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4-09-13

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精选3篇)

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1

《孟子·梁惠王上》节选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放辟邪侈 辟:同“僻”,指行为不正。

B.然后从而刑之 刑:刑罚

C.罔民而可为也 罔:同“网”,张罗网

D. 乐岁终身饱乐岁:丰年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不能进于是矣 /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C.焉有仁人在位 / 焉用亡郑以陪邻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夫晋,何厌之有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3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参考答案

6.B.(A.放辟邪侈:泛指一切不守封建社会“规矩”的行为。放,放荡。辟,同“僻”,指行为不正。邪,和“辟”同义。侈,和“放”同义。 B.然后从而刑之:这以后才跟着对他施加刑罚。刑,施加刑罚,名词作动词。C.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使民自陷于罪的意思。罔,同“网”,用作动词,张罗网。 D.乐岁:丰年。凶年:收成不好的年份。)

7.C.(A.于:介词,在;进于是:在这件事上进一步。/于:介词,对;B.而:连词,表转折/而:连词,表顺承;C.焉:疑问副词,哪里,怎么。D.之:代词,这样的事/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8.(1)这样,(就使百姓)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却恐怕来不及呢。哪有空闲讲求礼义呢?(惟:只。赡:足。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

9.【答案】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翻译】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

【翻译】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样,就使(百姓)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怕来不及呢,哪有空闲讲求礼义呢?

“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是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篇2

游金萍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

2、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的“仁政”的观点。

3、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

4、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5、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

同于教学目标3和5.教学难点:

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并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0年后的今天,这些先贤圣哲的思想不但在高考试卷上占了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重温经典,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17页。板书课题

二、介绍教学目标。

三、既是文化经典,我们既要了解它,读懂它,更要明白它的深邃的思想及其影响,所以,我拟采用“知”“读”“悟”“评”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四、一知。文化经典来自先贤圣哲,我们在学习它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既要知他的生平,又要知它的思想。

(一)知生平。

(二)知思想。

四、刚才我们了解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明白了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那么是仁,实行仁会给统治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读。

(一)读准字音

叟()

庶()人

万乘()弑()其君

不夺不餍()

(二)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 ①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 亦有仁义而已矣

亦:但,只。

③上下交征利。

交争利:互相求取利益。

④弑其君

弑: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⑤苟为后义后先利

后,先:以„为后;以„为

先。名词意动用法。

⑥不夺不餍

餍:满足。

成语和格言:不远千里

上下交征利

文言句式:①何以利吾国?② 何以利吾家?③何以利吾身?

“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请一学生朗读,点评。

学生齐读,读出孟子的语言的滔滔气势。

五、悟。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孟子要推行他的思想,就得不停地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统治者接受他的观点呢。那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统治者讨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还得注意讲话的方式。提问:当时,统治者对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回答。

(师)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悟。

(一)悟思想。

问题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义利观)问题2: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依据何在?

人生的追求应是义而不是利。

先义后利

先利后利会祸患无穷。

先义后利实至名归。教师总结: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明确文章主旨,须学会归纳:①抓住句意

②逐层归纳

③确立观点

六、评。

讲到这里,我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已基本完成。可是2000多年了,孟老先生的思想一直还在熠熠闪光,特别是他的先义后利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孟子观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评价。

问题: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现实评价。七.课外延伸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史记》节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3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恶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恪T唬“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右:秦汉以前以右为上。②贱:指出身低贱。③宣言:扬言。④争列:争位次的排列。⑤引车:把车掉转方向。引:退。⑥不肖:不贤,没出息。⑦孰与:何如。这句的意思是,“你们看廉将军比秦王怎么样”。⑧驽:劣马。常喻人之蠢笨。⑨顾:但。⑩负荆:身背荆条,表示愿受责罚。因:依靠,通过。刎颈之交:誓同生死的好朋友

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变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熟悉

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

21.翻译句子。3分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

22. 蔺相如和廉颇,你欣赏哪一位?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23、用文中的词句填空。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会”,“ ”,“ ”。即使见到廉颇,相如也“ ”。从这里可以看到相如的`大度与气量。

参考答案

20. C

21.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务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头啊。

况且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还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22欣赏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 或欣赏廉颇,他知错能改。

23、“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引车避匿”。

参考译文:

上一篇:公司霸气励志口号下一篇:张小娴作品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