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教育

2024-10-20

加强法制教育(精选8篇)

加强法制教育 篇1

加强法制教育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主要内容:

(一)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增强防范意识,掌握自救本领增强防范意识

1单独回家的孩子,在放学的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有没有陌生人跟踪,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2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打开家门;掌握自救本领 :1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要学会用报警、呼救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2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聪明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3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4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5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3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加强法制教育 篇2

一、法制教育系统化

法制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要做到有机结合, 并持久地、不间断地开展下去, 就需要精心组织, 周密设计、做到系统化。法制教育系统化是指: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结合德育工作不同时期的重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倾向等等, 使法制教育以日常德育工作为依托, 做到细水长流, 使法制教育长期性, 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 学校就要确定如下计划:

1. 开学初, 请公安、司法部门的专家、领导, 与学校

磋商, 与班主任座谈, 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有针对性地做“我们为什么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动员报告。

2. 利用节假日前夕, 春游、秋游高潮期间, 交通拥

挤, 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借此机会, 向学生进行交通法规的学习和辅导活动;利用国家规定的法制宣传日, 如“3.15”、“6.26”、12月法制宣传月等活动进行各类专项法律的学习和讨论, 这样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教育空间, 让学生自然地记住这些节日, 从而也了解了相关的法律。

3. 接近期末和毕业班即将毕业时, 学生将大批流入

社会, 此时就要安排《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民法》和《刑法》的学习, 使法制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挂钩, 与爱国主义挂钩。以上工作安排, 使法制教育做到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法制教育单元化

如果整个法制教育是一个系列化的链条, 那么法制教育单元就是链条中的一个个环节。在每一个单元中, 学校要恰当地使法制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使法制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中。例如, 在进行《国旗法》单元教育时, 可以利用当地的老红军, 老干部来给学生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的革命传统报告;国庆节时, 利用多媒体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 将一些国际性的体育盛会上出现的升旗, 奏国歌的视频放给学生观看。这些活动, 使《国旗法》单元教育的内容得到了有力的深化。随后, 各班又以唱“红歌”为题, 举办各式各样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 主题班会。其中优秀的作品可选为国旗下的讲话材料, 或者在校园进行广播, 或者在宣传栏中展览。这样的教育活动构成了一个紧凑、完整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单元。

三、法制教育网络化

认得成长在很大程度是哪个受环境的影响, 校园是环境的一部分, 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品格、气质、情操、能力、智慧, 个性发展诸多方面的形成。所以, 法制教育必须社会网络化, 必须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在优化育人环境中,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 使法制教育深入到课堂、深入到班会、深入到团队工作, 渗透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之中。比如学校专门设立普法宣传栏, 张贴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图片, 并将学校的校训、《中学生礼仪标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字画、名言警句等张贴在走廊、过道及教室的醒目位置;并设立每天校门口的“纪律监督岗”, 纠正学生的陋习, 树立学生的形象, 展示学生的风貌。还利用班会课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案例解析、模拟法庭、“我是小法官”的活动。团委会还可以举办“法制之窗”之内的手抄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2) 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网络, 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 一是对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二是使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学校与家庭的双向信息反馈作为家、校双方的教育重点, 使学校、家长“联手”管理, 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继而形成合力, 减少学生违法违纪的诱因, 做到防患于未然。 (3) 密切配合社会教育网络, 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可以通过街道 (村) 居委会、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妇联、教育等部门,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并提出具体的教育、防范措施, 做到互相配合。如寒暑假期间, 学校与街道 (村) 居委会、派出所、妇联取得联系, 建立好对学生的检查、监督、评价机制。假期结束, 街道 (村) 居委会统一填写假期活动考评表, 家长签字后交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的依据之一。

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 篇3

法制课程 把法制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常规课程,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图为柳州市城中区河东小学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活动,每个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立法制教育课。(图片来源: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网)

普法活动 举办法制知识竞赛是普法活动的重要形式,能引导青少年在竞赛活动中知法懂法,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图为崇左市宁明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团委在宁明县民族中学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学生积极参与。(图片来源:广西法治网)

法制讲座 学校联合公检法等部门举办法制知识讲座,让专业人士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解,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图为百色市田东县近期举办的“少年与法同行,成长涵育文明”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图片来源:田东教育网)

模拟法庭 让青少年亲身体验案件的审理过程,能有效促进青少年深刻、直观地理解法制的内涵,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图为南宁市举办的一次少年模拟法庭展示活动。(图片来源:新华网)

聘任法制副校长 中小学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法制副校长,能使学校的法制教育成为常态,提高法制教育的权威性和针对性。图为北海市地角中学校长罗树飞(右)向法院干警杨钉(左)颁发法制副校长聘书。据悉,北海市目前已实现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全覆盖”。(图片来源:广西法院网)

加强法制教育深化警校共育 篇4

——平桥学校召开警校共育暨法制教育专题活动

2009年12月2日下午,平桥学校警校共育暨法制教育专题活动在平桥学校进行。学校行政一班人首先和高板派出所警官、学校法制副校长邬巨临及平桥乡人民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司法所所长唐仕宏同志一起研究了“警校共育”下一步的工作设想,达成了“教育学生、预防犯罪”的共识。2点半,在学校内操场召开了法制教育专题会。

会上,副校长周健儒就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怎样开展法制教育以及建立法制教育常规机制等问题作了发言。邬巨临同志通过身边的具体案例分析,告诉学生要拒绝搭乘火三轮及其他无证车辆,注意交通安全;如何预防网络犯罪及防患犯罪分子的一些小知识。随后唐仕宏同志作了题为《勤奋学习,学法懂法,报效祖国》的讲话,他要求学生在校要做好学生,在家要做好孩子,在社会要做好公民。

加强法制教育 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篇5

一中韩莲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它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较为严重,究其原因,除了复杂的社会因素外,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欠缺亦是重要原因之一。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专门机构,对青少年犯罪,尤其是在校生违法犯罪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已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严峻问题。

作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乡村学校的教师,我们是最基层普法工作者,首先应该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法治观念。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应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宣传;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审视与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在法制教育中,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去,初中生的年龄在11至15岁之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身心发展不健全,对事物没有完整的鉴别力,可塑性极强,对学校的教育容易接受。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想方设法巧妙地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中去,并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比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有奖征文、案

例分析、模拟法庭等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不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还教会他们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自己、国家、人民群众的处益。

其次,要注重家庭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和管理者,是孩子首要模仿的对象,家长的思想观念,言行和文化素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下了一大批留守儿童。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问题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很多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脱节有关。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成员的生活工作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特别是目前我国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父母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当众多的社会角色发生冲突时,特别是家庭成员受工作生活压力过大时,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就会弱化,走上两个极端。有的家长对孩子放纵过分溺爱;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采取一些哄骗、物质刺激、棍棒教育等不正确的方法,导致孩子不健全的人格。甚至有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其实不论社会分工如何细化,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地位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父母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当好监护人,巩固第一道防线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职责。

对初中生加强法制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双方建立互动联系.对

于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把素质教育的目的、思想以及科学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家长。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计划的内容告知学生的家长,使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学校计划,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教育。同时作为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应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对话互动联系,定期的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所思、所想、所为,通过家庭信息反馈,与学校学生的行为进行比较,制订相应的对策。通过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可以正确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对那些品行不正,性格怪异孤僻,行为异常的学生采取具体的监控,矫正措施。只有通过学校与家庭结合、支持、依靠、互补互进,才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培训班等提高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水平。通过指导,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不但能主动关心子女,摒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代之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而且能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校园法制教育中,学校应加大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校园及校园周边醒目处书写法律法规学习永久性标语,时时提醒和告诫师生,要学法守法,以增强其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与氛围。充分利用校园专栏、广播等阵地,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彰显法律法规的神圣与威严,以增强学生对学法守法护法意义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投入到学法、守法、护法的行业中去。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开展法制讲座。聘请本地司法、派出所同志到学校举行法制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彰显法律的神圣与威严,让学生明白学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的危害性。

最后,还应加大平安校园建设创建力度,切实维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平安校园建设是以法制教育为前提的,意思是说抓好了法制教育,就为平安校园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抓内部法制化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浅谈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法制教育 篇6

来源:区新闻中心 作者:张子平/区纪委 时间:2009-08-1

1目前,我区个别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和深思。

这些案件,归纳起来,一是个别农村党员、干部为民意识淡薄和责任意识淡化;二是干部民主决策和法制意识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失职;三是收受贿赂、挪用公款、交通肇事、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四是非法转让、出租集体土地使用权的问题等等。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全区村级党员、干部中因违纪违法受到纪律处分的有300多人,其中违法犯罪被判刑的有80多人,其违纪违法行为,有的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导致了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甚至造成矛盾激化,诱发群众上访,影响到党的威信和形象。

农村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既有自身的原因,也存在着教育、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针对农村个别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日趋严重的势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治标和治本的力度。笔者以为,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强化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内容要围绕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深化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和加大对党的政策、党风廉政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来进行;教育的形式要有超前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抓苗头性、抓倾向性的问题开展教育;教育工作要做到政治思想教育和法纪教育相结合,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真正使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切实到位。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要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当前,要认真落实好在村级开展的“三项制度”,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把农民关注,且容易引发党员干部违纪的财务工作真正管起来,管到位,不留死角,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堵住“村官”违纪行为。

三是共产党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党员之所以违法犯罪,关键在于平时对法律法规学习不够。因此,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经常不断地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来严格约束和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从而,确保党员在是非问题、金钱面前、荣辱观等方面不出问题,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四是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教育村干部时刻牢记自己是党员和群众选举的干部、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管的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牢记自己是农村致富的领头雁,以平常的心看待名、权、利,坚决不为名利所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加强法制教育 谨防青少年犯罪 篇7

一、法制教育必须先从教师做起, 加强教师的学法工作

老师是学校教学的主导者, 是学生的引路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 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 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各学校要充分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政治学习的时间,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法制知识的活动。要着重学习《普法读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以及中小学教育法规等, 提高教师们的守法意识和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学生的正当权益的自觉性。

二、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现代网络已成为生活中“第四媒体”, 学生作为“上网一族”格外令人瞩目。据统计, 目前国内在校学生平均上网率达到50%以上, 其中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 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针对网络教育与其他载体教育的不同特点, 如内容丰富、资源共享;虚实结合、生动直观;互动交流、渗透性强;时空无限, 联系便捷等特点。教育者需顺时适势, 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 开辟法律教育新空间。一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消除法制教育中成人化标准、理论化形式、课堂化模式的弊端;另一方面, 要快捷、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及时性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上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同时要充分结合网络德育教育, 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基础上, 从思想、内容、环境、队伍等方面入手, 以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建设。法制教育必须抓住21世纪信息化发展机遇, 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开发网络法制教育的功能, 推动技校法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必须提高对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现在的青少年将是跨世纪的劳动大军和科技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 因此, 对青少年的教育,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是防止“和平演变”的需要, 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四、全社会必须构建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 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综合反映, 是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 对青少年加强教育, 预防青少年犯罪, 既是家庭、学校的职责,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条龙”教育、挽救、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帮教体系, 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巨大合力, 运用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各种手段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同时, 要把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列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把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政法机关执法检查的内容。

五、要把广大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 做好青少年犯罪的早期预防。一是要从娃娃教育抓起, 抓早、抓小、抓苗头, 力求将青少年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对有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进行早期矫治时, 一定要区别对待, 因人而异, 在摸清被矫治人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从青少年的特殊性入手, 循循善诱, 因人施教, 对症下药。其次, 要认真抓好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 设置法制教育课, 做到学习有教材, 任课有教师, 课时有保证, 使他们树立起法制观念的意识。再次, 要办好工读学校和青少年劳教所、妇教所、少管所。

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要抓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使青少年懂得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二是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引导青少年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三是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四是要加强德育、劳动、生存技能的教育。另外,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禁毒禁赌、扫黄打非等专项斗争, 净化社会风气,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还要成立和完善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门机构。

加强法制教育 篇8

关键词:教育目的 两个全面 教育法制 依法治教

一、目前我国教育存在违背教育目的基本精神和教育法规的现象

1、教育目的阐述

关于教育的目的,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教育法》更是明确的规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

2、我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倾向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促进功能,为此应高度重视教育目的的落实,而在我國教育目的实践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和应试率倾向,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和我国有关教育法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倾向给我国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1)是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有人形象地说这是“陪读”制度,大多数的学生陪着少数被学校和老师认为是“优秀”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读书,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来获取少数人的发展,显然违背了教育最起码的平等性,有悖于教育的宗旨,不利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2)是只注意学生的个别方面(主要是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围绕考试“指挥棒”转,“唯书”、“唯考”,大搞题海战术,教师强灌猛输,学生死记硬背,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学生盯着的是考试分数,这给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努力克服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现象和应试倾向,是当前坚持和落实教育目的要求的重大现实问题。

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倾向,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教育自身原因,此外还有文化传统,用人制度,教育结构,高考制度,教育评价等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特别是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之间矛盾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缺乏强有力的教育法制做保障。

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倾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依靠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的发展,教育大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近期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克服这种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二、进一步提高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文明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都纷纷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通过法制这一高度专门化的社会组织手段来实现对教育事业的调控和发展,保证教育目的实现。过去100多年的教育发展史证明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在纯粹自发的基础上普及教育,用法制的手段来保证国家对教育的影响和控制是各国的必然趋势。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法律的保障;一个法制完备的教育体系,才是有效率的、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

三、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确保教育目的实现

1、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必须全面理解依法治教的含义

所谓依法治教,就是指依照法律来管理教育,即依法办事使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依法治教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机关所实施的教育管理活动,学校及其他机构所进行的办学活动,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接受和参与教育教学的活动,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和参与教育的活动。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教,是我们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依法治教就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各方主体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享有教育方面的权利,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自己作出的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则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依法治教确保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事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实现了教育行政管理的有序化、科学化,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了教育目的的实现

2、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体系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应进一步修订职业教育法、教育法、学位条例、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民办教育法,制定有关考试、学校终身学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法律。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促进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大力推行依法治校,开展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是推动依法治校的一项基础工作,首先领导干部应带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同时通过开展普法教育,通过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4、加大教育执法的工作力度,加强教育法律监督

立法目的在于执法,在于运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法律的制定和颁布仅仅是事情的开始,更重要的是使法律的规定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得到确认,我们不仅应重视法律的制度,更重视法律的实施。

为了保证教育法的实施,还必须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这是完善教育法制建设的必要工作,这些监督体制包括各级权力机关监督的执法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以及党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等。完善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加强义务教育督导检查,开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督导检查,强化对政府和学校落实教育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教育目的全面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陈至立主编.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M].北京出版社

[2]邑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建军主编.中国教育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劳凯声主编.教育法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

[5]孙锦涛主编.教育管理原理[M].广高等教育出版社

[6]《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上一篇:《夏天的夜晚》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下一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