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搁荒问题(共8篇)
土地搁荒问题 篇1
木戛乡土地搁荒问题
一、基本情况
木戛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97公里,与富邦乡、上允镇,竹塘乡,雪林乡,安康乡接壤,面积278平方公里。
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39个自然寨,95个村民小组,4430户,15851人,总耕地面积46821亩。外出务工人员838人,流转土地面积 30403亩,占耕地面积64.9%,撂荒面积8738亩,占计税耕地面积18.7%
二、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1、市场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谷贱伤农”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涨幅过高,导致粮食生产成本过高,国家的直接补贴等优惠政策被农资涨价所挤占,种粮收益甚微。
2、水利设施不配套因素。水利设施不配套,导致有些田块难以流转。
3、位置偏僻因素。部分 “脊背田”、“过水田”等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较差田块,种植农作物收成较差而无人愿意接受流转承包,造成了土地撂荒。也有极少数“难缠户”外出务工,田地撂荒,无人敢接受流转耕种。
4、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劳动力不够,导致部分土地无人耕作。
三、农村土地出现部分搁荒与城镇化的关系
由于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人身份变为城镇居民,身份发生改变后土地并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交回农村集体组织,自己又不耕作或是交给他人耕作,导致土地搁荒;另外一部分人由于在小城镇中从事其他行业,而且居住点距耕地较远,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但又害怕失业和生意不景气等原因,又不愿意放弃土地,甚至都不愿意交给别人耕作。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农村土地出现部分搁荒问题。
四、如何看待农村土地部分搁荒问题
土地搁荒,是近年出现的新问题。搁荒一方面说明了部分农民正在摆脱土地对他们的束缚,土地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这表明了它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土地却是不能再生的有限的资源,是社会财富之源,农村土地搁荒负面影响较大,可以结合土地实际情况,积极合理的利用起来,如租给别人耕作或改种经济林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五、如何避免土地搁荒问题
1、提高对土地资源和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2、退耕还林还草与避免或减少搁荒土地相结合,提高地地利用率。
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国家、集体、个人对公共设施管护的联动投入机制。
4、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稳定农资价格。防止农资价格
上涨,降低种粮成本,确保种粮农民的实际利益和效益。
5、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随着农村劳力外出的不断增加,土地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正确、及时、具体地处理好流转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促进土地资源得到有序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对社会的贡献率。
土地搁荒问题 篇2
一、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城乡差异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长,与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形成了较大矛盾。由于城乡差异,在城镇化建设当中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阻隔和限制了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联系,土地分配局限于城乡二元结构所设置的范围内,达不到规模效益的效果。城市土地可以进行流转,农村土地只能通过政府征收才能进行自由流转,但农民自身只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无法获取土地流转所带来的收益,土地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公正性,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城乡差异,制约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二)土地收益机制不公正
土地制度的不公正性主要体现在土地收益机制的不合理。长久以来,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经济收益也大部分来自于土地收益。在当前的土地制度下,政府所获取的土地收益占大部分,而农民只能获取其中较少的部分,这与市场实际情况发生脱节,造成土地收益分配的不合理性。土地制度改革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存在一定的难点,而这一难点恰恰是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土地制度改革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政府部门相关部门在土地制度改革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以有效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的进行[1]。
二、审计工作的重点
面对土地制度改革的诸多难点问题,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审计人员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收支
土地的征收、转让、使用,需要进行耕地开垦、森林植被恢复、征地补偿等多项支出内容,产生较高的费用成本。因此,在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财政收支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要严格参照土地财政收支规定,进行上缴、分成和使用,做到规范合理,保障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政策执行
土地的开发与利用,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按照规定审批和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是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政策,积极关注资源保护问题。在进行土地开发的同时,也要建设和保护土地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通过土地审计,有效了解土地使用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和土地污染现象的发生。
(三)维护群众利益
当土地的开发与建设涉及到群众的自身利益时,土地审计工作要有效地维护群众利益。建立和执行合理的补偿标准,最大程度地弥补群众的损失,在维护群众利益的同时,也能增进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加强社会的安定。土地审计应严格打击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寻租等腐败问题,对单位或个人预征土地、自行占地谋求私利的现象要严厉打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完善土地制度的审计建议
(一)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配合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合理的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政府部门要加大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从法律角度、经济角度以及行政层面改进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对土地制度改革加以支持,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保护体系
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考虑环境效益。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保护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污染和破坏土地的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反馈信息,有助于了解城镇化建设形势,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建设
建立开放统一的土地市场环境,提升土地资源的价值,让人们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价值。对于农业用地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标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拉进和消除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3]。
四、结论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参照土地审计工作的要点,重点关注财政收支、政策执行情况,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前提,有效地展开土地审计工作,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保护体系,形成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建设,有效地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蔡洪滨,李渡,林赞,伍戈,徐林,席钰,袁力,周诚君.土地制度改革与新型城镇化[J].金融研究,2013,05:114-125.
[2]刘俊民,划业明,李声龙.论土地制度改革与审计重点及建议[J].审计&理赋,2013,10:13-14.
土地搁荒问题 篇3
【关键词】“互联网+”;聚土地;农地抛荒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乡工农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农地抛荒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从长远看,这将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甚至于国家的安全问题,对经济、社会、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危害性。
2014年3月,淘宝聚划算平台推出 “互联网私人订制农场”的项目,就是把农村闲置的土地流转到电子商务公司名下,电子商务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再把土地流转给消费者,消费者可以获得土地上的产出,并通过网络可以及时监控并获取农作物的生长及产出情况,还可以获得农地旅游免门票和免住宿的待遇;同时,农民可以从每亩地上获得流转资金,并且农民可以再次耕地获得劳动报酬,这一项目被称为 “聚土地”。这种模式与传统交易形式相比,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其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及时、丰富,有良好的交互性。该项目一经推出后,各大媒体纷纷对此做出了正面的宣传报道,认为其开启了“互联网+农业”新模式,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劳动力的回流,带动了山区农业发展。我们实践小组亲自到该地进行访问调查,探究该模式是否如媒体报道般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的问题,又是否给农民收入带来提高了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模式有能否解决农业产业链上的土地抛荒问题呢?
二、文献综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我国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不利于农村经济利益的稳定发展。
从丰富的调查文献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土地抛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诸多复杂因素造成,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从土地和农民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土地细碎化和劳动力外流。
土地细碎化导致土地生产率降低,土地无法进行规模经营。过细及高度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是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抑制农民收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非农业收入明显高于农业收入,土地经营的机会成本增加。这就造成劳动力质量急剧下降,更加无力经营细碎土地。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实行土地流转,但是运行缓慢。从制度上分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不完整是全国性的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无法内生的制度原因(邓大才,2002)。周飞(2006)则认为,是因为缺乏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信息机制,是结构性的流转供需矛盾造成的流转缓慢,农村土地承包方缺乏沟通的渠道。从市场角度分析,王守智(2009)指出,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中介组织欠缺,难以为本来就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提供畅通的流转信息渠道;另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较少,使得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难以获得及时的指导,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和优化资源配置。姚洋(1999)认为,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差,没有高效的土地租凭市场,土地除了有生产属性外,本身还具备保障功能是农民缺乏流转热情的根本原因。冯应斌(2008)认为,理性的土地流转各主体在判断是否参与流转土地的出发点在于土地产生的流转收益预期和机会成本,从而推迟了参与土地流转的时机。
三、实践调查及结果
在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湖村,我们对“聚土地”项目有了更多的了解:由于农业收入较低,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进城打工了,村里面大部分为留守老人和儿童,由于老年人身体条件有限,村里面大多的耕地都被撂荒了,得不到耕种。在农民参加“聚土地”项目前,以前一年的收成大概也就一亩800斤,能有个七八百元钱的利润。两亩地也就1600元收入。现在,流转一亩地,一年能从庙山专业蔬果合作社領到700元—800元的租金。同时,反聘来耕作的农民每个月还能领到2000多元的工资。
最重要的是,参加“聚土地”项目后,使得村里撂荒的土地得到重新利用。“聚土地”项目将原来细碎、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耕种,形成了土地种植的规模经营,统一管理,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展开对土地的规模投资。
同时,我们测算了一期结束后绩溪当地农民的收入,从原本的每亩300-500元,上升到现在的4000元—5000元,增长了9.6倍。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开发农业市场,弥补了传统农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短板。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而言,我国农村的互联基础设施相对较薄弱,农民拥有电脑的比例不足30%,因此要大力加强我国农村互联网建设。
2.强化农村物流配送:产品通常具备易腐、易损等生鲜特性,它对运输过程及时效性要求都比较高,因此物流配送问题也成了影响“互联网+农业”全面迅速落地于农村的现实挑战之一。因此,我国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型农村物流网络建设,才能大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83-92.
[2]王守智.湛江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分析及建议[J] .现代乡镇, 2009( 8) : 30-34.
[3]王兴稳,钟甫宁 《土地细碎化与农用地流转市场》[J] .中国农村观察.2008.4 :29-34.
[4]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4-19.
[5]夏文汇.电子商务平台下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研究.农村经济,2003,(7):5-6.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篇4
(一) 土地流转的基本内涵。土地流转, 即农用地使用权流转, 实际上就是农户对所拥有的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交易。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中, 以物权对象的土地流转形式包括土地转让、继承和抵押等, 即以土地使用权为对象的土地流转;以债权为对象的土地流转的形式有土地转包、土地租赁、土地入股等, 即以土地经营权为对象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地权中使用权的流转, 不是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只有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内涵给予明确的界定和对这一内涵有透彻的理解, 才能保证各种交易行为合法且无所障碍,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切身的利益。
(二) 土地流转问题的产生背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 使农村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下降, 部分农产品市场疲软, 价格低迷, 出现了为增加收入农村部分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区域流动的新情况。加之, 分散经营土地的成本居高不下, 造成农民土地负担过重, 使农村土地撂荒现象日益加剧,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负向效应已显露出来。
二、实行土地流转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土地的“三权分离”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基础。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行实现了农业生产用地的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分离。而正是这种“三权分离”的土地制度为“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土地的发包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宪法》第十条的规定,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一方面承包集体土地体现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种权力;另一方面农民放弃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而获得一定收益, 则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利益在农民身上的一种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 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国家保护承包方的土地经营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同时, 国家保护承包为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可见, 承包户完全可以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 开展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三权分离”的农村土地制度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创新, 它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是现阶段正确处理稳定土地承包制与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关系的原则。
(二) 实行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下, 比较效益或机会成本是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的首要原则。在比较效益和机会成本的引导下, 通过要素的不断流动和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 使要素所有者最终获得效益的最大化。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实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是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 农业生产用地由集体统一经营, 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参与农业生产, 农民的收入由集体统一评工计分来决定, 农民不具有自行配置生产要素的权利, 不能根据比较效益或机会成本的原则来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或流动到更适合的就业领域。家庭承包制的推行, 使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自行配置生产要素、安排劳动时间、选择适当就业领域的权利。在比较效益原则导向下, 一部分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向非农产业转移, 从而为土地的流转创造了条件。
(三)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农村的土地制度必须符合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使许多农民有了稳定的农业以外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一部分农民在农业税和政府处罚抛荒行为的双重支出的压力下, 开始自发地把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别的农民耕种。农民首创土地流转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耕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问题。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农业要求的规模化经营, 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土地流转的进行。
三、实行土地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 土地流转较好地解决了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问题,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家庭分散经营更导致了土地经营的小规模化, 形成对现行土地制度合理性的最大挑战。通过土地流转, 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 完善了农业生产要素市场, 使土地的经营规模得以不断扩大, 较好地解决了耕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问题,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提高了农业专业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提高了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水平, 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 土地流转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建立, 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 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业, 使经商打工办企业的人能安心工作, 解除了土地对这些农民的束缚, 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向城镇集聚, 推动了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三) 土地流转有利于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的活力, 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土地流转有助于培育一大批新型农民以规模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有助于各类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 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水平, 并且以现代企业理念经营农业;有利于催生和培育各类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程度。通过土地流转, 使农业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聚集各种要素, 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 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价值的显性化, 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的收益权。在稳定承包关系的前提下, 通过市场机制, 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流转, 使农户在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同时, 取得了一定的转让收入, 从而使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实现土地的增值, 增加农民收入, 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四、必须坚持合理有效地促进土地流转
(一) 充分利用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 促进土地流转。一是正确处理土地流转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 尽量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和收益预期;二是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鼓励工商企业、个体经营大户、外商投资农业, 建设公司式的农业和庄园式的农业, 以获得规模经营效益。土地产业化经营、规模经营是农民进入市场, 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经营形式, 而当前真正有能力进行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的则大部分是一些涉农企业和个体经营大户, 这就要求在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照顾经营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农户的利益, 做到有偿流转、以法规范、因地制宜、科学有序。
(二)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家庭承包经营,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和经营制度, 必须长期坚持。但是,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具体思路是:强化集体的土地所有权, 最大限度地放活承包权和经营权。一是在外流劳动力较多、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 要改变农户分散承包土地的经营格局, 允许集体将土地调整集中连片, 向社会公开发包;二是将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化。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 农村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生产资料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双重性质, 从而形成土地平均分配的格局。但是,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农民被推向了市场, 土地的这一双重性质应该随之改变, 要将土地作为商品价格化, 即按不同等级确定土地的市场价格, 按照价格规律实现土地的合理配置。
(三)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根据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不断进行土地经营制度和流转方式的创新, 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市场, 加速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也是一种资源, 只有通过不断流动才能实现最优组合。要形成以县为单位的统一、规范、公平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首先, 要明确土地使用的主体和客体。现阶段使用权主体为农户, 也可以是非法人组织如家庭农场或联户生产组织, 也可以是法人组织如农业企业或投资农业的工商企业。客体为独立的包含使用权的土地;其次, 要打破土地的社区界限和行政壁垒, 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在土地转包、竞标和拍卖中, 社区内外的人员享有同等权利, 允许跨地域买卖和承包土地, 鼓励跨地区联片经营土地。另外, 在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土地保险公司等中介机构, 开展土地评等定级和估价工作, 加强地籍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 处理出让人和受让人的土地纠纷。与此同时, 积极进行土地经营制度和流转方式的创新。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耕地粗放经营、弃田抛荒严重、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现状, 只有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 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发挥土地更大的效益。
土地税收征管问题观察 篇5
关键词 土地税收 税制 税源 征管
土地税收是古老的税收之一,是实现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土地税收征管工作得到不断强化,但现行土地税收征管中既存在深层次的如税制问题,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本文中讨论的土地税收仅限于契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四个税种(以下简称“四小税”)。
一、我国土地税收征管困境
自“四小税”等土地税开征以来,一方面,土地税收日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新亮点;另一方面,土地税收的征管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影响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问题。
(一)税制不完善是土地税收征管难的根源。一是税种体系不合理、税种设置重复与缺失并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多税并存、交叉调节”。对拥有房地产,既征收房产税,又征收土地使用税。对房地产产权转让取得的收入,既按收入征收销售不动产营业税,又按增值额征收土地增值税。这导致该行业税收负担过重或不适度。而现行税制没有开征土地财产税,对于房地产抵押、赠与等活动均未征税,存在税种缺失。二是房地产不同环节税负结构不合理。体现在对流转环节征税过多、征收过高,持有环节中征税较少、税负水平偏轻。三是课税范围狭窄。根据《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的土地。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各地对建制镇的征税范围划分不统一,加之乡镇合并、乡镇更名、以及变更为农业生态园区、矿产资源区、旅游度假区等,使得征税范围更加难以划分。
(二)土地税收征收难度大,监控管理弱化。土地税收税源分散、征收范围广、征收环节多,增加了税源管理和清算的难度。一是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企业预收定金等收入往来款项多,房地产开发的前、中、后期均有开发成本发生,成本归集计算复杂。税务机关在企业取得预售收入时才介入,造成税源监控滞后、税款入库不均衡。二是城镇土地使用税。首先,对小税种的宣传普及不足,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不强。加上日常征管尚欠规范,致使少数纳税人存在纳税意识误区。其次,土地资源信息不全面。由于历史原因,有不少国有、集体老企业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企业申报土地使用面积不真实;企业拥有多处房产,存在仅申报一处房产占地面积的现象。再次,信息交换不及时。实际工作中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部门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换方法,地税部门难以及时取得房产和土地的相关登记资料,税源信息较难摸清。三是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管部门通常是在纳税服务厅集中征收,以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和优化纳税服务作为整个征管模式的基点,忽略了对不如实申报纳税户的监控,不能较好地规避税款漏征现象。
二、改革税制,“小税种”变“大税源”
(一)进行税制改革,填补政策漏洞。一是完善现有土地税收制度,加快房地产税收改革步伐。合理确定土地和房地产业税负,将现行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制度综合分析、科学设立税种,构建土地和房地产主体税种,变“多税调节”为“主税调节”,彻底解决税种之间相互交叉和重复的问题,逐步形成以“房地产税和土地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房地产税制结构。简化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和征收方法,充分发挥土地增值税的特殊调节功能。二是扩大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对设在农村的企业和个人,凡经营用房用地,一律征税,平衡企业因设在城镇、工矿区、农村的不同税负。三是从保护整个农用地资源出发,在耕地占用税的基础上建立农用地占用税。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占用农用地从事非农活动,都应缴纳此税。具体税率可以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土地类型设置。
(二)加强税源监控,实行税源动态管理。一是严把纳税申报关。在应税土地面积变动和地址变迁时,一方面要求纳税户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另一方面要求基层税务部门对上述情况进行及时核实。二是细化税源台账登记项目。在分户税源台账中,详细登记纳税人的土地地址、土地权属、应税土地面积、免税土地面积、应纳税额等资料,并根据企业发展和变动及时对台账和税源数据库进行调整。三是应尽快健全协税网络,强化信息比对。
(三)征管手段信息化,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一是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进一步优化土地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二是充实完善系统功能,推进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应用,把日常的数据逻辑分析、比对和预警等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转由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积极推行政府上网工程,在税务系统与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专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换和共享,提高土地税收征管的质量。
(四)提高认识,增强人员保障。一是改变土地税收是“小税”的片面认识,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书面。二是合理配备土地税收征管人员,使税收管理员的人数与税源密度相适应。将收入规模小、区域跨度大、征管难度大的基层税务机构进行归并。三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加业务能力。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强化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建国.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设想.税务研究.2009.4(287).
[2]谭宗先.新一轮税制改革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习论坛.2005.21(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 篇6
一、即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
即墨市农业服务大厅是2014年10月8日设立的,共有开放产权交易、确权颁证、农药备案、质量安全查询、政策咨询等五大窗口,可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登记、农药登记备案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查询等业务。通过市农业服务大厅的产权交易窗口进行土地流转,不但程序规范,能最大限度保证双方利益,取得土地经营权的经营主体还可以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村民要办理土地流转业务,首先,土地转让方向当地农村产权交易代办处提交申请。审核合格后,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复审。复审通过后,转让方与中心签署协议。村民可自己寻找土地承包方,也可以交由农交中心,依据转让方提交的材料制作挂牌信息,在农交网站发布信息,接受意向受让方咨询洽谈。以前农民大多私下进行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利益也得不到保证。有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鉴证,手续齐全,村民也放心。
即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实践,为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极不合理。国外的农业是大力培养职业农民,农民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而国内农业大军基本是由老人、妇女组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不屑于从事农业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事其他产业并获得高于农业生产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户把农业当副业,有的不再精耕细作,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与此同时,分散、细碎的土地经营规模,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今后土地应向三个方面转变,即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转移;向大的有技术资金优势的工商资本转移;向专业合作社转移。政府在农业发展上要放宽手脚,积极为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二)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通过土地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有能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集中,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反哺农业,可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土地流转还让一些地方闲置多年的耕地、荒地流入各种经营主体,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使用,土地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可用于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区,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大多实行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可解决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点多面广难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弊端,降低质量控制管理成本。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可以稳定原料供应,保障原料质量和产品质量。现实中,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多数缺劳力、缺技术,且大部分种植粮棉作物,土地产出率低。土地流转后,这些土地主要用于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果等种植,产值大幅度增加。而转移后的劳动力,一方面有稳固可靠的流转收入,一方面可以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二、三产业,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流转土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比未流转土地的高出20%—30%。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前提,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人地分离的矛盾,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和城镇。
三、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
目前,很多乡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农民上访的现象,大多是因为补偿不满意、不合理。土地价格不能单纯以货币价格为标准,要参考种植作物的市场价。对于由此可能造成的老百姓收到的补贴不一样的情况,这需要强化农民的市场契约意识,让他们懂得土地流转是一种经营,也存在风险。但强制性的流转是绝对不行的,政府可以引导农民把土地集中起来,然后把流转产生的收益价格分给农民,解决他们的生活养老问题。不管有没有土地接收方,流转的前提都是要先支付补贴给农民,然后再转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质上是农户土地权利和利益的大调整。涉及权利关系广泛复杂,遇到困难和问题较多,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主体混乱。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户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方式。但在实践中,不仅农户可以自主决定流转,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甚至乡(镇)政府、县(区)政府也可决定流转,有的县乡政府不经农户授权就与外商订立土地流转协议,然后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通知农户。这种“强制流转”或“被流转”,剥夺了农户的参与权、协商权、监督权。二是土地流转行为混乱。农户随意流转与基层政府强制流转并存,口头流转与书面流转共生,有偿、低偿、无偿流转同在。这不仅有违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原则,也有违法律规定。三是土地流转结果混乱。按照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基本农田不得植树、挖塘养殖。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后“非农非粮化”倾向明显,改变了农业用途。这势必突破18亿亩的耕地红线。四是土地流转市场混乱,运作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县市流转服务市场体系还未建立或初始建立,缺编制、缺经费、缺制度,在信息收集发布、咨询服务、合同服务、地价评估、纠纷调处等方面功能很不健全,从整体看流转处于自发、无序、混乱状态。五是政府服务监管混乱。主要是越位、错位、不作为。
四、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解放思想,消除认识误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高,不愿或不敢流转。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外出打工比种田收入高出许多,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民来说,土地依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农民不愿流转;另外,在一些地方个别调整土地的现象还存在,使农民群众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土地是集体的,不是农户的,土地怎么处置由集体说了算,不敢流转土地。必须认识到: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利益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得以流转,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更快发展,这是对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的的完善与发展。这种变革,不仅不会动摇土地的稳定性,反而会有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土地流转。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法规政策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土地流转的自觉性,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nlc202309051345
(二)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在流转形式上要机动灵活,除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等主要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委托流转、托管等方式进行。总的要求是“依法、自愿、有偿”,而且要确保稳定。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广大农民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方式流转土地。同时,要因地制宜,强化业务指导。土地流转既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涉及农村稳定,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要从实际出发,切忌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定推进。在组织引导农户实施大范围的土地流转时,要充分考虑现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只有在农民人均收入较高、非农产业比重较高、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较低的情况下,土地才能进行较大范围的流转。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 “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不搞行政命令和强迫。应认识到,小范围的土地流转并不需要很多条件。一些经营能力不强的农户,同样可以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种田能手或工商业主,自己同时又作为劳动力被雇佣,从而既获得转让收入,又获得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远高于自己承包经营的收入水平。一些不适宜开展大范围土地流转的乡村,应为农户间的私下流转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和加以指导。
(三)加强监管,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夯实农村土地流转基础。通过确权登记,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放心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具体且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程,如流转土地地上附着物处理问题,实际地亩数与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的面积不统一问题,流转后社会保障问题,以及纠纷处理问题等,都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要强化监督机制,维护流转双方权益不受损失。健全土地流转备案制度,实现对土地流转的实时、动态、长效监管;加大纠纷调处力度,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要加速规模化经营,将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业务纳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管理,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职能,提供信息、政策咨询、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合同鉴证等免费服务,引导和规范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拉动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植农业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有利于土地流转的产业布局;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土地投资兴办农业示范基地和种养加项目,鼓励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参与土地流转和农业基地开发建设。
(四)多方配合,大力支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植保站、植检站、农技站、种子站、果树站、农经站等农业部门,尤其是金融等非农业部门多方配合,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王村镇农业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欣闻
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 篇7
一、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立法概况
从“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到“打土豪, 分田地”;从《中国土地法大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农村土地承包法》到《物权法》等施政口号、纲领及立法文件中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可以看到,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的复杂和漫长。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是如何能让其面向市场充分流转。其中有理念、利益上的多重博弈, 也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介入, 使得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更加复杂、敏感。
(一) 农村土地的立法变迁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立法大致上经历了, 由私有到公有, 由禁止流转到允许有限的流转等。
1. 农村土地私有, 实质上允许流转的阶段。
纵观中国土地所有制的历史, 真正从法律上确认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双重所有制的是1982年《宪法》。其第10条规定,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在此之前, 中国农村的土地以私有为主, 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诸如“农村合作化运动”、“公私合营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等环境下, 也没有从立法上改变农村土地私有的性质。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及1978年《宪法》均只是对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相关条款的重申和改进, 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农村土地私有的性质。因此, 农村土地的私有性质没有根本改变, 则农村土地的流转并顺理成章。当然, 尽管从立法上并未根本动摇农村土地私有的性质, 但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的本意是限制甚至禁止农村土地的流转。
2. 土地集体所有, 限制乃至禁止流转的阶段。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面,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年9月,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办法。从1982—1986年, 中央连续下发了5个“1号”文件, 以稳定和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 中央“1号文件”陆续开始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1993年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入《宪法》。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则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再次予以明确。2007年通过并实施的《物权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上述规定以基本法律的形式作了确认, 进一步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 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
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方面, 原则上禁止流转。在现有的土地立法框架下, 农村建设用地大致可以分为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宅基地及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法律只允许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组织自身生存需要, 将集体所有的土地直接作为建设用地使用, 禁止集体所有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
(二) 对中国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评价
1. 立法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滞后。
由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 对作为最重要的财产制度的农村土地制度的立法, 不可避免地强加了诸如政治、意识形态等非法律因素。我们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强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另一方面又要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强调要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 另一方面却在制度层面上制造了两者的冲突和对立。体现在土地立法方面理念的滞后。如, 农民享有的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之名, 却不能享有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实。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完全被国家土地所有权所笼罩, 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 使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支配更加畅通无阻;在对农村土地的管理规制中, 政府总是在利益驱动下的以行政管理为主导, 甚至演变为对农地的政治操纵和强势介入。
2. 农村土地制度政策性因素的强化和市场力量的萎缩。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和政策的惯性, 在涉及9亿农民的根本利益问题即土地问题上, 我们一直贯彻行政主导的模式, 而非市场经济模式。迄今为止, 涉及土地和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无不是从行政法管理的角度制定的, 这是中国物权法领域的最大的特色。从市场经济角度而言,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只有通过市场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笔者认为, 这种“保姆式”立法, 看起来好像能保护农民的利益, 稳定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 是对农民权利的一种剥夺。
3.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流转隐形市场的繁荣互为推力。
建国以来, 中国农村每前进一步, 都体现了农民的智慧和勇气, 在国家没有正式立法, 或立法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情况下, 部分地区的农民敢为天下先, 结合当地的实际, 创造性地变革了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 促成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不断的进步。这些局部地区自下而上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利用土地就是非正式的土地制度, 或称习惯法。历史证明, 这些习惯法后来均得到国家正式立法的认可并加以完善。实践证明, 习惯法不但能够补充、支持与其相容的正式立法,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基础。如土地承包经营关系首先由农民的合同所确立、实施, 并先后由地方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国家的法律所确认、保护。因此, 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必须尊重实践中的创新, 并以此为指导推动相应的立法改革。
二、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分析
在现有中国农村及农村土地制度框架下, 农村宅基地的相关制度具有特殊性、敏感性及复杂性等特征。农村宅基地问题首先关系到其成员的基本权利, 因为宅基地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还关系到农村房屋的产权问题, 如, 小产权房问题。
农村宅基地是否能够以及多大程度上流转, 历来见仁见智。反对流转的主要理由不外就是“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 允许宅基地流转的条件尚不成熟。”浏览现有文献资料, 赞成流转的观点渐成主流。主要理由如下:
(一) 现有关于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立法与实践存在矛盾《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
处宅基地, 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予批准。第63条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根据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第一, 农民虽然有权处分其房屋, 但因为宅基地的限制流转, 该权利几乎同时受限;第二, 宅基地限制流转的规定, 不能保证农民的基本权利, 因为即使农民出卖房屋给同集体经济成员的, 则该农民不能再申请宅基地, 与限制流转的初衷不符。
事实上, 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上市流转现象极为普遍。无论是假入股、假合作、假破产的流转, 还是直接的转让、出让和出租方式流转;无论是公开的、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的流转, 还是私下未经审批的流转均普遍存在。这种土地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反证了立法的不足, 和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需要。
(二) 允许农村宅基地流转, 有利于农民的融资创业
立法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 当然也就包括禁止抵押, 而禁止抵押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禁止转让对新时代农民的权利的损害更大。因为很多情况下农民无须转让自己的房屋, 而只需要设定担保, 利用房屋的交换价值。立法禁止农村房屋抵押, 主要基于两点理由:其一, 农村房屋价值较小, 没有抵押价值;其二, 农村房屋是农民的基本权利保障, 不能设定权利负担。通过以上分析, 这两点理由在现代农村经济社会条件下均与现实不符。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战略的转移和产业的升级, 农村经营方式趋于规模化、集中化、现代化等, 农民自行创业将成为主流, 而法律禁止农民抵押自己的房屋, 实际上是农村发展的阻碍。
(三) 农村宅基地流转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城乡二元化体系下的城乡差距问题, 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 统一城乡土地制度, 统一城乡土地市场交易制度是解决这顽疾的根本。小产权房问题的实质是农村宅基地的流转问题, 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 不仅要推动城市化进程, 也要允许城镇人口及其他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 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 部分农民已逐渐融入城镇生活, 甚至在城镇安居乐业, 其权利意识也不断觉醒, 农民对自己的宅基地及房屋有权利自主决定是否处分。基于其理性经济人假设, 农民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 允许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流转历来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由于牵涉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国人的粮食安全, 国家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格外谨慎。但随着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现有的有关法律和政策明显滞后, 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性质的确定
从《农村土地承包法》到《物权法》,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最终得以确立, 这是农村土地立法理念的提升和指导思想的进步。从“债权说”到“用益物权”说的转变, 虽然都是财产权, 都允许以适当的方式流转, 但对农民和农村的发展意义迥然, 这可以从物权和债权的性质和功能比较中得出结论。但笔者认为, 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的深层意义在于体现了中国土地制度逐渐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理念, 还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权问题
一般来说,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内部转让为原则, 以向外部流转为例外, 同时坚持不改变农用地用途为原则。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中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流转价款、流转期限等主要内容相同的条件下主张优先权的, 应予支持。但在农村土地实践中, 如何理解此处的优先权问题, 颇值研究。
1. 优先权只针对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 还存在一种“四荒”土地的承包经营的情形。但两者在流转主体、客体、方式等均有很大不同。对于“四荒”土地的承包, 法律规定可以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流转, 因此不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权问题。
2. 优先权只针对出租和转让两种方式。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和转让四种。其中, 转包和互换两种流转方式中, 流转的主体只能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故也不可能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优先权问题。
3. 优先权的行使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根据《解释》的规定, 主张优先权必须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书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内提出, 或虽未经书面公示, 但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开始使用承包地两个月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主张的, 法律也不予保护。
(三)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问题
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理由不外是考虑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进而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但综合考虑抵押权的法律特征和功能以及新时代农民创业融资的需要, 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才是大势所趋。
1. 设定抵押后, 只是有可能因实现抵押权而发生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据统计, 城市居民不能按期清偿购房贷款的情形只占全部按揭业务的不足7%, 而真正进入拍卖、变卖程序的更少。因此, 一些专家担心的问题发生的可能较小。况且, 如果仅仅因为个别的抵押行为可能会使农民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 而禁止所有农民, 尤其是需要以土地设定抵押融资的农民抵押贷款的话, 不符合效率和公平原则, 属于因噎废食的做法。
2. 依据法理, 既然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也应当允许抵押。
从“举重以明轻”的法律解释方法当然得出, 既然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也应当允许抵押的结论。转让的法律后果必然是使农民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 但抵押却只是有可能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所以, 立法允许转让却禁止抵押, 实与法理相悖。另外, 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的性质已成共识, 既然用益物权的性质可以确定, 则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价值的性质一样可以确定。因此, 从应然的角度看, 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其法律价值的体现。但从实然的角度看, 可以设定合理的抵押条件, 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人们担心的社会问题。
四、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变革, 是促进城乡土地流转制度的统一及实现中国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摈弃传统计划经济理念, 放弃“保姆式”立法, 努力做到把“市场的归市场, 政策的归政策”。笔者认为, 立法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应该进一步放开, 特别是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唯如此, 才能统一城乡土地流转市场, 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体制, 消除城乡差别。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应当秉持农用地高效、集约利用与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应该扩大和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如允许农村土地抵押等, 将流转对象扩大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外。这样不仅可以高效利用土地, 而且能够根本保障农民的利益。在立法上应当体现“包容”的精神, “凡是法律不禁止的方式都是允许的”。
所以, 应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立法, 创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农业资源配置方式, 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中国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模式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
[2]邓英淘, 等.中国农村的变革与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3]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李满枝.物权法下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 :36.
[5]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461.
[6]张庆华.土地物权疑难法律问题解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94-103.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问题研究 篇8
在学术界有很多关于“土地整理”的定义, 笔者结合目前发展的形式和土地整理发展的形式和方向, 将“土地整理”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和一定资金的支持下, 根据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 将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或利用效率比较低的土地进行整理, 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 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土地的规划管理形式不一, 土地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土地的规划管理过程中, 土地整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目前农村的土地整理过程中, 往往出现对规划制定、实施和使用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统一性和全局性, 会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 土地使用效率较低, 农村土地使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缺乏农村土地规划的统一指导,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2 农村土地整理的融资渠道不足
在农村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影响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因素包括:土地投资经费不足、标准落后、资金来源渠道不健全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机构和群众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的积极性, 有碍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公众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参与不积极
公众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高低对于土地整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群众对土地整理工作在认知上不是很清晰, 相关政府部门对土地整理工作宣传不到位, 使得群众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缺乏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解决农村土地整理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农村土地整理的相关政策, 为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整治工作, 涉及到许多的因素, 并且关系着群众的个人利益。因此, 完善的农村土地政策对于开展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完善的农村土地整理政策的指导下, 可以进行农村土地整理区域的划分、土地整理区域的划定、土地整理工作的各个项目都有章可循。
3.2 拓宽土地整理工作的融资渠道, 实现多渠道融资
要加强土地整理资金的管理工作, 各级政府从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费、农业重点建设基金返还款等项目获得的土地收益中, 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多途径筹集土地整理资金, 除了政府投资外, 土地整理的主体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土地整理资金, 包括:银行贷款和社会集资。优化土地整理资金运作机制, 政府应在产业政策、税收方面给予土地整理企业较大优惠, 使其在土地整理完成后优先享有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只有企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才能提高社会各界参与土地整理的积极性, 保障资金渠道的稳定。
3.3 鼓励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引入激励机制
3.3.1 要引入市场激励机制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投资土地整理, 整理后所得土地收益, 按照“谁整理, 谁受益”的原则归相关企业或个人。以“投工”形式参与土地整理的农民, 也应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获得相应的收益。对于筹融资先进部门或个人, 可借鉴招商引资奖励模式, 按土地整理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3.3.2 通过政策引导, 鼓励公众参与
要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整理规划制定及监督。土地整理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政府应出台法规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对土地整理进言献策, 参与土地整理规划制定, 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加以监督;要鼓励农民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时, 政府要提供统一的规划, 鼓励村民聚集建房, 并为居民聚集点配置基本的休闲活动设施。
3.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实现农村土地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土地国情是地少人多, 人地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当前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的破坏, 土地资源严重造成破坏。因此, 需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环境的保护,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让农村土地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带来经济与社会的平衡。
3.4.1 统筹安排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在对全局的土地整理工作进行统筹的前提下, 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考虑相关的环境保护因素, 改善农村土地现状。
3.4.2 工作不拖后
在实施农村土地整理的过程中, 要加强多复垦地改造的土地进行保护和评估, 加强对小流域治理、耕地易地占补的生态环境建设。同时, 要及时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解决。
3.4.3 合理投资
要避免对农村土地整理提出过分的要求, 要在符合现实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整理和整治, 避免因过分投资造成的浪费, 保证良好的生态效果。
3.4.4 加强宣传
政府的相关土地整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教育与宣传, 加强群众在土地整理方面的意识, 集合群众的力量, 保证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合理有效地进行, 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平衡发展。
4 小结
农村土地整理是缓解人地紧张矛盾的关键一环, 不仅要依靠政府法律和政策引导, 也要广大群众参与进来, 利用科学技术, 应用环保理念, 使得农村土地实行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善农村土地利用的主要手段是进行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它能够很好的缓解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 很好的进行农村土地资源的良好配置, 有效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本文在研究土地整理含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村土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解决土地整体问题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完善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农村生态
参考文献
[1]鲍海君, 吴次芳, 贾化民.土地整理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与应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 .
[2]张雅杰, 张丰.浅谈我国土地整理多元化融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2, 20 (2) :13-16.
【土地搁荒问题】推荐阅读:
解决搁荒土地问题的调查和思考11-22
土地财政问题05-10
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关问题浅谈07-22
土地流转问题分析05-26
农村土地承包问题07-29
土地确权问题分析08-02
农村土地权益问题08-30
规范土地流转问题09-25
农村土地整理问题11-01
农村土地承包问题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