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家庭都将博物馆作为他们自愿和自主学习的机构 (Falk &Dierking, 1998, 2001, 2002) 。通过在博物馆对父母进行访谈发现, 他们均认为博物馆是“带孩子来学习的好地方”, 另外还有研究显示家庭将博物馆作为“间接的学习场所” (Chase, 1975) 。另一项研究表明, 孩子们更愿意同家人一起参观博物馆, 而不是由学校组织前往博物馆, 因为和家人在一起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看更多的东西, 并且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参观体验 (Jensen, 1994) 。无独有偶, 四川博物院曾于2014 年6 月21 日至7 月10 开展了一项针对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需求调查与分析。在受访的184 位家长中, 高达98.1%的家长认为博物馆是“为市民提供文化教育的机构”, 51.3%的家长认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有较大影响”, 42.3%的家长认为“博物馆对青少年有非常大的影响”。我国的公立综合性博物馆目前已经实现了全免费参观, 但是在我们的博物馆中, 6 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所占比例极小。究其原因, 主要是博物馆没有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专门设计与研发适合他们的展览和学习项目。在博物馆教育领域, 早期儿童教育长期被忽视, 孩子们面对那些摆放得比他们个子高得多的展品和晦涩难懂的说明牌, 身处于缺乏生机与活力的陈列布置中, 没有参与式和体验式项目的融入, 很难获得丰富和有趣的体验。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尝试通过专门设计和打造婴幼儿展厅, 向社区学龄前儿童提供早教服务获得了博物馆与社区的“ 双赢”。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机构, 我们的博物馆应该加强早期儿童教育研究, 了解不同阶段大脑对视觉的反应, 以及最前沿的大脑研究成果和早期教育理论, 为学龄前儿童及家长提供更多、更好的博物馆学习项目, 只有小时候具有愉快的博物馆体验记忆的人, 长大后才会更加亲近博物馆, 从而获得惠及一生的学习经历。

参考文献

[1]Falk J H, Dierking L D.Lessons without limit:How free-choice learning is transforming education[M].Rowman Altamira, 2002.

[2]Falk J H, Dierking L D.Free-choice learning:An alternative term to informal learning[J].I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newsletter, 1998, 2 (1) :2.

[3]Falk J H, Dierking L D.Learning from museums:Visitor experiences 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M].Altamira Press, 2000.

[4]Chase, Richard A."Museums as learning environments."Museum News 54.1 (1975) :37-43.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篇2

在这个博物馆里,孩子们可以走上一张巨型的书桌,桌面上陈放着五英尺长的铅笔和两英尺长的回形针;他们可以登上一座三层楼房,这座房子是一个被“解剖”开的切面;他们学习编播电视新闻;脱鞋步入一座包括厨房、浴室和庭园的、地道的日本住宅;他们尝试着使用假肢、轮椅和盲人打字机;他们在超级市场的出口处收款记帐等等。孩子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实现。

博物馆的活动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涌入博物馆大门,个个兴高采烈。可能一两分钟之后,他们才会突然发觉:“哎呀,我们这是站在一本好大好大的写字本上啊!”是的,这里还有几枚象馅饼般大小的硬币和一架像小船一般大的电话机。一个九岁的孩子望洋兴叹:“那架电话可真大呀,我怎么能把它放到耳朵上去呢!”近处有一辆微型轿车,它停放在一座真正的油泵旁边。显然,汽车只是玩具而已,可那些小司机们却煞有介事地用油泵给汽车加油。在同一间屋里,还有为刚刚学步的孩子们设计的一座城堡,这里面有滑梯、隧道、爬梯和楼塔,孩子们走进去,就象进了迷宫一样。

博物馆内最为壮观的展品便是那被“解剖”开的三层楼的房屋了。它的名字叫“爷爷奶奶的房子”。这房子有一间暴露在外的地窑;一间起居室,其间放满了古色古香的小摆设;还有厨房和三角形的阁楼。这座房子是被“切”开的,因此,参观者可以从外部观察房子的结构。此外,孩子们通过地面上的一个“入孔”,还可以看到地下的煤气管子和排水道——这些在城市街道的下面搏动着的血管。

在“奶奶的小阁楼”里,讲解员向孩子们介绍前辈的家庭用具。那些兴致勃勃的小参观者甚至可以从皮箱里扒出几件早已过时的衣裙穿戴起来,把自己打扮成故事中的人物。讲解员向一群聚精会神的城市儿童讲述着奶奶使用过的物品,然后问孩子们,在他们的小阁楼里有些什么东西。“耗子!”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另一处,孩子们可以到食品商店购物,可以走进医务室,通过“x”光观察折裂的胫骨,或细细地查看牙科大夫治疗室里的每一件器械。一旁,有一间展览室专门介绍北美印第安人的情况。屋里的一侧是一间可容纳8到10名儿童的印第安人一个部落居住过的茅草棚,另一侧则是一间现代印第安人居住的板房。

隔壁的一间展览室名为“如果你身有残疾”,它的目的是,通过向孩子们介绍残废人的困难,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培植起对残废人的体谅和关心。孩子们推动轮椅通过崎岖不平的石子路或费劲地爬上一段小斜坡;接着,他们坐在轮椅上使用普通的公共电话亭——当然,这是徒劳的。

博物馆还有一座具有150年历史的日本手艺人的住房和店铺。这座建筑是拆散后从日本京都运到波士顿,然后由博物馆特意从京都招聘来的工匠修复的。它座落在一条典型的日本式街道上,沿街的房屋都装有凹进的花格窗户。

电视演播室设在博物馆的楼上,这里有整套的电视广告设备。一个孩子操纵着电视摄像机,另外三个孩子则端坐在黄色的播音桌前,按照提示卡片播送着新闻、体育消息和天气预报。这些孩子们比许多职业播音员表现得更加有声有色的。播音桌的正前方、摄像机的下面,安装着一台监测机。通过它,孩子们可以看到自己在电视中的形象。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建于1913年。在美国,它是第二家历史最久的博物馆。

博物馆主任迈克尔·斯珀克以及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对未来满怀抱负和信心。博物馆将继续扩大,他们将同其它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他们将帮助建立起更多的儿童博物馆。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3

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涉及了多个设计学科的交叉,包括平面设计、室内装潢、心理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以满足博物馆作为社会性公益场的性质。现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涉及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受众群体在场景展示中受到的环境影响因素,比如,环境展示中的引导因素、参观者的从众心理、展品的空间摆放、视觉反差、光线明暗、立体空间布局造成的参观者心理感受的差异。

我国目前的博物馆数量有两千多个,这对于我国仅几百年的博物馆发展历程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起步,但还远远不够。以我国的庞大人口基数来换算,博物馆的数量明显无法满足如此大量的社会需求。在明显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可以以提高单独个体的展示质量来平衡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促使博物馆的观众心理学研究开始逐步发展。

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是从参观者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出满足参观者真实需要的博物馆,这是博物馆设计理念的创新。人们发现对于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来说,审美疲劳等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人们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学者们从观众进入博物馆的场馆参观展品开始进行跟踪研究,观察人们的普遍行为:人们停顿的地点,驻足的时间,表情的微反应,视觉盲区等表观反应,和以问卷调查,走访反馈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博物馆观众行为理论。

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的展览会,其更加注重对所展示物的文化属性的诠释。环境心理学是新兴发展的心理学分支,在人们对精神追求愈发提高的今天,将其应用于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也是一种主流趋势。博物馆场馆内的背景声音、色调搭配、空间视觉、体感温度、路线引导、展品摆放顺序的不同,影响了人们对于博物馆参观的体验,以及人们自身的属性,年龄、阅历、情感、性格等因素,也是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值得分析的要点。

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主体对客体产生影响,客体对主体产生反馈,相互融合渗透。人类行为不会独立存在,与周遭环境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舒适休闲的咖啡厅伴随的是柔和轻快的音乐,这使人放松惬意,而在酒吧里嘈杂动感的音乐则能调动人们的心情,让人情绪高涨,这说明,背景对于整体气氛的烘托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对于周遭的体验受到以往生活经验的影响。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固有的深刻印象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橙色的暖色调,蓝色的冷色调都是基于人们以往的认知所产生的感受。而白色出现在医院里是冰冷的,充满负面情绪的,令人恐惧,而在另一个环境中白色也可以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设计师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博物馆的交互性和体验性。战争类的历史纪念性博物馆,有时会采用一种时间轴的叙述性方式,或是由浅入深的情感体验顺序引领参观者,让其代入到时代的大背景中,身临其境地体验战争的悲惨和痛苦,深刻的感受历史的沉重,以此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人和动物一样,都有一个安全距离,这是动物的领域性本能。在环境设计中,这是考量人们对空间安全度、舒适度、私密度、体验度的标准。一般来说,在大型的室内空间里,人们更倾向于在靠近邊缘的地方停留,脱离中间的人流,边缘可以产生依托感。物品摆放的疏密度,回廊的数量、角度,空间内的柱子、墙壁,都也可以让人产生这种依托感。

在公共事件中可以发现,人们倾向于盲目从众。如同领头羊和羊群的关系,发生紧急情况时,人们大多会不加思考的依凭直觉跟随领头的人,形成整体的`人流流向。而且,人们在移动时,会有一种趋光性,即从相对较暗处,走向相对明亮处。在无人引领时,环境的指引作用便突显了出来。人类还具有社会适应性,这是也从众心理的表现。在剧院等公共场合,宽敞的大空间,庞大的压迫性气势下,人们会不自觉的安静下来,被空间环境所感染,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环境带来的心理暗示。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要顺应人类的行为模式,符合人们的感觉。多边形的空间带给人新颖现代的感觉,而规矩的方形则给人踏实的体验。设计师通过对光影的把控,空间的布局,颜色的衬托等等,以艺术性的方式从背景中渐渐渗透给参观者,对参观者进行引导,甚至是强迫性地灌输一个思维方式,将更多的隐藏信息传达给对方。所以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对展示品本身的阐述,更多的是一些隐藏体验的传达。理解、思考、分析人类行为在环境中的发展模式,也是设计工作的重要一环。

现代博物馆的展示不再是陈列展品,更多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带给人们无限的精神体验。在信息时代,博物馆和网络信息相比,优势便是这种真实的信息交互。人们通过真实的视觉环境体验,思维与主题背景相交融,可以更好的思考体会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为了更好的体验,博物馆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多媒体化元素进去,提高受众的参与性,从多个角度满足人们的需求。用不同的技术型手段把情感附加到展品中去,也拉近了和参观者的距离,产生亲近感,能够更好的沉浸到博物馆的环境氛围中。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4

今天我们班所有同学在班长等班委的组织下去参观了黄骅博物馆和河北海盐博物馆,增强了我们对黄骅历史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黄骅传统文化的认识,让我了解到黄骅是以人名命名的,英烈垂青史,浩歌贯长空,党和人民永远不忘黄骅同志的丰功伟绩,为了纪念黄骅烈士,边区政府于1945年8月,决定将新青县正式改名为黄骅县。1989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黄骅市。

在此次参观博物馆中对我映像最深的是黄骅博物馆为仿明清式四合院建筑。博物馆内设有四个展厅,“序厅”、“历史文物展厅”、“海洋生物厅”、“陈茂才书法艺术展厅”。

序厅,运用浅浮雕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九河归海 丰饶福地”为主题,用10幅大型图片再现了黄骅悠久而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和多彩而充满生机活力的现状。

历史文物展厅,本着向观众传播历史文物知识的原则,选择各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展示。展厅划分为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石造像、玉器、钱币、海底打捞9个展区,展出黄骅市境内出土文物600余件。另外,在单体展柜中,展出台商刘正铭先生捐赠的鹰嘴龙化石。

海洋生物展厅,设计新颖、构思精巧、内容丰富,集趣味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设置了海洋生物电子图书馆、游戏互动区、珊瑚群区等。展览通过动漫、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真实标本还原海洋生物的生活场景,展出鲸鲨、蝠鲼、海豹、中华鲟、翻车鱼等大型鱼类标本100余种,龟类3种,以及贝壳200余种、海藻40余种。

陈茂才书法艺术展厅,展出陈茂才书法作品20余幅,并运用图片和多媒体介绍了其艺术人生中的书法创作、义书助教以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

在黄骅博物馆旁边的河北海盐博物馆是河北省内首家盐业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盐业博物馆中资料最为丰富的博物馆。该馆以全国各地的盐业资料为基本展示内容,以“翔实的内容,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互动的参与,精美的场景”为特色,注重科学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以多种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生动的再现了我国自4000多年前就开始的盐业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全貌。展览展示了海盐、湖盐、井矿盐等盐种,盐与人生活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运用三维、动漫、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突出观赏性、互动性,体现高科技化、艺术化、个性化、人性化,以文物为主,以电脑喷绘、灯箱、图片、雕塑、场景、模型、影视播放、多媒体等手段为辅,合理利用现代材料,恰当地运用灯光的渲染作用,突出中国盐业的辉煌成就,展示盐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展览分序厅、华夏盐踪、当代盐业、神奇的盐四个部分。

海盐博物馆一层共有两个展厅:序厅和华夏盐踪展展厅。序厅通过浅浮雕的形式,分阶段的着重讲述了我国四个主要盐种有关的传说、故事,并展示了我国历史上的二十件大事和我国当代盐分布情况;“华夏盐踪厅”从盐业考古说起,逐渐展示了我国盐业生产从煮海为盐到晒制的发展历程,纷繁复杂的历代盐政、盐战,丰富多彩的盐文化等内容。通过海南砚晒、浙江板晒、长芦滩晒、芒康晒盐、乾隆下江南等大量的场景,运城池神庙的模型、管仲、颜真卿雕塑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形象的再现了我国古代盐业生产的盛况,并体现了盐商阶层对我国建筑及文化的影响。

海盐博物馆二层是“当代盐业展厅”。展示了中国当代各个盐种的生产状况,重点展示了全国各主要产盐省份、主要盐场盐业生产和盐化工等内容。展出了各地大量的盐产品、盐化工产品,并通过视频点播的形式,展示了当今我国各主要盐场的状况。随着我国盐业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中国确立了世界盐业第一大国的地位。海盐博物馆三层是“神奇的盐”展厅。以人文关怀为重点,突出盐与人的关系。重点展示了盐在人的生活中的各种用途。在这个展厅内详尽的介绍了盐的分类、盐的妙用、盐与美容,及世界各地的盐等相关内容。运用了多媒体互动技术,增加了亲和力,使观众在学到各种实用知识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这个展厅内还展出了大量盐的衍生产品,让人在耳目一新的同时,切身体会到盐的无尽用途和真正魅力。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后我们结束了参观,通过这次的文化熏醄让我见识了很多。了解明白了黄骅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这次的参观使我感受到了快乐,收获到了幸福。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黄骅博物馆之旅,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思想和情感在次奋发!

参考资料:

1.黄骅博物馆-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VbJ9M0Z8nfap059as9YlHo3zKgYraDIKKph5y3SYsxlXNki0vTx0gJQaxYco39G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上周五我们全年级师生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和老爷车博物馆,返校后,我们高二9班开了一个简短的班会,同学们纷纷畅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有的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见到了各种飞机各种汽车,看到了各种飞机引擎,增加了航空和汽车领域的科技知识。

有的同学说:我看到了历史,因为我看到了车头镶有金龙腾飞标志的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看到了第一架国产飞机“初教--5”,了解了中国汽车和航空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更让我懂得了有一种艰辛,叫白手起家;有一种魄力,叫勇者无敌;有一种奉献,叫呕心沥血。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有了今天的神十九天揽月,蛟龙五洋捉鳖,才有了强大而自信的中国。

还有的同学说:一辆汽车一个故事,一架飞机一段历史,看着“香玉剧社号飞机”,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花木兰选段又在耳边响起,常香玉老人的爱国义举又在我眼前浮现,多灾多难的我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我中华儿女,此时此刻,我想说,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可能有的同学要问:老师您的感受是什么?

给我感动的不是飞机,也不是汽车,而是老爷车博物馆馆长雒文友先生。老爷车博物馆是雒文友先生私人独资汽车博物馆,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家以中国国产品牌汽车为主要藏品的博物馆。馆长雒先生作为中国老爷车私人收藏的第一人,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他老爷车收藏生涯,长达三十年的悉心收藏,馆内已收藏各式老爷车200多辆,难得的是藏品囊括了几乎所有型号的早期国产汽车,据冯主任说这些车价值一个亿。

那天听完讲解完后,才知道那个衣着朴素的解说员就是这个亿万富翁,他每天还踏踏实实工作,亲自声情并茂的给游客讲解,讲述他的每一辆车的传奇故事。这是我敬佩的第一点。

中国老爷车收藏第一人雒馆长本身就是一个传奇,长达30年的收藏,200多辆车,除了雄厚的资金,更需要对老爷车无限的热爱和执着呀,当初,他的收藏动机单纯且直接:源于内心对中国车,尤其是红旗车不解的情结。为了这间博物馆,为了一辆自己钟爱的东方红轿车,他守候了五年,曾夜涉冰河差点搭上性命,曾变卖产业散尽家财,从富到穷,从物质的的富有到精神的富翁,都源于他对老爷车的热爱。这种爱,这种痴迷,这种无怨无悔的追求,更让人钦佩呀。敬佩他为自己的理想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艰辛和努力,敬佩他对自己事业的无限热爱,执着和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成功。

由此我想到同学们的学习,我们都热爱学习,都有一个梦想,期中考试刚刚过去不久,看着自己并不理想的成绩,抱怨环境,抱怨老师,抱怨试题,一次失利,一时落后,便使凌云壮志轰然倒塌;一点点沟沟坎坎,便让远大理想随风飘去;攀登书山的剪影在蒙尘的书册间渐渐发黄,遨游题海的英姿已成为孤帆远影。这就是你追求梦想的态度?这就是你实现理想的付出?

亲爱的同学,抛却抱怨,放下包袱,合上杂志,远离手机,看好每页书,做会每道题;听好每节课,抓住每一分,没有比脚更高的山,没有比腿更长的路,或许,我们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会做得更好;或许,我们不是跑得最快的,但我们一定是最有毅力的。永不言败的信念,让我们的脚步更坚定;踏实勤奋的学习,让我们的进步更显著;平实严谨的作风,让我们的道路更平坦;激情火热的勇气,让我们的果实更鲜艳夺目。只有启程,才可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可能获得成功。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6

博物馆是社会重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 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为了给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科普教育, 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很多国内外很多博物馆都针对青少年设计了专门的展馆。本文就以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所开展的儿童的教育为例和国内的很多博物馆、科技馆的做法相比较来取长补短。

1 特别为残疾儿童而设计的展览

在法国, 法律规定在2015年前, 要实现所有博物馆的完全无障碍, 也就是指从地铁到展厅的所有地方残疾人都是可以通行的。在这一规定下, 很多博物馆对于展厅的新建都开始考虑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问题。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011年新建的一个儿童展中, 针对残疾人就有很多设施和展品。普通场馆内常用的无障碍通道, 警示条, 防滑条的设置就不提了。

对于坐轮椅的观众的考虑。场馆内所有的通道除了要考虑普通人可以行走以外, 还考虑到了轮椅的行进宽度, 甚至是轮椅转弯所需要的角度, 这样就可以保证即使在狭小的通道, 轮椅也可以畅通无阻。另外就是他们一些展台面板的高度。为了让轮椅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展品, 这个面板的高度就恰好高于轮椅扶手的高度, 这样就可以让轮椅能够正好推进展台。

其次是对于那些弱视观众。这类群体不同于坐轮椅的观众, 他们很多东西都看不清, 甚至看不到。为了让这类人可以更好地感受展览, 博物馆在很多设施上都做了很多的努力。首先是展区的导览图。在儿童馆的一层和二层处, 都有每个楼层的总体导览图。这个导览图的特点就是里面的每条通道, 每个区域都会有凸起的标示, 边上还有相关的盲文介绍。这点就让那些弱视观众可以通过摸来感受展览的整个布局和简单的介绍。

另外自然博物馆, 有很多展品都是让观众了解动物的, 所以在这类展品边上, 还有些特殊的图文版和模型。图文版是用一种特殊的彩色耐磨材料制成, 既可以让设计师来表现展厅的整体色彩, 又能够将想要表达给弱视观众的盲文介绍, 动物图像, 以及这个动物生活环境的图片刻在板上。而动物模型则是根据实物的大小, 等比例制作而成。

标本, 这些标本博物馆方面本意就是让这些弱视观众可以亲手触摸。所以在制作时就考虑到很多安全因素, 避免使用一些可能对身体有伤害的材料, 从而保证了观众的健康。

还有一些设施是针对那些听力障碍的观众。比如在很多视频中, 在画面的某个位置都会出现一位表情生动的主持人, 而这个主持人往往又是孩子。通过主持人的手语来向观众表达视频的内容。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在展览建成后邀请了一些相关的残疾人机构以及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共同来验收他们的设施, 只有当这些人对于他们的无障碍设施都满意了, 并且了解他们的图文版需要表达的内容后, 这些设施才算真正完成可以投入使用。

相比较国外, 国内在这一方面做得就比较薄弱。很多科技馆、博物馆都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展览, 但是这些展览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到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 除了一些无障碍通道以外就很少有其他适合残障儿的设施, 从而减少了这部分群体的参观乐趣, 使科普教育在这些孩子身上有所缺失。

2 面对儿童的教育文化活动

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教育文化活动分成两块。一部分是由科学文化重要活动服务部负责。这个部门以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 提升文化遗产价值和自然史博物馆功能以及在科学工作者和公众之间建立桥梁。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都是以同时期的临展, 或者重大的科学主题为契机。活动包括, 一些重大活动、讲座、科普电影放映、交流、论坛、辩论等形式。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自然节, 科学节, 博物馆之夜等主题日互动。对于这一系列的活动, 他们每年都会有一份预告册。册中对于一整年的重要文化活动都会有具体的介绍。可以帮助那些对博物馆感兴趣的观众合理安排时间。

这一方面, 在上海科技馆里就有相应的活动。比如“科普大讲坛”, “科学小讲台”等等。每次有相关活动都会在上海科技馆的门户网站上公布。对于会员观众还会采用电话、短信以及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

还有一部分活动就是有陈列部负责的针对3岁以上的学生团体, 或者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教育活动。有各种专题讨论活动, 参观向导 (总体或者某个主题的) 等等。另外, 在博物馆儿童馆附近就有2个专门针对这些活动的小教室。

下面我就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1) 在法国很多家庭都不仅仅只有一个孩子, 当组织一些针对较大孩子的活动时, 家庭里一些年纪较小的儿童就会失去照顾。针对这种情况, 博物馆和一些专业人士一起设计了一个舞蹈《和动物一起跳舞》。包括一些游戏、观察动物藏品、探索和发现等内容。舞蹈所需要的道具、装饰、服饰等都较为专业。

2) 针对学校团体, 也有一些特别活动。比如教育活动小作坊。里面有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活动内容, 让他们触摸这些藏品或者模型来发现、了解相关的科学内容。为了让孩子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他们制作了一件模拟实验室, 里面的东西都是实物或者高仿制品。为了让孩子了解动物的皮毛, 针对不同动物他们拍了照片, 制作了可以触摸的动物皮毛标本。

3) 另外由于儿童的年龄不同, 他们吸收知识的方法不同。比如据博物馆方面调查, 0-2岁的孩子对声音, 振动比较敏感;2-5岁的孩子善于模仿;5-7岁的孩子则可以理解简单的定义和科学原理。针对这一系列的特点, 博物馆就有针对一个固定对象的教育活动。比如第一年让孩子了解脊椎动物的多样性, 主要通过触摸藏品来获得感觉。第二年同样是这些孩子, 但是活动地点换到了植物园, 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第三年则带着这些孩子来到展厅, 带领他们学习展品的文字介绍。而负责接待他们的人第一年到最后一年也是同一个人。这类活动的特点就是首先活动的场所要比较适宜、空间大;其次活动要以小组的形式, 人不宜多, 内容要吸引人。

4) 对于学生而言, 选择博物馆就是为了可以和学校教育有所区分。于是为了让学校或者老师对于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有所了解, 博物馆方面专门制定了一份计划书, 每年提供给学校, 让他们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挑选合适的内容。另外针对老师他们还有专门的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博物馆, 这样也可以使老师们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时更好地为学生介绍。

5) 最后, 有很多活动博物馆方面还制作了简单有趣的活动回馈表格。除了常见的提问, 填空以外, 还有很多小游戏, 比如折纸, 走迷宫, 根据特点来进行填字游戏等等。这些形式也是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对于整个活动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对于每个参与活动的孩子还会有一些简单的相关纪念品赠送。

对于学生团体, 在国内博物馆中比较常见的活动就是集体参观, 再配以讲解员的全程讲解, 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于是近几年来, 为了让学校教育和博物馆这种非正式教育有所联系, 很多博物馆都加入了教委的二期课改项目, 教科书中有些内容就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所以学校经常会组织学生来博物馆进行有针对性地参观。为了检验参观的效果, 学校和博物馆方面还会专门准备相应的任务学习单, 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记忆。

另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 为了增加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很多国内博物馆都编排了形象生动的“科普剧”, 可以让孩子们在观看演出的同时学习到科普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是活泼轻松的, 效果也非常好。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7

从孩子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解读孩子在这些材料摆弄中在干什么,每一个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善于发现、乐于发现,并对材料保持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兴趣……

一、“思”——我园儿童博物馆建设背景与价值的思考

“儿童博物馆”顾名思义是为幼儿发展设立的博物馆,是儿童提供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而呈现物品及操作机会的场所。它不是单纯的陈列室,而是满足幼儿需要、支持幼儿学习、创生课程的场所。在国外,现有很多专门面向儿童、独立的博物馆。1899 年,安娜·比林斯·盖洛普女士围绕儿童的特点进行设计、构思,将儿童作为博物馆的中心,在美国创立了第一家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目前,美国已有300多所这样的博物馆,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儿童博物馆,且数量呈上升趋势。拥有与儿童人口数量相适应的儿童博物馆,已经成为鉴别一个地区儿童意识的重要标尺。在国内,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教授有关“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研究成果中,着重探讨了儿童图书馆、儿童博物馆、种植园地、科学发现室等建设与课程和教学的关系。虞教授对儿童博物馆的创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幼儿园中创设儿童博物馆是努力贯彻《纲要》精神的充分体现,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收集意识、博物意识;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是幼儿获得多种能力发展重要课程资源之一;同时更是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我国的儿童博物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很不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把儿童博物馆的规划和建设纳入园所发展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之中,以促进本地区儿童博物馆事业的稳步发展。儿童博物馆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尤其是科学探究品质及充实课程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萌发博物意识

儿童博物馆的“博”凸显了呈现物品种类、数量的繁多、新奇。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各类资源,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的兴趣。儿童博物馆创建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收藏意识、博物意识。鉴于儿童发展和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在内容范围和呈现形式上都应突出儿童性,充分满足幼儿探究兴趣的需要。

(二)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

儿童博物馆更强调儿童参与和体验,根据自愿原则选择喜欢的某个事物或某种现象进行深度观察、追踪、记录,把自己的发现放入博物馆中,博物馆的每一项内容均是儿童观察、发现、制作和记录的成果。在儿童博物馆活动中,不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传递或儿童的目光感知,更重要的是要让儿童有动用各种感官的机会,要让儿童有整体体验的机会。在参与和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有助于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三)有助于充实课程资源

儿童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在不断充实、服务课程实施的同时也创生出许多新的课程。主要探索各年龄段幼儿的收藏、探究活动特点及教师支持引导策略,促使科学教育资源的建立与应用,彰显科学特色,提高办园水平。

二、“行”——我园儿童博物馆“三步走”行动

基于对儿童博物馆重要价值的认识,在我园儿童博物馆建设初期,我们始终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现有建构式主题课程背景下拓展其实施进程?”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讨论兴趣点。明确博物馆展品的主题内容时,确定来源方向:教师预设性主题内容及幼儿生成性内容。预设性内容一般是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或区域游戏意犹未尽的;而生成性内容需要教师真正走进孩子、了解兴趣需要。老师们通过观察、谈话等了解孩子们喜欢什么?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大部分班级都从孩子们平时密切相关的东西中开始收集,如:各种各样豆子、纽扣、各种各样的棋、游戏卡……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乐此不疲,幼儿成为儿童博物馆真正的小主人。

第二步:采撷敏感点。从园部制作收集箱到各班的“百宝箱”,一时间收集成为园所的一种习惯,不仅孩子们收集,老师、家长也能积极参与其中。在收集过程中,我们试图帮助幼儿寻找收集的线索,在相同中找不同,在不同中找相同,教师们学会了分析、确定这类展品能够满足幼儿较长时间探索、制作活动等等。孩子们的敏感度越来越高,进行再次讨论,从筷子、小碗、瓶子、糖盒等一些常见材料,孩子们想到了广告纸、各种球类、各种各样的钟……渐渐地,孩子们的收集线索越来越广泛,视野也越来越宽阔了。

第三步:分享成功点。孩子们带来的每一件材料都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因此,我们利用晨间、午间谈话等时间让孩子们讲讲自己的收集小故事,或者让爸爸妈妈把孩子们收集故事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在讲述中,教师也能善于引导幼儿把收集来的物体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观察能力。分享经验的同时,教师还注重材料摆放、呈现这个过程的教育,让孩子们讨论怎样摆更好看、更合适。在各种材料布置过程中伴随着幼儿与同伴间交往能力、认知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悟”——我园儿童博物馆优化与总结的感悟

(一)突破瓶颈、优化途径

自从儿童博物馆创建以来,孩子们在散步、自由活动时交流分享着各班收集的展品,惊讶声、疑惑声不断……但时间一长,孩子们渐渐失去了新鲜感,探究愿望也少了。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反思,认为主要是两大瓶颈阻碍了儿童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1.两大瓶颈。

瓶颈一:儿童博物馆与主题课程割裂,组织活动会造成老师额外负担。

瓶颈二:家园、家庭、班级之间的多主体沟通不够,造成了多元化幼儿园资源无法共享。

2.四项突破点。

第一:寻找与现有课程的结合点。尝试将儿童博物馆活动融入课程,实现与课程双向互融。

第二:尝试与亲子活动统整点。一方面幼儿园采取亲子活动形式,通过推广儿童博物馆倡议书,引领家长参与研讨。另一方面加深亲子活动内容,引领家长参与到课程实践中,鼓励有收藏爱好的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收藏故事,释放儿童博物馆深层次的教育价值。

第三:促使与教育活动融合点。促使儿童博物馆活动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儿童博物馆教育性功能。

第四:寻求与课程文化生长点。如果我们不重视博物馆建设中的文化性,那么它在幼儿园只能是一个游戏区。教师应该关注到收藏品往往向幼儿传达着诸如生物多样性、自然之美的文化意涵。

在建设儿童博物馆进程中,我们努力在突破瓶颈中优化建设途径:首先,获得认同是前提。认同主要指家长、教师、社区三个方面。获得家长的认同,能有效拓展引领家长参与儿童博物馆的创建;获得教师的认同,能有效拓展教师对儿童博物馆的指导力量;获得社区的认同,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丰富教育资源。只有获得三方合力,才能使博物馆的多重教育功能得到理清与进一步释放。

其次,落实主体是根本。培养创造性“小探究迷”是儿童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只有把幼儿创造性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到儿童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属性打造、运行模式、教育评估等各个环节,儿童博物馆作用于幼儿的多重教育功能才能得以真正实施。

最后,彰显班级个性是活力源泉。儿童博物馆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没有很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而对具体的方案设计幼儿园只是一个宏观的思考,对于具体的活动、内容、特色、成效,只有依靠广大教师的智慧加以丰富、加以创造。教师与班级幼儿共同收集、共同学习、在此基础上彰显班级展品个性,必将成为儿童博物馆优化的活动源泉。

(二)追求有效、总结原则

1.常态化原则。在儿童博物馆材料准备中,我们更多关注日常教学、主题活动、课程审议整合实现常态化实施。孩子们有着较强求知欲,他们喜欢参观那些感兴趣的和所能理解的东西,在认识展品中丰富对新事物的认知,发现自然和艺术的美,通过参观、交流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在主题游戏、想象游戏、自我表现游戏、造型游戏、探索游戏中,教师不断创造机会,欣赏幼儿任何积极的尝试、支持等待、鼓励探究、共同体味幼儿发现的惊喜。

2.特色化原则。儿童博物馆在不断完善中,做到了鼓励挖掘本地区、本园社区、家长资源,不断丰富儿童博物馆的内容。我园地处开发新区,有部分家长是一些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人才,在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所专长。身处新区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中,更有助于我园建设“儿童博物馆”,开展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品质的实践研究。因此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参与到展览品的丰富中来,各地的特色艺术不断丰富着幼儿的知识结构,也不断建构着具有新区特色的儿童博物馆。如结合剪纸课题创建的“神奇的剪纸”、结合新区家长资源创建的“我眼中的新区”“秀秀家乡的宝贝”“爸爸妈妈小时候”……

3.个性化原则。鼓励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孩子们根据喜好收集的某一材料,如石头、勺子、果核、盖子、瓶子、盒子……“我的博物馆”里的每一项宝贝都是孩子们自己收集、观察、发现、制作和记录。从孩子们富有个性的收藏展示中,教师更容易洞察孩子的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喜好。

4.探究化原则。幼儿园应当创设一个支持幼儿学习的“有准备的环境”,而建设儿童博物馆更是一项创设“时刻迎接幼儿投身其中、开展探究”的环境。从观赏者到参与者,儿童不再是单纯的观看,更多的是操作。充分认识到博物意识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而不只是关注博物馆建设本身。在博物意识的引领下,大大提高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辨识力、敏感性,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规律。

儿童心理学博物馆 篇8

日”宣传活动方案

根据省市文物局关于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馆实际情况,鸿门宴博物馆2013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口号

201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Museums(memory +creativity)=social change)。鸿门宴博物馆陈列和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历史的转折与此次宴会紧密相连;通过本次活动的宣传,激发观众对历史的向往,推进社会的变革,创造生活的动力,感受人生的机遇逢时。

二、宣传内容

(一)《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以及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知识;增强观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广大群众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在5.18前夕,开展一次“让历史走进校园”活动。选择适宜的历史故事,深入浅出,让学生在学习中洞悉事件的发展规律,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学习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热爱自己的故土家园。

(三)积极联系博物馆所在的庆山寺社区,在社区以展板方式宣传,在社区进行宣传,促进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四)利用网站及博物馆特有的宣传形式和手段,为观众提供优质历史文化服务;

(五)悬挂、张贴展示2013年度博物馆主题和宣传口号的旗帜、横幅、标语,免费发放宣传册。

三、活动安排

(一)5月18日前联系当地学校,走进学校开展一次“博物馆=社会变革”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座、互动,让学生理解历史深藏的社会变革的意义。

(二)5月18日当天,在博物馆馆前及主要参观区悬挂、张贴展示2013年度博物馆日主题和宣传口号的宣传横幅,免费发放博物馆宣传册,宣传书签。

(三)5月18日当天,制作五块展板置于社区门前进行宣传,馆内讲解组认真做好本地居民免费开放服务活动。活动当天,与临潼区电视台联系,加强合作,形成宣传声势。

四、为使“5.18国际博物馆宣传日”活动顺利进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孙建民、馆长王小鹏担任,副组长由副馆长张轶涵、刘雷华担任,成员为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

五、分工及职责

1、业务科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实施。

2、保卫科负责活动期间的安全防范及维稳保障工作及宣传横幅的悬挂。

3、票务科做好参观人员的接待服务工作。

4、宣教科负责相关宣传资料、展板的摆放和发放。组织讲解员写好讲词,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进行宣传。

4、办公室负责领导、电视台的接待工作。

六、有关要求

1、各科室要充分重视本次宣传日活动的重要性,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2、全体人员着正装,文明接待,礼仪接待,树立和维护我馆形象。

博物馆讲解 篇9

题目名称:系

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模拟导游课程设计

管理工程系

旅游管理14-1班

王帅智

2014235772

赵霞

2017年4月10日

摘 要

从某种角度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域历史的展厅,以及对其讲解服务的特点与技巧进行分析,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者,面对博物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博物馆讲解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服务、特点分析

1.博物馆性质………………………………………………………………….1 2.对博物馆讲解的理解………………………………………............................1 3.讲解中包含的内容……………………………………………………........1 3.1充分准备讲解词…………………………………………..............................1 3.2合理分清讲解对象……………………………………….............................1 4.博物馆导游应该懂得的讲解技巧…………………………………………......2 4.1合理处理自己的声音………………………………………………...........2 4.2博物馆讲解中的姿态………………………………………………….......2 5.讲解中应具备的素质………………………………………………............3 5.1心理素质…………………………………………………………................3 5.2知识储备………………………………………………………………...3 5.3因人施讲……………………………………………………………….......3 6.历史类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特点……………………………………......4 7.新时期讲解员的新标准……………………………………………….....4 8.小结……………………………………………………….....................5 9.参考文献…………………………………………………………..................6

博物馆讲解特点分析 1.博物馆性质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公共文化机构,即运用社会提供的各种资源为公众福利服务,不向机构的拥有者、成员分配经营利润,为纯粹的非营利的社会公益机构。博物馆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三点:公共性、开放性。那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它也是个非盈利性质的文化机构,它向所有公众展开,展现了新疆的独特魅力。

2.对博物馆讲解的理解

博物馆讲解是一种运用合理语言、以陈列作为基础、辅以其他方式将知识表达给受众的社会活动。作为博物馆的“活名片”,讲解员是重要的纽带和桥梁,将社会群众与博物馆有效连通为一体,观众的参观质量和受教育程度直接受到讲解服务质量的影响。因而讲解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最大程度提升自己的讲解技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参观者。此次的历史馆讲解,感觉不是很好,我还是挺紧张的,没有做到一个职业人还有的素质。

3.讲解包含的内容

3.1充分准备讲解词

讲解词是很关键的,它考验了我们的表达能力以及我们的思路,这次历史馆的讲解,感觉自己准备的都没有派上用场,下次还得多多改进。讲解词能够生动而具体地描绘出陈述对象。在讲解中,讲解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熟悉讲解词并参与其写作能够使讲解员在写作过程中对陈列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并使其文字创作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实现对讲解词记忆和拓展的深化。

在讲解词编写之前,首先应深入了解将要陈述的对象,充分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其外观、特征和内涵等内容展开认知的进一步延伸,在此前提下编写讲解词,应保证做到精炼扣题,并确保受众对于讲解词所表达的内容基本理解,选择合理的词汇对陈述对象作更深一步的阐述和发散,真正做到引人入胜、画龙点睛。讲解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调动起受众的兴趣和积极性。

3.2合理分清讲解对象

分析讲解对象应采用辩证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讲解人员应善于总结不同观众的不同特点,例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和年龄等等。以此为依据进行不同语言的针对性组织和讲解。受众对此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能够接受更多的讲解。我们这次只是老师带我们去试讲,所以面临的对象还是比较单调的,来博物馆参观我们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凑,日程匆忙,因而用于讲解的时间

极为有限,这要求讲解员应善于抓住重点,保证讲解内容简短精悍,在最短时间内将博物馆的最大特色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历史馆嘛,也不用讲的太细,那样显得过于繁琐和枯燥,因此我们需要把握时间,挑重点的讲,节省大家的时间。

4.博物馆导游应该懂得的讲解技巧

4.1合理处理自己的声音

如果讲解员的外表形象是给参观者的第一印象,那么讲解员的嗓音就是对此形象的进一步充盈和丰满。经过相关培训,正确地使用嗓音能够对讲解感染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应在讲解过程中艺术性地对声音进行处理,提升声音亲和力,尽量使其亲切、悦耳,这对于吸引受众对讲解内容的关注度有良好效果。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发音的正确性,包括语音、语速、重音、吐字归音。

在讲解过程中切忌声音做作。与基调不同,语调是指说话时的强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抑扬顿挫。如果一段话自始至终一直都毫无起伏听众就会产生枯燥的感觉。这和歌曲是一样的效果。以感情态度和语气表达的不同为依据可将语调分为四种——平直调、曲折调、降抑调、高升调。

在讲解时应重点突出讲解重音,并给予特别强调的词。对于讲解员来说,学会听话听音和运用重音极为重要,在讲解过程中可通过音量的加大、声音力度的增强以及重音突出的强调三个途径来实现。重音的强调是指为对某种特殊意义予以强调或者进行某种特殊感情的表达而有意加重的字音,提醒受众对自己所强调部分予以充分关注是强调重音的目的,语意随着词汇的重音的不同而改变。语气分有轻重缓急,受众对此产生的印象也各不相同。讲解内容决定了讲解语速,讲解员应注意对观众的年龄、兴趣、逗留时间进行分析,学会察言观色,充分把握好语速,快慢结合,提高讲解内容的吸引力。

4.2博物馆讲解中的姿态

在讲解前,讲解员应有意识地选择最合理的讲解位置,保持笑容面向游客,并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1米左右。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空间大小来选择合适的讲解语量,同时尽量避免过大的手势幅度。

讲解员的气质、精神、穿着和仪态等均属于讲解态势。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应保持落落大方、精神饱满、亲切自然、庄重和蔼的态势。此外应对表情和态势语言予以合理利用。例如当受众感受到讲解员的真诚目光和微笑,往往会感受到其表达的友好,从而耐心倾听讲解内容。与此同时,讲解员应注意对游客眼神的细致捕捉,善于“察言观色”,并据此作出合理的反应,从而为游客创造出和谐唯美的气氛。

5.讲解中应具备的素质

5.1心理素质

说真的,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以为我不会紧张,但我还是显得有些紧张,感觉之前准备的全都忘了,脑子一片空白,这就说明心理素质还是要练强大。再优秀的讲解员,第一次面对观众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紧张、激动。紧张的是担心自己的初次讲解是否圆满完成;激动的是终于要把准备了这么久的东西传达给观众了,倾诉的欲望非常强烈。如何在紧张状态下自如的发挥,完成一次完美的讲解,对任何新手讲解员都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另外在面对高级别领导时,又如何调整心态,这些其实一天两天是学不来的,只有经过各种历练才行。

5.2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此次讲的是历史,感觉自己脑细胞都要死掉了,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去了解历史,但我还是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了,有那种书到用时方觉少的感觉。知识储备是讲解员最重要且必要的素质。展览相关的知识是基础,与展览、文物相关的知识也必须涉及,还有关于城市建设、城市历史等等。因为你不知道在参观过程中观众会提出怎样的问题。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书籍、网络,甚至可以从观众那里了解。比如我就从观众口中了解到了铆接技术的优缺点,并把它融入在我的讲解过程中,这样观众即使心中有疑问,在听了我的讲解之后自然就给他提供了解答。以前对讲解员这个岗位的理解是“吃青春饭的”,而现在,随着讲解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这一岗位看法的改变,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专家型讲解员”出现,能走到这一步的讲解员,都是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能够应付从小学生到专业人士的各种观众群体。

5.3因人施讲

当然了,我们此次面对的主要是自己的老师和班里的同学,所以也不用分那么清楚,但是这是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在做准备。这个素质是在拥有了深厚的讲解经验以及强大的知识储备之后,才能出现的重要素质。在我参加的所有培训中,老师们讲得最多、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要因人施讲”。但这一技能不是一朝而就,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累积、分析、总结而成的。每一个来博物馆的观众,目的并不一定相同。比如学生群体和专家学者、领导来馆的目的就不一样。而学生群体按年龄细分,每个年龄段所掌握的知识各不相同,比如在给小学生讲解中要注意控制时间且通俗易懂,因为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专注那么久,掌握的知识也有限,讲得太多太深他们不理解,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解,达不到理想的讲解效果。如何准确抓住观众的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他们想知道的告诉他们并

且还能从中受到启发,这才是一个优秀讲解员要做到的。

6.历史类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特点

这类博物馆按照历史时期划分,一般是指反映1840年以前历史的博物馆。在这类博物馆中,有的也包括了一些民族、自然等类型博物馆的内容等。历史类博物馆主要反映和介绍的是过去时代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过程;自然界的状况,所要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陈列内容决定了它的讲解方式。

既然我们是在用实物来陈述历史和自然,在讲解中就要突出叙事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注意运用轻松明快的讲解风格。

这次的实训课,我们主要以自治区博物馆历史展厅为主题,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7.新时期讲解员的新标准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素质的整体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博物馆讲解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在给观众讲解中应该相互尊重、彼此谦让恭敬,应该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要懂礼貌、懂礼节、尊重和维护博物馆的形象,并为观众创造一个舒畅的参观环境。只有用心服务,才能把最好的形象留给观众,从而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博物馆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已经在国内悄然兴起,博物馆已成为旅游观众的重要参观景点,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时尚。旅游者到博物馆参观,不仅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还可购得纪念品、文物复制品、书刊等。因此,博物馆要不断提升观众的满意度,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营造舒适的参观环境、保持优质的服务态度,以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更多的游客,让游客从展览中受到教益。面对知识层次、年龄层次各不相同的参观群体尤其是外来旅游者,讲解员要善于掌握和运用展品,善于语言表达,善于观察与思考,力求兼顾不同层次观众的兴趣需求,把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博物馆悠久的历史文化、珍稀的自然遗产,让观众尤其是外地参观者收获多,不虚此行。作为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水平的高低和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博物馆的公众形象,也关系到观众的参观心情。因此,讲解员要把专业展览与文化普及结合起来,真正把那些静态的文化资源,变为人们动态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使观众在思想性、观赏性、审美性上获得更高享受。通过讲解员,把博物馆这个“窗口”越擦越亮。

8.小结

此次我们博物馆讲解选择的是历史馆,也是最枯燥、最繁琐的一个馆,从准备到正式开始讲,是有一段时间的,这次的博物馆讲解,对我们的考验还是挺大的,考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更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胆量,使我们开始对博物馆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赵利民.《模拟导游》.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8 [2]荆三林.李元河.《博物馆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3]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4]李淑萍.《博物馆学研究论文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名称:模拟导游课程设计

部:

管理工程系

专业班级:

旅游管理14-1班

学生姓名:

王帅智

评定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学号:

2014235772

评定成绩:

上一篇:全国事业单位公开考试下一篇:关于乐高的故事作文: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