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管理制度(精选14篇)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篇1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1、总则
1.1 为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加强各公司隐患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职工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运营,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所称事故隐患,是指各级单位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1.3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各子公司。
1.4 做好事故隐患检查、整改是每个单位和个人应尽的义务。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妨碍事故隐患检查、整改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司相关部门投诉。
2、事故隐患管理
2.1 事故隐患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由各公司实施管理。2.2 各公司实施事故隐患管理,应当做到:
(1)实行领导负责的逐级事故隐患管理责任制,公司燃气总监及子公司执行总经理全面负责本单位的事故隐患管理工作,其他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管理工作;(2)明确事故隐患管理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负责日常事故隐患管理工作;(3)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健全事故隐患管理规章制度;(4)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教育;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事故隐患。2.3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公司应成立事故隐患管理小组。事故隐患管理小组由公司分管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2.4 事故隐患管理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1)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2)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地劳动行政等部门备案;
(3)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4)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5)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2.5公司事业部和各子公司安全科应指导和督促各公司对事故隐患的管理,并负责在本系统内协调、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6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在集团公司领导下,组织、协调各公司做好事故隐患管理工作。2.7 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内事故隐患管理实施监察,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经集团公司批准后,签发《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
2.8行政部等部门,应当将事故隐患管理宣传工作列入计划,面向集团公司宣传事故隐患治理和防范知识。
3、事故隐患检查、报告、评估
3.1 各公司应教育职工熟悉、掌握本公司生产状况、工艺过程、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危险部位,教育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提高预防危险意识,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种事故隐患。
3.2 各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同时应用各种危险分析方法,如预先危险分析、故障危险分析、事故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认真查找各类事故隐患。
3.3 各公司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应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逐级上报。
3.4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隐患部位;(2)隐患类别;(3)隐患基本情况;
(4)主要危害(包括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估计损失等);(5)整改措施;
(6)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以及临时防范措施。
3.5 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三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3.6 事故隐患由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会同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分级和组织评估。3.7 经过评估和分级,一般事故隐患由本公司负责管理和组织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由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管理和组织整改,对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按国家劳动部相关法规执行。4 事故隐患整改
4.1 事故隐患整改实行公司负责的原则。各公司发现事故隐患要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本单位、本部门能解决的不得推给上一级解决。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以立即整改的,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并制定计划逐步加以解决。4.2 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对各公司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特重大事故隐患检查及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的公司应及时下达《特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指令书》,督促公司限期整改。
4.3 各公司接到《特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指令书》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
4.4 各公司因技术、财力、物力所限,对特重大事故隐患确实无力解决的,应将实际情况报告给发出《特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指令书》的部门,由发出监察指令的部门核实情况后,报集团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4.5 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各公司自行筹集,必要时可报请主管部门给予支持。5 奖励与处罚
5.1 对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公司和个人,由公司安全部核实后报请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5.2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公司,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上报;对违反劳动保护规定、无视劳动保护监察指令,对事故隐患拖延不改、敷衍塞责,由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和100-2000元的经济处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应从重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 附则
6.1 本规定由公司负责解释。6.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船舶,质量事故,报告
引言
船舶建造过程中, 经常容易发生大大小小的质量事故, 当发生质量事故发生后, 要做到: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纠正预防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相关的人员得不到教育不放过。也就是质量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最关键是最后改进落实, 才能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超出预见或者意外的不合格品叫质量事故。
1 质量事故的处理权限
船舶建造质量事故, 要根据不同船企、不同规模、不同的损失金额来定义处理权限和处理要求。以下仅举例中型船企的处理权限, 其他船企可参考根据不同损失定义不同权限。
2 事故的情况描述
当产品发生不合格或者出现事故时, 首先是要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尤其要注意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及时报告情况, 保护现场, 收集有用的证据, 标识不合格产品。
对质量事故的情况描述, 要尽可能清楚。一般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发生的产品, 还要将事故经过进行描述, 如附有现场照片、必要的图纸与说明、事故观测的记录和发展变化规律就更好。
3 事故的原因分析
质量事故的处理与其他事故处理一样, 都要以实际情况和事实为依据, 只有事故全部调查清楚, 才能正确、合理地处理事故。否则可能事与愿违, 不是事故没能及时彻底地处理, 就是事故反复处理,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要达到调查的目的, 要做好原因分析。
3.1 直接原因
A.设计分析;B.采购分析;C.施工分析;D.最终原因
3.2 间接原因 (从人、机、法、料、环、计量5M1E的因素分析)
A.人员;B.设备;C.方法;D.材料;E.环境;F.计量
3.3 分析找出主要因素
收集现场实物证据, 相关记录和文件、拍摄照片, 必要时询问当事人和相关人员, 必要时做一些检验检测, 召集开会讨论分析, 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因果分析图等。
4 事故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前就要做出这些策划, 按照公司的流程和处理权限实施, 过程要得到质量检验员的检验并符合要求。从报废或返修、设计工艺、采购、施工验收。
4.1 报废返修:
对不合格品做出报废、返修、降价、让步接收 (要得到顾客的同意) 。
4.2 设计工艺:
必要时要出设计图和编制工艺。
4.3 采购:
必要时要采购零部件。
4.4 施工验收:
处理后要得到验证已经符合要求, 有些需要得到船级社 (第三方) 和船东的签字。
5 事故的成本统计
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进行统计。由发生成本的各部门提供证据并统计上报到成本部门或者财务部门, 由成本部门或财务部门定价汇总。
6 事故的责任处理
对不合格品或者质量事故, 要根据损失和影响做出“重大”等性质的结论, 要对发生原因做出是系统性还是偶然性的结论, 对责任人的处理要根据公司规定经过征求意见后提出。
7 事故的改进措施
属于系统性的要采取足够的纠正预防措施, 属于偶然性的可以不采取措施。措施一定要考虑效果, 必须一一通知到相关部门并跟踪实施和验证效果, 同时也要相关的人员得到教育。注意保存全部过程的资料, “一般”以上的都要保存在质量部。根据提供证据的资料, 对形成的报告评审, 评审通过后报告生效。实际运用中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 报告要分两个, 评审也要两次。
8 结束语
船舶建造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机制和方法。管理出事故, 各项管理工作没有做好, 质量第一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规范的管理程序, 也就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只有规范的管理程序, 才有可靠的质量保证。针对出现的质量事故, 一定要举一反三, 添加如安全等其他学科的管理制度或者理念, 建立起一套科学、全面、符合质量管理的流程和制度, 逐步形成长效、良性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朱清明.船舶修理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2006.
[2]王勤章.船舶建造安全[M].哈尔滨大学出版社.
“能量饮料”的事故报告 篇3
每一次这种报道出现,总是会引来一片恐慌。很多人选择了“不吃”来自我保护——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非吃不可的,拒绝任何一种食物都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拒绝一种两种,甚至十种八种食物,但是,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每拒绝一种本来喜欢的食物,就为生活增加一些不便。从社会的角度,该如何来对待这样的事故呢?
美国FDA有一个“副作用报告系统”,简称CAERS,记录收到的副作用报告。如果一种食物成分是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到普通食品中,那么它必须经过FDA批准才能使用。与这样的食品相关的副作用不要求进行报告。如果它是作为膳食补充剂的“有效成分”,那么就不需要经过FDA的批准。FDA只有在有证据表明它不安全的的情况下,才可以禁止其使用。但如果有严重的副作用与之相关,生产经销商就必须在15天之内向FDA报告。
不过,不管是食品还是膳食补充剂,FDA都鼓励消费者以及医护人员报告副作用事故。FDA明确指出,他们严肃对待这些报告,但报告本身不表明副作用一定是由报告者怀疑的原因导致的。这些报告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线索,以供FDA去探究这些产品的安全性。
“能量饮料”是一种相对比较新型的食品,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咖啡因、牛磺酸以及葡萄糖丙酸内酯等。最有名的能量饮料是红牛,在全球几十个国家销售。在美国,它是作为常规食品销售的,所以与它相关的副作用案例就都是“自愿报告”。在2004到2012年之间,CAERS数据库中有20多条记录,多数是恶心、呕吐、心率异常等。
红牛的“副作用传说”在欧洲比较吓人。1991年,瑞典曝出了三起跟红牛有关的死亡事件,其中两人死前喝过红牛与酒精混合的饮料,而另一人则是在剧烈运动中喝红牛。1999年,一位18岁的男孩死在篮球场上,而他赛前喝过三罐红牛。虽然调查结果无法确认这些死亡由红牛导致,但这些事故引起了食品安全部门的担心,法国、丹麦、挪威等欧洲国家甚至禁售红牛多年。欧盟委员会认为这些禁令不合理,直到几年前这些国家才取消了禁令。
美国还有一种著名的能量饮料叫做“5小时能量”,是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的,其活性成分跟红牛一样,只是含量不同。在CAERS数据库中,它的副作用报告更多。在2004年到2012年之间,共有九十多起,典型症状包括惊厥、晕眩、心血管异常等。最严重的,是十多起死亡。
不管是作为常规食品还是膳食补充剂,能量饮料中的那些成分都没有安全性的问题。咖啡因自不必说,跟咖啡和茶中的没有区别。牛磺酸和葡萄糖丙酸内酯是人体内本来存在的物质,欧洲食品安全局等机构做过评估,都认为它们在能量饮料中的用量不产生安全问题。而其他的成分如维生素、糖等,更是常规的食品成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些副作用的案例,能量饮料是不是“躺着中枪”现在还是未解之谜。所以,FDA只是整理公布了这些副作用的记录,却无法做出它“安全”还是“有害”的结论,只是提醒公众:这些产品虽然可以刺激你清醒,但却无法代替休息与睡眠!
安全播出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篇4
一、报告程序
1.当设备正常而监控系统出现异常时,立即通知当班技术人员,当班技术人员做出判断并处理,最后各自做好值班记录和维护记录.2.当设备显示不正常时,立即通知当班技术人员,当班技术人员应立即处置,尽快恢复正常播出,再查找原因,进行处理,及时通知技术播出部主任。故障排除后,各自做好值班记录和维护记录。
3.发现3分钟及以上停播事故的,需向台领导报告,并说明原因,以便台里向相关部门汇报。
二、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
2.故障的部位
3.影响的范围
4.处理的过程及目前情况
5.分析事故原因
三、重大事故处置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家的台两级领导应全数到场,在台领导指挥下各司其责。
2.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在最短时间恢复信号播出,使事故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计量事故报告制度 篇5
本制度明确规定了计量仪器设备、人员安全和工作责任事故,以及事故发现、报告、处理的程序。
一、事故的范围
在工作中发生下述任何一项情节均属于事故。
1、违反操作规程或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检测数据、结果错误,且证书(报告)已发出者。
2、因上述原因造成计量标准器、设备损坏影响工作的,或因上述原因造成被检仪器损坏或丢失者。
3、违反操作规程或规章制度,发生燃烧、爆炸、工伤、计量标准器或设备丢失者,丢失技术档案、机密文件或泄漏检测数据和资料,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后果者。
二、事故发现、报告、处理程序
1、发生计量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口头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及通知实验室,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当事人或发现人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小事故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2、实验室在事故发生两天之内组织当事人、发现人等有关人员进行事故的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责任人、经济损失等情况。
3、实验室根据事故的性质及影响程度,提出处理意见,并以书面形式报告上级主管领导进行处理。
4、计量器具遗失,应及时通知计量室,属责任性遗失应按赔偿制度规定进行赔偿,办理赔偿手续后销帐清卡。
5、有关调查、分析、处理情况应全部记录在案,并归档保存。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锅炉事故报告制度 篇6
1、锅炉发生安全事故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地立即向公司主管部门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2、发生事故时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3、保护超过4小时要迅速迅速逐级汇报主管领导,如实介绍事故发生前后的经过,不得瞒报、谎报或延误不报。
4、处理事故时应保持头脑清醒,判断准确,处理果断,要首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处理事故先后顺序原则是“先处理影响安全的重大事故”后“一般事故”。
5、运行人员遇有事故发生时,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事故未得到有效处理前不得交接班。
6、处理事故时,同时要加强对其它锅炉的监护以确保安全。
7、对发生事故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规定》的规定,组织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篇7
1 国内第三方损毁燃气管网事故数据分析
据历年管道事故次数统计分析, 天然气干线管网因第三方损毁引发的事故比例由2000年以前的2.4%猛增到2000年以后的52.9%, 2003年以后更是增长到62.8%。第三方损坏燃气管道事故呈大幅上升趋势, 已成为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
2 第三方损坏燃气管网危害性分析
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和窒息的危险特性, 同时城镇燃气管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立体布置, 各种管网同地并存, 一旦泄漏, 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势必对公众的生产、生活会造成较大影响。
3 第三方损坏燃气管网事故原因分析
3.1 燃气企业管理缺陷
3.1.1 设计、施工、验收环节问题
(1) 项目建设前期, 设计人员未对现场认真勘察, 未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 对该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掌握不够。
(2) 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擅自更改设计, 未向设计单位申请变更。
(3) 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利于将来管网运行且构成安全隐患的未及时汇报。
(4) 工程监理人员未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 验收手续不完善。
(5) 燃气企业的工程代表人员未针对施工现场的重点工作环节进行监督。
(6) 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前, 建设单位未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进行专项预验收。
(7) 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完工后, 未向生产运行巡线人员提供管道位置和埋深的竣工图, 致使运行人员难以准确的掌握管道位置。
3.1.2 维护环节问题
(1) 管网沿线设置的警示标志褪色或缺失。
(2) 巡线人员责任心差, 记录敷衍了事。
(3) 巡线人员未落实企业内部相关巡线管理制度、工作标准。
(4) 第三方施工期间, 现场监护人员麻痹大意, 工作不到位, 未履行全程监护的职责。
(5) 燃气企业巡线人员配置不足, 巡线范围过大, 工作精细化不足。
3.1.3 档案信息管理问题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由城市档案馆保存一部分, 规划部门保存一部分, 测绘部门保存一部分, 各管线产权单位也保存一部分有关本专业的管线档案。但是实际工作中, 仅有部分专业管线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工程管理档案资料, 报送的管线工程档案资料在使用的单位不统一, 信息不准确。
3.2 第三方施工单位管理缺陷
80%以上的施工破坏天然气管道事故都是因违规操作所致。具体如下:
(1) 挖掘机野蛮施工, 将燃气管道挖漏, 使管网气密性降低或导致燃气泄漏。
(2) 建筑方在燃气管道正上方打桩或作探孔作业, 直接钻孔破坏管道。
(3) 在行人道管网上方修建店面、马路市场或临时构筑物;在庭院管网上方搭建车棚, 个别住户私自圈占建房等。
(4) 道路拓宽、降坡改造致使管道处于快车道下或埋深不够或裸露在外, 使管道不便于维修或停气改道。
(5) 在燃气管道附近进行施工, 未提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燃气供应企业进行申请, 擅自开挖。
(6) 未在施工前与燃气企业进行沟通, 落实管道位置。
(7) 发生事故未及时上报、扩大事故损失。
4 对策措施
4.1 加强巡线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1) 明确巡线人员职责、工作内容及要求, 合理安排巡查范围, 规范工作考核制度。
(2) 进一步加强对巡线人员的培训。以安全知识、工作职责、管线识图、风险辨析、判断能力、巡线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 经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 进一步加强对管道附近施工的第三方单位的管理
(4) 及时更新管道走向图
巡线人员针对现有燃气管网走向发生变化的情况, 可在原有施工图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补充周边参照物的变化, 手绘管网走向示意图, 并在每年年底对变化情况进行汇总, 保证燃气管网走向图的准确性、时效性。
(5) 燃气企业进一步完善报建手续, 避免今后的城市建设中与其他的公用设施冲突。
4.2 管网设计应采取的措施
城镇燃气管网的设计人员应增加现场勘察的频次, 详细、真实的记录勘察情况, 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现场情况、地质情况, 以及将来有可能的城市改造。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材料、相应的工艺和保护措施。
4.3 施工过程应采取的措施
(1) 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 完善验收手续, 确保燃气管道施工质量。
(2) 燃气企业的工程代表人员强化责任心, 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3) 管道安装须充分考虑现场情况, 对于不利于将来管网运行且构成安全隐患的须及时汇报。工程施工改变或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图纸进行修改。
(4) 为管线巡线人员印制专用名片, 内容包括联系方式、事故报告电话、基本应急措施等内容, 方便施工单位与燃气企业取得联系。
(5) 各工地开工前, 须落实与施工方的联系渠道, 记录对方工地相关人员的联系电话, 提供我司 (巡线人员、运行主管、抢险) 电话给对方有关人员。
(6) 各工地开工前, 须向施工方发送关于加强保护燃气管线的函件, 保护地下燃气管线、设施安全册, 以及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网运行资料, 并要求签收。
4.4 运行维护应采取的措施
(1) 所有燃气管线均应于竣工之日装好管线指示标志, 方便其他施工方施工前联系燃气企业。
(2) 在城市燃气管网沿线和居民区内设置安全警示标示。
(3) 制作临时警示、指示标志。特殊位置 (如阀井) 须用护栏及黄色警示带围起。
(4) 及时更换损坏、遗失的管线指示牌。
(5) 加强巡线工队伍建设和各级监督监管力度。配齐巡线工, 部分外聘当地有影响力的村民巡线, 提高巡线工作质量。
(6) 建立隐患数据信息平台, 加大管道设施隐患监控管理力度。
(7) 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 分期分批做好天然气管道违章占压重点隐患的整改。对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管段及时进行搬迁和改造。
(8) 加大管网适应性改造力度, 提高管道的本质安全性。
(9) 加强对市民进行维护管道燃气设施安全的宣传工作, 利用新闻媒体、电视、报纸、告示、燃气知识进社区等手段加强向市民宣传维护燃气设施的安全知识及地方燃气法规。
4.5 进一步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寻求政府支持、协调
(1) 燃气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 (市政局、建设局) 保持密切沟通, 及时掌握城市最新规划信息, 在预防第三方损毁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协助。
(2) 城市燃气、施工单位要签订安全责任书, 明确双方责任。
(3) 对恶意、野蛮施工造成燃气管线、设施损毁情节恶劣的, 媒体曝光并专人负责赔付。
4.6 推进管网信息化系统建设
燃气企业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燃气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对燃气管网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逐步建立城市燃气管线巡视、监测和安全评估制度, 制定由被动的改造修复为有计划的主动及科学有效措施, 确保管网安全运行。
摘要:现阶段,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普遍开始的旧城区改造, 给城市燃气管网运行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部分建设单位不按规范施工, 造成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线事故频发, 管道破损后泄漏的燃气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更为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给企业、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篇8
本研究创建了融学生主体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德育课堂实践范式。
1.编制问卷,开展调研,发展典型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习生在实习岗位中实习情况问卷调查》,对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等主要问题进行梳理、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回收问卷726份,有31%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在这部分受到伤害的学生中,有29%的学生都未得到相关赔付。其中发生在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05级实习生费腾同学在实习岗位中从事焊接工作烫伤事件无人问津之事便是典型案例。
2.小组分工合作,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将班级学生分成4组,每组推选组长一名。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所获得的实习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在组上进行交流,小组投票表决,确定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走访、调查、电话采访学校、用人单位、劳动与教育等部门结果发现由于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实习生在法律上不是劳动者,不是正式员工、离开学校等原因,学校、用人单位相互推诿,教育和劳动部门缺乏法律依据处理很尴尬,结果往往是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实习生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3.收集、积累资料、分析梳理政策
组织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报刊资料等途径收集资料、查找相关政策并进行分析,梳理出四类政策的优缺点。
政策一:《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优点:两个文件是教育部门专门针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安全的重视。缺点:第一,这些规定对学校的责任只是原则性限制,对实习单位不具备法律约束力,所以操作难度较大。第二,这两部文件的性质是政府规章,在行政诉讼程序阶段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政策二:《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南京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优点:劳动者因工受伤后,医疗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由企业或工伤保险支付,很好地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缺点:学生的劳动者地位不明确,学生在实习期间因工受伤,没有明确的处理办法。
政策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优点:目前在校实习生的人身损害,是按一般侵权损害纠纷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实习生的权益。缺点:按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来处理,相比于《劳动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不利于保护受害学生的人身赔偿请求权。第一,必须符合侵权的构成要件,学生才有可能得到赔偿;第二,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来说,属于弱势群体,举证难度大;第三,学生打官司,对即将走上就业岗位的自己将会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
政策四:《江苏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优点:该办法很好地解决了在校大学生的一般就医问题。缺点:实习生因工作问题而发生的严重伤害如致残等,将导致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受到影响,医疗保险对此也无能为力。
4.集思广益、编制方案
方案一:建议立法部门完善《劳动法》相关政策,明确在校实习生的法律地位。
方案二:建议教育和劳动部门出台实习生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等有关保障制度,加强对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的监管力度。
方案三:建议学校和用人单位严格岗前培训制度与宣传教育制度,签订实习协议,对意外伤害进行事先约定,坚决落实政府相关规定。
方案四:希望我们所有的实习生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学习,严格按章操作。
5.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行动
行动一:给市人大递交建议,希望通过他们帮助形成议案提交人大,维护实习生合法权益。
行动二:给江苏省教育厅职社处和江苏省劳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部门写信并递交,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关心与支持,推动、完善实习生保障制度。
行动三:在校内通过宣传学习、实践操练、课堂主题活动交流、网络互助维权平台等方式开展实习生权益保护专题教育活动。
行动四:在校企合作单位试点、推行。给校企合作单位江苏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书面呈送了我们的计划书,希望得到他们关注。
6.举办听证会,展示成果,得到学院、劳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立法部门领导高度评价
2009年10月12日,举办项目研究听证活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金友鹏副院长,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张家骥副主任,江苏省劳动厅监察大队李吉云主任,南京市人大代表、汤山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主任叶永胜、学院教科处徐伟主任、专家姜振鹏教授及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小组师生120名师生出席了听证会。4组学生分对“我们的问题、现有政策、我们的方案、我们的行动”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并回答了听证员的提问,向市人大代表递交建议,听证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
学院金友鹏院长高度肯定了项目研究,目前每年有三百万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外实习,人身伤害事件经常发生,学校开展这一研究选题非常好,调查广泛,可以说代表了广大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利益,通过听证会体现公民意志,提出建议现实可行,采取行动积极有效,具有很强有现实意义,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职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我们全国的职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他还代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50多个五年制高职校及20多万在校生呼吁人大代表关注保障校外实习生在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的建议,这一问题一旦得到有效解决,将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
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张家骥高度赞扬了现代学生很强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确定这一主题很有价值,在提出方案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能够开展各方调研,广泛收集资料、运用现有法律法规,提出4个建议为市人大形成提案提供很有价值的素材。他表示,现在我们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法律法规非常缺乏,对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遭受意外伤害事故的问题,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领导非常关注与重视,下一步还要做详细的调查研究,然后确定方案,向省人大提案,保障广大校外实习生在实习岗位中的合法权益。
7.学生活动总结(反思)过程
激发了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具有时代意义;提高了学生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小组合作团队意识、沟通、交流技巧和协调能力;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展示了新时代五年制高职学生深入探究的团队精神和不畏困难的求实精神。
研究成果
项目研究形成了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研究文本资料汇编(研究范式资料);项目成果校级展示《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研究》听证会光盘㈠;项目成果省级展示《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研究》听证会光盘㈡;项目研究宣传彩页。对后续研究提供了支撑,对模式研究推广与应用起到了很好指导作用。
项目创新之处
1.选题贴近实际、内涵深刻,意义深远
从内容上看,专门开展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尚无查证,开展此项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当前,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中意外伤害事故问题频繁发生,一方面造成对广大实习生的人身伤害,另一方面,劳动法明文规定实习生不是劳动者,制约了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并无劳务关系,法律上的空白使得用人单位不敢多用实习生,学生原本利用实习岗位增加工作经验几率减少,因此,开展专题研究,对维护广大职校生在实习岗位中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项目研究内容详实,方案具体,可操作性强,对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人大立法机构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问题,确定主题,查阅资料,收集政策,形成了4个方案,开展有效行动,过程完整,论证合理、充分,比较系统,可操作性强,为立法机关、教育和劳动部门提供了参考。得到了地方人大工委、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教育局等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各方支持。
3.增强学生公民责任感,维护了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实践研究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团队意识,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策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查阅现行政策,分析优点和缺点,提出合理方案,开展听证会,采取行动,这是学生集体维权意志的体现,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4.创建了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新模式
项目研究可操作性强,经过一年多实践研究,有效地改变了灌输式德育教学模式,德育主题活动课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引进美国公民教育听证会模式,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载体,内容鲜活,针对性强,具有现实意义。组织学生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开展主题调研,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极大地发挥了教师组织、指导、协调、督导功能,推动了德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步伐,更新了德育教学内容,改进了德育教学方法、推进了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德育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现实指导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主动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能专门型人才具有创新意义。
项目应用之处
(1)项目成果应邀参加省级国际交流展示,达到国内外宣传效应。
本项目研究得到江苏省教育厅的认可,邀请本项目成果参加2009年10月28日江苏国际公民教育项目展示会,美国、泰国、印尼、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上海、浙江等13个省市专家领导现场观摩,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现场向国内外专家发放了《维护实习生合法权益》倡议书,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响应。
(2)南京电视台和现代快报记者专题采访学生、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人大代表,并在2009年10月28日的标点新闻和报纸上专题播放,得到社会广泛支持。
(3)项目成果得到南京市人大代表和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高度重视,计划将本项目研究成果的提议形成提案并送交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4)项目成果作为省级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重点内容,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11月23日,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江苏省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重点内容,在全省70多家职业院校德育教师来校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成果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项目研究主要效果
通过此次项目研究推动了校外实习生安全保障法律的进程,填补了法律上实习生主体地位权益实践研究的一项空白,引起了省教育厅、劳动厅及南京市人大、南京市教育局及汤山街道人大工委人大代表及南京电视台、现代快报等政府与媒体的高度重视、关注与参加,达到了初步效果。
从德育课程改革角度,有效地促进了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改变灌输式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一套集德育主题活动课和美国公民教育听证会教学模式,将现实问题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强德育课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2009年11月23日,江苏省70多个职业院校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来学校现场学习与观摩还将在全省各职业广泛推广。
从学生角度,激发了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提高了学生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效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意识,通过自身的过程参与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小组合作团队意识、沟通、交流技巧和协调能力。
从教师角度,发挥了教师组织、指导、策划和促进者功能,提高了教师的研发能力,培养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学校层面,项目研究让社会机构进入课堂,特别是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市人大常委会等部门参与,将社会问题研究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丰富了德育内容,拓展德育的内涵,创新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推进德育课程社会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展示了新时代五年制高职教师和学生深入探究的团队精神和不畏困难的求实精神。
后续研究计划
通过反思、总结,我们感觉责任重大,作为德育教师,尤其是就业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实习生维护合法权益,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这项工作将为我们深入研究拉开序幕,奠定基础,通过初步研究,领导的重视与肯定,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正将听证会光盘、倡议书送交教育部、劳动部、省人大等部门及早促成实习生合法权益相关政策。
下一步我们依托学院分院分布广的优势,依托学院重点课题指导,依托学校重点课题经费支撑,在金院长和杨书记等领导的具体指导下,组建新的团队,邀请市级人大代表和立法机关代表共同继续开展全省范围内五年制高职校外实习生意外伤害事故问题调研,力争来年举办邀请省人大等立法机关代表参加的听证会,争取更广泛的支持,推进实习生合法权益进程。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篇9
一、在街道辖区内发生死亡事故、1人以上遇险的重特大未遂事故、重特大事故险情,村(居)委会要及时向街道报告,安监站要在接报后立即报告街道安委会领导,并由安委会报告市安监局。事故情况不明或抢险救援末结束时,要做好续报工作。
二、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在组织实施事故救援的同时,要将事故及时向安委会上报、一律不得瞒报、虚报、迟报。
三、对瞒报、虚报、迟报安全事故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将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四、安委会接到事故报告后,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上级安监部门及时报告。
五、事故报告的范围
(一)工矿商贸企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事故;
(二)民用爆破物品、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事故;
(三)建设工程项目及建设施工单位的事故;
(四)道路交通、水上交通事故;
(五)食品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篇10
1、实行网络式报告制度。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政教、教务、总务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班主任、全体保安为组员的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班应成立相应的安全小组,设立卫生员1人,安全协管员3人以上。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小组,学校安全小组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除按《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应急)程序》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应立即如实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与事故种类相关的有关安全职能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2、设立门卫登记制度,外来人员必须登记,校门必须按时开关。有外来人员需进校时,门卫必须上报校办。学校成立治安小组,按照轮流表协助门卫做好放学时段的管理工作。
3、每班每天早晨要上报班级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对未出勤的学生要查明原因,记录备案。
4、严格规范教师、学生请假制度,上班时间教师、学生出校门时,必须报经教务处、政教处批准,方可出入。
5、学校安排有行政值周、行政值日及分块管理教师,处理并记录值日期间的偶发事件,特殊情况向校长或公安机关报告。
6、学校每天安排保安24小时值班巡逻,有情况及时与领导取得联系。
7、夜班值勤人员每晚要认真进行检查,对办公室、功能室、教室、食堂厨房及其它重要场所,应按统一规定落锁,以防坏人入内,本校学生亦应按规定出入。
8、上课时间不会客。发现陌生人在校内活动要进行查问,发现形迹可疑的及时向值日领导报告。
内河渡口渡船事故及其应急管理 篇11
一、引言
渡船运输是交通欠发达地区的一种特殊水上交通运输形式,涉及渡运的安全管理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部门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而渡口渡船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不仅绷紧了各级管理部门的神经,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创。渡口渡船事故的教训,迫使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既要想方设法避免事故的发生,又要考虑在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施救,减少事故损失及影响。
二、渡口渡船事故的特点
内河渡运一般设置在交通不发达及需隔江河而渡水的地区,往往会因其渡埠设施不完善、渡工从业水平不均衡和渡船技术条件不成熟等方面的原因,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内河渡口渡船事故有其突发性,紧急救援又困难重重,势必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一)事故发生的突然性
日常生产中活动中,人们往往对事故产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直都没有事故发生,懈怠麻痹的心理油然而生,一带事故发生了就措手不及。年久失修的渡埠设施可能还没有来得及维护,营运多年的渡船也迟迟没有保养,年老力衰的渡工还在苦心经营着他一辈子的撑渡事业,唯利是图的渡船经营者对渡船和渡埠设施的改造也不那么热心,隐患一步步在膨胀,事故终有一天会到来。
(二)紧急施救的困难性
渡口渡船事故发生了,沉浸在懈怠麻痹环境中的渡工和渡船经营者还未反应过来,自救行动就无从开展,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展。而发生渡口渡船事故的地点一般处于偏僻的乡镇,海事管理部门鞭长莫及,政府救援力量也难以在极短的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救援行动无法及时有效开展。
(三)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一旦渡口渡船事故发生了,轻则是重大的财产损失,重则危及几人甚至几十人的生命安全。多少个家庭将四分五裂,多少个亲人将陷入撕心裂肺的痛苦。
三、渡口渡船事故的预防
水上交通运输是由人-船舶-环境组成的一个系统,当这三种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存在不安全状态时,就会诱发事故隐患,进而引发水上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从人、船舶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小事故规模等级,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加强渡工、渡客的安全宣传教育
相关管理部门要深入开展渡运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船员遵纪守法,遵守“船德”,学会保护自身安全,珍惜他人的生命安全,加强自律,从“要我安全”逐步转变为“我要安全”,形成良好的文明行船习惯;同时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学会搭乘有证有照的船舶,了解水上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身安全,营造“生产发展,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渡口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
渡口安全管理人员的频繁变动为渡口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完善的培训机制则显得非常必要。地方政府可以委托渡口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对新上任的渡口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短期培训,可以采取理论教育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等方式,使渡口安全管理人员了解“为什么管、管什么、如何管”等问题。
(三)严查渡船营运中的安全性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强制拆除或停航一些老旧渡船,同时大力实施渡船更新改造土程。对更新改造或者新建的渡船,实行统一图纸、统一监造、统一实施、统一检验,确保不让劣质渡船投入渡运。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引导渡口经营者进行渡船更新改造,政府要对改造渡船有困难的经营者给予资金补贴,建立补贴机制。
(四)重视对通航环境的管理
通航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航道环境与航行条件三个方面。重视通航环境管理就是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实时掌握水文、天气情况,严禁渡船在大风大雾、暴风暴雪的环境下营运;严格把握好修建码头、架设管线、水文测量等水上施工作业的审批关,对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养殖捕捞、挖砂碍航等行为进行治理整顿;加强对辖区水域内航行和作业船舶的监控力度和对违章船舶的查处力度,着实维护好船舶航行秩序。
四、渡口渡船事故的应急管理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灾难总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从容地应对渡口渡船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我们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
(一)周密的应急计划
周密的应急计划就是需要严谨的应急流程。当接收到渡口渡船事故报警后,接警人员首先对接警信息进行分析,辨别其真伪;险情确认后,根据险情进行定级并报告相关责任人,再由相关责任人指挥救援行动;在应急行动过程中,按规定报告险情及实施具体救援行动。渡口渡船应急救援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渡口渡船应急救援流程图
(二)严密的应急组织
渡口渡船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环节。渡口渡船事故发生后,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才能方法得当、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就是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以市(县)、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制为核心,以交通主管部门的应急管理为重点,以海事部门的调查监督为保证的渡口渡船事故应急组织,明确分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统一协调有效的工作局面。
(三)精干的应急队伍
精干的应急队伍是应急救援最重要的环节。现场救援队伍应该在接到救援任务以后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根据生命优先的原则,迅速组织有效力量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后勤保障组迅速调集事故的抢救车艇、药品等物资,解决好救援人员的后勤保障问题;医疗救护组紧急调用各类医药物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展开抢救工作,准确统计人员伤亡情况,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善后处理组负责做好对遇难者或遇险者家属的安抚工作,使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开展。
(四)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
完备的救援设施是应急救援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车、艇、打捞设备和医疗救援队伍,每一个救援力量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大小。有备无患,日常工作中,相关责任部门就应做好这些救援设施的准备,确保相关救援设施拿得出去,用得起来,取得成功。
五、结语
渡口、渡船的安全管理是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渡口渡船事故一直是水上交通事故的软肋,其事故突发性、救援困难性、后果灾难性三大特征更是让各级管理部门疲于应对。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原则我们要常抓不懈,突如其来的渡口渡船应急管理也应毫不放松。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篇12
根据我市各县 (区) 农业机械事故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2014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农业机械事故1起, 死亡0人, 受伤0人, 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 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 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
1农机事故统计分析
事故概况, 2014年8月9日20:10时, 我市同心县刘某驾驶的小型客货 (宁C·C6252) 与驾驶员马某 (驾驶证号:640304005080) 驾驶约翰迪尔454型拖拉机 (宁03·47225) 追尾, 致使拖拉机右挡泥板变形、后拉杆及悬挂犁折弯、空气滤清器和后视镜损坏, 没有人员伤亡, 经初步认定是道路交通农机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0.3万元, 拖拉机驾驶员马某负次要责任。在同心县农机监理站的调解下, 双双达成协议由小型客货司机刘某赔偿拖拉机驾驶员马某0.3万元的处理结果。
1.1从发生农机事故的机型来看:发生大中型拖拉机事故1起, 占事故总数的100%;发生小型方向盘式和手扶拖拉机事故0起, 0发生微耕机、脱粒机等其它农业机械事故0起。综合以上分析, 联合收割机和大中型拖拉机是易发生事故的主要对象, 我们组织各县 (区) 加大力度对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和微耕机等农业机械事故的防控力度, 加强执法检查, 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1.2从农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来看, 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方向盘式和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微耕机、脱粒机等其它农业机械未发生事故, 没有人员伤亡。综合以上分析, 主要是我们加强对这类农机具机手的培训, 增强农机手的操作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1.3从发生事故的对象来看, 我市发生的一起农机事故属道路交通事故, 驾龄一年。综合分析, 驾龄短, 农机手应变能力弱, 经验不足容易发生农机事故。
1.4从发生事故的时间来看, 我市发生的一起农机事故在20:10时, 拖拉机驾驶员作业后, 未关闭作业灯影响后车视线不清造成, 农机手没有完全按照安全作业规程驾驶拖拉机, 思想不重视, 农机手麻痹大意, 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农机事故的主要因素。
2对策与措施
当前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机手安全意识薄弱, 违法载人、超速超载、私自改装、无牌无证行驶等问题突出;农机数量大幅增加与农机监管手段落后、监理队伍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机跨区作业规模扩大, 从业人员增加。为减少和预防农机事故发生, 促进我市农机更好更优地服务于社会, 切实采取有效举措,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一) 落实培训制度, 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各县站农机监理机构要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按照要求, 开展对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努力改进培训方法, 除搞好驾驶操作技术培训外, 要通过播放事故现场录像、发放宣传手册、农机监理员讲课、请肇事驾驶员谈教训等方式, 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 切实掌握交通法规、机械常识和驾驶要领和农机作业应变能力。
(二)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平安农机短信”、互联网以及发放资料等形式, 组织全民学习交通法律法规。让社会形成共识, 使广大机手、群众认识到农机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增强农机手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 加强年度检审验工作, 确保安全技术状态良好。按照“谁签字, 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考试制度和安全技术检验制度。通过严格的考试和检审验把关, 充分发挥移动检测线的技术把关作用, 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篇13
为了及时了解和研究事故的原因,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认真吸取教训,以便有效地采取排除事故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为适应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分析工作需要、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定的标准,对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类为轻伤、重伤、死亡三类。
二、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轻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的事故。2.重任事故:是指一次事故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无死亡的事故。3.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包括伴有重伤、轻伤)4.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含3人)以上10人以下的事故。包括发生事故以后30日因事故而延长的均计入(排除医疗事故或自然死亡)。5.特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事故。6.特别重大死亡事故:(1)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的(或其它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的事故)。(2)一次性造成职工100人及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3)其它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伤亡事故与应急防范管理
伤亡事故管理工作包括事故报告、统计、调查、处理等,目的是及时掌握事故动态,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一)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建立并实施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处理的内容、程序、负责部门或人员及及其职责,做好伤亡事故管理工作。
(二)事故的报告统计:(1)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应当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保护好现场;(2)发生重伤以上事故,企业应当以快速的办法报告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最迟不超过24小时;(3)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伤害程度以及事故的简要经过等;(4)企业应当根据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的要求,按月、年定期报送伤亡事故的统计报表。
(三)事故的调查:1.事故调查的组成: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的有关人员组织;死亡以上事故由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和工会组织组成。2.事故调查组职责:(1)查明事故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确定事故责任者;(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四)事故处理:事故的目的是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因而事故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的原因不查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篇14
一、目的
为严格特种设备事故管理,减少和避免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的安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的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过程。
三、事故定义及划分
特种设备事故是指特种设备因非正常原因损坏,造成减量、停车等影响生产或修复费用超过规定数额的事故。
特种设备事故分类分为重大、一般和微小三种。
1、重大事故:特种设备损坏,造成公司停产12小时或修复费 用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的特种设备事故。
2、一般事故:特种设备损坏造成修复费用达1万元以上(含1 万元)的特种设备事故。
3、微小事故:特种设备损坏,影响生产和修复费用低于1万 元的特种设备事故。
四、事故报告程序
1、重大事故报告程序:
(1)特种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最先发现者应尽快以最快捷的方式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组织实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4.1.2 按调度指令尽快处理事故现场,停开相关设备,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1.3 调度在安排处理重大特种设备事故的同时,还应同时向安全环保人员、生产设备部经理汇报事故发生及现场处理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法。
4.1.4 当日由分管副总将重大事故情况汇报总经理。
4.1.5 造成人员轻伤或重伤事故,调度应同时联系综合办公室及安全环保人员办理实施抢救等后续相关事宜。
4.1.6 若同时造成人员死亡事故,应由安全环保人员与区上级主管部门通报。
4.2 一般事故报告程序
4.2.1 特种设备发生一般事故,最先发现者应以最快方式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理方案。
4.2.2 当班操作按调度指令实施停开设备、隔离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2.3调度在安排处理一般特种设备事故的同时,还应同时向安全环保人员、生产设备部经理汇报事故发生及现场处理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法。
4.2.4造成人员轻伤或重伤事故,调度应同时联系人综合办公室及安全环保人员办理实施抢救等后续相关事宜。4.3 微小事故报告程序
4.3.1特种设备发生微小事故,最先发现者应以最快方式通知当班调度,由当班调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理方案。
4.3.2当班操作按调度指令实施停开设备、隔离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3.3调度在安排处理微小特种设备事故的同时,还应同时向安全环保人员、生产设备部经理汇报事故发生及现场处理情况,并请示下一步处理方法。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生产事故报告制度10-11
驾校事故报告制度10-12
矿山事故报告制度10-14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事故报告制度10-07
医院安全事故报告制度07-29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08-27
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10-25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0-29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管理制度11-28
李园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