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2024-07-23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共16篇)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1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李影

【摘要】:正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对教材、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因而,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真正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课堂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思辨、体

【作者单位】: 双沟中学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方法 反思 思辨 生成 体验 建构

【分类号】:G624.5

【正文快照】:

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对教材、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因而,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真正对所学知识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课堂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思辨、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像一根火柴,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2

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的观点是:“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发展什么。”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数学课中, 如何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 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就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倍受鼓舞;一个真诚的微笑就能使学生信心十足、奇思喷涌。在课堂上, 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话语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话语, 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话语, 将内蕴关注、激励、鼓舞的话语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其次应该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以往的数学课堂,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课堂, 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一节课只有短短四十分钟, 如果教师多占一分钟, 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节省教学时间, 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同时还应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 不应该让教师的“告诉”扼杀属于学生的一切, 要给学生时间、空间, 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 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教师要相信给学生多大的舞台, 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无限,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二、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两点建议:课堂上语速稍微慢一些, 语言幽默风趣一些。在学生心里, 他们对教师是有意见和建议的, 他们眼里的教师是有缺憾的, 是需要改变和学习的。从学生越来越理性的思考、越来越严谨的思维、越来越独立的想法中, 让我感到加强自身学习已刻不容缓, 若不学习则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知识从量上看已裂变得“一日千里”, 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 也可能被淘汰, 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从质上看, 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知识, 死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了电脑去完成。因为我们的教育是在为学生的未来服务,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缩小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 所以教师要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 虚心向学生学习。

三、对课堂中评教活动的思考

一节英语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主体 反思

近日,听了一节英语公开课,感触颇深。教者上的是牛津英语8A Unit 1 Welcome to the unit,本课的主题是友谊和分享,介绍了关于朋友的不同品质。从让学生听歌曲和观看一段录像入手,营造氛围,直接导入本课中心话题——朋友。通过Free talk,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交谈中接受新知识,通过提出:What makes your friend so special?引导学生回答一本青少年杂志上几个关于朋友的品质问题,同时穿插知识点的讲解。接着学习Eddie和Hobo这两个卡通人物妙趣横生的对话,通过听录音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在活动中达到运用语言自由交际的目的。

反思教者的整个教学过程,有值得肯定之处但有些地方值得商榷。首先,课堂教学容量过大,超出了学生应掌握的范围,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其次,教学的重难点不够突出,对词汇的教学不够细致,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够详实,对习题的设计不够规范。另外,活动开展得不够热烈。学生仅仅是就书讲书,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我发现学生非常的听话,总是被牵着鼻子走,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更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一、研究教材,加强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在第一个班教学九年级英语Unit 2 Robot Reading时,笔者感觉自己教得挺卖力,而学生却情绪低落,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课后,笔者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如何使枯燥的文章让学生通俗易懂,乐于参与和拓展呢?而后,笔者大胆地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首先由小组讨论生活中What things can a robot do?然后将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第一组辩论:What advantages can a robot bring for us? 第二组辩论:What disadvantages can a robot bring for us? 经过第二堂课的实践,反思让笔者的课堂“活”了。教学内容的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二、更新理念,加强教学方法的反思。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是受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就没有科学的教学行为,而教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它是与时俱进的。如果我们的教学理念落后了,那必将使得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英语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找出差距和不足,时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比如:英语教学目标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对知识点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如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则往往被忽略。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就要了解英语教学研究的动态,加强对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

三、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反思。

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三尺讲台“立住脚”、“站稳脚”、“站好脚”的前提,尤其是英语教师,一口地道的英语,优美清晰的语音语调,精彩绝妙的知识讲解对下面听课的学生和教师都会有强烈的吸引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而且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

有效控制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是增加教学容量和操练密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和广度时,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课上的训练往往缺乏密度,教学节奏慢,感觉松弛,而有的课堂活动频繁,教学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

四、尊重个性差异,对课堂教学主体的反思。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都应该“为了一切学生”,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规律,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作充分的准备。要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准确把握质疑的时机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适时而精当的点拨、引导,才有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精彩。

小学数学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4

用三角形拼组图形,通过播放图片,让学生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然后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出四边形。通过活动,学生得出结论: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只要有一条边的长度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再用三角形拼出学生学过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从一般到特殊,让学生逐一研究它们形式拼法,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成功,进一步一会三角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为后面图形面积的学习打基础。

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经验做基础,在学生掌握了用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拼法以后,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三角形它的拼法有三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它的拼法有两种,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边三角形它的拼法只有一种。

在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简单拼组后,安排了欣赏这个环节,设想让学生用三角形拼组美丽的图案,欣赏了图片上的几张图片后,让学生已经有了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进行创作,让学生用两个以上的相同三角形和不同三角形,把它们拼组在一起,设计美丽的图案。

三、发展数学思维方式。

大班数学找规律课后反思 篇5

XXXXXX幼儿部 大四班 XXX 我比较注重对孩子的及时评价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因为大班是孩子学习的启蒙阶段,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都将在这一学段定位。我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

本次活动我的教学特点是:从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规律的存在。通过形象的动作,和常常听到的声音让幼儿感受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学起来兴趣盎然。正所谓:学中乐,乐中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快乐时刻荡漾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是,我觉的也一些遗憾:

1、受时间的限制,很多孩子踊跃举手了,面对着一双双挥动的小手和一声声急切的“老师,请我”,我却无法一一满足他们渴望被提问的小小愿望;

2、准备的游戏没有让小朋友全面参与;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6

“本节课课堂教学严谨,进行的紧张而有序,老师的教态自然,有一种亲和力,给人一种充满激情的感受。”这是听课老师给我的评价,但我常常体会到教师上课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活机智的运用课堂资源,教学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反思。并应用于下次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通过《 6 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渗透阗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和新知识的应用 。所以,这节课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体现这一理念头。

1 、情景教学法:

课前我创设了一个“小鱼是由几个三角形组成的”教学情景。这样的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去解疑,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摘苹果”、“数蚂蚁”、“送信” 3 个教学小游戏。即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人,教师是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的功能。

3 、合作交流法。

以“同桌互相帮助,完成表格”为合作交流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知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4 指导学生学习。

1 、指导学生观察小鱼,合作讨论,填写表格,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 、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方式。

二、教学不足。

无论是多么严谨,多么有激情的课堂教学,都是有缺陷的,有人说:“教学就像维纳斯一样,都是有缺陷的艺术。”这节课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

1 、对突发事件处理的不够好,教学机智不灵活,理念落实不到位。

在学生自主编写乘法口诀时,我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你能不能用 6 的乘法口诀,编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应用本课所学知识编写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 6 × 5 - 7 等于几?这是模仿我前面的 6 × 4 - 3 提出来的,和我预设的不一样,因此,我马上拿出事先预备好的习题,如:( )十二、五六( )、4 × 6= ( )等习题,继续练习下去。

2 、数学课应该是严谨有趣的,在本次教学中却忽视了数学书的作用。

本节课进行的紧张而有序,从头至尾学生和老师互动的非常好,高潮迭起,也有很强的趣味性,特别是我出示蚂蚁图片时,有个小朋友错把 2 条触角当成了腿时,说蚂蚁有 8 条腿。全班哄堂大笑,我马上又请另一位小朋友帮忙纠正那两条是触角。最后确定一只蚂蚁 6 条腿。练习题设计的有梯度,层层渐进,可是从头至尾学生都没看过一眼教科书,书始终是教学的载体,完全脱离了书本,忽视教科书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取的。

一节数学课教学心理历程及反思 篇7

【教学设计】

1.导入:××、××两位同学就在这两天过生日了, 我们一起来为他们庆贺, 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些生日礼物, 谁来统计一下, 有些什么?

(完成表格)

2.新授:认识1/2, 强调平均分。

师:把这些礼物平均分给他们, 每人能得到多少?蛋糕该怎样分呢? (用圆形纸片折一折, 出示, 贴到黑板上) 每人得到多少蛋糕?你准备怎样表示出他们各拿半个蛋糕?你在哪里见过二分之一?你能告诉大家它叫什么名字吗? (在图上示范写一个1/2) 结合图说说1/2的意义。

(1) 折一折:你能折出其他图形的1/2吗?

(动手操作, 到台前展示。平均分成两份, 形状不一)

师:除了能折出这些图形的1/2以外, 你还能折出这些图形的几分之一?动手操作, 告诉同桌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

(2) 贴一贴:将得到的新的分数贴到黑板上, 说说含义, 师帮助写出分数。提问:像这样贴得完吗? (有无数个分数)

3.判断。下图中表示1/4的方法对吗? (图略)

比较分数大小。

师:你们愿意请好朋友来共同分享这块蛋糕吗?每人能拿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折、贴) 每人1/2个蛋糕和每人1/4个蛋糕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出的?全班的同学都来分享, 行吗?每人分到多少?与每人1/4比多了少了?让客人老师也来分享这块蛋糕, 愿意吗?每人分到多少?人越多每人分到就越——

4.小结。练习判断分数的大小。

5.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6.介绍分数的发展史。

(写分数)

师:今天, 我们认识了分数, 你能用分数表示出这些图形中涂色的部分吗?

7.升华认识。找生活中的分数。

8.读报。

9.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事物的多少或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10.用分数说一句话。

11.课堂总结:这节课, 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 对于分数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

终于到了上课的这一天, 教案及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已熟记在心。笔者检查了每件教具和学具, 乃至上课用的那几支粉笔, 总之一切的一切, “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就看学生的反应了。课一开始, 按照笔者设想的进行得很顺利,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在折分数这个环节时, 笔者发现学生折二分之一速度还挺快, 在折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时候, 慢多了。怎样才能做到平均分成三份、四份?学生边尝试边总结, 失败、尝试, 会折的同学不停地在指导同一小组里的那些不会折的同学, 笔者看了看时间, 糟了!已经超过预定时间五分钟了!这时, 脑海中出现两种想法:

(甲) :完了!学生这样慢吞吞的, 肯定是会拖延时间, 四十分钟的设计任务肯定完成不了, 那不就出丑了, 按原定计划我不能等了, 赶快结束这个折分数的游戏, (管他们会不会折呢!) 进入下一个环节, 请几个折的快的学生回答一下就行了 (谁知道我请的是好是差!) , 要是影响这节课的速度, 不能按时结束, 那可就惨了, 就等着挨批吧!

(乙) :草草收兵能让这个环节糊过去, 快抢时间能让课完整的结束了, 可是这样做, 会有许多学生丧失应有的体验, 这个环节不就浮于表面了。平时也听过一些公开课, 自己不支持那些惟恐教学进程偏离了教案而无法控制、无法收场, 就指派优等生回答的做法。这会儿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应该给些时间让他们去动手折一折, 掌握“平均分”, 也许一两分钟就可以了。试一试吧!

课上遇到这种情况, 笔者抱着课可能不能按时完成的想法, 采用了后一种应急措施。待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 预案上还有两个环节没有结束, 不过比预料最差的情况好多了。走出教室, 笔者想的最多就是大家该怎样对自己的这节课评价了。对比, 笔者也有两种想法:

(甲) :肯定不行了, 大家都知道教案上还有两个环节没完成, 肯定会指出学生在折分数时浪费了时间, 肯定会认为自己不会把握时间, 课上还有一些任务没能完成, 这节课肯定会成为反面教材。

(乙) :没关系!即使得不到肯定, 得不到好评!但是在课堂上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 谁不知道各个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但能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承认这种差异带来的速度上的快慢、并给予一定的时间, 就是尊重了学生学知识的权利。课堂应该是学生的, 它并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扪心自问, 给予学生时间、提供帮助的机会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行了, 这节课有了这样一个实践上的收获就行了。

【教学反思】

一段时间后, 笔者再就教学预案与课堂实际时间分布产生差异的关键进行了反思:

1.对学生的解读应重于对教材理解。本节课笔者从贴近学生的“现实”入手, 以常见的分蛋糕引出分数的认识;以折纸的游戏形式加强对“平均分”的理解;通过阅读材料, 了解分数是由何而来;结合所给图形, 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写分数;通过“读报”, 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现象是可以用分数来描述、展示的, 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重要途径。的确, 在教案设计时, 笔者尽可能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 却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 高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课上要留有学生个体差异的空间。就“折分数”这个细节, 能轻松地折出分数的同学本身就有一种优越感, 在指导他人学会折分数的时候, 他不仅仅停留在优越感上了, 还上升为成功感, 这样的体验会促进他积极思维;不能很熟练折出分数的同学在会折的同学的影响下, 也能以一种追赶的信念、积极的态度接受同伴的帮助。教师要尊重和保护这类的自助行为, 并给予宽松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

3.课堂非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新课程的精髓在于呼唤一种人性化的一种生命化的温暖的人的教育。在课堂活动中, 我们往往能看到比知识更重要更精彩的“风景”:爱, 自由, 思想……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获取的过程, 而是知、情、意所有心理因素全部激活的活动。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被预定的教学设计“禁锢”, 盲目追求课堂结构形式的完美, 忽视学生的实际基础;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反映, 适时调控课堂。

一节数学活动课的反思 篇8

学校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研主题活动,上学期我有幸主持了我组的主题活动——“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并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为题尝试性地上一节课,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几位同事的点评谈一点想法。

一、教学设计再现

活动1:热身准备

学生朗读罗赛蒂的“我想试试”的小诗:那个说“我想试试”的小孩,他将登上山巅,那个说“我不成”的小孩,在山下停步不前,“我想试试”每天办成很多事,“我不成”就真一事无成,因此你务必说“我想试试”,将“我不成”弃于埃尘。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这首小诗,以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体现本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

活动2:动手操作

在纸上任意画两点A和B,用各种线连结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哪条最短?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教师布置数学活动,学生进行活动,给出探究结论。

活动3:解释交流

问题1:从A地到B地有多条道路可走,请设计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为什么这条路线最短?

问题2: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九曲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动手具体做一做,动脑仔细想一想,进入到数学活动中,

活动4:探索活动

应用1:架桥问题

①已知A,B两村之间有一条小河,如果忽略河的宽度,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②如图1,如果河的宽度a不忽略,且要求桥与小河垂直,又该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③如图2,如果河变成两条互相平行并且宽度分别为a,b的小河,而河的宽度又不忽略,且要求桥与小河垂直,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④如图3,如果河变成两条互相不平行并且宽度分别为a,b的小河,而河的宽度又不忽略,同样要求桥与小河垂直,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应用2:距离和最小问题①如图4,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结AB,点P就是所求作的点。

②如图5,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

本题的难点不在于解题过程,而在于解题的思路,首先,作点B关于l的对称点B′由△OPB≌△OPB′可得PB=PB′,因此,求AP+BP就相当于求AP+PB′,这样,复杂的问题便通过转化变成了问题①。

③如图6,已知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A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

利用②的结论,作A与OM的对称点D,再作A与ON的对称点E,连结DE,据上题铺垫,我们可得AB=BD,AC=CE,又因为D,B,C,E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时的周长是最短的。

④如图7,已知AB是锐角∠MON内部的一条线段,在角A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c,D组成四边形,使四边形周长最小。

作A关于OM的对称点E,再作B关于ON的对称点F,连结EF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串,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表观点、引发思考,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活动。

活动5:课外活动

1如果蚂蚁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与它相对的顶点G1,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蚂蚁在长方体上呢?在圆柱上呢?

2如果你是一名园林设计师,把你在进行公共绿地设计时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一些思考与设想写成一篇具有情感体验的数学小作文。

二、教学案例反思

自我点评:笔者上完这节课感觉很失败,首先,课前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找了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的比较典型的例题,但活动4中应用1、应用2的前几题学生尚能解决,后两题根本解决不了,因此教师只能进行分析,耗费大量时间,导致45分钟的时间非常仓促,更重要的是学生并没有真正进行自主学习,分析原因就是备课只备了教材,而没备学生,由于自己课前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显得非常被动,学生主体差不多成了教师主体,这是最大的失败,其次,课堂虽然感觉热热闹闹,只是出现在比较简单的问题回答中,真正到了要自我分析、自我活动的时候却鸦雀无声、缩手缩脚,学生感觉好像不是在上活动课,没有体现数学活动课是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的理念,没有达到设计时想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模式展开教学的目的,没有实现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目标。

同事点评摘录:(1)这是不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例题很好,但不适合上数学活动课,更像是上一节习题复习课,能否找一些学生生活中真正的实际问题?(2)活动课组织的形式太单调,基本上就是老师问学生答,(3)学生的口动了,手动了,脑真的动了吗?学生真正地活动了吗?学生上完这节课快乐吗?(4)活动5的设计理念比较好,但要注意教师要指导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课外数学活动中去,(5)数学活动课是这样上的吗?

总而言之,这至少是一节不很成功的课,那么一节数学活动课到底该如何上呢?

新课标强调课程包括学科类、活动类两部分,笔者认为数学活动课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学习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数学活动课有别于数学学科,其教学内容可以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选材更广泛丰富,形式更灵活多样,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9

小班数学活动《上面和下面》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自身入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难点是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主要让幼儿感知理解方位词,理解并运用方位词是认识空间关系的。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整个活动自始自终都以游戏贯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一个环节以自己为中心区别上、下,我以游戏“看谁躲得快”,及游戏“谁最快”,来激发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活动中孩子非常感兴趣,基本上都能区分自身为中心的上下,突破了活动的重点。

第二个环节是难点部分,以其他物体为中心区分上下。我以游戏“小动物捉迷藏”导入活动的难点学习,把小动物藏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并用语言说出“什么动物藏在什么(上、下)面。这个环节有些难度,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表达不清楚上下,有些其实知道但表达不好,但基本上孩子在通过游戏还是能突破难点的学习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孩子在重难点突破的基础上练习巩固,我让幼儿通过数学书里的练习,让孩子巩固新学的知识,加强区分上下。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10

一、对教材的思考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并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和习惯。难点是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有序搭配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搭配的产生过程,在体验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简单的搭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我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与创新的理解是这样的:用好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去做出理性的重建,把教学内容变为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

二、课堂中的几个亮点

《课标》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在以下几个环节做了精心的安排:

亮点一:在情境中,学习新知的必要性让三年级的学生理解搭配,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一个情境,使他们在情境中有所感悟。因此我让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课前我准备好数学用具,每一组两套用具。让学生参与活动并记录数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搭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亮点二:探究新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各抒己见,顺势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于是提出了:我们怎样才能有序的搭配?于是我设计了学生独立思考环节:让学生在明确目的之后,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思维发生了碰撞,由此得到正确的搭配方法。它既挖掘知识的内涵,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和应用性,避免重复、遗漏,为学新知而学;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搭配方法的认识体验,并从直观的实际中感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不足的地方

不足一:未能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在提出怎样有序搭配时,这时我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不足二: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11

本节课中表现好的方面有:

1.学生在早饭后的自学环节中,能自主完成导学案的自研自探部分,并在导学案上有所批注。

2.合作环节能在组长的带领下对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展示任务的小组板书迅速,字迹工整,并在组内认真预演。

3.展示环节中对于方案一的展示: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展示组通过类比、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通过把多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来解决,体现了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的方法。

4.听展的学生对探究内角和的方法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思维敏捷,带动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5.作为教师我觉得自己能够及时总结使学生明确无论哪种分割三角形的方法都是想办法把多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来解决,这对后面四边形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课中存在的不足有:

1.合作环节中还有些小组对C层学生的学习督促不到位,没有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以至于在展示互動时的提问回答不上来。

2.展示小组在展示不同的探究内角和的方法时如果能画多个图来探究,让下面的学生看得更清楚明白。

3.展示方案二的小组通过对例题探究来说明多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时,对于内角和又探究说明了这是没有必要的,没有及时运用前面的公式。

4.如果学生在展示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之后能及时运用公式,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5.展示中由于点评的学生积极,导致查学反馈没有当堂落实,没有检测学生在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12

一、教学片段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比如你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子也越来越高;一天的气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变化,今天我们就从数学角度来研究这些变化。

观察动车显示屏上的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师:动车从甲地到乙地,在16:17到16:22这个时间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涉及到有哪些数量?有哪些量是没有变化的?哪些量是不断变化的?

生1:动车离出发城市的距离;

生2:行驶的速度。离甲地的路程、距离目的地的路程。

评析: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出现许多声音“路程”“时间”“减速”“加速”等等并且大家都试图要说服对方,也有少数同学在沉思。

师:你们怎么看出的?有补充的吗?在数学中,对于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都有准确的数学定义。在上面的过程中,常量有哪些?变量有哪些?

生:距离目的地的路程越来越近、离出发地的路程越来越远……

生:列车行驶的时间不断变化。

问题1水库的水位问题。

师:你能从表格里获得哪些信息?水位高低与蓄水量有什么关系?请概括一下,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从左往右看表格,水位越来越高,蓄水量就越来越多;

师:那么,如果我们表格的一列,当水位是106m时蓄水量是多少?

师:当水位是120时蓄水量是多少?此时有其他数值吗?

师:此时没有其他数值,也就是说蓄水量的值是唯一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蓄水量随着水位变化而变化,对于水位每一个值,蓄水量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

师:利用表格,工作人员能根据观察的水位,及时报告水库蓄水量,对于防洪抗洪等提供数据分析。

评析:又一次出乎老师的意料。对水位问题不仅重视形成,而且重视学习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状态,这种讨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连老师都应该拥有这种学习观。

问题2一个波纹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水滴泛起层层波。变化中的波纹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圆。

师:在这个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汇报你们的发现。

生:这里的变量有:圆的面积、周长、直径、半径、时间、圆的个数……

生:我们组选取的两个变量是圆的个数和时间,圆的个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的越来越多……

师:大家都能从这个变化找到变量,并且用自己语言叙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题交流讨论:上面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评析:变量间的联系引发了函数概念的产生。这种联系的产生反过来又要求考虑函数与其自变量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即所谓的对应。在教学中,针对每个问题都应引导学生考虑自变量是谁,函数是谁,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正确理解函数解析式概念做好铺垫。函数表现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一个变量会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两者处于相互牵制、共同变化发展的秩序之中,数的概念之间存在着运动的联系。

二、对教学的反思

1.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函数。函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从日常生活选取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是渗透函数思想方法的重要途径。

2.深入挖掘教材。

教材本身的主导思想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某一个变化过程里两个存在特殊关系的变量中提炼出函数的概念,留绐师生很大的运作空间。用生活中熟悉的“水库水位和蓄水量问题”引出生活中的数学,接着寻找具体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体会“唯一对应”的函数值,最后给出总结性的概念。教师的设计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其导引探索某些变化过程中存在的特殊的数学规律并加以概括、精炼成数学概念。

3.建立函数模型。

在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函数模型。如何让学生把这些模型留在头脑中,并能帮助思考问题呢?首先,应该把函数概念的整体理解与每一个具体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对每一个具体函数模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函数的解析式、函数图像、变量与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来理解函数概念。最后,帮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借助于具体的模型,思考抽象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在重视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13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本单元用直观的方式,介绍了“抽屉原理”的两种形式。

1.第1课时 分配

教学内容:分配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 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分配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 组织活动。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2)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3)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或演示。第一种放法: 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 第四种放法: 2. 提出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

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3. 做一做。

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3)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二、教学例2

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 1. 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2. 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3. 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2)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3)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4.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5÷2=2……1(至少放3本)7÷2=3……1(至少放4本)9÷2=4……1(至少放5本)

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5.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想:每个鸽舍飞进2只鸽子,共飞进6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1个或2个鸽舍,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2、4题。课后反思:

例1描述的是最简单的“抽屉原理”:把 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 个空抽屉里(m> n,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体。

例2描述了“抽屉原理”更为一般的形式:把多于 k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 n个空抽屉里(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物体。

第2课时 抽取游戏

教学内容: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2.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 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 实验活动。

(1)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3. 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独立思考,判断正误。(2)同学交流,说明理由。第2题。

(1)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反思

例3是“抽屉原理”的具体应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安排了许多“抽屉原理”的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抽屉原理”的理解,并学会利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节数学课的课后反思 篇14

当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各个图中的涂色部分以后,该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这些分数进行分类呢?让学生合作探究,然后依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分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自己得出应用的判断和结论。再引导学生将真分数和假分数与1作比较,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进一步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习新课的始终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第一,填一填。用分数表示出各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第二,分一分。根据分数分子、分母的大小进行分类。

第三,找一找。数形结合,直观地找出比1小的分数、比1大或等于1的分数。第四,说一说.把自己这样找的依据表述出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第五,归纳特征。

3、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第一节课后教师家长会 篇15

各位家长,咱们的公开课就上到这里,下面由我说一下以后开班之后的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现在我想问家长一个问题:什么形状最稳定?(三角形)恭喜你答对了三角形之所以稳固,就因为它有三个顶点来支撑,那就是老师、学生、家长。所以孩子学习的好坏需要三方面的配合。我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将每一孩子带好,带出成绩,家长也要相信我有这个能力并支持配合我的工作。今天我们共同站在这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孩子学好数学,培养学习兴趣,为将来上学打好基础既然如此我就对家长提出几点小小的要求:

1.请家长务必保证同学们的出勤(每节课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让小朋友交上次作业)。大家知道学习数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要因为各种原因不来上课,因为每堂课都是由老师精心准备,一旦缺课,安排补课是不会达到正式上课的学习效果,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孩子生病请您提前和我联系,不要让老师担心。

2.及时督促给孩子做家庭作业,以后每堂课课后五分钟我都会给孩子留少许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咱们要求做作业的时间是每周末的周六或者周日。请家长为学生准备两个作业本,(交替使用),学生做完作业后由家长签字。

3.需要家长督促学生做好复习,我们每周只需要学生在第二周上课前拿出书来做好上一周学习内容的复习,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一般作业咱们都要求写在作业本上,那么做复习的时候,咱们书上有空地,可以让孩子抽两道题写在书上。

4.孩子学习要有一个过程,刚开始不要太急,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而无论我们学习什么都要从兴趣(提问互动后奖励)入手,请家长要耐心和细心做到持之以恒,从开始就要坚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项链的课后反思 篇16

一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太多了,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既要做到课堂的高效性,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在每节课都要有所取舍,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要素,运有各种条件和手段,创设情境地,使每节课都有亮点,每节课都有高潮。这样学生才会乐意去学,主动探究问题,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想,这中方法远比“满堂灌”老师累,学生烦的传统课堂效率高的多。

比如我把板书设计成了一条项链的形式,把文章的几个主要情节标注在“项链”上,每个情节的前后分别是主人公差别较大的心理活动,项链的中心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表面上看这是一条项链,实际上是玛蒂尔德给自己戴上的一个精神枷锁。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重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另外,板书文字简练,版面均衡又不单调体现了艺术性。课后,我发现学生也在动手设计此类板书,尤其是那些爱好绘画的同学更是将版面设计的色彩斑斓,新颖独特。课后的习题学生也做得比较好。至此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构建了一新种新型的发现——探究——创造的教学模式。在使用网络技术,把文字、声音、动画、色彩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动眼观察,动口叙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而在各个不同的界面都留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还达到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达到了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读写新天地读后感下一篇: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