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通用8篇)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篇1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2009-04-24 14:1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41摘 要: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选择和使用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例子,观察并探讨说话人在使用委婉语(主要是语境中的委婉语)时受言语交际中的目的—意图原则驱使而采用的一些语用策略。它们分别是:假信息策略、适当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迂回(正话反说)策略、求美策略和得体策略。关键词:目的—意图原则;委婉语;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4-0083-5
Abstract: English euphemism is a phenomen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People choose and use it to achieve their goa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some pragmatic tactics the speaker is spurred by the Goal-Intention Principle.The author discusses: unauthentic information tactic, proper redundancy tactic, vagueness tactic, periphrases tactic, seeking aesthetics tactic and properly worded tactic.Key words: Goal-Intention Principle, euphemism, pragmatic tactics
1.引言
《语言和语言学词典》(1981: 83)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Euphemism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通常,委婉语被认为是用可被接受的或让人感到愉快的措辞,代替更直接、让人不快的说法,以此达到通过说好话来粉饰真相的目的)。委婉语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运用比较抽象的、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取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不宜直说的事,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内疚,不会感到窘迫。委婉语通常是通过间接言语行为而达到它的委婉的目的,但它不等同于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In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 speaker communicates to the hearer more than he actually says by way of relying on their mutually shar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both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together with the general powers of rationality and inference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Searle(1979: 115)它强调的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委婉语只是通过间接言语行为而达到它的委婉的目的,以促进双方关系的和谐。委婉语可分为狭义委婉语和广义委婉语。(束定芳、徐金元,1995)狭义委婉语是指委婉语词典中收集的一些话语性不强的词和短语,具有共时性和约定俗成的特点,与社会习俗有关;广义委婉语是指人们在具体语言交际中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临时构建的委婉语。
迄今为止,委婉语的研究者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委婉语的起源及发展,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及构成手法。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从西方的语用学角度运用语境、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准则、整合概念、顺应理论等来论述委婉语,各理论成果各有侧重,为委婉语的解读作出了贡献。本文拟借钱冠连教授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中提出的相关理论来对英语委婉语(主要是语境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
2.英语委婉语与语用策略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作为一种辞格,与其说是“手段”,毋宁说是“目的”。细心观测英语中大量的委婉语,就不难发现:它们正是运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以达到“委婉”这一目的。(李国南,200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是有目的的,而人们对委婉语的选择更是有目的和意图的。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提到:语用原则和策略,与其说为了交际成功,倒不如说就是接受了社会人文网络(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的干涉。所谓交际成功,是指:(1)信息传输完成;(2)说话人遵守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接着他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两条原则:一是目的—意图原则,二是相关原则。他认为,有了交际的总的目的,就会在说话中将目的分解成一个个的说话意图贯彻到话语中去,交际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交际的总的目的,就不可能在每一个话轮中将目的分解成意图,于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就无法开始或中途失败。这样就必须把目的—意图驱动过程作为原则来遵守,这便是目的—意图原则。(钱冠连,2002:152)话语是跟着意图走的,语用策略也是跟着意图走的。策略恰当,则交际成功;策略不当,则交际失败。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语用策略,它们的排列次序是:得体、谢绝夸奖、虚抑实扬的恭维、把对方当成第三者、把自己当第三者、借第三者说出自己的意见、多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伴随、运用权威、回避、表面一致而事实否定、以言代行的答复、禅宗公案极端手段,共12种。(钱冠连,2002:164)当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远不止这12种。
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一种无法用Grice的合作原则解释的语言现象。笔者认为它的使用受目的—意图的驱使而使用了假信息策略、适当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迂回(正话反说)策略、求美策略和得体策略。
2.1 假信息策略与委婉语
说话人放出虚假信息也是语用策略。这是一种言语功能假信息。(钱冠连,1997)言语交际活动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叫言语假信息。(钱冠连,2002:183)
在言语交际中,理论上讲应该讲真话,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讲假话反而会更得体。英语中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一词,在美国讲“white lie”已成了人们交际的策略,委婉语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white lie”。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正如吕叔湘(1986)曾说“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用另一种说法。”可见,一味地讲真话,即传达真实信息,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象未必就是最好的。如:
①Tom is helping police with their inquiries.From young he has been fond of taking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 and he will be in a rehabilitation home.(Tom正在配合警察的审讯工作,年轻时他就喜欢不经过允许拿别人的东西,他将被送进感化院/拘留所。)
“helping police with their inquiries”实际上“被警察拘捕,正受到质询”,“taking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是说他“偷了东西”,所以被送进监狱了,但说话者却用“rehabilitation home(感化所/家)”来代替“监狱”,保护了Tom的自尊心,维护了他的面子。
②医生常对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说一些善意的谎言:Everything will be fine with you/goes well with you.Just take it easy.这样做的目的是宽慰病人的心,使他们有信心跟疾病作斗争,对生活充满信心。
英语中很多广告筹划商充分利用了委婉语避免“call a spade a spade”的特性,采用了假信息策略,以达到促销的目的;文人政客则极尽委婉语之模糊欺骗性之能事来向受众传达虚假信息,以达到避重就轻、颠倒是非、粉饰太平、掩盖矛盾真相的目的,为他们不得人心的政策和无能以及战争罪行进行辩解和开脱,其使用动机并不光明正大。此类委婉语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话人之所以传递了虚假信息也能使言语交际成功,是因为说话人充分考虑了语境,即考虑了社会人文网络对人的制约作用。所以,有时候在说话人在目的—意图原则的驱使下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对适当的人传递了虚假信息也是言语得体的一种体现。
2.2 适当冗余信息策略与委婉语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Shannon,1948)首次提出了冗余的概念。钱冠连(2002:189)在《汉语文化语用学》指出,说话人释放适当的冗余信息,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也是一种语用策略。这和所谓合作原则的量准则是分道扬镳的,却是顺应自然之事,因为它符合目的—意图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力求简洁,不说多余的话。尤其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求简求省成了人们言语交际的准则。但极力地求省求简会影响交际的成功,影响交际双方感情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来替代的委婉语都比原话要长。在现实生活中当批评、拒绝别人或对别人说“不”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或请求别人时,直言往往效果不佳,采取委婉的方式适当地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可以淡化双方的矛盾,缓和听话人对自己的敌意,使听话人能乐于接受,达到交际的目的。如:
③编辑部给作者退稿时,一般会婉言道:“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we have regretfully concluded that your manuscript falls outside the scope of our current publishing program.”。这样委婉的话语可以给作者足够的面子,维护了作者的自尊心,作者也不会因为稿子没录用而怨恨编辑。如这样回复“We don’t want to publish your lousy manuscript.”,看起来是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却伤害打击了作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用于替换不雅或不宜说出口的事情的委婉语词语一般都会比被替代的原话要冗长。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3 模糊策略与委婉语
模糊思维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它与精确思维是同时并存的、科学的、正常的思维。模糊思维方式反映在言语中,就会有方式上的模糊表达。
Channell(2000)在Vague Language一书中描述到“Vagueness is used as one way of adhering to the politeness rules for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of notthreatening face.”可以说,在日常交际中,当迫不得已要涉及到令人不快或难以启齿的事物或行为时,为了使面子不受威胁,人们通常会采用较模糊的表达方式。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不同于含糊不清,而是出于语言表达的某种策略考虑。在具体语境中,模糊观念有时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从委婉语的定义,我们知道委婉语实际上就是使用一种模糊的改变说法的表达方式,以代替直率地、确切地表达某种不愉快的实话。
模糊表达也是一种语用策略。委婉语的间接性决定了它的模糊性。伍铁平教授(2000:392)在其《模糊语言学》中分析了委婉语与语言模糊性的关系,强调了模糊性在委婉语中的基础地位,从模糊理论出发,他解释了产生委婉语的四种机制。吴亚欣在她的一篇《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的文章里指出:语用含糊指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说话人把原来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的一种语言使用现象。简言之,就是说话人对含糊语言的刻意使用(吴亚欣,2002)。委婉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变异现象,是说话人刻意使用含糊,极尽其模糊之能事,把模糊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女性的menstruation(月经),本是一个精确概念,却用“sickness, curse of Eve, course, friend, period, blue days”这些模糊词语来婉指。在“性交”(intercourse)的表达上更是模糊得不知所云,先是“make love, go to bed with, sleep together”,后到澳大利亚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法“crack a fat, play cars and garages, hide the eggs roll, go like a rat up a drain pipe”等。(Fromkin & Romdanl, 1994: 298)文人政客更是利用委婉语的模糊特性为他们的无能和战争罪行开脱。如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003年2月在一次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就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发表了一番极具模糊性的言论:
④“Reports that say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are always interesting to me, because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somethings”、“know knowns(众所周知的已知情况)”和“known unknowns(众所周知的未知情况)”都是模糊词,模糊了它们的所指,增加了这些词语内涵的不确定性,为战争罪行开脱,实际上表明了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并不充分。
⑤You are somewhat distorting the facts.(你有点歪曲事实。)
“somewhat”是个模糊词,淡化了“distorting”的负面意义,缓和了听话人对自己的敌意,实指“撒谎”。
人们在传达信息时大都追求信息的精确性,但有时候使用精确词却未必就好。因为言语模糊并不影响言语的交际,却能避俗为雅、委婉含蓄,促进交际双方关系的和谐,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该明确时就明确,该模糊时就模糊。
2.4 迂回(正话反说)策略与委婉语
对某些敏感的事或不宜说之事,直截了当的话语未必会使听话人接受,有时会适得其反,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说话人就无法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有“忠言逆耳”之说。故有时候“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也是一种“迂回”的委婉手段,是一种交际策略,效果反而佳。如:⑥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 don’t listen—They a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这是一则公益广告,受众很容易就能推导出其“言外之意”:戒烟有利于健康。但是如果广告策划人员用直截了当的话语表达出来,其劝说效果恐怕就会打折扣了,尤其是有叛逆性的青少年,最好的办法就是“迂回”战术,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⑦Wherefore it is better to be a guest of the law, which, though conducted by rules, does not meddle unduly with a gentleman’s private affairs.(O Henry, The Cop and the Anthem)
此例中,“be a guest of the law”意思是“进监狱,坐牢”,作者把“坐牢”比喻成“作客”(be a guest of the law),直译是:做法律的客人。可怜的Soapy 在寒冷的冬天无处安身,监狱是他抵抗寒风的安身之所,“进监狱,坐牢”给人一种可怕的联想,用“be a guest of the law”可以淡化监狱的恐怖,给他稍许安慰的感觉。
2.5 求美策略与委婉语
李鑫华(2001:123)认为,审美意识是社会中的人所共有的一种潜意识。人的审美观念极大地影响语言,当然,也影响着委婉语的产生与运用,委婉语就是人们在言语中尽量寻求美的意义的一种表现。客观上讲,人们使用委婉语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
钱冠连教授(1996:25)说:“‘拣好听的话说’是言语活动中一条最普通的求美策略,它表现了人对美的追求,表现了功利目的和对不宜说的话题的补救的努力。”由于人的美好的价值取向或者说人的价值观有趋美性与趋好性,所以表现在言语上,其策略往往就是“拣好听的话说”,这也是语言本身的审美属性意义的自然显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委婉语属
于褒义词的范畴。众所周知,委婉的目的主要是向人们提及那些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或行为,言词应当尽量赏心悦目、避俗趋雅,利于有声思维,引发美好联想,因此词语的褒义性是委婉语的首要特征。人们用委婉语替换那些不雅、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或行为,本身就是满足对美的追求心理。
2.6 得体策略与委婉语
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将得体策略排在其它策略之前。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言语得体不是语法或修辞上的事,而是语言符号之外的事,即对人、对事、对社会规范、对道德规范、对价值观念而言的事。(钱冠连,2002:164)从宏观上讲,人们选择委婉语就是对得体策略的运用,可以说,人们使用委婉语也是为了言语得体。但有时候在使用委婉语时也得看不同的对象或时代。如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逝世的文章《马克思墓前演说》说道:
⑧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cease to think”是“死亡”的委婉语,这个短语反映了其所在语篇的主题“颂扬和怀念”,与整个语篇的文体类型“唁文”相一致,在语言风格上显得严肃而庄重,并且和前面的“thinker”一词相呼应。如果换成其它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比如说“go to heaven”、“go west”、“kick the bucket”等则显得不伦不类,与整个语篇的主题、文章类型以及风格都是不相配的,也就是说不得体的。
3.结语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它的选择和使用皆有其目的,或为了文雅清新,或为了避俗避讳,或为了缓和关系等等。正如李国南(2002)所说的那样:“委婉”作为一种辞格,与其说是“手段”,毋宁说是“目的”。人们在使用委婉语皆受目的—意图原则所驱使而采用一些语用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用Grice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它。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英语委婉语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委婉语研究者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它。
参考文献
Allan, K.& K.Burridge.Euphemism &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Channell, J.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Fromkin, V.& R.Romdanl.语言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98.Searle, 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15.Shannon, C.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a27).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3.郭云飞.从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的产生及表现手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5).刘恩祥.委婉语的语用理据分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陆礼春.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消费导读.教育时空,2007(5).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说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25.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2,164,183,189.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2,164,183.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92.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1).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篇2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语用选择
出现在不同的文化中的委婉语都是和地区的语言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广泛的使用中渗透到居民的习惯以及生活之中,成为语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委婉语指向地区性的语言,所以从其文化的特色以及表现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学习英语必然绕不开对英语委婉语的语言学习,作为英语语言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语言的生成环境及其特点上来把握委婉语的形象,透过语言的生成环境能够切身体会语言运用的时机并在策略的运用中体会委婉语的精妙之处并发挥其语用的策略是研究的主要目的。英语委婉语在形式上按照类型学划分为规范委婉语和非规范委婉语,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是随着语言情境来转化的,在对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中要明确所处的语境,灵活选择语用策略。
一、英语委婉语的内涵及其特征
英语委婉语受制于英语语言文化,在交流中语言的使用是和人的思维习惯联结在一起的,人在使用语言时往往会因为语言所负载的信息而影响别人的情绪,或因语言直接和风俗相抵触而造成了对话对象的心理不适,或因语言直接表达造成对话者尴尬等现象,委婉语就是为了化解交流中的不便,以侧面的途径来展示语言所要表达阐释的内容,委婉语在交流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将一些不能说的内容委婉的表述出来,发挥预期的效果。
委婉语的间接性使得委婉语在表达上不会直接与对话者造成冲突,同时因为其使用的语境是在比较尴尬的局面中,因此语言的使用必然要具备的是幽默的成分,作为语言要能够创造轻松的氛围,同时要能够嵌入到对话环境中。[1]英语的委婉语力图将有效的信息展示出来,但是又不是以直接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在表达没有完成一件事时一个比较委婉的表达是“You didn’t make it”在这里就不用说比较刺眼的单词“fail”。委婉的方式就是要在说话中使别人能够理解到话语中的意思,但是又没有太直接的表达出来,介于这两个边界的模糊之处。
伴随着委婉语的发展,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多样化,特别是随着文明的进步,有些词语已经淡化出语言的日常用词中,这里就主要表现出委婉语的时代性。委婉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也要适应人们的思维语言习惯,要能够以适宜的方式呈现语言的表达效果。[2]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厕所的表达就有共同之处,在中国语言中有洗手间,厕所等表达方式,而在西方也存在着这样的委婉语表达,如“WC”以及“I want to go to somewhere”这些表达都是在不同的时代下由文明的程度所决定的,因此只有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才能契合对话交流者的心理,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二、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目的来确定的,在根据自己要达到的效果而选择相应的语用,进行策略的运用。一般而言在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中,主要是要表达出语言的信息,同时语言的表达又符合一定的社交规范,能够在交际过程中实现交际的目的,这才是委婉语语用使用的最终效果。在语用策略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模糊表达策略。
在语言的交流中一般要求要言简意赅,能够使用最少的话语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理解,高效的完成沟通,但是在实际的对话交流中,有时存在着一些情况不得不使用一些较为模糊的语言来掩饰或者造成一种非不确定的状况来影响对方,从而缓解对话中的直接冲突。委婉语的模糊策略不同于模糊不清晰的表达,而是使用一个较大的语词放大所要表达的语义,从而给人以多种理解,如“something”“somewhere”等较为模糊性的词语。[3]
(二)正话反说策略。
正话反说策略是委婉语中一种常用的语用策略选择,利用间接的方式,特别是相反的语言来烘托语言交流中的氛围,这种反向的表达将使交流的对象能够想象反话中的场景,从而激发自己对正话的思考,这种以思考倒逼的形式来完成对语言信息的传递,如“If you want to go to school early,stay up will be a good suggestion。这里就用一个反话来建议尽早的休息才能够上学不迟到。在语言表达中一味的从正面的来表达可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反话以不和逻辑和常理的方式使得对话者看到滑稽的一面,进而采取适当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规范策略。
规范策略是在委婉语言的使用中能够将其置于语言的习惯中,使用委婉语在增强表达效果的同时还要能够符合表达场合的语境,适合人们接受心理能力。委婉语的分类中存在规范性的委婉语和非规范性的委婉语,如果是以口语与书面语的形式来理解,委婉语在使用时就要分清场合,特别是较为正式的场合就不能只顾着委婉的效果而采取情感较强的口语表达方式。
结语
英语委婉语表达是根据语言的环境确定的,在委婉语的使用中需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场合采取合适的表达方式,英语委婉语的策略其实质就是要能够将语言的效果合理的展现出来,使沟通能够顺利的展开,在使用策略时要能够巧妙的利用语言。
参考文献
[1]陈德静.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4):76—77.
[2]吴金玲.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J].才智,2016(11):43—44.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浅析 篇3
内容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着重分析英语委婉语的一些语用特征。
关键词:委婉语 语用特征 语境
一.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euphemisos”,其中”eu”指”pleasant”,”pheme”指”words as grammatical units in a language”。因此”euphemism”就是”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nt”.
而斯托克和哈特曼著的《语言和语言学词典》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委婉语词典》的主编罗森先生曾说:“They are linguistic fig leaves.”(它们是语言的遮羞布。)
以上都是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委婉语下定义的。在英语中,老人之死也有与汉语相似的婉称。常见的有: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slip away等。有例为证:
A t 82,he slipped away peacefully on a bright morning.
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平静地去世了,时年82岁。
The old man paid his debt of nature four yearsago.
那位老人四年前就去世了。
二.委婉语的语用特征
1.间接性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委婉语表现为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Searle(舍尔)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一个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如:
A: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movie with me?
B: My daughter is ill.
A邀请B去看电影,B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她女儿病了,可见B不想去看电影的理由是她要照顾生病的女儿。因此,运用委婉语言可以使人们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自然。
2.模糊性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行为特别是生理行为,不便清楚描述和表达,而采用模糊的委婉语来表达,从而满足交际的需求。例如:谈及怀孕时,英语很少用pregnancy,而说in the family way,in a delicate condition等;谈及性行为不检点、性自由时,英语中有free love,trial marriage,love companion等。
3.礼貌性
英国语言学家Leech指出,人们为了不直截了当地触及对方的“面子”,只能拐弯抹角、含蓄间接地表达其真实的信息,而让听者自己去理解他的“言外之意”,并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限度。把一些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来说不礼貌的话,或是略去不说或是委婉间接地说出来。对身材过于清瘦的妇女用slender、slim代替a skinny woman;对过于肥胖的妇女用plump代替fat。委婉语巧妙地消除了人们由于身体容貌的缺陷而造成的自卑等,可以鼓舞人们自信地生活、工作。
4.社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委婉语也有新的发展。英语中用juvenile delinquents表示犯罪青少年,而“坐牢”却被委婉地说成to be a guest of the law ,live at the government's expense,“失业”委婉表达为between jobs,involuntarily leisured。
5.历史性
时代在不断变化,委婉语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表达。据统计,怀孕一词在英语中有以下委婉表达:
She has canceled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 (1856)
她取消了所有的社交活动。
She is knitting little booties. (1910)
她正在编织小囡的袜子。
She is expecting. (1935)
她快要生(孩子)了。
She is pregnant. (1956)
她怀孕了。
以上七个例子说明“怀孕”一词用了100年,最后才说到真实事物——她怀孕了。
三.小结
上述语用特征,使委婉语成为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委婉语的语用特征,对于指导现实生活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IMI.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篇4
委婉语起源于语言禁忌.人们除了对神灵的避讳及死亡有关的事物避讳之外,还有为趋吉而讨个口彩和为避凶而形成的避讳.委婉语“礼貌”功能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遵循礼貌原则,其目的是促成交际的`成功.委婉语的“掩饰”功能不仅仅是政治生活中为了“伪装”,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为了达到“求雅”的心理的需要.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委婉语的“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褒扬功能”进行研究.
作 者:林秀萍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四中,福建,莆田,351100 刊 名:南北桥 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 年,卷(期):2008 “”(6) 分类号:H3 关键词:委婉语 避俗功能 礼貌功能 掩饰功能 褒扬功能
委婉语的类别功能 篇5
徐 州 育学 院 学报教
0比山。 # ? %&
?
,
), +( !? ? 1
?/
公?
,
?. 加
?
碗委 语 类的 功 能别 其 导及 致的
、
跨 文
交裕 障碍际周丽 蕊
内
容提 要原
因,
本
文 为认 古代人 对 大 然 的 自力
, 2,
迷 不惑 解 以 至 畏敬 拜索是 委婉 语 产 生
。的
。
委婉 语 可 分 为 两 大 类统 委 传 婉 和语文 体 委婉
语,。 。
委 婉语有 免 进 刺激 给 以人安
?
,
慰 消
粗 除 俗 给 以人 推 若文即 离若美 中好听等功 能
宗教信 仰 差异导 致委 语婉 存跨文 在 交化 际障
碍
言 特语 差 饭 异化价 文观值差
异
、,
关
词
,键
委 婉语
原因
类
别,
功能
障碍
含蓄的迁 回或 动 听 的言 词 均 在委 婉 语 之列
、
在
社 语言 交 会活 动 中 由 于际语 言环境 不 同 的 实 生活现的 景场不 同人 往往们用 比婉较转 文雅 的话语 来表达 人 们忌所 的 不 讳便直 的 说私隐的或 人 认 被为 粗俗
、
、
的,
。
那
么如
,
,
、
今人 们 用 喜婉委 语的 原 又 因 在 呢
。 何
,
,委
婉 语 是 世界各
种。,
物 以事到 恰当 轻达地 松达 情表感和 流交想的 目思的 这 就 是委婉语它 一 种是常 见 的语现言象 自 产它生 的 那
。 天
,,
、
,
言语中 普遍现的 象从横 向来说目 语前 学 家言 接触所 的 语 中 都存言 着在一定 数 的量 委婉 语 从 向 纵说 大概
来人从开类始 知 美丑 善 辨 而恶用 无花 果树 叶 遮羞 时 委 婉语在就交 际有 中了 用武 之地 于由 语交言 是际 类人 赖以 系维社 关 系会 和 人际系 关的重要 段 因 而 人 手在们交 际
, 。、
,
”“
起,就带上 了鲜 的明社 会生活 文化习俗 等烙 印 表 现 强出大的 社会 交际 能 下功 对面英 语 婉委语产生 的 因原
类
、
、
。,
别功 能 及 导 致的 跨化文交际 障 碍作下 系一统论的述
一委婉 语 产 生 和展 的原 因发‘
、
。
、
中 常避 免通用 引使起 方双不 快而从损 害双方关 系 的语 言而是采 用 迁 回曲折 的 法方 来 达思表 想流 信交息因 此
委 。、
,
“
英文
即画 户35委婉 语6一 系 源 词希 自腊 语 头 词4一 的 意思 是 场 7 ? 5 好6词 干 户口 画的意 思 是% & ,81 甲 阳 对5言语 整6个 字 意 义面 是物 双卜 ?9 记 : 5’,
。吉
”
,
,
,
“
”
,
“
言6, ,或 即己 ?比甲 说 的法6 原 来在古 腊 祭希祀时 好5 ?8人 一 们般得都吉利讲 5话 初司 ?以邵 ! 即6使用委 & %
;
“ 。, ,
“
“
一
语婉自产 生 日之 就起担 负 润 着 滑际交的 重任 如果 有没委 婉语世界 的 转运 会 因 摩擦而 止停人 间 充将 满仇 怨正 是
因 为委 婉含语蓄 隐 晦能 淡 化 消除某些 禁忌
, ,。’, 、, 、
“
,”
“。
词
语给人带来的 不悦 反和感 所 以它 已成为 人 们喜爱
闻、
,
,
婉语
。
<如 那 三 位身 穿 袍 黑 手执 剑鞭火 的
把 ,, 、
、、
复仇
女”
的 格用守礼貌 建 立良好 人际 关系 达到 交际 目的的 一种言语段手
。、
“
”
,
,=
; 神 血 ,#山 砂& 亦 称 公 # ‘ & 就通 常被6 称为美 仁慈者 5 5’ # 曰?‘山 , 亦称( 肠 ?伍璐 6其 由理 于 人在 认们 !Β &>+ ( ? Α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篇6
委婉语的旧服与新装-网络时代委婉语构成手段之我见
修辞学界对于委婉语构成手段的`探讨不但忽略了语码转换手段和语境手段,而且一直限定于语言符号手段之内,把非语言符号手段拒之门外.随着网络语言的出现,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又呈现出多种变体,这使得本来就很混乱的构成手段类属问题更加错综复杂.鉴于此,本文试从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层面出发,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界定模糊与遗漏进行梳理、修补;同时以网络语言为参考语料,尝试性提出一种委婉语构成的新手段--非语言符号构成手段,具体包括数字手段和表情符号手段.
作 者:毛延生 MAO Yan-she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外语电化教学 CSSCI英文刊名: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3)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委婉语 构成手段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篇7
1.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是有标志性的、常规语言的变异, 使人们常用的一
种吉利话 (use words of good omen) 。福勒 (H.W.Fowler) 在《现代英语用法词典》给“委婉语”的定义是“Euphemism means (the use of a) mild or vague or periphrastic expression as a substitute for blunt precision or disagreeable truth.” (一种温和的或模糊的
或迂回说法的表达方式, 用以代替直率确切的、令人不快的实话) 。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交际者“不直抒其意”, “拐弯抹角”, 其目的是遵循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委婉语的使用正好体现了这种“得体”、“礼貌”的交际效果, 委婉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用策略 (孙世明, 2003) 。
2.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2.1委婉语和社交语境
人们在社会上的言语交往都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交语境 (social context) 中进行的, 从委婉语的定义可见, 其使用是交际参与者根据语境、交际目的思考后进行选择的结果, 社交语境直接影响委婉语的选择和理解, 如果他们对社交语境有足够的了解, 并能恰当地加以利用, 就能获得较好的语境效果, 取得交际成功。例如:
(1) 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 (Victor Marie Hugo) 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周年时所作的讲话:
A hundred years ago today a man died.He died immortal.He departed (与世长辞) laden with years, laden with works, laden with the most illustrious and the most fearful of responsibilities, ..He went (离去) cursed and blessed...and these are the two super forms of glory...He was more than a man was;he was away (离开了人世) ...Let us take counsel of him whose life, useful to men, was extinguished (他的生命之火已经熄灭) a hundred years ago, but whose, work is immortal.
在这特定的语境下, 选用与die同义的委婉语 (斜体部分) , 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雨果对这位享有“时代”称号的伟人所有的钦恭与崇敬。
2.2委婉语与合作原则
Grice (1975) 在谈到会话含义理论中提出, 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 取得交际成功的愿望, 因此人们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 这就是“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这一原则由四个准则组成, 即量的准则 (Quantity maxim) 、质的准则 (Quality maxim) 、关系准则 (Relation maxim) 和方式准则 (Manner maxim) 。总的说来, 这四大准则要求讲话人讲实话, 讲得简明扼要, 不含糊离题。而委婉语的使用恰恰违背了这四个准则, 听话人一方要根据当时的语境, 推断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隐含的意义, 即“会话含意”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量的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并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这一准则。为收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委婉语会因需要而采用省略手段, 省去某些字眼, 使其语义含混或隐去卑俗、刺耳或不礼貌的部分;另外, 也可能采用绕圈子的迂回陈述。例如:
(2) 失业总是不那么令人愉快, 与其说“Someone is out of work.”, 倒不如说:“Someone is out.”
再看一家公司写给一个老客户的信:
(3) Dear Sir:
Account No.6257
As you are usually very prompt in settling your accounts, we wonder whether there is any special reason why we have not received payment of the above account, already a month overdue.
We think you may not have received the statement of account we sent you on 31st May showing the balance of US$55, 000 as then owing.We enclose a copy and hope it may have your early attention.
Yours faithfully
信里首先写了一句动听之言, 赞赏老客户的信誉, 并花不少笔墨猜测客户这次没及时付款可能是特殊情况, 而不是故意拖欠。这种委婉的催款使得客户不会太难堪。其实, 这封信委婉语的使用违背了质的准则, 即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另外, 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要求讲话要有关联, 即要切题, 紧扣中心, 要清楚明白, 避免晦涩和歧义。而委婉语的使用往往表现为旁敲侧击, 闪烁其词。例如, 汉语中把“跛脚”说成“腿不方便”, 把“上厕所”用模糊说法“去方便一下”来代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也常常利用委婉语的这一特点, 使用委婉的策略表达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例如:
(4) He has difficult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maginary and factual information (He lies.) .
(5) He needs help in learning to adhere to rules and standards of fair play (He cheats.) .
(6) He needs help in learning to respect the property rights of others (He steals) .
这些委婉说法, 既让学生和家长会其意, 又让他们有面子, 两全其美, 比直接的批评更容易被学生家长接受。
2.3委婉语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人是“社会人”, 与别人和整个社会总是有各种联系, Searle (1969) 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 即“通过一个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 从而避免直接要求或命令而达到委婉的目的。委婉语最大的特点是含蓄和间接, 间接言语行为就是一种委婉的语用手段。显然, 对“Can you pass me the book?”一句不能用“能”或“不能”回答, 这实际上是一个礼貌的请求而非问句。又如:
(7) A: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this evening?
B:I have got a headache.
显然, B并不想去看电影, 但他的回答改变了原话的言内之意 (locutionary act) , “顾左右而言他”并没有掩盖说话的真正意图 (illocutionary act) , 且能更有效地贯彻自己的言后之意 (perlocutionary act) 。
2.4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Leech (1987) 效法C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另一语用原则———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 解释了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 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使话语得体。
这个原则有六项准则, 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在这些准则中贯穿着一个中心内容, 那就是多给别人一点方便, 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 尽量赞誉别人, 贬低自己。在语言形式上采取赞美对方和自谦的手段, 从而取悦对方。而委婉语的使用其实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使对方感到你和善不强迫他人, 不使人无台阶可下, 所以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正是遵守了礼貌原则。其中有些很明显的例子, 如英语中有称对方的“Your majesty”;汉语中问对方的姓说“贵姓”, 谈及对方的父亲称之为“令尊”, 母亲则是“高堂”。又如英语中自称“Your humble servant”;汉语中称自己为“鄙人”、妻子为“贱内”、儿子为“犬子”等, 是说话者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抬高对方, 以示尊敬和谦虚。而用委婉语来表达不快、拒绝、请求、批评等, 可以使双方以礼相待, 气氛融洽。
2.5委婉语与面子论
言语交际的最高标准是准确得体, 如果说话者不分场合信口直言, 就很可能会伤及别人的面子, 自己的面子也必定受到威胁。Brown&Levinson (1978) 把面子分为“积极面子” (positive face) 和“消极面子” (negative face) 。前者指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许, 后者指有自主的自由, 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为了保护他人和自己的面子, 言语交际中就必须讲究语用策略, 其中使用委婉语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例如, 讲别人穷易得罪人, 说自己穷会被人瞧不起, 别人听了也怕你借钱, 所以经常用disadvantaged代替poor,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8) disadvantaged home environments条件不好的住房环境, 意即poor home environments。
(9) the school dropouts, who are the most educationally and socially disadvantaged group退学者, 他们是被剥夺了受教育权利, 社会地位最低下的一群人, 意即socially poor group。
3.结语
由上文可见, 委婉语是违背合作原则各准则而产生的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 它的选择及理解都依赖于语境, 并遵循礼貌原则、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论。委婉语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对交际效果影响也很大。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委婉语, 尤其是交际策略中的委婉语, 进行了初步分析, 探讨了委婉语与语用原则的关系, 希望对日常交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委婉语, 探讨委婉语与语用原则之间的关系。委婉语违背合作原则各准则而产生, 其选择及理解都依赖于语境, 并遵循礼貌原则、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论。
关键词:委婉语,定义,语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2]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 1989, (3) .
[3]孔庆成.未完语言现象的立体透视[J].外国语, 1993, (2) .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篇8
【关键词】委婉语 特征 功能 产生机制一、引言
委婉语,即用动听的话语或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述可能会使人产生不快的事或物,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委婉语已被中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来,随着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许多学者又从语用学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搜集、对比大量英汉语中委婉语的实例,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相似之处,试图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从而进一步发现委婉语的产生机制,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达到交际目的。最后,作者也简要分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委婉语的影响因素。
二、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
委婉语是用一种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一种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辞,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辞手段(徐莉娜:2002)。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语用特征和社会功能。
(一)委婉语的特征
Allan & Burridge 在Euphemism & Dysphemism 中认为,委婉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委婉语是基于替代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这种替代是在具体的语境下对某一词、句或短语的替代;第二,委婉语的字面意义并不是其真正的意义;第三,人们有回避提及不好事情或掩盖事实的心理需求,委婉语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而产生的。而徐莉娜(2002:6)则根据委婉语的定义总结出委婉语的三个特征:第一,委婉语以替代为基础;第二,委婉语有表里两层意义,表为虚,里为实;第三,话语委婉、温和,可满足说写者减轻话语刺激程度或掩饰某种语言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
(二)委婉语的社会语用功能
第一,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使用委婉语能使受话人感到很舒服,给人一种礼貌的感觉,同时又让人觉得说话人很有教养。由于委婉语是一种优雅的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润滑剂,所以不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笔者发现有许多这样的委婉语。比如在和朋友一块儿吃饭时,有人想去厕所,在汉语中,更加礼貌的表达是“去一下洗手间”“去一下卫生间”“去方便一下”等。而在英语中,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也很丰富,比如“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do an urgent business”“to have some fresh air”“spend a penny”等。通过这种委婉的表达,既很好地向受话人传达了信息,同时也没失体面,给人留下了好的印象。
第二,委婉语可以讳言死亡、疾病、粗俗等消极的事或物。汉语中人们会经常用“某人走了”“去了”“安息”“逝世”“长眠”来形容人的死亡。而在我国古代,用来形容不同等级人们的死亡所用的词更是不胜枚举。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o go to heaven”“to depart to God”“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to be called to God”等。在形容疾病时,古人会用“采薪之忧”,现在人们大都用“身体不舒服”“身体欠佳”“脸色不好看”等。
第三,委婉语可以掩盖社会事实。由于委婉语是一种间接性的言语表达方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委婉语就可以达到掩人耳目的效果。例如,当出现经济危机时,国家为了安抚人们的心,会经常用“经济不景气”“经济衰退”“经济下滑”等词语来形容经济状况。
三、英汉委婉语的产生机制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英汉语中的委婉语一方面是通过故意违背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委婉语又通过遵守礼貌原则和面子观念以达到会话交际的目的。
(一)委婉语与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Grice(1975:45)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合作原则,即说话人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在Grice 看来,合作原则还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准则: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时所需要的信息量;
(2)使自己所说的话不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
说话要具有相关性。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1)避免晦涩的词语;
(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4)说话要有条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在中方还是西方,人们所说的委婉语正是通过故意违反上述原则来产生会话含义的。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A: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rice?
B: Im on a diet.
B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是在婉言拒绝A的请求。B通过故意违背以上的关联准则(说话要具有相关性)一方面准确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又没因拒绝而伤害到对方。又如,在汉语中:
A: 你觉得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B: 嗯,挺好的。要是换个其他颜色就好了。
在以上对话中,A刚买了一件新衣服,肯定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所以,B就顺承了他,通过故意违背数量准则(不说过多的话)委婉地表达了他对A衣服所持的态度。
(二)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如前文所述,委婉语是通过遵守礼貌原则来产生会话含义的。英国学者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是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个原则。他还把礼貌准则分为六类: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在此基础上,顾曰国总结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其实人们使用委婉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以一种优雅、友善的方式表述事物,从而不使人感到尴尬。从这个角度来讲,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是基于礼貌这一原则来使用委婉语来进行交流的。
(三)委婉语与面子观念
同样,委婉语也通过遵守面子观念来产生会话含义。中国尤其是一个注重面子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死要面子活受罪”之说。注重面子其实就是在说话时尽量准确得体, 如果不分场合信口直言,就有可能伤及别人的面子,同时自己的面子也会受到威胁。Brown 和Levinson 把人们在交际中要考虑的面子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即是指去夸赞或表扬对方,从而顾全对方的面子;而“消极面子”则是指保留自己的面子,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当要实现某些言语行为(批评、建议、请求或指责等)时,为顾及双方的面子,汉语文化要求用礼貌用语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当不得不使用有损情面的言辞时,采取的也往往是委婉的策略:先肯定成绩再指出不足,或者是先表示赞同再摆出分歧。例如:
A:主任,他家里很困难,能不能多给他点救济?
B:是的,我也很同情他……但是,钱实在太少,没法给得太多。
在以上例子中,B 为了顾及A 的面子, 不便直接拒绝A 的请求,于是用了“我也很同情他”增加与A 在情感上的一致,先表示赞同A的观点再摆出实际的困难。
四、结语
委婉语其实就是人们在谈话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说话技巧,如上文所述,其具体使用会受到语境、社会文化背景、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英汉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结合相关语用学理论,着重分析了委婉语的产生机制,可以发现,英汉委婉语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在使用时又会受到各自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人们在使用委婉语时,一方面要考虑英汉委婉语的共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两者之间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会让谈话愉悦地进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Allan. K. & Burridge. K. Euphemism & Dysphem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黄衍.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9(03):28-34.
[4]徐海铭.委婉语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研究,1996(03):21-24.
成都铁路工程学校 谢 晨
【摘 要】委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由于其能使人们的谈话产生愉悦的效果,顺利达到交际目的,所以不论在中西方,都被人们广泛地使用。本文通过大量搜集、分析英汉语中的委婉语实例,结合委婉语的特征和其丰富的社会语用功能,指出了英汉委婉语的产生机制,最后简要分析了影响委婉语的使用因素。
【关键词】委婉语 特征 功能 产生机制
一、引言
委婉语,即用动听的话语或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来传述可能会使人产生不快的事或物,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委婉语已被中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来,随着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许多学者又从语用学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搜集、对比大量英汉语中委婉语的实例,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相似之处,试图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从而进一步发现委婉语的产生机制,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达到交际目的。最后,作者也简要分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委婉语的影响因素。
二、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
委婉语是用一种无害的或悦耳的词语替代一种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辞,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修辞手段(徐莉娜:2002)。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语用特征和社会功能。
(一)委婉语的特征
Allan & Burridge 在Euphemism & Dysphemism 中认为,委婉语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委婉语是基于替代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这种替代是在具体的语境下对某一词、句或短语的替代;第二,委婉语的字面意义并不是其真正的意义;第三,人们有回避提及不好事情或掩盖事实的心理需求,委婉语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而产生的。而徐莉娜(2002:6)则根据委婉语的定义总结出委婉语的三个特征:第一,委婉语以替代为基础;第二,委婉语有表里两层意义,表为虚,里为实;第三,话语委婉、温和,可满足说写者减轻话语刺激程度或掩饰某种语言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
(二)委婉语的社会语用功能
第一,为了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使用委婉语能使受话人感到很舒服,给人一种礼貌的感觉,同时又让人觉得说话人很有教养。由于委婉语是一种优雅的语言,是人们交流的润滑剂,所以不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中,笔者发现有许多这样的委婉语。比如在和朋友一块儿吃饭时,有人想去厕所,在汉语中,更加礼貌的表达是“去一下洗手间”“去一下卫生间”“去方便一下”等。而在英语中,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也很丰富,比如“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do an urgent business”“to have some fresh air”“spend a penny”等。通过这种委婉的表达,既很好地向受话人传达了信息,同时也没失体面,给人留下了好的印象。
第二,委婉语可以讳言死亡、疾病、粗俗等消极的事或物。汉语中人们会经常用“某人走了”“去了”“安息”“逝世”“长眠”来形容人的死亡。而在我国古代,用来形容不同等级人们的死亡所用的词更是不胜枚举。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o go to heaven”“to depart to God”“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to be called to God”等。在形容疾病时,古人会用“采薪之忧”,现在人们大都用“身体不舒服”“身体欠佳”“脸色不好看”等。
第三,委婉语可以掩盖社会事实。由于委婉语是一种间接性的言语表达方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委婉语就可以达到掩人耳目的效果。例如,当出现经济危机时,国家为了安抚人们的心,会经常用“经济不景气”“经济衰退”“经济下滑”等词语来形容经济状况。
三、英汉委婉语的产生机制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英汉语中的委婉语一方面是通过故意违背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委婉语又通过遵守礼貌原则和面子观念以达到会话交际的目的。
(一)委婉语与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Grice(1975:45)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合作原则,即说话人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在Grice 看来,合作原则还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准则: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时所需要的信息量;
(2)使自己所说的话不超出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
说话要具有相关性。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1)避免晦涩的词语;
(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
(4)说话要有条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在中方还是西方,人们所说的委婉语正是通过故意违反上述原则来产生会话含义的。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A: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rice?
B: Im on a diet.
B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是在婉言拒绝A的请求。B通过故意违背以上的关联准则(说话要具有相关性)一方面准确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同时又没因拒绝而伤害到对方。又如,在汉语中:
A: 你觉得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B: 嗯,挺好的。要是换个其他颜色就好了。
在以上对话中,A刚买了一件新衣服,肯定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所以,B就顺承了他,通过故意违背数量准则(不说过多的话)委婉地表达了他对A衣服所持的态度。
(二)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如前文所述,委婉语是通过遵守礼貌原则来产生会话含义的。英国学者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是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个原则。他还把礼貌准则分为六类: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在此基础上,顾曰国总结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其实人们使用委婉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以一种优雅、友善的方式表述事物,从而不使人感到尴尬。从这个角度来讲,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是基于礼貌这一原则来使用委婉语来进行交流的。
(三)委婉语与面子观念
同样,委婉语也通过遵守面子观念来产生会话含义。中国尤其是一个注重面子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死要面子活受罪”之说。注重面子其实就是在说话时尽量准确得体, 如果不分场合信口直言,就有可能伤及别人的面子,同时自己的面子也会受到威胁。Brown 和Levinson 把人们在交际中要考虑的面子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即是指去夸赞或表扬对方,从而顾全对方的面子;而“消极面子”则是指保留自己的面子,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当要实现某些言语行为(批评、建议、请求或指责等)时,为顾及双方的面子,汉语文化要求用礼貌用语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当不得不使用有损情面的言辞时,采取的也往往是委婉的策略:先肯定成绩再指出不足,或者是先表示赞同再摆出分歧。例如:
A:主任,他家里很困难,能不能多给他点救济?
B:是的,我也很同情他……但是,钱实在太少,没法给得太多。
在以上例子中,B 为了顾及A 的面子, 不便直接拒绝A 的请求,于是用了“我也很同情他”增加与A 在情感上的一致,先表示赞同A的观点再摆出实际的困难。
四、结语
委婉语其实就是人们在谈话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说话技巧,如上文所述,其具体使用会受到语境、社会文化背景、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英汉委婉语的特征和功能,结合相关语用学理论,着重分析了委婉语的产生机制,可以发现,英汉委婉语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同时在使用时又会受到各自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人们在使用委婉语时,一方面要考虑英汉委婉语的共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两者之间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会让谈话愉悦地进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Allan. K. & Burridge. K. Euphemism & Dysphem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黄衍.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9(03):28-34.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推荐阅读:
汉日委婉语的语用功能06-29
英语中委婉语的使用07-30
委婉语的使用10-30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08-01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08-31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06-3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07-06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09-06
委婉表达的语用功能06-08
汉英委婉语的文化内涵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