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怎么设计

2024-07-23

导学案怎么设计(共12篇)

导学案怎么设计 篇1

导学案怎么设计

苏武乡新河中学 段开平

一、导学案概念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达标测评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二、编制导学案的目的

1.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 3.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 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分层次和个体化。

三、导学案的编制

(一)编制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性原则。“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导学案的编写要突出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安排,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分层探究,有序引导,逐步生成,要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教材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所以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导学简单化”。

4.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1.吃透教材打基础。编制导学案前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要求,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感情因素,为导学案的编写打好基础。

2.“二度创作”有提升。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导学和探究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3.紧扣目标抓落实。导学案的编写要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每课设置有适宜的学习目标。整个导学案必 须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对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4.分层学习差异。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把问题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设计问题要本着以下要求:

(1)设计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和细碎;

(3)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4)设计的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5)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多用“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

通常针对学生层次,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叫“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优等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5.学法指导在其中。导学案不是教案,更不是习题集。它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要体现学习过程的方式方法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如:指导学生如何有效预习;如何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问题展示;如何进行问题质疑;如何用好纠错本;如何用好双色笔;如何整理学习笔记;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通过学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三)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直接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展示的效果和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高效。因此,导学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业务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科组成员团队合作能力的集中检验,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导学案的编写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编写程序、统一基本环节、统一课时容量、统一编写格式。

1.统一编写程序。当周备下周的导学案,每课一案。(1)有两名以上教师任课:先指定主备人,主备人双周轮换。

主备人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 备课组集体研讨并由主备人修改,形成共案 → 学科主任审核,签字 → 相关任课教师依据本班级学情进行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 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存档。

(2)一名教师任课:独立完成 → 学科主任审核 →结合授 课,课后修订,存档。

2.统一基本环节。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预测;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学习内容(自学内容、合作学习内容、展示内容);整理学案;达标测评;学习反思。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计应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制定,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2)重点及难点预测。对于难点,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真正的难点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往往跟教师的指导、导学案的编制、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有关,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预设和教学反思。

(3)知识链接,指“前挂后连”的知识。具体是指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

(4)学法指导。要明确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道理。学法指导不应是单列的导学案的一个环节,而应该体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学法,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应立足教材注重基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层次性、探究性、挑战性,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学时要明确自学的目标,与本节 知识有关的知识链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其初步运用。

合作探究——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基本能力的提升。一般来讲学生需要组内讨论才能解决或获得基本的思路。

展示提升——展示绝不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小组学习遗留的问题展示;是小组学习成果的生成性展示;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展示。一般展示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题的易错点、知识的拓展延伸点、总结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如学习新发现、新的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

(6)整理学案。在进行课堂展示后,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自查自纠,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归纳。

(7)达标测评。要体现层次性,探究性,实践性。包括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实际运用。

(8)自主反思。突出反思点,一般应有知识盘点、易错点整理(也可放在纠错栏里)、心得感悟等。

3.统一课时容量。本着一课一案的要求,导学案的份量要适宜,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效。尤其要精选习题,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所编制的导学案的容量以学生预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4.统一编写格式。(附表1 导学案模板)

四、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利用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导学案,对照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自主 学习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时要实事求是,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2.使用导学案时要坚持先独学,再对学、群学的方式进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上,学生对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交流质疑,个别重难点老师总结点拨。

3.课堂上要用好双色笔。养成使用双色笔在课本上标注重点内容或使用导学案整理纠错记录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写出自主反思。

4.检查的作业为导学案、双色预习笔记和纠错本。也可以将预习笔记、纠错内容设计融入导学案中一并检查。

5.不能过于依赖导学案而忽略了课本。导学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本的学习而设置的学习方案,是“路线图”,是课本学习的辅助,不能替代课本。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交流,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课堂上对导学案的使用应本着“以学定教,教者亦学”的原则,灵活使用导学案。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控制,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重在点拨,以点拨代讲,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

3.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学反思,针对课堂 教学情况和学生自主反思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5.导学案中达标检测部分,要力求课内独立完成,不准学生讨论及抄袭,教师也不做指导,以此培养学生集中能力,快速、高效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同时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双检验。如果因时间原因,不能课内完成,应对学生提出课后限时完成的要求,并及时上交,进行批改。

6.在导学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作统一的要求,要允许学困生有差别。

7.导学案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导学案怎么设计 篇2

我对怎样设计导学案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知识难点。

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其实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 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基础之上的。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习的落实情况,上课前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 将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可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提示, 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有效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为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科学地将一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内有优、良、中、差四名同学,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依次称之为A、B、C、D。对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我们设计让A自行突破,或帮助优者攻破难关(需要说明一点,对某些问题, 他们甚至有着比老师更好的方法, 是他们教老师,这是一个短暂的角色转换,将形成课堂上的亮点。 ),然后由A带B,再带C,最后影响D……这样,所有同学对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学习, 必然使更多同学掌握更多知识,这种掌握可能来自老师的提示,也可能来自组内讨论,更多的则来自于自己的扎实预习。当然,对一些非基础性的、灵活性大的难题,对分组的D类同学而言,可能永远无法逾越。但对重点基础性知识,他们应该初步掌握,就他们本人而言是一大进步。这样一来,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老师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显然,学习优秀的A同学,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相当重要。正如羊群的从众现象,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赶着一群羊前进,如果在前面横一根棍子,排在前面的领头羊就停止脚步,后面的羊就都停下来。如果抽领头羊一鞭子,一声吆喝,它便跳过棍子,后面几只羊也跟着跳过去,这时候,撤去棍子,让羊群中央畅通无阻,有意思的是后面的羊在走到相应位置时仍跳一下。显然,它们的起跳已经没有跨越意义,原因是前面的羊跳了它就跳。这种从众现象正好说明学案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小组内的A同学,如果连领头羊都无法跨越,那么学习任务的向下分配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请同事们不要拿这里的羊群比做学生当歧视。尊重学生是教师必备的修养,这里只是说明一个道理。

其实, 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问题是一个可以展开讨论的话 题 ,我们完全 可根据实 际情况 ,结合学科 特点、学生 特点进行多次尝试,找到一种最合适的、很有学习效率的分组方案。

最后,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有效指导学生认真学习,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更是不行,思考得不深、不透同样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学生重点学习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明确教材重难点,上课所学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5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完全投入地认真听讲,因此重点知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 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导学案反馈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怎么设计 篇3

【关键词】  导学案 教学模式 有效课堂 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17-01

0

江西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后,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明显感觉到了三点变化:一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无论是在能力培养还是在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二是教师用来讲授知识的时间正在减少,学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大量增加;三是历史高考知识不再以某一种教材版本为唯一的依据,历史教材版本增加了可选择性。从以上三点分析,我们认识到,要适应新形势,首要问题是必须改变“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于是,我们采用了导学案教学模式。

那什么是导学案呢?顾名思义,导学案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反映教学内容的的纸质文案。

那要怎样设计导学案呢?我们使用的“导学案”一般分为以下7个部分:1.解读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在我们编订的“导学案”中首先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包括识记、掌握、理解、运用各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另外还让学生明确重点、难点知识,以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2.温故而知新,复习与本节课与关的旧知识,为本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运用了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回忆。3.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力求简洁明了,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线索浏览教材,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空白处填写好并在课本上勾画,以此强化学生对重要概念、知识关键词等的掌握。另外,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4.知识延伸。现在教材的编写是“一纲多本”,每一种版本都有其优缺点,为了加强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编写“导学案”时教师们应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中,吸收其它版本的优点,紧扣课标,厚积薄发,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优化教学方案,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5.合作探究,知识升华。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一系列问题集体展开讨论。集体讨论的问题主要是老师讲授完本节内容后为了升华本节的知识而设计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普遍特点是跨度大,思维含量高。它往往涉及到几段课文,或者是全文,有的甚至跨章越节,即使是优生一般也难以轻松作出全面的回答,需要经过一番集体讨论后才可以得到完满的解决。6.巩固训练。巩固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有些题目的技能训练,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总结。7.学后心得。导学案最后,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课后,教师可以将导学案收起,给学生进行解答和批阅。

导学案具体怎样运用呢?第一、每个课时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第二、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预习认知程度。导学案有的是需要认真批改的,对于不需要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检查掌握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有意识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第三、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还课堂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有时候是各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知识小卡片,有时候是大家的交流、研讨,也有时候是各组间的质疑等等。作为老师应该在课上或课下有意识的教会学生学习、合作、展示、倾听、评价。第四,再优质的课堂,也少不了课后的巩固,作为老师,每一堂课完成之后,要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课后反思,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把导学案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的落实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严密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

今天的教育是教与学的恰如其分的互动,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平衡与协调。通过导学案这一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释疑、课后巩固复习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教师则借助导学案这一方法,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设计要求 篇4

湟源县大华镇中心学校 冯永元

导学案基本要求

1、从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始,除体育学科外,其余学科一律实行导学案上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英语阅读、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等。

2、不同的课型要备出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包括:复习课、习题训练课、监测课、周周清课、试卷分析课、培优课、转差课等。

3、要求每课一案。语文学科可以根据教材安排情况,可以安排连课时导学案,但必须注明课时数量;毕业班有大课连排的学科可以安排连课时导学案,并注明课时;培优转差课可以安排一个整教时的导学案。其它学科必须一课一案。

4、超双周备课。即第一周周五上传的导学案是第三周使用的导学案。目的是考虑对于不合格的导学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修改,留出备课组集体审核的时间。

5、各备课组组长每周填写“导学案计数单”。即统计每周各组的导学案数量。本表有教研处设计。

6、教研处不签印书写导学案或套题资料。当天导学案若得不到印刷,请到打印室取回导学案进行修改。

7、导学案的上传要及时。每周五放学前传送完毕。

8、导学案的版面、字号、标点按原先要求执行。可参考共享文档中的“示范导学案”。

导学案基本环节

页眉右侧:学生的自勉警言或格言或学生的座右铭。

各学科教师要收集每位学生的自勉警言等。在每份导学案的第一个环节上打出学生班级、姓名和警言。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精当、通俗;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

2、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习某个问题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学法指导是最经典最纯粹的东西。

5、导学过程。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共有四项内容:(1)预习导学。环节上的要求有:本课背景、预习任务、完成时间、预习方法。内容上的要求有:一是要求学生要总览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训练自测。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完成要保证两点:一是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化的意识,让学生自主,不是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这个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学习小组中,要以最短的时间摸清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哪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2)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部分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拓展性问题,也可以留出空白让学生提出问题。抑或两者的结合。

《陋室铭》导学案设计 篇5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及文体。(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记住作者及文体。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本文统领全文的词语是什么?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明确:(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

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指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2.统领全文的词语是哪个词?

明确:(德馨。)

3.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来写,抒发了作者高雅自适的生活情趣。)

4.文章结尾再一次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明确:(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结尾引用孔子的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研读赏析并阅读全文。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①解释下列词语。

名 灵 劳形

②文章点题句是什么?

③以古代圣贤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④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什么?

⑤文中的“仙”和“龙”比喻什么样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词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著名。灵异。使身体劳累。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④“孔子云:何陋之有?”⑤品德高尚的人。德馨。)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学生《七律长征》导学案设计 篇6

【课中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建立,是多少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然而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

在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回顾长征历程,写下了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现在就让我们来领略这首诗的恢弘气势吧。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等弄明白意思。

3、朗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合作探究

1、什么是七律?(视频《诗歌体裁》)

2、了解长征。

3、写作背景。(视频《时代背景》)

4、词语理解

“远征难”三个字怎么理解?

远征:

难:

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运用了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5、《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全诗生动地概述了(),赞扬了()精神

四、精讲点拨:

【课后训练学案】

填空

1、诗中“,”这两句是对全诗的总写。三个字是对红军长征途中多遇困难的概括。其中表现红军坚强、无畏的词语有:、。

2、诗中把五岭看作,把乌蒙山看作,这表现出了红军战士 的精神,这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弦切角”导学案设计 篇7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 教学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注重知识生成过程, 强调方法情感, 转变评价方式, 还课堂于学生, 学生从“被灌、被教、背双基技能”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幕后走到幕前;教师从幕前隐到幕后,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 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设计方法

导学案就是以课本 (教材) 为平台, 创造性地在课堂上将所有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教给学生,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书, 大胆交流, 解决 (所预设的) 知识情景问题串, 以书面形式呈现与学生面前, 规避了教师用语随意和不确定性。教师有充分的时间, 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 构建生生、师生互动、互帮互学的新课型教学关系, “强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 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导学案设计

1.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P15“弦切角”。

2. 学习目标

(1) 理解弦切角的意义。

(2) 探究弦切角定理生成过程。

3.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类证明——增强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内化知识——提高探究学习能力, 增强数学核心内容的应用意识。

4. 学习方法指导

通过对圆周角定义、定理证明方法探究新旧知识联系, 精心有效地转化, 由特殊到一般的生成知识, 积累数学思想方法, 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5. 学习过程设计

【问题情境一】可联系上一节“圆周角”的定义, 你认为“弦切角”应该怎样定义, 通过画图说明, 给学生们交流讨论的时间为3-5分钟“隐去”。 (答案:顶点在圆上, 一边是圆的弦, 另一边是圆的切线的角就是弦切角。)

【问题情境二】联系上一节“圆周角”定理, 结合画出弦切角的图形, 你能猜想出弦切角定理的内容吗?用3-5分钟时间, (1) 不难得出这个弦切角∠BAC只可能和AMC (8) 有关; (2) 在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当弦AC是圆的直径时 (∠BAC=90°=21AMC (8) ) 。最终得出结论是:线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度数的一半。

【问题情境三】你怎样证明这个结论呢? (8分钟) 证明了是定理, 证明不了给出一个反例。

可联系上节内容结合问题情境二特殊情况, 证明一定要分类, 应按什么标准分类?内容隐去供学生们思考探究 (一弦切角与圆心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类:一是圆心在弦切角外, 二是在上, 三是在内, 在上问题情况特殊, 那么其它两类转化为特殊。证明略, 从而得弦切角定理内容) 。

【问题情境四】通过本节内容与上节圆周角定理联系又能得出弦切角定理的另一种叙述形式吗?

回答: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

【问题情境五】既然你已经获得弦切角定理的知识, 不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例题。

例:已知:∠OAC=∠BCA, EF切⊙O于D。求证:BC∥EF (易证出略去)

练习与评价:例6.练习, P16.第1题

6. 学习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对你今后学习有什么提示?结合学习目标、重难点回答。 (教师积极评价)

7. 作业布置:P16.2

已知:△ABC内接于⊙O, ∠CAD=∠B。

(1) AB经过圆心O, 求证:AD是⊙O的切线。 (2) AB不经过D圆心O, 求证:AD是D⊙O的切线。

深层次思考“弦切角定理的逆命题”

8. 板书设计

浅谈如何设计导学案 篇8

导学案是引导學生学习的方案,它研究的是如何学?是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同时,它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怎样自学,交流,展示和总结,是高效课堂的抓手。它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内容,课堂探究,学习收获,当堂检测几个方面。那么,如何设计好导学案呢?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方向上更明确,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清晰,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不依赖老师,不依赖他人,以主动学习为核心,以同伴互助为补充,使自己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之人,主宰者。

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制定的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传统课堂制定的是教学目标,教师从自身角度出发,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这样来制定目标是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仆从,是针对教师,因此制定目标时必须转变观念,从学生出发,把教学目标改成学习目标。

其次,目标制定必须与课堂相结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考虑课堂,把每一目标的实现分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实现学习目标,让课堂真正开放。

再次,要搞清楚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制定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依据教材,重要的是要研究透课程标准,弄清楚课程标准对大部分内容的要求,然后再结合教材,学生课堂来确定学习目标。一般来说,我设计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会本课的知识点,即出现的生单词及短语。第二个目标是这些知识点在句中的运用。第三个目标是本课所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所以说,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课堂回应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

课堂。

二、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三、课堂探究

对于知识点自己难以解决的内容,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四、学习收获

知识结构的整理归纳过程。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整理清楚,从而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五、当堂检测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要太难,以五分钟为宜。

2.紧扣重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差异,建议设置选做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一份优质导学案的出炉,是一个系统过程,而不是依照导学案的模板,简单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和问题的复制与粘贴,要想设计优质的导学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瞻前顾后

瞻是新知,顾是旧知。导学案的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整体出发,将每一个知识点贯穿于整个单元,整个学段之中。

2.注意层次

导学案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有小坡度梯次化,相关内容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因后果,上下相连,我们学校班型都大,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因此我们既让学优生吃饱,又要让学困生有所学,因此我们设计内容要有层次,有梯度。

3.注重知识整合

设计导学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把握,理解,应用。如我在设计七年级英语上第八单元“问路”这一课时,我把初中涉及问路的句型,在路上如何指点方向,全部整合到这一导学案上,便于学生系统化学习和归纳知识。

4.注重课时化

做到这一点看似容易,实则需要下很大功夫,需要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清楚,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对学生的活动,教师的点拨,目标的达成,随机的生成所需要的时间都要有个预设,然后确定导学案设计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切记不要盲目编写,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拖泥带水,影响效果。

小学英语导学案设计 篇9

(2012-06-17 19:55:55)

转载▼

分类: EnglishTeaching 年级:五年级

教材:快乐英语三起五第六册

课题: Lesson 7(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听、说、读、写单词milk,bread,fruit,vegetable,empty。

2.能听、说、读、写句子What do you want to buy?I want...3.朗读、理解课文并表演。

学习重点:对话的理解及表演。

学习难点:正确使用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uy?I want...学案:

I.目标导学

1.四会单词:milk牛奶,bread面包,fruit水果,vegetable蔬菜,empty空的。

2.掌握句子:What do you want to buy?I want...你想要买什么?我想要……

II.自主学习

1.听录音跟读,了解课文大意。

2.短语翻译:go to the super market___________

many things___________

make a shopping list___________

and so on___________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read the dialogue by yourself.Try to translate the important sentences.(读对话并找出不理解的语句。)

III.合作交流

1.小组互相交流。

2.互相帮助熟读课文。

3.与同伴做一个小对话,结合表演。

IV.精讲点拨

1.The pronunciation od the new words.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e letters “a” “o” “u”。

2.讲解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uy?

(拓展:What do you want to drink/eat/make...?)

3.Answers: 3 humburgers/some chickens/a football...4.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短语和句子。

V.汇报展示

1.在黑板上读、记忆单词(以小组为单位)。

2.根据图片做对话表演。

3.班内大展示,能以动作表情等做情境对话表演。

VI.测评反馈

1.翻译下列单词和句子。

牛奶()面包()水果()

蔬菜()空的()

你想要买什么?()

2.用“I want...”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导案:

一、呈现学习目标,最好以出示图片的方式,图文并茂效果好。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借助单词表等学习单词。点拨掌握单词语义、词性并能正确应用。

三、适时做好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讲英语。

四、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整式的乘除导学案设计 篇10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在此小编为您整理了整式的乘除导学案设计,希望能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2、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二、学习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本节的重点.三、学习难点: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及综合运用。

四、学习设计:(一)预习准备 预习书30--31页(二)学习过程:

1、探索:对照整式乘法的学习顺序,下面我们应该研究整式除法的什么内容? 引例:(8x3-12x2+4x)4x= 法则:

2、例题精讲

类型一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

第 1 页 例1 计算:

(1)(6ab+8b)(2)(27a3-15a2+6a)练习:

计算:(1)(6a3+5a2)(-a2);(2)(9x2y-6xy2-3xy)(-3xy);(3)(8a2b2-5a2b+4ab)4ab.类型二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综合应用 例2(1)计算:〔(2x+y)2-y(y+4x)-8x〕(2x)(2)化简求值:〔(3x+2y)(3x-2y)-(x+2y)(5x-2y)〕(4x)其中x=2,y=1 练习:(1)计算:〔(-2a2b)2(3b3)-2a2(3ab2)3〕(6a4b5).(2)如果2x-y=10,求〔(x2+y2)-(x-y)2+2y(x-y)〕(4y)的值

3、当堂测评 填空:(1)(a2-a)(2)(35a3+28a2+7a)(7a)=;(3)(3x6y36x3y527x2y4)(xy3)=.选择:〔(a2)4+a3a-(ab)2〕a =()A.a9+a5-a3b2 B.a7+a3-ab2 C.a9+a4-a2b2 D.a9+a2-a2b2 计算:(1)(3x3y-18x2y2+x2y)(-6x2y);(2)〔(xy+2)(xy-2)-2x2y2+4〕(xy).4、拓展:

第 2 页(1)化简;(2)若m2-n2=mn,求 的值.回顾小结: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

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幂的运算;并能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运算。

一、知识梳理:

1、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am+n(同底,幂乘,指加)逆用: am+n =am﹒an(指加,幂乘,同底)(2)同底数幂的除法:aman=am-n(a0)。(同底,幂除,指减)逆用:am-n = aman(a0)(指减,幂除,同底)(3)幂的乘方:(am)n =amn(底数不变,指数相乘)逆用:amn =(am)n(4)积的乘方:(ab)n=anbn 推广:

逆用,anbn =(ab)n(当ab=1或-1时常逆用)(5)零指数幂:a0=1(注意考底数范围a0)。(6)负指数幂:(底倒,指反)

2、整式的乘除法:(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

第 3 页 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m(a+b+c)=ma+mb+mc。

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m+n)(a+b)=ma+mb+na+nb。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3、整式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平方差,两数和,乘,两数差。公式特点:(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只有符号不同,结果=(2)、完全平方公式: 首平方,尾平方,2倍首尾放中央。逆用:

完全平方公式变形(知二求一): 4.常用变形:

二、根据知识结构框架图,复习相应概念法则:

第 4 页

1、幂的运算法则: ①(m、n都是正整数)②(m、n都是正整数)③(n是正整数)④(a0,m、n都是正整数,且mn)⑤(a0)

⑥(a0,p是正整数)练习

1、计算,并指出运用什么运算法则

2、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练习2:计算

3、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练习3:① ②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复习教案(2)复习目标:

1、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并会逆向运用;熟练运用乘法公式。

2、掌握整式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知识应用练习

1、计算

第 5 页

二、例题选讲: 例

1、已知,求 的值。例

2、已知,求(1);(2).三、巩固练习: 1.已知,求 的值。2.已知

3.已知,求 的值。

四、课堂练习:

1、计算:

2、A与 的差为,求A.3、若,求 的值。4.常用变形:

二、根据知识结构框架图,复习相应概念法则:

1、幂的运算法则: ①(m、n都是正整数)②(m、n都是正整数)③(n是正整数)④(a0,m、n都是正整数,且mn)⑤(a0)

⑥(a0,p是正整数)练习

3、计算,并指出运用什么运算法则

2、整式的乘法:

第 6 页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平方差公式:

3、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练习5:① ②

浅谈如何设计古文导学案 篇11

【关键词】古文导学案;设计;古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文言文,这些古文的体裁各式各样,字、词、句的解释也越来越复杂、难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这些古文,老师通常采用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新型的编写“导学案”的授课方式效果理想很多。在每节新课学习之前,老师可以提前一周左右的时间编写“导学案”,指出文章中的重难点、字词语句的释义、段落的结构、全篇文章的主旨大意等等,让学生自己提前预习并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初步地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因此,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黑板、录音机、投影仪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教学的需求,应从过去只有图片和声音的辅助教学转变为多媒体教学,结合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信息在内的教学。在设置古文“导学案”的时候,也应采用多媒体进行。

如在《大道之行也》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像、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学习目标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学习目标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两遍,让学生明白基本的字词句的读法和断句,然后在晨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反复大声地朗读文言文,这样可以增加语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次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词义的理解。学生反复读了几遍之后,教师可以再对不准确的读音、语调和语速进行纠正,以便在准确朗读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让学生查阅工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课文释义进行查询理解,这样边朗读边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的含义,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三)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非常繁杂,不容易掌握,想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这些实词、虚词的用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归纳已经学过的内容,将所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不足之处教师也应指出来便于改正。

(四)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五)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贺丛蕾.高中文言文“学案导学”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

版),2009(20).

[2]何会娟.例谈导学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19).

[3]何会娟.例谈导学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11).

[4]凡力.导学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情况及思考[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8).

作者简介:唐硕仁,女,1983年生,广西桂林人,本科,中学语文二级教师。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篇12

一、走进生活,走进数学

数学的根基是生活,这门学科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生活是数学课教学的大背景,如果脱离了现实中的背景,教学就成了纸上谈兵,只有将这门课融入生活中,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在本地区的教学改革中,结合学生和地区的特点,通过探索实践得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教学设计“导学案”,即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两案合一,在“导学案”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通过学生的三维目标制订出本节课的“导学案”。

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探讨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发展。在制作导学案时,首先我们要让一道题是一个“活”题,那就要教师设计导学案时提一些相应的问题,比如有几种圈法,通过这些物体我们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等等,再比如让小朋友把小动物身上的算式与相应房子上的得数连一连,其中会碰到有一两道是没有数可以连的,细心的小朋友发现问题对老师说, 老师有一道不能连,这时如果教师说不能连就别连,那也就过去了。相反,如果这时教师能把自己当做与学生共同的探讨者,问一问那该怎么办,小兔子不是没有家了吗?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这时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改一下房子上的得数,有的说可以改一下房子身上的算式,还有的想出给小兔子重建一座新房,写上正确的得数,这样不仅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二、“导学案”设计分层次,关注到每位学生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也是实施高效数学课教学的根本。一节课教学设计得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课堂。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而学生的认知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认知高,有的学生认知低,那么我们的“导学案”设计是不是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是不是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和制作教学设计时的最大难题,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教师要有更多的关注,更多地关心这个集体,对他们要多些谅解、多些宽容、多些偏爱、多些帮助,时常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信心,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哪怕是与这门课程无关的东西,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我们就要把它全部发掘出来。

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吃多饱吃多饱”,教师设计时一定要做到在“导学案”中巧用开放性习题,实行弹性作业,增强练习的层次性,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情况,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有坡度也有一定跨度,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要使“后进生吃得消”,又要使学习好的学生“吃得饱”,要让全体学生通过做“导学案”获得更多知识和需要。

三、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

传统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学生充当“听众”的角色,一堂课下来就像看电影一样看教师表演,所学知识不知道如何用于生活中,是 “死”知识。优质的高效课堂不仅让学生轻松学习知识,更让他们动起来,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当中,所以我们在制作“导学案”时有 “课堂实践”这一栏,来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和实践的训练,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训练,有助于把教师从“语文要念,数学靠算”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单项活动”为师生教与学互动的“双边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平台, 把课堂延伸到室外、校外,使课堂丰富生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在生活中学习,避免数学课产生枯燥乏味、学而生厌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轻松学习。既有感性认识的一面,又有理性认识的一面,更好地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评价学生,学生课堂上不同的想法,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应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算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即“条条大道通罗马”。

上一篇:党风廉政考试答案.doc下一篇:实验小学五四文艺晚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