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学生作文

2024-09-22

观察的学生作文(精选8篇)

观察的学生作文 篇1

第一天,我从盒子里拿出七个干的海参用自来水直接冲洗,洗掉表面少许的微尘,再用纯净水装进大碗里,放进冰箱里冷藏。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海参的变化,干的海参放进水里后真的有变化,变得有一点儿软了,颜色也变得有一点儿浅了,身上的刺也有点儿变软了。看!它的本领还挺多,会根据水温而变色、变软、变大。

第二天,我给海参换水时,发现装海参的碗里面漂浮着许许多多的棕色和白色的小碎沫,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说:“那些小碎沫是从海参的身上掉下来的,可能是海里的盐吧。”搜了百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海参是生长在海洋底层岩石上的动物,看起来海参身上没什么东西,原来海参身上也是有东西的。翻身来看,我还发现海参有一个小洞,我试着摸了摸,里面好像藏着很多东西,好像吃饱后肚皮鼓起的样子,摸起来比背上光滑和舒服。我捉摸了很久,还是搞不懂,这时候,妈妈来了,妈妈看我一脸焦虑的样子,问:“你怎么了?”我说:“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东西呢?”“等明天变软后就可以知道秘密啦!”妈妈说。

第三天,我从冰箱里拿出已泡了两天的七个海参,准备把它和其它干的海参再对比一下。泡过的海参变得又大又软了,颜色也变得很接近了,肚子上的小洞也有东西漏出来了,好像在吐气,有泡泡。听妈妈说,这里面有内脏、筋和沙子,要用剪刀剪开清除后再放到冰箱一天,然后才可以制作美味的佳肴。而未泡过的海参很硬很硬,就像手里握着小铁棒一样;颜色也不同,有黑色、褐色、灰色;样子大同小异,有的又长又细,有的又粗又短。

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学到了课外的一些新知识,我真的很开心,原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海参更是一种神奇的生物。

作者:王紫涵

指导老师:戴芬芬

公众号:优页作文选2

观察的学生作文 篇2

一、多措并举, 激发学生爱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主动地、持久地去观察周围的一切,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等感知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因此,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激发和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是现代科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就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强的特点, 启发和鼓励他们去观察。教师应把握科学课程以实验教学为主线的特点, 通过学生实验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1. 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活动着手, 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容、原理、规律, 创设一些显而易见和形象直观的小实验、小魔术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例如, 学习物质密度时, 可设计“钢球沉浮”实验;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 演示“白纸变红字”的实验;学习缓慢氧化和燃烧时, 设计“不点自燃的灯”的实验, 即课前先在一酒精灯芯上滴几滴饱和的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 然后盖上灯帽, 实验时只要拿开灯帽, 灯芯立即燃烧, 盖住后又熄灭;学习浓硫酸性质时, 可增设“魔棒点灯”的小魔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验演示, 一次又一次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尽可能地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自主实验, 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

许多演示实验, 如阿基米德定律、欧姆定律、平面成像、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等实验, 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来完成。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 经历整个实验过程, 真正体验到实验的艰难和探究的乐趣。在实验的观察活动过程中, 提升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构建起正确的概念和规律, 积累了参与实验活动的经验。

3. 通过课外实验, 拓展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在课堂实验观察的基础上, 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置一些课外实验。如指导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玩具、瓶瓶罐罐等, 变废为宝, 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仪器, 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这样把学生的实验观察由课内引向课外, 从而真正起到增强观察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启迪智慧的作用。

二、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会观察的能力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仅凭对观察的兴趣, 要从观察现象中获得关于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等多方面的理性认识是不可能的。因此, 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明确观察的目标, 充分调动眼、鼻、耳、大脑等感官积极参与, 对提高观察的质量、培养观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技能。

1. 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 有目的, 有步骤地进行的活动。没有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 会造成顾此失彼。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前, 要让学生知道先观察什么, 后观察什么, 明确观察的顺序和要点。如观察蜡烛燃烧的实验, 就可制订如下观察计划, 写出观察结果。

(1) 点燃前的蜡烛 (形状、颜色、气味、软硬等) 。

(2) 蜡烛燃烧时 (状态变化, 烛焰的颜色与气味等) 。

(3) 烛焰吹灭后 (你在灯芯上方看到什么, 闻到了什么气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蜡烛燃烧变短 (请查阅相关资料, 回答它跑到哪儿去了) 。

2. 明确观察目标

心理学的知觉规律表明, 有了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去感知事物, 注意力就能集中地指向有关的事物, 知觉就会清晰、完整。由于学生的观察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因此观察往往从好奇出发, 容易浮光掠影或者被新奇但非重要的现象所吸引, 从而忽视了观察的重要方向。例如, 在观察鲫鱼的形态特征时, 学生往往只观察到鲫鱼的外形、鳞片、运动和呼吸等, 而很少有学生能观察到鲫鱼身体中感知水流的侧线。原因很简单, 学生在观察鲫鱼的过程中没有明确观察的目的, 因而造成观察的片面性。事实足以说明, 观察目的不明确, 就会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 在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 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观察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3. 拓展观察范围

所谓“观”, 是运用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 包括耳闻、目睹、手摸、鼻嗅、舌尝等。“察”就是考察, 了解事物时用脑积极地分析、思考。因此, 观察是多种感觉器官协调参与而完成的一项复杂的活动。实际上, 仅靠感觉器官来实现的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两条线段哪条长?

两图中间的圆圈哪个大?

在两个简单的观察活动中, 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因此, 在观察活动中, 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实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例如, 掌握托盘天平、显微镜、放大镜、电流表、电压表等一些基本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可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拓展观察的范围, 增强观察的可靠性、真实性。

4. 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是对观察结果的反映, 是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 更要重视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通常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例如, 在观察指纹的活动中, 采用的是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 用的是表格记录法。因此, 在每一个演示实验中, 教师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 得出结论并记录;在学生的每个实验中,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任务, 完成实验报告。同时, 在组织的每一次探究活动中, 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观察和记录的具体要求。这样, 把做好观察记录这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实验中, 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三、继承创新, 树立学生善观察的品质

1. 观察要有细心的态度

课堂上我曾经演示“用中指蘸取某种溶液, 而后用舌头去舔食指”的实验, 结果有95%以上的学生没有发现其中的秘密。因此, 观察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 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到事物的本质。例如, 奥斯特是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 从而进行持续研究, 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许多事实告诉我们,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科学事实, 指出研究的问题, 发现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证据和信息。

2. 观察要有积极的思维

观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而思维是人脑将观察、实验所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上升为理论知识的过程。在观察时思维必须同步进行, 如果忽视观察时的思考, 那么观察到的材料再多也是笼统的、模糊的、杂乱的, 这样既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更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如牛顿在看到苹果落地时如果只把它看成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 就不可能有万有引力理论的形成。又如, 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焦耳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时,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得出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在实际教学中, 应使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观察中思维和在思维中观察。同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事物, 逐步提高观察的实效性。

3. 观察要有持之以恒的意志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观察, 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哥白尼为了写出《天体运行论》, 整整用了36年时间观察天体运动;“四季形成”则是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记录, 发现地球在绕太阳运转的过程中, 地轴总是倾斜的, 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 地球上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从而形成四季……事实告诉我们, 学生对许多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观察就能实现的, 而是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观察, 才能实现观察的目标。例如, “铁钉生锈”“种子萌发”等许多实验活动的观察都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月相变化”的规律认识, 则要一个月乃至几个月的观察活动才能得以验证。“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只要持之以恒的观察、思考, 学生的知识丰富了, 终能掌握其规律, 发现其中的奥妙。

4. 观察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实验观察结论批驳了“腐肉生蛆, 腐草化萤”的说法, 证明了微生物不能自然产生, 更不能由目前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产生, 只能通过繁殖产生。由此说明, 科学的结论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得出。因此,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分重要。看到什么, 就是什么,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认真观察;怀疑自己的眼睛, 反复观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角度观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尊重客观事实, 避免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求实, 客观”是培养科学技能的基础, 更是培养科学精神的精髓。

观察的学生作文 篇3

一、素材应能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

观察是对同类事物的不同现象的感知,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只要舍弃不相同的、非本质的特征,保留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就能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为了培养这种能力,教师所呈现的观察材料既要有鲜明的对比性,又要具有相对的完整性,才能使学生在观察和探索过程中理解并抽象出结论,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笔者教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一课,先让学生制作不同规格的圆柱、圆锥学具,再引导学生观察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不等底不等高、等底等高四种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用沙子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实验的次数,进行猜想、验证、思考和交流,得出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要强调“等底等高”“乘三分之一”等道理。学生之所以能抽象概括出圆柱和圆锥之间的本质属性,归纳推导出公式,离不开对四种不同规格的圆柱和圆锥学具的观察、比较和实验。

二、素材应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观察不同类事物,往往要通过比较,舍弃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保留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为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教师所呈现的观察素材应具有可变性和严密性。因为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知识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学生只有在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内化,笔者提供了两组观察素材:

①大小不同,但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质疑:“三角形大小不同,为什么内角和会相同?”激发学生应用原有的知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来理解说明。②课件出示一个活动角与一根小棒组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变化过程(如图1)。笔者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活动角变大,另外两个角变小;活动角变小,另外两个角反而变大;当活动角的两条边与小棒重合时,活动角的度数是180°,则另外两个角都是0°。力求应用运动、变化、联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舍弃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等非本质的特征,感受三角形三个角的变化规律,感悟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的本质特征。

三、素材应能形成数学知识的网络结构

教学实践证明:决不能把基本的数学知识当成孤立分散的知识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从纵横方向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数学的本质,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之所以能顺利整理出关于两个数之间倍数关系的网络结构,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既便于学生自主探索,更便于学生观察、比较、思考、交流。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得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扩展、优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各项能力又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素材应能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规律

无论是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还是数学命题,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果。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仍然习惯于借助具体事物或日常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性思维的能力。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笔者除了应用教具外,还经常采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发现知识规律的过程。

例如,五年级下册的“探索图形”一课,其核心问题是组织学生利用棱长为1 cm的正方体学具,拼成比它稍大的棱长为2 cm、3 cm、4 cm的正方体,并在它们的表面涂上颜色;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列表、想象等活动探究三面、两面、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为所需的小正方体块数较多,学生在搭建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差错;而操作时间较长,导致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偏离了这节课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因此,传统教学可操作性不强,具有不可控性。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动态呈现这3个正方体,课件实现三维旋转和涂色、拖拽等功能,同时,用不同颜色区分涂色面数不同的正方体,学生可以直观地识别每一类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中的位置和块数,增强了直观感受。这样也节省了学具搭建的时间,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空间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出正方体涂色的规律。这与教师提供的观察素材有效性有着直接关系。

观察的学生作文 篇4

今天下午我和朋友下去玩,玩了一会我就说:“我们来观察蚂蚁吧。”他说:“好”。我们开始观察起来。

我们看见了一只黑蚂蚁,我并把它抓了起来,放到了我的手上,蚂蚁在我手上一动不动,像是在妈妈的怀里,我看了一会它动了,它在我的手上爬来爬去好想在大森林里迷了路,我仔细观察看见它的两个触角,我就在想这两个触角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就把我的百科全书打开了,查找蚂蚁方面,他介绍蚂蚁的触角是用来传播的比如蚂蚁要去搬食物搬不了那么多蚂蚁就会用触角传播,别的蚂蚁就来帮忙了。

观察蚂蚁真有意思我以后要多观察多思考。

观察的学生作文 篇5

五天来一直有下雨,让人心情也如天气一般阴阴沉沉,到了今天,终于看见太阳了!真是令人高兴啊!

在辽阔无垠的天空中,灿烂的阳光代替了令人讨厌的乌云和让人心烦的雨水,射入了广州了每一个角落,光明代替了阴暗,让人高兴万分,纷纷出来活动,在往常,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在早上出来活动,即使有也不超过二十个,但今天六点五十分出来跑步时,居然看间三十多人陆续从家里出来活动,到了七点整时,仅我看见出来活动的人就超过了六十人,在这个月的16日以来,13天了,我还是第一次间这么多人出来活动,而我也感觉非常好,在13天中除了19日之外,就一直都没有好感觉,总觉得浑身不自在。现在浑身轻松、干爽,那感觉别提有多畅快了!

今天的日光,可真让我舒服至极啊!

观察的学生作文 篇6

我和妈妈选择了种蒜苗。先找来一个小花盆,往里面放了些土,我们剥了八个白白胖胖的蒜。然后把剥好的蒜插进土里,浇了点水。

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后迫不及待地冲向了小蒜苗。一看,每个小蒜苗上面都长出了一个绿绿的尖尖。太神奇了,小蒜苗在一夜之间就发芽了。小蒜苗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长高了。现在它已经长了十几厘米高了。

小学生观察作文写法的探索 篇7

一、利用不同媒体的表现力,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媒体的表现力, 指媒体在表现客观事物时的能力。不同媒体的适当组合, 可以增强其表现力, 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 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 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于是便以事物为媒体。在作文课上, 我告诉学生, 今天带给大家一个惊喜, 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惊喜万分, 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 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 我又以录相为媒体, 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 来展现小花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 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 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 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 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 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 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 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 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 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故乡的梧桐树时, 就以录相为媒体, 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梧桐树的干、枝、叶、花、果。在引导学生观察梧桐树的叶时, 画面上就出现了梧桐叶的特写镜头,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梧桐叶上, 然后采用定镜和反复播放的手段, 让学生看清老叶和新叶的不同, 叶形和叶脉的特点, 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 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媒体的重现力, 教学生观察的方法

媒体的重现力, 指媒体可不受时空限制, 将记录存储的内容随时重新使用的能力。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 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 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 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而录音、录相都具有极强的重现力, 以此为媒体, 有利于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 我校是少年军校, 每年都要进行军训, 今年还进行了会操表演, 学校进行了全程录相。在指导学生写活动的作文时, 我利用录相为媒体, 再现活动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按活动的过程有序地观察。这样学生仿佛又回到了会操表演时那飒爽英姿、振奋人心的场面, 学生写出的作文不仅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 而且注意了场面描写, 文章生动活泼。

四、利用多媒体组合的优势, 使观察作文的训练系统化、科学化

多媒体组合的优势体现在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的需要, 既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成分, 又引进现代教学媒体,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各展其长, 互为补充, 构成教学信息的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 共同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学生观察作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几篇象样的观察作文, 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逐步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作文, 要从内容入手”。我认为“从内容入手”, 就是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 摄取内容入手, 以解决“米”的问题。而多媒体组合并非随机的凑合, 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科学组合, 所以它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各个媒体的总和更为有效, 也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更有利于教会他们在生活中吸取营养, 积累素材;更有利于克服传统的作文训练单调、随意、枯燥的弊端。

摘要: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 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 并非生活中真无“米”, 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 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8

观察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科学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观察是人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教会学生观察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观察活動,使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主动参与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应该先抓观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靠教师的诱导和启迪了。

1.观察要从兴趣入手。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只有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兴趣才会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从旁引导。

2.要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往往学生在观察的时候都是凭兴趣或爱好的,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观察的目标不明确,分不清侧重点,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或者观察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忽略了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或者观察时有多个现象的,没能抓住本质现象。这都是由于学生观察目的不明确导致的。在科学实验时,不管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都有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观察环节,这时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看清、看全事物的真实面貌,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平时没有看到的现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正确、清晰的事实,掌握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应该观察什么,这样使得学生能有针对性地看。例如在《光的行进》这一课中进行小孔成像的实验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观察白屏上的像和实物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就会很惊奇地注意到了光线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竟然是一个倒像,从而总结出了小孔成像的规律。这样由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其教学效果是言语传授所不能比拟的。

3.要让学生学会对比地观察。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因此总有可比之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相同事物和现象中,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在对比地观察的同时,思维也在一直活动,这也将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

4.要让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观察。所有现象一起观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观察必须要有一个序,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先观察什么,然后再观察什么。例如要教会学生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整体先有一个初步的、粗略的认识,然后才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局部进行仔细观察。又或者教会学生先观察局部,再观察整体。例如在观察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大致地先观察整株植物,然后再逐一地观察植物的每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要让学生学会联想地观察。往往学生习惯观察一样东西就只是静静地观察它,并没有进行过多的联想,其实联想观察也是很重要的,这可以使得学生思维更活跃,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在《照镜子》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观察勺子中出现的影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哪里也会看到类似的影像出现呢?

其实观察不仅仅是“看”这么简单,“观”应该是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例如耳闻、目睹、耳听、手摸、鼻嗅、舌尝等等。“察”,就是考察,用脑积极思考、分析感觉器官中接收到的信息。因此观察不仅要会“观”,还要会“察”,才能有所收获。

上一篇:如何防止校园欺凌措施下一篇:卡萨布兰卡影评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