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课堂有感

2024-08-27

读懂课堂有感(共14篇)

读懂课堂有感 篇1

“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

——读《读懂课堂》有感

邢竹青

“懂”是人和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是最容易走进人内心的活动。常常觉得教师是个非常繁琐的且平凡的职业,因为他的对象是人,而且是一群天真烂漫的熊孩子,所以在工作中充满无数未知,即使自己付出了自己的所有精力也不会得到自己期望得到的结果。钟启泉先生从课程内涵、方法、要素等细细阐述了课程革命的挑战,还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等方面呼吁要倾听儿童的声音,并说明了目前课堂存在的不足,让每一个教师能够在读懂课堂的活动中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阅读了钟启泉先生的《读懂课堂》,我第一次知道,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那么教师的工作也应作出三种回应: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

作为一名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我来说,这本书对我的教育教学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首先读懂课堂意味着要读懂学生。这里的读学生不但是指学生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基础差异、爱好特长等。最主要的是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上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自己在课堂中能够和学生处在同一认知的水平,让学生能读懂老师的授课内容,并掌握好着内容。其次要读懂自己。要对自己有个很清晰认识和评价。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熟悉教材,能活用教材,能在多大程度上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哪些方面需要自己积极提高,是否能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自己欠缺的这些应该从哪些方面补救,让自己更加完善。第三要读懂教学过程,要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成长。

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在课堂中我们要学会提问。例如,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林老师反复强调要先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模式,而不是先把学生名读出来再提问问题,这样其他的孩子没有思考的动力。课堂中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板书的教育功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越来越多地运用,很多课堂中就没有了板书。在课堂中我们要采用能让学生适应的的先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特别是英语课堂,让学生在充分的教育活动中锻炼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新课改后的教材很多语言项目非常符合实际生活,所以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对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本身学生们就对西餐文化很感兴趣,在课堂中让学生把学习语言的过程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课堂中读懂学生,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细心解读学生的成长需求,寻找并确定学生发展的最佳活动。当我们在读懂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的时候,“教学相长”才被赋予其真正的意义。

读懂课堂有感 篇2

《木偶奇遇记》的师生共读课我曾经公开共读过三次, 但每一次的共读我总觉得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 如从一开始聊“童话”到聊“作者”, 然后“请学生谈谈对故事中人物的感受”, 到后面的“共同读其中的一个故事”, 到最后“让学生为本书写写推荐词”。整个过程感觉很形式化。“老师在其中做什么?”“学生读到了什么?”“有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等问题我似乎并没有在意, 而更多的是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这次学校的“金秋柯小课堂节”活动, 我准备与学生再共读此书。那么如何体现共读课中的“生本味”?如何在共读课中去读懂学生?这是我备课时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在备课前的询问中, 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读这本书, 因为里面的故事情节很神奇, 并且特别能打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于是我把共读的核心定位在“神奇”和“感动”两个词上。那如何能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呢?我想借助于学生的力量, 便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资源之一】学生出题, 教师整理筛选。

我在让学生读了书后, 请每个学生出两道与故事内容有关的题目。也许是他们平时经常扮演“做题者”的角色, 所以由他们来出题, 他们可乐坏了。第一天晚上布置的任务, 第二天全班学生都完成, 交上来一看, 呵!部分孩子出的题竟是差不多的。于是我筛选出其中的八道题, 作为本次共读课的第一个环节:同伴出题, 互相交流, 了解内容。以下就是本节课第一环节的教学———

师:前几天, 同学们还就这本书的内容出了一些题, 朱老师从中选了8道有价值的题, 同学们能接受这8位小老师的考验吗?

生:能。

师: (利用课件逐一出示) 请小老师起立读题。

生1:《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谁? () A.法布尔B.科洛迪C.笛福

生2:作者是科洛迪。

生1:回答正确。

就这样, 8道题在8位小老师的组织下, 很好地进行了考察。

在8个小老师请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其中陈志鹏同学和柳敏烊同学在他们出题的基础上, 还进行了追问, 如:“那你知道匹诺曹的衣服是哪来的?”“两个骗子长得怎么样?”等等, 这些追问把原本固定的题目变得更加灵动了, 课堂上的阅读气息也更浓了!

我利用学生出的练习题, 以学生考学生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代替了以往以教师讲解故事内容为主的上课方式,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回想起我们的师生共读课, 很多老师都徘徊在导读课和阅读交流课中, 往往从了解作品的作者开始到内容的关注等, 其实我们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在看书前也早已了解过作者和内容, 这在阅读交流课中已经没有必要再来重点学习。这次我大胆进行尝试, 以这种“练习”、“同伴对问对答”的形式, 从而达到让学生再次温习故事的内容, 我想也是一种“以生为本”的体现吧!

【资源之二】课前调查, 统整合作学习。

在上课前, 我不仅让学生出题, 还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对于他们的选择结果, 我也进行了整理归类, 发现有六个故事最受他们喜欢, 分别是《会说话的木头》、《卖掉课本》、《鼻子变长了》、《变成驴子》、《父子团聚》、《成为真正的孩子》, 于是我把备课的重点放在这六个故事的学习中。那如何能最大化地有效学习呢?我想小组合作便是最好的方法。以下是统整合作学习的环节———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读这六个故事。 (课件出示要求) (生自由读并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 然后开展学习, 教师一旁来回巡视。时间约8分钟)

师: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哪一组先上来展示?好, 有请柳敏烊组 (柳敏烊拿着小组的成果, 借助投影开展交流) 。

柳:我们组认为《变成驴子》最神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匹诺曹、土拨鼠、小灯芯, 组员张欣桐认为匹诺曹和小灯芯好好的突然变成驴子让她感到很神奇, 而且土拨鼠还会把脉, 真神奇;组员魏超认为匹诺曹长出驴耳朵很神奇;组员杨雅文觉得匹诺曹居然发现自己的耳朵比手还要大, 很神奇;我写的是匹诺曹变成了驴子怎么可能, 让我大吃一惊! (学生掌声响起)

师:我们来看魏超同学写的, 其实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会长出驴耳朵?这个问题谁能来回答?

生1:因为贪玩。

师:谁还想补充?

生2:书中有一章就写到《贪玩误事》, 我想这是最好的原因了。

师:说明在这个故事中, 匹诺曹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 (齐) 贪玩的孩子。

师:请魏超同学上来板书“贪玩”二字 (魏超上台板书) 。

师:感谢柳敏烊组给我们分享了故事中的神奇。请你把你们组的学习成果利用磁铁, 张贴到后面的大黑板上。

师:哪一组也想分享你们的成果?

就这样, 共有四个小组交流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其中既有神奇的故事, 又有感动我们的故事。每一次的交流中, 我们总能生成很多的教学资源, 如“为什么小木偶变好了, 家也变好了”、“金枪鱼对匹诺曹的帮助”、“父子团聚的温馨场景”等。在交流学习中, 我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 组织学生对匹诺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概括, 最后让学生体会他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

课后, 我心潮腾涌,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在备课中我想象不出究竟会有怎样的局面, 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我无法预料, 所以我是既担心又期待。结果也正是这些始料未及的当堂生成, 使得我们的学习与交流变得更有价值, 学生交流着同伴的疑难问题, 争论着同伴的观点态度, 学习着同伴的心得体会, 大家在其中学得开心, 学得有收获。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 篇3

一、读懂教材、触摸教材灵魂所在

以往的复习课呈现的课题内容是《复习》,现在的课题是《整理与复习》。虽然课题只加了三个字,但折射出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巨大转变。以往的复习只强调了巩固已学知识,整个过程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将某部分知识整理成一定的结构,让学生记住,并通过习题的练习,达到技能的熟练、提升,忽略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忽略了不同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生成和心智的成长。现在,强调“整理”并将整理放置于“复习”之前,就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和建构,突出的是学生个体的参与,突出的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实现的是学生的成长。

二、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思维脉搏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关系性与逻辑性,但是由于数学学习总是分散进行,学生难以自觉地从整体上贯穿这些知识。因此,在整理复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忆、联想、交流、讨论等活动,走进学生思维的殿堂,采用有效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建构,达成其能力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了解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把握状况,贴近学生思维跳动的脉搏:

⒈回忆、联想———把握学生思维现状

近两周的单元学习,学生对圆的知识究竟认识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教师肯定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缺失和遗忘也是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控的。留给学生时间,让其自己从记忆的深处挖掘一个一个的点,确定自己在该单元学习的“位置”是建构知识网络的前提和必需。

⒉讨论、交流———唤醒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处的觉醒

通过学生的回忆和联想,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圆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那么,接下来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讨论就让学生不断地聆听、搜索、获取到自己在识记方面缺失之处,不断地纠正偏差、加深印象,唤醒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处圆各知识点零散状态的觉醒。

⒊分类、整理———梳理归类知识点

梳理各个知识点,将其分类整理,为搭建知识框架做准备。纵观整个分类整理过程,也是让学生温故、界定、明辨、理顺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严谨、有序思维的有效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学生以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点为导线,引出圆的周长、面积的概念,基本公式和变式,再次内化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等等。

⒋网络、建构———搭建知识的结构框架

合理地分类和条理清楚地整理,为建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袭脉络,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就能搭建本单元的网络。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引导,创设一个个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学生才能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桥梁。因此,在整理复习活动中,我们要读懂学生每一次举手、读懂学生眼睛中闪烁的智慧,读懂学生的语言和动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走进学生思维的殿堂。

三、读懂课堂,渗透数学原有滋味

整理复习的课堂不同于新授课、练习课,但教师很容易将整理、复习设计成练习活动,成了技能技巧训练课;学生容易对已学知识的重复说教产生疲惫情绪,课堂上更容易产生出一些平时课堂上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面临的是预测和实施脱节的现象。

因此,在整理复习课上,教师应做到课前回顾、课中观察、课后留心。课前回顾前期课堂上学生探索、建立新知识的情形;回顾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回顾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疑惑。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神态;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语言,分析学生思维偏差。课后处处留心学生的表现;留心学生对综合问题的思考解决等等,充分发挥整理复习课知识构建的社会性,促进学生在整理复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让课堂更加充满数学的滋味。

读懂课堂有感 篇4

母亲,是一本书,需要你细细地咀嚼才能读懂,母亲,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你读懂母亲了吗?

——题记

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双腿瘫痪的儿子拥有活下去的勇气,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耐心地鼓励他,最后,这位母亲去世了,儿子却在母亲的教育下好好地活了下来。这便是《秋天的怀念》。读罢此文,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拥有对母亲的敬佩与深深的愧疚。

你过生日时,她会为你买来一个大大的蛋糕,并欢迎你带一群朋友到家里疯玩,而她过生日时,你或许一点都不知道;你和她去看电影时,在电影院碰到了自己的朋友,你毫不犹豫地为朋友买了一张票,并要求她坐到靠边的那一排;有一天看到你字写得好,便用半个月的工资为你买了一支派克钢笔而作为鼓励,而你马上就用钢笔和朋友换了一个MP3„„忽然有一天,她去了,你才会感到心底有什么东西在隐隐作痛!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母亲,这就是我们难以读懂的母亲。古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今有“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想起了我的母亲,总有一件事让我怎么也不能忘怀。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学完奥数回来,在电梯里,一个酒疯子突然闯了进来,我不敢仔细地端详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又高又胖,手里拿着匕首,他进来时,傻笑着,望着我和母亲。母亲立即把我推到一边,用那并不高大的身体将我护着。要知道那人手里拿着把匕首啊!他东晃西晃,在电梯里撞来撞去,我害怕极了。终于,他下了电梯。在他走出电梯时,母亲用眼睛向我示意,意思是说不要说话。母亲难道不害怕吗?在母爱这种力量面前,任何危险都阻挡不了她,这便是最好的诠释。

读懂课堂读书心得 篇5

《读懂课堂》详细论述了我国课堂教学现状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书中所提及的种种理论知识为我们教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钟启泉先生提出,教师应该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在信息化、全球化进展的21世纪知识社会里,要求教师拥有能够培育学生的“学术核心能力”。“学术核心能力”并不停留于片段性知识与技能的有效传递,而是更深入地学习现实与学术体系的原理,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与智慧的力量。我想学校推荐我们教师去认真研读这本《读懂课堂》,用意就是让我们教师也可以在假期中不放弃学习吧!

书中所涉及的对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探讨,同样也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借鉴。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左右着教学的优劣。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驾驭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关于提问的技巧,书中提到八点。分别是:改变视点的提问、引进别的假定的提问、举出例子的提问、思考案例的提问、抽丝剥茧的提问、揭示矛盾的提问、提示疑虑的提问、变化条件的提问。

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来看,英语课堂中,我常常会运用到举出例子的提问这一技巧。即说出一些语法词法或者发音规则,然后让学生举一些能够满足这些规则的例子,让学生探寻、创造事例,这一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规则的理解。除此以外,抽丝剥茧的提问也是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提问方式。比如在呈现语法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语法规则,而是通过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提问逼近问题的本质,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寻找规律,发现语法的构成规则。

课堂教学中有教师的提问,就必定会有学生的回答。学生的回答肯定不会总是正确的,这种远离正确答案的回答,看似会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然而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回答进行认真探讨研究,这种“绊脚石”却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一过程钟先生称之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能够锤炼学生败不馁的心态,使他们不被自己的错误打败,总能够充满自信。

结合自己半年的课堂教学再来谈“挫折教育”,觉得自己做的很是不够。对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上课提问学生,总是期望得到学生的正确答案。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尽管言语里没有透露出对他们回答的不满,但是我的面部表情以及说话语气已经在告诉全班学生我的不满情绪。现在回想这些,感觉对他们甚是愧疚。有时候来自非言语的批评对学生的伤害甚至能够超过言语批评带来的伤害。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加耐心地去对待学生。学生本身就是通过失败来学习种种知识的,从大量的失败中学习,掌握大量的解决方法,方能引导人生走向成功。如果作为成年人的教师都无法接受学生的失败,那又如何能让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去接受自己的种种失败呢?

《读懂课堂》读后感 篇6

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让我们以课堂为场域去诠释课堂,读懂课堂、读懂孩子,超越偏见,实现成长。在书中谈到“单元设计”这一章节时,更让使我停下来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停下来仔细阅读、领会作者的思想。他对“单元设计”的定义以及分类使我有较为直观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对我们进行“单元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单元”是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的模块、单位,可以大体分为给予学术与艺术等文化遗产的、以系统化的科学为基础所构成的“教材单元”和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所构成的“经验单元”两种。

“经验单元”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活动课程的单元编制,它把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学习作为一个单元来组织。通过师生的合作或者儿童自身的双手,打破学科的框架,作为儿童自身的经验活动模块来计划于组织的。这一点让我感受深刻,我在平常备课中运用颇多。比如在备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课时,要从单元整体出发,了解掌握整章的知识点,类比七上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从情境探究开始,一步步由学生引入主题,学生学习起来也很自然轻松。

《读懂课堂》让我认识到单元”不是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作“知识点”来处置,而是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与构成的。“单元设计”不是单纯指试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

读懂课堂有感 篇7

一、基于怎样的“起点”

[案例]《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生:绕绳、滚动……

生:用“直径×3.14”就行了。

师:老师还没教,你都已经知道“直径×3.14=圆周长”了。那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生:因为圆周长是直径的3.14倍,所以求圆周长就是“直径×3.14”。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

生(合):不知道。

师:圆周长真的是直径的3.14倍吗?下面我们一起进行验证。

当下的数学课堂上,类似于上面这种“未教先知”的现象颇为常见。对此,很多教师都会像上面这位老师那样,先反问“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随后引导学生展开对“先知性结论”的验证活动。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应对“未教先知”的一种“流行性”妙招。

然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课堂现场40多个“具体的人”中,“未教先知”的有多少,“略有所知”的有多少,“完全不知”的又有多少。假如由于个别学生“未教先知”,就将其“先知性结论”公然展露于全体学生面前并展开验证,那么,在这些“未教先知”的学生得到满足的同时,其他“略有所知”和“完全不知”的学生便陷入了尴尬境地。首先,“先知性结论”的突兀出现,会冲击他们上课以来逐步建立的认知结构。其次,“先知性结论”的验证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由“知结论”到“知原由”的“指向明确”的数学活动,它往往不需要学生进行猜测、想象、发散。在此过程中,这些学生的成功体验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另外,面对学生的“先知性结论”,教师常常脱口而出“老师不教,你已经知道了”,这无意中暗示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此时验证环节便“形同虚设”。

进入课堂,学生究竟站在怎样的起点上?对此,教师不能被部分学生的“未教先知”遮挡了视线,更不能草率进入“先知性结论”的验证环节,而应基于现场学情,全面摸清“未教先知”“略有所知”“完全不知”等起点现状,并精心设计教学方式,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二、需要怎样的“体验”

[案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引出“万”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10000”的大小。

师:(出示奥运冠军邢慧娜跑10000米的图片)同学们,这个赛场1圈是400米。猜一猜,邢慧娜跑完10000米要多少圈?

生:(猜测)6圈、7圈、15圈……

师:告诉大家,是25圈。

生:哇!

师:(出示坐满观众的体育馆图片)这个体育馆现在坐满10000人。请大家先仔细观察,再闭眼感受一下,10000人有多少。

为了帮助学生体验“万”的大小,同时培养数感,教师精选了“邢慧娜万米长跑”“体育馆万名观众”两组现实素材。在“长跑”情境中,教师以“400米赛道”为“参照物”,让学生猜测“10000米有几圈”,更体现了其独特的匠心。

不过,学生的“哇”,是其领会“万”的意蕴而发出的真心欢呼,还是其发现正确的圈数与自己的猜测差距极其悬殊之后的自然惊叹?解读片段,似乎后者更为显然。这两个情境,除了留给学生“一万很大”的直观感受外,还能给予其更为深层的数学意义吗?

其实,一般小学里很少有“400米跑道”,所以这个“参照物”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用它来支撑学生的“万米”体验,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用学生所在学校的跑道(200米)作“参照物”更为合适。对于这个“参照物”,学生看过、跑过、玩过,非常熟悉,他们有在此跑道上跑1圈、2圈……的切身感受,在此基础上,揭示“50圈就是万米”,更能激活学生对“万”的大数感觉和生命体验。于是,“在学校跑道上跑50圈”就成为对“万”的一种个性化意义建构。

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体验?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从他们自身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从中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现场提供的学习材料应尽量来自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学习材料与学生个体“现实数学世界”的融合度越高,数学意义的建构效果就会越好。

三、存在怎样的“差异”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片段

揭示“表面积”概念后,教师出示下图:

师: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很多学生举手,还有部分学生拿起笔准备“开算”。)

师:先把笔放下,还没到算的时候。谁来说说想法?

生:前后面的面积+上下面的面积+左右面的面积。

师:好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都是长方形,它们的长、宽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呢?

(教师不断地问着、讲着,一些学生依然专注地听着,多数开起了小差。)

为了让学生搞清“表面积”计算的“关节点”,教师极其耐心地进行着细切口、小步子地启发与讲解。对此,有学生认真听讲,也有学生不胜其烦,又因老师规定“现在不能动笔算”而“被迫”开小差。对他们来说,明明已经能做,却还要承受老师的“喋喋不休”,确实不太好受。

所以,当我们用心良苦地组织教学时,请千万不要忘却,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水平”上,还反映在“接受速度”“认知风格”等多方面。在理解“表面积”概念后,有的学生能立即根据概念,通过“六个面面积求和”来算“表面积”;有的学生能想到这一步,但其中一些“关卡”还需要教师帮助“打通”;还有的学生则暂时缺乏思路。对此,教学要求切忌“一刀切”。既不能只看到第一类学生而对全体学生“一概放手”,也不能只看到第二类学生而对全体学生“一味启发”,更不能只看到第三类学生,而对全体学生“一律灌输”。笔者建议,教师可采取分层的教学组织:已经能算的,独立做;想到方法但还有困惑的,在教师个别指点后再做;暂时想不到方法的,先阅读课本后再做。交流汇报时,教师只需对后两类学生多加关注即可。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说:“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予其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读懂人际“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投身学习,是实现“教学公平”的必由之路。

四、遭遇怎样的“难点”

[案例]《小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借助米尺教学完“1厘米=1/100米=0.01米”后)

师:原来0.01米就是我们熟悉的1厘米。那么,3厘米、18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呢?请每位同学想一想,写一写。

生:。(一致认同,毫无异议)

生:。

生:不对,。

(教师让两生分别说理,发现讲不清楚)

师:大家觉得18厘米应该等于0.18米,还是0.018米?

(学生面面相觑,课堂陷入冷场……)

为什么“3厘米=0.03米”没有异议,而“18厘米=?米”却争执不下呢?课后,我跟学生进行了私下交流。他们认为:“3厘米跟1厘米很像,模仿着就能写。但18厘米是两位数,跟1厘米不太一样。”对于“18厘米=?米”,学生各有说辞。有的学生觉得:“3厘米是0.03米,小数点后面是两位,所以,18厘米写成多少米,小数点后面也应该是两位,即0.18米。”也有的学生指出:“3厘米是0.03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0,再写3,所以,18厘米写成多少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也应该是0,再写18,即0.018米。”

可否这样理解,“3厘米=?米”与学生刚学的“1厘米=0.01米”极为相似,因此,这里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同化”式的建构。而“18厘米=?米”与“1厘米=0.01米”虽也相似,但差别较大。因此,这里的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适当改造,是一种“顺应”式的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通过“顺应”来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数学学习的难点所在。

读懂学生的难点,不仅要弄清其真实想法,更应该找到其致难根源。在此基础上,教师须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克难”指导。对于“18厘米=?米”,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让学生从“0.03米”开始,1厘米、1厘米地往上累加,并把小数依次报出来:0.04米,0.05米,…0.09米。到此暂停,教师适时点拨:再加1厘米,9便“满十进一”,得到“0.10米”(此处无须点破“0.10米”就是“0.1米”)。然后,再让学生继续数:0.11米,0.12米,…0.18米。这样,基于“计数单位”的逐个叠加,并强化“拐点”处的细腻指导,能沟通“0.03米”与“0.18米”间的逻辑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实现知识“顺应”。

五、萌生怎样的“错误”

[案例]《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段

揭示例题“3.5×3”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计算。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竖式。

师:这两种竖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A数位没对齐,B数位对齐了。

师:你喜欢哪一种?

喜欢A、B的都有,但选B的学生更多。

师:以后算小数乘整数时,竖式要像A那样写。明白了吗?

生:哦!

(在后续学习及练习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学生把竖式写成B那样的。)

刚学“小数乘整数”时,学生的“格式错误”比较常见,有时甚至会发展到“屡讲屡错”。而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读懂学生的错误。

如果教师细心聆听,学生的那句回答“A数位没对齐、B数位对齐了”,其实已经暗示了他们产生“格式错误”的真正原因。在刚学的“小数加减法”中,“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算”被学生们视作“真理”的计算准则。根据这一已有经验,他们觉得“A数位没对齐、B数位对齐了”是有“理论依据”的。令人遗憾的是,教师草率地作出了“以后竖式要像A那样写”的规定。对此,学生并不“心悦诚服”,但碍于师道权威,只能无奈服从。不过,当其再次投身“小数乘整数”笔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算”这一观念又会不经意间“从中作祟”,“格式错误”便由此生成。所以,学生屡现“格式错”是“小数加减法”相关经验“负迁移”的自然结果。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曾指出:“出错是学生的权利。但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反馈与矫治,使‘急性’转化成‘慢性’,那便是教师的失职了。”明晰了错因,务必及时“对症下药”。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小数乘整数”是看做“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的(如图)。也就是说,“3.5×3”需要看做“35×3”来算,这样,“5”必定和“3”对齐。所以,“小数乘整数”时“末尾对齐”,真正原因是看做“整数乘整数”。

六、蕴藏怎样的“智慧”

[案例]《数学思考》教学片段

人教版六下教材94页“练习十八”第2题“摆一摆找规律”

(1)第6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2)摆第7个图形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

解决第(2)个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前后两个图形之间2根小棒逐渐递增”的规律,从而得到“3+2×(7-1)=15”的方法。此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不同算法。

生: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算,7×2+1=15。

师:(稍停)哦,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把“3”看成“1+2”,“3+2×(7-1)”就变成了“1+2+2×6”,也就是“7×2+1”了。你们是这样想的吧?

学生手抓头皮,貌似“一团雾水”。其余学生沉默不语。

出于怎样的思考,让学生想到了“7×2+1”的个性方法呢?听课过程中,笔者走近那个学生身边,企图寻找“蛛丝马迹”。在他的课本图示上,一些刚画上去的符号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在这幅经过补充的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个三角形用“2+1”根小棒,两个三角形用“2×2+1”根小棒,三个三角形用“3×2+1”根小棒,四个三角形用“4×2+1”根小棒……以此类推,七个三角形不就是“7×2+1”根小棒吗?原来,“7×2+1”是这位学生依托“数形结合”、探寻别样规律后所得的绝妙方法。不能不说,学生的潜力无限!

可惜的是,上面这位教师在完全没有搞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前,就“自以为是”地把这种个性方法强行扯入自己预设的共性方法中去。先不论教师的“自圆其说”能让多少学生接受,光是这样的应对方式,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那位学生的思维激情,同时,还使全体学生失去了一次“分享智慧”的学习良机。

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这样写道:“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确实,基于“信息”提炼“知识”、超越“知识”追求“智慧”,不正是学习活动的核心追求吗?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常能“遭遇”学生鲜活的个性观点,这就为数学教学超越“知识”、追求“智慧”提供了重要契机。对此,教师要留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其坦陈自己的思维历程,教师从中积极肯定、相机点拨、适度强化,使这些彰显智慧的个性观点,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读懂教材 成就优质课堂 篇8

【关键词】精读 通读 比读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我们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和载体。教师只有尊重教材,读懂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才能成就精彩优质的课堂效果。经历了新老教材教学的我,面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点滴感受,在这里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一、精读例题,把握课堂灵魂。

教材中的例题看似简单,其实编者只是把教学内容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要能以一种透视的眼光看懂简单的例题里蕴含的数学思想。

如,在五年级“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中,就不能只把教会学生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它为什么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能代表全体数据一般水平的原因;体会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都应作为这节课要渗透的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理解,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情景:

情景: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我们学校举行的阳光体育活动吧!前些日子我们五(1)班的11名同学进行了一次踢毽子比赛,比谁一次连续踢的个数最多。想知道她们的成绩吗?(出示幻灯片1)

师问:用什么数表示这些同学的踢毽子水平呢?(大部分学生同意用平均数来表示。学生只学过用平均数进行统计,还有少数学生犹豫不决但又找不到更合适的统计量)请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

师:柏柳同学看了成绩后也算出了平均数为17,就很快对自己做了评价。(出示幻灯片2)

柏柳说:“我的成绩在全体队员中处于中上水平,因为我踢了18个,比全队的平均数多”你同意她的意见吗?

学生讨论后,出现了三种情况:

1、同意柏柳的看法。因为她的成绩比平均数还多一个;

2、不同意柏柳的看法。因为她在十一名队员中排在第八位,应该是中等略偏下的水平。

3、后半句话说的对,前半句话说的不对。

师:你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也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但大家的意见却互相矛盾,问题出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平均数17能真实地反映这些队员踢键子的中等水平吗?为什么?(问题出在平均数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些队员踢键子的中等水平上,因为出现了5、8、9这几个偏小的数据引起平均数低于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师:柏柳的成绩是18个,名列第八,属中下水平,而她却选择这个偏低的平均数作为对比数据,错误地以为自己是中上水平。

师:在这个情景中,由于全体数据中出现了个别偏大或偏小的数据,引起平均数偏高或偏低,不能真实地反映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我们就要在全体数据中找一些新的数据来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中位数和众数”。(板书课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只学过平均数这个统计量的知识基础,顺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引发矛盾,在学生的争论分析中共享集体思维成果,逐步建构起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必要性,为学生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准确选择统计量提供有利依据。(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略)为更好地巩固这个知识点。

二、通读单元教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

深入钻研自己所用教材,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逻辑结构,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不脱离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灵活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单元教学目标。读完“位置与方向”这单元的内容和教师用书后,我制定出以下课时安排:

1.认识及测量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2.作图。(准确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3.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4.描述物体定向运动并会画出具体路线示意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教材的调整、重组、再创造,我班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比读教材中各学段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有序地教学

教师准确的把握教材,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整套教材进行解读,对比相关内容在教材中各学段的侧重点,扎实系统有序地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和谐持续地发展。

如:教材“图形的变换”这一内容,二年级“平移”的教学中有让学生数图形平移了几格的知识。五年级“旋转”的内容出现了让学生画出旋转后图形的习题。图形是由线段组成的,线段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图形的变换就是线段的变换,线段的变换就是点的变换。画变换后的图形就要从对应线段和对应点入手。让二年级的学生数图形平移了几格很不容易,学生没有这种知识经验,往往会把2个图形之间的格子数当作图形平移的格子数,这种情况下要教会学生找准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对应点”一词学生不容易理解,就换言之形象地提问:(若是小金鱼)金鱼的头平移几格能游到现在头的位置呢?尾巴平移几格到了现在的位置?翅膀呢?把找对应点的思想渗透给学生。在这个思想的基础上,五年级出现让学生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时,引导学生找准对应线段来画图就轻松多了。以三角形为例,线段0A顺时针旋转90度后在什么位置?(画出线段OA`)。线段OB呢?(画出线段OB`,连接A` B`,三角形A`0 B`就是三角形AOB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会找对应点就会画对应线段,对应线段画对了,就形成了整个旋转后的图形。

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各个学段都围绕着其内在的衔接点螺旋上升,逐步加深难度,只有读懂教材,对比各学段要定位的重心,让学生充分理解各个环节渗透的知识点,才不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做到系统有序地教学,从而成就优质的课堂效果。

教材是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只有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把它作为一个载体,结合所教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实际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些失误,多些进步,少些困惑,多些感悟!

【参考文献】

[1](2007年).《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05年).《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读懂课堂有感 篇9

学校:荥阳三中班级:九姓名:宋

四 班

我们是课堂的主人

在近期的学习中,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学习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而高效课堂也是我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我们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我们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高效课堂模式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我们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自觉主动的行为,我们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怎样进行自主学习呢?通过近段时间的课堂体验,我认为首先要做到课前预习,预习是一切学习的起点,是展示课的基础,预习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而且有很多时候,老师教不会的我们不一定学不会,我们听不懂的却不一定学不懂。课前预习不仅培养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当我们以后踏入社会,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身旁再也没有老师的踪影,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只能自己摸索、探究,这时,我们才能体会到高效课堂为将来社会上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高效课堂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展示,高效课堂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我们,让我们做课堂的主人,它打破的是框子,打破的是两千多年传统教学对学生们的束缚,对教学观念的束缚功不可没,它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训练了我们的口才和思维能力,现在的我们是鸟儿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召唤曙光,我们走出封闭的樊篱,迎接我们的是广阔的蓝天!

高效课堂还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它要求小组间交流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小组不仅是一个基本的学习组织单位,也是一个充满合作与竞争的利益共同体,它要求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教会我们要善于合作,善于合作的人将是进步最快的人,也是实力最强的人。

高效课堂还注重课堂反馈,如果说预习课好比是让我们跳一跳摘桃子,那么反馈纠好比是让我们张开包袱收桃子,我们要及时总结并加以复习,在脑海呈现出一张知识网络图,归纳所以的知识点,使知识点清晰明了。

总之,高效课堂是打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走向成功的必由途径。我觉得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是学生体验成功快乐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的地方;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是师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读《父母课堂》有感 篇10

五年级九班叶崟葳的妈妈 在这2012年短暂的寒假里,我和女儿认真阅读了《父母课堂》这本书。这是本好书,对我曾经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时刻关注孩子教育的妈妈来说,实实在在触动了我的灵魂,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心里豁然开朗。我明白了,作为家长一定要懂得尊重和信任孩子,才能成功地让孩子接受教育。

作为家长,我感到很幸福。因为孩子是我用心血浇灌的树苗,在教育成果中是最美丽的收获,给我的生命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充实和欢乐;同时,我又非常困惑,因为随着经济、物质在不断丰富,社会日益繁荣昌盛,生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接触的社会复杂面越来越广,教育孩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让我不知所措,只有在摸索中寻找适合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与孩子共同成长。

熟读《父母课堂》后,我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做父母要学会如何爱孩子,要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二是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思考、掌握必备的生存本领;三是父母要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和沟通,珍视孩子的天真,用平等的心去对待孩子,俯身与孩子交流,让孩子自己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事;四是父母要与老师和学校加强联系和沟通,共同制订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案,让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孩子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最亲的老师,更是孩子最想取悦的人。每个

孩子都想得到父母的尊重与信任,而不是怀疑与批评。当孩子有不足的时候,父母要用放大镜看到孩子更多的优点,安抚孩子那稚嫩的心灵;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要用欣赏的眼光给孩子更多的鼓励与信任,让孩子锲而不舍地勇往直前。父母的信任本身就是一种赞赏。这种信任可以给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转瞬间,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已经懂事了,已经非常优秀了„„

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使孩子感受到自己也是家庭中一位了不起的成员和自我价值的存在,以及自尊感和自立感的提升。同时会增强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勇敢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孩子相对独立的生活圈和学习圈范围之内的事情,应该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处理,让孩子体会到:我能行!我很好!我最棒!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地学习自立的过程。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信心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坎坷,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尝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慢慢体会人生,理解父母的用心。父母再忙,也应抽出时间带孩子去放松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给她鼓励,舒缓压力,让孩子学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丰富她的生活,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去迎接新的挑战!

读懂课堂有感 篇11

关键词:读懂 供求 创新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15-01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应该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读懂学生的眼神,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教学活动才能事半功倍,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活力,高效课堂才能实现。

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很强,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望、闻、问、切的全方位“把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采取方法和对策。

那么,何为课堂中的望闻问切呢?

(1)望:做好调查,分析好差异,经常巡视,观察学生的表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体态、动作,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学习方式与习惯。课堂教学中“望”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望”全体,要把眼光给全体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在关注他们,时刻提醒他们上课要注意听。其次是“望”个体。在教学中,如发现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应将目光立刻转移到到这个学生身上,使他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

(2)闻:倾听学生心声,读懂学生困惑,掌握学生需求,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来捕捉信息。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老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教师要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老师具有“闻”的艺术。只有用心去“闻”他们,才能知道学生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困惑什么。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要大力开展师生对话,不仅让学生有话说,还能与教师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与内容。课堂练习和学生上机操作演示,是师生互动的最好体现,从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路是否得当,解决方法是否合理。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通过交流,更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

(3)问:在课堂提问中捕捉信息,读懂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

课堂提问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直接手段,教师要客观评价学生的回答,形成师生间信息与情感的交流。通过提问,教师能发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从而对接下来的教学快速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调整。学生的错误就是最好的资源,也是课堂中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让学生从交流中更加深刻的认识自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不仅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培养学生自觉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4)切:充分利用课堂的反馈信息,以人为本,实现教学双赢。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关注学生发展、读懂学生需求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给教师提供信息反溃,如果发现学生走神儿、做小动作,教师就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控制教学,因为学生对当前所授知识可能不感兴趣或没有理解其真正含义。另外,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急躁,要思考对策,对症下药。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反馈信息处理得好,对学生来说,可以使他们发现错误,找出差距,改进学习方法;对教师来说则可以准确的掌握教学技巧,及时调控课堂,改进教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这些,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还应该做到:

(1)延伸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开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如:“打字比赛、电子板报、动画制作”等,让学生不仅在比赛中得到快乐,更重要的是这种参赛的积极性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电脑中安装的工具软件,拓宽课堂教学面,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处理信息的能力,如Acd see、Photoshop、Flash、Windows Media Player等,不仅能提高课堂效果,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2)合理运用远教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远程教育提供了广泛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内容。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教学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通过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网络研究性学习,要教给他们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下载、资源的查找与保存等,并向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网站信息。利用校园网,丰富学生的网上学习资源。

(3)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采取扎实有效、手段丰富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小组竞赛等形式,融知识于活动中,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优化教学情境,提升课堂参与率。

高效的课堂教学,首先保证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能保持一贯,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就应该创设积极向上、充满探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有效、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例如,以学生身边耳闻目睹的内容为素材,让学生如临其境,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索的动机和兴趣,引起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设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父母课堂有感 篇12

在《用平等的心对待孩子——唐曾磊访谈录》这篇文章里,我看到了自己培养孩子方面的误区。以前总是拿着自己的一些标准去评判孩子,把自认为正确的偏见扣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往往没有权利、没有能力去辩解。这篇文章使我深刻地意识到,与孩子相处更需要平等,他说的话有些要去认可,去接纳,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孩子,才有可能跟孩子达成共识。

作为家长,我经常会告诉孩子,你把某某名人或者班上成绩好的同学作为学习榜样,但忽略了自己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毕竟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其他的人都多。看了《要培养孩子,需先培养自己》这篇文章后,明白了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必须先培养自己。因此,在惭愧之余,也决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纠正思想误区的同时,我还学到很多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在书本上聆听到孩子从来没跟我说过的心声,知道哪些话是父母的忌语。只有不懂

读《父母课堂》有感 篇13

陈志和妈妈---崔婉华

作为家长,都会遇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每个孩子的性格态度、身体状况、思维能力等都不一样。《父母课堂》既有专家的讲评,也有家长们的心声,孩子们的想法等等,里面的内容是非常接近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阅读这本书的内容后让我们父母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种适合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这本书里面,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懒惰之害>这篇文章,从文章的内容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懒惰的人,即使才华过人,也永远不可能用到自己的长处。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家人都很懒惰,什么都不肯做,却什么都叫小狗做,小狗只好用尾巴扫地,用身体抹桌椅,甚至用嘴衔水管来浇花草,若他们知道小狗会说话还会要它接电话。人类的天赋比动物高得多,如果不用的话,人岂不是成了废物?任何人只有舍弃懒惰,不要总是依赖别人,才能发挥自己的本能。读书也是一样,必须舍弃懒惰,要能勤劳精进,一定要做到这“四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今后我要培养我儿子要做到这“四到”,只要我和他一起克服了现在的困难,我坚信他是一个读书的人。

读《父母课堂》有感 篇14

自女儿入小学以来就开始订阅《父母课堂》,到如今已经第二年了,两年里,在这本书的陪伴下,女儿已经从刚走出幼儿园时那个可爱顽皮的小不点,变成了现在热心有责任心的小大人了。而为娘我,也从以前咆哮式的训斥教育法走出来,慢慢地和女儿交朋友,到如今已经成了亲密无间的闺蜜。

自女儿出生起,我遵循着老话讲的“富养闺女”,真的是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出众的“公主”而不懈努力,可随着女儿渐渐长大,上到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好动顽皮,有时甚至冲我发脾气,热心仗义的她,爱打闹,整个一个“小小女汉子”.女儿你一直是妈妈心目中的公主啊,那一刻我真是一万个不明白,只觉得孩子和我的希望差之千里,我的脾气也变得心烦急躁,孩子一表现不如意,我就对她大声的训斥,渐渐地女儿回家不再第一个找妈妈了,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入小学后,一日,女儿从学校带回一本《父母课堂》,一看封面,“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一行字立刻吸引了我,翻开书,我很清楚的.记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名字叫做“郎平:和女儿做一辈子闺蜜”的文章,作者是张琦。我迫不及待的读了下去,看到郎平和女儿从分离,到辞职专心陪伴,最终和女儿成为了闺蜜,即便她又回到中国队当教练,和女儿的交流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依旧彼此牵挂,相互鼓励。

读完我真是百感交集,心一下子平静下来,就像一个迷路的人遇到了光明,原来母女之间还可以这样相处,平等无界限,我们和女儿要是这样该多好啊!于是接着读,“亲子加油站”,“孩子心声”,“专家讲堂”,每一篇文章都深深吸引着我,我想这本书真太及时了,于是我下定决心,调整自己的心态,改进教育方法,更加耐心地和孩子沟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她。从那之后我便迷恋上了这本书。 每次只要女儿拿回来,我就认真的读,把喜欢的句子和文章画出来,女儿看我这么喜欢这本书,开始以为里面藏了什么好故事,于是我选一些美文共赏和生活贴士的小文章给女儿读,看到搞笑的地方,我们一起笑;动情处,我们一起流泪,我们成了书友,现在女儿上二年级了,作文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有时候受到老师授予的优秀小奖章,回来给我看,我为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感谢《父母课堂》,重又拉近了我和女儿的距离,让我认识到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和孩子做朋友。愿我和女儿在这本好书的陪伴下,永远做最亲密的书友和闺蜜。

上一篇: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事迹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英语口语与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