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培训心得(精选9篇)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1
《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互动与促进生成》学习心得
7月9日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南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案例给我们呈现各种专业的知识,很感谢他们。其中王正青老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互动与促进生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谈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王老师的讲座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课堂教学的本质与要素构成、课堂互动与课堂生成的内涵、影响课堂互动与生成的因素、课堂互动与生成的常见问题、促进互动与生成的具体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王老师说所谓课堂互动指的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不断调节教学活动的过程,而课堂生成则是指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生成超出教学预设方案之外的新的学习主题的过程。所以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缺少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对同伴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取舍,更不能主动地把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转化成学习的资源。老师不能埋头在自己对教案的设计中,对学情的预设中,而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课堂的闪光点、生成点,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老师结合具体案例为我们解惑,如:每当上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希望学生可以互动一起回答问题。但是问题一抛出来,学生迅速地低下了头,教室鸦雀无声。你觉得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哪些原因?这是一线老师常会遇到的问题,经过剖析、研究,认为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问题不能太泛,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多互动,传统的教学容易使学生的思考力丧失。发现问题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好比看病就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王老师告诉我们:1.精心备课,柔性预设: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预先做板块式设计。2.鼓励参与,深层对话:愿意表达不同意见,通过对话将思考引向深入。3.赏识评价,促进生成:师生间相互赏识,但不等于乱鼓励、瞎表扬。4.善于捕捉,机智应对:灵感稍纵即逝,火花瞬间即灭,利用一些意外笔误、口误。5.展示风采,丰富表达:恰当地运用书面语言、肢体语言,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6.小组合作,良性竞争: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以集体的荣誉调动学生参与。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遇。教育局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平台,让我们凑集在一起相互交换,一起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提高了业务素质。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我定会更加努力,增强学习,提高素质,完美自己,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2
在短短的培训期内, 台湾教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者以平常之心对待教育。
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人
台湾师范大学培训学习期间, 午餐和晚餐都是在教室里吃的盒饭, 负责人是位叫俊彦的年轻人, 他刚当完兵来台湾师范大学工作不久。第一次午餐他将盒饭一一发到每学员手中, 在教室外放三个垃圾袋, 就出去拿饮料了。学员们用餐后, 将垃圾放进这三个垃圾袋。俊彦回来发现我们没有将垃圾分类, 他腼腆地笑笑说:“没有想到大家这么快, 这三个垃圾袋第一个是放可回收的垃圾, 第二个是放一般性垃圾, 第三个是放剩菜剩饭的汤。”他蹲下来吃力地将垃圾分类后送走。晚餐时, 老师们按照他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分别装入三个袋中, 但还是不到位, 将小勺子之类小物件都顺手扔进中间的任何一个袋中。我去放垃圾的时候碰上俊彦正在用手把剩饭菜汤中的小勺子一个一个抓出来放入一般垃圾中。“俊彦, 你真让我们感动”, 学员们赞叹到。“没事, 这都是我应该做好的”, 他微笑着回答。我的心中为之一震:一位刚入职的年轻人, 这样平常的小事, 他做得如此认真, 以“应该做好”为准则, 还有做不好的事吗?他的行为与行动感染着我们, 以后的用餐中我们自觉帮助俊彦发餐盒, 收拾垃圾, 整理教室, 大家都收获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喜悦;他的行为与行动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年轻人有这样认真的做事态度, 与他在校期间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的行为与行动也启示着我们:作为老师, 通过平常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以平常之心从小事做起, 将“应该做好”作为准则。
两位在山林小学任教很久的海归教师
12 月24 日下午, 我参访了新北市三峡区东南方偏远山区的有木国小, 这是台湾特色联盟之星学校之一——山林之星, 学校有87 名学生, 22 位教师。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展览艺术廊、生能园区、蝴蝶走廊、空中花园和英语专科教室, 了解到这所学校学生学习是双轨体系, 一是正式课程和基本知识, 二是生活中的经验系统, 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结合, 将知识转化为经验和能力, 应用在生活中。见我们对英语专科教室感兴趣, 校长破格让我们进入教室看看学生的英文学习, 学生分组在练习对话, 老师在各组轮流参与。当校长介绍到有木国小两位英文教师, 一位留美, 一位留英, 回到台湾在有木国小任教时间都不短时, 我们中间有人发出了惊叹声:“哇!难得!”英文老师面带微笑就站在学生后边朝我们点点头。记得11月份, 网上关于清华博士选择当中学老师引发了大讨论, 网友评论“大材小用”“太过现实的社会环境让人才流失”, 我也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 答案还是不确定的……在有木国小学见到两位海归英文老师, 看到学生参加新北市英语读者剧场及歌谣竞赛获得7个特优、5 个优等的佳绩时, 这个问题瞬间就有了确定的答案, 我心中豁然开朗:以平常之心认真做事,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 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两位海归的英文教师用自己的海外学习经历和英文知识给孩子一扇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开阔了孩子的国际视野。教育需要学问, 需要艺术;教师需要高学历、高水平, 但更需要一颗平常心。
多位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为学生做事的家长
12 月25 日上午, 我们参访了台北市兰雅国中。这所学校建校1977年, 作为台北市的名校, 学校有很多特色, 校园文化温馨和谐, 课程设置独到创新, 环境优美。最吸引我们的是这所学校的家长, 不管自己的职位多高, 不管自己的工作多忙, 都抽空来学校, 参与家长会, 参与父母成长班, 参加亲子讲座, 为学生做事。周国平认为, 教育的真正灵魂, 在于“守护人性”。对于自己的孩子, 兰雅国中的家长们设法利用午休时间到学校来与孩子交流, 他们结合当今孩子的身心特点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尤其是亲情教育。家庭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因为它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关乎成人, 这些家长将家庭教育迁移到学校, 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 以恬淡之心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对于其他的孩子, 家长们更是尽自己所能关心帮助, 每位家长每年少则几十台币, 多则几千台币出资设立奖助学金, 用于帮助“家境清寒者”“家中突遭变故或有其他重大事由急需紧急救助者”“午餐费缴纳困难者”。这笔钱由班级申请, 家长会专人管理。每逢节日, 家长们都会去学校与学生们一起度过, 今年冬至节家长和学生一起搓汤圆的温馨画面还在学校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让我们流连忘返, 家长们将自己的爱, 以平淡的方式, 流经学校, 滋养到其他的孩子, 滋养到孩子的整个世界。
西南大学培训总结 篇3
2018年7月31日,玉屏侗族自治县教育局组织全县150名小学老师到重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参加了近一周的培训。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务周到。虽然培训时间短,但收获颇多。
我们的培训日程是这样安排的:8月1日上午进行了开班典礼并参观了西南大学校园,下午聆听了邓磊教授的专题讲座——《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与核心素养》;8月2日上午听了张先彬《课堂教学设计及评价》专题讲座,下午是王纬虹专家的专题讲座——《家校共育研究促进学校品牌建设》;8月3日上午参观了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下午张玏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统编教材背景下阅读教学走向》;8月4日是老师们同课异构,专家现场评课,进行教学指导;8月5日聆听了崔卫国教授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专题讲座,并进行了结业典礼。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前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倍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4
这是一个促进教育公平的项目。是英国支持中国西南贫困地区处境最不利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项目。它以促进教育公平,帮助处境最不利女童、少数民族、留守、残疾、离弃、家庭极贫困儿童获得公平入学,公平接受优质教育机会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帮助中国政府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贯穿项目全过程的思想主线就是促进教育公平,整个项目渗透着“全纳”“赋权”“民主”“平等”“和谐”“参与”“关爱弱势群体” “有教无类”“共同探究”“知行统一”等思想内涵。项目的重点是帮助处境最不利儿童更新理念,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与周围同龄人一道获得相同的学习、生存、发展机会。项目总是公平接纳每位参与者,使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展示自己独特而有效的做法,共同参与质疑、探究、相互交流,展示经验、成果。既学习教育理论,又进行教育实践,还进行教育探索研究。参与者在项目活动中被改变、被更新,很乐意地成为中英基础教育项目的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推广者。参与项目活动后,能够从教育公平领悟到社会和谐、社会公平;领悟到民主、平等、爱的教育;领悟到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领悟到关爱弱、帮助势群体,改变处境最不利儿童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公平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个项目高度重视并且帮助处境最不利儿童改变“弱势”与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乐于趋炎附势,锦上添花创佳绩,不乐于雪中送炭,帮助弱者改变弱势的思想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从中可以感受到项目倡导的教育公平对我们现实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项目的工作证实了教育公平是实现人与人公平的必然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实施中英基础教育项目有利于增强干部、师生家长的公平意识和民主精神,有利于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
这是一个具有较强经费支撑力的项目。英国政府为这个项目提供2700万英镑的资助,是至今外国政府对中国政府实施规模最大的国外教育援助项目。这个项目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壮族自治区27个最贫困县的1668000多名儿童受益,帮助22万处境最不利的儿童完成初中教育,使6万名弱势儿童的学业成绩得到了提高。这个项目使西南地区27个贫困县的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得到了参加国家级、省级、县级校长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机会,在教育理念、教学、教研、管理、编写教材、组织培训的活动过程中,到县城、省城、北京的交通、食宿、培训所用教材以及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皆由项目资助经费开支,这给西南地区27个贫困县的领导和教师带来了学习提高的实惠。有的教师说,在农村贫困地区教书多年,第一次有机会到省城、到首都学习培训,激动不已,终生难忘。
这是一个推动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项目。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为使处境最不利儿童得到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着力打造教师队伍,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化提高的培训,有针对性地编写培训教材,促使他们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专业理论快速提高。参加培训后的教师进一步修正、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增强了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改善弱势群体的意识。教师们进一步拓展了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学的知识,与教育联系着的方方面面的社会知识。在教什么,怎样教,怎样研究教,怎样评价教与评价学等方面学到了许多新的专业知识。初步掌握了 “全纳”“赋权”“参与式” “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游戏活动激活学生,激活课堂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的行动策略。引导教师由“经师”变为“导师”。教师们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能,在综合应用听、说、读、写、思、议、评,收集整合应用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的技能,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技能,教学研究的技能,使用现代教育信息的技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技能都有了明显的增强和提高。教师们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品质的修养,在理论学习和参与培训的实践中改善了个人的思想行为,调适了自己的心理,排除了不良情绪,认识到营造良好心境,养成良好性情、良好行为习惯,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好行为举止、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性。教师们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特别在教育公平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教育科研理论、评价理论方面的思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们观察了贫困县教师参加项目培训的情景和跟踪到课堂听课的情景,可以看出,教师参加项目培训活动后,专业化水平不同程度地有了提高。
这是一个增强校长有效领导力的项目。这个项目中的“五个产出”分别从资助经费发放、教师队伍培训、校长队伍培训、项目学校工作监测评估、教育公平的落实来展开项目的工作。五个方面都以校长为中心环节来开展活动。从一开始校长就是项目活动的核心角色,就是项目工作活动的学习者、先行者、研究者、组织者、推广者。项目学校校长通过参与学习、培训、研究、组织、推动各项活动开展,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感悟到自己在项目中的作用,自己对项目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效。项目产出三的主要任务就是着力打造校长队伍,增强校长的有效领导力,从有效校长特质、校长价值观、校长如何形成愿景、学校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领导风格、学校有效团队建设、学校战略规划、监测与评估、课程领导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校长专业发展自我诊断,校长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方面来提高增长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校长在项目培训、研讨、动手实作项目活动组织中能够感悟到校长角色的价值、意义和作用,自己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明确了校长必须做什么,怎样做,要达到的目标,怎样监测评价做的成效。项目总是把校长引到更深远,更高的境界中去体味、思考、探索当校长的学问,谋求自己与学校科学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这是一个最具操作性的项目。项目总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进行。项目启动对处境最不利儿童、对教师、学校、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基线调研和中期评估使用的取样工具、统计表格、问题研究矩阵,调研评估途径、策略、方法都切实可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导向性。针对基线调研实际,确定项目分步实施思路、工作流程,设计培训框架,编写培训教材,试用修改,最后成书,推广使用。从基线调研到 “五个产出”同时从五个角度针对处境最不利的弱势儿童展开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整个项目从贫困地区学校的实际出发,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放在一起思考和实施; 把资金发放、环境建设、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监测、评价作为整体来思考实施; 贯穿了辩证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想及方法,使参加项目的教师在参与项目活动中学到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掌握了一些精细、易行、用之即有效的科学方法和巧妙策略。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实施中,组织项目的国际专家和中国专家对项目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尊重科学、尊重人本的精神、坚持公平正义的精神给参与者留下深深的印象。项目的主持者们从思想内涵上、思维方式上、行动策略上、精细技巧上、主体精神上都能给人指导与启迪,为人提供借鉴与示范。
赴西南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5
2015年12月12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嘉峪关市教育局组织的在西南大学举行的为期五天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短短的五天使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一、坚定了教学理念
受益最深的是李大圣院长的讲座《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我是第一次聆听李大圣院长的讲座,李院长的讲座是真实、真情、真挚、真能的自然流露,李院长结合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用鲜活而生动的案例让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欢笑声。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院长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啃苹果,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苹果,教师要注重啃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山顶风景绝佳,还要告诉学生到达山顶欣赏美景的路径。这也正是我平时教学中所做的,但做的不够好,李院长的讲座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尤其是教会学生啃苹果的过程值得深入。
二、培训内容丰盛
这次培训授课老师倾注了很多心血,毫不保留地把他们的所知所学传授给我们。除了李大圣院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我还知道了‚要做教研必懂教育‛、‚校本研修的内涵‛、‚有效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就是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让问题‘活’起来,让教师‘静’下来‛、‚讲课、评课、说课及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多媒体应该
辅助教学‛、‚翻转课堂是以个性化学习突破‛等等。我们还参观考察了西南大学附属小学,这是一所以绿色为主题的学校,在这所校园里教师自由成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培训内容很丰盛,结合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教育教学,我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一路走下来,填补了我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很多漏洞。
三、劳碌而充实的每一天
培训期间,虽然天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坚持每天上午、下午都到学校听讲座、记笔记,生怕错过精彩的一页。虽然日子过得很劳碌,但每位教授的激情讲座都带给我一种动力,促使我认真地聆听、详细地记录。培训已经结束,但我知道,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虽然我已人到中年,魄力、精力都比不上年轻人,但我有充分的信心,只要肯努力,相信以后再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是我一直坚定不变的信念。
通过这次学习、培训,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的、目标、内容,力求使自己由专业性、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遵循专家的足迹,不断实践,不断体验,不断创新,提升自我,以求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我将会铭记这段培训的日子。
新培训,心启程
主讲:
雷英
——赴西南大学教师培训感悟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嘉峪关市教育局2015年12月11日------17日在西南大学的培训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从而让我能在这次外出培训中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一直以来,我意识里的培训就是听听令人昏昏欲睡的理论,记记繁杂的教学规则,照照一摞摞的幻灯片,然后回到家,看着平均分很低的学生们,只好摇头兴叹,哎,实施不开呀。可是,这次培训却似醍醐灌顶,让我收获颇丰。在这里,我想说,这次的培训是新的,是让人心灵得到启迪,得到升华的培训。说新,是我觉得,给我们做讲座的老师,都是专家型的教授,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听了7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我细细回味,专家们的理论甘甜如清泉,滋润我们理论知识干涸的心田,正如赵福浩院长在开班典礼的讲话中说的一样,“希望你们珍惜这次机会,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为大家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真正转化成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新理念,转化成优化教育教学的新思路,转化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办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集中听取了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李大圣教授的讲座《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陈定凡教授的讲座《更新教研理念、提升教研能力》、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朱福荣教授的讲座《校本研修设计的案例分析》、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晓斌教授的讲座《讲课、说课、评课基本策
略及教学思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玮虹教授的讲座《小课题研究方法》、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涂涛教授的讲座《云时代的教育新思维》、重庆聚奎中学张渝江教授的讲座《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等。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个人应有洞察力、决策力、执行力,只有通过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来积累经验,才能具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学到了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下面就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回想这一个星期的学习,感悟颇深。此次学习,无论是时间、形式,还是内容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合情合理。培训中,教授们的教学形式多样,紧密联系学员们的工作实际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学员们学习认真专注,发言积极,在案例中反思,在交流中探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由于这次培训时间安排得比较紧,每天6个多小时的学习时间。等到躺倒床上时已是精疲力尽,不禁想到自己面对的那些学生:他们每天都要承受比这个还要长的学习时间,他们会累吗?自己训斥他们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时,想到过他们的艰苦吗?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面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呢?于是,接下来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李大圣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师的魅力,信手拈来的例子更是让人在捧腹之余深省。作为教师,渊博的知识是首先要具备的,但能关注时代热点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课堂是难得的,其他专家、教授的讲座也是精彩纷呈。
三、方法灵活、多与学生互动
这次培训对自己最大的触动就是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一定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一个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我们此次培训中也体现了这个问题,在这次培训中,培训的时间是上午3个小时,下午3小时,这对于我们学员老师以及授课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但是12月12日上午李大圣教授的《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讲座,学员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总结一下原因,主要在于李教授的课堂风趣幽默,所讲的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用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解,而不是简单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同时,李教授多次与我们交流、互动,这大大提高了学员老师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她深入简出的给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感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整堂课不敢走一会儿神,恐怕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所以,这也让我深思:平时我们总是抱怨学生上课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学生为什么不能认真地听课,这是否
与我们的教师有关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学生能够认真听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呢?
四、激情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老师的情绪是会传染给学生的,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来到教室上课,毫无激情,一节课都没有情感的变化,那么我相信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的,导致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减弱.相反,如果一个老师饱含激情地来到教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参与课堂的情绪一定会高涨,那些爱发呆、爱搞小动作的同学估计也会停止发呆、停下搞小动作,跟着老师走进课堂。
五、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一句话说过:“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这次教育局组
织的外出培训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次的培训就像是冬天里一抹浓浓的绿意,带来无限希望!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建设路小学 于媛华
本人于2015年11月12日——11月17日非常有幸参加了嘉峪关市教育局2015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我收获很大。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记录他们传授的新知识和新鲜的理念。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的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他们滔滔不绝、洋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他们的口才、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他们知识的渊博。心中好羡慕,决心向他们学习。
李大圣教授《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的主题讲座,给我们探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经验之路,高质量的学习是我们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李大圣教授指出,让学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激活课程教学,全要素把知识传授转向全面育人。从传统教学转向信息技术背景的教学,从研究教材教学法转向课程教学合要素统整,从关注共性转向关注个性、共性与可能性,从封闭转化升级,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让我大开眼界,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我体会到了高质量的学习必须依附于高质量的教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变革教学方法,让教育对象有高质量的学习。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12月15日上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伟虹教授《小课题研究方法》的讲座,结合生活中鲜活个性案例直观形象地向我们讲述了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讲述通俗易懂,让我受益匪浅,再也不会对课题研究忘而却步了,对课题研究也产生了兴趣和信心!
12月15日下午,涂涛教授的《云时代的教育新思维》的讲座,让人耳目一新真正领略了信息技术手段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尤其给教学工作解决了难题,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春天,我们教学中的疑惑都迎刃而解。
培训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知道学习永远都不会结束,‚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我虽然不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我从这次学习中深深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电。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6
带着困扰, 王勇找到了辅导员张浩。让王勇没有想到的是, 辅导员并没有给他明确的答案, 而是给他布置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任务:找出自己最想去的10个企业, 并找出他们的用人标准;去各听国企、私企、外企的一场宣讲会, 然后去这些企业做社会实践……“当我做完这些后, 我找到了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王勇说。
“GPS”打造开启就业工作新篇章
王勇的成功求职绝对不是偶然, 在西南石油大学, 像王勇这样通过“GPS”找到工作的学生还有很多。近年来, 学校招生就业处在就业工作中结合学校石油行业的特色,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着力构建有西南石油大学特色的“GPS”就业工作体系, 从注重就业率转向注重就业质量;从注重就业服务转向注重就业指导;从注重帮助学生找工作转向注重教会学生找工作, 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GPS’就业工作体系是生涯辅导 (Guidance) 、能力提升 (Promotion) 和就业服务 (Service) 三者结合的简称。”该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德海介绍, 根据学生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 学校以G (Guidance) 生涯辅导为抓手,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涯辅导理念, 将生涯理念和人生理想作为生涯教育首要环节, 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 适应大学新生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 赢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以P (Promotion) 能力提升为核心,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职场探索、社会实践和能力提升的平台,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 实践锻炼, 拓展学生社会经验, 搭建学生综合素质的“直通车”。以S (Service) 就业指导与服务为窗口, 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 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训练, 大一侧重‘意识唤醒’, 大二侧重‘素养养成’, 大三侧重‘就业与创业指导’, 大四侧重‘职业适应’。牢牢抓住“规划、提升、就业”这一主线, 以就业指导为核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信息平台为载体, 创建就业工作机制, 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促进毕业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良性互动, 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就业绝不只是大四的事情, 因此, 我们把生涯规划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学生一踏入校门, 我们就主动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 以免大学迷茫, 失去方向。”李德海表示, “GPS”就业工作体系, 坚持“像嫁女一样推荐每位毕业生”,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帮助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目前, 已初步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GPS”就业工作模式, 实现了就业工作、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充分发挥了合力育人效应, 截止6月25日,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2.7%。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7
大龙中学 刘军
2018年8月6日至8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第二期的学习培训。在西南大学举行的为期六天的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在西南大学,我想说,这次培训我的感受是,开阔了眼界,获得了知识,启迪了思维,找寻到了教育的方向。
给我们做讲座的老师,都是专家型的教授,都经历多年的教学实践,理论知识和经验都非常丰富;听了8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我细细回味,专家们的理论甘甜如清泉,滋润我们理论知识干涸的心田,正如田腾飞博士在开班典礼上的讲话中说的,“希望你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为大家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真正转化成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只有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田博士还提到,教师是不简单的行业,我们要提升自己就要终生学习,广泛阅读,与书为伴,做学生的引路人等等感受颇深。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一句话说过:“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学以致用。
8月7日,天高云淡,时值立秋,充满了仪式感的开班典礼结束后,热情周到、体贴入微的志愿者同学们陪同我们参观了西南大学的校园。入秋后的西南大学风景如画,校园静谧整洁、曲径通幽,远处荷塘轻波荡漾,莲叶田田,身边高大伟岸的榕树遮天蔽日,它们繁茂生长,欣然向上,寻求真理之光。头上树梢上的知了或是浅吟或是高唱,欢迎着每一位到访的求学者。当日下午,我们迎来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王牧华教授的讲课,王教授讲授了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的专题报告,为了给我们讲课,在美国度假的教授也是专门乘飞机赶回重庆,让我们深受感动。教授的课亲切又不失理论深度,讲座中的理论宏观,引经据典,案例信手拈来,让理论也有了温度。教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前世今生,以及中国未来教育发展在新时代的宏观蓝图,通过聆听,领悟到教育是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行业,教育关乎每一个人。
8月8日上午,是罗化瑜老师的课,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对罗老师课的感受,那就是“青春”、“分享”、“仰望”。罗老师是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重庆市29中信息中心主任,重庆三峡学院兼职教授。已是知命之年的罗老师,无论是气质无论是外貌毫不夸张的说,看上去完全像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教师。用罗老师的话讲,喜欢阅读喜欢思考的人永远年轻。罗教授的这堂课的精彩是无与伦比的,教授的手机里、ppt里,就是珍藏以久的宝藏,他一一的分享给我们,一早上的时间,感觉过得怎么快,只希望时间你慢些走。教授用当下最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AI时代,未来教师的修养与实践方向,无论是书写方式的进化、手机媒体的进化、人类思维的进化、人工智能的构建等等,与我们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与分享,毫无疑问,教授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价值的体现,我们听了、仰望到了、也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必须打破思维与常规,突破传统束缚,开启个性化教育,迎接崭新的大数据时代,为学生成长铺路。
8月8日下午,我们迎来了一位精神矍铄长者,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正高级教师朱括老师。朱老师还是田家炳项目基础英语教育培训内地首席专家,朱老师平易近人,讲座内容娓娓道来,虽然老师已生发华,但初心未改,激情满满,对教育工作情怀依旧。朱老师告诉我们,要深度学习,不断学习,更新自我,课程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完善师生课堂互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明确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三德树人。
8月9日上午,我们文综学科还有部分学科教师来到字水中学,开始了实地考察与交流的学习。走下车,在学校大门处,就远远的看到了字水中学“正心如字,明德若水”的大大的醒目的校训。一瞬间,把我们一行人来参观学习的老师们带入了主题。我个人觉得,好的校训,那么这所学校就功了一半。徜徉与校园内,欧式的校园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眼睛,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高雅校园文化的呈现,校园干净大气,绿树环绕,配有标准的足球运动场,重庆市的足球文化这些年的发展也是走在前列。在学校的报告厅,字水中学校长叶校长与我们分享学校的办学经验。叶校长告诉我们,要学做“明白之师、引领之师、明天之师”。叶校长的讲座充满了智慧与梦想,妙趣横生,收获颇多,感动学生是前提,学生学习是关键,学生感悟是灵魂,师生互动核心是我最大的收获与感悟。下午是各学校分组分班开展教学揣摩,我们文科综合迎来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周秀梅老师。与我们分享交流了重庆中考相关政策与考试方向及应对策略。周老师非常的优雅,态度真诚,讲课详实,毫无保留的与我们进行交流与分享,映象最深的是周老师言语之间饱含深情,爱学生,育真情。聆听过程中,感受到重庆中考比我们铜仁的难度要大,同是开卷,但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更为深更为广,为孩子们的高中阶段打基础。同时,老师的付出是更为辛苦的。正如周老师在课堂上言,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门职业,就必须风雨兼程,为孩子们成长铺路。通过反思,我们玉屏的还需下大力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8月10日上午,是各学科观摩课的时间,我县蒙老师、高老师两节观摩之后,重庆沙坪坝教师进修学院中教中心主任张纲,苏教授两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交流,两位专家并未对两节课的教学方法作什么过多的纠正,他们一致认为,教学方法是技术问题,这个是小问题,他们认为教学的理念与核心素养、教育的情怀才是重要的东西,需要锤炼。与专家的思想交流的感受是,积极思考,广泛阅读,时间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才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要学以致用,主动实践,引导学生们去学习,体会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老师简单的总结,放手让孩子们去讨论,去思考,去锻炼,去创造,去写作,形成纯思维的火花。同时,教师要自己主动作为等等。下午,是张纲老师的教法设计的讲座。张主任围绕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描述,讲座带着张主任自己独特的理性思考与理解,充满了正能量,张主任个人的气质儒雅的,是位真心做学问的学者,知识渊博,互动时思维敏捷,逻辑能力强,真心点赞。张主任的课,告诉我,不要迷恋教材层面,要转变角色,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要提升教师素养,不断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丰满自己的人格精神;教学中,要总结反思,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情景中创设、构建,从而形成思想的火花;要树立新时代的核心素养与情怀,用新的理论引领教学方向与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8月11日上午,也是最后一位专家的课了,大家都好奇,最后收尾是什么内容呢?坐在讲台的崔老师来自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也是主任。原来是一堂信息技术课。崔老师把信息技术讲得通俗易懂,确实出乎所料,难能可贵的是,老师还现场与我们一起分享了如何用微信签到、学习、读书等等,告诉我们技术不是为了管住谁,而是为了解放你,解放自我,方便他人。一语道破真谛。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8
2018考研经验分享:西南大学心理学凯
程心得体会
我的本专业并不是心理学,在大三的时候同学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和大家一样,我也开始思考未来自己要怎么走。我们学校的学习气氛还是比较好的,考研的同学也很多。我同宿舍的同学共8个人,4个选择了考研,当然都是选择了本专业的研究生。
回顾我之前走过的路,我是调剂进入了目前的专业学习,高中时读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像是积极心理学一类的,我非常喜欢。我自己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差,而且我对心理学有着由衷的热情和喜爱。之前高考填报志愿时错过了自己喜欢的路,当机会再次来临,我勇敢的选择了忠于自己最初的想法。我的一个朋友当时和我说,他挺佩服我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有勇气坚持理想。事实上当时自己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顾虑,我只是觉得为理想拼搏过才能不后悔。于是在了解了相关一些信息之后,大三下半学期我决定报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并开始着手复习。
由于自己是凯程生,之前并没有正式学习过心理学专业,并且心理学专业的一些前辈也建议我,像我这种情况最好能先由老师带着了解一下课程的大体情况,入门会比较快,学习起来方向也不会偏。所以我报了个凯程在线的心理学全程班,并且根据同学给的备考书单买好了教材。对于报不报辅导班,我自己觉得如果是像我一样的凯程生报个班还是挺必要的。对知识的理解上,学院派和非学院派的差异还是挺明显的。我们专业大三的课程非常轻松,从学期一开始,我一边上课,一边开始零星地看视频。虽然学校课程比较简单,但也需要保证一定的出勤,并且应付考试,确保不会出现挂科的情况。到5月中旬,学校的课基本结束。我才开始和同学一起每天去自习室学习。
我的整个学习过程基本就是视频和课本穿插着来的,我选择了将普通心理学和统计作为首先学习的两课儿。先学普心是因为它占得分值比重很大,而且老师也说它是心理学的基础。选择统计是因为大家都表示这门很难,我想把难的和重要的放在前面,这样后面的学起来压力不会太大。具体安排是上午统计下午普心,政治开始得比较晚。这样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调过的重点,以及真题上出现的知识点和大题。参考材料有凯程的讲义,重点难点手册还有自己的一些笔记。到了后期,随着考试的临近自己的紧迫感越来越强,政治英语专业课,每科都不能放松,而且中间又穿插了一些学校的事情,研究生报名等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自己比较庆幸着手不算太晚。
这就是对我自己的复习过程的一个大体的梳理,考得西南大学。当看到自己榜上有名的那一刻,真的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年在这个论坛里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从论坛中汲取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希望自己也能够帮到大家。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经验分享,我想借此给那些奋战在考研一线的师弟师妹们一句话:既然选择,就不要害怕,坚持就是胜利!
我看的一些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统计: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人民教育出版社;
《行为统计学基础》王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测量: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篇9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游泳课,开展状况,分析
高等院校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基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上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的加大和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本文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公共体育游泳课开展状况与分析, 找出西南科技大学游泳课程开展存在的不足, 制定相应的对策及解决办法,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著、期刊等资料, , 为研究提出的新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1.2、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为西南科技大学09级、10级、11级等在校本科生等为研究对象, , 对他们共发放调查问卷发问卷120份, 收回120份, 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为117份, 有效率为97.5%,
1.3、访谈法。
对体育老师和在校学生进行访问, 实地调查游泳教学情况以及游泳的硬件设施。
1.4、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对结果进行粗略的描述与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对西南科技大学游泳场馆的调查分析
根据对西南科技大学调查统计情况统计, 按国家教委教体司[19922号文:国家教委教体司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定额标准规定, 现对西南科技大学游泳场馆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为个/, 5000人, 应有量为3, 差额量为1。
调查表明:计算我校本科人数与游泳池比例大约为个/14752人, 说明我校游泳场馆数量少, 生均有量低于国家标准, 我校现有游泳池2个, 按在校选游泳课的本科生, 再根据国家最低标准计算, 差额量为1个, 说明我校的游泳场馆数量少直接影响游泳教学, 甚至影响教学质量。
2.2、对游泳的喜欢程度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把学生分为以下几类:, 1非常感兴趣, 2一般, 3不感兴趣, 一般和非常感兴趣的占所有的调查的学生95%以上。说明我校游泳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为游泳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调查显示, 我校在上大学以前学过游泳的只占45.7%, 说明有过半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游泳, 有94.1%的学生喜欢游泳, 说明游泳课在学校很受欢迎,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害怕游泳, 说明学生不会游泳与怕水心里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2.3、影响学生游泳课出勤情况的因素调查
调查显示:对我校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公共游泳课的出勤率只有92.3%, 有7.7%左右的学生经常性的缺课;有41.7%的学生认为上课时人数多, 场地不够是造成出勤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22.4%的学生讨厌游泳, 学生对水质问题有关调查只占7.4%, 不安全只占5.2%, 说明我校游泳池卫生存在一定的问题, 安全隐患还存在。
2.4、对我校各年级公共游泳课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通过游泳课学会游泳的学生比例大约为84.3%, 这说明我校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有能够学会游泳。因为毕业后很多人都忙着工作, 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束缚着他们, 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去学习游泳。所以大学体育是绝大多数人最后一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对学生的个人生存技能的培养和终生体育意识的养成深受影响。
2.5、师资配备
目前学科部有教职工61人, 其中行政、教辅人员12人具备教师职称人员51人 (含双肩挑教师7人) 。教师中, 教授3人, 副教授18人, 讲师3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6人。从表5中发现, 体育学科部, 教师结构趋于高学历, 结构比较合理。根据调查发现, 每年选游泳课的学生很多, 和学生人数对比, 游泳老师严重不足, 有很多不是从事游泳专项的教师加入游泳教学的行列, 为游泳课稳定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6、我校公共游泳课考核方式及考试标准的调查。
根据我校游泳考试内容显示:我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状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指导思想, 充分考虑了男生与女生的差别制定不同的考试内容。
3、结论与建议
3.1、我校对游泳场馆的建设很重视, 但是游泳场馆的数量和学生选课人数比起来, 相对较少。
3.2、通过调查分析我校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对游泳感兴趣, 不过没有对游泳有全面的理解。
3.3、影响我校学生游泳课出勤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学游泳的人数多、场地少、老师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水质问题、气温、环境等。
3.4、建议增加游泳场馆的建设。
3.5、建议加强对游泳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全面了解游泳历史、知识, 关键是让学生了解游泳的健身及自救作用.
3.6、加强我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建设, 合理利用奖励机制, 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推荐阅读:
西南大学校本培训心得09-14
西南大学远程教育培训09-09
西南大学08-03
西南民族大学11-02
西南大学学位申请10-23
西南财经大学10-05
西南林业大学11-10
西南大学简历模板09-29
西南大学专业录取分数08-30
西南交通大学协议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