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案第二课时(精选9篇)
搭船的鸟教案第二课时 篇1
目的
1.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好处。
2.阅读语段,通过品味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想象情景。
难点
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搭船的鸟》。
二、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都有哪些人?他们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谁?(文中讲了“我”和母亲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途中遇到了一只搭船捕鱼吃的翠鸟。)
2.齐读第1自然段。教师相机出示“小船”的图片。
三、品读第2自然段,体会观察
1.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样的,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第2自然段。
3.指名学生读。
4.交流读后的体会。
师:在你眼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这只翠鸟有哪些特点?请在文中画出来。
6.教师板书这只翠鸟的特点。
羽毛——翠绿
翅膀——带着一些蓝色
嘴巴——长、红色
7.交流讨论,作者抓住了翠鸟的什么特点来进行观察和描写。
8.教师总结:作者仔细观察,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展开想象和与同类事物作比对翠鸟进行了描写。
四、品读第3自然段
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中的问句。
师:那么这只翠鸟到底要干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小组内交流。)
五、品读第4、5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说说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描写翠鸟捕鱼时的动词,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3.从这些动词中,你发现了什么?(作者观察得十分仔细。)
4.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这只翠鸟搭船是要干什么。(捕鱼吃)
六、回归整体,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1.这次旅途刚开始是怎样的?后来呢?是什么使这次旅行发生了变化?(指名学生说)
2.一次普通的平常之旅,因为翠鸟的出现,使得整个旅行充满了快乐,这是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自己也应该像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七、升华主题,出示小狗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片想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幅图片怎么样?你喜欢这样的情景吗?你们能像作者那样仔细观察,然后写下来吗?(学生书写)
搭船的鸟
翠鸟
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确想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从文中找有关的词句,发现作者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并再次通过体会描写翠鸟捕鱼的动词去引导学生感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用上这么准确的动词。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2
1.认识“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学写生字:“搭、翠、嘴”。
3.通过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留心观察的好处,能感知每一部分内容是什么。
4.交流学生在读书中遇到的难题,理解“蓑衣、橹、衔”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细致观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2)圈画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写写田字格里的生字:父、亲、啦、响、羽、悄、吞、哦、捕,并组词练习(其中有不会写的字可以不写;不会组词的,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3)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词语,并做上记号,可以先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重点理解“蓑衣、橹、衔”。
(4)按自己的理解,在书中圈圈、画画、写写(做批注)。
2.老师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特点,明确学习目标。
打开课本目录页“第五单元”和63页单元导读。
1.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课文、两篇习作例文,看来本组的学习重点是教我们怎样写作文的。再看本组的习作要求“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哦,是让我们写一写我们的观察所得呀。
2.怎么去观察,观察什么?请读一读63页导读内容:
(1)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课文,去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认真学习,然后你也可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观察的方法,相信你也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的。
二、看图解题,初读感知。
1.欣赏图片,理解题意。
(1)学生欣赏课本插图:这是一只搭船的鸟,“搭”什么意思?(乘、坐,比如:搭车,就是乘车、坐车)
(2)引导学生用“搭车或搭船”说一句完整的话。
(3)学写“搭”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老师示范,学生书空描红;组词,搭棚子,搭车,搭船。
2.板书课题,抛砖引玉。
(1)齐读课题:搭船的鸟。
(2)这只小鸟是搭了我们的船,我们是乘船干什么去?(去外祖父家)这是一次很平常的旅行,我们也曾好多次跟随妈妈去外婆家对不对?这位作者在旅途中都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3.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
(1)碰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读通句子。(已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过)
(2)在文中圈出要认识的字,用以前识记生字的方法自学生字。
(3)把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位交流一下。
(4)思考:这位作者在旅途中都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呢?(可以小组交流)
4.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
称呼:外祖父 父亲 船夫 翠鸟 鹦鹉
形容声音:静悄悄 沙啦沙啦
(2)指名分组读词语。
(3)指导读准多音字“啦”。
lā 沙啦沙啦 哗啦一声 呼啦 哇啦哇啦地叫
lɑ 他来啦! 你怎么啦? 我学会啦!太棒啦!
《搭船的鸟》教案 篇3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本文搭船的主体是一只翠鸟,一个“搭”字,赋予翠鸟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紧扣关键词句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能借助观察记录单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细致,记录观察所得,并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
与此同时,我设计的这堂课也秉承着学校“兴发教学”的理念,紧跟兴发教学的步伐,将始于自然、立于礼、启于智、成于乐较好地融入到了课堂。具体解析如下:
一、始于自然――打开学生自然生命
柏拉图认为:“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始于自然”正是打开自然生命之通道,让“自然生命之美”先入为主。让孩子接近,回归自然,让儿童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自然的、敞开的状态,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无需教师师的灌输,无需教师用语言赘述,轻柔和美的音乐与灵动的自然画面就是最具感染力的。“一只小巧玲珑、美丽敏捷的翠鸟于水波荡漾、粉荷绽开的池塘中,一会静静站立于枯枝上,一会儿迅速冲入水中捕鱼”,这样的视频画面,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看着孩子们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我感受到孩子们正将自身与自然界美好的生命――翠鸟建立起了联系。这时,孩子们是兴趣盎然、充满好奇的,它们渴望进一步走进课文去接近翠鸟,这视频大概也起到了效果。
二、立于礼、启于智――启迪学生理智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礼”我觉得就是方法的渗透;理智生命的启发就是使学生思维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让有一定距离的自然生命与生活联系起来,启迪学生。而在我执教的这堂课中有以下几“礼”:
1、在“聚焦翠鸟,感受其外形之美”的部分,首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文本,说说对翠鸟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只_______的翠鸟。),让自然生命与孩子的主观感受建立起联系,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接着层层递进,让孩子们找“关键词”来体会翠鸟外形之美,由模糊、整体的印象上升到了清晰、具体的印象,此时“美丽的翠鸟形象”已经住在了孩子们心中,也从对翠鸟的“相遇”变成了“相知”。
2、在“体会作者内心所想”这一部分,我采取了先让孩子们将自置身于那飘荡的船只上,带孩子们走进情境,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会想些什么?发散孩子的思维,孩子们疑问重重。接着再让孩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对话,这样孩子们则能与作者达到共鸣。此时,孩子已不是孩子,大概成了雨后乘船观察翠鸟的那位小朋友了吧!
3、在“聚焦翠鸟捕鱼,体会细致观察”部分,顺势而下,由疑而进,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顺水推舟,接着圈出动词、品析动词、关键词和视频体会翠鸟捕鱼速度,这时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了。
4、在指导朗读方面,注重层次和方法,做到“读有层次、读有所悟、读有所感”。在指导朗读“翠鸟外形”部分,要求读出美丽(感受自然生命之美)、读出喜爱(与自然生命连接),学生通过“彩色”“翠绿”“蓝色”等词语感受翠鸟外形之美,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在指导朗读“作者内心所想”部分,先让学生提疑问,聚焦三连问指导读出好奇;在指导朗读“翠鸟捕鱼”动作部分,聚焦关键词――冲、飞、衔、站、吞,聚焦关键词――没一会儿、一下子,体会翠鸟捕鱼之迅速,先让孩子们自由读,然后观察老师读(带表情、动作、节奏有快有慢),最后孩子再次入情入境模仿读,朗读落到了实处。
5、迁移训练方面,在学完“翠鸟外形”和“翠鸟捕鱼”部分,我设计了口述孔雀外形的环节和描写小狗开车动作的环节,让孩子细致观察,落笔有方法,紧密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进行迁移训练,让孩子学有所获,授之以渔。
三、成于乐――提升学生文化生命
轻柔舒缓的音乐旋律,是让孩子们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美的感受,让孩子们全身心得以放松,播放一组美丽的图片(雨景图、船夫摇橹图、美丽翠鸟图、翠鸟捕鱼图)回到课文,由分到整,最后启发性地提出让孩子们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去发现大自然、人世间无尽的美好,经由师生对话去重建学生个体与自然、与事物的联系,也使这节语文课有了一定的精神渗透和教育性。
每一堂课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会存有一丝丝不足,最后环节,对精神生命的托举还不够到位。教育教学中真的有太多的学问,学无止尽,常学常新,常教常新。“兴发教育”课堂不是将“始于自然、兴于诗、立于礼、展于智、成于乐”这一理念看成是一个一个死板的模式,不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地强塞进教学设计中,如何将“兴发教育”“生命教育”落实到日常每一堂课中,这是我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所谓“教学”,要不断“学”才能知道如何“教”,永远都抱着一颗“我是学生”的心去教学,想必定会“硕果累累”。
搭船的鸟教案第二课时 篇4
搭船的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母亲、翠鸟”等词语,掌握多音字“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翠鸟的,学习作者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准确运用动词进行描写的方法。
3、认识翠鸟,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翠鸟的。
2、学习作者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准确运用动词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翠鸟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准确运用动词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同学们,如果有一只美丽的鸟落在你的眼前,你会怎么做呢?生回答,师鼓励。
2、今天这个故事里就有一只美丽的鸟。请看屏幕,出示图片。这只鸟要干什么呢?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朗读要求:(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字形,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本课的生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2)想一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出示生字指读:父、啦、鹦鹉、悄。
2、注音指名读。
3、重点认读:形声字“鹦鹉”。
4、掌握多音字“啦”的用法。给“啦”注音。看!我们班的啦(lā)啦队喊着口号向我们走来啦(lɑ)。
5、认读词语,相信你可以读得悦耳动听!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
(四)再读课文,感知外貌
1、你知道搭船的是什么鸟吗?翠鸟长什么样呢?出示图片。
2、找出作者对翠鸟的外貌描写。指名读句子。出示。作者细致描写了翠鸟的哪些部位呢?圈一圈。和谁做了对比?怎么比较的?
3、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惊见捕鱼我正想安静地观察翠鸟,它却快速地冲进了水里。
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学习。汇报。出示文段: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画出动词,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2、与前面的安静相比,翠鸟的反应真是敏捷迅速。如果说前面是静态描写,此处就是动态描写。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六)写法探究
师:作者的描写好细致啊!我仿佛看到了这只漂亮的翠鸟,看到了它捕鱼的过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作者有两个法宝:一个是认真观察;一个是细致描写。
1、认真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你从哪里看出作者的观察非常仔细呢?预设:作者主要是从翠鸟的颜色和动作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抓住了翠鸟的主要特点。
2、只有观察是不够的,还要把你观察到的描写下来。你知道作者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吗?(1)作者在去外祖父的路上运用了环境描写。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这两句话,第一句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第二句话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我们平时描写环境,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角度进行描写。
(2)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对文章的“主角”翠鸟的外表描写,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其颜色丰富鲜艳的特点的羽毛、翅膀、长嘴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作者发现翠鸟后,进行了三连问,这是心理描写。请你读一读这三个问句,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预设:这三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4)描写翠鸟捕鱼时,作者抓住了动词,这是动作描写。正是“冲、飞、衔、站、吞”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地写出了翠鸟捕鱼时的敏捷动作。使得翠鸟灵敏的动作跃然纸上,捕鱼的画面如在眼前了。
3、认真观察和细致描写是写好作文的两件法宝,我们一定要学好用好,让自己的作文更有文采。
(七)学写生字
师: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认真写。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强调执笔姿势和书写规范:执笔:三指执笔,指实掌虚,用笔灵活。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出示生字: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篇5
教师:杨芳
这节公开课我选取了《搭船的鸟》一课,因为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其实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和同学们共同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自主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着他们的小脑袋。揭示了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的头脑中会想到什么问题呢?同学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说的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题感到欣喜。归纳起来我把大家提的问题分为三类;搭的是谁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差距,加深学生印象。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从没有见过,仅仅通过简短的文字,我想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还是形不成整体全面的感知。也不会带着喜爱的感觉去读。于是在几个学生读完翠鸟样子这段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图片,而是让同学们闭上双眼,我再次读这一段,让大家想象翠鸟的样子,然后在纸上画出翠鸟的样子,紧接着我出示图片,此时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了差距,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喜爱之情犹然而生,此时再读课文,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
3.配合动作,感悟朗读。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没一会儿”、“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篇6
一、关注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一节课上学生提问了我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翠鸟跟人一样都是用肺呼吸,却在水里捕鱼淹不死呢?第二个是为什么作者拿鹦鹉和翠鸟比而不是和公鸡比呢?
说实话,害怕课堂节奏被打乱,我并没有让学生们帮助他解决问题,而是用我的生活经验给他稍作解释。可能学生心中的疑惑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我的宗旨就是不要打乱我的节奏。
我们一直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今学生想要当回主人,却被老师强行遏制。所以口头上的尊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并没有实行。今后定会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
二、删繁就简,一课一得
一堂课时间有限,怎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高效的学习,教学设计一定要做好考虑。不要无效的环节,直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可以实现高效。
所以本课也应该再删除一些没必要的环节,短文比较那块可以省略,看视频谈感受也可以删减。
三、遵循学生学习规律,不过度拔高
之前在讲课时,设想让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单,同时也帮助他们了解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的。但是呢,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观察单,且不说是不是适用,学生可能根本不会填写,无从下手。
搭船的鸟续写作文 篇7
我是一只美丽的翠鸟,我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我有一个长长的嘴巴。
我飞在大海上,正在找一个休息的地方。突然我发现了一条小船,于是我就飞了下去,站在船头,当我准备休息的时候,我发现了水里有一条条小鱼,于是,我就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我就从水里飞出来,我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一口把它吞了下去。我飞在空中,突然一个小女孩从船里走出来,它看看我,我看看她。
吃饱了鱼儿,我就飞离了小船回家了。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篇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基于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翠鸟外形美丽,捕鱼动作敏捷的词句和段落进行重点朗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二、说教材(说完课标接下来进行教材研读)
第五单元是围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主题的习作单元。《搭船的鸟》作为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们初步感受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并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方法指导。
这篇课文主要讲“我”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翠鸟的外形美和捕鱼时动作快的特点,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写中,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是以一个孩子的口气,来写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语言真实、朴素、浅显易懂。
三、说学生
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积累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但对于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以及文本中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还未能准确理解,需要教师的指导。
鉴于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依据新课标中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对翠鸟外形、捕鱼姿态、动作的描写,初步认识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了本课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2.教学难点:
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说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的教学设计理念为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图文结合,采用以读代讲法、阅读相融法、朗读感悟法,评价激励法来进行教学。在学法上,结合新课标和部编版的编书理念,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法、游戏互动法、朗读感悟法。
五、教学流程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标,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宜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这一要求,我的教学过程将设计以下四个环节: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谈话揭示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创设情境,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翠鸟搭船的图片,齐读课题,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研读赏析,探寻观察】
揭开课题后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提出要求,找到作者在船上观察到了什么场景,了解旅途环境,运用朗读指导法引出这次探亲之旅,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营造轻松旅途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第2自然段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导学功能,体现了知识问题化,学习探究化,我设计的问题是“作者观察到了什么?是怎样描写的?是怎样观察到的?”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法、朗读感悟法学习作者描写翠鸟外形的词语和句子。紧紧抓住翠鸟外形美丽的特点,通过我引读,音乐跟读,小组合作赛读,全班齐读探寻作者细致的观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请看课堂实录:
(插入实录)
通过此环节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到翠鸟外形美丽的特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课堂上,教师是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在这一段的学习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们读、说、找,自主学习。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如此美丽的翠鸟站在船头,你有什么疑问或者心里会想些什么?”感同身受,体会第3自然段作者的心理描写。我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请看课堂实录:
(插入实录)
通过此环节营造的设疑气氛,让学生们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内心所想,更好的打开了学生们的学习思维,也做到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体会了文中作者的好奇与疑问后,顺势引出第4自然段翠鸟捕鱼过程的学习,在这段教学时我努力营造朗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抓住翠鸟捕鱼时的动词和时间词,通过划一划,说一说,看一看,演一演等方式进行学习,并适当指导朗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单元学习目标留心观察。请看课堂实录:
(插入实录)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通过此环节教学中直接观看翠鸟捕鱼视频,创设情境,变抽象为直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不同朗读方式中,更深刻的认识翠鸟捕鱼动作敏捷的特点,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总结全文,紧扣课题
教学时,采用重点字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明白了这么神奇美丽的翠鸟是在大自然中认识的。引导学生们知道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搭”字扣住了课题,使翠鸟充满了灵性。顺势引导学生们体会作者童心的可贵,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通过总结全文,紧扣课题中的“搭”字体现出翠鸟对人类的信赖,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充满灵性,引导同学们与他们和谐相处,成为亲密的朋友。使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上升到新的层面。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布置了向家人和小伙伴介绍翠鸟的课后作业,以此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留心观察的好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篇9
一、看图理解
由于我们生活在离河、海拔远的地方,很多孩子对船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船,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通过看图,指着图说明船各部分的名字。
二、结合上下文理解
上述几个生词除了看图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学生知道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蓑衣”“橹”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的。有的孩子见叼着的样子,并用表演来说明。“吞”字,有的学生举例为嚼就咽下去。
【搭船的鸟教案第二课时】推荐阅读:
家第二课时教案07-05
猫第二课时教案05-21
春第二课时教案07-01
《古诗》第二课时教案07-06
《雨后》第二课时教案12-19
《古井》第二课时教案12-24
船长第二课时教案09-21
猫第二课时教案、学案10-13
《雷雨》第二课时的教案10-27
《琥珀》第二课时的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