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共12篇)
西南大学 篇1
西南交通大学力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自1981年获得国家首批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通过以孙训方先生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87年固体力学学科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学科(2004年转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88年设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建成“强度与振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2年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建成“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2005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建成“材料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6年学科带头人翟婉明教授获“长江学者成就奖”、建成“国家力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龚晖教授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建成四川省“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工程力学省级品牌专业”。
本学科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工程应用研究。通过多年的建设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鲜明的6个相对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固体材料破坏与结构安全评估(带头人:高庆教授);车辆-轨道系统力学(带头人:翟婉明教授);复杂条件下的材料本构关系(带头人:康国政教授);流固耦合振动(带头人:杨翊仁教授);非线性动力学(带头人:谢建华教授);计算固体力学(带头人:赵华教授)。
本学科现有教授(含研究员)25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4人。有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校“扬华之星”人选1人。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76.7%。
本学科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等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合作项目1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共发表论文326篇,其中SCI收录85篇、EI收录96篇、ISTP收录18篇,发表论文累计被SCI他人引用361篇次;出版专著、教材18本;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
本学科设有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分析2个本科专业。近5年来已培养博士28名、硕士78名。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西南大学 篇2
【西南政法大学排名】西南政法大学特色专业-西南政法大学录取分数
线
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建校60余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0多万人,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
一、历史沿革西南政法大学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其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了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我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我校既会聚了法学名流又吸纳了实务精英,既秉承了深厚的法学传统又融入了公安教学的特色。学校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学校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管理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1977年学校经中央批准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由司法部直属划转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模式。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经过60余年来的建设,学校已经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从继续教育到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法学教育方面,成为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齐全,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社会贡献突出,在全国法律界有良好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二、发展现状学校现有渝北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宝圣湖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313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余人。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应用法学院等13个学院,18个职能处(部)、室,5个教学辅助单位,有21个本科专业、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有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学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覆盖10个法学二级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以及工商管理等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对全国数百所高校的法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学科排名全国第六;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大学研究生院二级学科评价中,我校经济法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一。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为法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向。2005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1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34项(其中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横向课题96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7项。其中,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这是重庆市高校首次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奖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项,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项。学校多名教师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34部法律、地方法规的立法、咨询工作。学校图书馆各类馆藏文献420余万册,拥有两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其中,法学专业刊物《现代法学》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著名期刊,成功入编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教职工1307人,其中专任教师1028人。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4人,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的2人、提名奖的5人次,重庆市教学名师2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5人,获准设立“巴渝特聘教授”岗位2个,特聘教授2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进入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序列59人。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实施并完善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选修制、导师制、督导制等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我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16门。2001年以来,我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28项,其中有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获第四、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0年以来,有4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9部教材分获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评奖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9部教材获准进入“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序列。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3个)、全国“三好”学生标兵(2人次)、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次)等荣誉称号;1999年至今,学校连续多年被重庆市和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2005年、2006年,我校青年法学会、演讲辩论协会和大学生社会调查中心相继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百优社团”称号;2001年和2007年,学校代表队两次获得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银奖,是唯一连续两次进入决赛的政法类院校;2007年,我校男子排球队包揽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冠亚军,同年,又在首届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获得亚军,并作为亚洲唯一受邀请的排球队于9月29日赴维也纳参加世界大学生校际运动会。在2010年“创想青春-2010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世博辩论大赛”中,力挫北京大学等名校,获得总冠军。学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在2005年8月《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批收录的176名法学名家中,我校教授和校友共37名入选;在已进行的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我校共有18位学子当选;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法律院(系)中,均有我校毕业生执掌教鞭,我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法学师资的培养基地”。我校还有近50位校友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27人被任命为大法官和大检察官,22人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9位中共“十七大”代表.合作交流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6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受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学校还设有“中国国家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地方政府国际培训重庆中心”,面向海内外进行学位培训、管理培训等,为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当前,学校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弘扬“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着力“卓越人才培养”、打造“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卓越学科专业”、追求“卓越科研成果”、完善“卓越校园”,搭建“卓越办学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以“转型升格”为核心内容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特色专业和特色研究领域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南石油大学 篇3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40人,其中拥有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700人,博士生导师78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入,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5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等140余人。
学校目前建有18个教学院(系、部)。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点,53个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点。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人19000余人,研究生2500余人。2008年我校共有48个本科专业(方向)、12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联合国和加拿大政府援建的“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和“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俄、英、德、加、日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为培养国际化人才,2006年我校正式加入(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从2001年开始启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近年来,我校的毕业生以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 次性就业率连续10多年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现有成都、南充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800余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南充校区700余亩,成都校区2000余亩。校园内风景宜人,被誉为“园林式学校”。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拥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宽敞舒适的学生公寓以及多功能大礼堂;建有标准田径场、足球场、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等全国 流的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各类藏书及电子义献267万册,学校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959台件,总值2.29亿元。
2001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2004年,“石油与大然气工程”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2005年,“滞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骗室再次以“良好”成绩通过科技部评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划转以来,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2002年11月,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占地800余亩的成都校区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入住学生13000余人。原则上本、专科学生一、二年级在南充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在成都校区完成,其中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法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英语、俄语、体育教育等18个本科专业的同学从一年级起全部在成都校区就读。
西南大学 篇4
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大一、大二年级中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基本常识教育;在大三、大四和研究生中开展创业计划制作、融资、企业管理技巧、市场调查等技能辅导。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
优化教育模式。组织学生深入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开展实地考察见习,让学生真切感受企业运营状况和职场氛围。开展创新创业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学习和研讨,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搭建实践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每年举办含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讲座、沙龙等在内的创新创业宣传周活动。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开展校级创新创业比赛2次、融创大会2次、创业培训4次、创业讲座10次。
配强师资队伍。选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或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干部教师承担创新创业教学任务,聘任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担任教师,保证各学院至少有一名教师或辅导员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通过选送外出或邀请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培训班,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西南政法大学 篇5
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被誉为我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建校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0多万人,是中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西南政法大学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刘伯承元帅为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该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该校汇集了当时西南地区法学和法律界的主要资源,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类的西南联合大学”。该校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1977年,经中央批准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高校。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建校近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0多万人,是全国高校中为国家输送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一大批西政学子成为实务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这被法学界称为“西政现象”,学校也因其辉煌的育人成绩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黄埔军校”
学校现有渝北校区和沙坪坝校区,占地总面积200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0000人。校设有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应用法学院等13个学院,18个职能处(部)、室,5个教学辅助单位,有18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和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在教育部对全国数百所高校的法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学科排名全国第六;在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大学研究生院二级学科评价中,我校经济法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一。
学校图书馆各类馆藏文献近300万册,拥有两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其中,法学专业刊物《现代法学》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著名期刊,成功入编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实施并完善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选修制、导师制、督导制等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素质教育成果显著。学校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在2005年8月《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批收录的176名法学名家中,我校教授和校友共32名入选,占总人数的近五分之一;在已进行的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中,我校共有15位学子当选,占50名当选者的30%;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法律院(系)中,均有我校毕业生执掌教鞭,我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法学师资的培养基地”。我校还有40余位校友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22人被任命为大法官和大检察官,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我校教师和校友有13位,在中共“十七大”代表中有9位。
合作交流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受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学校还是由司法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创建的“中国国家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面向海外进行学位培训和短期培训,为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
重庆大学——西南-隅的泰斗 篇6
重庆大学坐落在人文气息浓郁的沙坪坝文化名区,校园占地5700亩,A、B、C三个老校区,一街相连。校园大树成阴,厚重古朴。虎溪新校区年轻美丽,银杏树成排,绿草坪成片,湖泊山林,鸟语花香,来过的人无不赞美她是“最美丽的校区”。晨间傍晚,阵阵幽香伴着湖畔朗朗读书声,别有一番意境。学生公寓松园、竹园、梅园、兰园因其寓意而命名。
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重庆大学自新中国成立、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之后一直以其雄厚的工科而著称,而国立重庆大学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以其完备的学科而闻名国内外。其文理商法等学科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重建,新增艺术、体育类学科专业后,重大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近十年来,重大乘着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经过三校合并、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其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英、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久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本科生的海外留学交流交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要说重大最有名的学科专业。大家耳熟能详的是老重大的传统专业,包括机、电、动、冶、采(即机械、电气、热能、冶金、采矿)等专业,其办学历史悠久,开办时间大多在70年以上,培养了一大批院士、专家和企事业管理者:新兴学科专业包括经管、信息、生物等成为后起之秀。老重建大的土建类系列专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在全国声誉卓著,名列同行前列。
三校合并,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同时,学校大力发展数理、人文、艺术、教育等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奠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
西南大学 篇7
带着困扰, 王勇找到了辅导员张浩。让王勇没有想到的是, 辅导员并没有给他明确的答案, 而是给他布置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任务:找出自己最想去的10个企业, 并找出他们的用人标准;去各听国企、私企、外企的一场宣讲会, 然后去这些企业做社会实践……“当我做完这些后, 我找到了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王勇说。
“GPS”打造开启就业工作新篇章
王勇的成功求职绝对不是偶然, 在西南石油大学, 像王勇这样通过“GPS”找到工作的学生还有很多。近年来, 学校招生就业处在就业工作中结合学校石油行业的特色, 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着力构建有西南石油大学特色的“GPS”就业工作体系, 从注重就业率转向注重就业质量;从注重就业服务转向注重就业指导;从注重帮助学生找工作转向注重教会学生找工作, 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GPS’就业工作体系是生涯辅导 (Guidance) 、能力提升 (Promotion) 和就业服务 (Service) 三者结合的简称。”该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德海介绍, 根据学生特点和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 学校以G (Guidance) 生涯辅导为抓手,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涯辅导理念, 将生涯理念和人生理想作为生涯教育首要环节, 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 适应大学新生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 赢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以P (Promotion) 能力提升为核心, 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职场探索、社会实践和能力提升的平台,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 实践锻炼, 拓展学生社会经验, 搭建学生综合素质的“直通车”。以S (Service) 就业指导与服务为窗口, 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 进行不同侧重点的训练, 大一侧重‘意识唤醒’, 大二侧重‘素养养成’, 大三侧重‘就业与创业指导’, 大四侧重‘职业适应’。牢牢抓住“规划、提升、就业”这一主线, 以就业指导为核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信息平台为载体, 创建就业工作机制, 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促进毕业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良性互动, 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就业绝不只是大四的事情, 因此, 我们把生涯规划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学生一踏入校门, 我们就主动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 以免大学迷茫, 失去方向。”李德海表示, “GPS”就业工作体系, 坚持“像嫁女一样推荐每位毕业生”, 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广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帮助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目前, 已初步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GPS”就业工作模式, 实现了就业工作、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 充分发挥了合力育人效应, 截止6月25日, 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2.7%。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浅析西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 篇8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建设,信息孤岛
1.引言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大概有33000人,在日常生活中,师生员工需要携带不同的证卡,用于食堂就餐、图书借阅、上机缴费等,由于师生员工携带的证件较多,容易丢失而且补办比较麻烦,需要到各个发卡部门去补办,同样给办理者也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同时由于各个应用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信息孤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浪费。有鉴于此,需要在较高的层面上构建一个平台,将目前校园内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校园一卡通目前建设情况
为此,我们通过与西南石油大学各个二级单位沟通、了解,整理西南石油大学本次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内容。
首先,在学院建设校园一卡通软、硬件系统平台;在建设校园网基础设施平台的同时上,构建校园一卡通系统硬件平台(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各应用子系统服务器以及校园一卡通VLAN网络系统的搭建)。其实,建立校园一卡通系统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翼机通管理平台系统、卡务中心管理系统等的搭建)。
在建设、完善校园一卡通软、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消费、日常管理的校园一卡通通用,按类型可分为两类:
1、消费类应用:
食堂消费系统、宿舍控水管理系统、开水控水系统等。
2、身份认证类应用:
图书馆管理系统、图书馆门禁管理系统、车辆出入道闸管理系统、上机管理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达到以卡为媒介,实现校园内商务消费、身份识别、财务结算和信息共享与集成等活动的数字化信息化,从而实现“以卡代证、以卡代币”,“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的,使得广大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特别是生活方面带来了极大便利,提高了活动的质量,进而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目前,西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实现多项功能。
1.商务消费:实现以卡代币,在校园内的商业经营网点进行消费结算,充当电子钱包的职能,具体可以应用到学校的食堂、宿舍用水、宿舍用电、机房等需要收费的场所。
2.身份识别:实现以卡代证,在校园内需要身份识别的地方进行认证,具体可以应用于宿舍、办公楼、校门、图书馆、机房等需要身份验证的场所。
3.道闸、门禁系统管理:校园一卡通身份识别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控制人员的出入,提高了学校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和日常的管理秩序。
4.统一收费管理: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实施实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数据集成,同时也消除了乱收费、缴费难等管理混乱问题,提高了系统之间的透明度。
5.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运行,促进了学校的网络基础建设,整合和带动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或者功能提升,提高了各管理部门综合信息服务的能力。
6.校园一卡通系统建立应用支撑平台,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子集,实现校园内一卡通体系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分层、原子级的组件、全面标准的接口、工作流引擎、界面定义引擎、报表引擎等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快速响应学校未来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
3.校园一卡通二期建设介绍
随着西南石油大学校园一卡通的不断建设,在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二期建设中,还将实现多种功能。
1.以系统的应用为根本、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规划为基础,一卡通系统的构建不仅仅可以实现体系内的数据和功能集成,同时预留一定的技术储备,为将来应用需求的发展以及与数字化校园的教学教务系统、OA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等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集成,也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2.信息共享与集成:翼机通系统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籍、奖励、人事、财务、医疗等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各类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为学校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金融服务管理:通过与银行圈存系统的连接,为师生员工提供自助和协议圈存银行转账等金融服务。
4.节能管理:通过翼机通系统控水、控电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层次。
4.校园一卡通建设意义
西南大学 篇9
1.1 研究对象
选取西南科技大学2014级新生982名作为被试, 其中男生731名, 占74.44%, 女生251名, 占25.56%。
1.2 材料与统计工具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问卷) [1], 该量表分为9个症状分量表, 即:躯体、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量表采用5级计分制: (1) 无, 无该项症状问题; (2) 轻度, 自觉有该症状, 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不严重; (3) 中度, 自觉有该项症状, 其程度为轻度到中度; (4) 相当严重, 自觉常有该项症状, 其程度为中度到严重; (5) 严重, 自觉常有该项症状, 频繁出现, 程度也十分严重。数据统计分析运用SPSS17.0进行。
2. 结果分析
2.1 工科院校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我们根据SCL-90的得分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分为A、B、C三类, 具体如下:A类:总分>250, 且任一因子分>3.5;B类:总分>250, 或任一因子分>3.5;C类:200<总分<250, 心理问题检出率约5.73%。A类是可能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只有8人, 占0.81%;B类是可能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共36人, 占3.67%;C类是可能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共48人, 占4.89%。
2.2 工科院校新生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
工科院校大学新生SCL-90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 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7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 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
2.3 工科院校大学新生SCL-90得分的性别差异
女生SCL-90总均分高于男生, 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女生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7因子各自均分高于男生, 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
2.4 工科院校大学新生SCL-90得分的生源地差异
农村学生SCL-90总均分高于城镇学生, 差异非常显著 (P<0.01) ;农村学生在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病3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城镇学生, 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农村学生在忧郁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城镇学生, 差异非常显著 (P<0.01) ;农村学生在强迫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城镇学生, 差异显著 (p<0.05) 。
2.5 曾经有无心理困扰的新生SCL-90得分差异
曾经有过心理困扰的新生在SCL-90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及总均分都高于曾经没有过心理困扰的新生, 差异极其显著 (P<0.001) 。
3. 讨论
调查表明, 西南科技大学大一新生SCL-90总分及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7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这反映了该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理想。现在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来自于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 如找不到明确的目标, 就业压力等等, 致使部分大学生无法面对并适应现实, 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女生SCL-90总均分及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7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这反映出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 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3,4]。女生情感比男生细腻, 心胸和气量不如男生那么宽广, 这些特性容易给女生带来心理问题。农村学生SCL-90总均分及在人际敏感、焦虑、精神病、忧郁、强迫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城镇学生。这反映了城镇生源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要好于农村生源新生。农村学生受生活教育条件所限, 肯能导致人际关系敏感, 面对大学这个大舞台会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曾有过心理困扰的新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地高于曾经没有过心理困扰的新生。这反映曾经有过心理困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些。曾经有过心理困扰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把以前的问题解决好, 甚至有可能更为严重, 以致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 结论与对大学生心理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约9.37%的新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且曾经有过心理困扰的学生有433人占44.09%。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 是发展自我的基础, 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为社会及国家作出贡献。所以,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心理健康老师及辅导员应该更加关注并关心女生、农村学生及曾经有过心理困扰的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让他们可以从中寻求支持, 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摘要: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栋梁, 他们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大学新生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居于特殊地位, 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面貌。为了更有效地对新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提供帮助和指导, 同时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 对西南科技大学2014级982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
关键词:工科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SCL-90
参考文献
[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 (2) :68
[2]赵淑芹, 陈晓兰, 牛军力.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06, 18 (6) :497~498
[3]李黎, 胡保卫, 徐洁.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4, 24 (9) :103~106
西南大学 篇10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 简称西南联大, 从1938年至1946年, 西南联大办学历史前后共计8年时间。西南联大在战时状态下在文化教育封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 根据有关统计, 从1938年至1946年, 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 毕业生约3000人。其中, 有1000多人先后成为国内外诸多领域知名度颇高的研究人员、人文工作者、政府高级官员等。截止到1996年, 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中, 前后有80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有6人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 还有5名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师学院院士[1]。当年, 西南联大师生栖身茅屋, 食不果腹, 甚至有时还要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 在如此恶略的战争环境下, 西南联大仍然能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才, 这引起了人们的思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 在最艰苦的条件下, 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 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 最值得人们研究。”
一、通识教育与学术独立的管理价值追求
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通识教育的思想, 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 《中庸》中主张“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 融会贯通的地步。通识教育可以培养通才, 即博览群书, 知自然人文, 知古今之事, 博学多识, 通权达变, 通情达理, 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是一种人文教育, 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 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 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西南联大之所以人才辈出, 与其推行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有极大的关系。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明确提出“通才教育”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以孔子教学思想为基础, 融合中外教学理念而成。他认为, 大学教育与儒家《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殊途同归, “窃以为大学期内, 通专虽应兼顾, 而重心所寄, 应在通而不在专”。这种博学多能的学生在战时是很需要的, 能很方便的找到出路。也就是说实行通才教育可以达到社会和学生的双赢。
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抗战建国纲领》中主张“抗战”与“建国”并举, 实行专才教育, 重理轻文, 抑制文法。1938年高校招生, 理工科2943人, 而文法科只1427人。联大的师生坚决反对教育部急功近利的做法。梅贻琦先生指出:窃以为大学期内, 通专虽应兼顾, 而重心所寄, 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 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 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他认为教育部的这种短见行为对人才培养毫无益处, 并给予批驳。梅贻琦主张通专并重, 但核心是强调大学教育应以通识教育为主。大学教育固然重要, 但并非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全部, 来自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大学教育要成为这诸多教育的粘合剂, 只有这样, 才能凸显大学教育的作用。我国自1952年实行院系调整以来, 学习前苏联办学经验, 适应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以专才教育代替通才教育, 发展到现在, 连中学里也是文理分科。或许说, 专才教育对于当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是有益的,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是适合的。但是,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 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杰出人才, 无法培养出闻名世界的大师级人才。
学术独立自由是西南联大管理文化的精髓所在。能否保持学术的独立与自由, 办学思想不受过多的行政干涉, 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1939年3月, 陈立夫就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后, 采取集中考试、统一教材的方式, 对大学事务横加干涉, 企图加强对大学的控制。这种做法遭到西南联大全体在校师生的反对和抵制, 联大还为此专门召开教务会议, 讨论并反对教育部的这一做法, 并致函教育部转述教授们的意见。文中说:“拂大学为最高学府, 包罗万象, 岂可以刻板文章, 勒令从同。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 未有千篇一律者, 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教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教育部为有权者, 大学为有能者, 权、能分职, 事乃以治。”“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 一切设施均有成规, 行之有年, 纵不敢谓极有成绩, 亦可谓为当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2]
这份著名的《教务会议呈常委会函》, 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以文字的形式表明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意向, 即在国家框架下的独立自主, 强调了学术独立与自由。处在抗战的特定时期, 西南联大在继承和发扬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五四”、“一二·九”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崇尚民主之风, 追求学术独立和自由。易社强认为, 西南联大是一种象征, 代表近代中国自由与学术独立的顶峰;同时, 这座高等学府的“民主堡垒”, 为抵挡国民党想在大学插足的百般攻势, 保持相对独立的教学环境, 做出了不懈努力, 取得了突出成绩。北师大郑敏先生回忆说:“那时, 教务处对老师也放手, 不要求他教这个教那个。师生间都是探讨的, 教师和学生都享有极大的自由, 没有人来检查这个那个的。”武汉大学的刘绪贻先生回忆说:“西南联大教师上课, 一般不用统一教材, 而是阐发各自学术见解。任何见解, 不论古今中外, 不论左中右, 都可以在课堂讲授, 也可以在课外做讲演。”
通过西南联大的管理文化可以看出, 通识教育和学术独立是最重要的管理价值追求。通识教育使得西南联大在最为艰难的时期仍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术独立为不同思潮提供了可以展示的舞台, 为学术交流提供便捷, 并有力促进了大学教育向纵深发展。正是因为能够保持学术独立, 才使西南联大能够出色的完成历史使命,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和谐团结与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
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中的和谐团结思维和沟通合作思维是办学成功的源泉之一。正是基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团结, 管理者与教授之间沟通合作, 在大学内部营造了良好的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文化, 这种文化影响了每一个西南联大人, 从而使得西南联大才能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营造和谐团结的文化氛围。西南联大很好地继承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联大汇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 众多的教授代表着不同流派, 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经常为一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但在学校和谐思维的影响下, 教授们都能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在管理文化中, 西南联大坚决反对官本位, 始终发扬民主, 实行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 并设置各种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实行民主化的多级管理制度。联大认为, 学校不是官场, 只有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教书育人, 坚决反对当时国民党教育部把学校当做下属, 把教授当做科员的做法, 以此抵制官场腐糜之风对大学的侵扰。
打造沟通合作的人际关系。西南联合大学是三校联合的组织模式, 不设校长, 只设三个常务委员, 即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 北京大学的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整个抗战期间, 西南联大能够不间断的向前发展, 得益于三位校长的真诚合作。由于蒋梦麟和张伯苓在政府都担任职务, 因此他们共同推举年富力强的梅贻琦主持联大日常事务, 这种信任正是基于他们识大体、顾大局, 相互间的沟通和亲密合作。而身为西南联大校务主持人的梅贻琦能够深入三校教授学生之中,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并在办学中实际融合运用, 正是这种沟通合作思维让西南联大成为联合办学的典范[3]。现代的大学管理者应该更加具备和教师的合作之心, 大学管理者只有和教师站在平等的地位, 认清大学的教学教研的真正执行者、落实者是教师, 辩证地理解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把教师当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注意培养教师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真正把教师培养成工作的盟友, 才能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 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创造一个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团队, 顺利并出色地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
西南联大能够自始至终的遵循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学术独立和自由, 以和谐的管理文化给各学术流派提供生存空间和发展土壤, 以民主的原则, 实行教授对学校的自主管理, 从而能够吸引多方面优秀人才的长期驻留, 在营造人事和谐、师生团结的大学氛围中, 保证了教学质量, 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突出体现西南联大的和谐团结与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
三、开放多元与宽容忍让的管理心态
开放多元的心态。大学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的神圣殿堂, 她所担当的社会责任需要管理者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 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多种思维和多种观点;高等教育的管理者, 一定要始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指导, 在本土化、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国际化, 汲取全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多元文化, 提高大学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
宽容忍让的心态。高校的管理者面对的是各种性格的教授, 多种学科、多种文化的代表, 因此需要以宽阔的胸襟和宽容忍让的心态去处理事务。管理者应能够对人宽容, 甘于忍让, 善于考虑教师的难处和利益, 善于承上启下, 协调各种资源。任何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很难在高校中做好管理工作。只有宽容忍让, 懂得尊重, 才能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 才能让一些才华横溢、能力非凡但言行偏激、不拘小节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宽容忍让, 让管理者增强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使自己的理念能够传达并影响每一个人, 从而以影响力和威信开展工作, 以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使得高校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在战火硝烟中, 西南联大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文化与教育实体, 它的丰富蕴藉, 不止在于它拥有一大批文化名人, 更在于她浓缩了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及教育史, 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 西南联大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今天看来, 西南联大在管理文化的价值追求上, 强调通识教育和学术独立, 秉持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 坚持开放多元、宽容忍让的心态, 使得联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 在处理大学内部各种矛盾的时候, 需要深刻领会西南联大管理文化的背景、结构、成因和影响, 并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以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 在高校内部创造良好的管理文化, 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构建中国大学的大学文化, 建设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而实现教育强国梦。
摘要:西南联大八年抗战的极端艰苦条件下, 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优秀人才, 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坚持通识教育、学术独立的管理价值追求, 坚持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和开放多元、宽容忍让的管理心态, 营造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文化, 促使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基础的成就。深入研究西南联大的管理文化, 从管理文化的成因、背景、影响等方面去借鉴吸取优秀经验, 对当今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文化,西南联大,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吴树青.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J].中国大学教学, 1997, (1) .
西南大学 篇11
抗战开始,平津相继失陷,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随即南迁到长沙,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春,又西迁入滇,在昆明建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上课。一个多月后,6月24日,教育部令各学校把校歌“呈部备查”。西南联大刚在昆明立足,各项工作头绪纷繁,无暇顾及,于是向教育部报告:“本校创立未久,未备校歌,待编成后再行呈核。”教育部毫不理会,10月3日再以训令相逼。不得已,10月6日的常委会决定成立校歌委员会,聘请冯友兰、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为委员,冯友兰为主席,专门从事这一工作。不久,委员之一的罗庸写出一首歌词,还配上了曲谱,提交校歌委员会。10月30日下午,校歌委员会第一次开会,“接受了罗的词,但未通过曲”〔1〕。至于“罗的词”是什么内容,日记未提。下次开会在11月24日下午,经过讨论,决定先把已接受的歌词报告常委会。朱自清这天的日记记着:下午在冯家开校歌委员会。校歌之词如下: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贞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2〕
歌词作者是谁,日记未提,联系上次开会“接受了罗的词”,可以断定是罗庸无疑。附带说一句,《三松堂自序》未提这篇日记,是忽略还是掩盖,不得而知。
常委会对这首歌词没有表态。“有人觉得形式太旧,不像个校歌样子”。这是冯友兰在1968年7月5日所写的“交代材料”(见《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中透露的一点消息。《满江红》是词,还用了些典故,如“一成”“三户”,不加注释还不易理解。西南联大一贯传承新文化,又不缺少新诗人,为什么不写一首新诗作为校歌,像当时的抗战救亡歌曲那样?选作为校歌委员会主席的冯友兰自告奋勇写出如下的一首富于时代精神的白话诗:
西山苍苍,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辰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收复失掉的家乡。
校歌委员会有了可供选择的两首歌词,可惜都没有曲谱。委员之一的朱自清想起清华研究院毕业生、正在广西宜山浙江大学任教的张清常。他能谱曲,曾与朱先生愉快地合作过,于是就把这两首歌词一起寄去浙大。张清常也乐于为母校效力。他收到两首歌词,反复吟诵、比较,再三考虑,认为罗词上阕悲愤,下阕雄壮,是一首好词,适合于作校歌,就把它谱成男女声四部合唱曲,用五线谱和简谱各抄一份,及时寄回昆明,封面上写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满江红》,罗庸词,张清常曲”,简谱那份还记下:“廿七年十二月于广西宜山。”
张清常只给罗词谱了曲,冯词的曲谱还得另外找人来完成,这大概花去不少时间。最后总算由马约翰和沈有鼎两位教授分别为冯词谱了曲。马谱用的圆舞曲的形式,四分之三拍子,沈谱是四分之二拍子的进行曲。校歌委员会把这三支待选的校歌油印出来,组织专人练唱。1939年6月14日下午,在南区一间刚建成的大教室(还没课桌椅的空屋)里举行扩大的校歌委员会,除校歌委员外,列席的尚有为冯词谱曲的马约翰、沈有鼎,另外,还邀请了一位音乐造诣颇深的外文系教授杨业治先生。此外还有一些演唱这三首校歌的学生。朱自清日记是这么写的:“下午开校歌委员会,听校歌演唱。接受冯的歌词和马的谱。但谱嫌单调,因此决定由马、杨、沈负责修正。”〔3〕值得注意的是日记中第一次提到“冯的歌词”,是与马谱联系着的。在这次会上,杨业治看了三份校歌(读谱?雪后,“立即主张采用罗庸词、张清常曲的《满江红》为校歌。《满江红》词的意境与岳飞的《满江红》有很多相似处,它受到了岳词的启发。历史环境的相似,悲愤激昂的情绪相似,甚至个别处遣词亦相似。歌词与曲调非常吻合。前半阕的悲怆沉着,后半阕的高昂兴奋,表达了我们百年来的积愤和今日雪耻图强的决心。这即是我们那时的情怀”〔4〕。他记不起校歌演唱的情景,只是读了三首歌词和曲谱后作出的结论,这次校歌委员会没有讨论,只对马谱提出了须修正的意见,还请三人负责进行。实际上,一支乐曲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让三个人来修正不过是句空话,是“否定”的婉转说法。两个星期后的6月30日下午,校歌委员会开会专门讨论张清常谱的曲子,最后通过了罗词张曲的《满江红》作为西南联大校歌。朱自清日记记着:“三个委员同意张的曲子,他们认为曲调比歌词更重要。冯的歌词早为大家所接受。”〔5〕最后一句再次提到“冯的歌词”,似与上文语气不相连贯,说“早为大家所接受”,也与实际情况不合(半个月前才接受,说不上“早已”)。这次讨论并通过的张清常的曲谱,他谱的是罗庸所作的《满江红》,而这一歌词是半年前(1938年10月30日)就已接受,并上报给常委会的。因此,这里的“冯”字当是“罗”字之误。日记原是写给本人看的,个别笔误实属难免,只须参考相关资料,很易订正。冯先生抓住这句话来证明他是《满江红》的作者,是经不起推敲的。纵观前引的四则朱自清日记,谁是联大校歌的作者,读者自可作出回答。
6月30日的校歌委员会上通过了罗词张曲的《满江红》作为联大校歌,立即上报常委会,由主席冯友兰具函,委员五人签名。7月11日第112次常委会作出决议:依照校歌委员会所拟校歌通过。15日,向学校各部门咨照校歌通过事。最后审定公布的歌词有一处改动:“倭虏”改为“仇寇”。19日,备文向教育部呈报,同时撤销包括校歌委员会在内的已完成任务的六个专门委员会。
冯友兰的歌词既然在6月30日的会上落选了,他就以《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录作七七抗战二周年纪念》为题,在7月7日的《云南日报》上发表了。文字略有改动:“西山”改为“碧鸡”,“滇水”改为“滇海”,“的”全改为“底”,保持他的文字风格。
再说在广西的张清常,当他得知自己的作品终获通过,自然无比兴奋和激动。他也看到了给冯词谱曲的马、沈的作品。他年少气盛,觉得马、沈没有谱好,自己倒可一试。他给冯词谱成一首男高音独唱曲,穿插在他另外创作的一首题为《敬献西南联合大学》的组曲里。这首组曲包括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同唱校歌”(罗庸作《满江红》);第三乐章是男高音独唱曲,是他称作“勉词”的白话诗(冯友兰作),他认为这诗大多是祈使或命令语句,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勖勉之词,还是挺合适的,所以称为“勉词”。由于当时他还在浙大,不知道该诗发表时有所修改,采用的歌词仍是保存在他手头的初稿。“组曲”于7月底完成,寄到昆明时,校歌委员会已不存在。辗转传到冯友兰手中已是10月中旬,冯看到后就以个人名义具函常委会汇报此事,同时把曲谱附呈。梅贻琦常委阅后,在原函上批:“文书组函张先生致谢。乐谱留存。”这已是11月1日。
1940年秋,张清常应聘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教。他一到学校,发现当时印发的校歌歌谱略有差错,亲自动手订正,重新铅印分发。新生入学时,他亲自给他们教唱。他还挑选一批爱好唱歌的学生组成校歌合唱队,练唱他作的那首《敬献西南联合大学》的组曲,后来在1941年11月1日联大举行第一次校庆活动时演出,获得很大成功。梅贻琦常委说,他还没有见过哪个学校的校歌是以这样庄严、优美的形式来演唱的。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联大完成战时联合办学的历史使命,行将结束,三校也准备复员,只因平津校舍尚待接收与修复,加上交通工具紧张,复员工作一时无法进行,学校决定在昆明续办一年。1946年春,张清常在那首“组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创作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行曲》。除了原有的罗作“校歌词”和冯作“勉词”外,他还特地请冯友兰作“引”(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愿同心同德而歌唱),又从冯友兰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铭辞》中摘录一些,与校歌下半阕配合,称作“凯歌词”(千秋耻,终已雪,见仇寇,如烟灭。欠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他组织联大附中的学生合唱队练唱,于1946年5月4日联大举行结业典礼时演出。这一歌谱(每一部分歌词都分别注明作者)流传颇广,1967年3月1日台湾新竹版《清华校友通讯》第19期上重新刊载的那份《联大进行曲歌词》,就是一位校友自美返台度假时带去的。联大档案里自然也保存着这一珍贵资料。1986年冬张清常写的回忆文章《忆联大的音乐活动——兼忆西南联大校歌的创作》〔6〕可以参看。
西南联大校歌诞生的不寻常的经历告诉我们:罗庸作的《满江红》(张清常曲)是西南联大校歌。冯友兰也写了一首白话诗,没有选上,就以《拟……校歌》为题发表的,张清常也为它谱过曲,称“勉词”,收入“组曲”和“进行曲”里。几十年以后,冯先生忘记了自己写过并发表的那首《拟……校歌》,错把《满江红》当作自己的作品,又因他坚信自己的记忆力没有失去,一再宣称自己是联大校歌《满江红》的作者,他不仅在《自传》、《三松堂自序》中谈到,还写成“条幅”“册页”传出,很多人相信他说的都是真话。为他作传的也好,为他撰年谱的也好,都轻易地采用了他的说法,实际上都受了蒙蔽。如果查一查有关档案,一切都会明白。历史是客观存在,无法被某一个人所改变的,大师也不例外。
注释:
〔1〕〔2〕见《朱自清全集》卷9,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57、560~561页。
〔3〕〔5〕《朱自清全集》卷10,第31、34页。
〔4〕杨业治:《从南岳到蒙自——抗战初期的片断回忆》,收入《西南联大在蒙自》,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2页。
西南大学 篇12
高校学生人数多, 社会流动范围广, 是传染病最容易感染和传播的地方[1];一旦发生传染病, 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2]。我国现有高等院校2 000余所, 在校学生近3 000万人,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作为学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常常对学校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3], 所以传染病防控是高校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传染病的疾病谱和流行趋势发生了变化[4], 传染病防控工作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因此对高校传染病的构成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收集了西南科技大学1986—2012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 并分析该校主要传染病种类及发病趋势, 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发病种类及人数来自于西南科技大学1986—2012年的传染病报表,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其中对病毒性肝炎的统计是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慢性肝炎病人纳入统计;而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即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的病人, 不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5], 不进行传染病诊断报告, 未纳入统计[6]。
1.2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资料输入Excel 201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各传染病发病人数及发病率, 对传染病发病率作χ2趋势分析。
2 结果
2.1 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1986—2012年西南科技大学传染病发病率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 分别占65.47%, 16.69%, 11.69%。1986—2012年传染病总发病率随年份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χ2=3 274.807, P<0.01) , 差距有统计学意义。但1986—1991年传染病总发病率无下降趋势 (χ2=0.002, P>0.05) , 1991—2012年传染病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χ2=1 145.468, P<0.01) , 传染病年均发生率为34.95/10万。1986—2012年细菌性痢疾、肺结核病、病毒性肝炎3种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随年份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χ2值分别为3 213.284, 37.830, 440.586, P值均<0.01) 。见表1。
2.2 肺结核发病占比近年上升
1986—2012年肺结核病的发病人数为247人, 年均发生率为5.83/10万, 占16.69%。肺结核病的发病率1986—2012年随年份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χ2=37.83, P<0.01) , 但1999—2012年无下降趋势 (χ2=0.382, P>0.05) 。从2004年开始, 肺结核病在全部传染病发病上升至第1位。2004—2012年中, 肺结核病发病人数为133人, 年均发生率为4.82/10万, 占50.76%。
注: () 内数字为发病率/10-5;其他传染病包括腮腺炎、水痘、麻疹、流感。
3 讨论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学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 其中细菌性痢疾的报道最多[7,8,9], 西南科技大学的传染病发病也符合这一特点。1986—1991年该校传染病的总发病率未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稳居首位。但随着学校卫生条件的改善及预防保健工作的加强,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与全国近10 a的流行病发病特点相符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