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共10篇)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1
一、研究生教育情况
1. 研究生招生首次超过本科生,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奠定了基础
2006年学院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程序,加大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招生顺利完成学校计划,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奠定了基础。
2006年共招研究生156名,其中博士生32名,硕士生114名,工程硕士10名。
目前学院在校研究生总数为42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3名,硕士生306名,工程硕士16名。按学院各系所统计:
土木系:223名,其中博士47名,硕士170名,工程硕士6名
力学系:137名,其中博士37名,硕士98名, 工程硕士2名
岩土所:65名, 其中博士19名,硕士38名, 工程硕士8名
2、研究生培养管理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水平提高
学院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的新生入学教育与培养管理程序,顺利完成了2005届进校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制定和学年教学任务。2004届研究生均按时完成了选题报告并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位和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成立了学院新一届学位和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使学院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审查工作有章可循。
通过 对2006届毕业生的学位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了审查,我院研究生的论文具有较高水平,整体培养质量良好。
05~06学年共毕业研究生90名,其中博士生学位16名,硕士学位70名,工程硕士学位4名。
在学院抽查由校外专家评审的11份硕士论文中,5篇论文评阅成绩在90分以上,占总数的45.5%;70名硕士中,评阅和答辩成绩均在90分以上的论文有22篇,占总数的30%以上。
学院16名博士毕业生的论文中,专家评阅的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的`有8人,占总数的50%;由学校抽查外审的6篇博士论文中,有4篇评阅成绩在90分以上,占67%。
3、土木工程一级博士学科点申报成果,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05~06学年学院参与的土木工程一级博士学科点的申报,顺利获得通过。使我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整体授予权,目前学院已具有11个博士点和14个硕士点可以招生。
二、科学研究情况
1、科研获奖项目增加,为学校增得荣誉
05~06学年度学院的科研项目获奖数目位学校前列,为学校增得荣誉,受到学校嘉奖。获奖项目具体如下:
(1)何满潮, “岩石力学与工程”,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何满潮,孙晓明, “三峡库区巨型古滑体稳态预测预报及信息化选址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2
1 科研情报研究的特点
1.1 服务性, 即对科研的支持
科研单位的文献情报工作要为科研服务, 特别是为科研第一线服务, 为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及重大课题服务。针对科研任务需求, 向研究人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情报, 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国内外课题相关的信息。在立项阶段, 通过情报支持, 帮助科研人员完善课题内容和研究思路, 了解课题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课题进行过程中, 提供课题研究方法相关的情报, 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课题结束后, 协调完成课题查新, 并对可能的后续课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情报研究对科研的支持还体现在为各级领导提供科研决策、规划方面的参考意见, 提供制定各项科研政策的资料和依据[2]。
1.2 先行性, 即对科研的引导
近年来, 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提出了情报先行的口号, 科研领域也不例外。在科研实践中, 情报的先行性主要体现在科研过程发生前的情报分析与预测。情报分析可以帮助科研人员避免重复研究, 提高科研立项的水平;情报预测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课题前景, 提高课题研究的目的性。
2 科研情报服务的现状
目前, 科研情报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信息资源方面
主要集中在馆藏建设、数字资源利用、信息共享、信息组织等方面, 这些方面是情报服务的基础, 也是满足广大科研人员基础情报需求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方面的研究, 更大程度上满足科研人员对于基础的科研信息的需求, 解决科研人员对某一文献的需要。
2.2 参考咨询方面
当科研人员自行浏览文献无法或很难找到答案时, 他们就会求助于文献信息工作者, 亦即是所谓的参考咨询。参考咨询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资源利用技巧方面的问题, 能够引导科研人员找到所需要的答案。参考咨询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考咨询途径和模式方面。
2.3 科技查新与定题服务方面
科技查新对课题的先进性、新颖性进行评价, 是课题立项和结题报奖的依据之一。定题服务又称定题跟踪服务, 是一种根据特定课题或科研人员的需求, 定期不断地将符合用户需求的新的信息传送给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 是传统的信息服务之一[3]。如何依托科技查新开展定题服务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
3 科研情报研究的新思路
在传统的情报服务模式下, 情报人员主要负责将信息推向用户, 情报分析与评估的工作则由科研人员承担。这种模式对科研的支持以及引导作用不大, 为满足科研决策、科研创新的需求, 必须加大情报分析、情报预测等工作的力度。
3.1 开展预测性情报研究
预测性情报是指在课题或决策未确定前即对其进行情报调研、分析, 预测其可行性和成果的一种情报服务模式[4]。预测性情报对科研立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一份科研立项书的完成, 科研人员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和灵活的科研思路, 更需要对课题研究的新颖性、可行性以及预期成果有一定的认识, 这就需要预测性情报的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研究思路, 情报人员围绕研究思路展开调查, 收集情报, 对课题的先进性、新颖性、可行性、预期效益和应用前景进行预测性评价, 将评价意见反馈给科研人员, 促使科研人员对研究思路、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和修改, 以增加立项课题的说服力度, 提高课题研究的目的性。
预测性情报服务工作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 情报信息人员既要进行横向的比较, 了解课题的先进性、新颖性;也要进行纵向的分析, 对课题的可行性、预期效益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价。因此, 对情报人员的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极高。此外, 针对科研立项开展预测性情报研究还会存在课题贡献度难以评价、资金情况不明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有相关规章制度的支持。
3.2 开展先行性情报研究
情报为科研服务不代表情报研究思路要紧跟科研之后, "情报先行"使情报研究具备了一些不同于一般课题研究的特点。优秀的情报学专家常常会在服务对象科研工作还未开展、决策方向还未明确的情况下, 先行对某些学科领域或科研方向进行资料搜集、分析, 提前形成情报支持力量。一旦科研方向确定, 这种先行性情报研究对课题申报和开展所起到的作用将极其明显。
先行性情报研究对情报人员的科研敏锐性、工作热情和毅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要求情报人员能够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判断出未来的科研方向, 并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毅力克服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无资金、无成果的情况, 而且最后甚至可能是徒劳无功。
3.3 开展评价性情报研究
一个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如何、一个研究团队的发展情况如何, 关系到该科研机构或研究团队未来的科研政策和科研方向的制定。客观、公正地体现科研机构或研究团队的科研发展情况应当是情报人员的职责。评价性情报研究是指利用或制定科学的评价模式对科研机构或研究团队的科研实力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估, 为科研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评价指标包括论文、课题、奖项、人员、设备等。评价方法包括横向与兄弟单位的比较, 寻找差距、明确地位;纵向与历史的比较, 了解发展速度、查找自身问题。从情报学和文献统计学角度分析进行科研评价的历史由来已久, 但很少有单位建立科研评价性情报研究的常态化机制。建立科研评价性情报研究的常态化机制有利于及时发现科研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科研实力的发展趋势和科研团队人才梯队的合理性。
摘要:目的 本文介绍了科研情报研究的特点和科研情报服务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研情报研究的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科研情报研究,科研情报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沛霆, 等.科技情报工作概论[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
[2]魏国韩.重视情报信息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14 (8) :18~19.
[3]肖秋红.现代信息技术下的科研情报服务[J].图书馆杂志, 1999, 18 (2) :1~2.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科研院;企业
一、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
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知识分子人数很多,其中党外知识分子更是占有较大比例。自古以来,知识和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知识分子作为负责任的一个阶层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分子始终站在科学文化和时代发展的前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引领者。近些年来,涌现出一批素质好、层次高的党外知识分子纷纷进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成为技术骨干。民主党派吸收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民主党派成员的队伍已经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并且年轻化的特点,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日益增多。
现阶段,我国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统战工作的范围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其亲属 ( 包括在大陆定居的台胞和就读的台湾学生)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当前,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呈上升趋势,统战对象数量不仅多而且层次较高,社会联系面也广,党外知识分子形成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统一战线最广泛的群体,是研发、生产和科技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统一战线工作既是维护我国政权稳定的需要,也是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创造力,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知识分子在“产学研一体化”中的作用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这种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展开科研、产品开发和培养人才等活动,通过联合行动与单一组织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放到联动机制中去,让科研、产品和人才成为一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个系统中参与的各方,就其最终目标而言,研究机构是为了多出科研成果,出新成果;高校是为了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的人才;企业则是在利用新技术生产新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合作各方虽怀有不同的目的,但在联动机制的前提下能够組成产学研联合体。
建立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从而提高综合国力,这也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在我国建党和建国的艰难历程中,党外知识分子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知识分子投身民族革命和社会建设,既促进了革命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党外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新时期下,很多党外知识分子发挥各自的优势,他们站在理论前沿,具有全球一流的科研技术和一流的管理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科技创新和教育理念正好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加强和改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一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迫切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引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在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时期发挥重要作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知识分子队伍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统战工作,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教育、科研创新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三、统战工作是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分布广泛、层次广泛、学科领域广泛的特点,既可以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也可以间接服务经济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党外知识分子在社会兼职的人员比较多,有的已经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先进的理论和扎实的社会实践让高校老师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更加贴近社会、贴近需求,很好的对接了高校中学生的理论需求和社会的科研创新的需求。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中的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天然的认同性,做好统战工作将更好的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好的将科研、生产和教学有效的结合,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智力保障。党外知识分子社会影响较广,调动他们参与“产学研一体化”意义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到国外留学和进修的人员日益增多,这些人员回国后,成为联系外界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将世界上先进的科研技术和创新理念传入国内,也将国内的一些学术难题通过国际合作而提出解决对策。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加强与世界先进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实现统战工作的核心价值。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击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适应新要求,紧随时代变化。“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目标,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优良传统,团结一致,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宏. 论统战工作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4
[2]杨大楷王洪卫唐娜. 发展大学城,促进“产学研”一体化[J]高教与经济 2004.1
[3]陈彩霞王书宽徐燕. 产学研结合理论研究的内涵、意义与现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
作者简介:罗政军,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 篇4
文安五中 巨亚平
自2006年1月份接受科研工作以来,我们几位负责科研课题的老师积极投入到科研课题――远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探究工作中。回顾这一时期的工作,深感艰辛而欣慰。这段时间我们苦于钻研,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互相协作,奋力提高,我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主要负责对《初中语文中如何利用导学课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为了总结经验和认识不足,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学习理论知识,为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首先,我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领会课改精神,研究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课余时间我通过多种渠道:如到阅览室、上网、看教育杂志等学习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根据课题思想,积极尝试研究课活动。在资料积累方面,认真做好课题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公开课教案、校本培训等等。特别是在校本培训中我认真学习计算机五大模块的知识内容,顺利完成计算机考核。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上有了一些思路,在制作和使用导学课件上有了很大进步。
二、以科研引领教研,以教研促科研。
我们语文组已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我们每周的教研时间是周一下午。届时,我们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怎么制作优秀课件的问题,分年级制作一个课件。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每周二、语文组全体教师都要参加听评课活动,都有一位语文教师讲公开课,这给教研增添了活力。另外,我校每两周举行一次校级公开课活动。每次我都积极参加,虚心学习他人所长,补已之短。做好听课记录,业余时间研究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学习探索过程中,我在探寻着最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模式。
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氛围,要从兴趣入题,要发挥学生的主动 1
性,让学生去合作、探究、交流、使学生占课堂的主体作用。课件的制作同样考虑到启发性、引领性等作用,而不要华而不实。就这样,我们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情感目标的实施,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有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了自信、快乐。
三、关注学生学情是制作导学课件所不可忽视的。
我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状,分析他们的情感,心理,总结出他们接受知识的心理规律,从而来探究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觉得课堂导入时利用设置悬念,听与主题相关的歌曲,看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源,听背景资料或奇闻轶事等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环节,应注重学生的朗读,只有读到位了,才能谈理解,还有注意指导朗读。问题研究环节要放开,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很必要。超市作业更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教学中导学课件的实践运用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光在于传播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做更有效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就得落实到课堂教学
《吆喝》一文以侯宝林的相声《改行》导入。学生在笑声中进入吆喝的情境,在渴望了解“吆喝”这一民间艺术的情绪中开始学习。正所谓“不忿不悱,不启不发”。这样成功的事例不乏其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制作的大量导学课件也有失败的。有的老师在制作导学课件时,只为使课堂气氛显得活跃和自己轻松,如过多的用一些图片,还有质量欠佳的音频而不注重突效性,有的老师在使用课件过程中,缺少与环节之间的衔间性语言,使用教学过程不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就不连贯。但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水平在不断提高。
五、勤于学习,使研究融入工作。
1、勤学习
没有人天生是全才,虽然我们对课题研究不是很精通,但现在信息的高速公路就在我们面前,我们随时可以上去逛逛,采集我们需要的东西。丰富自己,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学习知识要有海绵的精神。如果你怕遗忘,就建立一个电子学习笔记本,或摘录到我们的学习笔记。
2、课题研究要习惯化、经常化
把课题研究工作根植于脑海,落实到课堂。经常性的和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讨,为了不加大大家的工作量,课题研讨可与集体备课一并进行。如关于课的设计的研究,关于实验方法的研究,关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等等。要做到习惯化、经常化。
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篇5
8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自2013年,我被xx教育局聘为“xx市教育科研兼职教研员”以来,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首两年的兼职研究工作,我感慨很多,收获很多,真诚的感谢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给我展示的舞台,特别是陈德军所长对我的鞭策,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课题研究同仁们对我的工作的鼓励和支持。自担任兼职教研员后,我始终觉得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很重,千方百计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搞好学校教研工作,服务于课堂教学,带领xx教师搞好课题研究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现就两年来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身挑教研重任,潜心钻研课堂教学,高举科研意识引领课堂教学这面旗帜。
两年来,我一边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一边负责学校教研工作,深深感受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先行引领课堂教学的道理。每学期开展听评课,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撰写第一手资料;还要进行课题研究以及管理工作,并及时将优秀的科研动态上传到我校的博客,我自己的博客访问量不断上涨,不时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同事转载或喜欢自己的博文感受到研讨成果共享的快乐。
每学期我主持两轮全校教师的听评课,制定活动方案,制定设计活动表,每堂课我都不落,拍照图片存档,记录听课笔记,阶段性的评课,筛选优质课,推选公开课,从一线课堂的实践与问题发现,到教学反思,教学研讨活动,再到每位执教者课题的联系资料上传,带领每位教师,特别是年青骨干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尽快促使其研究有成果反馈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大的转变真正起到“兴校,兴教,强师”的成效。
二、教科研主要成绩。
自接触教研工作以来,我带领我校教研组成员细心调查我校在课堂教学,业务学习,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组织教研组成员观察分析存在的原因,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探讨改进的措施,而开展了很多教研活动。1、2013年暑假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将远程研修学习的理论与收获,拓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参与暑期远程研修学习之后的磨课环节。开学后的紧张教学中我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功的录制了《白鹅》一课的课堂实录,圆满完成研修任务。我和张xx,张xx取得“xx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称号。我们语文组获得“省优秀小组”。2014年10月至12月我参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研修”学习,并及时领会国家教育部最新教育政策,最前沿的教育精神理论,及时传达并运用到教研管理工作中,目前我们在学校教研管理
制度,教学研究策略分析与组织规范纪律,教科研奖励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实施研究。2、2013年上学期我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两轮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主要是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借鉴学习高效课堂的实施,大家取长补短。2014学期我查阅各种网络资料,研究高效课堂模式,最终借鉴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结构模式开发出我校的“小组合作271”课堂模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我都会征求每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达成一致意见,课题组成员力争在公开课中发现可研究的,有价值的内容,积累课题研究材料,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3、我还利用网络平台,《xx教科研》刊物等平台让每位教师积极浏览我们学校以及xx教科研博客,参与教研征文活动。2014年第三期中入选了我的一篇《老师,请注意您的课堂语言》并被转载到“禹城教科研”博客。我时时网上浏览,转载其他学校的博客网页,进行交流学习。我校教研组教研活动通过广泛的发动积极宣传,教研意识加强,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教师个人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课题研究与管理。我校课题组有德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学困生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xx省重点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等待结题;2013年7月我们又申请了两项xx“十二五规划课题”一个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一个是《师德建设研究》准备资料等待结题中。另外今年我校又有七名教师的小课题立项,正在研究中。
三、2015年在教学研究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落实课题研究。
(一).落实教科研动态管理,实现教师个人成长
加强常规管理,责任到人,建立科学评价激励制度是落实教育科研计划的根本保证。一方面积极与校办,学校争取专项教科研经费并参照禹城小课题评审委员会的组织评价,对我校的各教研组活动进行网络动态管理进行奖励。按照各项规定计划,组织教师保质保量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学校网络博客中上传研究活动资料,进行积分评价。本学期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坚持教科研理论学习,坚持两轮听评课,坚持从赛课中发现问题,加强过程管理,结合课题研究形成文字材料,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发展。
(二)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丰富多样: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教导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今年学校在加强校园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现代化教育硬件的配置,多媒体教学班,装配了事物展台、液晶投影仪、计算机和大屏幕。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暑期我们组织了远程研修学习;本学期初,我们将继续发动年轻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带动老教师学习课件制作,帮助老教师进行多媒体公开课的体验。
3、抓好教师常规训练,借助我校是“禹城市书法基地”认真搞好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粉笔字的书写,普通话训练。“三笔一画”坚持训练;说课,赛课,课堂教学评比等业务活动系列达标及优质评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严格按照“xx市小课题研究时间表及时上传资料,督促小课题成员按时研究各自的小课题,积累结题资料。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6
1. 上半年完成院内“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第一次评审立项工作。年底进行院内“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的第二次评审立项。
2. 4-5月间完成两个江苏省、两个苏州市“十一五”课题的开题工作(邀请江苏省教科院、省教育厅等专家来院)。
3. 争取立项2个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抓住5-6月申报的机会,每两年一次,有研究经费支持的)。
4. 促使每个系(部)成立产学研实体(电子系研究所、化工系的研发中心可作重点,外语系的翻译社也可试行,其他各系部跟上)。每个系部要与地方企业联合搞科技开发,电子系、机电系、化工系进院经费不少于5万元,外语系、商贸系进院经费不少于3万元,基础部、师范系进院经费不少于1万元。全院争取申报成功1个省级工程中心或研发中心或测试中心。(年底前完成)
5. 修改《系部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对系部科研工作的考核。(6月底前完成)
6. 与太仓市科技局合作,搞一次太仓市民营企业与各系部对接活动(下半年)。
7. 邀请院外专家来院举办2次全院性的有影响的学术讲座(上、下半年各一次)。每个系部组织讲座不少于10场,鼓励本院教师开院内讲座。
8. 负责特色、创新项目,完成学院特色、创新报告。(10月前)9. 出2期《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月出一期,10月出一期),争取拿到江苏省准印证。
10. 加强学院科研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引进2名主要搞科研项目开发或科研管理的人才,充实学院的项目开发及科研管理办量。
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室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7
1 独立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文化”是大学的“四大职能”。培养人才是根本,科学研究是基础,服务社会是辐射,引领文化是传承。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工作,实现科研与教学和谐统一,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急需、行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学型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而工程实践能力是基础,工程设计能力是提高,工程创新能力是拔尖,要达到这一点,关键在教师,关键是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而具备这种能力的教师必须从事科研工作,所以科研工作对独立学院同样重要[2]。
以科研促进教学,可以达到“四个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参与实验教学设备的研制的积极性和研制水平;提高教师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实现学科的协调发展。将科研工作与服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3,4]。
2 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定位
科研工作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与工程创新能力的孵化器。独立学院科研工作定位是否准确,关系到科研方向定位、优势科研领域和特色科研门类的培育,也关系到独立学院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科研的侧重点不同。研究型大学应注重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重点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追求学术或学科上的创新与突破,在科研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注重国际合作;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则要根据优势学科,确定科研的重心与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是否形成特色为衡量其发展能力和科学贡献的重要标志;教学型本科高校要面向实际需要,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转化[5]。
独立学院主要是培养本科应用型的人才,更精确地说:应该是“现场工程师”型的应用人才,其科研工作要围绕有利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走应用型研究和产学研结合之路[4]。独立学院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应与地方政府和行(企)业建立机制灵活、模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专业门类齐全、信息资源丰富、科技人才聚集、应用研究专长、中小企业主流技术熟悉的优势,在整合好自己优势科研和特色科研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研成果转让、技术指导、联合研制和推广应用等方式,为地方行(企)业,尤其是传统工业企业、中小企业的新产品研发、产品升级换代、技术改造、投资经营等经济建设活动发挥积极作用。独立学院科研的定位只有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才会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6]。
3 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制约因素
3.1 科研意识淡泊,自有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师资队伍结不合理是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制约根本因素。由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中自有教师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就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必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备课、上课、如何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等各种教学环节上,他们着重考虑的是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提高课堂效果。由于教师承担了过多的教学任务,他们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接受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专业、更精确的知识内容。教学工作是独立学院中心工作,而教学工作过重会对科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2 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窄,科研经费投入少
独立学院经费大多数来源是学费收入、投资方投入,且收益要求高。独立学院为了达到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提出的基本办学要求,绝大部分的办学经费必须投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引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且合作双方按一定比例提取办学经费,教学经费比例不高,用于科研经费则更少。这种状态持久化会导致独立学院科研工作举步维艰,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缺失,长期以往,教师将逐渐远离学术前沿和新技术发展与应用领域,其教学工作的创新性就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无法保证,学院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3.3 科研团队缺乏,科研力量薄弱
科研队伍在年龄、职称、学位结构上不合理现象是中国高校扩张后普遍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更是如此。据统计当前比较有影响的独立学院的科研人员构成,发现绝大多数科研力量比较薄弱,问题出在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上,其组成可分为三类:一是从母体分流的教师,二是企事业单位转行人员,三是应届毕业的学生。从母体分流的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年龄往往偏大或职称学历比较低;从企事单位转行的人员,实践经历比较丰富,组织能力比较突出,但职称学历一般比较低;而近几年从高校引进的硕博士虽然学历较高、科研能力也突出,但因为职称评审有一定的周期,这部分人员的职称往往比较低。理想的科研队伍人员构成应该具备高学历、高职称、年龄梯队、层次结构合理等特点,独立学院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3.4 科研管理机构缺失,管理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创办之初一般只会设置院办、教学办、学工办、财务办等主要部门,通常不会设置科研部门,更谈不上建立相关科研管理制度。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科研工作逐渐开展,科研职能逐步明晰,科研管理部门也就应运而生。但无论是独立设置还是纳入其它部门代管,都存在人员配置不到位。科研管理制度也随着科研项目的诞生而呈现出来,往往都是粗线条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激励性,更谈不上建立合理的科研数量与质量的考核机制。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科研奖惩制度、科研档案管理等工作均未走上规范化,滞留在初始化状态,这些都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5 科研课题渠道闭塞,科研层次不高
独立学院由于师资短缺、教学任务繁重,几乎没有时间顾及科研项目,更谈不上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也是寥寥无几。一些省级项目将独立学院拒之门外,如省教育厅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和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均不对独立学院开放,导致独立学院的研究课题渠道相对闭塞,再加上特殊的师资队伍组成等原因,造成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同类独立学院之间科研水平亦参差不齐,跨校合作项目更是微不足道。
4 独立学院开展科研工作的对策
4.1 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
独立学院科研工作能否有序开展,制度建设是关键,考核、激励机制是保障。独立学院应针对自身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制订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科研管理制度,包括学院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科研考核与奖励的制度,教师科研与学生科研相结合的制度、科研能力与岗位评聘相结合的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科研工作,用考核与激励政策来激发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从而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7,8]。独立学院要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鼓励教师搞科研,达到以科研促进教研,以教研带动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2 结合学科优势,组建特色科研团队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在科研队伍管理中推行的一种新的人才组织模式,是高校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9]。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形成特色学科、特色科研领域,充分挖掘现有教师的资源,组建特色科研团队。
我院按学科大类分别组建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六大科研团队。团队成员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牵关、由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讲师以上或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参与。契合地方机电、化工、医药、船舶四大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学院成立江苏南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机电研究所,现已经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合作开发工作。2008年学科科研团队成功获批8项国家“十一五”规划子课题“我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0年通过公司平台由博士团队成功申报获批1项江苏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数字全息三维显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0年由信息技术团队成功申报1项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4.3 以院级科研立项为抓手,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独立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自有师资队伍创设科研平台。通过开展院级教研、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实验室建设为平台,以实验设备研制为抓手,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把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紧密地团结一起,围绕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个中心,不断提高自有教师科研素养、科研水平、主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我院从2007年开始启动院教研、科研立项工作。2007—2009年学院共审批立项25个院级教改课题;2009—2010年审批立项3个院级科研课题,分别是《发动机拆装线的设计与制造》、《FMS教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2011年学院组织学科团队成功申报5项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其中机电研究所全体成员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奋力攻关和艰苦努力,于2010年9月28日独立研制开发并加工制造的教学设备“发动机拆装流水线”顺利落成。解决了学生发动机认知实习与生产实习的问题,让学生可以“零距离”体验并动手亲历发动机各零部件的认知及拆装全过程,因此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颇具创新特色。
4.4 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开展地方应用型科研
学院设置科学技术处,主要职能是加强与政府机关、行政主管理部门交流与合作,充分收集和掌握相关科研政策和需求信息。以技术服务、产品研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为突破口,从市科技局、社科联、市经信委、经济开展区、中国医药城等部门寻找合作机会。
我院通过有序组织自有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市级各类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更多、更广泛的项目资源,大力开展地方应用型科研工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从2009年开始,2年内成功获批《新型光伏发电送出控制系统研究》、《高层建筑消防救生装置》、《QHFG-M6镍氢电池模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与春兰公司合作)》等3项市级工业资助项目和《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平台系统》、《网络可视化监管技术研究》等2项市社会发展资助课题;获批《泰州市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研究》、《拐点背景下加快泰州市区经济发展研究》等2项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同时获批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4项。
4.5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争取横向科研项目
独立学院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科研定位应该以地方应用型科研为主。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专家、教授走访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改造、产品生产、企业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学院通过交流培植科研合作情感,赢得企业信赖,从企业生产实际中寻找研究课题或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的研究。学院机电研究所与江苏林海集团、江苏春兰有限公司、江苏雪梅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泰州海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泰州荣生轴业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其中与荣生轴业合作的《高层建筑消防救生装置》成功研制并获批《登顶缘绳式高楼消防救援装置》、《跨楼滑顶缘绳式高楼消防救援装置》、《跨顶锚索缘绳式高楼消防救援装置》等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证号为CN201775876、CN201775877、CN201775878)[10],目前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通过建立融教师、学生实习、实训、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教学基地,将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方向推进,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论
独立学院正处在发展转型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开展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只有通过教师、管理者双方共同努力,做到制度有保障、措施有落实、考核有奖惩、经费有投入,独立学院的科研工作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才能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摘要:针对当前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现状,阐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有效开展科研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研,制约因素,激励机制,产学研合作
参考文献
[1]独立学院将获学位授予权过渡期要达到五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3/03/content_7703501.htm,[2008-03-03]
[2]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2099449.html.
[3]杨志强,申大忠,张志德.以科研促进教学,建设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109-110,125
[4]浙江省12所独立学院交流探讨科研工作[EB/OL].http://www.zucc.edu.cn/news_show.php?recid=10005,[2006-12-08]
[5]孙二军.大学的分化与科研的定位[J].高教探索,2008(6):36-38
[6]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研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57-60
[7]朱茜,施晓峰.论对高校科研教师的非物质激励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185-186
[8]田锋社.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研管理研究,2004,24(3):57-58
[9]王蓉,王屏,李锐.论双因素理论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3):202-203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科研课题;技工学校;科研能力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同时也要开展科研工作。这是技工院校提升办学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学校的重要举措。
一、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开展科研工作是技工院校顺应时代变革、谋求生存发展的需要
开展科研工作是促使技工院校与经济产业发展、与企业直接对接的“孵化器”,它促使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供需关系。在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前沿,研究国家经济产业政策,将“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
2、开展科研工作是技工院校落实国家职教政策和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遵照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国各职业院校纷纷倡导教学改革,出现了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项目导向课程、工作任务引领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等。伴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如何开发与企业“零对接”的真实的教学项目,如何解决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如何应用和推广教学改革的成果等,诸如此类的教学实际问题,使技工院校开始触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命题。
3、开展科研工作是技工院校提升教师的教学和学术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由于技工校院曾实行工厂办学、半工半读的办学体制,技校教师同时兼任工厂的“师傅”。他们熟悉生产工艺与操作流程,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但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则稍显不足。因此,在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可以督促教师了解行业及科技最新动态,及时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过于老化: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术能力,拓宽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通过科研工作获得科技成果使教师具有成就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4、开展科研工作是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少有重大的科技原创成就。“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集中表现为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偏重应试能力的教育,极为忽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在相当程度上滞缓了大学阶段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已深为国人诟病。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培养应试能力,导致当今时代我国综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而针对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底子薄、思想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在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所说:“我无法教他们东西,我只是帮助他们学会发现。”“学会发现”是创新的源泉。以滨州技术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为例。该校机械工程系师生共同参与成立了“制图教具制作站”,由教师组织部分创新能力强且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开设创新方法讲座,引领学生将教学中的难点研制成比较直观的教具,同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此举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难点
目前,由于办学体制和自身理念的制约,全国技工院校中已经开展科研工作的学校为数不多,尚属凤毛麟角。大多数技工院校还停留在校本教研阶段,对科研工作没有涉及或涉及不多,国内技工院校的科研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经过分析归纳后发现,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制约因素:
1.受思想认识的制约
这是制约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首要因素。技工院校处于中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在办学体制上有所不同。由于管理体制及办学模式的制约,技工院校传统上未设立科研岗位编制,政府及科研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也难以惠及技工院校。多数技工院校缺少科研实践,对科研工作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甚至有畏手畏尾的心理。即便少数技工院校尝试开展了科研工作,也大多缺乏健全配套的科研管理制度,尤其是科研考核机制尚不完善,科研工作没有量化,教师关注的仅是与其绩效工资直接挂钩的教学工作,其结果就是多数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做不做都一样,做多做少都一样”,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在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重视科研T作、重视科研人员的思想意识,这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先决条件。
2.受师资因素制约
教师是技工院校发展的第一资源,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受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技工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一直比较繁重,同时还要承担班主任、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师的工作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难以挤出时间及精力从事科研工作。对科研有兴趣的教师也只能利用假期及业余时间从事一些简单的科研工作,影响了教师开展科研的热情及质量。“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技工学校3077所,在校生415.32万人,专任教师18.64万人,生师比为22.28:1。而在2000年全国技1=学校3792所,在校生140.1万人,专任教师14万人生。
3.受管理经验的制约
技工院校缺乏科研管理经验,存在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对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不足,这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不利;其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够科学,存在经费审批过于烦琐、项目负责人无权支配经费使用等现象,造成经费使用上的不方便、不灵活,这也制约了教师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第三,科研立项还没有提到技工院校的发展规划中,随意性强,考核不到位,存在立项与管理脱节的现象。综上所述,科研工作关系着技工院校的发展与未来,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未来,更关系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治国方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技工院校开展科研工作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大力提倡与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梁珍.《技工院校专业化发展的思考》,2013.11
[2]陈亚.《技工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研究》,2013.10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9
一、会议概况
7月18日,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山西大学(太原)召开。该届年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科研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全国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研究会理事长顾海良、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以及新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负责人做了报告或交流发言。会议由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主持。
二、主要精神
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李卫红副部长的讲话中。李部长的讲话分为三部分:一是立足优势、彰显特色,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绩卓著;二是把握形势、明确任务,实现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跨越;三是加强引导、深化改革,为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绩和经验,认清形势、明确任 务,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努力实现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式发展新跨越,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做出新贡献。
她总结了中西部高校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政策资源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民族团结优势和边疆地理优势,在特色研究、成果产出、基地和智库建设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她对推进中西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做了具体部署,提出了五大任务,一是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积极做好教材建设,抓好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课程建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二是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打造中西部高校高水平人才队伍;中西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培养好中青年人才,做好教师的培训;教育部将对中西部高校在人才建设方面予以倾斜;三是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中西部高校特色发展;中西部高校要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打好特色牌,在协同创新方面找准定位;四是服务区域和国家急需,加强中西部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教育部将遴选建设一批新型智库,构建智库网络,打造智库群;现有教育部基地要坚持问题导向,破除研究小散乱的问题,加强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五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西部高校的话语权。
针对任务的完成,她提了四点要求,一是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统筹协调;高等学校要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中长期发展计划的编制,增加经费投入。二是深化综合改革,实现重点突破;做好科研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发挥高校学 2 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方法,按贡献和实绩考核科研人员,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三是强化主体责任,推进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要强化主体责任,提出改革方案,主动和东部高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加强监督,重点扶持。教育部将突出对中西部高校的倾斜支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绩效评价,择优支持。
最后,李部长强调了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要求各高校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她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加强网络和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对出版单位、公开发行刊物和校内刊物的管理。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 篇10
中石化中原油田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是集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开发、石油化工和石油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古探区,石油工程队伍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市和海外20多个国家(地区),基地在河南省濮阳市,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办公楼。目前,油田油气生产规模达到1300万吨油气当量,累计生产原油1.35亿吨、天然气700亿立方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5万人,教授级职称人员16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石化突出贡献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85人,油田各类专家184人、涉外总监174人,局级优秀人才711人。
2001年12月,中原油田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以来,累计招收博士后104人,出站后留用25人,目前在站31人。博士后先后承担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61项、国家和河南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45项、地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86项。2003年以来,连续8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5年、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博士后课题与招收专业 博士后科研项目:科研课题94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石化重点科技项目,以及油田勘探开发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博士研究生可以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招收博士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电气工程等以及相近专业。
二、招收对象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国内外博士学位,专业对口,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
三、申请程序及需提交材料
1.进站申请。博士可登录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网站(http:// 通信地址: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277号
邮政编码:457001
欢迎优秀博士加盟中原油田,献身石油石化事业,实现人生追求和梦想!
附件:中原油田2015年博士后科研项目研究方向
中原油田博管办
2014年11月14日
附件
中原油田2015年博士后科研项目研究方向
(共94项)
一、油气勘探地质研究项目(11项)1.东濮北部勘探研究 2.东濮南部勘探研究 3.东濮西南洼勘探研究 4.东濮深层勘探研究 5.东濮外围及兰聊带勘探研究 6.查干勘探研究 7.白音查干勘探研究 8.二连盆地及南方勘探研究 9.银额新区及冀北勘探研究 10.普光海相勘探研究 11.普光陆相勘探研究
二、东濮凹陷油稳气升关键技术研究(32项)
(一)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技术 1.沉积体系及古地貌恢复研究技术 2.相控储层地震描述预测技术 3.地震油气检测技术
4.岩性圈闭刻画及描述评价技术
(二)相控油藏精细描述与高效调整技术 1.不同类型油藏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研究 2.相控油藏精细描述研究 3.相控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不同类型油藏开发经济技术政策及调整研究 5.快速准确分层测试技术
6.耐高温高盐凝胶调驱工业化应用技术
(三)东濮凹陷致密砂岩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1.凝析气藏注CO2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2.桥白地区凝析气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
3.复杂断块、气顶气藏储量动用状况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4.户部寨裂缝性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5.拖动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四)二氧化碳驱油规模化应用技术
1.高温高盐油藏CO2驱油机理深化研究 2.高温高盐油藏CO2驱分层工艺与流度控制技术 3.CO2驱集输工艺技术研究 4.CO2驱防腐技术研究
5.濮城沙一下中高渗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CO2混相驱先导试验 6.胡96块、刘9块CO2驱提高采收率现场应用
7.桥口、马厂、新霍油田主力区块CO2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及现场应用
8.文179、文138、文181块CO2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及现场应用
(五)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工业化应用技术
1.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藏工程研究
2.表面活性剂驱流度控制及段塞组合优化技术研究
3.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表活剂复合驱应用 4.明15块空气泡沫/表活剂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试验
(六)非常规油藏有效开采技术
1.东濮凹陷泥页岩油气资源潜力、富集条件及目标优选 2.含油气泥页岩地震识别与描述技术
3.异常高压泥岩裂缝稠油油藏完井及开采技术
4.文古4块异常高压泥岩油藏完井及开采技术 5.薄互层多段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三、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16项)
(一)高含硫边水气藏硫沉积及水侵规律研究
1.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对开发影响研究 2.礁滩相边水气藏控水对策研究 3.注二氧化碳阻水动态预测技术
(二)高含硫气田稳产增产技术研究
1.高含硫气井井筒解堵技术研究 2.高含硫低压气井稳产增产技术研究 3.高含硫气井过油管堵水技术研究
(三)高含硫气田腐蚀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1.高含硫气田集输管道腐蚀预测与控制技术 2.高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腐蚀控制技术 3.高含硫气田集输站场腐蚀缺陷评估与修复技术
(四)高含硫气田产水期高效集输技术研究
1.高含硫气田产水期集输系统数值模拟研究 2.高含硫气田产水期气液固分离与分输技术研究 3.高含硫气田产水期湿气增压集输技术研究 4.高含硫气田产水期采出水处理回注技术优化研究
(五)高含硫边远井天然气综合处理技术研究
1.低含硫天然气单井Lo-Cat脱硫技术研究 2.高含硫天然气生物脱硫技术研究
3.超高含硫天然气胺法脱硫+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四、石油工程方向(40项)
(一)非常规油气钻完井与开采关键技术 1.强抑制性阳离子钻井液研究及应用 2.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研究
3.页岩气水平井低密度水泥浆固井技术研究 4.耐盐速溶型乳液减阻剂的研究 5.超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处理剂研制
(二)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
1.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2.高酸性气田钻采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三)页岩气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 1.存储-直读两用式九参数水平气井产出剖面测试仪的研制
(四)陆相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系列
1.陆相缝洞型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
(五)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深化研究与推广应用
1.复杂钻探背景下古潜山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
(六)大型机械能量回收与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
1.飞轮储能用于钻机起升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方法
(七)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提速技术
1.通南巴构造超深井大井眼钻井技术研究 2.长和区块水平井水平段提速技术研究 3.井下存储式钻柱工程参数测量工具研制 4.新型低转速低压耗涡轮钻具应用研究 5.气举反循环钻井关键技术研究 6.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应用研究 7.超高压喷射钻井集成配套技术研究 8.川西高庙区块水平井井壁稳定技术研究
9.塔里木盆地随钻提高长裸眼井段承压能力工具研制及应用 10.超深小井眼水平井(定向井)降摩减扭工具研制及应用 11.超深高压气井井控技术研究 12.高温高压气井固井技术研究
(八)储层改造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1.CO2干法压裂技术 2.高速通道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3.139.7mm套管侧钻井段机械分层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4.长井段大型深部酸压技术研究 5.中深页岩气超高压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九)事故研究和安全保障技术(钻井溢流检测技术研究)
(十)复杂储层及复杂含油气条件下录井技术(同位素录井技术研究)
(十一)先进实用测井新方法与仪器装备研发
1.地层元素测井仪器的研制
2.存储-直读两用式SBT固井质量测井系统的研制 3.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的研制 4.油基泥浆电成像测井方法研究
(十二)石油勘探开发及钻完井前瞻性技术研究
1.激光扫描共聚焦储层分析技术前瞻性研究 2.自然伽玛在线智能录井技术研究 3.提高钻头运行平稳度的动力学研究 4.泥页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十三)其它技术
1.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井筒异常预警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 2.枯竭砂岩气田改建储气库钻完井关键技术研究
五、地面工程方向(5项)
【研究生科研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07-18
研究生科研秘书论文05-27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12-29
研究生科研基础医学12-09
一位研究生的科研心得09-25
国内高职科研研究述评08-06
科研课题研究结论08-20
关于科研的研究感想11-26
科研项目研究思路12-28
科研课题研究基础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