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纪念馆解说辞

2024-10-11

李白纪念馆解说辞(共2篇)

李白纪念馆解说辞 篇1

李白纪念馆解说辞

江油是伟大诗人李白的故乡,一千三百多年前,李白就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五年,故乡的风物人情孕育了李白的盖世才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全世界流传最广的诗歌,正是诗人李白乡情的真挚流露。

“古今尊国士,中外仰诗仙”,李白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修建的。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江油李白纪念馆筹备于1962年,1978年破土动工修建,1982年10月23日,为纪念李白逝世1220周年正式建成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万二千多平方米。如今,李白纪念馆已经建设成为了集文博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宣教、文化交流、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李白专题博物馆。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李白纪念馆三分之二的建筑毁损,建筑和基础设施由河南省斥资4000万恢复重建。重建后的李白纪念馆在完成了陈列和园林的恢复改造之后,于2011年5月12日重新向游人开放。

“李白纪念馆”五个大字和柱子上的楹联“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是杰出的作家、诗人、翻译家、文化活动家、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文联主席等职的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为纪念馆书写。

李白纪念馆的建筑为仿唐风格,古朴明快,风姿飘逸,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而园林则采用中国传统文人园林风格,结合川派园林特点,融合李白诗歌意蕴,疏密有致,清新灵动,于自然中见匠心。

纪念馆的每一栋建筑的名称都跟李白有关,两边的花雨和香云轩就是以李白诗《寻山僧不遇作》中的“香云遍山起,花雨从天来”二句中的“香云”、“花雨”命名。

前方照壁上的“李白故里”四个大字则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5月题写的。照壁后方的雾山石刻是江油的一种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清代末期,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石采自江油国家地质公园观雾山,由于此石漆黑如墨,润滑如玉,故被称为墨玉。这幅“李白故里胜迹图”雕刻有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乾元山、窦圌山等二十余处江油胜迹,是由著名的民间艺术家邓文先生率领其弟子花了半年时间才雕刻完成。地震导致“雾山石刻”制作室和大面积“雾山石刻”展示场所以及大量作品损坏,损失比较严重。但这面照壁却保存完好。

太白堂是唐代纪念性殿堂式风格的建筑,它采用了中轴对称结构,宽大的台基,巨大的歇山式屋顶,风姿飘洒的重檐,流畅舒张的起翘,优美的屋面 曲线,体现出中国唐代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大的风格。唐代的建筑和诗歌一样,都是那个光荣时代的产物,宏伟的建筑、庄重的色彩,古朴的造型、无不充满骄傲与气魄。

“太白堂”的匾额是胡耀邦在一九八五年题写的,堂前的石狮高4.2米,重9吨。它刻雕工细腻、气势雄伟,为典型的南派石狮。是本地艺人何幺师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左右所雕刻,原安放在江油市境内的新安乡,1982年李白纪念馆开馆时,特地将它运到这里,增加了馆堂的雄壮气氛。

堂内的李白像由中国著名雕刻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先生创作。像为白铜铸造,李教授在讲述他的创作感受时说:“李白是什么样子的,谁也不知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李白,他的具体样子不可确定,但他的精神气质在所有人心目中却是一样的。我要创作的不是李白的外表,而是李白的精神。”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李白既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又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同时还不失“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飘逸浪漫。雕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挺直的腰身,扬起的下颌,精细张扬的胡须,似笑非笑的嘴唇,都展现出李白独有的人格特征,而被完全虚化处理的眼睛则给人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探寻到自己心目中的李白。关于李白的眼睛为什么处理,李象群先生解释说,一方面是为了不过分写实,以留下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认为,诗人也好、艺术家也好,他们都不是用眼睛在审视世界,而是用自己的灵魂。

太白堂四周的汉白玉浮雕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浮雕艺术墙,由

块拼接而成,每块高

米,宽

米。李白一生遍历名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浮雕墙按东南西北的方位,其中浓缩了中国名山的代表性符号,他们各自独立,却又笔意相连,逶迤不绝。我们站在李白身边环望四周,但见祖国的大好河山巍峨起伏,李白宛如站立在这群山之巅。

归来阁是台湾爱国学者蔡肇祺先生捐资一百万新台币修建的。他根据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的好朋友杜甫的“匡山读书,头白好归来”的诗句命名,表达了故乡人民对李白深切怀念,同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希望海峡两岸能够早日统一,海外游子能够早日归来。第一层匾是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来李白纪念馆视察工作时即兴挥毫,表达了中央党政领导对台湾同胞爱国热情的钦佩。第二层匾是大陆学术界人士中国书画家吴作人先生于北京惠赐,以表两岸学者相互钦慕之情。青莲池中的李白像是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的雕像,飘逸潇洒,前面的“飘然亭”是集的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字。因此,这里形成了一组景观——太白飘然归来。

杜甫堂是此次重建的新增建筑。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义人,生于公元712年,770年逝世,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李白与杜甫是好朋友,而李白故里江油地震灾后重建则是由杜甫的故乡河南对口援建,历史在这个时刻出现了巧合。杜甫堂就是这段传唱千秋的友谊和这段满含着河南人民深情厚谊的援建岁月永恒的纪念。“故园情”三个字由前四川省书协主席,著名的书法家李半黎书写。李白客居洛阳的时候,一天夜,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不觉勾起了一阵乡思,便写下了“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园内的建筑为唐代园林建筑的风格,精巧玲珑,错落有致,乍看无章可寻,实则无处不呼应、无处不协合,虽出自人工,却宛若天成,体现了唐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趣。

太白书屋是园内的主体建筑,这里的陈列主要是关于李白生平事迹的简介。太白书屋为我国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家启功题写。

现在我们就对李白的生平进行简单的讲解。李白,字太白,号长庚,又号青莲居士。他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后代,他在《赠张相镐二首》中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同时据史料记载,他和当时唐王朝的统治者还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魏晋十六国时西凉国的君主,梁武王李暠,李白是李暠的第九代玄孙,而当时的统治者唐玄宗李隆基则是李暠的第十一代玄孙。李白的父亲名字叫做李客,在他父亲之前的四代祖先曾经把家迁去了西域的碎叶城(现吉尔吉斯坦境内),直到他父亲这一代才客心思归,于公元697年定居于江油的青莲乡,大家看到的这个地方就是李白的家,到宋代废为寺庙。由于李白的祖籍是甘肃的陇西成纪,所以,就将此地命名为“陇西院”。李白是公元701年出生的,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曾经有过一些争议,有人说他是西域胡人,有人说他是山东人,有人说他是长安人,当然这些都是明显不对的,所以很快就被否定掉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提出李白生于碎叶,这个

说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吉尔斯坦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中苏的领土之争非常激烈,所以郭老提出这样的观点,从侧面反映出包括苏联现在的领土也曾属中国,连李白这样的名人都曾经诞生在那里,这和当时的政治形式有着很大关系,由于这个原因以及郭老的地位,所以在未经学术界讨论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就采用了这一说法。但是,李白生于江油是一个被坚持了1000多年的观点。第一个为李白编诗集的魏万说李白“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就是说李白生于四川,而此书成书之时,李白还活着,所以这种说法应该是相当可靠的。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公元七六二年,李阳冰在当涂做县令时,李白投靠了他,并把自己的诗稿交给他,委托他为自己编集,后来李阳冰不负所托,将其诗稿编为《草堂集》,在序中他说:“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梓州刺使于邵和李白是同时代的人,在李白去世后的八年,他来到江油,并且立下一块碑,碑文说:“白之先世尝流巂州,其后内移,白生于此县。”有关李白生于江油的史料是很多的,所以后来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依然认同李白是江油人,如今,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正式表述为李白生于江油。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两块为北宋时期的碑刻,一块为《唐李先生彰明故宅记》,为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所刻,另一块为《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为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所刻,皆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两块碑的碑文记载了很多关于李白在江油的情况,《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记载了少年李白曾经在江油的大匡山读书学剑,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唐李先生彰明故宅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也梦胁,先生以生。”这几句话记载了下面这个古老的传说:

“漫波渡”是青莲盘江上的一个渡口,过去叫做“蛮婆渡”,为什么叫“蛮婆渡”呢?因为江油过去是民族混居的地方,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妇女经常来到这里劳作,“蛮婆”就是对她们一种带有歧视性的称呼。据专家考证,李白的母亲就是一位少数民族的女子,她十分勤劳,经常来到江边浣纱,有一天,她又去浣纱,突然一尾红鲤鱼跳到她的篮子里,她将鱼带回家煮着吃了,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的长庚星入怀,不久后她生下了李太白。后来人们为了表达对李白母亲的尊敬,便将“蛮婆渡”更名为“漫波渡”。

粉竹楼,是李白的妹妹月圆的闺房。月圆才貌双全,在哥哥离开家乡后,她的未婚夫也去世了,于是她就终生未嫁,留在家中侍奉双亲。每天的早上和晚上,她把洗过脸的脂粉水从窗外泼出,年长日久,窗外的竹子敷上了一层粉,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此地称为“粉竹楼”。

这头石牛,别看它其貌不扬,却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头石牛过去并不放在这里,而是在距李白家不远处的一个叫石牛沟的地方,李白小时候经常和小朋友们来到这里玩耍,有一天,小朋友对李白说:“李白,你是神童,那你给这头石牛写一首诗吧!”李白便吟道:“此石巍巍活象牛,埋藏是地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扳牛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李白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他的天赋过人从五岁时就能作诗。十岁就开始遍览诸子百家,到了十五岁的时候,他写的文章据说已经超过了汉代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当时附近已经没有人可以作他的老师了,于是他就来到了大匡山大明寺埋头苦读。这就是大匡山的远景。在这期间,他还遇见了对他一生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一个人——赵蕤,赵蕤是当时著名的纵横家,他写了一本《长短经》,书的内容主要是讲怎样治理国家,教化君臣官吏,被称为“历代政治创意与谋略之集成”,赵蕤也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承接先秦和宋明之间的代表人物,皇帝唐玄宗看了他的著作之后非常欣赏,便下诏请他入京做官,但赵蕤辞而不去,所以人称赵征君。此时,赵蕤也来到了大匡山,李白便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当然,学的不是吟诗作赋,而是怎样安邦定国,从此以后,李白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思想。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李白也俗气嘛,他一辈子都想做官”。其实,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不错,李白一生是在为仕途而奔波,但他做官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要“安苍生,济社稷”,是希望凭着自己的力量使人民得到幸福。他热爱自由,追求人格的平等,即使皇帝面前,他也不愿低头,希望象战国时的策士那样,和皇帝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开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临行时他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写下了《别匡山》,诗中写道:“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不是我不热爱家乡的美丽,而是我已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这个清明的世界。就这样他从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乘船东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此时的李白暗暗下定决心,当自己有朝一日心愿得偿的时候,一定会再回来。李白在蜀中一共生活了二十五年,这是他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七岁时李白来到了湖北的安陆,在这里他结了婚,夫人姓许,是

故相许圉师的孙女,这就是李白婚后和夫人定居的白兆山。李白在安陆定居一共十三年,这是李白人生重要的过渡期,在这期间李白四处游历,写下了《将进酒》、《春夜洛城闻笛》、《襄阳歌》、《梁甫吟》、《侠客行》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作,从一个满怀激情的青年成长成了一位名闻天下的大诗人,同时他还养育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做伯禽,女儿叫做平阳。在三十九岁这年,许夫人去世了,李白非常悲痛,于第二年把家搬到了山东的任城。

两年之后,在友人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入京城,作翰林供奉,李白欣喜万分,他在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以为自己的雄心壮志终于可以实现了,但是李白错了,当时的唐王朝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落,唐玄宗已经不再是一个砺精图治的好皇帝,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乐,斗鸡走狗,朝政被杨国忠、李林甫等一帮奸佞把持。唐玄宗注重的也不是李白的政治才华,而是诗才,把他当做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面对这样的状况,李白既愤怒又失望,终日买醉,并于三年后离开了长安。《清平调》是他在长安期间的代表作。“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琼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此诗是李白在长安作供奉翰林时奉命而作,诗歌主要描写杨贵妃的花容月貌,杨贵妃的美貌因此而千古流传。

“金龟醉酒”讲诉了李白初入长安时巧遇贺知章,贺知章对李白才华大加赞赏,呼其“谪仙人”并解金龟换酒为乐的故事。、“李白戏权贵”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却见诸于正史,是李白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平等的充分体现。

李白离开长安之后,在洛阳遇到了杜甫,两人一见如故,诗酒唱和,携手同游,接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相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闻一多先生在提到李杜相会时,用饱含深情的浪漫主义笔调这样写到:“写到这里,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饱蘸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紧逼我们的想向,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意义吗?”

李白50岁左右时,在山东与宗夫人结婚,在他55岁时,安史之乱爆发了,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碳的现实,李白悲愤难平。为了报效国家,李白怀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加入了唐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永王李璘的军

队,但是李璘却并没有带兵去平定安史之乱,而是和太子李亨争夺皇位,不久,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到牵连,以“附逆”的罪名被判死罪,后来朋友的搭救之下才幸免于难,被改判流放夜郎(今贵州的潼梓)。两年之后,李白刚刚走到白帝城时,天下大赦,李白得以脱罪。居家山东的这段时间,是李白一生中最为辉煌也最为潦倒的一段时间,他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起伏,同时,这也是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正是巨烈的社会动荡造就了诗人。著名李白研究专家裴斐在评论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时,称他是:“悲伤之极以豪迈出之”,这种诗歌风格正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的。李白这一时期的诗歌中体现出极强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李白在安史之乱之前的诗歌风格突出一个“豪放”的特点,而安史之乱之后则转入“悲壮”,这也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已经六十一岁了,他听说太尉李光弼要带兵东征,讨伐安史之乱的余孽,李白还要去参加他的军队,以一个小兵的身份为国效力,但只走道半路就生病了,只好做罢,“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六十一岁的李白依然壮心不已,此时的李白贫病交加,他只好带着全家投靠他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一个晚上,一轮明月悬挂于高天,此时的李白驾一叶扁舟来到这里泛舟,这里叫做采石矶,是长江上的一段,相传女娲曾在这里采石补天。此时李白喝醉了,他看以水中明月的倒影十分美丽,便跃入江心捉月,这时游来了一头鲸鱼,载着他回到了天国,这就是李白之死的传说,而“入水捉月”也是关于李白之死最早的提法。后来人们说李白死于一种叫做“腐胁疾”的病,至于这究竟是什么病现在争议颇多,没有定论。但很多人都相信李白是入水捉月而死,在人们的心中,李白是如此伟大而浪漫的诗人,他不应该平凡的死法。他临死前曾赋《临终歌》:“大鹏起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济”。他始终没能实现自己“安苍生、济社稷”的理想,就象一只折翼的大鹏,令后人叹惋。

李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刻苦努力,几乎读遍在他之前所有的书籍,因此中国所有流派的哲学思想在他的身上都有一个集中的体现。杜甫称他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居易称他“有惊天动地文”,韩愈则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一生为了“安苍生,济社稷”的理想奋斗不息,这是他成为伟大诗人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诗歌在思想内容上的根本特征。他反对娇柔、浮艳的诗歌,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

饰”的风格,从“初唐四杰”以及陈子昂的手中接过了诗歌革命的大旗,从理论实践上完成了唐朝的新诗革命,将唐诗推向了顶峰,被后人誉为诗仙。有一个故事,说李白小的时候,曾经梦见自己所用的笔上开出了花朵,所以他才会天才勃发,其实并非如此,李白的天才原自他刻苦、认真的学习、丰富的社会经历,进步的文艺思想和艰苦的创作实践,他认真的向前人,特别是庄子、屈原学习,才形成了被后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龙安知府蒋德均在李白曾经读书十年的大匡山修建了“匡山书院”,聘请致仕回乡的前湖南布政司,剑阁人李榕做山长,也就是校长。匡山书院建于大明寺旁,依山势而建,鼎盛时期拥有房舍百余间,学生千余人,可谓盛极一时。

《题江油尉厅》碑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国家二级文物。这幅青年李白像原本放置在大匡山,碑刻于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是现存最早的李白形象之一,二级文物。这幅老年李白像是宋代大画家李龙眠的手笔,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彰明县令何庆恩偶然得到这幅画后,便将其勒石,以流传后世。

李白号称“诗仙”,同时他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被誉为“酒仙”。这就是由著名书画家赵蕴玉绘制、李白纪念馆的能工巧匠用雾山石以白纹和朱纹相结合的方式镌刻的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诗中的人物个个是酒中英豪,杜甫用诗句将他们的醉态描写出来,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色彩的“肖像诗”,十分有趣。在这之中,描写得最深动和贴切的要数李白了,“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充分表现了李白的才气和豪气,酒仙也因此而闻名于世了。

“诗苑”是李白纪念馆的精品陈列室和文物库房所在地,这里集中了李白纪念馆半个世纪以来文化收藏之精粹,展示有明代仇英、祝枝山、杨慎、王守仁,清代石涛、上官周、翁同龢,近现代张大千、潘天寿、林散之、于右任、谢无量、傅抱石等名家的书画作品

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宝贵的国家财富和人类文化遗产。

“临江仙馆”的匾额是中国著名的将军书法家张爱萍题写的。而远方的山峦就是李白读书练剑十年的大匡山了,近处的这条瀑布是“雷鸣古堰”,又名“一字瀑”,这是明代修建的水利设施,也是江油境内现存的历史最久远的古堰,数百年来灌溉了数千亩粮田。瀑布上浣纱的女子便是李白的母

亲。而江心小亭名叫“邀月亭”,李白曾经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处景观名叫“匡岫贤踪”,也是江油八景之一。

古风堂是江油历史文物陈列厅,陈列了从新时期时代到清代的江油历史文物。从这些斑驳的片段中,我们思绪可以穿越时空,用灵魂去触摸岁月,体会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劳作与生活,如何将他们的智慧驻留在匡山涪水之间。

这里就是江泽民总书记题诗的晓雅斋。“蜀道曾为太白乡,长虹今日贯绵阳,斋称晓雅饶游去,明月青天不算狂。”

李白研究会馆是四川李白研究会的所在地,也是文人雅士云集的场所,这里举行过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李白学术研讨会。

李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偶像却是南朝诗人谢朓,他在诗中说自己“一生低首谢宣城。”怀谢轩也就因之而得名。

李白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在中国的酒文化发展到鼎盛的时候,即使最偏远的地方,也曾经飘扬过太白遗风的酒旗,有人说有酒的地方就有李白的诗,因此,我们又把李白称为酒仙、醉仙。

李白在他的绝笔诗《临路歌》中写道“大鹏起兮振八裔……余风激兮万世。”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李白则是诗国天空中最为闪亮的巨星之一,他的光辉照耀了整个盛唐,照耀了中华历史。一千多年来,我们诵读李白的诗篇,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他充满崇敬。“余风馆”是进行李白文化传播和普及的区域,这里设置有李白文化书屋,不定期举办李白文化讲堂,同时还设置有李白文化多媒体互动设施,寓教于乐,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和普及李白文化,让李白为更多人所熟悉理解,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李白纪念馆解说辞 篇2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龙口,我是龙族御景的置业顾问XXX,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区概况。

龙口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南岸,东临烟台,南接青岛,北与天津、大连、秦皇岛隔海相望,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开放性港口城市。

龙口年平均气温在1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曾多次被联合国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并且今年年初国务院以国函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正式启动。

在交通方面:我们有德龙烟铁路贯穿德州、龙口、烟台,结束了渤海湾没有沿海铁路的历史,提高了胶东半岛港口城市的竞争力;在航空方面我们有潮水机场,距小区仅有45公里,半小时的车程,潮水机场于2009年开始动工,将于2013年实现通航;从大连、旅顺直达蓬莱、龙口的跨海大桥已经立项,建成后将使东北到华北的距离缩短为两小时车程,届时从东海到全国各地将更加便捷。

下面大家所看到的是东海黄金海岸的总平面图。由您的位置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海在北面,我们现在位于高尔夫东区会所。热销的龙族御景小城就位于整个西部区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海涛新都的中心商业步行街,它将辐射到周边十五个住宅小区。御景小城距海的直线距离为600米左右,步行大约10分钟即可到达海边。小城的西部是由南山集团投资三千万打造的泳汶河景观公园;隔河相望的是亚洲最大的海岸高尔夫球场——蒙哥马利球场,是由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蒙哥马利亲自操刀设计而成,每年夏天国家队都会在此集训,平时经常有大型国际比赛在此举办。小城南侧就是滨海观光大道,它东起威乌高速西至莱州三山岛,经此路到蓬莱仅需20分钟,至烟台仅需一小时的车程,到青岛2小时的车程。小城东面十五分钟便可到达东海农贸市场和东海医院,为您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关于小城的具体情况请随我看一下沙盘。

小城占地120多亩,总建面积11.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地块,现在热销的是东地块,有五个组团和一个商务会所组成。在建筑风格上,御景小城采用的是双一层的设计理念,组团与组团之间全部由空中天桥相连,走上任何一个组团的二层,不下楼就可经天桥到达任何其他组团;站在二楼,展现在您眼前将的是繁荣的二层商业与悠闲的空中花园相映成辉。双一层的设计真正实现了购物居住休闲一体化。整个东区是由249套商铺、510套住宅和123个私家停车位组成,其中一层商业层高多为5.5-5.8米,可做两层使用,大大提高了空间使用率;二层商铺90套,层高3.3米;住宅层高为3米。小城有地暖供热和中央空调2种供暖方式,在东海仅此一家。小城住宅全部拎包入住,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牙刷拖鞋,一应俱全。御景小城还有一个最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返租、统一经营的商业模式,我们一次性买断您物业2到3年的使用权,让您在购房时即可盈利;而后由专业的管理公司低租金,高服务统一招商、规模经营,2到3年后,您收到的就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社区,从而真正实现了一铺可以旺三代。

小城物业由南山物业统一管理,金牌式的服务,超低廉的价位,把龙族御景小城打造成您投资、养老、休闲、度假的优胜之地。

上一篇:八荣八耻主题班会记录下一篇:采办部2010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