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教学设计(精选7篇)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篇1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桑营中心校:王永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效果。
3、了解齐唱、轮唱、合唱等歌曲演唱形式。教学难点:
1、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2、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前4个乐句。教学重点:
1、了解歌曲的来历,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2、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教学准备 PPT课件 钢琴 一. 导入
1、播放课件《黄河船夫曲》
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的又是什么?
生:黄河;保卫黄河;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母亲河„„
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千折百弯的黄河,象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但在1937年,我们的母亲河也曾经受到过让千万代子孙铭记的屈辱。
2、播放课件《南京大屠杀》
师结: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有斗争。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一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看到这部诗词,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引入课题:保卫黄河
二、初听歌曲:
师: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的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1、播放课件《保卫黄河》
师:这段视频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非常壮观的流水; 中华儿女的宽广胸怀。)(教师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
师: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2、复听第一部分:师: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播放课件《保卫黄河》(齐唱)
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
2、随琴哼唱歌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
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讲解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符)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师:音乐除了可以用唱的形式表现外,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画的,跳的,朗诵„..)
师:那么现在咱们就利用我们身上的一个小道具来表现这首歌曲,请同学们取下你脖子上的红领巾,随着音乐的情绪抖动红领巾来表现歌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是抗日军民中的一员。在我们坚定有力的歌声中,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学生边唱,边用红领巾表现音乐情绪)
四、复听歌曲第二部分轮唱
1、欣赏第二部分,师: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两个声部在演唱,一个声部先唱一个后唱)
师: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
(二部轮唱)
2、师: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
(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师: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
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
师结: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五、复听第三四部分
1、师: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三步轮唱)
2、师: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师:歌曲的第四部分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又回到了齐唱)
师: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师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把歌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歌声更加明快有力,更加激动人心。表现了抗日队伍的发展壮大,势不可挡。终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六、完整复听
师:通过刚才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由一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轮唱,以及后面的移调齐唱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复听全曲,播放视频《保卫黄河》
七、教学小结:
师:《保卫黄河》这部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保卫黄河》教学反思
《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目标为:进一步增进音乐兴趣的要求,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等。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享受音乐。
因此,在《保卫黄河》的教学上,我注重了对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感受力的培养。
这节课,要让学生从《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中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必须让学生协同历史学科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课堂上,我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作品内容及历史背景作介绍,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音乐感悟能力的目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以《保卫黄河》为主线,构建起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和综合,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历史性解释和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意义,也就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真正达到了理解与交流。
这节课是以歌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我以《保卫黄河》为主线贯穿其中,运用课件将齐唱《保卫黄河》和轮唱《保卫黄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既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注重从基础抓起,这节课采用了让学生模唱及视唱歌曲主旋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希望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但仰天湖小学的学生音乐素质很高,视唱能力很强,和老师的配合也非常默契,回答问题只要我稍作点拨都能答的很到位。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大合唱,卡农,《保卫黄河》
一、《黄河大合唱》是如何创作的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曲作者冼星海。1939年创作成功。它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堪称典范之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水量大,汹涌澎湃,暗礁激流,壮美无比。1938年10月,诗人首次乘木船渡黄河,渡河途中亲自感受到了黄河的壮美和无与伦比的奇观景象。划船的船夫冒着生死在湍急的河流中摆渡,黄河两岸的人民英勇团结,拼命保卫家乡,这些画面强烈地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随后不长的时间里诗人光未然便创作出了长诗《黄河吟》。
转眼到了次年春天,也就是1939年,一天在延安要举行一场晚会,晚会中诗人光未然充满激情一气呵成,朗诵了自己的长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异常激动,一把抓起诗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
之后,冼星海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断修改试唱,最终他克服病痛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部旷世之作,这显示了冼星海深厚的音乐才华。1939年5月,冼星海亲自指挥合唱团演出了自己创作的大合唱,演出很精彩获得了成功,得到了领导和人民的一致好评。 随后,《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引起巨大反响并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黄河大合唱》全曲有8个乐章,每个乐章前都加入了朗诵和配乐,既揭示了各乐章的大概内容,又使各个乐章相互连贯,形成了整体充满了戏剧性。全曲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顽强斗争,誓死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乐曲激昂,歌词壮美,各种演唱形式轮番出现, 艺术形象和情感深刻感人,充满了感染力。不愧为我国音乐作品中的不朽之作。
二、词曲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人。是一位从抗日烽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文艺活动家,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代表作品有《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虽只活了40岁,但其短暂的一生都在不停的创作音乐作品,多以抗战救亡音乐为主。他是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的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蜚声中外。
三、《保卫黄河》中卡农创作手法的使用
卡农是一种音乐曲式,简单讲就是轮唱的意思。《保卫黄河》 主要运用轮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感觉是一问一答,旋律相似,间隔出现,互相交叉行进,造成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卡农曲看似单纯的模仿,但其内在的律动和变化形成的音乐效果是强大而富有生命力的。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本乐章除使用了齐唱的演唱形式外,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了轮唱这一卡农谱曲手法。唱来连贯上口,激昂澎湃。该曲采用进行曲体裁创作,节奏形式规整,短促跳跃、词曲朗朗上口,韵味十足,振奋人心。全曲动机快速大跳和音型逐步扩张,巧妙地刻画了抗敌队伍,拿起武器, 在黄河两岸借助地形,积极开展游击战,保卫家乡的壮丽画面。全曲同时汲取了民间音乐素材,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这样的创作使歌曲更显得亲民感染力更强,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轮唱的演唱形式在词曲中的运用无疑是正确的,只有通过卡农这种创作手法, 才能刻画出一呼百应,相互缠绕,不断壮大的气势。歌曲由齐唱到二部、三部、四部轮唱,此起彼伏,画面感很强,映衬出黄河的怒涛奔流不息,势不可挡的气势。合唱队各声部轮唱伴唱“龙格龙格”轻快跳跃,速度变化快听来妙趣横生,充满了生动、活跃、乐观的氛围。轮唱声部的不断变化,巧妙地隐喻了抗战队伍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灵活多变的战斗形式。犹如黄河怒涛般的旋律不停的模仿出现,最终形成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预示着一切敌人都将被消灭,这股力量以压倒一切的磅礴气势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定不可战胜的强大气魄。歌曲的后四句保卫的分别是“家乡”、 “黄河”、“华北”、“全中国”应该是感情的递增,由小到大呼应了全曲由弱到强,此起彼伏的音乐形象。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
四、《保卫黄河》的影响
《保卫黄河》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斗志,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塑造了中华儿女的英雄形象。全曲音乐特色和时代气息鲜明,充满了号角性和战斗精神。常在音乐会中被观众要求多次返场演唱,可见《保卫黄河》这首经典音乐作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岚清.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黄河》教学设计 篇3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应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科学研究能力,形成环境伦理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加工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分析黄河水患形成的原因和根治的办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有关地理原理,提出治理黄河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治理黄河水患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②树立对我国环境遭到破坏的忧患意识和积极治理的态度,懂得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黄河水患的原因及其治理。
②难点: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3.教学资源的重组与加工
①利用“黄河利津断流天数统计图”,导入本课内容。既可以承上启下,又可以补充强调黄河的一种灾害——断流。通过分析断流成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②“地上河”的成因由于过程复杂,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感知。因此,我选用了视频材料,设计了动态的“地上河”形成示意图,以图代文,提升教学效果。
③采用讨论法总结出对黄河的治理措施,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进行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方式的构建
根据学情特点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宜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实效,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的评语应以鼓励为主,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学生运用地理图像、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图代文及图文转换。
2.指导学生逐层分析地理问题,明确因果关系。
3.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音乐《保卫黄河》教学反思 篇4
这节课,要让学生从《保卫黄河》这首轮唱曲中感受和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必须让学生协同历史学科了解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课堂上,我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作品内容及历史背景作介绍,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音乐感悟能力的目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在教学中,以《保卫黄河》为主线,构建起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和综合,也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历史性解释和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意义,也就让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真正达到了理解与交流。
这节课是以歌唱、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我以《保卫黄河》为主线贯穿其中,运用课件将齐唱《保卫黄河》和轮唱《保卫黄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辨析,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音乐情绪以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记忆、情感同时参与,既加大了教学信息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注重从基础抓起,这节课采用了让学生模唱及视唱歌曲主旋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每个学期坚持教下来,相信学生们的进步一定不小。
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篇5
导语:《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坚定明快,充满了生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保卫黄河》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母亲河”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三个领域,即音乐表现、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曲调坚定明快,充满了生气,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歌曲开始是齐唱,显示出高昂的战斗情绪;接着转入二部轮唱,此起彼伏,使人联想到游击健儿在不断出击、奇袭;紧接又变成三部轮唱,并加进衬词“龙格龙格”,使气氛更加紧张热烈,表现了各路抗日英雄驰骋疆场、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强大气势。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要求“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吸收式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创造,并通过欣赏、感受、朗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结合欣赏《保卫黄河》,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
2.通过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以及音乐的时代表现力。
2.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正确且形象地演唱二部轮唱;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音乐活动。
3.通过听赏、对比等方式了解音乐表现的多种形式;结合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绪、风格及内涵。
4.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以及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富有表情、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教学难点: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随老师的指挥进行简单的二部轮唱。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表现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一、欣赏导入;感受情绪 1.欣赏歌曲《保卫黄河》。
2.介绍冼星海,直奔主题。
3.完整地听赏《保卫黄河》。
边看边思考:片段中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了解曲作家、作品背景及歌曲演唱形式。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积累,通过听觉、视觉感受,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音乐片段中的场景和氛围,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学唱歌曲,解决难点。1.课件出示歌谱。
2.跟琴哼唱旋律。
3.加入歌词演唱。
4.解决问题。
5.完整演唱歌曲。
6.歌曲处理。
7.欣赏童声齐唱《保卫黄河》。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讨论分析,学唱歌曲。
找出旋律的规律。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唱歌教学中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准完整演唱歌曲。运用学生自学自助、听辨比较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最终能熟练完整地演唱。
让学生分析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为进一步表现歌曲作铺垫。
三、再次欣赏、感受、表现。1.欣赏二部轮唱。
2.练习二部轮唱。
3.听艺术家朗诵。
4.让学生尝试朗诵。
5.朗诵后接齐唱、轮唱。聆听并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学唱两部轮唱。
加朗诵体验诗歌连唱这一演唱形式。
让学生感受轮唱的效果和特点,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二部轮唱。掌握轮唱的基本技能。
四、拓展、延伸
1.欣赏舞蹈《保卫黄河》。
2.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
3.教师指挥学生再次演唱歌曲。谈谈观后感受,体验不同形式的《保卫黄河》。
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带来的特殊效果。以此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五、总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也哺育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于先烈的炎黄子孙!
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效果。
3、在老师的指挥下初步进行简单的轮唱练习。
教学难点:
1、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2、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前4个乐句。
教学重点:
1、了解歌曲的来历,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2、学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准备:
CAI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黄河船夫曲》
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的又是什么?
生:黄河;保卫黄河;奔腾的黄河、瑰丽多姿的黄河,母亲河……
师: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千折百弯的黄河,象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但在1937年,我们的母亲河也曾经受到过让千万代子孙铭记的屈辱。
2、播放课件《南京大屠杀》
师结: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有斗争。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一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看到这部诗词,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
——引入课题:保卫黄河
二、初听歌曲:
师: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的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1、播放课件《保卫黄河》
师:这段视频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非常壮观的流水;中华儿女的宽广胸怀。)(教师从音乐的速度快慢、力度强弱、节奏紧密、演唱形式引导)
师: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2、复听第一部分:师: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播放课件《保卫黄河》
(齐唱)
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
2、随琴哼唱歌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
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
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讲解这里为什么要用休止符)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师:音乐除了可以用唱的形式表现外,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
(画的,跳的,朗诵…..)
师:那么现在咱们就利用我们身上的一个小道具来表现这首歌曲,请同学们取下你脖子上的红领巾,随着音乐的情绪抖动红领巾来表现歌曲。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就是抗日军民中的一员。在我们坚定有力的歌声中,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
(学生边唱,边用红领巾表现音乐情绪)
四、复听歌曲第二部分轮唱
1、欣赏第二部分,师:听一听,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
(两个声部在演唱,一个声部先唱一个后唱)
师:轮唱,是合唱中的一种形式,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分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段旋律。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
(二部轮唱)
2、师: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
(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师: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
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
师结: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五、复听第三四部分
1、师: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三步轮唱)
2、师: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
师:歌曲的第四部分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又回到了齐唱)
师: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师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把歌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歌声更加明快有力,更加激动人心。表现了抗日队伍的发展壮大,势不可挡。终于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六、完整复听
师:通过刚才的分段欣赏,我们对这首歌曲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发现,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这首歌曲由一个声部的齐唱到两个声部、三个声部的轮唱,以及后面的移调齐唱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力量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展现了我们国家抗日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全国人民打败日本鬼子的必胜决心。
——复听全曲,播放视频《保卫黄河》
七、教学小结:
师:《保卫黄河》这部音乐作品激活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他养育了我们中国13亿人民,过去的人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保卫黄河音乐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14册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之欣赏《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与其相关的文化及历史背景,积极参与聆听音乐实践活动。
2、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极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教学重点:聆听歌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音乐情绪极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学难点:聆听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材光盘。
教学过程:
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出示有关抗日的资料。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忍与缺乏人性都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我们的音乐工作者以及文艺宣传队也奔赴全同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抗日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中《黄河大合唱》就是抗口战争时期最经典的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第七个乐章《保卫黄河》最为人们所熟悉。
——引入课题:
二.欣赏《保卫黄河》(合唱版):
1.初听:播放课件《保卫黄河》音乐影像。
——置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聆听……
回答:生①:非常壮观的流水;
生②:中华儿女的宽广胸怀。
师:我的感觉是什么呢?想到了激动人心的抗战场面。
生:①想到了保卫祖国;②想到了保卫家乡。
2.分析:时代背景、歌曲出处。播放课件
同学们心中也许在想,这部具有写实性、史诗性、交响性的音乐作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呢 ?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日打击侵略者。1938 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滩激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 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除夕之夜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诗,冼星海听后很兴奋,决定把这首长诗改成歌词后谱曲。后冼星海只用厂六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与配器。1939 年 4 月 13 日在陕北工学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国。
“凡是搞艺术的都有唤起民众的责任”。
对冼星海的了解有多少?
播放课件作者简介;
3.再听: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有几种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作用?间奏的作用如何?
——播放课件《保卫黄河》音乐。
生:聆听……
师: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明快、跃动、生机勃勃,坚决而振奋。
师:表现了什么样的壮丽情景?
生: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
师:采用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齐唱;轮唱;合唱。
师:齐唱对抗战有什么影响?
生:①激励人们前进;②坚强的决心和英雄气概;③同心协力,一起抗战。
师:轮唱对抗战的作用怎样?
生: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继。
师:衬词的意义是什么?
生:①是为了激起人们抗战的决心;②是表现决心和把握;③胜利后美好的生活;④振奋人心。
4.过渡:师:一个时代,一个区域,如何抗战?可把歌曲改编一下。
听一首曲子……
三.欣赏钢琴协奏曲(协奏曲由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保卫黄河》:
1.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有哪些要素,使用了那几种乐器?
——播放课件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音乐。
生:聆听……
2.师:引导讨论:
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应是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力量的抗战景况,并且还描述了中国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和不但要解放全中国而且要解放全人类的前景展望。
①主要素材?
生:《保卫黄河》、《东方红》
师:补充:《怒吼吧黄河》、《国际歌》。
②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
生:钢琴、小提琴、大提琴。
师:最最主要的乐器就一个!
生:钢琴。
3.师:播放课件再赏协奏曲。
分乐段欣赏,分清素材。
生:视听……
四.小结:
同学们:《保卫黄河》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活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记忆,抗日战争这段难忘的岁月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中国人民和子孙后代是不会忘记的。因为正视和呵护历史的记忆就是维护我们的尊严和生命,只有记住黑暗和罪恶性的历史,才有可能远离黑暗和罪恶。
置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收获?
生:①忘不了先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②珍惜美好生活;
③努力学习,振兴祖国;
……
五、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黄河大合唱之保卫黄河的阅读答案 篇6
2.“震撼”在文章中出现了八次。在内容上突出《黄河大合唱》高度完美统一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黄河大合唱》深刻地反应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抗敌,夺取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写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在结构上,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3.(1)《黄河大合唱》雄壮而激奋,是时代生活和群众革命精神的深刻反映,是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2)《黄河大合唱》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3)《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传世名作,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黄河的主人》教学谈 篇7
第一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预习课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交流对于黄河的了解的时候,我们发现,同学们说的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找出了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文章。接着,老师问学生,预习了课文你都了解些什么?很多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预习去了解课文,或许是肤浅的,或者是不成熟的见解,但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真实的声音,是他们劳动的成果。尤其在初读课文时,他们可以通过自学把生字读准确,写工整,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学生课前自学这一环节,我觉得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他们能做到的,我们绝对不要再去灌输。
第二课时,老师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听写词语。上课伊始,老师让学生听写了文中关键词:一组写黄河水,一组写艄公,一组写作者感受。写完后,让学生读读词语,再说说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再说一个同类的词语,以培养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习惯。第二环节,学生自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老师还就“惊涛骇浪”这个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解释词语的方法。第三环节,围绕中心,合作解疑。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他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为了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课前老师对小组合作进行了合作导航指导,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另外,老师还制作了合作表格,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课上,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也很有效果。在展示合学成果时,每个小组汇报都很精彩:有的组汇报,黄河水多么凶猛,是非常危险的,再出示黄河水凶猛的视频,从抽象到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朗读能力;有的组汇报,乘客的从容自在,不正说明了艄公技术好吗?还有的组说,艄公是胆大心细的、机智勇敢的,这些无不说明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学生在朗读中,在谈感受时,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得到解决,其合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第四环节,回归整体,领悟写法。老师设计了“艄公我想对你说……”让学生来写话,为了降低学生写话的难度,老师出示了填空形式的写作模式,让学生跳一下就能够得着,有了写作兴趣。这一写,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让学生明白了道理。有一个学生写得很好,说他要做学习上的主人,还详细写了自己应该怎么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五环节,总结学法,迁移运用。在课的结尾,老师让学生总结是怎么学习《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的,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希望学生都能用这样的方法尝试学习语文。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合作学习,展示成果。要想达到理想的展示成果的效果,必须做到合作有组织,分工要明确,每个学生都要知道自己的任务。当学生发生争议的时候,老师要交给统一意见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参与,乐于讨论。
【保卫黄河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保卫黄河教学课件10-24
保卫黄河课堂导学案09-20
黄河教学反思10-17
《黄河颂》教案设计05-27
黄河教学设计翻转课堂08-22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10-06
《黄河的主人》教学谈06-20
怒吼吧黄河教学反思05-25
黄河颂教学课件06-08
黄河颂教学案例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