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玲玲的画

2024-07-12

教案2玲玲的画(精选4篇)

教案2玲玲的画 篇1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1页。(教师板书课题:5《玲玲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画变得更好了。(好事)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候、及、拿”这几个字。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

三、新授

(一)1——3段

1.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出示玲玲的画)2.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课件:第一段)

3.玲玲得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 “得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得意的端详呢?(生说)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4.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

5.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6.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7.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

(二)4――6段 1.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

呀!画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指读第4自然段。(课件:第4段)

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

3.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4.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

三、(7――9)段

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

2.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3.谁来读读?(生读)

5.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6.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

五、积累运用

1.把文中好词好句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拓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不用太多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动脑筋)坏事————好事

玲玲的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玲、详、幅”等8个生字,会写“叭、糟、肯|”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玲玲的心情变化。)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重难点:体会玲玲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她吗?她的名字就叫玲玲。小手指——伸出来,指导读好和写好玲(左右结构,王字旁,联系令字)板书:玲玲 玲玲画了一幅画,大家想知道她画得怎样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的画。

评价:齐读课题。读得真响亮。

二、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

(一)学习生字词:

过渡:玲玲家里有只小花狗,它给我们带来了一群生字宝宝挡在了家门口,只有把它们读好了,我们才能和玲玲交朋友呢。

1、同桌互相帮助读。读准字音。

2、同学们读得多认真,现在我请一位小老师来读一读。

我们用掌声感谢这位小老师。恩,这位小老师也很优秀。小老师,谁来当? 刚才我们发现有几组同学坐得特别端正,读得声音也特别响亮,我真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像他们一样。

过渡:现在我们没有拼音的帮助,能不能直接读好词语呢?

3、齐读词语。同学们读得真好,小花狗可满意了。我现在用我们的朗读把生字宝宝送走,好不好

4、咦,同学们快看,生字宝宝都跑到句子里来了,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还能把它们读好吗?

过渡:恭喜你们,生字宝宝全被小花狗带走了,同时也把它们带进了我们脑子里面。同学高兴吗?现在我们一起走进玲玲的家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116页,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后,指名说。出示挖空:“玲玲画了一幅画,正在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哭了起来,后来,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小花狗,玲玲又满意地笑了。最后,还得了一等奖。”

三、品读课文1-8自然段

(一)品读1-3自然段

1、课文一开始讲了玲玲是非常高兴的,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究竟是哪个词让你感受到玲玲很高兴呢?(满意地端详)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

2、同学们,老师把玲玲的画也带来了,现在你们就是玲玲,请你们试一试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谁愿意当当玲玲,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满意地端详的样子。

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十分的满意。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仔细地端详。这个玲玲还有表情呢。

3、玲玲看着自己画得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你是她的好朋友,一定会知道的。指名说。

4、看看老师画画玲玲的表情(简笔画笑脸),说说玲玲的表情是怎样的呢?板书:满意 请同学们带着满意得语气再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5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你能把123自然段都读好吗?先同桌之间练习一下。指名读。(出示123自然段)

评价:你读得真像玲玲的爸爸。你把玲玲的话读得真好。

过渡:玲玲多高兴呀,可是正当她心里特别高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二)品读4-8自然段

请同学们读第4自然段,说说此刻玲玲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简笔画哭脸)板书:伤心 谁能伤心得读一读这段话呢?出示(第4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弄脏了的画,现在该怎么办呢?你能帮玲玲出出主意吗?

这个时候,玲玲的爸爸放下报纸过来了,谁来当当玲玲的爸爸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怎么了,孩子?)

评价: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疑惑;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焦急;你是个亲切的爸爸。谁来当当玲玲来读读下面这句话?(出示:“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玲玲一边哭一边说——引读;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引读。分角色朗读,男孩子读爸爸,女孩子读玲玲。

玲玲的画教案 篇3

该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为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同时,《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地学习特点,在成分发挥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能力时,也给于他们充足的朗读和感悟的时间,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来领悟课文中包含的道理。最后,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将课文传授的道理内化成他们的一种优秀品质和好习惯。

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学生在入学至今的持续培养下已逐步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些较好的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方法。他们非常乐意在主动、平等的环境中交流、学习,所以课堂中,我尽量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他们为主体,同时,发挥好教师主导的作用。

教养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育目标: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发展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道理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等。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感悟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6单元的学习主题引出7单元主题。(学生自读导语感悟。)

2、过渡:今天,我们就首先看看发生在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身上的故事吧!(板书:玲玲的画)

(承上启下,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各篇课文时有一个方向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去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新课

(一)初读文,识生字。

1、生准确地拼音节读生字,通顺、流利地读课文。

2、同桌互相帮助学习生字,全班齐读生字。

3、请小老师拼音节领读生字。指名两人读生字。及时纠正字音问题。最后,学习多音字。

4、小组交流认字的好方法,全班交流。

5、游戏:接龙读生字。

(因为学生的识字能力已提高,有时他们在预习和合作学习时就已经解决了绝大多数的生字问题,所以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要抓住学生学习生字的难字加以提示,并进行检查就可以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去记忆生字,不仅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更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再读文,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悟。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两三句话说出来。读完书后可将自己思考的答案和同桌交流。(板书主要内容)

2、指名分段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正确、流利)

3、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然后,在小组交流不明白的词语。如小组解决不了的,最后全班一起解决。同时,利用对“坏事”理解,明确课文中的好事与坏事。(板书)

4、全班默读课文,同时思考: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边默读边在在课文中勾画出答案。)最后,指名读出相关的段落。

5、全班就此问题展开交流,同时,围绕相关语句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物,感悟课文和爸爸的话。(在理解了爸爸的话后,全班齐读这个句子。)(把三个任务分给不同的小组去讨论。讨论完自己组的问题后,如有时间还可以讨论其它的两个问题。)

(有层次地读课文。在做到读好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这样一来,整个教学就显得比较紧凑,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有读有思和多种形式的读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避免了反复读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在读中感悟的教学要求。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研读,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物,从细处感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旨。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讨论、解决,让他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感受课文的机会,这样才能将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七段:

1、“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仔细地”?为什么?

2、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3、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爸爸?

第八段:

1、“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2、画画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了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在那时会想到些什么?

第九段:

1、你找了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它是什么?

6、总结课文讲述的道理。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全班齐读这句话和爸爸的话。

7、师小结:从爸爸启发玲玲到玲玲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使坏事变成了好事中我们明白了生活中只要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那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处事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的人。

(学生的经历、见闻的交流可以深化学生的认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正确地观察、认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最后,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8、和好朋友一起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或者把课文读给家长们听,还可以请家长给你们讲一讲与今天所学课文类似的故事和事情。

(给予学生充分回顾所学知识的空间。与人交流,让学生有了一个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复习生字。

2、与家长交流课文中的故事和故事的道理,并请家长讲一讲类似的故事,也可以向家长说一说自己经历过或听过的类似故事。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弄脏了 画了只小花狗 得了一等奖

奥秘?

坏 → 好

二年级下册《玲玲的画》教案 篇4

《玲玲的画》教案

教材特点: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

情景中感悟,朗读中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老师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请大家认真看。(师板书:玲玲)谁能叫出她的名字?

指名读,正音(“玲”本音是二声,在这个词里面第二个“玲”要读轻声)

2、玲玲是个爱画画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她的画。(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16页,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词(课件出示:端详、一幅画、评奖、弄脏、脑筋、叭的一下、催)

①自由读生词 ②指名当小老师领读(注意“端详”的“详”要读轻声,“叭”的读音易读错。)

③齐读生词

④同桌互读互听。

3、检查生字(课件出示:详、幅、奖、催、脏、筋、叭、趴)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④比较“叭”和“趴”,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字音、字形、字义)⑤带“叭”的句子你会读吗?(出示: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叭画弄脏了。)指名读,齐读。

4、指名接读课文(10人)

三、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这就是玲玲画的一幅画,说说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玲玲喜欢吗?读出有关的句子。

① 谁能来扮演玲玲表演一下她是怎样端详画的?(指名表演)你们对他的表演满意吗?为什么?(自由评价,说出理由)现在你明白“端详”的意思了吗?(仔细认真地看。)

② 把手中的书当做画,满意地端详一下吧!(生自由表演)

③(出示第一段话)玲玲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天很晚了;催了几次;爸爸关心玲玲)

谁能扮演爸爸来读一读?(指名读)

3、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生自读体会:画弄脏了,玲玲哭了)再画一幅不行吗?(来不及了。说清理由:天不早了,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玲玲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着急)补充句子练习:

玲玲 地说:“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指名学生读,体会感情

4、这可怎么办呢?自读第8自然段,看看玲玲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出示第二幅画)你瞧,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你认为第二幅画怎么样?(更美了,更生动了。《我家的一角》更加温馨、富有生活气息。)

5、这时候玲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找出书中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我家的一角》。自读,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都有“满意”)这两个满意有什么不同?(对第二幅画更满意)

6、现在你想对玲玲说点什么?(真聪明、真会动脑筋)爸爸又是怎样说的呢?(出示爸爸的话)①自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爸爸的话的?

②画弄脏了,到底有多糟?(没法参加评奖)

③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是指什么?(板书:画弄脏了 更美了)

④坏事怎么变成好事的?(板书:动脑筋)⑤师生接读。

7、正是这幅差点没法参加评奖的画,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有什么结果?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总结拓展

1、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肯动脑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

2、是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会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下面有两条名人名言送给大家(课件出示)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国 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美国 爱因斯坦)

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新课标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教学时我重视发挥作品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展现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自然联系,最大限度地展示语言的运用之妙。学习时,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经过我的精心设计,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以下几点是我认为课堂中的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牢牢抓住文章的情感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便于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文章。

二、抓训练,帮学生提高语言

语文课有其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本课教学我牢牢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是公开课就只摆花架子,应该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对于“端详”一词学生理解有困难,当时找刘艺坤来表演,表演不到位,但其他学生说不出为什么不满意来,我就让学生再细读体会,明白首先“端详”应该是讲玲玲在看画,然后再让学生感悟到玲玲对自己的画满意,所以看得很仔细。从而明确地告诉学生:“端详”就是仔细认真地看。再让学生重复一下,加深记忆,理解词义。

关于“叭”和“趴”,我让学生分别从字音、字形和字义三方面来区分,充分辨别二字的差别,避免混淆。

另外还采用各种读的方式: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师生接读等,让学生读得充分,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

感觉这节课的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如人意之处:

对于两个“满意”的辨析本身有难度,学生理解不到位,当时自己就应该把话头接过来,从玲玲对两幅画的“满意”程度上来让学生体会,而不应该因为有所期待而白白浪费时间。

上一篇:食博会策划书下一篇:化子坪中学生物课外科技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