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素养教学设计(精选6篇)
语文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篇1
语文学科素养检测复习资料——语文知识系列
二年级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字词语: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不见泰山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人造卫星 航空母舰
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各种各样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四海为家 无影无踪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叫苦连天 自言自语 带数字的四字词语:
一本正经 一落千丈 一叶障目 二话不说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心二意 四通八达 四处张望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五谷丰登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八仙过海 九霄云外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花盛开 成百上千
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一根筷子容量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反义词:进-退 买-卖 正-反 复杂-简单 安全-危险 光荣-耻辱 美-丑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热忱 贫-富 冷-暖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近义词:中心-中央 著名-有名 特别-非常 漂亮-美丽
三年级:
四字词语:
惊涛拍岸
意味深长
骄阳似火
大雨滂沱
夕阳西下
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
湖光山色
根深本固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一碧如洗
层层叠叠
心旷神怡
高堂广厦
玉宇琼楼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竞相开放
胡作非为
兴风作浪
称霸一方
波光粼粼
银花多多
雏鹰展翅
老马识途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鸡飞狗跳
狼奔豕突
群龙无首
狡兔三窟
唉声叹气
万般无奈
免除后患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卧薪尝胆
发愤图强
以屈求伸
救亡图存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举世闻名 人流如潮 鳞次栉比 琳琅满目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大街小巷
人头攒动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一拥而上 不由分说 无影无踪 自由自在 发人深省
丢三落四 亲密无间 参差不齐
兴风作浪 和风细雨 春风化雨 呼风唤雨
栉风沐雨 未风先雨 见风是雨 凄风苦雨 暴风骤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字词语:
经久不息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戎马一生
身经百战
刮骨疗毒
传为美谈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运筹帷幄
好谋善断
天各一方
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古今贤文 劝学篇(下)》 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四字词语
连绵起伏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若隐若现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白云苍狗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言
有恃无恐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古诗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平展展 尽心尽力 运足气力 神勇无比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风华正茂
出类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手不停挥 笔下生花 力透纸背
精妙绝伦 炉火纯青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梦笔生花 浑然天成 斗酒百篇
鬼斧神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字词语:
沙漠之舟
自强不息
忍辱负重
始终如一
飞沙走石
志在千里
义无反顾
坚定不移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谈笑风生
句子: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荫,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古今贤文 环保篇》
展翅高飞 望而生畏 窃窃私语 长途旅行 千辛万苦
翻山越岭 烟波浩渺
一碧万顷 游人如织 谈笑风生 一帆风顺 风平浪静 鸥水相依 海波不惊
揠苗助长
鹬蚌相争 筋疲力尽 用尽全力 兴致勃勃 喜笑颜开 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 远近闻名 充满信心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郑人买履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黔驴技穷
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四年级: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嫉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春满人间 欣欣向荣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春深似海 风月无边
世外桃源 山外有山
飞瀑流泉 古木参天
诗情画意 蔚为壮观
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不甚了了
天道酬勤 孰能生巧
寻根问底 无所不晓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白衣天使 玉洁冰清
救死扶伤 处境不变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含辛茹苦 舍生忘死
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继往开来 革故鼎新
一衣带水 以德为邻
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科教兴国 与时俱进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山河增秀色 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 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 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悌于长 宜先知
——摘自《三字经》
倦鸟知还 成群结队
一唱一和 呼朋引类
欢呼雀跃 如痴如醉
夜深人静 昏昏欲睡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城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滕连腾,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有三到,谓心道、眼到、口到。朱熹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牧)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饶
披荆斩棘 奋发向上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园地八 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 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 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 骚》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古诗<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语文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教育能力,还要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不断开阔自身的眼界。只有教师有实力,学生才能将你树立为榜样,佩服你的能力。榜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事,教师教龄越大,见识和经历就越丰富,语文素养也不会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必定会牵扯一个旧事物的灭亡,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足够理解新事物,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虽然也许会很疲乏,但是在这周而复始中教师的语文学科素养会慢慢沉淀进而转化为新的阅历,充实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这个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最大的一点就是为人师表,学生之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例如,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越来越发达,科技也越来越先进,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大多都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上课形式。对于年轻一点的教师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而对于年纪稍微大一点的教师来说却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没有学过不懂得如何操作。举个例子,在上江苏版小学四年级的课文《虎门销烟》,年轻的教师选择了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为学生讲解这篇课文,在利用多媒体授课中教师穿插了《鸦片战争》的影片给学生看,学生们个个看得义愤填膺,再利用相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们进一步传达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使学生在进入课文之前对本文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而对于年长一点的教师,只能通过很苍白空洞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感同身受,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导致整个课堂枯燥乏味。这时,明智的教师都会选择去充实自己的电脑知识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学生对每次教师的上课操作都会有印象,感兴趣的学生还会主动去学习,促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动学和被动学的区别和成就还是很大的。
二、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在此过程中积累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的文化素养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不是说立马就能有所收获。更多的时候它在无形中已经在“强大”,只是这是一个量的过程,需要等候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促成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听、说、读、写对于学生自身的重要性,通过故事或者优秀的佳作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对这方面的兴趣,继而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中《海伦凯勒》一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凯勒的精神,教师这样设计:让学生多形式阅读课文,与文本充分对话,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抓住“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这一中心句,指导学生弄懂“不屈不挠”的意思,让学生抓细节,体会人物内心;细品味,感悟人物精神;让学生根据作者的这种对人物细节的描写的手法,练习写作,对象是自己熟悉的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兴趣。长期如此,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定会使学生的语文学科的素养有所提高。
三、多开展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社会也是一个大学堂
语文实践的过程是指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语文知识、能力、思维以及语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共同应用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情感的体验能够得到陶冶,能够更快地促进语感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多注重小学生在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例如,如果是学习一篇团结互助的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传达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可以提倡进行拔河比赛之类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真正的团结合作精神,从而对这一概念根深蒂固,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小学阶段是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的一个阶段,教师应该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的提升小学语文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
[2]李倩楠.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教育策略探析[J].科技视界,2013(2).
语文学科素养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语文学科素养 日常教学 渗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50-01
一、语文学科素养概述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渐进地积累修养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性质特点的具体体现。
在语文教育改革过程中,“语文课程目标”大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70~80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年代以后,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随着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的认识,课程标准从学科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等新视角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语文素养的丰富的内涵[2]。
二、语文学科素养在语文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培养策略
1.运用语文学科内容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3]。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2.利用广博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广博,语文自然是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作者对生活的反映,是在微观上较为清晰地表现生活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只能建立在每个学生个体微观清晰的理解上,教师一家之言不能代替学生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讲多少,应突出哪些知识点,难以千篇一律地由教师来代替。由于教师所受的教育,生活阅历,审美爱好等千差万别,在理解能力与欣赏性上难以达到一致。但在现实中却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法,统一的作业内容及统一的答案,把学生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框架和模式之中,很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要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使学生融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及语言美于一体化的语文学习环境之中,让他们进行愉快地诵读、自由地讨论、优美地欣赏,使之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引导,更多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想象,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只是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要注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要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进行扶持。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个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和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不同要求。要对学生不同特点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才能见效。语文学科作为一个最具有个性化的学科,每一篇课文作为感情智慧的凝结,在每一个读者头脑中都会留下不同的印象,每一个读者会有从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时产生兴趣。
3.运用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从事各种活动的大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走向社会大课堂。如春游,参与社会调查,教育调查,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交友,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无限宽广,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大氛围中,使学生经受锻炼,培养各种能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课内要鼓励学生产生质疑、提出提问、进行讨论,利用三分钟的小演讲、十分钟小辩论等活动,这样往往能使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引起他们创造的活力。如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经常性的十分钟的小辩论活动。每次指定一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确定主持人、辩题、正反方辩手,笔者只在辩论后略作评说。辩题大多涉及学生生活中的敏感话题,如“校园文明警示牌多好还是少好”,“当今社会是需要通才还是专才”,“成功主要是靠机遇还是靠能力”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同学们在唇枪舌剑中思维异常活跃,思维灵感得到了激发。这些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学生借助这个活动载体,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见,语文教学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大舞台上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高中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运用语文学科内容、广博的语文知识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管晓芳.人文素养的渗透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才智,2012,04:128-129.
[2]何妙婉.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教育导刊,2012,12:83-84.
物理学科素养研修心得体会 篇4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物理素养。如果物理教师有较高的物理素养,在授课时描述生动有趣,犹如学生身临其境,学生自然爱听,感触也深。授课时如果需要绘图,教师能信手绘制,惟妙惟肖,学生必然惊叹而敬畏。讲授原理时,言简意赅,学生定能听课不走神。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随手在黑板上画的圆,必让学生发出惊叹!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同身受。
二是开放课堂,联系生活。探究性课堂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物理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通过谚语、出示一张图片等再现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寻求问题答案。例如,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时,教师可以放一个短片演示一个表演:在气功大师身上压一块大石头,气功大师躺在地面上。提问:气功大师身上所受到的压力能有多大呢?然后用大铁锤打石板,继续发问:气功大师身上受到的压力怎么变化呢?再问:如果让铁锤直接打在气功大师身上会怎样?这样就容易进入探究课题
三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关键,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微视频的引进,翻转课堂的尝试等。
“史料实证”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 篇5
我们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史学素养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知道史料分类的仅有20%, 接触并阅读过史籍方面史料的学生只占10%, 能够从史料获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仅占5%。尤其是对没有接触过历史学科的初一年级新生来说, 基本谈不上史学素养。尤其是当学生史学知识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他们薄弱的实证能力, 已严重阻碍他们对真正历史的了解, 进而对历史的认识也开始混淆不清。因此,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在阐述历史或总结结论时, 往往依据网络、影视作品和演义小说之类的证据, 对真正了解历史、形成正确史观, 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出于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实证精神, 本文以“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单元内容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名人较多, 故事也比较多, 史料记载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经常被后人以演义的形式广为流传, 使得人们容易混淆。因此, 借由本单元的学习, 在不断的纠偏中树立学生的证据意识。在学习方法上, 明确提出以调动学生对史料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认识史料的学习重要性, 通过逐步收集、整理和研究历史资料, 初步掌握以史为证、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
本文重点阐述学习该单元内容所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
一、时间轴上学历史
这一学习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依据教材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间轴, 说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所知道的发生过的有趣故事, 并给大家讲一讲。设计这一学习活动,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他们对本单元内容的认知起点。许多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很感兴趣, 但容易局限在三国时期。通过画时间轴, 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 解决知识局限的问题。同时, 通过讲故事, 发现学生的问题。
在学生讲故事时, 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了解的这些历史信息, 是从哪里获取的?”“从网上搜到的。”“听爸爸讲的。”“从语文书上获得的。”教师可以继续问:“同学们, 你们认为这些信息是可信的吗?”“可信, 语文书上的还不可信吗?”“不可信, 网络上的东西也不可信……”接着再次发问:“那如何判断这些历史信息和结论是可信的?”“要由证据来证明。”“那这些证据是什么?”教师继续发问。当学生沉默, 认定学生的学习盲点后, 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史料”这个概念, 再拿以往课上用过的史料, 让他们重温“论从史出”的学习过程。
二、揭开“史料”神秘的面纱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史料及史料的作用后, 进行第二个学习活动:揭开“史料”神秘的面纱。这是任务性学习, 小组通过课间收集史料, 阐述三国鼎力局面形成的史实。其中包括两个著名战争, 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目的是不但要了解史实, 更要让他们能够切身体验到史料的科学性及史料来源和分类。在讲述三国鼎力局面形成时, 学生运用了一些史料, 如地图、图片等, 但都来自网络或影视作品。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并不是真正的史料呢?他们对“史料”了解到何种程度?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评价表, 其中一项是“是否注明出处”。实验发现, 学生对影视资料和网络资料的内容给了低分, 认为这种资料不能作为史料。还有的学生认为, 网上下载的图片未必能成为史料, 不能作为依据。
通过评价表, 教师可以了解到部分学生知道史书即是史料, 但对其他形式的史料及史料收集渠道等问题, 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障碍点。这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史料的分类及相关信息。根据历史学家刘博华的说法, 一般将史料区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上发生时所产生的, 后者是指经过后人应用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 称为二手史料。除此之外, 还可以向学生举例。例如, 解释《三国志》之所以是二手史料, 是因为在《三国志》之前, 魏国跟吴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史书, 而蜀国没有, 所以《三国志》中记载的蜀国的内容, 就是一手史料, 而吴、魏的内容则是二手史料。
历史著作和一些文件, 如私人文件、个人日记、团体文件、政府文件等, 都可以作为史料。此外, 还有一些实物类的, 如遗址、遗迹等可作为史料。而且, 也包括一些回忆录、影像。那么, 现代社会中, 网络上的一些内容能不能称为史料?网络资源如果符合“史料”标准, 也是可以被称为史料的。例如, 历史教材附页上提供的历史学习网站, 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上的资料, 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史料。
三、历史问题我来答
明确史料的相关知识后, 学生要完成最后一个学习活动:历史问题我来答。通过设计教学任务, 让学生收集整理真正的史料, 并统计一些数据, 用真正的证据得出结论。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两个史学观点。
有的史学家认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长期分裂对峙, 战争频繁, 社会动荡不安, 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历史发展。
还有的史学家认为, 在这个时期, 虽然战乱不断, 但为了躲避战乱, 人口南迁, 给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利处。与此同时, 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汉化政策, 也为国家的重新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你认为哪个结论更接近历史真相, 请收集相关史料进行论证。
设计这一活动, 是想通过在认识了史料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辨析历史观点,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素养。经过收集整理资料, 他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学生甲:我同意第一种观点, 曹操《蒿里行》中说,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没有人, 如何能促进历史进步?
学生乙:我同意第二种观点, 因为这时的农业是有发展的, 依据是我做的这个模型:水碓 (见图1) 。它是东晋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 当时的人们用它来舂米, 尤其在南方水利条件较发达的情况下, 利用水力转动轴, 轴上有一些小装置, 能够让碓头上升和降落, 最终砸到容器中。容器中放着稻米, 稻米有壳, 可以将谷糠砸下来, 提高加工稻米时的生产效率。
当被问及是怎样收集到这些内容时, 他说历史教材中提到了当时的农业发展, 但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如何发展的。于是, 他开始阅读网络资料, 看到“水碓”的图片, 经过查找, 找到在《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了水碓的组成及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示给同学们, 就把它做成了模型。这个模型就是通过史料做出的实证。
……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树立。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 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通过设问及对学生作品提出质疑, 把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外显出来,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之后将学习空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探究历史史实, 用史料作为实证验证结论, 完成以往教学单元系统学习的相关内容, 并深入培养自身的史学素养。经过长时期的不断学习, 相信他们在初中阶段就会有很大的收获。然而, 在现今社会大环境下, 社会媒体、网络及影视作品对培养学生真正的史学素养, 还存在较大的影响, 任务艰巨, 我们任重而道远。
浅析音乐学科素养评价 篇6
一、重视学生学科学习评价
学科学习评价,主要指学科知识学习评价,也被称为学业成就评价,是学生音乐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评价内容。学生学业评价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业评价的取向、性质、范围、方法,是保证学生学业评价公平、有效的基石。以《音乐鉴赏》模块为例,其评价内容应包括:熟悉作品主题、熟悉不同乐器音色、能听辨节拍、有特点的节奏型、常见的曲式结构、主题的变化、了解音乐基本常识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关于评价方法。首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其目的是及时把握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观察、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应给予这个过程高度的关注,即注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当一个阶段如单元、学期、学年结束时实施,为这一阶段提供总结,更为下个阶段提供借鉴和指导。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共存于教育教学中,各有侧重,但在传统学生评价中往往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多元化教学评价倡导将终结性评价淡化,同时,其评价内容更应关注的是音乐本体、学生自身的感受和能够让学生有所探究的问题,而不是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例如,可以在学期结束时选择以某个单元为范围的考查,比如,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的总结考核的基本内容:①四人一组或八人一组,用四声部固定音型演唱《星星索》片段;②为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亚非乐器;③选择一个亚洲音乐文化区,给大家介绍其地理环境、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因素对音乐文化有哪些影响?等级评定:A.高质量地满足了以上所有要求;能有感情地演唱、音准好,为大家介绍时生动、有趣,有自己的观点。B.较好地完成了三项中的两项。C.只能完成一项,态度不太认真。操作细则:让学生分成四组,完成考核,每个学生的等级由该组学生讨论得出,组长对最终等级签名确认,并记录于成长档案袋。
其次,以定性为主,定量辅之。对于音乐学科而言,终极目标应是对人内心美的感知力的培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进每一个教学行为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深入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学生具备感知音乐美、享受音乐美的能力,真正发挥音乐学科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功效。学科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去提升音乐修养,这就要求其评价应以定性为主。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学习能力等,这些都是定性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则可以进行定量评价。
其三,注重动态化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评价,一定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评价过程,并要纵向地考查学生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个体所获得的进步。同时,评价中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不光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学生家长的评价,将所有评价收入学生成长档案,力求全面地体现学生的进步、成长。
二、关注校园艺术活动评价
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载体,可以成为学生音乐素质评价的依据。
校园艺术活动常见的形式有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等,当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分得更为细致,如舞蹈队中可分为形体训练、爵士舞、民族舞等等。教师要先撰写活动方案,详细的活动方案是校园艺术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保障。其方案应有明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负责教师、每个兴趣组的学生名单等。教师在每次活动后,要记载学生出勤情况、过程表现和其他相关信息,为评价做依据。教师还要制定校园艺术活动评价标准。如下图:
三、校外艺术实践评价作补充
社会性的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种延伸,学生在校外所参与的所有艺术活动都可以成为其音乐素质评价中的依据。评价内容一般包括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欣赏音乐会、聆听音乐讲座、参加社区文艺演出等。评价方法上,校外艺术实践评价作为学生音乐素质评价的补充,学生参加艺术活动,并提供相应的证明即可获得该评价的得分,如考级证书、音乐会门票、音乐讲座笔记、社区活动证明等。
学生音乐素质评价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并用百分制进行评价。其中学业评价占60分(定性评价30分、定量评价30分)、校园艺术活动30分、课外实践10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可加5分,其他每一个社会文艺活动加一分,最高累计10分)。另外,在多元化音乐素质评价中产生的一切资料都可以放入到学生成长档案中,为学生的成长留下足迹。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语文学科素养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学科学科教学计划09-23
学科教学下小学语文10-27
学科教学语文论文06-04
小学语文′尝试教学′实验初探 小学语文学科′尝试教学策略研究09-23
大语文教学与学科共建11-02
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教学总结10-23
1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11-16
三年上语文学科教学总结11-05
语文学科高中三年教学计划05-12
法制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