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2024-09-03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精选12篇)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篇1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使他们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数学问题, 主动去思考与探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高中数学课堂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实物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片形式来导入新课, 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 能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 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人教A版必修2第一章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中, 课前准备一些实物, 采取直观演示,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 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 能激起学生寻求探索方法的兴趣。

二、热点话题、新闻事件导入法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也是学生关心的话题, 以此作为导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如在讲“基本不等式”时, 我这样导入:一项“抗风浪”网箱生态养殖技术目前在安徽巢湖研发成功并推广, 设计者们力求用最少的围网围成最大的空间, 当箱口面积一定时, 网箱长宽各多少时用料最少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类最值问题, 所用的知识为基本不等式。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兴趣, 即有了内驱力时, 他们才能爱学、乐学、学好;相反, 他们不感兴趣, 你不管讲得多投入, 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一开始就想办法吸引学生,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 我在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一课时, 是这样导入的:我拿着一张普通白纸, 问学生:“谁来说一说这张纸大约有多厚?讨论一阵子后, 找几名学生估计厚度, 大致统一后, 我说:同学们估计它的厚度大约为0.1毫米, 假如我把这张纸多次对折后, 它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可能!有个别学生回答说:可能。就这样学生争论了起来。然后我再说:“认为可能的坐左边, 认为不可能的坐右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好!下面我们一起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一惊人的疑问让学生精神集中, 思维活跃, 进入最佳状态, 不用多说, 在问题情景之下, 学生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究, 课堂上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四、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 在新课开始之前, 我们不要急于提示课题, 而是先讲一个与本课题有关的数学故事、寓言、典故、趣闻等来提示课题, 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答案。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 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 原以为富人不愿意, 哪知富人一口答应了下来, 但是提出了如下条件:在30天中, 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 第二天借给穷人2万元, 以后每天所借的钱都比前一天多1万元;但是借钱的第一天, 穷人还1分钱, 第二天还2分钱, 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两倍, 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听完后感觉挺划算, 本想定下来, 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 害怕上当受骗, 所以感到很为难。”你能帮这个穷人出个主意吗?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都跃跃欲试。于是由学生按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发现很复杂, 然后老师再导出今天的课题。这样的导入, 既生动有趣, 又蕴含着新知识, 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五、生活实例导入法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选择生活化和趣味化。一打开课本, 就能给学生这样一个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因而每一点数学知识的学习, 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 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从而不知不觉进入到数学问题中去。例如, 在教学《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节内容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例子, 如拉紧的电线和地面、教室的日光灯管和地面;生活中也处处有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例子, 如教室内的南墙面与北墙面、前黑板面和后黑板面、天花板和地面, 本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方法。

六、实验活动导入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智慧从动作开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其实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在教学《空间几何体》时, 提出:“用6根火柴棒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一开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不能。”这时,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火柴棒, 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否定了他们的答案。

总而言之, 数学的导入法很多, 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 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并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因素, 激发求知欲, 使她们处于精神注意力集中的亢奋状态, 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 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篇2

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引人入胜。在学习八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 我播放了歌曲If you are happy. 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反响,甚至有学生在跟着哼唱做动作,我抓准时机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问他们如果高兴会做什么。接着讲授新课。

高中英语课堂泛读导入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导入 五分钟 持续默读

一、研究背景

以笔者所带的两个高一普通班为例,两个班级学生人数均为41人,经调查,除了完成必要的阅读作业外,有自觉阅读课外英语文学读物的学生一个都没有,而能够积极阅读学校订阅的21st Century Teens(中文译名:《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此英文报刊创刊于2001年,是我国第一份根据中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和需求而设计的英语时事周报。该报广泛用由国际主流媒体和出版机构提供的独家、最新专稿,以报道国内外新闻时事热点和文化娱乐时尚为主。在笔者所在的佛山市,暂时有五间高中长期订阅此报刊)的学生占41%(积极阅读,指能够主动阅读并且做词汇积累或者读书笔记),能够积极阅读《英语周报》非教辅练习部分的英语文章的学生仅占24%。笔者进一步访谈备课组其它老师,发现学生英语阅读动力不足的情况不在少数。

二、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笔者采取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笔者在初探Krashen的持续默读实验和多位研究者尝试应用此模式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粗浅建构起一个不成熟的泛读导入模式——黄金五分钟持续默读,有机结合持续默读和演讲,并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为髙中英语课堂泛读教学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三、建构泛读导入模式——黄金五分钟持续默读

1.持续默读的相关研究。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对自主阅读展开研究,而有关持续默读最有趣且内容最广泛的具体的研究报告,则是Krashen厚达100多页的 《阅读的力量》(The Power of Reading, 2004)及近年出版的《自由自愿的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也是持续默读SSR的另一种说法,2010)。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都力证自由自愿的阅读(或持续默读)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乐于阅读,渴望阅读。有研究者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践(黄少珠,2012),研究者李兴勇(2012)、周春艳(2013)都在高一班级进行持续默读实验,结果显示持续默读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提高了阅读技能,持续默读可以带来很大的阅读收益,持续默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笔者也尝试将持续默读模式引入英语课堂,加强学生英语泛读实践。

2.泛读导入模式——黄金五分钟持续默读。

(1)建构持续默读时间——黄金五分钟。持续默读是以学生为主的阅读活动,为了让学生们能真正享受“持续的不受干扰的自由自在的默读”,教师应创造持续默读的阅读时间。在保证持续默读所有因素中,阅读时间是排第一位的。笔者是一线教师,深刻感受到教学任务繁重的压力和学生对课外英语阅读的抵触情绪,因此将持续默读时间定为每节英语课前五分钟。时间虽短,但贵在持续,在正常的英语教学时间内进行的持续默读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老师在现场也能做到陪伴和监督。之所以选择课前的五分钟,是因为在真实教学中,上课之后的五分钟属于课堂导入关键时间。

(2)建构持续默读环境——巧用小黑板。对高中学生来说,教室是他们课内外阅读的主要环境,为了本研究,笔者在教室设置一块小黑板,每节课前由学生提前写上生词、新词、难句、好句,这是为了扫除持续默读时的可能会出现的词汇障碍,同时也可以利用小黑板展示学生的演讲稿作为激励机制,推动持续默读的良性发展。

(3)选择持续默读材料——英文报刊。Krashen(2004)认为理想的二语输入应该有四个特征:可理解性;趣味及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要有足够的输入量。文学作品兼具这些特征,是理想的语言输入的材料。文学作品的确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有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有文笔优美、富有哲理的语言的散文,有韵律优美的诗歌,有高潮迭起的戏剧冲突,因此有许多研究者选择将文学作品作为持续默读实验的材料。

四、研究启示与不足

一个学期的研究表明,持续默读的确可以带来阅读收益,在提高阅读兴趣方面有明显的效用,而笔者建构的泛读导入模式融合了持续默读和演讲,是新鲜的尝试,此模式可行性强,操作简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辅助作用,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长期的坚持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也综合训练了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但本文的研究具有局限性,样本较小,仅在两个班级开展研究,没有设置实验班和对比班,缺乏定量分析。因此,泛读导入模式的可行性还有待商榷和进一步的验证,以使本导入模式发挥更好的效能,为一线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则航,罗少菌,王蔷.语言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从德国Hildesheim国际学术会议谈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6):1-4.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篇4

导入新课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的教学艺术。导入得当, 就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一次成功的新课导入应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 趣味性

课堂导入首先要注意趣味性。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 兴趣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 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可见, 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 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探求欲望, 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

2. 情境性

所谓情境, 指的是情景和语境。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 有其自身的特点, 那就是离不开特定的情境, 离开特定的情境, 语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较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为什么不少学生学习英语多年, 还是无法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是因为我们没有创设大量的情境去进行练习。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 应考虑把它放到特定的情境中去, 为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交际情景, 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3. 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中职生都是90后, 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的能力很强。因此, 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信息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强了, 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 能充分利用当今流行的素材, 并借助于现在的多媒体技术, 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材料越新颖, 越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越有兴趣参与, 效果也就会越好。这样就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4. 针对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切忌生搬硬套。这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如较沉稳的班级和较活跃的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其次, 千万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 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再次, 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 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 但首要前提是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这里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 进行举例和探讨。

1. 直观导入法

如今我们早已进入信息时代, 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教师广阔的选择空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利用具体的实物、精美的图画或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 直观形象地导入新课, 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起到很好的“激趣”作用。

2. 实事导入法

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但每天发生的事情是不同的, 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近期国内外大事或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来导入课文, 这是一种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当然, 这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能灵活地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恰当应用。

3. 音乐导入法

动听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进行课文导入时, 教师可以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去。比如在讲Unit 5 Hobbies and Interests时, 其中谈到著名的Westlife (西城男孩) 乐队, 在这堂课一开始就可以播放一首Westlife的歌曲 (如Yott Rise Me Up) 进行导入, 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 并且进一步拓开话题, 请学生谈一谈他们平时的兴趣爱好, 并根据个人的喜好发表看法, 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尽快接受教材中的信息。这样, 既实现了课堂导入, 又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扩大了知识面, 还轻松地学习了不少英文歌曲。

4. 以旧带新复习导入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这是如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巴甫洛夫曾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所以, 在新课的开始, 老师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关联的学过的知识, 通过对比或提问的方式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 以达到故而知新的目的。例如, 在讲到“一般过去时”的语法时, 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现在时”的复习进行导入。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记忆, 还能使语法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总而言之, 教学有法, 但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类型, 巧妙地进行导入, 形式不拘一格, 遵循趣味性、情境性、新颖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觉得英语有趣、想学。学生由“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很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 篇5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好开路先锋。

三、课堂导入方式讨论及课堂实践

(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

1、利用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它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初一年级Module 9 A trip to the Zoo这一单元中,教师在讲授文章之前制作了若干动物头饰,让学生在课前选择佩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并且扮演所选择的动物介绍包括动物名称、生活习性、主要食物、生活地带等。当学生佩带上头饰之后状态立刻变得很高涨,很乐于介绍并且在下课之后,主动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及词汇。还有一次,再介绍families这一单元,教师要求学生带来他们的家庭照片。学生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学生通过投影把照片展示给大家,并且利用已认知的词汇进行介绍,在过程当中学生自然会遇到一些不会的单词或句型,这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这堂课的主题——介绍家庭。用“介绍照片”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目的性明确,并且主动地获取关于介绍家庭方面的词汇及句型。

多媒体视听导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择空间。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声音、动感画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

在外研版教材初二上第5模块Western music 这一单元的阅读部分,授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声音影像等视听觉材料进行导入。这样一来,这篇因涉及到音乐领域的知识而不太容易理解的文章,顿时变得“乐”趣横生。授课具体步骤如下:

本节课的定位是一节充分结合听觉信息的阅读课。这堂课的导入部分采用的是给学生三个“Guessing Games”(猜谜游戏),内容分别是围绕西方音乐这个主题来展开的:包括不同种类的西方音乐,不同种类的乐器,以及根据逐步给出的信息猜音乐家的名字。其中前两个部分采用了大量的听觉信息,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传达的是最直接的信息,这样既为理解阅读材料打下了知识背景上的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由于在导入阶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节“沉默”的阅读课,变得十分轻松与活跃,学生也被带入了一个渴望阅读进一步获得更多相关信息的状态当中。所以阅读、理解文章的过程变得水到渠成,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这种听觉信息与阅读课的结合方式也是对于一向被人们认为有些“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乐”趣。当然,这节阅读课之所以可以结合听觉材料来完成,也是由它的具体内容决定的。它所讲述的音乐主题与“声音信息”有着最佳的结合点,能够最大的发挥听觉信息在阅读文章中的作用。

利用背景知识导入

对于一些文化题材的课文,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以课文的关键词出现、或以课文的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以介绍话题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实际生活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设置情景,布置任务

英语课堂花样导入 篇6

一、视听导入法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高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教授高中选修八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     California时,这一课的主题是加利福尼亚的多元化历史,

所以教师可以选一位移民明星作为导入,譬如出生在加利福尼亚的华裔林书豪,NBA旗下一位炙手可热、学生耳熟能详的篮球明星,播放他比赛的精彩镜头,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导入主题:多元化的加利福尼亚。

二、设问导入法

设问导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各种题材的课文。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在导入新课时,应向学生巧妙地设疑问难,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产生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并活跃起来。设置疑问就好像给学生说出一个“谜面”,使学生想办法去揭开谜底或急于想听老师说出谜底一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

三、学生三分钟自由交谈、演讲或表演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中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Free-talk)、演讲(Speech)、和表演(Act)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

1)自由谈话式(Free-talk)。教师可让学生进行俩俩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奥运会、足球赛等。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并适时地引入主题。

2)三分钟演讲。教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讲三分钟,教师可预先安排他们将要学的主题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演讲。课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好演讲稿。才能顺利导入课文。

3)课本剧表演。新人教版英语教材中有些内容可以编成课本剧。如在高中必修3第3单元(The Million Pound

Note),选修8Unit4(Pygmalion)。教师事先通过部分的学生进行改写剧本,简单排练,然后在上课时进行表演导入,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参与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又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起到导入课文的良好效果。

四、时事导入法

时事是指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这些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高中英语必修1 Unit1 Earthquake ——Reading1时,师生可以谈论一下近期国内外的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尤其是四川地震,学生对此感受很深,会切身感受到地震的危害,读起课文来就易于理解效果显著。利用时事导入法首先要求教师要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学校和学生身边发生的重要事件,比如,校运动会和学校、班级的大型活动等;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捷的应变能力。

英语课堂导入策略 篇7

一、“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多样性、灵活性原则

俗话说“教无定法”, 课堂导入的方式当然也不能千篇一律, 生搬硬套。它是根据不同的文章题材、体裁而精心设计的符合文章特点, 有益于授课者展开话题的引子。目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所以, 授课者在设计的时候要钻研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灵活运用合适的导入方法, 从而达到课堂的自然和谐。切不可盲目搬用某一种特定的导入方式, 为了导入而导入, 使课堂的教学步骤显得生硬而突兀, 从而破坏了课堂良好教学的氛围。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趣作舟”的趣味性原则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能真正从心理上精神上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趣味性课堂导入,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趣味性的原则并不意味着以肤浅无关的笑话来哗众取宠, 而是以轻松而又不失沉稳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 这对授课者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情, 而是授课者在平时的语言风格、表达习惯与设计思路方面的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

三、“万绿丛中一朵红”的新颖突出性原则

在科技发达的现今社会, 学生通过新兴科技多渠道多方位获得丰富的课堂内外知识, 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而英语课堂本身涉猎的知识覆盖面较广, 所以授课者的导入内容不宜过于陈旧老套。缺乏新鲜感的导入容易使得课堂沉闷的气氛先入为主, 从而影响接下来教学环节的实施效果。那么这就要求授课者备课时作好充分的准备, 多搜集资料, 琢磨教材从而设计出合乎文章要求, 独创而新颖的导入为自己的课堂增添亮色。

四、“画龙点睛, 忌画蛇添足”适度性原则

笔者曾听过一堂公开课, 授课的教师用了15分钟进行课堂的导入, 占用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一时间, 从而使得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草草收场, 课堂秩序凌乱不堪。反思其原因, 授课者在设计时没有正确定位导入的作用和意义, 使得这一部分环节拖沓冗长, 出现了教学过程的不够完善, 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一个好的导入它本身应该是简洁精练的, 是构建课前与课堂主旋律的桥梁, 是课堂主要内容呈现之前的一个有力向导, 它的作用是重要的, 但这并不能说明导入的时间越长久越好, 当然也不能一带而过, 恰到好处才是真正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通常导入的时间不多于5分钟不少于2分钟。其次, 导入与课堂其他内容的呈现并不是分离孤立的, 而是相互之间紧密相连, 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课堂教学步骤有条不紊的实施。所以, 授课者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课堂, 使得教学环节呈现唐突的感觉, 而应顺应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彰显它的连贯适度性原则。

那么, 具体的导入方式有哪些呢?正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以及听取了省内多名优秀教师的优质资源课, 作了如下的总结。

一、多媒体呈现视听材料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以图片、英文歌曲、英语视频等手段引出本堂课的话题。以一名老师执教的高中语法中的名词性从句与定语从句的复习一课为例, 授课者以英文组合backstreet boys的一首《as long as you love me》导入, 歌词中有很多的名词性从句以横线标出提请学生注意, 自然而然地引入本堂课的重点环节。不得不佩服授课者思维的巧妙, 因为语法课在绝大多数老师眼里要将它上得生动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对学生来说语法课就意味着记下枯燥无味的条条框框, 非常之乏味。而本堂课让学生在轻松中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 打破他们对语法原有的认识, 让学生能够在听英文歌曲的时候意识到语法也可以生动呈现, 从而在课堂中体现了浓厚的学习热情, 师生互动积极热烈, 课堂收效让在场的老师都不由得赞叹!在其他所听的课中, 也有的播放与话题相关的图片制成的media show引入课堂话题,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样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原有知识过渡法

此类导入主要用在两篇衔接紧密的文章之间作有效导入。例如, 在牛津英语9模块讲授圣经故事时涉及圣经里典型的习语的意思, 而在前一单元刚好讲到习语, 此时, 我们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前一单元的知识, 继而自然而然引入到下一单元的教学当中。

三、时事新闻切入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牛津英语选用的课文更加贴近生活, 注重时事。当下学生对于周边的新鲜事物的关注程度是相当密切的, 所以, 授课者在导入的时候, 若能根据课文实际的需要从时事新闻的角度切入导入, 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比如教材里提到可持续性发展的能源战略要求, 授课者可以就当前全世界能源危机作一些简要的介绍。接下来, 学生自然会想到可持续性发展这一经常被提及的能源策略。熟悉的视角, 自然的导入, 让学生在发言中自己感觉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同时也达到了新课标的第三层要求, 即情感价值观的提升。

导入, 是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必要的环节, 是引领学生进入未知知识领域的重要途径。自然有效的导入, 呈现课前与课堂的精彩对接将给听课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认真设计好课堂导入将是我们每一个授课者应该重视的课前准备环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合适的导入必将为精彩的课堂呈现浓墨重彩的一笔!

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 篇8

1. 复习导入法

我国古代知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当代的英语教育,通过对于已学英语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可以使学生达到强化知识、深化理解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已学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通常而言,新的知识与已学知识之间具有某种强烈的联系,它们之间有一个紧密相关的衔接点,通过对于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而使其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基于此,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逐渐使学生养成善于复习的良好习惯。这种课堂导入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同一个单元内的教学,或者对于知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单元之间。

2. 图示导入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单纯的文字教学往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影响听课效率的问题。而如果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图片,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们听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一举多得。就现阶段我国高中所使用的新版英语教材的编排和内容而言,每一篇课文都会配备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插画来印证教材有关的观点和指示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这样的设计编排使教材简洁明了,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此外,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图片也可以愉悦学生的内心,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如果这些图片都可以由学生们自行搜集和处理的话,还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进而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通过图片导入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有关教学内容的授课,还可以达到“以学促用”的目的,即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

3. 情境导入法

通常而言,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着使用情境导入法来开展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掌握有关授课内容。而就情境导入法的具体开展方法和手段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这个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声、影并茂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可以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来开展。情境导入要围绕着教材的内容来展开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听课热情和积极性,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之前,可以根据教材的授课内容在课下搜集一些与其有关的视频、短片和图片等材料,待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准备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深刻感知画面的同时,将待学知识也一并加以记忆。这样即使在课下学生也可以凭借头脑中残留的印象而对有关知识进行强化,进而牢固地掌握有关学习内容。总之,创设情境导入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有关授课内容,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

4. 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教育事业也不例外。多媒体的引入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工具,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引进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而言,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首先,英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在课下通过网络来搜集一些与当堂授课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整理后以幻灯片的形式,或直接以图片的形式加以展示。然后,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这些多媒体资料合理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这堂课做一个总体概述。通过这种形式的授课,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有关授课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在完成授课内容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举两得。采用PPT的方式来导入,可以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有关的画面,充分扩展学生的想象力,再配上轻缓的音乐,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篇9

关键词:课堂导入,原则,方式,注意事项

导入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 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胡淑珍 (1996) 曾对导入的序曲性加以概述, 并提出导入也叫开讲, 认为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它可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恰当地运用导入方法。李如密 (2000) 对导入也曾经这样评论过:“课堂教学的导课环节是教学艺术中的导课艺术.导课艺术讲求的是“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不同特点的导课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这些陈述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强调导入的重要和方法的正确运用。高中英语课堂导入应遵循什么原则?主要有哪些方式?导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1 课堂导入现状

1) “导”而不“入“。63.2%的课堂, 学生不能迅速全心投入学习状态, 课堂气氛沉闷。

2) 导入时间过长, 影响正常上课进程。有的老师导入时间15乃至20分钟以上, 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3) 导入语言老生常谈, 没有表现力。多数老师组织导入语时比较随意, 学生未能产生学习的冲动, 注意力不集中。

4) 导入的目的不明, 生搬硬套、脱离实际。部分老师导入内容与授课内容脱节, 只关注授课内容, 而不是听课的学生, 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 无法理解。

5) 精准的导入课堂教学效率高。兼顾课堂任务和学生需要的导入, 课堂测试合格率, 远远高于失当和无效导入的课堂。

6) 一学期中只有不到20%的教师曾经为30.4%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过导入。100﹪的学生希望教师精心设计导入。

2 课堂导入的基本原则

1) 奇异性

课堂导入素材要新、内容要奇。现在的高中学生, 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能力很强, 对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并喜欢追根究底。因此, 富有时代性的奇异性信息, 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材料越新奇, 越贴近生活, 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就越高, 导入效果也就会越好。

2) 平滑性

课堂导入要平滑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当中, 不能生搬硬套, 这点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衔接自然、平滑、行云流水的讲授能使学生时刻思路清晰, 课堂气氛相对融洽。

3) 生动性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导入要生动有趣。多数高中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 听课时产生厌倦心理也情有可原, “老师讲课没意思”就成为大多学生偷懒的托辞。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课堂导入用语要诙谐生动, 配以适当肢体语言, 富有生动性。

4) 针对性

课堂导入应随对象、内容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具有针对性。导入的前提是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冲动, 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导入的目的是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针对不同时间、地点及不同对象, 导入应该灵活多变, 具有针对性。

3 课堂导入的主要方式

古人云“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同教学一样, 导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此处结合实例举出九种。

1) 时事新闻导入式

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国内外新闻时事导入。教材内容编排日久, 难免脱节于现实。但是每天发生的新闻时事都是新鲜的, 教师如能应用恰当, 应该是种独特导入方式。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高二必修五UNIT4 Making the News时可以选取2-3则VOA和BBC新闻导入。利用时政新闻导入, 不仅避免了纸上谈兵, 赋予书本以时代感, 而且, 使学生感到亲切。

2) 名言警句导入式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 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应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作为表达的技能之一, 写作至关重要。引用与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 可以为写作增添亮点。鉴于此, 采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写作素材, 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譬如, 在讲解高二必修一UNIT1 Great Scientists时, 可以呈现伟大科学家的名言警句作为导入:“Great spirits have often encoun-tered violent opposition from weak minds.”

3) 设疑提问导入式

老师课前先给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对问题好奇心和探究心理, 然后导入新课。简单又不乏灵活性。比如, 在讲授高二必修五UNIT5 First Aid时, 设计以下问题:

①Do you have any idea about first aid?

②What’s the basic stages of first aid?

③What equipment is often in use when somebody undertakea first aid?

通过以上问题先让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再找到急救的基本步骤和可能用到的工具, 引出该单元主题“急救”。思考和同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自由交谈导入式

教师通过和学生的自由语言交谈导入新课。这些交谈要看似随意, 实际与接下来的主题相联系, 以便实现从交谈到课堂主题的自然衔接转换, 完成导入目的。例如, 在教授高二英语必修六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时, 教师可以如此设计:

T:Do you remember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ree yearsago?

S:Yes.

T:Where and when did it happen?

S:It happened in Si Chuan province, May12, 2008.

T:Do you know any other natural disasters?What do you thinkthe nature?

S:floods, drought…..It’s powerful.

5) 口头汇报导入式

口头汇报 (oral presentation)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典型。汇报的内容多种多样, 汇报可以由以个人或小组事先根据新课的话题进行准备, 这样有助于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分组, 对汇报中可能遇到的生词、短语及常用表达给予答疑指导。比如, 在学习高二英语必修一UNIT5A Modern Hero-Nelson Mandela时, 可以以英雄曼德拉的事迹为主题要求学生准备口头汇报, 在此基础上导入新内容。

6) 背景百科导入式

一些题材具有历史性的课文, 可以通过、讨论课文历史背景、简介作者等百科知识来切入, 这样可以避免枯燥抽象, 提升学习兴趣。如, 处理高二英语必修五UNIT2 The United Kingdom时, 可以先对大不列颠国的发展演变史进行讨论,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旅游、风俗习惯等。这样可以使枯燥的课文生动有趣。

7) 多媒体影音导入式

影音播放是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高中生活泼好动, 对歌曲、电影也很感兴趣。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 导课时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和影片, 让学生视听共赏, 常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 高二英语选修六UNIT3 A Healthy Life, 可以播放宣传健康的广告视频导入, 简短但发人深省。

8) 竞赛游戏导入式

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张“在做中学”。在英语教学中, 适当的小游戏,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寓教于乐、在做中学的目的。比如, 在导入高二英语必修四UNIT5Theme Park时, 可以以主题公园为开头, 让学生进行单词接龙竞赛, 得分多的获胜, 既有竞争又有协作, 改变了沉闷的气氛, 减轻了学习压力。

9) 抛旧引新导入式

也叫复习导入式、温故知新导入式, 这是新课开始最常用的方法。如在讲授高二英语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时, 可以先复习学过的泰国的相关知识, 而后自然导入:

这种方式最常用, 不免有些换汤不换药之嫌, 采用时应打破成规, 推陈出新。

4 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

1) 教师应锤炼语言。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 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能引人入胜 (王晓平, 1996) 。英语教师应锤炼自身课堂用语, 使之诙谐幽默, 富有感染力、表现力, 以吸引学生注意。

2) 教师应全方位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虽然只是小环节, 但导入能体现教师综合素质。时事导入法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国内外大事要闻, 背景百科式和名言警句导入要求教师知识面广博;用好竞赛游戏导入要求教师具备较强表演才能;只有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因特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用好多媒体影音导入。英语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这样才能设计出生动实用、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 弹好课堂的前奏曲。

3) 导入设计实用, 切忌花哨, 时间适宜 (3-5分钟) , 风格与课堂的整体设计相符。导入必须为教学任务服务, 不可舍本逐末。

4) 教师应了解学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导入效果。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应避免生搬硬套, 遵循奇异性、平滑性、生动性和针对性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 恰当采用新闻时事法、名言警句法、设疑提问法、自由交谈法、口头汇报法、背景百科法、竞赛游戏法、抛旧引新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程晓棠,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李如密.试论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J].课程·教材·教法, 1993 (1) .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艺术 篇10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课堂语言融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课堂导入中的语言更是精益求精。严谨、简练, 却又深刻, 规范、准确, 却又生动, 通俗却又幽默的“开场白”定能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下列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愉快地导入新课:

(1) 讲故事。如讲授“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课时, 以鲍西亚父亲的遗训导入, 讲述她父亲设置金、银、铅三个匣子供求婚者挑选, 结果, 取了金匣子的摩洛哥王子得到了一张骷髅画, 拿了银匣子的法国阿尔贡亲王看到的是傻瓜像, 只有聪明坦诚的巴萨尼奥选中了朴实无华的铅匣, 得到了里面鲍西亚的倩影, 鲍西亚也毫不犹豫地要嫁给他。 (从此有了谚语:“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而贫困的巴萨尼奥不得不求助好友安东尼奥, 向他借钱娶亲。作为商人的安东尼奥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钱。夏洛克的条件是不要利息, 但到期还不了债就要割一磅肉。安东尼奥商船失事, 他们到期还不了钱, 最后被夏洛克逼上法庭, 要求割一磅肉。以此故事导入课文中的鲍西亚聪明机智地法庭斗智的场景。

(2) 东西方文化对照。给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同学们肯定能说出汉语“三思而后行”。再如, 说个成语“at sixes and sevens”, 同学们就不一定能说出其意“乱七八糟”了。

(3) 顺口溜。“East, west, home isbest.”这句顺口溜可以引出homeless (无家可归的) 、helpless (无助的) 、hopeless (无希望的) 等以less后缀结尾的词, 也可引出关于家庭的文章。学习宾语从句时, 引顺口溜导入很容易理解, 如:

(4) 猜谜语。在教词和词组时可以引入一些谜语。如:What can children do that adults can’t (grow up) .

What can fall on a lake yet not make ripples in the water (moonlight) .

(5) 声势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 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给课堂创造出一种更和谐的学习氛围。

此外还有谚语、俗语、名人名言, 词语接龙, 唱歌等方法, 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二、课堂导入活动的艺术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意思是奇异能给人美的享受。一堂课的导入也要采取丰富、奇异、艺术的导入活动, 使开场亮点不断。

(1) 表演。给学生一个舞台, 让他们尽情展示, 既锻炼学生, 又活跃课堂气氛。同时, 还能唤起师生情感的交流。许多对话, 戏剧性场景都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完成, 如“The Necklace”一课。

(2) 竞技法。学生们的心理特征是争强好胜, 集体荣誉感强, 利用这些特征, 让学生抢答或分组抢答并积分。这样可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能兴奋快乐地参与竞争, 积极学习。

(3) 游戏法。“玩中学, 学中玩”, 让学生动起来, 玩起来, 学起来。

(4) 演讲报告。

(5) 讨论。给学生一个话题, 展开讨论。例如:讲授美国历史内容时让学生先讨论美国历史大事件。

三、辅助手段的艺术性

(1) 挂图展示。向学生展示大挂图是最简单朴素的方法了, 在教“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单元时, 可出示世界地图, 指明“English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It is spoken in many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A, the Uk, Ireland…”

(2) 实物呈现。高中一篇阅读文章关于“Franklin’s experiment”, 讲到了制作风筝的全过程。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和制作先后顺序, 可以找来材料, 演示全过程。

(3) 简笔图示。画画也是同学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比起平淡的讲授, 画出图画, 尤其是便捷的简笔画, 可以使乏味的内容在轻松中学会。

(4) 卡片。老师制作的卡片让学生们识记, 背诵单词或根据卡片提示进行即兴表演。

(5) 媒体应用。从简单的录音机到多媒体播放器, 这些电化手段能激起学生兴趣, 使学生记忆犹新, 达到“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教学境界。

四、结论

亚里士多德所言:“致学的艺术性不在于传播知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因此, 本着“激趣”的原则, 教师要追求课堂导入的艺术性。英语课话题丰富, 西方文化深厚, 语言性强, 这更要求英语教师要艺术地导入新课。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英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并依次从语言艺术性、活动艺术性及辅助手段的艺术性三方面展开讨论。文章还提出了英语教学中丰富多样的导入方法。

高中牛津英语课堂导入浅论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学导入方法意义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堂开始创造有利条件。这正如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开始部分就一下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有兴趣读下去。一节课的导入对这节课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课的导入在一节课中只占很少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句话,但出色的导入能够成功地使学生完成注意的转移和情绪的迁移,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课本的意境之中。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温故知新导入法”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纽带,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例如,在教译林牛津模块六Unit 2 Project时,我首先提出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

T:What’s the topic of this unit?Ss:Happiness.

T: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S1:Spending time with family.

T: What about you? S2: Reading books.

T: Do you think what happiness to your parents is? S3:I got good marks.

T: And your parents?S4:I can take care of myself.

随后引入课文内容:So according to your opinions, we know that everyone has different ideas about happiness. Happiness changes when age changes.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Project , two essays on the theme of “the happiest time of your life”, Please read the two essays to find what time is the happiest of life to each of the writer and why they think so.

这种联旧引新,不落俗套的自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新的内容上,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二、图片导入法。

新编英语教材图并茂,生动的画面为语言学习设置了生动的语言情景,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如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每一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均由插画和三个讨论题组成,并且插图和讨论题不但与单元话题有关,还联系到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更能激活学生的思想,使课堂教学始终在一种热烈、积极氛围中进行,如模块四Unit 2(Sporting events)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可作如下导入:

T: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doing?

Ss: They’re playing sport.T: Do you like playing sports?

Ss: Yes.T: How often do you play sport?

S1: Twice a week.T: What about you?

S2: Once a week.T: What sports do you usually play?

S1: Basketball.S2: Table-tennis.

S3: ……T: Ok.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sport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orts in the world, which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ves. Let’s discuss some sports to see how much we know about them and also tell us your favorite sport and why. 通过适当的导语及文中的插图,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进一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运用文中插图进行导语设计并付诸实践,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渲染导入法。

牛津高中英语高二Module 6中Unit 4 “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uld”的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和Word power部分的整合,主要讲述的是世界上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如战争、饥荒、贫穷、自然灾害及污染等,以及由此引发到我们要帮助这些在困难中的人群和了解一些国内国外的组织如联合国等的名称、构成及功能。然后再接着讲述联合国所包括的各个部分,以及他们常用的首字母缩略语形式。

我用Flash动画导入,它是由一系列图片配上一些非常贴切的文字组成的,里边主要讲到在中国和世界的很多贫困地区甚至在一些大城市都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人群,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为了生计到处奔波,他们期待能有机会上学,再配上老师适当的语言渲染,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里。学生看得很安静,他们可能也在想自己應该好好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珍惜这么好的生活,同时也实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看到这些也就自然想到我们应该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在此基础上抛出一系列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ituation of people in the flash? 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Besides ourselves, who can we call on to help those people in trouble?

学生们对这些画面感触很深,对老师的问题都能认真地考虑,他们已经搜索到不少关于社会问题的资料,能很踊跃地回答。其中有学生说到:

I think our world is not rich enough, there is still much unfairness, and 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

We should value our opportunity of studying and don’t waste anything during our life.

此时再Presentation课本内容,引入新课。 这样的导入方式使得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中,特别是老师恰当的语言渲染,更使学生达到了情感的巅峰,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视听导入法

牛津高中英语题材丰富,知识面广。对于一些和unexplained things 以及人文地理,历史背景,异域风情相关的课题,学生知之甚少,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去传递信息,学生会感觉很抽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借用视听法去导入。其妙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由此可见,视听导入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有效的信息。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2 From jazz to pop 文中提及的early jazz , rock and roll 以及 1960s pop music ,因为年代久远,学生都有一种陌生感,对其特点和创造背景不甚了解。在课堂导入时,我给学生播放这几种曲风的音乐。不同节奏,不同旋律的音乐一下子就带领着学生穿越了时空,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激发了他们了解这种音乐的欲望,从而达到了课堂导入的目的。那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轻松的完成了所有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对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对于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导入方法。因此,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

参考书目

[1]刘新爱.课堂教学导入中常见的四个问题[J].新课程研究,2008,(6):122-123.

[2]陈魁秀.英语教学策略论[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1):229.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 篇12

英语阅读课堂导入作为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挖掘其求知欲,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课堂效益的热身手段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偏爱和广泛使用。因而, 导入五花八门, 综合起来, 回头审视, 在家常课、公开课中课堂导入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或问题:

1.公开课导入求新、求奇, 过于追求形式

在一些公开课或竞赛课中, 老师也是力求与众不同, 脱颖而出, 千方百计寻找新颖的导入方式, 但是由于过于追求形式的新与奇, 忽视了内容本身, 没有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 与学生实际相脱节, 学生云里雾里, 没有起到引导、启发学生进入课堂新内容的作用。

2.家常课导入呈现两个极端

一方面, 有的老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 抓紧课堂时间, 干脆就没有课堂导入, 学生对于新授课内容没有及时的心理准备, 与老师课堂脱节, 反而缩短了有效的课堂学习时间。另一方面, 有的老师导入过于随意, 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欠深思熟虑, 往往天马行空, 学生确实也感兴趣了, 但是一节45分钟的课, 导入花了15分钟甚至更长, 恐怕很难为后续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反馈留足时间。

事实上, 目前课堂上为老师广泛使用的导入方法可谓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大家所普遍使用的导入方法, 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导入来服务课堂。

二、多样方法, 各显神通

1.直观刺激法, 刺激感官, 激发经验

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的工具让课堂内容极为丰富多彩, 实物图片、实物、音频、视频、条件允许的话, 甚至3D成像1都有可能在课堂实现。

以牛津教材Module 8 Unit 3 Reading Visiting the masters通过图片、视频, 学生了解了大师毕加索、达·芬奇、凡高、伦勃朗, 跨越了国界, 跨越了时代的限制, 学生走进了大师, 由此, 从多方位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激发了学生已有的经验, 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以旧带新法, 顺藤摸瓜

所谓温故而知新, 以旧带新法是非常实用的家常课导入方法, 老师通过提问与上节课重点内容相关联的知识, 并提出新的问题, 由此来带动新课内容。

以定语从句中关系副词一课为例。导入以复习上一节定语从句语法课的关系代词复习为起点, 等做完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关系代词习题后, 表扬他们, 并另出两道填空题:a.Is this the city____youonce worked in?b.Is this the city____you once worked?显然, b题自然而然向学生质疑, 带动了本课。

3.亲切交谈法, 拉近距离

亲切交谈法让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寻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他们心情得以放松, 老师以家常唠嗑的方式 (一定程度上就是Brainstorming) , 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生活中的经验或自身感受, 问题浅显, 层层推进, 直到最后推出教师所要揭示的问题实质。这种方法很普遍和实用, 老师更显亲和力, 学生更感安全和自然。

以牛津教材Module 5 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Welcome为例, 教师的问题如下:Do you have a best friend?Who is he/she?Why do you think that he/she is your best friend?How do you getalong with him/her?...这样的问题想必可以让很多学生大侃一顿, 毫无紧张感而言, 让教师顺利地过渡到如何和谐相处, 好朋友的好个性有哪些等话题上。

4.对比讨论法, 凸显矛盾

对比讨论法在辩论、争议的话题中普遍使用。这样的方法, 给学生提出了问题, 并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进展中, 带着问题, 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内容, 很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质疑和压力下, 坚持己见, 努力证明的能力。

以牛津教材Module 7 Unit 3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lives为例。本文讨论了因特网对人们生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那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题时, 就让学生体验因特网对学生本身的影响, 最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对更大层面的人民生活的影响。于是, 教师通过如下提问, 实现导入的效用:What do you often use theInternet to do? The Internet has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s on thestudents’lives, which do you prefer?Why?

5.故事悬念法, 激探究欲

故事悬念法毫无疑问是在故事类文章中更为常用了。有的教师告诉学生开端, 隐去结局, 有的教师相反, 告诉学生结局, 让学生想象整个故事情节发展, 有的教师则给出故事发展中的人物、时间、地点, 让学生想象整个故事情节。当然, 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故事及人物分析做铺垫和准备的。

以牛津教材Module2Unit1Talesof the unexplained的Welcometo the unit为例, 本单元是带领学生探究神秘世界未解之谜, 所以, 教师就以讲述尼斯湖水怪的故事开始。

又以本单元Reading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 教师让学生解读标题的同时, 设置悬疑, 男孩是谁?什么时候失踪的?在哪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血细胞形态下一篇:静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