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共5篇)
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1
对富有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哈尔套就富有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二、调查意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58万多,占比12.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40万多,占比8.52%,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三、富有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富有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对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
目前,农民的花销相对较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沼气,自
来水,电费等。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花费,机械,农药等的购置。
(二)健康状况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仍然适用。
1、身体健康。
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另外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大部分村民能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个别能哟8个小时,睡眠较为充足。其原因一是白天干活较累,二是无事可做。对在于外界交流方面,村民大多保持着住宅——农田——住宅的生活路线,对于外界交流仅限于本组内部,邻居之间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而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现在饮食不卫生和在饮酒、吸烟上。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有限,蝇虫较多,很难保证饮食卫生。在走访的男性人群中,50%的人抽烟,且烟龄较长,抽烟量较大,这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对身体造成危害。饮酒方面不太严重,约60%的人不饮酒,在量上把握适当。这些习惯不利于健康,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健康观念等的制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积极的引导。
五、调查建议
首先作为村两委,一要加大宣传,形成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尤其是村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相声等形式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在全村形成一种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使村民形成一种尊老爱老意识。要加大对尊老爱老典型的宣传,树立典型。该村的“好公婆”、“好媳妇”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二要真说实干,做出成效。要加强对关爱老年人这一块的资金、技术投入,成立老年人组织(如刚刚建立的老年人协会,还可以建立一些其他组织)配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器具,书籍,使各种设施充分利用起来,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如有可能,继续把老年人艺术队扶持下去,培养扭秧歌,铜器,舞狮,旱船,太极拳等民间艺术继承人,给村民进行培训。鼓励村民开展文娱活动。三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要加强对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的关爱,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经常性的走访慰问,使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要对家庭不和谐的进行批评教育。
其次,作为村民,一要努力树立感恩意识,养成尊老爱***惯,在生活当中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二要合理安排每日三餐,细致关心四时冷暖,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要精心侍奉日常起居,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努力解决老人生活和精神中的困难。三要充分尊重秉性特点,不急躁,细心倾听老人心声多和老人交流。四要全力丰富精神生活,陪老人聊天,鼓励老人参加娱乐活动等,力求做到老有所乐。五要与村民和睦相处,见到老人热情主动,帮助老人,正确处理与老人的关系,不能嫌弃老人。六要相互学习,向先进典型看齐。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具体实施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困难,年轻人合老年人的关系将会有所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一定会得到合理解决。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哈尔套就富有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不仅体验了农村生活,而且有机会和那些老年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感觉他们非常的朴素和蔼,同时也让我对我的家乡更加了解,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学到了许多在课本学不到的知识,也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对于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所以我要感谢学校以及老师给布置了这样一份有着深刻意义的作业。
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2
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锻炼习惯、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为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 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手段, 国家教育部组决定自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 (含特殊教育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实施《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第三套全国中学生广播体操 (舞动青春) 与前两套广播体操相比, 其突出的特点是充分以大肌肉群运动和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为主, 身体活动幅度较大, 运动量有了提高;更加注重对中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的培养, 体现广大中学生在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健康成长, 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时代风貌。然而, 我们平时看到的情况是, 学生做广播体操怠懈松散、无精打采、毫无生气, 尤其是冬天, 两手缩在袖管里, 两肩紧缩。当前, 众多研究表明, 改变这种局面, 提高学生做广播体操意识已刻不容缓。为此,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区中学生做广播体操现状的调查研究, 旨在促进学生认真做操, 加强做操的思想意识, 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温州市第七中学学生随机各取50名, 其中男女生各25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刊物、光盘和互联网检索, 收集与本课题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中学生对做第三套广播体操的兴趣情况及对做广播体操的作用和价值。问卷当场发放和收回, 并检查其完整性。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率283份, 回收率94.3%, 有效问卷272份, 有效率90.6%。
2.2.3 访谈法:
在调查和论文撰写期间针对有关研究问题, 对温州市区第七中学、第十四中、第二十三中的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
2.2.4 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广播体操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中学生对第三套广播体操的兴趣
国家教育部在推行《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统广播体操》时强调了第三套广播体操与前两套广播体操相比充分体现了基本体操的特点和功能, 其突出的特点是充分以大肌肉群运动和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为主, 身体活动幅度较大, 运动量大, 而“舞动青春”这套操还含有瑜伽和武术的经典动作。从教学反馈调查表1可见, 喜欢第三套广播体操的学生占9.5%, 认为一般的占33.5%, 不喜欢的占57%。同时,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对做广播体操的兴趣有所差异, 在男女生各136名中, 有41%的男生不喜欢做广播体操, 有16%的女生不喜欢做广播体操, 这是因为中学女生与男生相比之下其乐感、协调性好, 而第三套广播体操的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些特点。从兴趣的效果性看待学生做第三套广播体操的话, 那么缺乏兴趣的学生只会简单地完成教师所教的动作, 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这是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
3.1.2 中学生对做广播体操的作用认识
从表2可见, 认为广播体操对促进身心健康作用很大的学生占20.6%, 认为作用一般的占62%, 没有作用占17.8%, 说明当前温州市区有绝大部分中学生对做广播体操的作用认识不明确, 因而致使学生在做操时态度不端正。现在有不少学生把课间操当作额外负担, 或者视为例行“公事”去完成、应付, 出操拖拖拉拉, 动作疲疲沓沓, 甚至有些学生干脆就不做;有些学生虽然在做操, 但质量也不高:有的动作幅度不大, 有的做一节操动作节奏一会儿太快, 一会儿太慢。在看台上一眼望去:整体性不齐。常见的毛病有:两臂上举时屈肘翻腕, 两臂侧平举时耸肩等等偷懒的表现。
由此可见学生对广播体操的作用认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学校广播体操的顺利实施, 如果学生对广播体操的作用不明确, 就不会认真、很好地去做一整套广播体操, 因此, 广播体操的健身作用也就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
3.2 对中学生做广播体操实施对策
3.2.1 重视学生思想教育, 增加快乐体验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加大对广播体操的宣传工作, 如:利用学校广播站、墙报和板报等形式、利用多媒体或网络, 使中学生对广播体操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从思想上重视广播体操的开展;经常开展广播体操的竞赛、表演活动将其作为一种集体活动而使其不断得到深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广播体操的功效, 体味做广播体操的美感, 了解只有做到位才能发挥最大的强身健体的功效, 用精彩的赛事强化广播体操训练, 丰富其锻炼的形式, 让广播体操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这样, 学生做操才能积极主动, 精神抖擞, 使得做操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2.2 加强中学生做广播体操的管理
由学校校长亲自领导管理小组, 由教导处、体育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班级体育干部等人员组成一个管理小组, 负责课间操的评比和检查工作, 使中学生意识到学校对广播体操的重视, 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做广播体操, 培养中学生的健身意识和体育习惯 (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2.3 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教学手段, 提倡稳中求变
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 将中学生做操进行录象, 再组织学生观看, 与规范动作相互对照, 找出不足, 并及时纠正错误, 让学生的动作做得更规范到位, 提高中学生的积极性。
3.2.4 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在做操时, 体育老师和各班的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在学生队伍前面带操, 其他任课老师也要参与广播体操的锻炼, 教师的积极参与锻炼, 更能激发学生做操的热情。
摘要:广播体操就是学校体育的补充, 是调节学生学习疲劳的良方, 是学生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中学生认真做好广播体操, 能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而矫健的步伐、统一整齐的服装、昂扬挺直的身躯、优美的动作可以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本文通过对温州市区中学生做第三套广播体操现状的调查:中学生对做广播体操的作用认识不清;缺乏兴趣和正确的动机。
关键词:温州市区,中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罗海姿.新广播操教教学初探[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2) :49
[2]祁增年为什么要认真做广播体操[J].第二课堂 (小学) 2007/09
[3]任思鸿运动—广播体操[J].2006/06
[4]朱小燕莫让广播操流于形式[J].教书育人2006/25
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3
注:本调查选项可根据您的情况多选
1.被调查人情况
(1)您的年龄岁(2)性别男女
(3)您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其它
(4)您原来从事的职业干部职工经商办企业其他
2.现居住地街道(镇)社区(村)
3.您一天从事的主要活动?
A家务劳动B看电视C看书看报D听广播E到公园或广场F老年活动室G其他
4.平时参加户外活动吗?A每天都参加B偶尔参加C不参加
5.您是否了解老年大学?
A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略有了解D不了解
6.若您参加老年大学学习,您喜欢什么样的项目?
A书画B歌舞C棋艺D武术E摄影F保健 G其它
7.若您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一周能抽出多少时间学习?
A一个半天B一天C两天D有足够空闲时间
8.老年大学的位置对您来说有影响吗?
A有影响B影响不大C不影响
9.老年大学的场地、设备设施、教师队伍对您来说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无所谓
10.您最希望的养老方式是?
A与家人一起享天伦之乐B与同龄人相处轻松而充实C其它
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 年 9-11月随机抽取宜昌市9所养老机构的22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年龄在60岁以上、无急性病发作、能独立或由他人协助完成调查问卷的老年人。
1.2 研究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 并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以调查员面谈的方式及健康体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课题组成员统一验收并收回调查表。对收回的调查表再逐一进行审查 , 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 , 进行统计分析。患病情况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肿瘤、骨骼关节肌肉、胆系疾病、泌尿系疾病。共发放问卷222份, 回收有效问卷209份, 回收率为94.14%。
2 结果
2.1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一般情况
调查发现,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收入低、高龄 (80岁以上老人为58.84%) 、丧偶 (73.98%) 、无子女、疾病、无医保及健康照护需求高等特点。
2.2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及入院原因等情况
调查发现有近60%的老人愿意外出活动并进行相应的健身运动, 如散步、老年操、太极拳等;近70%的老人能够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超过70%的老人是由于无人照料而入住养老机构的, 仅11.84%的老人是完全自愿入住的;有退休金的老人占49.28%, 靠子女供养的老人占24.40%。
2.3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 患有各种慢性病者198例, 患病率达94.74%, 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多, 主要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患一种慢性病者为74例, 占37.37%;两种慢性病者为68例, 占34.34%;患三种及以上者为56例, 占28.28%。各系统患病情况见表1。
3 讨论
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内老年人患病率较高, 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和患病种数增加, 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多。因此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尤其是高龄人群高血压, 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症、改善老年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对康复、保障、医疗和尊老的需求有所提高。但因缺乏慢性疾病自主管理及定期随访制度, 使养老机构老年人成为初级医疗机构的盲点。经济原因也从医疗和膳食营养两个方面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调查发现部分入住的老年人收入不够用或刚刚够生活费, 导致他们对自身慢性疾病治疗不积极。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 其营养素的结构水平不同于成年人, 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健康问题[2]。Arnet等[3]指出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对改善老年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都有深远的意义。另外, 无人照顾是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重要原因, 这就使养老机构必将成为社会养老的重要补充方式。
老年人体育锻炼与慢性病多少成正相关, 患慢性病较多者应注重体育锻炼[4]。调查发现喜欢体育锻炼和文艺娱乐活动的老年人往往精神饱满。相关机构应加强康复健身器材和康复锻炼场地配备, 积极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要提高老年人的卫生知识水平和防病能力, 帮助老年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促使其采纳科学合理的生活行为方式, 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养老院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慢性病发病率高, 部分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情忧郁[5]。子女在安排老人入住养老院后, 尽可能多探望老人, 满足其对儿女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减轻或消除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同时养老院工作人员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慰藉。另外积极倡导医-护-养的结合模式, 完善养老护理队伍的多层次建设, 提高老年照顾的综合服务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养老机构的健康需求。
总之, 老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养老机构的工作者在工作中除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以外, 还应加强和动员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6]。动员社会支持系统, 开展敬老、 爱老、 尊老活动, 使老龄事业更好地发展。
摘要:目的:了解宜昌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为改善机构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主制作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对9所养老机构的222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达到94.74%, 患病种类较多, 其中排在前2位的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疾病。随年龄的增加, 机构内老年人的患病种数增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完善老年人的护理策略及有关事宜, 应重视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群的特殊性。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现状
参考文献
[1]关锐, 化前珍, 张磊, 等.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1) :89-91.
[2]黄瑞琦, 茅露平, 沈莉.上海市长宁区养老机构部分自理老人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 (4) :386-387.
[3]Arnet JW, Zahler LP.Dietary intake and health habits ofhealthy, retired, elderly men〔J〕.J Nutr Elder, 1993, 12 (3) :43-58.
[4]李志菊, 胡志.合肥市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安徽医学, 2009, 30 (10) :1212-1215.
[5]陶莉, 黄民江, 许燕山, 等.养老院老年人群生活及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 :122-124.
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5
面对席卷全球的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 老年人体育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一件大事, 并一直被学术界所重视。本课题通过走访调查齐齐哈尔市老年人, 采用R型因子分析、多元回归等方法, 对老年人的体育态度及体育参与进行深入研究, 揭示了老年人体育态度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及影响其体育参与程度的因素, 以期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体育政策法规、开展老年体育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齐齐哈尔市区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样本总量为600人, 有效样本为594人。被调查对象性别分布:男291人, 女303人;年龄分布:小于60岁171人, 61~70岁239人, 70~80岁146人, 80岁以上38人。
2. 研究对象
(1) 抽样方法
以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建华区、铁锋区、梅里斯区、昂昂溪区、碾子山区五个城区为一级研究单位, 然后更加分层随机抽样原则从各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组成20个二级研究单位, 最后从每个街道随机抽取2个居民委员会组成40个居民委员会为三级研究单位, 并从每个居民委员会随机抽取15名老人组成600人的大样本。
(2)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杂志和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3) 数理统计法
调查的原始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值统计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填答有效问卷的研究对象共有600人, 但是只有41%的老年人也就是只有246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参加过体育锻炼。
2.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体育锻炼调查动机分析
本调查的理论假设是:外在动机在老年人参加锻炼动机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参加锻炼动机可能具有区域性特征。
本调查结果表明, 齐齐哈尔市老年健身者的参加锻炼动机依次是:他人影响、健身魅力、社会认同、美的追求、健康生活、社会交往和健康生存。这7个因子中包含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 (内部动机) 和外在动机 (外部动机) 是依据动机来源而进行的分类, 外在动机是指参加体育活动者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的作用下所严生的活动动机, 是指人为了某些外在的结果而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外部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 人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要。它是汲取外部力量的动机, 是从外部对行为的驱动。内部动机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 通过积极参加某种活动。应付各种挑战, 从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实现价值, 体验莫大的满足感和效能感。它是汲取内部力量的动机, 是从内部对行为的驱动。和体育运动有关的内在动机有好奇、活动性、感受、自主等, 多数运动项目本身具有激励这些内在动机的特性, 可以让体育活动参加者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的、固有的报赏。理论研究认为, 在业余体育活动的持久性的维持上, 内在动机显得比外在动机更为重要。外在动机难于维持参加体育活动的持久性, 但具有让人行动起来的特点, 在最初开始参加体台活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例如在本调查结果的七个因子中, 他人影响、社会认同、美的追求和社会交往属于外在动机, 而健身魅力、健康生活和健康生存属于内在动机。从排序上来看, 前四位以外在动机为主, 后四位以内在动机为主。这说明在参加锻炼动机中。外在动机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让人开始行动、开始参与。这验证了本调查有关“外在动机在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中可能具有重要地位”的理论假设。
3. 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健身活动的态度
态度是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和个人行为的主要因素, 它与动机同属于人的心理倾向性范畴。人类的活动首先应从个体的需要出发, 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个体的行为动机;动机形成后, 若人的态度是积极和肯定的, 客观条件又合适的情况下, 就会引发个体的行为;如果人的态度是消极和否定的, 态度会削弱动机的作用, 而阻止行为的发生。在现有的锻炼态度研究中, 多以美国学者凯尼思1968年提出的六维概念模型为依据, 虽然后人的研究有所变化, 但大都离不开由体育的几大功能派生而成的几类态度, 这几类态度大多与锻炼动机的内容相重叠。而日本学者松田岩男将体育运动中的态度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体育本身的态度, 另一类是通过体育而形成的态度问题。从这一分类出发, 凯尼思的六维模型属于前者的态度。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参加健身的老年人, 对这个问题目前存在各种假说。石井和贺川把身体运动分成体育、竞技运动和游戏三类。其中作为问题提出的态度领域, 分为活动的主体、内容和环境子类, 因而将态度分为对活动主体的态度、对活动内容的态度和对活动环境的态度。如上所述, 至今对活动主体态度的研究已较多且深入, 而对活动内容、活动环境态度的调查则不多见, 为此, 本调查包括对活动内容的态度和对活动环境的态度, 兼顾对活动主体的态度, 通过调查来了解影响老年人健身活动因素的态度, 为老年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分析被抽出的6个因子特征, 发现6个因子的主要内容是;因子1涉及对健身内容的满意度, 可命名为“健身内容”;因子2涉及在健身方法上对权威人士的确信度, 可命名为“信任权威”;因子3涉及对健身效果的认同, 可命名为“效果认同”;因子4涉及科学健身的需要, 可命名为“科学健身”;因子5涉及健身的条件因素, 可命名为“健身条件”:因子6涉及健身群体效应, 可命名为“群体效应”。
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从态度的三成分分析, 本调查中齐齐哈尔市的老年人健身活动态度的6个因子也可归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本调查中的因子2和因子3的具体条目是:在解释健身知识和技能时老师的说法令人相信、老师的动作是正确的、健身是一种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能充实生活等, 其内容主要是对权威的锻炼方法确信度和对健身效果的认同, 这些属于认知的范畴, 所以可将因子2和因子3归为认知因素。而情感成分是个人对某个态度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本调查中的因子1和因子4的具体条目是:长时间健身相同的项目会降低锻炼兴趣、为了锻炼身体学会3~4变健身动作就行了、专家根据体检结果得出个人运动处方 (锻炼方法) 是需要的、为健身者进行定期身体检查使锻炼者知道锻炼效果是必要的等, 其内容主要是对锻炼内容的满意度和科学健身的需要, 这些属于情感的范畴, 所以可将因子1和因子4归为情感因素。行为倾向成分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本调查中的因子5和因子6的具体条目是:天气恶劣时社会提供室内场地能有效地降低锻炼中断率、锻炼伙伴退出健身群体会影响我锻炼坚持性等, 其内容主要是健身条件和健身群体效应对老年人的武术健身行为的影响, 这些属
于行为倾向的范畴, 所以可将因子5和因子6归为行为倾向因素。所以说, 老年人武术健身活动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认知因素 (信任权威和效果认同) 、情感因素 (健身内容、科学健身) 和行为倾向因素 (健身条件、群体效应) , 这一结果与态度三出素理论是相吻合的。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本调查通过对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健身活动态度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老年人健身活动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因素组成。老年人健身活动态度包括活动主体、活动内容和活动环境三个方而。地域因素影响老年人健身活动态度。老年人在“健身内容”、“信任权威”、“群体效应”等“态度”因子上比中年人更趋肯定。女性在“信任权威”、“效果认同”、“科学健身”和“健身条件”因子上的“态度”肯定倾向要强于男性。学历越高者对健身内容的态度越肯定、对健身的效果越认同。
2. 建议
塑造良好的老年人健身活动氛围, 修建适宜老年人的体育设施, 大力推广被老年人喜欢的运动项目, 如太极拳、体育舞蹈、各种体操等。
加大宣传力度, 对老年人的体育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使其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是他们能够认识到体育活动是实现强身健体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安民, 张春华, 罗庄.中老年人武术健身态度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4) .
[2]王雪峰, 吕树庭.广州市城区老年人体育生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研究[J].体育科学, 2004, (4) .
[3]汤晓玲.对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的社会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 (4) .
[4]陈彦.西安市体育人口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 .
[5]许其卫, 高彩暇, 潘绍伟.我国社区体育基本概念的研究综述[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3) .
[6]王锐.我国城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 .
【对哈尔套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乡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01-19
市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11-23
认知损伤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10-20
海口市琼山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11-17
哈尔滨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生活需要雷锋06-16
老年人晚年生活调查问卷09-01
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10-25
老年人对住宅需求问卷调查数据与图表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