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费需求

2024-07-09

老年消费需求(精选12篇)

老年消费需求 篇1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三大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不仅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任何部门都不能忽视老年人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过去我们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体育服装消费需求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体育服装消费作为老年人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其进行需求分析, 运用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正确开发老年人体育用品市场,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经之路。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

《中国国情备忘录》指出2009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6900万, 约占总人口的13%。全国老龄办有关负责人2009年11月11日在中国首届老年文化高峰论坛上介绍, 从2009年开始, 中国老年人口将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 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亿。老龄化问题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严重社会问题。

老年人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政府在积极推出医疗改革措施的同时, 老年人自身的健康意识也在增强, 加之社区健身设施的广泛普及, 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开展相应地带动了老年人对体育服装的消费需求。

2 老年人体育服装消费需求分析与营销策略

专家学者对体育服装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对体育服装的通常界定是在从事各种体育活动中运动员所穿的服装, 以及教练员、裁判员甚至体育爱好者所穿的运动服装。这是从体育服装的消费群体来界定体育服装的, 本文认为这种界定没有说明体育服装的特征和本质作用。所以本文对体育服装重新做了界定, 即体育服装是为满足体育活动以及一些休闲活动的需要而设计制作的宽松、舒适、伸展余地大的服装。本文的体育服装消费是从消费的角度来探讨体育服装问题的, 体育服装消费是实物型体育消费的一种。

2.1 老年人体育服装消费需求的动因

主观上讲, 老年人是对健康关注程度最高的人群, 他们在这个阶段大多数都已经卸掉了工作的压力和负担, 通常都会面临身体上的一些不适, 这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 进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减轻子女的压力, 因此老年人会花更多的心思去琢磨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往往最后的选择就是多参加体育活动。因此老年人是天然的具有体育消费动机的群体。客观方面, 老年人大多数为退休人员, 锻炼时间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老年人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校的学生。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 体育服装的市场需求是其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乘积。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提高, 老年人对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提高, 由此产生的对体育服装的购买欲望也会越来越高, 加之经济发展和老年群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对体育服装的购买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因此, 作为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乘积的市场需求也相应地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2 老年人体育服装消费需求的特殊性

老年人因其活动能力和体型方面的原因, 对体育服装有其特殊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喜欢舒适、宽松、天然质地、透气性好的体育服装。相比较年轻人对质地和品牌的喜欢, 老年人更多地关注体育服装的颜色和舒适程度, 深色带暗花的比较受欢迎, 而且老年人更喜欢我国的传统服装或具有传统特色的服装。老年人对颜色的选择不是很固定, 只要不是过于稚嫩的颜色老年人都可以接受, 只是老年人更喜欢深色带暗花的衣服, 深色比较庄重, 配着暗花又增加了一些活泼元素, 而深红色和大红色在节日里也受到老年女性的欢迎, 因为它们迎合了老年女性爱美和追求年轻的心理。老年人对价格的接受程度虽然不一致, 但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都不会选择购买特别昂贵的服装, 他们喜欢质朴、耐穿、用料舒适且物有所值的体育服装。

但是目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体育服装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大多数都是为年轻人设计的, 老年人大多只能被动选择颜色单一、样式古板陈旧、宽松肥大而又没有腰身设计的体育服装。在现实生活中, 老年人一般都是身着休闲装进行体育锻炼的, 老年人体育服装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缺口, 同时也为老年人体育服装业的发展蓄积了广阔的空间。

2.3 老年人体育服装营销策略

(1) 老年人体育服装营销的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

首先, 产品策略方面, 老年人体育服装适宜采用质地柔软舒适的棉质布料, 颜色设计以庄重大方为主, 另外在款式设计上尽量能够有一些运动的时尚元素, 例如通过添加一些纽扣和蝴蝶结的设计, 或者融入中式风格元素满足老年人的审美需求和追求舒适感的要求;其次, 体育服装的产品策略应尽量体现老年人沉稳大方的风格特点;再次, 对老年人体育服装的设计还要兼顾其子女的审美需求, 通过加入时尚元素吸引老年人子女的目光, 再借助促销策略调动老年人子女为其父母购买体育服装的消费愿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需针对经济能力对老年人群体进行市场细分, 在产品策略和后面的定价策略方面能够体现差异性, 由于中等收入群体是占绝大多数的, 因此对中等收入群体是需要着重关注的, 同时关注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既要满足部分老年人追求高档、完美的消费需求, 也要满足大多数老年人追求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消费需求。在定价策略上采取差别定价, 不仅同时满足中高消费群体的需求, 而且为将来的促销预留了空间。

(2) 老年人体育服装营销的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老年人不太热衷于逛商场, 原因是多方面的, 商场物品定价较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根据老年人喜欢逛超市的特点, 老年人体育服装的营销渠道适宜选择连锁经营的大型超市, 在大型超市的服装区设立老年人体育服装专柜, 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客源。超市的柜台费用不会太高, 这样附加成本就比较小。大多数的老年人体育服装可以选择连锁超市作为销售渠道, 但是一些高档老年体育服装如一些老年人品牌体育服装的销售则适合在商场进行, 品牌服装通过款式、做工配合其品牌优势充分体现其差异性。

针对不同的产品、定价和渠道策略, 需要配合推出不同的促销策略, 比如品牌服装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进行广告促销, 在广告促销中着重加入亲情概念。而中档老年人体育服装则可以选择在节日期间推出打折促销和亲情概念, 利用各种能够彰显亲情温暖的节日推出促销方案。比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日进行亲情让利促销, 通过体现孝道的煽情包装吸引子女的目光, 既可以为子女提供孝敬父母的良好方式, 也可以打开老年人消费高档体育服装的大门。

(3) 打造优秀的老年人体育服装品牌, 增强老年人体育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国内市场存在很多的服装小品牌, 而且大多数老年人体育服装的生产都是由这些小品牌服装企业生产制造的, 针对老年人的体育服装品牌在所有年龄段体育服装品牌中是最少的, 这是我国体育服装发展的一个巨大空缺, 同时也孕育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道路来发展老年人体育服装品牌, 一是在李宁、安踏等知名体育服装品牌企业中深入开发老年人体育服装系列, 这是创建老年人体育服装品牌的一条捷径;二是提倡定位于老年人服装市场的品牌企业增加对老年人体育服装品牌的研发;三是目前的服装生产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优秀的老年人体育服装品牌,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老年人对体育服装的需求, 在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过程中针对老年人个性特征, 挖掘老年人市场的时尚和流行元素, 打造属于他们的体育服装品牌。

参考文献

[1]任季萍.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 2009 (1) :98.

[2]杨鹰, 等.关于我国体育服装市场的分析[J].大众商务, 2009 (1) :67.

[3]徐涛.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综合版) , 2007 (4) :37.

老年消费需求 篇2

作者:王辅贤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网

浏览:628 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在增加。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近6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0亿。有关预测表明,1950年-2025年跨世纪的75年中,世界老年人口以年均2.4%的速度递增。而我国从1990年以后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至1999年10月,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64%。因此,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绝对数量大以及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年型社会的等鲜明的特点。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老年人有哪些特殊需求?根据我国的国情,怎样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是本文研究的中心所在。

一、老年人的需求分析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这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根据老年心理的特殊性,对其需求应作具体的分析。

第一,生理需求。这是一切需求中最基本、最优先的一种需要。它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衣服、排泄及性的需要等,如果这一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老年人也有这些基本的需要,以满足其生存,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物方面,老年人更注重保健,对饮水和空气环境的需求也更讲求洁净、新鲜、卫生;在服装方面,老年人需求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服饰,讲求宽松、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卫生间;老年人对性的需求虽已不象中青年那样强烈,但依然是一种本能的需求。

第二,安全需求。在人们的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保护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使之不受威胁、免于伤害、保证安全的欲求。如防御生理损伤、疾病,预防外来的袭击、掠夺、盗窃,避免战乱、失业的危害,以及在丧失劳动力之后希望得到依靠,等等。老年人的安全需要较之其他人群更为迫切,尤为集中在医、住和行这样三个方面。在医疗康复保健方面,老年人希望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健康长寿。一旦生病,希望能及时得到治疗,能就近看病和看好病;还希望生病期间身边有人护理和照顾;另外就是希望有人指导他们加强平时的健康保健,使其不生病或少生病。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宽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室内要求通风、干燥、透光;内部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动,比如卫生间要有扶手和坐便器之类,楼道要安装栏杆和扶手,以防其摔倒;居住楼层不宜太高,以便于老年人进出和下楼活动。老年人出行的安全尤其重要,一般需要有人伴护,以防途中摔倒或犯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也需设老人专座或老人通道,保障老年人出行的安全。

第三,归属与爱的需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他总希望在友谊、情爱、关心等各方面与他人交流,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如交结朋友、互通情感,追求爱情、亲情,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及其活动,等等。老年人的这些需求也是强烈的。首先,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孝顺,享受天伦之乐;其次,老年人也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渴望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接触和交流,害怕孤寂;还有,老年人也有爱情需求,特别是一些丧偶老人,希望能有一个伴侣与之相濡以沫,共度晚年。

第四,尊重需求。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强于他人的社会地位,需要自尊和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年人特别爱面子,自尊心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这种尊重需求往往也会延伸为老年人注重自己在知识和修养方面的提高,对自身形体、衣着装扮的关注等等。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对社会有较大的贡献。老人年也希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忧和满足感。

面对滚滚而至的银发浪潮,根据对老年需求的分析,我们不仅要提供解决供养、医疗等问题的经济保障,更需要提供大量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借鉴世界上一些福利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方面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这不仅从根本上明确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主要问题,而且也为开展和加强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主要取向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且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社会实践也得经历初创、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首先应立足现实,在充分考虑愿望与效果统一的前提下进行。既不能盲目超前搞理想化的大而全模式,又不能以困难多等为由畏手畏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而又实实在在地为老年朋友解决实际需求。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点取向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社区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老人公寓、老人新村等社会福利机构。这是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生理和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内容。在这些福利机构内部,可以根据老年人对居住条件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住房和生活设施;老年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家人的不同需求,或进养老院或住老年新村,或当寓翁或做托老。

(二)设立社区老年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能够方便地买到合适的食品、衣物及各种日用品,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需求。

(三)开设老人餐桌、老人食堂、家政服务中心。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不愿为买菜做饭、料理家务、打扫卫生花费很多时间,希望能有适合老年特点的食堂、餐馆;能在家政服务中心请到家政服务人员帮自己料理日常的清洁卫生和日常生活。

(四)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为方便老年人就诊和康复保健的需要,应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在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家庭病床、保健中心或兴建老人医院、老年康复保健站等,以减轻老年人在病中挤车、排队、耽误治疗和日常健康保健无人指导的压力,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五)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中心,让他们在这里看电视、听音乐、打扑克、下象棋、读书看报、吹拉弹唱,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同时,还可以建立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开展各种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有助于老年人延年益寿。这些文娱体育活动,也将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扩大社交范围,陶冶思想情操,满足老年人归宿与爱的需要。

(六)设立老年婚介所。伴随社会家庭小型化趋势,鳏寡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求偶需求也会增加。设立社区老年婚姻介绍所,帮助鳏寡、孤独、离异的老人求得生活伴侣,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安度晚年,也应是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不可缺少的内容。

(七)开办社区老年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自尊的需求。

(八)设立老年人才市场。老年群体是一个蕴含着极大开发价值的人才资源群体,尤其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设立社区老年人才市场,就是为了使老年人中的各类人才通过人才市场找到发挥余热的场所,以自己的优势再就业,继续奉献,参与社会发展,体现老年价值。这样既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又满足了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九)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老年人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法律的援助和支持,时有的家庭、财产、邻里等关系也需要有咨询、调解的地方。开展社区老人法律援助、咨询、调解、庇护等服务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诸如丧偶、离异后的再婚问题;无子女及亲人瞻养问题;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家庭财产分割问题等等,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使其安度晚年。

针对老年人的诸多需求所作出的以上取向,设想未必面面俱到。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离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步伐的加快,会产生许多新的需求,这将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为养老助老服务提出了上述取向,目前我国社区中的老人实际享受服务的现状如何呢?有资料表明:托老所,18.9%的老人需要,仅有0.5%的老人得到服务;保健指导,36.8%的老人需要,仅有9.3%的老人得到服务;家庭病床,42.5%的老人需要,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服务;定期体检,57.8%的老人需要,仅有7.6%的老人得到服务;应急服务,45.1%的老人需要,仅有0.7%的老人得到服务。由此可见,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相距太远。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的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观念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差。

(二)政策法规不健全。前面曾经提到,我国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型社会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由于物质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地方需要承担“扶贫”与“养老助老”双重任务,使传统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受到一定的冲击,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部分人道德水准较低,养老助老意识淡化,不尽瞻养义务,打骂、侮辱甚至虐待、遗弃、残害老年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我国已有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和健康上最脆弱的老年群体压力,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还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急需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用法律来调整有关社会关系,把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三)基础设施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

1、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有病不能医、不敢医。随着医疗费用的逐年增加,而医疗保险又相对滞后,使许多退休职工看病成了一个大问题,迫切需要有一个老年人自己的医疗保健机构。

2、老年人购物困难,合适的商品不仅数量少,而且品种单一。虽然国家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大小商场林立,商品门类繁多、档次各异,但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用品、服饰、食品等却难以购买。这显然是社区养老助老的一个薄弱环节。

3、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老年人没有地方玩耍,精神没有寄托。目前,适合青少年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及各种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而适合老年人的则较少,致使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

4、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相当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收费偏高,老年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四)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人力资源是推动一个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他们所提供的救助和服务是无偿的和非盈利性质的。但目前我国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普遍不足,有的社区还根本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也就谈不上具有志愿者队伍。没有社区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肯定是搞不好的。

四、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惠及众多老年人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这一工程建设好,应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公众的支持力量。综观国内外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实践,无不充分考虑社区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结合老年学的有关理论,针对社区养老助老的取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和加强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要和促进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制定优先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同时,要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

1、服务主体社会化。即服务机构、服务设施的社会化。

2、服务客体社会化。也就是服务对象既突出重点又要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增大服务的受益面。

3、资金筹措社会化。改革资金来源的单一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会出资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

4、服务队伍社会化。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辅助,青年志愿者为基础,形成庞大的服务队伍;充分动员社区公众和年轻型的老年人参与自愿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自助能力和代际间的互助意识。

5、服务管理社会化。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工作过程,仅靠民政部门一家是难以运筹的,它要解决场地、占道、治安、卫生、办照、免税等诸多具体问题,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参与。

(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不能等同于慈善事业,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发展,走产业化道路,逐步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

(四)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工作,要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和发展;要从专业院校(如社会工作职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如社区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社区康复技术、家政与社区服务等)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专业工作人员队伍;还应分批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实行劳动准入制度,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以上专业化措施,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

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 篇3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卫生需求;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4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老年人中三高人群越来越多,针对目前社区的老年人卫生状况,社区医务人员应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栏、发传单等方式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宣教,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

社区医务人员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为他们做至少一次的体检,对经济困难的老人免费体检,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测血压血糖。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和当地医学院的学生进行沟通,让更多的志愿者定期去帮助老人,让老人及时了解健康知识。

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应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特别是空巢老人,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注意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刚退休老人觉得自己被社会淘汰,可能会情绪会比较激动,社区工作者应及时稳定他们的情绪,避免情绪急剧变化,加重心脏负担,引起突发性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等心血管疾病。另外,可以让其子女和老年人多沟通,经常陪老人聊天。

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易发生胃肠炎。一但发生胃肠炎,会加重原有的疾病或诱发新的疾病;且是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且不容易救治。因此老年人应吃富含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少食多餐。低脂、低糖、低盐饮食。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要适量运动,可以选择慢跑、舞蹈、太极等缓慢动作的运动,冬天早晨室外温度比较低应等到太阳升起后在运动,增强体质。多喝白开水,不喝浓茶和咖啡。

通过宣教、沟通、指导及身体状况的检测,在医学诊断的基础上,协助老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真正达到降低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真正做到吃有营养,住有瓦房,家有电话,行有公路,乐有场所,少有所教,壮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参考文献

[1]赵婉莉.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 35( 4) : 235 - 236 .

“老年陪护中心”有需求 篇4

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人的孤独感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他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担也日趋严重。虽然很多子女会尽心尽力地去照顾老人,但他们还必须同时顾及自己的工作。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将来他们面临的是四位老人需一对夫妇去照顾的情形,这对一个家庭来说从精力上和能力上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办个“老年陪护中心”是完全符合市场需求的。

陪护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帮助老人买菜做饭、洗衣、整理房间,陪他们读书、读报、看电视、聊天解闷,以及卧病在床的老人的护理等等。护理中心的地址最好选在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区内或附近。

投资分析

1、20平方米的房屋做办公场所,月租金600元左右。

2、购买办公用品及桌、椅两套,需要费用1000元,安装请求陪护热线电话一部。

3、申请营业执照等手续1200元;

4、简单装修办公场地需3000元;

5、招聘陪护人员10人,月工资600元;

综上,总投资12000元左右便可开业。

效益分析

陪伴护理一般有3中形式:全天候24小时,半天12小时。钟点服务随叫随到。收费标准为全天60元,半天40元,钟点每小时5元。按每位护理员每天工作8小时,每位每天收益40元计,则10位员工每天收入为400元,每月收益12000元,10位护理员每年总工资72000元,年可获纯利57000元左右,月平均收益为4750元左右,投资回收期3个月。

营销建议

老年消费系列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篇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老年消费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字[]23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县老年人消费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设立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县消费者协会会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明确消协具体负责老年消费教育活动的`策划、协调、组织和实施。各消协分会密切配合县消费者协会、并协同当地各界力量认真开展老年教育宣传活动。

二、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思南县政府网站以及其他新闻媒体,向社会正面宣传老年保健品、投资理财等知识,向老年人提供实用科学的商品选购信息,正面引导老年人科学理性消费。同时,在社区、居委会发布关于老年消费的消费提示,针对老年医疗保健、投资理财、旅游出行、养老生活及其他老年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结合侵犯老年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揭示老年消费陷阱,提醒老年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扎实开展“五进”.开展老年消费教育“进社区、进场镇、进家庭、进医院、进老年学校”等活动。借助宣传资料、宣传音视频及海报,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育活动深入到老年人所在的社区、单位和家庭之中。

四、加强检查。联合当地政府、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街道、社区等部门,对当前突出问题及地方场所开展联合检查,加大对12315投诉举报和消费者协会投诉侦办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听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其他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意见建议,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思南县消费者协会

正视老年人的真正需求等 篇6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希望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能有所保证。

2工作需求

離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数尚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要求,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对这样的老年人如不给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自己又不能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4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重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5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时老同志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过了一天,很多老年人是受不了的,他们把这天叫作“苦恼的星期天”。

6支配需求

由于进入老年,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7尊敬需求

原先有地位的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会产生一种由官到民、由有权到无权的感觉,或情绪低落、或有自卑感,就会产生“人走茶凉”“官去命转”的悲观情绪,以至于不愿出门,不愿到单位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长此下去,则会引起精神抑郁和消沉,为疾病播下种子。

8坦诚需求

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求稳怕乱、爱唠叨。但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意出谋献计,因此我们对待老人的意见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拐弯抹角。

9求偶需求

丧偶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别人都代替不了老伴的照顾,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张晓丽)

依赖心理有害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过分依赖别人,就是过早地把自己归入老年行列,容易失去生活的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加速身心老化。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发生减退,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特别是一些年迈体弱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家庭、亲人、社会的关心和照料,这属于正常的需求。而依赖心理与家人对老人的关心照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本身可以独立自主地安排生活。只要对病情稍加调养,并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禁忌,病情不仅不会影响生活,而且能够逐渐好转或者恢复。但如果过分依赖别人的照料,总觉得自己离开了别人就不行,就会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削弱自身的免疫功能和内在的抗病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依赖心理也是老年人的一种消极表现。一旦在生活上、家庭上遇到困难,他们就会对未来失去信心,精神上便会受到打击,变得情绪消沉。如果老人的依赖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生活乏味,缺乏安全感,健康每况愈下,还可能由于这种依赖心理的破坏而发生忧郁症等精神障碍。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老年人虽然年老多病需要别人照顾,但却拥有自强、自信、自尊、自立的思想,相信凭借自己力量和信心,能够克服年老多病带来的困难。只有具备这种心态,老年人才能长寿。

总之,依赖心理出现得越早,衰老也就越快。老年人对自身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态,才能健康长寿。

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分析 篇7

一、老年市场的发展潜力及制约因素

从市场营销学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这里可以加上引起市场发生变化的另外一个因素即市场上产品丰富程度,如果市场没有该类产品,就像我国目前老年市场产品短缺一样,不会带动老年市场发展。下面,我们利用管理学中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影响老年市场的几个因素:

(一)从潜力方面来看

第一,老年人口数量多。由于医疗保健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的明显提高且出生率有所下降,从而使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在总人口数中的比例不断提升。(表1、表2)

表2与表1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规模都是巨大的,随着时间推移,老年人口占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第二,购买力强劲。决定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老年人口处于家庭周期的空巢期,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家庭负担已经明显减轻,且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过去的长期积累、离退休金、子女或亲属的赞助及社会保险和救济等,老年人的这些收入和积蓄基本上可用于自我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老年人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将得到保证。

第三,购买欲望强烈。我国老年人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将传统的观念抛弃,转而花钱为自己消费、为自己娱乐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由于在子女成人独立后,经济上的负担有所减轻,老年人随时寻找机会弥补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消费欲望。

第四,老年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老人房产、老人玩具市场、老人休闲市场等等,都很不够完善,这些市场潜力很大,只要商家抓住机遇,将是个有前景的市场。

(二)老年市场发展制约因素

第一,老年产品短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又是在人口数量巨大的规模背景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的消费市场,是朝阳产业,许多商家已发现消费市场的商机无限却没有付出具体措施,政府也把老年事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推动但落实却很少。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国老年市场的现状都不理想、供求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对称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老年市场产品短缺,致使老年人想买到自己合意的产品很难。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网

第二,现有老年产品定位失衡.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具体特殊的身体、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饮食、旅游、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方面都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特殊需求,因此老年消费市场应该是一个衣、食、住、行、医、娱乐等多层次的消费市场。然而,从目前老年消费市场来看,企业针对老年人推出的商品不是保健品就是药品,在他们眼里,人老了就只有吃药和保健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商家们过分重视了老年人惯有的生理保健的需求而忽视了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使得今天的老年市场消费品大都定位在养老保健上,显然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第三,部分老年人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子女、轻自己的消费习惯,节衣缩食,舍不得为自己花钱。这种传统消费观的存在,会制约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从而对老龄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总之,我们可以把老年市场看作一个系统,制约它发展的因素可以用图1来表示。

二、我国老年消费市场的消费特征

“哪里有需求,就在哪里开拓市场”。老年市场不是暴利市场,而是微利并非无利。对于厂家来说,只要经营有方,能满足老人的需求,走规模经营的道路,搞特色服务,必然是有利可图的。因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要潜心研究老年人的消费特征,根据老年人消费特征,生产出适合老年人消费需求的产品,笔者对老年人消费特征总结如下:

(一)科学、实惠性消费。

老年人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业已形成的标准在购买过程中善于观察分析和比较,经再三思量后再购买消费,在购买前,常常多方搜寻所需要的商品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力求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经过权衡利弊,才做出购买决定,对其不了解的商品一般不轻易购买。同时,由于老年人是家庭中的长辈,在家庭中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在购买时也会较多地考虑家庭的整体利益,总体而言,老年人的购买决策往往趋于理智的,特别是高档消费品的购买,决策的过程都会比较长。

(二)习惯性消费。

老年期是心理成熟期,表现于日常消费活动中,强化了一种“不逾矩”的色彩,他们的心理惯性比较强,一般不会冒险试用新产品,比较偏爱以前经常购买的商品,因此一旦某品牌赢得他们的青睐,由于这种消费的惯性,老人则会一直保持对该厂品的强烈消费愿望,这类惯性一旦形成就较难变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三)闲暇时的补偿性消费。

补偿性消费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性消费,它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自我修饰,老年人将现在消费水平与过去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大多对过去生活的某些方面感到遗憾和不满足,何况退休以后老年人有很多空暇时间,他们需要通过合理安排自己的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消费生活质量,来实现年轻时未能实现得消费愿望。

三、完善老年市场策略研究

(一)产品策略。

首先,老年用品的开发,一定要适应老年消费的需要和特点,注重其实用性、方便性、保健性、舒服性和实用性,符合老年人消费心理需求,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次,在品牌和质量策略上,老年产品的开发要以质量为本,不断创新,以质量赢得信誉,以质量树立品牌。最后,在包装策略上,由于老年人属理智型消费者,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少了对产品外形奢华的追求,更加注重产品的内在特性,强调产品是否实用,因此企业应采取简便实用的包装,包装说明应简洁明了,应尽量用大号字和图案说明。

(二)价格策略。

尽管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老年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容忽视,但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比起中青年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根据老年人内部差异性,老年市场的价格策略应该仔细地加以分析,采取不同价格策略。这是因为:第一,我国老年消费者之间的购买力存在很大的差距,一部分城市老年消费者具有相当高的购买力,而且他们也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第二,我国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收入,物美价廉是他们首要选择。因此,对老年市场进行合理的细分,并且针对不同的细分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才是有利于老年消费的做法。

(三)促销策略。

老年人最怕孤独,又最容易孤独,他们渴望与人接触,渴望得到社会、家人的肯定和尊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人员促销,因为老年人孤独更容易和营销人员相处,所以营销人员要处处为老人着想,以老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费用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应多采用人员推销,如电话推销、上门直销等,通过口头交谈,交流思想,帮助说服老年人购买产品或接纳某种想法。

(四)分销策略。

中国老年消费市场现状分析 篇8

一、老年消费市场现状

目前的中国,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的环境。根据最新公布的《2010—2015年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 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2%以上, 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 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1/2。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均寿命的快速增长;1981年中国人均寿命为67.77岁, 2001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1.8岁。二十年间增加了4岁。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3%的速度增加, 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5%的速度增加, 这意味着我国每年净增38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 50多万80岁以上的老年人。

据专家预测, 到2015年, 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和8.12%, 2020年为16.23%和11.30%, 2040年为25%和20%。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2050年, 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 占人口比重将超过25.2%, 届时, 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老龄人口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堪称世界之最, 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

据专家预计, 五十年内老年人市场消费将达5万亿元。然而就我国目前而言, 可供老年人消费的老年用品市场还远远赶不上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 还有许多方面仍是空白。

二、老年购买能力及消费行为特征

目前我国正在朝着老龄化社会发展, 人口老龄化形成了巨大的新市场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产品越来越成熟, 老年用品市场也在逐步丰富起来。

(一) 老年购买能力特点

老年用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未来老年用品市场的消费将会越来越大, 尽管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 然而随着老年人消费群体的越来越大, 老年用品市场也在逐步增长形成, 未来老年用品市场将会越来越成熟。目前, 我国市场上的老年用品仅从品种上已经增长到将近2 000余种, 价格也从几元到几万元之间不等, 而其中老年保健品和老年护理产品是整个老年用品市场中比重最大的;老年用品市场包括十分广泛, 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健康、保健, 还包括老年人的学习、休闲、娱乐、保险、理财、电子产品等等。随着老年消费者在市场中消费比例的不断提高, 现在的老年人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 老年人目前的消费能力相当可观, 加之老年人的消费观的转变, 现在的开放老年人正在逐步抛弃“钱不花, 存起来”“为了下一代, 自己无所谓”的传统观念, 开始朝着向健康、养生、积极、进取、乐观的新时代思维转变。老年用品市场将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

(二) 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特征

现今的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心理情况、时间经验等各方面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异, 因此老年人在市场上消费自然也就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主要表现为:

1. 消费具有自主性:

多年的消费经验, 老年人消费有着几十年的实践经验, 使得老年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的感受, 他们在长期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购买消费习惯;比如对某些商品和品牌具有相当高的忠诚度。据媒体调查显示, 在众多的广告媒体中, 电视、网络等广告信息不是老年人所关注的, 但是老年人却对平面媒体的促销广告, 打折信息等广告形式容易接受。

2. 消费讲求便利性:

由于生理变化导致老年人行走不便, 所以对于老年消费者来说, 老年人的消费讲求便利性, 首先他们在消费时不喜欢太远的消费地点, 习惯就近消费, 因此通常老年人会选择在居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商品;其次, 老年人在消费目标上也喜欢定位于方便实用上, 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商品往往能够得到老年人的欢心, 用得放心不必为保养和维修消费太多精力使他们最看重的。

3. 消费时追求群体性:

老年人由于年龄比较大, 反应不是很灵活, 所以老年人出门消费的时候喜欢结伴而行, 选择与老伴或者是同龄人一起购物;出门购物结伴而行, 一方面让购物变得不再枯燥, 大家一起是一个照应, 心里比较踏实;同时, 老年人结伴购物,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可以互相参考, 大家可以互相出谋划策;老年人之间相互口碑是影响老年人营销的重要因素。

4. 消费注重实用性:

老年人购物往往追求商品经济实用、造型大方、经济可靠、使用便利、简学好用。老年人与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比较, 老年人购物比较理性, 往往对价格比较敏感, 他们一般不会去比较高档的购物商场去购物, 勤俭节约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 如果他们觉得家里会用得到, 即使是目前不是立刻就需要, 但是如果商家有降价、折扣、买赠等促销活动的时候, 老年人也会进行消费行为。

三、常见老年用品营销欺诈手段

当今中国的老年用品市场尚未成熟, 法律也不十分健全。不少老年用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出现一些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常常使他们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老年用品的欺诈手段。

1.免费消费。老年人经常容易受到一些“免费”的诱惑, 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会利用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特点, 打着“免费”的旗号, 送一些“免费”体检、“免费”试用等小恩小惠, 让老年人逐步地进入圈套。尤其是“免费”体检, 现在的老年人都比较注重健康, 而去医院体检往往需要花不少钱。不法商贩就利用这一点, 假装送“免费”体检, 让老年人去体验, 然后经过一些简单的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以后, 用伪装的检测结果恐吓老年人, 夸大情况, 恐吓老年人有某某“疾病”, 必须使用他们的有着特殊疗效的产品。老年人在看到检测结果后, 再被假装的医生一吓, 往往就会上当受骗。“免费体验”这种手段更多地出现在保健用品上。

2.发放赠品。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吸引老年人的注意, 经常会搞一些优惠活动, 准备一些纸巾、小吃食、生活小用品等小礼品在路边发放, 或者是在活动现场赠送, 以吸引比较有空闲的老年人参加。当老年人到了活动现场以后, 就开始鼓吹买一送一、买多少送多少等等力度很大的优惠活动。然后在会场上鼓吹老年人只需购买产品可以参加“抽奖”, 并且奖品丰富, 中奖率极高等等。老年人在受到这些接踵而来的手段诱惑后, 经常就会上当受骗, 买回去的东西往往不是假货就是价格很贵。

3.夸大疗效。一些不法商家经常打着“健康、医疗”的旗号, 宣传自己的产品是“百治百灵、治病健身”的灵丹妙药, 夸大产品功效, 甚至宣传自己的产品获得多项认证, 甚至打着“国际品牌”的旗号, 欺骗老年人吃了可以治病, 甚至可以不用去看病。通过各种夸大手段让老人购买这些保健品。一般的保健品吃了最多是没有功效, 顶多损失金钱, 但是严重的情况会使得老年人觉得吃了这些药就可以不用去看病, 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4.大打“感情牌”。一些老年人由于子女工作繁忙, 无人陪伴导致感情空虚, 就被不法商贩利用。他们用一些年轻的推销人员, 打着“送爱心、送关怀”的旗号到老人家里推销。他们往往以小辈自居, 口舌蜜饯, 甚至以老年人的“子女”自称, 对老人嘘寒问暖、充满关怀。老年人往往会因为这些感情欺骗而动摇, 心软加耳根软, 因为相信而去购买虚假产品, 上了当而不自觉。

5.连哄带吓。不法人员经常假扮“专家、教授、医生”开展一些公益医疗活动。准备一些医疗资料, 或者是“专业数据”, 再用一些吓人的照片和视频短片, 夸大老年人的心血管等常见疾病, 从发病率、危险性夸大这些疾病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在老人受到惊吓的时候, 这些专家教授就推出获得某某专利的新产品, 欺骗老年人可以减小发病率, 甚至可以治愈等。老年人容易受到惊吓, 再被销售人员哄骗, 加上老年人容易跟风, 商家再安排一些人抢先当托购买, 老人就会购买, 就会上当受骗。

总之, 老年人随着年龄变大, 思维不是很灵活, 防范意识降低;加上由于获得新信息的渠道比较少, 对新技术不了解, 老年人很容易就会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 针对老年人的各种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尽管政府经常发出各种警告, 提醒老年人防范诈骗, 但还是有不少老年人经常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受到金钱和精神上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 (MZ/T 039-2013) 平装[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老年群体网络消费行为分析 篇9

一、老年人网络消费特征分析

(一)消费观念年轻化

近年来,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更乐意接受新生事物,广告在老年人的消费过程中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新出现的零售业态形式开始为老年消费者所接受;并且老年人越来越注重曾被他们忽略很旧的打扮和穿着。我们发现,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这是由于他们的心态越来越年轻。

(二)消费心理成熟化

老年人在心理上具有某些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希望长寿;希望生活安定幸福;希望受到尊重;希望为社会发挥“余热”。同时,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共同心理,那就是害怕孤独。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消费经验的积累也不断的增加,我们发现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则多是理智型的消费者,属于经济型的老年消费者占的比重并不高。由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价格因素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品质和实用性才是他们考虑的真正因素。但是当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兼顾的时候,老年消费者会更倾向于质量。

(三)注重实际

老年消费者心理稳定程度高,注重实际,较少幻想。购买动机以方便实用为主,在购买过程中,要求商家提供方便、良好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四)补偿心理强化

老年消费者的补偿性消费心理曾受到了压抑。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改变,老年人补偿性消费的特征在现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

老年消费者的补偿心理有一个重要而特别的方面,就是 “隔代”消费比重大。许多老年人认为继续照顾第三代人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老年人往往将情感倾注到孙辈身上,并且他们在对第三代人的消费上显得尤为大方,往往不太注重产品的价格等因素,甚至出现倾向于购买高价格产品的趋势。这时的消费已经不能等同于老年消费者为自己购买产品时的特征,而表现出某些青年人消费的行为特征了。

二、老年人网络消费障碍分析

老年人在网络消费时有一些障碍。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是由于对网络操作不熟悉从而不上网;在网购中,交易操作复杂程度也成为了老人最关心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老年人参与网络购物的兴趣;信息获取的方便性成了老人在信息查询过程中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进行网络信息查询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老人来说,网络消费的便捷性是非常重要的。可见,老年人在网络消费时最大的障碍就是网络消费对于老年人来说不够便捷。很多老年人知识水平不是很高,同时,老年人由于生理特点年纪较大,反应速度变慢,网络消费时,简洁性也成为了影响老年群体网络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提升老年人网络消费的建议

(一)建立和优化适合老年人的网站

作为面向分众化受众群体的传播媒介,老年专业网站在网站的整体情感侧重方面应该更多的向老年群体倾斜。然而目前部分老年网站在具体信息服务的提供方面并未能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内容报道没有过多关注老年群体的心理诉求,缺少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内容细分。

对于专业的老年网站而言,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面对的是具有特殊年龄结构和需求特征的老年群体。与一般年轻人不同的是,老年人在心理方面要更为脆弱,不安全感和对他人的需求感也要更强。因此,老年网站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与老年受众拉近距离,体现足够的人文关怀,逐渐消除老年人对网络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情绪。具体到网站的内容和服务上,老年网站不仅要做到“全”,更要体现“专”。

举例来说,随着近年来逐渐发展的老年旅游事业而产生的老年人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在一般性的综合网站中,旅游资讯多数是针对中青年人而设计的,没有更多面向老年人, 结合老年特点的针对性服务。在这种情形下,专业老年网站可以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老年旅游路线和旅游指南。从而牢牢把握老年受众的情感需求,达到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

此外,由于老年人特殊的年龄特点。老年受众在与同年龄及同爱好的群体的互动中更能感到心灵的快慰。所以,对于专业老年网站而言,提升互动平台的建设,保障老年人网络交流渠道的通畅,是对老年受众心理关怀的另一体现。老年网站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努力创造出更多、更新颖的网站互动模式。从而深化网站对老年受众的情感把握。

(二)改善老年人对网络的态度

老年群体没有参与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对网络购物不了解,没有兴趣,甚至有相当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网络购物这样的新事物。

同时长期以来,“老有所养”一直是养老的主题,“刻板的、保守的、迟钝的、无能的、孤独的”成为老年人形象的标签。“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一直被忽略。其实,如今的老年人尤其是城市中的老年人大多有文化、有见识、有经济能力,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高质量和个性化的消费。

因此,目前社会可以对老年人倡导一些崭新、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消费态度,大力宣传网络消费的好处,改善其对网络的消极态度,以提高其对网络和网络购物的认识和使用。

同时注重对老人的引导,社会将更多的老年生活放置在网络上,让老年人真正能够体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生活方便又愉悦,提高生活幸福度等等,从实际行动上来提高老年人对网络态度的积极性,从而让跟多的老年人进入到网络消费中。

摘要:网络技术带来了商业模式创新,网络营销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地位也愈加凸显,虽然现在其主流市场是年青人群体,但是随着老龄化严重趋势的到来,接受网络消费的老年群体数量也会大幅度提高。对老年群体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为企业网络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作用,对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老年服装消费市场研究 篇10

根据世界惯例,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以上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这一标准。据统计,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接近15%。预计到2050年之前,我国老年人口还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每年将新增100多万人。

我国老年人口的庞大规模为老年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群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老年人的服装消费需求也日益扩大。但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在服装市场上,青年人的服装占到80%多,老年人则仅有不到5%的市场份额,老年人的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老年人服装的品种少、色彩单一、样式陈旧、尺码不全、场所不集中等方面,因此,老年服装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老年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政府和企业都有直接关系。首先,政府缺少对老年消费市场的关注,政策上缺少对老年消费市场开发的优惠政策,缺乏对从事老年人产品服务企业的引导和扶持,缺少对老年产业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性支持,这是制约老年消费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企业对老年消费市场忽视,一些企业缺乏对老年市场的关心和了解,在没有对老年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简单地认为老年人消费能力不足,不愿意进军老年消费市场;有的企业则是忽视了老年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缺少市场细分,将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简单地归为单一的消费群体,推出的产品缺乏针对性,或者产品质量不高、服务水平差强人意,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1)

2 老年服装消费市场特征

在与老年消费群体的接触了解中,大部分老年消费者表示了对当前的市场一定程度的不满意,大部分老年消费者会认为能够满足老年消费者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产品太少,同时,部分老年消费者表示服装在年龄阶段不应该划分得那么明确,虽然老年消费者会因为年龄导致的不同身体原因而对特定的单品无法穿着,但对服装的时尚追求是相同的。因此,企业在产品开发上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年龄和精神需求,满足她们对年轻化、对时尚品味的追求。以下是对老年服装消费市场特征的总结。

2.1 消费自主性强

老年消费者基本是经济独立的,且经过多年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稳定的消费风格,明确自己的消费需求,不会轻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对不同老年消费者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老年消费者都对自己的着装风格和喜好有很明确的界定,很清楚自己的消费需求,并不会特别在意他人的意见,有自己既定的审美和品味。同时,这一群体对时尚的流行度则关心较少,并不会受社会风尚的影响。这也是老年消费群体的理性消费表现,购物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爱的。因此企业应该从老年消费群体出发,研发满足老年消费者喜好和需求的产品,而并不能靠制造流行趋势来左右老年消费者的选择。

2.2 心理惯性强

因为丰富的生活阅历,老年消费群体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虽然有时会因为年龄、体型变化等原因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着装风格和习惯。但老年消费群体对特定商品和品牌都会形成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相对会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

2.3 消费注重实际

相对于年轻人的冲动消费,老年人的消费观较为成熟理性,大部分老年人将商品的实用性作为购买的第一目的性,强调商品的质量和实用性。同时,因为活动场所的有限性,以及身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也使更多的老年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舒适得体的服装。因此,企业在面向老年消费群体设计开发以及营销推广时都应考虑这类消费者的成熟和冷静的消费观,避免过多精力集中于过于花哨讨巧的产品和策略。

2.4 价格敏感度高

我国现阶段的老年人大部分年轻时都经历过一段时期的贫困生活,生活都相对节俭,因此较低价格的产品对老年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收入水平的差异影响着他们对服装价格的承受能力。但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经济因素并不能单纯地左右老年消费者的决策,低价格但同时需要高质量的保证。虽然一些老年消费者也会因为对新品的好奇和追求而选择购物,但大部分老年消费者表示主要还是会在季末折扣等各种价格相对优惠情况下进行消费。因此,在面对老年市场时,企业需要将价格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但这并不只是单纯地追求低廉,老年消费者更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只要产品质量与价格对等,即使高价消费仍然会接受的。

2.5 消费追求便利

因为年龄原因,老年消费者在选择购物场所、购物方式和产品使用上都倾向于最为便利的选择,包括就近消费、舒适购物、贴心服务等的优先选择。同时,相对于网络购物的方式来讲,因为体型的特殊性和网络商品的不确定,都使得老年消费群体对网络购物的方式并不热衷,而是更倾向于实体店铺,这也提醒了企业在针对老年消费群体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2.6 补偿性消费

大部分老年消费群体年轻时会因为对家庭的牺牲,或是社会普遍资源贫乏,而无法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因此在有条件时,就会有补偿性消费动机。在对老年消费群体的了解中,虽然在更舒适还是更得体的选择上有不同的倾向,但大部分老年消费者对服饰装扮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心,对服饰的消费需求也很强烈。相对于服装给别人的印象,老年消费者同样希望通过漂亮的着装来取悦自己,有着对美的追求和需求,而并不只是对舒适度的单纯满足。同时,老年消费者同样会考虑不同场合下的着装风格,对舒适性和时尚性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求。因此,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老年消费群体的社交场合和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需求,准确地抓住老年市场需求,提供老年市场空缺的产品。

3 老年消费市场营销策略

现在的老年消费者都有着更为开放的心态和精神,能够接受和尝试新的事物。企业不应该简单地认为老年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都在减退。而应该提高对老年消费群体的重视度,进行准确的产品定位和设计来满足老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下面是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和在与老年消费者的访谈了解中总结的老年消费市场营销策略。

3.1 产品

企业应根据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进行市场细分、精准定位,推出满足不同类型群体的消费需求。注重服装的品质,提供舒适性较强的面料和能够贴合老年消费者不同体型的款式。保持创新,满足老年消费者对时尚、品位的追求。

3.2 价格

企业需要进行清晰的产品定位,根据目标顾客群的消费能力提供满足不同消费水平的产品和合适的价格。使高消费层能够得到品质的保障和身份的认同,也能使低消费层得到平价实惠的产品,满足大部分老年消费群体的物美价廉需求。

3.3 渠道

因为老年消费者追求便利的特点,企业应尽量拓宽销售渠道,围绕老年消费群日常的生活范围和场所选择合适的渠道,如购物广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超市等。将产品集中化,为目标消费者提供便利的购物方式。

3.4 促销

针对老年消费群体,关注老年消费群的活动习惯和娱乐方式,企业要选择合适的宣传促销方式和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多样方式使得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取服装商品信息,并增加老年消费者的积极性。

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增多,以及老年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开拓和发展老年消费市场,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满足老年消费者的生理、心理需要,抢得“银发经济”的先机。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社会现状下,研究我国老年服装消费市场特点及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的服装企业多元化发展以及提升我国老龄人群现代化消费体验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年服装,市场特征,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华松苗.浅析老年消费者市场的发展趋势[J].商业流通,2014(15).

[2]阚丽红.老年服装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4.

[3]王爱珠.老年经济学[M].上海:复旦出版社,2000.

[4]于建新.老年服装及其市场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8.

老年消费需求 篇11

关键词:老年福祉 福祉文化需求 服务设计

一、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严重趋势

我国在1999年宣布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这些数据意味着我国将不仅是老年人口最多国家且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已经成为了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事实。

2 我国老龄化社会福祉发展的复杂现状

(1)老年福利政策由“社会福利理念”向“社会福祉理念”的转变

老年社会福祉的目标是通过国家的权利或公共权力,让老年人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发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享受生活保障的权利。老年人社会福祉可以说是未来社会的理想和目标,它要求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期需要政府对公共资源的整合与再分配的合理机制与多元化的监督体系、机制的建立。这预示达到此目标必须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同时通过国家或者公共权力的介入才能实现。此过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的实现确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不断成熟的综合体现。

(2)养老模式从限定主义福祉模式转向多样化的福祉模式。

漫长的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血缘集团的福祉理念造成了我国最初的限定主义的福祉模式,家庭养老是当时主要的养老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也未能覆盖全体人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福利模式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趋势。2000年2月,各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明确出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福利政策,主张在供养方面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为导向。具体包括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样式多样和服务队伍专业化。老年人社会福利社会化导致的结果将是产生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多样化的老年福祉模式。

(3)社会化的老年福祉服务正在逐步进行

目前,以老年福祉、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老年人福祉发展迅猛。2006年,中国民政部启动了全国“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应对老龄化挑战。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最为贴近老男人生活、老年人服务量最大的社区居委会缺少的设施补齐、补好,逐渐形成城市社区居委会有站点、街道有服务中心,农村乡镇有敬老院,县市有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服务设施网络。服务内容逐步覆盖住养、入户服务、紧急救援、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多种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生活方便和乐趣的社区服务正在全国逐步展开。

(4)推进老年福祉服务发展面临的障碍与挑战

我国老龄事业从整体上看福祉事业有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局部仍存在着养老需求供不应求,养老公共资源差别大,提供主体不足等诸多不良问题。养老行业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并且需要完善的监管和约束机制,造成了养老公共资源差别大,养老资源不能优化配置等问题,养老服务措施分散化、分层化的现象亟待解决。另外,我国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的提升。近年来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病患老人也在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同步快速增长,几千万此类老人亟需专业系统的社会养老和社会服务,专业化服务设施不全,无法满足此类老人的基本的服务条件。

3 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总结

纵观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与复杂的福祉现状,我国福祉事业的发展路途既有振奋人心的成果和收获又有危机四伏的困难与挑战。据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我国老龄化将在2030年到2050年达到最严峻时期。在这宝贵而有限的时间里,寻找有效地解决途径是当务之急。此时,设计作为一种优化配置有限资源,统筹规划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利手段——将发挥出重要作用。服务设计是设计领域的新兴理念,它是一种跨学科的实践,能在错综复杂的设计过程中着眼于整体,致力于系统中各个部分紧密有效的配合,强调用户的需求与体验过程。在老年福祉的问题中,运用服务设计理念,研究构建一个人性化、高效率兼具灵活互动性的养老服务系统将是解决当前与未来老年福祉问题的有效尝试。在“福利理念”转向“福祉理念”的国家福祉政策指导下,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果将会保障老年福祉服务系统设计的基本物质基础,各级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将为其提供多层面的支持,老年人多层面的需求也为其提供了主观条件。因此,显然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研究既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又刻不容缓。

二、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的具体概念及特点

老年福祉服务设计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探索我国老年人的需求层次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老年人的福祉文化需求层次和特点,结合服务设计理念与各级社会力量,整合养老服务中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构建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系统的创造性过程。其目的是及时整合反馈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动态,有效地统筹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其渗透到养老环境、生活服务、福祉产品开发等老年福祉文化的各个方面,最终保障老年人的社会权利,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福祉文化需求。它具有时间性、安全性、灵活性、互动性、高效性与人性化等特点,具体如下:

nlc202309042201

三、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层次模型

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层次模型是依照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普遍性需求层次模型——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进行推演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老年人的基本福祉需求的大体方向,具体如下图:

通过演绎和真实情况的总结可以发现老年人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但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层面:

(1)安全健康的需求:此类着重于生理需求,包括深,身体健康,具有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生活中基本物资保障,生活在安全环境,可以获得安全便捷的福祉产品与福祉服务。

(2)自理自立的需求:此类侧重主观的情感需求,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沟通交流、文化娱乐等有助于老人保持自信自强、安定愉悦,安全感和归属感等的需求。

(3)价值实现的需求:此类强调社会与家庭的人文关怀支持,为老年人提供社会活动、公益活动、再就业等机会满足老年人受人尊重与重新投入社会,发挥余热的渴望。

在现实生活中,除此需求特性外,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和生活环境不同,老年人在此三类基本层面的需求细节上还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导致需求层次呈现出时间波动性和显著的需求细节的差异性。低龄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不同于高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需要的服务业将不同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老年人的需求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呈现出波动性。同时,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自理能力上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体现在具体需求上时可能是衣、食、住、行及药品等物质消费需求的不同,也可能是参加老年教育等各种文体活动等精神需求程度的不同,这些均反映出不同老人在相同时间点上需求细节的显著的差异性。因此,要按照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提供体贴入微的老年人专用产品和服务,供老人之所需,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一样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老年人的福祉文化需求层次的模型必将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模型,而是依据具体老年人实际的状况与个人选择,三个基本需求的层次随着时间不断波动,各项需求的细节逐步更新变化的个性化动态模型。

四、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系统的构筑与运行的关键

1 沟通多样化的老年人福祉主体,整合服务过程中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

我国有各级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社区、市场、家庭等多样化的福祉服务提供主体。他们在机构设置上零散化和地方化必然导致产品性质和服务界定不明确、服务无缝转接等方面的统筹规划的欠缺。以学术界为例,此领域对老年福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缺乏沟通与适当孵化手段等原因,众多切入点独特,具有创意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能付诸实践发挥它们真正的效用。老年人福祉服务设计系统既是要以设计的角度解决这些主体之间复杂的协调问题。借助系统设计的理念,将各部分作为整体解决紧密联系,并充当各部分之间调节剂,重新整合服务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辅助各环节中的设计程序与服务的无缝衔接,解决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一定程度资源浪费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现象。

2 依照老年福祉需求,构建三大老年福祉需求的支持网络

老年福祉服务系统在集合和沟通多样化老年福祉主体提供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在进行重新分配整合之后,需要设计并构建出支持服务系统运行的支持网络。依照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层次的模型,老年人的三大基本福祉需求分别有安全健康需求、自理自立需求、价值实现需求三个层面。系统将对照这三种基本需求,分别设计的支持此需求的三个基本服务网络——基础物资与服务需求支持网、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网、社会参与需求支持网,每个基础支持网络之下级都包含更为细致的服务设计子集。(详见图4,2)支持网络下的服务设计子集不是固定的,会按照老年人的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变更,以这种动态的层级关系,逐步设计渗透到老年人需求的方方面面。

3 通过用户研究,建立个性化用户信息档案

老年福祉服务系统致力于充分保障老年人的自我决定权,就要给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老年人的需求细节是复杂而多样化的,同时需求层次又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波动。因此,在设计落实的过程中需要采集更多的老年用户细节,建立个性化的用户档案。档案致力于记录和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形态、喜好、服务需求、如何接受和评价服务等。对典型老年用户还要进行生理、心理和行为研究。生理研究要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变化;心理研究从本能、行为和反思几个层面挖掘老年人用户的内心需求;行为研究通过服务设计师渗透到老年用户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完成与生活和服务相关的任务,尽可能地发现老人与他人间完整的互动方式。

让老年人得到满意需要的服务是福祉服务设计系统的最终目标,通过用户研究的手段,创建用户档案,对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并且根据相同老年人的需求模式进行适当的预测,可以正确有效地指导资源的分配,引导正确的设计、创造良好的福祉服务环境。

4 建立以家庭、社区与养老机构为基础的核心服务接触点

服务设计强调一个互动的过程,优秀的福祉服务是福祉服务提供者与老年人共同创造的,接触点位置的设置对服务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社区、家庭、养老机构分别是三种对应养老模式下老年人不可回避永远回避不了的生存环境。它们的优势在于为老年人服务就近方便、相互熟悉、最能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为保证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这三处位置地域覆盖广,几乎可以遍布于各个街道,对老年人来说就近方便,避免了奔波劳累和时间浪费;最后,它们也是老年人们都熟悉的交往方式与交流环境,会使老人感到亲切、方便、放心。老年人心理上会有一种安全踏实的感觉。服务接触点将连接福祉服务服务主体和老年人:服务主体通过服务接触点能够及时将服务按照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最适合它们的服务;老年人的需求、使用服务后的反馈也将通过服务接触点及时传达给福祉提供主体,让他们及时调整对应的福祉政策、改变相关福祉产品设计方向,重新考虑具体福祉服务过程的实施,最终到达便捷、高效、灵活与人性化的服务效果。

5 通过福祉服务行为的设计,维持服务系统前台和后台中用户良好的满意度

服务具有主动性,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态度和行为,决定了服务的成败。在和老年人直接接触的过程中主动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是福祉服务系统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这些需要进行提前规划、设计和培训,优化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福祉服务行为是与老年用户直接接触的服务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行为。对于老年福祉服务设计而言,需要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出发,为在服务后台对福祉提供主体和在服务前台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服务行为。福祉服务行为设计的要旨是服务系统在内部协调和对外交往中有一种规范性准则。这种准则体现在全体服务人员在理解老年福祉服务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把它变成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统一理念在不同场合、不同服务层面中落实到管理行为,销售行为、服务行为和公共关系沟通行为中去。前台的服务行为设计,应该从老年人出发,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行为习惯、交往方式,使交流的过程充满人情味和亲和感。后台的服务行为设计,要高度专业化、系统化,确保与福祉提供主体之间高效和谐的公共关系。

结论:

利用设计的理念探究老年人福祉文化需求并构筑老年福祉服务系统,则是基于中国国情的跨文化、新兴学科比较研究得出的理性思考,是真实必要的有效尝试。随着时间的推进,设计领域在老年福祉文化层面的研究将对我国老年福祉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老年福祉服务设计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足够成熟,局部仍具有欠缺与不足。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度与福祉体系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老年福祉服务体系的建设中,使它提供的服务能够更加专业化、优质化,真正做到保障老龄人群的权利,关爱他们的生活和需求,协助消解老年福祉发展进程中障碍和矛盾,达到合理利用运用和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来发展我国福利事业的目的。

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篇12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心理素质会逐渐弱化, 表现出进取心差、风险承受能力弱、害怕孤寂、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心理症状。这些心理症状比病痛更加折磨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抚慰, 会导致老年性痴呆症等一系列心理及生理疾病。因此, 精神上的关爱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老年日报》曾经开展的一次老年人的调查表明,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明显增多。在被调查的1000户老年人中, 86%的老人有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在永平铜矿的老年人中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目前在我矿的老年人中主要用以下方式实现他们的精神需求:一是在空闲时间里注意培养自己的新兴趣, 如自学书法, 养花种草等;二是家庭慰藉, 与子女在工作之余聊聊家事、国事、孩子教育等;三是经常参加退休办组织的各种活动, 到老年活动中心下棋、打牌、打球;四是发挥余热, 为党组织、居委会、关工委等组织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 我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家庭规模在缩小, 三口之家、单亲家庭增多, 甚至一口之家也不在少数。我国社会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这种老龄化现象也随之有了一个新名词———“少子老龄化”, 即父辈多子辈少。这是我国独特的社会现象。当然还有一部分独身老人和身边无成年子女的老年家庭, 也即是俗称的“空巢家庭”, 每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在现代社会, 要做孝子非常不容易。通常一对中青年夫妻要面对四位老人, 为了看望双方老人, 仅有的一个可以调整身心的双休日便被无条件地瓜分了,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 这些中青年人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即使老人病了, 子女们想24小时守在身边也几乎不可能, 因为竞争很激烈, 时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有的老人长期生病, 需要人照顾, 他们的子女们可能就要面临这样的选择:做孝子, 还是牺牲前途?在我矿曾经就有过这样的例子, 一位退休干部生了重病, 只有在身边的子女陪同手术和治疗, 但时间长了, 子女单位用工紧张面临解除劳动合同的危险, 同时子女是按工时取酬, 造成子女家庭为经济问题发生矛盾, 最后老人只好独自到医院治疗。

作为一个从事离退休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来看, 在我矿, 赡养老人, 孝敬老人的风气早已蔚然, 永平铜矿的老年人可以说衣食无忧, 只是如何来共同关注老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特别是在老人有病痛的时候, 让老年人能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还需要引起大家的共识。如果我们做子女的下班后经常抽出时间来陪他们散散步, 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陪他们看看电视, 遇事多同他们商量, 让他们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样, 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非多余的、不中用的人, 从而在心理上、精神上与他们取得沟通, 用关怀来营造两代人、三代人之间的亲情和温暖。

其实对老年人的关爱也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 一个电话, 一封家书, 一张贺卡, 送几份报纸和书籍都是对老年人很好的精神慰藉, 在老年人失落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 动员老人培养某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如集邮集报、养鸟种花、绘画书法等, 或走出家门, 融入老年人活动的群体, 打起腰鼓, 扭起秧歌, 拿起门球棒, 使老人们找到一个精神支柱, 走出退休后的空虚和失落。

上一篇:林业企业管理下一篇:会计计量属性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