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2025-01-28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通用8篇)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1

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心得

1.接收、播放影视信号,播放录像带、VCD等音像内容。

2.投影实物和书本资料,进行现场实物讲解。实物展台可以将书稿、图表、照片(包括负片)、文字资料(包括教材)、实物及教师当时书写的文字投影到银幕上。由于具有变焦功能,对被摄物体没有严格的尺寸要求,局部特写很容易实现。

3.投影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进行计算机的教学、培训和演示。使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呈现教学内容的文、图、声、像。

4.可以进入校园网,进行网上联机教学,从网中调出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

5.使用幻灯、投影进行常规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原有的幻灯片、投影片等常规电教软件进行教学。

6.具有多媒体课件制作功能。在多媒体演示教室中,各种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资料可以通过视频展台和录像机等设备转换成视、音信号,再由图像卡、声卡等转换成数据文件,因此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

7.能够让使用者简单地操作大量复杂的设备。

学习感受: 多媒体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几年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我逐渐认识到:网络教学的先进性,优越性和快捷性。通过网络教学我们能获得很多先进的教学经验,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引进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运用网络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形象生动,更直观准确的对所学科目知识了解和掌握。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极有利于教和学。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2

那么, 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我认为, 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并确定学习目标

教材的全部内容并不是全部需要我们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育手段能达到目标的教学内容, 我们就无须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室环境是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环境之一, 我们要分析学习内容, 选定需要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进行教学的内容。内容确定后, 我们将学习目标用外显的行为术语进行阐述, 将学习结果表述为一系列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使其更加清晰明确。最后, 明确学习目标的类型, 课程标准把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种类型。

二、备学生

一节课成功与否, 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征。 (1) 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心理各有其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 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学生保持注意的时间、思维的水平、感知觉等特点, 这些都影响教师教与学活动的设计。 (2) 了解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 了解他们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须有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些方面已达到了何种程度, 学生间的差异又怎样等等。如学生是否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语言、数学、阅读、推理等基本能力。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 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才能找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教学或加强辅导, 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 以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使课堂活动有的放矢。 (4)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等, 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设计教与学的活动

为了实现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 需要开展不同的教与学的活动。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 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设计教学活动。

(1) 教师讲解, 学生接受。教师讲解或呈现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信息加工掌握知识。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讲课的提纲, 可以利用图片、VCD机、录像机、视频等提供事实或范例, 可以利用图形提供原理、规律、过程等的简化概括。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

(2)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教学演示实物或者事物变化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建立直接经验, 并归纳总结。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真实事物的形态, 利用图片、VCD机、录像机、视频等演示事物的运动过程。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

(3) 教师提问, 学生作答。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问题与答案。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

(4) 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而是先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对具体例证进行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 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图片、VCD机、录像机、视频、音频等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过程与方法类教学目标。

(5)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教师对动作或问题解决过程做出示范, 学生通过模仿掌握技能。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VCD机、录像机、视频、音频等提供示范, 让学生模仿。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成知识与技能类教学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类教学目标。

(6) 教师置境, 学生体验。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从参与性的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形成相关的态度与价值观。该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台、VCD机、录像机、视频、音频等呈现真实的事物与问题, 作为学生探究的对象。此种教学活动适用于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教学目标。

四、利用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过程

利用教学过程流程图可以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相对简单的环节, 可以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 清晰地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浓缩了教学过程, 层次分明, 简明扼要, 一目了然, 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流程图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序。

五、设计测量工具, 进行学习评价

学生评价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也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信息。也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 收集学生的学习态度反应信息。还可以按照教学目标编制一组练习题, 以各种形式考核学生对本学习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的掌握程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常常会采用这种方法来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常用的是设计总结性测验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效果, 检查原定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设备;读写能力;复写训练;组合式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1-0047-02

Comparison on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Resulted from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rdinary Classroom Teaching//Pan Lichun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exchang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requirement on the persons of English specialty is higher than before. They should not only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English, but also be versed in it.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n the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approach, can not help th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efficiently.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urgent to explore a better way of teaching on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Key words multimedia equipment;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rewriting;jigsaw reading

Author’s address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620

多媒体设备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听力和口语教学中来,但是谈到阅读和写作教学,人们还是会首先想到“黑板—粉笔”的固有模式。多媒体设备可以运用到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吗?在多媒体教室学习的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会比在普通教室更为有效吗?如果有效,怎样将多媒体设备与读写训练相结合呢?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来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笔者将任教的一个班级分为两组作为研究目标,其中一组利用普通教室设备进行教学(对照组),另外一组利用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教学(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周学时均为6学时,教材相同,教学进度相同,但实验组可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经过近1个学期的教学观察,发现在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上,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提升得快;在课堂反应上,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活跃得多。显然,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多媒体教室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那么应如何将多媒体设备融入到读写训练中来?笔者认为2个方法颇为有效且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它们是复写训练(rewriting) 与组合式阅读训练(jigsaw reading)。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Rewriting

在电脑屏幕上打开1篇150字左右的短文,让学生看1分钟,然后关闭文章,要求学生根据回忆写出文章,重点在各段的中心句上;第2次将文章打开,让学生看1分钟后再关闭文章,要求学生接着默写,重点在中心句的展开句上;第3次将文章打开,让学生再次看1分钟,再次关闭文章,要求学生补全全文,重点在词汇上;第4次打开文章,由学生自己对照检查。

与在普通教室相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这一训练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在普通教室里教师通常通过听写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一篇文章,但是听写侧重在听而不是读;而多媒体教室能提供给学生更多阅读的机会。其次,在普通教室里学生往往要等到第2次课上才能拿到第1次课上作业的反馈,这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而多媒体教室学生当堂就可以得到反馈。

Jigsaw reading

将学生分为A、B两组,告知学生:A 组将看到文章的上半部分,B 组将看到文章的下半部分。分别打开A、B两组学生的显示器,让其在规定时间内分别阅读所属篇章(当一组学生通过显示器阅读时,教师要给另一组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以防秩序混乱)。两组都阅读完毕后,让A、B 两组学生中两两一对给对方讲自己读到的内容,从而共同完成对一整篇文章的理解。最后,将两组的显示器全部打开,让学生阅读刚刚没有读过的部分,评论对方的复述是否准确详细。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4

尊敬的吕校长:

我校现有教室131间,其中一教57间,二教54间,科院20间,教室总体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教学方式和手段日益更新,多媒体教学已经成大势所趋。然而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80间(集中在一教和科技学院教学楼),仅占教室总体数量60%(华中农业大学基本上全部为多媒体教室),教师广泛需求与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以2013-2014学年春季学期课程为例,在教室上课头数2039,其中1625个课程使用多媒体,占总体数量的80%,而多媒体教室只有60%,只能通过将部分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并且科院教学楼排满大量课程的办法来解决,以致出现一教“爆满”,二教“冷清”以及大量学生来回穿梭于主校与科技学院教学楼之间上课的现象。

另外,部分社科类的大课,一般四个班一个头(部分课程六个班一个头),只能排在南区大教室。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上课头数不断增加,而南区教室只有6间(2间作为研究生学术交流超市),白天时间已不能容纳所有社科类大课,只能把部分课程排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进行,给社科部教师带来很大困难。

此外,第一教学楼北区315全程录播教室的投影仪为2008年投入使用,由于使用率高,现设备老化,亮度较暗,任课教师反映,严重影响录像效果,建议对其投影仪进行更换。

为解决上述矛盾,进一步优化教室结构,保障教学秩序稳定,特申请在第二教学楼,特别是其中较大的教室增加20间多媒体教室,同时更换一教北区315教室投影。

妥否,请批示。

教 务 处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5

一、现状与背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已经在教学中普及运用,极好地改善了教学效果。网络中心对学院现有的多媒体教室及设备情况、使用需求、学生及班级数、教室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和统计;当前学院新校区一期共建设多媒体教室 为满足现在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对于本多媒体系统与学院“十二五”整体建设规划、“人才评估”和各系部实际教学的要求相比,无论是多媒体教室数量,还是新建设备功能情况,都远远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在学院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中,应考虑到本系统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在满足教学效果同时,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学和设备管理。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多媒体教学环境,提供具有远程教学活动监控及教学设备管理手段的控制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达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一体化的标准。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总体设计上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功能完善、系统先进、安全稳定、拓展性强。

(二)网络架构

目前校园网络已建成万兆主干、千兆汇聚、百兆到应用节点,通过进一步的建设行政楼、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活动中心和部分生活场所都要联入校园网。网络出口有基本网络100M、学校一些科研网(待连)等,并建成通往不同出口的快速路由机制,保证师生可以通过最快的途径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建设了服务器、存储等网络设备和校园公共服务体系,为师生提供包括域名、邮件、WWW 浏览、FTP 文件传输、多媒体点播等各种网络服务。

(三)建设规模 建设一间录播教室

建设100间50人可视多媒体教室、建设4间60人多媒体教室、建设4间合班多媒体教室、4间阶梯教室。

建设一间(80平米)网络主控中心机房

三、建设项目

(一)可视多媒体教室

1、多媒体教室的网络化集中管理、控制和维护:对于多媒体教室,可管理性不断提高,可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多媒体教室纳入有序化管理;同时,对于多媒体教室的控制力度要加强,维护更加简易化,从设备配置、基础信息、状态报告、统计分析、远程调试、远程协助、远程升级等多方面实现控制和管理。

2、多媒体教室实现设备状态可视化管理,全面扩展安全防盗系统:多媒体教室引入数字视频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系统要实现安全管理,配合电子锁等前端设备在特定时段实现安全防盗应用,能实现报警和录像的联动。

3、系统整合:新建多媒体教室集群管理系统要求与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共用平台,可实现学院多媒体教室的控制和管理。

4、多媒体建设确保中控设备的稳定性、中控全天候工作的能力、中控管理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设备操作的简便性。

(二)建设主控管理中心

在主控中心,建设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平台,用于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远程设置、状态监看、远程维护、远程开关、多画面远程监看、远程云镜控制、统计分析、日志管理、定时管理等集中管理。

(三)录播教室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自动跟踪技术、多媒体技术,基于教育城域网络环境,遵循TCP/IP标准,建设高清录播教室一间。要求对教师进行定位跟踪,同时导播学生镜头,实行全场景采音,远距离采音,采音话筒跟踪声场情况自动开启和关闭,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支持本地和远程录制。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方式,生成FLV格式以便网络传输。同时还具有直播、点播,以及资源管理软件,自动上传录播文件。同时要求录播厂家与网络中控进行对接,两者视频文件可共用平台,节省服务器和软件平台。

四、设计原则

毕业职业技术学院可视化多媒体教室集群管理系统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示范性:学院肩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职责,培养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室的设计中,应尽量使用目前具有先进水平及前瞻性的成熟产品,使培养的教师了解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2、先进性: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市场覆盖率高、标准化和技术成熟的软硬件产品。

3、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学校逐步完善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

4、发展性:网络规划设计满足用户数扩展在配置上的预留,满足因技术发展需要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求。

5、可靠性:整体系统软、硬件设备具有高可靠性,具备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可实现系统冗余功能,并具有防止误操作等行为对系统造成的破坏。

6、实用性:方案设计符合国际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且容易使用、操作简便。充分考虑利用各种资源,人机界面友好,能使用户最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

7、开放性:在满足安全可靠和实用的前提下,系统设计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8、兼容性:系统建设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充分考虑系统向下、向上和换向的兼容,将系统建设和现有的系统资源以及未来的系统规划充分结合。

五、功能要求说明

根据我院项目的具体要求,依据整体规划、模块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将本项目合理规划为以下几个子系统的建设:

1、多媒体设备管理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 ;

3、资产管理系统;

4、投影系统;

5、扩声系统;

6、可视通讯系统;

7、课程录播系统;

8、安防报警系统;

9、无线远程监控系统;

10、物联网系统;

11、整合一卡通系统。

(一)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系统

1、本地/远程信号切换、设备开关、幕布升降、音量调节等基本控制;

2、数位讲桌、投影机、计算机的本地/远程开启/关闭;

3、多层次树形结构,灵活分级、分类查看;

4、所有教室状态、设备状态的远程监看和管理;

5、课表自动导入,课表开关机;

6、多种形式的定时管理;

7、日志记录及统计分析管理,以报表形式输出,提交打印;

8、用户及权限管理;

9、本地调试设置,B/S结构远程设置、维护、升级,远程WEB管理界面;

10、ID 卡管理(感应式),门禁系统联动、校园一卡通系统整合;

(二)视频监控系统

1、多画面集中监看,自动或手动巡视;

2、数字电视墙集中监看,灵活布局,集中管理;

3、手动或定时录像,集中管理,分布存储,要求生成FLV格式文件,可在广域网转输;

4、录像资料管理,加密、抓拍、截取、回放等;

5、实现报警录像联动和手动录像;

6、教学评估,微格评测系统;

7、教师教学资源生成系统。

(三)资产管理系统

1、投影机灯泡计时信息统计;

2、其他设备配置及使用信息(含设备维护信息)统计;

3、统计信息形成并输出资产报表(Excel格式)。

(四)投影系统

投影系统采用LCD液晶显示技术高性能投影机,可视网络多媒体教室建设100间高亮度3500以上流明投影系统, 100块120寸电动屏;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建设8间高亮度5000以上流明投影系统, 8块150寸电动屏;60人教室建设4间3500以上流明投影系统及4块120寸电动屏。

(五)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采用高新数字功放,实现理想教学声场。话筒采用高效录播话筒,采音距离更远。

(六)可视通讯系统

实现教室与主控中心进行双向通讯的重要应用,在老师遇到设备故障或需要课堂协助的时候,通过IP电话或呼叫求助系统可以直接与主控中心通话,在主控中心,管理员在接电话的同时,系统应直接弹出该教室的实时图像,实现可视化通讯,方便管理员解决问题。通过网线实现通信传输。确保任何情况下可实现教室和主控室的通讯。IP电话或呼叫求助系统和网络中控采用同一个IP地址,不占用网络接口。(七)、安防报警系统

根椐用户要求配置不同设备完成防报警功能

1、红外灯、探测器、双鉴等触发报警;

2、电子锁远程开启/关闭;

3、门磁报警;

4、断线报警(投影机线、摄像机视频丢失报警等等);

5、移动侦测报警;

6、本地和远程触发声光报警。

7、IC非法刷卡报警(非法用户、非允许时段等)(八)、无线远程监控系统 根椐学院网络布局要求,教学区域覆盖无线网络,利用学校的无线网络在任意区域实现对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和维护。也可以利用iPAD对教室视频、状态等进行无线远程监控,同时也能对录播进行远程控制和录制。(十)、物联网系统

每个教室配置射频读卡器,通过射频识别(RFID)系统、提取教师身份,当教师上课或下课时,系统后台将会提取教室内自动开启设备,统计开关时间、状态以及配对打开人员情况。目的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十一)、整合一卡通系统

多媒体教室方案在前端教室的管理中引入了IC卡系统,可以实现与学校现有的“一卡通”的兼容。系统目前可以支持接触式IC卡和感应式IC卡,可以灵活选择。使用IC卡可以与系统信息绑定,通过刷卡进行身份认证,与电子锁、门磁等联动,触发相关开机策略,实现刷卡开机,刷卡关机。

在IC卡管理中,IC除了实现与管理系统用户绑定之外,还可以与多媒体教室的PC机的用户实现绑定,这样,在老师执行刷卡操作后,触发了相关的开机策略,PC机在正常启动后使用IC卡绑定的系统用户进行自动登陆。

六、网络多媒体结构图

多媒体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PC机远程开关机远程信息读取设备远程状态报告远程接管、协助PC机远程管理维护系统基本控制管理 分级管理资源管理定时管理日志管理远程管理权限管理IC卡管理设备共平台管理自定义管理模式集中控制云台控制移动侦测自动录像教学评估示范教学远程监控管理分级管理模式录像文件管理电视墙集中监看电子锁远程开启/关闭红外灯、探测器、双监等触发报警投影机断线报警门磁报警移动侦测报警本地和远程声光报警IC卡非法刷卡报警多路信号同步采集实时编码、压缩信号采编动态自适应实时录制资料编辑离线课堂自动生成录制文件B/S结构资源管理模拟、数字资源点播视频会议资源直播智能分组广播视频文件广播模拟资源广播精品课广播音频资源广播课表导入导出远程资源调用语音、可视通讯USB接口呼叫转移呼叫排队手动拨号快速拨号缩位拨号IP地址分配灵活软件灵活配置安防报警系统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解决方案资产管理系统PC机硬件信息统计投影机灯泡计时统计统计信息Excel报表输出其他设备信息统计课堂录播系统投影机安全防盗移频扩声窗帘控制普通扩声灯光设计扩声投影等外部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IP电话通讯系统

七、网络可视多媒体教室示意图 7.1新校区多媒体教室规划

新校区一期共建设多媒体教室112间,其中50人教室99间(70平米)、信息安全室1间(70平米)、60人教室4间(81平米)、192人合班教室4间(180平米)、192人阶梯教室4间(180平米),网络主控中心机房1间(80平米),录播教室1间(80/120平米)

7.2、主控中心介绍

示意图

7.3组成设备

服务器、液晶电视机、电视墙解码设备、LED液晶屏、操作台、电视墙机柜、平台管事软件等

7.4主控室功能 1)远程信号切换、设备(教室用电脑、投影机、投影幕、音像、钢制讲台以及其设备)开启/关闭、幕布升降、音量调节等基本控制;

2)主控制室采用多层次树形结构,灵活分级、分类查看;以方便管理;提供缩略图和列表形式进行状态监看

3)所有教室状态、设备状态的远程监看和管理;将以图标或列表的形式全面呈现教室所有设备的状态:中控、桌子、电控锁、投影机、PC机、音量、麦克风、报警设备等等所有连接入系统的设备。

4)多种形式的定时管理;定时管理包括:定时开关机、定时精品课程录像、定时广播、定时安全防护录像、定时电子监考录像等。

5)日志记录及统计分析管理,以报表形式输出,提交打印;统计分析的结果既可提交列表形式也可以直接生成柱状图等统计图表,可以直接提交打印,也可以导出Excel文件。这样,整个多媒体教室管理完全步入了有序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效率。

6)用户及权限管理;实现不同权限不同功能。

7)控制自定义,实现基本控制、组合控制等的随意定制;用户在以上各种自定义的基础上可以生成多个管理模板,比如:普通教室模板、录播教室模板、教学模板、双休模板、检修模板等,所有模板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向各个教室的“信息交互式中控”发送,实现模板化管理

8)多画面集中监看,自动或手动巡视,远程云台镜头控制;

9)数字电视墙集中监看,灵活布局,集中管理;两台液晶电视集成监看,对教室设备进行集中可视化管理。

10)手动或定时录像,集中管理,分布存储; 11)录像资料管理,加密、抓拍、截取、回放等; 12)教学评估,教师微格教学评测系统;

13)教学示范,广播、现场直播、现场转播,本地音、视频广播、课件广播、字幕广播、精品课程广播

14)主控室与各教室之间语音通讯,可视通讯;7.5可视网络多媒体教室介绍

组成:

电脑、数字功放、有线(无线)话筒、信息交互式网络中控、球型高速摄机、数位讲台、M1读卡器、投影机、投影幕布

功能:

1、教学资源VOD、AOD、COD资源点播;可以点播媒体服务器上的各种格式的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料(AVI,RM,RMVB,MPEG1,MPEG2,MPEG4,DAT,VOB,WMV…)

2、多种主流课件格式(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html、图片、Word…)播放;留有后台,对不断更新的课件格式进行兼容U盘资源点播,3、教室能实现视频会议,班与班之间音视频互动。

4、网上冲浪、U盘资源点播,方便老师携带教学资源;

5、支持DVD、VCD、闭路电视等资源的点播,并可以远程控制;

6、教室和主控室之间语音通讯,可视通讯;手动拨号、快速拨号、缩位拨号等;教室通过IP电话呼叫网络中心,网管软件自动弹出控制、监控界面;

7、本地信号切换、设备开关、幕布升降、音量调节等基本控制;一键上下课、直接控制外围设备电源管理和信号切换。

8、上课:一卡通控制,教师刷卡教学,通过刷卡,数位讲台电子锁自动打开,电子设备自动打开,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

9、下课:刷卡或操作面板按键,设备自动顺序关闭。后台自动统计相关上下课时间和相关教师信息。7.7录播教室系统介绍

建设综述:

要求以“高起点、高标准、高瞻远瞩”的标准来进行互动课程录播系统的建设,实现教师素质的提高,优秀教师课后观看自己的授课和学生听课的视频录像,进行教学反思,对大学教材的钻研和领悟不断深化,能在教学艺术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进行新旧知识间的“正迁移”思维,更充分地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普通的老师在可以课堂上和课后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方法,并且在课堂中与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让“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增长教学能力。逐步完善支持服务规范,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全区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自动跟踪技术、多媒体技术,基于教育城域网络环境,遵循TCP/IP标准,构成具有学校课堂互动教学应用,支持网络的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利用,真正实现在城域网络环境下对优秀课堂的真实、全面、立体化的再现的专业课堂录播系统。

根据学校的需求,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规划,总体设计以高新技术为主,本着“力求保证系统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经济、易扩展、易维护和高性价比”的原则。先进性 :

采用先进的网络音视频技术及跟踪摄像系统相结合的技术结构,充分考虑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趋势,采用技术成熟,起点高,在核心技术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保证系 统建设成为先进的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的系统;

实用性:

以实用为主,在工程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充分分析教学与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做到灵活、好用。采用优质设备,满足要求,保证操作方便耐久实用化,操作方式多样化,网络运行的安全化,系统维护简单化。扩展性:

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结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具有较强兼容性,支持将来的扩容和平滑升级,在保障满足学校现有需求的同时,更为系统将来的无缝扩展,平滑升级打下良好基础,既便于系统的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又便于设备的更新、换代。经济性:

系统优化设计,子系统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在实现先进性和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较优的性能价格比。

1、主讲多媒体教室互动课程录播系统应从使用功能和实际状况出发,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既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维修管理方便,又要留有可扩充、调整的余地,以便以后系统升级。

2、建设录播系统由主讲教室内的录播系统与普通教室内的收看两大部分组成建成后,须并入已建校园网,其教学活动通过校园网,对全校其它教室进行现场直播。故所建录播系统应以招标文件的功能要求为依据进行系统设计和系统的构成与设备配置。系统设计单位可根据各自选定的产品进行设计与设备配置,但不能降低系统功能要求。系统设计单位还可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方案。

3、系统控制、运用软件及操作、显示界面应完全汉化,以便于管理人员操作与使用,选用的设备应提供品牌、功能等说明,投标文件应列出设备、材料清单,并提供设备、材料的名称、品牌、型号规格、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单价、制造商及产地和有关产品的样本。相应系统须接入校园网,若与其它相关设备进行控制和联动,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方案。

4、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的构成和设备配置、施工、安装、测试等应符合和满足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

5、系统应具有集成功能,其控制、通讯接口应符合统一的互联标准及技术协议的要求。

6、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做到安全、舒适、方便。系统应进行精心设计和优化集成,满足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要求,构筑成一个现代化的学校辅助微格教学系统。功能概述:

1、录制模式:可以提供两种录制模式:即单流单画面的电影模式和多流多画面的资源模式,以方便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录制,节省资源。录播系统在录制的过程中可自动地将现场画面进行网络直播,远端教室可用IE浏览器直接收看。

2、*多模式同时录制:系统支持电影模式资源模式的同步录制,以备电影模式下出现垃圾画面可以从资源模式的文件中进行提取编辑、修补;或教师通过资源模式自编新的课况。要求同时录制功能在同一设备的同一系统下完成。

3、*本系统具有预编辑录制窗口,录课时辅助人员可在预编辑窗口完成对视频的编辑,如添加字幕、台标、设置画中画等,设置完成后可直接推送到电影模式窗口,进行录制及直播。在预编辑窗口编辑好的场景可保存下来,后期可直接点击调用。

4、*除VGA外,还有一个电影画面输出接口,该接口可以直接将切换过的电影模式输出到大屏、非编等设备中,非网络接口,分辨率可调最大支持1920*1080。

5、学生及教师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完成声音的采集,采集效果良好;教室分为授课区、听课区两部分,其中授课区仅对教学多媒体课件扩音,听课区对教学所有声音扩音(含教师声音、学生声音、多媒体课件声音),一部功放完成两个区域的扩音工作;扩音效果要求声音分布均匀。

6、录制过程常态化: 教师授课的同时,不需要助理或他人帮助而自动完成授课全过程的录制。在录播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自主的控制开始、暂停和结束,暂停后继续录制生成的视频文件为一个视频文件。

7、*自动跟踪探测及切换设备:在全教室范围内探测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并驱动摄像机跟踪移动,教师和学生无需佩戴、操作任何设备;摄像机的移动必须平滑;镜头可随教师缓慢移动,避免镜头画面跳跃、呆板、类似监控画面等问题;可设定VGA区域,当教师移动到VGA区域后,可自动切换VGA画面。

8、*鉴于师生之间有互动的情况,教师进入学生区后仍可精确跟踪,而非采用切换全景等模式;支持教室任意布局,学生座椅位置及摆放模式可随意变化,无需因教师布局变化重新调整跟踪设备;支持变速跟踪,摄像机自动根据目标的移动速度调整跟踪速度,无需人工干涉。

9、*本系统具有VGA画面侦测技术,无需在被采集设备中另行安装软件或增加除VGA视频线以外的其他连线。

10、*鼠标点击自动跟踪:支持鼠标在图像上双击后,摄像机自动跟踪拍摄,并调整焦距等细节。为自动跟踪拍摄的一个补充模式。

11、*本地导播及远程导播模式,其中本地导播为硬件导播。考虑到兼容性问题,系统必须配备与录播主机同一品牌的独立硬件导播台,用于直播讲座、领导讲话、上报课程等高精度内容的录制拍摄工作,要求导播设备支持对3路摄像机的同时控制,可与自动跟踪设备联动;导播台设备具备手自动切换、录像的开始、暂停、停止,播出画面选择、摄像机云镜控制等按键;设备可为每个摄像机设定不少于10置位,便于快速定位;可完成对摄像机速度的控制,具备快、中、慢三个档位;可完成简单特技的添加和去除;在无需键盘鼠标配合下,即可完成操作,可随时在手动、自动的模式下相互切换工作。

12、片头片尾:在开始录制或直播前,可支持片头片尾图片、视频、PPT的添加,并可设 11 定显示时长。

13、台标(课标、校标):支持四个以上图片格式的台标在输出画面的任意位置的显示,视频录制期间台标位置可调,同时可另设置水印图片,以确保版权。

14、字幕:支持设定字幕,字体颜色、大小可调整,字幕背景色、透明度可调整,以方便观看用户。

15、现场特技:支持画中画、等画面的显示模式,画中画的小画面可在任意位置调整且画面大小可调整,避免遮挡屏幕;等画面模式,可输出两个相同大小的画面,方便用户全局观看;等画面模式包括交错模式及平铺模式;全画面模式,可将所有画面整合到一个画面中显示;画面之间可以相互切换,支持在切换过程中的渐变效果。

16、灾难恢复:录播主机应能支持设备的灾难恢复,当设备发生故障后,截止故障发生时,录制的内容应该保留下来,支持修改编辑。

17、*B/S架构,通过IE浏览器就可实现直播、点播等功能。

18、实现最高1080P的高清视频直播或转播(可根据实际网络状况向下调整为标清或更低的视频显示格式);支持单播、组播和转播功能。直播延时<1秒,音画同步好。支持视频转换、光盘刻录、自动远程存储等功能,*支持高清和标清双码流同时录播;要求在同一主机的同一系统下完成;生成的直播流为标准的TS流。

19、有实时文件索引生成功能,可在教师讲解PPT的过程中当中自动生成以PPT标题为内容的索引,可以方便快捷的选择需要观看的章节。

20、录播主机支持专业摄像机和高清摄像机的接入拍摄录制。

21、录播主机应支持在录播完成后,授课教师直接应用录播系统查看录像并导出录像文件;并支持后期编辑。

22、MP4、FLV两种文件封装格式供用户选择;电影模式文件与资源模式文件可选择不同文件封装格式同时生成,便于后期进行非编处理。

多媒体教室方案 篇6

设计方案

前 言

随着社会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媒体正渗透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停留在“粉笔、教鞭和纸张”固有模式的传统教育体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受到了极大限制,已不能适应培养具有新技术、新知识密集型人才的需要;及传统教育所存在的缺少对教育对象的个性细分、潜力挖掘和能力培养等问题。通过智能化设计,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技术,应用到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创造新的教学体系,整合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以解决传统教学所在的负面问题。根据学校方面的要求和建设目标,通过系统集成,达到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化的功能,本着经济适用,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升级需要。保护投资商利益,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多媒体教学系统简介:

多媒体教学系统由计算机、DVD、中央控制、实物展台、功放、音箱、投影仪等A/V设备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包括各种软体的使用、DVD/CD碟片、各种实物、声音)的播放功能;实现多媒体电教室的现场扩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统,提供优良的视听效果。

一、本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是世界 教育发展的主流。我国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已取得了相当成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全新的教学环境,来设计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市场的趋势所在。

随着现代化教学系统在各大院校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集多功能教室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演播系统於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教育体系在教育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非常感谢贵方给予我们参加本项目设计的机会,我们将本着诚挚、认真的态度,根据本项目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利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我们丰富的工程经验,充分考虑整体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可扩展性、操作简易性、经济性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方案,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工程简介

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是根据甲方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综合设备性能价格比组建,使学校的教学体系更上一个新台阶。本工程项目采用“ EPC/ 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方式,即我们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提供完整的全新设备,包括设计.制造.运输,安装施工、调试、验收及质量保证期内的维修等。

(三)、设计项目

多媒体教学系统。线缆铺设配套

(四)、设计依据

1、设备生产厂家的专业设备资料;

2、长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维修所结累的专业经验;

3、有关设计标准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91-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27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器装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1-8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 / TIA— 569)●《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3115— 87)》

●《电气装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 90,92)》

(五)、设计思想

多媒体教学系统产品来自世界各地,种类及品牌琳琅满目,当中良莠不齐,在所难免。由于专业性强,非专业技术人员很难深入了解其性能,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站在用户立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厂牌形象: 一般知名度高又来自发达国家的品牌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而多媒体教学系统工程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选用具有良好形象厂商的产品,更能保障设备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良和安全可靠性。

2、专业化程度: 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厂商,其系统设备也齐全,并具有可靠的稳定性。而东拼西揍的设备组合,其系统品质自然会大打折扣。

3、专业素质及维修能力: 不管产品品质有多好,总归有出故障的一天,具有专业素质的售后服务能力,对用户很重要。

4、设备的整体性: 学校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方案尽可能在一个系统中选用同一厂牌的设备,使产品性能得以充分体现,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5、方便用户操作: 根据使用环境,选配容易操作的系统,使系统功能得以充分利用。而方便的系统操作更能满足用户需要。

6、系统的扩展能力: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率更高。较强的系统扩展能力,可以让用户在需要时,只需增加少量部件即可使系统得以扩展,以提高使用价值。

7、产品的延续性: 充分考虑产品的发展趋势,不会因科技进步,使产品很快被淘汰。

8、实用的系统设备: 根据使用场合选配实用的设备“量体裁衣”,尽量避免选用超过所需功能的设备,既不实用,也浪费投资。

9、设备技术指标的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技术指标才有参考价值,而一些厂商为了促销产品,弄虚作假,会使用户受骗上当。

10、价格因素: 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投资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分钱一分货”,过于压低价格,将会损害用户自己的利益。

(六)、设计原则

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取决于设计人员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熟练掌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方案掌握了这—行业的最新技术,以及是否能预见到今后几年多媒体技术提出的新要求.本次工程的建设,不仅要求设计严密、布局合理,能与新技术、新产品接轨,而且所选择的设备应在实施若干年后,亦能保持其功能完善而且不落后.同时应符合实际需要,不能华而不实,否则势必造成投资过大和浪费。总之,就是要做到先进,实用,合理。

2、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取决于选型设备的质量水平,专业名牌设备能保证设备的系统化及稳定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站在甲方的立场,尽可能在一个系统中选用同一厂牌的设备,使产品性能得以充分体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越高,抗损性就越强,从而得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系统的可扩展性原则

整个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扩展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在需求上也将会发生变化,因此,本次多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考虑到控制与使用的方便和功能上可扩展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可灵活增减或更新各个子系统来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完善性和领先地位。

4、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又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通讯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5、可操控性

对媒体系统运行工作是技术与人的管理的统一,先进的技术系统必须通过人的掌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本设计中,系统将通过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各种资源和手段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提供给管理人员使用与控制。使得该系统的授权用户能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掌握各子系统的资源,同时,通过子系统之间的智能联动控制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及功能,以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率。

6、设计施工标准化原则

本次安防工程各环节的工作均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原则开展;

(七)、设计目标

以客观要求为基础,采用具有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以达到节省人力和科学化管理。

二、多媒体教学系统

(一)、概述

本系统由教师根据执教内容集中控制,能实现对各种设备常用功能的控制和音视频之间的切换操作,使教学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克服以往呆板的灌输形式,采用声像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易于领会和接受。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缓解上课教师的劳动强度。

(二)、系统构成

本多媒体教学系统由以下三大系统构成:、多媒体显示系统

多媒体显示系统由高亮度、高解析度的液晶投影机和电动屏幕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资讯的大屏幕显示。

2、多媒体教室 A/V 系统

A/V 系统由计算机、DVD、VCR(录像机)、实物展台、功放、音箱等 A/V设备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包括各种软体的使用、DVD/CD 碟片、录像带、各种实物、声音)的播放功能;实现多媒体电教室的现场扩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统,提供优良的视听效果(注:所列设备可以根据客户定制)。

3、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采用目前国内档次较高、技术成熟、功能齐全,用途广的中央控制统,该系统经济适用,能够实现多媒体电教室各种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

(三)、系统主要设备与功能

多媒体投影系统中包括的主要设备有:投影机、钢制教学讲台、视频展示台、投影幕、教学音箱、教学扩音系统、无线咪、中央控制器。传输部分是数字视频信号的通路,视频电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像信号的噪声、失真及清晰度等。因此视频电缆的好坏与合理的规划线路的铺设连接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

●VGA视频传输线览

粗线,使最终的投放得到良好的效果。●线槽线管

室内走线要求用PVC线管或线槽,采用渡锌铁管等,避免电磁场的干扰。●其它辅材

我们将周全考虑并使用规范连接系统设备使其正常运行还需要的其它所有附属材料。

控制部分是本系统的“心脏”,也是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本系统采用中央控器集中控制方式,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常用功能的控制和音视频之间的切换操作。控制系统由主机、显示器和中央控制器等组成。

三、施工方案

(一)项目情况

1: 工程期限: 根据现场的实际要求以及工程的紧急情况。2: 质量要求: 质量满足全优工程, 创建监控行业样板工程;

(二)施工进度表:

(三)施工人员安排:

(四)施工简述:

1.设备材料:

1)所选用设备安装前一定要进行功能,性能,可靠性检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2)所用线材(包括视频线,电源线)必须选用经国家检测的优质线材确保监控效果; 2.设备安装:

1)线路按设计图纸敷设

2)显示屏幕要以满足视角,美观,及结合投影机投影能获得最终良好效果为 准安装。

四、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多媒体系统的施工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施工规范》执行。并满足《工业企业通信施工规范》、《工业企业通信接地施工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所场所电力装臵施工规范》等进行施工。其中重点注意事项:

(一)、室内配线不仅要安全可靠

而且要使线路布臵合理、整齐,技术要求如下:

1、室内导线,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的绝缘应符合线路的安装方式和敷设的环境条件。导线的截面积应能满足供电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传输线路采用耐压不低于250V的铜芯绝缘多股电线。

2、配线时应尽量避免有接头。接头必须采用压接和焊接,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机械力的作用。穿在管内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接头。必要时尽可能将接头放在接线盒或接线柱上。

3、配线在建筑物内安装要保持水平或垂直,配线应加管保护,塑料管或铁水管按室内配管的技术要求选配, 天花板顶走线可用金属软管,但需固定稳妥美观。

4、信号线不能与大功率电力线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内。如因环境所限,要平行走线,则要相距50CM以上。

5、报警控制箱的交流电源线应单独走线,不能与信号线和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交流电源线的安装应符合电气安装标准。

6、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或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

(二)、室内配管技术要求

1、线管配线有明配和暗配两种,明配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暗配管 要求管路短、畅通、弯头少。

2、线管的选择,按设计图选择管材种类和规格,如无规定时可按线管内所 穿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积的70%的限度进行选配。

3、为便于线管穿线和维修,在管路长度超过下列值,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 转接盒,其位臵应便于穿线。(1)长度每超过45 米,无弯曲时;(2)长度每超过30 米,有一个弯曲时;(3)长度每超过20 米,有二个弯曲时;(4)长度每超过12 米,有三个弯曲时;

4、线管的固定: 线管在转弯处或直线距离每超过1.5 米应加固定夹子。

5、电缆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穿线管的弯曲半径,在放线缆时不小于线缆外径的10 倍,在穿放普通导线时不小于导线外径的6 倍。

6、凡有沙眼,裂缝和较大变形的管子禁止使用于配线工程。

7、线管的连接应加套管连接或丝扣连接。

8、竖直敷设的管子,穿入导线截面积的大小,在每隔10~20 米处,增加一个固定穿线的接线盒(转接盒)用绝缘线夹将导线固定在盒内,导线越粗,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越短。

9、在不进入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入导线后,应将管口作密封处理。

10、接线盒或转接盒的固定应不小于三个螺钉。

11、接线盒(箱)与管子的连接应加杯梳。

12、接线盒或转接盒应加盖。

13、线管的分支处应加分线盒。

五、培训计划

(一)、前期培训:

1.对甲方派出人员进行线路走向培训,主要课程是线路走向、线路转接设备箱的安装及接线方法;

2.前端设备的安装、接线方法、调试设臵等培训;

(二)、中期培训:

1.总控设备接线方法和使用; 2.一般故障的排除及解决方法。

(三)、后期培训:

1.操作员培训:培训内容是总控设备有分控设备的控制、使用;

2.管理员培训:培训内容是控制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调码、操作原理等,使管理员能深入了解本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各项功能板的设臵工作。

(四)再培训:

1.当甲方认为或管理员不熟悉,须再培训,我公司将根据要求进行无偿培训;

六、本公司工程保障体系简章

1、本公司工程管理流程

1)准备阶段

组织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系统的设计方案书、建筑平面图、施工图,同时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具体了解施工现场的位臵特点,与同场地其他相关的施工单位接洽,了解他们的施工时间计划,指定好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计划,按工程进度组织材料进场。

2)施工阶段

在前期,完成现场本系统工程的管线布臵施工,并进行好线缆的铺设;在中期,对所有管线进行自检,等待现场土建结构等相关配套工程的完结;在后期,对所须安装器材的部位预留安装位臵,并协调装璜单位对一些地方进行装璜修补。

3)调试、开通阶段

在整个现场完成设备器材的主件安装,并进行系统的开通、调试;在现场正式使用前,邀请相关工程负责人,共同组成验收小组进行初步验收,对在初步验收中所出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并保证在用户正式使用之前完成;整改后经验收小组书面签字同意,整个系统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为3—7 天。4)验收阶段

整个系统经过3—7 天的试运行后,系统各主附配件间的相互磨合也基本完成,系统将进入一个长时间的低故障运行期,此时,由我方负责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最终验收,并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汇总,直至各方面对本系统都满意为止。

系统验收原则:器材验收按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验收,工程质量按国家有关规定验收。

验收时,我方将提供如下材料:

器材布防图(含线槽、管道布臵图)工程竣工验收单 综合系统图工程合同复印件

设备器材一览表主要设备使用说明书。

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由公司提交进场技术员名单及联络方式,凡进场施工技术员均佩带我公司胸卡及安全帽,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2)在工地设专职技术人员。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图及操作规程施工,公司对施工质量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及纠正所出现的问题。

3)向建设单位提供整个工程的专业技术文件、详细的施工图纸。请工程负责人随时了解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向中心提供一条24 小时热线电话,与工地随时保持联系。

4)整个工程的设备安装、线路的走向均采取隐蔽保护管安装,安装位臵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施工,若原设计方案需要更改,应办理变更手续,由建设单位出具变更通知,双方签字有效后方能进行更改。

5)系统所有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必须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系统的其它设备均要符合国家行业要求。

6)我方保证所交付的设备均出自原产地,包装完好,附件齐全,且向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7)系统方案的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的验收等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这些法规将成为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合同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工程质量的依据。8)有关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实行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不得向任何与工程无关人员提供,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保密制度。

3、工程服务承诺

1)免费为甲方培训所需操作人员;有关操作人员可从设计、安装、调试或验收阶段即介入有关技术工作。

2)在保用期满以后,我方仍对用户系统设备负责,双方可进行互惠的有偿服务,以方便用户及维持系统的最佳运用。

3)工程竣工后,免费提供两套系统竣工图(包括:系统管线布臵及走向图、设备安装平面图、系统结构原理图等相关资料,以方便用户将来的查询及扩展。4)为用户操作和使用方便,在集中培训用户操作人员的基础上,有重点及有征对性地培植2—3 名系统操作使用骨干,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层面的需要。6)全套系统免费保修壹年,如个别主器材厂家对其产品的保修期大于一年的,以较长的时间为准, 在此期间, 实行三包。器材自然损坏(非人为因素或不可抗拒力造成的),免费负责更换。7)实行电话报障报修,接电话后即时响应,在电话中由我方称职的技术人员指导解决,如无法即时解决问题,本市在24 小时内上门服务, 现场解决问题;外地除在旅途时间外24 小时内将由我公司技术人员赴现场解决问题。

4、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

技术培训是“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系统验收后正常运行的技术保证之一,也是工程承建方的重要责任。除在现场进行实地指导培训外,还将视实际需要,在公司培训中心常举定期或不定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用户培训,保证培训及时,完整,有效。培训依据

系统结构、系统原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培训要求:

a.培训内容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b.提供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说明、方法等资料; c.通过培训,使系统使用人员能独立操作。

D.为了培训的效果更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操作人员可从设计、安 装、调试或验收阶段即介入有关技术工作。

e.为用户操作和使用方便,在集中培训用户操作人员的基础上,有重点及有征对性地为使用单位培植2—3 名系统操作使用骨干,1 —2 名系统维护人员(如果设备非本公司提供,不包含此条)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层面的需要。培训内容:

在基础培训结束后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操作,以便进一步了解与掌握智能化系统;从现场调试开始,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直到系统操作人员使系统正常运行为止,我方撤出现场。培训应达到效果: A、一般操作人员:

熟悉智能化系统结构,了解系统软件知识。熟识设备,了解系统硬件构成。能熟练地操作智能化系统。

能修改操作人员级别范围内的设定值。能对系统进行简单维护。B、高级管理人员:

具备一般操作人员所具有的技能。能修改高级别密码的系统设定值。

能了解高级别密码的系统现状及历史资料。

能方便灵活地个性系统设臵,并进行软件编程修改图形、扩充被控设备的内容等。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7

专门配备一个i Pad实验室投资不小,但是能够参与i Pad课堂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却是有限的,有没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在不改变现有的传统多媒体教室装备的基础上让i Pad在更多的课堂里、在更多教师的手里先用起来?其实要实现教师人手一台i Pad终端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就是要解决i Pad的投影连接问题。

一、连接方案

从设备投入、改造工程量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有以下几种简单的连接方案,可以让普通教师快速体验起i Pad教学。

1. 方案一:使用苹果专用 VGA 转接线

转接线一头接i Pad的lightning接口,另一头接投影仪的VGA线,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稳定的方法。但是笔者不推荐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有线的接法不能让教师在教室里自由走动,这与用台式计算机上课没有太大的区别,无法实现无线终端的优势。

2. 方案二:使用 Apple TV 连接

Apple TV由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高清电视机顶盒产品,通常俗称苹果盒子。用户可以通过Apple TV在线收看电视节目,也可以通过Airplay功能,将i Pad,iP hone,i Pod以及PC中的照片、视频、音乐传输到高清电视或投影机上进行播放。

其连接原理是将Apple TV通过HDMI线连接到投影机、用音频线连接功放设备,再将Apple TV与i Pad接入同一网段的局域网中,通过IOS系统中的Air Play将i Pad上的内容无线传输给Apple TV,再分别通过所连接的投影机和功放投出画面和声音。

与第一种方案相比,教师上课时就可以捧着i Pad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了。但是一个Apple TV也至少需要几百块钱的投入,如果几个班轮流使用一个,每次连接的插拔比较费事,不太现实,而如果给每间教室配一个,应该要考虑到教师的使用频率,如果使用得不多也是一笔浪费。

结合教室现有的装备考虑,我推荐第三种几乎没有额外投入的连接方法。

3. 方案三:使用 i Tools“苹果录屏大师”连接

这种方案的原理与方案二类似,但是可以使用台式计算机实现Apple TV的功能,而现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都配有接入宽带并且连接投影机的计算机,所以就无须再考虑设备上的投入了,具体的要求如下。

(1) 硬件配备

要求教室计算机连接投影机、功放音响,宽带接入 ( 有线、无线均可 ),目前中小学的教室通常都能达到这个要求。

(2) 软件安装

要求计算机和iP ad上都要安装i Tools软件,我们就是靠iT ools软件的“苹果录屏大师”功能将i Pad的内容传输到计算机上的。

(3) 建设Wi-Fi环境

设置计算机与i Pad在同一网段的局域网内,这个问题也不大,可以用无线路由器实现,也可以在已接入宽带的计算机上使用360随身Wi-Fi为i Pad提供网络环境。

二、使用步骤

当上述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的要求都满足后,具体连接方法跟使用Apple TV的方案是类似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打开计算机上的i Tools软件,在“工具箱”中找到“设备管理”下的“苹果录屏大师”的应用,并打开。

(2) 打开i Pad中的“控制中心”,IOS7及以上版本的系统可以由下往上滑动屏幕打开,IOS6则可以双击HOME键打开。

(3) 在控制中心点击“Air Play”图标,然后选择需要输出到的计算机设备,并启用“镜像”功能即可 ( 如果是方案二,这里选择的就是Apple TV设备 )。

(4) 如果在控制中心没有“Air Play”图标,可以启动iP ad上的iT ools程序,这时“Air Play”图标就会出现了。

这时我们会发现i Pad上的画面内容完全输出到了计算机屏幕上,这时再通过连接到计算机上的投影仪就可以把这些内容投影出去了。通过实践,我发现将i Pad内容投出去后,我们对i Pad的控制和投影画面的变化是同步的,丝毫感觉不到有滞后的现象。而且,不仅画面内容输出到了计算机上,连声音也能同时输出,可以通过连接到计算机上的功放音响设备播放出去,所以这种状态下上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交互切换

使用上述方法实现简单的i Pad无线教学是没有问题了,但是我们希望课堂不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模式,还要考虑到与学生的交互反馈。虽然在这样简单的装备环境中我们无法实现四五十个终端的并发数据,但带上四五个终端是没有问题的,至少可以实现学生的分组学习交流了。

假设我们课堂里需要有5台i Pad终端 (1台教师机、4台学生机 ),我们来看看使用i Tools“苹果录屏大师”如何实现投影的切换。

(1) 按之前的方案要求,在教室的台式计算机和5台iP ad终端上都安装i Tools软件,并且把它们组建在同一网段的局域网中。

(2) 按之前的方法先把一台i Pad内容传输到计算机上,实现投影。

(3) 当需要切换投影时,在计算机上把当前的i Pad画面关闭退出。

(4) 在接下来需要投影的iP ad终端上开启Air Play镜像,这样第二台终端的内容就能成功地切换出去了。

虽然这个方案比较简易,可同时在线的终端数量不多,也没有功能强大的教学控制平台作支持,但考虑到这是在原有的媒体教室环境中,几乎没有作任何设备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6-0058-03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Multimedia Classroom in Teaching//Wang Qin, Xu Liling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in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working combing his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aims at exerting its advantage to aid multimedia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classroom; application;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1多媒体教室在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教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现代化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各个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越来越多。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采用多样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给人以生动活泼、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信息素养。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体授课既可以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又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根据教学资源、教学要求的不同,多媒体教室可分为演示型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型多媒体教室。演示型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有:多媒体集中控制系统、投影机、大屏幕、计算机、扩音系统、控制台、黑板等,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将相关的上课内容通过投影机巧妙地展现在大屏幕上,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与学生间接地进行双向交流,可以动态、重复地讲解和播放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室中通过大屏幕可以对图像的每个细节看得十分清楚。但此教室也存在着缺点,在整个演示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差,学生更多地只是观看大屏幕,不适合一些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

网络型多媒体教室是在演示型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换机和学生用的计算机,主要为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或者有网络要求的专业课提供教学场所。网络型多媒体教室集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于一身,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和交流通讯工具。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教学,可以利用广播功能完成班级集体授课,可以通过监看、监听和控制功能单独与学生交流,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便于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真正实现信息共享、设备共享和教育共享。

2多媒体教室在教学应用中的不足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笔者对高教园区内两所大学的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统计中发现,每天有课程安排的教室占大部分,部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达到了90%。几年来,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节节上升,由此也引发了设备在使用、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2.1违规操作降低多媒体设备使用效率

多媒体教室所配备的设备相对复杂,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设备,但部分教师对设备不了解,采用错误的操作方法,严重违反操作规定,造成多媒体设备的频繁损坏,既加大了成本投入,也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益。

2.2设备陈旧老化影响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室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一些设备老化的问题。比如:投影机老化,灯泡使用寿命明显缩短;计算机配置陈旧,运行速度较慢;控制面板使用长久,某些按键不灵活等等。很多教师明显感觉设备运行速度相对新多媒体教室慢,教师在授课之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应付设备操作,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2.3多媒体设备选型不合理

早期建设的多媒体教室设备繁多,除了演示型多媒体教室所配备的设备外,还有卡座、录像机、DVD机、展台等,选用的中央控制器按键多,操作复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初衷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如此复杂的设备让教师忙于应付设备的操作,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甚至会让教师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产生畏惧心理。

2.4多媒体教室管理现状混乱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一般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不同学校部门设置不同,大体情况如下:多媒体教室的排课由教务处或者教育技术中心完成,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或者后勤人员来承担。由多个部门的排课、维护和管理,出现问题之后部门之间互相推脱责任,造成原本不够的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低,工作效率下降。

3多媒体教室的管理

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不仅仅是物的管理,还有人的管理。加强多媒体教室的管理,提高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室在教学上的作用,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组织教师培训

(1)多媒体设备操作培训

多媒体教室的建立主要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跟教师的操作密不可分,正确的设备操作流程能使教学顺利进行,反之,则影响教学,拖教学的后腿,更有甚者将导致设备彻底瘫痪。因此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是多媒体教室管理的关键所在,马虎不得。每学期开学初安排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使用规章制度、操作规范以及多媒体基础知识等,做到示范型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指导教师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培训结束后发给相应的资格证书。

(2)教育技术理论和课件制作培训

高校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是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者。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会用多媒体教室,还要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如何选择多媒体教学资源;思考哪些课程适用于多媒体教学;怎样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加强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基础知识和基本软件的使用(如PowerPoint 、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通过学习,旨在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具备获取、分析和加工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教师。

3.2多媒体设备维护

每天不停运转,多媒体设备也有“生病”的时候。在多媒体教学结束后多媒体教室需要管理员精心的维护和保养。只有给设备无微不至的“关怀”,设备才能正常的运转,使用寿命才能延长。

(1)投影机的维护

投影机是多媒体教室的“眼睛”,比较贵重也容易出问题。为了保证正常的运行,除按照程序正确操作外,最主要的还是防尘和通风散热。必须定期清洁滤尘网,控制投影机连续工作的时间,保证教室室内清洁卫生。一般在学期末可以安排清洗投影机液晶板和光路等工作。不同品牌的投影机灯泡使用寿命不一样,当灯泡使用时间接近灯泡的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更换灯泡,防止灯泡使用时间过长而炸裂损坏投影机内部器件。

(2)计算机的维护

计算机是多媒体教室的核心,离开了它就没有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室检查中多次发现计算机系统崩溃的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室中人员流动量大,频繁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也使计算机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中转站。为了保证计算机安全正常运行,须采取以下措施:安装计算机硬盘还原卡,合理使用还原卡的各项功能,使计算机每次关机后,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如诺顿、瑞星等,启动病毒实时监控系统,还能有效地防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

(3)其他设备的维护

定期检查有线话筒、无线话筒,排除扩音系统啸叫、无线话筒干扰的问题发生并及时更换电池,及时排除设备隐患。

做好多媒体设备除尘工作,保证控制台内除多媒体设备外无杂物,以免影响设备通风散热。多媒体教室内禁止使用粉笔,建议采用白板和白板笔来替代黑板和粉笔,减少教室内粉尘的产生,影响设备的使用。

3.3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要本着稳定、经济、实用、更具人性化的原则。多媒体教室的设计应符合教师、学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要求,既保持传统教室的风格,又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兼容不同版本的教学软件等等;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又要适合管理人员的管理,多媒体教室分布要合理,在采购多媒体设备时应尽可能的统一规划、统一购置。教室中各种设备都要有良好的扩展升级性能,以满足教学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3.4规范管理,健全制度

(1)明确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责任

多媒体教室排课应由教务处负责,设备维护由教育技术中心或者网络中心负责,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管理由后勤人员负责。做到权责分明,责任明确。

使用和借用多媒体教室用于学生活动方面,校级学生活动由团委审批,各个学院的活动需由本院院长或书记签字后,由教务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共同把关,教务处来把教室调度的关,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把设备使用的关。在使用中,严禁擅自用电源连接其他设备,严禁随意设置控制台及动用其他设备,严格按照多媒体设备操作规范来使用设备。

(2)健全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将所有设备的型号、使用说明书、保修单整理成册,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多媒体教室运行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出现问题做到有章可循。

3.5提高管理水平

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科学的管理不仅能保证正常的教学,而且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如何在管理人员紧缺教室数量多的情况下,科学有效地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摸索。安装多媒体教学集中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多媒体管理人员能在控制室里实时看到教室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操作、界面切换等一般性问题管理员无须亲自到教室现场,通过对讲系统指导教师解决或者通过网络化的中控管理软件将问题轻松搞定。如此一来,管理员处理问题的时间明显缩短,不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管理水平也有所改善。

提高多媒体的管理水平还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除了维护好多媒体设备之外,还要经常与教师沟通,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需求,及时改进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②安排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到其他高校相关部门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取长补短。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多媒体设备层出不穷。管理人员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汲取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努力钻研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适应现代化教学设备管理和维护需要。

上一篇:中国美术史复习试题下一篇: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