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现状养老需求

2024-07-22

老年人现状养老需求(精选7篇)

老年人现状养老需求 篇1

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满足现状调查表

您好!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为您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同时为政府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提供相应依据,我们需要您真实的回答以下问题。请您仔细阅读题目,不要遗漏任何问题。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对于您的相关信息将不会被提及或透漏给任何人,只用于本研究。谢谢您给予我们的大力的支持!

一、基本情况

1.性别

①男

②女 2.民族

①汉

②其他 3.年龄

4.婚姻状况

①未婚

②再婚

③分居

④离婚

⑤配偶去世

⑥在婚 5.经医院(县级以上)诊断,您目前患有哪些疾病(可多选)()①高血压

②糖尿病

③心脏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

④慢性胃炎

⑤胆囊炎

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肺气肿)

⑦白内障

⑧青光眼

⑨痛风

⑩其他

6.教育程度()

①文盲

②半文盲(识字但未上过学)

③小学

④初中

⑤高中

⑥大专

⑦本科及以上

7.退休前所从事的职业(可多选)()

①专业技术人员

②行政管理人员

③农民

④工人 ⑤商业人

⑥军人

⑦无业人员

⑧其他

8.您每月的经济主要来源(占≧60%经济来源)(单选)()

①退休金

②积蓄

③配偶供给

④子女供给

⑤政府救助 9.您每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①尚有结余

②收支平衡

③入不敷出 10.这是您来的第几家养老机构()

①第1家

②第2家

③第3家及以上 11.您在养老机构内己经居住了()

①1—2年

②2—3年

③3—4年

④4—5年

⑤大于5 年 12.您来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的原因是()

①无子女或亲戚照顾

②子女或亲戚没时间照顾

③子女或亲戚不愿照顾 ④因健康问题复杂,儿女或亲戚无这方面能力来照顾

⑤缺少住房 ⑥喜欢和其他老年人生活在一起

⑦养老院的照顾比在家好

⑧其他 13.您来养老院(老年公寓)之前与谁居住在一起()

①与配偶居住

②与一子(女)长期同住

③轮流居住子女家

④住亲友家

⑤独居

14.您参加了何种保险()

①无

②社会养老保险

③商业医疗保险

④其他 15.您一年内接受几次健康体检

①1次

②2次

③3次

④一次也没有

二、需求满足状况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 生理的需求:

1.您目前日常生活活动(如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打电话)的需求满足了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2.目前您的睡眠时间、质量等方面得到满足了吗?()

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3.目前您满意养老院组织提供的定期健康体检吗?()

①完全满意

②基本满意

③不确定

④不满意

4.在现有的基础上,您认为养老院内的活动场所(如运动场等)能满足您的需求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5.目前您自我保健知识学习的需求满足了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6.目前,您有专业人员给您饮食指导吗?()①有

②偶尔有

③从来没有 心理的需求:

1.您对进入养老机构生活有何看法?()

①十分赞成②一般赞成 ③不确定

④不赞成 2.您对目前养老院周边环境及院内环境布置满足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3.在养老院里,您与其他老年人的交流需求得到满足了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4就目前而言,您会经常感到孤独吗?()①经常会

②偶尔会

③从来没有

5.目前,您有接受过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吗?()①经常有

②偶尔有

③从来没有

6.目前,您满足照顾人员帮助您适应养老院(老年公寓)内的生活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8.目前,您对护理人员的照顾有没有被人管束不自由的感觉?()①经常有

②偶尔有

③从没有

④没想过 9.您对养老院(老年公寓)的管理和服务满意吗?()①十分满意

②基本满意

③不确定

④不满意 安全的需求:

1.你目前对养老机构的安全设施情况满足吗?

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2.目前,您有医务人员对您进行用药指导吗?()①有

②偶尔有

③从来没有

爱与归属的需求:

1.您目前满足于子女给您的经济上的支持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2.您满足亲属看望您的次数吗?()

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3.养老院的生活有让你与社会脱离的感觉吗?()①经常有

②偶尔有

③没有

4.根据目前的活动状况,您认为养老院(老年公寓)举办的运动休闲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棋牌)让您感到满足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求: 1.您目前居住的养老院为您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如上老年大学、参加兴趣班)吗?()①有

②没有

③不确定

2.在目前的状态下,您认为养老院应该组织更多的社会活动(如参加老年秧歌队或老年合唱团)吗?()

①十分赞成 ②一般赞成③不确定

④不赞成

三、其他方面

1.您对养老院里的护理人员和您的交流时间满足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2.护理人员给您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您的要求吗?()①完全满足

②基本满足

③不确定

④未满足 3.您赞同志愿者进入养老院为您们服务吗?()①非常赞同

②基本赞同

③不确定

④不赞同

4.您认为志愿者在养老院提供的服务对您有益吗?()①帮助很大

②有点帮助

③不确定

④没有帮助

5.您对养老院(老年公寓)的管理和服务还有其他意见和建议吗?

老年人现状养老需求 篇2

根据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7%,则可称之为“人口老龄化”。相应的,这样的社会被称之为“老龄社会”。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步入老龄社会。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5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虽然城市老年人口只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30%左右,但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却更为严重,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将变老,老龄社会的迅速形成催生出了许多养老方面的难题。首先,现有的一些养老方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自身的缺陷。传统的也是目前比较多的养老方式,比如去养老院等机构养老、老人在家由子女赡养等等。在中国,“叶落归根”是我们大多数人终生信奉的信条,有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一方面这种养老模式会让老年人产生危机感,他们会认为这是家庭抛弃自己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自己“不中用”的体现;另一方面这种养老模式割裂了老年人的社交网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社区中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而在养老机构,通常老年人会被局限在一定的空间里,产生压抑的情绪。而由子女赡养的养老方式,对于子女来说,压力较大。其次,这也使得社会养老需求和供给之间产生不平衡。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正在成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遭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功能逐步退化。机构养老能力的严重不足也不符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总而言之,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正视的重要问题。为解决养老问题,首先要求的就是社区。社区与个人关系最密切、可达性最强,是连接个人和社会的最重要的一环,对老人来说更是如此。

二、社区差异和居家社区养老的内涵

受到发展过程和社情变化影响,中国社区最大的特征就是差异化。我国目前主要有两类社区,一类是农村社区,还有一类是城市社区,由于人口聚集特征,笔者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归入了前者。两类社区虽然都是居住社区,但由于地理环境、规模大小、人口特征、管理服务水平、工作内容及方式等方面的差距,导致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存在很大差别。社区是当地的居民集中居住生活的区域,所以住在一个社区中的老年人一般来说都有较强的共同性。目前,随着房地产行业蒸蒸日上,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或多或少的成为社区居民阶层的分配者之一。住在同一个社区中的人至少在收入上大致相同。但不可否认,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每一类社区中都有体现。

何为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笔者认为,居家社区养老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社区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老年人养老所切实需求的各项社会服务,让老年人幸福感最大化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可以说是最佳的一种养老模式。它的内涵如下:

(一)居家社区养老更多的还是依靠家庭供养。福利政策的普及使得城市中多数老年人有退休金的支持,加之子女的赡养,大多数老年人是有一定的基本生活条件的。而在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条件略显不足,居家社区养老可以通过社区的科学操作,合理分配国家给予的政策补贴,在老年人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转移资金,合理利用,在老年人缺乏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居家社区养老是在社区中的养老,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就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如此,尊重老年人的意愿,不用离开家庭,离开亲人,既保留了老年人的归属感,又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同时,由社区牵线,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多的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养老服务。社区工作人员时不时的上门话家常,也让老年人不会太过孤独。

三、不同需求层次下的养老需求

针对社区差异和社区中老年人的差异,笔者将老年人晚年的幸福阶梯分为了三个阶段,最底层是第一阶梯的老年人,其对应的养老服务需求,笔者称之为基本保障层;中间是第二阶梯的老年人,其养老服务需求略大,笔者称之为精神升华层;最顶端是第三阶梯,也是需求最大但也是最抽象化的阶层,自我实现层。下面笔者将针对这三个阶层的需求差异做出解答,提出建议。

(一)基本保障层。面向第一阶梯的老年人,我们的目的是保障困难老人,给予经济支持。核心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主要是针对农村基层行政单位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社区。居住在这类社区中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农民,后者为失地农民。他们缺乏城市社区中普及的退休金、医疗保障等其他的基本生活保障。这一层次的老人往往对于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很大,政府应多给予此类社区更多经济上的政策支持,社区科学合理利用,给予这些老人们生活保障和老年人的生活救助。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也主要从经济方面为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帮助他们申请并及时获得应当享有的基本生活权利与物质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庭人员的心理辅导,需要老年社会工作者以老年人及其家人为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老年期个体的生理变化特征,并与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合作,缓解在老年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及问题,促使他们保持身心健康。在基本保障层的养老目标为:实现“老有所依”,社区在该层次的功能和任务是帮助和扶持老年人获得较好地生活保障。此维度着重老年人基本保障,重在配合社区基本管理与服务。对志愿服务而言,可从日常照料、陪伴慰藉入手。我们可以组织志愿者去社区中看望老年人,采用上门询问生活状况、谈心聊天的方式给老年人带去幸福感。对社会而言,可以组织社会募捐,以赠送生活必备品的方式给予老年人一定的支持。对政府来说,可以在社区中增设一些老年人工作机构,让老年人在家中做一些手工活,“以工代赈”,给予经济补贴。

(二)精神升华层。面向第二阶梯的老年人,目的是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核心是实现“老有所乐”。在基本生活得以维持的情况下,这一类老年人则更需要我们在精神上面的思想教育和活动策划,“人除了生理、安全等比较低层次的需要,还需要满足归属和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三大心理需要。”对老年人不想被年轻一代看作“老弱病残”的心理而言,养老机构提供“老有所伴”的条件,满足了老年人社会交往、归属、平等和尊重等需要,单身老年人也有更多机会找到“第二春”。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子女与老年人间的互相理解,积扱倡导家庭人员尊老、爱老的伦理传统;另一方面还要教会老年人如何改善与他人的沟通及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或介绍一位通过改变自己而与家人关系良好的老年人作为志愿者,与其交流沟通,传授有益的与家庭人员或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经验,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在此层次的职能和任务在于提供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享受和情感生活。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契机,在社区举办时代主题类活动,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同时,关注老年人的情感升华。和家人的浓浓亲情、和老伴相携一生的爱情、和邻居、老朋友真挚的友情,会让老年人的情感有所寄托。社会要做好舆论风向的引导,让人们自发关注身边的“银发群体”。

(三)自我实现层。这一层是幸福阶梯的最终层,目的是为了让不同阶梯的老人们都能够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核心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用”。这一层较为抽象,怎样自我实现,老年人拥有很多我们不具备的优点。在社区成立老人自治小组,实现老人们的自我价值。老年人不应该被社会所遗弃;相反,老年人是社会的瑰宝,我们要不断努力,怀着让老年人朝着幸福阶梯的最高层迈步的心,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自我实现层的目标是实现“老有所为”,社区在此层次的职能和任务是呼吁和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治理。该维度要取得的预期效果是有效发挥老年人在社区自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老年人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实现自身价值,做到老有所为,退而不休。

四、社区对老人不同需求层次提供的服务

在不同的需求层次下,老年人需要的社区服务差别是非常大的。社区在管理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提供的必要服务、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也是不同的。笔者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者是失地农民所组成的新型城镇社区,还处在城镇化进程中,这里居住的老人以第一阶梯的老人为主;二者则为条件相对优越的处在市区的老牌社区,这里的老年人明显与前者有差异,处在第二、第三阶梯,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但总的来说,社区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应该是组织者、引领者和呼吁者。社区需要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让老年人在社区养老中能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社区要在居家社区养老中提供必要服务。不同的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在社区居家服务的开展与推进过程中,起主导地位,承担主要责任的主体是政府。养老服务是属于公共性质的服务,因此若失去了政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很难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可以看出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面向第一阶梯———基本保障。笔者认为,对于物质需求大的社区,社区在角色扮演方面以组织者的身份为主。在养老服务方面,更多地需要社区依靠政策支持来统筹安排,加强城镇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做到资源整合,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要研究制定社区的规划措施,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城镇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城镇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加快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不断提高社区的硬件设施配置。在政策支持下,寻找让老年人提升经济实力的方法。以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兼顾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面向第二阶梯———精神升华。相较于上一阶梯,这类阶梯下的社区往往物质条件较好,硬件设施方面更为优秀。在这种社区中生活的老年人家庭条件(此处特指经济条件)较好,他们所需要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安慰。社区在这里则需要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社区要策划出更多次数、更多种类的活动来安慰老年人空虚的日常。开展如兴趣小组之类的老年社团,让老年人在业余时间能够聚在一起,丰富业余生活。引领老年人开展的精神文化活动。但是,由于社区中分管老年人工作的工作人员与老年人比例并不协调,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社区中所占的比例有相当一部分,而社区中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工作人员却很少。有些社区,工作人员中仅有一名工作人员是在职的专门负责老年人养老服务这一块的工作。虽然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在自己分内的工作之余,都会去协助照料老年人的日常。但是往往是工作量大、人员少。这样一来,社区养老服务势必会大打折扣。而在需要大量文化活动的社区,工作人员配置不应该少。一方面社区要投入更多专业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社会公益组织能够积极与社区合作,一起举办活动,作为志愿者为老年人送上了对于他们的祝福和关心。

(三)面向第三阶梯———自我实现。作为最后一个阶梯,笔者认为老年人实现自我实现是老年人发挥余热的体现。在具备了前两层阶梯的条件下,社区在这一层要注意得更多更复杂。进入21世纪,社区治理渐渐地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老年人作为社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需要被重视、被照顾的。社区在这层阶梯中则需要扮演好呼吁者的角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社区可以形成专门的分管社区养老的小分队和老年人自我管理小组。以社区牵头,一方面招募家政服务人员,另一方面选择“陪伴”志愿者。社区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时,形成老年人自管小组。老年人自管小组与社区小分队平行。老年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们新一代的发展贡献过不可低估的力量。那么,他们的晚年就要由我们负责。社区的这个小分队开始当然还是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他们有经验,跟老年人打交道的时间长,知道老年人的需求。在之后,就可以培养出一批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团队,他们关心老人、关爱老人、陪伴老人,就像老人们自己的子女一样,甚至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在做足准备之后,社区的养老服务分队成型。老年人自管小组整合日常运行时遇到的困难和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小分队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做出方案。两个小组加强协调,提高效率。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部门联动效应,共同做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对于条件成熟的养老服务设施项目,要及时跟进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建立联合督查制度,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工作推进中的责任分工,让老年人切实地感觉到社区是他们家所在地方。

摘要:中国已经走入“老龄社会”的道路,传统养老模式的缺陷显现,而居家社区养老成为目前较优的养老模式。由于社区的差异,积极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给出不同的服务方案,不断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需求层次,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高鉴国.社区工作.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精编通用教材.

[2]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社会学文库.

[3](美)博克斯著.孙柏瑛等译.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国家治理与政府改革译丛.

老年人现状养老需求 篇3

[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以及人口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养老问题日益突显,民众越来越关注,政府也越来越重视[1]。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希望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苏州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早在1982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了18年。而近十年来,苏州60岁以上老人已有131.7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0.7%,并且每年还在以4-5万的速度净增。苏州面临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的严峻形势,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目前苏州市社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是什么?面临哪些问题急需解决? 为了了解这些问题,对今后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资料与方法

一、内容:培訓统一的调查员,并组织老年人群填写“苏州市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家庭健康需求”的调查问卷。

二、调查对象:凡属本市区年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市共随机抽样调查710例。

三、方法:采用定量调查方法。根据本市区居住条件,分别选出市区3个街道办事处为调查样本计划调查数,并确定计划调查数。

由上表可见,大部分老年人觉得自己的子女比较孝顺,因此希望在家里养老的老年人居多。和周围的朋友及邻居相处比较融洽,认为朋友及邻居不易相处的人很少。目前最担心的问题按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未来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生病没足够的钱治疗、生活没人照顾、子女以后不孝顺;86.9%的人目前都没雇佣小时工和保姆;当老年人有心事的时候一般向配偶、子女倾述;平时愿意参加的老年活动项目是散步、读书看报、棋牌;最迫切需要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是卫生康复服务和生活照料服务。

对于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及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援助服务内容了解一点、不了解的人居多,了解的人只占5%以下;周围有养老机构或社区居家服务组织的人数占38.5%,另57.7%的老人居所周围没有养老机构或社区居家服务组织;35.4%的人是通过老年朋友的交流对苏州市居家养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援助服务内容有所了解,只有22.2%的人是通过居委会的介绍才有所了解,19.0%的人是通过子女告知,15.3%的人通过新闻媒体对此有所了解;如果入住养老机构,希望的养老机构类型是经济实惠型、其次才是中档舒适性,只有1.7%的人要求入住高档享受型;如果入住养老机构,能承担的费用最多的是每月500元左右,其次是800元左右,价格越高,选择的人数越少。如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最关心的问题是收费价格、服务质量。

讨论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而我国的老龄化又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发达到来的,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开始进入养老期,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力日趋严峻。苏州市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也是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研究中以苏州市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了解苏州老年人的现状及具体的养老服务需求。

本研究中大部分人群能接受的养老费用是在500元左右,而北京的一项调查也显示,73.9%的农村老人月承受额在1000元以下,而目前城区养老机构月均收费超过3000元,远郊区县月均收费也在1800元以上,均超出了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承受能力。因此,尽管当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大多数老年人更青睐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老人虽然住在家中,但是享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方面提供廉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养老机构的便捷服务。

要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目标,一方面要加强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的硬件建设,同时还应加强老年人服务的软件建设,包括制度、人员、队伍、资金等,建立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保障体系。政府应该从政策上来支持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而推行社区居家养老的关键在于发展和完善有效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体系。一旦有老年人需要服务,求助电话打到社区服务中心,中心马上派出相应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使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利、便捷、便宜的养老服务[2]。如目前在苏州市沧浪区推广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提供的服务包括了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应急救助等六大类53项服务项目,老人的资料全部输入信息库,老年有需要时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在家里接受专业机构提供的一对一上门生活照料服务。这样,既可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又可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

综上,要加大政府投入、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完善家庭支持系统、整合社区养老资源、发掘老年人力资源,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文君.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洛阳市养老机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41-2543.

[2]张祖平,田军.上海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社会福利,2012(8):58-64.

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篇4

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健金的农村养老体系由自养层次和公共层次构成,个人、家庭、集体和国家都在其中各尽所能。但在现实条件下农村养老体系的每个层次都存在缺陷。其原因既包括老年人口的疾病风险等内部原因,也包括土地保障功能下降等外部原因。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

1、家庭养老是主要形式。调查资料显示,目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95%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1990——1995年全国敬老院年均2.08万个,老人院老年人只有30多万,仅占农村五保老人(保吃,保住,保医,保葬)的13%,而全国五保户老年人总数仅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2.78%。这表明了家庭养老在农村有巨大的优势。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老年人多数仍与子女孙辈们居住,形成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据2000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有老年人的家庭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有6871万户,占有老年人口户的73.83%,其中三代居住的占大多数。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年人与已婚子女分户居住,同时子女仍提供生活照料。一种是丧偶独居,一种是配偶共同居住。无论是那种居住形式,都是在老年人有劳动能力前提下的,经济来源靠老人劳动获得和子女供养。农村的老年人将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子女耕种,这样就理所当然地获得子文提供的生活费用。很多家庭虽然是分户居住,但老年人家庭与已婚子女家庭同住一个地区,距离较近,在生活和精神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现“分而不离”的现象。

2、社会养老是补充形式。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提供优惠政策为特色的。民政部门从1991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在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根据农民自愿、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帐户,但要避免摧毁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确定养老金的领取标准,交纳标准和支付标准实行多档次。再有是五保供养,它的经费在公社、生产队统一经营时,主要从集体公益金中开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供养五保户的经费和物品,主要从村提留或乡统筹费中列支。部分地方用乡镇企业上交的利润或集体经营的项目中提留经费,政府也从救灾救济款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供养五保户或兴办敬老院。1998年全国有222.6万人享受五保供养,其中62万人由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还有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在优抚保障中享受优待抚恤金。优抚保障的对象包括对国家革命事业或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军人以及家属。1998年全国支出优抚保障费用72.8亿元,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47万人。有一部分农村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享受了国家的补助和优待。

(二)目前我国农村养老出现的主要问题

1、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的冲击

第一,老年人家庭地位的下降和多子女家庭养老责任分散。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日益下降。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耕作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使老年农民的传统农业经验的价值严重缩水,再加上老年农民体力的衰退,他们对农业家庭的作用就越来越小,因而他们在家庭中的传统家长地位和权威地位必然会丧失,相应地就失去了对家庭财产的实际支配权。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的可依赖性就大大降低了。在多子女家庭中,由于有多个养老责任主体,就会产生相互推诿责任的可能,出现谁都不养老年人的局面,同时在多子女家庭中其养老行为和水平容易向下攀比。这两种情况都导致了家庭养老问题的出现。

第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当前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据1997年底统计,我国乡镇企业户总数2300万家,创造工业增加值2.07亿元,累积转移农村劳动力1.3亿人,解决就业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总数25%左右。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变到了工业生产中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使原先隐藏在集体出工劳动方式中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涌现出来,呈现出从不同地区向城镇涌入的趋势。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劳动力的不断流动弱化了土地作用,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

第三,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老年人口寿命的延长,“四、二、一”式的家庭逐步形成,同时也出现了家庭小型化。50年代,平均家庭规模在5.5人左右。据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我国平均家庭规模缩小到了3.15人。家庭规模的缩小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造成代际之间关系在照料方式、供养方式等方面有所变化。加之,农村老龄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由于人口老龄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老年人又失去了劳动能力或大部分工作机会而成为社会纯消费人口,又由于人口老龄化有阶段性和累进性的特点,在某些发展时期可能会超越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养老体系产生巨大压力。这两种现象给家庭赡养老年人带来了严重影响,一些家庭贫困的农民很难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

2、农村社会化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村集体养老力量薄弱,农民养老资金来源不足。目前敬老院是我国农村老年人集中养老的主要形式,但农村敬老院只是对农村的部分老年人实现了集中养老,虽在相当长的时期较好地解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我国农村敬老院的供养能力还是相对不足。另外,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缓慢,对于那些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条件拿出足够的资金对未来养老进行投资,再有就是五保户养老,由村级提留为五保户提供生活必需的资料,也就是由农村集体经济供养。但当五保户“就家供养”无法自我照料时,便出现了难以解决的护理问题。

第二,社会化养老的体制不健全。资金保证机制不健全表现最为明显。农村社会化养老对资金的筹集、管理、运营机制是比较关键的,而对资金的保值、增值却是最关键的。目前我国农民养老保险采用积累式资金筹集模式,积累期长,所以要想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基金一般是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库券,但随着银行的降息,单靠这些利息收入是无法实现基金的保值,基金必须寻求更为有效的保值与增值方式,才能扩大养老资金的来源,实现分担社会风险的目的。同时,社会公平化不足也是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的一个明显问题。农村中不同行业、不同体制下的劳动者不能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标准,这不但违背了社会保障的意图,而且也严重制约了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降低了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三,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够。社会化养老的主体是社会,是以社会运作的方

式实现的,能够代表社会、管理社会的主导者是政府,并不是个别的社会组织和家庭。从近年来农村社会化养老发展过程来看,我国政府力图避免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或“高福利”的做法,防止背上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但政府不应该放弃或者规避社会保障责任,在某些改革措施中,增加个人的责任是正确的,但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明确。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模式不能让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截然分开,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交融的。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而实现结合的主导力量是政策,即政府通过法规、政策、管理来实现的。这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养老模式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化和生活化的必然要求。

二、增加农民收入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养老问题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基础的,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目前,我国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并且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较低,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的中国农村,能否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 入的差距,让农民在经济宽松的条件下有能力选择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解决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农民才会安心投入劳动,发展生产,农村经济才能壮大,农村小康社会目标才能实现。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就会对社会、政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农民承担的税费太多,收入增加缓慢,容易激发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从农村范围来看,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收入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抗灾能力有限。同时,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着农民生产经营的投资进而决定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一旦农民收入长时间处在较低水平,“三农”问题随之恶化,农村小康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能的。另外,从城市乃至社会范围来看,农民收入水平低则从农的机会成本就降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涌向城市,导致交通拥挤、城市管理困难、再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社会、政治的不稳定,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加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必将给在资金上已难堪重负的农村家庭在养老问题的解决上带来巨大的困难。所以,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养老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

三、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也要从增加农民收入人手,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资本性资源和生产性资源,使农户个体有经济能力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一)努力提高农民的市场化水平

1、转变农民观念,加大农村科技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市场化水平,首先就要改变农民的传统经营观念,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要通过一切有效途径,帮助农民认识市场、接受市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把“效益优先”和“市场需要”放在第一位,以市场取胜。同时农民科技知识缺乏,文化素质低下,观念转变慢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也是农民市场化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据2000年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4.05%,文盲和半文盲却占到22.25%。应采取坚决措施执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严

格控制农村失学率,保证农民获得基本的教育。其次要加强农』眨技术技能培训。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科学应用先进农业设备,科学种团,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的能力。

2、大力发展农业合作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合作化是所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日本99%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业协助组织,美国,法国等国的合作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发达,农民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走合作化道路更是提高农民市场化水平的重要的组织保障。其中有“公司+农户”型,即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户型。可以采用松散的合作关系型,紧密的合同定单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有“公司+合作社+农户”型。这种形式避免了公司由于与广大分散的农户直接接触而导致的高交易费用,通过合作社的联系,公司降低了交易费用,农户也提高了与公司谈判的能力;有供养合作社改良型。供销合作社经过公司化、股份化和民营化改造,以非合作性质的企业身份,通过“公司+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与农民结成新型农商关系。

3、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转变政府职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业的自然、市场和制度风险带来了很大可能,过高的风险影响了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积极性。所以,必须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信息服务。完备的市场信息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但农民作为分散的经营主体,自行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难度大、成本高,客观上要求政府应作为信息服务的主体,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减少农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降低经营风 险。其次政策保护。加入姗后,我国政府应充分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和农民利益的保护。最后要制度支持。政府必须最大限度的降低由于制度的不稳定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农村经济制度,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降低农业制度风险。通过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保证农民对经济制度的信心,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提高农民市场化水平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二)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

1、全力提供农业公共服务。首先要为农民提供及时充足的市场信息,建立完备的信息服务体系。国家财政应支持建立快速、准确的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和需求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调整结构提供决策依据。其次要为农民提供 广泛而强大的科技支持。农业科技决定着农产品的品种、品质、产量等,最终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和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因而财政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人和政策扶持。再有为农民提供通用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服务,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适应市场竞争,提高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为农民建立完备的农业市场体系,使农产品的产、运、销形成规模,减少阻力,规范市场运作,消除农民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最后还要为公益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农村的乡村道路、广播通讯、学校、医院等小型公益设施对提高农村的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有很重要作用。

2、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国家对农业结构调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调整。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无法形成农业规模经营的情况,应有序引导农民处出务工,从事工业、运输业、服 务业等工作,以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由第一部分分析可知,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增长较快,对农民整体收入增长有积极贡献。但必须强调这一转移的“有序性”和“阶段性”,在开拓农民就业门路的同时还应考虑城镇的实际承受能力。第 二个层面是种植业与林业、牧业、渔业等其他农业门类之间的调整。要引导农民

从注重粮食产量转变到注意粮食质量,搞效益种植;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动物养殖等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门类,这也是适应农业需求的变化农业结构的调整 能够切实有效地转变农业发展的路子,提高农民收入,但必须大量地资金和科技投入,国家财政在这方面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变得紧迫,任重而道远。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根据现实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养老问题,使老年人在一种经济宽松的条件下愉悦的养老。

参考文献

[1]罗元文,沈澈.现行模式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与对策.人口与发展,2009.[2]张宗泽,彭现美.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模式分析.卫生软科学,2009.6.[3]初炜,胡冬梅,孔祥金,吴云红,宋桂荣.农村老年人群对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养老模式探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4]郑军,张海川.家庭养老文化视角下探索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农村经 济,2009.10.

[5]陈林.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探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6]肖燕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途径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 篇5

您好:为了解老年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需求状况,完成实践课程,特在本社区开展了此项调查,本次调查只需要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衷心感谢你的参与。

说明:请在每一个问题后适合自己的答案号码上打“√”或者在“ ”处填上适当的内容,填答时希望您能注意题目后的说明,谢谢。

1、您的年龄:①60-69岁 ②70-79岁 ③80岁以上。

2、您的文化程度:。①不识字 ②小学 ③中学 ④高中 ⑤大学大专 ⑥大学大专以上

3、您的身体情况:①能够自理 ②部分自理 ③不能自理。

4、您是否拥有本市户口:①拥有 ②不拥有

5、您现在是否工作:①退休在家 ②退休返聘 ③在外做点小买卖 ④给别人打工 ⑥其它

7、您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如何:①很好 ②比较好 ③一般 ④较不好 ⑤很不好

8、子女数量:(如果选①请跳过第9题)①无 ②1个 ③2个 ④3个以上

9、现在是否与子女同住:① 是 ②否。

10、您的子女是否在本市:①是 ②在本市,但是距离较远 ③子女均在外打工

11、您是否拥有特困证明:①拥有 ②不拥有

12、您的经济来源:(可多选)。①退休工资(或养老金)②子女提供生活费 ③政府 或社会资助 ④ 养老保险 ⑤其它

13、家庭人均月收入:①300元以下 ② 300-799元 ③800-1499元 ④1500元以上

15、您每月能够承受的养老费用:。①1000元以上 ②800-999元 ③550-799元 ④ 每月300-550元

16、您是否办理了医疗保险:①有,在农村办理的 ②有在城市办理的 ③没有医疗保险但是有办理其他种类保险 ④ 没有

17、您生病了怎么办:①只要有病就去医院 ②大病去医院,小病不去医院只是在家吃点药 ③去社区保健所 ④找医生来家看病⑤听之任之

18、您生病了谁陪同您去医院或保健所:①老伴 ②儿女 ③保姆 ④社区养老服务人员⑤社区干部 ⑥邻居 ⑦自己去

19、您遇到困难最先想到向谁求助:。①家人 ②其他亲戚或邻居 ③朋友 ④ 社区工作人员 ⑤其他人。

20、您所了解的养老模式:(可多选,如果没有选择②请直接回答23、24题,如果选择6、60岁前主要从事什么工作:。①机关事业单位 ② 企业 ③个体 ④务农 ⑤家务 了②请按顺序回答,并跳过23、24题)。① 居家养老(子女养老)②社区居家养老 ③老年公寓。④福利院、敬老院 ⑤其它

③老年公寓(机构养老)④ 福利院、敬老院 ⑤其它。

22您对您所在的社区目前所提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吗:①满意 ②一般 ③不满意 ④没有享受。

23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在政府的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面向居住区内居民提供的、以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的服务,其最大的特点是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多方面的养老服务。现在您对“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知道程度:①很清楚 ②知道 ③了解一点。

24在对该服务有一定了解后,你会支持这种养老模式吗? ①会 ②不会 ③不清楚 ②日间照料 ③休闲娱乐 ④健身、保健 ⑤知识讲座 ⑦其他。

26、您需要哪些养老服务项目:(可多选):①家政 ②餐饮 ③康复 ④聊天 ⑤健身 ⑥娱乐 ⑦医疗保健 ⑧其他。

27、您所在的社区提供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具体有哪些:(可多选)。①举办兴趣班、培

28、您需要提供的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可多选)。①举办兴趣班、培训班等 ②专设老年活动室(老年交流活动、老年互学活动等)③不清楚 ④其他

29、你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呢(可多选):①家政服务 ②日常

21、下面养老模式中,您更喜欢哪种:①居家养老(子女养老)②社区居家养老

25、据您了解,目前您所在的社区提供的日间服务具体有哪些:(可多选)。①钟点工

训班等 ②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交流)③不知道有什么服务 ④其他

生活理财 ③ 医疗保健指导 ④心理护理(聊天解闷,心理开导)⑤其它 ③40—50 ④50—60

31、您认为为您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是否专业: ①服务很好,很贴心 ②一般,不是很及时很到位,但是总体说还过得去 ③工作十分不负责任。

32、您对目前养老体系和设施建设的现状: ①满意 ②比较满意 ③一般 ④较不满意 ⑤很不满意

老年人养老金发放调研方案 篇6

主客体为了能够把这次调研啊获取的信息更加的全面,我们肯定还是要从更多的人身上,更多的渠道来去获取我们相关的信息,提供者银行卡发放的银行,在微信群服务的微信的负责人啊,以及包括着我们广大的老年人,这都是我应该调研的对象。

方式+内容第二的针对着银行呢,我们就有可能会再跟她取得联系之后啊实际的来面对面的跟他交流一些相关的内容啊,那具体可能就会包括着我们会衡量那银行他的网点数,银行跟老年人现在主要所在的社区的距离。那我们也会要去咨询一下银行的负责人,那她再给我们这个养老金发放的时间流程大约都是需要多久,那些步骤。那么在具体说一说老人呢在自己银行卡所存放的这个养老金的方式是一个怎么样的体现,是转账呢还是提现呢?那么在老人跟银行间进行交流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呀,比如说,不会使用网银啊,也不会去使用很多自助的机器等等来去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会听一下银行工作人员来给予我们发放养老金的一些相关建议。

方式+内容那第三呢,我要找一下微信的负责人,在她比较有时间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一次相对比较细致性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就会包括着这个微信群成立了多久啦?那大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在群内发放通知?对我们通知做出评价回应的有多少人?群里老年人占了多少比例?,日常大约有多少人可能遇到问题的时候会通过微信来和我们工作人员取得交流,那我们能够为他们及时的解决哪方面的问题等等?

方式+内容第四条,那么针对着广泛的被我们服务的这些老年人呐,我们既有可能会邀请一些典型来一并开一个交流会来深入的讨论一下相关问题,也会和广大的老年人朋友圈来发放一份问卷来让大家呢天气来更好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些内容我们主要希望了解到的就是老年人现在主要不满意的点究竟是在哪儿,比如说对于我们现在所提供的服务过于的网络化。而老人其实并不会,他是希望我们能够给予相关的一些培训,亦或者说呢,他希望我们把更多的信息适用公告栏这样一个比较传统的方式来传递到,老人还是说老人会比较喜欢接收短信这样的方式等等等等,所以对于老年人自己不满意的点的收集和他们建议的收集是我们跟老人沟通的核心所在好。

老年人现状养老需求 篇7

一、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镇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高龄化的趋势对我国的老年人医疗卫生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人口老龄化致使患病率的不断上升

期望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健康的老龄化, 当前一些疾病已经严重的威胁了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死于慢性疾病的人口约占总死亡率的70%左右, 城镇地区达到85%以上, 由于高龄人口是慢性病主要的人群, 这就对我国城镇社区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人口老龄化致使医疗费用的增长

人均的医疗费用与医疗的费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调查研究, 老年人在医疗费用方面的花销占绝大多数的比例。由于城镇人均收入不高, 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较高, 加大了城镇社区养老的困难。

(三) 人口老龄化影响了医保基金的来源和支出

在我国的城镇社区的养老中, 基本的医疗保险规定退休的人员不再负担医疗保险费。由于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致使退休人员在总职工人员中的比例升高, 即缴纳保险金的人数减少而享受保险服务的人群激增, 使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激化, 不利于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镇社区养老的医疗卫生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城镇社区的养老服务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的难题, 制约了我国城镇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 健康状况方面

由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低于其他人群, 对我国城镇社区的养老事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为了更好的满足城镇社区的养老需求, 需要在保障老年人的身体保障的同时, 对行为能力的照顾也纳入了养老事业的范围。

(二) 社会支持方面

我国城镇社区老年人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家人的支持, 在经济上是不独立的, 特别是城镇社区的青年人都去城市打工, 造成了老年人与子女的交往频率大大降低, 这对我国城镇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缺少足够的支持。

(三) 卫生服务利用方面

鉴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较低, 导致了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于老年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 我国医院资源的可及性、经济承担能力和保障范围的覆盖都有很大的发展, 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城镇社区的医疗卫生基金不足, 成为制约我国城镇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

三、我国城镇社区养老的老年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策略

鉴于我国人口的情况和老年人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 我国城镇社区的养老事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需要加大对城镇社区养老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供给。

(一) 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面, 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

对城镇社区养老的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的增长, 需要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面,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我国三大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我国城镇社区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为解决我国城镇社区的医疗基金不足的问题, 需要不断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 一方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 在免税机制的支持下促进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 利用优惠政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人进行补助, 为城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政府扶助。同时, 需要提高全体社会对老年人医疗的支持和帮助, 呼吁社会人士参与到老年人医保的行列, 为老年人的资金筹集拓宽渠道。

(二) 提高医疗保障的内容和水平

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建立了大病补偿机制, 并把老年人的多种高发病纳入了大病的范围, 这就对提高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对老年人的行动支持和日常的护理没有相应的规定,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拓宽医疗保障的内容, 不仅对各种大病进行相应的保障, 对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和行动能力的支持也提供相应的保障, 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不断推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首先要对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在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促进下, 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其次, 要提升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水平, 优化筹集机制和储蓄机制, 在起付费和上限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为了满足城镇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障的需求,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这就依赖于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将家庭养老纳入老年人医疗保障的范围, 充分发挥子女在照顾老人和精神交流的支撑作用。首先, 社区要提供相应的基础设为老年人的运动提供基础条件, 同时,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 并对医疗机构进行有力的支持, 不断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总之, 我国在城镇社区的养老医疗卫生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就需要加大国家的支持, 同时, 需要全民的参与, 使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事业纳入社会发展的重要日程。

参考文献

[1]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2]洪国栋.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对策思考[J].人口研究, 2007 (04)

上一篇:因为有我作文700字_初二优秀作文_初二作文下一篇:论计算机式思考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