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2024-09-04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共11篇)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1

听“绿城之秋”全国小学名师英语课堂教学

观摩课有感

周玲秀

2013年10月19、20日,在县教育局赖主任和赵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名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虽然只有两天的学习,却让我收获颇多,听完之后,感受就是:不虚此行!名师们轻轻松松地让整堂课都充满趣味。这样轻松、有趣却学得踏实的课堂让我直到现在还在细细咀嚼、品味。

此次,让我身临其境的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课上,有的名师幽默诙谐,富有激情;有的似小桥流水,清新自然;有的朴实无华,却让人时时感受到名师的不同寻常。韦健老师比较活跃,很有亲和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展现自我,能让学生在自信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学会去欣赏别人,对他人做出正面评价。田湘军老师能说能唱能演,模仿cat、dog、bird、pig等一些小动物的叫声,惟妙惟肖,童趣让学生的学习乐此不疲,田老师的课堂魅力在于他不需要许多的语言,一举手一投足就能象磁铁一般将学生深深吸引。在他的课堂上好像没有师生之分他就像孩子们的朋友在与他们用英语交谈。一边写黑板一边还配音,以他独特的教学风格,生动的教态赢得了阵阵喝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下课时学生对田老师也依依不舍,而田老师也很有礼貌地送他们出场,多令人感动啊!我想我从教这么多年好像还没经历过,或许自己还做得远远不够,从中我明白了教师的语言艺术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维持息息相关。而鲍当洪老师在上<>时,在巩固所学短语中玩Bumb Game遇到炸弹就趴到桌子底下,学生非常感兴趣。且利用南宁当地的风景点Qingxiushan Park进行了巩固拓展。刘飞雪老师语音语调听起来很纯正很自然,听他的课就象是一种享受可以看出他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板书清晰易懂,似乎看了他的板书以下的习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发现了名师们的很多优点,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为自己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英语骨干教师而努力。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2

终于, 我也有机会听窦老师的课了。

上个月, 我有幸观摩了窦老师《牛郎织女》一课。课前, 窦老师没有和学生进行交流, 随着窦老师一声深沉的“上课”, 牛郎慢慢走向织女了。这一声低沉的“上课”, 让我当时想:咦, 不是说窦老师是个充满激情的人吗, 这也太深沉了吧?!可是课越往后上, 窦老师的激情就越是喷薄而出。整个课堂非常活跃, 教师在课堂上谈笑风生, 学生思维也异常活跃, 真的可以说是思维和思维的碰撞、语言和语言的交锋。

这堂课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开放的、自如的、有趣的!学生和老师把课堂当成了聊天的场所, 整堂课在幽默风趣的谈话中进行。印象最深处之一就是窦老师在点学生回答问题时, 没有说谁来回答, 而是说, 谁来聊一聊。为什么学生会说?这与平时的训练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有关。为什么想说、敢说?这与窦老师随和、幽默的教风有关。印象最深处之二就是窦老师好像在放风筝, 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好像是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 但是这鸟儿飞的再高, 只要窦老师拉一拉手中的线, 孩子们的思维又回来了, 所以感觉整个课堂是收放自如, 活跃却不混乱。课文的学习是在聊天的过程中进行的, 看似杂乱, 实则是跟着老师的预设走的。印象最深处之三在于窦老师的课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老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让学生自己感悟, 让学生自己来说, 老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不知不觉中, 窦老师的课上了将近两个小时, 我实在佩服窦老师的好体力。不仅窦老师不觉得累, 听课老师也没有倦意, 学生的发言直到课堂的尾声还十分的积极、活跃。

我在想, 课堂是人和人之间的活动, 而人是有主动性的, 那么放开来的课堂怎么控制呢?除非你有强大的控制能力, 不然, 一般的老师还真没有这个胆量这样玩。窦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她强大的控制能力, 这样的课堂比照本宣科的课堂, 比一本正经的课堂, 比强拉硬扯的课堂有意思许多。

以上是窦老师的课堂给我留下的整体风格印象。其实, 窦老师的课堂还有很多细节体现了窦老师强大的教学功底, 包括对教材的处理、对预设与生成的处理等等。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3

【关键词】竞赛 体会

一、背景介绍

2013年和2014年两年,全国地方(重点)师范院校教务处长联席会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参赛对象是全国师范院校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本科师范专业的学生。比赛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各校师范生培养经验,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先进教学理念、扎实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后备力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进课程设置调整和课堂教学改革,对提升师范生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笔者有幸受聘参与指导参赛学生参加2014年第二届全国师范技能英语组竞赛,所指导的学生获得了英语组的三等奖(全国赛获奖面只有60%)。本文将会在第二部分分享所指导的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参赛心得体会,在第三部分对大学生师范类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几点建议。

二、竞赛指导经验分享

1.比赛形式与内容。比赛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模拟上课·板书、即席讲演等四项单项比赛,具体如下:(1)教学设计:选手根据比赛现场抽取的教材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占25%;(2)课件制作:选手根据比赛现场抽取的教材内容,在机房制作一个课时的课件。机房提供常见素材、软件及教材内容电子版,占15%;(3)模拟上课:选手根据自己制作的教学设计,运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在微格教师选取核心内容进行模拟授课,教室内有相同专业的大一学生作为模拟学生配合上课,占45%;(4)即席讲演:选手根据比赛现场抽取的题目选择一题,讲演题目主要为与学科教学相关的案例分析,占15%。

2.获奖作品分享。本次竞赛的奖项设置如下:一等奖比例10%,二等奖比例20%,三等奖比例30%。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只有一个参赛名额,全国共有60多所师范院校参加,因此竞争相当激烈。以下是笔者参与指导的学生的一份获奖作品。

北师大版必修五

Unit 13 Lesson 4 First Impress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40 MS,G11

Lesson duration:40 mins

Teach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1.learn more new words about people

2.develop their reading ability on inference

3.practice talking and writing one’s experience of meeting someone for the first time

4.develop their cooperative skills

Lesson type:reading and speaking

Key points:reading skills for inference

Difficult points: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among students

Teaching contents:

Unit 13 Lesson 4 First Impression

Teaching aids:PPT,blackboard,chalk,pictures,objec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tudents Interactive Approach,Group Learning Approach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 (5mins)

1.Ask students:what do you think of me?

2.Brainstorming some descriptive words of a person

Step 2 Pre-reading (10mins)

1.Have you ever met someone you didn’t like,but later he/she became your friend? Share with your groupmates.

2.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find out all of the descriptive words of a person,check the answers in groups.

Step 3 While-reading (15mins)

1.Underline the keys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5W,1H

2.Read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3.True or False questions

Step 4 Post-reading (8mins)

Work in a group and retell the story

Step 5 Summary(2mins)

Homework:

1.Write a composition to discuss one of your classmates or teachers the first time you met.

Reflection:(to be written immediately after the lesson)

3.比赛心得体会。本次参赛获奖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赛前做好充分准备,熟悉当前英语教学领域中有效且深受学生喜欢的教育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加减分制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2)备课过程中,冷静分析教材,紧贴新课标要求,将生为本的精神贯彻到教学设计中,老师学会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过渡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注学生需求。例如,在课堂导入中,避免运用书本生硬的例子,从学生以及自身的现实条件出发,逐渐把学生引入课题中去。此外,还应分配好教学设计以及课件制作的时间,得以完成以上两个环节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3)演讲中,切忌空谈大道理,要结合实际。比赛中,我抽到的题目是How to teach vocabulary more effectively? 我的回答中谈到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呈现单词。何为有意义?那就是使得学生能够联想与所教单词的一切,并深刻地记下来。我当时就举了一个在实习中碰到的例子,在教蜘蛛(spider)之前,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Do you know what the color of a spider is? 学生顿时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激烈地讨论起来,得出许多答案,最终当我说出“white”(spider的谐音:是白的)的时候,全班都哄堂大笑起来。这样,通过这种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都能更有效学习词汇。(4)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把不同的问题抛给认知水平不同的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加减分制有效地实现。

三、英语教育师范生的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思考

建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名师团队,把英语教育专家和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请进实践环节的教学课堂中;开设中小学英语专题名师讲座,让英语师范生明确四年的奋斗方向,明确当前做好一名英语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利用导师负责制分组培训学生如何做教学设计,促进培训英语师范生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教学;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见习和实习制度,以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师范生参与教育实习的效果;以专业竞赛为检验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提高师范技能,积极参加全省和全国的师范技能竞赛。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4

——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创新力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10月19日,我有幸赴武汉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特级教师观摩活动,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精讲课《皇帝的新装》和《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专题报告。她是一位“从课堂上走出来,并且永远立足于课堂,追求把儿童放在课堂正中央的教育专家。”

身为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老师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给我们讲她的办学理念,讲她的教学理念。清华附小的课程目标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在这个目标下设立了三个小目标:健康、阳光、乐学。为实现目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构建了1+x课程体系。1就是基础性的课程,x就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拓展性的课程。他们研发“课堂乐学手册”,让课堂目标操作化,凸显“一单,一问,一练”,让学习过程自主化。语文采用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清华附小小组化学习、质疑探究“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的学习方式。

窦老师在《皇帝的新装》中这样展开教学:

一、出示预学单,学生自学。预学内容是:初读《皇帝新装》我的感受:(可以从主要内容、写作手法、人物、主题等方面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出示共学单,紧扣文本,深入学习。我们选择(皇帝、大臣、百姓)研究,他们不敢承认事物本身,迷失的原因是: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一段英文和中文对比,让学生读,然后比较叶君健的译文:皇上在镜子前转转身子,扭了扭腰,和李翔的译文他在镜子前转着看谁的好,合作表演小贴士(表演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合作表演,小组自主选择音乐、背景、图标出演大典过程。主课堂将语文、英语、音乐、美术各个学科进行了整合,这是这节课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1、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愚蠢和不可救药的人吗?

2、你想对那些大人们说些什么吗?

3、其实,这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_____不要______?要回到_______,去做你应该做的事,用一句话来说:“回到事情的本身。”

4、你能明白安徒生的用意了吗?

四、出示延学单:离开了课堂,新的疑问:_______________。

1、骗子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2、这个皇帝的王国最后怎样?

提问:文中的那个小孩,长大之后能那样说吗?

小结:人们随着年龄不断地增长,会说实话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个问题带给我们一生的思考„„

窦老师通过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板块,展示了“儿童占在课堂正中央”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不时出现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碰撞火花,掌声、笑声洋溢着整个会场。

中场休息时,与会老师共同观看了讲述老师成长经历的专题片《行走的玫瑰》,此后,窦桂梅老师做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专题报告。回忆了自己近3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总结了三十年来三次教育思想的转变,还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畅响,相比于名师、校长,窦桂梅老师愿意有这样一个身份:“儿童阅读推广人”,因为无论老师还是孩子,都是通过读书才能长见识,才能让自己饱满、充实。年轻不是永久的资本,唯一的资本就是读书,老师应该尽己所能,给孩子丰富的东西。你给孩子多少积累,你就给自己多少幸福。孩子想知道出生的过程,他推荐《小威向前冲》,孩子无法面对死亡的忧伤,他推荐《再见了,艾玛奶奶》、《爷爷是幽灵》。孩子新入学,给他们讲解《啪嗒猫第一天上学》,孩子缺失家庭温暖,她推荐我们给孩子读《我的爸爸是焦尼》,《大猩猩》等等。她的课忠实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用心灵去启发学生的心智。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观摩培训有感 篇5

邹茂鹏

2011年6月25~27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的学习活动,期间我们观摩了山东的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参观了上述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情况,认真听取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精彩报告,对我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榜样的力量。概括而言,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昌乐二中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更新是课改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首先是学校领导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对学校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要求,深入课堂第一线指导和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其次,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素质,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强势推进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昌乐二中] ① ② ③ ④ 没有高升学率不是好学校,而只有高升学率不一定是好学校。学校是一本书,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也是一本书。教学就是老师教着学生自己去

“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学生精力的流失,主要原因来自老师简单机械、生硬、霸道的灌输。

⑤ 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办学目标。

⑥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一座教育的丰碑。教师要做三种人,会学习的人、快乐工作的人、善于反思的人,他们说要追求幸福,就必须我工作、我辛苦、我进步、我快乐、所以我幸福。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

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71”模式的内涵:

①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②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 70%学生——优秀生 10%学生——待优生

③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71”模式的五个步骤: 学生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形式。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即各组总体水平一样,每组又由优、中、差生组成,即:AA、BB、CC结构组成。这样能使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和评比,又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实行生生互帮制度。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各班都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

昌乐二中模式中的自主学习时间由原来在课上现在变成了主要是课前,课上自主学习的时间长度决定于学生课前学案完成的情况,要求教师课前(课前一天晚自习交上)对学案全批全改,课后要对学生修改和完善后的学案进行再批改。

学案的格式学校有统一的要求。学案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不是利于老师教。

学案内容要分层设计(A-B-C),年级部严格审查和控制学案的质量和发放数量。老师只用学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两本资料老师不做处理。

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和点评是由老师分层安排的:B或C层展示,A层点评,教师适时点拨,其他小组的同学设疑对抗,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最后学生的课堂总结和评价非常精彩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好的经验是奶,不是油”,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加水”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东西才是最有效的。

高效课堂应该是快乐和谐的学堂,让学生参与体验,品味成功的快乐,课堂的高效,让教师同时体验了丰收的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师生都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三、深厚优雅的校园文化

我们所参观学习昌乐二中,文化氛围浓厚,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画的校园风光,如诗的文化内容令人心旷神怡。丰富充实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让四面的墙缝说话,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精神鼓舞。真是草木含情,墙壁有声。1.学校的走廊文化、墙壁文化、班级文化,有一共同点就是把整个校园建设成精神特区,使广大教职工、学生每天生活在激励中,提醒中,生活在时刻被熏陶被鼓舞的文化氛围中。如昌乐二中的学校办公楼前,形似一本书的大理石上书有“故事从这里开始„„,求是创新,至善唯真”,大标语是诗一般的忠告:“将规范锻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为性格”;走廊里牌上是“李阳英语100句名言攻克语法”的双语内容:中文名言、英文诠释,注有语法解析,集知识思想教育于一身;教室门上方有特色的班名,如“超越五班”、“龙腾十七”、“奥巴马班”、“先锋班”、“和谐之家”,门上面有特色班训班规,如“自强不息、拼搏争先”等,教室内黑板周围有:“积极展示,踊跃发言”、“展示与思考同在,质疑秘探索同行”等,还统一贴有第几周温馨提示,如第五周温馨提示。:

(1)积极参与高效课堂,加强自己合作学习,展示高效,讨论积极,争取达标过关。(2)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提升个人文明素养,做一个乐学、善学,不断进取的学生!教室内外墙报内容既美观又实用,如教室外墙壁上有“学法指导专题”具体内容如优秀学生规范化的答卷;有优秀的小组名单与合影;有周末假期自主学习优胜小组名单及合影等;有本周德育千分制扣分情况一览表。教室内墙壁上主要记录班级文化,有学生展示的豪言壮语、点滴体会,有班内制度,小组成员情况、小组考核计分细则、小组内的组员目标计划、常规检查量化检查记录等。

以上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用艺术的形式、怡目的色彩书写着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的足迹。我想这丰厚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一定能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生活的内驱力,促使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2.校园风光美,楼、路、园、石寓意深刻,均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叶一花一石都渗透着教育的智慧,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浸润在无处不在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日久天长,百炼一定成钢。楼名:敏学楼 唯真楼 笃学楼 纳海楼

路名:追梦路 励志路 求索路

园名: 逸春园 夏韵园 秋实园 傲雪园 奋生园 望越园 遐思园 怡心园 石名: 天、地、人石 励石 淑石 谦石 慎独石 瞬石 问天石 健石 憩石

四、感悟和反思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6

10月26日至10月27日,全国第十二届“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厦门举行。我与街道兄弟学校的其他七位同仁有幸参与,观摩了数位名师的课堂教学,习作课有陈金龙老师的《幸福是什么》、唐晓俐老师的《体验作文教学张冠李戴》、何捷老师的《情节!情节!》、林莘老师的《笑》、许嫣娜老师的《纸马》,阅读教学包括林艳菊老师的《少年闰土》、罗才军老师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刘燕君老师的《乡下人家》以及王文丽老师的《送别》。短短的两天充电学习之旅,收获颇丰。尤其是在习作教学上,我有了更深的思考与启发。

一、打开心扉,真正表达。

作文教学长久以来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抓起笔就抓耳挠腮,言之无物。教学大多数时候将孩子束缚在条条框框里面,他们畏首畏尾,不敢说实话,写真话。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陈金龙老师的《幸福是什么》这一课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板书只有简单的九个字“说实话 吐真情 写美文”,但却从学生本身谈“你快乐吗?”开始发散开去,许多孩子在谈“你快乐吗?”这一话题时畏畏缩缩,不敢大胆讲真话,在陈老师保证不会批评他们的情况下,孩子们动情诉说,几度哽咽,打开心扉后,写出来的生活相当之“惨”。由此可以看清楚,作文最难的不是技巧,而是写出真情实感,这就提醒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回头看一看,回到孩子的情绪背景中去回想、体验,而不是单纯的学习范文——习作讨论——按要求习作。

二、角色体验,进入情境。

写出真情实感并非易事。孩子经常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源于思维不够开阔,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在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能借助音乐、图片这些手段外在辅助教学,要想更好的引导阅读、习作,更重要的还需进行角色体验。角色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

何捷老师的《情节!情节!》一课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看图写作课,看图看什么?六年级的学生一下子顺口回答的就是看人,猜人物的心理、表情、动作,我们的老师也常常这样教。何捷老师总结的看图基本功其实只有10个字:看得见,用眼。看不见,用心。用心怎么做,发挥自己的想象。他通过一组《老人与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图片,从不同角度反复说,站在不同立场说,从“情节”、“本我”等看似深奥的文学理论入手,讲情节,说情节,写情节。学生由一开始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慢慢地,认识情节,创作情节,写出来的故事感人肺腑。不仅成为了关注读者的富有想象力的小作者,相信也对文学有了更深的汲取、了解,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都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罗列出自己创作需要的“情节清单”,写出有“我”参与的场景。这样一来,由学生个性迸发出的精神火花,独特绚丽,很容易看到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片段。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观摩中,我看到不只一位老师运用绘本介入教学,将绘本作为教材的有机补充,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阅读绘本图画包括封面来猜故事、说故事、写故事,读故事。写出来的文字精彩纷呈,有血有肉。绘本蕴藏着爱与成长,不仅仅是教材的有机补充,更成为了生活文学的有机拓展。对具象思维比较敏感的孩子老说,习作无疑成了一种乐趣。

三、化整为零,连缀成篇。

要让孩子洋洋洒洒,立刻写一篇文章是很难的。越是缩短感受与文字表达的时间,写作的效果越好。真正的写作没有明天,有了感受立刻动笔,在原生态的文字表达中立刻修改,修改完之后立刻表达,颇具成效。借助娱乐节目来看写作教学,比如《中国好声音》,评委对选手第一时间的训练评价是最有力的。名师们往往就是设置环节,讨论交流,立刻表达,马上修改。将文章化整为零,手把手,逐段或者选重点来体验,说话,创作,交流,修改。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写完以后连缀成篇,效果立竿见影。真正的习作教学应该将每一课变成每一刻。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7

一、巧妙切入,使枝条发芽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选手们都能像“标准”所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问题情境,并以此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归结起来,大概有下列几种:

选手甲:多媒体展示通州风景图片、选举活动场景、交通信号灯设置依据、江苏省二胎政策出台背景,与学生共同感受数据的重要,感受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提出下列问题: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怎么调查?

选手乙:我想知道你班有多少同学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你用什么方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选手丙:某电视台想对我们班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有五档电视节目入围,分别是“最强大脑”“NBA赛场”“我是歌手”“舌尖上的中国”和“一站到底”。

问题1你觉得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节目是哪一个?

问题2你觉得如何在班级中开展调查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上述三个问题情境都是“统计调查”这节内容很好的切入点和出发点,都具有下列三个特点:一是学生熟悉,并且简单明了;二是尽管简明,但不影响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的数学本质,直指探究问题的中心;三是找准了本节课的切入点、出发点,有利于问题的深入探究。而三个选手创设的问题情境的切入又各有特点:选手甲,从更大层面上让学生首先接触统计,使学生知道要获得数据需要调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到“统计调查”这个数学王国里。选手乙用“征解”的形式,让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选手丙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基于“探究活动”这个大系统而设计的,在这个系统中体现了由远及近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可表述为“大致———精致———一致”的认识方法。问题1是让学生基于合情推理思维得到一个“大致”的预测结论,问题2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数学化”处理,是更加注重数学逻辑、数学理性的更高层次的论证,使结论更加“精致”。如果按这种思维方式探究下去,这节课还应该有一个基于“问题1”的“大致”结论与基于“问题2”的“精致”结论的一个吻合程度的反思过程,这就是“大致”结论与“精致”结论是否“一致”的过程,基于反思的“一致”最能体现统计这个数学领域的教育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的问题情境,既为学生探究统计调查问题提供了一个枝条发芽的条件,也为学生解决统计调查问题提供了一个思维的时空。

二、层层递进,促知识生长

有价值的、高效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层层递进、论证步步为营、收获粒粒归仓的学习“场”,并在这独具魅力的场景中生长出一个个明晰的“生长节”,形成一个个充满个性的“知识烙印”。

找准了“统计调查”这个内容的切入点,选手们都能让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和七年级学习过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最具价值的数学思考,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选手A在创设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后,采用下列问题链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问题1如果要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你认为首先要做什么?请你试着设计相应的问卷。

问题2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欢课外书籍的差异,以上问卷是否合理?若不合理,你认为这问卷中还要添加哪些内容?

(现场下发问卷并按要求完成,根据问卷得到调查的数据)

问题3从上述数据中你能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喜欢课外书籍的情况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问题4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述上面的数据,你又打算怎么做?

问题5通过上述活动,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这种设计是基于让学生体验统计全过程的一个有质量的教学思考。具体地说,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确定调查问题和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一统计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思索,逐步调整,直至形成新的活动经验。这一过程也是从所要探究的问题出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一气呵成地让学生形成新知识的生长节的优化过程。上述的思维活动还可以认为是一个“是‘道’非‘术’”的过程。“道”是摈弃细节,是高屋建瓴,是“大智慧”,是一个“从头到尾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领导者”的思维方式。“术”是追随细节,是注重技巧,是“小聪明”,是一个“从中间往后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打工仔”的思维方法。数学教学应摈弃在细枝末节上玩弄“小聪明”的做法,要敢于在“真水无香”“大道无术”的至高境界中追求“大智慧”。可喜的是,绝大部分选手都能运用上述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来彰显数学的教育价值,这也说明初中数学教学已进入了一个以第八次课程改革为标志的崭新时代。

上述教学活动,如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可谓是各环节衔接流畅,紧密相扣,知识之间过渡自然,紧紧吸引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的转换与结网,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除了在“大智慧”上做文章,不少选手还在“如何让学生在统计调查中获取真实的数据”上,下功夫做文章。例如,选手B提出“举手示意的方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彰显统计学的理性价值。

三、彰显本质,让花朵静放

由于这节课是“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中的第一节课,又是学生在小学里基本学习过的知识,所以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感到很难。这样,就很可能教不出新意,学生也学不到新知,甚至会在活动中“去数学化”,呈现不出“数学”味来,更谈不上展开数学思维了。

令人欣慰的是,选手们都能从本内容中挖掘出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来引领学生思考数学、理解数学。例如,选手1在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好调查问卷”时揭示“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指出当一级分类不能解决问题时,要考虑用二级分类来设计问卷。选手2在引导学生“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时,将问题聚焦到“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是由它的圆心角所决定的”,以此来凸显这个活动环节的数学本质。选手3在引导学生“将问卷中的数据转化成表格中的数据”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讨论出现的“A,B,C……”这种符号有别于过去传统意义上学习过的“1,2,3……”这些数据,使学生明了也可以把这些符号称之为数据,这是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的延伸,也是“符号化”思想存在的知识形态。

更难能可贵的是选手们能根据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展开探究性活动。例如,选手4在学生用电脑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时,出现其和不为100%这一生成性资源,便引导学生在“电脑”与“人脑”中穿越,又一次彰显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幽默的教学风格。

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无论是适时地引导学生“玩数学”,揭示数学的本质,还是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数学活动,其根本都在为学生创设思维时空,静静地等待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思维之花静静地开放。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8

在才艺展示中,我发现老师们的才艺各具特色,真的很棒。有一位老师把朗诵,唱歌,跳舞融合在一块,很具特色。还有一位老师的毛笔字写得非常漂亮,他还和全班学生创作出版了第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书体法作品集。我相信这一个班的学生将来的字肯定都能写得非常的漂亮。从小让学生们把字练好,写一手方方正正的中国字,非常重要。我的字小时候没有注意写,现在还得每天花很多时间去练习写字,毕业之后要去教学生们学语文,如果老师字都写不好,怎么去教学生们写好字呢,一个好的示范真的很重要。

最精彩的还是课堂教学展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学习他们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也会发现一些小小的问题:

(1)上课关注学生写字的老师不多。小学期间抓好写字很重要,规范学生的写字很重要,但是这场比赛中,大概只有五位老师注意了这个问题。有一位老师在写字时,让学生们伸出小手一块跟着写,这样,就能减少他们笔顺写错的几率。还有的老师画田字格边写边分析字的结构和特点,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有一位老师做了生字小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给他们排位置,找关系,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老师范读课文的太少。我觉得语文课,应该有所示范,在学生去感情朗读课文时,老师应该适当地给他们示范朗读,这样学生容易更好地把握感情。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情,自己去读,这样时间长了不利于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老师应在适当的时候多给一些指导,多做示范,学生才能把握好感情,读准语气,对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才会有更深的理解。

(3)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关注文章写法的不多。一篇课文有必要带若学生去关注写法,这样,学生才能从整体上去更好地感知,也有助于以后自己的写作。有一位老师在上《北京的春天》一课时,在黑板上列了一个表格,这张表格贯穿了整个文章,把一些事情都概括总结了,这样,学生们一目了然,就知道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更加清晰。

举办这样的大赛,真的很有意义,参赛的选手在比赛中学习着,我们也在观摩中不断地学习着。当一名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素质教育要靠一大批有思想的优秀语文教师去实现。大赛正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自我提升的平台。立足自身,苦练内功,丰富向我。愿我们每位教师都在学生心中去做一个德高身正、学识广博、身心健康、热爱生活、品位高尚,对学生有爱心的人。

声情并茂地朗读,端正规范地书写,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思路敏捷的教学点评,这些我想也正是大赛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我们要自省,要日积月累,在教学中不断地锤炼自己,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9

十分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两天的展示观摩活动,聆听了七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及报告,一路辛苦不必说,收获自然也不少,其中最值得说一说的是洋思中学朱兵老师《一元二次方程》这节典型的“洋思”模式课。

洋思中学在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

基本步骤如下:

1、揭示教学目标;

2、自学前的指导;

3、自学;

4、后教;

5、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大体如下:

一、提示教学目标(1分钟左右)。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左右),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①明确自学内容。②明确自学的方法。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约5—8分钟)。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约8—10分钟。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六、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包括:①布置课堂作业。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③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注意点:①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②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③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④要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校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幅降低了老师的无效劳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知道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但是前提是教师必须精心备课,精讲精练,当堂过关。对于学困生,课指导他们预习,为他们扫清新课程钟德障碍,使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能够有效的自主学习。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10

——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讲座有感

宁阳八中

孔祥栋

我非常幸运的听了窦桂梅老师的阅读示范课《魅力》和《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讲座,感触颇深!

《魅力》是一篇小说体文章,有四十三个自然段,内容多,教学难度大。教学中,窦校长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我领略了全国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和课堂魅力。

讲座《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窦老师以“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 ”为主线,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超越教材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淀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积累。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等多种书籍来读。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要告诉学生,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想的胃消化她;要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还会有“曹雪芹”、“鲁迅”“横空出世”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

超越教材,不能单单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引导学生就教材来说,不是告诉、分析、支解,而是唤醒、体验、批判、感悟;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超越课堂

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坐在课堂上已经不是学习唯一的渠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如何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

超越课堂,语言已经不止是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超越教师

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主的互动。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的。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超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的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魂,开掘了他们的智慧,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

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划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快乐、自信、坚韧、向上等庄稼,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等杂草。不然,学生超越教师就只能成为遥远的童话。

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学生和你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和教师对话,敢挑教师的毛病;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一段艰辛而勇敢的教改历程,一次荡气回肠的心灵对话„„,窦老师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能够做到。

多读书,读书是一个教师的内功,是一个教师的本份。几年来,她的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青灯如豆,书叠千山,那一个个日夜,给予她的是最为充实而快乐的享受,她一点点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从一个山区的农家小姑娘最终成为一代名师。读书,唯有多读书才能让自己变得睿智。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阅读,在阅读与积累的循环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书,好好的思考,不断的追求,让自己的学生也能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妙语连珠,感受课堂上学习的乐趣。

多用情,人是感情动物,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艺术与情感结合起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过工作。没有哪一门学科能比语文教学更注意对情感投入的要求了。甚至可以说,教师情感的投入与否,完全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窦桂梅老师这堂示范课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一个最大的秘诀就在于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这里不是自欣自赏的自我陶醉,而是和学生共同投入的心有灵犀的交流。

不论是课前课后的歌声,还是课堂内容的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且师生一同激动。这样的课,能不感染学生吗?怎么会不让人有所收获呢?

多朗读,书是读出来的,古人说得好:“书主导百遍,其意自见。”但“读”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平平淡淡,死水一潭地“读”也是读,就是千遍万遍地读,也仅仅是读而已,最好的效果就是将内容一字不少地背下来了,对于书中所蕴含的东西却不能了然于心,听的人听后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死读书,读死书。

她是一个著名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本份,她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厚实,如同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高中英语课堂观摩有感 篇11

2011年10月底, 笔者有幸在所从教高校贵阳学院领导的安排下前往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学习。这两个月的学习对笔者的专业知识是一次极大的更新, 对笔者的业务能力是一次不小的提高。非常感谢学院给了笔者这次充电学习的机会, 使笔者开阔了眼界, 以下是笔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收获:

1 开放的环境为上海人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 商业的繁荣、文化的互通使得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学。无论是公交车报站、地铁的标牌、机场的设施、各种单位和建筑的名称均使用中英文对照, 使得英语浸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只要稍加留心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大量的英语, 这些英语常见、实用, 掌握了它们能迅速提升一个人学习英语的自信。英语在上海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在上海繁华的商业街区能碰见很多的国外游客, 在文化氛围厚重的高校能遇到很多外国留学生, 与他们的交谈也是学习英语的好机会, 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城隍庙游玩, 发现绝大多数卖小商品的小贩都能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顾客介绍各种商品并和他们讨价还价, 随处都可以见到上海市民用流利的英语为问路的外国人指路, 地铁上, 那些拎着公文包的外企中国员工也用流利的英语和他们的外国同事讨论工作和生活。在上海人的生活中英语已经普及, 这使他们有一种紧迫感要学好英语, 他们也有一个开放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对英语耳濡目染、道听途说, 笔者真羡慕他们有这样好的接受英语熏陶的环境, 而在贵阳, 在生活中学英语的途径不多, 也没有方便的练习机会, 所以学和用往往是脱节的, 教英语的教师和学英语的学生都能深深地感觉到环境的闭塞所带来的文化上的狭隘。

2 听大外部的公共英语课程, 有其特殊的好处

听大外部的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都是同样的课程, 却有很多不同的老师同时在上, 对于同一节课, 听不同的几个老师对于同一个环节的处理方法, 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 哪种方法更好、更直观, 从而择优选取, 哪种方法处理得不好, 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教学中总结经验, 学会应该避免的东西, 而不是闭门造车, 设计自己的教学时毫无参照物。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 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 集中对比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课后, 有一种“博览群课、厚积薄发, 不会上课也会上”的感觉。正如我们写论文时, 要先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一样, 我们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时, 如果以博览过的群课为底蕴, 以自己对别人的处理方法的评判为取舍标准, 再加以自己的创造性, 力求不落俗套、推陈出新的话, 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有所突破。

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很庆幸自己拥有了听课的欣赏和评判能力, 而不只是一味地学习和接收

贵阳学院2009年迎来本科教学质量第一次评估, 在筹备迎评的过程中, 大外部的英语教学改革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大硬指标的推行使得全体教师不得不紧急提升自己、直面挑战、顺应时代需求, 即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全英文、课堂教学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中必须设计大量口语互动活动, 这三大指标改变了以往一本书一只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课堂的转型给教师带来了阵痛和压力, 但也迫使我们的教学形式能与华师大这样一流的重点学府接轨, 我们已经在教学中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指使用全英文教学语言、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能组织和评论英语口语活动) 再来听别人的课, 更能体会到别人对各个环节的处理技巧, 和自己使用的进行对比使自己的逐步完善, 这比起自己是一张白纸, 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专门过来学习别人的新模式新教法感觉更好, 頗有点“外行听热闹, 内行却能听门道”的意味。

4 英语教学语言的规范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英语教学语言本身就是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作用之大, 必须引起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我这里讲的英语教学语言的规范包括教学用语的语音语义标准、教学语调的优美, 再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就是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华师大外国语学院的专业课程中有一门叫“教师口语”, 是于每学期前十周周一晚上课, 这门课应该对规范教学语言帮助甚大, 可惜笔者去的时候正好错过, 实为遗憾, 建议贵阳学院也开设这样一门课程, 这不仅能使英语专业师范类的学生受益, 也能使像我一样非师范科班出身却又因扩招等历史原因而成为英语老师的同行弥补自己的缺失。以下是我对比几个老师教学语言的课堂感受实录, 从中我们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A老师的课堂语言很精辟, 直接决定了学生有兴趣听他的课;B老师教学语调太强势、太生硬, 虽然口语很流利, 但还是缺乏吸引力, 总给人一种“铁蹄女人”的感觉;C老师虽然表情丰富、惟妙惟肖, 但语调平铺直叙, 无抑扬顿挫, 从头到尾太“温柔”也不好, 总让人感觉她表情的丰富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是脱节的;D老师发音标准、口语极流利, 但由于未重视学生的吸收和跟进速度, 听起来有点像新闻播报而不太像教学, E老师对教学的语气把握得很好, 很亲切且信息量大, 表述准确、发音标准、表达丰富, 给人一种很享受的感觉;像F老师这样天生拥有优秀音色, 后天辅以优美语调的老师, 况且那样的知性和优雅, 课堂紧凑、信息量大, 实在是不可多得;G老师的问题是在速度上, 教学语言太快的话, 纯属老师自己在作秀, 像开机关枪似的老师自己说了一大通, 自己满足了, 却不顾学生的感受, 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教学语言太快会给人仓促和不清晰的感觉, 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给听众去理解、回味, 使课堂形式只停留于浅表, 而不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听久了注意力极易涣散。课堂不应该成为老师自己练口语的场地, 而是老师和学生沟通传递信息的场地, 沟通和互动很重要, “沟通”是传递信息的手段, 而“理解”则是信息得以传递的基础。在每一个点上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 自顾自的陈述, 不如慢慢地和学生嚼懂一段文字, 提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 让他们自己猜懂一些词, 通过循循善诱的手段比急赶着跑完教学内容效果要好得多。

5 华师大学生自觉性高, 教师课堂互动可操作性强

华师大的学生自觉性很高, 课前基本都回去预览过课文, 并提前查阅语言点对有疑惑的部分向老师提问, 对教师的引导能够心领神会, 课堂互动不用老师操心, 被老师要求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基本不会说“sorry, I can’t.”而致使课堂互动没有回应, 让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而在贵阳学院基础稍差一些的班级,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上一问三不知的局面是常见的, 在有一些班级, 口语活动根本进行不下去, 这也是老师教学中的尴尬和要预先防备的问题, 在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平行班级之间要保持教学进度上的一致就非常的难了, 所以贵阳学院的英语教师得花很多心思在权衡平行班的教学进度上。此外, 华师大学生和老师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 (生活环境中处处有中英文对照标牌、在小学和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均接受纯英语教育) 使得他们对英语的敏感度和反应程度很高, 这一点尤为在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课程中体现出来, 教师和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观点的自由度之高、表达之丰富和深刻, 令人惊诧, 而不像西部的学生, 对老师用英文描述或提问感到很木讷, 西部的英语老师自身在词汇量积累、教学用语的规范和灵活度、表述事物和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深刻性、流畅度上都存在问题, 亟待提高, 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去模仿发达地区的老师, 把他们的好的表达和教学方法“拿”过来化为己用, 因此笔者的这一次学习机会是难得的和宝贵的。

6结语

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和手段枯竭了、黔驴技穷了, 感谢学校给笔者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深入课堂, 舒畅地吸收知识并且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 收获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教学语言得到规范;其次是教学方法得到提高;再次是丰富了教学中的英语表达方法 (比如我们学到老师是如何用各种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最后是让笔者清楚地了解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准确地定位自己的教学。每一个老师身上都有可以学习的东西, 我们融合所有老师的优点来进行教学, 教学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 (1) .

[2]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教什么, 怎么教?——写在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闭幕之际[J].外语界, 2010 (6) .

[3]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仪器仪表自查报告下一篇:2022灯谜大全包含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