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

2024-11-02

西南民族大学(精选11篇)

西南民族大学 篇1

摘要: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 良好的校园内部景观环境, 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校园民族的风情, 同时民族院校内部景观对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通过分析西南民族大学2个校区的景观建设现状, 发现其在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希望为民族院校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景观,民族特色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校园规划需要结合自然设计、环境设计和健康设计[1], 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应是多层次、多元化的[2]。而民族类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文化特征, 其景观除了应具有普通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之外, 更应体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性。如今,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3]。民族院校校园内景观环境的建设, 对具有民族文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地作用。目前, 国内已有大量针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研究[4,5,6,7,8], 但专门针对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的研究却甚少, 因此, 有必要对已建成的民族院校景观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以了解该类院校在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为后期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及意见。

1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及内涵

1.1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应该具有满足环境育人的功能特征和提供开放交流功能的特征。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 其校园景观环境不仅需要具备以上2 种特征, 更需要融入民族文化的特征,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规划中, 使学生能够认识、了解民族文化, 体验民族情感。

1.2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

民族院校的校园景观环境不同于其它的校园景观, 它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这些民族文化的体现并不单单是表层刻字和树碑, 更多的是隐性的精神内涵。具体到校园景观中则是那些能促进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和人们之间进行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 能引起民族学生归属感的场所。

2西南民族大学景观环境设计优点

西南民族大学由武侯校区与航空港校区2 个校区组成, 武侯校区面积约33.33hm2,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环路;航空港校区面积约80hm2, 位于双流县机场路。在校园景观建设中, 2 个校区均为园林式校园, 绿化面积大约都为8 万m2。总的说来, 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2.1开放空间数量多

开放空间是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 校园中开放空间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环境的开放性。在航空港校区与武侯校区的校园景观中, 均有较多数量的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包括校园广场、面积较大的校园绿地及人行道等, 有很多学生在校园广场跳民族舞蹈, 并参与各民族的纪念活动。在梦云湖畔和映月潭的草地和邻近水的平台, 都会有众多的学生在此聚会游玩、增进感情, 这些开放空间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更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2.2 调节校园微气候

作为园林校园的典范, 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为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起到调节校园内空气质量及为校园提供舒适环境的功能。航空港和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中种植着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 常绿与落叶相结合, 乔灌草复式绿化,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既强调了植物的实用功能和造景功能, 又增加了环境的生态效益。利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与造景功能, 为调节校园微气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图3。

2.3 具有时代特征

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都结合了学校的文化气息与文人气息, 生动而形象的传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武侯校区的校园建设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比如, 保留的邓小平同志的居住场所和为了纪念功勋卓越的革命前辈王维舟而建造的王维舟雕塑广场等, 这些场所不仅是时代文化的展现, 也为学生的晨读、休息提供了场所。航空港校区建于2003 年, 内部建筑和景观都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当代的审美特征。

2.4 交往空间多样化

校园内交往空间种类多样, 一些交往空间与道路结合, 有的将人行道加宽, 有的与校园开敞空间结合, 成为了平时学生利用率颇高的多层次交往空间。从学生心理、生理及行为习惯的要求出发, 满足了民族院校的学生学习、交往、休息、运动、跳民族舞蹈等需求。例如, 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的腾飞广场、洗涤广场、梦云湖畔、银杏大道等都为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同时“约会的地方”、映月潭等小型空间为学生的私密生活提供了场所。

3西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景观中存在的不足

3.1 承载民族特色活动空间较少

对于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来说, 民族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更是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部分民族类高校的学生擅长歌舞, 每逢周末跳民族舞蹈的特别多, 然而能够承载这些歌舞活动的场所却屈指可数, 只有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校区的南大门和超市门口,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场所跳舞时, 会选择面积局限的空地甚至教学楼走道。

3.2 民族文化特色景观小品较少

拥有众多民族的院校,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校园中的民族文化景观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着民族文化。在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中, 具有民族文化要素的景观仅有民族团结碑和武侯校区南大门的雕塑, 校园中的民族符号体现民族特色的地方比较少, 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找寻到民族文化的归属感, 也难以更深入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内涵。

3.3 环境景观不够人性化

人性化的校园环境能够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氛围,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不够人性化, 未考虑合适的交通流线以及比例和尺度, 在校园中随处看到很多草地在学生走近路时被践踏, 这不仅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也使校园中的文化环境不够雅观, 让人误以为学生的素质存在问题。

3.4 航空港校区校园风貌特色不明显

武侯校区的校园环境景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与周边的锦里和武侯祠形成整体, 具有浓厚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而航空港校区由大量现代景观组成, 既缺少和武侯校区互相结合的文化风格, 也未形成自己明晰的景观风貌, 由此可以看出, 航空港校区的景观风貌特色不明显。

4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 具有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可用人才的责任。良好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景观环境, 对培养该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 结合以上的调研和分析, 本文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后期建设与改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发扬类似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内部景观环境规划的优点, 使学生在生态环境良好, 拥有丰富的交往空间和开放空间中生活和学习。 (2) 建设更多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空间,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活动中, 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仍然拥有民族归属感。 (3) 适当建设更多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景观场所与小品,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体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 (4)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 合理地改造校园环境景观, 使校园景观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坚持一切为学生考虑的信念, 使学生的生活更方便。 (5) 合理地改善航空港校区的校园风貌, 促使校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并与武侯校区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互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戴任知, 沈守云.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析校园景观设计——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东方红校区为例[J].现代园艺, 2013 (1)

[2] 彭蓉, 赵利毅.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吉林林业科技, 2005 (4)

[3] 蒋利辉, 冯刚.“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民族, 2015 (5)

[4] 饶翔宇, 沈守云.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 2012

[5] 张春慧.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4

[6] 姜文杰, 德强, 李亮, 王红, 赵龙.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探析[J].才智, 2015 (25)

[7] 卞素萍, 卢正凯.大学校园绿色景观建设的转向[J].建筑与文化, 2015 (9)

[8] 叶徐夫.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6)

那年我参加了西南民族访问团 篇2

亲耳聆听小平同志谈民族工作

几天后,访问团组建完毕,一行百余人,浩浩荡荡由北京出发,直奔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重庆。访问团到达重庆时,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的邓小平同志非常高兴,立即赶到访问团驻地——重庆上清寺中学看望大家。

大家一见小平同志来了,都兴奋地围过来鼓掌欢迎。小平同志微笑着挥舞双手,一边示意大家坐下,一边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对大家说:“同志们辛苦了,快请坐,请坐。”

大家坐下后,小平同志嘘寒问暖,他仔细询问访问团一路来的情况,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你们是党中央、毛主席派来慰问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派出的第一支民族工作使团,从规模上就足以证明党中央、毛主席对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视,你们身上的担子不轻呀!”

刘格平团长声音响亮地代表大家说:“请小平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希望,坚决完成任务!”“好,好!”小平同志连声作答,喝了一口水后,接着说:“同志们,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大都生活在偏远地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几十年里,他们不仅生活上受压迫,精神上还受歧视,饱尝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苦难。如今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共产党就是要把他们从苦难中彻底解放出来,组成团结的民族大家庭,共建美好家园。你们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希望你们对少数民族同胞一定要以心换心,将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彻底把心交给他们,把党中央、毛主席的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到他们之中去,才能做好工作。”

最后,小平同志郑重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你们马上就要投入工作了,我希望你们记住,新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大国,民族工作决无小事!”

小平替贺龙喝酒

为了激励访问团全体成员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第二天小平同志和刘伯承、贺龙同志一起设宴款待大家。酒宴上,刘格平、费孝通分别代表大家向3位首长敬了酒。当时年轻气盛的我也不甘示弱,端着酒杯站了起来,首先走到刘伯承同志身边,双脚一并,敬了个礼,然后说:“我代表北京来的所有青年向首长敬酒!”并先干为敬。

刘伯承见状高兴得朗声笑起来,笑声如洪钟一般,他端着酒杯站起来说:“青年人敬我的酒,我是一定要喝的。”说完一仰脖子干了杯中的酒,然后横着空杯笑呵呵地说:“你们看,我干了啊!”

接着我敬邓小平,小平同志也痛快地一饮而尽。最后,我斟满酒来到贺龙同志身边,贺龙同志笑呵呵地端着酒杯刚要站起来,小平同志立即伸出手压着他的肩膀,把他按了回去。贺龙同志眯缝着笑眼一落座,小平同志就麻利地拿过他手中的酒杯,笑着对大家说:“同志们,贺龙同志血压高,不能多喝酒,但是你们年轻人敬的酒他确实应该喝,这样,我替他干了这杯酒,大家不会有意见吧!”说完,小平同志干了杯中酒,举止言谈间流露着老一辈革命家战友间的诚挚关爱之情。小平同志的举动赢得了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整个酒宴的气氛更加轻松欢乐。

或许是酒精的激化作用,席间邓小平、刘伯承非常高兴,幽默的话语也多了起来,当谈到如何做少数民族群众工作时,小平同志风趣地对大家说:“要说做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工作,伯承同志可是有历史经验的哟,你们有什么事情尽管向他请教,伯承同志一定会帮助大家的!”说完,小平同志转头问刘伯承同志:“伯承同志,没的问题吧?”刘伯承同志也带着浓重的川音爽快地答到:“没的问题,没的问题!”尔后和蔼地对大家说:“以我之见,只要真正以心换心,以诚相待,少数民族同胞是最好交朋友的。”听了刘伯承发自肺腑的话,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宴会最后,小平同志站起来,举起酒杯朗声说道:“我提议,大家举杯,为圆满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光荣任务干杯,为民族大团结干杯!”

此后不久,邓小平同志在正式欢迎访问团的大会上发表了《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对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作了更加详尽的阐述。

努力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在小平同志的指示和鼓励下,我们访问团全体成员不畏艰难,历时一年半,足迹遍布了云、贵、川的山山水水,工作做到了每一个能够到达的村村落落。那时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刚刚解放,人员情况复杂,民族矛盾众多,加上他们居住的区域辽阔,进出交通不便,条件十分艰苦。我们的访问工作基本都是靠双脚翻山越岭,穿溪过涧去开展。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困难、平息各种纠纷是我们访问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记得在凉山访问期间,一次我们突然遇到两个部落闹纷争,双方剑拔弩张正准备开战,矛盾一触即发,一时很难阻止,急需有人通知解放军派官兵来解决。但去解放军驻地必须经过两个敌对部落的地盘,非常危险,于是我们访问团主动承担了这个送信的任务。我们派出送信的同志在通过一个部落的地盘时,不小心被抓住,他们问我们是不是帮敌对部落来探听情况的,我们的同志耐心地告诉他们:“我们是毛主席、党中央派来宣传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更希望民族内部搞团结。我们这次出去就是要请解放军来制止他们对你们的进攻,你们要相信我就派人把我们送出去,如果不信任我们,随你们怎么办。”听了这番大义凛然、入情入理的宣传,他们很快派人把我们的同志送下了山。解放军某部接到消息后,立即派骑兵来制止了这次冲突。平息冲突后,我们马上趁热打铁,邀请敌对双方的头面人物坐到一起开协商会,我们真诚地好言相劝,并为双方代表送上盐巴、布匹、针线等慰问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我们一番苦口婆心的努力,协调终于成功,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访问团在凉山的3个多月时间里,类似这样的工作我们做了许多,最后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3个月后当刘格平团长带领我们全团到达西昌时,40多位不同家支的头人纷纷表示,接受军政委员会和访问团的规劝和建议,把历史隔阂与仇恨暂放一旁,共同走出山来举行协商会议。在这次协商会上,经党和政府及我们的全力协调,各方最终达成了建立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区政府的协议。

在访问工作期间,我们除了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外,还给他们传授先进的生产方式,给他们送医送药……为了更好地与少数民族群众联络感情,我们还根据他们喜歌好舞的特点,经常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互相沟通。访问团的文艺工作者每到一地,除了给少数民族群众演出,还诚心诚意地拜他们为师,跟他们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使他们感到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且丰富了民族大家庭的文化。《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这首脍炙人口,流传了几十年的歌曲就是那时候唱出来的,它也是当时少数民族同胞心境的真实写照。少数民族群众很快就接受了我们,称我们为“新汉人”。这完全是访问团全体同志按照党中央、毛主席以及邓小平同志“以心换心”的指示,努力工作取得的结果。

西南民族大学 篇3

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因素分析

西南民族地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综合近几年对西南民族地区失业大学生的情况调查发现,导致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焦点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佳、高校就业指导缺位和社会环境氛围偏差等方面。

(一)综合素质欠佳

内因决定外因,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首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身原因也是其失业的最主要原因。一是荒废大学时光。西南民族地区在全国来讲属于相对落后地区,能考上大学实属不易,但是从长期的观察和调研来看,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是大学期间成绩不好、表现欠佳的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再加上自律性相对较弱,于是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沉迷网络、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层出不穷,大学四年就这样被荒废,没有大学期间厚重的积累,毕业后找工作必然也不会顺利。二是心理素质脆弱。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进入大学后他们常有自卑、敏感等心理现象,担心被别人瞧不起,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在毕业找工作时(又由于心理因素)害怕竞聘而不敢去应聘,有的在找工作时一时失利时便不再继续,有的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焦虑,有的因家庭背景不好和社会关系不广泛而畏惧求职等等。心理素质脆弱也导致了部分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失利。三是自身期望过高。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有些农村生源)大都背负着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命运的使命,所以,他们在毕业时希望找到好工作特别是一些“光宗耀祖”的工作,例如公务员、警察、法官、国企等的愿望就特别强烈,但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能够找到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而对于就业中的基层工作又不愿意去干,因此,过高自身期望也导致了部分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失业。四是乡土心理严重。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就读于本地区的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到老家去工作,这样既可以照顾父母,又不用离家太远。这种恋土恋乡的乡土心理也在制约着他们的就业意愿,缩小了可选择的就较落后,就业机会也相应较少。所以,乡土心理的严重也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

(二)高校就业指导缺位

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还不够到位,对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一是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需要不符。调查发现,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虽然已经纳入正常的教学范围内,但是就业指导课无论是从师资力量还是从授课效果方面来讲都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授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一般都是普通辅导员,上课方式也多选择大班授课,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由于授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涉及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便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就业政策的宣传理解出现偏差。由于高校对就业指导重视程度不足,虽然每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出台一系列相关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但是高校对这些就业政策的宣传理解不到位,导致这些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宣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2]。三是创业指导服务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当前的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创业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期间接受创业指导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在创业方面的教育却相当匮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得不到有效的指导,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也得不到有力的宣传和解读,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也不完善,再加之创业启动资金的融集困难,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创业时困难重重。

(三)社会环境氛围较差

外因对内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和大学毕业后的影响至关深远。当前的社会环境氛围总体上来讲是好的,但是也有部分不和谐的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着阻碍作用。一是社会资本分配不均。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很多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很多都是贫困家庭,家庭的社会关系很普通。由于社会资本分配不均的缘故,很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甚至一些私营企业在招聘时总会考虑应聘者的社会关系,虽然从总体上讲,决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学习成绩、学历层次、学校层次等因素,但是社会资本的分配不均无形中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3]。二是就业歧视现象依然严重。就业歧视现象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找工作时的一大“拦路虎”。西南民族地区的高校数量本身就不多,特别是“211”和“985”高校更是寥寥无几,但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时动辄非名牌大严重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同时,现在的招聘还存在性别歧视,虽然招聘上写着男女不限,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是男生优先,或者直接不要女生。

二、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人数增多,已经出现了“群体化”和“游民化”的特征,无论是对个人和家庭来讲,还是对学校和社会来讲,都非常不利。

(一)个人青春的耗散

大学生失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学生个人青春的耗散。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自由、阳光、充满朝气,但是大学毕业后失业,高负担的生活成本和低廉的工资甚至无业致使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极度焦虑,出现心理恐慌,渐渐对他们的人际交往、生活热情、工作动力、消费欲望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个人的青春在失业的阴影下逐渐耗散。

(二)家庭负担的加重

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还有很多学生在校读书期间由于无力承担学费而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贷款或者向亲戚朋友借贷,毕业后便急需还债。他们的失业不仅导致了所欠债务的无力偿还,更甚者连平时的日常开销都需要父母接济,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更是加重了本已经贫困的家庭负担。

(三)学校发展的阻碍

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学校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一方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对仍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来说,会让他们产生就业恐惧感,也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对自己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产生质疑;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失业,就业率不高,对学校的声誉、社会评价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社会地位等等,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四)社会和谐的冲击

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出现对社会和谐也会产生冲击。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普遍提高,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失业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牵连起来,以至于出现伤害自己、攻击他人、攻击政府的行为,甚至会对民族团结造成影响,特别是在网络上,一些“网络暴民”有很大部分是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失业群体的部分非理性行为会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威胁,影响社会的和谐。

三、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干预策略

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可以提高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率,在制度和体制方面给予保障,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当然,这种应激干预需要大学生个人的参与,也需要高校、政府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多位一体,通力合作,为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共同努力。

(一)全面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才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用人单位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不仅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还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所以,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失业群体进行就业干预,首先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着手,全面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多大学生失业就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胆小、怕事、怯懦自卑等等,在求职时唯唯诺诺,犹豫不决,导致错失就业良机。二是加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一方面从专业教育着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从业能力,促使大学生在学校中适应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业荒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养较差等问题,实现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增强应对就业的能力。三是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失业大学生在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前,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自我管理、人际影响、高效团队等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四是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教育。很多大学生失业是由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造成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期望,避免因就业期望原因而失业。

(二)打造全新就业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着力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正确的职业规划,选择正确的职业取向,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解决就业心理问题,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实现就业[4]。提升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坚持高层设计,从校领导层面就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对于学生就业意义重大,不仅要配备高素质的任课教师、安排适当的就业指导课程,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就业实际指导。二是高校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地方的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有利的政策,要大范围、广角度地宣传和解释,保证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前了解这些有利信息。三是加强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高校的创新创业基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还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实践平台的团体效能作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四是要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大学生在毕业时心理压力大于平时,不良的心理会阻碍大学生的顺利求职。所以,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真正重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方面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从立法、制度、社会支持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机构和政策来应对。一是建立失业大学生权益保护机构,通过立法,保障对大学生的救济和政策资助。可以通过提供低保、社会救济和廉租房提供等形式来保障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生活。二是建立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通过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升失业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成功率。三是建立大学生失业援助机制,特别是针对就业过程中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例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为他们提供特别的就业援助。四是建立大学生失业基金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保证专款专用。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大政府调控力度

政府在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和市场调节方面非常必要,所以要切实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失业群体保护的立法步伐。大学生在以前是“天之骄子”,就业问题不需要政府太操心,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失业大学生群体也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同样需要政府进行立法保护。二是政府要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时代在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所以政府要更加重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定,积极完善有关政策,切实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三是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出现与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和混乱也有一定关系。社会不公平现象让大学生感觉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却又无处诉苦,因而产生愤世嫉俗、仇富和反社会心理。所以,政府应规范竞争,建立公平就业的制度体系和法制环境,确保就业市场公平、规范、有序,降低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应激行为。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西南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失业人数逐年增多。文章从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因素着眼,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失业的不利影响,并从个体、家庭、社会与政治等维度提出了大学生失业群体的就业干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策略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2]耿俊茂.大学生失业群体就业行为偏差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3,(5).

[3]夏侯宏,邹小华.大学生失业群体的游民化及其社会干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

西南民族大学食堂生产运作分析 篇4

摘要

高校食堂的生意向来是有利可图的,庞大的市场群体和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决定了高校市场顾客群体的稳定性。非常接近“卖方市场”的高校餐饮行业看似利润丰厚,但实际上在运作上却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接近“卖方市场”的行业性质,导致了本可以将利润进一步扩大的高校食堂让很多利润空间消失掉了。

在过去,我国高校食堂大概分为两个类型:学校自营的食堂和外包经营的食堂。在食堂发展初期,学校自营的优势是明显的:非营利性的经营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福利,并且食品安全工作做得到位,但同时缺陷也是致命的:缺乏利益刺激,食堂在运营中不计成本,菜品不迎合顾客需求,质量低下,甚至在运营中出现腐败现象,这样的结果不是偶然,而是这种运营性质决定的。而第二种经营模式,也就是外包经营的模式的优点在于,大大降低学校的财务负担,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外包公司做好成本管理,但其也存在很多缺陷,如一味追求利益且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导致菜品质量没有太大提升,近乎垄断的市场状况也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在运作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看来单纯的外包经营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学校引入另一家食堂——艺术学院分区由中快餐饮公司经营的食堂。竞争的引入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还是不能有效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

本文就西南民族大学的几个食堂为例,分析校内几个餐饮公司在运营上的优势、差别和问题。就生产运作上的“原材料采购浪费”、“原材料加工使用浪费”、“成品消化不完的浪费”、“菜品质量不合格的浪费”、“流程中人员闲置的浪费”、“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浪费”等六大浪费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一、原材料采购的浪费

在食堂原材料的采购中,我校多个食堂出现了有些材料供不应销、有些材料供不应销的情况。虽然所有的食材都可以加工为成品,但无计划分配地使用原材料使得菜品质量受到影响。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上,后勤集团采取的是粗放式的采购,即无长期固定的合作伙伴,而且只有少数几家供应商,这样的供应商结构导致了原材料质量不均衡,而且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在原材料选择以及入库上没有衡量原材料是否标准的衡量机制。导致有时成品质量不能控制,从而影响销售量。另外,对采购的原材料没有进行精确的数据核算,导致使用中出现诸多浪费。

二、原材料加工使用浪费

在原材料的使用中,蔬菜和肉类的清洗初加工中,往往浪费过多。在改刀初加工的过程中,也没有一套标准的工序,一些改刀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进行加工,导致材料的浪费,以及成品规格不统一,影响菜品质量。在厨师的制作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多浪费,不同的厨师对于菜品的把握不同,导致部分菜品口味怪异和原材料的浪费,这都是没有严密把控好产品的制作流程和成品质量的结果。

三、成品消化不完的浪费

由于没有对师生的消费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导致每次都有一些不受欢迎的菜卖不出去,而这些菜却没有根据实际销售情况来逐步取消,使得大量的菜品剩余。剩余菜品很多时候都在下一餐重复加热售卖,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对于这种成品消化不完的消费,没有从源头上解决,而在产生浪费之后也没有采取好的办法补救,是现在存在的一大问题。

四、菜品质量不合格的浪费

由于没有标准化的加工步骤,导致部分菜品质量不合格。如鸡腿、鸭腿等肉类时常出现没有全熟的情况,蔬菜没有清洗干净有虫、钢丝,馒头暴露在空气中过久变硬,反复加热的早点面食味道欠佳,由于中午做菜太早而用餐时变凉、上一餐剩下的材料重复加热售卖等许多问题。菜品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售卖不完并且有机会成本,造成浪费。

五、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浪费

经济学上讲机会成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师生对于食物和就餐环境的需求是固定且有上升空间的,而食堂提供的食物、就餐环境和服务水平却是低下的,使得一些顾客不愿意在食堂就餐。况且有学校周围小镇的竞争,尽管这种竞争不是完全竞争,很多同学考虑便利性仍然会在食堂就餐,但是小镇的市场容量是很大的,而且在卫生条件不如食堂的状况下还是生意红火。说明食堂的很多潜在客户被其他竞争者抢夺了。这种浪费的方面是很多的:

1、菜品质量方面:菜品的味道不够好,厨师对菜品的味道不用心或没有标准化的制作流程,采购者和改刀工对菜品没有进行筛选和合理地处理加工,食堂的管理人员没有控制成品的新鲜度、温度和卖相。

2、就餐环境方面: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繁琐零碎,比如擦桌子的员工没有将抹布洗干净导致异味残留在桌子上,很多椅子损坏或歪斜导致就餐很不舒服,而且没有提供放书包的地方导致有些位子上面放着书包,在客流量很大的中午和晚上占用了资源。餐盘清洗不够仔细虽经过高温杀毒但是有污垢。

3、服务水平方面:所有员工都没有经过培训,在人流高峰期工作效率不高,导致学生排队

积压。而且服务态度不好,有跟学生发生言语上的冲突事件。服务时间段安排有一定的问题。这方面可以参考中快餐饮的做法,在宵夜的时候安排少量窗口供应宵夜,这样也避免了学生在学校外面的小吃摊购买不干净的食物。

六、改善方法

1、针对原材料采购上的浪费,可以从供应商上着手,食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可以采取竞

标的方式,对食材标准和价格进行规划,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而且要有备用供应方案,与两到三家供应商保持合作关系。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要建立标准体系,例如蔬菜达到腐败的规定比例则不能采用,若某种菜的价格高于某一点的时候要采取更换供应商或者减少采购的做法。

2、针对原材料加工使用上的浪费,可以从员工的加工动作上加以培训。首先由最有经验的老师傅研究规定最省力且浪费最少的加工动作,再由老师傅进行集中培训,使得加工的工人能够统一加工动作,减少初级加工时的浪费。

3、针对成品消化不完的浪费,应该建立菜品的销售数据库。在菜品售卖的时候,记录菜品的销售情况,并记录下来,对超过三次销售剩余量达到30%以上的菜品要予以更换。同时统计过早销售光的菜品,适当予以增加产量。另外,可以在微博或微信上开通食堂的公众平台和账号,邀请同学关注并对菜品评分:建立菜品的介绍、评分、讨论系统,及时对顾客的反应做出回馈,做数据记录,并调整菜品供应状况,减少成品消化不完的浪费。

4、针对菜品质量不合格的浪费,要做好工序流程研究,保证每道菜的加热时间和作料投放

比例,尽量减少厨师根据个人经验加工的方式,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有助于保证菜品每一次的质量统一和合乎规范。另外,要对一些不合理的加工方式进行禁止,例如食材重复加工、长时间暴露在外、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菜品变凉变硬等情况。

5、针对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浪费,食堂管理人员应该严密把控菜品的受欢迎程度,虽

然说无论如何食堂在很多方面都是优于其他地点,但是占用着优势资源也应该控制成本,保证质量,因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看似竞争比较弱的食堂生意,也会因为其他食堂如中快餐饮经营的东区食堂和小镇的饭店抢走客户资源。在客户的满意度方面,后勤集团和各个食堂都有很多精细化的关系需要考虑。如在饭卡充值的问题上:饭卡充值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人工充值,人工充值的问题很明显,时间非常短,一个星期内,可供充值的时间只有大概15个小时左右,充值不上的同学一部分就会去小镇吃饭。而另一种

方式是经过圈存机充值,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银行卡又没有跟圈存机关联,而关联银行卡这项工作需要的时间太长,为一个月左右。这无疑从一个方面影响了食堂的生意。

七、总结

西南民族大学 篇5

基金项目:本文系李书志-2014-西南少数民族视觉之彝族漆器文化研究(校级)(0290400171)项目研究成果

摘要: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一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本文主要从西南少数民族——彝族,尤其是具有漆器文化代表的凉山彝族进行归纳和研究,归纳其发展现状、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凉山彝族;漆器文化;收藏发展

一、西南彝族漆器分布和现有研究状况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漆器是彝族传统的生活用品,也是极富特色的工艺品。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云南彝族精美的髹漆技艺;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明”、“金染”、“隐花”等,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几达苏”。相传最早髹漆技术是由先民狄一伙甫创造的,距今57代左右,约有1600年的历史。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一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

漆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跨越了地域和种族的艺术,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对彝族文化的关注,但作为全面研究,应开始于近代,国内外知名彝学研究专家,新中国第一位彝族教授刘尧汉说: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彝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晶莹的明珠,它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较高的参考,佐证的历史价值,与此同时,凉山彝族漆器还被国内外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专家称为穿越时空的民族艺术“活化石”[1]。

二、大凉山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

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儿达苏”,凉山彝族的漆艺术,在我国漆艺术发展历史中独具特色,它的纹饰与色彩选择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富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曾一记载彝族精美的檬漆技艺,到清代,彝族漆器工艺已有了“嵌漆”“描饰”“罩羽”“质色”“金漆”等多种技艺,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皮胎漆葫芦就是清代彝族漆器的代表[2]。质朴的造型,奔放的色彩让凉山彝族漆器不仅得到亚洲范围消费者的欣赏,在欧洲与美洲也同样享有盛誉。

回顾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轨迹,纹饰是人类在这一路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同伴,它体现着人类早期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的痕迹,蕴含趋吉避凶、祈求安康的心理诉求,是人类最早的氏族标志与象征"我国民族众多,各地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无论是彩陶,青銅还是纺织物上的各类纹饰,都生动地体现了先人对农业丰收、六畜兴旺、生活安定的一种向往。

第一次看到凉山彝族漆器时,一种亲切感便迎面而来,因为在凉山彝族的漆艺术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装饰纹样,这些装饰纹样曾经不断出现在其它古老的器物上,按表现手法和内容,我将这些在两者间重复的纹样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较为具象的象形纹样,也称写实纹样,包括动物、植物、自然与人文图形;一类是较为抽象的几何纹样,如方形、圆形、弧形、三角形、螺旋形等等,但象形纹饰与几何纹饰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之一,而两者又都是对事物观察、摹仿的结果,这两种造型意识在彝族漆器装饰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交错状态。

纹理的装饰法则运了对比法、对称法、重复法、等。在纹样装饰艺术特点的统一,单纯手法下的强烈装饰效果,装饰与器型的完美结合。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色彩论》中有一段论述:说到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3]

凉山彝族漆器多用黑、黄、红三色,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中,黑色是受到偏爱的,凉山彝族漆器多以黑色为底,布拖县就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不漆就不漆,要漆就漆得黑亮亮,不染就不染,要染就染得红彤彤。生漆割采后,随着空气的氧化逐渐转变为栗壳色,一于泅后呈褐黑色,凉山彝族人民为了使生漆变得更为黑亮,会在漆料中掺合锅底灰,使用时再以猪血调和,用做打底,在黑色的漆器胎底上,凉山彝族人绘制着纹饰,红色漆是生漆与青矾或银朱粉末调和制成的,黄色漆是加入石黄粉末调和制成的,青矾与石黄在凉山当地即有产出,银朱

多是购自外地,彝族漆器黑、黄、红三色的搭配中,黑色的底色搭配红色的花纹既具有视觉刺激效果,也在色相与明度上起到了对比的作用,搭配加入黄色,稍稍打破了红与黑搭配时的一些沉闷,更使彝族漆器的色彩稳重中不失活泼。

凉山彝族先民的色彩观是由于凉山彝族群体长期以来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生成的,这种色彩观念长期留存,并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彝族有着崇尚黑色的心理,滇凉山彝族自称“诺苏”贵州彝族自称“糯苏”云南彝族有“纳苏”、“尼苏”、“涅苏”、“罗罗”等自称。“诺”、“糯”、“纳”、“尼”、“涅”意为黑,“苏”意为人,结合理解就是是黑人或黑族的意思[4]。

由于彝族有对黑色的崇尚,土司在作战、祭祀祖先等大的活动中都使用黑色,彝族青年结婚建的新房,要用烟子熏黑后方可居住。彝族结婚和过年节,常常用松枝搭起屋棚,因为青色近于黑。祭司毕摩的法衣均为黑色;各类款式的男女衣饰,均以黑色做为基本色彩。在彝族中“黑彝”为贵族等级。彝族还喜欢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人称为“阿诺阿懂”的人,即“进入黑色的人”。所以黑色在凉山彝族的艺术文化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神秘、死亡与敬畏应该是原始人类对彩陶中出现的黑色,最初的心理感受。在古代中国,黑色作为五色之一,是帝王崇拜的颜色。汉族祖先祭祀的太庙是黑色“玄堂”,祭器“墨染其外”,喜欢用称作“夏羊”的黑色羊做祭品。不管是巫术的需要,还是其他使用目的,红色在中国人的装饰色彩中总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凉山彝族也视红色为生命之色,在凉山彝族的装饰艺术中,红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凉山彝族漆器中红色的选择源于彝族人民对火崇拜,在崇山峻岭中生活的彝族人熟食、取暖、御兽、驱虫等活动都离不开火,熊熊燃烧的火塘就是彝族家庭的中心。楚漆器中大量使用黑红这两种颜色,除了与楚地红黑二色颜料的取用特别方便有关外,还与楚地的文化积淀有关。楚人先祖祝融氏是火正,且楚地多处于中国的南部,对应的四方神也是朱雀。可以说祝融是和火相联系的,朱雀也是与火有关的。因此楚人对祖先崇拜的实质上是对火的崇拜,火燃烧时红色使人想到代表生命的血,火的熄灭(黑色)又令人想到死亡。楚人对黑红两色的大量使用,其实也是表达了他们对火,或可以说是对生命的崇拜。与汉族地区偏爱黄色的缘由不同,汉族将黄色视为大地的色,在彝族传统中,黄色则是太阳和光明的象征。在凉山彝族的宗教传统中,认为阳光可以庇护祖先的灵魂,因此黄色也被彝族人赋予了能使灵魂安息能力。“原始人类对于红色的喜爱,并不是对鲜艳色彩的一种动物性色彩感知,而是和社会、宗教、艺术、审美等内在的原始巫术礼仪的符号有直接关系,同时在主体上也积淀了观念性的想象[4]。

三、彝族漆器艺术的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

彝族漆器的研究其保护及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前景,家规,随着身怀绝技的部分漆器工艺师去世,传统漆家规,随着身怀绝技的部分漆器工艺师去世,传统漆艺有失传危机 受现代化学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缩,导致艺人改行和流失,传统漆艺处于濒危状态 彝族漆器作为旅游商品,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特色性,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产量在不断增加 但受利益的驱使,目前市场流通的彝漆器工艺水平偏低,制作材料以次充好,包装粗糙,艺术形式没有创新,影响了凉山彝族漆器的收藏性。中国漆器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的薄胎朱漆出现至今,已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充满魅力并独具中国气派的漆器作品,與陶瓷 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5]。

传统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们创造的优秀文化的凝结,是大众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是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其自身丰富的艺术语言,活泼多变的表现形式,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凉山彝族漆器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其他传统文化中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一样,凉山彝族漆器艺术也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文化视野,因为在传媒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传统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己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强势的现代流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对传统文化进行侵吞。

一切艺术都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对凉山彝族漆器艺术发展现况的了解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艺术也要随之更新,原有的漆艺术在无论在形式内容或载体方面都需要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这个时代,不仅是漆艺,各类艺术在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强调创新,通过论文发展现状、漆器的形制、纹样、色彩,研究其保护、收藏和技艺的传承发展分析,我认为凉山彝族漆器的魅力是在于装饰纹样中所表达的人类对于均衡,对称的追求;在于黑红黄三色引起的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在于漆器造型与生活方式紧密连接而拥有的艺术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M].民族出版社,1980

[2]于北山.范成大年谱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鲁道.大·阿恩海姆著.常又明译.色彩论仁[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13)

[4]汪光芜.中国色彩观念起源追述[J].经济与社会,2003,(7)

[5]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M].文物出版社,1979(3)

[6]兰一方.凉山彝族漆器源于大方漆器试证[J].四川文物,1997(6)

[7]侯宝川.凉山彝族的三色艺术一试论凉山彝族民间色彩[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13卷.第4期.1999(8)

西南民族大学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课程资源

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决定了不同文化场域中的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必定需要不同的方法, 不同文化场域中的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同的形态, 西南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如何使适合区域实际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融入课程, 使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这需要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目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标太宽泛、偏离现实、开发能力有限、文化课程资源管理环节薄弱等。如何提高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使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一项教学生活常规, 是目前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 结合现实, 以贵州省为例, 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针对性的小目标化策略

在数学上, 有种先分解问题, 再逐步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叫“逐步逼近法”, “逐步逼近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大目标需要细化成一个个易实现的小目标。一般来说, 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是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从而使全体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达到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即实现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学生参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资源缺乏的问题;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调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1]。这些目标都属于方向性的大目标, 我们可以把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 例如, 制定一项文化课程自已开发政策, 学习一项民族工艺比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了解一种民族风情比如仡佬族敬雀节, 参与一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活动比如制作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板, 编撰一册民族文化遗产书籍比如梵净山志, 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比如贵州云山屯古建筑群的考察学习, 加入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比如德江县傩戏表演协会等。所以, 应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来设定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同时应把大的方向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可落实的具有针对性的、易达成的小目标。

2 现实性的生活化策略

“生活化”策略是要尽量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 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教师进行情境创设, 架起教育材料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拉近教育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具体来说, 教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时, 要注意调查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确定学生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的需求, 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文化课程资源[2]。金钱杆是贵州省江口县土家、苗、侗、仡佬、羌等少数民族民间艺人世代沿袭传承的歌舞表演形式, 该县附近的高校舞蹈课上可以根据学生需求, 由熟悉金钱杆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表演, 或者让对金钱杆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再进行表演。

民族文化融入课程, 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只注重“宏观文化”的不足, 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民族地区学生的现实文化生活, 更加贴近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特点, 增强课程对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民族差异的适应性, 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个性需要, 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

3 持续性的自主化策略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开发文化课程资源的能力, 即具备自主将民族文化遗产融入课程的能力。自主性开发是培养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对教师的必然要求, 教师必须能够“主动参与, 乐于研发, 善于交流与合作”。当然, 需要通过不断探索“为新课程改革所需要、为学校教育发展所服务、为师生所欢迎”的文化课程资源, 例如, 带领学生去梵净山、寨英古镇、西江千户苗寨等遗产地见习或实训, 去进行文化体验, 去读懂文化遗产。通过类似的方式, 不断创新出“实践体验”、“交流互动”等新的开发模式, 增强一线教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的动力和兴趣以及能力, 从而改变过去“等、靠、要”的心态, 自主承担起开发文化课程资源的责任。

要实现文化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 我们首先必须建立文化专题研讨制度、文化保护保障制度、文化活动研训制度、文化档案管理制度和文化资源开发评估奖励制度;其次, 建立课题管理机制, 做到课堂教学课题化、教学指导课题化、校本研修课题化;再次, 建立教师开发文化课程资源能力评估机制。建立教学资源库, 及时分享教师开发的文化课程资源信息, 对教师课堂利用文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进行评估。

4 保障性的政策化策略

《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曾指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会把时间和精力转向文化活动方面, 对文化遗产也越来越关心, 因此, 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由此, 民族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提上日程, 这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导向。

除了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政策导向外, 还应该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效果的政策保障。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要得到保障, 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以及学校各学科教研室主任等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功底支撑是前提, 作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 他们必须善于学习, 勤于积累才能适应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 把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等作为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的重点对象, 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课程资源主体开发意识。另一方面加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 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重视师德实践环节, 例如, 通过参加“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大捷”、“突破乌江”等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体验活动, 使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增强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感, 从而通过言传身教, 去熏陶和影响教育对象。

5 实效性的有序化策略

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看,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开放系统, 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 在引入负嫡流时会抵消系统内部的嫡增。对于潜在的和尚未开发的的文化课程资源, 应该避免出现无序化开发的状态出现。首先, 重视激励开发。文化课程资源建设已经成了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应出面建设一个文化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指导机构, 建立一套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经济、荣誉、职称评定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赋予一线工作的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其次, 强化协作开发。一线工作的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 积累了大量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教学素材, 不少教师还建立了涵盖文化遗产知识相关的博客。以“文化遗产”和“博客”为名可以搜索到上千条相关的信息, 所以,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运用示范、评比、奖励等方式引导教师的开发的同时, 建立一套文化课程资源协作开发的机制, 以避免重复开发, 把重文化课程资源数量转变到重视提升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质量上来。

6 经济性的信息化策略

在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时, 必须勤俭节约, 尽量减少经费支出, 充分利用学校、家乡、学生身边大量免费甚至闲置的文化遗产。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曾说, 人们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区环境的生活和风俗, , 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塑造着他的习惯, 形成他的文化信仰。[3]具体来说, 第一, 利用历史文化遗址来充实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资源。例如, 通过让学生了解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龙观音洞出土的骨器角器来认识旧石器时代文化。第二, 利用独特的喀斯特人文景观来充实地理、生物等课程教学资源。例如梵净山古老的地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使其具有独特的山地风光。据了解是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有冰川时期大自然留下的奇迹, 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 其中有不少7000万年到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 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和动植物基因库。让学生惊叹的同时产生自豪感。第三, 利用民族工艺文化充实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教学资源。例如向学生介绍民族银饰工艺、染织布艺、陶泥工艺等,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科技文化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和热情。第四, 采用馆校合作模式, 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充实有关课程教学资源。例如贵州傩文化博物馆主要陈列了部分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类傩神案画、傩面具、傩法器道具、法书以及国内外傩文化研究成果和傩文化活动等图文资料, 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最大限度地发掘或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文化课程资源共享及信息化,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要求采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建立馆藏数据库, 组织网络信息, 建立虚拟馆藏资源, 开发馆藏资源, 构建馆藏电子信息资源局域共享体系。但是, 一旦涉及到资源共享, 必然会涉及经济利益, 所以, 应该构建适应本地区本校的经济性的文化课程资源共享信息化模式, 尽量避免耗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总之, 应该让教师掌握从备课、上课到学生学业评价的各个环节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策略, 使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变成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才能实现文化课程资源常态化开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兆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原理与策略[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西南民族大学 篇7

一、苗族大唢呐演奏风格与技巧

(一)民族大唢呐的外形特征

苗族大唢呐与我们常见的唢呐的整体结构是相同的,但是在外形上比较独特,主要有五个部分来构成:首先是哨子,在一些地方还会被称作叫口;另外需要巅子、堵气盘,这一部分主要决定了大唢呐的音色和音调;一般唢呐不出声,就是巅子出了问题;最后是琴杆、碗口(前面的大喇叭)。

人们很早就发现,当我们摘起一片树叶放在嘴边吹的时候,叶子的震动会发出声音,唢呐发声的原理就是这样。唢呐的外形,主要是哨子、琴杆、大喇叭三个部分。云南大喇叭的哨子一般选择野麦子的杆进行制作,麦秆的选择也很讲究,最好是没有杨花的野麦子,长度大约需要1cm的嫩青杆筒,具体的加工需要通过开水煮进行脱水。苗族对于哨子的选择更加谨慎,在时间上选择野麦子含苞时,麦秆的加工也有所不同,首先需要“蒸”,晚上需要露水“露”,但是这些原材料不能被雨淋,具体的“蒸”“露”的过程要重复九次才可以进行具体的修剪加工,制成成品。

其次,大唢呐的琴杆比我们常见的琴杆要更粗更长,一般选择丁木或者是泡桐木,长度在60至80公分。因为具体的发声需要,整个琴杆明显需要分为两个部分,上小下大,上面一部分的直径(1.5±0.2)cm,下面的一半渐变为3cm,琴杆的两面一共有8个气孔,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背面有一个音孔,正面有7个,音孔之间的间距为3至4cm。大唢呐最有特色的部分就体现在琴杆的部分,是区别与常见唢呐的标志。

最后就是他的“大喇叭”,“大喇叭”的原材料一般为泡桐木,像一个喇叭一样张开,上面可以连接琴杆,下面的口径较大(30.00±5.00)cm。与小唢呐、中型唢呐不同的是,大唢呐的“大喇叭”碗口壁很厚。

因为大唢呐整体比较大,所以,琴杆和“大喇叭”是可以拆解分开的。但是碗口和琴杆的连接还直接的影响大唢呐的定调,这也给唢呐合奏提供了可能。

(二)苗族大唢呐在西南少数民族演奏

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其中的特色乐器苗族大唢呐,因为形制的原因,所以其音色浑厚。具体的音域为两个八度,在一些热闹的场合可以吹高八度,声音很有穿透力。

大唢呐与小唢呐不同,苗族大唢呐很少进行独奏,具体的演奏形式就是“吹打”,在一些乡村这种形式很常见,通常有锣、笙等等作为配合。“座堂”是西南地区传统的组合班子,具体的形式是两个人吹大唢呐,一人一手击小锣以后用半边小镲拍打桌子,另外一人打大锣和小鼓,四个人组成一个班子,完成具体的演奏。

大唢呐的演奏与我们唱歌和笛子等进行换气的方法是不同的,因为吹大喇叭,需要很强的连贯性,所以一般嘴是很少离开哨子的。另外为了保证音色不变,需要很强的气息来进行吹奏,因此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大唢呐演奏者的整个换气过程实际上是通过鼻腔来完成换气,然后利用口腔的空间来完成存气,因此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小唢呐还是大唢呐,换气方式是相同的,通常演奏者是鼓着腮帮的。

在吹奏时,嘴唇是堵在堵气盘上,两个腮帮完成存气,鼻腔进行有规律地呼气、吸气,具体吹出的气的大小,是演奏者可以控制的,这样整个过程中气比较平稳。口鼻的完美配合,保证了演奏的延续性和没有一丝停顿的痕迹。

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的吹奏班子人数较少,因此很容易集中,其吹奏着与城市中专门的剧场演员有很大的区别。乐手平时在家务农,只有在农闲时,然后集中起来,进行演奏,演奏的成员之间多为附近的乐手。另外,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特别是大唢呐,是没有乐谱的,他们的乐曲多为流传的曲子,在这些乐手之间流传和传承,他们具体地称之为“啷当调”,因为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啷”“当”两个字代替具体分唱名,由此得名。在具体的旋律中穿插“啷”“当”,“啷”“当”,就像其歌词一样。现在流传的有名称的曲目很少,例如《节节三》《大青龙》等。另外很多的曲子完全没有曲名,或者在流传的过程中丢失了。

(三)苗族大唢呐在民族活动中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苗族大唢呐”,以民族五声徵、羽、商、宫调式为主,整体的旋律是比较平稳的,声音低沉浑厚,起伏性不强,好似娓娓道来,这与小唢呐和常见的中型唢呐还是有区别的。大唢呐体型比较大,与北方我们常见的结婚时迎亲队伍的唢呐有很大不同,苗族大唢呐的乐手采用坐姿吹奏,吹奏时多采用中速,具体的合作的乐器为锣鼓,可以营造欢腾的气氛和抒发细腻的情感,表现力很强。“座堂”,两支大唢呐一般一个高八度,另一个低八度,同一个旋律,增加乐曲的厚重度“座堂”以吹为主,打为辅,吹奏班子规模可大可小,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加在一起吹奏。苗族大唢呐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适合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等活动的演奏,现在还存在一批艺术造诣较深的职业或半职业唢呐艺人。

苗族大唢呐乐曲强调口传心授,很多时候在考验着乐手的记忆和模仿能力。因为本身缺少乐曲的曲谱,所以其传播途径也相对有限。唢呐艺人主要在群众中演出,与群众的联系十分的密切,同时本身也是群众的一员,对于民俗活动有着深刻的认识,在长期的表演中有着丰富的经验。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不同情感的需要,加上对于区域民宗欣赏习惯的深刻认识,苗族唢呐音乐,在一代代的创作中,早已经烙上了西南少数民族的烙印,深刻地反映了其民族特色,体现了当地的乡土文化和民间风味。

音乐在最早是很神圣的事情,苗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神秘是苗族的标签,音乐最早被用于祭祀,因此相对传统的苗族现在对于“苗族大唢呐”吹奏还是十分地讲究。吹奏要选择日子,现在这一点要求相对放松,但是西南少数民族仍然十分重视。时辰、地点、场合,一般在祭祖、结婚、丧事以及节日才吹奏,并且针对不同的日子,曲子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不能混用。结婚、做寿、修房造屋要吹《恭喜发财》《满阳坡》《金玉满堂》;祭祖吹《小开门》《大开门》;丧事吹《观音殿》《木还林》等;苗族大唢呐现在的演奏和技巧的研究对于认识苗族文化、历史、民族性特征有着重要意义,其深刻地表现了西南苗族等少数民族当地的民俗文化、娱乐、生活习性、精神文化、民族发展。

二、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演奏风格与技巧

首先因为咪苏唢呐在外形上与苗族大唢呐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演奏风格与技巧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最基本的一些演奏技巧是相同的,首先换气的方法相同,在吹奏时,嘴唇是堵在堵气盘上,两个腮帮完成存气,鼻腔进行有规律的呼气、吸气,具体吹出的气的大小,是演奏者可以控制的,这样整个过程中气比较平稳。这种方法被称作鼓腮换气法,使音乐显得延绵不绝,堪称一绝。另外在民俗性的具体表现是相同的,彝族咪苏唢呐主要利用在红白喜事、节日等等相关的民俗活动中。

但是两者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是乐器本身造成的,苗族大唢呐形制不允许走唱,只能以坐姿吹奏。主要的形式是“座堂”,但是在演奏咪苏唢呐时,自由度较高,可以坐、可以行、可以站,在具体的演奏形式上与苗族大唢呐相同,以吹、打齐奏为主要形式,一般是4人共同演奏,小唢呐、大唢呐各1人,鼓、镲各1人。在这里的两个唢呐形制完全相同,只是在哨子上有区别,哨子的上端界定了定调的高低,这与大唢呐的定调方式存在差异,上手小唢呐的哨子比下手大唢呐的哨子短一些、扁一些,因此在西南少数民族乐器中彝族唢呐属于“大扣小”的规格,另外还满足“对对”唢呐的规格。咪苏唢呐演奏旋律、搭配模式比较固定,因此上下手搭档不能轻易更改。每对唢呐必须要配上一个鼓,大唢呐配置大鼓,小唢呐配置小鼓。在进行正式吹奏中,上手小唢呐引奏,然后下手大唢呐合奏,在大、小唢呐合奏后,鼓和镲进入。鼓、镲怎样打,必须在唢呐演奏的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与其相吻合。

三、结语

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包含着很多具体的唢呐形式,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乡村造成了极大地冲击,根植于乡村的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演奏风格与技巧,在冲击下受到极大的破坏,曲种失传、传承人的缺失,现阶段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演奏有待我们的保护。

摘要:唢呐,作为中国民族乐器,最早由波斯传入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唢呐音色清亮,音量不大,穿透力强,管制木神,圆锥形,在哨子部位有一个铜管,最下面是像喇叭花的喇叭口,很多地方称唢呐为喇叭,现在已经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在西南地区,苗族大唢呐声音低沉浑厚,起伏性不强,并在其民族乐器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源于苗族的大唢呐和蜀南彝族的咪苏唢呐都是西南少数民族乐器唢呐的代表,各种唢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认识。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唢呐,演奏风格与技巧

参考文献

[1]尹凤柏.概述唢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2):104-105.

[2]张飞龙.唢呐常用的演奏技巧探析[J].新校园:学习,2011(5).

[3]王伟.探析唢呐的流派及其演奏风格[J].剧作家,2011,(4):158-159.

[4]尚遵华.唢呐的分派与演奏技巧[J].通俗歌曲,2015(2).

西南民族大学 篇8

一、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现在所称的西南地区一般是指今云贵川地区, 其中包含了古代蜀的分布区川西平原和巴的分布区川东丘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的存在”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 (地域因素) 在地域文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南地区纬度低海拔高, 地形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有热带、亚热带及高原等七种类型, 境内多高山, 往往是山上常年积雪, 山下温暖如春, 而西南少数民族的居住习惯又有所不同, 如傣族喜居平原盆地, 而景颇族喜深居高山, 拉祜族有树上居住的习惯。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婚葬习俗, 形成了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和文化。除了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以外, 由于文化传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民族不管大小都有保护延续本民族传统的需要, 因此形成了具有区别的区域文化类型。但同时由于经济政治的发展甚至因为战争, 各民族文化之间也经历着交流融合。

二、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属性

电影的本质特点在于利用图像来直观地记录世界。现代电影艺术的技术核心是“蒙太奇”, 在将一幅幅内容丰富的图像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中表达影片创作者的思想。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利用一幅幅美丽的图片、一个个别具风情的场面将民族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具备了传播文化的属性。

1服饰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因为自然环境优美, 气候炎热, 雨量充沛, 养成了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在服饰上也呈现出图案独特, 配饰多样, 颜色鲜艳, 短小透汗的特点, 透着一种原始风情, 带着神秘色彩, 甚至还有一丝性感, 服装不仅在于实用, 同时也是各民族互相区分的标志。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建国初《五朵金花》中的白族姑娘“金花”, 还是21世纪拍摄的《诺玛的十七岁》里的哈尼族少女诺玛无不身着漂亮的本民族服装, 电影中的服饰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

2自然景观。中国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边疆地区, 那里偏僻落后, 但保留了美丽的边疆风景, 立体气候特征造就了山下四季如春, 山上常年积雪的独特景观。对自然风景的表现, 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们的自觉。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芦笙恋歌》反映的是拉祜族人民反抗国民党压迫, 在解放军的帮助下翻身解放的故事。拉祜族生活在云南澜沧江流域, 电影拍摄地选在浙江, 导演找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山村, 移栽了几棵棕榈树, 在观众看来却是一片云南热带风光。

3婚庆文化。婚姻对于一个族群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族群的发展壮大中不断通过仪式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作用, 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婚姻制度和文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婚庆文化不尽相同, 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既有原始的“抢婚”风俗, 也有奇特的“走婚”风俗。这些都是电影导演乐于表现的题材。在电影《五朵金花》中导演用较长篇幅介绍白族的婚礼, 从白族青年男女婚前通过对歌结为知己, 到举行婚礼时用唢呐迎亲, 新娘入房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 使新娘大咳 (白语中“辣, 麻”与“亲、富”同音) , 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 即使路人也要进去喝上一杯酒, 晚上同辈则闹新房的情景, 电影都做了反映, 既渲染了电影的喜庆气氛, 同时也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2004年拍摄的《花腰新娘》则主要表现了红河彝族的古老婚俗, 影片中出现了彝族青年男女定情时跳的“烟盒舞”, 唱的“海菜腔”等场景, 表现了新娘新婚三年以后落居夫家以及退“花腰带”的退婚风俗, 同时, 导演为了影片喜剧效果安排了新娘醉酒进洞房, 打蚊子打到公公脸等场景, 对彝族婚俗进行了演绎。

4文化观念。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缅甸、越南等国家接壤, 与泰国、印度等国家毗邻, 虽然交通不便, 但山水相连, 也不能完全隔断交往。多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国内, 历史上每当一个“大一统”朝代的建立总是伴随着文化的融合, 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民族文化观念。同时由于近代外国传教士的活动以及各民族长期形成的自然观念形成了西南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观念, 如傣族大多信奉小乘佛教, 景颇族受西方传道士的影响信奉基督教, 有的民族则是以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文化为主。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共存互容、互相渗透的多元综合文化” (2) 。多元文化中, 西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意味比较浓, 宗教文化要求人们做到众生平等、救护生灵、互相帮助、保护生态, 这种宗教文化的道德观念与当下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主流观念相契合。

目前而言, 电影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视角还停留在猎奇的层次。新时期以来, 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如1985年, 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青春祭》;2006年, 北京儿艺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马背上的法庭》都以平等的视角重新审视少数民族文化, 并反思主流文化思想的缺失。少数民族出身的导演通过本民族的视角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拍摄了一些影片, 如杨丽萍拍摄的《太阳鸟》等, 更深层次地关注和阐释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三、文化反思是提高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根本途径

电影因其直观性, 能够跨地域传达文化思想观念, 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沟通、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进行文化反思的基础上, 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文关怀中, 使影片在反映风土人情中重点表现少数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族延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民族之间信任感、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等普遍层面上的精神内涵, 这才是提高跨文化传播效果的根本途径, 只有在民族文化的反思中不断超越, 才能实现“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理想。

摘要:跨文化传播不仅仅以国家间文化交流这一种形态出现。中国幅员辽阔, 历史悠久, 孕育了各种少数民族文化, 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 但其中也存在着交流、碰撞、融合, 这也属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畴。电影的影像传播特点使之具有跨文化传播属性。同时, 为了提高传播效果, 电影文化工作者还需要进行文化反思。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跨文化传播

注释

1 安然.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8页

西南民族大学 篇9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明显优势。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外向型经济产业, 其强劲的关联作用和“造血”功能决定了它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与支柱地位。旅游产业在西南民族地区是实现资源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最好载体, 良好的旅游市场前景和日渐成熟的旅游开发运作将使旅游业成为西南民族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述要

与国际上发达的旅游国家相比, 我国旅游产业起步晚, 总体水平低;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着底子薄、总体水平低的问题。概而言之,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发展势头快、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地区内发展不平衡等现实状况。

(一)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普遍滞后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优势是一种不对等状态。该地区拥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有些旅游资源可以说是极品, 如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布达拉宫、石林、黄果树瀑布等。但是,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并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迄今为止, 中国旅游产业“东强西弱”的传统格局依旧没有被打破 (见表1) 。2013年, 我国旅游收入达29 475亿元, 西南6省 (区) 的旅游收入为11 780亿元, 只占全国的39%。

(二)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提升较快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 许多地方的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粗放阶段, 没能形成集约化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模式。西南民族地区各地各级政府已认识到旅游业强大的联动性和比较优势, 纷纷以政府为主导, 健全了旅游管理机构, 强化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观念,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旅游产业在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 拓宽了筹资渠道, 使得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三)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为前提。近年来, 由于各省 (区) 政府旅游发展意识的增强和旅游投入力度的加大,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空前加快, 尤其是旅游饭店、景区景点设施和区域旅游交通条件大为改观。西南民族地区许多优质旅游资源景区的“可进入性差”的状况一直是困扰其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困扰西南民族地区可进入性差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境内的多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竣工建成, 多条线路开通了旅游直达列车、旅游包机、旅游客车等, 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 旅游产业出现了艮好的发展势头。

(四)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区内发展差异明显

就东、中、西部比较而言,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而从个别省份的发展水平看, 云南省和四川省可算得上我国的“旅游大省”甚至“旅游强省”, 两省无论是在海外接待规模, 还是在旅游创汇方面都大大高于中部地区的9省市, 在全国居于前列。两省的创汇总和比区内4省 (区) 的创汇总和还要多, 云南省2010年的旅游创汇就是西藏的11倍。在全国旅游创汇的排序表中, 西南民族地区除了云南省进入前10位外, 其他省份均位于10名以后, 尤其是西藏、贵州都位于20名以外。

资料来源:据国家旅游局发布资料整理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特点

由于受到发展历程、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在旅游产业结构的某些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 地域结构特点

1. 旅游资源地势构造对产品可进入性的影响较大

因为西南民族地区处于高原向平原过渡地段, 为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 起伏较大, 横断峡谷和高山峻岭较多, 这些既定事实影响了其在一定时段内、一定条件下的可进入性。自古就有“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的诗句, 由此可见, 西南民族地区在可进入性方面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基础条件的。如西南民族地区通往某些景区的道路常常因为气候、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道路桥梁坍塌等, 阻碍了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旅游资源区位优势较弱

在中国旅游业兴起的初期, 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产业起步早, 在全国旅游产业中所占比重高, 而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 但由于区位、交通、经济、对外开放度等方面的原因, 旅游产业在全国中的比重小, 与旅游资源在该区的分布比例差别较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在需求拉动、丰富的旅游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

(二)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供求特点

1. 区域内同质旅游吸引物较多

由于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区域内的某一范围内, 其旅游资源的特征在总体上说往往具有相似性。以四川省为例, 省内具有较大共同性的特点之一是山高、水美, 由此开发出了九寨沟这样的风景名胜区。跟随其后便出现了自称“小九寨”以吸引游客的其他旅游风景区, 或没有打这个牌号, 而让前来旅游的游客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景区。此类特点还会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及风俗相同的旅游区、地理风貌相同的旅游区, 例如, 在西南民族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州中有很多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景区。

2. 客源市场地域范围广

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 (包括古代、现代文明和宗教文化) 、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 使之区别于其他地区, 乃至在世界性的范围内其特点都是相对突出的。这为该区域的旅游业赢得了较广泛的潜在客源市场。比如名扬中外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由于其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体现出“垄断”特征, 使其客源市场遍及全球各个地区。

三、西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一)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同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一样,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对落后的, 不论是国际旅游业还是国内旅游业, 其产业规模、外汇收入、接待人数等指标与东部沿海发达省 (区) 横向比较, 差距都很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西部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先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 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腾飞, 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 正确认识困难和障碍。制约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济落后, 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 并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由于经济水平滞后, 西南民族地区整体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以资源为主体的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从而致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难以实现快速增长。一方面, 由于总体经济落后, 西南民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 许多地方经济在为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而奋斗, 难以形成促动效应、产生较强的旅游需求, 因而严重地制约了当地国内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总体经济实力不济和各省 (区) 实力差距较大,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投入的力度不足且区域间投资水平差距拉大, 对于一些必须投资量大, 回收期长的旅游基础设施显得力不从心。软件建设跟进也较慢, 配套性服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 数量少、级别低、设备简陋, 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 远离市场, 对外开放程度低

西南民族地区地广人稀, 空间距离远, 可进入性差, 因而发展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面临的另一大障碍就是远离主要的客源市场。就国内旅游而言, 我国东部旅游者富集地区普遍离大多数西南民族地区城市过于遥远, 且西南民族地区航空口岸数量太少 (或远离航空口岸) , 国际旅游者进入西南民族地区都必须从东南沿海远道辗转而来, 迂回飞行, 无形中又增大了时空距离。远离旅游市场所带来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一是交通费用高;二是途中耗时多。此外, 空间距离远还使得其他交通工具 (如火车或汽车) 的替代性颇低, 造成回头客少, 重访率低, 大大降低了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迄今为止, 因为各种原因, 西南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不利于旅游业大发展, 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占全国的比重也非常少 (见表2) , 这与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和发展需求形成巨大的落差。如西藏对外开放的县、市只有17个, 大部分景点分布在非开放地区, 外国旅游者到非开放地区旅行, 需要公安外管办出具的《外国人旅行证》、军区的批准函等证明文件, 手续繁杂, 严重制约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不利于发挥西藏旅游资源的优势, 不利于发挥沿边优势。类似这样的规定在西部许多其他的地方也存在。能否圆满地解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的问题, 成了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当务之急。

资料来源:E游天下旅游网

3. 季节性强, 旅游生态系统脆弱

西南民族地区的一些省 (区) ,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自然条件所致, 季节差异特别大, 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旺季短、淡季长的明显问题。旅游淡季长达5个月以上, 在此期间, 旅游人数不多, 旅游设施闲置量大;而适宜旅游的季节, 集中在5月到10月的五个月左右, 此时旅游者纷纷涌入, 人满为患, 交通运输极度紧张, 极为有限的接待资源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出现了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超负荷运转的现象。不仅如此,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个旅游生态系统脆弱的问题, 一些古老的村落、民居、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都是因为交通不便, 当地没能很好的保护。与此同时, 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落后, 使得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显得非常脆弱, 西南民族地区一些地方风沙大、气候差、水源短缺、植被不佳, 破坏起来轻而易举, 要恢复原状却是难上加难。

4. 旅游人才缺乏, 经营管理水平滞后

目前,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缺口较大, 特别是高水平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据中国旅游年鉴2010年数据, 西南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从业人数总和仅占全国的10%, 旅游院校的学生人数也仅占全国的12%, 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 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 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同时, 人员素质低也导致在风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欠缺。要解决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短缺的问题, 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高质量地引进一批熟悉国际国内旅游市场, 能熟练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管理技术的专业适用人才、金融运作人才、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人才、旅游教育人才和服务人才及导游人员。

5. 旅游产品与市场结构较为单一

目前,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整体和深度开发不够, 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结构较为单一, 尚未形成合理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西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内容比较单一, 自然景色和观光旅游构成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的主要形式, 而与之相配套的休闲、度假、探险、生态和文化旅游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因而西南民族地区目前的旅游产业难以形成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另外, 旅游产品定位不明确, 缺少面向国内普通游客消费线路的现象也严重束缚了西南民族地区国内旅游的发展。根据旅游活动规律, 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在500—800美元阶段时, 是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98年,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70美元, 但国内旅游的增长幅度还远未达到理论值, 总的利润上升空间还很大。旅游业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在整体规划上自然应该是本着高起点和着眼国际市场的原则。但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 应该优先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低, 适合普通游客消费的旅游产品需求量大是国内旅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 而西南民族地区适合国内游客消费水平的饭店和娱乐餐饮场所相对不足, 这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展望

从宏观上看,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几大机遇, 如果能够切实把握好这些契机,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总体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国家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将会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前,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规划, 200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上升到GDP的5%, 2010年将达到8%,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日趋显现。2000年国家计委已把旅游项目列为国债项目, 国家经贸委制定出了旅游产业政策, 财政部尽力增加了对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国家为支持旅游业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 无疑对拉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抓住机遇, 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把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旅游业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和朝阳产业, 目前已在西南民族地区获得长足发展, 推动了西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和带动作用, 西南民族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对旅游产业进行了产业发展目标的定位, 作为各省、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

资料来源:据各地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计划。

2.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 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 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根本性措施, 可以使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政策的逐步到位将给旅游业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将会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快发展;上游产业的质量提高, 将推动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国民经济产业链条的下游, 现在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上游产业质量不高, 如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等, 上游产业供给的质量不断提高也会促进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3.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旅游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世纪之交, 中央政府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无疑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腾飞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向西部倾斜, 为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技术、人才、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基础条件。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会推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

摘要:西南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经济是西南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旅游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因此, 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状况的分析, 说明了旅游业是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3]韦东海.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企业经济, 2011, (9) .

西南民族大学 篇10

关键词:英语阅读 不良习惯 西南边疆

一、引言

阅读在外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重要的一环,对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英语阅读和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关注西南民族边疆地区英语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聚焦这一群体的英语学习状况,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找出提高英语学习的策略对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概念

阅读理解是一个阅读者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交流的一个过程,是一种书面的交际。既然是一种交际形式,必然会有一定的交际目的。而交际目的的传达不仅仅体现在文字中,更多地体现在作者的言外之意。因此,阅读理解是一个读者探求作者交际意图的一个过程。

1967年Goodman提出了“心理语言阅读模式”(psycho-1inguistic-model-of-reading)。认为阅读过程是一种猜测的过程,即读者利用最少的已知信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对读者意图进行不断地猜测,确定或者扬弃。

1983年Carrell & Eisterhold提出了“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认为新输入信息的理解取决于人脑已经存在的信息图式。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贮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互动的过程。互动的最终目的是揣测出作者的交际目的,这一过程中需要调动作者的已有背景知识、读者提供的既定信息、作者自身的理解能力等。

三、研究步骤

研究对象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的两个英语教育专业班学生。他们的年龄在20岁左右。所有学生均来自云南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偏远山区。他们从初中开始英语学习,在德宏师专已经接受了一年的英语专业学习。

研究工具为“英语阅读中不良阅读习惯问卷调查表”。问卷在老师监督下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完成。问卷填写前,学生被告知本次问卷调查不需要填写姓名,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无任何关系,仅用于数据收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和可靠。问卷填写完成后,经老师收集并去除未填写的无效问卷,最后共有60有效份问卷。相关数据被输入软件进行研究分析。

四、研究结果

从表二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各种不良阅读习惯的出现频率处在“通常不符合”和“有时符合”之间,其中最高的是不良习惯2,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时我经常停下来去查字典,弄明白单词意思后再继续。”。这一分析结果与笔者平时课堂上的观察也是一致的。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学生们经常会拿出手机查阅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学生本身的词汇量太少,在遇到生词时,无法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一般情况下,已知单词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时,读者才能够对未知单词进行有效推测。而本研究中的调查对象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一篇文章中的生词要远远高于5%,因此,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就变得困难。(2)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利用手机快速方便地查询生单词在学生中间变得越来越流行。在遇到生单词时,学生不愿意去回忆,思考或者推测,随手拿起身边的手机查询答案。出现频率排在第二的不良习惯是“在阅读过程中我的注意力容易受周围同学的行为影响”。在是否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郝尔曼认为有些人较多地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内部心理活动的影响。他把个体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把个体较多地依赖周围环境称为场依存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场依存性类型的认知风格在调查对象中的存在较为普遍。场依存性类型的同学一般表现较为谨慎,不愿意冒险,受到批评时,很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受外界干扰, 学习欠主动,受外在动机支配较为明显。研究认为,场依存性的学生在自然情境下习得第二语言效果更好,而场独立性的学生在课堂情境下学习第二语言效果更佳。因为场依存性的人具善于与人交流,会主动地找机会说和听,这就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接受信息输入的机会;而场独立性的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他们更容易内化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现象。Hansen和Stansfield(1981)对293名第一学期选修西班牙语的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语言知识成绩与场独立性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我国学者的研究的总体结论是:在语言学习中,场独立者语言能力更强,而场依存者乐于交际,但总的来说,场独立者在外语教与学中有更多的优势。除此之外,出现频率较高的不良习惯还包括“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出现回视现象”和“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出现眼停过频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和平常我们在阅读中不注重阅读效率有关。同时也揭示了大部分受调查对象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在阅读过程中倾向于对对字母、词作逐层表面处理,而没有意识到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需要还需不断运用己有的图式自上而下地对这些信息进预测、判断和纠正。王瑛 (2011)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在阅读过程中,高水平阅读者更频繁且更好地使用语篇知识,而低水平阅读者更多地使用词素知识和句法知识,且在句法知识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困难。作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地理位置,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够像高水平阅读者那样从全局进行把握,而是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个别的单词和句子上,当然,这也是由于他们的词汇量低,语法知识欠缺导致的。

各种不良习惯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不良习惯3和不良习惯10,不良习惯5,不良习惯4之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不良习惯3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边看书边用手指着单词逐字阅读”,不良习惯10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边看书边小声朗读”。小声朗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逐字逐句的读,而不良习惯3是手指单词逐字逐句读。这两项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主要是由“逐字逐句”导致的。不良习惯5指的是在阅读中经常出现眼停过频现象。眼停过频说明受调查者在阅读过程中过于关注某一个词,尤其是生词。不良习惯4指的是阅读过程中出现摆头现象。这几项不良习惯一般在低龄的阅读者中出现频率较高。本研究受调查对象为大二学生,这些不良习惯的出现频率不是很高。但不良习惯3和他们之间的明显相关关系表明逐字逐句阅读所带来的危害。伴随逐字逐句阅读出现的眼停过频,摆头等现象会进一步误导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过分注意每个单词的意思,而忽略了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阅读者无法根据上下文,利用背景知识和利用已有知识对文章意思进行有效的推测。唐杰(2005)曾指出逐词阅读只能使阅读者达到句子水平的理解,从而偏离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最终影响阅读效率。

五、结论和建议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受调查对象在阅读中存在问题主要有:生单词过多,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停下来查单词;阅读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阅读过程中经常出现回视和眼停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方法扩大学生词汇量。由于本研究中大部分受调查对象来自云南边远地区。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在大学学习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渠道去接触英语,阅读各种英语报纸杂志,以扩大词汇量,提高学习兴趣;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是场依存的认知风格,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认知风格鼓励他们多与同学接触,交流,讨论,共同提高英语学习;最后,在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和熟悉基本语法句法知识的基础上,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有效地运用阅读策略,打破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学会运用自上而下的模式,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寻找主题句,运用意群注视的方法等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瑛.外语阅读水平对词义猜测影响的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

[2] 刘丹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研究[J].外语界,2002(6).

[3] 姚喜明.英语阅读理论的研究发展[J].外语教学,2004(1).

[4] 张伊娜.对当前外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研究,2001(1).

西南民族大学 篇11

苏联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国家, 苏联共产党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党, 意识形态在苏联共产党的历史上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国家中, 意识形态决定着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研究苏联的文化安全政策离不开对苏联意识形态的考察。

布尔什维克党刚刚掌握政权不久,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对待文化遗产和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上, 他们认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 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主张对以前优秀文化成果并不否定, 主张加以吸取和利用。此时苏联的文化政策上有一定的包容性、宽容性和文化艺术上的多样性。总体说来, 这阶段苏联的文化政策比较开明。然而,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化政策出现了较大转变, “列宁和斯大林都讲要统一思想, 但斯大林的是在思想禁锢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而列宁则强调要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斯大林的文化政策主要是以斯大林的理论为尊, 树立个人崇拜, 以其理论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其次, 认为资产阶级文化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载体, 是消灭的对象, 以“社会主义文化”取代。随着思想模式上的愈加僵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文化是封闭、排外、孤立的, 意识形态僵化性略见一斑。

赫鲁晓夫意识到苏联文化政策的严重弊端, 放松对文化界的控制, 对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进行了一定的平反, 加强“非斯大林化”过程, 使僵化的文化局面有所改善, 进行所谓的“解冻”, 允许文化界的创作和理论探索。不过, 原有的僵化的思想文化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勃涅日涅夫则在思想文化领域重回斯大林模式, 一方面停止对以前冤假错案的平反, 另一方面将斯大林的思想重新包装, 理论体系与斯大林思想一脉相承, 缺乏新意。这表明苏联的“当党已不是主要靠理想和奋斗目标来吸引人们的时候, 便无法保证自身的先进性。”其次, 在文化上大力推行俄罗斯化, 导致民族矛盾有所抬头。在推行俄罗斯化的同时, 苏联则继续大力意识形态斗争, 发起反西方、反资本主义的运动, 僵化体制得到加强。意识形态的长期禁锢束缚了苏联文化发展, 把苏联渐渐地推向了危机边缘。尔巴乔夫时代, 苏联全国上下充满着对改革的热切期望。面对汹涌的期望改革浪潮, 戈氏公开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 其实质是“逐步放弃原有的意识形态”[2], 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 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苏共后期放弃对意识形态的监督和控制是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苏共在改革的过程中,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在理论上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思想战线纵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4]在西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攻势下很快丧失了招架的能力, 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二、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分析苏东剧变的原因

苏联的文化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 僵化的理论教条, 特别是斯大林模式长期束缚的文化政策, 苏联时期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往往脱节。“一旦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一致,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承受能力远远低于其他社会制度下的人民。”第二, 僵化的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活力, 失去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功能。第三, 苏联历史上的思想文化政策充满了斗争, 束缚和压制了人民的创新意识, 使得整个社会在思想和文化上停滞不前。最后, 苏联的思想文化政策造就了“党内的极端民主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 最终在两者的作用下, 苏联走到了尽头。”[5]苏联在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的后果启示我们, 政党只有保持思想文化上的活力才能保持政党本身的先进性, 丧失了文化上的创新能力, 就会落后于时代。

苏联的毁灭, 从文化安全的角度可以得知:第一, 苏共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严重失误, 放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安全里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在所谓的改革历程中, 苏联逐步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 推行非意识形态化, 这是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意识形态多元化, 实行“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使苏联共产党和苏联陷入混乱。“忽视干部的思想政治倾向, 是苏共党建工作的深刻教训之一。”第二, 苏联政治社会化先进手段的缺失也是苏联文化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苏联大开信息传播的方便之门, 对英国广播公司及美国之音等不再进行限制, 宣传机器丧失了应有的抵抗和反击能力。于是, 西方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攻势, “苏联崩溃, 是外部势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催化并支持的破坏过程。”[6]美国及西方输出各种文化产品, 使西方的生活方式, 工作条件成为苏联年轻人热衷的目标, 导致苏联青年一代不再认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第三, 在文化产业上, 苏联高度政治化的文化政策使苏联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缓慢。苏联的“电影创作从1927年的119部, 下降到1937年的40部。”[7]僵化的文化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打开国门后, 西方的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苏联,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 逐渐消融了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第四, 在民族宗教政策问题上, 苏联一贯采取高压政策。很多教堂寺院被强行关闭, 许多宗教人士被打击, 这加剧了极端宗教主义的思潮。苏联是多民族国家,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十分紧密。改革后, 苏联的宗教团体数量翻了1倍, 达到2万多个, 在苏联意识形态多元化情势下, 传统的宗教势力迅速地填补信仰真空, 一些地下宗教势力甚至成为反党的工具。民族问题是相当复杂的, 前苏联在处理民族矛盾问题上过于简单化, 认为消灭了民族间的差距和不平等状况就能解决民族问题, 客观上强化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 民族自我意识的高涨带来的却是更强的离心倾向。

苏联的毁灭值得学者对其原因继续探寻, 作为本文而言, 需要对苏联时期的文化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总之, 对中国西南边疆地民族区的文化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即:

其一, 继续抓牢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是文化安全里最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 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的覆灭。”[9]因为要维护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与多国相邻, 必须确保政治意识形态不受外部威胁。

其二, 加强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的能力。历史早已证明, “通过掌控媒介来获取与维护统治权力, 是历史上众多统治者共同的选择。”从苏东剧变中可以发现掌控信息传播, 舆论力量的重要作用。执政党如果放弃对媒体的监管, 媒体很容易操纵和钳制大众的思想活动和行为, 中国应当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媒体监管力度, 确保将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有害的信息降低到最低程度, 保护和鼓励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正能量”在信息传播上的占有率, 保护边疆民族地区的信息传播安全和舆论导向。

其三, 加强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跨国民族众多的地区, 极其容易受到外部文化产品的影响。开始, 中国“只是把文化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 而没有把它看作是能够创造和带来巨大财富的生产力形态。”[8]所以, 应当大力扶持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 发展能更符合人民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 用自身的文化产品充实文化市场。

其四, 处理好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宗教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的工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成为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渗透和我进行反渗透激烈斗争的前沿阵地。”[10]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中国宗教数量、宗教场所较多的地区, 做好宗教工作, 关系到西南边疆地区的稳定,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经济的平稳发展和边防的巩固。

其五, 处理好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西南边疆地区是多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 冷战结束后, “民主化浪潮对民族问题的冲击”;“西方人权观念在民族问题上的应用与错位”;“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让渡”以及“冷战结束以来,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民族矛盾空前突出和激化, 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他国内政成了西方国家的长期既定方针。”[11]民族主义思潮在全球兴起, 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又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继续加强民族团结, 发展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 维护国家的统一, 反对民族的分裂, 挫败各种分裂势力的图谋。

参考文献

[1]黄韦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2]Walter A.Kemp.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Soviet Union:A Basic Contradiction, New York:ST[M].Martin Press, inc., 1999.

[3]刘淑春.十五年后看苏联解体—从俄罗斯学者的反思和民意调查中得出的几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4) .

[4]张全景.苏共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2) .

[5]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和崩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6][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M].何希泉, 等, 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0.

[7]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8]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9]喻发胜.文化安全——基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传播的视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0]龚学增.新中国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历程和基本经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道路客运企业下一篇:高校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