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2024-09-24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精选8篇)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篇1

关于编制和实施我区“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建言

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发展规划,事关我区能否抢抓机遇,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是亭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支持推进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区政协有计划的组织专题调研,发动委员建言献策。现就编制和实施“十一五”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一、客观分析形势,把握发展进程,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前瞻性

为编制好“十一五”规划,有必要对全区前一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基本的分析估价,并正确判断未来几年的宏观环境和走势,从而科学把握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一)“十一五”期间扩总量、上规模仍然是主要任务,但必须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总量偏小、结构不优、综合实力不强仍然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把扩总量、上规模、调结构放到突出位置,注重引进战略性大项目,既形成规模企业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应切实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重视质量、水平和效益,走集约化内涵提高之路,在重视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人力资源。

(二)“十一五”期间政府的推动作用仍不能忽视,但更应当注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盐城仍处于欠发达地区,由于思想观念不适应、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发育不够、企业活力不强等原因,现阶段在资源配置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政府仍须多做引导推动、统筹安排和协调组织的工作。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政府主导型经济是转轨经济的一种特殊状态,最终必然过渡到市场主导型经济,因此要进一步精简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将部分职能还给自然人和法人等市场经济主体,将部分职能转给市场实行公开透明运作,将部分职能转给群众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三)“十一五”期间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但对协调解决各种突出的社会矛盾也应有充分准备。无论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突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和大局,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同时,未来几年经济结构的变化,将带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将导致团体和个人利益调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建设平安盐城、平安亭湖的任务也相当艰巨。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在防止各种矛盾的积累和激化、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确立目标追求,彰显亭湖特色,发挥“十一五”规划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十一五”规划必须确立亭湖总的目标追求,彰显我区的特色优势,树立起跨越发展的奋斗标杆,以凝聚人心,增强信心,谋求最好的发展前景。

(一)争取综合经济实力和全面建设小康取得重要突破。GDP和财政收入这两项指标,基本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我区GDP由25.8亿元增加到57.55亿元,翻一番多,现价年递增22.2%,这五年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期,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投资出口拉动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加快发展仍然是坚定不移的.。因此“十一五”期间GDP年递增仍要确定在20%以上。2000―20,我区财政收入由1.93亿元增加到3.62亿元,年递增17%。剔除统计口径的因素,建议“十一五”期间规划财政年递增24.6%以上。财政收入应主要考核确能体现财力增长的一般预算收入,避免非可用财力扭曲掩盖地方财政的实际状况,防止靠“竭泽而渔”来增加财政收入。今后还应特别重视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目前我区该比重已由的7.5%到年的6.3%,与全省、全国的15.8%和18.6%相比,仍分别低8.3和12.3个百分点。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是产业结构不优、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因素导致的,“十一五”期间应得到明显改观。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省定时间表是,市定时间为。区内自定时间,截至2004年底,我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8.03%,“十一五”是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应针对全面小康目标体系中部分差距过大、实现有难度的指标,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提出有力的推进措施,确保按期实现。这次规划编制应十分注意与全面小康计划的接轨,更加突出富民优先,“十一五”期间,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和8.05%,分别达到16650元以上和8100元以上,使全区人民切实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

关于编制和实施我区“十一五”规划的总体建言来自本网-,仅供学习,请注明出处。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篇2

关键词: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和实施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领域综合防灾方面的一个单独编制的专项(专业)规划,也是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规划的基础之一。编制和实施城市消防规划是为城市消防事业发展制定规划目标、完善城市基础消防设施、提高城市综合防灾救灾能力、保障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个好的城市消防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为城市的动态发展确定消防服务水准,优化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协调和促进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为城市消防决策管理提供基本的依据,成为城市消防工作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同样,一套科学的城市消防规划,就是要追求其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编制内容上力求合理性,实施管理中具备可操作性。

一、当前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起步晚,起点低,编制总体水平不高是当前规划编制过程普遍存在问题

1)部分消防规划时间跨度较短,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思考;

2)部分消防规划目标、涉及对象比较单一,仅仅是城市消防站布局的单一规划,不能把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及消防装备、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内容全部纳入综合考虑,更不用说针对所在城市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或问题而开展专题研究;

3)规划面窄,不能与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及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4)规划文本表述不规范,条文空洞,言之无物,缺乏实质性条款;5)规划可操作性差,不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资金缺乏,推进速度缓慢是规划实施过程中普遍问题

1)总体规化调整导致消防规划相对滞后;

2)消防业务经费投入少、增长缓慢,规划未得到有效实施;

3)消防站布局不合理,数量少,装备落后,消防警力不足;

4)市政消火栓数量严重缺失,损坏严重。

二、编制城市消防规划工作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城市消防规划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城市消防规划中,规划编制人员既要突出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的主体地位以及对于生命、财富价值的尊重,也要贯彻国家长期实行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服务于社会的实质内涵,还应该强调城市消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消防安全需要。城市消防规划全过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以人为本、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基本规划原则。并且,为了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等多方面满足城市发展的安全需要,城市消防规划还应该坚持消防工作社会化、法制化,创造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坚持综合防灾减灾,促进消防力量向多种形式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全局,突出重点,解决主要问题;坚持统筹规划,从战略角度思考消防工作,立足当前,谋划未来,注重近期与中远期相结合,分步实施、同步建设等原则。

(二)城市消防规划应与其他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实现资源共享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居住、工业、仓储、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及广场、对外交通、绿地系统、河湖水系、历史文化保护、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旧城改建等方面都与消防安全密切相关。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产业或设施布局、城市道路、供水、通信、供电、燃气等方面,既有其客观存在的消防安全要求,同时也包含着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建设条件。因此,城市消防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应与城市的其它各项有关规划相互协调,使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市政公用等工程系统的有关设施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才能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确定新时期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工作新思路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各类用地分布状况、基础设施配置状况和地域特点,在分析城市火灾事故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城市火灾风险作出综合评估,确定城市消防安全和消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及消防装备建设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设目标,落实规划实施管理的相关措施,特别是落实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用地,从而,建立和完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全社会防灾、抗灾和救灾的综合能力,保障城市消防安全,并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

(四)将城市区域火灾风险综合评估纳入城市消防规划工作

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综合评估目的是在分析城市历年火灾发生情况、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设施布局状况和城市性质、规模、结构、布局等的消防安全要求,以及现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条件等城市现状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导城市消防系统改造,指导城市消防规划,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可以使消防规划工作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城市消防规划优势突出

一是通过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过程,收集、辨析真实基础资料,可以澄清当地消防基础设施的现状与差距,真实反映城市消防工作的全貌。二是紧抠所在地实际,通过采取政策引导房地产开发商优先改造旧城区、城中村、及棚户区,提高建筑耐火等级,畅通消防车道,改善建筑直接防火间距,积极改善老城区消防安全状况。三是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开展火灾风险评估,优化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努力改善市区易燃易爆单位及市场布局。通过规划要求重点区域不规划、不审批、不建设易燃易爆单位企业,有针对性逐年逐步搬迁城区范围内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企业,取缔工艺落后,危险性大的企业,改造完善城区内合法高危场所,四是结合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使城市消防车通道更为合理,建立以广场、绿地为中心的城市防火避难疏散体系。在道路拓宽和城市广场建设中,有重点地拆除部分马路市场和堵塞消防通道的违章建筑。同时,结合城市道路改造工作,规划中要求改造对应城市供水主要干管,以改善满足消防供水的水压和水量。

四、加强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的对策

一是广泛宣传城市消防规划,提高公民消防意识。城市消防规划批准实施后,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不但要向市民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宣传,使他们不但知道有城市消防规划,而且知道城市消防规划的要点,知道近期应该完成的规划目标,为全面落实城市消防规划打下基础。

二是及时调整城市消防规划,使之同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相适应。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与城市的发展配套的工程,所以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必然导致消防规划的调整。

三是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审定后,落实各项工作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加强城市消防规划管理,健全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当地政府应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协调和督促计划、财政、供水、供电、城建、电信等部门制订落实消防规划的实施细则,将与城市消防规划有关的涉及到本部门的内容落实到本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去,做到早计划、早实施,明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政府也可以通过定期召开防火委员会例会、协调会等形式反馈信息,搞好协调,研究落实方案并明确责任;建设部门和规划部门要积极协同公安消防部门共同把关,制定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城市供水部门在加强城市供水管网中,按国家标准建设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其他取水设施,做到市政管网延伸到哪里,消火栓就按标准建到哪里;电信部门主动地为建设消防通信调度提供条件,满足消防通信调度指标系统建设要求;财政部门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按照近期、远期规划要求,作好预算,保证专款专用,落实到位。

2)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审批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单体建筑工程项目审批中加大对消防规划的落实力度。城市消防规划要和单项工程的防火设计结合起来,避免脱节和落空,以保证消防规划能得到全面落实。在涉及消防安全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大型项目论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中,都要具有宏观的观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杜绝违反城市消防规划的情况出现。

3)城郊乡、镇、场消防规划要有前瞻性。注意将城郊乡、镇、场的消防规划与城区的消防规划做一体化考虑,力求同步实施,这样不但对加快城乡融合过程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使近城地区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时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理论,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城市消防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4)多方争取消防业务经费,全面落实城市消防规划。其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积极反映,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政府部门要集中专项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其二将有关需要的资金的申请分解到供水、供电、电信、市政等有关实施部门,多个部门筹措解决;其三可由当地政府出面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筹措资金,比如由政府担保的国内、国外贷款等。其四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落实经费。其五审计部门定期规范开展业务经费及消防工程款项审计工作,保证专款专用,使消防规划管理实施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严密。

5)加强消防科技研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灾害事故紧急救援机制。充分开发城市现有社会力量和基础设施的作用,弥补消防基础设施严重匮乏造成的不利局面。加快推进灭火救援应急中心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主力、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动实施灾害事故紧急救援工作的机制;根据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和地区企事业单位布局现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制定片区乡镇联防互救体系。

6)加强消防专业力量体系建设,增强抗御火灾等灾害事故能力。城市消防规划中不仅仅要求按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设置公安现役消防队,而且要结合所在城市各种社会因素实际情况,加大政府专职消防队、乡镇消防站的推进力度,构筑乡镇和农村地区防火墙。努力实现以现役消防队伍为核心,以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的消防力量体系建设,推动政府专职消防队向标准化、公安现役消防队向特勤化、特勤消防队向专业化发展。

7)规划制订及实施中,体现并逐步建立消防、保险、金融三者互相制约机制,即企业如果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保险公司不予办理保险,企业未办理保险手续,金融部门则不与企业发生金融关系。

8)加强各级监督检查,确保规划落实。城市消防规划一经批准即成为法规性文件,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遵照执行。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应当积极申请各级人大、上级主管部门、上级政府应定期对城市消防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纳入对各级政府的目标考评,采取行政的或法律的手段监督各地落实城市消防规划,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使之与城市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周贤龙, 唐淼, 韩新, 邓建华.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第一篇第一章.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韩新, 周贤龙, 杨风雷, 吴雪佳.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第一篇第三章.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篇3

关键词:公园绿地;技术规范;园林设计;园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经常与园林规划设计人员交流沟通,发现规划设计人员中无论是毕业于对口的园林专业,还是相关的园艺、环艺专业;无论是驰骋沙场二十多年的“老将”,还是刚刚涉足职场的“新兵”,有不少人对园林技术规范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和熟练使用了。笔者曾多次请问几所高等学府的教授“为何不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规范的常识”,得到的答复竟然惊人的相似:“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此见解令人失语。业内人士常把本专业的技术规范通俗比喻为“游戏规则”,不懂“规则”,何以“游戏”!因此,本文尝试对《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1](图1,以下简称《规范》)的编制实施情况作概括性的剖析,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让业内人士对园林技术规范的编制和实施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

1《规范》编制目的及基本程序

1.1编制目的

城市公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面积规模较大的公园,在公园内容确定、功能区(景区)划分、园林空间组织、地形地貌处理、园林建筑布局、游览路线策划等问题的综合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变数,需要多方案比选后,寻找最佳的组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因此,将多方案比选寻找最佳组合的阶段定为规划阶段是合理的;政府部门为了公众利益,依靠专家的智慧,对此阶段实施有效控制。而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3]都没有设定城市公园的规划阶段,更无具体的规范。这给广州市城市公园规划的编制、评审、审核、审批等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据国标、行标的基本内容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台一部既符合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又得到政府部门、建设业主、规划设计单位、园林专家一致认同,并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评审、审核、审批等各个环节都适用的地方性技术规范。解决广州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评审、审核、审批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管理水平,正是编制《规范》的目的所在。

1.2 编制基本程序

《规范》编制分为申请立项、文本征求意见、《规范》预审报批、《规范》审批发布等四个主要阶段。

1.2.1申请立项阶段 为了使《规范》编制能顺利立项,笔者于2005年开始作前期调研,在草拟《公园规划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范》(主要内容修改后纳入《规范》附录)的基础上,先后对《公园设计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收集了国内外公园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总结归纳广州市15年公园规划设计管理的经验,于2008年草拟出《规范》初稿。再由规范起草牵头单位(广州市公园协会)提出《规范》编制立项申请,经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同意后报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批准后纳入2008年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制定计划。

根据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规范》编写小组与申请立项同时成立。鉴于《规范》属于技术操作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地方性技术规范,因此,要求编写小组成员绝大部分来自园林规划设计一线并工作十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或长期从事公园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同志,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规范》编写主笔要求更高,应是熟悉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并具有丰富实践经历以及专业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专家。《规范》编写小组正是按照上述要求组建的(图2)。

1.2.2 《规范》征求意见阶段 《规范》初稿(申请立项时已由编写主笔草拟完成)按规范模板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后,除了发给编写小组成员征求意见外,还由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发函向市建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民政局、市地震办、市绿委办、各区(县级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及市、区主要公园等26个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编写小组对征询部门(单位)提出的74条意见进行认真研究,采纳了50%以上的意见,对没有采纳的意见都在《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中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1.2.3 《规范》预审报批阶段 由编写主笔根据反馈的正确意见对《规范》征求意见稿作认真修改后,经编写小组全体成员会议逐条审查、修改、完善,形成《规范》送审稿,并邀请专家进行预审,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规范》报批稿。

1.2.4 《规范》审批发布阶段 《规范》报批稿报送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后,由该局组织专家审定批准后发布。

从上述严谨的《规范》编制流程中,可知《规范》集中了相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设计单位专家智慧的结晶。

2《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 主要内容

《规范》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城市公园分类》等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务院、建设部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广州市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城市”的需要进行编制。

《规范》的主体部分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及定义、总则、基本要求、总体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地形与竖向设计、园路及铺装场地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等12章285条的内容,详细具体地规范了城市公园规划阶段与设计阶段的原则和技术要求。

nlc202309032040

《规范》的附录A,规范了城市公园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工程方案设计和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等4个阶段的文件编制。

2.2 特点

2.2.1 在结构上把规划与设计分开规范 《规范》在内容结构上将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分开规范,并以附录的形式提出对城市公园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四个阶段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这种结构形式是以往相关技术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和《公园设计规范》)所没有的,使《规范》更符合省、市园林绿化法规的有关规定,既增强了《规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也提高了《规范》的协调性和适用性。

2.2.2 在内容上注重安全、生态、环保理念 《规范》在内容组织上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和“充实内容,量化要求”的原则,即把“保护原生态”“生物多样性”“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应急避难”等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规范条文中,并根据广州市现有公园完善建设的经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完善规范内容,增加量化规范要求。这样既加强了《规范》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提高了《规范》的完整性和操作性。

2.2.3 在具体条款上注重可操作性 《规范》的内容比较全面、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规范》中有些内容是相关技术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和《公园设计规范》)尚未具体规范的。例如:

1)为了满足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提高城市环境空气湿度的需要,要求公园规划占一定用地比例的水体,并要求大面积宽阔的水体规划孤岛(图3),为鸟类和爬行类动物提供栖息地(《规范》6.3.5和6.3.5.1条)。

2)为了保证公园水体达到景观水的标准,提出公园水体的水源补给应使用经净化处理的地表水(雨水)、中水和地下水,要求公园水体应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图4)、养鱼等生物措施和利用高差使水体流动的物理措施,促进水体自净,确保水质达到景观水的标准(《规范》6.3.5.3、6.3.5.4条)。

3)为了实施植物多样性和使用乡土植物,促进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按公园的面积规范了植物种类数量,也规范了公园乡土植物数量占植物总数量的比例,还规范了公园多层混交配置的种植面积占公园绿化种植面积的比例(《规范》6.3.7.2~6.3.7.4条)。

4)为了使公园保持接近自然的水文循环,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维持城市地下水位的稳定,规范公园内不行机动车的园路和铺装场地(图5)必须作透水透气性设计(见规范8.1.6条)。

5)为了保证公园游客的安全,要求设有管理处(室)的公园设置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系统;要求公园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广场和游人集中活动的大型铺装场地以及经常举办展览活动的区域应设置独立性的防雷设施(图6)覆盖(《规范》6.3.12.5和6.3.13条)。

6)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公园应急避难的功能,要求居住区公园、综合公园和有条件的专类公园应根据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园总体布局预留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图7)和相应设施(《规范》6.3.14~6.3.14.6条)。

7)为了适当社会发展和满足不同层面市民的需要,要求公园根据规模和游人量在主要出入口配套规划停车场并设自行车停放处;要求公园根据不同年龄的服务对象的活动及公园景观组织和管理的需要,结合公园现状条件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的规模、布局和内容(《规范》6.3.9.11和6.3.3~6.3.3.4条)。

8)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公园男厕所小便器中设一个低位小便器,厕所洗手处设一个低位洗手盆;要求公园园椅和坐凳的构造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规范》10.3.2、10.3.4和10.11.1~10.11.3条)。

9)为了贯彻“节能环保”的原则,要求公园独立式厕所设计除了应充分考虑厕所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及园内其它建筑风格相协调和建筑平面布局及配套设施设计应符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4]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的有关规定外,建筑立面设计应满足自然通风、采光(图8)的要求(《规范》10.3.1、10.3.5条)。

3《规范》的主要作用

《规范》在第一章中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内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及其文件编制、审查和审批[1]。

3.1编制指引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编制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技术规范作为指引(图9);避免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编制的盲目性,提高规划设计编制的水平。

3.2评审标准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城市公园建设业主和评审组织机构、评审专家在审查、评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文本、图纸时,具有一部适用的技术规范作为评审参考;有利于提高审查、评审工作的准确性。

3.3审批依据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城市公园规划管理部门在审核、审批规划案件时,具有一部适用的技术规范作为审批依据;有利于提高审核、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4协调准则

《规范》的发布实施使广州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有关的政府部门、建设业主、规划设计单位、园林专家在业务、技术沟通协调时,具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图10);有利于缩短规划设计编制、评审、审核、审批等环节的运行周期,提高行政效率。

4 《规范》实施情况及建议

《规范》作为指导广州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自2009年发布至今实施情况并不理想,违反规范的公园建设时有发生[6]。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规范》的宣传和导向指引不足;二是规划设计评审、审批对《规范》的实施不力。笔者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如下建议。

4.1 加强《规范》的宣传和导向指引

4.1.1 加强《规范》宣传力度 按理政府部门为了提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不但要组织编制相关的技术规范,还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宣传推进技术规范的实施。因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安排专项资金印制《规范》文本,发送到广州市的相关政府部门、大专院校、规划设计单位、公园协会和市、区各公园等。以此提高《规范》实施部门和单位对《规范》的认知度,也为其使用查阅创造有利条件。

nlc202309032040

4.1.2加强《规范》实施导向指引 按理政府部门要推进技术规范的有效实施,应该做好导向指引工作。因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组织编制《城市公园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并委托行业协会依据技术标准,开展城市公园环境质量等级评价活动[6]。以“行业评价”替代“部门评比”[7],以评价标准和评价活动为导向指引,推动《规范》的有效实施。

4.2 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评审审批部门实施《规范》

4.2.1 依法理顺城市公园规划审批部门 按理政府部门的审批行为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建议广州市政府根据《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8]第十三条“城市公园、风景林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铁路沿线两侧、江河两岸、水库周围等城市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定,理顺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部门[9],为城市公园建设业主和规划设计单位创造良好的报批条件。

4.2.2 根据《规范》要求实施审批、评审工作 按理政府部门的技术审批要求应该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因此,建议广州市城市公园规划审批部门按《规范》要求实施审批工作。并要求组织城市公园设计方案评审的单位(协会)按《规范》要求实施评审工作。

5 结语

最近十年,广州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了《园林种植土》[10]、《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11]、《花坛布置技术规范》[12]、《屋顶绿化技术规范》[13]、《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14]、《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1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16]、《城市公园分类》[17]、《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1]、《园林铺装工程(园路)施工验收规范》[18]等园林绿化系列技术规范,为实施园林绿化技术规范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解剖麻雀”,现出《规范》实施的问题,相信其它园林绿化技术规范的实施过程也会存在同样的情况。笔者认为:要解决技术规范的实施问题,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J 440100/T23—2009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规范[S].

[2]国家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S].

[3]国家建设部.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S].

[4]国家建设部.CJJ 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S].

[5]国家建设部.国家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6]李永雄.城市公园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构筑的探析.[J]中国园林,2013(4)63-66

[7]林鹰.《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解读.[J]建设科技,2010(7)60-63

[8]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Z],2012(修正)

[9]李永雄,温墨缘.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阶段划分与技术管理[J].中国园林,2010(9):82-84

[10]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06—2006园林种植土[S].

[11]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05—2006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S].

[12]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0—2007花坛布置技术规范[S].

[13]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1—2007屋顶绿化技术规范[S].

[14]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112--2007人行天桥、立交桥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S].

[15]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3—2007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范[S].

[16]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14—200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S].

[17]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1—2007城市公园分类[S].

[18]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J440100/T 86—2010园林铺装工程(园路)施工验收规范[S].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篇4

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分工

(一)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既要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倒推,又要从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入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市情认识的基础上,突出重大问题研究的战略性和现实性,研究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制高点,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等决策部署,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面向未来15年加强谋篇布局。围绕培育新的增长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高水平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为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奠定基础。我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宏观经济重大课题研究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委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组织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其它综合专题研究由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责,自行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二)编制市级发展规划。市级发展规划即《嘉峪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要求,突出发展规划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在做好前期研究,衔接省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五年的总体目标、战略布局、重要任务、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布局、实施措施等。根据省“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度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有序开展编制工作,增加规划的操作性和约束力,确保规划务实管用。市级发展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起草,会同全市各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三)加强专项规划研究。专项规划是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市级专项规划原则上限定于关系全市发展大局且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领域,主要是细化落实省级发展规划、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和市级发展规划对特定领域提出的战略任务,明确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项目,为市级发展规划提供支撑。市级专项规划应符合省政府批复执行的《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嘉峪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应与正在编制的《嘉峪关市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衔接,要与国家和省政府颁布的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市级发展规划相协调,重点突出各行业、各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量化目标、工作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级专项规划分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和其他市级专项规划,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属有关部门编制目录清单,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其他市级专项规划由市属有关部门提出编制意见,报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后组织编制。规划编制完成后,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统一报市政府审批,其他市级专项规划由市属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报市发展改革委备案。

(四)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要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依据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市主体功能定位,融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空间规划,编制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统筹绘制一张蓝图,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目录清单,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编制,规划编制完成后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实施。

(五)加强“三个重大”谋划。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前谋划启动一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要求,同步启动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三个重大”谋划。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谋划提出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生态民生项目,研究确定一批带动能力强、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对于需要国家、省上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大建设项目,尽早启动项目前期研究及论证工作,嘉峪关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批准实施后,除中期评估时根据评估结果对重大工程项目调整纳入规划外,原则上不增补重大工程项目,市属有关部门要做好与省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积极向对口厅局汇报衔接,力争将我市更多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省级规划。

(六)加强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一规划体系的要求,突出市级发展规划的统领地位,发挥市级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和市级专项规划支撑作用。进一步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明确衔接原则和重点,规范衔接程序,确保各类规划协调一致。报请省政府批准的规划,须事先与市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衔接,衔接重点是规划目标特别是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风险防控等,必要时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编制部门组织开展审查论证,市级发展规划必须按程序报送省发展改革委进行衔接。

三、规划编制工作进度安排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依照甘肃省进度进行安排,分为四个阶段。

(一)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8月到2019年10月)。制定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市级空间规划编制目录清单,报市政府审批。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做好“十三五”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执行情况的基本评价,完成“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报告,酝酿提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框架的初步意见,由市发展改革委汇总上报市政府。

(二)基本思路起草阶段(2019年11月到2019年12月)。在各单位重大课题研究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框架初步意见基础上,起草完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稿,组织召开市属各部门、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总公司及专家座谈会,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征求市人大、市政协意见和建议,开展专家论证,12月底报市委、市政府。

(三)规划纲要框架起草阶段(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甘肃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甘肃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起草形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框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工作,做好与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的协调衔接工作。

(四)规划纲要草案起草阶段(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形成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市级专项规划、市级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参照上述工作进度同步开展。

四、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编制“十四五”规划,事关全市发展全局。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编好“十四五”规划,绘就新征程五年发展蓝图。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以市属各部门为成员的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省内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组,负责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咨询论证工作。建立部门联络员制,由各部门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十四五”规划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衔接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主任由李宁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朱自虎同志兼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接任的同志替补,不另行文。

(三)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善民主参与、衔接协调、论证咨询、公布和评估等制度,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负责对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草案进行咨询、论证和指导,把事关全局的重点问题研究深、研究透。

(四)做好衔接协调。建立健全全市各类规划与国家相关规划、市级各类规划、市级规划与省级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机制。全市“十四五”发展规划要与相邻市县规划做好对接,按程序报省发展改革委进行衔接,市级专项规划、市级空间规划报市发展改革委与市级发展规划进行衔接。

(五)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研究和论证。要紧密结合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绿色生态产业领域,研究确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化项目、国家重点支持的生产性服务类项目和由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工程等,特别是需要由国家、省政府进行审批、平衡和综合协调的重大建设项目,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做好与全省发展规划的衔接,力争我市有更多的重大项目列入全省乃至全国的规划盘子。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 篇5

一、编制要求: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项目管理工作过程的纲领性指导工作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组织、资源、方法、程序和控制措施进行确定;

2、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当按照“项目管理委托合同”委托的内容及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的范围由现场项目管理部总管理工程师(亦称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3、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目录应包含以下条目内容:

目录

 项目概况

 编制依据

 项目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

 项目实施的合同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采购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进度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投资管理

 项目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 项目实施的现场环境管理

 项目实施的信息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对监理机构的工作的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

二、编制内容提要项目概况

1.1 叙述项目建设的审批过程各项文件情况(含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及审批、方案设计及审批、环境评价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建设预算书等);

1.2 项目的功能、投资构成(含投资来源及资金组织);

1.3 项目包含的各单项工程名称、面积、层数、结构形式及各功能

系统内容(含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强弱电、设备安装等系统);

1.4 项目所在地的周边地理、经济、人文、交通、市政、资源条件、环境分析;

1.5 项目建设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及地方法规文件对项目建设的要求。编制依据

2.1 项目建设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文件目录,地

方省市管理文件目录;

2.2 项目建设的审批过程各项文件目录(含施工图设计文件目录);

2.3 项目管理委托合同及业主和相关各方的要求与相关隐含要求;

2.4 同类建设项目的相关参考资料(含经济技术指标)。项目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

建立以总管理工程师(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层次组织架构;建立能适应项目管理活动开展的各项制度;实施项目团队建设,形成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沟通高效、凝聚力强的项目运作团队。

在项目管理中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200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 28001-2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 24001-2004);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工作程序循环原理”,采用风险管理、价值工程、痕迹管理等先进的国际项目管理理念,执行项目实施过程的现代化科学管理。项目实施的合同管理:

4.1 建立的合同实施保证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岗位责任制及合同

管理程序);

4.2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拟定具体的招标项目名录、招标内容及招标

总策划书(或计划书)、规定的招标工作程序;

4.3 制定的合同评审及合同签订制度;

4.4 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

4.5 合同变更、合同纠纷、合同索赔的管理程序。项目管理过程的采购管理:

5.1 建立的采购保证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岗位责任制及采购管理

工作程序);

5.2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拟定具体的采购材料、设备名称、数量、产

品标准要求、进货时间要求及采购控制价格;

5.3 采购产品的检验(含中间质量巡检、产品规定的出厂检验、产

品进入现场的验收环节)、运输、移交、保管工作程序、职责。6 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管理:

6.1 建立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岗位责任

制、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程序等);

6.2 提出对材料、设备进场、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点抽检频次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或制度);

6.3 质量管理的预控措施(含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核查及图纸会审、节能施工工序及材料的质量监督);

6.4 提出对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或规范名录);

6.5 制定对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处理工作程序。项目管理过程的进度管理:

7.1 建立工程进度管理保证体系(进度管理组织架构、总进度控制

目标、进度控制工作程序);

7.2 编制总体进度控制网络计划图(可规定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

周期);

7.3 提出对工程进度控制的各项措施策划。项目管理过程的投资管理:

8.1 建立投资管理的保证体系(投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投资控制

目标、提出投资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8.2 提出实施过程工程变更引起造价增加的投资控制工作程序。9 项目管理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环境管理:

9.1 建立安全及环境管理的保证体系(安全及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安全及环境管理控制目标、提出安全及环境管理的工作程序);

9.2 编制安全及环境管理实施方案(含项目管理部机构人员活动及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环境的监督管理内容);

9.3 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名录,提出

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9.4 制定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及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 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管理:

10.1 确定信息管理的目标,制定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

10.2 确定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方式(含授权、会议制度、项目管理

月报、现场巡视检查制度、书面工作联系单及回复传递、网络信息传递等);

10.3 建立信息管理的安全保密措施及档案保存管理制度。11 项目管理过程对现场监理机构工作的管理

11.1 参加监理例会并提出指导意见;

11.2 审批监理机构提交的“项目监理规划”、“监理月报”、“各分

部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作总结”、“监理费用支付申报”等资料;

11.3 建立对现场监理机构工作情况、监理资料的抽检、巡视工作

制度。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

12.1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12.2 编制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管理计划(含风险管理工作程序、确定风险管理目标)。

编者:陈长平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篇6

一、目标

为进一步加快 XXX5A 景区创建步伐,提高 XXX 县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素质与产业地位的全面提升,提高 XXX 旅游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构筑 XXX 县个性旅游目的地、XXX 市旅游产业集聚区、新疆旅游集散地,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力求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一整套战略、策略与技术保障的全面解决方案。

二、内容

1、XXX 国家 5A 景区提升规划 2、部分节点详细规划 3、XXX 创建国家 5A 景区策划 4、部分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三、编制程序

(一)XXX 国家 5A 景区提升规划 依据规划作业程序,本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前期准备、规划编制、延伸服务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根据国家 5A 景区评定标准,规划组通过资料调研、会谈交流等形式充分对规划区文化背景、旅游发展现状等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充分掌握规划区基础信息,并开展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对照评定标准,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就调研结果实时整理景区日常改进意见,指导景区开展国家 5A 景区创建工作开展。

景区:积极协助配合规划院开展资料整理工作、实地调研工作。

2、规划编制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组织本院专家组召开专案研讨会,提出规划思路与构想,完成规划大纲并与甲方沟通规划大纲。根据达成一致意见的规划纲要,撰写规划文本初稿,初稿在公司内部审核后再一次就初稿与甲方沟通交流,集合委托方意见、建议和新思路,整合初稿,形成规划初稿文本。邀请相关专家就规划初稿进行国家 5A 景区模拟评审验收,根据评审结果修改初稿,完成 XXX 国家 5A 景区提升规划终稿。规划文本撰写期间规划院就景区必须改进的工作及双方形成共识的方案细节指导景区实施。

制作 6 套*11 本精装申报材料(涵盖国家 5A 景区审批 11 大项,121 子项)、10 分钟 ppt 汇报课件,8 分钟影音宣传片等。

景区:协助规划院的编制工作,根据规划院提出的工作整改意见开展提升建设工作。景区提升建设工作根据规划意见分期实施,近期重点工作主要为景区硬件环境的治理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远期工作主要为景区旅游体验内容的丰富与提升。其中近期主要工作包括:

(1)景区环境梳理

编制组实地考察结束后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景区内外部三线入地、外围环境改造、护坡改造等环境改造方案,景区在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改造工作。

(2)统一景区标识标牌系统 编制组实地考察后 5 个工作日内完成标识标牌系统的设计工作,之后景区在 20 个工作日内完成标识标牌的制作安装工作。

(3)按标准整顿景区环境卫生,开展星级厕所评定工作 编制组实地考察结束 10 个工作日内形成环境卫生改进及厕所改造意见,根据意见景区在 20 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改进改造工作。

(4)统一景区照明系统 实地考察结束后 5 个工作日内,编制组形成景区照明系统改造意见,景区根据改造意见在 30 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改造建设工程。

(5)改造亲水平台,梳理河道景观 实地考察结束后编制组在 15 个工作日内设计亲水平台效果图、河道效果图及梳理方案,景区在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改造、梳理工作。

(6)疏通景区内外部交通 编制组在实地调研结束后 7 个工作日内形成景区交通梳理意见,根据意见景区在 20 个工作日内协调完成。

(7)改造加固景区硬化工程 编制组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就景区硬化工程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景区在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景区内硬化工程加固工作。

(8)服务质量提高 规划编制组在规划中提出国家 5A 景区人性化服务标准,景区根据标准以及景区自我特征制定具体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分阶段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实施监管制度,保证景区服务质量。

3、延伸服务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

指导景区国家 5A 景区创建工作。

景区:根据提升规划,开展国家 5A 景区创建工作。

(二)部分节点详细规划 全部工作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进行,即分析研究阶段、整合提升阶段、沟通交流阶段、修改提升阶段、专家评审阶段和最终成果阶段。为提升景区的建设进度及建设质量,双方应本着“边规划、边审批、边建设”的原则积极推进规划编制实施进度,规划编制组将不定期赴景区建设现场指导建设工作,景区方应全力配合编制组指导工作。

1、分析研究阶段 本阶段主要对 XXX 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旅游业发展背景条件进行集中分析研究,根据编制要求组建专家组,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在实地调研之前,规划

组通过资料调研、会谈交流等形式充分掌握规划区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详尽分析、研讨;实地调研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的调查和评价;在资料调研和各学科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举行四场专题“头脑风暴”会,即策划专题、规划专题、经济经营专题和设计专题。

阶段性成果是分析研究报告。

2、初稿编制阶段 本阶段是在上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编制组多次研讨,提出规划思路和构想,根据 XXX 景区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等特点设计出重要节点规划设计方案。

阶段性成果是重要节点规划设计初稿。

3、沟通交流阶段 本阶段以节点规划设计初稿为核心,重点开展与委托方的沟通交流,举行成果汇报会,专门听取委托方的意见、建议和新思路,形成会议纪要。

阶段性成果是《征求意见会议纪要》。

4、完善提升阶段 本阶段任务是集合委托方意见、建议和新思路,进行意见分类和筛选,对初稿进行提升,并组织本公司专家顾问团联合内部评议,形成融合了编制组和委托方共同智慧的结晶——《XXX 部分节点详细规

划》评审稿。

阶段性成果是评审稿 5、专家评审阶段 本阶段通过专家评审会的形式,综合听取专家对评审稿的意见和建议。

阶段性成果是专家评审会结论。

6、最终成果阶段 本阶段依据专家评审会结论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完成规划的最终成果提交委托方。

阶段性成果是规划最终成果。

(三)

XXX 创建国家 5A 景区策划、部分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根据旅游策划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XXX 创建国家 5A 景区策划及部分旅游活动项目策划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分析研究阶段、策划创意整合阶段、沟通交流阶段、延伸服务阶段:

1、分析研究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邀请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人文、历史、地理、节庆、景观等方面专家组建策划专家团队,通过资料调研、会谈交流等形式充分对规划区文化背景、旅游发展现状等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充分掌握规划区基础信息,并开展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开展实地

调研工作,就调研成果组织专家调研研讨会议。

景区:积极协助配合规划院开展资料整理工作、实地调研工作。

2、创意整合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策划编制组通过会谈交流、头脑风暴等形式分析、研讨 XXX 地脉、文脉以及发展现状,提出策划思路;在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官方网站、中国旅游联盟官方网站等网站刊登 XXX 策划创意征集公告,广集思路。根据上述成果,整理策划思路,编写策划初稿。

阶段性成果是策划初稿。

景区:积极配合规划院策划编写工作,提供策划所需资料。

3、沟通交流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本阶段以策划初稿为核心,重点开展与委托方的沟通交流,举行成果汇报会,专门听取委托方的意见、建议和新思路,形成会议纪要,集合委托方意见、建议和新思路,进行意见分类和筛选,对初稿进行提升,并组织本公司专家顾问团联合内部评议,编制策划终稿。

阶段性成果是 XXX 创建国家 5A 景区策划、部分旅游活动项目策划终稿。

景区:配合规划院组织汇报交流会,汇集委托方意见。

4、延伸服务阶段

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

指导景区策划实施工作。

景区:根据策划及北京巅峰智景规划院指导意见,实施策划。

四、编制时间计划

合同签订之后,委托方项目首批款到达 3 日之内,项目规划、策划工作启动。

(一)XXX 国家 5A 景区提升规划 前期准备阶段个工作日 规划编制阶段个工作日 延伸服务阶段

规划编制完成之后(二)部分节点详细规划 资料收集、实地勘察、市场调研个工作日 调研总结、资料分析、内部研讨、纲要编制个工作日 与甲方沟通大纲、专业分工、初稿编制个工作日 初稿汇报

个工作日 初稿修正及内部审核

个工作日 评审稿

个工作日 专家审核

个工作日 依据专家意见再修改

个工作日

最终成果稿制作

个工作日 详细规划共计 75 个工作日,后续服务将依据需要提供相应服务。

(三)

XXX 创建国家 5A 景区策划、部分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分析研究阶段个工作日 策划创意整合阶段个工作日 沟通交流阶段个工作日 延伸服务阶段

规划编制完成之后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篇7

技术路线图是对未来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的系统研究, 它明确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竞争态势, 提出了应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群、主导产品 (产业) 及其相互关系, 并通过时间序列图表描述技术发展优先序、实现时间和发展路径, 为有效组织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奠定基础。

企业、产业和国家技术路线图

企业技术路线图。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分别开展了技术路线图研究, 通过时间序列系统描述“技术—产品—市场”的发展过程, 用于企业技术选择和部门之间的协作。之后, 技术路线图被许多企业采用并发展成系统方法。据英国一项调查, 在英国2000多家制造企业中, 大约有10%的公司应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

产业技术路线图。产业技术路线图通过时间序列系统描述“技术—产品—产业”的发展过程, 引导研发, 构建新的创新联盟, 加强创新主体的协作, 为产业抓住未来市场发展机会指明方向。如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完成的《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 制定了关于半导体需求和可能解决方案的远景规划, 为设备、材料和软件供应商提供指导, 并为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清晰目标, 在促进美国乃至世界半导体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拿大工业部先后开展了生物制药业技术路线图、航空设计制造技术路线图、燃料电池商业化路线图等, 这类研究方法也可用于国家重大项目的路线图研究。

国家技术路线图。通过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国家战略需求、科技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提出国家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发展重点及其相互关系, 明确技术发展优先序, 实现时间和发展路径, 为科技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目前, 国家技术路线图理论和方法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其编制思路是建立“国家目标—战略任务—关键技术—发展重点”之间的关系, 确定技术发展优先序、实现时间和发展路径等。2002年, 韩国按照“国家目标—战略产品—关键技术”的分析思路, 提出了到2012年韩国科技发展的5个构想和13个发展方向, 以及实现这些构想所需的49个战略产品和需要开发的99项关键技术, 并在国家层次上制定了研发计划。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5~2007年分别发布了《技术战略图2005、2006、2007》。在《技术战略图2007》中编制了信息、生命科学、环境能源、纳米科学与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38项战略技术路线图。这些路线图不仅供产业界和学术界开展跨领域共同研究时参考, 而且为在国家层次上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技术路线图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创新工具

技术路线图是一套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一般来讲, 技术路线图研究主要包括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专利地图分析, 关键技术选择和技术发展路径分析, 技术和主导产品市场实现的关联性分析及其时序分析等。从技术层面看, 主要研究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本国的技术能力和基础、与领先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路径和实现时序等。从经济层面看, 主要研究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未来可能形成的主导产品 (新产品和现有产品的改造) 及其产业、产品的市场首次应用时间和大规模应用时间、产业规模等。从创新角度看, 一方面, 技术路线图建立了技术、产品、市场的有机联系, 可以从未来市场和产品需求出发提出要求, 使技术研发有了明确目标和市场应用前景, 同时, 各项技术研发能够形成有机整体和相互协调;另一方面, 通过对创新过程中各阶段知识产权的分析和编制专利地图, 为选择技术发展路径提供依据。在综合考虑需求、竞争状况和技术能力后, 可以做出哪些技术自主研发、哪些技术联合开发和与谁联合、哪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

技术路线图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程序。技术路线图一般采用情景分析等方法,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目标进行研究;采用大规模德尔菲等方法开展技术预测调查, 以收集广大专家尤其是一线专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意见;采用数据挖掘等方法, 对文献、专利数据库进行挖掘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和配套的规范程序, 能够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信息以及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战略性分析, 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技术路线图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的技术路线图对未来发展都具有较强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是有效组织创新、加强管理和协调的重要手段。企业技术路线图是企业技术选择、项目和产品开发的蓝图, 对各部门分工合作和相互协调起重要指导作用;产业技术路线图能够引导相关研发机构和企业达成共同目标, 构建创新链;国家技术路线图明确了国家科技发展重点及其发展路径, 不仅有利于国家科技规划和计划的编制, 引导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围绕国家目标进行攻关, 而且能够指导各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同时,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部门可以把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 不仅使科技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和有序, 而且可以帮助解决项目立项、检查和评审等过程管理中, 专家之间、专家与管理者之间由于技术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技术路线图在促进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利于技术经济结合。由于技术路线图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研发、市场实现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未来市场实现出发组织技术研发, 并把各项研发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重点突破薄弱环节和关键技术, 使技术研发的目标、应用前景和市场定位更加明确。

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由于技术路线图给出了清晰的技术创新路径及其演进规律, 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和过程节点, 把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创新主体有效组织起来, 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创新, 做到分工明确, 优势互补, 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集成创新。尤其是国家技术路线图把国家目标、战略任务、关键技术和发展重点紧密结合起来, 从国家顶层设计开始, 具体到关键技术和发展重点, 使各创新主体能够围绕国家目标形成上下一致的行动, 进而加强决策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各创新主体的协同性。

有利于创新资源的整合。由于技术路线图按照时间序列给出了不同创新阶段的发展重点、技术发展路径、市场实现时间等, 可以按照技术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 合理配置创新资源, 实现财政资金、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等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尤其是国家技术路线图清晰描述的科技发展图谱、优先序安排以及发展路径选择, 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创新资源围绕国家目标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同时, 有利于国家科技规划和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路径进行合理安排, 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 从而有效降低风险。

但是, 应该指出的是, 如果制定的技术路线图存在整体性系统偏差, 技术发展路径选择不正确, 其导向作用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错失发展良机。因此, 在制定技术路线图时, 应尽可能确保技术路线图所指出的技术发展方向、重点及其发展路径是基本正确的。这就要求路线图的制定者一定要从战略高度, 把握好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 采用科学方法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 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当时多数专家的认识水平, 经过系统分析做出客观判断;另外,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国内外竞争态势变化, 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修正。

把编制国家技术路线图作为推进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

2007年, 科技部组织有关专家首次开展了我国国家技术路线图研究。该研究以落实《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为重点, 按照“国家目标—战略任务—关键技术—发展重点”的分析框架, 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制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5个方面凝练出未来10~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30项战略任务;第二, 在技术预测基础上, 选择出90项国家关键技术及其286个技术发展重点;第三, 编制了国家技术路线图, 明确每项战略任务的发展重点、优先序、实现时间和发展路径等。

国家技术路线图在推进《规划纲要》深入实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纲要》在战略上对我国未来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 并指出要在经济社会分析、技术预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 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战术上, 则需要利用国家技术路线图对科技发展宏观布局、纲要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细节等进行系统谋划。从国家层面来看, 就是通过科技规划引导社会资源流向科技创新。编制国家技术路线图, 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国家意志。

“自上而下”就是以《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为起点, 通过技术预测调查和专家论证, 凝练出“十二五”科技规划发展重点技术项目, 形成科技规划主要任务的内容框架, 并完成科技规划初稿的编制工作;“自下而上”就是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 组织专家对规划发展重点进行增删和修改, 最终完善规划文本。

注重职业学校规划的制订和实施 篇8

一、从审时度势的角度。注重把握学校自身发展的形势和机遇。

在学校规划中,尤其要进行发展背景分析,力求把握形势和机遇,以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例如: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说明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同时也影响着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构想和学校办学体制模式的改革。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力求改变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并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形成工作设想。还可从学校自身形势分析,找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并要求开拓创新图发展。事实证明,形势的分析和把握,对学校制订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注重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学校,既要完成规划时间内所确定的具体工作任务,又要完成规划时间内所不能全部完成的工作任务部分。实际上,这就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在发展规划中,要较多地渗透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其目的是保持学校的鲜明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是教育思想和学校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教育思想和学校文化表明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同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指向性的特点。学校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注意积淀这种思想和文化,对学校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力是极大的。

三、从量化质化的角度,注重目标管理的实绩实效。

制订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以及各部门行动计划时,注意量化和质化,并按部门分解目标工作责任和任务。学校和部门行动计划主要涉及的要素为:具体项目任务(含量化标准),可行性(含成本核算和经费支出),确定完成时限、负责人和分管人、检查方式、评估方式等。在学校主动发展的预期目标中,描述办学规模、综合实力、办学形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质量要求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内容,都需采用具体的数字和指标。具体化描述既能解决执行操作问题,又能解决总结评估问题,规划的效果效益也就比较显著。

四、从教育和市场规律结合的角度,注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创一流学校是个相对概念,各类学校都能办成一流。职业学校目前的状况不宜一味地拼规模,而是立足拼效益和水平,规模、结构、效益、质量之间协调发展,这是职业学校制订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五、从区分主要和次要矛盾的角度,将学校规划重心放在学校所需的优先发展项目上。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如只是忙于繁杂事务,找不到方向,使学校工作老是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这显然会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讨学校当前状况,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方向。

六、从学校共同体成员组合构成的角度,在规划实施中注重发挥协同作用。

上一篇:校园活动策划书纪检部下一篇:八小时以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