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

2024-09-20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通用9篇)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 篇1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自学内容】

1.了解作者简介。

2.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3.思考: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教学课时 1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到过黄河吗?(生回答)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黄河。(出示黄河资料)这就是黄河,1938年9月,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了壶口瀑布,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

一、说黄河

背景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战初期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险峡急流,目睹黄河的恢弘气势后创作的,当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诗人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顽强不屈。《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气魄,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

二、颂黄河

配乐朗读《黄河颂》,读准字音,揣摩感情。教师配乐示范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试读,教师做朗读指导。

①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豪壮激越的。②注意朗读词和歌词之间的停顿。③注意重点词语的重读。如“望”、“掀”、“奔”、“劈”等 ④“啊!黄河!”反复了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

指名朗读,展示自我风采,小组评议。

三、研读诗歌,体会情感美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品读诗歌,赏析语言美 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新课时的音乐做到了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作用,学生带着热情走进课文,所以学习效率高了。《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听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

2、学生了解了歌词的写作背景,一种爱国豪情油然而生,所以情绪高涨,使课堂上多了一此豪壮气概。

3、学生带着激情诵读,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而对歌词的理解又反过来使诵读显得更有感情。美读现代诗,首先必须把握其思想内容,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黄河颂》唱出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形式灵活多样,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从这节课的成功可以想到,课堂效率的提高,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主动的学习效率最高。

课后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育 ......2.谈谈你想象到的画面和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3.全诗分成朗读词和歌词两部分,朗读词可以看出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作用:引出下文颂歌)

4.歌词中那些内容是用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歌颂的?(从“啊!黄河!”开始到“发扬滋长。”分别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黄河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几个方面进行歌颂的。)5.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6.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 篇2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2) 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 通过合作探究,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研学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 查阅资料, 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 (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 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 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抗日战争时期, 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 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1913年出生, 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 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 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 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 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 英勇抗敌的战士, 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 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 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狂澜宛转哺育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

(1) 听读:倾听视屏朗读, 注意节奏与重音。 (2) 练读:反复自由朗读, 读出气势和感情。 (3) 赛读:每组一人参赛, 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 思考下列各题:

(1) 题目《黄河颂》中, 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 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 (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学习、讨论后, 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 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 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 (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 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 分析下列问题。

(1) 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是“屏障”? (3)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 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 请你列出清单。

(1) 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 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

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 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 歌颂我们的民族, 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 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 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 团结起来, 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 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 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黄河颂》导学案 篇3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3、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的波澜之美。

2、掌握一些制造波澜的方法。

3、能学以致用,写一篇有波澜的记叙文。重点难点

1、体会叙事作品波澜起伏的效果。

2、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学习过程

【话题探讨】

什么是事件的波澜? “波澜”是个比喻性的说法。掀起波澜,就是使 叙述有变化、形式不单调,结构曲折,情节引人。有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说,文章要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让人觉得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如果作者平铺直叙,读者见头知尾,文章则索然无趣,寡淡如白开水。文章的这种起伏变化,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叫做波澜。尤其是叙事性的文章,我们要尽可能地写出事件的波澜。风平浪静与波涌浪翻的水面,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相传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作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面对寿星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也十分尴尬,大家都目瞪口呆。只见老纪不慌不忙又吟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话音刚落,全场立马气氛活跃,宾客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趁着热闹,老纪高声吟出了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又变得鸦雀无声。就在大家瞠目结舌之时,老纪不慌不忙吟出了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刹那间,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思考 :纪晓岚即兴所作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妙的效果?

【方法借鉴】

写出事件的波澜有很多方法,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问题。

一、县长的笔记本

辉在局里干了十多年,因为和领导没交情,至今连个小科长还没有混上。前几天,他听说从外地调来一个新县长,一打听,是自己的老乡,爹还说,岂止是老乡,咱跟他有亲戚,你叫他大姑夫呢!辉和爹径直到县政府大院,认了这门亲戚。临了,县长高兴地把他俩送到大门外,还说,等家搬来后,请他们有空常到家里坐坐。

过些天,县长的家搬来了。辉买点豌豆,蒸些豌豆糕,来到了县长家。县长和老伴正在吃饭,辉拿来豌豆糕,她一下吃了三个。从此,辉成了县长家的常客,大姑很高兴,有一天对辉说:好好干,以后让你大姑夫给你说句话。辉感激地说,谢谢大姑。县长笑笑,没言语。

有一天,县长到局里来检查工作,把几个局长忙坏了,又是准备汇报材料,又是买水果安排饭。辉的任务是给县长倒水。他本以为县长能跟自己打个招呼,可县长对他连声也没吱。给县长汇报完了,局长就说,县长是第一次来我局检查指导工作,中午就别走了,我都安排好了,就在这儿吃个便饭吧!县长说,下午我还要到市里去呢。哎呀!县长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正要往出走的辉,哎,小辉哪,我还有个笔记本忘拿来了,你替我跑一趟!县长边说边掏出了钥匙,我的笔记本在我办公桌中间的抽屉里,坐我的车去给我取来!在场的人都楞住了。几个局长像看天外来客似的瞅着辉。辉也感到很吃惊。县长的秘书就在身边,县长都没用他。这一定是私人笔记!辉答应一声,从容地从县长手里接过钥匙,转身出去了。其他人谁也没有动地方,跟县长一起坐在那儿共同等着辉。县长跟局长闲谈着,但对辉的事,一字未提。辉在县长的办公桌里找到了那个笔记本。下楼时,他随便翻了一下,里面竟一个字也没有!辉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过了半个月,辉就被局长提升为办公主任,辉心想,若不是与大姑、大姑夫的亲情,这许多人盯着的位子,哪轮得着我呢!

分析上面的文字,思考作者是使用什么方法制造波澜的?

二、人间“大爱”

沧桑几许,人生几何,在爱与恨的抉择中,有一种爱叫做“人间大爱”。重于山,浓于血

-------题记

村里人都说他俩是双胞胎,可他却看不出一点眉目,一高一低,一黑一白,难道双胞胎会如此不相像?这个大问号整整在他的脑海里游荡了十五个年头。他和哥哥都在村里上初中,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父亲因为重病,早早地撒手而去,母亲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为生活奔忙着,日子艰辛,但却甜蜜。

转眼间,他与哥哥都初中毕业了,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兄弟俩上高中的昂贵费用,母亲咬咬牙告诉他俩:“我们家只能供得起一人读书,而另一个必须跟着村里人下矿挖煤。”看着母亲眼里莹莹的泪光,兄弟俩狠狠地点了点头,似乎一场命运的赌注就要开始,因为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只能满足一个人的时候,母亲都会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他明白,母亲真的很无奈。

这天早上,母亲小心翼翼地拿出每次抓阄都要用的那个土瓦罐,轻轻地擦拭着上面的灰尘,兄弟俩默默地注视着,过了一会儿,母亲淡淡地说:“这次让弟弟先抓吧,绿豆是去下矿,红豆是去上学。无论谁抓了绿豆,都不能怨恨。” 他颤颤地把手伸进瓦罐,犹豫地在里面摸索着,轻轻地抬起头,注视着母亲似乎就要淌出泪水的双眼,这种感觉是他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激动,胆怯,矛盾,无奈。他闭上眼睛咬咬牙,抽出了手。绿豆,竟然是绿豆。他疯狂地喊:“不!不!”他像一只刚被放出笼子的野兽,高高地举起放在床上的那个神圣的瓦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碎片和那另一颗豆犹如烟火般四射开来。母亲惊慌地呆立着,因为兄弟俩谁也没有想到剩下的一颗豆还是绿色的。他狠狠地看着母亲,满腔的怒火灼伤着母亲的心。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上行囊离开了家,从此再也没有音讯。母亲病重的那年捎口信给他,让他回家,他冷漠地回答,他早已没有母亲,没有家。那个人留下信,说是母亲给他的,他不屑地将信压在箱底整整三年。

在一次无意地整理中,他发现了那封信,让他震惊而又无法原谅自己的是,母亲在信中告诉他:“其实,哥哥是捡来的。” 这篇文章制造波澜的方法是什么?

三、四封来信 赵老师清了清嗓子说道:“进来,以后要注意。”赵老师接着又说了起来:“今天早上我从咱们班的信箱里看到这样一封信,是给孟云同学写的,寄信人地址是‘本班’。像这样的信我已经看到四封,没盖邮戳。这前三封信一直扣留在我这,没交给孟云同学。这四封信笔迹相同,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这想大家一定知道这是什么信。同学们呀,考上这所重点中学不容易呀,家长对你们抱有多大的希望啊,你们可不能这么小就……现在请这个人自觉站起来。”接着下面一阵窃窃私语。

“老师,你这样做是不礼貌的,是违法行为!”王宇站起来。“那么你说应该怎么办?”“把信还给孟云。”“坐下!”赵老师没有再和他讲下去。“一定是王宇干的!”有一个人小声嘀咕道。

“好了,总之我希望那个人自觉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承认错误,我就不追究了。孟云一向成绩拔尖,若是发生那样的事情,会影响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请那个人自觉地站起来。”“不要侮辱别人!”孟云哭着站了起来,“请把信还给我!”“孟云,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学生,不要难为情,这--你也不知道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是我写的!”一个响亮的声音盖住了窃窃私语。大家迅速把目光都投向了他--秦锐。“请把信还给孟云,你没有权利扣留别人的信件,这是极不道德的!”老师被这几句话惊呆了。他茫然若失地看着秦锐,秦锐像一头被激怒了的狮子,眼睛中似乎还含着泪花。

秦锐一个箭步跨过去,夺过老师手中的信,用力拆开其中的一封大声读道:“谢谢你的关心,孟云同学。你说给我补课,好意我领了,但是我没有心思补课。说实话,我受不了,受不了……受不了,这突发的事。我的爸爸,他……”他哽咽了,没有往下读,迅速地收起书包,搭在肩上一溜烟跑了,只有那四封信平静地躺在桌上。

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制造波澜?

四、尴尬 母亲下岗好久了,为了维持生计和供李华上学,只得以打零工为生。一天早晨,背上书包正要跨出家门的李华突然转身,妈,又要交资料费了。听到儿子的话,一丝愁云掠过母亲的眉头:又交资料费? 为了儿子的学习,母亲还是从家里所剩的寥寥积蓄中按照李华所说的数目拿给了他。

放学了,李华和好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麦当劳,正当他和好友期待大快朵颐的时候,一个佝偻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端着放有鸡腿、薯条的盘子来到了他们的桌前的竟然是李华的母亲……

这段文字是用什么手法制造波澜的?

兴波澜的手法还有很多,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写作和阅读经验想想,还有哪些?

【当堂检测】

一、用抑扬法一记一位老师或同学 300字

一位新来的老师性格有些古怪开始大家不喜欢他 但后来发现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教师,业务能力很强,许多做法与众不同,效果却很好。

一位新来的插班同学,土里土气,有人对他不尊重,甚至戏弄他他却不气不恼。期中考试,他一鸣惊人,让大家刮目相看。

二、自拟题目或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见出一定的波澜。

1、使我__(难忘、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3、疙瘩是怎样解开的

4、重逢

高效课堂导学案 篇5

龙北小学 四年级一班李莫然

李莫然同学是涉县龙北小学四年级(1)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时刻用星级学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学生, 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学生, 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学生, 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学生。

在课堂上,聚精会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总能看见她高高举起的手;做作业更是一丝不苟,每项作业本上的字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她的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

在课下,李莫然同学更是对各种文化知识、文化传统充满了好奇之心,处处都是她学习的内容,各种习俗的起源,旅游古迹的发展,交通路标、指示,等等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读书是她课余时间的一大乐趣,从童话故事到历史读本,从自然科学到天文知识,她都读得津津有味。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演讲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当今学生应朝气蓬勃, 活泼开朗。在这方面,李莫然同学做得很好。她的业余爱好很广泛,喜欢美术、电子琴、兵乓球。为了增强体质,她经常和家人一起参加晨跑,节假日进行登山,用自己的言行向同学们昭示: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 篇6

本报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我县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这种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上学期,我校组织教师学习“学案导学”相关理论及外地成功经验,并进行尝试教学。本学期开学初,学校出台了《关于推广实施“学案导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各备课组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征集本学科组成员的意见制定本学科“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并依据此模式进行集体备课,形成导学案初稿,然后个人进行个性化修改,之后依“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实践。9月23日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大赛活动,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加深了广大教师对“学案导学”的认识,推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施。从近几周各教研组组织的展示课来看,“学案导学”模式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掌握,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对我校高效课堂的建设有很大的助推作用。一是“学案导学”让学生有了“路线图”。导学案突出“导”字,围绕“学”字,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后形成导学案,导学内容是核心,做到了教学内容具体化、问题化,问题设置层次化,突出导学功能,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为课上合作探究做准备。课堂检测标明层级,题目为基本题、中档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

二是自主学习使学生变身“实践体验者”。自主学习阶段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师在学生脱离教师视线以外的自主学习阶段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和习惯培养,特别要求学生整理、反思每学科的笔记,让他们理清理顺知识要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这对帮助学生自觉地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知识提纲 篇7

第一部分教案之殇

一、传统教案的弊端(P5)

1、传统教学最终被异化为教师“教教案”

2、以教案为本位的课堂成为教师演出“教案剧”的秀场

3、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是封闭式教学,最终导致僵化

4、写教案被等同于备课、等同于上课

5、写教案成了“拿来主义”——抄教案

二、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P19)

三、高效课堂的三层含义(P24):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第二部分正名“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定义(P30)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为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

二、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P30)

包括学情调查、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和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教与学的反思等。

三、对高效课堂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的理解。(P35)

第三部分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

一、导学案设计体现的理念:“以生为本”、“以学为本”。(P38)

二、“以生为本”可以解读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P38)

三、发展学生要奉行“八字”方针:全体、全面、个性、自由。(P42)

四、“以学为本”可以解读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P43)

五、对学生及学习评价分析的“四个维度”、“五个转变”和“六大功能”。“四个维度”即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功能。(P49)

“五个转变”:由量性评价转变为质性统整,由甄别优劣转变为引领发展,由个体评价转变为个体与合作组评价的统一,由评价单一枯燥的认知训练转变为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由评价结论不求过程转变为评价结论与过程的统一。(P49)

“六大功能”:积极导向、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多元互动、记录成长。(P50)

六、高效课堂导学案的十大行动原则:主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导学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P52)

七、创设情境要突出情境的生活性、探究性、情感性和趣味性。(P56)

八、保证学生学习高效的五点必要条件。(P62)

1、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时,学生学得深刻。

2、当学生已有知识被激活并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时,学生学得深刻。

3、当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全貌时,学生学得深刻。

4、当学以致用时,学生学得深刻。

5、当新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实际生活时,学生学得深刻。

第四部分导学案设计要求

一、导学案设计要经历从“无形设计”到“有形设计”两个阶段。其中“无形设计”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把握学情、策略构思等。“有形设计”即通过设计产生的有形的结果性文本材料——导学案。(P65)

二、课程标准对导学案的重要利用价值。(P67)

1、课标对教材提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2、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3、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

4、课标提供的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导学案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

5、课标提供了大量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三、导学案设计时应如何用好教材。(P70)

1、确立课程意识。

2、树立新的教材观。

四、导学案分层设计的主要内容。(P73)

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测评。

第五部分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

一、导学案设计要做到四个基本统一,即:统一基本设计程序、统一基本设计要素、统一基本课时容量、统一基本设计格式。(P85)

二、综合课型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要素:

1、学情调查;

2、学习内容分析;

3、学习目标;

3、重难点预测;

5、知识链接;

6、学法指导;

7、学习过程;

8、整理学案;

9、达标测评;

10、教与学反思。(P85)

三、复习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学情分析;

2、复习导引;

3、学习内容(问题)设计;

4、学习过程设计。(P89)

四、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设计基本要素:

1、考情分析;

2、错题归类剖析;

3、变式拓展训练;

4、自我完善;

5、学习过程设计。(P92)

五、导学案设计的常见误区:(P93)

1、导学案设计教案化;

2、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3、导学案设计“问题肤浅化”;

4、导学案设计共性化;

5、导学案设计提纲化。

第六部分导学案使用

一、使用导学案时,教师要做好学生使用导学案的哪些基本常识的指导?(P103)

1、导学案组成要素说明。

2、导学案题头项目填写。

3、学习“三宝”的运用。

4、导学案与教材结合使用。

5、导学案使用的时间要求。

二、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课前、课中、课后分别有怎样的要求?(P111)

1、课前——“独学抽查”、“二次备课”。

2、课中——关注学情动态、学法指导、学习进程。

3、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

三、教师使用导学案要做到“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P115)

四、导学案使用的误区。(P116)

1、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

2、重课前预设,轻课堂生成。

3、重导学案的使用,轻教材的使用。

4、重导学案使用,轻导学案“再设计”。

5、重统一性评价,轻差异性评价。

6、重“讲”轻“学”,重“学”轻“导”。

专题一导学案基本版式设计

一、导学案常见的几种版式:普通式、分栏式、表格式、混合式。

二、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1、体例设计;

2、题头设计;

3、版面设计;

4、版纸及字体、字号设计。

专题二学习内容分析

一、导学案的学习内容,应把握教材的“四度”:深度、广度、梯度、角度。具体理解四度。(P135)

二、教材和教科书的区别。(P151)

专题三学情调查

一、日常性学情调查包括的内容:

1、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

2、情感基础;

3、学生学习风格特征的分析。(P153)

二、进行“学情调查”的目的首要的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可以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P160)

三、学情调查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全程性、全时性的特征。(P165)

四、学情调查常用的几种方法是导学案调查法、小组学习反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P166)

五、学情调查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做好导学案分层设计,借助好小组学习形式,用好评价机制。(P168)

专题四学习目标设计

一、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P174)

1、目标设计行为主体混乱,指向不明。

2、误把目的当目标。

3、目标维度缺失。

4、目标行为动词不当。

5、目标陈述不规范。

二、导学案学习目标陈述的几种形式: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表现性目

标;

三、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分为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两种方式。

四、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专题五学习过程设计

一、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比如自学课、展示课、反馈课、单元巩固课等)学科特点、学习内容需要,可以分为问题式设计、专题式设计、知识逻辑式设计和学习步骤式设计等几种形式。都必须以问题为核心设计。

二、真正的自主学习具体应该体现在:学习目标自提、学习计划自定、学习方法自选、学习对子自结、学习过程自控、遇到问题自议、个人观点自表、有关资料自集、课堂练习自选、学习效果自评等十个方面。

三、自学过程的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明确自学要求、自学内容和自学方式,必要时可以将有关要求在导学案中明确说明。

四、合作探究过程的设计:关键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制定、组织内的相互依靠、学习任务的分工、对小组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全员积极参与、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指导。

五、展示过程的设计:展示内容-预设性问题展示(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生成性问题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等)

六、展示过程的设计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不、四敢”:不唯书,敢于向文本质疑;不唯师,敢于向权威挑战;不唯众,敢于表达个人观点;不唯一,敢于另辟蹊径。

专题六导学案的问题设计

一、高效课堂的突出教学特点就是体现了问题式教学的风格。

二、导学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设计的问题是本着“知识问题化”的基本原则,并要体现“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的要求。

三、导学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来呈现“导问”、“导学”、“导思”、“导练”、“导测”、“导评”等功能,以此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自主发展。

四、问题层次化:一是把问题划分ABCD四个层次-识记级、理解级、应用级、拓展级;二是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层次分解,降低梯度。

五、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P212-21

3六、展示环节体现四个原则:问题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七、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唤醒、激励、评价、追问、点拨、启发。

八、问题探究化:问题设计要具有目标性、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应围绕要探究主题设计问题、应设计适度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合作的价值。

九、问题情景化:当前课堂最大问题主要表现—P220

专题七课堂评价

一、评价原则:概括为“二二六”评价原则,即促进“两个发展”,落实“两个转变”,体现“六个维度”。P222-22

4二、评价方式:质性评价、量性评价。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达标测评、开放性作业、自主式作业、自主反思性评价。

学生自我反思主要体现在:问题反思、经验反思、方法反思、学习行为反思、感悟反思等方面。

对于教师来讲,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三条基本途径是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

三、课堂评价操作办法

1、最终目的: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对导学案的评价、小组综合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即时性评价、红黄绿牌评价、任务报到站、其他形式评价P229-2323、课堂评价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等特征。

4、课堂评价的十点建议:P233-2345、对几种常见评价方式的再思考P234-2396、高效课堂小组综合性评价各类表格P239-2

43专题八集智备课

一、集体备课VS集智备课

二、集智备课的内涵P246-2481、集智备课中的“集体”,通常是指由同教材教师组成的“备课组”。

2、集智备课的主要形式有三种:P2473、集智备课中的“课”,在高效课堂的导学案设计上,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讲,通常是针对课时或课题备的“课”。

4、通过集智备课或教师个人“二次设计”最后形成的文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使用的教案,而是师生可以共用的导学案。

三、集智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四、集智备课的基本流程P250-256

个人“初备”、备课组“集备”、个人“复备”、课上“续备”、课后“补备”

五、集智备课的组织与管理P256-2591、建立备课组织

2、完善备课制度

3、建立评价机制

六、集智备课避免走入的误区P259-26

1七、备课注重的十大要素P261-26

2知识、解读、规律、方法、应用、生成、预设、点评、亮点、情感

专题九“五步三查”普适性教学模式

1.绕不开的教学模式P263-266

2.“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①“五步三查”模式基本结构说明P266-267

②“五步三查”基本操作详解P267-27

1③有关说明

专题十导学案问答P273-29

51.“导学案”与教师的关系是怎样的?P27

32.“导学案”与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P27

43.导学案设计的主线是什么P275

4.导学案中“知识问题化”设计所起的作用有哪些?P276

5.导学案设计的开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277

6.导学案是怎样通过问题设计体现三维目标的?P278

7.有了导学案,教师还需要备课吗?P278

8.在课堂上进行自学、展示、反馈时,时间不够用,怎么办?P279

9.教师如何结合导学案岁学生进行个别辅导?P281

10.学生除了做导学案中的检测题,能真正实现“零作业”吗?P282

11.在谁复习课导学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P282

12.课前,教师如何批阅导学案?283

13.课后,导学案交给老师批改,反馈时谁来讲?是老师,还是学生?安排在什么时间?P284

14.高效课堂下的“预设”与“生成”是如何通过导学案来实现的?P285

15.展示课上,教师备课主要备哪些内容?P286

16.导学案设计时,各科需要统一模式吗?P286

17.导学案设计,学法指导要考虑哪些因素?P287

18.教师应该怎样结合导学案进行因材施教?P287

19.设计导学案,年级备课组应做好哪些主要工作?P288

20.学生预习时,是否需要指导学生看书?如果需要,如何指导?P288

21.小组只讨论老师安排的问题,不讨论其他问题怎么办?P289

22.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保证学优生的学习?289

23.导学案什么时候收发效果会更好?P290

24.高效课堂下“讲”与“教”如何结合?P290

25.课堂展示中,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P290

26.整理导学案,主要整理哪些内容?P291

27.怎样整理导学案?P291

28.学生整理导学案时,教师应该做什么?P293

29.一节课结束后导学案上的题目仍有学生不会怎么办?P294

30.教师怎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P294

31.怎么样批阅导学案可以更高效?P295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 篇8

课时:1 教师:毛勇

导学

目标 1掌握部分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

2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了解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导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导学

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导学

过程

设计 一、课前预习

(一)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有关口技的知识点。

(二)掌握本文重点字的读音及含义。

善会闻坐吠呓

间曳许虽乳

(三)了解《虞初新志》及有关知识。

(四)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

二、课堂学习探讨

(一)、导入新课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摧探明珠--一口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的那位艺人怎样?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口技》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本文确切而真实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描绘出当时表演的故事的全部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家四日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文章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二)展示预习成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思考:1当我们看一场表演时,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

答:首先确定一场表演涉及的双方(表演者、观众);表演者表演的内容,表演的道具;观众看表演的反应。

2课文三个场景分别描写了哪些声音种类?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

答: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这也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口技艺人的“善”的本领。

3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请一一找出来。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答:除了三个场景的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4归纳本文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答: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是本文最显著的一个写作特色。

口技表演连接着表演者与听众两个方面。作者一方面着力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又着力于听众神态,动作、心理的描绘,这是侧面烘托。此外,课文两次头尾介绍道具的简单,也是从侧面烘托表演者的技艺不凡。 学生活动 备注

结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口技表演者技艺“善”,作者对口技表演的描摹也绘声绘色,亦“善”。这种描写方法,给人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业 三、分层巩固训练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éB.jiào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jiānB.jiàn

3.宾客意少舒()A.shǎoB.shāo

4.曳屋许许声() A.xǔB.hǔ

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A.jǐB.jī

6.夫J声起() A.hānB.hōu

7.夫叱大儿声() A.chìB.chī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A.jìnB.jǐn

9.曳屋许许声() A.yèB.zhuài

10.盆器倾侧() sp;B.qīn

(二)、下边对句子划线中的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改正过来,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

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

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两股(大腿)战战()

5.不能名(说出)其一处()

6.几欲先走(行走)()

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

8.妇抚儿乳(吃奶)()

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

10.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

(三)、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

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注音。

中间()曳()屋

2.对“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理解恰当的是()

A.所有能够模仿的,这里都有。

B.凡是别处有的,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C.一切应该有的声音,这里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D.凡是应该有的,这里都有。

3.对“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中间有人用力拉屋架,发出崩倒的声音。

B.中间有人用力推拉,发出房倒的声音。

C.其中夹杂有劈里拍拉屋倒塌的声音。

D.其中夹杂着崩倒的声音。

4.本文运用了正确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描写;而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描写。宾客们“几欲选走”情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

5.用“‖”给这段文字分层,标在原文处。

(二)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或连贯全文的关键字是:()。

2本段中哪些叙述表明了口技表演者不借助外物吸引人,而是靠超人的技艺或真实本领演出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声,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概括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一家人由睡到醒过程中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用自己的话,将这九种声音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宾客们“伸颈”,侧目,微笑,默叹”的神态,表现了他们欣赏口技表演时怎样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绘了口技者表演的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三、分层巩固训练

(一)、1A2B3A4B5B6B7A8B9A10B

(二)、1即使2√3只4√5√6跑7√8喂奶9夹杂10√

(三)、D

四)阅读测试:

(一)

1.jiàn)yè

2.C

3.C

4.正面;侧面;技艺的高超

5.……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第一层写口技人摹仿深巷起火、救火的声音。第二层写宾客听摹仿时惊吓的种种表现。

(二)

1善。

2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渲染了演出前肃静、紧张的气氛,暗示口技表演者的艺术声望之高,为下文写口技者的表演作衬托和伏笔。

(三)

1“……众妙毕备。‖满坐宾客……”①正面描写口技者表演的各种声音,突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②着力描绘听众的神态,侧面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①远处深巷中狗叫。②妇人打呵欠、伸懒腰。③她的丈夫说梦话。④小儿子醒来大哭。⑤妇人抚摸小儿子,喂奶。⑥小儿子含着乳头哭。⑦妇人轻拍小儿子,口中轻声哼唱。⑧大儿子醒来,连续不断的说话。⑨丈夫大声呵斥大儿子。

3“伸颈,侧目”说明听众听得入了神,唯恐有所遗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的情况;“微笑”表现听众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听众对表演者的技艺十分佩服,但又不便发出叫好声的神情。

4远、近,外、内、小、大、少、多。

教学

后记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 篇9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3年3月5日

为全面贯彻市教育体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落实新课程理念,深化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继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继续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改革,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不放松,契而不舍,不断推进,务求实效。为确保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探究、导学导练、当堂达标。

(一)“学案导学”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

“学案导学”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案导学”,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学案导学”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三)“学案导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培训

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培训。

学校的培训抓好四点: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利用周一、周四下午七八节,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教材、学案相关理论,通过学习,熟悉课标、教材,掌握学案相关内容;

第二,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学案,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

第三,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上好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进一步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

(三)使用

学案的使用范围是4一9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其他没有使用学案的学科,也必须按照“学案导学”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学案使用过程中,教务处要发挥调研、指导、监督、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检查、学科教研活动等,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抓住教学星级学校评比的机会,并注重结果性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学校要在管理、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学案的发放。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学案及时发放到教师、学生手中,保证教师的二次备课及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学校安排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课后,保证两反馈,教师的自我反馈和学生的自我反馈都要落实在学案上。三是学案的检查。学校要定期组织业务领导检查教师的学案,重点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检查要细,记录要全,建议要准;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收交、、检查学生的学案,全批全改,写清批改记录,供学校定期检查。四是“学案导学”整理归档,教务处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教师“学案导学”,备教学星级学校评比及专项检查调研之用;教师指导学生定期收集、整理学案,供复习、备考使用。

(四)“学案导学”模式构建

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既要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又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激发学生的自学潜能,杜绝课堂上虚假的表演,不搞花架子,做到基础知识当堂会,不但“堂堂清”,还要“人人清“。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从而获得大面积丰收。所以,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结合起来,构建此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三维程序是:目标导学——讨论质疑——自测互结——盘点得失。具体说明如何操作。

1、目标导学:分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两部分内容。“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的三维目标,教师引入新课后,向学生展示说明本课的三维(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及重、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明确了方向“自学指导”是整个学生自学过程的一个缩影,是教师用文字的形式直接呈现对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导学案”自主学习。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熟悉教材,对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自学。对于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急于解答,可在合作交流中通过互相帮助来解决。自主学习结束后,以为单位互相检查自学的情况,不会的问题再相互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由全班讨论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不断观察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极力引导学生交流形式,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体现四个“明确”即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时间。在这个环节不同学科还可以设置“自学检测”这一小环节,检测学生自学效果,这会对学生的自学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

2、讨论质疑:指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将疑难问题带到小组中讨论后仍然解决不了的再进行归纳整理,向教师求教。教师精讲点拨,进行针对性的答疑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的规律性,完善知识的系统性。其中,教师要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和书写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环节在学案中没有预设,只留有空白,通过讨论质疑,学生在空白处体现疑难问题及总结出的知识体系。

3、自测互结:是指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只是进行自我检测,目的是要通过变式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形式上采取同桌互批,小组串批,教师校批等不同形式。其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充分运用“兵带兵”的战略,鼓励优等生帮扶学困生。要注意“堂堂清”和“人人清”,对于一些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强调学生当堂掌握。教师设计的自测习题,一定要分清层次,一般分为基础部分,提高部分和拓展部分,各科据此并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的栏目和规定不一。但必须要用于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使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坚决避免一刀切和一锅煮的现象出现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材料,给学生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优等生”更“优”。学生在完成各自的习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从而掌握学生的知识目标的完成情况,没有达标的一定要“清”,进而实现全面丰收。

4、盘点得失:这一环节是指教师和学生针对本课“教”和“学”的深刻的体味和反思。主要回味一下本课的得和失,以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就教师而言,教师要在课后总结一下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优点以及改进的措施;就学生而言,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创与所用,甚至是教师的所教,借助于书面语言真诚、真实、真情的再现出来。即回顾本节课教和学的过程并结合“自测互结”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诊断,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改进的措施,以利于课后及时弥补,内容大致有“记学、记教、记做”三方面;可以写出得失、缺陷、困惑、创见等。可当堂完成也可课后完成。

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课后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学案”以了解学情。

2、教学中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教学中要拓展学生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寻找学生思维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要做到“四精”。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都落实在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经过批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5、教师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知识上、重点、难点上下功夫。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状态,使他们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中。

6、教师每隔一定时间后,要求将“学案”进行分科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教师也要将自己手中的“学案”进行整理,利于今后的改进和检查。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课堂上师生都以学案为中心线索开展活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清晰,师生双边活动更加默契,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提高,使得各种层次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同时又极大地调动师生反思的自觉性。

三、切实抓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制订方案,拟订计划

学校结合实际,制订“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拟订实施计划。各学年组、学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保证“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强化研究,求实创新

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重点加强五项研究。一要研究“学案导学”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教师尽快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二要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正确处理“学案导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整合创新,构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促使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发生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五要研究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导致评价内容、标准、形式的改革,学校会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三)强化管理,抓实过程

一是要强化管理。学校主要领导和业务领导对“学案导学”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分学科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各项资料整理归档。

二要平抓实过程。学科组要先上研究课,研讨教学模式;学科组每周要开展一次集体研讨交流,每月要进行一次归纳反思,找出不足,改进实施计划;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

(四)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是分学科组织“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组织教师结合实际总结.“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开展教学论文评选,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三是组织教师从自已的“学案”中选出优秀“学案”,从成功案例中选出优秀案例,参与全市评比,帮助教师研究好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学习,营造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树立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和有力手段,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可靠保证。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学案导学”的相关理论,增强开展“学案导学”的意识。深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是“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及保证。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 负责“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作用,形成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教师人人参与的研究网络。二要落实任务、健全制度。为保障“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各教研组、各学科组要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要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特别是备课与授课的管理,业务检查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广开校本教研渠道,推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校本教研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形成有效研究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学校要切实通过专题式、案例式、观摩式和教学反思式等多种研究途径,来解决“学案导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立足校本教研,使“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有效的开展。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上一篇:建筑工程工期保证措施下一篇:阴霾和蓝天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