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概述(共8篇)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概述 篇1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概述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概述
一、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课程的涵义 1.课程的来源
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英语为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意为“跑马道”,用在教育上,有学习路线、学习进程的意思,因而课程有时又称为“学程”。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的注疏中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出“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这里的课程有学习的范围、进度的意思。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概括起来,课程都有“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意思。2.课程的涵义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教学的涵义 1.教学的词源 我国: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有“教”、“学”二字;教、学二字连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书·商书·兑命》中:“斅学半”。
西方:教、学二字早在希腊文、拉丁文中就已出现,意思是“指示、引导、解释”。2.教学的涵义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个性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一)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布鲁纳、蔡斯等)
(二)包含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种情形:
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学者)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相对扩大。(泰勒、比姆等)
(三)二元关联模式
美国学者塞勒(J.G.Sayloretal.)等人曾针对课程与教学提出过三个隐喻,可视为对这一问题的一种注解。
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
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
隐喻三: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
三、课程的种类
(一)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按课程结构的根本形式不同划分。1.学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
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取基本原理和精华,组成不同的学科,并分别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2.经验课程
(experience curriculum)
也称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使儿童从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课程。
(二)社会本位、知识本位和 儿童本位课程
按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同划分。
社会本位课程就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课程。
知识本位课程是以满足知识或文化发展需要为根本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则以满足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根本价值取向建构起来的课程。
(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按课程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1.显性课程
是指学校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和计划内的课外活动。2.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
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课程。
(四)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按课程内容编制方式的不同划分。1.分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
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
2.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又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
(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从课程管理制度的角度划分。国家课程是指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专门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按学生选择的自由程度不同划分。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选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 涵义及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幼儿园课程的涵义 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整体教育或某一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等。
(二)幼儿园教学的涵义
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它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幼儿的自发学习活动,使幼儿获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从而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更多注重个体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2.更多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 3.更多注重“整个儿童”的发展,而不是某些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1.活动性 2.游戏性 3.多样性 4.综合性 5.趣味性 6.示范性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概述 篇2
一、我国古代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
二、我国近代美术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普遍重视美术(艺术)教育
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扩展
1.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2.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 3.美术课程结构的多样性
第三节 美术新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新的课程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目标 3.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目标
三、新的课程教学内容
四、新的教学方法
五、新的教学评价
第二章 美术课程论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基础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及性质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
1.美术课程的含义 2.美术教学的含义
二、美术课程的性质
1.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2.美术课程的工具性
3.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美术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理论界对课程教学论研究对象的探讨情况
1.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教学的规律
2.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教学变量或教学要素 3.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活动
二、美术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需要具体研究的三个方面 2.需要认真解决的五个问题
第三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基础
一、美术课程教学论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是美术课程教学最根本的基础
2.哲学中关于认识的来源和知识的性质的观点,影响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3.认识论中有关知识的价值、分类等问题,对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美术课程教学论与心理学的关系
1.行为主义对美术课程教学论的影响 2.认知学派对美术课程教学论的影响
3.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美术课程教学论的影响
三、美术课程教学论与社会学的关系
1.学校美术课程教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
2.学校美术课程教学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
3.“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的”
第三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功能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组织功能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第二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趋向
1.伦理政治的价值取向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3.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4.学科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2.行为性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第三节 美术新课程教学的目标维度
一、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二、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涵义
1.知识与技能的获取 2.过程与方法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
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比较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目标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标的变化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阶段目标 3.高中美术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
第四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
1.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2.课程与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3.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2.课程与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 3.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4.课程内容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三、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内容
1.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 2.高中阶段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
第二节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美术课程资源的涵义
二、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
1.校内课程资源 2.校外课程资源 3.教师资源
4.网络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第三节 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涵义及意义
1.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2.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
二、我国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2.个别化教学(个别辅导)3.现场教学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1.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班级授课制 2.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现代个别化教学制 4.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五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 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概念
二、美术教学过程的功能
1.教学功能 2.发展功能
3.教育功能 4.审美功能
三、美术教学过程的本质
1.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的统一 2.美术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3.美术教学过程是知识掌握与认识过程的统一
第二节 美术新课程与学习方法的变革
一、学习方式的含义
二、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意义
1.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 2.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3.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迫切需要
三、构建现代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
第三节 美术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追求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1.树立 “学习中心论”思想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 2.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 3.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4.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第六章 美术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一节 美术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整体性 2.操作性 3.简约性 4.开放性 5.优效性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1.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2.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当前值得关注的几种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 2.合作教学模式 3.研究性教学模式 4.体验性教学模式 5.最优化教学模式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古代社会关于教学模式的探索
1.孔 子 2.苏格拉底
二、近现代国内外主要的教学模式
1.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
2.赫尔巴特四个阶段教学模式 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 4.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5.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 6.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模式 7.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8.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9.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0.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 11.奥苏贝尔 “先行者”教学模式 12.萨奇曼探究训练教学模式
13.兰本达 “探究———研讨”教学模式 14.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学模式 15.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
三、新时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自学辅导类教学模式 2.目标类教学模式 3.创造类教学模式 4.情境类教学模式 5.技能类教学模式
四、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1.由单一性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再到归纳、演绎型并举的教学模式发展
3.由单维为主向整体构建教学模式的转变 4.由单项目标向全人发展的目标发展 5.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技术手段发展
一、美术教学方法的概念
1.教学方法的含义 2.教学方法的特征
① 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 ② 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 ③ 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 ④ 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
二、美术教学方法的类型
1.教师主导型(提示型)教学方法 2.师生互动型(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3.学生自我活动型(自主型)教学方法
三、美术教学方法的选择
1.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课程与教学目标和任务 2.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3.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特点 4.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师自身的素质
第七章 美术教学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美术教学原则
一、美术教学原则的概述
1.美术教学原则的含义 2.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 ① 教学实践的经验 ② 教育教学目的 ③ 教学过程的规律 ④ 现代科学理论基础
二、美术教学原则 1.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双基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3.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教学与启发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5.精讲善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8.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美术教学策略的含义与特征
一、美术教学策略的涵义
二、美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特征 2.操作性特征 3.指向性特征 4.灵活多样性特征
第三节 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问题探究教学策略
二、合作教学策略
三、认知教学策略
四、情感优化策略
第八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
第一节 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一、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鉴定功能 2.导向规范功能 3.激励促进功能
第二节 美术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一、我国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二、美术新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标和建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 “课程评价”目标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 “评价建议”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 “评价建议”
第三节 美术学生与教师的评价
一、美术学生的评价
1.学生评价的目的意义 2.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3.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
第九章 美术课程与教学中的教师 第一节 美术教师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概述
1.教师角色的含义 2.教师角色的特征
二、教师角色的转换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3.由课程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学习研究者
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师素质
一、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新的教学观 2.新的学生观 3.新的教材观 4.新的学习观
二、高尚的师德与艺德
1.品行高尚 2.爱岗敬业 3.教书育人 4.艺德健康
三、丰富的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美术理论知识 2.美术技能知识 3.人文知识
4.教育、心理学知识
四、较强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 2.科学研究能力
五、文明的仪表风度
1.仪表风范 2.举止姿态 3.性格情绪
第三节 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第一章公文概述 篇3
1·了解文件的概念,了解公文的特点,能正确界定公文与非公文。2·了解公文分类的基本情况,明确各类公文的内涵。
3·了解公文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明确认识公文的有效作用领域。
4·了解公文的效用等级与效用范围,掌握公文生效的主要条件。
5·了解公文处理的性质与地位。
学时分配:4小时
教学环节:讲授写小论文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文
一、文件的概念
文件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为处理事务的需要,而直接形成并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
二、公文的特点
公文是国家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作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文件。公文的特点是: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
第二节公文的分类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对外公开的公文、限国内公开的公文、内部使用的公文、秘密公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平件、急件、特急件、收文、发文。
第三节公文的功能与效用
一、公文的功能
公文的功能在于,能够逾越时空的限制,有效地传递公务活动所需的信息。公文可用于传达贯彻方针政策和有关指令;沟通上下级机关;发布法规和规章;沟通机关之间的横向联系;教育干部和群众;印证有关事实。
二、公文的效用
公文的效用就是指公文的实际效力和功用。公文有两个方面的效用,第一是现行执行效用,也就是公文对受文者以及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有关行为的强制影响;第二是历史效用,是指公文在记录和印证历史事实方面的权威性作用和影响。
公文的效用范围、效用等级。
第四节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创制公文,即由从事公务活动的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统称为机关),对有关的信息材料进行系统的收集、加工、整理,创造出适用的信息,然后将其记录下来撰拟成文稿,经完善并确认其正式效用之后,再经印制等工作环节最终形成正式公文。
(二)传递公文,即将创制完毕的公文,根据一定的规则以多种通信方式递送给收受机关。
(三)办理公文,即根据法定的职责权利,收受来自各有关方面的文件,经过分办、批办、拟办、承办、传阅等工作环节,对文件进行阅读、加工,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了解有关事物的面貌,解决公文所针对的工作问题(包括以创制新公文的方式)。
(四)处置办毕公文,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分别对已办理完毕的不同公文的归宿作出安排:立卷归档、清退、销毁、暂存。
(五)管理公文,即为使上述四项任务能有效完成,而对公文所实施的科学、系统的保管料理措施:公文的收发、传送、登记、清理分类、用印、签注,建立检索体系,提供查阅;对公文运转过程的组织与监控,以及对公文机密与安全的维护等。
第五节公文处理工作的性质
公文处理的基本性质是机要性、分布性、技术性。
机要性是指公文处理涉及事关国家、民族和团体根本利害得失的机密、要务,从而须注重保密与安全的特点和要求;分布性是指公文处理由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分散承担任务的特点;技术性是指公文处理已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应用性的知识、程序、方法和技巧,有关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因而需要遵循特定技术规律的特点和要求。
第六节公文处理工作的地位
将公文处理活动分别放在机关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在机关内部,公文处理是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在社会文化事业中,公文处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
思考题:
1·公文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正确界定公文与非公文?
2·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公文的功能效用?
第一章 金融体系概述答案 篇4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D
2、D
3、C
4、D
5、A
6、D
三、复合选择题(每题2分)
1、B
2、A
3、B
4、C
5、D
6、A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
1、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 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2、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通过向资金盈余单位出售行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而直接获得所需资金;资金盈余单位通过购买并持有这些索取权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债券)或股息分红(股票)。
3、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自己的次级证券(包括存单、支票、储蓄帐户、保险单等)从资金盈余者那里获得资金,再通过购买资金短缺者的初级证券(贷款合同、债券、股票等)向其提供资金。
4、金融资产:是一种未来收益的索取权,通常以凭证、收据、或其它法律文件表示,由货币的贷放而产生。发行或出售金融资产可使发行人或转让者获得资金,购买并持有金融资产可能给购买者和持有人带来未来收益,金融资产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工具,所以金融资产又是金融工具。
5、金融制度:有关金融活动、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和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相关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6、金融创新:就是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约束引致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分)
答: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1983年提出。金融约束主要有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前者导致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金融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对于后者,为了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必要的偿债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金融企业采取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从而逼迫其不断创新。
2、简述“规避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分)
答:美国经济学家凯恩认为,金融企业为了规避政府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或制度而采取的创新交易。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为管制和自由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管制—创新—新的管制—新的创新,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3、简述“交易费用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分)
答:由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该假说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货币需求(层次与种类)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货币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加快产生新的交换媒介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4、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5分)
答:构成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作为金融中介和交易主体的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场所的金融市场和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的金融体制和制度。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金融制度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作用有哪些?(10分)答:(1)积极作用:(5分)
首先,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金融创新加强了利率杠杆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再次,金融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投资者根据需要选用,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
最后,金融创新有利地推进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发展。
(2)消极作用:(5分)
首先,表现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上。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使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递机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中央银行难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
其次,使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加大。尽管金融创新提供的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转移和降低个体的风险,但却不能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巨额游资的自由流动将对一国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金融衍生工具巨大的杠杆作用,更为投机资金的兴风作浪提供了巨大的放大效应。
2、直接融资有哪些优、缺点?(10分)答:优点:可以节约交易成本。(2分)
缺点: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 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数量、期限难以匹配;融资的门槛比较高等。(8分)
3、金融体系有哪些基本功能?(10分)
答: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储蓄和金融投资功能:(2分)(2)融资功能:(1分)(3)提供流动性功能:(1分)(4)配置金融资源功能:(1分)(5)提供信息功能:(1分)
(6)管理风险功能:转移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1分)
(7)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银行清算体系提供的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清算和支付结算服务,是现代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2分)(8)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金融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传递来实现的:(1分)
4、试述金融创新的种类:(10分)
答:(1)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时间衍生、功能衍生、种类衍生、复合衍生。(2分)(2)金融机构的创新:从业务创新方面看,大体沿着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几种形式创新。具体种类包括住宅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各种保险机构、养老与退休基金组织、共同基金、金融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从经营主体方面看,一般趋势为国有商业金融、国有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等主体形式。(4分)
(3)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包括市场种类的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2分)
(4)金融制度创新: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2分)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述 篇5
本章学习要点及目标:
①掌握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②理解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③熟悉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
④掌握税务会计核算所涉及的科目设置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熟练掌握各种税务登记表的填制;掌握税务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掌握税款交纳的方法。
本章知识结构:
第一节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主体与对象
第三节 税务会计的职能、任务与目标
第四节 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
第五节 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会计科目设置
第六节 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
第一节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二、税务会计的特点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
(一)税收法规的制约性
(二)会计主体的特定性
(三)核算目的的双重性
(四)会计差异的可调性
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主体与对象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主体
二、税务会计的对象
一、税务会计的主体
纳税主体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
二、税务会计的对象
税务会计的对象是指税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税务会计并不核算和监督企业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具体地讲,税务会计的对象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经营收入
(二)生产、经营成本(费用)
(三)收益分配
(四)税款的缴纳或减免
第三节 税务会计的职能、任务与目标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职能
二、税务会计的任务
三、税务会计的目标
一、税务会计的职能
税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首先具有一般会计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职能。但由于税务会计与税法的密切联系,使其还具有纳税筹划的特有职能。
二、税务会计的任务
税务会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核算和监督企业对国家税收法令、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认真履行纳税义务,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
(2)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正确计算企业在纳税期内的应缴税款,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3)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各种税金,充分履行纳税义务,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4)正确编制、及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材料,认真执行税务机关的审查意见。
(5)正确进行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的财务分析,不断提高企业执法的自觉性和税务管理水平,不断加强企业的纳税意识和办税能力。
(6)理顺和筹划好企业的税务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优化企业的税收负担,节约纳税成本,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在保证及时足额完成税收上缴任务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
三、税务会计的目标
税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一)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人义务;
(二)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三)合理选择纳税方案,科学进行税务筹划。
第四节 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二、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一、税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一)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就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包括单位和个人。正确界定纳税主体,就是要求每个纳税主体应与其他纳税主体分开,保持单独的会计记录并报告其纳税状况。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前提意味着该纳税人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它现在的承诺。这是所得税款递延、亏损前溯或后转以及暂时性差异能够存在并且能够使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跨期摊配的理论依据。
(三)资金时间价值
货币在其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基本前提已成为税收立法、税收征管的基点。
(四)纳税会计期间
持续经营假设下,纳税会计主体是一个长期经营单位,其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将纳税会计主体的经营期人为地划分为一段段首尾相接、等间距的较短期间,便是纳税会计分期。
二、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
税务会计属于企业会计的范畴,首先应遵循一般会计原则。但税务会计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税务会计的特殊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法优先原则
(二)较少运用谨慎性原则
(三)积极筹划的原则
(四)接受审查的原则
第五节 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会计科目设置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
二、税务会计的科目设置
一、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可从不同时间阶段来划分如下。
1.月初的工作内容
首先进行网上申报,按不同税种分别填写纳税申报表,进行国税和地税的网上申报,并打印出报表;
接着,根据“应交税费”科目的贷方余额划转税款,进入纳税科目;
第三,到税务机构进行税款缴纳,取回完税凭证,报送相关报表;
第四,根据完税凭证编制税款缴纳的记账凭证,完成上月的税务处理工作。
2.月中的工作内容
(1)每天根据所发生的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在“应交税费”明细账上登记。
(2)做好发票的购买、领用、开具、验收、保管工作。
(3)做好退税和减免税办理工作。
(4)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征管员做好对本企业的税收征管工作。主动做好情况介绍、资料提供、纳税情况汇报等工作。
(5)做好相关新税收政策的学习。
(6)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7)做好税法的宣传、解释工作。
(8)做好其他特殊工作。如税务变更登记、税务大检查等等。
3.月末的工作内容
(1)做好“应交税费”科目的总分类账登记工作,并与明细账进行核对,进行月度结转,将各相关科目结出余额。
(2)将开出的各种发票进行汇总,编制发票使用汇总表。
(3)将收到的各种发票重新进行检查,编制发票取得汇总表,并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确认。
(4)编制发票领用存月报表,检查空白发票的库存数。
(5)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办理预缴税款的业务。
(6)对检查出来需要调整的账项,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4.年末应处理的工作内容
(1)汇算清缴。对全年的涉税业务进行汇算清缴。需要调整的账项按税法进行调整。该补交的税款补交。
(2)编制并上报各种税务年报,并进行网上申报。
(3)协助税务机关做好税务年检工作。
二、税务会计的科目设置
在税务会计制度尚未独立之前,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主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进行企业税务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交税费”科目为负债类科目,用来反映企业应交、未交和已交税金的情况。
应交税费总账采用三栏式账页。
“应交税费”科目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应交增值税,(2)未交增值税;
(3)应交消费税;
(4)应交营业税;
(5)应交资源税;
(6)应交所得税;
(7)应交土地增值税;
(8)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9)应交房产税;
(10)应交土地使用税;
(11)应交车船使用税;
(12)应交个人所得税;
(13)应交教育费附加;
(14)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六节 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
本节主要内容:
一、税务登记
二、账证设置和管理
三、纳税申报
四、税款缴纳
五、减免税
六、税务检查
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分为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其他税务登记。
(一)开业登记
开业登记是指纳税人在新成立时或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时,应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的纳税登记。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主动依法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登记。程序如下。
1.纳税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证件、资料:
①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
②注册地址及生产、经营地址证明(产权证、租赁协议)原件及其复印件,出租人为自然人的还须提供产权证明的复印件;如生产、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请分别提供相应证明;
③公司章程复印件;
④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及其复印件;
⑤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其复印件;
⑥书面申请书;
⑦有权机关出具的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原件及其复印件;
⑧纳税人跨县(市)设立的分支机构办理税务登记时,还须提供总机构的税务登记证(国、地税)副本复印件;
⑨改组改制企业还须提供有关批文原件及其复印件;
⑩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证件资料。
2.填报税务登记表。纳税人领取并填写《税务登记表》,如表1-1所示。(教材P12)
纳税人应按规定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中的项目。
纳税人填写完相关内容后,在相关位置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章,然后将《税务登记表》及其他相关材料送交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审核、发证。纳税人报送的税务登记表和提供的有关证件、资料,经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领取税务登记证及其副本,并按规定缴付工本管理费。
(二)变更登记
变更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原税务登记表上的内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办理的税务登记变更手续。
办理变更登记的程序如下:
1.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资料
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发生变更后三十日内,持营业执照或其它核准执业的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提出书面变更申请,同时依照以下不同情形提交附送资料(查验原件,提供复印件):
因工商登记发生变更而需变更税务登记内容的,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①营业执照、工商变更登记表及复印件;
②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决议及有关证明文件;
③《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原件。
非工商登记变更因素而变更税务登记内容的,需要提供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决议有关证明文件。
2.填写《税务变更登记表》
纳税人领取并填写《税务登记变更表》,如表1-2所示。(教材P17)
3.税务机关审核、发证
纳税人按照《税务文书领取通知单》注明的日期到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登记窗口领取变更结果,涉及登记证内容变更的,登记窗口要收缴原《税务登记证》(正、副本),纳税人缴纳变更登记工本费后,领取新的《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和《税务登记变更表》。
(三)注销登记
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依法终止纳税义务情形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办理注销登记的程序如下:
1.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资料
纳税人在办理工商登记注销前和营业执照被吊销或终止日起十五日内或迁出日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同时向税务登记窗口提供如下资料:
①主管部门或董事会(职代会)的决议以及其它有关证明文件;
②营业执照被吊销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吊销决定;
③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及《税务登记表》等);
④分支机构的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涉外企业提供);
⑤发票、发票购领证;
⑥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资料。
如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需提供以下资料及设施:
a.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b.企业用金税卡、IC卡(指已纳入防伪税控的纳税人)。
2.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
纳税人领取并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如表1-3所示。(教材P20)
纳税人应按实填写《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中的项目:
纳税人填写完相关内容后,在相关位置盖上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章、经办人章,然后将《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交至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核准
纳税人正常注销的,必须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收缴证件、清缴发票、结清税款、有关资格注销等步骤,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领取《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四)停业、复业登记
办理停业、复业登记的程序:
1.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纳税人在营业执照核准经营期限内停业15天以上时(或停业后复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登记窗口提出停业(或复业)登记申请报告,连同如下资料交税务登记窗口:
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停业的,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停业文件;
②主管税务机关原发放的《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③《发票购领证》及未使用的发票。
2.领取并填写《停业登记表》(或《复业单证领取表》)
纳税人领取并填写《停业登记表》(或《复业单证领取表》),如表1-4所示。(教材p23)
纳税人应按税务机关要求如实填写《停业登记表》(或《复业单证领取表》)后,交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审核、批准
纳税人按期或提前复业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持《复业单证领取表》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复业手续,领回或启用税务登记证件和《发票领购证》等,纳入正常营业纳税人管理。
(五)税务登记验证、换证
《税务登记证》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一般每年验证一次,三年更换一次。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的程序如下:
1.申请并提供资料
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验证、换证或联合年检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①《税务登记证》正、副本;
②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③全部银行账号证明及复印件;
④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及复印件。
2.领取并填写《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登记表》
纳税人领取《税务登记验证(换证)登记表》,并按规定填写齐全后,盖章确认,交税务机关税务登记窗口。
3.税务机关审核
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通知的时间领回有关证件及资料。对不需重新发证的,在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上贴上验证贴花标识;对换证的,重新制发税务登记证件。
(六)遗失税务登记证补办
纳税人在遗失税务登记证后,应及时在新闻媒体发出原证作废的公开声明,并向主管税务机关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提供有关证据,申请补发。
二、账证设置和管理
(一)涉税账簿设置
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设置账簿;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同时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二)编制涉税业务会计凭证
在日常经济业务发生后,税务会计人员首先要分类审核相关的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确保原始凭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始凭证取得的时效性和合法性,然后,根据企业涉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相应的记账凭证。
(三)登记涉税业务账簿
在记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相关账簿的登记。税务人员要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真实、逐笔记账,确保账簿登记的正确、及时、完整。
(四)编制税务报表
企业税务会计人员在凭证、账簿的基础上编制税务报表及各种附属报表,并报送相关部门。
(五)涉税资料的保管
最后,企业税务会计人员还必须做好各类凭证、账簿、报表和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确保纳税资料的完整。
三、纳税申报
(一)纳税申报的概念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税务机关规定的内容和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以书面报表的形式申报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纳税款所履行的法定手续,它是纳税程序的中心环节。
(二)纳税申报的对象
纳税申报的对象是指谁应当办理纳税申报,主要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1.纳税人
在正常情况下,纳税人必须在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填报纳税申报表。
2.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必须在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或者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申报手续,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
(三)纳税申报的内容
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纳税申报表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二是与纳税申报有关的资料或证件。
(四)纳税申报的期限
在发生纳税义务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或税务机关依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1.各税种的申报期限
因各税种情况不同及各税务机关的工作安排不同,各税种的申报期限也有所不同。
2.申报期限的顺延
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期限的最后一日,如遇公休、节假日的,可以顺延。
3.延期办理纳税申报
按照《征管法》的规定,经核准延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纳税结算。
纳税人填写《延期申报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连同税款预缴入库税单提交主管税务机关。
(五)纳税申报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申报(上门申报):由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法定税款征收期内自行到税务机关报送纳税资料。
2.邮寄申报: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使用统一规定的纳税申报特快专递专用信封,通过邮政部门办理交寄手续,并向邮政部门索取收据作为申报凭证的方式。
3.数据电文申报(电子申报):是指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通过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形式办理的纳税申报。
4.简易申报: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批准,通过以缴纳税款凭证代替申报或简并征期的一种申报方式。
5.其他方式: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用直接办理、邮寄办理、数据电文以外的方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报告表。
(六)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处罚
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两千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以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税款缴纳
(一)税款缴纳的方式
(1)转账缴税:是指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填制的缴款书通过开户银行转账缴纳税款的方式。
(2)自核自缴:是指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自行填写缴款书,自行到银行缴纳税款的方式。
(3)预储科目缴税:是指纳税人在指定银行开设税款预储科目,按期提前储入当期应纳税款,同时在法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事项,税务机关收到纳税申报资料后,通过税银联网实时查询纳税人预储税款,并通知银行及时划解税款。
(4)现金缴税:是指纳税人用现金缴纳税款的一种方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无固定场所的零散税收,委托代征税款和门征税收。
(5)支票缴税:是指纳税人用支票缴纳税款的方式。
(6)信用卡缴税:是指纳税人用信用卡缴纳税款的方式。
(7)委托代征:以税务机关名义向纳税人征收零散税款的方式。
(二)纳税期限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期限一般定为一个月,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金融业(保险业除外)营业税纳税人的纳税期限定为一个季度,自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预缴所得税,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除特殊情况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税款缴纳期限的最后一天如遇公休日可以顺延。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三)延期缴纳税款
纳税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应在缴纳税款期限到期前三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领取并填写《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一式三份,经县以上税务机关受理并上报省级税局批准,纳税人领取已核准的《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审批表》后,才能享有延期缴纳税款的权利,但延期缴纳税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并且同一纳税人应纳的同一税种的税款,在一个纳税内只能申请延期缴纳一次,需再次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必须逐级报省一级税务机关批准。
(四)税款补缴与退还
由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内的,自税款所属日期起3年内发现的,应当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自税款所属日期起在5年内发现的,应当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
因税务机关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自税款所属日期起3年内发现的,应当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补缴税款,但不缴滞纳金。
纳税人享受出口退税及其他退税优惠政策的,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
五、减免税
减免税分为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
报批类减免税是指应由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备案类减免税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减免税项目和不需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一)审批类
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企业依据有关税法的规定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向主管国税机关或地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如表1-5所示。(教材P32)
申请审批表应当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不同税种分别填写,各项内容如实填报,一式二份,加盖公章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附送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报表资料。
(二)备案类
纳税人享受备案类减免税,应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自登记备案之日起执行。纳税人未按规定备案的,一律不得减免税。
六、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以税收法律、法规和征管制度为依据,对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及其偷逃税行为的审核和查处行为的总称。
网络协议第一章概述 篇6
应用层:处理应用程序,一般TCP/IP提供的通用的应用程序有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运输层: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运输层主要有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络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协议(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链路层:网络接口层,通常包括OS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仪器处理与电缆的物理接口细节
应用层一般是一个用户进程,下三层一般在OS内核中执行。
应用层处理用户的应用程序,链路层处理与通信有关的媒体细节,
应用层和传输层使用端到端的协议,网络层提供的是逐跳协议
下面附一下有关端到端和点到点的解释(www.2cto.com/net/201305/209580.html)
点到点是物理拓扑,如光纤,就必须是点到点连接,DDN专线也是,即两头各一个机器中间不能有机器。点到点是网络层的,你传输层只认为我的数据是从a直接到e的,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传输层好象领导,他发布命令:要干什么什么事,但真正干的不是他,真正干的是员工,也许领导认为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干好的事,在员工眼里却是难于登天,手续极其烦琐,所以传输层是发布命令的领导,他说的是命令,也就是最终的目的,所以他只看到最初的地址和最终的地址,既一个任务的两个端点,网络层就相当于员工,领导的任务我要一步一步的作完,先从a到b,在从b到c...,所以他看到的只是整个任务的一个阶段,a到b,b到c...这就是点到点。端到端是网络连接。网络要通信,必须建立连接,不管有多远,中间有多少机器,都必须在两头(源和目的)间建立连接,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就说已经是端到端连接了,即端到端是逻辑链路,这条路可能经过了很复杂的物理路线,但两端主机不管,只认为是有两端的连接,而且一旦通信完成,这个连接就释放了,物理线路可能又被别的应用用来建立连接了,
TCP就是用来建立这种端到端连接的一个具体协议,SPX也是。端到端是传输层的,你比如你要将数据从A传送到E,中间可能经过A->B->C->D->E,对于传输层来说他并不知道b,c,d的存在,他只认为我的报文数据是从a直接到e的,这就叫做端到端。总之,一句话概括就是端到端是由无数的点到点实现和组成的。
网络层IP提供的服务不可靠,但是TCP通过超时重发,发射和接收端到端的确认分组机制提供了一个可靠地传输层。
网桥在链路层上对网络进行互连,路由器在网络层上对网络进行互连。TCP/IP倾向于使用路由器
互联网的32bitIP地址:
A类:0+7bit网络号+24bit主机号,范围:0.0.0.0-127.255.255.255
B类:10+14bit网络号+16bit主机号,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C类:110+21bit网络号+8bit主机号,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D类:1110+28bit多播组号,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11110+27bit(保留),范围:240.0.0.0-247.255.255.255
分装:
TCP和UDP都用一个16bit的端口号来表示不同的应用程序。TCP和UDP把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分别存入报文首部中。
每层协议盒都要去检查报文首部中的协议标识,以确定接收数据的上层协议,这个过程称为分用。
客户-服务器模型:
针对服务器进行分类:重复型和并发型。
一般TCP服务器是并发的,UDP服务器是重复的。
服务器通过知名端口号来识别程序(telnet使用端口23,ftp是21,tftp是69)。知名端口号介于1~255之间 256~1023由unix系统占用。
DNS为主机名和IP地址之间提供动态映射,端口号用来标识互相通信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使用知名端口号,客户端使用临时端口号
第一章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述 篇7
1、出入境检验检疫:是指检验检疫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惯例等的要求,对出入境货物、交通运输工具、人员等进行检验检疫、认证及签发官方检验检疫证明等监督管理工作。
2、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保护人民的生命和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第一节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产生
(一)萌芽
(二)产生
二、近代检验检疫制度的传入
(一)国外公证检验机构的进入
1864年英国劳合氏公司代理人在上海成立仁记洋行,这是中国第一个办理商检业务的机构。
(二)近代卫生检疫制度的传入
三、中国检验检疫体系的初步形成四、新中国检验检疫的发展历程
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卫生部卫生检疫局和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合并组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这就是统称的“三检合一”。
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决定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
第二节 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地位
一、法律地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商检法》、《动植物检疫法》、《卫生检疫法》以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从根本上确定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法律地位。
二、执法主体地位
国家法律赋予出入境检验检疫实行国家行政管理的地位。检验检疫部门实行垂直领导体制。
三、检验检疫机构是国家行政机关
检验检疫机构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之一,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从属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作用
一、国家主权体现
二、国家管理职能体现
三、对外贸易顺利进行的保障
(一)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监管为对外贸易各方提供了公正权威凭证
(二)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监管是建立国家技术保护屏障的重要手段
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保障
(一)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
(二)保护我国人民健康
(三)有效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多选题(历年考题):
1、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主要作用包括()。
A.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B.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
C.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的保障
D.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
答案:ABCD2、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主权和管理职能的体现
B、出入境检验检疫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的保障
C、出入境检验检疫对保护农、林、渔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出入境检验检疫是保护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屏障
答案:ABCD
第四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体系
我国对检验检疫采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和质检总局三级立法的体制。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体系,还要适应国际公约。
一、检验检疫法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二、检验检疫行政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商检法实施条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三、检验检疫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一)检验检疫行政规章以质检总局令的形式对外公布。
(二)规范性文件,是指质检总局及各直属检验检疫局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1、质检总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以质检总局公告形式对外发布。
2、直属检验检疫局制定的关于本辖区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规范,应当以公告形式对外发布(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处罚。)
例题(多选题)
()不得设定对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处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国家质检总局公告
D.直属检验检疫局公告
答案:CD
第五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管理体制与机构
一、检验检疫的管理体制
1980年2月,检验检疫恢复了统一的垂直领导体制。
二、检验检疫的组织机构
从2000年1月1日起,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行“一次报检、一次取(采)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卫生除害处理、一次计收费、一次发证放行”的先报检、后通关的新的通关制度。
(一)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国家认监委
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三)国家标准委
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一章平面广告设计概述分析 篇8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平面广告设计的概念;平面广告设计的分类;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演变等内容。【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讲解使学生对什么是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的发展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平面广告的历史及演变;理解平面广告的分类等;为下面知识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平面广告设计的概念,平面广告设计的历史演变。【教学难点】平面广告设计的分类。
【教学方法】以课堂面授为主,采用讨论、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授课时数】6课时 【授课内容】
导入新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广告随处可见,就像商店的灯箱广告,广告招贴,报纸,杂志,互联网上的各种广告。街道、广场、公路、地铁、机场、车站,广告无处不入。广告充斥着我们的视觉,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不管有意无意、喜欢与否,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之中。广告媒介和空间的不断繁衍,广告功能与形式的不断演进,已经深深影响甚至异化着人们的思维与行动,左右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平面设计似乎早已越出了平面的范围,向更为纵深的现代科技领域寻求发展,如与电子媒介相关的多媒体设计(multimedia),或交叉界面(interface)设计。21世纪的平面设计新范畴,不仅仅是处理平面的问题,它还必须同时处理声、光、动画形象。平面设计的对象也不再仅仅是报纸、杂志、包装、海报,而更包括了电脑网络(Internet)、激光资料影碟(CD ROM)上的平面视觉传达形式等等。
既然广告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巨大,那么作为学习广告设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深入地了解广告的历史和各种风格,以此来加深我们对广告设计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谈谈平面广告设计。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六个问题: 一.什么是平面广告设计? 二.平面广告设计的分类 三.早期的平面广告设计
四.新艺术运动的平面广告设计 五.现代主义的平面广告设计 六.后现代主义的平面广告设计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是英文Graphic design的翻译。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人德维金斯,1922年他用该词形容自己所从事的书籍装帧设计工作,直到二战之后,特别是70年代之后才成为国际设计界的通用术语。
王受之先生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中把平面设计定义为: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而美国广告理论家威廉·阿伦斯在《当代广告学》中将广告定义为:“广告是由于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信息传播活动”。
二、平面广告设计的分类 1.按广告性质分类:
①社会性广告(非营利性)
政治广告。
公益广告。
②商业广告(营利性)包括传达各类商品信息、品牌信息、服务信息以及观光旅游信息,交易会信息等方面的广告。
文化娱乐广告:包括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文物、体育、音乐、舞蹈、戏剧的演出广告、电影广告等。
2.按媒介分类:
①大众传播类:报纸、杂志。
②单纯广告类:招贴、产品宣传册、销售单(POP)、年历广告、贺卡广告、购物袋广告、包装广告、节目单广告及直邮广告等。
③户内、户外广告类:灯箱广告、招牌广告等
④交通广告类:车、船、飞机内的广告牌等
⑤网络平面广告。
三、早期的平面广告设计
据文史记载,最早的平面广告大约是公元前三千年,在埃及古城底比斯的废墟中发现的莎草纸,写着追捕一名逃亡奴隶Shem(赛姆),愿悬金质硬币以酬赏。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经商点需有标志作广告,如旅店的标志是松果,酒店的标志是常青藤,奶品厂的标志是山羊,面包房的标志是骡子拉磨盘„„。
中国是世界广告的策源地,历史悠久。远在古代,经商点需有“幌子”(又名“望子”)和招牌,春秋时期的韩非子在《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就指公元前六世纪宋国的酒店“幌子”广告,并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平面设计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西方字母的发明。西方平面设计的重要特征是与它的文字分不开的:西方的字母表是人类史上一个重要的创造。字母体系最早创造于希腊地区的米诺亚文明。
下面,我们把中国和西方早期的平面广告设计分开讲。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平面广告设计。
中国古代的平面广告设计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被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已经具有类似的图形。就在东汉时期的105年,宦官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造纸。造纸术的发明,奠定了中国印刷广告的基础,批量印制品不断增多,广告的传达功能也被大大的提高了。
宋代商业的发展,使当时的民间作坊兴盛起来,这时一些带有作坊标志的产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宋代的文物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产品介绍等。到北宋时期(公元960年一1127年),雕刻铜版问世。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四寸见方雕刻铜版,上有白兔商标及“上等钢条”、“功夫细”等广告文句,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印刷广告文物了,它比西方印刷广告早三百多年。刘家功夫针铺牌是中国最早的商标,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广告商标。刘家功夫针铺牌的广告铜版长12.4厘米,宽13.2厘米。其实从肉眼来看是一块不起眼的铜版,它中间刻着白兔拿着铁杵捣药。白兔四周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白兔寓意嫦娥,相当于现代的产品商标。白兔上头的铜字刻的是招牌“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白兔两边刻着“认门前白兔为记”,就是告诉客户要认准白兔商标进行选购。白兔下面刻着“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若转于贩,别有加饶,谓记白。”意思是此商店是用上等的原料造针,使用方便。如果有人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国古代,商贩已经认识到了广告的效果。小小一块铜版,不仅清楚地说明了店铺的名称,同时还注明店铺的经营范围、方法、质量等,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真可谓设计精巧。这一广告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北宋时期济南商品经济的兴旺景象。而北宋时期天才的工人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开创了世界印刷史的新纪元,毕升比起1405年德国格腾堡发明的活字印刷,又早了四百年。
1985年,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省阮陵县发掘一座元代的古墓时,令人叫绝地发现了两张1306年以前的包装纸广告,其正、背面皆印有清晰的图案、花边和文字。全文为:谭州(今长沙市)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店主姓危)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花二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四远主顾请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
整篇广告文不到70字,却导出了店的地址、产品的性质、特征,实在言简意赅,一目了然,通晓市场销售心理,是目前我国早期精彩的两张平面广告文物。
到了明清时期,招牌广告,垂悬广告,楹联广告,匾牌广告等新颖形式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迎合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要。
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逐步脱开自命儒雅脱俗的传统思想,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以自己的文字专长直接为商业广告服务,他们题写招牌文字,撰写广告对联,使明清时代的广告形式具有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形成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而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民族风格和气派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明清时代的招牌首先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楹联广告又称对联广告,也是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一种商业文字广告形式。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撰写对联广告的人,其后,文人儒士附和时尚,纷纷撰写商业对联。
明代杰出书画家唐伯虎曾为一家新开张的商号挥笔写下:“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进店饮酒,趁酒兴为酒家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
清代对联广告更为流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用对联,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如:“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酒楼)、“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理发店)、“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过常山,去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榔”(药材庄)、“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澡堂)等。
总结:
古代中国平面广告的特点:
1.用对联和楹联来展示广告信息,2.用吉祥图案来象征和隐喻商品内涵,3.用年历和年画来间接地宣传商品,4.广告文字与图案的编排上讲究疏密有度、均衡和谐,追求构图平、色彩平、形象平的三平风格。
由于中国文字所独有的图符特性,使平面广告的风格面貌非常独特,与西方广告形式相比,中国广告样式呈现一种较为自己放松的感性之美,并长期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而且中国千百年来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论,而西方的广告是攻击型的,诱惑性的。
西方早期的平面广告设计
西方的平面设计可追朔至公元前一万四千年左右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壁画,以及在公元前三至四百万年诞生的书写语言,两者都是平面设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其他以平面设计为基础的相关领域来说也非常重要。
法国南部拉斯考克地区的山洞中发现的原始人壁画上溯到公元前15000——10000年,绘画生动,但是没有特别的设计布局,绘画的元素基本上是简练的动物的形象,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岩画当中,可以看到更加简练、更富于标志化的形象。
现存于世最早的平面广告是在埃及古城底比斯(Thebes ruins)的废墟中发现的,写于莎草纸上悬赏追捕一名逃亡奴隶Shem的告示,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现存与英国伦敦博物馆。此外从庞贝和迦太基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古罗马时代张贴的马戏和斗剑的海报,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娱性招贴了。
前面也提到过,西方平面设计的重要特征是与它的文字分不开的:西方的字母表是人类史上一个重要的创造。字母体系最早创造于希腊地区的米诺亚文明。公元前1700年,象形文字就被希腊语言拼音的抽象符号取代。希腊文字和手抄本的高度发展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那是雅典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兴盛,文字更加规范,字体也更加均匀和平衡。
希腊以后的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化的集大成者,罗马取代希腊,成为古典时期的文明中心。罗马的文字是则是拉丁文字,因而,标准化的文字是拉丁的。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字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装饰线,并因此形成了“罗马饰线体”;另一个特点饰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利用扁头笔书写,字体方正,比较正式。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手写体“方形拉斯提克体”,这种字体相当紧密,比较节省空间,书写较快。
公元4世纪,罗马的手抄本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广泛采用插图和广泛进行书籍、字体的装饰;而中世纪时期的手抄本具有更高的象征功能、装饰功能、崇拜功能。同时书籍也出现了装饰华贵的大写第一个字母,出现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
凯尔经(Book of Kells)是西方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这是一本有着华丽装饰文字的圣经福音手抄本,约在西元800年由凯尔特修士所制作。
从中世纪一直到公元12世纪,西方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演变基本上没有重大的创新,还是延续古罗马时期的风格样式。直到15世纪前,欧洲人的所有书籍都还是手抄本。从1439到1440年,德国人古登堡采用铅为材料,铸造字模,利用金属字模进行印刷,是最早的凸版印刷试验。在以后的试验中,古登堡改变了印刷的材料。采用亚麻仁油,混合灯烟的黑灰,制成黑色油墨,用皮革球沾涂油墨到金属印刷平面上,取得均匀印刷的效果。
在西方,1473年,英国第一位印刷家威廉·凯克斯顿即出了第一张出售祈祷书的广告,在伦敦张贴。世界最早刊登新闻的小册子在德国创刊,它里面有一百页用几种文字推荐一本医书的广告,可作散发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第一次出现了报纸。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份报纸广告,是乔治·马赛休写的一本书的介绍,刊登在1625年2月1日的英格兰《每周新闻》封底下部。
到了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工业技术上突飞猛进,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工业化极大推动了平面广告领域的发展和探索,西方掀起了对新风格、新形势的大胆追求。因此,维多利亚时代的平面广告设计,追求丰富浪漫的感性诉求,其特征是:
1.图案多,2.花边多,3.字体花哨,4.组合复杂,5.呈现繁琐,6.装饰性强,7.开始注重运用文化审美来表达内心的向往。
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西方平面广告设计才慢慢成熟起来,并出现了相关专业的细分。
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掀起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将平面设计从美术(fine art)领域中分割出来。彼埃·蒙德里安被誉为平面设计之父。他是一位艺术家,但他在格子(grids)上的使用启发了今天广告、印刷和网页版面所使用的现代格线系统(modern grid system)
1849年,亨利·柯尔(Henry Cole)作为英国平面设计教育界的重要人物,他在自己的《设计与制造杂志》(Journal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es)中向政府传达设计的重要。他为了庆祝当代工业科技和维多利亚风格设计而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
而被称为现代设计的先驱的威廉·莫里斯,在看完万国工业博览会以后,却极为失望,他认为展出之工业品过于粗糙、制式,毫无美感可言。于是威廉·莫里斯与鲁斯金John Ruskin、普金Pugin等人主导了美术工艺运动(Art & Craft
Movement),抵制工业制造品以及媚俗的矫饰艺术,而倡导手工艺的回归,把工匠提升到艺术家的地位上。他认为艺术应当是平民可以承受的、手工的、诚实的。尽管莫里斯与别人一道设计过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即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另外,在印刷、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他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取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他的设计多以植物为题材,颇有自然气息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活动;
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莫里斯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他认为实用但是丑陋的设计不是好的设计。
尽管莫里斯在对待机械化及大工业生产方面有他落后的一面,但他使先前设计改革理论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不局限于审美情趣问题,而把设计看成是更加广泛的社会问题的一个部分。由于超越了“美学”的范畴,使他能接触到那些由来已久的更加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作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四、新艺术运动的平面广告设计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
新艺术运动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它一方面是对古典艺术的总结和融会,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新的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尝试,是一个时代审美趣味的真实反映。新艺术运动开始大量尝试用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如玻璃和铸铁,并探索了这些材料在装饰艺术领域使用的潜在可能性,为后来艺术家对材料的运用提供了经验。新艺术运动对造型的简化和抽象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成为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风格。作为一次艺术史上的风格潮流,新艺术会不断地被人们提起,为艺术家提供形式和观念上的灵感和经验。
五、现代主义的平面广告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
现代主义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层的一种反动,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虽不提倡为精英服务,但提倡精英领导。设计形式包括: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中心,不再以形式为出发点,讲究效率、科学性。
2、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立体主义影响。具体特征表现:A、六面建筑。B、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结果是幕墙结构的产生。C、标准化原则。D、反装饰主义立场。E、中性色彩计划。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特别是整体设计的考虑。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1917年风格派创于阿姆斯特丹,它的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风格派的艺术观念有完备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荷兰的唯心主义哲学,风格派的思想充满生气、广为传播,以致由这种思想产生的艺术形成了一种国际风格。
风格派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合作,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个人、集体的平衡。通过各部件的联系组成有理想主义意义的
结构是风格派的关键。
在1917至1921年期间的新风格特征有:
1、剥除传统设计因素,变为基本几何结构单体。
2、将几何单体组合成简单的结构,而各单体之间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可视性。
3、对非对称性的研究与运用。
4、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中性色。
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中产生的一次前卫艺术运动。俄国构成主义热衷于科学技术,把结构当作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包豪斯经历格罗佩斯、迈耶、米斯三个不同阶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义的浪漫、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实用主义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精神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它建立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与美国以改形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形成对立。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的影响远不止于建筑领域,对于工业设计、现代戏剧、现代美术等的发展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包豪斯的历史贡献:
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
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早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
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以上几个要点,已经将教学的中心从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来了
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1920年包豪斯重要教员、色彩专家约翰尼·伊顿创立“基础课”,在此以前是没有所谓基础课之说。同时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有了结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观念:
1.技术和艺术应该和谐统一
2.视觉敏感性达到理性的水平
3.对材料、结构、肌理、色彩有科学的、技术的理解
4.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
5.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 6.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
包豪斯学派的局限性
1.包豪斯虽然对现代设计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包豪斯风格一度被成为国际主义风格。但是由于他不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而被称为
没有国界的设计语言。
二战以后,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国际风格。
2.任何设计都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风格流派样式的形成和发展,就必然地受到所处时代科技水平和学术思想的影响。
现代主义采用同一的、单调的设计对待不同的设计问题,以简单的中性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忽视了人的要求、审美价值以及传统的影响;另外人们开始重视设计责任,要求保护有限的资源,因此国际主义造成了广泛的不满,促成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以改变国际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日本山崎宾设计的“普鲁蒂—艾戈”被炸毁,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结束后现代主义兴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也是从建筑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繁杂,但从文化现象比较仍然宗旨一致。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采用折衷手法达到表面强烈的装饰效果,具有娱乐性和装饰细节的含糊性。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发展迅速,但随着形式的反复运用,很快就产生了社会和设计家本身对于这些符号性形式的厌倦,导致了后现代主义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式微。
小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平面广告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够对平面广告设计感兴趣,为下一章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练习:
1、复习本章内容。
【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概述】推荐阅读:
幼儿园游戏第一章10-14
幼儿卫生学第一章试卷09-05
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构建500008-26
幼儿园教学课程的课件09-30
幼儿园开学第一周教学计划08-01
幼儿园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09-01
幼儿园第一学期中班语言学科教学总结10-21
幼儿园家长工作与教学07-28
幼儿教学与管理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