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记忆作文解读

2025-01-12

共同的记忆作文解读(精选8篇)

共同的记忆作文解读 篇1

定好切入点,抒写启发联想感悟

2017年福建省高三省质检的作文题已经出炉。命题者要求考生围绕“共同记忆”为主题作文,而写作时要求考生从子女、学生、市民任选其中之一,进行写作。所以学生在应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只能选写某一身份,对“共同记忆”的定义作阐释,谈启发与感受,而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考生最熟悉、最有话可谈的。本次作文题不要求考生从三个不同的身份,作面面俱到的阐述,也不要求学生对三个人物(父亲、老师、市长)所下的定义作异同分析。

二、必须对“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谈清、谈深“为什是亲情的纽带?”因为记忆有许多痛苦、幸福的往事,家庭遇到不幸与挫折、遇到难以忘怀的幸福与快乐都会珍藏于亲人的心中,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如薪火代代相传。美好或痛苦的“记忆“,可以不忘初心,可以展望未来。

同样,对老师解读的“共同记忆“是精神家园,也必须谈清,写好“为什么”,老师与学生所镌刻在记忆中的美好与痛苦的回忆,所展现出来的师生情谊是不胜枚举的,老师教书育人的成果,师生之间难忘的误会与后来的消除,教师职业的平凡而伟大,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和光荣感……从学生这个身份来体味,来感悟,写起“精神家园”就会更有说服力。

同样,从市民的身份来谈“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也是要谈清“为什么“。考生可以追忆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表现城市的繁荣昌盛是几代市民努力的结果,市民生活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必须把它作为自己的家,扎根在这个作为灵魂归宿的家,建设好这个家。可以谈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文化底蕴,保护传统文化,创建城市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在写好“为什么”的基础上,考生还可以拓展一笔,去阐述,如何巩固作为家的精神纽带,如何建设精神家园,如何为城市的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丰富而充实。

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从材料看,命题者的意图是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是否抓住精神、文化层面来写,是否写出有启发感悟的文章。考生切不可为“共同记忆”这个概念所困扰,应写三个人物对“共同记忆”定义的体会和感悟。

共同的记忆作文解读 篇2

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法国在欧盟“核心素养”框架出台的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本国义务教育目标框架———“共同基础”(socle commun)[4]条例(以下称“共同基础”),又以此为基础,2015年出台了“新共同基础”条例(以下称“新共同基础”)。如果说“共同基础”标志着法国新千年教育变革的开端,“新共同基础”则是这场变革的继续前行。“新共同基础”如何成型?相较原来的“共同基础”具有哪些变化?蕴含了怎样的思考?又依靠哪些措施落实?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深入解读“新共同基础”,以求从中发现法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和优点。

一、“新共同基础”的诞生背景

法国“新共同基础”诞生于欧洲21世纪教育变革的浪潮之中,由欧盟“核心素养”教育框架起源,经2006年“共同基础”的演变形成。

(一)欧盟“核心素养”

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欧盟在2000年里斯本会议上确立了21世纪的总体发展目标,并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大力推进终身学习战略。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年研究,欧盟于2006年正式发布“核心素养”议案。

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一系列可迁移的、多功能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2]用以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1]八项素养,并被规定“为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应在义务教育结束时得以具备,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

“核心素养”的确立不仅为欧盟21世纪的教育与培训系统提供了目标体系,也为其成员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2]在欧盟委员会的号召和推荐下,各成员国纷纷出台了针对“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欧洲21世纪教育变革由此开端。法国即为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二)法国“共同基础”

早在2006年12月欧盟“核心素养”议案最终版本发布前,“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已在议案早期版本中出现和确立。法国一直密切关注着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因而,稍早于欧盟“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法国就参考该框架的早期版本形成了本国的教育目标体系,即“共同基础”(全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础条例》,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et de compétences)。与欧盟“核心素养”的定义相似,“共同基础”规定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获得的一系列知识和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学校及校外生活中加以运用。其价值培养目标则更为丰富,要求“学生能够拥有终身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工具,从而参与到社会演进中;让学生理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权利的一致性、发展的需要以及保护地球的要求”。[4]

“共同基础”主体包括七项素养,分别为“掌握法语;说一种现代外语;数学、科学及技术文化基础知识;掌握通用信息和传播技术;人类文化;社会及公民能力;自治与主动”,[4]基本与欧盟“核心素养”对应,且具体素养的表现辐射在知识、能力、态度三个维度上。“共同基础”要求“七项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并遵循持续渐进的培养逻辑。为了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共同基础”条例中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有准确的理解并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部还从2007年起开发了“共同基础”的“个人能力手册”(LPC:Livret personnel de compétences),[4]

通过“共同基础”,法国以其独立方式加入了欧盟对21世纪教育变革的思考与行动,并用“共同基础”阐释了对“核心素养”价值的理解:为义务教育的学生学习提供共同的目标框架。法国教育部最高规划组(CPS:Conseil supérieur des programmes)[12]

作为法国在21世纪提出的首个义务教育目标框架,“共同基础”无疑具有可贵的奠基作用,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种种无力。为弥补“共同基础”的不足,迎接社会新变革的挑战,“新共同基础”应运而生。

二、“新共同基础”的结构和内容

法国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新共同基础”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并根据民意做出修改,最终于2015年3月31日正式颁布了《知识,能力和文化的共同基础条例》(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de compétences et de culture),即“新共同基础”条例。

“新共同基础”的定义大致和原“共同基础”相同,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共同文化”,使学生能够“充分实现个人发展,形塑社会能力,胜任未来学业,融入社会生活,作为合格的公民参与社会进步之中”。[3]其主体结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共同基础”的七项素养变为“五大领域”,分别为“思考和交流的语言”、“学习的方法和工具”、“个人和公民的培养”、“自然和科技系统”、“世界的展现和人类活动”。[3]领域描述由“领域定义”和“培养目标”两部分组成:“领域定义”界定该领域在“新共同基础”中的作用,“培养目标”则规定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要求[15](参见下页表1)。

(一)针对原“共同基础”不足的调整

自“共同基础”实施以来,法国政府不断委任多个国家机构进行调研评估,听取一线实践者的意见,寻找和发现变革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新共同基础”的修订继承精髓,弥补不足。

首先,“新共同基础”更加突出了“共同基础”的“顶层设计”功能。作为义务教育的共同课程目标框架,原“共同基础”提出“赋予学校文化内涵基本的意义”,但这种定位常被实施者遗忘。从最高规划组的调研来看,“共同基础”与学校课程计划并无多大区别,常被视为“缩减版的学校课程计划”。[12]对此,“新共同基础”在条例名称中明确加入“共同文化”的概念,以凸显其框架性地位。如条例所述,“新共同基础”是“共同文化”的载体,为“学校课程提供整体框架”。[3]

其次,“新共同基础”建立起了更合理的分类结构。从原“共同基础”的内容分类看,虽然它意图打破学科疆界,但依然受到欧盟“核心素养”的局限。相关评价指出,七项素养分类不明晰,“一些素养对应一门学科(如法语、外语),另一些则同时要混合几门学科(数学和科技文化、信息交流、人类文化)”,从而“让各学科处于不平等地位”。[12]为此,“新共同基础”做出全面修改。它基于学习的本质及功能重新定义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领域,并界定出相应的课程分类和培养目标。这一修改显示出对学习内涵的充分审思,能够更有效地打破学科间疆界。

以“法语素养”为例,原“共同基础”将法语作为单独素养列出,并将其视为“教学的中心和首要任务”。[4]而“新共同基础”中,“掌握法语”已不再单独成项,领域定义将它和其他语言结合,作为“思考和交流的工具”出现,凸显了语言学习的本质。

另外,原版本的三维素养表现描述里,“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分类不具说服力”。[12]民众还表示,原“共同基础”的文本冗长。[22]对此,“新共同基础”用“领域定义和培养目标”代替三维分类,“领域界定”也变得更为简明。“培养目标”中,知识和能力在“共同文化”的视角下互相融合,它们不再是相对的概念;条例指出“没有不依靠知识运用的能力,也没有不参与能力培养的知识;能力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任务和复杂情境时调用资源(知识、技能方法或态度)的才干”。[12]

另外,原“共同基础”还存在对“个人整体性培养的阐述不够充分”的问题。[12]对此,“新共同基础”对课程目的做出了更具体的阐述,提出在学习内容和培养方式上要做到“六个平衡”,[25]社会发展模式有待变革。2008年以来的欧洲经济危机则日益显现出经济生活及社会的变化不定,“学会学习”作为个人适应不确定性的必要能力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由此日益高涨。

针对培养学习力的目标要求,“新共同基础”专门增加了“学习的工具和方法”领域。“组织学习、获取信息资料的方法、数字化语言,以及个人和公共计划的管理等首次成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26]被要求融入所有科目教学和学校活动之中。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发展也为“学会学习”增加了新的工具和内容,该领域培养强调“获取资源、运用数字工具”的能力,培育高水平的数字素养。通过对这一领域的强调和规定,法国已意在为“大互联”时代的到来做好基础教育方面的前瞻性准备。

此外,“新共同基础”更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原“共同基础”已蕴含国家价值观,要求“学校把学生共享共和国价值作为首要任务”。[4]2008年经济危机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危机更使这份任务迫在眉睫。“新共同基础”五大领域的第三领域“个人和公民培养”,直接指向向学生传递写入宪法的价值观,要求“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和守则,鼓励培养参与精神”。[12]其他领域亦分别界定了各自的价值培养目标。

同时,“新共同基础”要求“学校保证每个学生的成功,拒绝排斥和歧视,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3]其基础性、平等性和包容性得以充分体现,使“义务教育”真正肩负起“建立社会平等、促进社会融合”的使命,[30]成为孕育精英的沃土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石。

四、“新共同基础”的实施保障

作为国家教育的“顶层设计”,“新共同基础”推进的关键不仅在其结构及内容的调整,也在其有效的落实保障。有人批判,“让每个孩子实现义务教育目标”的愿望过于理想,然而这一要求始终作为条例核心目标得到坚持。

(一)学校课程实施层面

与“新共同基础”配套,最高规划组起草并经民众讨论,发布了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课程计划。新课程计划将与“新共同基础”一起于2016年秋季入学起实施,五大领域的培养目标得以在课程内容中一一落实。在实施原则上,“新共同基础”要求因地制宜,更加关注真实的学生、实际的课堂和教师经验,并对所有学生“更具动员性、塑造性和丰富性”。[12]

为实现学校课程门类之间更好的连贯性和育人的渐进性,“新共同基础”还重新划分了义务教育的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期、巩固期和深化期,[3]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一共同归入巩固期,加强了中小学教育的连贯性,也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小升初的学业衔接。

在学生学习方面,“新共同基础”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辅导。教育部设立了“个人辅导和学业成就项目”(PPRE:Programmes personnalisés de réussiteéducative),[12]

这些硬性规定旨在克服原有评价弊端的同时,倡导对素养的习得进行针对性评价,强调真实性、多元性、形成性,用于学习的诊断、反馈和激励;杜绝测验滥用和无效。义务教育的过程评价和终期评价都将据此得到革新。

(三)法律保障层面

除学校课程计划的配套调整和评价方式的改进外,条例施行还得到了稳定和规范的法律保障。无论是2006年的“共同基础”,还是2015年的“新共同基础”都具备相应的法律依据。“共同基础”的地位和功能由《2005年4月23日国家未来学校规划和项目法令》(la loi 23 avril 2005 d’orientation et de programme pour la refondation de l’魪cole de la République)规定,并被编入法国教育法规(le code de l’éducation),[34]

法国通过立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使改革推进更具坚定性,也使改革目标更明确规范、公开透明。同时,国家通过法律的制定始终掌握着教育的最高决策权和主导权,保证了实施教育改革的统一性和凝聚力。

五、结语

纵观法国“新共同基础”的形成,它在21世纪教育变革的浪潮中酝酿产生,既是对欧盟总体教育发展目标的回应,也为本国义务教育提供了具有国家特色的整体课程目标。“新共同基础”的调整包含了大量实践经验和反思,并集合了各领域专家和民众的意见。调整使其具备了更突出的“顶层设计”功能和更富整合性的培养目标:“五大领域”从学习的本质和功能角度构建,进一步打破学科分裂和学科不平等;“学习力培养”意在回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要求;“价值观培养”则为其实现自由平等的国家理想铺设了桥梁。实施中,“新共同基础”寻求与学校课程更好的匹配和更有效的评价方式,并在法律保障中具备了稳定性和规范性。

摘要:欧盟推出的“核心素养”框架确立了21世纪的欧盟教育目标。作为回应,法国于2006年出台了“共同基础”条例,又于2015年颁布了“新共同基础”条例,确立起义务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指导纲要。本文由欧盟“核心素养”谈起,梳理“新共同基础”条例的形成过程并呈现其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条例的调整要素及实施保障,意在通过对“新共同基础”的解读,探讨法国基础教育变革的优点所在。

关键词:法国,核心素养,新共同基础,义务教育,教育变革

参考文献

[1][6]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EB/OL].http://eur-lex.europa.eu/Lex Uri Serv/Lex Uri Serv.do?uri=OJ:L:2006:394:0010:0018:en:PDF,2006-12-30.

[2][5][7][8]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2):89~102.

[3][13][14][15][18][29][32]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de compétences et de culture[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pid25535/bulletin_officiel.html&cid_bo=87834,2015-04-23.

[4][9][10][11][20][27]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et de compétences-décret du 11 juillet 2006[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bo/2006/29/MENE0601554D.htm,2006-07-20.

[12][16][17][19][21][23][24][28][31][33]léments de présentation du projet de 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 de compétences et de culture par le Conseil supérieur des programmes[EB/OL].http://cache.media.education.gouv.fr/file/Le_systeme_educatif/92/5/presentation_du_projet_de_socle_commun_de_connaissances,_de_competences_et_de_culture_350925.pdf,2014-09-11.

[22]Ministère de l’ducation nationale,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Dgesco-Bureau des contenus d’enseignement et des ressources pédagogiques.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e la consultation nationale sur le projet de socle commun de connaissances[R].http://cache.media.eduscol.education.fr/file/Actu_2015/75/6/20141209_Consultation-socle-Synthese_476756.pdf,2015-10-02:22.

[25]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

[26]Les cinq domaines du projet de socle communàla rentrée 2016[EB/OL].http://eduscol.education.fr/cid86943/nouveau-socle-commun-pour-2016.html,2015-05-04.

[30]Onze mesures pour une grande mobilisation de l'cole pour les valeurs de la République[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cid85644/onze-mesures-pour-ungrande-mobilisation-de-l-ecole-pour-les-valeurs-dela-republique.html,2015-01-22.

共同的记忆与孤独 篇3

我还记得,9月11日傍晚,当天工作正在收尾。一位同事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愣愣地说:纽约爆炸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电脑。我们凑过去,看到电脑屏幕上开着一个MSN窗口:“双子大厦被飞机撞了!”—消息来自一位身在纽约的朋友。那是纽约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19名劫机者胁持4架民航客机,先后冲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

办公室的空气瞬间凝固。那一刻的感觉很奇特,惊恐的气氛从纽约传导到北京,时空的界限仿佛消失了—我们在一个虚拟时空里“在一起”。全世界是一个整体。尽管此前我们都知道这个地理知识,但它从未展现地像此刻这样真实。

这是我关于社交网络较为深刻的记忆。在本期的封面故事中,一位受访者也讲述了一段关于9·11的经历。他在刷天涯社区时看到世贸中心被炸的消息,第一时间登陆新浪,看见要闻区有一条相关新闻,便截图放上天涯。“特别兴奋想告诉别人。”他说。

每个人都有一段和社交网络的故事,留存了一些共同的或者孤独的记忆。这可能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一个馈赠。此后,几乎每次突发事件,都会瞬间在网络空间里引爆并蔓延,并逐渐改变我们和世界及他人的距离。

比突发事件更不可控的是社交网络本身的更迭。从早期的BBS,到如今形形色色的即时通讯工具,不同类型的社交工具构成了一部自己的演进史。不同时段的记忆也被分割开来存 储。

不过,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更替中,人们的乐趣却没有多少改变:关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寻找谈得来的朋友,争论,或者分享,人和世界的关系被社交网络一寸一寸地拉近—真正拉近的其实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位采访者说出了内心的渴望,他想把刚看到的大新闻告诉别人:“发现无人分享的感觉还挺糟糕的”。本质上,2001年身在纽约的那位朋友如此急切地把身边大事告诉我北京的同事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社交的需求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庞贝古城里,发现房间外墙上一些胡乱的涂鸦:“4月9日,我做了面包”;“和我一起吃饭的那个人真野蛮”;“不管是谁,想写就写”—看起来眼熟?是的,和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没什么区 别。

据说,我们的大脑是为了建立社交关系网而生成的,其结构和功能利于接收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反馈。而每个时代,我们都会以不同方式满足对社交的需求。

随着移动技术及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却意识到,这一需求的根本动力源于孤独。雪莉·特克尔在她的著作《群体性孤独》中这样描述:“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我们的确是非常脆弱、敏感的物种。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不错,分享越来越便利,交谈变得无处不在,距离拉得不能更近,频繁更替的社交网络空前挖掘了人们的社交需求—但恐怕也没有什么比过度的言说更能体现彼此间的疏离了。

共同记忆作文 篇4

共同记忆,是深藏情与爱的纽带,将众人与城市连作一个共同体。它可以是城市的方言,是名人故居,甚至是老字号小吃。生于斯长于斯,一座城留给市民的共同记忆无关优劣轻重,最关键的是它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滋润着每一份记忆。

然而,正如王开岭所感慨的那般,故乡因整容而毁容,城市在现代化的快潮中逐渐丢失市民的共同记忆,失守我们的文化高地。无数的文化古迹消逝于挖掘机的轰鸣声中,中国似乎正朝着“千城一面”走去。文化认同被稀释,共同记忆被打磨成工厂量化生产的模具,我们所依赖的这一方空间被改弦更张,连根拔起。

因此,守护共同记忆迫在眉睫。一座城的名片,不在于它建起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其文化的个性与厚度。方言可以传递文化情感,传统小吃可以传递文化温度,每一份共同记忆都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的共同体意识。乡音,是儿时嬉笑玩耍的记忆;乡味,是永远萦绕舌尖的记忆;乡容,是无数游子归家的记忆……故而,人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历史与地理的怀念,总会衍生出一种绵绵延延的情感,成为回视往昔岁月的文化乡愁。身处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这种乡愁在现代语境中映现了人们的“共同记忆”。恰是这种共同记忆建构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镌刻着市民的情感密码,让每一位市民在千篇 一律的水泥森林中觅得一丝归属感。

诚然,经济的发展未必会解构城市的文化,相反,失去物质基础支撑的城市是无力探讨其共同记忆流失与否的。但是,现代化的侵蚀必将以凭证和依据的淡化为代价,市民的共同记忆也将因为文化载体的逝去而逐渐沦为历史。文化的浮躁、情感的迷失,终将无法让人们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无法构建现代化探索途中的文化栖息地。诚如,王开岭所说:“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有容颜和记忆能量,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假若人们与城市失去了情感联结,那么,此城便仅仅是个地址,我们也将在川流不息中陷入乡愁何寄的无所适从中。所以,作为市民,我喜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哀于共同记忆的褪色。“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共同记忆带给我们的是情感共鸣的文化底气,是带有情感归依的城市之根。身为城市的细胞,我们有义务守住共同记忆,让城市文化的独特色彩更具普适性,温暖我们居住的城市。

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篇5

在城市化、城镇化的时代大潮中,涌现了大批进城打工的市民,也出现了大批入镇居住的“镇民”。于是,许多乡村成为房屋崩塌的“空巢村”,据统计,中国每天有约100个传统村落在消失,故乡在沦陷。更甚至,城镇化被异化为去乡村化,大拆大建,许多村民迷失于“千镇一面”的镇区里打麻将。

什么是乡村文化?它是世世代代积淀在乡村的.特有的文化、习俗及其信仰。如果村落都消失了,那么乡村文化就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乡村,中华文化的多样化、地域性与创造性也在村落。导演吕克·贝松说过:“童年是人类的父亲”。而乡村文化就像“人类的父亲”。

乡村文化意味着它是历史积淀的密码,是时间创造的财富。它如智慧的老人,似时光打磨的古董,具有难以复制的价值。试想,你能够用千两黄金买到刚过去的一刻钟吗?在我的家乡,有流传几百年的文化习俗,如迎妈祖、迎花灯、迎伯公、春节祭祖等,它们保存着我们共同的儿童记忆,成为镌刻在我们生命中的乡愁。如果乡村消失了,文化习俗失传,我们就是丧失根魂的人,失去记忆的人,那么乡愁何在?乡愁何寄?

乡村文化意味着它是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印记。它如北京的故宫,安徽的马头墙,湘西的吊脚楼,是一个地方的魅力所在。我的老家有“天下第一侨乡”之称的中川古村落,有流传几百年的“中川童谣”,有全国的“九级半”典故,它们是我童年时的“必修课”,是寄托灵魂的载体。然而现在,已经有不少客家土楼因无人居住坍塌了,里面的许多文化遗存比如楼名与造型、门当与户对、对联与雕刻等,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但也抵不过岁月。我不敢想象,如果这些古迹被毁坏了,后代的共同记忆将如何培养?

乡村文化意味着它是自信的清醒,自觉的传承。乡村文化并不亚于城市文明,它更懂得尊重自然,懂得天人合一。如果失去对乡村文化的清醒,认为乡村文化是落后的,那么对乡村文化就不会产生热爱的情怀,就无法自觉传承。意大利人对自己的文化超级自信与热爱。在佛罗伦萨周围的一些地区,城市建筑是中世纪的,没有一座现代的建筑。市民在酒馆茶馆,吃烤肉,享受欣赏着自己的历史文明,告诉游客墙皮脱落下的砖是12世纪的。要知道,城镇建筑基本是照搬城市建筑,乡村建筑利用重力原理设计的落闩、利用自然风通气的摇头窗,都比城镇建筑的防盗锁、玻璃窗要智慧百倍。如果缺乏自信,如何传承保护乡村文化?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征文 篇6

那时我还在皖南解放军某部服役,是一名年轻的组织干事,负责承办各类表彰奖励、优待抚恤等工作。在一个忙碌的周一上午,伴随着传真机一阵让人牙酸的咯吱声,一份传真件呈现在眼前。那是一份发自解放军驻陕某部的传真,内容是一名退休老干部要求补办立功受奖证书,证明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祖国西北戈壁进行的一次核导弹发射试验中荣立二等功。这份传真让所有人眉头紧锁,当时国家正在调整涉核离退休人员的各类补助标准,符合条件者将会得到一笔补助。把好事办好,确保国家政策精准落实到位,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老同志本人负责。

但摆在眼前的困难不言而喻:三十多年过去了,部队编制调整、移防搬迁,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到哪里去找当年一起执行任务的人,又如何能证明他曾立功受奖呢?大家面面相觑,一筹莫展。思前想后处长最终拍板:“这关系到老同志的切身利益,虽然希望渺茫,也要努力办。去档案室找找看,如果找不到,就只能去干休所向离退休干部逐个打听了。”没想到的是,档案室竟然很快传来喜讯:打开尘封已久的档案盒,居然找到了当年实施奖励的通令原件。我难掩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捧起文件仔细端详,字迹浓淡不一,偶有漏墨漫漶笔划,透露着蜡刻油印的痕迹,传递着久远年代的气息。问题终于圆满解决了,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也让我切身体会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威力。

印象中第一次与档案这个概念不期而遇,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选修古代文化概论课,考试时一个名词解释让我惊掉了下巴:兰台。这是什么鬼?一点印象也没有。在脑海里百度了若干遍,没有相关记录。根据老师一贯教导的“卷面不能空,会不会都要写满”原则,苦思冥想一番后煞有介事地杜撰:指古代帝王种植奇花异草的苑囿,因兰花高洁俊雅故以兰代称,后世称御花园。不知道阅卷老师看到这一无限大的脑洞后,会不会双手一摊:这就尴尬了。考后翻书,才知道汉朝时宫内建造的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由御史中丞管辖,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于是继续脑洞大开揣测起名源由,或是因为兰花馨香,所谓“似兰斯馨,如松之盛”,以兰香喻典籍库书香,故称兰台;抑或因史官在此修史,以花中君子名之,意欲希冀史官秉笔直书,争做良史。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档案工作也曾给我带来过烦恼。记得当年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复试一路绿灯,顺风顺水,万万没想到却在调档问题上卡了壳。当时,所在单位的考研政策正在悄然调整,从积极支持转为不鼓励不反对,成了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更为麻烦的是档案存放在上级机关,远在千里之外,调出手续十分繁琐。单位领导几次出面协调,未果,只得退而求其次出具了一份书面鉴定代替。在惴惴不安中过了很久,最终因为工作的缘故,学还是没有上成。热心的系办老师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询问原由,并惋惜地告诉我,这次是那位老师退休前招收的最后两名关门弟子。想到年近花甲的老教授居然被我放了鸽子,我内疚了好一阵子。

共同的记忆作文解读 篇7

在表现“呼愁”情绪时,作家并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是作品主人公奥尔罕由出生成长到最终变得成熟的个人成长经历;二是对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由强盛到衰落的追忆过程。两条线索水乳交融,共同表现了这种无孔不入的忧伤。热奈特曾指出:“人们可以并且应当考虑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与其他任何种类的关系相比,语言似乎天然地更适合表达空间关系。[2]”《伊斯坦布尔》在叙事上有着极强的空间性,从作品的小标题就可以明显看出来。37节的小标题中其中有18次出现了带明显空间标志的词语,如“幽暗博物馆”,“帕夏住宅”“博斯普鲁斯”“另一栋房子:奇哈格”“君士坦丁堡”“贫困城区”“金角湾”等。整部小说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展示来完成叙事的,也就是说,作家构建的空间承担着叙事功能,这就使这部自传区别于其他自传作品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建筑空间

在这部作品中,作家描述了大量的建筑,这些建筑并非单纯地是为了构建场景,而是有着独特的隐喻意义,承载着一定的叙事功能。在建筑方面包括帕慕克公寓、帕夏的宅邸、奇哈格公寓、贫民区的废墟,清真寺等。这些地域和场景的建构展现了伊斯坦布尔从上层社会到下层社会的一个全面景象。其中帕慕克公寓和奇哈格的房子是帕慕克家族由繁华走向衰落的见证,也是主人公奥尔罕成长过程的重要空间。帕慕克公寓是帕慕克家族繁盛时的活动空间。“每一间公寓里还有一个上锁的玻璃柜,柜子里陈列着没人碰过的中国瓷器、茶杯、银器、糖罐、鼻烟盒、水晶杯、玫瑰香味的水壶、餐具和香炉,虽然我偶尔在这些东西当中找地方藏小汽车。屋内有珍珠镶嵌的废弃书桌,不见头巾的头巾架,后面未藏任何东西的日式屏风和新艺术帘幕。(P9)”此外,还有钢琴,银丝椅等价值不菲的物品,由此可窥见帕慕克家族的显赫。随着父亲和伯伯经商失败,帕慕克家族也逐渐出现分裂。奥尔罕不得不搬进奇哈格公寓。奇哈格公寓里条件简陋,这种居所空间的转变实际上是帕慕克家族衰落的隐喻,为帕慕克的忧伤埋下了种子。

帕夏宅邸和废墟则是暗示着伊斯坦布尔历史的变迁。帕夏是奥斯曼帝国的王族官职。奥斯曼帝国衰落后,帕夏宅邸也被改变或摧毁。“尽管如此,此一垂死文明的哀婉愁怨依然包围着我们。虽然西化和现代化的欲望强烈,但最急切的愿望似乎是摆脱衰亡帝国的心酸记忆。但因为没有西方或当地的东西来填补空缺,西化的强烈愿望通常相当于抹去过往。(P25)”土耳其在奥斯曼帝国瓦解之后推行西化政策。轰轰烈烈的西化运动抹掉了土耳其人共同的民族记忆,土耳其人在失去过去的同时也看不到未来,陷入一种迷茫状态。奥尔罕在成长中目睹了这种变化,却无可奈何。这种对于传统失落的忧伤又加剧了对民族命运的担忧。由帕夏宅邸到废墟的转变标志着土耳其民族由辉煌到蒙受苦难。作家在这种叙述中完成了历史空间的转换来表达自己的“呼愁”,呼吁土耳其人思考和重建本民族的文化。

二、图像空间

在《空间叙事学》中,龙迪勇认为“凡是人类创造或复制出来的原型的替代品(原型既可以是实存物,也可以是想象的产物),均可以称之为图像。[3]”图像包括照片、绘画、电视、电影等多种形式。以绘画为代表的创造性图像和以照片为代表的复制性图像是不可或缺的空间载体。帕慕克在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的照片和绘画图片。这些图片不仅为了与文中的描述相呼应,也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作品中穿插的帕慕克家族照片是为了表现奥尔罕的成长和奥尔罕家族的发展变化。如帕慕克公寓中最显眼的是奥尔罕祖父母的盛装照,其次还有帕慕克家族家庭活动的照片等,这些照片是奥尔罕家族兴旺的见证。随着时间的变化,帕慕克家族的衰落,照片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帕慕克感叹道:照片捕捉到的完美时刻“究竟是抗拒还是屈服于死亡、衰落和时间?(P12)”照片再完美终究抵不过时间的侵蚀,无法抓住美好的人生幻灭感让帕慕克感到人生的荒谬绝望,进而凝聚成一种繁华终究是过眼云烟的忧伤之情。

照片体现着帕慕克的成长经历,反映着帕慕克家族的盛衰。梅林的版画里则记录着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图景。梅林生活在18世纪的土耳其,以细致准确的笔法捕捉到土耳其曾经的光辉历史和优美风景。奥尔罕陶醉在其中,感受到曾经身为土耳其人的一种自豪感。然而这种陶醉转瞬即逝,因为“在让我陶醉其中之时,我却深知,梅林的画如此美丽,一部分是因为他知道画中所描绘不复存在的悲伤。或许我观看这些画正因为它们使我悲伤。”(P57)联想到西化后的土耳其已不复往日的美丽,历史图景的消失或者传统的消失引发帕慕克强烈的悲伤情绪。为了排遣忧伤,奥尔罕试图将伊斯坦布尔现有的景物纳入自己的画中,力图留住土耳其的历史,但是“我抵御不了如污渍般慢慢扩散的深沉忧郁。我画的城市,我所拍摄的伊斯坦布尔,它本身比任何画家给我的影响更甚。”(P256)除此之外,作品中对电影、电视、动画等图像的描述也对叙事产生着重要作用。作家通过绘画、照片或者媒体中的场景描述来建构一种图画空间,来表达对土耳其历史的反思和个人的人生感悟。

三、文本空间

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文本载体来描述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和现实来构建一种历史叙事空间。这些文本载体包括小说、历史、传记、报刊等。在构建文本上的伊斯坦布尔时,作家运用了内部和外部两种视角。内部指的是土耳其本土作家对伊斯坦布尔的描述,外部是指西方作家眼中的伊斯坦布尔。

在内部视角中,作家选取了土耳其的三位作家:雅哈亚、坦皮纳和希萨尔。三位作家都曾经到法国留过学,目睹了欧洲文化的繁荣。但由于身处奥斯曼帝国的崩溃时代“从法国学得的美学让他们了解到,他们在土耳其永远达不到跟马拉美或普鲁斯特同样有力而地道的叙述(P107)”这使得他们在欧洲文明的繁荣面前自惭形秽,民族自豪感轰然倒塌。因此他们的文本里也渗透着失落的忧伤。以上作家代表着历史上社会精英的看法,而现代都市专栏作家拉西姆则是代表通俗文学抑或是普通伊斯坦布尔人内心的想法。从拉西姆的回忆录、专栏佳作等视角捕捉到伊斯坦布尔的各种场景及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着当代土耳其人生活的巨变以及内心的迷茫。

在外部视角中,帕慕克透过西方人的眼光来认识异族人眼中的伊斯坦布尔。首先是法国作家奈瓦尔眼中的伊斯坦布尔。奈瓦尔在《东方之旅》和《奥莉丽亚,或人生与梦》中描述了这座城市。在《东方之旅》中,“奈瓦尔形容始于道堂的大道宛如巴黎:时装、洗衣店、珠宝商、亮晶晶的橱窗、糖果店、英法国饭店、咖啡馆、大使馆。”(P208)在《奥莉丽亚,或人生与梦》中则是刻画出假想中的伊斯坦布尔,这些假想掺杂着《天方夜谭》的风格。但这些描述只看到了伊斯坦布尔的繁荣美丽,忽略了贫困肮脏。与此相对照的是同为法国作家的戈蒂耶的描述。戈蒂耶更关注的是脏乱中的忧伤之美。他看到未经粉刷、颜色变黑、东倒西歪的木造房屋,残破的喷泉,年久失修、屋顶倒塌的坟墓等涌现出一股忧伤。“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这条路更严峻、更忧伤,路长三里多,一端是废墟,另一端是墓地。”(P218)福楼拜的描述同样是忧伤的,这种忧伤源于对东方幻想的破灭。现代社会,纪德和西方观察者等西方人更多的是从种族政治的眼光来看待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民族。他们抨击伊斯坦布尔,鼓吹西方文明。

由此可见,帕慕克在构建文本中的伊斯坦布尔时,并不是从单一角度叙述的,而是多侧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内部视角还是外部视角中都有古今的变化,也有上层精英到下层人士的态度。这样就全面地展示了伊斯坦布尔的形象,展现了土耳其文明昔盛今衰的景象,突出了“呼愁”主题。

帕慕克通过对建筑空间,图像空间,文本空间的构建完成了对个人成长经历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叙事,建立了一个现代伊斯坦布尔的繁荣与破败共存的形象。伊斯坦布尔现代的繁华是在西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西化的过程下,不可避免的是与传统文明的碰撞,以及对土耳其传统文化的挤占。两种文明如何和谐共生也是土耳其民族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帕慕克家族的衰落以及民族传统的丧失共同构成了一种忧伤,即“呼愁”。这种“呼愁”遍布于伊斯坦布尔的每个角落,散落在文本上,影视里,建筑里,绘画照片中,作家的记忆里。所有的空间的构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呼愁”。这种无所不在的忧伤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赋予一个城市灵魂的存在。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伊斯坦布尔这座充满着帝国斜阳的忧伤的城市,不仅深深地印刻着奥尔罕·帕慕克的成长记忆,家族记忆,还铭刻着每一个伊斯坦布尔人在现代化运动中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如何共处的反思。而文明的冲突与互生也恰恰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伊斯坦布尔的忧伤更加凸显了其美丽,更有其价值。

摘要:奥尔罕·帕慕克是土耳其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有着明显的空间叙事特征。这些空间叙事特征在他的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叙事空间的解读来分析小说中的“呼愁”主题,以揭示这部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帕慕克,空间,叙事,呼愁

参考文献

[1]奥尔罕·帕慕克.何佩桦译.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2]奥尔罕·帕慕克.在十字路口[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0.

[3]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

[4]龙迪勇.空间叙事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4.04.

[5]弗洛伊德.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8.7.

寻找共同记忆:一幢楼与一个人 篇8

“看,那不是熨斗大厦吗!”第一次看到武康大楼时,美国人亚当不禁脱口而出。

熨斗大厦位于纽约曼哈顿岛第五大道175号,坐落在23街、百老汇大道和第五大道交叉的一个三角形的街区上。武康大楼,却是位于上海武康路和淮海中路相交的三角地带。两者都呈三角形,外观很相似。

武康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斥资兴建、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这座建筑外形独特,远远望去宛如一艘大轮船。

大楼属万国储蓄会时名为I.S.S公寓;抗战胜利后改称诺曼底公寓;1949年解放后更名为武康大楼。

2007年,亚当和妻子张霞搬进了武康大楼。他们,也见证了近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迎来送往的一瞬。

2015年6月,著名作家陈丹燕及原文新报业集团社长陈保平领衔的专家团队,正式开始了武康大楼口述历史的工作。

一年后,武康大楼的居民口述史纪录片完成。

不仅仅是简单苍白的保护

为什么会想到做社区居民口述史?

陈保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最初是基于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历史保护”概念的认识,“如果只有保护区的物理空间,或者挂几块名人居住的牌子,就算‘保护历史’,是不是过于简单苍白?”

在他看来,那些长期居住在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居民,才是历史的见证人。这些居民的历史与凝固的建筑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历史。

基于这一认识,作为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驻会委员的陈保平,在2015年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在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记录街区居民口述史的建议》。不久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代表政府部门作了书面答复,并就此作了部署。

武康大楼所在的上海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地处徐汇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

南起淮海中路、北至华山路的武康路,全长仅一公里多,两旁却有不少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唐绍仪、黄兴、陈果夫、陈立夫、巴金、郑振铎、李石曾、周璇等名人都在此居住过。

武康路40弄内是一个西班牙风格的建筑群,其中1号是原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唐昭仪的住宅。

99号是一幢独立的英国乡村别墅,主人曾是正广和洋行老板马格利格。

113号曾是苏联驻上海商务代表处,解放后巴金居住于此。

390号原为意大利人建造的领事府邸,临近的393号是黄兴府邸。

武康大楼昔日的住户们,也是名人荟萃,赵丹、秦怡、吴茵、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文艺界人士都曾在这里居住。

吴明轩是1950年搬进武康大楼的住户,他还记得,当时的武康大楼是周围为数不多的高楼,又是从机场到市区的必经之地。每逢有外宾来访,居委会都会提前通知他们,居民会站到窗前,打开窗户欢迎客人。

后来,因为在欢迎时发生过高空坠物,遂被禁止开窗。再后来,欢迎仪式也取消了。

在原湖南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侃眼中,作为一个百年社区,并且是一个以生活居住为主的稳定社区,湖南路街道可以折射中国近百年来的政治、历史,包括经济的变迁,“我们理当留存这个百年社区的记忆”。

陈丹燕选择湖南路街道作为居民口述史的尝试,不仅因为它是历史风貌区,也是因为她长期居住在这里,对这里熟悉并怀有感情。

2015年3月,湖南路街道围绕“一幢建筑(武康大楼)、一所单位(上海交响乐团)、一条马路(安福路)、一条弄堂(复兴西路44弄玫瑰别墅)、一个家族(张乐平)、一位名人(施平)、”等六个“一”的“口述历史”项目正式立项。

历经三代居民,身份多种多样

武康大楼,现有139户居民。

这些居民中,既有一解放就入住的,也有刚搬进来不久的;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如今,大楼里的居民身份多样,房屋性质也不尽相同。

80多年前,武康大楼竣工后的第一代住户基本上是外国人。

根据1937年字林洋行出版的《中国行名录》中上海街道指南栏目里的记录,当时居住于此的,有嘉第火油物业公司的销售总代理、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办事处的经理、西门子上海公司经理等一大批洋行、外商的高级职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许多居住在上海的英、美、法侨民要么被日军关入集中营,要么被遣送出境。至1945年前,武康大楼的入住率只剩下三分之一。

解放后,武康大楼收为国有,房屋由单位进行分配。

陈保平告诉本刊记者,解放后住在武康大楼里面的人,既有高级知识分子、文艺界人士,也有在革命年代有贡献的军人,还有一些企业家。

1950年搬进武康大楼的吴明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是随父母一起搬进武康大楼的,最初还可以见到一些外国邻居,慢慢地这些人就都走光了。

“解放后一段时间内,武康大楼的住户是最稳定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动。”陈保平说。

改革开放后,房屋可以自由买卖,武康大楼的流动性开始变大。房屋的产权性质也从解放后单一的单位分配的租赁房,变成有租赁房也有产权房。外国人也开始重新回到武康大楼。

nlc202309091403

亚当说,住在老公寓里,会对生活怀有浪漫的想法。“如果不住在有上海特色的地方,那我们就用不着住在上海了。”

据陈保平介绍,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分为主楼、副楼、汽车间。现在,居住性质、居民身份多种多样。为了保证口述史的完整性,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团队下了一番功夫。

经过与武康居委会商量,他们确定了12人为口述史采访对象,基本涵盖了以上不同的特点。

武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柏祖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最初对于口述史到底应该怎么做,他们一头雾水,居民对此也不是很清楚。

2015年6月,武康居委会召开了一场座谈会,项目组的专家对口述史的意义、操作办法进行解释后,参会的秦忠明成为第一位参与口述的居民。

1967年搬入武康大楼的秦忠明回忆说,“武康大楼第一代是外国人,都走掉了,第二代人基本都过世了,我们是第三代。”

寻找共同记忆

在口述史前期筹备时,专家组一直在思考,居民口述史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如果每个人的口述没有主旨,无轨电车乱开,那就容易碎片化。”陈保平说。

为了找到有共同记忆的契入点,最终武康大楼口述史确定为一幢楼与一个人的关系,不同时代许多人对这幢楼的回忆,这就是口述史的“轨”。

陈保平说,口述史看重个人诉说中属于集体共同的记忆,武康大楼口述要点主要有两条:一是口述者与这幢楼以及与其作为保护建筑的关系;二是生活在这幢楼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以及哪些是不变的东西。

口述者大都谈到,武康大楼作为保护建筑在管理方面的成绩和问题。

几次大的改动和修整都留下了时代变迁的烙印。比如,解放后室内暖气装置的拆除,世博会期间外墙面的洗刷以及空调架的统一装配等。

武康大楼在交付使用时,统一采用集中供暖。1954年搬入武康大楼的林江鸿还记得,当时每家每户都有暖气片,甚至走廊里也有。吴明轩也回忆,在搬进来的最初两三年,每到冬天,是有暖气的。

解放初期,中国既面临着工业生产能源紧张的问题,又存在人们住房困难的实际情况,武康大楼的统一供暖被认为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于是,集中供暖便取消了,暖气片也在后来的大修中统一被拆除。

除了暖气片,还有很多细节存留在老居民的共同记忆里。林江鸿提到,当时窗框上全有一层毛毡,关窗时候没有声音。有的户型厨房比较大,会配备烫衣板,“每家都有百叶窗”。

吴明轩也记得,卫生间的门把手,里外不同,里面是玻璃的,外面是铜的。每家都配有烤箱。电梯需要专人操作。家里的实木地板,每隔两三个月房管局都会派人上门打蜡,一般是三个人一组,先打磨,后打蜡。后来,变成半年一次,再后来取消了上门服务,改成每户自己领蜡。

无论是暖气片,还是窗框上的毛毡,或是烫衣板,这些东西有的在武康大楼三次大修中消失,有的在各家的装修中逝去。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对武康大楼特殊的感情始终未变。

刘瑞璐是2006年搬进武康大楼的。令她感到遗憾的,是一根铁栏杆。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前,武康大楼的副楼须全部新装统一的铝合金门窗。当时每户人家都有一根铁栏杆,且是实心的。刘瑞璐开始并不愿意拆掉铁栏杆,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当时没有把铁栏杆保存下来装到其他地方,对此她很是遗憾。现在的武康路上,有幢房子还有跟她家原来一样的栏杆,每每经过那里,她都会想到自己的遗憾。

留住“老样子”

1994年,武康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柏祖芳说,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完成之后,他们要在大楼的大厅放置一台电视,专门播放纪录片,但有居民提醒说,“绝对不能打洞,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

住在这里的居民,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在提升。

给陈保平、柏祖芳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1956年搬入武康大楼的周炳揆。

周家是陈保平他们看到的“老样子”保留得相当好的一户。陈保平透露,周的父亲是搞规划的,受其影响,周炳揆在历史保护方面很早就有这个意识。

2000年,周炳揆要将家里重新装修,当时请了好几个装修队提供方案。其中有一个装修队跟周炳揆说,要把墙全部敲掉,把房子重新组合分割。周炳揆告诉装修队,“你什么都不要动,按原来的装。”

在周炳揆看来,武康大楼虽然是20世纪20年代设计的房子,但在观念上一点都不落后。它其实已经把现代生活中需要的一些问题考虑进去了,房屋中不仅有保姆间,还有两小间储藏室。

现在的武康大楼里,很多人家为了安装中央空调牺牲层高进行吊顶,但周炳揆对此坚决反对。他是武康大楼仅有的仍在使用窗式空调的人,“我坚持不拆这个窗式空调,它的结构简单,不会破坏房屋结构。”

周炳揆还在使用原有的百叶窗。他甚至还将别人家丢弃的百叶窗捡回几根,以便自家的百叶坏掉时更换。

武康大楼物业经理杨寄强说,武康大楼的保护力度在逐年加强,但是有些老东西损坏之后就没有办法恢复了。

前几年,武康大楼底楼报箱下面的水管爆裂,为了修理水管,只能把磨石子敲掉,但是磨石子要配以前的颜色很困难。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原样,这里的住户、画家秦忠明用画笔描色,进行了修补。

真实与虚构交织

“孔二小姐出现在武康大楼时身穿皮夹克,腰挎手枪,很是威风。”

陈保平说,有两位口述者都提到孔祥熙的女儿孔二小姐曾住过武康大楼,老一辈的居民甚至看到她来过。

武康大楼对面的淮海路1843号,是宋庆龄故居。多位口述者提到,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们看到宋庆龄和他们一样,也在花园养鸡,并且每天有人去收鸡蛋。

在做口述史时,陈保平的主要困惑之一是口述史的真实性问题。怎么能证明口述者说的都是真的呢?有些内容是口述者听已逝者所言,并非亲眼所见。如果要证明这个事实,还需要再去翻查资料,进一步采访证实。

“人总是带着情感回忆过去的,记忆也会筛选、粉饰,有时可能夸大了某些事情,有时也可能隐去了某些东西,如何甄别?”陈保平说。

武康大楼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出来后,有居民对其中某些内容有异议,找到项目组。有的居民说,他搬进武康大楼的缘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对于居民提出的不同版本,陈保平认为,口述者的矛盾述说,也是口述史的一个特点。矛盾述说要如实告诉公众,让公众自己去判断。

武康大楼虽然只是上海城市中的微小一点,但在陈保平看来,它和上海曾作为半殖民地、反殖民地的历史,特别是上海融入世界、步入现代化的历史是联系在一起的。

武康大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的百年变迁。而如今,正如陈丹燕所写的那样,“珍视自己街区的风景渐渐成为上海许多人的共同感情。”

(应采访对象要求,吴明轩为化名)

上一篇:句子的连贯练习题答案下一篇:传统文化中的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