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心声》优秀教案

2024-09-08

课文《心声》优秀教案(共15篇)

课文《心声》优秀教案 篇1

课文心声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本文,让学生了解别的孩子的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概括故事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情节初步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

【教学程序】

一、导语

同学们,前些天老师在批阅大家的积累本时,发现了一个同学摘抄的一篇文章《我是差生》,文章记叙了一位差生企图通过帮人打扫卫生,以引起别人的关注、理解,但最终他失望了,失望后,他选择做坏事让人别遗忘他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心声》呢,也是一篇发人深思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2、,正音,相互交流字、词情况。

3、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4、小组讨论,交流小说的主要情节。

三、研读赏析

1、讨论,小说为什么取名“心声”

2、找出几处心理描写,并读一读,体会李京京的内心感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

1、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2、试举一些周围生活中的例子,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课后作业

将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附练习题】

用典型事例解说下面的诗句:

1、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2、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开掘课文资源 写出优秀之作 篇2

一、引用课文中的事例,增添论证的力量

课文中涉及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的典型事迹,如将相关的事迹转化为议论文的事例,那一定是很有力的论据。比如,2008年江苏有一篇佳作《好奇心》,作者为了阐明有些“好奇心”“没有,也罢”时,便从课文《祝福》《阿Q正传》《〈呐喊〉自序》找出了论据“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

另外,作者有些生平事迹,也是可以拿来用作论据的。比如,海南高考优作《作家们的故事》,为了评论作家们的“思维方式与他们所拥有的快乐和幸福”的关系,文章便引出了如下的一些作家:“‘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另外,在议论文中,我们也可以引用课文中的有关意蕴深刻的语句来作为道理论据。

比如,江苏高考优作《美在尽力》一文,为了证明“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拥人生的美丽”这一观点,作者便引用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关语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尽吾志”即尽自己最大努力,则可以无悔矣。

二、仿照课文结构,构建整个篇章

有人说,课文就是例子,当然也是写作的例子。作文时,我们可以按有关课文的结构模式来进行构思成文。

比如,江苏高考优作《人与路》一文,作者不仅借鉴余光中《乡愁》的结构模式来记述自己由小到大与奶奶的情感经历,而且是仿用《乡愁》中有关的句子来进行布局的:“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自然巧妙,且有变化,足见把书读活了”。

三、重构课文有关情节,成就新编“故事”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不少“故事新编”式的佳作,而其中有些佳作,正是由课文演绎出来的。比如,江苏高考优作《孔雀东南飞新传》一文:

刘兰芝未嫁时,焦仲卿与刘兰芝是信誓旦旦,“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可婚后不久,焦仲卿却变了心,在刘兰芝被休、离别时,刘兰芝留下了字条:“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茫然若失……

此文借助《孔雀东南飞》而别出心裁,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对原作进行了重新演绎。同时,习作还非常巧妙地照应了作文的话题——“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

四、引用课文中的名句,增添习作文彩

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把课文中一些精美的句子引入作文,会让作文更具文采。比如,北京市高考优作《细雨闲花皆寂寞》一文,为了表现李煜的寂寞,引用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了表现元稹的寂寞,引用了“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为了表现王维的寂寞,用了“遍插茱萸少一人”;为了表现林则徐的寂寞,引用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再如,福建高考的一篇优作《拣尽空白,终见风景》的开篇几段: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绯测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开篇四个自然段通过排比句式和引用课文名句,充分展现了作者语言表达的文采和文化积淀的厚实。奇丽的“风景”中,蕴含了浩瀚悠久的中华文化。

又如,湖南高考优作《琵琶行之父母有情》,文章引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关句子:“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座中泣下谁最多”等句子。通过引用,作者巧妙地串起了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读来颇有意味。

九年级心声教案优秀 篇3

课堂教学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嘴动起来,手动起来,脑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学到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学到学习的方法。

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的重点就是理解“心声”的含义。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就以对“心声”的逐层理解而展开,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了“心声”的含义,其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一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小说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抓住关键的语句,理解“心声”的含义

(3)分析人物心理描写,认识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通过复述,,理清故事情节,并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情节,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3)讨论文章所暴露的社会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讨论分析中培养学生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3)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心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进程:

一、写字

抽 噎 蜷 窘

二、正音识字,导入新课

字要会写,更要会读。师生识字。然后说:好了,下面把书翻到93页,一起看小说《心声》。老师板书。问:是谁的心声?李京京。李京京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那他的心声是什么呢?小说写了什么样一件事情?

1、学生快速看小说,准备上讲台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2、学生上讲台简单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3、课文中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李京京的心声是:“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课文。

4、李京京是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李京京那

种迫切的心情?大家看看书,画出相关的语句。

5、师生互动,读出相关的语句

6、李京京是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为什么呢?

“因为他太喜欢这个故事了。”“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是啊,他心里的感情渴望表达出来。想通过读课文表达出来。这也就是心声的一层含义:李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他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吧?是啊,他表达出了,读得不仅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7、李京京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他要读的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凡卡的故事。凡卡离开亲人爷爷,在城里当学徒,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圣诞节了,他写信叫爷爷接他回去。小说的主人公李京京呢?他离开乡村,来城里读书,爸爸妈妈常吵架。他一读课文,就会想起在乡下和爷爷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乡下的好朋友妮儿。这也就是心声的另一层含义:李京京渴望亲情和友情。

8、李京京那么迫切地想读课文,想通过读课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

感,可程老师让他读了吗?

没有。大家看,程老师为什么不让李京京读呢?程老师说他嗓子沙哑,念不好。怕把分开课搞砸了,影响学校的荣誉。说白了,就是李京京不是程老师心中的好学生。由程老师的“不满”和“皱眉”可知。对李京京而言,大家认为程老师的做法好不好,对不对?

这也是作者写这篇小说的另一个用意,希望老师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这也就是心声的又一层含义:呼吁老师要尊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9、老师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可大家认为上这样的公开课,能看到整班学生的真正实力吗?

不能,这只是做样子让别人看的。可生活中有时候我们还在做。这又是心声更深层的含义:批判教育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三、拓展迁移,学生作业

心声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双基: 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素质: 口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德育: 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

重点: 弄清“心声”的含义。

难点: 心理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关键: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 小黑板;课内习题卷

课型: 综合课 教法: 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

掌握“字词积累”的字词

捻 噗 蜷 簪 眯缝 抽噎 恍惚 抽泣 棱角分明

导入新课:

师导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没有人物也就不称为小说,可见人物形象在一篇小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可见人物占第一位的。

新课:

1、学生们做深入探究,引导: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李京京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吐露了怎样的“心声”?

2、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事情的认知。

A 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凡卡是个究孩子,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情感。

B 李京京的“心声”:凡卡的故事唤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3、默读,感受李京京的情感律动,体味李京京的“心声”。

4、画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

5、思考:作者怎样表现李京京渴望读书的?在这些描写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最精彩?

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课内习题卷。

小结: 深入了解情感体验与抒发感情之间的关系。

作业:完成思考练习一、二题

课题: 15 心声

教学目的

双基: 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素质: 口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德育: 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

重点: 弄清“心声”的含义。

难点: 心理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关键: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 小黑板;课内习题卷

课型: 综合课 教法: 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组织教学:课堂常规,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

1、听写“字词积累”的字词

2、作者品介绍

导入新课:

师导入: 我们继续来研究这篇感人的小说,看看还能挖掘出什么新意。并把所有的难点都解决掉。

新课:

1、讨论:李京京为什么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

明确:为渴望表达又被粗鲁地阻止了的李京京关注赵小桢等人的练习提供了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时作者再次突出表现了他读书愿望的迫切以及对课文情感的准确把握,为下文李京京读书的成功埋下伏笔,也为戏剧性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合理性。这一笔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还显出情节安排上不枝不蔓的特点。

2、怎样理解“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明确:“憋了很久的”,有渴望表达深埋于心底的亲情、友情的心声,也有压抑已久渴望张扬的个性。

3、师做一下活动总结,这些文字之所以感人,得益于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4、诵读活动: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5、他生在听的时候注意: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练习: 讨论:公开课怎样才能做到真实诚恳?

小结: 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师做恰当总结。

心声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理清思路。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

二)、速读课文,要求同学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课文故事情节。正音

捻 niǎn 噗pū 蜷 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 抽噎yē 恍惚 huǎnghū 抽泣qì 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3、理清小说的主要矛盾,初步感知“心声”内涵。三)、小组讨论,由表及里,深入探讨“心声”内涵

1、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 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京京读课文?

B、京京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 C、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从文中那里可以看出来?

2、课文为什么被命名为“心声”? 四)、师生交流,阅读延伸,德育教育。

1、谈谈,A京京是个好学生吗?B程老师是个好老师吗?分别说出根据。

提出心理描写的作用。

2、作为学生你想对普天下的老师或老师认为的坏学生说些什么呢?

3、再想一想如果京京不努力,不抓住机会会怎样?如果京京努力,抓住机会,但老师不叫他朗读会怎样?(人要自强)五)、作业布置

1、试一试。这篇小说篇幅不短,你能把它缩写成300字内的故事吗?

中国百姓八大心声 篇6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在百名专家开列的2006年经济大事件基础上,发起了“2006经济生活大调查”活动。此次调查由10万枚明信片作为载体,通过中国邮政集团普通服务网络,最终回收的8.4万张有效问卷。又经过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形成了一组组珍贵的原始数据分析。此次调查是近十年来中国最大范围的民意测验,也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民生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代表的是最基本的民众,反映了比较完整的中国民意。”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向《竞争力》记者表示。由于没有使用一贯常用的互联网调查形式,此次调查涉及的人群更有普遍性,中低收入的占大多数,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涉及到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互联网调查较少涉及的偏远地区,数据真实可信。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调查全面涉及了热点问题,反映了百姓的真实想法。”

那么,中国百姓真正关心与期待什么——

“构建和谐社会”是2006年人们印象最深的政策,比重高达68.2%,比第二位高22个百分点。(见图1)

“人民币升值”成为2006年人们最关心的财经事件,比重达58.8%,比第二位高18.9个百分点。(见图2)

“青藏铁路通车”被认为是2006年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件,比重达57.3%,比第二位高4.6个百分点。(见图3)

过半数的人预计2007年收入会“增加”,其比重表现为农村高于城镇,中西部高于东部。“减少”的比重仅占6.6%。(见图4)

7成以上人对2007年房价的判断是上涨,其中“大幅上涨”的占19.8%,“小幅上涨”的占51.4%。“下跌”的比重仅占9.2%。(见图5)

“基本生活”、“教育”和“医疗”是人们2007年计划的三项主要支出,比重分别为64.9%、39.8%和36.5%。(见图6)

“医疗”、“教育”和“养老”成为2007年老百姓最期待改善的主要三个方面,它们的比重分别为67.2%、47.2%和43.6%。(见图7)

近六成的人对目前的生活感觉幸福,其中“很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重分别为19.1%和40.0%。“不太幸福’’的比重仅占4.8%。(见图8)

《心声》教案 篇7

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培养爱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

重点与难点

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情景导入

活动设计:

1、看标题,猜猜文章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采用默读,迅速浏览课文,提取小说的主要情节,理清文脉。

3、学生自查工具书和资料,借助已有知识,在书本上圈点批注。

4、标记自己的疑惑处(点)。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自己的阅读体验,日常经历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作为一篇儿童小说,同龄人也易于引起共鸣。学生自己圈点批注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勾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二、整体感知,朗读初通

活动设计:全班同学就自己个人的批注交流自学所得,可从小说的文体特点、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写作思路、叙事的顺序(线索),甚至文中人物及主要人物的性格、作品描写人物的方法、读者自己的态度及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等方面作初步的、概括的描述。发言要求语言简洁明确,概括性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尽情交流。

说明: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善于提取信息,培养语感,为学生提供一次展示的机会,就学生自己独立初读文本的最直观的、最直接的、最原始的印象,最切身的体验来交流。以相互印证、修正、补充和启发,让学生感受自学的力量和快乐,也有利于教师掌握本班学情。(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他们关注的焦点等。)

三、揣摩品味,融会贯通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独特感受,真情体验。

活动设计:

1、按时间顺序,二人相互复述故事,理清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弄清小说主要塑造的李京京和程老师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3、比较京京与万卡之间的相同之处,结合京京的家庭背景和经历,理解京京的心声、京京的情感。(对朗读的执着,对爷爷的思念,对理解的渴望,对本真的向往。)

4、找出并有感情地读出最打动你的情景或文字,谈谈自己动心、动情的理由(激励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理解文本,包括本文所揭示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相机点拨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及插叙等。

5、你想对文中人物表露自己的心声吗?把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说出来吧。

说明:小说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推动了小说情节的跃进,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给小说带来更强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在体验、品味、感悟之中有效挖掘文本,要求给学生正确导向的同时,给学生发表言论的空间,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写作体验,实现读写有机结合。

四、质疑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估测:

1、主要人物是李京京和程老师,写其他人物有何作用?(如爷爷、妮儿、赵小桢等)

2、京京的心声到底该如何理解?

3、假如你是京京,为渲泻情感的读书请求遭拒后你会怎样做?如果你是京京的同学,你又会怎样做?

4、你认为怎样才能声情并茂地读好书?

5、你喜欢程老师吗?为什么?你更希望自己的老师是怎样的?

说明:本环节主要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深入理解作品的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情感状态的展示,让学生在学中生疑,在疑中更进,师生同气相投,让学生的真情体验,自主意识,探究欲望达到高潮,更深层次激发学生展开多角度对话,深入理解文本、作者、甚至自己。

五、拓展创新,触类旁通

活动设计:以《心声》为题,用文字表露属于你心灵深处的珍藏。

说明:从生活出发,再回到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文本走向自身,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给他们一个尽情倾诉的机会,尽情渲泻自己,并内化为前进的动力,有利于学生美好心灵的健康成长。

六、小结收获,积累提高

活动设计:

1、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知识积累,情感体验)。

2、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的收获。

说明: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学习积累是语文课永远鲜活的源泉。启发学生不断搜集、整理知识、方法和经验,并用于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使自己得到长足发展。

心声优秀作文 篇8

爸爸,自从我上了小学后,就像笼中的鸟儿,被关着,什么也做不了。我记得那一天,我做了一下午的作业,想玩会电脑。您看见了,便对我说:“别玩了,快去写作业,写完学校的作业做练习卷。”您的这盆冷水顿时把我浇成了“落汤鸡”,我只好回到房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了又流,擦了又擦。我看见您坐在那电脑前,我便心如刀割一般痛苦,眼泪又流了出来。我做着做着,迷迷糊糊地看一眼钟,已经11点多了,我渐渐地睡着了。

记得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喜欢舞蹈,每次学新舞蹈时,都是我学得最快,没有一个老师不夸我。那时我的柔韧性多好啊!一字、弯腰、压腿都练得很好。现在呢?您说我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只希望我能好好学习,能让我出人头地。可您想过我的感受吗?我真的好累!我看到过古筝,我是第一眼就喜欢了“她”,“她”身上的那几根弦,是多么柔软啊!我对您说我想学古筝,你却反对说:“你还是好好学习吧,别想别的。”您知道那里我是多么伤心吗?我想弹一下,不,哪怕摸一下也好啊!那一天,我看到了,我跑过去摸一下,弹了起来,尽管声音不是那么优美,可我还是很陶醉,我如痴如醉地自我欣赏着,可这一切都被您给打破了!您毁了我的愿望。我想玩电脑,你不让。我想学跳舞,您也不让。现在,我想学古筝,您还是不让。我真的好伤心!

《心声》学案设计 篇9

[学习目标]发散性思维训练;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主旨;通过本文学习,初步掌握小说欣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和难点]结合问题探究,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结合小说特点,探究小说的主旨。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并将它们抄在笔记本上。

棱角恍惚沉浸发窘

祷告抽泣发颤抽噎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复述的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

3.小说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请结合人物分析的一般方法,用几个词语对他们进行评价。

4.根据个人阅读体验,结合课本P.259所附的知识短文《谈谈小说》以及自己对小说的认识,探究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第二板块:人物分析

(一)速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文中写到了几个人物,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说说自己的理由。

2.文中的李京京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小说中的情节,从不同角度说说自己对李京京的看法。

(二)细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的?结合小说内容,说说自己的观点。

2.结合小说的特点,说说作者刻画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

(三)小组交流,同伴互助。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针对以上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回答时要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并言之有据。

(四)再读课文中关于程老师的片段,思考如下问题:

程老师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觉得她是个好老师吗?请依据程老师的言行,简述自己的理由。

第三板块:主旨探究

1.通过多次阅读,你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很好的了解。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谈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2.作者对李京京遭遇的描述,其目的是否就是表达作者对他的同情?说说自己的理由。

3.这篇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和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思考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第四板块:学习总结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总结一下小说在人物刻画以及主题表现方面的特点。

2.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通过对本文所列问题的思考,说说自己对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认识。

3.发挥想象,假如你是小说中的程老师,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第五板块:知识链接

1. 阅读小说《万卡》片段,说说自己对万卡的认识。

2.小说中作者安排了《万卡》作为公开课时的朗读课文,结合你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说说它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难度不大,可安排一课时学习。依据阅读训练的基本规律,针对学生在解答阅读题过程中所存在的思维过于集中问题,选用本文作为发散性思维训练的范文。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进而形成情感体验,促进能力提高。二是围绕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主旨探究等问题,由浅到深,由小说形象到小说主旨,让学生结合阅读经验来探究讨论。三是在各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一教学目标,并借助具体的问题,通过思考和交流,不断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罗贤良

心声高一优秀作文 篇10

或许,你忘了你最初奋斗的初心了吧。在远去的人山人海中,你的背影渐渐被人群埋没,其实我一直伫立在那快已褪了颜色的路牌,我排着队,等待着记忆中的号码牌。

从期待中考的焦虑感到这场战争结束后,依稀记得最后你住笔帽的那一刹那,手里有如万吨热血在沸腾。我不知道,你那个时候心情是怎样的,有种捏在手里的汗终于要被你擦干了的解脱。

我还是遵循你的意见,选择沉默应对多少个漫长黑夜后努力后而得到的结果,我没有去埋怨你什么真的,我也不想去多说些什么,可是你的内心毫无波澜,也许这个结果超乎了你的想象,但真的没关系,这三年来一直欠你一句话,我有点愧疚没有说出,我想对你说的是:其实你很棒!

这个暑假也没有你料想中所该有的快乐,反而是你每天都是以一种抑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你从来都没有真正给自己一个微笑,我不知道为什么,你写下的文字令我好厌倦。我再也听不到过去天真的声音,在这个寂静的夜里,我对你好失望。

你丢掉了很多,慌忙的去寻找那些被你戳破的伤口,带着你的.谴责与内疚着急的想去弥补,可你知道吗?被你故意摔破了的玻璃就算你如何去用心粘贴,它再也没有办法呈现出最初的模样,它始终有那个伤痕在它的表面。而那个伤疤,是你给的,是因为你的任性与顽固赠送给它的。

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还是当初我认识的那个旧离吗?不是了,你变了。变得让我好讨厌,我好痛苦的去承认这是现在的你。你知道吗?我害怕了思考,害怕思考去谴责自己的过错,想起那些抚不平的褶皱,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煎熬。

我试想过,如果以你现在的冷静和成熟穿越时空再来一场生命里的流浪,也许,不会给自己或别人留下太多的泪痕,也不会在任性之下伤害太深的人。可是,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伤害了就是伤害了。

你不是小孩纸了,你已经长大了,你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你即将踏上一段新的征程,我希望那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是一个你重新面对自己人生的起跑线,而以往那些,那些你做过幼稚的事,那个我讨厌的旧离,你该对它们说声告别了。

别一个人又再黑夜埋没然后孤独留下别人看不到的脆弱。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曾经你所执着的事情其实蓦然回首多么“幼稚”。

那些曾经擦肩而过的背影其实也只是彼此成长道路上一到斜阳的风景。好好珍惜那些默默陪伴你的人不要在用你的冷漠去应对,你长大了,你不是小孩子了。

写完这封信,我并非是要责怪你什么。就像窗风儿摇曳的小草一样,你不再需要大树的庇护,你该独自一人去接受风雨的洗礼。你该挣脱所有制约你独自成长的因素,一次失败算的了什么?哥哥说过一句话,“请记住,你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希望你放下那些所谓可笑的执念,够了那,不管怎样,那都过去了。

你还没有实现妈妈的梦想,你还没有解开他们之间的误解,你还没有完成哥哥对你的期待,你还欠自己一个承诺和梦想开花的果实。所以,你不能放弃,加油!

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就算你做了你也无法原谅的事也好,不管在这个暑假你颓废了多久,不管过去在你的眼里和他人你多么恶劣,多么的令人讨厌,不管你写下的文字没有以前你所喜欢的。。我只想对你说一声,过去了,别在纠结过去的是非对与错,你该为他们划上一个句号了,不然我看你这样我真的很难受。

心声初中优秀记叙文 篇11

在这寂静的天空下,我抱着你最喜欢的洋娃娃,你看到她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朝我摇摇尾巴,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温情地望着我,向我撒娇,仿佛我抱着的就是你的宝贝,你的至爱。我抚摸着你的头,向你传递着爱意,小狗啊小狗,我想对你说:我真的很喜欢你。有时候对你是凶了点,你可别生气啊,因为你生下来还不到3天,你的兄弟姐妹就相继离去,只剩下孤单又可爱的你。你是那么弱小,尽管你妈妈对你百般呵护,我还是不让你独自遛弯,用各种办法拘束你,那是因为我怕你受到伤害啊!我常常看到你在一个角落里闷闷地沉思,孤零零地叹息……你也很渴望交朋友吧,我轻轻的解下你脖子上的索链,让你去寻找自由的乐土吧,但别忘了回家,这儿才是你安全的港湾。

一缕寒风袭来,望着这轮皎洁的明月,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好朋友——佟铁凝,猛然回想小学那段令人流连的幸福时光。小小的我们每天都一起,如影随形。晚上的补习班结束后,月光如水,满天的星斗陪伴着我们,我们有说有笑,度过那快乐的一天天。毕业后,我们说好了相约实验,扯扯手拉勾勾说定一百年不许变,哈哈,上天总爱捉弄人,无情的事实怎会迎合我们的心愿,小学的时光已无法复制,我们只能等待着出乎意料的惊喜。我常想,我们会不会像陌生人一样,从各自的面前匆匆而过,我们还能不能留住昔日的友情?朋友啊,请你回答我!

锁定对象,畅谈心声 篇12

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有许多我们的同龄人。大家彼此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有多好!让我们集思广益,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手拉手”的活动。先商量一下,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小学生建立联系?取得联系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吧。

【行车标志牌】

在信里,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信写完之后读一读,改一改,最好能把信寄出去。

【审题方向盘】

首先大家应弄清楚,这篇习作是要求我们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在写信之前应考虑好写哪些内容?如可以介绍自己学校举行的有意义的活动,可以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只要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均可写入本次作文中,但重点应放在与远方的小学生取得联系后,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下笔交通图】

一、选准对象,巧妙沟通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给远方的小学生写封信,究竟给谁写信,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收信人可以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也可以是在报纸上看到的,所选择的对象最好是急需找帮扶对象的……然后采取什么方式与之取得联系,让我们与远方小学生一起开展怎样的活动,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对方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突出趣味,分清主次

如何使远方的小学生收到来信后有一种兴奋不已的感觉呢?可以首先汇报一下自己的自然状况,让对方对自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选取最精彩、感人的内容去写。如“我叫王雨琦,今年11岁了。在班里,我自己认为我的学习还不错,但我最引以为豪的还是作文了,还得过全国二等奖呢!我在家还被称为‘小能手’,因为我会做许许多多好吃的点心和果冻,可好吃了!我除了喜欢做好吃的,还喜欢画卡通漫画,所以我的梦想就是当卡通设计师”,还可以写取得联系后,将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介绍给远方的小学生,也可以诉说双方曾经在一起的感人经历……其次,要合理安排这封信的结构,如果向对方汇报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注意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不要搞得支离破碎。最后要确保信的内容要实事求是,真正体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一点要很好地把握分寸,免得失去这次写信的意义。

三、注意格式,恰当选材

同学们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做到语言亲切友好。还要注意“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这五个部分的格式要正确。信中要求写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同学们行文前就要精心“策划”一下:信中准备写哪些事?哪件事最重要?要突出重点写好一、两个方面;哪一件事先说?哪一件事后说?要安排好写作顺序,并处理好上下文之间的过渡。

【写作禁行区】

我们以前练习过写信,已经掌握了书信的格式。除此以外,本次作文有两个要点值得注意:一是给没有任何联系的小学生写信;二是收信人必须是远方的,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写作对象,不要随意编造。

【新作文F1】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双语小学五(1)班王雨琦

兰娜同学:

你好!

我是在《中国少年报》上看到你的事迹及联系方式的,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很想与你成为朋友,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取得联系,我愿将一颗真诚的渴望友谊之心献给你——远方的朋友。

我叫王宇琦,今年11岁。我是一个胖胖的女孩,长着一双大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我在哈尔滨市德强双语小学五年级读书,我除了喜欢做好吃的点心外,还喜欢画卡通漫画,所以我的梦想就是当卡通设计师。你能告诉我你的特长和爱好么?

我的性格外向活泼,我想和你交个朋友,让我们增进友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对了这次给你写信还有一个“重任”在肩,为了和你们成为好朋友,我们决定和你开展“手拉手”的活动,这个活动经我们讨论,准备开展以下几个项目:

1.除了写信以外,我们还可以打电话或者上网交谈。和你们开展“手拉手”活动是想和你们交朋友,让我们互相学习,可以把你的一些学习方法告诉我,我也可以告诉你。

2.为了加深友谊,我们可以到对方的家乡参观,游玩,甚至到对方的家里做客。如果你来,我会把我最好玩的玩具让你玩,做最好吃的点心给你吃。

3.举办“手拉手”学习上互助的行动,让我们共同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活动的主题为:我读书,我提高,我快乐!并互相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而这个“手拉手”的学习互助活动就是让我们学会分享与合作、取长补短,让我们共同进步,一起提高。

知识是无穷的,友谊是无尽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成为好学生和一对好朋友。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你的朋友:王雨琦

2010年3月15日

【金色倒车镜】

书信是用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无论是埋藏在心里的秘密、当面不好言谈的内容,还是非常想公开告诉别人的事……都可以通过信件的形式,当然具备条件的话也可以发传真、电子邮件,与对方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使收信人看了之后,引起共鸣,通过书信交流可以起到特殊的效果。本文的小作者借助《中国少年报》,结识了一位远方的小学生,并与之取得联系,有主次地向对方介绍了自己的自然状况,而且道出自己写这封信的目的和意义。行文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如果把取得联系后所做的一切及取得的效果写出来,就更好了。

我的心声小学优秀作文 篇13

心声是每个人心中无声的呐喊,是每个人都想一吐为快的。-题记

老大爸爸

虽说我是一家之主,女儿也叫我老大,但是女儿一天天长大了,进入了青春期,天天写什么日记的,还拿锁把它锁上。现在我让她做什么事,也装聋作哑。更让我生气的是上次冬天的时候,我害怕她冷,送她一双手套,谁知道她不但不领情还发脾气说样式太老气。周末还带一些不三不四的同学回家,整天都追求酷、时尚之类不说,还喜欢那个不伦不类的周杰伦,每次都拿零用钱去买他的CD,还有总抱怨我这个爸爸应酬太多没有时间陪伴她们母女,其实我何尝不想多与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啊,只是作为男人在社会上立足多难,要养家糊口还要在外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好地抓住机会挣钱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现有时对她妈妈也不太尊敬了,上次啊,孩子他妈吩咐她去买酱油,刚听到脸色就变了,走进卧室,不断发脾气,还砸东西。唉!女儿什么时候才能懂得理解父母呢?

老二妈妈

我是下厨的老手了,虽然只会抄家常菜,但自认为厨艺还是不错的,可孩子他爸总是嫌这嫌那的,不给我留面子。不仅如此,女儿还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自立心理,她的事情一概不让我过问,我想了解她的学习情况时,她不是嫌我多管闲事儿,就是一声不吭,给她买的衣服也挑三拣四的,还说我老土,跟不上潮流。唉!我怎么来教育她呢?

老幺女儿

爸爸妈妈真是一天比一天烦人。我带朋友到家里玩儿,他们也没有好脸色,让我丢尽了脸,这下连朋友们都开始回避我了,不跟我一起玩儿,为什么他们不能对我的朋友客气一点?这次期末考砸了,就劈头盖脸地指责我,也不问原因是什么,其实我心里也很难过啊,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呢?不仅如此,老师也整天对者我说教,真是让我头疼。为什么我要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

课文《心声》优秀教案 篇14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

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教学难点]

标题的深刻含义和主题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心里曾经有过什么强烈的愿望吗?不妨说来大家听听。你是否为这些愿望付出行动吗?结果如何呢?

学生自由发言,班级内交流。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就与你们是同龄人,他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大家读读看,他的愿望是什么?他实现了吗?

(教师板书课题《心声》)

二、课前积累

1、黄蓓佳生平简介

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2、背景资料

作品发表在1982年《儿童时代》,有很强的针对性。小说艺术地揭示了现实社会生活,特别是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重视优秀学生,忽视普通学生,歧视“问题”学生;课堂教学弄虚作假,摆花架子做样子。今天,我们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尽可能地充分关注更多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这样看来,作品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和启迪。

3、字词

捻niǎn 噗pū 蜷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 抽噎yē

恍惚 huǎnghū

抽泣qì 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请简要概述文章主要内容。(1)按照时间顺序将文章分为四部分。

公开课前→

回家路上→

次日放学→ 公开课上(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2)复述课文。

要求:画出故事进程的时间线索的词,按时间顺序有条理的讲述。可以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作创造性的复述。

2、小组讨论,将集中的问题记录下来,班内交流解决。问题一: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明确: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课后听了赵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

问题二: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明确: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凡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情感。)

3.教师小结

这些文字之所以感人得益与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课前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课上想读又不敢举手的矛盾,真情投人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等;有间接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书的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的神态,结结巴巴的话语,课上“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四、精读课文,赏析人物。

问题一: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找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自己总结,同桌归纳,班内交流,老师明确。

形象: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的少年。

1.公开课前,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时:

“不安地扭动身子”

“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2.回家路上,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课文,并深情回忆:忍不住……他选了一段,轻轻地念出声来;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起来;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3.第二天放学后,听赵小桢练习朗读时:当赵小桢将穷孩子凡卡读成娇滴滴的小姑娘时: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当赵小桢惊讶地质问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奚落他时:京京有点儿发窘。……他嘟嘟囔囔地说…… 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他委委屈屈地离开教室……

4.公开课上,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时: 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活动: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要求:体现出李京京投入朗读的情感深度。组内选出优秀的朗读者,在班级内展示。

问题二:怎样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真实全面的给予她评价。明确: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也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了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得厉害,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荣誉。为什么这样说呢?小说结尾写得很清楚:当程 老师被李京京出乎意外的精彩朗读感动时,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

‘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程老师是现实中的人,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说客观上反映出的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风气是应当摒弃的。

五、难点探究,合作学习。

问题:课文题目为《心声》当然是李京京的心声了,请你阅读文中对李京京的大量的心理描写的语段,说说他的心声的多重内涵。

学生讨论,分组明确。

教师总结:第一层:渴望朗读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第二层:即渴望亲情友情;第三层:呼吁教育工作者理解尊重没一位学生的情感和愿望。

六、延伸拓展

李京京曾经生活在“遗忘”中,其实在自然界“遗忘”处处都有,我们或许遗忘了躺在角落的一片落叶;生活中,我们或许遗忘了依偎在母亲怀抱时的一种温暖;赛场上,我们或许遗忘了站在场边拼命呐喊的一种热情;教室里,我们或许遗忘了悄然接过橡皮时的一种感动。

我们遗忘着,衍生出多少无奈的误解;我们被遗忘着,幻化成无尽的落寞和伤感。请以“那一刻,我在被遗忘的角落”为题,谈谈生活中你被遗忘的故事。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姐姐的心声 篇15

从很小起,我就希望自己有个姐姐。这样就可以和亲爱的姐姐一起买漂亮的衣服,一起谈论自己欣赏的男孩,还可以在受伤时把姐姐当作倾诉的对象。

但是事与愿违,1999年12月31日那天,他的出现,让我有了一种使命感——我有了弟弟,我是姐姐,我要保护他。

很快,他要读幼儿园了。那时候,只要我放学后写完作业,时间还来得及,就会去接他。幼儿园每天中午都会发饼干给小朋友。有一次,我照常去接他。路上,他一直在掏口袋,然后捧出一把渣,天真无邪地笑着对我说:“姐姐,今天的饼干最好吃了。我就给你留了一点儿。你看!”我傻傻地愣在原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长大了:“嗯,姐姐知道。你吃吧。”他当然并不能理解当时我的反应,于是带着哭腔说:“啊。我不是故意把它弄成这样的。我放在口袋里想好好保存的……”我笑着接过饼干,和他一起吃着,最后那几粒渣也舔完了。

到了他一年级的时候。他读的是寄宿学校,两星期回家一次。短暂的双休,长久的寄宿也没有让我们的感情生疏。每次送他回学校,再到家时我总爱哭上一回。有一次被妈妈撞见,当时妈妈只是轻轻一笑,然后走到我身边坐下,说:“想弟弟吗?”我慌乱地擦掉泪水说:“没有啊,肚子痛。”妈妈没有揭穿我,只是温柔地拍拍我。

再长大一点,爸妈开始要求我检查他的作业。只要我翻开作业本,就必定会火冒三丈。还年少的我不懂得包容和循循善诱,只会恨铁不成钢地谩骂、批评。这让我们的感情不再亲密。他开始害怕在我面前说错话,就连平时最普通的嘘寒问暖,他都小心翼翼地回答着。我知道这一切的改变,看着它发生却无能为力。

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他比我还高。因为学校太远,选择住宿的我,偶尔在家也没有和他有太多交流。有时候想开口,却又被硬生生地憋回心里。看着他越来越多的不良习惯,竟然不知道如何劝阻,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似乎我已经失去一个做姐姐的能力。

我想多了解他,却又不知道从何“了解”起;我想多和他沟通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这个社会太多诱惑,太多假象,我想以我不多的阅历来告诫他,却不知道应用什么方式……

作为姐姐,不论如何,我只希望他快乐、幸福!

浙江省宁波经贸学校瑶之圃文学社

上一篇:半期个人总结下一篇:秘书写作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