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2024-08-01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精选11篇)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篇1

在日常交流中, 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引起对方不满或伤害对方的语言, 而是使用一种曲折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单词或语句被称为委婉语。新版的《牛津简明词典》 (1976) 将“委婉” (euphemism) 定义为“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about expression for harsh or direct one;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因此, 委婉语不只为人们沟通之必要, 而且是交流中保持人们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方法之一。英语委婉语有以下五种交际功能。

一、避讳功能

根据委婉语的定义, 它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避讳功能。在远古时代, 人类对疾病和死亡无法理解, 常常感到是一些神秘的力量在控制人类生命和死亡, 所以心中深藏恐惧。在语言上, 又不愿提, 不敢提, 时间久了, 就成为了一种语言的禁忌, 甚至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但因彼此又需要互相沟通, 又不得不表达这样一个意思, 所以人们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禁忌, 委婉语也由此产生, 并逐渐被广泛应用。像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一样,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忌讳直接说“死” (die) 这个词, 所以创造出很多表达“死亡”的委婉说法。例如, “去了” (pass away) , “上天堂” (go to heaven) , “离开了我们” (leave us) , “心脏停止了跳动” (ones heart has shopped beating) 等词语来替代说某人“死” (die) , 因为直接说“死”是极其残酷、极其痛苦并让人难以接受的。

二、避俗功能

我们使用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来互相交流。但有时, 人们在交流中, 会涉及一些不便直接表达意思的情况。例如, 人类的生殖器, 尿, 生孩子等。如果直接说出来, 说穿了, 常常让人感到不舒服, 听者会觉得尴尬, 甚至觉得说话人没有素质涵养。因此, 很多英语委婉表达被创造出来, 这些词或语句可以解决这种尴尬, 这就是委婉说法的另一个功能———避俗功能。例如:某男士急匆匆跑出办公室, 某女士问“急什么呢?”一般来说, 他不会直接用“去尿尿” (to urinate or defecate) , 而是说“去洗手间” (go to the bathroom) , “有事” (do business) , “去方便” (answer natures call) 。再如:Men’s lavatory (男厕所) 也被委婉地说成“Gent’s (gentlemen的缩写) , “the washroom” (洗手间) , “water closet” (W.C.) (盥洗间) ;“Women’s lavatory” (女厕所) 被委婉地说成“Ladies’”, “lade’s room”, “the powder room”, “Mrs.Jones” (女盥洗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 (Clintons sexual scandal) 被记者幽默风趣地写成“拉链门事件” (Zip Gate event) 。由此可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是经常使用委婉语的。

三、礼貌功能

在社交中, 人们应礼貌对待彼此,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使用委婉语言, 似乎不仅能表现出说话者的素质, 还可能因为考虑了听者的情感和面子而获得听者的尊重与好感。因此, 委婉语言还拥有礼貌功能。比如, 中国人在国外见了英国 (美国) 老者, 如果你提到“老” (old) , 就会惹对方不开心, 甚至是激怒对方。因为在英美国家, 称呼老年人时, 我们力求避免“老”这个词。另一方面,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 人人强调竞争, 注重效率, 而上了年纪的老人, 精力或能力已今非昔比, 远远比不上年轻人。因此, 老年人经常遭到冷遇。在老人的意识里, “老” (old) 等同于“无用” (useless) , “老”字往往使人想到老人的孤独和荒凉, 所以我们要避免使用“old”, “aged”等词语, 而是用一些委婉语来代替。如:“seasoned man” (历练的人) , “senior citizens” (资深公民) , “the mature, the longer living” (生活经历较长的人) ;养老院也被说成了“a home for adults”或“an adult community” (成人社区) 。另一个例子:教师不要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说他们的孩子“愚蠢” (stupid) , 而应该说“学得慢” (a slow learner) , “还未发挥他们的潜力” (under-achiever) , 因为, 每个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 任何诽谤孩子智商的话, 会导致家长不满或者反感。在谈到残疾人士时, 我们尽量避免使用“残疾” (physically handicapped) , 而是用“身体不便” (physically challenged) 代替;“发疯” (mad/feeble-minded) 则是被描述为“头脑不清醒” (not all there) , “神志不健全” (of unsound mind/unsound-minded) 。因此, 委婉语的使用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和谐文明, 还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容忍和多种族之间的理解。

四、掩饰功能

因为委婉语言的语意有一定的模糊性 (vagueness) , 在交际中, 人们常常用这一特征来掩饰说话人不愿直说的事, 这就是委婉语的掩饰功能。例如, 英语里常用“停止工作/休息” (lay off) , “离职” (ease out) 等词或者词组来代替“解雇” (dismiss/sack) ;用“手头拮据” (in difficulties) 来代替“负债” (in debt) ;用“囊中羞涩” (out of pocket) , “生活过得不好” (badly off) 来代替“不名一文” (penniless) 。穷人本身怕谈“poor”外, 政府更怕谈贫穷, 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美国的“官方文件”中, 他们不会使用“poor people”这种说法, 取而代之, 使用“lowincome group” (低收入阶层) 。甚至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客也经常使用这种掩饰功能来蒙蔽老百姓, 颠倒是非。例如:“invasion/raid/aggression (侵略) ”, 却被说成“military action (军事行动) /police action (政治行动) ”, 或美其名曰称之为“pre-emptive action (先发制人) ”;“bombing and blasting of whole villages (轰炸村庄) ”可以被说成“pacification of the enemy infrastructure (瓦解敌人的防御设施) /give massive air support (给予大规模空中支援) ”。

五、褒扬功能

委婉语的最后一个功能是褒扬, 即利用中性的或褒义的词或句子, 替代具有贬低含义的词或句子。从交际的观点来看, 委婉语的这种赞美功能实际上是说话者对听者的赞扬。英国和美国人民相信“人人平等”的思想, 这种思想高度重视突出自我, 表达自我性格。比如在作自我介绍时, 经常仅仅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业, 很少提及所属公司。所以, 在介绍职业时, 为了免于贬低自我以及他人形象, 人们常通过美化社会地位相对卑微低下的职位及其工作人员, 来拔高职业名称, 进而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安慰, 也可避免职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尴尬和不快。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特别注重职业委婉语的原因。比如:“garbage collector” (垃圾工人) 这个词, 不但直接说出了垃圾工人社会地位低, 而且还极易使人联想到肮脏不堪的垃圾堆, 这自然需要加以回避, 因此用“sanitation engineer” (环卫工程师) 来替代。“Undertaker” (焚尸工) 被委婉地说成为“grief-therapist” (哀伤治疗专家) , “boot black” (擦皮鞋工人) 美其名曰为“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 (鞋靴保养工程师) 。地位低微的职业通过委婉语的美化而摇身一变身价百倍, 形象美好, “mechanic” (机修工) 成了“automobile engineer” (汽车工程师) , “school-principal” (中小学校长) 成了“educational engineer” (教育工程师) 。这些实例都充分表现出英美国家普通存在的一种社会心态, 即突出自我、注重能力。

委婉语的存在, 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 它还具有交际功能, 它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 应当指出:委婉语的使用一定要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的原则, 这样, 我们才能在口头沟通中更体面地表达, 最大限度地发挥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摘要:使用委婉语是维持人们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口头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英语中, 委婉语是比较常见的。本文列举了大量的语言的例子, 结合了特定的语境, 具体分析了英语委婉语的五种交际功能, 即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J].外国语, 1989, (3) .

[2]李桂山.委婉语散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4) .

[3]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 1989, (3) .

[4]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篇2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委婉语是人们用较温和的或含糊的表达方式来替代一种粗俗和生硬的说法,即通过语言系统中的`语法修辞手段来表达具有委婉功能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委婉语始终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发挥了很好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作 者:王晓红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哈尔滨,1505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C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H31关键词:委婉语 语用功能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篇3

【关键词】委婉语 跨文化交际 语用原则

一、委婉语的定义

“Euphemis” 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义是 “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 “word of good Omen”(好的说法)。委婉语最初源自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禁忌,采用温和的、不触犯他人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残酷的或令人不快的事实的词语。它属于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委婉语的功能主要有三大类:首先是避讳避俗功能。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谈到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某些词语(或话语)时,即可使用委婉语来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尴尬和唐突现象。其次是礼貌功能,即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无礼。第三大功能便是掩饰功能。当涉及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物,用委婉语来表达,则较为中听。

三、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三个原则

1.对“合作原则”的违背。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要使交际顺利进行,说写者应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Grice,1975 )。而实际上这些准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必须遵守的交际规则。委婉语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心理语境目的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委婉语的使用恰恰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个次准则。因此,听话人须从委婉语的背后领会“话外话”,从而推断出说话者的实际意图。

(1)对数量准则的背离。数量准则的第一次则要求说写者提供的信息不能低于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而省略法、首字母缩略法和缩写法都是构成委婉语的基本方法。如execute代替execute death penalty,S.O.S.代替son-of-a-bitch。为收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委婉语会因需要而采取省略手段,省去某些字眼,使其语义含混或隐去卑俗、刺耳或不礼貌的部分。

(2)对质量准则的背离。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要真实。有时说写者有意不说真话,以便让话语产生特定的语境效果:或幽默、诙谐或掩盖动机、粉饰现实。如掩盖战争的委婉语有Military operation(军事行动),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国际武装冲突),strategic withdrawal(战略撤退)等。三个委婉语中没有一个包含英文 “war”(战争),实际上这是政治上别有用心。由反语构成的委婉语违反了质量准则,听话者要经过揣摩才能明白说话者的用心所在。

(3)对关联准则的背离。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要与谈话有关,但委婉语的使用有时恰恰表现为交际的一方有意回避话题,说一些貌似与谈话无关的内容,答非所问。

John: When some grounds from the coffee beans are left stuck in the grinder, how do you get them out?

David: I dont grind coffee beans anymore.

“I dont grind coffee beans anymore.”这个貌似与问题无关的回答在隐性的前提下能与对方提出的要求建立最佳关联性。因此,在交际中托辞、答非所问以避免正面回答或表态的语言行为是间接拒绝对方的一种交际策略,可以为说话人自己提供托词和退路。

(4)对方式准则的背离。方式准则的总则要求说话要清楚明白、直截了当。这一总则之下的几个次则分别是: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③避免罗嗦;④井井有条。但是委婉语背离了前3条次则,表现出用语模糊、晦涩,贬义褒说,语符值大的特点。

2.对“礼貌原则”的遵守 。英国语言学家里奇(GeoffreyN·Leech)提出一套各社会、各群体所遵循的礼貌原则极其相关的准则。(1)得体原则,(2)慷慨原则,(3)赞扬原则,(4)谦虚原则、赞同原则、同情原则。前面阐明了委婉语的定义,它是出于尊重、礼貌、同情或顾及受话人感受的心理。因此在交谈时人们尽量遵守礼貌原则,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例如一些形容人外貌特征的委婉语-:用plain looking代替ugly,用plump代替fat等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

3.对“自我保护原则”的遵守。Leech认为整个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交替下进行的。通过对委婉语使用的情况分析,束定芳提出了自我保护原则。其内容为:人们在交际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尊严,,顾及自己的面子,不用粗俗字眼或表达法谈论有关事物,而尽量用好的字眼来描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自我保护原则与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当礼貌原则与自我保护原则发生冲突时,礼貌原则应服从自我保护原则。在英美社会里,属禁忌语的绝大部分是有关性、排泄等人的生理机能,人体的某些部位、不容亵渎的神灵鬼怪的词语。用委婉语代替这些禁忌语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行,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语言的得体,即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而不是合作原则。只有深入研究指导委婉语使用的语用学原则,才能对其本质有正确、深入的认识,为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Cambridge:CUP,1983.

[2]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探析 篇4

(1) 避忌功能

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根本原因。在任何一种文化和社会中, 都有语言禁忌, 而语言禁忌和其他一般不宜使用的词语一样, 与委婉语有必然的联系。在语言表达上, 人们在某些场合将不适合讲的某些词和词语改用避讳的话或词语去代替。这样, 避讳禁忌、消除恐惧便成了委婉语的首要交际功能。 (马松梅, 2000)

英汉民族最忌讳的一个词是“死”。在交际中, 人们习惯回避“死亡”二字, “死亡”委婉语应运而生。“死亡”委婉语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人们为求吉利, 避灾凶;二是为了避免刺激对方。英汉“死亡”委婉语都很丰富, 虽然在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上有所差异, 但也有相似之处, 体现了英汉民族文化的共性。 (常敬宇, 2000) 英语中有close one’s eyes, breathe one’s last, cease tothink, go, depart, leave this world, go to see Marx, pass away, go to sleep forever, be at rest, go to one’s last home, come to an end, be with God, go to a better place/world, go to Heaven/Paradise等。汉语中也有:瞑目、停止呼吸、停止了思想、离去、倒下了、去世、逝世、辞世、见马克思、长眠、回老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或尽头、驾鹤西游、仙逝、圆寂、坐化、入寂、升天、殉道、登莲界等。英汉表示“死亡”委婉语在揭示价值取向上大同小异。东西方国家都对为国捐躯的人充满敬意, 英语中用kiss the dust, bite the dust, bite the ground表示“阵亡”;make a sacrifi ce表示“牺牲”;fall to lay down, give one’s life表示“献身、捐躯”。汉语中用牺牲、阵亡、光荣、献身、就义、殉职、殉国、舍生取义、为国捐躯、英勇就义等褒义词婉称之, 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深切哀悼和崇敬之情。

过去许多疾病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人们对疾病是很忌讳的, 于是就用各种各样的委婉语来代替病名, 如:long illness, terminally ill是cancer的委婉语, social illness是venereal disease的委婉语, discomfort是disease的委婉语。为避免直接谈论某些疾病, 也常用一些缩略词来代替病名, 如:AIDS (爱滋病) , SARS (非典型性肺炎) , BO (狐臭) 。

(2) 避俗功能

人体的某些隐私部位、性行为、大小便、生育、厕所等, 如果直接表达, 往往会使人感到不舒服, 受话者也会觉得对方很粗俗、没涵养。所以英汉语中就借助含蓄、隐讳的词语表达来化解尴尬, 以便实现委婉语的避俗功能。如breast是女性人体禁忌语, 常用含蓄委婉的词来表达, 如eyes, big brown eyes, headlights, superdupers, tops, charms, balls等;nude是言语交际中忌讳直言的, 用in one’s birthday suit和in a state of nature来代替;汉语中则把性器官称作下体、下身、私处、阴部等, 把乳房称作“胸部”或“双峰”。lavatory的委婉语有washroom, bathroom, restroom and toilet;pass urine or to defecate的委婉语有go to the washroom (bathroom or restroom) 。在汉语中, “上厕所”有时用“去五号”“去方便一下”等来代替。汉语中“性行为”的委婉语比英语多, 如同房、同床等;而英语中把illegitimate child说成love child, 把have sex with说成make love。汉语中把怀孕说成“有喜”, 而英语中则用be in a family way, be expecting和mother-to-be等来代替。

(3) 掩饰功能

英汉委婉语的掩饰功能主要体现在掩盖社会、政府的阴暗面, 以转移大众的注意力, 减轻社会问题的严重影响, 缓和社会矛盾, 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如把空中的狂轰滥炸 (bombing) 说成是air action或logistical strikes, 把tax increase叫做revenue enhancement。汉语中把“失业”说成“下岗”, 把“经济衰退”说成是“经济负增长”, 把“廉租房”称为“保障性住房”, 把“养老院”说成“敬老院”。近年出现的新词“失联”是“失踪”的柔性委婉表达, 表明只是暂时失去联系, 还有希望找到, 让人们在绝望中存有一丝希望。

为了将传统意义上低下卑微的职业体面化, 一些悦耳动听的职业委婉语也应运而生。从交际角度看, 委婉语的这种褒扬功能实际上是一种“抬举”, 也是属于委婉语的掩饰功能。英语中把gardener称为landscape architect, 把janitor称为security officer;汉语中, 清洁工叫“保洁员”, 保姆叫“家政服务员”, 门卫叫“保安”, 农民工叫“外来务工人员”, 收破烂的叫“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英语中把prostitute称为street walker, pavement princess, called girl, bar girl, a lady of evening。由于卖淫嫖娼是违法的, 在汉语中, 把妓女称为“三陪女、按摩女郎、性工作者、失足妇女、公关小姐、情感陪护小姐”等。近年来, 人们常用engineer和词的后缀-ian, ist, -or来优化职业名称。如optician为vision engineer, 把undertaker叫做mortician, 把teacher称为educator, 汽车修理师也成了automotive intenist。而汉语中, 常用“师”和“顾问”来优化职业名称。如“化妆师”“配菜师”“营销师”“精算师”“婚礼策划师”“法律顾问”等。这些职业委婉语可以“润滑”日常交际, 平衡就业心理, 促进社会就业。

(4) 示礼功能

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与委婉语在交际中的礼貌功能相一致。他指出, 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应遵循得体、慷慨、赞言、谦逊、一致、同情六条准则, 其目的在于使对方感到受尊重, 以便获得对方的好感。 (Leech, 1983) 如英语中用plain looking代替ugly, hard of hearing代替deaf, single或unmarried代替old maid。英语国家的人最忌讳老, 所以用grey hair, grey headed, grey beard, senior citizen, golden age, advanced in age来代替old people。汉语中, 用“发福”代替发胖, 把脾气不好说成是“泼辣”, 把女性统称为“美女”, 把男性统称为“帅哥”, 用“腿脚不方便”指“跛子”, “生理上有缺陷”指“残废”, 用“矮个子”或“身材矮小”来代替侏儒或矮子。在英美教育界, 老师在评价学生时, 更多地使用积极用语来代替消极用语, 以便措辞更加婉转得体, 维护差生的自尊心。如a slow student成了can do better work with help;a lazy student成了underachiever;cheat成了depend on others to do his work;steal something成了take over other’s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lie成了have a tendency to stretch the truth;还用unwise代替foolish或stupid。

委婉语既是一种修辞, 更是一种文化的缩影。委婉语不仅是交际手段, 而且是人类存在方式。它作为语言变体的一种, 鲜活地诠释了我们生活的时代。对英汉委婉语的避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示礼功能的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所承载的社会及文化信息, 从而进行有效的交际。

参考文献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3]Rawson, Hugh.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 and Other Double Talks[M].New York:Crown Publishers.1981.

[4]常敬宇.委婉表达语的语用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 (3) .

[5]刘寅齐.英语委婉语:特点、构造及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8) .

从功能主义谈汉语委婉语的英译 篇5

从功能主义谈汉语委婉语的英译

汉语有很多委婉语,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交际中显示强大功能,从功能主义的目的`论出发.对其进行英译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从目的法则、连贯法则以及忠实性法则来看,汉语委婉语英译有四种方法,即:删略、增补、调整、对等.

作 者:曾凡芬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系,广东,深圳,518008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829(3)分类号:H315.9关键词:功能主义 汉语委婉语 删略 增补 调整 对等

英汉职业委婉语的掩饰功能探析 篇6

【关键词】委婉语 职业名称 掩饰功能

委婉语在词典中被定义为一种修辞格,指将刺耳的、生硬的或是直接的表达替换成温和的、模糊的或拐弯的表达。“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委婉语根据社会阶层、年龄、职业、地位等,对不同人群起着不同的作用(Harvey and Shalom)”。国外语言学家曾称委婉语为cosmetic words(化妆词)、linguistic jigleaves (语言遮羞布)、gilded words(镀金词),这也是对职业名称委婉语的形象描述。为了装门面,提高某些卑微职业的地位,一些悦耳动听的职业委婉语也应运而生。职业名称委婉语主要是为了将传统意义上低下卑微的职业体面化。从交际角度看,委婉语的这种褒扬功能实际上是一种“抬举”,也是属于委婉语的掩饰功能。职业名称委婉语可分为三类:讳卑类、讳丑类和优化类。

一、讳卑类职业名称委婉语

英汉语言中,对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所谓“低微”职业,用文雅、中听的新名词来代替直白、刺耳的旧称谓,把原来所谓“低的”、“差的”尽量说成“高的”、“好的”,以提高某些卑微职业的地位,使其体面化,讳卑类职业名称委婉语主要包括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不高的服务性工作,如:janitor(看门人)变成building maintenance engineer(大楼维护工程师)或security officer(安保人员);garbage men /garbage collectors(清洁工)变成waste managers(垃圾管理人员)或sanitation engineers (保洁工程师)或 sanitation workers (保洁工作者);gardener(园丁)变成landscape architect(风景策划师);plumber(下水道维修工)变成sanitary engineer(环境工程师);undertaker(殡仪工)变成funeral director(葬礼负责人);housewife(家庭妇女)变成domestic engineer(家务工程师);hired girl(保姆)变成domestic help(家政服务员);dishwasher(洗碗工)变成utensil maintenance men(器皿维护人员);butcher(屠夫)变成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员)等。

汉语中,“清洁工”、“保姆”、“看大门的”等职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但这些工作普遍脏、累,而且所得报酬不高,所以仍属于不被看好的职业领域。根据工作环境,“清洁工”被赋予不同的雅称:室内的被称为“保洁员”,高空作业的被称为“蜘蛛人”,街上或室外的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先用“阿姨”、“钟点工”,进而用“家政服务员”来指称“保姆”、“女佣”。先用“门卫”,后用“保安”来代替“看大门的”。再如用“外来务工人员”指“农民工”;以“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指称“收破烂的”;用“绿衣使者”指称“邮递员”等等。

二、讳丑类职业名称委婉语

在中西方文化中,“妓女”(prostitute)是以出卖色相为职业的妇女的专有名词。妓女这个同小偷一样古老的职业,同样也有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别称和代称。prostitute(妓女)的委婉语有street walker, street girl, pavement princess, called girl, business girl, working girl, bar girl, a lady of the city,a woman of the street, a woman of the town, a lady of evening, the night lady, sex-care provider, Dutch widow, girls, shady lady, hello, deary, hostess, fancy woman, girlie, joy girl, a brass, scarlet woman等;wencher/whoremaster(嫖客)的委婉语有client, brother, visitor, John等。但受性别歧视的影响,“嫖客”的委婉语远远少于“妓女”。同样地,与之相应的行业也被委婉地称为the oldest profession in the world, the trade, the life, social service, to live on the streets, to go on the streets, to walk the street等。

在我国,由于卖淫嫖娼是违法的,是国家法律禁止的职业,女子也不能公开从事这一职业,因此,委婉语不如英语多。现在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讳丑心理,同时规避国家执法部门的打击,色情行业内部想方设法从称谓方式上降低、缩小其负面性,希望借助隐晦的委婉语加以掩饰,以避免直言相称带来的窘况。把“色情服务”说成“按摩”、“情感陪护”、“特殊服务”、“有偿服务”、“有偿陪侍”等等。最典型的要数对娼妓的称呼,从语义暴露的古时称谓“窑姐儿”、“妓女”、“娼女”到“烟花女子”、“青楼女子”,到现代的“三陪女”、“街头女郎”、“按摩女郎”、“发廊女”、“吧女”、“失足妇女”、“性工作者”,以至更加含糊的“小姐”、“公关小姐”、“情感陪护小姐”。“男妓”委婉语经历了类似的演变轨迹,“面首”、“午夜牛郎”、“公关先生”、“情感陪护先生”、“男性服务生”等。时下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隐蔽职业,像“职业粉丝”、“水军”(网络新职业,以注水发帖来获取报酬),“托儿”指拿人钱财替人造势炒作的不光彩行当,“黄牛党”指倒卖票券获取高额利润的人。

三、优化类职业名称委婉语

英语中,人们常用engineer和词的后缀- ian、-ist来优化职业名称。据统计,在英语中由engineer优化的职业名称达2000种以上,成了最受人们喜爱的职业拔高词。如:bedding manufacturer(床具制造商)变成mattress engineer(床垫工程师)或sleep engineer(睡眠工程师);press agent(宣传员)变成publicity engineer(宣传工程师);advertiser(广告员)变成advertising engineer(广告工程师);optician (眼镜商)变成vision engineer(视力工程师);sales man(推销员)变成sales engineer(推销工程师)等。

不仅众多“下贱”的工作争相以engineer来抬高自己的地位,就是一些“体面”的职业也附庸时髦,在自己的工种上加一个engineer的头衔,以期优化职业。如school principal(中小学校长)也称为educational engineer(教育工程师),teacher(老师)也把自己称为educator(教育家)。

汉语中,对一些社会地位并不算低的职业,为了追求时尚、典雅和得体,有意换用新名称,以放大职业的作用。该类职业中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居多。这种现象在“师”和“顾问”的推广使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师”原本是“师傅”一词的简称,“天地君亲师”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地位,“师”一级的人物备受尊崇和爱戴,而今增加了新义“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后,成为雅称的标记,常被用来创造职业名称委婉语,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如美容界的“化妆师”、“整容师”,饮食界的“厨师”、“配菜师”、“调酒师”,商界的“营销师”、“会计师”,金融界的“理财师”、“精算师”,还有新兴的“婚礼策划师”、“货运代理师”等数不胜数。“顾问”原来仅限于指“具有某方面的专门知识,供个人或机关团体咨询的人”,一般知识水平的人是没有资格称顾问的;而在现代的大小公司里,“顾问”已经十分普遍,如“法律顾问”是解决法律纠纷的人,“实施顾问”是专门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技术员”,“开发顾问”是负责市场开发的“业务员”,“售前咨询顾问”是在商场负责为客户提供咨询的人。其他如用“导购员”来称呼“售货员”,用“艺术总监”来替换“舞台设计人员”,用“坐席代表”来称呼公司的“电话接线员”等等,这些都属于优化类职业委婉语。

职业名称委婉语的作用与礼貌准则是一致的,无论是讳卑、讳丑还是优化,共同原则都是用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指称某一职业,从而让语言显得礼貌得体。讳卑类委婉语,回避了或有歧视之嫌的言语表达带来的尴尬,保障了从业者的职业自尊;讳丑类委婉语,给不光彩的职业涂上一层保护色,为从事这些职业的听话人留下面子;优化类委婉语,通过夸大职业作用满足了从业者提高身份的心理需求。职业名称委婉语是一种积极的语用策略,它的大量出现和运用适应了人们讲究礼仪、美化名称的需要,对“润滑”日常交际,体现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平衡就业心理,促进社会就业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Harvey,K.And Shalom,C.1997.Introduction[A].Harvey,K.And Shalom,C.(Eds)(1997)Language and Desire encoding sex,romance and intimacy[C].London:Routledge.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19.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4]郭伏良.现代汉语职业名称委婉语的分类和语用功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15-118.

[5]马松梅.职业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0(4):40-41.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篇7

委婉语是指人们在交际和交流过程中以一种曲折、委婉、间接、含蓄、得体、礼貌的表达方式去谈论和表达那些忌讳、直接、冒昧、粗俗、尴尬的事物和话题。委婉语被称为人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润滑剂。许多学者如:Meneken, Bolinger, Enright, Hugh Rawson, Neaman, Silver, Allan and Burridge都对委婉语研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1]。

2 英语委婉语的概念

委婉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大典》对委婉语的定义是:“用来取代一个粗俗不雅的或者令人不愉快的或禁忌的词或短语”。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 一般情况下是进行直率性表达, 形成直接语;而在特殊情况下会进行隐含性表达, 形成委婉语。那么英语委婉语 (Euphemism) 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 其前缀eu是good, sounding well的意思, 词根pheme是saying, speech的意思。Euphemism的, 意思就是good speech, to speak with good words or in a pleasant manner (用好听的话或令人愉快的方式表达) [2]。关于委婉语的定义, 不同的字典给出了相近的解释。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 (1979) 解释为”The substitution of a mild, indirect, or vague expression for one thought to be offensive, harsh or blunt.“[3]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78) 定义为”The use of a pleasanter, less direct name for something thought to be unpleasant.”可见, 委婉语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下, 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词语, 从而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委婉语的这种含蓄、文雅、迂回的表达方式, 体现了语言的模糊性特征。

3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是各式各样, 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构词手段、语音手段、拼写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等。现将一些常见的举例如下:

3.1 反成法。

反成法是通过删除假想中的词缀来构成委婉词。这种词大多数新颖别致, 用来代替常见的敏感词, 也能收到委婉的效果。如:burgle (盗窃, 由burglar“夜盗”删去词尾而成, 用来替代rob“抢劫”) , flag (“蓄意杀伤”上级军官或同伴“, 由fragmentation grenades删除而成, 用以代替kill one's officer or fellow soldier)

3.2 重叠法就是重复一个词或词中的某个音节。

如helter-skelter (手忙脚乱地、慌慌张张地) ;小孩上厕所尿尿不用piss用pee-pee, 而大便就用poo-poo.

3.3 替代法。

当人们觉得某些表达不便直接说出时, 也常会采用一些词语来替代。如“be sent to the big hoL1se”~其中the big house所指即是prison;另有一个同义委婉语“be sent up the river”中“the river”是指流经纽约的哈得逊河 (the Hudson River) , 而美国最有名的监狱Sing Sing State Prison就位于此河的上游。

3.4 借词法 (Borrowing) 。

借用外来语, 如法语、拉丁语等来婉指那些令人尴尬的事物, 如:slaughterhouse (屠宰场) 被换为abattoir (法文词) [21, naked (裸体) 被更换为nude (拉丁词) 。

4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交际功能

4.1 避讳功能。

委婉语是用来替代禁忌语来表达那些人们避讳的事物, 以消除尴尬、恐惧等心理, 因而, 避讳功能便成了委婉语的第一交际功能。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 历史上的某些禁忌观念在人的思想中仍然不易消除, 如涉及到宗教、神灵、死亡、性等概念时, 人们尽量模糊这些概念的名与实之间、理性概念与联想意义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避讳的功能。例如:4.1.1在英语中有许多关于“old”的委婉语, 比如说, 人们不说an old person而是说senior citizens (资深公民) , 或well-preserved man (保养得很好的人) , 另外把养老院称为young town (年轻城) 或者nursing homes (疗养院) , home for adult (成人之家) ;老年时代则叫做golden years (黄金时代) 、third age (第三年龄) 等。而在中国, 老就是老道, 阅历深, 成熟之意, 所以虽然中国文化中有表示“老”的委婉语, 但是中国的老年人并不会因为别人直接称呼他们“老人家”或“老人”而生气, 反而认为在他们的姓氏后面加个“老”字是对他们的恭敬。4.1.2疾病和生理缺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遭遇这些的人们, 实属不幸。所以英语中人们习惯使用委婉语来谈论疾病和生理缺陷。例如, 人们不说“肺结核”, 而说“肺部疾病”, “Cancer”说成“the big C”, ) ;用hard of hearing (耳沉) 来代替deaf (聋子) ;称visuallyretarded (视力上有障碍的) 来代替blind (失明的) ;用color deficient (色觉有缺陷的) 来代color blind (色盲) 。

4.2 隐藏功能。

委婉语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给说话人提供一种礼貌, 掩人耳目的修辞。例如:一些政府、企业或组织对于罢工 (strike) 就说成industrial action (工业活动) ;把入侵 (invasion) 称为rescue mission (营救活动) ;把增税 (tax increase) 说成revenue enhancement (扩充财力) ;军事行动的失败说成是incomplete success (不圆满的胜利) ;负债 (in debt) 被称之为钱用得超前了 (cash advance) 或处于困难之中 (in difficulties) ;一个失业的母亲 (unemployed mother) 被称之为welfare mother (领取福利金的母亲) ;另外, 美国政府曾选用Operation Sunshine (阳光行动) 来掩饰在太平洋进行氢弹实验的丑恶行径。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 把bombing说成是close air support (近距空中增援) ;对越南平民的杀戮则称为wasting the enemy (消耗敌人) , 明明是civilian casualties (平民伤亡) 却轻描淡写为collateral damage (附带伤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委婉语也称为奸商、政治骗子游说、欺骗人民的工具[4]。

4.3 积极功能。

“委婉语因其意有一定的模糊性 (vagueness) , 在交际中常被用来掩饰说话人不愿直接说的事”。因此, 在社交中为了顾及他人的尊严, 对一些反面的人和事不宜直接说出, 而是使用较为婉转、模糊的词加以弱化, 从而减少摩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起到积极作用。委婉语的这种积极功能很重要, 在教育界尤其突出,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用积极用语来替代消极用语[6]。如, 在英语课堂上, 当一个学生在回答完老师提问的问题后, 要是回答得不好, 老师不会马上给予否定。而是说了一句“not bad”, 这样一方面在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另一方面又会增强学生的信心, 争取下一次的进步。又如在谈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below the average student) 时说, He/She is working at his/her own level (他、她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学习) 这里采用了模糊的表达肯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人感觉该生是有希望的, 是个主动学习者。在家长面前更不能直接说你家小孩很笨 (stupid) , 或是迟钝 (slow) 可以用underachiever (未能发挥潜力) 或Hel She call do better with the help (有别人的帮助可以学得更好些) 来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委婉语不仅避免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家长的难堪, 而且还让家长觉得教师既能实事求是评价学生又能积极的鼓励学生。委婉语的积极功能不只在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再详述。让家长觉得教师既能实事求是评价学生又能积极的鼓励学生。委婉语的积极功能不只在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再详述[5]。

结束语

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已经从人们日常交际中反映出来了。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 它的产生与禁忌语紧密相连。随着社会文化价值新成份的不断出现, 人们对周围事物认识上的更新, 委婉语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将更加广泛。我们只有对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的深入研究, 熟悉其社会根源, 才能准确地理解, 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它, 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进而有利于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夏玉华.英语委婉语在中学英语中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8-9.

[2]陈望京.英语委婉语的特征及构造[J].零陵学院学报, 2004, (6) :66.

[3]RANDOM H I.The Random House College Dictionary (RevisedEdition) .New York:Random House, 1979.492

[4]于连水略论英语委婉语的社交功能[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21, 4.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篇8

“Euphemis” 一词源自希腊语, 词头“eu”的意义是“good” (好) , 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 (言语) , 整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 “word of good Omen” (好的说法) 。委婉语最初源自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禁忌, 采用温和的、不触犯他人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残酷的或令人不快的事实的词语。它属于一种修辞格,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委婉语的功能主要有三大类:首先是避讳避俗功能。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谈到禁止或忌讳说 (或写) 的某些词语 (或话语) 时, 即可使用委婉语来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尴尬和唐突现象。其次是礼貌功能, 即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无礼。第三大功能便是掩饰功能。当涉及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物, 用委婉语来表达, 则较为中听。

三、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三个原则

1 . 对“合作原则”的违背。合作原则 ( Cooperative Principle ) 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 (Grice)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说写者应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Grice, 1975 ) 。而实际上这些准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必须遵守的交际规则。委婉语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心理语境目的等多方面的内容, 从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委婉语的使用恰恰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个次准则。因此, 听话人须从委婉语的背后领会“话外话”, 从而推断出说话者的实际意图。

(1) 对数量准则的背离。数量准则的第一次则要求说写者提供的信息不能低于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 而省略法、首字母缩略法和缩写法都是构成委婉语的基本方法。如execute代替execute death penalty, S.O.S.代替son-of-a-bitch。为收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委婉语会因需要而采取省略手段, 省去某些字眼, 使其语义含混或隐去卑俗、刺耳或不礼貌的部分。

(2) 对质量准则的背离。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要真实。有时说写者有意不说真话, 以便让话语产生特定的语境效果:或幽默、诙谐或掩盖动机、粉饰现实。如掩盖战争的委婉语有Military operation (军事行动) , 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 (国际武装冲突) , strategic withdrawal (战略撤退) 等。三个委婉语中没有一个包含英文 “war” (战争) , 实际上这是政治上别有用心。由反语构成的委婉语违反了质量准则, 听话者要经过揣摩才能明白说话者的用心所在。

(3) 对关联准则的背离。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要与谈话有关, 但委婉语的使用有时恰恰表现为交际的一方有意回避话题, 说一些貌似与谈话无关的内容, 答非所问。

John: When some grounds from the coffee beans are left stuck in the grinder, how do you get them out?

David: I don’t grind coffee beans anymore.

“I don’t grind coffee beans anymore.”这个貌似与问题无关的回答在隐性的前提下能与对方提出的要求建立最佳关联性。因此, 在交际中托辞、答非所问以避免正面回答或表态的语言行为是间接拒绝对方的一种交际策略, 可以为说话人自己提供托词和退路。

(4) 对方式准则的背离。方式准则的总则要求说话要清楚明白、直截了当。这一总则之下的几个次则分别是: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③避免罗嗦;④井井有条。但是委婉语背离了前3条次则, 表现出用语模糊、晦涩, 贬义褒说, 语符值大的特点。

2 . 对 “ 礼貌原则” 的遵守。 英国语言学家里奇 (Geoffrey N·Leech) 提出一套各社会、各群体所遵循的礼貌原则极其相关的准则。 (1) 得体原则, (2) 慷慨原则, (3) 赞扬原则, (4) 谦虚原则、赞同原则、同情原则。前面阐明了委婉语的定义, 它是出于尊重、礼貌、同情或顾及受话人感受的心理。因此在交谈时人们尽量遵守礼貌原则, 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例如一些形容人外貌特征的委婉语-:用plain looking代替ugly, 用plump代替fat等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

3.对“自我保护原则”的遵守。Leech认为整个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交替下进行的。通过对委婉语使用的情况分析, 束定芳提出了自我保护原则。其内容为:人们在交际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保护自己的利益, 维护自己的尊严, , 顾及自己的面子, 不用粗俗字眼或表达法谈论有关事物, 而尽量用好的字眼来描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自我保护原则与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相互补充, 相互制约。当礼貌原则与自我保护原则发生冲突时, 礼貌原则应服从自我保护原则。在英美社会里, 属禁忌语的绝大部分是有关性、排泄等人的生理机能, 人体的某些部位、不容亵渎的神灵鬼怪的词语。用委婉语代替这些禁忌语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行, 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语言的得体, 即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 而不是合作原则。只有深入研究指导委婉语使用的语用学原则, 才能对其本质有正确、深入的认识, 为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Cambridge:CUP, 1983.

[2]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浅探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篇9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范围涉及日常生活、生理现象、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英文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根“-phem-”是“speech”(言语),词尾“-ism”的意思是指“表示动作或其结果”。整个字面的意思是“speaking well of...”(对……好言夸之,对……婉言称之),“good speech”(好的说法)或“words of good omen”(语言)。原来,在古希腊祭祀时,人们一般都得说好话,讨吉利。古希腊的文化后来直接或间接地传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最为鼎盛。据说,英语委婉语始见于中古英语,只限于身体机能的一些委婉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礼仪、礼貌规范、社交规则等因素大大地影响了和改变了委婉语的范畴。如今,在现代英语中它涉及面甚广,出现频率很高,如身体机能、疾病、死亡、种族、职业、金钱、政治及战争等。人们在交际中,根据会话原则,常用含蓄、温和、文雅、婉转、无刺激性的词来代替生硬、直板、粗俗、恐惧、带刺激性的词。英语中,委婉语可用句式表达,如“It might behelpful to try the new method.”与“I don’t think she could bewrong.”这两句分别运用动词的过去式(表虚拟)和否定式来表达婉转的语气;委婉语更为常见的形式为委婉词语。本文主要就后者展开论述。

二、英语委婉法的语用功能

1. 禁忌语用功能

英语中的禁忌语,特别是粗话像belly, damn, poor, deaf, ugly, the limbed等属于不宜言表的词语,因此需要一些代表着文明、高雅的词语来取而代之。而委婉语的出现就把这种意识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委婉语的产生同语言禁忌有关,语言禁忌的内容多是先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偶然的、无法把握的东西,为了避免提及这些容易引起恐惧的事物,委婉语便应运而生。由此,避免禁忌、消除恐惧也就成了委婉语的首要交际功能。比如,在维多利亚王朝中期,人们不敢提起已故者的名字,而小心翼翼地代之以the departed或no longer living,就连小说家也只好将God拼写成G-d,以使他们的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在一般禁忌语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死亡”现象的禁忌。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东西方各民族都忌讳对“死”的说法,总要予以回避禁忌,因为“死亡”是一种不幸、一种灾祸。人们把“死”隐去,“有时是为了怀念死者,有时是为了赞美死者,有时只是为了避免重提这个可怕神秘的字眼”(陈原,2000:344),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英语里据说有102种之多。如depart from the world, decease, breathe one’s last, pay one’s debt to nature, go west, rest in peace, go to heaven, be called to God。近来,英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越来越夸张,“死者”(the dead)成了the deceased, the dear departed,“死了”就是passed away, fallen asleep, gone to Jesus,反映出人们对死亡的忌讳日益强烈。

在西方,穷人忌讳别人称他们“穷光蛋”,怕“失体面”,他们常用needy(拮据),under privileged(受到不公正待遇),disadvantaged(机遇不佳)等委婉词表示“穷困”,另外还有the have-nots, out of pocket等委婉表示法。

2. 礼貌语用功能

委婉语对英美人来说更能使他们避免交际中的冲撞、无礼,因为在言语交际中由于用语不当,或出言无礼,会引起隔阂、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当迫不得已时,英美人为避免冒犯和伤害对方的感情,尽量选择委婉表达法以示礼貌和文明,他们所采取的这一交际策略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西方文明和社会发展。Leech提出一条语用原则,即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这一原则是通过语言表达礼貌,要使得说话人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在交际中被视为一条十分重要语用原则。这一礼貌原则包括6项准则,很适合于委婉语。第一项是得体准则(Tact Maxim),以减少伤害他人,第二项,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以赞誉为主。其中的第五项标准是一致标准(Agreemen Maxim),以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第六项标准是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目的是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以上这些准则主张客气、赞誉和礼貌,而不主张分歧、直白、率真、粗鲁、无礼(Leech, 1983:131—149)。因此,英美人在说贫穷国家时不用poor countries,而尽量用developing countries,在说老年人时尽量不用old people,而取而代之是senior citizen,他们之所以这样措辞,不完全是为讨人欢喜,更多的是尊重他们的听话人或读者,也是出于礼貌,以免冒犯对方或读者。可以说“礼貌”的问题,也就是“脸面”问题,语言交际双方在不同程度中都在维护双方“脸面”。Brown&Levinon (1978)指出,在言语交际中,双方的脸面在无意识中都受到威胁,但是求助于礼貌语言就可以保住自己和双方的脸面。例如,说话人在身体偏瘦的人面前说slim(苗条),在身材肥胖的人面前说plump(丰满),在黑人面前说colored people,称艾滋病为blood disease,残疾人为the inconvenienced,其效果截然不同,它不仅维护了双方的脸面,而且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3. 避免粗俗和美化的语用功能

人们在与朋友、同事、亲属的日常交往中,或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发表演讲或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当涉及到两性行为、生殖排泄或身体的某些隐秘部位时,总是尽量避免直言不讳,而用含蓄或中性词语构成的委婉语取而代之,以使交际双方不必为此感到窘迫或难堪。在英美国家乃至我国,性教育、计划生育宣传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朋友、同事、邻里等谈论这类问题已属正常。在广播电视的专题节目中,也常有专家、学者参加讨论并回答听众、观众提出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不加选择、没有掩饰地使用与sex有关的任何词语,除了采用部分医学术语外,通常用make love, make it, sleep together这样的委婉语表示have sexual intercourse,更不会使用人们最忌讳的粗俗露骨的下流词语。在汉语中人们也常用“同房”、“过夫妻生活”表示夫妻间的性生活,用“安全套”来代替比较刺耳的“避孕套”,用“强暴”、“非礼”、“不规矩”等表达“强奸”、“性骚扰”等粗俗或不中听词语。

再如,“厕所”和“上厕所”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在英语中有多种委婉说法。其中Lavatory等于“厕所”,是最正规的说法,latrine是指呈沟形或坑形的“公共厕所”。但人们用ladies (Room), Mens (Room)/Gents分别指称“女厕所”、“男厕所”;bathroom和toilet相当于汉语里的“盟洗室”;W.C.(water closet)是指有抽水马桶的盟洗室,是欧洲人对厕所最普通的委婉说法。相比较而言,女厕所的表达方式是较委婉的了,如dressing room, powder room, lounge, washroom。至于“上厕所”也有多种委婉说法。如“I have to pay a call”或“wash one’s hand/relieve oneself/answer natures call,甚至有幽默的说法“I’m going to do my business.”或“I’m going to my private office.”。

应该说,委婉语的语用范围很广,但是用于政治和战争的委婉语同其他的委婉语不同。与其说是展示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不如说是美化和遮掩其过犯。他们把“工人罢上”含糊其词为“industrial dispute”(工业纠纷);把赤裸裸的侵略美其名曰为placation(警察行动);把丑恶的偷盗信息行为美其名日为water gate incident;把秘密的幕后外交活动说成为quiet diplomacy(静悄悄的外交)。明明是投掷了炸弹,却清描淡写地说成了“deliver”(运送)。以此回避那么可怕的炸弹落到危害者头上这一事实,让人觉得这与送报送信一样普通。更有甚者把侵略战争委婉地说成“preventive war”(预防战争),仿佛他们是为了防止战争而不得以采取的低调处理,以熄灭人们不满的怒火与愤怒之情。

三、结语

英语委婉语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语言现象,活跃于英语语言之中,活跃于英语民族的日常生活乃至公共生活之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委婉语是语言交际和使用中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和进步,但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人类的丑陋和可耻。委婉语蕴涵着特定社会的民族文化、社会关系、道德观念等丰富的信息。英语学习者应充分认识和了解它,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英语这种语言,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在使用范围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本文对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希望能进一步认识英语语言中所涵盖的民族文化、社会关系和道德观念。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Leech, 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3]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7]王福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委婉语的社会功能与动态分析 篇10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众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关注。早在16世纪80年代, 英国作家George Blunt就首次提出了委婉语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尽管这一定义并非完全准确, 但却标志着在委婉语的研究领域迈出了一大步。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一系列有关委婉语的著作被相继出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 (HughRawson, 1981)

Fair of Speech:The Use of Euphemisms (D.J.Enright, 1985)

Kind Words:A Thesaurus of Euphemisms (Judith S.Neamanand Carole G.Silver, 1990)

Euphemisms:Over 3000 Ways to Avoid Being Rude or GivingOffence (John Ayto, 1993)

总体来看, 这些著作主要从修辞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角度对婉语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却不同程度存在一定局限性。修辞学研究把婉语视为一种修辞手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停留在词汇层面针对个别的语汇及其含义进行分析, 大多数有关婉语的修辞学著作只是罗列大量的具体的委婉语而未对婉语的本质、特征、分类和社会因素进行剖析。心理学角度的研究注意到了委婉语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潜在动因, 但是却局限在委婉语的心理基础而忽视了婉语的本质和构造规律。语言学角度研究可以说对委婉语的本质、构造和特征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深入探索, 但是却把委婉语当成从不变化的语言现象进行静态分析, 未能注意到婉语的变化规律、变异形式和文化语境因素。考虑到婉语的社会性、变化规律和文化语境等因素,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婉语进行动态的研究。

2 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主要交流工具, 因此语言系统本身就是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自然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委婉语的存在有诸多的社会性因素, 因而具备不同的社会功能。

1) 代替禁忌语

委婉语的最显著社会功能是代替禁忌语 (taboo) 。众所周知, 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有很多不能直接说出的话语, 这些话语被视作禁忌语, 多与身体某些器官及功能或宗教、崇拜有关, 包括脏话 (obscene) 、粗俗语 (vulgar) 和忤犯神灵的话 (profane) 。禁忌语可以不用, 可话不能不说, 意思也不可不表达。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孔庆成, 1993) 一般认为最早的委婉语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科学和文化比较落后, 人们存在迷信心理, 任何与上帝和神灵有关的话语都是禁忌语, 大量的委婉语被用来替代这些话语, God被称作Gad, Golly, Gosh, the Almighty, the Creator, the Eternal等等。

2) 指代敏感话题

并非所有委婉语都与禁忌语有关, 很多话题如死亡、疾病、收入、犯罪、年龄、体重等都是敏感话题, 如果直言不讳, 容易引起不快。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这类委婉语。私生子不叫illegitimate child而叫love child。在英国, a visual handicap被用来指代非常严重的视力疾病, 其实就是blindness的委婉说法。

3) 美化功能

委婉语还可以用来美化语言给人们传递美好感觉。火车上的座位通常被分成三等, first class, second class和third class。但是坐second class和third class座位的旅客可能会在心理上感觉低人一等, 因此De Luxe, First Class和Standard应运而生, 用来替代原始的说法, 给人的感觉大大不同。同样, 经济落后的国家应被称为a backward country, 却被婉化成an underdeveloped country, 这一说法似乎还不足以美化, 而被进一步婉化成a developing country或an emerging country。

4) 掩饰功能

在很多时候, 人们总觉得说出事实真相很难, 于是委婉语成了他们最好的利用工具。政治用语就是这类委婉语的典型。为了掩饰事实真相, 政治家和外交官们发明了大量委婉语。美国政府高举联合国维和部队大旗屡屡侵略他国并干涉别国内政, 但政治家说这不是invasion, 而是police action, rescue mission或preventive war。还有更多的无数的例子, 失败不是failure, 而是incomplete success, bombing raid叫defensive measures, slaughter叫pacification, 如此种种, 不一而述。一些学者直言批判这类语言并把这种掩饰真相的政治用语称为“language of deceit”, 可以说一语道出了本质。

3 委婉语的动态分析

1) 委婉语的语域变异

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 委婉语的选择受到说话人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这一变异可以总称为委婉语的语域变异 (register variation) 。

性别是一个影响人们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委婉语的重要因素。在日常谈话中, 女性更加注重礼仪, 关心对方感受, 因此会选择更易于对方接受的表达方式, 借助大量的委婉语来表达。而男性则较为缺乏这些意识, 在谈话中更加直截了当。与女性相比, 男性会更多使用禁忌语, 即使他们内心知道应该尽量采取委婉语来代替。在谈话中, 尤其是关系亲密时, 他们喜欢打破这一规则, 挑战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当然, 男性并不是不使用委婉语, 只是不如女性使用频繁。在两者都使用婉语时, 同一话题男子和女子也有不同表达, 拿“上厕所”来说, to see a man about a dog, to shake hands with an old friend, to go water the lawn是男子用语, to go fix my face, to powder my nose, to make a phone call则属女子用语。 (李国南, 1989)

年龄是影响婉语使用的另一因素。一些适合儿童使用的委婉语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不再使用, tinkle, wee-wee是典型的儿童用语, to go to wc, to wash one's hands就是大人的话。由于委婉语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老婉语不断地被新婉语所替代。新婉语更象是年轻人的特权而不适合老年人使用 (Holmes, 1992:187) 。当你现在问一个年轻人他的恋爱情况, 如果分手了, 他会说“我们吹了”或“我们拜拜了”, 相同情况下, 老年人则会说“我们不在一起了”。由于年龄差异出现的委婉语使用差异在各个社会普遍存在, 是语言长期发展的自然现象。

2) 委婉语的时代变迁

与所有的语言现象一样, 委婉语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经过多年使用, 有些委婉语会渐渐失去委婉功能而成为临时性委婉语, 另一些委婉语则成为语言中的固有词汇变成永久性委婉语。而且, 关于同一意思, 不同时代往往有不同的委婉语。日本学者弘正雄曾为“她怀孕了”一句列出不同年代的不同委婉表现法: (李国南, 1989)

She has cancelled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 (1856)

She is 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 (1880)

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1895)

She is knitting little bootees. (1910)

She is in a family way. (1920)

She is expecting. (1935)

She is pregnant. (1956)

从这一例子中, 可以发现不同时代, 说法不一。怀孕长期以来都是禁忌话题, 因此催生了如此繁多的委婉表述方法, 人们足足花了一个世纪才说出了pregnant一词, 其他委婉表述便渐渐淡出人们记忆不再使用。

Hugh Rawson认为婉语的新陈代谢很大程度上受两大规律的支配, 即“格雷什姆规律” (Gresham's Law) 和“更新规律” (Law of Succession) 。 (Rawson, 1981:4) Gresham's Law原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 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 软钞最终会将硬货挤出流通领域。Rawson认为, 在语言领域中也有相似变化, 一个词的“坏的意义”会渐渐地将它“好的意义”排挤出去, 于是人们创造出新的说法来加以代替, 将说法一一更新, 形成了更新规律。 (Rawson, 1981:5) 从很多婉语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大规律的作用。例如英语中gay这个词语, 本身是“欢快, 快乐”的意思, 但后来逐渐与“同性恋”有了联系, 于是它本身的好的意义被渐渐地排挤出去, 除了一些固定的搭配中, gay还保持原来的意义外, 现已专门用来指同性恋方面的事物, 如gay bar, gay-seeker, gay party等等。婉语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断被更新, 英语中mad一词就曾经被婉化为crazy, insane, lunatic, mentally deranged, mental等一系列说法。 (束定芳, 1989) 同样地, 清洁工被说成a sanitation engineer, 现在又变成了an environment expert。

当然, 委婉语的更新与变化不是语言系统变化的唯一原因, 但不可否认它是语言系统不断更新的重要因素。委婉语对语言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义层面, 即词汇层面。借助外来语是形成委婉语的一大策略, 在英语中有大量的法语和拉丁语词汇用来替代禁忌语, 这些词汇大多已变成了英语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给英语语言系统增加了新的元素。而且, 委婉语的更新规律和外来语导致了大量的同义委婉语。根据美国俚语词典, 仅drunk一词, 就有多达365个委婉词汇。 (王松年, 1993)

4 结论

总的来说, 从社会语言学和动态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释婉语作为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深刻内涵。语言和社会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因此, 对语言系统和语言现象的研究绝不可离开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Ayto J.Euphemisms[M].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Limited, 1993.

[2]Fasold R.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0.

[3]Holmes J.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London:Long man group UK Limited, 1992.

[4]Rawson H.A Dictionary of Euphemisms and Other Double-talk[M].New York:Crown Publishers Inc., 1981.

[5]孔庆成.委婉语言现象的立体透视[J].外国语, 1993 (2) .

[6]李国南.英语中的委婉语[J].外国语, 1989 (3)

[7]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 1989 (3) .

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篇11

一、词源分析

据调查分析, euphemism (委婉语) 一词源自希腊语, 前缀eu即good、fair (好) , 词根pheme意为saying、speech (话语) , ism为名词后缀。简而言之, euphemism就是“说话好听” (fair speech) 的意思。因此, 有些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委婉语有与润滑剂同样的作用。正像语言学家Enright所说的, “如果没有委婉语, 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 人间将充满仇恨。”[1]。

二、关于人际功能

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 语言系统分为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这三个表示功能意义的纯理功能。在他看来, 日常语言交流中有两个角色:“给予”和“需求”。他们一方面着眼于交换, 另一方面着眼于信息情感交流。[2]对语言本质的把握及考察需要始终着眼于其活生生的作用。[3]那么要对语言有整体把握, 就不能简单地把那些活生生的生活语言排除在外。他认为在交流会话中说话者不仅能通过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 还将进而影响对方的思想或行动。称呼改变了, 说话双方却显得“亲昵”了, 心理距离也就拉近了。“人们用语言与其他人交往, 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 影响别人的行为, 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这就是人际功能[4]。通过这一语义因素, 说话者既表达了态度, 同时也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动, 这可以从语气、人称、情态等因素上体现出来。

三、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英语委婉语的作用

在委婉语中, 语气、情态等人际意义的构建要素使得听话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语言交流的重要目的在于建立并维护适宜的人际关系”。[5]按照这种看法, 语言交流一方面传递了信息阐述看法,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缩短交流者之间的距离, 便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专家认为, 语言是通过外在形式来实现它的功能的。形式是基础、是前提;功能是在形式的基础上得以产生的。

1. 语气系统的选择与人际功能的体现。

语气是人际功能的最重要成分, 包含主语和定谓词两个成分, 它们的出现和语序决定对语气的选择。“对语气的详细分析可以揭示交流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某些短小话语和对话特别适用”。[6]语句一般有这些的样式: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等, 句式不同, 句子的交际功能也不同。 (1) 陈述语气与人际功能的体现。一般现在时给人以现实感、紧迫感, 因此陈述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交流过程中, 委婉语运用词汇、语音及语法的各种灵活变化方式来达到削减语义的作用。人们通过推断领会说话者的意图, 进而达到委婉表达意思的目的。例如:当谈到丈夫赚的钱少时, 妻子可以说:“He can earn more with help.”当说到员工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时, 雇主可以说:“They had badl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imaginary and actual information.”这些委婉的话语表达一方面可以使听话者领会其中的内涵, 一方面也维护了他们的面子。在现实生活交流中, 直截了当的否定一个人的某种观点会给双方造成思想情感上的不合, 不利于双方沟通交流, 进而会影响沟通效果。故而, 在沟通时通过运用I think, I suppose, I am afraid等较委婉的词语开头, 如:“I think the job is difficult for him.I m afraid you will have to pay more time on your study.”则可以事半功倍。此外, 在陈述句表达中, 也可以使用虚拟语气这个语态的变动进而削减语义, 达到委婉表达的效果, 如:“I'm happy you have finished the paper on time.Tomorrow is the deadline.” (2) 疑问语气与人际功能的体现。在特定的语境下, 各句子功能的体现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比如在其语境下, 祈使句可以表达陈述句的功能, 疑问句也可以表达祈使或陈述的意思。比如:“Could you carry the baggage for me, please?”这句话也有祈使意义, 但比起“Carry the baggage for me.”要委婉动听得多。一样的, 在疑问句中为了达到委婉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时态的变化来实现。比如:在面对面的交流中, 用“Could you…?”, “Would you…?”, “I wanted…”, “I was sure…”来表示请求, 征求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而不使用“Can you…?”, “Will you…?”, “I want…”, “I m sure…”就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更委婉、温和、悦耳动听, 更容易被接受。

2. 情态系统的选择与人际功能的体现。

用情态来表示对某行动或事情的态度和观点, 表示也许、可能, 因而使语气表达更加委婉。说话者对自己所阐述看法的判断, 对对方所应承担义务的命令, 对个人意愿的建议表达是人际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主要是由语法的不同情态来体现的。比如, 在“He will be Chairman Mao.”这个句子中, 陈述情态表达了说话者的意见, 相当于“He's Chairman Mao I think.”而在“Will he be Chairman Mao?”这一句中, 疑问情态表达了说话者征求对方意见, 相当于“Is he Chairman Mao do you think?”。当然, 还应注意在使用像certainly, always这样高值的情态词时语气也会显得更加委婉。比如, “He's certainly Chairman Mao.”就比“He's Chairman Mao.”婉转动听。当然, 在委婉语中有很多方法和手段来体现情态的不同, 可以通过添加助动词、附加成分、用隐喻和语调等来体现, 它还体现在填充词以及心理过程动词方面。比如表达对某件事委婉的看法, 可以通过这几种情态化手段来实现: (1) 添加“could/should/might/must be…”等情态助动词、附加成分来表示委婉语气, 如:“It might be a good chance for him to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2) 通过“I believe/guess/ (don t) think/reckon…”等情态隐喻来表达委婉, 如:“I believe she would be the winner of the speaking match.” (3) 添加“is sort of/kind of…”等表示情态的词来表达委婉, 如:“The little boy had kind of worry that his mother will go out for a walk and let him alone.”因此, 社交活动中使用委婉语, 显得特别重要, 别人意识到你对他的尊重了, 自然就“好说话”了。

3. 委婉语评价系统的选择与人际功能的体现。

汤普生认为, 评价是表达其对某事物是好是坏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词汇选择来表达看法, 但是确没有固定的语法结构限制。委婉语是说话者用一些比较温和、婉转、悦耳动听的词语代替粗俗、低贱的禁忌语以达到文雅的效果, 进而维护听话者的自尊。例如, 有些学校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来划分“快慢班”, “慢班”则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所在的班级, 用“慢班”比“差班”更有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 师生之间也能建立和谐的关系。

在运用英语委婉语的交流表达中, 既展现了语言的禁忌性, 表明了人们的思想, 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绚丽多彩, 也使英语学习及运用变得更加的生动自然。而从人际意义角度来分析委婉语的用法, 对于语言学理论、修辞学理论和其他学科的研究都有相当深远的促进意义。当然它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我们对英语委婉语的研究学习应该更为细微地考量, 不断总结进步, 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

摘要:委婉语的使用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人们使用它以避免说禁忌语或不礼貌、庸俗的话。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视角论述委婉语的使用, 旨在让读者对英语委婉语在相关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使用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关键词:委婉语,人际功能,文化,委婉语的使用

参考文献

[1]Enright, D.J (.ed) .Fair of Speech-The Use of Euphemism[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2000.

[3]钱冠连.语言全息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4]孙迎辉.社会因素对语言研究的影响[A].黄国文, 常晨光, 丁建新.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苗兴伟.话语转向时代的语篇分析[C].黄国文.常晨光.丁建新.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第八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黑人英语下一篇:无刷双馈异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