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通用3篇)
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 篇1
关于印发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的通知
各科室:
根据《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及《河南省临床麻醉管理规范和技术常规》中“麻醉分级操作规定”和“麻醉病情评估分级”的要求,现将我院制订的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 O 一 O 年七月二十七日
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
为贯侧落实卫生部及省卫生厅有关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麻醉工作程序规范,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管理措施到位,根据《河南省第二周期医院评审暨综合评价标准》及《河南省临床麻醉管理规范和技术常规》中“麻醉分级操作规定”和“麻醉病情评估分级”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麻醉与镇痛病人的分类
1、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 IV 级 ASA 分级标准是: 第一级:病人心、肺、肝、肾、脑、内分泌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第二级:有轻度系统性疾病,但处于功能代偿阶段; 第三级:有明显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早期失代偿阶段;
第四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功能处于失代偿阶段; 第五级:无论手术与否,均难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2、特殊手术麻醉及操作技术 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铁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
3、手术分级标准(参考我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修订))
4、新开展项目、科研手术。
二、麻醉与镇痛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麻醉医师的级别。所有麻醉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
1、麻醉医师
(1)低年资麻醉医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从事麻醉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
(2)高年资麻醉医师:取得执业医师以上资格,从事麻醉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2、麻醉主治医师
(1)低年资麻醉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2)高年资麻醉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
3、麻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麻醉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
(2)高年资麻醉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者。
4、麻醉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麻醉与镇痛权限
1、低年资麻醉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 ASA 分级 12 级手术病人的麻醉如神经阻滞麻醉、低位椎管内麻醉及部分全麻,一二级手术麻醉,气管插管术等
2、高年资麻醉医师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开展 ASA 分级 23 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二三级手术麻醉、初步熟悉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铁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
3、低年资麻醉主治医师
可独立开展 ASA 分级 23 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二三级手术麻醉、初步掌握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铁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轮转疼痛门诊
5、高年资麻醉主治医师
可独立开展 ASA 分级 34 级手术病人的麻醉、三四级手术麻醉、熟练掌握心脏、大血管手术麻醉,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巨大脑膜瘤手术麻醉,脑干手术麻醉,肾上腺手术麻醉,多发严重创伤手术麻醉,休克病人麻醉,高位颈髓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麻醉,高龄病人麻醉,新铁儿麻醉,支气管内麻醉,控制性降压,低温麻醉,有创血管穿刺术,心肺脑复苏等,轮转疼痛门诊
6、低年资麻醉副主任医师
可独立开展 ASA 分级 4~5 级手术病人的麻醉、四级手术的麻醉,轮转疼痛门诊
7、高年资麻醉副主任医师
指导下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人的麻醉,处理下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疼痛门诊疑难病人诊治等
8、麻醉主任医师
指导下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人的麻醉,处理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疼痛门诊疑难病人诊治,开展新项目、极高风险手术麻醉等
四、麻醉与镇痛审批程序
1、麻醉科带教组长必须由高年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教组长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麻醉医师茗单。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 1 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主麻、副麻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特殊情况下可以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五、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科主任及麻醉组长的书面签字应落实在手术通知单的审批经过栏目中。
1、择期手术由科主任审批
2、急诊手术由住院总审批
3、夜班及节假日手术由麻醉组长或住院总审批
六、特除麻醉与镇痛审批权限
1、资格准入麻醉与疼痛诊治 资格准入麻醉与镇痛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资格认证或授权的麻醉与镇痛。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医师颁发专项麻醉与镇痛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已取得相应类别麻醉与镇痛资格准入的麻醉医师才具有主持资格准入麻醉与镇痛的权限。
2、高度风险麻醉 高度风险麻醉是指麻醉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股,由医务股负责人决定自行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麻醉科主任负责审批。
3、急诊手术麻醉 预期手术的麻醉级别在值班医生麻醉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麻醉。若属高风险或预期麻醉超出自己麻醉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麻醉组长或住院总审批,必要时向科主任上报。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厂主持手术麻醉期间,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4、新技术、新项目
(1)一般的新技术、新项目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在已填写的《重要麻醉审批单》上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股,由医务股备案并审批。
(2)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由医院上报省卫生厅审批。必要时由省卫生厅委托指定的学术团体论证、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同意后方能在医院实施。
七、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机制
1、按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院成立麻醉与镇痛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委员会,对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麻醉医师进行首次专业能力审核后授予其相应的麻醉与镇痛权限,并定期进行专业技术能力追踪评价。
2、拟申请独立开展相应类别麻醉医师提出书面申请,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上报医务股。
3、医务股组织医院麻醉与镇痛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对申请医师专业能力进行评定,经审核合格后方予批准独立开展相应类别麻醉与镇痛。
八、麻醉分级
1、一级麻醉 低平面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腰部硬膜外脊神经阻滞,下胸段硬膜外脊神经阻滞,小儿氯胺酮肌肉或静脉麻醉,小儿基础麻醉,病情较轻四肢手法复位病人的静脉麻醉,眼科手术的麻醉,常见耳鼻喉科小儿手术的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术。
2、二级麻醉 常用的神经阻滞术,上胸段硬膜外脊神经阻滞,普通颅脑外科手术病人麻醉,胸科病人麻醉,支气管麻醉术。小儿颌面部较大手术的麻醉,经鼻气管内插管麻醉,心导管检查病人的麻醉,危重及病情复杂(失血性休克、严重肠梗阻)的急诊病人麻醉,小儿硬膜外麻醉,气管内麻醉,唇裂手术的麻醉。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麻醉。
3、三级麻醉 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心包切除术病人麻醉,内分泌疾患病人的麻醉,病情严重病人的麻醉(心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低下等),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严重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麻醉,肾脏移植手术的麻醉,复杂颅脑外科手术的麻醉,湿肺病人的麻醉,口腔颌面部疾病致气管插管困难以及需行肌皮瓣移植术的麻醉。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麻醉,控制性低温手术麻醉。
4、四级麻醉 复杂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严重内分泌疾患病人的麻醉,既往有心肌梗赛病人的麻醉,严重休克,严重脏器功能低下病人的麻醉。各种复杂手术及病情危重、诊断未明病人的麻醉,新开展手术项目病人的麻醉。
附:西平县人民医院麻醉医师独立开展麻醉级别汇总表
西平县人民医院麻醉医师独立开展麻醉级别汇总表
科室 医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医师级别 开展麻醉级别 备注 独立开展AS分级 麻醉科 宁桂枝 主治医师 高年资主治医师 34 级麻醉手术 独立开展 ASA 分级 麻醉科 李春伟 医师 高年资住院医师 23 级麻醉手术 独立开展 ASA 分级 麻醉科 李晓焕 医师 高年资住院医师 23 级麻醉手术 独立开展 ASA 分级 麻醉科 张杰兵 医师 高年资住院医师 23 级麻醉手术 独立开展 ASA 分级 麻醉科 岳保生 医师 高年资住院医师 23 级麻醉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 麻醉科 胡志强 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 ASA分级 12 级麻醉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麻醉科 王晖 助理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ASA分级12级麻醉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麻醉科 赵朵 助理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ASA 分级12 级麻醉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麻醉科 赵书会助理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ASA分级12级麻醉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麻醉科 肖木芬助理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ASA 分级1级麻醉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麻醉科 刘艳 助理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 ASA 分级12级麻醉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麻醉科 何志勇 助理医师 低年资住院医师 ASA 分级 12 级麻醉手术
一、执业助理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及新入人员
在各级医师指导下参与麻醉工作,如神经阻滞麻醉(包括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腰丛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部分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骶管麻醉、胸腰段硬膜外麻醉),部分全身麻醉(包括普外、妇产、泌尿、骨、耳鼻喉、口腔、整形等科手术的各种麻醉法)和气管插管术。
二、低年资住院医师(毕业后从事麻醉工作三年以内)
独立或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掌握术中常规监测技术以及输血补液。初步掌握心、肺复苏术。
三、高年资住院医师(毕业后从事麻醉工作三年以上)
除低年资住院医师的内容外,逐步掌握高位硬膜外麻醉;部分开胸手术的麻醉(包括食管、纵隔、肺的手术),脑外科脑膜瘤、听神经瘤等手术的麻醉;部分特殊病例的麻醉(如柯兴氏综合征、胰岛细胞瘤等);支气管及双腔管插管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操作部分心脏手术麻醉、低温麻醉、控制性低血压麻醉。熟悉术中各种监护技术,掌握心、肺、脑复苏术。
四、主治医师
指导助理医师及住院医师进行上述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独立操作病危、疑难病例的麻醉。掌握各种特殊病例的麻醉(如嗜铬细胞瘤、肾移植术等)、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掌握术中各种监护技术;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术。
五、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指导各级医师操作比较疑难病例的麻醉及解决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开展有关麻醉的新方法及新技术。
六、各级医师必须掌握呼吸机、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性能,并具有排除一般仪器故障的能力。参照:“河南省医疗机构麻醉质量控制管理标准(三级医院)(试行)”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麻醉医师独立开展麻醉级别汇总表 科室 医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 取得时间 医师级别 备注 务
麻醉科 宁桂枝 主治医师 高年资主治 医师 麻醉科 李晓焕 医师 高年资住院 医师 麻醉科 李春伟 医师 高年资住院 医师 麻醉科 张杰兵 医师 高年资住院 医师 麻醉科 岳保生 医师 高年资住院 医师 麻醉科 胡志强 医师 低年资住院 医师 麻醉科 王晖 助理医师 麻醉科 赵朵 助理医师 麻醉科 赵书会 助理医师 麻醉科 肖木芬 助理医师 麻醉科 刘艳 助理医师 麻醉科 何志勇 助理医师
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 篇2
1.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
只有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 才有资格接受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 是一种依据医生的能力来进行对医生能够进行的手术种类进行规定的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的基础, 是医生能够进行各类手术的能力, 是建立在医生足够的手术能力上的。所以, 越是有资历有经验, 越是手术能力高的医生, 才能获得授权去做难度大的手术。这样的授权方法, 是对患者负责的表现, 也是对医生的一种激励和肯定。
2. 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
一般来说, 执业医生的手术能力评价不是空口无凭的, 会有一套严格的评价体系和制度来相对应。在这方面,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的制度也在越来越完善。
通常看来, 这样的能力评价是间隔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一次。而且评价的标准也有严格的规定。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级别的手术的完成情况, 是否发生手术死亡事故, 以及有无医患纠纷等等各类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都是硬性指标, 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只有能力过硬的医生, 才能获得更高的评价, 也才能获得授权处理更高级更难的手术。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 对于医生是很重要的, 关系到一个医生的手术能力, 也关系到医生所在的医疗机构对医生的重视程度。在医疗行业, 医生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执业医生手术能力评价制度的完善, 更是让医生不得不扎扎实实地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手术水平, 这样才能有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南郭先生类的医生,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是无处遁形的。
3. 执业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
执业医师再授权管理制度的核心, 是再授权程序。一套严格的再授权程序对于执业医生的再授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 执业医生的手术分级再授权程序是比较复杂的, 需要层层的审核和具体的证明资料和能力评估证明。这样做的好处, 一方面是可以严格把关, 让真正有能力的医生能够得到重用;另一方面, 是为了让能力不足却硬要揽重要手术的医生望而却步, 让医院的手术分级授权制度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执业医师的再授权一般是需要在医院内部公示的, 让大家都了解到被授权的医师, 是对医师的一种肯定。而且需要备案, 在医院内保留医生的全部资料。备案也是有诸多必要性的, 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但是一定要引起相关医院的重视。很多医疗机构就是对医生没有备案或者备案信息不完全, 导致了医生资源管理的混乱无章。
二、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的深入剖析
1. 整体性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执业医师能力评价和执业医师的再授权管理制度, 这三部分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共同形成了对医生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 以及实现了把不同能力的医生按照评级来分配到相应难度的手术中, 实现了医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利用。
执业医师的手术能力评价是这三部分的基础, 是进行另外两项授权的前提。这就保证了真正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得到重用, 不会让医院出现好医生得不到重用而技术差的医生却进行高难度的手术的情况,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 这也是对患者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难以想象, 不能胜任手术的医生给我们做手术的情况, 这对患者来说是非常不负责的。这样的能力评价作为基础, 大大保证了医生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也让医患纠纷控制在了最低的程度。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制度和执业医师手术分级再授权制度, 在执业医师手术能力评价的基础上, 完整地保证了医生能力和工作的对等性, 让医院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化, 让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能力也达到了最大化。一个基础, 两个分级授权, 这样的有机整体, 既稳固又灵活, 既简单又全面, 为医院的手术治疗高效果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 独立性
执业医师的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和能力评价, 既是有机的整体, 也是单独的个体, 彼此是独立进行的。这样就保证了评价医生能力和安排医生手术工作的各个部分在执行过程中能够不受彼此的影响, 做到公平和公正, 达到最好的评级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 已经有不少的反例, 一些医院因为医生的能力评价含糊不清, 掺杂了各种医生背景和人际关系等等原因, 导致了没有能力的医生反而在进行高级别的手术, 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医院纠纷。在对患者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的同时, 也让医院的声誉大受影响。这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要尤其注意。
执业医师的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和能力评价的独立性, 保证了对医生能力评价的足够准确和客观, 让有能力的医生的手术能力得到肯定, 让能力稍差的医生能够在相应的低级别手术中得到足够的锻炼。这样的独立性是非常有效而正确的, 医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只要认真坚持制度, 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三、目前国内医师能力评价、手术分级授权和再授权制度的优劣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国家的正确政策领导下, 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就, 在很多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师能力评价以及手术分级授权制度在这其中, 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承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是要认清的是, 在目前来看, 我国的相关医师能力评价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还是可以有进一步的完善的。
一种好的制度, 总是能够经得起现实的检验。而我国的执业医师能力评价体系和手术分级授权体系, 就是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形成和完善的, 自然非常适合我国的医疗国情, 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在过去的时间里, 我国大力推广医师能力评价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医患纠纷方面, 让医院和患者双方都受益良多。相信我国目前的这套制度的优点已经不必多说, 综合起来, 就是:实际操作性强、从程序到备案各方面制度都很完善。
但是, 一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不断改进和进步的, 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 只能加速灭亡, 这是千百年来的道理。在执业医师的能力评价和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制度中, 这样与时俱进、顺应国家政策的改善更是必须时刻进行的。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要做到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 及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认真在实际工作中检验, 让我们的执业医师能力评价、手术分级授权和再授权能够做到紧跟时代潮流, 随时进行完善和补充。
目前我过执业医师能力评价制度和手术分级授权、再授权存在的缺点是比较少的, 但也并不是没有。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医生就反应这样的制度比较繁琐、往往审批流程非常复杂, 庞大的审批程序和人员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费用和开支, 也拖慢了医生能力评价的效率, 给医生带来了不少的时间损失。在这方面的呼声还是比较多的, 但是在积极进行改善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牢记原则, 就是“能者居之”!一定要用尽量简单的制度来选拔到更好的人才, 这样才是这套制度的最终目的。在提出改善意见的时候, 医务工作者也要注意联系实际来进行, 在缩减医院经费的同时, 努力把医生的能力能够检验出来, 不可以让“南郭先生”这样的医师浑水摸鱼, 给医院带来潜在的危害。
总之, 我国现在的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和再授权管理制度, 是优势大于劣势的, 甚至可以说, 优势很大。我们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只要认真执行, 就可以把医患纠纷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让医院的手术能力保持稳步的提升。
四、总结
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对于医院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是对患者负责, 也是医院长远发展的一种保障。对于医生来说, 是能力定胜负, 对于医院来说, 更是如此。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制度已经基本成熟, 优势很大, 需要的只是医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严格贯彻和执行。当然, 我国的这方面的制度也是有进步空间的, 广大相关工作者可以在工作中积极观察, 努力研究, 提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来让我国的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在这方面, 我们不仅要从自身来寻找原因和突破口, 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也要虚心向国外的一些先进成熟的体系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制度和方法还是有我们学习的价值的, 当然也不能直接照搬, 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这方面, 有待相关人士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石青龙, 刘广东, 张思兵, 等.实施手术准入管理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 :28-30.
[2]马金红, 叶舟, 付玲玲.实施医师手术权限管理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12) :25-27.
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 篇3
实施麻醉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麻醉安全的有效措施,是麻醉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依据我院《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麻醉医师能力评价:
(一)麻醉医师能力评价时间为每两复评一次。
(二)评价标准:
1.对本级别麻醉种类完成80%者,视为手术能力评价合格,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
2.预申请高一级别麻醉权限的医师,除达到本级别麻醉种类完成80%以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受聘卫生技术资格,对资格准入手术,麻醉者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麻醉的准入资格者;
(2)在参与高一级别麻醉中,依次从辅麻到主麻做起,分别完成该级别麻醉5例者;
(3)承担本级别麻醉时间满两;
(4)承担本级别麻醉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主要责任(以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麻醉操作权线:(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
(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三、工作程序:
(一)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各级医师麻醉分级及麻醉范围》(所称“麻醉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对我院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制定新《各级麻醉医师麻醉分级及麻醉范围》,提交医务处;
(二)医务处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三)符合申请高一级别麻醉权限的医师,书写述职报告,填写“麻醉医师资格准入申请表”,交本科室主任;
(四)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处;
(五)医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对其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评估,提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六)对取消或降低其麻醉操作权线的医师,科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意见后,报医务处,医务处提交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七)学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
(八)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结果院内公示;
(九)医务处备案。
三、监督管理
(一)医务处(质控办)履行麻醉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的管理、监督职责;
【麻醉与镇痛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推荐阅读:
麻醉镇痛论文06-19
麻醉镇痛质量11-12
静脉麻醉镇痛法06-18
麻醉性镇痛药品06-28
麻醉医师授权考试题03-07
麻醉过程中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4.7.4.2)10-23
镇痛与抗惊厥 实验报告05-29
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01-28
麻醉医师06-27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规范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