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钟的知识

2024-06-05

诗钟的知识(精选7篇)

诗钟的知识 篇1

献给老师的一首诗钟梓倩(寒假作文)

是谁让知识印在我们的脑海

是--老师

她们用辛勤的汗水灌溉我这些幼苗一样的生命

是我们更加能够记住她们的脸庞

是谁让我们懂得了谦让

是--老师

她们常用和蔼可亲的口气对我们说

“一定要懂得谦让,不要发生冲突。”

是谁让我们懂得了帮助

是--老师

她们经常用教育的.口吻对我们说

“我们一定要从小做到帮助别人的习惯。”

是谁该回报老师

是--我们

无论我们送的礼物有多么的普通

也是送给老师的回报

(中国大学网)

诗钟的知识 篇2

日本知识地图的研究现状

为掌握知识地图在日本的研究现状, 笔者依次在日本CiNii (CitationInformation by NII) 学术信息数据库、JAIRO (Japanese InstitutionalRepositories Online) 、KAKEN (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数据库) 上以知识地图为检索词对题名、关键词、摘要等循环组合检索。

通过检索发现在CiNii中有64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献, 而JAIRO上仅检索到4篇 (其中2篇与CiNii重复) , 在KAKEN上检索到相关已立项的项目为11项。研究文献具体如下页表所示, 文献数目最多的是教育支援类, 占总体的48.4%, 其次是信息处理类, 占32.8%, 最后是经营经济类, 占18.8%, 从比例上看可见知识地图主要是应用在教育支援方面, 比较多见的是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构建系统和数据库。例如, 《基于知识提示学科关系的学习履历系统》 (池田, 2009) 将理工专业本科课程中出现的知识点以知识地图方式进行构建, 然后与对应的履修科目和学习成绩进行关联, 对学生和教师提供自我分析、知识分析等功能;《基于WEB的协同学习条件下采用手机终端的形成性评价系统的开发与验证》 (永井, 2004) 则是采用知识地图构建基于BBS的学习支援系统, 对中小学生数学和计算机课程进行协同学习的实践研究, 特点在于采用手机终端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形成性评价。此外, 还有数学、医学、理科等学科的教学辅助实践研究, 部分文献还涉及焊接加工等职业技术学习、电子教材开发、电子学习档案等内容。由此可见日本比较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支援教育实践内容, 侧重于将知识地图置于具体的学科中进行研究。

在信息处理类文献中, 除涉及系统和数据库外, 还有涉及本体 (ontology) 研究、多媒体处理、信息检索等方面, 侧重点在于知识的结构化和可视化。例如, 《日语本体词典系统Ontolopedia的构建与兴趣抽取方法的应用探析》 (宫城, 2009) 采用Wiki百科作为语料库开发日语本体词典系统, 根据用户在Twitter上的投稿信息进行兴趣倾向分析, 以知识地图进行系统评价实验。

经营经济类的文献相对偏少, 主要涉及企业管理、经营模型、知识资产等方面, 采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地图进行分析、评估。例如, 《提高企业实力的公司内部信息流通和利用方法——构建知识地图达成经营课题的战略领域》 (田中, 2005) 就提出采用知识地图提高企业在经营分析和信息沟通方面的能力。

从图1的时间分布上可见, 最早的知识地图研究在1994年, 之后逐年递增, 到2008年为顶点, 其后又开始减少。究其原因在于知识地图构建主要应用于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 需要依据严谨的构建步骤, 对于各个节点的名称、内容等信息需要复杂规范化定义, 研究应用面相对概念地图、思维导图等递增状态。

另外, 在科研立项上, 由日本文部科学省和日本学术振兴会所立项的课题中涉及知识地图的有11项, 其中教育支援为9项, 数据处理1项, 几何学分析1项。教育支援方面主要有教育课程开发、教辅支援系统开发、教材开发、学习实践分析等内容, 如利用数据挖掘和知识地图开发知识连锁体验教育课程, 利用学习辅助系统提供知识关联地图和活动场所提高协同活动的效率促进问题的解决, 以知识地图表现知识结构的E-Learning, 以知识地图构建系统促进科学概念理解能力开发科学教育课程, 基于学习活动中的分散知识研究自我效力感发展情况, 以学习履历和知识地图分析探究型学习过程等。由此可见, 科研立项的侧重点也是与上述文献分析结果相同, 即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地图以促进教育实践。

日本知识地图的商业化应用

由于知识地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以地图形态可视化和结构化地展示信息, 因此除在教育实践方面进行探索外, 日本还将知识地图应用于商业模型、企业信息管理、社交网络服务、公益活动、宣传展示中。商业应用上有日本Knowledge Produce股份公司提出创建历时性的知识地图, 以“KONISHI方法”在知识地图上通过分析、综合、关联、类推、创意、决断、模拟等步骤后认识对象领域中存在的各类情况策划剧本, 强调以相关性构建整体结构, 记录并保留各类信息源和相关信息到最后一步, 信息要以客观事实为中心, 在信息的配置和关联上再以主观进行分析 (如下页图2) 。

将知识地图作为可视化的工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ShareWis”, 它是一个基于社交网络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系统, 利用地图的可视化方式做用户界面, 辅以基于Facebook、Linkedin等的SNS功能, 这样不仅将知识关联起来, 也将学习者的交流关联起来, 并可以保留学习履历和社交记录 (如图3) 。目前开发有Web网页版和手机APP应用版, 用户可以在免费注册后学习和发布课程, 现有外语、数学、会计、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数十种课程, 类似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将知识内容以课程形式予以展示, 所有课程均以地图方式构成, 同类课程构成一个区间, 放大后逐层显示。具体操作就是需要在地图上通过放大缩小选择课程, 以主节点为课程名称, 节点边有课程简要文字介绍, 点击主节点可放大进入该课程的所有单元一览页面。除在地图上缩放选择课程外也可以直接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检索课程。每个课程下由简到难分为多个单元, 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均控制在5~30分钟左右, 一个单元学习完后提供选择、排序、判断等以客观题为主的自测练习题, 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和其他用户进行SNS互动, 系统提供课程管理、学习历史记录、学习提醒等功能, 学完的课程会以不同颜色显示。

这套系统还支持用户自己创建课程, 支持图片、文字、声音、视频、链接等多类元素, 创建时系统会自动引导用户非常容易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 包括课程单元设置、教学内容展示、练习题设置, 等等。虽然目前大部分课程都为用户个人或者公司团体制作, 带有免费宣传做广告的倾向, 但是所有课程均是免费开放的, 实现了基于社交网络的开放教学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除上述应用案例外, 还有用于癌症宣传的公益性知识地图, 用于职业技术考试的技术知识地图等, 这些案例都突出了知识地图在可视化和结构化上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记

知识地图由于定义比较模糊, 容易让人从字面上误解为简单的知识点的关联性排列, 而忽略了知识结构化表征的这个特点, 而知识地图构建最难的地方恰恰在于结构化。因此, 日本的知识地图相关研究主要采用了狭义上的知识地图, 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以数据库和可视化手法构建知识地图, 相关文献比较少, 而商业化应用上则多采用广义上的知识地图, 实际上则是类似概念地图或思维导图等的表现手法, 很少见到能从狭义上对知识地图进行数据构建, 对知识节点进行标准化抽取和描述的案例。今后日本在知识地图的研究和应用趋势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如知识地图在大数据分析、本体研究、数据挖掘方面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CiNii http://ci.nii.ac.jp/.

[2]JAIRO http://jairo.nii.ac.jp/.

[3]KAKEN http://kaken.nii.ac.jp/.

[4]ShareWis http://share-wis.com/.

[5]ナレッジマネジメントhttp://home.att.ne.jp/sea/tkn/Issues/Issue-KM.htm.

如何看待“知识的知识” 篇3

关键词:知识;科学的方法;培养

人的一生离不开学习,而学习的领域犹如浩瀚的海洋,许多人都想把网拉的大些,将网眼收得密些,以尽可能多捕获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本来无可厚非,但在实际学习中,坚持这种方法自学的人,往往总是事与愿违。

因为当今的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量迅猛增长,目前全世界就有二十多项重大发明,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就有两千万篇之多,仅某一学科方面全世界每天发表的论文怕就要够一个人啃上一辈子。因此知识的陈旧过程大大加快,陈旧周期相应也缩短了,如果再是漫无边际博览无遗,怕是无那么大的精力,也无必要。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今天要获得力量,需要具备关于知识的知识。”所谓“知识的知识”即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理论、方法论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因为这是取得其他一切知识的先决条件,也是获得新知识的支柱。

掌握好基础知识,要靠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指路的明灯,也是打开科学迷宫之门的一把钥匙,有人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育观念也必须从“信息教育”知识灌输转变为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人称我们现在的学习模式为“贝多芬”(背、多、分)体系,即背的越熟,记得越多,分数也就越高。其实知识多并不就是才能高,记忆力强也不等于思维能力强,因为“背书制度半年时间就会使一个学生变成傻瓜。”(馬克思)因此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从追求思维结果(知识结论)转变到追求思维过程,也就是“教师要使学科的科学真理和规律成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探索自然秘密的武器、工具和钥匙。”(苏霍姆林斯基)因为有了“知识的知识”便可以不断建立新的知识系统,可以更好地开发智力,开拓思路,使人更加聪敏灵活,更富有创新意识。“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李政道)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上有所创新,固然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但掌握知识是为了创造,而创造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凡是创造型的人才总是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诗钟的知识 篇4

本文试图在知识交易视角下构建一个知识分类的模型, 分类的标准是使不同类别具有不同的经济特性, 目的是使便于对知识交易的进一步的研究。

1 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 不同的学者对知识的定义各不相同。

一部分学者对知识的定义建立在对数据、信息、知识、智能等相关联的概念的认识上, 如Zack、Fahey&Prusak、Bender&Fish等[1,2,3]。这种认识中, 认为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信息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对数据的解释;知识则是信息的应用, 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智能不仅要发现事物的规律, 还要对知识进行创新用以解决实际的问题, 是创造性的产物, 是知识的最高形式。这种知识的定义指出了知识的作用, 而没有指出知识具体包括的内容。

另一类对知识的定义则明确指出了知识包括的内容。Nonaka认为知识是充分证实的真实信仰[4]。Davenport和Prusak将知识解释为一种具备流动性特质的综合体, 如文字化的信息、结构化的经验、专家独特的见解等都属于知识的范畴, 知识无处不在, 它不但可以隐藏在日常例行的工作、规范之中, 也可以借助于文件化、系统化的机制将知识储存在组织的数据库中[5]。这种对知识的定义更加明确, 更容易让人理解什么是知识, 哪些内容是知识。

在知识交易视角下, 笔者更认同Davenport和Prusak对知识的定义, 有如下两个原因:首先这种对知识的定义认为知识有实用性, 如经验和见解都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其次, 这种对知识的定义认为知识是可以物化的, 如文件形式的知识、数据库形式的知识。知识的这两个特点都决定了知识是可以交易的。

2 知识分类概况

知识分类就是按照知识的学科属性将其予以一一揭示, 并分门别类地把它们系统组织起来的方法。知识经过分类后, 就可以显示出每一种知识的学科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质相同就聚集在一起, 性质相近就联系在一起, 性质不同就予以分开[6]。

陈洪澜总结了知识分类的最主要的十种方式, 分别是知识的效用、研究对象、知识属性、知识形态、事物运动形式、思维特征、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知识研究方法、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科发展趋势[7]。

本文在知识交易视角下对知识的分类方式属于按照知识研究方法对知识分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知识分类便于对知识交易的研究。

知识研究是人类发现知识与求证知识的重要活动,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定义出不同的知识, 这就是人们以研究方法来区别知识类别的原由[7]。如根据是否可以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知识分为成熟的学科和准学科;根据是否可以用逻辑学研究方法研究, 知识分为抽象的学科、具体的学科以及介于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学科;根据是否可以采用实验方法研究, 知识划分为实验学科和非实验学科等。

由此类推, 在知识交易视角下对知识分类, 就是区分哪些知识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哪些知识是不易于知识交易的, 即哪些知识是可以做知识交易研究的, 而哪些知识是不便于做知识交易研究的。在知识交易视角下对知识分类的研究比较少。

3 知识抽象———实用模型的构建

知识交易指知识拥有者通过对知识转移进行排他性控制进而获得经济利益的过程[8]。通俗地讲, 知识交易是买卖双方以知识为交易对象、以货币为媒介的价值的交换, 交易的买方要获得知识的使用价值, 卖方要获得知识及知识相关劳动的价值。

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 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知识想要成为商品, 必须有使用价值, 必须有人们能够明显地体会到的使用价值。

因此, 知识是否有用决定了知识是否易于交易, 知识是否有用应该是知识交易视角下知识分类的重要分类标准。

关于知识分类的国内外文献很多, 但在知识交易视角下对知识的分类方式没有查到。但有一个知识分类标准与知识的有用性有关, 对知识交易视角下的知识分类有一定的启发。

2006年, 周波在其《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一文中提到了一个模型, 此模型根据知识的抽象程度将知识进行一个连续的分类。这个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令α, α∈ (0, 1) 为知识抽象度参数, α=1的知识为极度抽象知识, 表示人们完全看不到该知识的具体应用价值, 令β, β∈ (0, 1) 为知识实用度参数, β=1的知识为极度实用、具有确定而唯一的使用价值的知识 (具有确定而唯一的使用价值) , 对于任何一件知识i, 有下列等式成立αi+βi=1, 人类全部知识分布在图1的线段AB中[9]。

这个模型抽象度和实用度将知识进行连续排列, 在此称此模型为“抽象度-实用度模型”。虽然此模型在表述过程中强调了抽象度的重要性, 但同时也提到了实用度, 与知识交易视角下对知识分类的标准“知识是否有用”相一致。可以通过借鉴和改进这个模型来构建知识交易视角下的知识分类模型。

分析这个模型, 发现照搬这个模型作为知识交易视角下的知识分类模型有一些不合理之处。

(1) 原模型中抽象度和实用度本本身是一个表示程度的相对量, 而不是一个绝对量, 抽象度和实用度需要通过其它绝对量求出, 这样对进行知识分类不够直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用知识的抽象值和实用值替代抽象度和实用度来作知识分类的维度。知识的抽象值和实用值表示一个知识的抽象程度和实用程度究竟是多少, 知识的抽象度和实用度表示一个知识的抽象值和实用值的比例关系, 是对抽象值和实用值标准化的结果。

设A (A>0) 为知识的抽象度绝对值, 而B (B>0) 为知识的实用度绝对值, 则原模型中

(2) 原模型的形式不符合一般的数学坐标形式, 不利于理解。

模型一般应该采用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在此模型中可以用x轴来表示实用值, y轴来表示抽象值。比原模型中有两个纵轴、一个横轴的坐标形式更容易理解。

将经过改进之后模型命名为“知识抽象-实用模型”, 如图2所示。

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中, 纵轴表示抽象值A, 横轴表示实用值B。原模型未对“抽象度”和“实用度”进行详细解释, 现对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中的变量进行解释。

“实用值”是人们主观能够体会到的知识的实用的程度, 而不是知识客观上的实用程度;“抽象值”也人们主观能够体会到的知识的抽象程度, 而不是知识客观上的抽象程度。知识的实用值和抽象值只能通过人主观地体会, 无法衡量知识客观上的实用程度和抽象程度。

接下来产生了两个问题, 即抽象值和实用值的大小如何来衡量、单位应该是什么。知识抽象值和实用值的大小的衡量可以采用多个人对一组知识的实用程度和抽象程度的排列, 然后求取平均值的方法来求得。当然知识的抽象值大小会与来参加评价知识的人的学识的多少、感受的强弱程度有关。如何才能使更科学地衡量知识的抽象值和实用值的大小, 应该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问题。知识抽象值和实用值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现有的知识相关研究中也未曾提及, 但这个单位是什么不是非常重要, 在这里也不做讨论, 也可以是下一阶段深入讨论的一个问题。

现在先回到知识抽象———实用模型本身来讨论。任何一个知识i都可以在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中的AOB平面找到一个对应的点K。由图2可知, 点K的纵横坐标分别是知识i的抽象值Ai和实用值是Bi;而直线A+B=1与OK射线的交点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知识i的抽象度αt和实用度βi。

(3) 原模型中性质完全不同的知识可能会重叠在一个点上。

假设有这样两种知识。知识一的抽象程度和实用程度都比较低, 知识二是的抽象程度和实用程度都比较高。对于知识一本身来说, 其抽象程度和实用程度基本一样, 因此知识一的抽象度和实用度均为0.5;同样对知识二本身来说, 其抽象程度和实用程度也基本一样, 因此知识二的抽象度和实用度也均为0.5。在图1中这两个点都会位于O点, 但明显地, 知识一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是不适合交易的知识, 而知识二是实用程度高的知识, 是适合交易的知识。

如果用知识的抽象值和实用值来作为知识分类的维度, 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图2中知识一可能会位于K1的位置, 而知识二会位于K2的位置。实用程度不同的知识不会在改进后的模型中出现重叠的现象。

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中, AOB平面中的每一个点表示相同抽象值、实用值、抽象度、实用度的一些知识。AOB平面中每个角度的OK射线表示一组抽象度、实用度相同的知识, 离原点O越远, 抽象值和实用值越大。

(4) 原模型中的AB线段上的点与知识不是一一对应的。

已经知道图1中AB线段上的点对应的不止一个知识, 甚至不止一类知识。

改用知识的抽象值和实用值作分类维度之后, 这个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在图2的模型中, 一个点已经对应了一类知识, 即相同抽象值、实用值、抽象度、实用度的一类知识, 比原模型要好一些。

但如果想让知识和模型中的点一一对应起来, 需要在知识抽象———实用模型这个二维模型中增加另外一个维———知识的序数, 使之成为三维模型。但知识并非实体产品, 难以计数, 所以增设知识序数维意义不大。因此只要在抽象-实用模型中明确指出AB线段中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了一些知识, 而不是一个知识即可。

(5) 原模型认为β=1的知识为极度实用、具有确定而唯一的使用价值的知识。但笔者认为β=1的B点已经不是知识了, 而是实体产品或服务了, 因为在B点已经完全不具有抽象度, 只具有实用度。

对原模型的不合理之处一一进行改进之后, 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知识抽象———实用模型, 如图1所示。

4 知识交易视角下的知识分类

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中可以看到:左上部分的知识的实用度较小、抽象度较大;右下部分是实用度较大、抽象度较小;左边部分的知识的显式使用价值较低, 右边部分的知识的显式使用价值较高。

在模型中添加临界射线OK0, 作为实用度较高和较低的知识的分界线;添加射线B=B0, 作为实用值较高与较低知识的分界线。

图3将包括人类所有知识的AOB平面被OK0射线和射线B=B0分成了四个部分,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编号为Ⅰ、Ⅱ、Ⅲ、Ⅳ, 分别代表四类不同的知识。

Ⅰ区实用度较低、实用值也较低的知识。这类知识的抽象值要比实用值高, 实用值较小, 甚至人们几乎不能用它来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这类知识几乎没有交易的可能, 这类知识靠知识的拥有者主动地无偿地传播给别人。如宗教知识的显式使用价值不高, 抽象度较高, 就属于这类, 宗教知识靠传教士等信仰宗教、拥有宗教知识的人去传播, 一般不会有人去购买这类知识。

Ⅱ区是实用度较低、但实用值较高的知识。实用度是实用值和抽象值的比例关系, 实用度低、实用值高这两个特征并不矛盾。如哲学、数学、逻辑等, 这些知识比较抽象, 但人们也都知道这些知识是有实用价值的, 可是这些知识却也不能直接拿来解决什么问题。这种知识的传播主要靠课堂讲授, 知识的接受者通过课堂了解了这些知识后仍需较长时间的领会的过程, 有的人可以通过较长的时间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 有的人在较长时期内也只明白相关理论, 无法将这些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课堂讲授不是知识交易, 学费购买的只是教师讲授课程、管理课堂等的能力, 而不是知识。学生并没有支付知识的价格, 也没有能够拿来课堂上的知识直接去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Ⅲ区是实用度较高、实用值较低的知识。实用度是实用值和抽象值的比例关系, 实用度高和实用值低这两种情况也是可能同时出现的。这类知识几乎没有什么抽象性, 实用值比抽象值高, 但实用值也小, 不值得交易。如如何才能把地扫得更干净的知识, 有实用性, 但价值较低, 一般没有人去购买这类知识, 这类知识一般靠口口相传。

Ⅳ区是实用度和实用值都较高的知识。这类知识实用性很强, 能够解决人们难以解决的、对人们很重要的问题, 人们如果获得这样的知识会感到有很大的效用。这类知识也有抽象值, 但抽象值并不妨碍人们去使用这种知识去解决问题。如管理软件、装修图纸、企业管理方法都是有抽象程度的, 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拿来直接去用、去解决问题。这类知识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的, 是可以交易的。

对这四类知识的总结如下, 如表1所示。

通过知识抽象———实用模型对知识分类, 发现实用度和实用值都较高的知识才是适合于交易的, 可以用“实践性知识”一词来描述这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一词来源于Towers、Lux、Ray对知识的分类, 实践性的知识 (Praxiological Knowledge) 是对现象或事件采取合宜行动、实践的知识, 此种知识用以追求有效的应用行动, 医疗、新闻、工程、设计和教育等知识即属之, 技职教育所探讨传授的知识即属于实践性的知识[10]。虽然Towers等人对知识的分类标准不是知识交易视角、分类目的也不是知识交易的研究、分类的结果也与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下的分类不同, 但实践性知识的含义与此处的“实用度高且实用值高的知识”非常接近。

在知识抽象-实用模型对知识分类的过程中发现, 实用值指的人们主观能够体会到的知识的实用价值, 知识客观上的实用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因此从知识交易视角来看, 知识是会发展的。人们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 实用值会越来越大, 抽象值越来越小, 因此实用度也会越来越大。实用值越来越大, 意味着知识向右方发展;实用度越来越大, 意味着知识向右下方发展, 如图3所示。

知识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物理、化学这些今天看上去实用度很高的知识, 在它们刚刚被发现的时候, 人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 那个时候物理、化学知识还处于图3中的Ⅰ区, 传播方式是知识的拥有者无偿地传播给别人。如明清时期, 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很多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因为那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知识的实用性, 而现在这些知识已经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同样, 今天人们认为是没有什么用的知识, 可能到若干年后才知道这些知识也是有实用价值的。

知识的实用度由小到大发展、实用值由低向高发展, 在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中体现为向右下方发展。

5 结论

(1) 知识抽象———实用模型下, 把知识分成四类, 其中实用度高、实用值也高的实践性知识是适合交易的知识, 应该是知识交易研究的对象。

(2) 知识抽象———实用模型表明, 知识的发展方向是由抽象到实用、实用值由小到大;

(3) 对此模型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有:知识的实用值和抽象值的单位和大小应该如何确定;如何去确定OK0射线的斜率;B0的值应该如何确定。

参考文献

[1]ZACK M.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9, 40 (4) :45-58

[2]FAHEY L, PRUSAK L.The Eleven Deadliest Sin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8, 40 (3) :265-276

[3]BENDER S, FISH A.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the Retention of Expertise:the Continuing Need for Global Assignments[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0, 4 (2) :125-137

[4]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 (1) :14-37

[5]DAVENPORT, T H, 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231

[6]张余.知识分类新探[J].图书馆论坛, 2006, 26 (6) :175-177

[7]陈洪澜.论知识分类的十大方式[J].科学学研究, 2007, 25 (1) :26-31

[8]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5) :74-102

[9]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45

企业的知识本质与知识创造 篇5

关键词:企业的知识本质;知识活动;知识创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资源、产品、竞争优势等分析对象的看法应该进行彻底的转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本质或其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企业的规模与边界应该如何决定?企业得以维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力量从何而来?企业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决定这种产品生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原因是什么?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是解决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本质的解读

传统的关于企业本质的理论均以企业为分析对象,以“交易”、“合约”、“产权”、“团队”等为基本分析概念,以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的分析方法,指出企业的本质或企业存在的价值,并部分地涉及到组织制度设计或结构设计问题,以求解决企业中除所有者以外的参与者的激励与控制问题。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分析的对象是进行物质——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该无形产品是服务,并不是知识本身)生产的企业,由此得出企业是对市场(产品市场或资本市场)的替代,替代的是市场的产品交易或资源分配的功能。其中的产品是物质生产的结果,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但并没有把知识作为产品对待;其中的资源也并没有把信息和知识作为分析对象纳入到资源分析体系中。

我们认为,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企业能够比市场更有效和更高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使用和创造,企业在本质上是进行知识生产的实体,企业的独特性源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创造与使用能力的差异性。

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由知识的创造过程和转化规律可以发现,知识在个体的大脑中产生,然后在脑与脑之间传递,从而形成更大量、更综合、更成门类的知识,同时在传递过程中加以使用。一定数量以上的知识必须通过多人的努力才能创造,在这样的创造过程中必然出现传递的需求。知识的传递是有成本的,市场化的传递过程伴随知识的市场交易成本。如果知识在企业内部传递与市场化的传递过程相比成本更低,那么企业在知识传递方面可以代替市场。另一方面,发生于许多个体之间的知识传递过程在企业内部进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促使传递更有效率的协调问题,以及促使个体更积极地进行知识传递的激励问题,这两类问题使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存在成本出现。在这样的关于企业本质的逻辑下,企业的规模和边界由知识的市场化传递的知识交易成本与知识传递内部化的协调和激励成本共同决定。当企业在知识的生产和传递的横向与纵向整合所带来的内部化成本超过内部化收益时,企业的范围和规模达到其上限。

二、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

如前文所述,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本质是一个知识创造系统,知识和信息在这个系统中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和使用。明确知识和信息如何在企业组织系统中流动并如何在流动过程中发展使用,即明确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是设计使知识流动和发展更有效的系统的前提。

1. 企业知识创造的两个层面:个体与组织。

我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的本质是作为知识的社会学习周期局部化的企业学习周期,即新知识在企业形成的信息空间的周期性运动,这个周期性的运动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审视→解决问题→抽象→扩散→吸收→影响。审视阶段在特殊的个人或小群体中进行,通过这一阶段个人和小群体获取并拥有表现为数据结晶形式的单一的、带个人特点的知识;解决问题阶段仍然发生在个体中,在这一阶段,审视阶段的单一的、带个人特点的知识在形式上获得确定的形态和外形,实际上是对获取的知识的整理过程;抽象阶段同样发生在个体中,在这一阶段,个体对整理过的知识在其效用的适用范围方面加以延伸,并对延伸过后的知识加以概括。这3个阶段均发生在企业中的个体层面,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整理和创造过程。

企业学习周期的扩散阶段超越个体层面而发生在整个企业组织或企业中的一些群体中,在这一阶段中,企业中更多的个体获得上述阶段中所创造的新知识;吸收阶段发生在企业个体层面,在这一阶段中企业个体对新创造的知识通过反复使用而内部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隐性知识;影响阶段发生在企业组织的层面,这个阶段和扩散阶段一样,需要企业组织层面的整合力量参与才能更加有效,在这一阶段中,新知识嵌入到具体实践和实际的人工制品中。

知识的创造机制从知识形式上看是不同知识形式之间的转化。从动态过程上看是个体的知识创造、知识在组织中的传递。扩散和使用以及知识通过使用在个体中的再创造的过程。从包涵的主体层面来看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而且知识的创造是在个体层面进行。企业的知识创造和使用过程是知识的内部化过程,是知识的延伸化和集体化过程,是知识在企业中的扩散过程,是知识的具体化和实物化过程。因此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运作的本质实际上是知识的获取、创造和使用过程:

大多数的组织知识研究者认为,个人是知识创造的主体,组织内的知识最初往往表现为个人未编码的知识和技能。它们通过组织学习,通过成员间的沟通与对话,实现个人知识的整合,形成组织知识及其知识资本。组织知识理论的重点是强调如何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及组织知识的有效管理。

2. 企业知识创造与使用的4个关键环节:知识获取、个体创造、知识扩散与知识转化。

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将企业知识创造与使用的全过程总结为:外部知识获取→个体吸收→隐性化→延伸→知识编码→组织扩散→个体应用→知识转化为人工产品。若对这个过程加以描述上的简化,则可以表示为:知识获取→个体创造→知识扩散→知识转化。本文认为,简化后的企业知识创造与使用过程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知识创造与使用的关键环节。

企业的知识获取环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或通过拥有企业所需知识的新个体的引入,或通过企业原有个体对企业所需知识的有意识学习。我们认为,企业不能总是通过引入新个体的方式解决企业对新知识的需求,所以对企业通过原有个体对企业所需知识的有意识学习的方式有必要在本文中研究。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在这一环节所获取的知识抽象程度高、编码程度高,一般为不能立即在企业使用的通用知识,必须通过后续环节转化为企业的专门知识后才能在企业中使用。企业通过后一种方式完成知识获取的效率取决于何种原因,成为企业组织设计与优化过程在这一环节所关注的问题。

知识在个体大脑中的转化过程,是将从外部获取的通用知识加以专门化和隐性化的过程,是知识在企业中创造和使用的必须的、在个体层面进行的环节。这一环节在企业个体的大脑中进行,其过程不能够加以监督,同时因为知识转化的结果与个体的人力资产的形成有关,涉及到资产的专用性问题,因此这一环节的效率与成效不仅取决于这一环节所涉及的个体的知识转化与创造能力,更加取决于这一环节所涉及的员工个体的知识转化与创造的动力问题,而如何影响员工个体进行知识创造与转化的动力是企业组织设计的重要问题。同时可以看到,企业的外部知识获取和知识创造这两个不同的环节是否在同一群体中进行,如果不在同一群体中进行,则不同群体之间的知识传递方式如何、群体的个体差异和结构差异如何等问题会对企业知识创造与转化的效率造成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企业的知识扩散环节是经个体创造和转化后的知识向企业需要将这些知识进行运用的个体和群体进行传递的过程,是在个体之间即脑与脑之间进行的环节,涉及到员工个体和企业组织两个层面,这一环节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对前一环节所创造和转化的知识的使用效果。在这一环节中,知识扩散的对象是哪些个体和群体、扩散过程使用怎样的技术手段、扩散过程的知识编码程度有多高、由哪些个体成为扩散源、扩散是否经过中间环节、经过哪些中间环节、作为扩散源的个体是否有动力进行知识的扩散、作为知识接收者的个体是否有动力进行知识的接收等问题,是这一环节是否有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中,知识扩散所经过的渠道结构和渠道长度、作为扩散源的个体和作为接收者的个体的知识传递动力大小是企业组织设计能够影响和必须加以影响的内容。

企业的知识转化过程是将知识加以应用,从而转化为人工产品的过程,不同于知识在个体大脑中由通用知识向专门知识的转化过程。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与知识创造价值能否在市场上得到承认与实现,完全取决于这个环节。因此,有学者将知识的审视→解决问题→抽象过程称为知识的价值创造过程,而将知识的扩散→吸收→影响过程称为知识的价值应用过程。我们认为,企业知识向人工产品的转化环节的效率取决于同时作为知识接收者和知识使用者的员工个体是否有能力和是否有动力将所接收的知识加以理解和延伸为其岗位的专门化知识,其能力与其自身的人力资产特征根本相关,而其动力则与作为企业的组织设计结果之一的治理结构紧密相关,由企业的组织设计与优化的思路、方法和路径决定企业组织设计结果能够同时也必须对上述个体的知识吸收、延伸和应用的能力和动力进行根本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W·理查德·斯格特著,黄洋等译.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2.(法)米歇尔·克罗齐埃著,刘双全译.科层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美)保罗·S.麦耶斯主编,蒋惠工等译.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珠海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知识的传承创新与知识分子社区 篇6

在该书的第一章柯林斯就给知识分子下了定义:“知识分子是提出通适性思想观念(decontextualized ideas) 的人。这些思想观念的真理性和意义不以任何地方性和任何具体使用他们的人而改变。” 比如数学公式。柯林斯是通过对一些相反的观点批判性的反思提出自己的分析取向的。反思的观点包括: 一、观念引发观念;二、个人产生观念;三、文化自我生产;四、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在这些批判的基础上, 柯林斯提出了自己的对知识的传承和创新的解释模型。他的一般理论是互动仪式链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

互动仪式链理论, 是说知识分子要有自己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有一套自己的互动仪式。他们的反思决定自己的思想观念的有效性。有自己的术语和行话, 自己的写作规范。而且要有面对面的交流。柯林斯认为, 只有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把这个社区的文化资本传递给下一代和激发同辈或后辈的情感能量。要做到这些, 就要有知识分子的网络关系。

柯林斯认为,个人提出思想观念是在典型的社会模式下的: 即知识分子群体——网络和论敌——的情况下发生的。柯林斯是以德国的唯心主义和中国的新儒家的兴起为例来展示这一点的。

以从康德到叔本华的德国唯心主义学派的产生和生长为例。第一个让我们惊奇的是日期: 所有的主要作品都出笼在从一七八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一八一九年(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三十八年间,大约一代人的时间里。那里由一个社交核心: 费希特, 谢林和黑格尔。他们三人曾经居住在同一栋房子里。费希特是早期的领导者, 并曾与德累斯顿和浪漫主义学者施莱格尔(Schlegel)兄弟住在一起(柯林斯还提到一件轶事: 在这里, 大施莱格尔的妻子卡洛林同谢林发生了男女关系, 随之而来的是不名誉的离婚和再婚)。费希特转到了柏林, 与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浪漫主义成员之一)和洪堡特结成联盟, 组建新式大学; 在这里最终黑格尔来了并建立了他的学派, 而叔本华的演讲在竞争上几无收获。很明显费希特在这个结构中起着组织领导者的突出角色。从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 谋求组织资源, 并组建中心。组织的领导者并不一定是学术上的领导者。一个成功的理论团体两个条件都要满足。康德是德国唯心主义学派学术知识上的领袖, 虽然他当时是个边缘人,并且比其他学人年龄大了许多。然而,在偏远的克尼堡(Konigs-berg), 也被联结到了这个网络。在这里,在康德本人成名之前已经有几个人获得了具有创造性的好名, 包括康德的学生赫德。康德起初并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并涉足到许多不同的学术领域。他的思想只是在组织化团体出现之后才被人们捡起并转化为一场壮观的哲学运动。康德后期的作品才在这一运动下转变为唯心主义的。这里, 费希特再次成为联络者: 他是与康德有个人接触的一个唯心主义派成员, 并以康德的拥护者开始其职业生涯。费希特使康德成为康德。实际上, 费希特只是一个在知识分子社区内的社会运动的标志方式的简称。这样一个运动要吸纳新人, 给他们输入创新的能量, 把他们放置在思想脉络富有成果的工作面前, 然后打开局面。这样一个运动有它的内部结构, 当然也有在社会因果链上的外部条件。

中国的例子是宋代的新儒家。宋代的新儒家是战国早期以来中国哲学的最重要的发展。就像德国的唯心主义一样, 中国的新儒家是通过一个由个人关系联结成的群体。这个群体勃发于大约从一○四○到一一○○年间的两代人中。核心的两人是程氏兄弟: 程颐和程颢。周敦颐、邵雍、司马光、张载等人都是理学的创建者,但真正形成体系、使理学具有初步完整形态的人,则是程颢、程颐。他们的网络关系是, 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 张载是二程的表叔, 邵雍是二程的邻居。在这个群体中间存在着张力和差异, 从而分裂出不同的师承脉络。我们再次看到组织核心是程氏兄弟, 二程把这个群体联结了起来, 通过他们, 早期的思想者周敦颐被追溯为新儒家的创立人, 在某种程度上, 这如同康德的经历。后来在第四代弟子朱熹和陆九渊时, 分裂为明显的两派即“心学”和“理学”, 从而也奠定了二程的经典地位。

其实, 柯林斯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交流和对话。不管是社区还是网络关系, 它们为学者间的交流和对话提供了条件和平台; 不管是社区中的同派还是论敌关系, 他们可以交流和对话。而思想观念就是在这种交流和对话中萌发和成长的。美国城市研究之父芒福德曾经提出,城市的伟大功能之一: 对话和交流。

细检人类文化史, 我们很难想出哪位伟大人物不是一个城市人, 即使他们不定居某城, 也少不了与巴比伦、雅典、耶路撒冷、麦加、 巴格达、长安、洛阳这些伟大的历史名城有着直接、间接、万缕千丝的联系。在这些名城中他们找到了师友、论敌、崇拜者、赞助人。城市使他们未遭湮没, 城市“文化场”中的交流、切磋、纷争,造就了代代才人。假定说,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每一万人中可能出现一个杰出人才, 那么一千人的群体则要等许多世纪才能获得一个杰出人才, 而这个人才由于自身的孤立状态会因缺乏他人的刺激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而在苏美尔、巴比伦、耶路撒冷、雅典或巴格达这样的城市中, 一代人的时间里至少可以出现五十个杰出人才。而且人才由于城市中交流密切, 其面临的机会则比小型社区中多许多。

当然, 这些人才是不同档次的。也就是说, 在网络结构中只有少数知识分子能够成为代表人物, 而且在这个社区中, 一条规律是冲突论战的结果通常至多有六个流派。因为 “赢家通吃”的现象在这里也出现了。个人和流派一样, 赢家通吃。因为在这个社区的网络结构中,有个分层现象, 在高层的可以获得更多的注意, 他们的东西是这个社区的所谓前沿。也正是在这样的社区斗争里, 把代表人物筛选了出来, 作为一代中的标志。但是, 没有了这样的社区, 智识活动很难发生, 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也无从谈起了。

例如,“文革”就集中体现了一九四九年以来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社区的破坏及其原因和后果。在这一个时期中国的学术和知识缺乏创新,甚至倒退。如果我们看一下一九四九年以前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 比如像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冯友兰,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 以及语言学家和东方文化学家季羡林等的著作, 我们会发现这几十年几乎都是空白。即使有也多是跟风之作, 学术价值不高。现在用柯林斯的理论看看这到底为什么。根据柯林斯的模型, 个体或行动者的智识活动是在知识分子网络圈子的影响下发生的, 而在这个网络圈子之外是组织基础。再高一层的是政治和经济条件。

让我们来看看 “文革”及其之前的政治经济状况。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之后, 我们国家经历了一场剧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经济上, 很快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多年战争造成的经济不景气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 很快, “大跃进”几乎使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六十年代初经济稍有恢复,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了。政治上, 中国当时实际上是个全权国家。但大众运动, 尤其是红卫兵的大串联, 派别之间的冲突使整个社会一片混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知识分子活动的组织基础的教育和研究机构遭到破坏。知识分子本身被斗争, 因为他们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从而被送到集中营或牛棚进行劳动改造。他们没有言论自由, 一些大学也被关闭。大学入学考试被推荐所取代。只有出身工农的“红五类”可以进所谓的大学。外行占据了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位子。没有了组织基础, 知识分子网络也失去了他们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即使住在学校里也难以在那种疯狂的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月里形成学术团体。否则, 反革命集团的帽子就会落到他们头上。因此, 知识分子社区在那种年代是不可能形成的。

然而,“知识分子群体, 师傅带徒弟, 和同时代的论敌共同构成智识活动发生的力量的结构场域”(7页)。这个力量的结构场域就是知识分子社区。在这个知识分子社区里有他们自己的互动仪式。智识活动是通过这些仪式发生的。互动仪式链由文化资本, 情感能量和分层的网络结构组成。没有知识分子社区, 对知识分子来说, 要有创新的智识活动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 也是非常困难的。没有知识分子社区, 形成不了知识分子网络。但是, 根据柯林斯, 包括代内和代际的知识分子网络对思想观念的提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思想观念是在一个思想者和另一个思想者之间交流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使它们交流给我们, 我们才能感知到另一个大脑的思想观念。”(2页)。柯林斯还认为, 思想观念是由“置身于典型的社会模式: 知识分子群体, 网络和论敌之中的”个人提出的(3页)。当然,“文革”中在思想领域有许多的冲突, 因此不乏论敌。但是,“只有情感能量是不够的: 在一个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本和相关的网络位置知识分子社区, 创造的热情更可能成为抱负受挫和得不到承认的前奏”(34页)。“文革”中的知识分子们失去了同代人之间的网络, 同时也失去了代际之间的网络。甚至他们只能读到官方报纸的社论和指定的著作。他们被再教育, 话语被限制在官方的语言之中。古代书籍和西方著作成为禁书。

事实上,“文革”结束之后, 整个的八十年代, 中国知识分子社区经历了一场重建。中国大陆失去了她一代知识分子的创新。因此知识分子新老不接的现象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弥补。看来, 建设我们的知识分子社区, 创造他们之间的自由交流和对话的条件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之所在。

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 篇7

一、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人生活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地理环境有着感观的认识和亲近感,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巩固学生的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教师可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选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料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将问题比喻形象点、直观点甚至于夸张点,效果也很好。如讲授“季风环流”(或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的成因,我以在夏日里去游泳为例,让学生赤脚走在沙滩上或露天泳池的水泥地上,脚感到很烫,而到了水中之后,就感到凉爽了。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就从内陆吹向海洋,夏季反之。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我再启发引导加以分析、归纳,刻板的死知识变成了来自实践的活知识,学生个个集中了注意力,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尽情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的个体特殊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学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文化生活中诸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等,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看电视也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幸运52》、《科学探索》等,都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见生活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自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体验,来自报刊杂志的介绍、影视中热点的分析,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与考察周围企业,以地理原理分析合理性。如讲过“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后,可让学生观察与考察学校周边、家址附近工厂分布和生产情况,搜集相关的资料:(1)描述各工厂在本区域中的区位;(2)讨论建立这几家工厂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3)这几家工厂各会出现什么污染及污染产生的机理;(4)判断各工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会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家乡的经济和生态,学以致用。

上一篇: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有哪些结构区别?下一篇:word怎样转换成pdf技巧