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2024-08-07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通用8篇)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篇1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为规范病历书写行为,提高病历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我院医疗人员综合素质及医疗技术水平,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案。对内1科、内2科、妇产科、五官科、中医科、肛肠科、外科、骨科、甲亢科、皮肤科将不定期每月进行一次在架病历抽查。

首志超过8小时未完成扣罚20元/次。

入院超过24小时未完成扣罚10元/次,住址、楣栏填写不全,医嘱未划线者扣罚2元/次。

病程记录、手术记录、会诊记录、麻醉记录、麻醉前、后访视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未按时完成扣罚5元/次。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48小时内(D型病历12小时内)未完成及上级医师未签名确认者管床医生扣罚5元/次,上级医师扣罚5元/次)。

阶段小结超过1月,转科记录超过24小时未完成者扣罚10元/次。出院后病历,出院后96小时内应由病案室工作人员全部回收到病案室并交由质控员进行终末质控。

病历延迟1天上交,按每日20元收取科室罚款。

遗失1份病历,扣罚科室100元/份,并于5日内补齐完成。科室每月委派一名科控人员,名单上报医务科。要求对全科病历质控,并进行月质量分析及组织全科医生分析总结记录。具体内容包括:参加人

时间

完成任务情况(入院

出院

完成床日数 床位使用率 甲级病历率 治愈率 好转率 未愈 死亡)。每季度行全院质控通报。

发现1份IV、V级扣罚管床医生300元,科控人员及科主任各100元,并通知科室相关人员去医务科修改。凡接医务科通知,无特殊原因当天未到者扣罚50元/次。第二天仍未到者,停处方权一周,并全院通报批评。

按甲级病历率高低每季度取前三名予奖励,一等奖 500元 ;二等奖 300元 ;三等奖 100元。

若科室总罚款额超过200元,按罚款额的5%,扣罚到科主任。

目标要求:甲级病历率达90%以上,消灭IV、V级病历。

处 方 管 理 草 案

1处方书写应严格按照处方书写规则执行(详见病历书写规范31-32页)。2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3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有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否则追究当班药剂师,并处以每张处方5元罚款。

4药剂科须每月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1000份,进行医生处方合格率统计及分析,结果交医务科,进行季度通报,对于开具不规范处方医生予以每张5元罚款。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篇2

本文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病案发展经历, 分析国内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供建设性意见。

1 国内外病案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国外现状

在医院管理方面以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最具代表性, 不同国家的病案管理各有差异, 以加拿大为例。

加拿大实行公费医疗,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费用是由政府和医疗进行结算的, 结算的依据是病案记录, 因此对病案管理尤为重视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与国内相比, 其病案管理科室在病案的收集、整理、编码、借阅等都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工作流程。由于加拿大没有属于全国的病案分类标准, 因此在有的大医院设有多个病案库房以存储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案。在病案存储的过程中采用在病案号位置用不同颜色加以标示, 以避免出现上架错误而造成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口述听录这一工作。在加拿大的医院里, 医师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口述听录系统对有关病人的相关医疗情况进行录音, 病案工作人员听取录音后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有的大型医院甚至允许医师在家进行口述录音。这样有助于减轻医师的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加拿大的医院由开始的使用缩微技术到现在使用光盘存储技术进行病案的存储。如今在加拿大的各大医院几乎都设有自身的光盘存储系统以及在病案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并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 诸如电子病案的建立与运用。尽管现代化技术在医院中得到了较大的应用, 但是条形码技术在加拿大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

1.2 国内现状

病案是伴随着医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可以说它与医学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病案的发展却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已。我国第一个病案室直到1921年才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从那之后, 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并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尽管如此, 我国病案管理发展依然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病案管理的现状。

1.2.1 病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人才, 学历结构偏低, 而且还未有比较正式的专业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病案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从临床工作中借调而从事病案管理工作, 他们学历几乎都是大专以下而且都未受过系统完整的病案知识教育。由于时代的限制, 他们缺乏计算机知识, 而伴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这将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与此同时, 我们至今还未有病案管理的专业教育, 严重缺乏病案管理方面的人才。

1.2.2 现今我国大部分医院仍然采用的是手工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病案均采用纸张卡片式的管理方式, 虽然有些医院在病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技术, 但是一般只是涉及一些简单的病案内在信息加工处理和检索, 如果需要调用更多、更详细的资料, 仍然要搬运病案进行翻阅。这种管理方式下还可能存在着病案存储空间不足、病案查阅困难、病案安全性得不到完全的保证等问题。

1.2.3 目前仍然没有全国病案管理标准。

尽管大多数医院都引入医院信息系统, 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软件之间往往不能兼容, 加之不同医院的病案管理制度不尽相同, 这些都影响着不同医院之间病案的共享, 束缚着病案资源的利用价值。

总之, 我国病案管理正处于一个变革过渡时期, 手工管理为主的病案管理传统模式已经被打破, 而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病案管理现代化模式还未得到完善。

1.3 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目前, 我国病案管理面临着以下几个重要转变;从管理手段上, 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运用现代化技术管理;从管理内容上, 将从传统的收集、编制索引和保管转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管理方法上, 将从自我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管理并逐步形成信息网络;从服务方式上, 将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管理队伍上, 将逐步走向专业化[2]。

2 条形码技术在病案管理的应用现状

2.1 条形码技术的基本概念

条行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 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行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条码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需要向计算机输入的信息用条码这种特殊的符号加以表示, 以及将条码所表示的信息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自动识读的数据。因此在病案管理中引入条形码技术也是大势所趋。

2.2 条形码技术在病案管理的应用现状

自从条形码技术诞生以来, 尽管条形码技术在商品流通、仓库存储等很多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发展。而将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病案管理过程中的回收、编目、整理、入库、归档、上架、下架、借阅、归还的业务环节中, 提高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 保证病案运行环节中的准确率,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为医院管理者提供详实、准确、及时的医疗数据。但是至今在我国条形码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却只有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也只有一些大中型医院在病案管理的过程中引入条形码技术, 而对于它的使用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可以这么说条形码技术在我国病案管理甚至是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还有待普及与推广,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稳步、飞速的发展。

在我国目前条形码技术涉及到医院病案管理过程中的病案的收集、病案资料的借阅、病案的质量控制以及病案的上架和抽取等。具体来说有第一, 挂号信息登录:包括科别、序号、病案号, 在病案收集时由病案管理人员根据所填写的信息打印条形码并将条形码贴在病案袋的左上角;第二, 病案出库登录:利用条形码采集器扫描病案袋左上角的条形码, 这样病案信息就会自动在计算机内存储, 以便供查询使用;第三, 病案回库登录:主要是进行病案回收后的注销。借阅人归还病案后, 病案库管理人员扫描病案号条形码更新病案信息, 可以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第四, 病案流向查询:利用病案条形码可以显示病案的流动情况及去向, 有效防止病案的丢失;第五, 门诊信息的统计:显示各科门诊量及病案使用情况, 如未找到病案及未交回病案就可以借助条形码技术进行跟踪查询;第六, 制表打印:将输入的各种信息, 根据需要自动统计形成报表后打印出清单。

当然, 现今条形码技术只是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贴条形码时要贴得平整, 不能起皱纹, 否则条形码的黑白条纹会重叠而引起条形码误读或读不出条形码。贴好条形码后, 一定要加盖保护膜, 避免摩擦污染等现象, 防止误读。又如标签纸要做好防潮, 确保条形码打印边缘清晰。

再比如说打印条形码的打印机一定要用激光打印机或专用的条形码打印机, 否则打印的条形码质量难以保证等, 存在的这些问题, 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完善。

3 小结

通过以上的描述, 我们可以发现病案管理的现代化越来越受医院管理当局的关注。这与如今医院的举证倒置有很大的关联, 病案作为最原始的医疗记录具有很重要的法律效率。这点因医疗纠纷的缘故而受到了医院以及患者的重视。因此, 做好病案管理对医院而言将是很有价值的做法, 而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对于病案管理而言将会使病案管理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它可以减少传统病案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提高病案存储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病案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条形码技术的使用是病案管理史的一个值得人们铭记的里程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条形码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使其能得到广泛的普及使用, 提高我国病案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电子病历,信息化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雷桂钿.建设和谐社会的病案管理新模式[J].中国病案, 2006, 7 (6) :9.

精装修工程管理流程及实施细则 篇3

关键词:质量;装修管理;控制

为了加强公司对精装修工程的管理,全面提高精装修工程质量,有效的进行项目成本控制,规范精装修管理流程,减少损失浪费及返修率,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整理并编写了精装修项目的管理流程及实施细则。

本流程及实施细则的内容包括从精装修的项目定位到精装修交房的管理过程,与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等管理流程平行操作,交房后的维修等另见相关流程。

一、精装修工程管理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

精装修项目定位、装修设计参与(建筑户型设计同步)、精装修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同步)、详列拟用材料清单、设计初步成本估算、水电暖定位图(施工图设计同步)、样板房施工图设计、样板房施工招标、样板房施工、样板房验收及整改(施工图设计变更同步)、精装修施工图绘制。

项目实施阶段:

精装修施工招标、施工单位进场、设计图纸交底、现场与土建工作面交接、土建整改、精装修施工(各相关安装单位配合同步)、现场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项目基本完成、初步整改、初步验收、资料交档备案、精装修项目与整体项目同步竣工验收、项目移交。

二、精装修项目实施细则

(一)精装修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实施细则

精装修项目定位:

在整个项目定位阶段对是否做精装修、精装修风格、材料设备的使用档次、成本指标进行定位。

1、需配合部门:设计部、成本控制部、工程部等配合。

2、相关工作程序:

1)设计部、成本控制部、工程部等应对在建或拟建项目在定位时,对项目是否做精装修需作出相关论证及初步估价;

2)设计部会同成本控制部、工程部根据项目定位调查了解装修风格、装修标准、当地常用材料和设备的品牌、型号及装修成本提出建设性意见;

3)根据项目定位,提出项目精装修的成本指标及项目参考标准,并随同整体设计规划要求提出设计任务书,下发给已确认的设计单位做项目前期设计方案;

4)工程部门对项目功能布置、生活流线等角度在项目设计阶段,应对设计单位针对户型优化设计,提出相关户型调整的建议。及时把合理的修改调整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尽量在主体扩初设计阶段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后续进行较大的修改。5)建筑平面与装饰装修设计同步,有利于提高户型设计的合理性。

精装修方案设计:

根据项目定位中设计风格、材料和设备及成本指标进行精装修方案设计。

1、责任部门:设计部负责落实或(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建议前期方案设计单位在三家以上进行评比,方案评比会建议由设计部牵头,成本控制部、工程部、分管领导参加。方案必须择优选择,并提出前三名的方案后,报相关领导确认。

2、工作程序:

1)设计部门根据确定的户型平面和装修定位情况,发布信息或登报邀请各设计单位或直接委托设计单位进行精装修方案设计。

2)装修设计单位根据设计方案对设计风格、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选用、成本估算进行核对并编写设计估算书。

3)各相关部门对设计风格、材料和设备的选用提出意见,对成本估算进行审核。4)根据各部门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应注意下列事项:

(1)精装修方案设计可能对原建筑平面功能进行调整,设计部应将修改情况及时告知工程部门并通知施工图设计单位进行调整;同时,如建筑方案调整,也应及时通知装修设计部门,保持图纸的一致性,完整性,避免重复、差错,造成不必要的大面积返工浪费损失。

(2)精装修方案设计还应注意结构的影响,如梁高及位置等,特别是有梁的房间应注意净高、设备安装等。如果梁能上翻应尽量提前结构设计考虑上翻;柱的大小家俱的布置影响也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3)精装修方案设计应达到一定的深度,对家倶、电器布置应明确,楼地面、天棚、墙面等做法明确,主要材料应提供样品或图片,便于工程部门对装修风格的认定和审价部门对成本估算的审定。

(4)对有些部位的设计应提前,如厨房橱柜设计,由于受燃气管、计费表的影响,可能对厨柜设计进行调整,进而影响水槽位置、排水管位置等。

(5)为了考虑施工方面、成本控制,对卫生间淋浴房、厨房橱柜设计尽量做到规格统一。

(6)方案设计阶段容易忽略成本核算,建议在设计任务书中应明确成本控制要求并要求提交成本估算清单。

水、电、暖定位图:

为方便水电暖施工图设计,减少后期技术变更,在施工图设计前提供准确的水电暖定位图给施工图设计单位,保证施工图按装修要求进行设计。

1)设计部门应根据精装修方案提出水电暖定位图,并及时将水电暖定位图交于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和精装修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2)水电暖定位图除平面布置图外,还应有立面、顶棚平面图及相应的尺寸标注,便于施工时做到准确预埋,避免时候进行调整,减少技术变更。

3)对空调孔位等与土建施工图有关系的请及时进行提示,特别是与原平面布置图有差异时应提前注意。

4)水电暖定位应结合家俱布置仔细考虑,如:强、弱电线盒的位置对壁橱的影响,开关盒的位置对衣柜放置的影响等。

样板房施工图设计:

在装修设计方案调整的基础上对样板房进行施工图设计。

1)样板房施工图设计应结合批量装修的成本控制要求和样板房自身的展示效果进行设计。

2)样板房的设计同时应进行软包装设计,以检验装修后效果。

3)样板房设计要结合样板房搭建处的土建状况进行设计。

4)样板房设计往往时间紧,在设计深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但须满足招标要求。

土建/装修交接标准的确定:

根据施工和现场管理要求对土建与装修完成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

1)工程部在主体项目招标前根据土建施工与装修施工的不同要求,本着谁施工更有利于成品保护、更能保证质量、更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原则对装修的基础部分的施工进行划分。

2)各相关部门配合工程部从设计、成本角度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土建与各自施工范围。

3)为在招标时明确主体施工单位(土建总包单位)的施工范围,要求该项工作在招标之前确定。

样板房施工单位选择:

1)装修施工管理由工程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现场管理人员,样板房装修单位的确定,应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2)由于样板房为先期施工,对时间要求高、任务紧,选择施工单位时要确认有类是经验、施工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配合好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建议在现有的招标中通过综合评分方法来确定施工单位。

样板房施工:

对样板房进行施工,以达到展示户型、交楼标准和装修效果的目的。

1)工程部负责组织土建与装修单位的交接,验收已完成土建工程质量后进行界面移交。

2)对装修单位的进度、质量、安全施工进行检查。

3)及时组织材料供应商送货并进行验收,不得影响施工单位正常施工。

4)装修设计单位随时对装修效果、装修质量、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施工效果对原设计进行调整。

5)及时组织软装单位进场施工,配合做好保洁工作。

主体施工图设计变更:

设计部门应根据样板房施工过程和样板烦装修设计制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对主体土建、安装施工图作出设计变更。

1)设计部、设计单位在样板房施工期间或在批量装修图绘制过程中,如发现与现有主体土建、安装施工图不一致的地方,及时提交告知工程部门。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出具书面设计变更联系单后下发各施工、监理单位。

2)工程部门现场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告知设计部门并提出技术变更建议,供规划设计部参考后通知相关设计单位出具设计联系单,避免造成事后返工。

(二)精装修项目实施(施工)阶段实施细则

精装修施工招标:

1)精装修施工单位的确定,由工程部门根据各项目提出精装修工程招标计划报造价部门,由造价部门负责招标。

2)成本控制部应根据设计部提交的经工程部门确认过的施工图图纸,落实招标代理(部门)单位进行招标清单编制,并商定最高限价后与工程部门共同核对。

3)招标前由工程部门负责收集各装修施工单位并组织实施考察,成本控制部门和设计部门等可共同参与推薦。

4)成本价部门与工程部门共同组织投标单位进行现场踏勘、答疑、投标。

5)各相关部门应在招标前做好各类准备,如招标计划的编制、精装修图纸的绘制及校核、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校核、招标文件的起草等工作,更能保证成功招标及以后施工管理的顺序。

6)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招标时提出施工工艺要求和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和成品保护要求,详见招标文件内的《招标工程技术规范》。

精装修/土建施工交接:

根据预先约定的工作内容对土建方完成的工程面进行验收,质量有问题的提出限时整改。

1)当土建总包单位已按土/建装修交接标准完成全部工程量并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进行交接;监理公司检查满足条件后通知工程现场业主代表组织各方进行验收。

2)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监理公司详细记录整改意见并下发到各施工单位,限时整改。

3)监理公司会同装修单位对整改内容进行验收、签收,不符合要求的需督促土建总包方重新进行整改。

4)为保证精装修施工有足够时间,建议主体工程分批或分部位达到交接标准后,就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交接。

5)验收应按现行验收规范进行,特别是针对房间尺寸、净高、墙面空鼓、裂缝、外墙渗水、屋面漏水、外窗渗水、洞口尺寸等方面要重点关注,发现问题要认真要求各负责单位限时整改。

6)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现场要做好明显标志;对相应项目严格按当地质量监督部门要求的分户验收标准进行。

精装修施工:

1)开工准备工作的检查。工程部所属的各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单位应检查精装修位是否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和人员、材料、设备是否到位等),认可具备开工条件后方可工,并签发开工通知。

2)精装修正式施工前要遵循样板先行的原则,各施工班组在装修前均应按工艺要求做好样板,现场业主代表组织监理、装修、及其他各分包单位等进行联合检查验收,提出书面意见及签字确认;大批量施工时应严格按经确认的样板间质量标准和要求的施工工艺执行。

3)工程部属项目负责人做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监理、设计及施工等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进行通报。

4)公司工程部督促检查各承建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的落实情况。

5)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部根据各项目主要计划表编制精装修工程施工控制计划,并落实重点计划的控制措施。每周应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和施工组织,对进度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控制;在月底检查项目的月进度计划中完成的情况进行填写月进度报表在报计划审价部门。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篇4

1.6.3.1 学科专业设臵与诊疗技术能力在本县域内同级医院中具有优势明显。【B】符合“C”,并2.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85%以上可在30 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A】符合“B”,并2.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95%以上可在30 分钟内获得(所已经设置临床全部二级科室或专业组的服务)专科会诊。

2.1.4.1 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A】符合“B”,并1.信息系统支持病历资料协同传输。

2.3.2.1 落实首诊负责制,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C】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2.3.4.3 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C】 2.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 70%以上可在 30 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抽查住院病历证实,下同)。【B】符合“C”,并1.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 80%以上可在 30 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A】符合“B”,并2.有病历可证实,需急诊会诊患者 95%以上可在 30 分钟内获得(内科、外科、骨科、神外科、心内科、神内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等二级科室或专业组)专科会诊。3.有病历可证实,严重外伤(颅、胸、腹腔内大出血,其它威胁生命需紧急手 术)手術在 30 分钟内到达手术室的比率≥70%。

2.5.3.1 保障各类参加基本医疗保障人员的权益,强化参保患者知情同意。【C】有患者签名对于基本医疗保障服务范围外的诊疗项目知情同意。【B】符合“C”,并“1.告知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位,并知情同意”。检查:考核医务人员和查看病历。

2.6.1.1 患者及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具有知情选择的权利。医院有相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C】检查:

2、抽查2个科室病历查阅对患者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是否 全面?能否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B】符合“C”,并1.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检查:

1、抽查2个科室病历并询问患者及其近亲属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是否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2.6.2.1 【C】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并获得其同意,说明内容应有记录。检查:

1、抽查10份病历并询问患者及其近亲属。

2.6.5.1 【C】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医患沟通等培训,相关医务人员能够知晓并遵循。检查:

3、实施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如化疗)或输血、使用血液制品、2 贵重药品、耗材等时应由主诊医师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抽查10份病历并询问患者及其近亲属。

3.1.1.1 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管理。【C】检查:医院有无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制度。查具体实施倩况:内、外科各抽两个科每科5份住院病历并追踪门诊病历。【B】检查:有无施行唯一标识管理的制度。内、外科各抽两个科每科5份住院病历并追踪门诊病历。3.2.1.1按规定开具完整的医嘱或处方。【A】符合“B”,并医嘱、处方合格率≥95%。检查:查当日住院、门诊病历各20份,处方100份评价合格率。

3.3.1.1 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C】检查:1.抽查外科2—4个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查当日和次日手术病历每科各2份核查程序是否正确。

3.3.3.1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B】检查:

2、抽查当日手术室手术中10份病历评价。

4.4.2.1 遵照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院执行文件,实施教育培训。【C】检查:

2、检查病历,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4.4.4.1 对执行“临床路径”的病例,将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 日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等指标列入监测范围。【A】检查:随机抽查评审期内2个病种各50份归档病案进行统计 4.5.1.1 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病情评估/诊断。【 C】检查:

1、查看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等内容是否符合上述要求;要求首次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第一次查房应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查看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第一次查房记录的签名者是否具备法定资质;

3、检查培训记录。【B】检查:

1、检查内外妇儿科各5份病历,诊疗方案是否与患者病情评估的结果相一致 【A】检查:检查病历,患者病情评估质量逐步提高。4.5.2.1 按照医院现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C】检查:

2、检查10份相应病历,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等行为符合规范要求。【A】检查:

2、评价上述病案,能体现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检查上述20份归档病历。4.5.2.3 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检查:

2、检查上述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分级分线管理等规范。

4.5.2.5 遵守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或规范。检查:

2、检查病历,病程记录中有无评价用药情况的记录;

3、检查病历,是否按照规范与程序使用激素类药物及血液制剂。

4.5.3.1 加强住院诊疗活动质量管理。【C】检查:

1、检查病历中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

4.5.3.2 每一位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由上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检查:【C】检查50份归档病历:1.首次病程记录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包括检查、治疗、护理计划等。2.病程录和医嘱能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判断,适时调整诊疗方案,并分析调整原因和背景。3.病人入院时的诊疗方案及其重大变更由高年资主治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并在病历中体现。4.诊疗方案及时与患者沟通,患者出院时能做好出院指导。【B】

1、病人入院时的诊疗方案及其重大变更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签字,并在病历中体现。【A】检查病历,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核准率95%。

4.5.4.1 有院内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检查:【C】

1、查看会诊制度,内容包括:会诊的必要性、会诊医师资质与责任、会诊时限、会诊记录书写要求;查看病历,会诊制度的落实情况;

4.5.5.2 出院患者有出院小结,主要内容记录完整,与住院病历记录内容保持一致。检查:【C】查看归档病历,评价出院小结记录质量。【A】检查50份归档病历,出院小结95%规范。

4.5.6.3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检查:【A】检查归档病历50份进行评分。

4.5.6.5 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管理与评价。检查:【C】

2、查看病历中的评价分析记录;

4.5.8.1 执行卫生部“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检查:【C】

2、检查病历,病历中能反映规范、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处置预案,药学部门能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4.6.1.1 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性文件。检查:【A】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病历各5份核查授权管理档案。4.6.2.1 有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检查:【C】1.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执行倩况。2.查医院有无制度。2—3级手术由治疗组完成讨论,4级手术以上和危重、致残、新手术、特殊等手术则需全科讨论,疑难复杂者在全科讨论前提下可申请全院会诊讨论。同时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执行倩况。3.讨论详细内容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本上,上述主要内容则归纳记录在手术前病历中。

4.6.2.2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检查:【C】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病历各5份来评价。4.6.3.1 在患者手术前履行知情同意。检查:【C】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病历各5份(含肿瘤手术),核查手术前谈话、知情同意等内容。2.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病历各5份。3.同上。【B】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病历各5份。【A】结合上述查病历核查5位签字患者及近亲属的意见。2.上述病历核查统计(2.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

4.6.5.1 按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制度。检查:【B】1.抽查Ⅰ类切口50份病历(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30%)。【A】抽查Ⅰ类切口50份病历,抗菌药使用品种和时间符合规范。4.6.6.1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完成手术记录与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检查:【C】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执行倩况(1.手术主刀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书写,主刀签名;2.参加手术医师在术后即时完成术后首次病 程记录。)。【A】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

4.6.6.2 手术离体组织(肿瘤)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并记录。检查:【B】3.抽查肿瘤手术50份病历。【A】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10份评价。

4.6.7.1 制定患者术后医疗、护理和其他服务计划。检查:【C】1.查医院有无制度与流程。同时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执行倩况。【A】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

4.6.7.2 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检查:【C】2.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3.查诊疗常规与预防措施。抽查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4.6.8.2 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检查:【C】查科室管理和具体统计、分析资料,4个手术科各抽查5份手术核查。4.7.1.1 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并有明确的制度。检查:【C】调10份手术后病历核查(麻醉分级授权管理)。调10份手术后病历核查(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B】调10份手术后病历核查。(独立实施全身麻醉的医师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或中级四年以上)资格。)4.7.2.1 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检查:【C】抽查4个手术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评价麻醉前病情评估。

4.7.2.2 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制定麻醉计划。检查:【C】1.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麻醉计划。2.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麻醉术前访视记录”)。4.抽查5份变更麻醉方法麻醉单,必要时核查病历。

4.7.3.1 履行麻醉知情同意。检查:【C】2.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向患者、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说明所选的麻醉方案及术后镇痛风险、益处和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3.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存放在病历中)。

4.7.4.1 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的全过程在病历/麻醉单上得到充分体现。检查:【C】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A】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1.麻醉师参加手术安全核查并签字达100%。2.麻醉单及相关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规范,合格率100%。)。

4.7.4.2 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检查:【C】抽查4个科室3—4级手术住院病历各5份核查。

4.7.5.2 全身麻醉患者复苏的监护结果和处理均有记录。检查:【C】2.查手术病历。

4.7.7.1 建立麻醉科与输血科的有效沟通,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证,合理、安全输血。检查:【C】查5份输血麻醉单。4.8.2.1 有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重症监护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实行“危重程度评分”。(★)检查:【C】2.查收治范围、转入和转出标准及转出流程。同时抽5份病历核查。3.查评估标准,同时抽5份病历核查。

4.9.2.2 对感染性疾病科或传染病分诊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检查:【C】检查门诊和住院患者病历,了解诊疗过程是否规范。4.9.2.3 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及时报告疫情,规范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有关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以及相关控制传播措施。检查:【C】

2、检查门诊病历和工作日志,了解传染病患者诊治和疫情上报情况;

4.10.2.2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建立并完善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诊疗服务。检查:【C】

2、检查中医科病历,能体现中医特色的三级查房。【B】

1、检查会诊单和讨论记录,能放映中西医之间协作对疑难危急重症的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2、检查病历,了解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情况【A】提交中医科门诊病历复印件,体现中医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工作。

4.11.1.1 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康复医师对每位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检查:【C】

3、检查病历,要求首次病程录包括病人的初步诊断、功能评估以及康复诊疗计划;

4、检查病历,能体现疾病早期康复服务;

5、检查病历,检查康复治疗计划的落实情况。【A】检查病历并询问病人,了解患者康复效果。

4.11.1.2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检查:【C】

2、通过检查病历,了解康复医师在住院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3、检查病历,检查康复治疗计划的落实情况。【A】1.通过检查病历并询问病人,了解患者康复计划落实情况与康复效果。2.检查评审期内的归档病历20份。

4.11.2.1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检查:【A】检查病历并现场询问病人,了解康复训练质量。

4.11.2.3 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载。检查:【C】

3、检查病历,检查上述诊疗标准与规范的落实情况,康复治疗情况在病历中记载情况。【A】

1、检查康复科病历记录情况;

4.11.3.1 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知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检查:【A】检查评审期内的归档病历20份。

4.11.4.1 有定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检查:【C】检查病历,考核上述制度和程序的落实情况。

4.11.4.2 对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等有评价。检查:【A】提供评审期内上述指标的客观数据,通过检查病历质量、医院医疗信息报表、现场考核等复核上述指标。

4.12.2.1 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评估、疗效评估与追踪随访等相关制度,规范开展诊疗 活动。检查:【C】1看资料有无评估标准,抽10份病历核查(依据服务范围,建立疼痛的评估、再评估制度与程序,对疼痛强度进行量化评估)。2.抽10份病历核查(根据“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及“药物止痛五条原则”,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标准:【A】有完整的疼痛治疗病历档案与定期总结评价,提高诊疗质量。

4.12.3.1 依据服务的范围,为患者提供疼痛知识教育,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检查:【C】查规范并抽10份病历核查(有疼痛诊疗知情同意规范。实施有创镇痛诊疗操作应履行书面知情同意)。【B】看现场,抽10份病历核查(符合“C”,并根据患者疼痛评估,提供可选择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由具备资质的医师以患者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进行沟通,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并记录在病历中)。4.20.2.2 有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检查:【C】2.抽10份病历核查(透析病历包括首 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3.查病历和相关资料(病历书写规范,有培训与教育)。【A】符合“B”,并登记资料完善,病历书写规范,改进措施落实。4.23.2.1 按规定为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写书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病历记录。检查:【C】抽查内外妇儿和其他1个科室各10份病案以及门诊病历(含急诊病历)50份进行检查,是否符合上述要求。【B】

2、检查质量管理相关部门、病案科以及临床各科对病历书写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分析的相关原始记录;【A】检查职能部门对病历书写质量整改措施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的记录,持续改进病历质量。

4.23.2.2 为每一位门诊、急诊患者建立就诊记录或急诊留观病历。检查:【C】提供急诊留观病历。

4.23.2.3 为每一位住院患者建立并保存病案。检查:【B】抽查任意2个科4例多次住院病人,核对病案号的同一性;

4.23.2.4 住院病案首页应有主管医师签字,应列出患者所有与本次诊疗相关的诊断与手术、操作名称。检查:【C】抽查内外妇儿和其他1个科室各10份病案检查病历封面的完整性、主要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三级医师签名情况。【B】1.检查上述50份病案:诊断与手术名称使用国际疾病分类规定;2.诊断有依据;3.不遗漏次要诊断、手术诊断、不良反应等;4.检查临床科室自查及主管职能部门督查记录,有整改措施。4.23.2.5 病程记录及时、完整、准确,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检查:【C】检查上述50份病案:病程记录及时、完整、准确,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B】1.病程记录体现医疗组三级医师的诊断思路和处理方案。2.检查临床科室对本科室医师书写的病程记录进行评价记录,促进提高病程记录质量。【A】甲级病案率不断提高,抽查的50份病案甲级率大于90%,无丙级病案。4.23.2.6 保持病案的可获得性。检查:【B】随机抽查病员管理科3天内出院患者50名,了解住院病历在3个工作日之内回归病案科达≥90%。2.检查病案科与职能部门对患者出院后病历未能及时回归的科室进行追踪、分析、改进管理等资料。【A】

1、随机抽查病员管理科7天内和2天内出院患者50名,统计病案回归率; 4.23.5.2 建立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C】2.病案首页内容完整、准确。3.病案首页全部资料信息录入查询系统,至少能为评审提供2年以上完整信息。(现场检查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符合上述评审标准第2、3条要求)。

4.23.7.2 由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打印的病历文档,病历记录全部内容、格式、时间、签名均以纸版记录为准,而非模版拷贝生成的病历记录。检查:【C】

1、2、提供关于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打印的病历文档的管理规定和禁止使用“模版拷贝复制病历记录”的规定。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篇5

一、目的为充分发挥公司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公司的薪资福利体系,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保障奖金发放有章可循,特制订办法。

二、适用范围

各科室所有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车间工作人员。

三、分配原则

1、秉持客观、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

2、坚持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原则。

四、奖金发放资格

属公司员工且月出勤率达到80%(含80%)以上,各种假期均不计算出勤率

五、月奖金计提方法、发放

1、月奖:(1)以当月销售收入为基数,计提比例为,(2)以当月净利润为基数,计提比例为,按月发放。

2、月奖发放:月奖金以部门为单位计提(20%)为预留,由部门经理在部门内进行二次分配,剩余个人部分(80%)直接发放。

备 注:影响奖金领取因素

1、当月工作发生重大失误的,视情节轻重,奖金进行相应扣减。工作失误影响同级部门工作的,部门支配的个人部分(20%)不予计提;工作失误影响上级部门工作的,个人部分(80%)月奖减半发放;工作失误影响公司高层领导工作的,当月奖金不予发放。

2、当月缺勤达10天的或旷工达一天的或迟到早退达4次的减半计提;当月出勤不足10天的或旷工达两天(次)的或迟到早退达10次的,不予计提。

3、试用期员工三个月内无奖金。

备注:如以上两种情况同时发生,由总经理酌情处理。

六、年终奖计提方法、发放、核定

我们公司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现行的年终奖金分配方案,应该综合考虑组织、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贡献和绩效设计奖金分配系统。即基于组织、团队整体绩效及个人绩效的年终奖金分配方案。

六、年终奖计提方法、发放、核定

第一种方式是采取企业的年净利润为基数,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分享总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比例为1.5-2.0%)(发放可按员工、中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副经理)、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助理及以上领导)三个级别人均分配比例为1:3:9。)

举例:某公司年终的利润额为1000万,按照规定提取10%的比例作为员工的年终奖金发放。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累进分享比例的方法,即规定若干个利润段,在不同的利润段采用不同的分享比例,利润越高提取比例也越高。(员工、中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副经理)、高层管理人员(总经理助理及以上领导)三个级别人均分配比例为1:3:9)

举例:某公司规定利润额的达标值为300万,300万利润以内分享比例为6%,在300万到800万之间分享比例为12%,800万到1500万之间的分享比例为16%,1500万以上的分享比例为22%。

第三种方式按员工每月工资标准,发放一个的工资做为年终奖金。

备注:其他参考因素:

(1)试用期:如在试用期,只可领取80%的年终奖。

(2)工作年限:不满一年按年度工作日比例领取,满一年以上可全额领取。

(3)重大违纪事件:按公司规定取消年终奖励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篇6

为进一步完善司法警察庭审警务保障规范化,规范庭审警务保障行为,改进庭审警务保障作风,提高庭审警务保障水平,确保庭审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值庭规则》等制定本细则。

一、基本要求

(一)执法主体合格

参与执行庭审警务保障的司法警察必须是经人事系统公开招募、经司法警察部门考核合格的司法警察。

(二)执法程序合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和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指令进行执法,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展示证据。

(三)执法行为规范

1.司法警察要按照规定着警服,佩戴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执行警务需要命令被 告人时,应当使用规范用语。

2.出入羁押场所和法庭时,步伐要整齐,精神要饱满,双目注视前方。

3.执行警务时要采取立正、跨立姿势或坐姿。

4.要始终保持申请严肃、精神集中、语言文明。不得闲谈、抽烟、玩手机,不得哈腰弓背。站姿时不得屈腿抖腿,坐姿时不得翘二郎腿、不得趴桌,不得有其他损害司法警察形象的行为。

5.执行警务的司法警察换岗时,在保证精神饱满、步伐整齐的同时要减轻对庭审的影响。

6.执法的司法警察不得擅离岗位,不得让无关人员接触当事人,不得侮辱或变相体罚当事人以及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行为。

7.执法的司法警察应当提高警惕、细致观察、密切规范,要注意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周边环境的动态。

(四)执法纪律严明

1.庭审保障警务中,司法警察要严格遵守庭审保障纪律,不得让无关人员接触被告人,不得询问或者谈论案情,不得谈论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不得有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

2.执行警务的司法警察必须服从司法警察部门领导或庭审警务保障负责人的命令,听从指挥,恪守职责,不得做与庭审保障警务无关的事情。

(五)执法作风端正

执行警务的司法警察,不得让被告人以外的任何人员进入羁押场所,不准给被告人带食品或者其他物品,不准给被告人传递口信。在特殊情况,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允许,可以给被告人带食品或其他物品,但是所带的食品或其他物品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应当进行严格检查。

二、警务受领

庭审保障警务受领是指,司法警察管理部门根据法院各审判业务部门的要求,为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按照一定的用警程序,安排警力实施庭审警务保障的过程。庭审警务保障受领根据开庭审理案件的性质不同划分为:刑事庭审警务保障受领和民事、行政庭审警务保障受领。

(一)刑事案件庭审警务保障受领

司法警察部门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用警申请,明确执行庭审保障警务的任务,并指定庭审保障警务负责人。

1.接受申请

案件承办部门应至少提前三个工作日将提押票、用警申请起诉书副本、判决书等案件有关资料送交本级司法警察部门,并说明该案件的基本情况。

用警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警部门、用警时间、用警地点、承办法官及联系人、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案由、数量)、在押表现及身体健康状况、旁听人员情况及其他与审判安全有关的信息。

2.审核法律文书

司法警察部门应认真审核案件承办部门送交的提押票、用警申请及案件有关资料,确保准确无误;对于信息不完备或者有差错的,应当要求用警申请部门及时予以补正。

(1)提押票的审验

提押票是司法机关提审、提讯或开庭审理被告人时,由提审机关交给羁押机关,以证明提押被告人的一种法律凭证。提押票的使用实行“一人一票”制度。

对提押票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有:提押票上是否有两名以上审判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提押票是否盖有法院的公章;提押票填写的被告基本情况与申请用警审批表与起诉书中的内容是否一致;提押票票面是否整洁、无破损有关被告人的身份内容是否有涂改现象;被告人人数与与提押票张数是否一致;审核羁押地点与羁押期限;审核提押票中的提出事由。如上述某一项出现问题应当及时退回业务庭补正。

(2)电子提押票的审验。

电子提押票是人民法院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法庭建设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传统提押文书的创新和发展,适用于上级人民法院远程提讯、远程开庭审理羁押在下级人民法院所在地的被告人案 件。

电子提押票特点是较于传统提押票不便于检验真伪,对于审验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必须有填写单位和接收单位的公章,接收单位的公章应是原件,不能是复印样式

2.应有两名以上审判人员签名 3.必须有被委托单位的签署名称 4.审查签发日期与执行提解日期是否准确(3)其他文书的审验

司法警察到看守所或者其他羁押场所提押被告人,除了应当持提押票外,部分情况还需要其他文书。对其他文书进行审验时,要注意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提出事由等内容是否填写齐全,如有缺损或空白,应退回业务庭补正。

(二)民事、行政审判庭审警务保障受领

在民事、行政审判工作中,司法警察部门应当根据案件承办部门的用警申请并经分管院领导批准后,安排警力维护法庭秩序、保证诉讼参与人的安全和审判活动顺利进行。

1.接受申请

对具有以下情形的民事、行政案件,相关业务部门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认为确实需要司法警察值庭或者维护秩序的,可以提出用警申请:

(1)在辖区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2)当事人及旁听人员数量众多的案件;(3)当事人之间矛盾容易激化的案件;(4)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涉外案件;(5)其他需要司法警察提供警务保障的案件。2.审核申请

司法警察部门应认真审核案件承办部门的用警申请,并报请分管司法警察工作院领导审批后,安排值庭的组织实施工作。

用警申请应由案件承办部门提前三个工作日向司法警察部门提出,内容主要包括:用警时间、地点、案件承办法官及联系人、风险评估、旁听人员情况等。

三、警务准备

(一)掌握案情

司法警察部门在接受任务后,应当向案件的承办法官或书记员确定庭审时间、地点及被告人数量,了解并掌握基本案情、社会影响、在押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内容。

(二)制定方案

根据庭审时间、地点、规模、案情、被告人基本情况,场地条件及社会影响等因素,制定警务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指挥、警力配备、车辆配备、装备配备等。(三)进行动员、明确任务及分工

司法警察部门领导应及时组织召开动员准备会,根据警务保障实施方案确定警务负责人及任务分工,设立押解、看管、值庭和处置突发事件组。

(四)做好车辆、装备及后勤保障

根据案件性质和被告人数量等情况配备押解指挥车、囚车,必要时配备备用车辆。司法警察应当配备警棍、手铐、脚镣、对讲机、手持金属探测仪器等警用装备,必要时应当配备武器。

(五)实地勘验

提前对押解路线、审判场所、羁押场所、押解专用通道等进行实地勘察,完善各种安全措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协调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六)庭审演练

按照警务保障实施方案及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安排部署,进行演练,确保庭审顺利进行。

四、警务实施

押解部分

押解是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审判活动中,依法强制将被告人从看守所 或其他羁押场所押至法庭接受审判后还押至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保证审判活动顺利进行的职务行为。押解分 为提押、法庭押解、还押三个过程。

(一)基本要求

1.遵守押解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押解工作规则; 2.提高警惕,确保押解工作安全;

3.按照规定正确使用警灯、警报器,使用文明、规范用语; 4.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配备警械和武器。

(二)警力配备标准

1.一名被告人应当由两名司法警察押解;

2.一次押解多名被告人时,押解司法警察不得少于被押解人总数的2/3;

3.对于被告人众多的团伙案件或被告人虽然不多,但有串供可能的案件,要分车提押,警力配备上除必须遵守上述两条原则外,还需注意每辆车上不得少于两名司法警察;

4.对重刑犯、要犯以及恶性很深、有逃跑、行凶可能的被告人,警力配备上必须由两名司法警察押解一名被告人;

5.徒步押解警力应大于被告人的数量,长途押解应适当增加警力,必要时应配备两至三倍于被告人总数的警力担任押解;

6.女性被告人由女性司法警察押解;

7.庭审时间较长的法庭押解,应适时调换警力; 8.重大刑事审判活动的押解警力配备,一般可按二对一或三对一的力量配备。

(三)组织实施 1.提押组织实施(1)办理手续。根据提押实施方案,执行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按照看守所或者其他羁押场所的规定,持提押票、本人人民法院警察证或者其他有效工作证件,办理提押手续,并向羁押场所工作人员了解被告人的在押表现。

(2)核对身份。执行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应当逐个核对被告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籍贯、住址、案由等内容,防止错提和漏提。

(3)告知勤务。宣布法律,实行告知。告知被告人:“ XXX,XXX人民法院将对XX一案进行审理,现依法提你到庭,请遵守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4)安全检查。采取手持金属探测器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逐一对被告人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当由两名司法警察协同实施,一名司法警察控制被告人,另一名司法警察进行安全检查。

(5)使用戒具。安全检查完毕后,立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使用戒具。使用戒具时,一名司法警察握住被告人肘部,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另一名司法警察实施操作。对于重大案件被告人,可能发生逃脱或则其他危险行为的被告人,应当加用其他防逃脱的戒具(如脚镣等)。

(6)乘车押解。将被告人押解上囚车时,应当再次清点人数、核对身份、检查械具使用情况及囚车门窗是否锁牢,并告知其应遵守的有关规定。司法警察应当对被告人实行贴身押解,全程严密监控被告人。押解患有传染性疾病的被告人时,应当采取有效 防护措施。押解残疾或运动不便的被告人时,可使用轮椅、担架等辅助设施。被告人上(下)囚车时,司法警察应当分别抓住其肘部,一名司法警察先上(下)囚车另一名司法警察后上(下)囚车,同时加强警戒,防止被告人自伤、自杀、行凶和逃脱等情况发生。

(7)徒步押解。将被告人押解到人民法院指定的羁押场所候审时,司法警察应当在统一指挥下,实施徒步押解。两名司法警察押解时应分别位于被告人的侧后方,三名司法警察押解时,其中两名分别位于被告人的侧后方,另一名在被告人的正后方。侧后方的司法警察应抓住被告人肘部,使其处于有效控制内。同时注意使被告人远离窗口、楼梯扶手等处,防止其自伤、自杀或逃脱。

2.法庭押解的组织实施

(1)带入。根据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令,将被告人押入法庭,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侧后方,抓住其肘部,将被告人带到指定位置,使其面对审判席站立;

(2)戒具使用。对于重大案件被告人,可能发生自伤、自杀、行凶、脱逃或者其他危险行为的被告人不得解除械具;在法庭上不得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械具,但未成年被告人却有人身危险性、可能严重妨碍庭审活动的除外;对未成年被告人必须使用械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3)庭审控制。在庭审过程中,司法警察应当对被告人实 施有效控制,使用束缚椅或者囚笼。

(4)带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下达“将被告人带离法庭”的指令后,司法警察应当对被告人使用械具并将其带离审判法庭。

3.还押的组织实施

(1)带离。审判活动结束后,司法警察应对被告人使用械具,进行安全检查,以及将被告人还押看守所或其他羁押场所。一般不得让被告人在法庭或则羁押室阅读庭审笔录;

(2)核对身份。司法警察将被告人押上囚车时,应当再次清点人数、核对被告人身份;

(3)乘车押解。参照提押过程乘车押解执行。

(4)办理还押手续。妥善办理登记交接手续,取回提押票。

看管部分

司法警察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依法在人民法院羁押室或者其他指定场所候审期间,对被告人进行严密有效的看守管理,保证办案活动顺利进行的职务行为。

(一)基本要求:

1.严密监控被告人,对羁押室及周边进行巡查、检查; 2.依法告知被告人在看管期间的权利和应遵守的规章制度;

3.不得从事与看管工作无关的事情;

4.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配备警 械和武器。

(二)警力配备:

1.警力配置。对一名被告人的看管一般不少于两名司法警察;对女性被告人的看管应当由女性司法警察担任;重大案件应当增加警力。

2.岗位安排。确定登记人员、监控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和巡查人员。

(三)组织实施

1.交接登记。与执行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履行交接手续时,应当清点被告人数量、核对身份、了解基本情况,逐一登记被告人姓名、案由及进出羁押场所的时间等,并由执行押解、看管任务的司法警察分别签名确认。

2.戒具使用。看管期间一般不得解除被告人的械具。3.人身安全检查。参照提押人身安全检查规定。4.告知勤务。告知被告人:“XXX,请你遵守人民法院看管规定,保持肃静,如有问题,请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5.监控管理。采取现场监控与巡查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可采取视频监控的方式进行监控管理。期间严密监控被告人举动,不间断地巡查看管场所,检查看管场所的门窗是否锁闭,牢固。6.实施要求:(1)对同案被告人、男性被告人和女性被告人、成年被告 人和未成年被告人以及其他需要分别看管的被告人,应当分别看管。

(2)对重大案件被告人,可能发生自伤、自杀、行凶、逃脱或者其他危险行为的被告人,应当面对面进行看管。

(3)不得询问或谈论案情,不得谈论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4)不得辱骂、体罚、虐待或者变相体罚被告人。(5)不得让被告人以外的任何人进入看管场所,不准给被告人带食物或者其他物品,不准给被告人传递口信。

(6)不得在看管场所摄影、录音、录像和采访。(7)被告人在看管期间有检举、揭发要求时,应当立即报告现场指挥人和案件承办人。

(8)被告人患有传染性疾病时,司法警察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7.就餐。被告人在看管期间就餐时,应当加强监管。就餐的食物必须由人民法院提供,不得使用金属、瓷器、硬塑料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餐具。

8.入厕。被告人入厕前,司法警察应当查看厕所的环境是否安全,厕所内有无危险品及障碍物;入厕时,应当将被告人处于司法警察的有效控制范围内,一名被告人应当由两名司法警察进行监管,女性被告人由女性司法警察负责监管。9.羁押场所要求:(1)羁押场所应当设立看管值班室、押解专用通道及若干互相独立的羁押室,羁押场所严禁存放与羁押、看管无关的物品。

(2)羁押室的墙体、门和被告人座椅等应当进行软包装处理,被告人座椅应当固定。

(3)羁押室内应当采用弱点照明,照明设施应当置于被告人无法触及的位置。

(4)羁押场所应当配备完善的监控设施,确保司法警察在看管过程中能对整个羁押场所及被告人实时监控。

(5)羁押场所应当设立专用厕所,配备消毒设备。(6)临时羁押场所应当满足便于看管、安全可靠的条件。情况紧急时可用押解囚车作为临时羁押场所。值庭部分

在刑事案件审判活动中,维护法庭秩序,保障法庭内人员安全,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展示证据,制止妨碍审判活动的行为,确保审判活动顺利进行的职务行为。值庭分为审判区值庭和旁听区值庭。

(一)基本要求

1.遵守法庭纪律,精神集中、举止端庄、行为文明、态度严肃;

2.提高警惕,维护法庭秩序,确保庭审活动顺利进行; 3.根据审判长、独任审判员的指令依法履行职责; 4.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配备警 械和武器。

(二)职责 1.维护审判秩序;

2.保障参与诉讼活动人员的安全; 3.传带证人、鉴定人; 4.传递证据;

5.制止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三)警力配置 1.审判区警力配置。

一人值庭时,一般应在审判台前靠近书记员的位置。两人值庭时,应在审判台前两侧。背向审判台,面向旁听席站立。根据法庭设置的实际情况一般在审判台的前端,并以能清楚听取审判长的指令和不妨碍审判人员的视线为宜。

2.旁听区警力配置

旁听区值庭司法警察的位置分为固定和流动两种。一至二名司法警察在固定位置值庭时,一般在旁听区与审判活动区隔离带的两端相向而立,或者在旁听席第一排座位的两端就座。多名司法警察固定位置值庭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部署。旁听区流动值庭,是指在法庭旁听区域的过道来回巡察。

(四)组织实施 1.值庭法警入庭

(1)负责旁听区域值庭任务的司法警察,应在第一时间到达 法庭,做好值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安排旁听人员依次进入法庭就座,并维护好旁听区域的秩序。

(2)负责审判活动区值庭任务的司法警察,可在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时进入法庭。

(3)所有值庭司法警察应在审判人员、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退出法庭后,再退出法庭。

2.安全检查

值庭法警应对进入法庭的旁听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有异常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发现进入法庭的人员中有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其他不宜旁听的人员,应当阻止或者劝其退出审判法庭。

3.维护法庭秩序,制止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对于一些严重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值庭的司法警察可以依法采取责令退出法庭、强制带离、强行扣押、收缴、检查等强制措施。

4.及时传唤证人、鉴定人出庭

传唤证人、鉴定人到庭应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传唤证人、鉴定人的司法警察应熟悉证人、鉴定人的姓名、所在的位置;传唤证人、鉴定人到庭时应打开通道门,引导证人、鉴定人到达指定位置。有多名证人、鉴定人出庭的,必要时还应增派司法警察在证人、鉴定人休息室进行管理。

5.准确传递、出示证据(1)对于证据的传递、出示一般应事先确定值庭司法警察中的一名进行;特殊、紧急情况下,证据的传递、出示应由靠近证据提供方的值庭司法警察进行传递或出示。

(2)值庭的司法警察接取、传递、出示证据时,应注意安全。不得把证物交到被告人手中,以防毁损;不得把证据的锋利部位对准被告人、审判人员或检查人员;一律不得将犯罪凶器递给被告人。

突发情况的处置

(一)被告人企图串供,或实施串供行为时: 1.对被告人进行警告,制止其实施串供行为; 2.将被告人分别押解及看管,防止相互串供;

3.必要时应对被告人进行检查、搜身,收缴可能用于串供的物品、字条;

4.处置完毕后,向司法警察部门领导及法官报告情况。

(二)执行押解任务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发生故障等情况时:

1.严密看管被告人,组织对车辆及现场的警戒,防止被告人脱逃及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将被告人转移到备用车辆,在转移被告人过程中,要加强对被告人的看管及现场周围的警戒;在没有备用车辆的情况下,可以临时征用社会车辆,将被告人及时带离事故现场; 3.向公安部门报警,请有关部门到达现场协助处理,及时 向司法警察部门领导报告情况,按照指令采取进一步措施。

(三)遇有被告人亲属或其他人员拦阻、哄闹、抢夺被告人时: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相关警力迅速到达预定位置,将被告人与其他人员相隔离,防止其他人员借机劫夺被告人,加强对被告人的看管,防止被告人脱逃;

2.对相关人员提出警告,告知其对自己的行为可能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在警告、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要将有关人员或带头哄闹者强制带离现场或予以暂时看押,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3.向法警队及相关领导报告情况,按照指令采取进一步措施,必要时可向公安部门报警。

(四)被告人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

1.看管过程中被告人突发疾病的,看管的司法警察应及时向司法警察部门领导报告并告知审判人员,联系医护人员进行检查和救治;

2.对于是否需要送医救治,由院领导决定;

3.决定送医救治的,司法警察应协助案件承办部门将被告人安全、及时地送到指定地点;

4.在检查、救治的过程中,司法警察应加强看管与现场警戒。

(五)被告人哄闹或谩骂看管人员、其他被告人时: 1.应对其进行警告和训诫,对于警告和训诫无效的被告人,可采取强制措施并单独关押;

2.加强对看管场所的警戒,必要时可临时封闭看管区域,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3.严密监控被告人行动,并及时上报相关情况,待增援警力到达后采取进一步措施。

(六)被告人企图自伤、自杀、行凶、脱逃或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时:

1.采取措施制服被告人,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 2.收缴被告人持有的凶器和用来行凶的其它物品; 3.对已经发生伤害后果的,应首先控制被告人,然后再对其进行救治;

4.加强对其他被告人的看管,防止其借机脱逃或行凶,密切监控旁听人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

5.待险情得到控制后,立即向司法警察部门领导和审判长报告,按照指令采取进一步措施。

(七)对于当事人违反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的处置: 1.押解法警要严密监控被告人,防止其借机脱逃,禁止无关人员接近被告人,必要时可将被告人带离法庭;

2.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员提出警告,予以劝阻、制止,临时收缴其持有的录音、录像、摄影器材;

3.对严重违反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经劝阻、制止无效或者有违法行为的人员,应根据审判长的指令采取强制措施; 4.在处置过程中,要使用规范用语,采取强制措施时,要文明执法。

五、警务总结

(一)总结讲评。还押完毕后,由警务负责人进行总结点评。

(二)司法警察应对警械具、武器进行检查、清点,并按规定入库保管。

(三)大案、要案、社会敏感案件的警务保障任务结束后,司法警察部门领导应当将任务完成情况向相关上级领导汇报。

(四)属地保障任务完成后,警务负责人应当向上级领导汇报。

六、调警规则

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工作需要,调动使用下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或请求上级人民法院调派其他法院司法警察,协同完成特定任务的警务活动。

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一般以《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的命令》(以下简称《调警令》)的形式逐级下达。非紧急情况不得采用口头或其他形式调动使用司法警察。《调警令》应写明调警人数、携带装备、集结时间、集结地点及其他具体要求,明确现场指挥员及联络方式。

(一)人民法院遇有下列情况,可以调动使用司法警察: 1.担负特别重大案件开庭保障任务警力不足的; 2.担负刑事执行工作警力不足的; 3.参与民事执行工作警力不足的; 4.发生暴力抗法等重大突发事件的; 5.其他情况需要调动使用司法警察的。

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仅限于与保障审判、执行等工作密切相关的警务活动。

(二)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经审核后,必须经院长或分管司法警察工作的院领导批准后实施,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调动使用司法警察。

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应填写《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审批表》,经院长或分管司法警察工作的院领导批准后,由司法警察部门具体实施。

下级人民法院申请上级人民法院调动使用司法警察,应填写《人民法院申请调动使用司法警察审批表》,经院长或分管司法警察工作的院领导批准后,报上级人民法院审批。

(三)申请用警的人民法院在正常情况下必须提前两天提出申请。调警令》应提前一天下达至被调警法院司法警察部门。

(四)接到《调警令》后,被调警的人民法院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向调警法院作出答复。被调警法院的司法警察部门要迅速组织 警力,确定负责人并进行工作动员,按照《调警令》要求及时出警。

(五)被调动使用的司法警察在被调动使用期间应当做到: 1.到达集结地点后,立即向现场指挥员报到; 2.服从统一指挥和管理; 3.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4.依法积极主动履行职责。

(六)特定任务完成后,被调动使用的司法警察应及时进行书面工作总结并向领导汇报;用警法院应对被调动使用的司法警察作出书面鉴定。

(七)调动使用司法警察工作自《调警令》下达时开始,至特定任务全部完成时结束。

(八)司法警察在被调动使用期间的生活、物资等后勤保障由用警法院负责。

(九)对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警队和个人,人民法院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人民法院奖励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十)被调动使用的警队或个人出现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可视情况给予纪律处分:

1.无故不服从《调警令》的;

病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草案 篇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 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式样的发票, 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式样的发票,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以下简称省税务机关) 确定。

第三条发票的基本联次包括存根联、发票联、记账联。存根联由收款方或开票方留存备查;发票联由付款方或受票方作为付款原始凭证;记账联由收款方或开票方作为记账原始凭证。

省以上税务机关可根据发票管理情况以及纳税人经营业务需要, 增减除发票联以外的其他联次, 并确定其用途。

第四条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发票代码和号码、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 (个人) 名称 (章) 等。

省以上税务机关可根据经济活动以及发票管理需要, 确定发票的具体内容。

第五条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财务和发票管理制度健全的纳税人, 发票使用量较大或统一发票式样不能满足经营活动需要的, 可以向省以上税务机关申请印有本单位名称的发票。

第二章发票的印制

第六条发票准印证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监制, 省税务机关核发。

税务机关应当对印制发票企业实施监督管理, 对不符合条件的, 应当取消其印制发票的资格。

第七条全国统一的发票防伪措施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省税务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本地区的发票防伪措施, 并向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发票防伪专用品应当按照规定专库保管, 不得丢失。次品、废品应当在税务机关监督下集中销毁。

第八条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是税务机关管理发票的法定标志, 其形状、规格、内容、印色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第九条全国范围内发票换版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发票换版由省税务机关确定。

发票换版时, 应当进行公告。

第十条监制发票的税务机关根据需要下达发票印制通知书, 被指定的印制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印制。

发票印制通知书应当载明印制发票企业名称、用票单位名称、发票名称、发票代码、种类、联次、规格、印色、印制数量、起止号码、交货时间、地点等内容。

第十一条印制发票企业印制完毕的成品应当按照规定验收后专库保管, 不得丢失。废品应当及时销毁。

第三章发票的领购

第十二条《办法》第十五条所称经办人身份证明是指经办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能证明经办人身份的证件。

第十三条《办法》第十五条所称发票专用章是指用票单位和个人在其开具发票时加盖的有其名称、税务登记号、发票专用章字样的印章。

发票专用章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第十四条税务机关对领购发票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发票专用章的印模应当留存备查。

第十五条《办法》第十五条所称领购方式是指批量供应、交旧购新或者验旧购新等方式。

第十六条《办法》第十五条所称发票领购簿的内容应当包括用票单位和个人的名称、所属行业、购票方式、核准购票种类、开票限额、发票名称、领购日期、准购数量、起止号码、违章记录、领购人签字 (盖章) 、核发税务机关 (章) 等内容。

第十七条《办法》第十五条所称发票使用情况是指发票领用存情况及相关开票数据。

第十八条税务机关在发售发票时, 应当按照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工本管理费, 并向购票单位和个人开具收据。发票工本费征缴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办法》第十六条所称书面证明是指有关业务合同、协议或者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条税务机关应当与受托代开发票的单位签订协议, 明确代开发票的种类、对象、内容和相关责任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办法》第十八条所称保证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担保能力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保证人同意为领购发票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的, 应当填写担保书。担保书内容包括:担保对象、范围、期限和责任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担保书须经购票人、保证人和税务机关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

第二十二条《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所称由保证人或者以保证金承担法律责任, 是指由保证人缴纳罚款或者以保证金缴纳罚款。

第二十三条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的具体范围由省税务机关规定。

第四章发票的开具和保管

第二十四条《办法》第十九条所称特殊情况下, 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是指下列情况:

(一) 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款项时;

(二) 国家税务总局认为其他需要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的。

第二十五条向消费者个人零售小额商品或者提供零星服务的, 是否可免予逐笔开具发票, 由省税务机关确定。

第二十六条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

第二十七条开具发票后, 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 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

开具发票后, 如发生销售折让的, 必须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后开具红字发票。

第二十八条单位和个人在开具发票时, 必须做到按照号码顺序填开, 填写项目齐全, 内容真实, 字迹清楚, 全部联次一次打印, 内容完全一致, 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发票专用章。

第二十九条开具发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第三十条《办法》第二十六条所称规定的使用区域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机关规定的区域。

第三十一条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发票。发生发票丢失情形时, 应当于发现丢失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 并登报声明作废。

第五章发票的检查

第三十二条《办法》第三十二条所称发票换票证仅限于在本县 (市) 范围内使用。需要调出外县 (市) 的发票查验时, 应当提请该县 (市) 税务机关调取发票。

第三十三条用票单位和个人有权申请税务机关对发票的真伪进行鉴别。收到申请的税务机关应当受理并负责鉴别发票的真伪;鉴别有困难的, 可以提请发票监制税务机关协助鉴别。

在伪造、变造现场以及买卖地、存放地查获的发票, 由当地税务机关鉴别。

第六章罚则

第三十四条税务机关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应当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面通知当事人;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案件, 应当立案查处。

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行政处罚, 由县以上税务机关决定;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 可由税务所决定。

第三十五条《办法》第四十条所称的公告是指, 税务机关应当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发票违法的情况。公告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经营地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具体情况。

第三十六条对违反发票管理法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办法》和本实施细则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病历质量监控的探讨 篇8

住院病历选择:选择内科系统7个科室,外科系统3个科室。于2006年11月~2007年4月共检查病历4652份。

检查标准:根据2005年吉林省卫生厅制定的住院病历质量的考核要点与方法制定我院住院院病历质量考核表,包括以下22项内容。甲级病例率、病历书写合格率、各种申请单书写合格率、处方书写合格率、辅助检查合格率、会诊制度执行合格率、三级医师查房合格率、病例讨论合格率、普通患者三日确诊率、疑难患者七日确诊率、常规检查三日完备率、医嘱辅检项目与报告单相符率、手术分级管理合格率、麻醉术前会诊查房率、麻醉术后6小时查房率、麻醉死亡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告知率。监控要点包括:医疗规章制度、医疗核心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

监控方法:将检查结果以《医疗质量反馈表》的形式每月及时反馈给各科室主任,并签字。每月召开全院各科主任及护士长立会,宣读住院病历检查结果,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结果

内科系统住院病历质量,平均合格率2006年11月97.83%,12月97.73%,2007年1月98.41%,2月98.69%,3月98.58%,4月98.59%。

可以看到月平均合格率逐渐提高,这里强调:①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字应及时;②三级医师查房切忌内容雷同及简单,上级医师应重点分析患者诊治中主要问题,并针对该病目前国内外进展情况及时核对查房记录并签字;③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沟通书填写要及时,项目要填全;④首次病程中病历特点书写应简练,重点突出,不应错误地将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罗列在一起;⑤鉴别诊断提出的疾病及阴性体征,要在病历特点中有所体现,特别是家庭史、继往史及疫苗接种史;⑥更改医嘱,病程记录应记载原因。应结合病情、分析辅助检查结果,提出诊断和排除诊断的依据。

外科系统病历质量:外科系统住院病历质量,平均合格率2006年11月88.24%,12月89.64%,2007年1月87.12%,2月93.10%,3月94.88%,4月96.65%。月平均合格率逐渐提高,强调:①手术医情同意书,签字医师应具备执业资格,手术记录单应由术者签字,不能摹仿术者签字或漏签,当术式改变时,应记录原因,向病人家属说明,并再次签字确认,手术记录中术式名称,应与术后病历中术式一致,术后24小时应完成手术记录;②病历书写问题,现病史应补充病情变化及相关鉴别的描述,既往史、家族史勿漏项,结合病情分析重要辅助检查结果;③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须签字确认。

单项否决病历:主要集中在外科,包括入院24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缺入院第3天及出院当天的病程记录,入院72小时无科主任查房,缺住院期间对诊断治疗有辅助检查的报告。

讨论

住院病历监测的意义:住院病历一方面真实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医生的医疗活动,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原始资料;另一方面,为医疗纠纷的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住院病历内涵更加丰富,质量环节更加具体。为提高住院病历质量,确保终末病历的甲级合格率,有必要对住院病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事先预防,跟踪控制,及时发现缺陷,及时解决,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措施:住院病历质量的监控特点是实时性,即在住院病历不同阶段对其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关键是过程改进和持续性改进。我院针对住院病历质量问题,采取以下监控措施:①质量监控员的选择与职责:选择具备副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师作为质量监控员,要求其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严谨,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质控员负责监控全院住院病历质量及持续改进效果,汇总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并如实地反映给院长、医务科、质控办主任、临床科主任及病房质控员。②制作《病房运行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表》:强调单项否决项目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③建立质量监控反馈制度:质控办主任每月抽查各科室每位医生至少1份病历,选择住院1周以上的病例,并于每月底反馈给临床各科主任,科主任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核实并签字。④建立上级医生查房和双签制度:三级查房记录中,主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查房记录须有本人签字,以示认可和负责,做到病案质量和医疗质量双控制。⑤定期召开全院医疗质量例会:公示住院病历检查结果,动态了解科室病历质量变化;引入激励机制,对优秀科室及个人进行表扬,制订奖惩办法。⑥强调关键问题的改进与落实:如上级医师查房意见的签字确认、病人及家属对特殊诊疗项目的知情同意、贯彻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危重会诊与讨论制、术前讨论制、死亡病例讨论制)、监护室危重病人的救治等,以点盖面。⑦加强对临床医师、病房质控员及科主任的质量教育与培训:强化全民质量意识。

住院病历质量监控的效果:①科主任带头,全员重视,规范医疗活动,正规书写病历。质控员对每份病历把关,重点筛选单项否决项目,填写出院病历自查表。②质控办公室与科室之间密切联系,营造良好的质量改进环境。③内、外科系统住院病历合格率均逐渐升高,单项否决病历所占比例逐渐下降。④病历质量内涵有了很大提高,各项内容的填写日趋规范化。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会议发言稿下一篇:智能合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